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基于“学有优教”的城乡一体化理念,创新学校特色文化研究
基于“学有优教”的城乡一体化理念,创新学校特色文化研究
常熟市尚湖中心小学
一、核心概念界定
学有优教是指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优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教育发展理念,具体包括优质的教育目标和教师队伍;优化的教学过程和资源配置;优秀的学业成就和教育成效;优越的办学条件和学习环境。“学有优教”是在实现了“学有所教”目标的前提下提出的更高目标,体现了社会对教育的更高要求和更多期待,同时也是促进教育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优化资源配置、增强教师素质的内在动力和更高标准。
城乡一体化是指一定区域范围内城市与乡村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的有机结合,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相互依存、互补融合、协调发展的城乡关系,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格局,实现城乡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其中,城乡教育一体化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出现的阶段,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挥着重要的引领和指导作用。
学校特色文化是指与学校办学特色相匹配的文化,是学校和生命所在。办学实践证明,只有优秀的学校文化,才能孕育出优秀的学校教育,只有积淀深厚文化底蕴的学校,才能形成特色和品牌。学校核心发展力就是学校发展的特色文化。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教师素质、实现教育公平是各国教育发展的共同任务。美国、法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在实现教育均衡、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方面,西方发达国家采取了一些有益的做法。美国实行中央与州两级管理,联邦教育部机构主要起规划、指导和协调作用,各州政府根据本州法律制定教育方针、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在州域范围内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法国实行高度集权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英国实行国家统一领导与地方分权并存的教育管理体制,中央教育行政部门为联邦教育部,管理全国的教育事业;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为郡教育局,管理下属教育机构和部门的事宜。这些有益的经验和做法对于我国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关于学有优教的研究为数不多,有学者将“学有优教”作为区域教育现代化目标的内涵追求进行深入阐述,揭示了学有优教的独特内涵;中央教科所提出“学有所教”的六十条建议,对于学有优教的目标和追求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江苏省的县域教育目前正在由“学有所教”向“学有优教”发展,为学有优教提供了良好的现实基础。
我国的城乡教育一体化,在理论上,研究主要涉及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目标、指标、内涵、政策、策略、特征、评价体系、价值追求等方面;在实践上,主要形成了一些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成都模式、重庆模式、上海模式等。成都市形成了以人为本的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理念体系、良性互动的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结构体系、面向市场的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控制体系、三位一体的城乡教育一体化的保障体系的“四大基本要素”;重庆市根据“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的特殊市情,提出了六大措施;上海浦东新区通过加大教育投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等策略走出了一条卓有特色的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之路。
三、学校特色文化建设工程项目总体规划
尚湖中心小学始建于1914年,地处城乡结合的尚湖之畔,美丽的尚湖孕育了一方水土,蕴涵着深厚的地域文化,是良渚文化遗址,她给予了人生命之水,也赋予了教育生命之源,让教育充满生命情怀,让我们的孩子沐浴阳光,开启智慧,润泽心灵。“生命化教育”将是我们尚湖人今后追求的理想目标。
总目标: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张文质先生是“生命化教育”的倡导者与实践者,在他的理念指导下,我们对学校的办学理想、校训和“三风”进行了梳理、调整、继承和发扬。
我们的办学理想:顺有天性的成长,磨有灵性的课堂,育有个性的儿童,成有人性的未来。
我们的校训是“正心博学”。正心博学意为“正心明德、博学致新”。
正心可明德:我们尚湖中心小学作为一所百年老校,一直秉承每个孩子都重要的思想,崇德尚文,把德育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坚持德育也是教育质量的理念,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着好学生思品的底色。
博学可致新:我们尊重学校的每一个人,希望学校的师生博采众长,努力探索实践学习与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博览群书,不断增加知识的广度、厚度和深度,以适应时代的新变化和新要求。
