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李艳波】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课堂互动模式探讨
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课堂互动模式探讨
李艳波
(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实验高中,内蒙古 通辽 028000)
摘 要:在教学中实施互动教学实践活动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教师教有所得学生学有所成这一双赢效果的有效教学方式。因此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实施互动教学,对教师和学生的发展都能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化学教学;课堂互动;发展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要实现课堂互动就需要化学教师充分了解互动教学理论的内涵、作用、特征以及运用技巧等基础上在化学教学课堂上实施互动教学以达到课堂互动的目的。
一、互动教学基本内涵解读
任何一种教学理论的运用都应该建立在教师熟悉其基本内涵的基础上。“互动教学”的基本内涵是将教育活动看作是师生进行一种生命与生命的交往、沟通,把整个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相互统一的交互影响和交互活动的过程。在整个活动过程中通过教学互动的方式即通过调节师生关系及其相互作用,使师生之间能够形成和谐有序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的互动,强调互动模式,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有生气更加有活力,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结构模式。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使活动的教学,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应该转变传统意义上的教师单纯教,学生单纯学的教学方式,应该强调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师生之间应该成为彼此交流情感,和谐互动、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的合作伙伴。
二、高中化学教师课堂互动的具体策略
先进的教学理论只有被教育工作者有效的运用才能转化伟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化学科目的特殊性在于化学科目既是理科科目同时又是基础自然科学,对于理科的学生来说学好化学科目非常重要。化学科目既是学生高考的重要组成科目同时化学教学、化学实验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研究意识的重要途径,提高化学教学质量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师生互动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化学教师转变角色,努力创设师生互动情境
教学是一种师生之间沟通与合作的活动,建立平等的对话模式是有效互动的基础所在。在教育界有一句流传甚广的话:蹲下来和孩子说话。这里的蹲下来不是指教师的某个身体部位蹲下来,而是教师的心灵的蹲下来,即教师要在心灵深处平视学生, 同时也让学生平视。教师要尽量克服自身受传统的师道尊严带来的消极影响,努力转变自己的角色。新课程下的师生应该是互尊互爱的朋友, 新课程下的课堂应该是平等对话的乐园。课堂标准认为,课堂教学是师生教学相长、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新课程强调课堂教学是沟通, 是互动, 是交往, 是合作, 意味着老师和学生完全是平等的, 应该共同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 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 从而求得新的发展;也就意味着教学的过程需人人参与,平等对话, 合作建构。化学教师在教学生的同时更多的要扮演的是引路人和良师益友的角色,以此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为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奠定基础。
(二)注重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化学教学中的课堂互动不止是单纯地存在于教师和学生之间,同时也存在与学生与学生之间。毕竟中国学生内心深处往往都存在着一定的畏师情绪,尽管化学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努力转变着自身角色,尽可能地给学生以亲和力但学生心目中那个坎儿只有学生自己明白
作者简介:李艳波(1973-),天津市人,硕士,中学高级职称,研究方向教学管理及化学教育教学。
是否真的跨过,因此化学教师在注重自身角色转变的同时要注重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也是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高中阶段的化学反应、化学元素等相比于初中化学而言难度大得多,对学生的学习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与学生之间开展互动讨论也是必需的。化学教师可以通过学生间的小组合作,以及让学生自己进行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来实现学生之间互动的目的,可主要通过一下两种方式加以实现。
1.分组合作
