中美语文教学视点之三:美国语文教育的质量危机和社会因素

时间:2019-05-13 00:11: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美语文教学视点之三:美国语文教育的质量危机和社会因素》,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美语文教学视点之三:美国语文教育的质量危机和社会因素》。

第一篇:中美语文教学视点之三:美国语文教育的质量危机和社会因素

美国语文教育的质量危机和社会因素

21世纪经济报道 中美教育对比是个热门题目,而美国教育的优越性,似乎也是一个不容置疑的结论。哈佛、耶鲁、斯坦福和其它常春藤名校,为这一优越性提供了充分的证明。美国在诺贝尔科学奖和经济学奖项上的压倒性优势,也说明在精英教育上,山姆大叔确实远远超过了其他国家。

精英教育是金字塔的顶尖。美国精英教育的成功,说明美国的教育制度对于选拔1%顶尖知识精英确实有效。但是正如1%的美国顶尖富人不能代表99%的其他人口一样,1%美国顶尖知识精英的成就,也不说明剩下99%人口的教育成功。与美国在金钱上的两极分化一样,美国上层精英和“普罗大众”在教育上的分化同样日益增大。从这一角度,可以说美国的大众教育,尤其是中小学公共教育,正面临深刻的质量与产出危机。

为什么美国学生不会写作

中文媒体中不乏歌颂美国中小学教育的内容和个例。前些时候,一篇网文《读美国小学五年级作文有感》,就被不少人引用来说明美国中小学语文教育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可是任何对美国社会有深入了解的人,都会知道上文描写是美国中上阶层学区,而决不代表美国公共教育的普遍现状。

以语文教育为例,根据美国国家教育部2011年的测试调查,美国8年级和12年级学生中,只有3%的作文能力属于优秀(advanced),24%的作文能力达到“熟练(proficient)”程度。54%的8年级和52%的12年级作文能力“基本”,而两个年级两成左右的学生作文“不及格”。

按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国际学生能力评估计划(PISA)2012年测试,在34个发达国家中,美国中学生数学成绩居第27名,科学第21名,阅读能力也只是中流第17名。

美国公立中学的教育质量严重退化,造成大批高中毕业生根本不具备上大学的水平。根据纽约州的标准化考试,真正掌握上大学知识的高中毕业生不到一半。在纽约市,这一比例只有23%。结果是普通公立大学必须给大量大一新生补中学课程。按全美统计,两年制社区学院学生中这一补课比例达到65%。在纽约市立大学系统,这一补课比例竟达到四分之三。补课内容固然数学是大头,但是英语读写也是“重灾区”。由于美国公立中学普遍降低学习要求,以免暴露质量问题,许多毕业生要到了大学选课预试时,才会知道自己高中的“优良”成绩其实根本不及格。《华盛顿邮报》说:连许多“优秀”学生,竟然都不知道什么是主语,什么是谓语。中小学教育这样的低质量产出,不仅浪费大量高等教育资源和学习时间,也是半数以上大学新生最后半途而废的重要原因。

这一情况不仅造成美国历史上首次出现进入劳动年龄的新一代人口平均教育水平倒退的局面,也造就了美国传媒和教育界不断疾呼的“不会读写”的下一代。写作能力的普遍下降,甚至出现在部分研究生群体。有人甚至提出:硅谷软件工业的软件错误层出不穷,也与英语写作能力低下有关。两年前,著名《大西洋月刊》因此发起《为什么美国学生不会写作》(Why American Students Can’t Write)的专题讨论。

美国学生的读写能力下降,有复杂的社会和历史原因,许多学者指出电视文化的普及,大大降低了美国青少年的书面阅读时间,造成语文能力的退化。但是中小学公共教育的失败,无疑是个主因。

美国公共教育僵化和低效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其一大弊病是历来吃大锅饭的教师队伍内部缺乏竞争。但是教师工会是民主党的重要社会基础和施主,强烈反对引进“自相残杀的”行内竞争机制。连奥巴马也难捅自己阵营内的这个马蜂窝。

美国公共教育的退化,除了积重难返的教师工会,还有很深刻的社会和文化原因。美国没有东方文化的“天地君亲师”传统,美国中小学教师社会地位向来不高,不过是个普通饭碗而已,多数也谈不上什么敬业精神。我曾经有过个人经验:小学各班级下午3点半下课,3点50分打电话去学校,已经找不到任何老师。

美国曾经不错的公共教育,实际得益于过去妇女社会地位低下,中小学老师成为妇女就业的最主要途径,得以雇用最优秀的职业妇女,因而维持了相当高的人员素质水准。随着近几十年来妇女解放运动,高收入职场对女强人和“女丈夫”们开放,智力高强的妇女纷纷选择报酬和社会地位更高的行业,诸如医生、律师、企业高管等等。中小学老师虽然也大都需要大学文凭,多数却是最差几成大学毕业生无奈的职业选择,使得学校教师质量江河日下。麦肯锡曾经发布研究报告,发现47%的美国公立学校老师来自成绩属于最底层三分之一大学毕业生!加上教师工会保护的铁饭碗,不称职混饭吃的比比皆是。《纽约时报》名笔纪思道提到纽约学校课堂里会出现烂醉如泥的女教师,叫来校长也无法唤醒。2011年,纽约市退休教育局长克莱恩(Joel Klein)对伦敦《泰晤士报》抱怨:“在美国,起诉一桩死刑案件,也比开革一个不称职的(公立学校)老师容易。”

《纽约时报》引用过一项量化研究,充分显示美国公立学校老师的低下素质和尸位素餐。有研究者于是把公立学校教师与SAT平均考分相同的其它行业人员对比,发现老师们的平均薪水比后者要高出一半。

父母教育程度与子女语文能力

美国当然不缺乏好的公共学区和优秀学区。这些学区基本上都在郊外和远郊、房产价格昂贵的中上阶级社区。事实上,房产价格以及居民族裔社会经济状况跨越这些学区边界的突变,是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的热门研究项目,也是传媒上的常见故事。例如2011年1月,《华盛顿邮报》报道俄亥俄州有一位黑人母亲,为了两个女儿可以从乱糟糟的穷人市区学校转往近郊白人居多的中产阶级学校,伪报自己的家庭住址,而被判刑事犯罪,入监9天后才在舆论压力下被释放。这些良好学区得到了当地充足的房产税的支持,得以维持相对较高的教育质量。但是因为这些中上阶级社区日益代表家长们的良好教育程度,所以更加加深了美国人口代际之间教育水平与经济收入的传承,以及贫富差距的固化。前引美国国家教育部的2011年测试报告,有一份图示很好显示了父母教育程度与子女英语作文成绩的强烈相关性(见图)。

这一相关性也引发公共教育体系之外,父母社会经济地位决定的家庭文化因素。这一家庭因素直接决定了儿童的智力和语文能力的早期发展,在学龄前就产生了后期教育无法再弥补纠正的贫富差距。

近二十年前,美国学者做过一个实际观测实验,显示美国幼儿三足岁之前听到的词汇数量遍数,高教育家庭和低教育家庭之间的差别达到三千万之巨!2013年,斯坦福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发表新的调查报告,显示这一语言学习差距在婴儿18个月时便已经展现,到了两足岁,高教育高收入家庭子女掌握的词汇量已经超过低教育群体子女30%。再后“这一差距变得越来越大,非常难以逆转”。

奥巴马上台以来,大力推进幼儿学龄前教育,企图改变弱势群体子女的这一先天不足,至今实际进展微乎其微。这里除了共和党保守派的阻挠,还有与中小学教育一样的师资质量问题,以及再多金钱也无法解决代际“智商异化”现象。《纽约时报》去年10月引用美国全国早期教育研究所主任巴内特(W.Steven Barnett)的言论,指出以为这些学龄前教育计划可以轻松改变穷人子女词汇和其他能力发展的想法,实在是“一厢情愿”。