正心博学还蕴涵着内方外圆的含义,所以也就有了我们“严、勤(内方)、实、活(外圆)”的教风,“自主、多思(内方)、合作、好问(外圆)” 的学风,诚(内方)勇(外圆)的校风,从而让每个人都能自主的发展,做最好的自己。
正心为德,博学为智,小赢在智,大赢在德。我们希望学生伴随这种愿望健康成长。
计划
一、“生命化教育” 理念下的精神文化建设:
1、要树立正确的德育观。成长重于成绩,做人先于做事,成人重于成才。德育是人认识、探索、肯定、发展和创造自己的一种积极手段,而不是消极防范的力量。德育的重点就是抓思想教育,难点是如何把思想体现到行动上。恩格斯说:“人们来到这个世界并没有带来镜子,而是从别人身上看到自己。”人与人之间的差距,能力上的差距其实是很小的,主要是思想。要通过开展触及人心灵的活动,提高学生辨别“真善美”的能力和服务社会、服务社区、服务他人的意
①要静得下心,识。同时要关注我们教师个人修养,在全民娱乐时代,一个人如果想做一番事业,兴趣太多未必是好事,特别是玩乐方面。网络越广,当代年轻人却只关心自己周围3米以内的事情,人们对手机和互联网依赖度越来越高,人的思考能力和交流能力却日趋下降。②要淡泊名利,人最喜欢福利和最好的比,工作和最差的比,这是人之常性,人之惰性。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有些事不是能用金钱来衡量的,奖金会忘的,一张证书永久保存。③要正直向上,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会有好中差,就会有左中右,大到学校,小到班级,而且人是有阶段性表现的,不要把人看死,人字结构说明有时上坡,有时下坡,有顺境有逆境,有高潮有低谷,正常人就有喜怒哀乐,能沟通就好,帮助别人,提升自己,学最好的别人做最好的自己。德育应该是一种社会形态,不是简单的课程。
2、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在学校,每个学生都重要,要注意了解每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孩子,因为学校不一定有所有事情的答案。所以大家千万不要把学校里的表现看成是一个学生的终点。对学生一直要有积极的心理暗示,经常鼓励一个学生,往往这个学生就会向好的方面发展,而且成功会带来成功。
3、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育就是要发现人的价值。每一个人都有价值,教育的责任就在于引导人们充分认识自己的价值,从而尽可能把各自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出来。教育就是要发挥人的潜能。每一个人都具有优秀的潜能,教育要使人的具有可能性的潜能实现向现实性的转化。教育就是要发展人的个性。个性是人们的世界观、现实态度、心理特征、行为方式等的体现,它既具有共同性的一面,也具有差别性的一面。教育应当使每个人成为活生生的主体。
计划
二、“生命化教育” 理念下的课程文化建设:
以课堂为抓手。把课堂还原成学堂,坚持一节课上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自主学习活动的时间不少于三分之一,教师单向引导讲授互动时间不超过三分之一,学生课堂交流练习、合作探究的时间不低于三分之一。让课堂教学成为师生的“生命场”。通过师生相互交流、沟通、启发、补充彼此分享阅历、积累、心态、情感、观念和价值取向。因此,在课堂上,不但要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中习得
知识,更要使他们掌握获取知识的技能与方法,为他们全面而个性化发展的人生奠定基础。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每节课以学生生成问题为中心议题进行学教活动,当然,教师应灵活选取能与自己预设问题产生共鸣的学生生成问题,以期达到激发兴趣、催生潜能之目的,努力为学生个性发展、和谐发展、全面发展提供平台,以期达到“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之目的。
以课题为杠杆。心理健康教育是我校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旨在培养学生阳光的心理,健康的人格,我们要继续出刊校本教材《学生健康读本》,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导,让学生学会要有勇气和信心去面对生活和学习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从而积极、平和地面对自己的人生,让心灵洒满阳光。要关注特殊儿童,确立特殊教育保障机制,确保残疾儿童少年接受更优质教育的机会和条件,丰富特教课程内容,让自然科学、体育、美术、音乐等走入特教课堂,共享教育公平。
以校本为突破。我们要以校本教学“结艺”为突破口,构筑师生的幸福人生,具体定位在三个目标上:
1、为师生发展提供一个平台,培养师生的动手、思维和创新能力,出好的作品、课例、案例、校本教材,让师生获得自我价值的实现和成功的体验。
2、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扬作一点贡献,因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让更多的人去了解中国结,更好地去把握它内在的元素,从而通过有形的资源去提炼教学的精华,去提升师生的教与学的品位。
3、增强师生的思想素养。让他们像中国结一样在曲折盘绕中,绘出自己的人生轨迹图,画出自己的人生幸福圈,从而构建一个向真、向善、向美的和谐校园。
计划
三、“生命化教育” 理念下的物质文化建设:
1、优化校园环境为“生命化”教育提供土壤。刚刚建好的学校二期工程,格调大方、色型大气、装饰大雅,绿化工程将围绕“桃李”和“芬芳”做文章,树种主要以碧桃、红叶李、桂花、樱花为主,寓意为:让每个学生都有一个樱花烂漫的童年,让每位老师都在桂花飘香的季节里,桃李满天下。下阶段,重点设计教室、走廊、过道等校园文化载体建设,让学校的每一面墙都能说话,配上一些文化景观,为这所近百年的老校赋予新的内涵。
2、加强装备建设为“生命化”教育插上翅膀。年内校园网接入带宽提到100M,学生教室提升到超短焦电子白板多媒体教学系统,教师办公笔记本电脑人手一台,照明、空调、饮用水、厕所等生活设施都将实现智能化、达标化和节能化。包罗万象的图书馆,宽敞明亮的体育馆,配置齐全的计算机房,将给学生更多的空间,同时要规范