化学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使各个学习小组之间开展互助合作,这样既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一是,学会合作有助于学生今后更好的立足与社会,合作交流也是进行生生互动的重要途径,但在实际教学中,分组合作的实际效果往往和预想的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有时是低效的,有的时候甚至是无效的。学生与学生之间在探究合作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合作交流的基础,没有能够有效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互动,导致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究其原因这既与教师的分组情况有关同时又与学生有无合作一是有关。化学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人,也是学生的分组人,在分组时应该尽量做到科学性与合理性。将班上化学成绩较好的学生与化学成绩较差的学生进行合理分配使其能够有机结合,实现组员之间的互助合作。其次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能够进行独立思考,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建立在学生独立思考后,使学生之间能够将自己的思维与同伴进行交流,从而达到互动交流与合作的目的。
2.自主探究
一些学生有兴趣的问题不但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引发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能使学生朝着解决问题的方向进行努力。化学教师把一些有兴趣的问题抛给学生后,教师进行引导,学生就可以放开手脚尽情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有很大的空间进行互动。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化学教师应该鼓励学生遇到问题时勇敢提出来,杨振宁教授曾经说过:“做学问就是要学会怎样做问题”,自主探究的过程本身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遇到问题及时请教教师,教师通过解决问题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通过互动发现学生的思路和想法以及对某个问题的困惑点在哪里,遇到整个班级都存在困惑的地方化学教师应该进行集中讲解,才有助于学生的发展。此外在自主探究过程中体现得更多的是生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尤其是兴趣点相同的学生更会一起进行讨论、探究,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三)给学生评价的权利
化学学习无论是化学元素的记忆还是化学反应的掌握都需要学生下功夫,但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与学生的化学学习效果有着密切的关系。化学教师应该本着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为学生的发展负责的态度,通过一段时间的讲解以后,给学生教学评价的权利。评价自己的教学方式是否得当,评价自己再教学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学生评价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学生可以向课代表反应化学教师情况,也可以再课堂上化学教师专门留有时间让学生进行评价。但中国学生往往存在着一定的畏师情绪,化学教师可以采取向学生发放问卷的方式使学生可以进行匿名评价,以达到给学生评价权利的目的。通过学生进行评价这种方式进行师生互动,虽然这种互动是一种显形的,但却更有利于发现学生心目中对化学教师的看法,为化学教师以后进行教学设计、教学改进奠定了基础。
课堂互动是教学互动中的最主要方式,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不能仅仅局限在课堂上,也应该延伸到课外,教师通过课外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可以对学生的家庭情况、兴趣爱好等有深入的了解,在拉近师生距离的同时为教师进行更好的因材施教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周延华.如何有效构建自主互动教学组织形式[J].职业,2010(12).[2]陈浩烁.新课程中的课堂互动[J].广东教育(教研),2007(2).[3]卢建国.互动教学与和谐师生—亦谈师生关系在教学中的作用[J].现代交际,2010(5).2
第二篇:2011数学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李艳波
2011数学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欣源中学李艳波
通过学习了《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2011年《义务教育数学 课程标准》发生了重要的变化,由原来“双基”的提法变成了现在 “四基”提法,《数学课程标准》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始终贯穿着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与过去的课标的理念发生了质的变化,如何适应这一变化,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呢,通过学习,结合多年教学工作实验,我深深体会到,学生是整个教学活动主体,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真正提高数学的教学水平。