快乐童年Vs常青藤:鱼与熊掌不能兼得 回到美国中小学公共教育,其每况愈下的质量和产出危机的长期积累,有两个重要原因。其一是普遍的“分数膨胀”。由于美国缺乏全国统一的教学大纲,在教师工会的鼓动下,教学内容和学校考试都被日益简单化(dumb down),甚至延伸到美国最有名的标准化SAT“高考”的屡次“改革”,以人为稳定和“提高”分数来掩盖教育质量的下降。另外一点,便是不少右翼社会学家开始强调的美国人“饱暖思淫欲”趋向,原来的“基督教新教工作伦理”不断退化,尤其反映在低教育白人群体中间,懒惰心理上升。

在教育体系中,“工作伦理”的退化,便是借“鼓励独创力”和强调“正面鼓励”,在课堂教学上不断“减负”,尤其是需要反复练习背诵的内容。不仅有不少学校不要求背诵“九九乘法表”,甚至有教育学家在《纽约时报》上公开呼吁对多数学生取消中学代数课。这些“正能量”做法,对于少数尖子学生或许有某种正面效应,帮助美国精英教育的成功。但是对于大多数普通学生,却造成美国中学生在国际PISA测试中相对于其他白人主体西方国家的下降,以及实际“读写算”能力一代不如一代。

美国许多有识之士,包括担忧美国劳工竞争力的企业界,都看到了这一教育危机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因而出现了越来越大的教育改革呼声和努力。小布什总统任上推动国会通过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NCLB)”法案,以及新近的全国“通用核心(Common Core)”教育大纲,都代表了这样的改革努力。但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这些改革努力遇到了既得利益和其他政治势力的强大抵制反对。

无论“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还是全国“通用核心”大纲,一个关键措施便是标准化考核。但是这样的标准化考核,也是暴露美国教师质量低下的“照妖镜”,一开始就遭到教师工会的强大反对。美国教育向来属于各州“主权”,大部分州政府也有各自传统的标准化测试。但是这些测试缺乏全国的可比性,也比较容易通过地方势力游说来上下其手。全国性中小学标准化考试,因此成为美国教育改革反对势力的最大敌人。

有趣的是各州主动协商发起的“通用核心”大纲,虽然受到联邦政府鼓励,并不是联邦政府强行推动的全国政策。但是却受到美国右翼保守派的政治攻击,形容为自由派精英干预“州权”,企图对学龄儿童“洗脑”的“阴谋”。因此出现了左右合流,同力攻击“通用核心”的政治大合唱。

在这样的反对声浪下,美国涌现出一个抵制学校标准化考试的全国性“拒考(Opt out)”运动,而且愈演愈烈。根据《华盛顿邮报》今年4月中的一份报道,这一拒考运动的主要理由大致如下:

过多的考试和备考教育占用正常教学和课外活动的资源和时间

考非所学:考试内容与教学内容脱节

考试造成学生精神压力和其他心理疾病症状

考试内容不公平,特别是对于低收入家庭和新移民子女而言

反对用考试成绩来评定教师,因为考试成绩并不准确反映老师的业绩 在课堂上的真实作业才是学生学习的最好证据

如此种种,固然其中若干包含了学校老师无法对学生学业落后的社会经济因素负责的“解释”,教师工会保护尸位素餐成员的动机还是一目了然。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除了教师亲友,城市少数民族弱势群体父母并没有积极参加“拒考”运动,反而大批支持公立学校系统之外的改革派“特许学校(charter school,也可译为委办学校)”。对比之下,许多白人父母倒是“拒考”运动的积极分子。去年纽约市教育局门口一场“拒考”运动抗议活动的照片,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现象。

这可以回溯2010年,美国有位白人家长在子女学习压力造成心理疾病的刺激下,摄制推出纪录片《终点茫然的竞赛(Race to Nowhere)》,哀叹中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引起很大的反响和共鸣,在美国40多个州广泛放映,以及主要媒体的评论报道,后来还加上多国外语包括中文配音国际发行。《大西洋月刊》毫不客气地把这些“慈母”与“虎妈”对比,指出“既要一个低压力的快乐童年,又想进常青藤”,是鱼和熊掌都想得兼的梦幻。《华尔街日报》则挖苦这些要求“减负”的“慈母”,她们批评的“死记硬背”,正是培养她们同时要求子女掌握的“批判性思考”的知识基础。美国教育的问题,是这些“死记硬背”教育还是太少。

《华盛顿邮报》的教育问题记者马修斯(Jay Mathews)比较中肯,指出这部影片缺乏真实数据,而只是煽情。影片对教育竞争的一条主要指责——美国中学生家庭作业负担太重,与统计事实正好相反:美国高中生每天平均花费3个半小时在电视和其他娱乐上,家庭作业时间只有42分钟。这才是过去30年中,美国中学生在读写算三方面成绩都止步不前的原因。

面对全球化的竞争压力,大批白人父母都对教育竞争持续激化抱有与上述影片类似的躲避心态,除了“拒考”运动,还有逃离亚裔子弟集中的学区。美国教育竞争的终点其实非常明确——通过精英教育进入社会上层。可是对越来越多的白人,这一终点日渐“茫然”。《终点茫然的竞赛》的导演不无阿Q精神地继续鼓吹:美国教育改革应该避免国际对比,而是追求自我塑造。《华尔街日报》在总结美国白种盎格鲁·萨克逊新教徒(WASP)群体不断没落的原因时说得好:“许多人就是变懒了。”

麻州理工学院两位学者Erik Brynjolfsson和Andrew McAfee今年出版一本新书《第二次机器时代》(The Second Machine Age),描述人工智能技术冲击下的未来社会变迁,引起很大轰动。书中引用大量研究结果强调:教育成功的公式其实很简单,就是更长的学时、更努力的学习,和严格的标准化考试。在美国的社会分化和教育分化中,小部分精英正是遵循这样的公式,进入昂贵的私立学校系统,而保证了严格有效的英语教育和写作能力。夏威夷贵族中学毕业、《来自父亲的梦》的成功作家奥巴马,是个最好的例子。畅销书《第二次机器时代》的两位作者也是。前述《大西洋月刊》讨论中,就有父母因为英语教育差距把小孩从公校转往私校的。无怪奥巴马和“虎妈”的女儿们都是在这些贵族学校学习,而成长为美国的下一代知识精英。

第二篇:语文教学优化非智力因素初探

语文教学优化非智力因素初探

目前,理论研究的成果和教学实践的实际都充分证明,非智力因素既是影响学习质量能否提高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又是衡量学习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它决定着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活动的程度和教学质量的高下,是素质教育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

所谓非智力因素,是指除了智力和能力之外,又同智力活泼效益发生相互作用的一切心理因素。它包括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以及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意志、性格、习惯等心理因素,是智力活动的动力机制。在教育过程中优化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就是教育者帮助受教育者,在教育教学教程中,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情感,增强学生坚韧的学习意志,让学生养成爱学习会学习的好习惯。学生是具有发展自身的潜在的动力机能,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成为好学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这种求成性的内在需要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姆认为:“只要有合适的条件,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能力、效率、成绩等方面,均可以达到同样的好成绩。”所谓“合适的条件”,是指教育者应设法创设优化非智力因素的客观条件,当学生不具备某种非智力因素时,应创设条件,使学生具备这种非智力因素;当学生的智力因素处于一般状态或较差状态时,教育者要创设条件,激发学习动机、学习兴趣等非智力因素。

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既有来自各种学科和各类知识的陶冶,又有来自教师的施教,更有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积极的和消极的刺 激,尤其是目前经济和文化发展还处于相对不平衡的时期,社会上消极因素严重冲击着学校的教育和教学,影响着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不管怎样,学校教育始终承担着主要的责任,越是在这种特殊社会环境影响下的教育,就越是要重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为此,我们学校提出以优化学生非智力因素为突破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确是明智之举,我认为,语文学科由于其内容的特殊性,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应在优化学生非智力因素方面承担更加重要的责任。

