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依托学生感恩教育·打造学校特色文化》的研究建议
关于《依托学生感恩教育·打造学校特色文化》的
研 究 建 议
一、感恩教育的概念界定
‚感恩‛原指虔诚的宗教教徒对上帝恩赐的一种感激之情。进而发展到感激赐予丰收的自然,感激父母,感激所有一切给予生命润泽的人和物。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我们对‚感恩‛一词又有了新的诠释:感恩是一种品质;是社会文明和谐发展,人与人之间和睦融洽相处的润滑剂;是个体作为合格社会成员的基本品德。
‚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手段和方法,有目的、有步骤、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识恩、知恩、感恩、报恩以至于施恩等人文教育;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更是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
二、感恩意识的缺失背景
(一)现状
当今社会受到市场经济的巨大冲击,人们的思想不断发生剧烈变化。从大的社会背景来看,有很多不和谐的现象: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肆意破坏、少数人崇洋媚外、很多人不遵守社会公德等,再到前段时间出现的‚范跑跑‛、‚杨不管‛等等现象都反映着社会上的一些不正常的行为现象。而对中小学生来说,垫江县人民政府督学 杜康民
也面临着这些思潮和行为的冲击,相当的学生普遍存在着唯我独尊,自私冷漠的心理趋势,在生活中他们渐渐远离了感动,忘却了感恩,只知享受,不懂回报,只知索取,不知奉献,以为社会的给予,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诲,朋友的帮助都是理所当然,在与人交往中,人情味淡薄,不能与人为善,只知被爱,不知回报;在祖国的滋养中成长,对国家、社会给予的关爱认为理所当然,只知接受,不知责任……这种道德的缺失,情怀的失落,使不少学生令人遗憾地成了‚不懂得感谢、不愿感激,不会感动,只知道汲取的‘冷漠一代’‛!比如在学校内的行为习惯好了,可到社会上就不行了,随处乱扔垃圾;文明礼貌在学校行,到家里就不行了,对家长吆五喝六;嘴巴上说尊老爱幼,做起来又是一个样。父母的养育不知道回报、升国旗时不能严肃、春游时随手乱扔垃圾等等,这些不和谐的现象比比皆是。
(二)原因
1、从主体来说,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①在自我意识上,喜追求个性,往往用模仿来张扬自己的个性。②在情绪上,容易激动,不能理智地控制情绪,常常表现出忧郁,沉默、冷漠等。③在行为上,平时自由散漫,遇事爱走极端。④心理素质较差,喜时易狂,遇挫易悲。所以,中小学生往往心理不成熟,他们不认真读书也不感到内疚,更不会顾及父母、社会的期望。
2、从客体来说,感恩环境弱化:①从社会文化环境看,我 国传统的感恩文化导致感恩教育产生了一些误区,使中小学生感恩精神的理解产生了扭曲。这主要表现在:报恩观念比较功利,报恩的目标非常明确,很少能将感恩的心惠及到没有帮助过他的更为广泛的人群,这就形成了一个‚感恩图报‛的恶性循环;对感恩进行说教,学生易产生厌烦心理,将感恩看成是自己的损失,其实感恩的效用不仅在于对施恩者的回报,更在于人们在感恩过程中所获得的愉悦。②从学校环境看,学校一味的强调学生成绩,关注智育的发展,忽视了对学生情感的培养。尤其是感恩教育,学校忽视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和情感教育等方面的培养,没能有效引导教育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让感恩教育迷失了方向。③从家庭环境看,家庭教育存在偏差,父母过分注重孩子的学习,希望孩子将来能金榜题名,不用懂得什么是责任和良心。这种功利化色彩过强的教育方式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而言是不利的。家长的过分溺爱也使得当前不少孩子的感恩之心丧失在过分的厚爱之中。
三、感恩教育的基本思考
学校历来将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在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多的成功经验。但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行为习惯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和教育虽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比如:学校开展的‚拒绝零食拥抱文明‛主题教育,一段时期内学生的行为习惯明显地好转。可是一旦放松,想让学生自觉管理、自觉行为时,此项工作就又有 反弹和回潮。这样反复进行管理和教育既劳神又费时。其实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没有将一些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意识转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还存在着这解决了表面问题而没有在学生思想深处转变这一层次。现在办学理念提倡‚文化育人〃特色立校‛为学校提供了一个指引方向,学校可着手研究如何将学生的行为规范转化为内在的需要,进而形成学校的一种特色育人文化。