一、要广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学科又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应用的广泛性特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会感到有些枯燥,困难,特别是学生对于抽象性、逻辑性的东西的理解能力是非常有限的,要达到“四基”的要求也是十分困难的。所以具体的教学中要充分利用他们天真活泼、敢想敢干的创造性的心理特点,广泛激发他们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兴趣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学习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主动地接受它,集中精力地学习它、应用它。作为数学教师,如果我们在课堂上能精心设计,巧妙安排,时刻注意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教与学之间才能达到真正的合谐统一,才能不断地提高教学水平。
二、要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机会
新数学课程标准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情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机会,体现了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这就要求我们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进行解释和应用,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才能有益于学生发现,理解,探索和应用数学。要做到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必需从熟悉的生活背景引入,数学的教学内容大多数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这样的引入,贴近学生的生活,沟通了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的确就在身边,现实生活的确离不开数学,从而消除了对数学的陌生感。
三、要注重个性发展
不同的学生对数学的认识程度、认识角度会有所不同,具有不同兴趣,爱好,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所以要体现差异性培养,一是要尊重学生差异,因材施教,个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在教学活动中要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特殊的个体,都是具有不同兴趣,爱好,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我们要承认这种差异。然后因材施教。二是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注重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有权选择他们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提高数学能力。
在教学中,只要我们做到了激发兴趣、结合实际、个性发展,就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从而达到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要求。
第三篇:互动教学模式
思想政治理论课合班教学“双 主”互动
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2009年4期
《鄂州职业大学学报》
夏兰芬
(鄂州职业大学
社科部,湖北
鄂州
436000)
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合班教学成为普遍现象,这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带来了挑战。该文从合班教学的现实状况入手,谈合班教学环境下思想政治理论课 “双主”互动教学模式的概念内涵、实践过程及实践意义。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合班教学;“双主”互动教学模式 随着经济的发展,高职院校的扩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普遍存在“生多师少”合班上课的现象,这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带来了挑战。当授课教师身处“以一当百”的境地时,単一性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课型、教法不能满足高职学生的需要。高职教师必须改进传统的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走出先进的多媒体信息单向流动的电灌误区。积极探索“双主”互动教学模式,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笔者从合班教学的现实状况入手,谈合班教学环境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双主”互动教学模式的概念内涵、实践过程及实践意义。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合班上课教学的现实状况 1. 教室学生人数多,授课教师控制有限
授课教师控制力的强弱是决定课堂效果的重要因素,而教师的课堂控制能力总是有一定的限度。据研究,教师在教学中视野的覆盖范围一般不超过25名学生。教师站在讲台上的视觉控制宽度一般小于10人,视觉纵深小于10排。当注意对象的数量超过这个数量后,则无法有效地把握。如果教师处在专心讲课状
【1】态,其控制范围还要小。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合班教学的学生人数远远超过了教师的控制能力,致使教师身心疲惫。课堂上经常出现学生说话、睡觉、发短信、看课外书籍等情况,教师很难控制好课堂秩序。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难以保证。
