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演讲辞:经典阅读与语文教育的智慧(鲍鹏山)

时间:2019-05-13 00:09: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精品演讲辞:经典阅读与语文教育的智慧(鲍鹏山)》,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精品演讲辞:经典阅读与语文教育的智慧(鲍鹏山)》。

第一篇:精品演讲辞:经典阅读与语文教育的智慧(鲍鹏山)

精品演讲辞:经典阅读与语文教育的智慧(鲍鹏山)

经典阅读与语文教育的智慧 鲍鹏山

【鲍鹏山,中国现代学者、作家。著有《寂寞圣哲》《〈论语〉导读》和文化历史散文系列《天纵圣贤》《彀中英雄》《绝地生灵》等。其《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庄子,永恒的乡愁》,被选入高中教材。】

大家在百忙之中听我唠叨一两个小时,我深感惭愧。在讲座中我不敢断言能讲出很有价值的内容,只希望在相互交流之中彼此能有一些收获。我一向对中学教师有很高的敬意。我在大学里教书,知道大学教师是可以混的。我见过一对大学文科教师夫妇,家里的藏书没有他们上幼儿园的儿子的书多,其中一人给人留便条就有多个错别字,这样的人却可以在大学里混下去,因为大学生不会给课上得不好的教师提意见,只要考试给过关就行。但是中学教师不能混。中学教师课讲不好,学生不同意,学生家长更不同意,所以中学老师的压力非常大。在这样的压力之下,能取得很好的成绩,很了不起。在国际上,中国的大学教育不能和别人相比,但基础教育很有自己的一套,这就是中学教师的伟大的功绩。所以我对中学教师很崇敬。江苏就教育资源、教育传统而言,是教育重镇。历史上江苏的教育就很发达,就清代状元数目而言,快占总数目的一半了。今天在教育盛地和各位老师交流,我诚惶诚恐。虽然我作为一个大学教师,对中学的语文教育一直很关注,但是我毕竟没有真正在中学待过,谈中学教育多少有隔靴搔痒之感,讲得不好的地方,请老师们多多批评。

一、读书

(一)读书的原因

谈到读书,就要探讨为什么要读书。就中学语文教师而言,读书首先是职业要求。不知是否可以这样说,如果中学的教材不变的话,中学理科的教师在大学里学的知识完全够用,但对语文教师而言,是远远不够的。语文学科的内涵和外延都非常广大,不能肯定地说一个人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到中学教书就不成问题。中学语文教师读书一刻也不能停止。今天我和一些中学语文教师接触后,发现他们的读书都非常多,读得也很精细,我很佩服。试想想,读书关系着一个教师的职业要求,关系着个人的工作能力,一个不读书的教师肯定不是一个好教师。像我刚才提到的那对大学教师夫妇,我对他们不读书的行为感觉很义愤,是完全出于道义上的一种愤怒感,是对他们缺乏起码的职业道德感的一种义愤。中学教师,要求比大学更严格,读书就不仅仅指涉道德要求,更关乎教学质量。课上得不好,学生、家长不认可,在事业上就是一种失败。

其次,读书关系到个人的修养。现代社会读书比古代更具重要性和必要性。中国古代的封建经济是一种小农的自给自足的经济,个人和社会的公共事务联系不大。现代社会则不然,个人和公共事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打电话和电信局有联系,买东西和商场有联系,商场的服务质量如何,是否人性化,都关系个人的利益。如此而言,如果不提高个人修养,不会判断事物的利弊,就不懂得在社会公共事务中维护自己的利益。而读书,是提高个人修养的最重要的途径。作为公民,我们要多读书,在遇到职业以外的选择和判断的时候,我们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二)读书的目的接下来谈谈读书的目的。读书的目的在于判断力的培养。人对事物的判断分两种:一种是事实判断,另一种是价值判断。读书是提高判断力的重要途径。

首先,事实判断指对事物真伪的判断,包括判断事物是否存在、对事物本质特征的了解等,知识性学习一般属于事实判断。如学会电脑知识,懂得如何使用电脑,是学一门技术,是对事物的理解以及使用方法的掌握。传统观念一般强调知识尽可能多的习得,知识掌握得越多,事实判断的能力越高。在今天则不然。当今是知识爆炸的时代,对知识的选择能力很重要。人们拥有某一领域的知识已足够,要心安理得于对绝大多数领域无知的状态。“一物不知,学者之耻”的观念已经过时。古人能做到这点是因为书籍数量不多,他们能够把书读完,可以做到学富五车。当今社会知识纷繁多样,人们不可能全学完。如此看来,选择书来读就很重要。

在知识海洋中,要选择重要的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内容来学习。学习不重要的知识有一定的好处,却有可能耽误我们学习重要知识的时间。那种“学了总有用,会了总有好处”的观点是似是而非的。擦皮鞋会了有好处,拍马屁学了也有用处,鸡鸣狗盗学了也有用处,孟尝君不是留了这样的人并从中受益吗?这些我们都去学吗?社会上很多培训机构,让人去学习这种那种技术,说学会了总有用,并举一些成功者的例子吸引人们去报名学习,这种个别的经验是偶然的,是不足为据的,人们不能去迷信。我们要选择对自身发展起重要作用的知识。比如中学科目的安排,是经过论证切实可行的、科学的,语文是语言的工具,是文化的载体;数学是最高的科学,是所有科学的基础;历史是人类的发展史;物理是世界万物的道理,万物的规律;化学是万物变化之学,这些知识构成人类根本性的东西,是很重要的内容,作为中学教育的内容,是很合理的。

对知识的选择性学习,要倾向于价值丰富的内容。学习小的技巧、小的技艺行不行呢?有些具体的知识在某种意义上只是小道。庄子曾告诫说“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是说学了一门独有的技术并对其沾沾自喜,容易使大道遮蔽。子夏说“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但他接着说,“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先秦诸子深知小道的局限性,一致认为对小技巧、小知识的无限追求有损于对大道的追求。不仅道家的庄子这样认为,儒家的孔子也如此。孔子说“君子不器”,器物是形而下的东西,而“道”是形而上的,孔子教育学生侧重的是道而不是器。孔子学识渊博却不愿意向人展示。他的学生樊迟曾向他请教如何种庄稼,孔子很生气,让学生去问农民,并骂“小人哉,樊须也”。出身低贱的孔子自然会种庄稼,他却拒绝了学生,为何?孔子会赶马车,难道就让他开一个驾校?有人批评“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孔子一笑了之。孔子认为,君子作为国家的精英阶层身负重要的社会责任,代表国家、人民作选择,故应该学习大的东西,小事自有小人来做。孔子从不以某一方面的技巧立身,他的教育重在教人对事物的判断力。翻翻《论语》,没有一条是纯知识的东西,主要内容是世道人心,是培养学生的判断力。可见,我们要选择能够对我们知识体系、框架产生根本性作用的东西,能提高我们判断力的东西。有些知识整体上了解即可,比如,文科生学习自然科学,不在于掌握多少科学知识,需要的是一种科学的观念,一种对科学的敬意,能用科学的态度、科学的眼光看事物足矣。再如,政府耗费很大的精力做普法工作,劳心费力却吃力不讨好。法律条文本身的复杂性使法律工作者都不得不用条块分割的方式去研究,普通老百姓怎么能弄清楚呢?政府的责任不是让百姓懂得法律条文,而是让其尊重法律,对国家的司法有信心,遇到麻烦去找法律,而不是去找权力。中国百姓向来对权力有信仰,对法律没有信仰。中国自古是一个权力社会,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了麻烦,首先想到的是去找关系,找人帮忙摆平。对权力的信仰问题不解决,中国的现代化不会实现。所以说对于法律知识,有法律观念才至关重要。

我想,语文老师不需要教给学生多少具体的知识,但是要教学生学会判断,这是语文教师的职责。在人类知识面前,庄子说“生也有涯,知也无涯”,他充分认识到人类生命的有限和知识的无穷无尽,用有限的时间去追求无限的知识,是不可能的。庄子在《庖丁解牛》中说“道胜于技”,这里的“道”具有哲学意义,是一种对事物的整体把握能力,是一种判断力。庄子用牛来比喻有自身规律性的世界,人类就像那刀,“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然后做到“恢恢乎游刃有余”。梁惠王听后就说:“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庄子的语言具有跳跃性,语文教师讲解到这里,就该给学生阐释清楚为什么由解牛跳跃到养生上去了。由解牛到养生,是人对客体世界的整体把握和对主体个人的修养的提升,这种整体把握就是一种对事物的判断力,拥有了判断力,生命质量更加厚重了。可见,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要有选择性地学习,学习不在于知识的丰富与否,更在于一种判断力的培养。其二,既然如上所述,人们不必要也不可能去对众多的事物都做出事实判断,但要有价值判断的能力。如克隆技术,技术的掌握是专家的事情,但普通人要具有对克隆技术作价值判断的能力,这是公共事务,在公共事务和公民利益日益密切的今天,公民不明确立场,可能导致重大的社会问题。