专用教室、专用场馆的管理,做到能用、会用、在用、用好,从而全面提升教育技术装备在学校各个领域的应用能力。
3、创设安全和谐的成长环境为“生命化”教育保驾护航。继续完善校园安全稳定全方位保障体系,张力式电子围栏、高清视频监控全方位覆盖,实行人车道口分离进入校园,开展净化校园周边环境、放心上下学、快乐假期等专项提升行动,加强保安管理和教职工值班值日管理,放学时段3:00~4:30禁止任何车辆进入校区,教职员工车辆必须按指定地点停放。学校制度建设将进入到完善和抓落实阶段,完善主要是看有没有自相矛盾或者不切实际的部分,抓落实主要是看制度是不是停留在文字上而不是行动上,从细节上杜绝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营造安全的育人环境。
关注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生命化教育是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一种理念,一种思想,是对人的美好未来的肯定。未来的三年,学校将一如既往,团结一致,精细管理,依法治校,要经常反思,教育发展得越是快,我们越是要反思基本的东西有没有做好,我们所做的工作不能效率不高,成本太大。要淡化特例,强化平时,形成习惯是最高境界。要始终牢记:①经常抓小事,阶段抓重点,长远抓教育。②天天抓卫生,课课抓习惯,时时抓思想。③形式上一切从简,内容上一切求真,效果上一切求实,传承良渚文化,彰显和美尚湖,培育阳光少儿,为建设和美尚湖作出新的贡献。
四、研究创新点
近年来由于外来人口不断涌入,在本地学龄人口减少和追求优质教育资源而择校的双重压力下,城乡教育和学校之间的差距都在增大。为解决这一矛盾,尚湖中心小学基于“学有优教”的城乡一体化理念,注重“生命化教育”,创新学校特色文化,以此来为学校发展提供源动力,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持久发展。因此,学校设想利用每天的校本课程和活动课程开展一对一学校特色活动,即:一门学科带一个社团。语文——尚小文学社;英语——尚小旅行团;综实——尚小结艺社;品社——尚小律师团;数学——尚小科研社;音乐——尚小歌舞团;体育——尚小门球队;美术——尚小艺术院。通过开展这些社团活动,以及通过丰富多彩、深受家长学生欢迎、最具凝聚力的文化活动,努力创新学校文化,让学生多元、均衡、全能发展。从而,来提升学校的品位。
学生社团是学生以相同或相近的兴趣、爱好、特长或自身需要为基础形成的群众团体。因其具有参与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机动灵活等特点,能够成为学校文化的风景线。学校根据时代要求,社会及学生需要,借助系列化的主题活动,提炼学生的生命价值,丰富学生的人生素养,奠定学生的人生基础,打好学生的人生底色,让学
生享受快乐,快乐成长。
五、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收集有关学有优教、城乡教育一体化、国内外其他地区城乡教育发展的优秀经验、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探索经验,对课题研究资料的收集、汇总和整理,对课题研究成果进行抽象、分析和概括。
(二)调查研究法。通过采用访谈、问卷、咨询等各种调查手段,对区域城乡教育发展的现状进行全面调查,分析城乡教育间及区域内部学校间的差距、问题、原因,为课题研究提供现实基础和问题指向。
(三)行动研究法。根据实际条件、理论假设、预期目标等,拟定各项干预策略,并付诸实施,在实施的过程中采集资料,重视研究过程中各项数据的收集、反馈和整理,及时发现问题,做出必要的调整。
(四)叙事研究法。对于一些需要揭示内在机制、工作原理和运行模式的研究主题,需要采用叙事研究的方式,以主题叙事的形式进行说明和呈现。有利于认识和理解内在的规律和原理、科学表达研究成果。
(五)个案研究法。根据研究需要,选择有代表性的区域或学校案例进行个案研究,将重要的理论观点、研究结论融入具体的、真实的案例之中,研究其中内在的规律。
六、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3年9月—2014年2月)
1.检索、学习“优质教育”、“城乡一体化”有关文献和研究资料;
2.成立子课题组,拟定研究思路,制订研究方案; 3.论证、完善课题研究方案; 4.完成课题申报工作。
(二)实施阶段
1.2014年3月—2014年6月
(1)举行开题论证会,进一步完善研究方案;
(2)成立子课题组,制定具体的子课题研究方案,开始前测调查研究;
(3)在实证调查基础上,形成《尚湖镇城乡教育一体化基础调查报告》。
2.2014年7月—2014年12月
(1)以统一规划、统一管理为前提,在尚湖中心小学进行系统实践,深化、细化子课题的研究;
(2)进行阶段性的检查和总结,调整、改进下阶段的研究工作;
(3)在文献研究和调查研究基础上,形成《尚湖中心小学基于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学有优教”质量发展评估标准》初稿。3.2015年1月—2015年6月
(1)整理资料、分析数据,撰写中期研究报告,接受上级课题管理部门的中期评估验收;
(2)根据专家和管理部门意见,调整方案,进行后期研究。4.2015年7月—2015年12月
(1)及时总结经验,积累实践案例研究资料;
(2)汇集研究资料,子课题进行全面总结,完成子课题研究报告;
(3)进一步强化各研究部分的整合。
(三)鉴定阶段(2016年3月—2016年6月)
1.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将信息资源整合提炼,撰写子课题的工作报告和研究报告;
2.论文结集,论著出版。课题研究终期成果包括研究报告、专著、相关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研究个案、科研论文等;
3.召开鉴定会,接受课题鉴定组的终期评估鉴定。
七、完成子课题的保障条件
1.组织保障: 子课题组组长: 子课题组副组长: 子课题组成员:
2.经费保障:课题承担者市教育局将在研究经费上予以全力保障,尚湖中心小学行政将负责对拨款的管理和运作。保障调查实践、资料采集、会议研讨、论文结集、论著出版等各项支出的如期支付,保障开题论证、中期评估、结题鉴定的各项经费及时到位。
3.学术保障:聘请全国、省级多名教育研究专家担任课题顾问,约请多名专家实践指导课题的研究工作。
常熟市尚湖中心小学 二○一三年十一月六日
第二篇:统筹城乡发展,走有特色的城乡一体化道路
