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范会晓第七期素质讲坛心得体会
第七期素质讲坛心得体会
教师的信仰
——听田局长报告有感
唐庄乡初级中学
范会晓
二〇一二年十二月十四日
教师的信仰
——听田局长《课改是一种信仰》报告有感
信仰与教师好像永远都无法联系到一起,然而,聆听了田宝华局长有关《课程改革是一种信仰》的报告之后,对此有了新的理解。
瑞典诗人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曾说过:“人总要相信些什么,才不会度日时,跌入未知的黑洞里。”这句话描绘出了信仰对人的作用。人有了信仰,才会有自己做人做事的原则,才会有努力奋斗的目标,否则就会像一艘航行于大海而没有罗盘的轮船,一切行动都会变得盲目而无效。
作为教师,我们同样要有自己的信仰,这样才不会让我们忘记奋斗的目标,才不会让我们迷失前进的方向。那么,教师该信仰什么呢?这是一个值得每一位老师都需要深深思考的一个问题:每年的日出日落,我们面对的是千差万别、富有个性的学生,每天走进自己的教室,所面临的是随时都有意外生成和变化莫测的课堂,对此,我们做些什么才能无愧于“教师”这个称谓?才能无愧于自己的每一个学生?那就是课改!唯有改革,才能让我们的课堂焕发勃勃生机,才能让我们学生成为富有创意和鲜明个性的人;唯有课改,我们的课堂才能被打造成高效、理想的课堂,追求卓越课堂、缔造完美教室的教育理想才会梦想成真;唯有课改,才能让每一个教师体会到教育的幸福,从而过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
田局长在报告中明确指出,教育即道德:合乎道,至于德;以合乎“道”的途径,至于“德”之目标。所谓“道”,即规律:教育教学规律、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成长规律;所谓“德”,即生态:围绕实现师生共同发展,实现国家人才培养目标而建构的课堂生态。当我们时刻站在要为学生一生负责的角度去思考教育时,就会自然想到:课堂,我们究竟要那什么奉献给自己的学生?课改的理念就是我们道德课堂所追求的目标:是以学生为主体,呈现尊重、关爱、民主、和谐学习生态的课堂,是能够很好实现三维教学目标的课堂,是一种德性化、人性化、生命化的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家园。
因此,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我们要致力于两件事情:课程的构建和课堂的构建。新修订的《课程标准》更加完善,而如何才能将课改理念落到实处、将素质教育进行到底,则是我们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细化解读各科《课程标准》,将课标的要求细化到自己具体的年级、具体的班级,制定出明确、具体、可操作、可评价的教学目标,然后研读教材,对其进行适当的调整、删减或补充,做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有机整合教材的基础上,关注其他资源的开发,充分挖掘一切可用的教学资源,扎扎实实搞好课程纲要建设,详细规划处一个学期的学习内容,然后围绕目标,制定出有效的评价措施,随时反馈了解教与学的具体信息,检测预设目标的达成度,这样我们的教学工作就不会变得盲目无序、杂乱无章。
让我们坚守课改信仰,坚持课程改革,让教育回归人性,关爱学生,关爱自己,关爱生命,在教育教学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使自己体验到课改的幸福与快乐,从而过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
第二篇:素质讲坛策划书
一.活动主题素质讲坛 二.活动目的为了丰富在校本科生学习生活,锻炼学生们的演讲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增强学术气氛,给大家提供一个展现自己,提升自我的机会和舞台,准定于周六晚上七点举办素质讲坛活动。三.活动前的准备1.活动时间及场地:周六下午19:00至20:30,地点在2.主办单位:3.主持人选定:主持:4.评委和领导的邀请 五.活动流程1.主持人开场白,介绍到场领导,评委,讲明比赛规则。3.选手按照比赛具体步骤依次上台4.主持人宣布选手得分5.领导发言总结6.主持人宣布活动结束7.全员退场
六、评分标准:
(一)仪表形象:(20分)
1、着装整洁,上下场敬礼,答谢。(10分)
