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园主题活动中渗透民族文化教育的探索
浅谈幼儿园主题活动中民族文化教育内容的渗透
七色花幼儿园
姜利勤
中华民族已有五千年的辉煌灿烂的文明史,民族文化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极其珍贵的瑰宝。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教育必须反映本民族的精神、传统和特点,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民族性,就等于一个没有灵魂的身体。”新《纲要》中也指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从而培养幼儿爱家乡、爱民族、爱国家的美好情感。”由此可见,重视幼儿民族文化教育,就是健全幼儿的思想,民族文化教育需要从小抓起。
在这一思想的倡导下,结合二期课改的精神,我园尝试在主题活动中渗透民族文化教育内容的探索,旨在将优秀的、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正面反映生活的具有民族特点的内容,对幼儿进行秉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努力实现在幼儿的心灵中埋藏中华民族精神的种子,激发他们热爱祖国,感受和表现祖国民族文化的情感。
《纲要》指出:“学前教育课程改革要确立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致力于为幼儿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在实施新课程、新教材的过程中,如何转化和构建园本课程是关键,而创造性地把握、运用民族文化教育内容与主题活动相结合、相渗透,是我们一开始就思考的问题。鉴于此,我们在主题活动中渗透民族文化教育内容时,始终贯彻和体现二期课改的先进理念,寻找最佳渗透点,体现课程园本化,具体体现在:
一、结合主题,创设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环境
主题教育非常注重环境的创设,环境是幼儿的第三任老师。辛帝纳曾说过:“虽然人生和遗传有关,但是环境更能改变生活。”由此可知,良好的环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我们在主题活动渗透民族文化教育内容时,首先注重的是必须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民族文化教育环境。
首先,我们注重整个幼儿园大环境的创设上体现民族文化教育的特点。如:在幼儿园走廊的空中,我们结合《我是中国人》的主题内容,布置了红、黄两条立体的巨龙,在巨龙的身体上,粘贴着每一位孩子参与制作的鳞片,寓意着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我们每个人都是龙的传人,同时,两条巨龙还可以分别代表长江和黄河,我们刻意用了红、黄两种对比强烈的传统颜色,体现了“红搭黄,喜洋洋”,这样幼儿园走廊的整个色调稳定统一,明快响亮,热烈激昂,体现了民间艺术的审美情趣。再如:在《京剧脸谱》的主题活动中,我们把孩子制作的京剧脸谱全部布置在幼儿园大厅内,形成了一道蔚为壮观的京剧脸谱背景墙,给幼儿以强烈的民族艺术感染。在开展《好吃的食物》主题活动时,我们在走廊中创设了富有民族气息的“美食街”,提供各种地方著名小吃的实物图片、关于小吃的故事的图片等等,并提供相应的操作材料,如:一次性盘子、小碗、彩纸、彩泥等,让幼儿进行操作,让幼儿在看看、听听、说说、做做中,了解有关传统饮食文化的知识。此外,我们结合幼儿园内各种墙面、楼梯口,我们也因地制宜地进行设计、布置,装饰成民间艺术品欣赏台、民族艺术作品展示区,用来摆放一些彩陶、泥塑等民族工艺品、老师和孩子制作的手工作品,为幼儿提供充分的欣赏、展示的领地。同时还充分利用走廊场地创设民间游戏活动区,为幼儿提供绳子、沙包、毽子、陀螺等有趣的民间玩具,让孩子在趣味横生的游戏中,体会民间游戏给人民带来的欢乐,培养幼儿对民族文化的热爱。
其次,在创设环境时,我们结合主题和民族文化教育的内容,注意把民族文化渗透到各个主题活动区中。如进行“多彩的少数民族”主题时,为了让幼儿了解各民族的名称、服饰,培养幼儿的民族情感,我们在活动室内布置一个小舞台,投放各种少数民族的服装,以及磁带,幼儿可以自编自演,学跳各种民族舞蹈。京剧脸谱不仅能表现京剧的基本特征和戏曲艺术的美,而且能够充分显示色块的对比和对称,《京剧脸谱》主题中,我们不仅张贴京剧脸谱供幼儿欣赏,并在活动区中提供各种材质的脸谱,让幼儿进行创意、构图、涂色练习。
我们还注重体现民族文化的专用活动室创设。在我园的“民族风情屋”中,我们别出心裁地创设了绣坊、纸浆工艺坊、水墨坊、琴韵坊、茶坊、印染坊、棋牌坊等,提供相应的操作材料,既给孩子提供了一个互相交流的空间,同时也为幼儿创设了一个与民族文化互动的环境,有利于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使幼儿从小树立民族自豪感,并激发幼儿不断探索,最大限度发挥具有民族特色的教育环境的育人作用。
二、结合主题,丰富和拓展民族文化教育内容
在幼儿园的新教材中,已经编入了一些相关的民族文化教育的内容,我们在这些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了丰富和拓展,以发挥民族文化渗透在主题活动中的最大教育价值。
例如:在大班开展的主题活动《我是中国人》中,我们对主题已有的二级主题及相关内容进行了梳理,根据幼儿的认知经验,以人、事、物为主线,对有关民族文化的内容进行调整,进一步增加和丰富了相关的主题内容:我所知道的中华名人(了解古今一些对祖国有重大贡献的人);多彩的少数民族(知道中国是多民族国家,了解少数民族的风情特点);民间工艺(知道一些我国闻名于世的代表工艺品,如:剪纸、中国画、泥塑等);我喜欢的民乐(感受民乐,了解一些常见的民乐器)……