价值判断不仅关涉公民的利益,更关系人的道德建构问题。在现行教育中,一方面,技术崇拜、工具崇拜思想盛行,人们对人文素养和道德价值追求的忽视已经到了危险的境地,我本想说到了危险的边缘,现已不是在边缘,人们已深受其害了。知识、技术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在造假、造孽。目前假冒伪劣手段已经技术化,用假鸡蛋、用烂皮鞋造牛奶不是农民工能造出来的。这已经严重影响到中国大陆的食品在国际上的形象。不仅有些普通技术人员对事物不能很好地做出价值判断,很多专家也如此。专家的可怕之处是他身为专家却不能做正确的价值判断,以至于带来严重的伦理后果。比如,有位营养学专家在电视上强调,“要孩子健康成长,一定要制定食谱”,她没有意识到中国很多贫困的孩子饭都吃不饱,她的指导对象只是社会的中上阶层!有比这严重的,伊拉克战争期间,我国有位军事专家在电视上预言战势,居然不能判断萨达姆百分之百的支持率是假的,连普通网民都说:“萨达姆真会搞笑!上帝也不会有百分之百的支持率”!军事专家却相信,这是很可笑的事情,他缺少基本的判断力,却在电视上胡说八道。北京一大学国际法的教授给北京市政府提交的解决北京交通拥挤问题的提案,竟然是对进京人员进行甄别制。消息一传出,网上讨伐声连连,铺天盖地。任何一个具有良知的公民都不会提出这样的观点,这种荒谬的言辞违背基本的国际法准则,违背基本的人权准则,违背中国的《宪法》。把人分等第在西方是中世纪的观点,在当今社会由知识精英提出,真让人愤怒。知识精英应该代表人类的文明成果,但中国的一些所谓专家对人类文明成果缺少起码的了解和尊敬,如何让人不愤怒?我在“苏浙沪皖新语文圆桌论坛”上演讲时提到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向狗熊泼流酸事件。刘海洋是理工科的学生,他想测试狗熊是否聪明而泼流酸,是在做事实判断,却没有意识到这种行为违背起码的道义。但偏偏有人从犯罪心理学角度来解释说,刘海洋出自单亲家庭,故有此事发生。难道单亲家庭的孩子就一定不能成材吗?中国历史上很多优秀的人物都是出自单亲家庭,孔子、孟子都是,这两人成为圣人和亚圣,范仲淹、欧阳修也是出自单亲家庭。单亲家庭对孩子的成长不利,这可以是科学观点,但在社会上如此宣传,会产生严重的伦理后果,会造成对一部分人的歧视,这和希特勒有何不同?希特勒在德国就是先宣传歧视一部分犹太人,然后引起全民对犹太人的迫害,人类历史上很多悲剧就是这样发生的。这里的专家和刘海洋犯同样的毛病——人文知识缺乏症、价值判断缺乏症。所以说,专家的观点可能有科学的根据,但是要注意伦理后果。

举一个正面的例子。孔子是从不谈死的,“子不语怪、力、乱、神”。有人问孔子,人死了之后有没有鬼,孔子不作答。为何?孔子说,如果说有,孝子贤孙会竭尽所能厚葬父母,从而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若说没有,后人可能做出不尊敬、孝敬父母的事情。有无鬼是事实判断,但宣传这些,都能带来相应的伦理后果。可见,专家讲话要负责任。

再举一例。关于人的本性问题,孟子说人性善,荀子说人性恶,郜子说人性无善恶,还有人说人性有善有恶——有人性善,有人性恶。就价值判断而言,哪一种后果是最糟糕的?应该是第四种。前三种都坚持了一个原则——众生平等。而最后一个观点会带来严重伦理后果:怎么样确定善恶?强势群体会说自己生来就是善的,把弱势群体定位在恶的地位上,造成对一部分人的歧视,给人类的不平等提供一种人性学上的理论前提,故第四种是不能说的。前三位思想家的前提是人的本性是一样的,这就是他们的伟大之处。性善论后来成为中国古代伦理学的思想基础,西方则强调性恶论,针对这样差异,黑格尔说,性善论是一个很伟大的思想,性恶论是更伟大的思想。原因何在呢?在于二者的伦理后果不一样。性善论说人有向善的趋势,人只要不断地努力保持自己的善,可成为一个善人,给人一种道德鼓励、道德自信。而性恶论之所以被黑格尔称为更伟大的思想,是因为,建立在人性恶的基础上的政治制度有可能成为一种民主制度。西方的分权学说、以权力制衡权力的思想,美国建国后的历届总统制定的民主制度,即建立在此基础上。所以科学结论重要,价值判断更重要。很多人有知识没有良知,没有道义感,有做事的能力,却没有选择该不该做的能力。孔子讲“有所不为”,人们要有一定的价值判断的能力,做到“有所不为”。

(三)读什么:读经典

为了提高价值判断能力,就要读经典,读古今中外的思想经典。当年《申报》记者请求鲁迅推荐阅读书目,鲁迅说“不读中国书”,理由是中国书是教人怎么样去死,外国书教人怎么样去活。这话在“五四”的社会语境中有一定的合理性,在当今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学教师是文化的传承者,义不容辞,要学习中国的经典文化。但要读懂中国的经典,需要西方思想经典作参照系。不了解中国的现实,不能够读经典,不了解西方的思想,也不太容易读懂读透经典。读书不能读死书,要立足现实,要有选择地读。哲学,政治学,经济学都可有所涉猎。读一读马克思的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读后就会发现,马克思主义者从来不对人做道德判断,他们认为人的所有的行为都是符合他自身的发展要求的。读一读黑格尔的《逻辑学》,作为一种方法论了解一下。读经典,可让人直接进入文化的核心,使人底气十足。我父亲只读了两年的私塾,读的是四书五经,但他一辈子行为气质像一个文化人。现在理工科的大学生毕业后,像文化人吗?中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像一个文化人,言谈举止要有文化人的个性和气质,才有魅力。我了解到江苏的高中语文教材有《〈史记〉选读》《论孟选读》,文化含量很重,这种教材非常好。目前有的中小学教材文化含量太少,教这样的教材教师能力也很难有所提高。好的教材不仅能教好学生,也能提高教师水平。江苏教育这方面做得很好,在座的各位教师也许刚开始教《〈史记〉选读》《论孟选读》很艰难,但是对教师个人学养的增长,影响深远。所以说读经典很重要,语文教师要先成为一个文化人,进入文化核心,再做一个文化的传承者。中国古代教育教四书五经,本身就是文化教育。当今是有语文没有文化,在这一方面中学教师的确任重道远。

二、教书

接下来我就教书来谈谈自己的体会。我知道,在中学,高考像一座大山压在师生的心头,围绕着高考这一目标教书会很难受,所以能做一个成功的中学语文教师很了不起。在座的都很不容易,很了不起。我来谈中学语文教学的确有隔靴搔痒之嫌,我就姑妄言之,大家姑妄听之。

首先我认为教师分为技术型的教师与魅力型的教师。技术型教师有可能成为一种教书匠,教得很琐碎,教得很痛苦。我在中学也上过课,给一家中学的高考复读班代了一年的语文课。我在教的过程中发现,可能因为高考的缘故,很多知识很琐碎很无聊。比如教材里有一篇课文是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书后练习题有“苏轼为何称周瑜为周郎?辛弃疾为何称刘裕为寄奴,称廉颇为廉颇而不称廉将军?”教这样的题目,我哭笑不得。这种问题有什么意义呢?为何称周郎,且不探究平仄问题,唐朝就有人称周瑜为周郎了,“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苏轼信手捻来,不成吗?看看书后给的答案也很荒唐:称刘裕为寄奴是表示“蔑视”,完全错误!称廉颇为廉颇而不称廉将军是表示“尊敬”,匪夷所思!如此教书,把语文的魅力都给教没了。教书不是技术,是一种艺术。有的大学里有教师开《课堂教学技术》这门课,我感觉很怪。试想,既然你教这门课,你的课堂应该是最好的课堂,你教这门技术嘛,你如果做不到,这课就没有意义,但你能做到吗?大学甚至有评德育教授的,难道他们的德育水平比别人高吗?这能比吗?这都是教育的怪胎。语文课可不能上成技术课。还有一种现象,有些学校要求教师上课一定要用课件。语文是文学课堂,要求教师一定用PPT,我认为很不合理。语文课堂上情绪的感染很重要,教师写板书,写字的神态、力度都给学生一种刺激。这种情绪的渲染是呆板的PPT做不到的。语文教师讲课是需要灵感的,灵感的迸发才使得人激情四溢。PPT一般都程式化,看起来省事,但是由于教学过程被PPT框死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会缺少创新、发挥与灵感。我敢断言,年轻的教师一开始就依赖于PPT,几年后可以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但是注定成不了一个一流的教师。一流的教师一定是随机应变的,妙语连珠灵感迭出的,花样翻新推陈出新的,不是永远按照既定的顺序来的。

文学课堂不能技术化,语文教师应该做一个魅力型的教师。什么样的教师有魅力呢?我认为,第一,写文章必须比学生好;第二,教书不依赖教学参考书。人家说最差的教师不备课,我说最好的教师也不用备课,他有足够的智慧足够的魅力,有很强的理解能力,在课堂上讲着讲着灵感就来了,智慧就流出来了。语文课上不需要教师教给学生多少技术,需要的是一种情感的感染,是教师人格魅力对学生的熏陶。学生在语文课上学的东西必须是学生自己感受到的东西,是在教师的引领下,结合学生自身的人生经验,对文学世界中其他经验的体悟,课堂上学生被感动了,被感染了,就有收获了。被感动和一个人的艺术鉴赏力有很大关系。我有次在复旦大学召开的全国性高校古代文学教学研讨会上发言说,本科生可能还有艺术感受能力,读了一首诗歌,说真好真好;但是硕士生、博士生们则会说这是首七言诗,用一种解剖的眼光鉴赏艺术,把艺术给技术化了,这是教育的失败。一个好的艺术鉴赏者应该具有敏锐的感知能力,要随时被艺术激活。这里的激活更多的是被感动。孔子对音乐的感知,“三月不知肉味”,他是真正地被音乐感动。文学鉴赏力就是被文学感动的能力,教语文也要这样,让学生去感知美,被感染,被感动,然后喜欢上语文课。希望老师们都能做一个魅力型教师,展现自己的个性。