总结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语文教学中优化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转变观念,树立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教师教为主导与学生学为主体的结合早已成为越越被人们所普遍接受的教学观念。实践证明,只有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学生才有可能自觉地接受教育。而这种积极性和主动性的调动,不全来自学生本身的自发性,只有在教师通过创设一种合适的教学情景及时巧妙地有针对性地指导下才可能得以“诱发”。因此,教师的主导作用,其核心是“启发性”,突出一个“诱”字,教师之教不在于全盘授予知识,而在于能及时诱导;学生的主体地位,其核心是“独立性”,突出一个“思”字,学生之学不在于盲目接受,而在于主动探究。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设法通过自己课前精心科学的构思,在教学实践中及时合理、有针对性地“诱导”学生的“积极思维”。

二、运用电教手段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情感投入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体验,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从语文教学的性质来说,教师和学生的情感投入可以说是语文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前提。利用电教手段,精心设计教学情景,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能够使学生带着积极的情绪情感投入学习,产生主动学习的动机。如第四册《日月潭》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在教学中,我先用录音机播放课文,让学生欣赏日月潭美丽动人的景色描写,以诱发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我利用假想旅行的方法导入,“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这个风景优美的地方——日月潭去参观,你们想去吗?”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就被调动起来了,并把学生带入想象的情境。接着,我用幻灯片直观地展示日月潭美丽的风光,让这富有静态美的视觉形象鲜明地出现在学生的眼前,学生则急切地想把自己看到的景色与大家一起讨论分享。这时,我因势利导,要求他们认真地阅读理解课文的语言文字描写,并进行字、词、段的训练。在教学中,学生始终兴致勃勃地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充分发挥了自身的主体作用,因而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灵活运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课文内容和性质不同而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是在语文课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途径。如果在语文教学中僵化地使用一个教法或一个模式,那么学生就有可能因逐渐感到枯燥乏味而降低学习的兴趣,学习中就缺乏积极主动性,只能被老师牵着鼻子走。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努力往往是“事倍功半”。我在教《难忘 的泼水节》、《骄傲的孔雀》、《我的爸爸》等感情色彩的课文时便侧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在带着感情朗读的基础上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教《称象》、《刻舟求剑》、《数星星的孩子》等故事性较强的课文时,我注重有声有色地先讲给学生听,然后让他们默读课文,再模仿老师的神态语气上台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葡萄沟》、《看月食》、《蜜蜂引路》等课文比较抽象难懂,我则侧重讲解。总之,随着课文的变化,教学方法也随之不断更新,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四、设计课本剧,活化教材

课本剧是深受学生喜爱的一种教学设计形式,根据课文内容和情节,让学生通过扮演课文中人物角色,使他们“身临其境”,在角色扮演中理解课文,落实知识熟识课文的基础上,推选几个同学按课文人物的角色来表演。课本剧生动活动的表演,由于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学生的情感投入其中,从而把比较难懂的课文活化了。学生在欢乐愉悦的气氛中学懂了课文,加深了理解,陶冶了情操。

五、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兴趣

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和知识潜能的发挥。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老师比较多的注重讲解和让学生练习,较少考虑对儿童思维能力的训练与提高。机械重复的练习,不仅难以吸引儿童的注意力,而且还会引起学生的厌烦情绪,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根据儿童好动和喜欢表现自己的特点,我经常把游戏引入课堂,增加练习的趣味性。如对口令、找朋友、夺红旗、开火车、认 读卡片、打电话、词语搭配、训练听力、分角色表演等。此外,我还特别注意把握读的时机,并把这它变为形式多样的游戏。这种快乐的读书游戏,既复习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又使学生感到学习快乐,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巩固了教学效果。

总之,优化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既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我们应该树立现代教育观念,积极探索优化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

第三篇:聚焦中美语文教学的差

》课程(主讲:王爱娣)论文

聚焦中美语文教学的差异

刘小芬

摘要:中国和美国的母语教学存在着许多差异,我们的研究就是从中美语文教学模式的不同,来寻找我们现行语文教育的优势和不足。美国这个只有200多年历史的国家崛起的速度非常之快,这和国家重视教育是分不开的。我就中美教学中的语文教学的对比,来剖析两国语文教学的差异。

关键词:中国 美国 语文 教学 差异 教育

我有幸聆听了王爱娣老师的“境外语文教育专题”的授课,授课时间长达四天。她亲赴美国实地调查考证,深入研究美国的语文教学,并写下《美国语文教育》一书,填补了中国语文比较教学研究的空白。王老师的研究为我们的后续研究做了铺垫。我把个人在国际学校从教2年和在公办学校从教6年的经历进行对比,不一样的国家教育体制,教学形式太多不同。认真审视中国现行教育的状态,对比美国这个只有200多年历史的泱泱大国,不得不思考,我们国家的语文教育怎么了?我们的语文教育还缺失什么?

一、中美教育理念的差异

中国“教育”注重外在的模仿,重视品德传承;“上者”具备什么样的学养品行,决定着受教育者将获得怎样的进步,因而教学本身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西方“教育”则注重引导、发掘受教育者内在的潜质,着眼点在于受教育者自身,因此,西方教育“以人为本”则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美国的教育是把个人选择更多的融入进去,让个人有一个发现自己的机会,然后让人尽量自主的走到他最喜欢也最擅长的位置上。与中国的应试教育相比,更注重的是精英的培养,因为能力固然是基础,但兴趣与爱好才是动力最大的源泉。而中国的领导的思维还是被传统家天下文化。有意无意的把每个个人当自己的子民。当成自己的孩子当然就管的多,尽量把每个人都往精英里培养,有1%的机会就尽100%的努力。这样确实让不少孩子能够向上爬一个层次,但是资源可能没有得到最合理的分配。因为精英的位置是有限的,对竞争这些位置而被淘汰的人,可能既是教育资源的浪费又是对个人的折磨。而且因为个人选择的范围小,对个人兴趣的整合做的不够,也难保证在高位的人对其工作真正感兴趣。

二、中美语文课程标准的差异

美国国家课程标准规定的总目标:确保所有的学生都能获得语言学习的机会,并得到鼓励,使他们形成为追求个人生活目标,包括丰富个人生活而发展语言技巧的观念,作为有教养的、有生产力的成员充分参与社会生活。美国加州语文课程内容标准规定,语文教育的目标旨在培养“流利的阅读者和熟练的写作者”、“自信的演讲者和积极思考的听众”。中国的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打印下来A4的纸张13张,拿在手里沉甸甸的,需要从方方面面去考虑,无一漏洞,不给任何人有可挑刺的余地。美国的课程标准简简单单几句好,一目了然——确保所有的学生都能获得语言学习的机会,并得到鼓励,使他们形成为追求个人生活目标,包括丰富个人生活而发展语言技巧 的观念,作为有教养的、有生产力的成员充分参与社会生活。加利福尼亚州语文教育目标:培养“流利的阅读者和熟练的写作者”、“自信的演讲者和积极思考的听众”。美国的课程标准在每个州都不一样,每个州可以自行制定适合自己州的课程标准,而中国的语文课程标准是面向全国的学生,也就是意味着要把每个人都培养成一个模板,万人一面。