在做《我是中国人》这个主题的同时,我们把原主题中有关“节日”的相关内容剥离,形成一个个独立的主题活动。因为我们考虑到节日本身就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具有文化的传承功能,于是我们围绕每个“传统节日”开展主题活动,借助节日活动,让幼儿了解节日的来源和风俗。如:春节、元宵节,通过拜年、吃元宵、做灯、猜灯谜等活动,让孩子知道新年是一年的开始,过新年是团圆的日子、是大家最高兴的日子。中秋节到了,小朋友们一起做月饼、吃月饼、互相赠送节日祝语、一起赏月,并通过一些关于中秋的故事、古诗,感受游子的思乡之情,体验家人团圆的亲情。重阳节,我们引导幼儿了解中华民族传统的爱老尊老的美德,组织活动让孩子为老人们演出、为爷爷奶奶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培养了孩子关爱老人的情感,也知道自己长大懂事不再麻烦大人,以建立初步的责任感。端午节了。我们让幼儿了解了端午节的来历,知道了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事,激发幼儿对爱国人士的敬爱之情,萌发幼儿的爱国情感,同时,在包粽子、吃粽子、做“划龙舟”游戏的活动中,让幼儿在欢乐中体验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又如:在中班《春天来了》的主题活动中,我们增加了“风筝节”的二级主题,我们通过认识欣赏、“大手牵小手——和爸爸妈妈一起做风筝”、“走进春天——亲子放飞风筝、“春在七色花——七色风筝节”等系列综合活动,引导幼儿对“风筝”这一中国传统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和喜爱。这样,既丰富拓展了原有主题的内容,又达到了主题内容与民族文化教育内容有机结合渗透的目的。
三、实践中的思考
(一)主题活动中渗透民族文化教育内容,要遵循“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 我们强调民族文化教育应注重面向全体幼儿,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从民族文化教育和以幼儿发展为本的角度确立目标、内容和方法。要关注幼儿的需要、关注幼儿的个性发展的特点,与幼儿现实生活相联系,关注幼儿的生活经验,以更好的体现生成、体现幼儿的自主性。
(二)主题活动中渗透民族文化教育内容,要注重把握课程的平衡
在把有关民族文化教育内容渗透到主题活动的过程中,老师要尽可能地考虑到学习、运动、游戏、生活课程之间的平衡,而每个主题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在整合课程观的指导下,这需要老师灵活的运用和把握。
第二篇: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摘要】语文教师肩负着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责任。本文以语文教材为立足点,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课外活动为突破口,阐述了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
【关键词】初中语文传统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4-0065-02
我国有五千年的文化历史,我们祖先留下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然而,由于各种原因的存在,传统文化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发扬,中学生对传统文化了解不足,民族精神、传统美德严重缺失。对此,我国《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吸收丰厚博大的民族文化的精髓。语文教师肩负着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责任,笔者在对传统文化教育深刻理解的基础上,从教材、课堂和课外活动三个方面对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进行了探讨。
一、以语文教材为立足点,不断挖掘传统文化的价值
语文教材中承载着厚重的传统文化内涵,为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然而,许多语文教师只重视传统文化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它的“人文性”,总体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以人为本”是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如儒、道两家的思想体系都是“以人为本”的典范。如《论语》、《孟子》中所体现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至今读来仍受益匪浅。儒家思想体系影响着古代许多名人,如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以及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易中天曾说:“做学问用儒家的好,实实在在;做人用儒家的也好,堂堂正正。”道家思想讲究“天人合一”“清静无为”,这并非是消极的人生观,蕴含着一种朴实无华的辩证思想。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正是他在逆境时用道家思想来抚慰自己。其实,不论道家,还是儒家,他们的思想体系中都渗透着对美好社会、人生的向往。