统筹城乡发展,走有特色的城乡一体化道路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社会经济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目标和要求。这“五个统筹”的各个方面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其中统筹城乡发展摆在首要位置,因为它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五个统筹”的“牛鼻子”,只有统
筹城乡发展,才能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要实现城乡统筹发展,除了体制的配套和保障外,一个重大的任务就是要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城镇水平、走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
中国人民大学黄泰岩教授认为:城乡一体化的核心是城乡经济的一体化,具体讲,就是要通过农民市民化、农业工业化、农村城市化来实现城乡生产方式一体化、生活方式一体化、市场体系一体化。由此,建设系统的任务就是为农民市民化,农业工业化,城乡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市场体系一体化搭建平台,营造环境。平台构建合理,环境营造舒适是城乡空间结构和资源布局优化,农村人口空间和职业转移顺利的关键。由于各地自然地理、历史传统、交通区位等的差异,城乡一体化道路不可能有一个固定的模式,要探索出一条有XX特色的城乡一体化道路,首先必须对XX市情有一个清醒而准确的认识。XX市委书记廖炎秋同志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用“优劣并存,喜忧参半”来概括XX市情的基本表征。这既认识到了XX交通区位优,城市发展快,经济来势好,文化渊源深的有利方面,也认识到了XX受到xx双重夹击,缺乏产业支撑,观念狭隘等劣势。只有加快城市化进程,走城乡一体化道路,才能避免外资留不住,内资往外流的“过水丘”命运,变劣势为优势,化忧为喜。首先必须解决两个认识问题,一要有开放的双赢观。加快城市化进程,并不是以与xx平起平坐,鼎足而立为出发点,而是以促进市域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市民化为目的。要有海纳百川、靠大联大、一体发展的襟怀和胆识,坚决革除“宁当鸡头,不为凤尾”的思想。过去总想与大上海平起平坐的江苏、浙江等省,现在都极力争取融入大上海的经济圈,以做大上海的小老弟为荣。XX距xx均为一小时左右车程,我们要找准产业联结点,既融入衡阳经济圈,也融入郴州经济圈。不做“过水丘”,而要做承xx的中转站,甚至还要有把XX创建成为珠江和长江两大经济带联系停靠点的大气。二要有比较的优势观。XX在湘南地区的交通区位和历史人文优势显而易见,与xx市其它县市比较,XX的城镇空间布局和资源集聚都有自己的特点。一是XX城与建制镇差异明显,建制镇居民和农民空间转移方向集中于XX城,形成了市域范围内XX城无可替代的经济吸附力和人口转移吸引力。如xx县x差别不大,很难形成绝对中心地位。二是建制镇发展先天不足,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能力不强。新市镇有一定基础,由于耒水航运的中断,长期发展停滞,京珠高速开通后才刚有生气。如xx县,新县城刚搬迁,长期有县无城,县域经济缺乏中心,只得依附于xx市,而他们x等建制镇发展较好。
基于以上认识,我认为必须走XX特色的城乡一体化道路:XX城尽量做大做强;建制镇突出发展重点、优化功能定位。努力构建以来阳城为中心,包括新市、小水、竹市等镇在内的半小时经济圈,充分发挥经济圈的集聚、辐射、吸引、带动作用,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从而解决XX三农问题,实现全面小康目标。
坚持走有XX特色的城市化道路,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必须强化四个统一。一要做到城镇规划编制统一。统筹城乡发展,规划是先导。要统一编制市域布局规划,特别注重环XX城半小时经济圈的规划,以此总揽城镇建设规划,促进城镇有序发展和人口梯度转移,统一编制城乡基础设施规划,构建覆盖城乡的环境、交通、供水等基础设施网络体系,满足城乡居民生产生活需要。统一编制城乡用地规划,合理布局建设用地、住宅用地、农业用地与生态用地。规划编制要高起点,科学合理地对城镇进行发展定位和功能分区,带动招商引资和城镇资源的升值。XX作为中部地区一个普通的县级市,靠现有的城市资源和设施进行招商,其引力和潜力是有限的,我们要通过城市规划的调整,提升城市档次,完善城市功能,实行“概念招商”,建制镇更要如此。二要做到城镇建设监管统一。我们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城镇建设统一监管力度,对规划、设计、施工等各环节实行全程监管。一方面是为了确保质量,杜绝各类安全隐患,另一方面是为统筹兼顾,防止盲目跟风、千镇一面,从而丧失地域特色。三要做到城镇经营运作统一。这个统一不是管得过多、统得过死,而是把城镇市场化经营的各个方面调控在一个宏观的“度”之内,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统一在一个最佳的点上,实现双赢。有的地方在搞开发时门槛太高,农民实现空间转移后,口袋已被掏空;无法再实现职业转移,不得不回归土地或外出务工,形成空心城镇。我们要降低农民市民化的门槛,让农民进得来、活得下、富得起。四要做到城镇
第三篇:统筹城乡发展,走有XX特色的城乡一体化道路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社会经济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目标和要求。这“五个统筹”的各个方面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其中统筹城乡发展摆在首要位置,因为它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五个统筹”的“牛鼻子”,只有统筹城乡发展,才能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要实现城乡
统筹发展,除了体制的配套和保障外,一个重大的任务就是要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城镇水平、走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