三、中美语文课堂模式的差异

美国的课堂教学非常重视和尊重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学生在课堂上可以随时与老师进行,表达自己的观点,讨论并且辩论,课堂氛围非常轻松自由。美国课堂注重知识的广而博,侧重学生的动态掌握,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例如美国老师教学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教学颜色的词,red orange yellow pink 等,老师要打印各种生活中事物的图形让学生涂色,红色的花,黄色气球,橙色的袜子,粉色的裙子,孩子们快快乐乐地在动手画画中度过,到了第二天可能还是学习这些单词,老师又会举行一个服装表演节目,孩子们穿上自己的衣服秀一秀,上面贴上有关自己颜色的衣服单词。美国学校的教室会被老师得到充分的利用,比如二年级学生学了一组动物的词语,教师里就会贴上所有的动物卡片,白板上会把这一单元有关动物的单词全部展览出来,教师会制作精美的台历,每一页上都一个单词,学生就从这些有趣的生动的事物中快乐的记下了单词,另外教师还有一个展示区,学生可以写一些关于对这些小动物观察的言语,写在自己设计的精美的纸上,老师就会把每个学生的作品展示出来,每个学生都是原创者。美国的语文教学常常围绕一个节日主题进行教学,例如到了圣诞节前夕,教师里会有各种彩色袜子吊在教室的天花板上,整个教师被装点得像梦幻的宫殿一样,孩子们可以穿着自己喜欢的衣服,把自己打扮成小猫,也可以把自己打扮成公主或王子,大家聚集一起分享各家带来的美食,日本的寿司、刺身,美国的烤肉,印度的咖喱虾等。这个课堂充满了生活气息。中国的课堂知识窄而深,侧重知识的静态接受,在中国小学语文课堂上小学一年级一节语文课要学习十几个生字,要分清字的结构、笔画,要组词,要造句,还要写字,注意字形,注意笔顺,注意书写的美观,教师教学几十名学生,每名学生要在相当短的时间内完成这么多的知识点,学生的脑袋就像一个大罐子,老师不断地往罐子里面装,不管它的容量有多大,语文老师们把自己的要说的都说了,说到满意为止,才肯罢休。学生一个学期就是在老师有计划有任务的灌输中,生硬的记下一本书的知识,只有这唯一的一本书的知识才是唯一衡量一个孩子学习是否达标的准则。

四、中美语文阅读教学的差异

美国这个泱泱大国的阅读教学不仅仅是受学校和教育部的关注,而且历届总统和政要都非常重视美国学生的阅读教育,美国前总统布什家就立了一个家规,制定了家庭读书日,每周家庭成员聚集读书一次。布什总统还制定了一个《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要求每个公民都有独立的阅读能力。美国克林顿夫妇:读书也疯狂。克林顿也是喜欢读书的美国总统之一。1996年,他正面对着联邦预算危机,但依然接受了一家杂志的邀请,列出了他正在读的12本书,包括三位前总统林肯、罗斯福和安德鲁•杰克逊的传记。他曾经对人夸口说,在牛津大学上学时,他一年读300本书。这意味着几乎每天都要读一本书。克林顿夫人、现美国国务卿希拉里表示要“做一个读很多很多书的女人”。

美国的绝大多数州开始实施“阅读第一”行动计划,注重最初年级的阅读教育所有实施此计 划的州均获得政府资金援助。提供学前儿童阅读指导,政府为各州提供消除阅读障碍的“工具”。国家成立 国家读写能力研究会,随时关注国家阅读小组的研究报告《教孩子阅读》。美国的学校每天都有阅读课,制定阅读计划,阅读不同的科目。并且要求家长和学生一块阅读,对家长与孩子阅读有一定的方法指导。对于学生的阅读并不是放任自流,而是有方法的进行指导,例如具体要求边阅读边思考

1、阅读之前需要思考: 文章出于何种选集? 我为什么要读它? 阅读之前我应该提出哪些问题?

2、阅读过程中应该思考: 怎样归纳总结才能帮助我理解正在阅读的材料? 如果不能概括总结读过的材料,我该怎么办?

3、阅读之后应该思考: 这样的阅读,什么时候,怎么样使我发生了变化? 我喜欢选文的哪些部分?为什么? 我怎么表达出自己对已经读过的文章的理解? 对于阅读能力落后的学生要成立专门的提高班,教师有方法的指导阅读。

中国有适合自己人民的法案,并没有一套适合本民族的阅读方案,中国的学校很少有专门的阅读课,一个学期课堂上讲的都是那本教科书,指导学生到熟背于心为止,我们大多数学校的课外阅读既没有家长的配合要求说明,也没有对学生的阅读提出方法的指导,有学生回家喜欢读课外书就已经是欢喜之事了。中国公民的独立阅读需要用什么来拯救?

五、中美语文作文教学的差异

美国语文教育评价把阅读与写作分开测评,单独进行项目评价。各州标准阅读考试从2年级开始,直到12年级毕业。写作评价单独设立项目,并不是每个年级都接受评价。例如,近年来,加利福尼亚州主要对4年级和7年级学生的写作进行独立评价。评价的目的不是评比学校教学情况,不进行学校排名,而是用数据检测学生达到的写作熟练程度,是否每个学生都能够在规定的写作类型实践中达到熟练程度。美国有单独的写作课,语文写作课都有固定的文体,从一年级开始写研究报告,直到六年级还是写研究报告,只是研究的由浅及深。中国语文作文课都是单元作文,学完一个单元写一篇习作,所写的习作老师批改后讲评,接着等下次作文本发下来才有了新的一篇。基本完成课程目标就行。比如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写第一单元习作时《春天来了》孩子稚嫩的心灵一定纳闷:“春天就是很自然地来了,到处都很美丽,可是我为什么要写出来呢?”再加上需要观察春景、积累好词,原本美好的事情弄得似乎很“神圣”很“艰巨”,但终究仍没明白写东西的真正目的。

而美国学生在小学一年级时并没有被教导给作文定义或名称。老师从不说“我们要开始写话了,我们要开始写作文了”。例如一年级语文老师对小朋友说:“我们要举行一个PIZZAPARTY,好吗?”学生高兴极了,接着老师引导:“那你们分组讨论一下,我凭什么要给你们一个这样的PARTY”,孩子们很兴奋,讨论很热烈。讨论完毕,老师说,“每个人都写一个东西,如果理由充分,我就给你们一个PIZZAPARTY!”孩子们在“说服老师开PARTY”的目的之下,写作的热情可以想见,其写作的潜力也被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了。当然,每个人的表述是不一样的,侧重点也不一样,所以老师不用怕“千篇一律”。看了而一个孩子的“小文”,开头就很COOL(酷),“Is trongly believe that we should havea PizzaParty!”(我强烈认为我们应该开一个PIZZAPARTY!),下面列举了三、四个理由,诸如“学习认真”啦,“听老师话”啦等等,还给出了一些例子,总体来说还挺像那么回事儿。老师在“小文”上批注:“你说的理由很好,其他同学说的也很好,我已经被你们说服,星期五开PARTY!” 美国语文教育告诉我,写作是件很快乐很简单的事情,在 写作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很好的训练,体现语文教育的创造性。

[1]王爱娣[2]易鲜花[3]王秀艳

参考文献

《广西师大出版社》美国语文教学对我国语文教育的启示 美国语文教学教学方法探讨 4

《美国语文教育》

【期刊网论文】 【期刊网论文】

第四篇: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摘 要 人的学习活动有两大心理因素参与:一是智力因素,二是非智力因素,它们的关系是辨证的。智力因素是开发的问题,而非智力因素是培养的问题,具有很大的波动性。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学习起着重要的强化和保证作用,在学习中起调节、维持、推动的作用,是调动学习积极性的因素。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的,它们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并且共同发展。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以非智力因素促智力发展:培养兴趣, 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动机, 唤起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激活情感, 增强学习效果; 砥砺意志, 保证学习顺利进行;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使学生学会自学......语文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全部心理活动即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基础上,以非智力因素促智力发展,才能让学生更好的学习语文。

关键词 语文教学 非智力因素培养 兴趣 动机 情感 意志习惯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由于考试指挥棒的作用,老师们过多的重视语文智力因素的培养,而忽略了学习语文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语文课变成了生硬呆板的习题课。语文所特有的丰富的情感、感悟、熏陶的教育方法已经荡然无存了。久而久之,学生对语文失去了兴趣,甚至于厌恶语文了。既然如此,又谈何激励学生学习语文的内在动力呢?现在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教学要实现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构建起课堂教学比较完整的目标体系,由以知识本位、学科本位转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真正对知识、能力、态度进行了有机整合,体现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在语文教学中引入非智力因素的概念就显得尤为重要。