2.教室学生人数多,学生被关注的时间份额减少,师生之间心理距离扩大 教师在“身处百人”的大班环境中上课,无法全面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也不可能有足够的精力关注好每一位学生思想动态,高职学生得到教师关注的时间份额相对减少时,师生关系变得疏远,师生之间心理距离扩大。高职学生基础差底子薄,没有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一旦缺乏归属感,情绪低迷,就会变得浮躁不安,难以很好地坚持学习,学习任务不能圆满完成。
3.合班教学环境下中职升上来的学生时空错位,学习处于被动状态
高职学生中有部分是中职上来的,他们学习、生活习惯松散,时空明显错位。吃饭时间人在寝室,上课时间到了,还提着过早的塑料袋往教室走,讲授新课内容时他们处于休闲状态,不知从何学起,作业不能自己按时完成。这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带来较大的挑战。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合班教学“双主”互动教学模式
思想政治理论课合班教学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任何新事物的产生,都会出现新情况、新问题,这就需要授课教师尽快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重新建够教学模式。
(一)“双主”互动教学模式的概念及内涵
“双主”互动课堂教学模式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师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以实现课堂教学效率最大化的一种模式。区别于其他模式,其显著特征是教师和学生两者都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两大主体交互在一起,共同参与课堂中的教和学。这种模式下的课堂是由教学内容、教师和学生共同构成的有机系统。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三者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互为一体的动态平衡关系。主体参与的课堂教学系统就是由教学内容、教师、学生及课堂环境有机构成的生态系统。这种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激发了学习兴趣,培养了创新精神,重视了人格培养。通过主体的全员主动参与,最大限度地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课堂生成及问题的解决,提高了课堂整体效率。
(二)大班教学条件下“双主”互动教学模式的实践过程
参与式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双主”模式的最好体现,它能够让学生有机会以主人翁的态度去观察、思考和分析一些现实问题,同时也能够发挥学生自己的专长进行创造性地学习。[2]
“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 参与互动教学模式需要做好准备工作。这主要表现在三个阶段:
(1)第一次“破冰之旅”的“双主”互动教学模式为教学搭建平台 每一学期的第一次课,笔者从未上过新课,而是从四个方面进行“双主”互动。首先是自我介绍,让学生知道笔者喜欢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即教书,喜欢交最真诚的朋友即学生;其次是笔者将教学论文与学生共享,让学生意识到高职的学习理念是学、研相结合;再次是讲明师生平等共同遵守的班规、学期安排、学分结构;最后是让学生即兴演讲说出自己内心想说的话。一颗真诚的执教之心交给了高职学生,学生也会坦诚地向老师讲出远离亲人无处说出的内心话。高考失误的同学沮丧地说,理想的大学与现实的大学落差太大;有些女生含泪地说,尽管来校一个多月,我们还是非常想家;有些男生反应,饭菜口味很不适应;有少数学生在演讲的时候,情绪低落,声音哽咽等等。面对此情此景,课堂上能用语言劝说解决的就当即解决,让他们心服口服,问题严重的下课后马上交心谈心尽快解决。通过“双主”互动,学生对老师产生了信赖感,能很快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也掌握了学生的第一手材料,做学生的思想工作能对症下药,讲课也能联系高职学生的现实,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很好的实效性。譬如,英语系有位女生课下交谈时说,不知怎的咱寝室女生都不理我。想起她的第一次即兴演讲,微笑着试探地问是不是你过于积极表现自己,女同学嫉妒你?如果你心正,是为了学习和工作,女同学会很快改变对你的态度。多年的实践证明,第一次“破冰之旅”的“双主”互动教学模式为整个学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作了很好的铺垫。
(2)教学过程中“化整为零与化零为整相结合”的方法,激励小组成员积极参与互动
营造一个井然有序而又生机勃勃的课堂教学环境是高职合班学生的迫切愿望。然而合班教学的课堂秩序有时失控,是因为学生人数远远超过教师的控制范围,要想降低教师的直接管理人数,就要使用课堂教学管理 “化整为零”的方法把班级划分为小组。在班干部的带动下自由组合,小组成员按合班人数多少而定,最多不超过10人,组长由每组成员选定,上课坐在以小组为单位的固定座位,每组针对教师安排的某一问题进行交流与探讨,由组长总结发言。譬如,讲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时,为了体现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笔者围绕在地震废墟中见证“生的意义”,在奥运赛场边展示“笑的真挚”,在社会需要的地方挥洒“爱的奉献”等提出问题让学生交流探讨。使学生从典型事例和人物中深刻领会到中华民族数千年血脉相传的伟大凝聚力,并自觉成为民族精神的继承者和发扬者。同学们利用互联网和图书馆搜集资料,把思考和探讨的问题摆上课堂,他们非常珍惜难得的展示聪明才智的机会,他们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创造性往往会让人有意外的惊喜。教师在鼓励、尊重、平等的基础上对学生的观点进行评价、引导,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然而,一人难称百人心,还有的小组成员不是那么支持与配合,这就又要使用课堂教学“化零为整”的管理方法。课堂学习成绩以小组为单位计分,如有人迟到、早退、无故旷课或上课违反纪律都会导致小组被扣分,相反小组成员在课堂教学互动中表现积极就能为小组赢得加分,小组成员平时成绩与该小组的课堂学习成绩挂钩。教学实践证明,利用“化整为零与化零为整相结合”的方法组织课堂教学,有利于培养小组成员的团结合作精神,有利于提高小组成员参与互动的频率。小组成员之间互相管理、相互监督、相互鼓励、相互帮助的良好生活、学习习惯逐渐养成。这不仅大大减轻教师课堂管控的压力,而且广泛地调动高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解决了部分学生在课