中华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中华民族传统下来的礼仪文化是闻名于世的。《礼记》就是一部以礼仪制度为主题的著经典。《论语》中的“人人不知而不愠”、“已所不欲,勿施于人”,《陈太丘与友期》中的“诚信”以及《鱼我所欲也》中“善”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教材中还有很多爱国的思想情节,如岳飞的“精忠报国”,诸葛亮的“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以及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都体现了忠君报国、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所蕴含的思想远不止这些。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不断从教材中挖掘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渗透到教学之中。
二、将课堂作为渗透传统文化的主阵地
教师要花费力气深入研究传统文化及教学课型,以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方式将传统文化在课堂上呈现。首先,应激发中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古文难懂,许多学生都害怕学习古文,对其敬而远之。教师要想使学生接受古文,应该先激发他们学习古文的热情。譬如讲《红楼梦》,让学生直接阅读肯定是行不通的,如果先把故事情节告诉学生,引起学生们的好奇心,再把周汝昌的《红楼小讲》,刘亮等人讲解的红楼诗词介绍给学生,吸引他们去读“红楼”,这样就更加容易了。
古诗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它凝聚着我们太多的民族情感和古人的思想精华。许多学生只知其名,不知其义,背诵起千古名句来,琅琅上口,但如若问其涵义却不知道。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将诗句中优美的文字与诗的意境联系起来,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其中“直”、“圆”两字用得恰到好处,而如果将这两个字改为“白”、“红”或“立”、“悬”又会怎样呢?让学生体会其中的感受,从而增强对古诗文的好奇心,迸发学习的激情。
利用分点分项法也能提高中学生对古代人物的理解。文学往往是多面性的,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解读。在对古代人物的理解中,一定要从多个角度,不同的侧面进行分析和理解。如三国中的曹操,可以从“可爱的奸雄”的角度来分析,什么地方体现了他的“可爱”,什么地方体现了他的“奸诈”,又有什么地方体现了他的“英雄之举”,逐项逐点分析,就能对曹操这个人有深刻的理解。再如《木兰诗》中的巾帼英雄“花木兰”,可从“娇美的女子”和“刚健的英雄”这两点来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她。
比较阅读法可以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如阅读《小石潭记》、《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对比柳宗元、范仲淹和欧阳修的人生观。柳宗元“见水清鱼乐而乐,感石潭寂寥凄寒而忧”;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志向高远却无法实现;欧阳修将忧愁寄寓于山水之间,为政一方造福一方百姓然后“与民同乐”。另外,还有儒与道之争,唐诗宋词中现实与浪漫、豪放与婉约之别,都是可以比较阅读的,这样必定能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拓展课外,将多彩的文化生活呈现给学生
央视栏目“我们的节日”每逢佳节都会举办诗文朗诵会。在其带领下,随之而来的诗文朗诵潮日渐升温。在这一浪潮的推动下,学校也可以开设诗文诵读班,让学生积极地诵读古典文学,从而提高学生传统文化的积极性。不断创新教学视点,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如果只局限于教材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该通过课堂拓展和开设讲座等形式,引导学生加强课外阅读。可以先易后难,先让学生读一些现代作家的品评,如于丹的《论语》心得,易中天的《品三国》等,在阅读后再向他们推荐《论语》、《三国演义》等古典书籍。如此种种,引领学生走进更广阔的传统文化精神家园。丰富学生传统文化活动是新课程改革的具体内容。在学校举办传统文化活动主要有:结合教材举办综合性的文化活动,如《话说千古风流人物》等;结合本土特色举办乡土文化活动;开设“古诗文兴趣班”,以爱好古诗文的学生带动其他学生,掀起古诗文学习的热潮。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活动,让传统文化不再局限于课堂。
总之,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具体体现,初中语文要将这种文化传承下去。作为语文教学工作者,要积极担负起传承中华文化的光荣使命,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参考文献:
[1]赵洪恩,李宝席.中国传统文化通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杨艳.论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传承[D].辽宁大学,2009