中国人民大学黄泰岩教授认为:城乡一体化的核心是城乡经济的一体化,具体讲,就是要通过农民市民化、农业工业化、农村城市化来实现城乡生产方式一体化、生活方式一体化、市场体系一体化。由此,建设系统的任务就是为农民市民化,农业工业化,城乡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市场体系一体化搭建平台,营造环境。平台构建合理,环境营造舒适是城乡空间结构和资源布局优化,农村人口空间和职业转移顺利的关键。由于各地自然地理、历史传统、交通区位等的差异,城乡一体化道路不可能有一个固定的模式,要探索出一条有XX特色的城乡一体化道路,首先必须对XX市情有一个清醒而准确的认识。XX市委书记廖炎秋同志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用“优劣并存,喜忧参半”来概括XX市情的基本表征。这既认识到了XX交通区位优,城市发展快,经济来势好,文化渊源深的有利方面,也认识到了XX受到xx双重夹击,缺乏产业支撑,观念狭隘等劣势。只有加快城市化进程,走城乡一体化道路,才能避免外资留不住,内资往外流的“过水丘”命运,变劣势为优势,化忧为喜。首先必须解决两个认识问题,一要有开放的双赢观。加快城市化进程,并不是以与xx平起平坐,鼎足而立为出发点,而是以促进市域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市民化为目的。要有海纳百川、靠大联大、一体发展的襟怀和胆识,坚决革除“宁当鸡头,不为凤尾”的思想。过去总想与大上海平起平坐的江苏、浙江等省,现在都极力争取融入大上海的经济圈,以做大上海的小老弟为荣。XX距xx均为一小时左右车程,我们要找准产业联结点,既融入衡阳经济圈,也融入郴州经济圈。不做“过水丘”,而要做承xx的中转站,甚至还要有把XX创建成为珠江和长江两大经济带联系停靠点的大气。二要有比较的优势观。XX在湘南地区的交通区位和历史人文优势显而易见,与xx市其它县市比较,XX的城镇空间布局和资源集聚都有自己的特点。一是XX城与建制镇差异明显,建制镇居民和农民空间转移方向集中于XX城,形成了市域范围内XX城无可替代的经济吸附力和人口转移吸引力。如xx县x差别不大,很难形成绝对中心地位。二是建制镇发展先天不足,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能力不强。新市镇有一定基础,由于耒水航运的中断,长期发展停滞,京珠高速开通后才刚有生气。如xx县,新县城刚搬迁,长期有县无城,县域经济缺乏中心,只得依附于xx市,而他们x等建制镇发展较好。基于以上认识,我认为必须走XX特色的城乡一体化道路:XX城尽量做大做强;建制镇突出发展重点、优化功能定位。努力构建以来阳城为中心,包括新市、小水、竹市等镇在内的半小时经济圈,充分发挥经济圈的集聚、辐射、吸引、带动作用,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从而解决XX三农问题,实现全面小康目标。
坚持走有XX特色的城市化道路,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必须强化四个统一。一要做到城镇规划编制统一。统筹城乡发展,规划是先导。要统一编制市域布局规划,特别注重环XX城半小时经济圈的规划,以此总揽城镇建设规划,促进城镇有序发展和人口梯度转移,统一编制城乡基础设施规划,构建覆盖城乡的环境、交通、供水等基础设施网络体系,满足城乡居民生产生活需要。统一编制城乡用地规划,合理布局建设用地、住宅用地、农业用地与生态用地。规划编制要高起点,科学合理地对城镇进行发展定位和功能分区,带动招商引资和城镇资源的升值。XX作为中部地区一个普通的县级市,靠现有的城市资源和设施进行招商,其引力和潜力是有限的,我们要通过城市规划的调整,提升城市档次,完善城市功能,实行“概念招商”,建制镇更要如此。二要做到城镇建设监管统一。我们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城镇建设统一监管力度,对规划、设计、施工等各环节实行全程监管。一方面是为了确保质量,杜绝各类安全隐患,另一方面是为统筹兼顾,防止盲目跟风、千镇一面,从而丧失地域特色。三要做到城镇经营运作统一。这个统一不是管得过多、统得过死,而是把城镇市场化经营的各个方面调控在一个宏观的“度”之内,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统一在一个最佳的点上,实现双赢。有的地方在搞开发时门槛太高,农民实现空间转移后,口袋已被掏空;无法再实现职业转移,不得不回归土地或外出务工,形成空心城镇。我们要降低农民市民化的门槛,让农民进得来、活得下、富得起。四要做到城镇管理模式统一。要改变重建建设轻管理的倾向,加强整体素质建设,增强服务意识,全面提高城镇市容市貌、风景名胜、道路交通、社会治安、社会管理等方面的管理水平。特别是对刚转移到城镇的农民,要大力开展生活方式、市民规范、职业技能教育,使农民进城入镇不仅是表面的转移,而是质的变化。
第四篇:彰显理念 创新载体 突出特色 让安全文化落地生根
彰显理念
创新载体
突出特色
让安全文化落地生根
中国石化湖北荆门石油分公司
中国石化湖北荆门石油分公司下辖钟祥、京山、沙洋、天门等4个县级分公司和1个零售直属片区,现有员工904人,年吞吐量100万吨油库1座,在营加油加气站142座,年销售成品油40万吨。近年来,公司把安全文化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从营造氛围、培育意识、规范行为、提升素质入手,大力开展安全文化建设,将安全文化渗透到企业经营的全方位和全过程,营造人人重视安全、事事落实安全、处处服从安全的良好氛围,培育员工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规范的“我要安全”意识,筑牢企业本质安全的基础,取得了优秀的安全业绩。
荆门公司2012年被省安监局命名为“湖北省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2010年至2012年连续三年被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评为“三基”工作先进单位。公司领导班子于2007年、2011年被中国石化销售事业部评为“四好”领导班子。公司所辖东宝山油库连续16年被省公司评为安全管理先进油库,创造了湖北石油油库安全生产的最高纪录。2006年东宝山油库被国务院国资委授予中央企业“学习型红旗班组”称号,2013年荣获湖北省“工人先锋号”。2014年5月,荆门石油分公司被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命名为“全国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成为首家中国石化系统获此荣誉的基层单位。