【3】堂教学中被动接受知识被边缘化的问题。
(3)缩小合班教学环境下师生之间心理距离,建立课外互动平台
教师是学生的再生父母。为了缩小合班教学环境下师生之间心理距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以建立课外师生互动平台。通过师生课下交心谈心、设立共用邮箱、或用MSN、QQ等方式,使学生有问题及时向教师倾诉寻求帮助,教师也可以便捷地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并及时予以引导。譬如,来自河南的一位中职升上来的女生,第一次课刚结束,她快步走到讲台贴近我,含着泪向我倾诉近期在英语系学习的不愉快感受。我听后马上与她的家人取得联系,两次几个小时的交流,最终使家长、学生和学校达成共识,尽快解决了女生睡不着觉、吃不进饭的困惑。课堂外的师生互动是课堂教学互动的延伸,有助于树立教师竭力为学生服务的良好形象,有助于高职学生困惑时找到归属感,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信任纽带。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合班教学 “双主”互动教学模式的实践意义(1)“双主”互动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根据中外教育工作者的研究表明,大班教学中学生人数多并不是影响教学效果的根本原因。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秩序差、学生参与度低、学习动机弱等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学方法不能适应高职学生的教学要求。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仍占教学的主导地位,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模式也往往成为信息的单向流动,走入电灌误区缺少互动性。积极探索在大班教学环境下,全班同学共同参与的“双主”互动教学模式,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由厌学变为愿学,由被动转为主动。(2)“双主”互动教学模式,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现代教育理念告诉我们,如果要提高学习效率,必须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和参与精神,建立一种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实施“双主”互动的教学方式,将教师和学生同时纳入互动的情境之中,师生之间的心灵得到很好的沟通,教师在课堂能超常发挥讲授内容,学生能尽情开发创造性思维。实践证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最佳效果,是教学内容、教师意志和学生意志三者的和谐统一。只有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形成教师与学生两个主体互动的课堂教学动力系统,才能促进这种和谐统一的完美。
(3)“双主”互动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大班教学环境下思想政治理论的实效性
高职院校实践创新型的“双主”互动教学模式,能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实效性。高职院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立足现实,贴近高职学生生活,不断以先进的、生动的、丰富的思想道德教育信息和内容充实“双主”互动传播过程。在教育方法上反对单纯的道德灌输,把以理服人和以情感人有机结合,实现道德教育方法由封闭转向开放、由单一转向多样、由单纯外部灌输转向受教育者在参与和互动中积极主动地接受,从把大学生当成道德教育的听众变为道德教育的主体,让他们在参与中获益,在娱乐中感受,在生活中实践,不断提高大学生的自
【4】 主性、积极性、创造性等方面的品质与能力。
[参考文献]
[1] 杨胜松.论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控制力[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2(3).[2] 林震.大课堂条件下主体参与式的互动教学模式[N].中国教育报,2007-01-03.[3] 李国娟.思想政治理论课大班教学课堂管理模式初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12):39-40.[4] 金鑫、张耀灿.关于大学生思想道德及教育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2)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interactive teaching mode on big class teaching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XIA Lan-fen
(Ezhou College, Department of social science, Ezhou, 436000 Hubei,china)