第三篇:在古诗教学中如何渗透传统文化教育范文
在古诗教学中如何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曲靖市麒麟区麒麟小学
吕奉苍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党和国家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指出了新的历史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之路。古诗是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意境清新,含义深刻,语言生动,韵律优美而著称,是中华文化传统教育的一座宝库。那么,作为蕴涵着丰富中华文化传统的古诗在教学中该从哪些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呢?我认为,我们不是捡回过去的所有东西,而是要面向未来,继往开来,走出一条适合现代化背景下的素质教育途径。使每一位孩子在传统文化的涵养下,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中国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孕育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诗歌无异于是灿烂文明上的一朵奇葩。诗不仅历史悠久,作者众多,而且作品丰富,题材广泛,技巧高超,在世界文学史上堪称一绝。古诗以意境清新,含义深刻,语言生动,韵律优美而著称,是中华文化传统教育的一座宝库。
古诗文是我国古代文化艺术殿堂里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永恒的亮点,她不仅淋漓地展示了历代作家在人生旅途上的心路历程,更是形象地记录了中华民族在历史风云中的艰辛跋涉。我们阅读这些作品,既可以体会经岁月洗汰而不见褪色的绝代才情、历风雨销磨而未曾稍减的人生智慧;更可以饱览灿烂深厚的中华文化、传承受忧患锻冶而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人教版实验教材在小学阶段编排了中39首古诗词和4篇文言文,此外还安排了积累背诵的古诗词若干篇,此外,《课程标准修订稿》中还要求小学阶段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70篇(段)。如何在古诗文教学中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教学中应重视的问题。在古诗教学中如何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呢?我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在古诗文字词教学中感受汉字的魅力
古诗文中的字词是构成古诗文的基本内容,古诗文洋溢着中国文字的深厚的文化意蕴,潜藏着丰富的审美和诗意,充满着古人的智慧和丰富的情感。有着独特的文化魅力,教师在在古诗文字词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感受中国汉字独特的魅力。如王维的《泊船瓜洲》“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人一路上反复吟诵着,思考着,总觉得第三句中的“到”字太平庸,也不够贴切。后来改为“过”字,读了几遍,又嫌不好;又改为“入”字——“春风又入江南岸”,咦,这象什么话?不好!他自言自语着,然后又改为“满”字——“春风又满江南岸”,唉,越改越不像话了,诗人又抛弃了“满”字,跑了十多里路,想了又想,改了又改,却总是找不到一个妥贴的字眼。最后,他忽然想到在船上望见的绿色的山、绿色的水、绿色的田野和草木„„绿,不正是江南春天的象征吗? 何不用一个“绿”字呢?于是诗人大声吟诵道:“春风又绿江南岸”——好一个“绿”字!王安石到此才确定用“绿”字来取代“到”、“过”、“入”、“满”等字眼。第二天,诗人回到钟山的寓所,就立即把这首诗抄录在自己的稿本上。诗人想用一个动词来表现江南春天的景象,但他最终选择了一个形容词,将形容词作动词用,这就是“形容词动用”。“绿”不仅表明“绿色”,还有“吹绿了”的意思,将春风拟人化,更增添了动态美。
二、在古诗词教学中培育爱国主义情怀
优秀的古诗文中,这种传统精神总是永远闪耀它的光芒,令我们在掩卷沉思时精神为之一振。一是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位卑不敢忘忧国”是南宋诗人陆游一生爱国忧民的真实写照。他在《示儿》一诗中写道:“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诗人临死前,仍念念不忘祖国的统一。其爱国之心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王昌龄也在《出塞》中写道:“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在理解诗句意思和时代背景的基础上,深入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感,教育学生学习古人热爱自己的祖国,长大后做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是对家乡的热爱。唐代诗人李白在《静夜思》中“举头望明白,低头思故乡”,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久别故乡的深深思念。宋代王安石在《泊船瓜洲》中也写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表现诗人对家乡的无比眷恋。教学中,我们可以抓住这些千古名句,教育学生从小热爱自己的家乡。