一、牢牢把握安全文化建设的基本方向
(一)彰显先进安全理念。安全理念文化是企业全体员工共同秉持的安全思想观念和安全工作信念,是企业安全文化的灵魂。公司提出了“安全工作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先于一切”的工作要求,并指出:“用安全管理人员的辛苦指数,提升员工和家庭的幸福指数,提升公司的安全系数”。公司大力培育“安全高于一切,生命最为宝贵”的安全价值观、“风险可以控制,违章可以杜绝,隐患可以消除,事故可以避免”的安全预防观、“我的安全我负责,你的安全我有责”的安全责任观和“安全健康是最大的幸福”的安全幸福观,使安全理念做到了“内容上广泛认知、感情上深度认同、行为上高度自觉”。
(二)落实安全管理制度。班子成员带头加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学习,带头落实领导干部现场带班制度,带头参加库站班组安全活动,把安全价值观言传身教播种到了每一名员工的心里。2014年,公司领导干部参加联系点活动536人次,其中现场带班128人次。每逢重大作业,公司领导都亲自参与作业现场复核确认,确保施工安全。
(三)打造全方位安全环境。公司始终注重企业设备设施、工艺系统、作业环境、安全生产标识、宣教基地等人文安全环境建设,不断加强库站标准化,从源头上确保安全。设计并启用荆门石油QHSE卡通卫士,将其应用到作业现场的各个环节,以生动的卡通形象提示员工防范风险,确保安全。对加油站、油库工艺流程和操作现场进行风险辨识,全面推行库站安全风险可视化管理,做到有风险就有提示。大力推进安全文化“进机关、进库站、进班组、进岗位、进家庭、进工地、进邻里”的“七进”活动,将安全文化渗透到企业经营的全方位和全过程,营造出人人重视安全、事事落实安全、处处服从安全的良好氛围。
(四)规范员工安全行为。全面推行“七想七不干”工作法,要求员工在作业前辨识风险,作业中落实措施,作业后对照检查。一是结合实际制定“七想七不干”的解读版,将“七想七不干”工作法作为公司安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违反“七想七不干”工作法列为“三违”的根源和安全隐患的主要源头。公司还将11月9日定为公司“七想七不干”学习宣传日。二是制作下发“七想七不干”桌牌160余个,要求全体干部员工熟记、熟背,不折不扣地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三是在所有施工现场悬挂“七想七不干”安全提示牌,现场作业人员在进场前全部确认无误签字,方可开展作业。将“七想七不干”工作法的执行情况,列为各级安全检查的重点内容、考核的主要项目。四是为了推动全员践行“七想七不干”工作法,公司每年开展为期三个月的“心系库站、查找隐患、我要安全”活动,发动员工查找隐患并录入隐患库,逐条跟踪整改。
二、紧紧抓住安全文化建设的重点环节
(一)统一全员思想认识。总书记针对安全生产做出“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的重要指示后,公司迅速组织开展“如何确保企业长治久安”的大讨论,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使干部员工认识到安全文化是安全生产管理的灵魂,确保企业安全生产,必须持续加强安全文化建设,要以文化思维提升安全管理,用底线思维守住安全红线,不断加强责任文化、执行文化的建设,形成用制度管人、用标准管事,有章必循、令行禁止的文化氛围。
(二)兼收并蓄先进经验。管理人员参加了国家安监总局举办的安全文化建设培训班,邀请国内安全管理专家到公司讲座辅导,到大庆油田、杭州康桥油库、舟山港口浦油库等单位参观学习。组织安全管理人员,多次前往湖北凯龙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国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学习交流,拓宽安全文化发展视野,吸取先进单位建设经验,促进安全文化建设更加开放与兼收并蓄。
(三)制订落实建设规划。按照全国安全文化示范企业评价标准,结合其他单位安全文化建设先进经验和自身安全文化建设实际情况,公司制订了《安全文化建设五年规划暨实施方案》,开展安全文化“五年建设”,通过“形成体系(2010年-2011年)、全面深化(2011年-2014年)、总结提高(2014年-2015年)”三个阶段,培育观念文化,提升管理文化,营造环境文化,规范行为文化,打造物态文化,形成具有荆门石油特色的企业安全文化,全方位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四)狠抓窗口文化建设。首先,公司明确把有较好安全管理基础的东宝山油库定为试点单位进行先行先试,在油库设立安全警示教育墙,在入库道路两侧设立“安全警句灯箱”,在食堂餐桌上印制安全警语,在办公楼制作了“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标语,在计量间旁设置了“责任心是安全之魂,标准化是安全之本”标语,告诫员工时刻紧绷安全生产弦,做到居安思危,警钟长鸣。随后,又选取了城区、国道、高速出入口销量较大、安全管理基础较好的加油站,在油罐操作井、卸油口油罐区设置固定和移动式警示牌;在加油区设置车辆停靠提示、加油温馨提示、增设“三禁”标识;在营业室设置了钥匙箱、亲人寄 语墙、安全镜、上岗镜。同时,在加油站围墙设置“安全高于一切,生命最为宝贵”等大型墙体标语,全方位烘托安全氛围。各加油站因地制宜建设特色安全文化,月亮湖加油站将“规范和谐”理念贯穿于安全管理的各方面。城北加油站员工提出“我是我自己的最后一关”,弘扬“岗位虽小,责任重大”的安全理念,形成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的责任意识。
(五)选树先进典型。东宝山油库主任贺运忠同志,是荆门公司安全管理的先进代表。他扎根基层三十余年,战斗在生产作业的第一线,日夜守护着油库的平安,身先士卒当好基层安全卫士。在长期的安全管理实践中,形成了“对制度敬畏,对员工关心,对违章严处”的管理作风,以打造执行力为重点提升东宝山油库安全管理。2013年,在首届湖北“最美基层安全卫士”评选中,被评为“优秀基层安全卫士”,2014年获得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2015年被评为湖北省劳动模范。