Abstract: Big class teaching becomes a common phenomenon, which brings challenges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By means of realistic situation on big class teaching, the paper talks about concept connotation, practice process and significance of interactive teaching mode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big class teaching;interactive teaching mode
作者简介: 夏兰芬(1963-),女,湖北鄂州人,鄂州大学社科部讲师,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第四篇:高中化学课堂模式听课心得体会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听课心得体会
付建华
上学期,我们学校组织了高效课堂示范课。我听了一节化学课和物理课。讲课的两位老师都有很扎实的教学功底,在学生的情绪调动,学生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以及对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积极性、引导等方面都各有高招。两节课都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下既让学生获取了知识,又提升了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两节课都很值得我学习和回味,两名教师的优秀课堂教学活动和老师们的精彩点评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与自己在实际教学中的情况进行了对照,使我们感受颇多,受益匪浅,深切感受到本次听课对自己今后的教学有很大的启发。在此谈谈自己的感受。
感受之一:只要老师动脑筋去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办法突破知识的重、难点,学生就能在快乐的课堂氛围中掌握相关的化学知识。无论是在知识点的讲解,语言的组织,实验设计的新颖,还是在启发学生的探究性思考上,都给我耳目一新的感觉。
感受之二:新课导入各有千秋。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开场白为教学任务的完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尽管两位老师的开场白各不相同,但都异彩纷呈,让学生从一开始就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感受之三:注重学生参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两位老师的课充分体现了新课标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学生进行分组探究实验,进行现场即兴表演,对学生精彩的回答给予肯定和鼓励等手段,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也让整个教学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
感受之四:他们真正做到了集体备课,据两位老师讲,他们对本节的教学内容是统一教学理念,统一教学思路,明确教学目标,一起分析哪是重点、难点,分析如何突出重点、如何突破难点,评议出教案框架,定出大体的方案。每位教师再对照课标,研究学生,钻研教材,研究学法,发挥创造性,结合自己的教学风格及本班学生情况,再进行补充修改,写出每节的个性化的以学定教的教案,这样做老师之间可以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共同进 1
步。
感受之五:晚上我们组代表对公开课进行了中肯的点评,也让我更进一步的重新认识了每一堂课优缺点,学习了从哪些方面去评课、如何评课等。这也是这次听课留给我无比宝贵的教学财富!
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我们只能追求完美,但无法达到完美。老师们对讲课教师的课堂模式也提出了一些中肯的质疑:
1、先学后教,分层训练,跟踪指导的课堂模式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效益。但也有老师提出学案在给学生学习带来辅助的同时,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甚至限制了老师的思维,束缚了师生的手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由教教材变成了教学案,忽视课堂教学过程中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2、多媒体辅助的同时很多老师削弱了黑板的作用,忽视了教师板书和学生板演的作用。如两位老师在讲课过程中黑板上只是板书了课题,也有的一节课下来除了让学生口头回答一些问题外,没有让一名学生上黑板进行板演。
3、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形式化,而缺乏实效性。如有的老师在进行小组讨论时,学生进行讨论时间太短,甚至不到1分钟,导致后续的汇报交流难以开展而无效;也有的探究性学习活动或实验只是灌以一个名称而已,尤其是实验探究只不过是学生按照步骤演示一下而已,实质并没有真正展开探究活动或探究实验。
通过这次听课学习,让我们开阔了眼界,更新了理念,认识到了自身教学中的不足,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我打算在今后的教学中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改变备课方式,加强集体备课。
平时总是说集体备课,可一直落实的不好,教师备课大多数自己的课自己备,把自己关在教研室里一人一本教材一本教参,自己讲的自己知道,可谓“关门教书”“闭门批改”。备课、上课主要凭自己的经验,备课内容、形式、方法没有多大的改进。新课程下备课就是教研,备课本身就是一种教研活动,从备课起就应该改革。教师的合作备课特别
重要,靠集体的智慧可以大大提高备课质量。