其次,教师还分为知识型的教师与激情型的教师。语文课自然涉及到知识,需要细致的严密的分析,但是中学课文有很多文学作品,要有感性的体验。教师教文学要有自身的经验,包括艺术的感受体验、自身见解的体验、价值判断的体验,不能一切听从参考书和标准答案。我在教高复班的时候,接触到一篇模拟题中的例文,写作背景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一位在法国留过学的人回来后写文章谈法国人养狗,说法国人和狗的感情很深,有狗的墓园,墓碑上写着很感人的话。他作结论说,感觉很压抑,他说“在这样一个人心只能和狗心相通的地方(巴黎),我感觉很压抑”。我和学生讨论说,法国人都能和狗沟通,他们人与人之间就不沟通吗?从文中看,法国人人都需要别人了解,也愿意去了解别人,不可能像作者想象的那样。选者可能是希望人们知道,中国比西方国家要好,但是也不能不讲道理。教语文不能唯教参是从,只要你态度严谨,是科学的,学生会受到感染并认可。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激情,各行各业做得好的,大凡都是有激情的;语文老师更需要激情。面对众多的学生,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臧否人物,语文教师怎么能没有激情呢?要让学生感动首先要感动自己。我大学毕业后去青海支边,之所以选择去大学教书,主要原因在于我有想法和观点,可以和学生交流。我认识的中学特级教师有共同的特征:富有激情,在讲台上口若悬河,侃侃而谈。他们之所以能够这样是因为他们拥有三点:有话说,有观点,有自信。他们读书多,可以旁征博引,站在讲台上,这些书在背后无形中支撑着他;读书多,并且有自己的判断,自己的价值立场。有人对我说,我看你的书,觉得骂人的地方很精彩,我说是呀,我骂人的时候有自己的立场,有自己的价值判断,很有激情,当然精彩。教师还要有自信。这种自信来源于思考。一个人在思考,有一定的思维高度,可以俯瞰问题,看到别人不能看到的问题,就不会在突如其来的事情面前手足无措。好的教师基本如此,当然也有其他的个性。

我们需要魅力型、激情型的教师,跟语文课程特性有关。我认为语文课程整体而言不是一个知识型的学科,它包括相应的基本知识,但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能力。中学教师千万不能把语文课上成由概念、名词、定义组成的知识课。虽然有部分学生学成后会从事语言的研究工作,但绝大多数学生需要的是对艺术的鉴赏能力。给学生一篇文章,让其指出哪是句子哪是段落,就够了,为何要教学生背关于句子的定义呢?语言学研究可以很精细很复杂,但是中学生不需要这些繁琐的知识。知识这样繁琐,不但知识变得无用,知识的研究者和学习者也会变得无聊。主体的无聊和客体的无用,会使语文课变得无趣。

写作文也不能仅仅是一种技术,首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判断力。学生面对世界有无观点和判断力,是培养写作能力的关键所在。学生不需要教师讲的正确观点,那不是他自己的想法,写起来很痛苦。学生有自己的判断力,并形成独特的观点,这观点和别人不同,自然产生一种强烈的表达欲望。其次要培养学生写作文的性情,要培养学生的情怀。学生在生活中要善于体验自己的喜怒哀乐,孔子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学生在生活中要陶冶自己的情操,要有被大自然、社会感动的情怀,“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理智上有观点,感性上有情怀,就会有表达的冲动。学生有感动力、感受力、判断力,何愁写不出好作文来?教师的激情能激起学生的激情,教师对世道人心有深刻的洞察力,有知识的自信和道德上的自信,就会成为一个魅力型的、激情型的教师,成为一个成功的教师。我要讲的就这些,谢谢大家!

第二篇:读鲍鹏山《迷悟之间》有感

以飞扬的文字追逐古人的寂寞

——读鲍鹏山《迷悟之间》有感

华池县实验小学 温世强

此书为学者型作家鲍鹏山的经典历史随笔,上至先秦圣哲孔子、老子、孟子、庄子、屈原、韩非等历史上的风流人物,下至两汉魏晋、唐宋元明清的文人,“不敢虚构一言,不敢浪语一句”,切入历史,切入人性;充满逻辑的力量、诗性的力量、思想的力量。讲述得犀利辛辣、又不乏细腻温情。是一本线索完整的品人录。

阅读完此书,不得不被鲍先生熠熠生辉的文采,气势如虹的论证,恣肆汪洋的文思,还有那不时出现直抵心扉的真知灼见所折服。

圣贤们都是与时代拉开距离,他们或留恋前朝,或超前时代,他们的知音都不和他们同一个时代,于是就把他们的寂寞留给了那个时代,然而他们的思想却绵亘千年,化成了民族的潜意识,深深根植于我们的心中。也许是应于那句“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不仅仅思想,他们也都活成“圣人”的模样。不论是孔子的“发愤忘食,乐以忘忧”,还是孟子“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或者是庄周梦蝶,击缶而歌。或仁爱,或大义,或超脱,他们圣人的形象穿过层层历史迷雾,越发清晰,令人敬佩。不过把这些圣人称之为“哲人”,在我眼里却是值得商榷的。心目中的哲人一直是那个大白天提着灯笼寻找自己的苏格拉底。哲人总是寻思生存的意义,世界的本质,和自己的存在,他们不太关心政治。而我们这些先秦诸子,他们都是在乱世中想用自己的理论辅佐君王,从而匡济天下。不论是执迷旧王朝的昌盛,提出克己复礼;还是提出治国如烹小鲜,小国寡民的天真构想,失败是他们一样的宿命,所以他们应该是寂寞伟大却不成功的政治家。然而不成功让他们更有悲剧色彩,也更深刻,趋向另一种永恒。

没有研读过他们的原著,只能总结一下鲍先生眼里的圣贤们。

骑着青牛出关,留下洋洋洒洒五千箴言的老子,提出了无为而治小国寡民的治国方略。他洞察人世的灰暗,奉行“不敢为天下先”的处世哲学。随物赋形的水在他眼里成为生存的最高智慧,正所谓“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独来独往,不吝去留的庄子,对于权贵他一而不党,超凡脱俗;对于苍生,他却心怀悲悯,喋喋不休用一个又一个预言,教给世人如何在乱世中自我救赎。

一生都在礼崩乐坏的世间奔波的孔子,一心一意想寻找明君,恢复周礼实行仁政,来拯救苍生于水火。他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虽悲壮却最具有知识分子的道义与使命感。“大德者不官不王,充满浩然之气”亚圣孟子,一身铮铮铁骨,响当当地掷出了“民贵君轻”。然而作为人性善德拥趸者,他还是对君王抱有幻想。“内圣外王”的一厢情愿,使他在那个合纵联横,强权当道的世间,注定是个孤独者。

师从荀子的韩非子,以荀子的理论作为自己的逻辑起点。相信人性恶,而且对它更没有信心,因而用权势来达到统治的意愿,法势并治。只不过他的法是屈于权力的法,尊君抑臣带来不受约束的君王权力,断送了强秦也断送了自己。

平民出身的墨子具有侠客气质。他提出“兼爱”反对礼的等级尊卑,提出“尚贤”反对亲亲贵族世袭,以战反战,以守反攻,背周道而用夏政。

屈子在他眼里“政者,正也”,容不得一丝玷污。他自投汨罗江,乃是对世人和自己的不宽容。“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成了千古喟叹。

正如作者所言“一个真正的读者,是永远把情感与思想的历练放在第一位”。人一旦放弃了思想,就只能是工具性的存在。那么从这些先秦诸子,我们可以看到什么呢?那就是文化要以社会批判为天职,知识分子应该是人类基本价值——理性、自由、公平的维护者。

第三篇:《鲍鹏山品水浒》读书心得

过有奔头的生活

——《鲍鹏山品水浒》读书心得

从小就常听人说起中国的四大名著,可惜我只囫囵吞枣般读过《红楼梦》,其他三大名著我只是零零散散的读了一些。《水浒传》中,我们比较熟悉的人有宋江,武松,林冲,李逵和鲁智深,没想到鲍老师就以我们耳熟能详的五个人向我们解读水浒,让我这个文学素养不高的人对这部名著也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和感悟。难怪说,看不懂《红楼梦》就读《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看不透《水浒传》就读《鲍鹏山品水浒》。

这五位好汉与我记忆中的印象有出入的是宋江,因此我就格外关注他。在我印象中宋江是个大慈大悲有大智慧的儒雅君子,可是按照鲍鹏山老师的分析,他是个有大格局,大算盘的人,有野心,有抱负,却也是个没心肝的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的小人。就这样一个想要忠孝两全的伪君子居然受到各路好汉的膜拜,却是不得不令人佩服的。只是我很好奇,一个小吏,一开始居然就在江湖上有那么好的名声,是怎么回事呢?那时的交通可谓是落后的,步行、骑马或坐马车,通讯也是相当落后的,可是他每遇到的好汉都要翻马下拜,他固然有笼络人心的非凡手段,也是在被好汉认可的前提下,否则他做什么都是徒劳的,甚至都没有做的机会。

他在小县城郓城县只是一个小吏,末流官都算不上,他能有多大能耐呢?原来,他利用别人对他的信任干了一件利己的大事,救了晁盖,从而有了好名声,这为他一步步登上老大的位子奠定了基础。可是我很奇怪,这样一个背信弃义的人,屡次做下伤害朋友的大事,怎么会有好名声呢?在现今社会他绝对是个坏人,被朋友唾弃的小人。可是在那时的社会,他是人中豪杰,是英雄,是各路好汉心里的“及时雨”。可见一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往往看他在什么环境里,处于什么关系中。

作为梁山的第三代领导人,我们自然的就会把王伦,晁盖和宋江三人进行比较分析。第一代领导人王伦,无疑是个下三滥的小人物,只是苟且于眼前的生活,有钱喝酒吃肉,没钱再去打家劫舍,这样的日子纯属今日有酒今日醉,现今的不少人依旧是这样的生活。晁盖呢,是个有正义感,品行端,能容忍人的好汉,他可以在自己的天地里有所作为,却做不了领导者。有事,他就干,大多也是能干好的,比如他千里奔波救宋江;没事,他是不会想事干的,找事干的。如果社会是所学校,他充其量做一个班的班主任,而宋江注定是要做校长的。宋江很有野心,有雄心壮志,有筹划,有步骤,他对学校的未来发展都有通盘的考虑,他总想着如何把学校做大,做强,如何让老师们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做更好的自己,更好地服务学生。他能广纳贤才,知人善用,他天生就有超强的治人本领,泼皮李逵,居然对他忠心耿耿,即使最后被宋江用药酒毒死也心甘情愿;还有忠国爱家的卢俊义居然也被他降服住了。各路好汉,能被他降服已属不易,居然唯命是从,该是多大的能耐和手腕呢?