三、积极拓展安全文化建设的表现形式
(一)编印安全资料。安全文化建设,既是一件“安全事”,同时还是一件“文化事”,公司总结提炼了企业安全理念,自主编印了《安全文化手册》、《事故警示手册》、《配送驾驶员HSE必读手册》、《加油站双基培训手册》;充分运用漫画这一艺术形式,制作了《加油站预案演练漫画视图》和《加油站“七想七不干”漫画视图》,让预案、禁令、铁律变得鲜活、生动、富于生命力和感染力。设计并全面启用荆门石油分公司QHSE卡通卫士,在安全标识、安全警示等方面广泛使用,时刻提醒员工注意安全,遵章守纪,取得了较好效果。制作题为《高扬文化旗帜 精铸安全之魂》的安全文化建设视频宣传片,在公司内外广泛宣传,弘扬企业安 全文化,起到了较好的引领作用。
(二)丰富班组活动。一是评选优秀安全征文。征集一线员工工作和生活中的安全小故事、安全心得、安全处置案例等征文87篇,评选出优秀征文21篇,编辑整理后通过OA和腾讯通下发给全体员工学习、借鉴。二是举办安全图片巡展。公司收集国内外安全事故现场图片38幅,制成展板在各县市分公司巡展,使员工认识到事故对生命财产造成的极大危害和严重后果。三是组织安全法规培训。邀请市安监局专家讲授安全法律法规及操作规程,课后组织员工进行闭卷考试,参考率达100%,受教育的员工达到百余人。四是举办安全巡讲。组织4名一线优秀员工在全市5个片区、1座油库,开展了历时7天的“从我做起、从小事抓起”安全巡讲活动,现场参与干部员工700余人,演讲人员通过自身遇到的案例现身说法,通过一个个活生生的案例,感动了在场的每一名干部员工,进一步营造了安全氛围,激发了广大员工做好安全工作的积极性。五是开展“读一本安全书籍”活动,并组织交流阅读心得体会,提高对安全重要性的再认识。六是邀请文艺战线同志走进油库,渲染安全文化建设魅力。通过现场参观,采访拍照,挥毫泼墨,用一篇篇感人肺腑的报道、一张张饱含深情的照片、一卷卷充满寓意的字画,表达文艺工作者们对石化安全的关注之情,烘托东宝山油库安全生产之美,诠释了“安全高于一切、安全重于一切、安全先于一切”的内涵之深。
(三)强化风险防控。在油库办公楼的每个楼层设置应急疏散图,在库区大门设置紧急集合点,在库区应急疏散线路上划出黄色疏散指示标识,确保应急疏散快速有效。在油库划出行人专用通道,实现“人车分流”,确保人车相遇时行人的优先通过权。在发油货位上设置“严禁装卸人员擅离岗位”和“品名、数量、货位、仓位”确认提示,防止发生装错油或冒罐;在发油场地设置“禁止修车”标识;在配电室门口设置“防止触电”标识,提示“穿工作服,戴安全帽,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在楼梯走道旁设置“右上左下,当心踩空”提示;在油罐区设立“穿工作服、戴安全帽、防火堤上禁止走人”提示;在油库围墙周围设置“当心倾倒,请勿靠近”提示;在泵房、化验室门口张贴职业病危害告知卡,提示做好职业危害防护。选取城区、国道、高速出入口销量较大、安全管理基础较好的56座加油站,对油罐区、加油区、营业室三个重点要害部位,进行风险警示和安全提示。在油罐操作井、卸油口设置安全提示牌(小心坠落、人站在上风口,当心油气泄漏);在罐区设置固定和移动式警示牌(关闭手机,莫带火种,油罐重地,闲人免进);在罐区观测井口加装了钢制护栏,井盖上设置“当心坠落”提示,设置了员工标准着装“安全镜”;在加油岛四周设置了防撞柱;在加油区设置车辆停靠提示(当心车门、请保持车距、油箱口朝向加油机)、加油温馨提示(加油前请确认所加油品,加油后请确认所加数量,请保管好个人随身物品)、增设“三禁”标识(禁止梳头,禁戴非棉手套加油,禁穿脱衣服);在发配电室设置联合警示(当心触电、当心烫伤、噪声有害、戴安全帽、戴防护手套、戴护耳器);在营业室设置了钥匙箱、亲人寄语墙,设置附员工标准着装图的安全镜以及题为“自己形象就是公司形象”的上岗镜。
几年来公司持续组织广大员工学习、培训、实践、塑造和传播企业安全文化,为企业安全文化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群众的基础。2014年,省公司在荆门公司召开了全省安全文化建设示范现场会,全面总结推广了荆门公司的作法。安全文化在公司各个层面得到了进一步弘扬,安全文化没有流于口号和形式,而是成为文化的力量和观念的引领,成为员工安全素质和安全行为的体现。安全文化建设给公司安全工作带来质的提升,员工安全意识有了明显增强,安全工作的基础更加扎实,员工“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保护”的安全文化机制正在形成和进一步完善。
安全工作永远没有止境,安全文化重在践行。在今后的工作中,公司将继续把安全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断提高全员的安全素质和安全技能,促进企业整体安全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为企业科学发展和安全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第五篇:学校特色文化在创新中丰实与发展
学校特色文化在创新中丰实与发展
摘 要:每所学校都是一个有生命的个体,在百年发展积淀中,学校形成了自身独特的乒乓球文化特色。而唯有不断创新,丰实与发展特色文化内涵,学校才能获得生生不息的发展;而生活在其中的学生也才能实现“每一个”独特的成长。
关键词:学校特色;乒乓球文化;童年生活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4)05-0068-02
每一所学校都有自身独特的生命气质,有自己的“家传”历史和精神遗产,它决定了学校的发展轨迹,也深刻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历程。高家基小学始建于1906年,百余年发展历程中,不仅培养了大批乒坛健将,更逐渐形成了自身独特的乒乓球文化特色。近年来,学校依托“乒乓球实践与拓展”课题研究,不断丰实乒乓球文化特色内涵,让每个孩子都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发展自身潜能,实现“每一个”的独特成长。
一、乒乓个性课程:关注个性潜能
作为体育特色学校,培育乒坛健将固然是美丽的光环;但面向全体,让每个孩子都得到发展,才是教育的本真。乒乓球运动带给孩子们的不仅是身体素质的提高,更是健全人格与个性的养成。学校转变发展思路,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不同层次的技能训练课(普及性和专业性训练),实现充满个性、自主全面的发展。