什么是非智力因素?从广义上说,凡智力因素(注意、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统称为非智力因素,是相对于人智力因素而言的。从狭义上来说,非智力因素主要指兴趣、动机、情感、意志、习惯等。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起调节、维持、推动的作用,是调动学习积极性的因素。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的,它们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并且共同发展。

语文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全部心理活动即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基础上,以非智力因素促智力发展,才能让学生更好的学习语文。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又如何培养和利用非智力因素来促进智力因素的开发呢?通过自己将近八年的初中语文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进而丰富学习内容,开阔眼界,兴趣还能使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所以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由此可见培养兴趣的重要性。中学生的心理有好奇、求新和强烈的求知欲的特点,而语文教学故事性又特别强,因此,语文教学就不能人云亦云,总按一个模式进行教学,而要教出新花样,使学生觉得上每一节课都有所得,感到新鲜。我的做法是:

1、激发兴趣,唤起心理需要。

刚踏入中学校门的新生,对新环境新教师都能产生一种新鲜感。教师可利用其新鲜感而激发其学语文的兴趣。第一课堂,先叫一学生在黑板上书“人”字,接着在“人”字上作文章,讲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人生观;毛泽东的“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英雄气魄;莫泊桑的“平凡中透出神奇,质朴里窥见光华”的名篇佳作„„并相机而导:学语文不仅是学知识,更重要是学做人。最后再抛出几个问题:你们能说一说数学家华罗庚、地质学家李四光、桥梁专家茅以升的故事吗?你读过他们的文章吗?数学家苏步青先生任复旦大学校长时,为什么规定进复旦大学的理科生,大一时必修语文?这些问题既能很自然地将小学学过的与初中将要学习的课文内容紧密联系起来,又能巧妙地使学生明白:语文学习不好,数理化也难以学好;语文学不好,将来工作也不易做好。中学的语文内涵丰富,只要努力,学好语文会使人聪明起来。“一石激起千层浪”,下课了,学生仍在纷纷议论着。教师在第一堂课上,创设了一种充满魅力的课堂,这样的因时而启,相“机”而发,能在学生的心灵中激起求知欲望,点燃热爱知识的火花,还能唤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心理需要,这正是恰到好处地培养了非智力因素的结果。

2、精心选择教学内容

一些学生不喜欢上语文课,如果问他们原因,多数人会说,每课都是分段、总结段意、总结中心思想,老是这一套真没意思。因此我根据学生悦新好奇的心理特征,千方百计地避免教学程式化,力求教学方法多样化,如我在教学文言文《伤仲永》时,不是直接讲解文意,而是指导学生结合注释反复诵读,领会文意,然后分组讨论,再指名回答,结果学生学得都不错,还如在教学《安塞腰鼓》一文时,我采用了学生谈收获和提疑问的方式教学,学生思维活跃,回答积极,抽象的课文变得具体易懂了。又如在教学《孙权劝学》一文时,我让学生扮演孙权、吕蒙、鲁肃来演故事,学生演得逼真,其他同学看得入了迷,学习兴趣大增。总之,只有教学方法新颖多样,才能使学生日渐感到上语文课是新鲜活泼、充满乐趣的。

3、精心设计引人入胜的开头

在教学《荒岛余生》一课,我在开头引入时说:“在西方,有一部小说,18世纪欧洲最杰出的思想家卢梭曾建议每个成长中的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都应该读读它,那么这是一本怎样的书呢?这本书就是《鲁滨孙漂流记》。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其中的一部分,鲁滨孙落难荒岛是怎样活下去的。”几句简单的导入语,一下子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文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举例导入、设疑导入、想象导入、比较导入、释疑导入等,只要你根据课文的具体内容选择恰当的方法导入,一定会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4、精心设计回味无穷的结尾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同样,结尾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好的结尾会使人有“余音饶梁,三日不绝”之感。如在教完《荒岛余生》之后,我要求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假如你像鲁滨孙一样被弃荒岛,你会怎样想?将怎样做?发挥想象,写一篇短文,学生感到新奇,积极开动脑筋。有的学生想象自己是如何想尽各种办法,让人们发现自己,并安全获救的。好的结尾同样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5、教学形式活泼多样

中学生活泼好动, 富于幻想, 但注意力不够专注或不能持久, 教师应根据教材、学生知识基础及心理特点, 将教学形式设计得活泼多样,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对学习内容保持浓厚的兴趣。利用初中学生的好奇、好争、好胜的心理,教师适时地开展故事演讲、成语接龙、改错别字、书法等多项活动及比赛。初一上学期学生自学专题《狼》后,我让学生也来一场辩论,狼是人类的敌人还是朋友。学生热情高涨,三人一伙,五人一组,查找资料,编写提纲,主持人、辩手均由学生自己推选。辩论会气氛热烈,双方唇枪舌剑,针锋相对,但道理越辩越清,最后看法得到统一:看问题应该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尽量看到事物的两面性。看狼不能只看到狼这个个体,要看到在大自然的食物链中,它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辩论会的成功,使学生受益匪浅,倍受鼓舞。以后,在学了《七颗钻石》和《皇帝的新装》后,又自发地进行了课本剧表演。从别班同学的羡慕眼光里,学生体会到学习语文的乐趣,也增强了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在这些活动及比赛中,学生积极向上,努力追求,充满了极大的兴趣和热情。随着教学手段的改进, 教师还可借助投影、录音、录像、电影等教学手段改变教学形式.二、激发动机,唤起学生学习语文的自觉性

动机是在需要刺激下推动个体进行活动的内在动力, 学生学习自觉性与他们的学习动机密不可分。巴班斯基指出“任何活动(其中包括学习活动)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具有积极的学习动机。”而学习动机的培养首先在于培养学生积极具有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使学生有“内需”的欲望;其次,教给学生以应有的知识,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

1、进行学习语文目的教育

语文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 著名数学家上海复旦大学原校长苏步青教授在《自学成才要有文史知识》一文中谈到: “(某些大学生)曾是数学尖子, 入大学后慢慢掉队, 有的竟然需要补考;有的论文内容相当好, 但文字表达很差;有的因没弄懂题意而做错习题;有的因语言表达不妥而将正确的题写错?欲考复旦大学数学系, 若语文不及格, 数学再好也不能录取。”美籍华人杨振宁教授是本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他父亲是著名的数学家, 杨振宁读中学时, 他父亲延师为他逐字讲解《孟子》, 他能全文背诵。他曾饱含着热情地强调, 青年时代念过的微积分等等远不如这个重要。平时多用类似事例教育学生, 使学生充分认识语文在学习、工作中的基础作用。学好语文的重要性同时还可在课堂教学中进行,通过挖掘课文的思想、知识因素, 使学生认识语文是提高自身思想水平、文学素养、读写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明确学习语文的意义, 就会产生学好语文的心理倾向, 进而形成学好语文的积极动机。

2、激发语文学习需要

需要是人类活动的基本动力。学生对学习的需求,则是一切学习动机和学习行为的引发维持和加强的动力源泉。需要愈强烈、愈迫切,由它所引起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行为就越有力。语文教学中的需要激励,是指教师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认识学习语文的必要性,激发学习语文的欲望,促使学生朝着一定的方向,追求一定的目标,以坚持不懈的行为求得自身的满足;从而大面积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中学生兴趣广泛、求知欲强, 单调的教学形式,激不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心理需要。教师要根据这些特点, 树立大语文的观念, 以课堂教学为中心, 把教学内容向学生的各个生活领域延伸,课内教学也要形式不拘。教学内容丰富, 形式多样, 学生看到语文的广泛应用及自己的差距, 容易激起他们学好语文的心理需要。