义气冲天的宋江,为了朋友成为了逃犯,被赶出了体制,令人可敬,却也是出于私心。宋江只是一个小吏,政治、社会地位相当卑下,而一个人一旦做吏,一般情况下就不能再做官,这种制度实际上已剥夺了宋江继续向上发展的可能性。于是宋江救了晁天王,他为自己赚取了好名声,赚取了立足江湖的雄厚资本。然后他用尽心思,耍尽手段,笼络人心,壮大队伍,扩大势力,最终只是为了能体面风光的回到体制内。可是社会依旧,体制不变,进出之间区别在哪里呢?天罡地煞,散了,死了,埋了,都没了;谗臣贼子,一个一个还在朝廷作奸作恶,作威作福。可见,宋江的格局还是不够大,境界还是不够宽,逃来逃去还是想要被人管。这往往也是人的社会价值体现,在自己的小天地折腾还是不够的,还想要被更多的人赏识和认可,这就是所谓的追名逐利吧。

人生要有一个奔头,才有意义。正如宋江和吴用等人的再三商议,梁山好汉今后生活的奔头在哪里呢?我也在搜肠刮肚的替他们谋划着,按鲍老师分析仅凭梁山的势力是无法推翻旧王朝取而代之,而长期蜗居此处又不是长久之计,朝廷不会坐视不管的。像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那也是不现实的,世外桃源的生活多么悠然,民风多么淳朴。英雄最大的成全或许就是冲锋陷阵,战死沙场,只是像宋江那样被赐死,他还不忘拉着李逵一起被赐死,实在让人唏嘘不已,所谓兄弟不求同生但求共死。唉,李逵不负宋江,宋江不负朝廷,而朝廷呢?

无论做什么,在体制外的宋江活的更像样一点,而千方百计接受招安后的宋江却是让人难以接受的,他好像无形中被人套住了,他不再是振臂高呼的英雄,而只是听命于人的唯唯诺诺的普通人。

其实无论是处于体制内的人,还是体制外的人,都要做好自己,做真实的自己,做更好的自己。现今社会,我们要不断完善自我,做好自己,有实力,才有话语权,才有更多选择的机会,更大发展的空间,才是有奔头的生活。

第四篇:鲍鹏山《说孔子——修己以安人》(范文)

◎ 鲍鹏山:《说孔子》第五章 修己以安人(阅读686次)

鲍鹏山:《说孔子》

第五章 修己以安人

说到孔子的因材施教,在子路的身上体现得最为突出。明代思想家李贽在《四书评》里评到《论语》的时有一句话,说孔子对子路 “每下毒手”,对别的学生都比较的温和,一到子路的时候,孔子就非常的“恶毒”,下毒手来收拾他。

有一次,孔子又在那里夸奖颜回,这个学生的境界非常高,这也是事实。他说: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

如果这些诸侯们重用我们,那我们就出来推行我们的道义,如果他们放弃了我们,我们没有怨言,挥一挥手就把自己的才智藏起来,隐居去了。能够做到这一点的,颜回啊,大概只有你和我吧。

老师不断地夸一个学生,问题也不大,但是不断地,毫不掩饰地当着其他学生的面,就会引起一些心理上的不平衡,一般的学生对孔子特别尊重,而且颜回也确实比他们强,他们也就认了。可是耿直的子路不干,马上就站出来了,说,老师,你老说颜回好,假如将来有一天你要去打仗,你是带我去,还是带他去啊?子路是一个军事人才,所以拿自己的优点比颜回的缺点,因为颜回比较文弱,身体又不好。他想表示一下自己的不满,同时也把自己的优点说出来,如果孔子顺水推舟说,不错,打仗的时候我会带你的,他就心满意足了。可是孔子就这一点机会和面子也不给他。孔子说:有一种人,空着手敢打老虎,没有船也没有桥,他敢徒步过黄河,这样的人,你以为他勇敢吗?他死了都不知道后悔。这种人,我一点也不欣赏他,我不要他在我后面跟着。仲由啊,你知道我喜欢什么人吗?我不喜欢你这样莽撞的人,我不喜欢你这样碰到什么事情都毫无畏惧的人,我欣赏的恰恰是:“临事而惧,好谋以成”的人。那种碰到事情以后,第一反应是害怕。害怕了以后会很重视它,就会很认真对待它,好好地谋划它,最后把这个事情办成,我喜欢的是这样的人。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论语•述而》】

我们看司马迁的《史记》里面的《高祖本纪》和《项羽本纪》,项羽和刘邦就有这样的区别,项羽真的是什么都不怕。他带着楚国弱小的军队和秦国章邯带领的大军交战的时候,章邯的军队在黄河的北岸,他在黄河的南岸,他的士兵只有对方的十分之一多,而且对方是训练有素的军队,他自己就是一帮起义军,他竟然就这么样子带着兵过黄河,过了河以后怎么样呢?破釜沉舟,把军锅也砸了,把船也凿沉了,没有退路了。想吃饭,把秦军消灭了再吃饭了;想活命,把他们消灭了我们再活命。他就凭着这股勇气把章邯打败了,他在战场上真的什么都不怕,但是他最终失败了。那刘邦跟他不一样,《项羽本纪》或者是《高祖本纪》很有意思,一碰到事情,感觉刘邦一点风度都没有,吓得不得了,“为之奈何”啊,“如之何”啊,他就东张西望问他手下的谋士,一会问这个一会问那个,怎么办啊,怎么办啊,好像没主张,好像很紧张,好像很害怕,但是接着非常细心的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得很到位,最终取得成功的是他。“临事而惧,好谋以成”,这八个字可以用来评价刘邦。

子路不是这样的,所以他想在老师面前讨个好,老师偏偏毫不给他面子,像你这样的人,死都不知道怕的人,谁稀罕你啊,你以为我打仗要带你啊,明确地告诉你,“吾不与也”,我不带你。你看他对学生该严厉的时候就严厉,该对谁严厉就对谁严厉。他就对子路严厉,因为他知道子路这个人,任你怎么打击他,他也不记仇,他也不受伤。脸上挂着泪珠呢,马上又笑起来,子路就这么一个人。

终于有一次,孔子夸奖子路了,这个子路不错,别人穿的好,他也不妒忌,也不自卑,其他人做不到,只有仲由能做到。然后他还引用了《诗经》上的话:“不忮不求,何用不臧?”一个人,既不嫉妒又不贪,光凭这点就会好。子路这个人的优点就是他很自信,也很天真。他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和一帮穿着很华丽的衣服的人在一块,一点也不自卑,一点也不拘谨,扬扬自得。子路的自信来自于什么呢?来自于他道德上的自信。子路最无小人之心,最无虚荣心,所以,他能穿着破衣烂衫站在一群衣着华贵的人中间,而且坦然自若。这需要足够的精神力量,有这种精神力量,才有这种自信。

而精神力量,又来自于对精神的信仰。在一个普遍信仰物质财富和艳羡世俗成功的人群中,一个有着精神信仰,从而具有精神力量的人,是鹤立鸡群的。

孔子夸他了,子路就高兴得不得了,老师今天夸我了。把这两句诗,八个字,他走到哪里都念,“又不嫉妒又不贪,光凭这点就会好”,碰到一个人就讲一次,就像给自己做广告似的。子路比孔子就小九岁,年龄不小但是个老天真,真的是一个很可爱的人。他到处吹牛,给孔子知道了,孔子生气了,我夸你一下,你就到处吹,我夸你几句话,你就像自己的招牌一样,到处拿出来跟别人看。他马上就跟子路讲,你光不嫉妒不贪婪也不行,光凭这点也不行啊,你还差得远呢!你看,唯一夸他一次,让他得意一回,当头一棒又打下来了。所以子路在孔老师这个地方,真的是没得到一点好处,得不到一点夸奖。

子曰:“衣敝緼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论语•子罕》】

但是孔子是不是老是收拾他呢?是不是老当着其他同学的面不给子路的面子呢?也不是。刚才我们讲的是先夸他后批评他。我们再来看一次,先批评他,后来又夸他。

有一天,孔子可能正在跟其他的弟子交谈,子路就在旁边鼓瑟。老师在和其他弟子谈话,你在旁边鼓瑟没问题,但是至少弹一点比较轻柔的轻音乐,像背景音乐一样。可是他弹的是什么呢?是杀气腾腾的音乐,他这个人脾气就这样。孔老师生气了,他说仲由啊,你那种琴,不配在我家里弹。这句话说的很严厉啊。孔子喜欢中和之音,过分强烈的音乐或者过分柔弱的音乐他都不大喜欢。那子路的音乐就是过分强烈而且充满杀气,所以孔子讲了这样的话。这个话一讲,导致什么结果呢?“门人不敬子路”,其他的弟子对子路没有敬佩之心,不尊敬他了。我们刚才讲了,这个子路比孔子只小9岁,他算是大师兄了,所以按说他在这个群体里面,他应该是有地位的。可是孔子老是这样批评他,导致一个不好的后果:门人不敬子路,对他没有敬意了,这可不好。孔子发现了这一点,马上就又维护他,召集弟子们说,你们不要看我老批评他,你们就觉得他不行,你们错了,“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后来就成为一句成语叫“登堂入室”。何谓升堂入室? “堂”,正厅。“室”内室。从入门,到升堂,再到入室,孔子用此来比喻在学习上由浅入深的三个阶段:从入门初步掌握;到有相当高的水平,得其堂奥;再到精微深奥的高妙境地。子路已达到第二阶段,很了不起了,你们不尊敬他就不对了。我们从这一件事情可以看出来,孔子对子路,内心里实际上是非常爱护的,打也是亲,骂也是爱,回护之情更感人。