2、仪态端庄大方,举止自然、得体,体现军人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动作适度。(10分)
(二)演讲内容:(40分)
1、主题鲜明、深刻,观点正确,见解独到,符合主题内容,时间控制在15分钟之间。(20分)
2、内容充实、新颖,事例动人,贴近生活,富有鲜明的时代感。(10分)
3、行文流畅,用词精练,结构完整合理、层次分明,详略得当。(10分)
(三)语言艺术:(40分)
1、脱稿演讲,发音标准,声音洪亮,口齿清晰,表达流畅。(15分)
2、表现力、应变能力强,能活跃气氛,引起高潮。(10分)3.ppt制作比较精美,呈现动态美。(15分)素质讲坛策划书
第三篇:大讲坛心得体会
服务群众,创先争优
——平东镇镇村干部大讲坛心得体会平东村党总支平东村村委会
2011年我镇举办了镇村干部大讲坛活动,通过“村集体经济发展”、“突发事件与网络舆情应对能力建设”等一系列的讲座,让平东村村干部饱尝了一顿‘理论大餐’,思想上‘充了电’,行动上‘加了油’。培训时间虽短,但内容丰富,涵盖了农村繁而杂的各项工作。我村积极举办大讲坛心得体会交流会,大家广泛反映“几天的培训,胜读十年书”,此次大讲坛真是一场及时雨!
思想上紧绷为民服务的弦。服务群众是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的前沿阵地,因此,我村在工作中进一步突出“为民服务”思想,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在思考问题、谋划工作中,首先想到村民、切实有益于村民;在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时,充分考虑各个层面的实际情况,确保能为群众接受和赞同,更好的开展工作。
理论上高举学习充实的旗。2011年是“十二五”发展规划开局之年,我们利用工作之余采取集中与分散学习的方式,学习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更好的服务于民,牢固树立勤奋学习、善于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培养“只争朝夕地学习、如饥似渴地学习、持之以恒地学习”精神,真正把学习当作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精神追求,通过学习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政治素质、锤炼道德操守、提升思想境界,更好地承担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使命。
行动上吹响创先争优的号。我村以正在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引导群众参与,依靠群众推动。村干部贴近群众做好工作,带着感情对待前来办事的群众,与党员、干部和群众谈心交心,了解干部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真心实意地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具体问题和困难。
讲座短暂而珍贵,不仅使我们找到了差距和不足,也明确了改进的方向和目标;既帮助解决思想认识的盲区,又学到了破解现实难题的方法,更坚定了我们在岗位上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信心和决心。
第四篇:第十八期素质讲坛心得体会
第十八期素质讲坛心得体会
——听李镇西博士的报告有感
东金店乡任村小学
2009年2月21日
听李镇西博士的报告有感
今天有幸聆听了李镇西博士的报告《追求充满人性的德育》,点燃了我作为一名教育者的激情。对今后的工作、事业充满了信心。
李镇西老师在报告中首先道出了班主任应有的心怀,那就是做到三心、三家。三心即童心、爱心、责任心。童心,即和学生有共同的兴趣和爱好;爱心:在日常生活中有依恋、思念,想你的感情。责任心:一道成长,为共和国培养现代公民。三家,即专家、思想家、心理学家。专家:课上的棒,专业上也有造诣,教给学生特长,自己也有特长。思想家:思想是引路人,带着思考的大脑教学。思考学生在想什么,带着学生思考。心理学家:不知不觉走近学生,打开学生的心灵大门。
熟悉每个学生,善于观察学生一言一行,善于向学生学习是教师“童心回归”的前提。拥有和学生一样的童心(即便是表演出来的童心)的教师,一定是孩子最好的朋友!当学生把老师视为自己最要好的朋友的时候,师生间的交往是多么美妙的事情。我愿意做童心的教育者!