保护差生的自尊心,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欲望,是需要激励的关键。自尊是学生对获得信心、能力、成就等方面的愿望的心理体验;马斯洛关于需要的金字塔形象地表明,只有实现了“尊重的需要”,才有可能实现“自我实现的需要”──需要的最高境界。一个学生如果失去了自尊心,也就丧失了自信力这个成功的第一要素,其能力的提高只能是空话一句,更不用说有什么成就了。

3、榜样教育,激发动机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对学生具有激励、导向和示范作用。中学生模仿力强,又常以自己崇拜的人物作为自己的榜样。因此,教学中我经常借助榜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以激发学习动机。例如教学《邓嫁先》一文时,我向学生介绍了邓嫁先是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克服重重困难而成为“两弹元勋”的,同时,我也经常向学生介绍一些他们熟悉的优秀同学,毕竟“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嘛,在班里树立典型,以此渠道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志向,努力拼搏,激起酷爱学习的动机。

三、发挥情感因素,增强学习语文的效果

苏霍梅林斯基指出“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把知识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语文尤为如此。常言道:“文以情动人”。哪一篇课文不饱藏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情感。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尤其要注意以适当的方法,适时的引导学生感悟课文的思想情感。同时还要沟通师生间、学生间的情感,彼此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情感呢?

1、披文入情

著名“情感派”语文教学名家于漪老师语重心长的告诉我们“要使学生真正在思想品德、情操等方面受到陶冶,教师自己要进入角色,披文以入情”(《语文教学谈艺录》)。教师自己在深入钻研教材的过程中,心灵必定会受到感染,情感必定会激起波澜。因此,教师在调动自己的情感后,一定通过言行和声请等手段,用自己火热的情感触动学生平静的心,从而对他们进行是与非、善与恶、真与假、美与丑的教育。若教师自己缺乏情感,那就无法引导学生的情感流向。如我在备《警察与赞美诗》一课时,深深的被作者那“含泪的微笑”所打动。我是用这样的导语引入新课的:“中国现代文学作品有一系列小人物形象,他们生活在社会的最低层,都有着悲惨的命运。他们为了生存,在生命线上苦苦的挣扎者:有被资本家榨干血汗而成为骷髅般的“芦柴棒”,有被社会压迫得精神上已经麻木了的阿Q,有被封建礼教吞噬了魂灵、最后沦为“木偶似”的祥林嫂,而外国文学中的那些小人物又具有怎样的命运呢?„„”一石激起千层浪,通过对一些小人物的回忆,学生的情感被充分凋动起来,学生就会带着急切的求知欲望认真地阅读课文揣摩苏比这个人物形象。

2、语感传情

教师的教学语言应严谨、简洁、意深、逻辑性强,坚定自信,快慢得当、铿锵有力或深沉浑厚,形成一种魅力,扣人心弦,使学生对教师产生由衷的敬佩和学习之情,促使学生对教师所教内容的吸收和掌握。于漪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总是用充满情味的语言拨动学生的心弦,让学生从一个平静的状态进入一个情感涌动的世界,使之“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她在教学《雨中登泰山》一文时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游览过祖国的名山大山吗?那奔腾咆哮一泻千里的长江黄河,那千姿百态、气势磅礴的三山五岳,孕育着我们民族的古老文明,一想到他们,民族的自豪感就会充满心头。那具有拔地通天之势,擎天捧日之姿的泰山,就是这样的一座山,历代文人墨客写诗撰文讴歌赞美。杜甫的《望岳》就是其中之一,诗中那‘一览众山小’的境界是令人神往的,只有攀登到绝顶,才能领略到无限风光。„„”这样的教学语言就会成为一道有光彩,充满某种精神,饱含某种情味的语流,潺潺流过学生的心田,引起学生强烈的感情共鸣,具有振魂摄魄的效果。

3、评价激情

在课堂上,不管是正的评价或是负的评价,学生都需要,他会从中感受到老师尊重他,关心他,公平的待他。哪怕是一种表情,一个手势的评价都会激发学生的一种情感。通过评价激发学生的情感要注意以下三点:

(1)评价要有精当的指导性。教师在评价的时候不能笼统含糊。如评价学生的朗读,用“读的不错,谁再读一段?”就不如换成“读得响亮流利,很好。如能在速度上放慢一些,注意停顿,掌握好语气就更好了。望今后继续努力”的评价。这一分为二具体而辨证的“评价”,不仅使学生明确了自己的朗读状况,知道了努力目标,也会感到一种受到“关爱后的温暖”。另一方面也不能简单化否定性评价。如“你坐下”“不对”“谁再说说”,这种倾盆冷雨式的评价就浇灭了学生求知的火苗。有一位老师要求学生分析《孔乙己》一文中“排出九文大钱”的“排”字写出孔乙己的什么性格?一个学生答道:“虚伪”,老师并没有进行简单的否定,而是用了分析性的评价:“你想想,‘虚伪’是把真相隐藏起来给人以假相,而此处的孔乙己是真的有钱,并且一个个地捻出让人看。„„”这样的分析就能激发学生强烈地学习钻研的欲望。

(2)评价要有强烈地启迪性。初中语文教材中有一篇课文《这不是一颗流星》,有位老师向同学们问道:为什么用“水晶”来比喻小浩波的眼睛?学生答道:“纯洁无暇”,如果到此,老师只给一个简单而肯定的评价,学生很难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位老师接着问道:“为什么不用‘玻璃’作比呢?它不也是透明的吗?”从而使学生悟出了这个比喻形象地写出了小浩波童真的纯洁和可贵。这种启迪性的评价比老师简单的否定或一味把答案交给学生就更有启发性。

(3)评价要有热切的激励。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对学生激励性的评价是教学成功的重要法宝之一。试想,在课堂上,你总是斥责学生东也不是,西也有错。学生见你上课心理就发怵,哪里还谈得上被吸引?如果我们多想办法找学生的闪光点,变换角度,引导学生纠正错误,走向正确,让学生体验到愉快,尝试到成功,享受到尊重,品尝到艰难求索获得胜利的甜蜜,使之积累愉悦,积累成功,积累甜蜜,你的教学又怎么会不成功呢?

四、磨砺意志,保证语文学习顺利进行

意志是为达到一定目的而自觉行动、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所谓培养意志,也就是激励学生养成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培养自制力,学会积累知识。教学中,学生在一定的学习任务面前,经常产生畏难情绪,或者对学习的疑难问题缺乏钻研精神,或者觉得上课时间长坐不住,希望早点下课而神不守舍,这些都是意志薄弱的表现。那么,如何培养学生与困难作斗争、锲而不舍、百折不挠的意志品德呢?在语文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

1、对学生进行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教育。

教学中应该注意培养学生树立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只有具备科学世界观的人,才能为伟大的目的而表现出坚强的意志。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好素材,教师应充分运用好这些素材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使他们意志坚强起来。

2、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使之自信、勇敢

一个缺乏自信的人,也必定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学习只能以失败告终。而有了学习的自信心,即使暂时落后或失败了,只要始终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成功也就不会遥远了。教学中,为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我让学生思考:别人能学好语文,自己为什么学不好?一个人学不好出生以来就一直接触、学习、使用的母亲语言,自己服吗?你应当怎么办?应当急起直追!赶超他人,超越自我!然后从课本入手,从基础知识入手,在各种语文训练中注意知识的难易度,让大多数学生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以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最后结合学习中出现的难题,重点指导、突破,从而使学生树立坚定的自信心。例如,学生在进行现代文阅读训练时,感到最苦闷和灰心的是书面表达题。大部分学生一遇到此类题目就“跳”过去,空着不做。问他们为什么这样,都说这类题太难了,就是硬答,一般也不正确。对这种望难生畏、避开难题的心理和做法,我送给学生一句话:世界上最怕的是自己对自己失去信心。要他们敢于面对难题的挑战,把困难当作磨练意志的磨刀石;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对自己说:“我行!”消除了惧怕困难、不自信的心理障碍之后,再结合具体题目从文章中提取有用信息,根据题目的具体要求组织答案。这样,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增加了,学习的自信心也进一步增强,学生能力的提高也就不成问题了。