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论语•先进》)

在孔子的学生里面,孔子虽然不断地这样“下毒手”收拾子路,但是子路对老师一直忠心耿耿,一点怨言都没有。子路对老师有什么不满他会全部挂在脸上,不会隐瞒。比如说孔子见了南子,也就是卫灵公的小老婆。别的弟子想,老师要见国君的夫人,那就去呗。但是子路想着,这个女人名声那么不好,我们老师为什么要见一个名声不好的女人,他想不通啊!孔子也考虑到这一点,本来也不愿意去。所以孔子回来心里就有一点虚,有一点不好意思,但看一看其他的弟子,脸上没有什么表情。一看到子路,脸拉的老长,子很不高兴,嘴上还嘀嘀咕咕,搞得孔子马上对天发誓:我做的是对的,如果我做错了,天来惩罚我,天来惩罚我。你看把孔子逼得向学生赌咒发誓,这个只有子路能够干得出来。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论语•雍也》)

在卫国时,一天,子路问孔子,如果卫国的国君现在想重用你,把国家的政事交给你,你从什么地方入手,来推行你的政治呢?孔子说,如果让我来说,我首先就要正名啊。孔子觉得当时很多事是名不副实了,现在国君不像国君的样子,那么我就要让国君像国君的样子,大臣不像大臣的样子,我就要让大臣像大臣的样子,他要正名。子路一听,笑道:“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真是这样,老师啊,他们都说你迂腐,你还真迂腐。你看,他在说老师迂腐之前还要说“有是哉”,真有这么回事,他们都说你迂腐,以前我还不信,现在看来还真是迂腐。这句话里面对孔子有双重打击。一方面,是我子路说你迂腐,另一方面,我子路还转告你,别人都说你迂腐呢。你看,这样说话,老师生气不生气啊?也许孔子是迂腐,也许孔子这样的做法不一定对,但那是另一回事。问题是,一个学生跟老师这么直接的冲撞,这么直接当面批评老师,子路确实失礼。但是这正是他可爱的地方,所以孔子对他没有办法,只能骂:“野哉,由也!”你真是粗野啊,你这个仲由!跟老师这么说话!然后跟他讲了一番道理,说明为什么要正名。孔子还要老老实实跟他讲道理。他对这样的学生真的是又爱,又不放心他。因为他认识到子路的这些毛病,这些不足,可能会对子路将来的人生产生很坏的影响。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论语•子路》】

在《论语》第十一章里面,有非常很感人的一段。一个闵子骞,一个子路,一个冉有,一个子贡,跟着老师坐在一块。老师最大的幸福就是学生围绕在自己的身边。孔子那天心情也特别好,孔子看了一下闵子骞,闵子骞那个气质很正直,很恭顺,然后冉有和子贡也是很温和又很快乐。再看仲由是什么样的态度呢?雄赳赳气昂昂的样子。孔子很高兴,弟子们一个个都很有气质,我的弟子,我培养出来的,都是大人,都有大人的气质,很高兴。但是他转念一想又非常悲伤,他就对仲由说了一句话,仲由啊,你总是雄赳赳的样子,你将来可能不得其死啊!现在很多人把不得其死翻译成不得好死,也不是不可以,但是意思不是很明白,我们讲不得好死,好像是干坏事不得好死。古人的死是什么意思呢?人,生死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假如你寿终正寝,到了生命该结束的时候,自然的死亡叫做死。不是自然的死亡,比如说中途被人杀了,或者年轻的时候很早就夭折了,这个叫做殇。不得其死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等不到你自然死亡的那一天。那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可能在中途就出事了,死于非命。老子也说过:“强梁者不得其死。”孔子讲这句话的时候很伤心啊。从这个话我们就知道,为什么孔子一再地折辱子路,他就是想把子路刚强的性格摧刚为柔,你刚嘛,我一定要把你弄柔,这是爱护你,想让你将来在社会上不要吃太多太大的亏。那结果怎么样呢?

闵子侍侧,訚訚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论语•先进》】

卫国的卫灵公大老婆生的儿子叫做蒯聩,他想谋杀自己的后母南子。事情败露后,蒯聩逃到别的国家去了。卫灵公死后,国君由蒯聩的儿子蒯辄继承。蒯聩在国外就想不通了,我儿子做了国君,他怎么不把国君的位子让给老子呢?于是他从国外就回来了。跑到他的外甥孔悝的家里,把孔悝劫持到高台上。两个人写下了盟约,说要同心同德,把国君的位子夺回来。

这时子路在孔悝的手下做官,当时在卫国做官的还有孔子的另一个学生高柴,子羔。高柴是司法部长的助理,士师,官比子路还要大一点。孔子在鲁国听到这个消息以后,他就说,这一次,高柴肯定没有事的,仲由可能回不来了。结果还真是这样。

子羔一看发生内乱了,赶紧出城逃跑了。他在出城的路上,碰到子路。在卫国发生内乱时,子路在城外,但一听说发生内乱他便往回赶。你看这两个人,同是孔子学生,选择不一样,一个是跑出去,一个人是赶回来。高柴碰到子路,就跟子路讲,现在乱了,孔悝已经被蒯聩劫持了,你现在跟我一块逃走吧。不要去了,去了你这一次可能会很麻烦。子路说,我做了别人的家臣,现在别人有难,我怎么能跑呢?他就是这么正直。

子路回去以后,对高台上的蒯聩说,你把孔悝放了。蒯聩不听他的。子路就说,你在台上不放人,我在台下就放火。我把你台子烧着了。蒯聩派出两个武士下来和子路搏斗。子路虽然很勇敢,但是毕竟60多岁了。最终两个武士就把子路给杀了。孔子的预言变成了现实。孔子一生都想让子路能够灵活一点,能够温顺一点,能够柔和一点,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子路最终还是没能逃脱这样的命运。

我们再看孔子对子路的这些折辱也好,打击也好,我们才明白不是孔子不喜欢子路,实际上是孔子太喜欢子路,太爱护他了。

孔子对子路是非常信任的。孔子政治上很失意,看不到出路的时候,他有时发发牢骚,发发感慨: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论语•公冶长》)

我的大道在这个世界已经无法推行了,我就坐个木筏到大海上去吧。到那个时候,还能够忠心不渝地追随着我的,大概只有仲由了吧。从这句话里能看出,孔子对仲由是多么了解,又是多么的信任。子路非常喜欢跟着孔子出游,他追随孔子40多年,师生之间的感情不是一般的深厚。

有人来报告子路死了。孔子面给子路摆上灵堂,弟子们都来祭典。后来从卫国来了个人,孔子把他叫来,问一问仲由死时的情况。孔子在饮食上有一个习惯,终身都要吃肉,喜欢吃肉糜。这个卫国的人也不懂事,他说子路死的很惨,死了以后那两个武士把他剁成肉糜。孔子一听这个话,赶紧挥手把他那一盆肉糜端下去。

孔子非常了解子路的优点,非常明白子路的可贵,非常知道子路这样高贵的、纯朴的人很难得。没有子路,孔子这支队伍就黯然失色了。梁山泊108个人里面,没有李逵是不好玩的,李逵在梁山泊里面,就相当于子路在孔子的师徒里面。金圣叹评价李逵时,说李逵是一路的天真烂漫到底。子路在孔门弟子里面也是属于这样的人,虽然出身很低贱,但是本质上是非常高贵的一个人。我常想,李逵碰到孔子,就会变成子路;子路跟了宋江,也会变成李逵。

所以孔子跟子路在一起的时候,谈话质量都很高,子路问孔子的问题也都是非常抽象的哲学问题,他不会像樊迟一样问些傻问题。子路问孔子什么是君子?什么样的人叫做成人?这样的问题只有子路能够问得出来。他还请求孔子,老师,你给我谈一谈死吧。死亡是什么问题啊?人生最本质的问题。法国思想家蒙田讲过一句很有名的话:哲学就是学会死。诺瓦利斯讲,哲学就是怀着永恒的乡愁去寻找家园。死亡问题是哲学的核心问题。孔子不愿意谈,所以其他弟子也不问,偏偏是这么一个莽撞的子路,问孔子这么一个哲学的问题。孔子和子路之间谈的问题非常深奥。孔子主动对子路说的,也都是谈“大学”之道的一些大问题。

我们前面说过大学之道,首先是内圣,然后再外王。外王就是通过大学提高了境界以后,再把这个道推广到社会上去,要给人民带来幸福。所以大学之道最终要体现在政治上,这是“大学”的不可缺少的一块。在孔子的私学里面,他和谁经常讨论这样的外王之道呢?和子路、子贡、颜回,这三个人是最多的。就凭这一点,就可以知道子路在孔门弟子中的地位。而且,你只要看孔子问弟子什么样的问题,你就知道这个学生在孔子心目中是什么地位。颜回和子路在旁边的时候,他经常问他们什么呢?志向。有一次,这两个人在旁边,孔子说,你们谈一谈你们的志向吧。一般而言,这种情况下,子路总是第一个发言。这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他年龄比较大,大多数情况下,在场者他最大,大师兄当然先发言。还有一个原因他性子急,又坦率而无心计,别人想周到一点再回答,他不管,总是先说为快。所以你看论语中的对话,凡是有一帮弟子在一块,总是子路第一个说话,这一次又是。子路说,我的志向是:

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他很慷慨。我的志向就是,我的车,我的马,我穿的衣服,都和朋友共同享用,他们把我弄坏了,我也一点不遗憾。

颜回接着讲了: 愿无伐善,无施劳。

这话讲得真是非常好,颜回确实境界比别人高一点。所以每一次孔子最欣赏颜回。他说,我希望我将来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这个话有一个潜台词,就是说我有长处,我有功劳,然而我不夸耀,我不表白。讲得好。

这两个讲完了,还是子路,急着问老师:那老师你是什么志向啊。

愿闻子之志。

孔子的回答是三句话: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圣人就是圣人啊,你可以看得出他的胸襟。人跟人不一样,不是别的,就是志趣不一样,胸襟不一样。老年人让他得到安顿,让他能够老有所养,老有所安,老有所归;年轻人,让他有所成长,让他得到教育;一般人之间,有良好的社会氛围,社会有彼此相互的信任。这是大政治家的胸怀。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

这一次谈话,显示出,子路豪放慷慨,颜回谦虚恭敬,孔子仁慈博爱。

又一次,“子路问君子”,子路问孔子:什么样的人叫君子?具备什么样的品质,有什么样的境界,就可以成为君子?