学校每周开设一节乒乓球课程,普及乒乓球运动,让孩子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在乒乓球教学中,学校将中低年级的目标定位在“在游戏中玩乒乓”,突出“玩”字,高年级则逐渐加强技术训练;让孩子们从中感受乒乓球的魅力,逐渐掌握乒乓球运动的基本技能。一方面,让每一个高小学生经过六年学习,都能打一手好球,了解我国乒乓球运动的光辉历史,培养民族自豪感;走出校门,无论是技能还是气质,都具有独一无二的标识。而具有乒乓运动潜能和兴趣的学生则被选拔进学校乒乓球队,参加特训,代表学校参加各项比赛,为乒坛培养未来人才。
二、乒乓创意教学:养成良好习惯
学校是孩子的主要生活场域,根据社会与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不断更新教育教学方式,让孩子在充满创造乐趣的童年生活中,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才能为学会生活和做人打下基础。[1]为此,学校依托孩子们的乒乓生活,开展乒乓创意教学,让孩子们在玩中学,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也逐渐熟悉和理解社会生活。
书画创作是美术学科常用的活动方式,美术学科教师以乒乓为主题,引导孩子创作书画作品。作品或是刻画同伴日常勤奋练习的情景,或是对成功的渴望。孩子们用稚嫩而充满热情的笔触,勾画出对乒乓球运动的喜爱及对运动与竞技精神的理解和为国争光的美好愿望。数学科组则组织乒乓球主题数学实践活动,一年级是颠球、数球比赛,二年级在乒乓球比赛中找规律,三四年级则开展乒乓球台的测量与计算,五年级是“我为世乒赛设计赛程”,六年级则开展乒乓球比赛的赛果统计分析。让孩子从小小的乒乓球中发现数学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育科组创作了乒乓球操舞,以舞蹈形式展现乒乓球的基本动作,如正手、反手、削球等;让孩子们在快乐起舞中,掌握乒乓球的基本动作。
各学科都注重从学生的乒乓球生活中挖掘教学资源,寓教于乐。让学生在玩中学,找到自身的兴趣与特长,更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
三、乒乓探究活动:培养创新意识
今天,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培养孩子勇于探究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成为学校的重要目标。艺术是一种美,科学也是一种美。从探究学习的视角审视乒乓球及其相关事物,能让孩子在自主探索中培养良好的探究思维,形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学校围绕小小“银球”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探究活动。例如,乒乓球创新玩法主题探究,向全校学生征集“金点子”,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课余时间,学生自发研磨乒乓球的基本动作,探索新玩法,创意连连。最终,学校经过全体学生投票选出最受欢迎的十个玩法。乒乓主题科学研究更是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怎样让乒乓球在空中悬浮?乒乓球的大小与球距的关系?乒乓球的大小与球落下时反弹高度的关系?乒乓球放在高脚杯中,你怎样吹气,球才会跳出杯子……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深入思考和实践,课题报告有创意有深度,还入选了石岐区科研展评。其中,甘一鸣同学的小发明――简易捡乒乓球器,获得了中山市科普活动周科学小发明三等奖。
“会玩的孩子才会更好地学”,孩子们在自主探究中玩得高兴,学得开心,不断获得自主探究与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四、乒乓主题评价:体验成长幸福
成长的学生需要适当的激励和赞美。对于小学生而言,多元发展的评价手段更是不可或缺。[2]为此,学校以乒乓主题展示为评价手段,每年定期开展多种展示活动,让孩子不断发现自我潜能,获得成长自信,更能获取创造美好童年生活的能力。
手工制作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方式之一,作品的制作过程也是孩子发挥创意和想象力的过程。学校定期征集乒乓球手工作品,从中选出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和奖励,不断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环保节约意识。
乒乓球小品创作则缘于学校对乒乓生活的艺术加工。一次校庆时,教师编排的小品《目标正前方》深受孩子们的欢迎。课间,老师们经常看到孩子们模仿剧中人物的语言和动作;而课堂上,老师也有意借助剧中的人或事开展教育。由此,学校便开展了乒乓球小品的创作与表演活动。2009年六一儿童节,学校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了第一届乒乓小品征集与展演,并成为学校的展演精品活动延续下来,不断激励孩子们发现和创造美好生活。
乒乓球服装设计展示更是孩子们展示自身创造能力的魅力活动。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先在班级内进行服装制作与展示,借此进行改进;之后参加全校展示。孩子们热情高涨,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和指导下,研究乒乓球运动的特点,设计了特色各异的服装。语文科组还组织孩子们记录下服装制作与表演的心得体会,从中精选优秀文章展示并保存,这些美好的记忆都珍藏在孩子们心中。
以展示为评价手段,在朴实无华中,透过一个个乒乓生活的精彩细节,让孩子们体验成长的快乐和幸福,在自身独特的成长中,不断创造美好的童年生活。
一所拥有自身独特生命气质的学校,唯有不断创新,回应时代与学生成长的需要,才能延续其生命力,书写新的历史篇章。乒乓球文化特色内涵的不断丰实,实现了学校新的发展,更为每一个高小学子的独特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2.[2]鄂艳霞.在孩子心灵播下“孝美”的种子[J].中小学德育,2013(12).(作者单位:中山市石岐区高家基小学
广东中山 528400)
责任编辑 毛伟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