三是对人民的热爱。唐代诗人李绅在他的《悯农》中这样写:“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宋朝翁卷也在《乡村四月》中写道“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朴素的语言中体现了诗人对农民艰辛劳动的理解和尊重。三是向中华民族精神致敬。郑板桥的《竹石》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动人的画面:“瘦弱的竹扎根在贫瘠的石逢中,生长在陡峭的石崖上,被狂风、烈日、雨雪一次次无情地袭击着,竹子一次次被击伏在地上,又一次次迎着风霜雨雪倔强地昂起头。”使我们了解到当时诗人因为给老百姓求情救济而得罪了大官,被百般刁难,最终被罢官,但他仍然顽强不屈。两位诗人在他们的诗中分别用梅花和竹子来表达自己永不屈服和不畏强权的风骨,共同表达了自己顽强不屈精神。这顽强不屈和不畏强权的风骨就是我们提倡的传统精神。因此,在教学古诗的过程中,教师如能很好的引导学生品味诗句,领略和体会诗人的情感,就容易把握古诗中的民族精神,使学生内心充满对民族精神的敬仰和向往,从而引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向往。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深深体会诗中所蕴涵的情感,并从实际生活中培养尊重、珍惜劳动果实的习惯。
三、在古诗文教学中弘扬节日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学生对舶来品的外国节日趋之若骛,他们知道西方的“情人节”,却很少能说出秦少游笔下美丽的“七夕节”;他们对于“什么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知之甚少,却能准确的说出西方“圣诞节”的时间。可以说这些现象的背后,显示的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漠视。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大力借助于古诗的学习,来进行这一环节的渗透。例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就写了客居他乡的游子在中秋佳节来临时的惆怅!又如杜牧的《七绝•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路上远行的人好像断魂一样迷乱凄凉。写的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历代有踏青扫墓垢风俗。
每一个民族又有其独特的民俗文化,这是一种历史的积淀,极大程度折射出了民族生活的轨迹。我们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除了要让学生理解古诗中的传统节日,还要让学生深入了解其中所蕴涵的民俗文化。例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就给我们展示古人在重阳节有登高和佩带茱萸的习俗,民间传说重阳登高可以避灾,佩茱萸可以消灾除病。从这些习俗中,可以了解到先民们对幸福、美满生活的向往和寄托。配合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意识,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后收集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通过学习研究,学生对古诗中传统的一些风俗习惯就会有更多的了解。他们会知道重阳节不仅有登高和佩带茱萸的习俗,还有吃重阳糕、赏菊等风俗习惯,而且还会了解到如今的重阳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敬老爱老日;还会知道中秋节除了赏月和吃月饼,古人更有月下吟诗作画的雅兴;还会知道小年除吃元宵外还有元宵灯会;端午节除吃粽子外还有划龙舟;除夕除吃年夜饭还有吃饺子等。通过对古诗层层深入的学习,让古诗学习成为学生了解民俗文化的一个窗口和平台,从而引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因此,在古诗的教学过程,我们应该让学生在对传统节日的了解中,去深深的挖掘、体味诗人隐含于节日背后的赏心悦事、痛苦忧愁,使学生对古诗的学习不仅仅停留在朗读和背诵的层面,这样就延伸了学习古诗的内涵,培养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提高了学生的精神境界,同时,也使学生对古诗中的传统文化也产生的兴趣。通过这些古诗文的教学,让学生明白了我们的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节日的由来,以及丰厚的文化底蕴,使传统文化节日重新走进我们的生活,尤其是我们青少年的生活中。
总之,在古诗文教学中不断渗透民族传统文化,能使学生在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的同时,不断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不断开阔他们的视野。不断丰富他们的知识储备,从而使他们形成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全面提升人文素养,这才是语文教学的真正目的,这样的语文教学才有意义,这样才能使中国传统文化不断传承,展现出更加迷人的魅力。同时也让我们的学生在优秀古诗文的熏陶中变化气质,提高民族主体意识和民族文化修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的优良道德品质,重塑当代中国伟大的民族精神。
第四篇:幼儿园主题活动中渗透民间艺术教育的尝试.