“向学生问好。”习惯了每天师生见面时,学生首先热情地招呼和问好。习惯了面对学生的问好,教师可以无动于衷。为什么教师先向学生问好就那么难?为什么向问好的学生道一声感谢就那么难?盖教师高高在上的思想在作怪也!是的,我们应该重新审视自己,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与学生成为朋友,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师道权威。李镇西老师还指出要做反思型的教师。带着思考的大脑从事每一天平凡的工作,不停地实践,不停的阅读,不停的思考,不停的写作。教师要有教育智慧。教育智慧从什么地方来,从实践中来;从困惑中来;从学生中来;从写作中来。要挑战自我,不断向新的目标迈进,做自己的事,争取做个最好的老师。是啊,李镇西工作何其忙,可每天他都坚持看万字的书籍,写上千字的教育日记,还要编写几本著作,时不时的还要外出讲学,并负责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
李镇西的教育思想,再次提醒我们,要做一名合格的、优秀的人民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师德;而师德的灵魂是师爱。做学生的好老师,首先就要爱学生。要把学生当作自己的亲生孩子一样对待。用慈母般的心情去教育、去关怀每一个学生,去爱护和培养每一位学生。伸出温暖的双手,献出真诚的情和爱,扶持他们一步步长大。
我们在体罚后进生、责骂后进生后,很少想过,学生为什么不恨我们?李镇西告诉我们,要向后进生学习,因为他们有着宽阔的胸襟,从来没有因教师的体罚或责骂而忌恨自己的老师。李镇西还告诉我们,是后进生“培养”了他这个特级教师!
勤奋是成功最根本的基础,那就让我勤奋读书,勤奋教书,勤于思考吧!
第五篇:杨晓会教研心得体会
育人为本、全面发展,让语文课富有语文味
——参加固新镇“大语文”联片教研活动心得体会 胡峪小学
四年级
杨晓会
11月1日,我有幸参加了固新镇“大语文”联片教研活动,此次参观学习,我感受颇深,收获颇丰,下面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此次教研活动形式新颖,打破以往听课、评课、研课的套路,采用“国学汇报演出”的形式,明确了活动主题——弘扬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明。通过“说国学”、“讲国学”、“唱国学”、“演国学”多种形式,展示了孩子们在国学教育的润泽下,呈现出焕然一新的面貌。台上每一分钟的展示,都体现出孩子们对国学的热爱,汇报演出只是一种形式,孩子们最受益的是学习国学的过程。唱国学韵,扬国学情,通过这样的国学教育,让孩子们爱上国学,爱上阅读,爱上语文,语文课堂也变得有声有色,趣味盎然。
然而,美中不足的是“写国学”没有渗透展示,写好中国字,也是弘扬国学文化的重中之重。此外,老师也应该放下姿态成为孩子们的“学习共同体”,积极参与到汇报演出当中,我相信这样的提升一定会更好地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也才能更好地实现我们的“大语文”。
其次,教研室付老师的专题报告深深触动了我。“关注语文教学改革,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付老师语重心长地与大家亲切交谈,作为教育工作者尤其语文教师,一定要“近看考试,远看人生”,育人理念第一位,我们的语文课堂不仅仅是传授给孩子们简单的“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们的语文能力,教给孩子学习的方法与技巧,提升孩子们的“核心素养”,“听、说、读、写、书”是小学生基本的能力培养,要循序渐进,因材施教,要“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如何提升孩子们的阅读能力,积淀语言文化,培养“语感”,是每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的问题。怎样让语文课富有语文味,教出语文学科的的不可替代性,是值得我们不断探索研究的。
最后,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认真反思,自己需要学习改进的地方还很多。作为一名乡村语文教师,我将立足学情、校情,从点滴小事做起,培养孩子们正确的读书、写字等良好学习习惯,尽可能让自己的语文课堂丰富多彩,让语文课堂实现孩子们生命狂欢,而不是老师的“满堂灌”。我将积极贯彻实施“大语文战略”,培养孩子们爱上阅读,爱上国学,让孩子们爱上语文。从我镇的教研主题入手,尝试实践“单元整合、主题教学、群文阅读”等先进的教学理念,积极学习认真钻研,博采众家之长努力让自己的语文课堂富有“语文味”。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希望我们的语文越来越精彩,真正实现它的“不可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