老师有这样的学生来提这样的问题,这个老师也很幸福啊。所以我们说孔子政治上不成功,但是孔子真的很幸福,他有这么多优秀的学生,他真是一个很幸福的人。后来孟子讲,人生有三大快乐,其中有一个快乐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天下的英才都到我这儿来,我教他育他,使之成人,这是人生的三大快乐之一,而这种快乐做帝王我也不换。

子路问孔子,什么样的人才是一个君子?孔子回答:

修己以敬。

四个字,修养自己的品德,然后对这个社会、对人、对事抱一种严肃的恭敬的态度,把自己的品德修养好,然后对人对事有一种恭敬和严肃的态度。子路一听,就这么简单吗? 如斯而已乎?

孔子说,那好,再进一步:

修己以安人

修养自己,安顿别人。你觉得这几个词好不好啊?修养自己是第一步,安顿别人是最终的目的啊!你身边的亲人、师友、同事,凡是跟你打交道的人,让他们得到你的安顿,得到你的照顾,得到你的关心,这是多么好的一个人啊,这是多么好的一个人生啊。

大概子路觉得这一点我已经做到了,我对朋友很慷慨,“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么。但是,难道这样就够了吗?

如斯而已乎?

他还不满足,你看这个子路,不简单吧?他要挑更重的担子。于是孔子就把一个天大的重担指给他:

修己以安百姓。

不仅仅是你周围的人,你熟悉的人,还有百姓,所有的人,都等着我们去安顿。修养自己,安顿天下百姓,尧舜这样的圣君,这样古代的天子,也觉得很困难啊。你照这个目标去努力吧。

从以上对话,我们分析一下孔子如何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修己以敬,修养自己,做事认真,对人恭敬,这是第一步。修己以安人,所有跟你有交道的人,你都能够给他们一个安顿,都能够关心、照顾、爱护他们。这已经很了不起了。但是还不是最高境界,最高境界是什么呢?修己以安百姓,让天下人都能得到你的恩惠。但是要做到这点,必须要有权力。所以,孔子为什么要周游列国,一直要追求做官呢?不是因为孔子官瘾太大,而是因为他有一个这么大的理想,这个理想不做官不能实现,没有体制的资源他无法完成。他不是要追求自己个人的功名富贵,他是要安顿天下百姓。他必须通过这个渠道,必须利用体制。所以不能随便地根据自己的想象去批评孔子。做官本身不是坏事,看你用什么样的目的来做官。子路讲: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论语•微子》)

道德的起点是什么?是修养自己的身心,提高自己的道德境界。

道德的终点是什么?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最后目标是什么?是能够为人民带来幸福。

没有空洞的道德境界。没有不关涉他人的独自的道德修养。一切道德修养最终都要从是否有益于人民那里受到检验。君子做官不是追求个人的富贵,是要推广道义,是要利用权力为人民谋幸福,这就是孔子的大志向。

孔子这个人爱好山水、爱好自然、爱好艺术,是一个非常性情化的人,他经常带着弟子们游山玩水,在游山玩水的时候跟他们谈话。古希腊的思想家、哲学家们,像苏格拉底、柏拉图也不是坐在教室,正襟危坐给大家讲课的,他们也喜欢散步。大家在散步的时候,在宽松的气氛中触景生情地谈问题。孔子也是这样,不讲究教学形式,但是非常讲究教学内容。所以,师生之间的或随机、或正规的讨论,几乎填满了孔子教学的全过程。无论是在鲁居家,还是在周游列国,无论是在休息时,还是在行进的路途中,孔子随时和他的弟子们进行种种主题的讨论和交流。

在这些讨论中,有关人生理想,为人志向的很多。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及其弟子们伟大的心胸——他们以天下家国为己任,从来没有求田问舍的小算计。这是一个圣人和一帮大丈夫。

《孔子家语•致思》里,记载了这么一件事情,也是孔子和他的三个弟子:子路、子贡、颜回,孔子带着这三个弟子去游鲁国境内的农山。

到了山顶上,登高望远,心旷神怡。孔子特别高兴,就跟弟子们讲,站在这个地方,灵感很多啊,想法也很多啊。你们每个人都谈一谈自己的志向,我来听一听。子路马上就说了:“好,老师我跟你谈一谈我的志向。我的志向是什么呢?一场大规模的战争发生了。在两军阵前,将帅白色的指挥旗像月亮,红色的指挥旗像太阳,战鼓隆隆,声振天地,旌旗在地面上下翻飞。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带着一支兵马冲锋杀敌,我一定能够拓地千里,杀敌立功。这就是我的志向。老师你看怎么样?他们两个比我差,到这个时候都要听我的了。”

孔子称赞他:哎呀,不简单,很勇敢。

然后子贡开始说他的志向。子贡说,在广阔的原野上,两军战鼓隆隆,两方的军队扬起的尘土都连在一起的时候,双方战士们缠打在一起,不可开交,我穿着白色的衣服,带着白色的帽子(古代的丧服是白色的。战争要杀人的,所以战争的礼节和丧礼是一样的),坐着个小马车到两军阵前,跟两军的主帅谈论战争的利和害,跟他们分析战场上的情和势,然后解决两个国家的冲突,让他们各自罢兵,一场战争,我把它平息了,这就是我的本事。老

孔子说,你真是善辩啊,很不简单。

你看孔门的弟子们都很自信,他们都是有大人格大精神的人,你看他们的志向,他们有的,是人生的筹划,是家国天下的大计,而绝没有谋生的算计,没有功名富贵的小算盘。子贡做生意做得很成功,但那不是他的志向,那是他的副业,谈起志向,他仍然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高,而视财富为蔑如。孔子看看旁边的颜回,颜回一声不吭,这就是颜回的性格,颜回一般要等老师问他他才说。孔子说,颜回你说说啊,你没有理想吗?颜回说,文的事情让子贡说了,武的事情让子路说了,我就不要说了。孔子说,没事啊,他们说他的,你说你的。

颜回就说,我跟他们都不一样,我要选择一个很明智的君主,然后我去当他的宰相,对上我辅佐国君,对下我教导人民,我要让人民做到父母慈爱,子女孝顺,兄弟相爱,朋友诚信。我要让人民都懂得礼乐,懂得文明,懂得礼貌。然后国家就不需要什么城墙了,也不需要什么护城河了,也不需要兵器了。那些刀枪箭戟我都拿来,放到那个火炉里面把它熔化了,铸成农具,然后让他们拿着去种田了。战马也不需要了,让战马都到田里去送粪去吧,给土地施肥去吧。这是我的志向,在我这个志向实现以后,老百姓就没有生离死别之苦了,也不会有女人在家里面思念前方的丈夫了,一千年也没有战争的祸患。到了我这一步,子路的勇敢也找不到地方了,他没有用武之地了;子贡的能言善辩也找不到他的场合了。

孔子说:“美哉!德也。”

你看孔子对他们三人的志向,都是称赞,但用词不一样,称赞子路是“勇哉”,称赞子贡是“辩哉”,称赞颜回的时候是四个字了,“美哉德也”,评价不一样了。

又是子路着急了,拱一拱手:老师,你不是说等我们说完了以后,你选择一下吗?那你现在选一下啊。实际上别人早听明白了,孔子早已经有选择了,但子路有时候他就装糊涂。孔子说,不伤财、不害民、不繁词,不伤害国家的财富,不伤害人民的生命,不需要有那么多的口舌之辩,你们三个人谁能够做到啊?只有颜回做到的。所以我当然选他的。

孔子北游于农山,子路子贡颜渊侍侧。孔子四望,喟然而叹曰:“于斯致思,无所不至矣。二三子各言尔志,吾将择焉。”

子路进曰:“由愿得白羽若月,赤羽若日,钟鼓之音,上震于天,旌旗缤纷,下蟠于地,由当一队而敌之,必也攘地千里,搴旗执聝(guo),唯由能之,使二子者从我焉.”夫子曰:“勇哉。”

子贡复进曰:“赐愿使齐楚合战于漭瀁[mǎnɡ-yǎnɡ辽阔]之野,两垒相望,尘埃相接,挺刃交兵,赐着缟衣白冠,陈说其间,推论利害,释国之患,唯赐能之,使夫二子者从我焉。”夫子曰:“辩哉。”

颜回退而不对。孔子曰:“回,来,汝奚独无愿乎?”