幼儿园主题活动中渗透民间艺术教育的尝试
祥星幼儿园
李海珍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吸收和引进了大量的世界进步文化。高科技的技术,现代化的信息,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当代的孩子正被越来越多的洋食品、洋玩具包围着。久而久之,会造成孩子们淡忘了对本民族、本地区传统文化的了解。“民间艺术不仅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最好形式之一。较之其他的教学艺术形式,更能形象地、直接地、全面地体现中国民间和民族文化,更能激发人们热爱祖国和增强民自尊心、自信心”。这是一位资深学者的话.我们知道,二十一世纪的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和民族素质的竞争,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纵观世界幼儿教育,很多国家都非常关注幼儿对本民族、本地区优秀的艺术成就的学习。我国幼儿园教育的实践表明,对幼儿进行民间艺术的熏陶是可能的和必要的。
随着新《纲要》贯彻实施,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主题性教育模式正被幼儿园广泛所采用和推广,采用主题的形式综合儿童各领域的学习内容,把主题内容直接和儿童的真实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使主题建构在儿童已知和想知道更多的知识背景上,是一种预设和生成相结合的开放性系统。
因此,怎样在主题活动中渗透民间艺术的教育?怎样将民间艺术的内容更合理、更系统的融入到主题活动中?是本课题要探讨、尝试的问题。
二、实验设计
(一)、实验假设
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从素质教育的需要出发,以促进幼儿个体发展为前提,以主题活动为主要的活动形式。活动中抓住教育的契机,渗透民间艺术的内容,培养幼儿对民间艺术的兴趣,感受民间艺术活动的无穷魅力。
(二)实验前期准备:通过网上查询、翻阅资料等途径了解了一些传统的民间艺术活动,如:民间音乐、民间美术、民间文学、民间游戏、民间节日、民间饮食文化等等。民间艺术是指由劳动人民直接创造的,反映普通劳动者对生活的 认识感受,表达普通劳动者审美观点并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民间俗成、世代沿袭的艺术。
(三)、实验原则
1、兴趣性原则:兴趣是幼儿学习和游戏的动力,为此,在材料的提供和活动安排上注重幼儿的兴趣点,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能及创造镁的能力。
2、启蒙性原则:学前阶段是人生的启蒙阶段,所以,在研究过程中,所确立的目标是启蒙性的,没有追求过高的认知目标,不任意拔高,也不盲滞后,使幼儿成为探索的主人,鼓励幼儿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3、陶冶性原则:艺术活动就是让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在民间艺术活动中注重以美感人、以美动人,从而发展幼儿的艺术感染力。
4、家园共育原则:民间艺术来源与人们的生活,注重和加强和家长的沟通和交流,正是为民间艺术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活动来源,也促进了民间艺术活动的深入开展。
(四)实验对象和时间:
1、实验对象:本课题实验对象为宁波市祥星幼儿园大班43名幼儿。
2、实验时间:一学年(2003年9月━2004年6月)
三、具体操作
(一)创设环境,激发幼儿对民间艺术的兴趣
《纲要》中明确指出:“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人的视觉现象是一种积极的探索,环境是一种无声的刺激。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为幼儿创设的环境、情境能激发幼儿去感知、去发现,从而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
1、创设美的物质环境。在幼儿园里以民间艺术的特色来创设环境,如:在每个班级的外墙上布置了不同主题的民间活动,端午赛龙舟、春节舞龙、元宵闹花灯。在通道上采用了具有传统民间特色的年画、十二生肖、风筝、脸谱等等。让幼儿在充满民间艺术的氛围中感受民间艺术的美。
2、创设走进自然、社会的机会。为幼儿提供外出参观的机会,使幼儿更直观、更形象的感知传统的民间艺术的美。为此,组织假日活动小组利用双休日和 节假日到天一阁、保国寺参观,带领幼儿到月湖、梁祝公园踏青,让幼儿了解家乡的名胜古迹和传统文化。
(二)根据主题内容将民间艺术活动融于其中,让幼儿感受民间艺术的无穷魅力