3、给学生提供克服困难的机会。困难对培养学生的意志来说,好比是“磨刀石”,当学生通过一定的努力,克服了困难,并实现了一定的目的时,意志力就会得到发展。在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时,教师要热情地鼓励他们,想办法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对于难度较大的作业,教师可采用“化整为零”的方法,如背诵较长的古文,可以把课文分割成几段,要求学生在指定的时间内背完指定的段落。

4、充分利用名言警句的激励作用,培养学生勤奋的学习性格

针对初中学生“三分钟热血”、毅力不强性格不定性、凡事图省事等特点,我时常送给学生一些名言警句,如“勤能补拙是良训,一份辛苦一份才。”“善于利用时间的人,永远找得到充裕的时间。”“业精于勤,荒于嬉。”“干劲,像一根奇特的焊条,它能帮助你把理想与现实紧紧地焊在一起。”并要求学生找一两个适合于自己的警句抄录在语文课本最醒目的地方,以时时激励、鞭策自己始终勤奋不懈。

五、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使学生学会自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的基础。”因此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这种习惯一旦养成,他们就能“自能读书,不待老师教;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叶圣陶语)的目的。

1、培养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学生在阅读和写作时常常会遇到一些自己不认识或难以理解的字、词,会影响学生对文章的正确理解,成为阅读障碍,或写作上的拦路虎。许多学生遇到困难时,要么跳过去不理睬,结果是囫囵吞枣;要么向别人求助,养成一种依赖心理,不利于学生独立人格的发展。因此读书要养成勤查工具书的习惯,让工具书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2、培养质疑问难的习惯。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说的就是质疑问难的重要性。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创造的过程更是从发现疑点问题开始,没有疑点问题就谈不上创造。古人把学习称之为做“学问”,强调了学习必须一边学,一边问,要学好语文,就必须养成质疑问难的习惯。凡是不懂的,有疑惑的、把握不准的,都应当勇于向别人请教,问老师,问同学,问家长,问一切可能了解情况的人。

3、培养勤于朗读背诵的习惯。朗读背诵是我国传统的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是积累语言、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记忆力,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新课程标准》要求加强学生朗读背诵的指导,并且明确指出7-9年级的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80篇(段)。要扎实提高语文素养,非要养成朗读背诵的习惯不可。

4、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在信息化时代,阅读将是人们搜集、处理信息最重要的方式之一,会不会阅读将决定一个人向社会获取智慧的能力。要学好语文,光读几册教材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要增加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重视课外阅读,必须大量地阅读课外书籍,从书中获取丰富的精神养料。《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规定,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我们要不断推选、推荐各种适合学生阅读的书刊,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养成广泛的阅读兴趣,激励每个学生都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同时要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教给学生精读、略读、浏览等方法。

以上是我在语文教学中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的几点粗浅体会。希望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探索实践,不断总结提高。

参考文献:

袁振国 《教学策略》

刁生富 《学会学习》

吴效峰 《新课程怎样教--教学艺术与实践》 吴效峰 《新课程怎样教--课堂教学问题与对策》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第五篇:语文论文语文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_3862

语文论文语文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_3862.txt45想洗澡吗?不要到外面等待下雨;想成功吗?不要空等机遇的到来。摘下的一瓣花能美丽多久?一时的放纵又能快乐多久?有志者要为一生的目标孜孜以求。少年自有少年狂,藐昆仑,笑吕梁;磨剑数年,今将试锋芒。自命不凡不可取,妄自菲薄更不宜。语文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简红光

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近几年来,培养学生非智力心理因素的重要性逐 渐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至于怎样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非智力心理因素,本文拟在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机制方面 提出一些浅见。

一、情境刺激

非智力因素的最主要因素是情绪、情感,而人的情绪、情感和动机、兴趣的产生受外部世界情境刺激等因 素的影响和制约。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创设的新异、宜人的情境可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提高语文教 学课堂的兴奋度。

这种情境刺激首先表现在语文教学内容上,其次,是在语文老师教学的方法上。根据刺激物和刺激方式的 不同,我们可以将各种情境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实体情境。指有形的、实在的物体、物况情境,如课堂里展现的各种的实物、标本;根据语文教学的需 要和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组织学生游览自然风光,参观工厂、新村、矿山、街道的各种现场等。这类情境 实感性强,易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2.模象情境。指根据相似原理,运用语文教学各种模拟手段栩栩如生地再现事物形象。如模型展示、图画 再现、音乐宣染(配乐诗或配音朗读)、分角色表演等,把文字形象化,句子趣味化,学生学习起来便会兴味 盎然。

3.语艺情境。指通过语文教师的语言艺术绘形、绘声、绘色地描摹情境,把学生带入意境,以激发学生的 情绪、情感和想象、联想。

4.问题情境。指通过语文教师的精心设计、创设问题情境,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和学习语文的热 情。如,通过语文教师提出激疑性问题,引起学生产生疑问,然后带着解疑的欲望去学习新课,以激起其对学习的求知欲。

二、活动陶冶

苏联心理学的活动理论认为,活动是心理学的根本概念,活动与意识的统一是基本原理。人的心理在人的 活动(包括游戏、学习、社交、劳动等)中形成,在人的活动中表现,又在人的活动中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人 的活动在人的心理的形成和发展中起决定作用。这是因为,人的活动过程以及在活动过程中所认识和创造的外 部世界影响和制约着人的心理的全部发展过程。人的心理是在个体与外部对象世界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规律,人的个体的内部心理活动是外部对象活动的内化,而外部对象活动又是内部心理活动的外化。智力因素是这 样,非智力因素也是这样。所以,我们在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非智力因素的过程中,必须遵循活动原理,坚持 在活动中陶冶。

坚持在活动中陶冶,要树立学生主体观。所谓活动,当然是学生主体的活动,不是语文老师“包办”,也 不是家长“代劳”,而是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去观察、体验。没有主体的活动,就没有主体的发展。社会上某些 怪现象:如爷爷替孙子背书包,奶奶为孙子值日,妈妈为孩子做作业等等。这当然是错误的。正确的作法是贯 彻陶行知先生早年提倡的给孩子“六个解放”: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他们能想;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他们能干 ;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他们能看;解放儿童的嘴,使他们能谈;解放儿童的空间,不能把儿童关在家中,让他 们到大自然、到社会上去扩大视野,经受锻炼;解放儿童的时间,不要把时间表排得满满的,要多给儿童空闲 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实践、活动、去发展。人的非智力因素只有在主体的各种活动中,在他们对待人、对待事、对待困难、对待成功和失败等各种矛盾中激发热情,磨炼意志,陶冶性格。在这过程中,作为语文教师,最 要紧的是创造条件,提供机会,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兴趣活动,让孩子自己去活动和发展。

三、成功体验

成功体验指的是个体在取得的成功所产生的自我满足、积极愉快的情绪感受。心理研究认为,学生学习取 得成功或者失败会在心理上引起不同的情绪体验。当学习取得成功,比如获得一种效益,解决一个难题,学会 一种技能,或者一次作业的优秀,一次比赛的胜利等等,都可以使学生产生一种满足,快乐自豪等积极的情绪 体验,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提高学习兴趣,产生一种“好了还要更好”的自我激励、自我要求心理,成为促 使其进一步学好的内部诱因。当学习遭受失败,比如连连答题出错,作业失误,考试落伍等等,都可以引起学 生灰心、烦躁、自卑等消极的情绪体验,以致丧失学习信心,挫伤学习热情。无论成功或者失败的情绪体验,都有一种循环反应。苏联教育家索洛维契克在《学习与兴趣》一书中谈到关于学习“魔力圈”的理论,讲的就 是如何变学习上的恶性循环的“魔力圈”为良性循环的“魔力圈”。历来,人只认为是兴趣带来成功,殊不知,在幼少期,特别是在儿童时期,在人的成长发展期,更多的是成功带来兴趣,有时甚至某方面的一次成功在 自己的成才道路上起关键作用。所以,我们要从各方面采取措施,开展“成功教育”,让学生不断地获得成功 的情绪体验,使之进入良好循环的“魔力圈”。