颜回对曰:“文武之事,则二子者,既言之矣,回何云焉。”孔子曰:“虽然,各言尔志也,小子言之。”对曰:“回闻熏莸不同器而藏,尧桀不共国而治,以其类异也,回愿得明王圣主辅相之,敷其五教,(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导之以礼乐,使民城郭不修,沟池不越,铸剑戟以为农器,放牛马于原薮,室家无离旷之思,千岁无战斗之患,则由无所施其勇,而赐无所用其辩矣。”夫子凛然曰:“美哉!德也。”

子路抗手而对曰:“夫子何选焉?”孔子曰:“不伤财,不害民,不繁词,则颜氏之子有矣。”(《孔子家语•致思》)

在这些讨论里,我们看到,无论是孔子,还是他的这些弟子们,他们主要谈的是人生的理想,谈的是为人的志向。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伟大的心胸。春秋时代是一个很混乱的时代,是一个很黑暗的社会,是一个流血的时代,是一个无道的时代。但是孔子出现了,他的弟子们聚集过来了,他们是那个时代的一群大人,这一群大人引导着这个社会,这个时代就有了曙光了,有了光明了,有了希望了。在刀光剑影之中,我们看到一群大人,在谈他们伟大的理想,在谋划着拯救这个时代。

还有一次,孔子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在一起,又是谈志向。孔子说,你们平时老是发牢骚,没有人了解你们,没有人重用你们。那我们假设一下,假如有人重用你们了,你们能有什么样的成绩,来体现你们的才干呢?

子路讲了他的志向,冉求也讲了他的志向,公西华也讲了他的志向,这一段比较长,我就不再复述了,反正子路这些人的志向都很了不起。但是最后有一个人,曾皙,就是曾参的父亲,这父子两个人都跟着孔子学习。当前面三位师兄师弟在和孔子谈志向的时候,曾皙在那个地方鼓瑟,给他们伴奏。三个人都谈完了,孔子点名了,曾点啊,你谈一谈你的志向。于是曾皙慢慢地把他的琴声停下来了,把琴往桌子上一放,站起来说:老师,我的志向跟他们三个不一样。孔子说,没关系啊,志向不一样很正常啊,你说说看。于是曾皙讲了一段特别有诗情画意的话,他说: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我的志向是,到了暮春时节,春天的服装都做好了,冬天的大棉袄换下了,穿上宽松的春天的服装,然后五六个成年人,带上六七个小孩,到沂水里洗洗澡,把一个冬天的污垢都洗干净,轻轻松松、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然后,再到鲁国国君求雨的时候搭的舞雩高台上,迎风乘凉,到天色快晚的时候,我们一路唱着歌回来。

孔子一听这话,立刻就被感染了,“喟然而叹”,几乎是没有任何停顿就说出一句话来:

吾与点也!

曾皙啊,你讲得太好了,我赞同你的话啊!(《论语•先进》)

曾皙这一段话,有人翻译得特别精彩,可谓“神译”:

二月过,三月三,穿上新缝的大布衫。

大的大,小的小,一同到南河洗个澡。

洗罢澡,乘晚凉,回来唱个《山坡羊》。

(张中行《负暄续话•一本译著的失而复得》)

诗情画意啊!所以一下子就把孔子就感染了。但是仅仅是诗情画意感染了孔子吗?显然不是。像孔子这样的大政治家,有大理想的人,以安顿天下百姓为自己的终身职责的人,他不可能仅仅是因为过上这样的一种悠然的生活,他会这么感动。实际上,曾皙在这一段话里面,他给我们描述的是什么呢?描述的是就是和平的、宁静的生活,是人民安居乐业的生活,是人民悠然自得的生活,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这就是孔子所追求的,这正是孔子所追求的。

前面我们说过,孔子理想里面一个关键的词,就是“安”。人民都安居了,日子过得很安适,心态是安详的,生活是安逸的,社会是安宁的,状态是安定,环境是安静的,最后,民生是安乐的。所以孔子一下子就被他感动了,因为曾皙所说的话,就是孔子内心里面孜孜以求的那个理想的社会。他一生作为一个圣人,他的使命就是要安民要安邦,所以他被感动了。

如果一个统治者不能够这样做,他就觉得这个统治者不好。他晚年回到鲁国,子路和冉求在季氏的手下做官,季氏想讨伐颛臾,因为这是谋动干戈于邦内,不是“安人”,更不能“安百姓”。两个学生担心老师孔子生气,跑来跟老师说:老师啊,季氏好像要对颛臾有什么行动。孔子对这些原则性的问题毫不妥协,很生气地把这两个学生骂了一顿,然后讲了一段话。他说: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有国有家者,就是诸侯和大夫,就是当时的统治阶级。孔子说,作为统治阶级,他应该考虑的是什么?不是自己的贫困,不是自己想把自己搞的更富一点,自己的财产聚集的更多一点。你应该担心的是能不能够很好地去安顿人民啊。你是执政者啊,你有义务,你有职责把人民安顿好。如果远方的人不服你怎么办?“修文德以来之”,你修养自己的德行,在国内把政治搞好,然后远方人知道你国内好了,自然来投奔你,来了以后又怎么样? “既来之,则安之”。既然让远方的老百姓来投奔我了,我下一步就应该对他们兑现我的承诺,安顿好他们。让他们在你这个地方过上安定的生活,过上安逸的生活,至少过上安全的生活。这是孔子的志向。当时的当政诸侯,都希望人口增加。但他们的目的是,有了人口,就有了生产者,有了打仗的人,一句话,有了可供驱遣的奴隶。对他们而言,这些来者,是,既来之,则奴役之!

他们需要这些人的,是打仗时,“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生产时,是不怕苦;打仗时,是不怕死!

他们是把人民当作生产的工具和战争的炮灰啊!

而孔子呢?是安顿他们!他一直反对战争!

孔子的眼里,就是天下苍生的安顿啊。

所以,他要说:“仁者爱人”。

他这样说治国:“治理国家,就要慎重地处理政事,诚信无欺。节省财用,爱惜百姓,只在农闲的时候征用百姓。”

子曰:“道千乘之国①,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学而》)

节用,就可以减少开支,减少开支,就可以减少赋税。这是爱民。

他这样说教育:“年幼的人回到家里要孝顺父母,出门要恭敬兄长;谨慎地说话,博爱大众,还要亲近仁德的人。做到了这些如果还有余力,就去学习文献。”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言,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泛爱众,而亲仁”这两句话。“泛爱众”,要我们眼睛向下,不要脱离群众,要博爱。——这是教我们如何对待一般人;“亲仁”,要我们眼睛向上,教我们如何向仁德的人学习,学习他们的品德与智慧。——这是教我们如何向贤者看齐。

这是不可偏废的两极:光有前者,我们可能不能磨砺自己、提升自己;光有后者,我们可能不能造福大众、有益大众。亲近仁德,就是修己;泛爱众,就是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这是尧舜都为之奋斗终身而无止境的大事业!

孔子有何等的胸怀!

“节用而爱人”——这是他施政的纲领。

“泛爱众而亲仁”——这是他教育的目的。

“君子学道则爱人”,这是他求道的结果。

安顿别人的人,自己是不得安宁的。所以,孔子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恶衣恶食也要安之若素。孔子说:“有钱和有权,这是人们所想要的,不用正当的方法去获得,君子是不会安处其中的。穷困和卑贱,这是人们所厌恶的,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君子是不躲避的。君子离开了仁德,怎样去成就他的美名呢?君子是连吃一顿饭的工夫也不能违背仁的。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与仁德同在,在流离困顿的时候也必须与仁德同在。”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

君子有仓卒急迫之时,有流离困顿之时,但君子既然承担了安顿天下的使命,他就必须永远与“仁”同在。

第五篇:2010年高考作文素材之听鲍鹏山讲庄子

2010年高考作文素材之听鲍鹏山讲庄子

(庄子道出人生最高境界

在暮春时节,听他(鲍鹏山)的讲演是颇具庄子诗意的——兴之所至,挥洒自如;用词比喻,看似不合常理,细想却颇合逻辑。关于学问,他是这样说的:“我们每个人都是有局限的,这中间包括认知上的局限。如果你依赖这个人,你就会被他所局限。比如说这回你依赖我,那么我对庄子的了解程度,就会决定你的了解程度,你就被我约束了。”在他看来,最好方法是在听了别人的讲座后,自己再去读原著了解。

庄子是个穷人

在先秦诸子中,绝大多数人的生活水平和物质条件,都是不错的,他们的身份是“士”。天子、诸侯、大夫、士,士就相当于现在的公务员了。比如孔子的日子就过得非常好,孔子说他在鲁国做官的时候,俸禄是6万,食不厌精,有很多贵族的风气。

在诸子里面,只有两个人日子过得非常辛苦,一个是墨子,一个是庄子。墨子日子过得那么苦,是墨子的主动选择。墨子是一个大宗师,有很多学生,他这个学派兼有宗教团体和军事团体的性质,墨子的学生在外面做官,拿到的俸禄都是要交给墨子的,墨子过苦日子,是因为墨子有一种观念,认为人只有在艰苦中才能磨练他的品德,所以他讲究苦行。

庄子日子过得苦,却是不得已。他穷,和他不愿意出去做官有很大的关系。他一直待在乡下。先秦诸子基本上都生活工作在城市里,但庄子不愿意去做“公务员”,他是个体户,所以他日子就过得“吃了上顿没下顿”。

庄子有一次到魏国去见魏王,但庄子一般是不到城市里去的,也不跟诸侯打交道。这次为什么去呢?我猜测是因为庄子有一个朋友惠施,此时此刻在魏王手下做国相,庄子想看一下老朋友,说不定还想跟老朋友借一点钱。既然到了魏国,总要见一见魏王。庄子当时的打扮是这样的:“衣大布而补之,正緳系履而过魏王。”穿的是布衣(布衣就是麻布,还不如今天的麻袋),而且这个麻袋还是打着补丁的;鞋子破了,要用绳子捆在脚上。就这样去见一国之君了。