主题形式的教育是一种预设和生成相结合的开放性系统。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发展水平来选择或生成一定的内容。为此,我们充分抓住教育契机,结合原主题内容的特点将适合的民间艺术内容渗透在其中,使幼儿在平时的活动中潜移默化感受了民间艺术活动的魅力。
在《绿色家园》的主题活动中,在为了更好更全面的教育幼儿保护我们的地球,做个环保小卫士,生成了民间文学活动“大禹治水”。生动的故事情节使幼儿明白了古人治水的不易。在《春天来了》主题活动中,由于幼儿对风筝很感兴趣,而风筝是我国传统的民间工艺,为此,生成了“风筝”系列活动,使幼儿在欣赏风筝、放风筝、制作风筝等一系列的活动中感受到了民间工艺的伟大。在《有趣的动物》中把“老鼠嫁女”“守株待兔”等一些民间广为流传的故事、寓言融入其中,使幼儿在风趣的故事中明白了一定的道理。
民间艺术的内包罗万象,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因此,在每个主题中都要仔细分析主题内容,寻找与主题相吻合的民间艺术内容。这样,不仅拓宽了幼儿的视野,而且提高了幼儿的各种能力。
(三)利用民俗活动,开展“民间艺术”主题活动,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民间艺术成为幼儿园的课程内容,是因为它有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对幼儿而言,民间艺术就是动手、动身和动脑的艺术,民间艺术就是与提取一定的生活经验联系在一起的艺术。因此,要利用本土的、地方性的民间传统节日来开展主题式的活动。
春节的舞龙舞狮,元宵的闹花灯,端午的赛龙舟等一些传统的民间活动有着无穷的魅力,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孕育了我国独有的民俗节日和活动。
在元宵节来临时,我们组织幼儿包元宵、吃元宵,请家长帮助孩子做花灯,并让幼儿提着自己家做的各式花灯进行游园展示活动,并把花灯布置在幼儿园的通道上,使全园的幼儿都感受到了节日的浓浓气氛。在端午节中让幼儿看老师裹粽子,制作香袋,观看赛龙舟的VCD,给他们讲屈原的故事。在中秋活动中还 3 开展了大带小的“中秋大团圆”活动。在欢庆春节、重阳节等民间节日时,我们都失时机的组织了各种形式的主题活动,从而使孩子了解了节日的来历,同时也感受了民俗活动的丰富多彩,激发了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四)挖掘家长、社区资源,促进民间艺术活动的深入开展。
民间艺术来源于民间的生活,我们这一代的青年教师所接触、所了解的民间活动屈指可数。而我们的幼儿园处在城乡交接处,部分家长从小在乡间长大,了解的民俗活动较多。为了更好的、更全面的对幼儿实施民间艺术教育,我们积极主动的向小朋友的爷爷、奶奶们讨教,并发动家长一起搜集资料,为幼儿欣赏、学习提供了机会。组织的班级假日活动小组,得到了家长的普遍支持,每次活动家长都能积极参与,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民间艺术活动能深入的开展,家长是我们支柱和后援团。
四、实验成效及体会
通过历时一年的教育研究,发现在主题活动中渗透民间艺术教育是完全可行的,它不但不与主题的活动相抵触,而且效果相当的理想,它促进了幼儿各方面的发展。
(一)民间艺术活动培养了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
神话、歌曲、童谣等绚丽多彩的民间艺术像一股股甘甜的清泉滋润了幼儿的心田。大禹、精卫等让幼儿懂得了什么是不畏艰难。〈孔融让梨〉又让他们知道了互相谦让的道理。民间艺术教育增长了幼儿对祖国、对家乡的情感,在许多发面都表现出了自信、坚强勇敢的性格特征。
(二)民间艺术活动提高了幼儿的审美能力。
民间艺术来自于生活,反映生活,但又不同于生活本身。民间艺术不是对民间生活的简单反映。民间艺术的美已不同于日常生活的美,民间艺术的美具有美学意义上的美的特征,民间艺术欣赏的过程,就是美的感受和欣赏的过程。因此,民间艺术就具有了美育的价值。通过民间艺术活动,幼儿讲的多、唱的多、看的多、操作的多,极大的开阔了幼儿的审美视野,拓宽了审美认知领域。
(三)民间艺术活动促进了幼儿思维的发展。
民间艺术本身就是综合的智慧。民间艺术首先具有艺术和审美的价值,但民间艺术的价值不限于艺术和审美。人们的生活态度、生活习惯、生活活动及生 活材料、生活环境等都会反映民间艺术之中。因此,民间艺术是一种综合的智慧,对民间艺术的感受、欣赏的过程,也是一种综合的学习过程。例如:民间文学中的“猜谜语”,不但可以培养幼儿积极动脑,丰富的想象力,而且训练了幼儿的综合分析能力,使幼儿的思维得到了发展。