2.注意营造民主开放鼓励个性的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以愉悦为中心教学。心理专家研究表明:愉快轻松的心境能使人心脑清醒,可以大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理解力。反之,压抑的心情使人大脑受抑制,思维混乱,学习效率大减。如果教师上课精神焕发,充满激情,再会煽情,和学生特别亲近,循循善诱,激励鼓舞学生,学生就爱学、乐意学,课堂气氛就活跃,学生就敢想敢说,就有自信心,就有学习化学的兴趣。课堂气氛沉闷、呆板,教学效果不可能好。
3.尽量做到“三不”:学生自己能说出来的,老师不说;学生自己能学会的,老师不讲;学生自己能做的,老师不做。比如:小组讨论后老师代讲;学生实验了,老师说出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这都没有体现学生是学习主人。
4.做到“三允许”:课堂中,不能总是设疑导思,设疑导思,那样只是把教师的导向作用发挥出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有不同的理解,产生不同的疑惑。老师除了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提问题外,更要让学生放下心理包袱,一允许学生有疑就问,大胆质疑,使学生认识到:不怕问题提得不好,就怕没问题。二允许学生畅所欲言,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使学生意识到:不怕见解错,就怕没见解。三让学生思考时允许邻近的学生之间商量,小声说话,商讨问题说话,课堂不叫乱。
5.适时评价:评价有考核、激励两重含义。既包括评价学生对知识、技能理解、运用的程度,是充分肯定还是纠正学生的不足。又包括激励学生的情感发展,使学生有积极的心理体验。评价不是一味地表扬,即使学生答错了,老师还是好好好,鼓动学生鼓掌,而且,一节课这种掌声不断,这不行。老师对该生积极回答问题的这种精神要激励表扬外,更主要应该评价他哪错了,为什么错,怎么改。
6、课后反思,集体研讨,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新课改对课后的要求主要是对课堂教学的反思。反思是反省、思考,具有研究性质。反思课堂效果,反思课前设计在本课的实际运用情况,反思师生双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如何改进等。课后及时反思,有利于我们对课前设计、课堂教学组织和实施等各方面的问题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有利于课后补救和后续教学设计及课堂教学的改进等,是我们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我们教师专业水平发展的助推器。
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们会更加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也希望今后能够举行更多类似的活动,让我们有更多学习的机会。
高二化学组
2014-02-05付建华
第五篇:高中化学课堂模式听课心得体会
高中化学课堂模式听课心得体会
2010年11月16日,在尚志高中举行了黑龙江省高中化学新课改课堂模式公开课。本次公开课吸引了全省众多的化学教师和专家到场观摩,我共听了两节课,都是选修5第二章第二节“苯的同系物”他们采用的都是“先学后讲,分层训练,跟踪指导”的课堂模式,具体方法是:每节课给学生10分钟时间自学,教师给出自学提纲,然后25分钟交流、梳理、讨论知识,最后十分钟时间进行测试,讲课的两位老师都有很扎实的教学功底,在学生的情绪调动,学生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以及对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积极性、引导等方面都各有高招。两节课都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下既让学生获取了知识,又提升了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两节课都很值得我学习和回味,两名化学教师的优秀课堂教学活动和专家们的精彩点评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与自己在实际教学中的情况进行了对照,使我们感受颇多,受益匪浅,深切感受到本次听课对自己今后的教学有很大的启发。在此谈谈自己的感受。
感受之一:只要老师动脑筋去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办法突破知识的重、难点,学生就能在快乐的课堂氛围中掌握相关的化学知识。无论是在知识点的讲解,语言的组织,实验设计的新颖,还是在启发学生的探究性思考上,都给我耳目一新的感觉。
感受之二:新课导入各有千秋。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开场白为教学任务的完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尽管两位老师的开场白各不相同,但都异彩纷呈,让学生从一开始就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感受之三:注重学生参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两位老师的课充分体现了新课标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学生进行分组探究实验,进行现场即兴表演,对学生精彩的回答给予肯定和鼓励等手段,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也让整个教学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
感受之四:他们真正做到了集体备课,据两位老师讲,他们对本节的教学内容是统一教学理念,统一教学思路,明确教学目标,一起分析哪是重点、难点,分析如何突出重点、如何突破难点,评议出教案框架,定出大体的方案。每位教师再对照课标,研究学生,钻研教材,研究学法,发挥创造性,结合自己的教学风格及本班学生情况,再进行补充修改,写出每节的个性化的以学定教的教案,这样做老师之间可以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共同进步。
感受之五:16日下午,各地市的专家代表对公开课进行了中肯的点评,也让我更进一步的重新认识了每一堂课优缺点,学习了从哪些方面去评课、如何评课等。这也是这次听课留给我无比宝贵的教学财富!