这里传达了两个信息:首先庄子很穷,其次庄子对去见魏王看得不是很重,对魏王毫无敬畏之心。

梁惠王见到庄子就说了:庄先生,你怎么搞得这么狼狈啊?庄子一听就看不起梁惠王了。庄子说我这个叫贫穷,不叫狼狈,贫穷只是没有钱,狼狈是没有精神。我只是没有钱,但我是有精神的。

物质贫穷换来精神自由

但庄子的确穷,穷到严重营养不良。是不是他根本就没有机会来改变呢?不是的。那个时候,士人的地位是很高的,是知识分子的卖方市场,鸡鸣狗盗都能找到工作。

庄子有一天在钓鱼,不是在休闲,可能真的是家里揭不开锅了。这时,来了两个楚国的大夫,请他去当国相:“我们的国君希望把国家大事交给你,让你受累。” 如果我们把那时候的国家比喻成公司的话,所有的公司里面,最有实力的就是楚国这个公司,钱最多,土地最广,物产最丰富。就这么一个大公司,世界500强排第一的大公司的董事长请你庄子去当总经理。

一个很长时间没有工作、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了的卖草鞋的人,现在突然可以当总经理了!如果今天碰到这样的机会,你干不干?我想很少有人能够拒绝。

可是庄子仍然握着杆子在钓鱼,头都没有回地说了一个故事。他说在楚国的田野里有一只乌龟,这个乌龟平时生活艰辛,在污泥浊水里奔波觅食。可是有一天楚王把它请到了宫中,给它吃好的住好的,到要祭祀的时候就把它给杀了,装在精美的盒子里,放在祭坛之上。如果你是乌龟,你是愿意在楚国的祭坛上呢,还是在水田里待着呢?“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庄子拒绝了楚王。在庄子看来,政坛比泥水更污秽,也更危险。

所以,庄子可以说是心甘情愿选择了乡下的贫穷生活,在庄子看来,他用物质生活贫穷的代价,换来了精神上的自由。人拥有的物质越多,顾忌就越多,而庄子恰恰是把生活上对物质的要求降到了极限,所以他思想的自由也就升到了极限。

人生最高境界是“处乎材与不材之间”

庄子坚决不愿意出去做官,坚决不愿意跟统治者合作,为什么?这跟他对世道的看法有关。在这点上,儒家和道家的区别就很明显:儒家是把所有的人都培养成对社会、对国家、对他人有用的人。我为什么要学习、读书,要不断地磨炼自己?就是要让自己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而在道家看来,我是我,我凭什么要中你的用呢?庄子讲了很多类似的故事,来说明自己的理论。

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有一个姓石的木匠带几个弟子们到齐国去,路过一棵非常大的栎树,经过的人都看傻了,但石木匠看也不看就走了。他对徒弟们说,这棵树没用的,正因为没用所以才活了这么久。

没想到这大树成精了,晚上石木匠就做了一个梦,这大树精很不高兴,说,你把我跟什么比呢,跟有用的木头比吗?我追求一辈子不是追求有用,我是追求无所可用,我追求无所可用已经很久了,好几次差一点死了,今天我终于得到了这么高的境界,这个境界就是无用,无用成了我的大用。

庄子常常在你不经意的地方,突然一句话直抵你心中的痛处。直木先伐,甘井先竭,就是这个道理。但是你完全没有用也不行,完全没有用会被人瞧不起。怎么

办呢?庄子说:“处乎材与不材之间。”可是,这样还只是形而下,并且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所以,庄子自己又否定了。最后,庄子提出了他的正面主张:“乘道德而浮游„„”

《逍遥游》:常识以外的另一个世界

“逍遥”一词,《诗经》里面就已经有了,是散步的意思。但我们说起逍遥,通常情况下,想到的首先是庄子。庄子的逍遥,指的是一种生活的态度,一种精神状态。所以,用今天的话来解说逍遥游,就是绝对自由。

常识告诉我们,人只有有所凭借,才能延伸自己的能力,扩大自己的空间。经验是这样告诉我们的,科学是这样告诉我们的,儒家也是这样告诉我们的,但道家不这么想。

我们常说“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没人会去想——你已经在竿头,你再往上爬,不会摔下来吗?有限的高度可以依赖杆子,绝对无限的高度不能依赖杆子。任何一个有形之物,本身都是有局限的,如果我们仅仅依赖于他(它)实现自由,我们所依赖的东西的局限性,就会变成我们的局限性。当我们有所依赖的时候,我们一定会被所依赖之物所束缚,所控制,所局限。

庄子就看到了这一点。这就叫哲学思维,哲学不是给我们提供现实性,哲学给我们提供的是可能性;哲学不是让我们有做事的能力,哲学是让我们有想象力。哲学拓展的是我们的智力空间,不是拓展现实空间。所以,用科学的标准去要求哲学,这是完全没有哲学思维的人才会做的傻事。

读哲学让你有想象力,读哲学让你茅塞顿开,读哲学打通你的智慧,它给你的不仅是知识,是智慧。

人类不能没有知识,人类有很多宝贵的经验,人类也有很多非常重要的常识,我们就靠着这些一直走到今天,我们每一个人做事情,靠经验,靠积累,靠常识,这些都没错,但是庄子提醒我们,无论是个人的知识还是人类整体的知识,都是有限的。所以,庄子的《逍遥游》就是想告诉我们另外一个世界,一个经验以外的世界,知识以外的世界,常识以外的世界。

斥鴳——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河伯——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秋水》)

埳井之鼃——擅一壑之水,而跨跱埳井之乐,此亦至矣。(《秋水》)为什么斥鴳会认为它的那种蓬蒿之间的渺小可怜的飞翔是天下飞翔的极致?为什么河伯会认为“天下之美尽在己”?为什么埳井之鼃会认为它井底的生活是天下最美好的生活?

因为生活经验局限了它们。所以庄子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庄子真是说

出了人类常常犯的错误。我们常常身处可笑之中却不知觉,沾沾自喜,狂妄自大,自信自负。

庄子与孟子同是哲学大家

庄子与孟子都是我喜欢的哲人。孟子一再让我们有道德上的自信心,庄子一再让我们在认识论上不要有太多的自负。孟子是让我们有信心,庄子是让我们不要太自负,孟子是维护我们的自信心,庄子是打击我们的自信心。孟子告诉我们人在宇宙上是伟大、是崇高的,庄子告诉我们人是渺小的,可怜的。

两个伟大的哲学家,在同一个时代的数十年里,给我们指出了生活真相的两面。我们是人类,我们在过着一种道德的生活,这是我们值得自豪的地方,这是孟子告诉我们的;但是庄子同时告诉我们,即使是人类,和宇宙相比仍是非常非常渺小的,因此我们真的不能狂妄、自负,你在宇宙面前要有敬畏心。孟子告诉我们,我们要做一个道德的人,因为我们的人性是善良的,庄子鼓励我们,我们要做一个自由的人,因为我们的人性是自足的。„„

孟子为我们的道德找到了人性论上的基础,庄子为我们找到了自由的认识论上的根据。一个民族两大生存基础,一个道德,一个自由,就是在几十年里面,被两个人奠定了。

下载精品演讲辞:经典阅读与语文教育的智慧(鲍鹏山)word格式文档
下载精品演讲辞:经典阅读与语文教育的智慧(鲍鹏山).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鲍鹏山《孔子是怎样炼成的》语录摘记

    鲍鹏山《孔子是怎样炼成的》语录摘记 1.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自我臻至善;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2.但孔子以后儒的概念发生变化了,这个变化怎么来的,儒从术士变成了六艺专......

    孔子是怎样炼成的(鲍鹏山)——名家讲座系列

    孔子是怎样炼成的 我最近看了一篇文章,是一个美国人写的一篇文章,他那个文章里面讲到智商这个问题,讲到智商和大学教育,其中有一句话我印象非常深,他说,如果智商有限,智商不高,那就......

    鲍鹏山:兴高而采烈(读李白)一个人如何成为诗圣——杜甫(推荐)

    兴高而采烈(读李白) 作者:鲍鹏山 李白,就其人生理想来说,是失败而不幸的,这从他那临终之作、悲怆绝望的《临路歌》中可以看出。但就其生命过程及其每一个生存状态来说,则是生动活泼......

    转:智慧教育与智慧校园

    蒋家傅:智慧教育与智慧校园 蒋家傅(佛山科技学院教育学院长,教授,智慧教育创业领军人才):尊敬的主持人、各位嘉宾、老师们、同学们上午好!很荣幸有这么一个机会跟大家交流我在智慧......

    教育的智慧与真情摘录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陶行知教育名篇》《中小学教师如何成长为名师》《我的教育理想》《学会生存》《给校长的建议》《教育的智慧与真情》《书生校长》《教育的解放》《......

    教育叙事——爱与智慧

    爱与智慧 生命中总有那么一些事、一些人记在我们的心底,二年级119班的这群孩子虽说是我接触的第二批学生,但是和他们相处的时间是最长的,对他们倾注的感情也是最深的。 在这......

    教育的智慧与情怀

    教育的智慧与情怀1只有善于概括,才能把知识迁移到其他的领域。4保护孩子的好奇心,认真对待孩子的疑问。创设宽容、理解、温暖的班级气氛。令孩子们轻松释然,利于思维的开阔。备......

    教育爱心与智慧教育叙事

    教育爱心与智慧 《小学生守则》教育叙事 龙港区实验小学 王翠莲 有教育家曾经说过:“爱是教育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源泉,爱心是成功的基础,耐心是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