在实施民间艺术教育的过程中会碰许许多多这样那样的困难,如有一些民间内容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发展逐渐的消失了,在开展教育时往往不得不中途中断。由于民间艺术内容涉及面广泛,而教材中现成的资料很少,这就需要教师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寻找教材和教学用具上。有些民间艺术内容有很强的迷信色彩,为此,教师在选择材料时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世界上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和民族风情,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壮大都必须深深地根植于自己的文化土壤之中。我们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文明史,祖先给我们留下了绚丽多彩的文化瑰宝。国家要振兴,民族要兴旺,都需要继承和发扬这些优秀的文化遗产。因此,作为幼儿教师我们要改变民间艺术“过时、老土”的观念,充分挖掘民间艺术中的精华所在,使我国五千年的古老文化能一代代的继承发扬。
2004年6月
第五篇:初中部“三月三”民族文化教育活动方案
初中部“弘扬民族文化 走进三月三”
民族文化教育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民族民间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民族民间文化引进校园,不仅是对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是我们创建特色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通过本次“三月三”民族风情文化展示活动,发挥先进文化的导向作用,弘扬民族文化,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民族、热爱生活、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文化、传承民族文化的意识和能力,是学生在多民族和谐校园中快乐成长。
二、活动时间及地点
1.活动时间:2014年3月20日——4月25日
2.活动地点:校园
三、活动内容
1.制作“民族风情三月三”展板(3月26日前完成)
2.百色各少数民族文化展示、参观民族风情文化走廊(3月26日前完成)
3.布置学生完成“三月三”相关民族文化实践任务,如收集民间故事、学唱山歌、学习制作民族工艺、参与节庆活动采风等,锻炼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4、组织成果评选。围绕传统节日和民族文化,组织摄影比赛评选,并将优秀作品进行展示,丰富学校民族文化教育成果,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校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水平。
四、活动要求
1.各班级按学校活动方案组织学生积极参与。
2.教育学生参加活动讲文明守纪律,确保活动顺利开展。初中部团总支 2018-3-23 附: 初中部“弘扬民族文化 走进三月三”
摄影比赛
你喜欢拍照吗?
你喜欢把平淡无奇的东西在你的镜头下变得不平凡吗? 这里有一个平台,无论你说鬼斧神工,还是巧夺天工,只要你爱摄影,爱拍照,赶紧来参加三月三的摄影比赛吧。无论是自拍,还是他拍,总有一款适合你。比赛细则 活动介绍:
三月三摄影比赛由初中部团总支举办,展示“三月三”民俗活动中精美的照片。作品要求:
1、题材必须与“三月三”家乡民俗有关,风土人情、民俗文化、民族服饰文化、民族舞蹈、民族工艺、小吃文化等等,作品要求主题鲜明,画面精美,健康向上,形式新颖。
2、参赛作品必须为参赛作者纪实、原创拍摄,谢绝盗图、电脑创意和改变照片原始影像的作品,照片可作大小、亮度、对比度、色彩饱和度的适度调整,不得做合成、添加、删除、大幅度改变色彩等技术处理。
3、参赛作品彩色、黑白不限,可以是单幅作品,也可以是由2-4幅单张照片组成的组照,统一按7寸规格晒印出来。
4、每幅(组)照片在背面注明作者班级及姓名、作品标题、照片说明,每人限1份参赛作品。参加对象: 初中部七、八、九年级的学生 活动时间: 2018年3月25日-2018年4月25日作品征集
2018年4月26日-2018年4月28日进行作品投票、评奖 2018年5月 进行作品颁奖以及作品展示
评选办法:由领导小组组织资深摄影爱好者和美术老师对作品进行评选 奖项设置:
1、设一等奖2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8名,优秀奖10名;最佳组织奖2名,最佳创意奖1名。
2、获奖作品可获得精美绣球一个以及精美礼品一份。
3、参与者均可获得精美明信片一张。参与方式:
参与者请将作品打印(彩色或者黑白)并上交1-2办公室乃老师处,电子版发送至邮箱75243092@qq.com。截止发送时间为4月25日20:00 其他事项: 未尽事宜及最终解释权请详询黄老师。
初中部团总支
2018-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