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我们只能追求完美,但无法达到完美。专家们对两位教师的课堂模式也提出了一些中肯的质疑:
1、先学后教,分层训练,跟踪指导的课堂模式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效益。但也有专家和很多老师提出学案在给学生学习带来辅助的同时,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甚至限制了老师的思维,束缚了师生的手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由教教材变成了教学案,忽视课堂教学过程中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2、多媒体辅助的同时很多老师削弱了黑板的作用,忽视了教师板书和学生板演的作用。如两位老师在讲课过程中黑板上只是板书了课题,也有的一节课下来除了让学生口头回答一些问题外,没有让一名学生上黑板进行板演。
3、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形式化,而缺乏实效性。如有的老师在进行小组讨论时,学生进行讨论时间太短,甚至不到1分钟,导致后续的汇报交流难以开展而无效;也有的探究性学习活动或实验只是灌以一个名称而已,尤其是实验探究只不过是学生按照步骤演示一下而已,实质并没有真正展开探究活动或探究实验。
通过这次听课学习,让我们开阔了眼界,更新了理念,认识到了自身教学中的不足,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我打算在今后的教学中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改变备课方式,加强集体备课。
平时总是说集体备课,可一直落实的不好,教师备课大多数自己的课自己备,把自己关在教研室里一人一本教材一本教参,自己讲的自己知道,可谓“关门教书”“闭门批改”。备课、上课主要凭自己的经验,备课内容、形式、方法没有多大的改进。新课程下备课就是教研,备课本身就是一种教研活动,从备课起就应该改革。教师的合作备课特别重要,靠集体的智慧可以大大提高备课质量。
2.注意营造民主开放鼓励个性的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以愉悦为中心教学。心理专家研究表明:愉快轻松的心境能使人心脑清醒,可以大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理解力。反之,压抑的心情使人大脑受抑制,思维混乱,学习效率大减。如果教师上课精神焕发,充满激情,再会煽情,和学生特别亲近,循循善诱,激励鼓舞学生,学生就爱学、乐意学,课堂气氛就活跃,学生就敢想敢说,就有自信心,就有学习化学的兴趣。课堂气氛沉闷、呆板,教学效果不可能好。
3.尽量做到“三不”:学生自己能说出来的,老师不说;学生自己能学会的,老师不讲;学生自己能做的,老师不做。比如:小组讨论后老师代讲;学生实验了,老师说出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这都没有体现学生是学习主人。
4.做到“三允许”:课堂中,不能总是设疑导思,设疑导思,那样只是把教师的导向作用发挥出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有不同的理解,产生不同的疑惑。老师除了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提问题外,更要让学生放下心理包袱,一允许学生有疑就问,大胆质疑,使学生认识到:不怕问题提得不好,就怕没问题。二允许学生畅所欲言,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使学生意识到:不怕见解错,就怕没见解。三让学生思考时允许邻近的学生之间商量,小声说话,商讨问题说话,课堂不叫乱。
5.适时评价:评价有考核、激励两重含义。既包括评价学生对知识、技能理解、运用的程度,是充分肯定还是纠正学生的不足。又包括激励学生的情感发展,使学生有积极的心理体验。评价不是一味地表扬,即使学生答错了,老师还是好好好,鼓动学生鼓掌,而且,一节课这种掌声不断,这不行。老师对该生积极回答问题的这种精神要激励表扬外,更主要应该评价他哪错了,为什么错,怎么改。
6、课后反思,集体研讨,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新课改对课后的要求主要是对课堂教学的反思。反思是反省、思考,具有研究性质。反思课堂效果,反思课前设计在本课的实际运用情况,反思师生双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如何改进等。课后及时反思,有利于我们对课前设计、课堂教学组织和实施等各方面的问题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有利于课后补救和后续教学设计及课堂教学的改进等,是我们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我们教师专业水平发展的助推器。
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们会更加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也希望今后能够举行更多类似的活动,让我们有更多学习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