成功体验的关键在于成功。传统的语文教学采取“一律化”、“齐步走”,经常出现上等生“吃不饱”,下等生“吃不了”的现象,教学成功率不高;现代语文教学提倡“异步教学”,就使各类学生都能经常体验到 成功的欢乐。“异步教学”有这样几种:一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异步——把学习过程的自主权交给学生,使各 个学生都从独立自学中获得成功。二是作业异步——语文作业布置不“一刀切”,而是根据各类学生的不同情 况分层次设计和布置,使上等生潜力得到发展,下等生也能拾级而上,享受到成功的快乐。三是语文教学进度 异步——成绩好的可以超前;成绩差的允许先慢些,然后再快些。例如某校引进复式教学,根据学生语文成绩 参差不齐等情况,班级里实行分组教学,分上中下三组呈动态结构,定期调整,使各类学生都感受到成功的兴 趣,下等生也能抬起头来。

提倡分层次、分类型要求的异步作业。无论哪类学生,都不能使题目太易,题目太易,不仅不会产生成功 后的快乐,增强兴趣,反而会引起“没意思”感,挫伤积极性。科学的作法是把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定在学 生的“最近发展区”,给学生一定高的难度,让学生在“跳起摘桃”中感受到成功和胜利的欢乐与自豪。实践 证明,凡经过自己奋力取得的成功最能激励人、鼓舞人。语文教学开展“表现教育”。成功和表现是互相联系 的。有机会表现,才有机会成功。好表现是孩子的天性,这从本质和主导方面说是个积极因素,引导得好,能 发挥大作用。我们要创造条件,给学生提供“表现”的舞台,让学生在课内、课外、作业、活动中得到充分表 现的机会,使之在表现中增强兴趣,在表现中优化个性。最近北京东城区开展的“表现——成功——快乐”的 三步曲,我认为是较符合语文教学的客观规律的经验。

语文教学重视反馈强化。学生成功体验来源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学生自我获得的知识、技能的价值感的 满足,这是内在因素。二是别人表扬、奖励所带来的荣誉感的满足,这是外在因素。我们要多通过肯定评价— —特别是在作文批改方面,使学生自我成功的内在体验因语文教师的反馈评价而得到进一步强化。尤其是对差 生,更要多给肯定。如果对差生只看到其不足,只会使他们更加退避三舍,造成主体意识低下的恶性循环。在 这方面,苏霍姆林斯基的“在学生尚未感受到取得成绩的欢乐之前不打分”、“不给坏分数”的作法很值得借 鉴。

语文教学要善于化败为胜。成功体验的核心是要千方百计帮助学生获得成功。但是,成功体验再多,也难 免出现某些错误。出现失误怎么办?语文教师要注意优化接触方式,主动理解、关心他们,及时帮助他们转化 “失败者”的心态,尽快从克服挫折中获得重新成功的勇气和力量。这样,失败也可转化为胜利。美国心理学 家布鲁姆所调查的一位奥运泳将说,他记忆最深刻的是:当他进入另一年龄组后,每赛皆败,因此萌生放弃之 念,但他的父亲对他说:“等你赢了一场再罢休,不要因为输了就放弃。”结果赢了,他也不再想到要退隐。

四、非言语交流

在教学教育工作中,尤其是在语文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交往、沟通总是以言语和非言语行为两种方式进行 的。非言语行为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是很大的,尤其是在非智力因素中,它总是以潜意识的方式自然地表现出 来。所以,学习语文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要特别重视非言语交流的应用。

用系统观点看,非言语行动是人际交往中一个多因素构成的动态系统。国外有的社会心理学家把它概括为 三类:动态无声的、静态无声的和有声的。语文教师经常用于教学领域的有以下几种:

1.体态语。指以人身体姿态、动作表示意义的信息传输系统。它包括眼神、面部表情、点头、摇头、手势、动作等。这些在师生之间的交往、理解过程中,尤其是在传递情绪信息的过程中,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和 作用,然而这却常常被语文教师所忽视。有的由于传统的“师道尊严”的影响,视和颜悦色为有失尊严,在语 文教学中很难给学生宽松感、愉悦感;有的只注意知识讲授中的传情入神,不注意自身体态表情给学生学习情 绪上带来的影响。殊不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一个信任的眼神,一个赞赏的微笑,一次肯定的点头,都会给 学生带来巨大的精神力量;同样,一个轻蔑的目光,一个冷漠的脸色,也会给学生造成压抑和挫伤。

2.人际距离。霍尔的经典研究认为,人们总是根据某个特定时刻对他人的感情而选定彼此之间的某种距离。人际距离是情感活动的一个变量。日常生活,语文教学中确也证明,人际距离潜在地表现着交流者的情感性 质(爱或恨)与情感变量(强或弱)。人际靠近会在对方身上产生深厚的情感效应。据此,我认为,人际距离 是影响非智力因素一个不可忽视的变量。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把人际距离的调控作为语文教师对学生 “动之以情”的一种重要手段和途径。比如,在语文教学中,有意接近后进生,多给他们帮助和鼓励,使之不 产生被忽视、被冷落感,学生精神受挫时,教师有意靠拢他们,使之在感情上得到补偿,等等。3.语文教学的副语言。又叫辅助语或类语言。主要指在语文教学中的非言语交流的音量、音调、速度、节 奏和类似语言的笑声、感叹声等。比如,有的语文教师对学生有偏见,尽管没有通过言语直接表示出来,学生 仍可从教师讲话声音的轻重、语调的高低、或者欢笑、叹息中有所觉察,因而也影响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五、氛围优化

语文教学或学生学习语文应进行氛围优化。氛围优化指的是个体所处的周围环境气氛宜人,特别是人际关 系和谐优化。

情绪是个体搞好学习语文的首要条件,而周围环境气氛,尤其是人际关系则是影响个体情绪的重要因素。

氛围优化强调环境气氛的暗示作用,它通过建立良好的外部环境氛围,以潜在的方式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 生潜意识影响,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语文热情。在日常生活中,优化的氛围如同演戏中的音响、灯 光、布景、色彩等因素一样有着强有力的激发情感作用。而人的情绪、情感都具有弥散、泛化的特性。凡愉快、兴奋等积极的情绪可以使大脑皮层各区域处于兴奋状态,干什么都情绪高、效果好;反之,凡恐惧、苦恼等 消极的情绪,会使人的大脑皮层各区域处于抑制状态,干什么都情绪低、效果差。

怎样实现氛围优化呢?最根本的是要实现学生生活环境氛围的优化,尽力使学生生活在快乐之中。只有愉 快地生活,才能愉快地学习。在精神上要多给学生快乐感、兴奋感;少给他们压抑感、恐惧感。要把“欢乐的 童年”还给孩子们,让他们象小燕子一样无忧无虑地展翅在生活的太空。语文学习虽然有紧张的一面,但“主 旋律”应该是快乐,这就不能片面宣扬传统的“苦作舟”的信条,而要通过语文教学的各种艺术手段多给学生 创造“乐作舟”的氛围,使语文教学在愉快之中进行。

(作者单位:永定培丰学区)

下载中美语文教学视点之三:美国语文教育的质量危机和社会因素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美语文教学视点之三:美国语文教育的质量危机和社会因素.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