基于这些思考,开展《依托学生感恩教育,打造学校特色文化》的课题研究很有必要,通过课题研究,着力让学生从小就养成一种感恩意识,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同伴、感恩身边的人,乃至感恩自然、感恩祖国,使学生获得作为一个现代公民所必需的基本道德准则、文明素养、社会责任意识,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四、感恩教育的研究范围
学校的研究课题在于通过实践研究感恩教育提高学生的感恩意识,不断提升校园文化氛围,形成学校特色。以独特的文化引领学校发展,以独特的文化影响、感染、教育学生,把学生培养成有着独特个性、有着高尚道德品质的人才,进而为全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五、感恩教育的研究目标
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学生实施的识恩、知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 教育。这个课题研究解决的重点在于对小学生开展的感恩教育从小处入手,从身边入手,以活动和学校渗透以及与家庭、社会配合,教育中小学生认识、感受、体验父母、老师、同伴、身边人对自己的关爱和帮助,让学生知恩图报,从而爱父母、爱老师、爱同伴、爱身边人,进而推恩及恩,发展成爱自然、爱祖国等,并使感恩成为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品德。让学生知道感恩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的体现,是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体现,永怀感恩之心,才能从别人那里得到更大的情感回报。
(一)构建新的学校德育体系是学校课题研究的一个基本目标,如何通过感恩教育实践,把感恩教育有机融入学校整体德育教育体系,探索感恩教育在校本德育体系的办学特色化的价值和作用,确立感恩教育在校园建设的价值和作用从而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二)如何把‚文化育人、特色立校‛的办学思想与学校感恩教育课题研究进行整合和有效的相互促进,从而推动学校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发展。使感恩教育成为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的道德意识程度的深浅,直接体现着学校人文底蕴的深浅。简单的说校园文化不仅仅是环境的文化优美,更重要的是在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
(三)根据学生实际编写符合学生需要的感恩教材,学习、借鉴、探索感恩教育学科教学模式,推动学校学生感恩意识的 提高。培养出更多具有独特个性的人才,为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四)将感恩教育从形式上的教育转化为学生的内在行为,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唤醒学生的感恩意识,懂得和珍惜,懂得心存感激和知恩图报。树立学生的感恩情怀,懂得爱父母和爱老师,爱同学,爱身边的人,对给予自己关怀和帮助过自己的人抱有感激之心。通过一系列的感恩教育活动,使学生的感恩情怀内化为良好的品德。做一个心智健康,利于家庭、利于社会,符合当前社会竞争需要的合格人才。
六、感恩教育的研究内容
(一)开展感恩教育活动,探索学校德育教育相互结合。学者刘金铎在他的《道德体验论》中写道:如今的学校德育未能达到引导者预期的效果,理论界称之为‚德育失效‛。该课题研究的最主要内容就是结合目前各类节庆日,开展感恩活动,每学期少先队负责拟定具体的活动安排和计划。并组织对班主任和相关的活动指导老师进行培训。学校课题组要在研究中,初步制订了本校感恩教育活动安排表,各班按照安排开展研究活动。然后进一步优化活动,争取以活动创设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从而从行动上发生转变。也就是通过生动、新颖的方式方法,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促其思、晓其理、激其情、导其行。
(二)日常教育,与学科课程、校本课程进行整合。首先,将感恩教育与学科渗透校本教材纳入课程,将各学学科教学内容进行了整理和审校。制定感恩教育学科渗透安排表,各学科任课老师根据安排进行课堂教学,逐步研究如何有效地利用教材资源进行学生的感恩教育以及成效。其次,将感恩教育校本教材纳入课程。学校课题组组织教师编写‚与感恩一路同行‛校本教材,教材可分为低、中、高三个年级段。学校每周安排一节晨会课作为感恩教育课,然后探索研究如何更加有效使用教材,推进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建立有效、操作性强的课堂教学模式。总之,在德育过程中,把提高认识、树立道德观念与养成道德行为习惯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知行统一。
(三)努力建立学校、家庭、教育纽带,构建‚三结合‛进行感恩教育的模式。与家长、社区达成共识,争取共同实现对学生的感恩教育。学生的感恩不仅仅在学校进行教育还需要家庭、社区的配合,因此与家庭、社区的联系非常关键。学校可设计感恩表现手册。如家长、社区给孩子写一份评价表,对孩子在家、社区的表现进行评价等等。还应针对实际不断通过家长会、家长委员会、关心下一代委员会等形式,与家长、社区进行沟通,不断完善评价的形式和内容,最终制定较为成熟的‚感恩表现手册‛。
(四)探索学生感恩教育评价方式,加强心理疏导。感恩教育是一个比较老的话题,但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又不可 能急于求成。学校在研究中要不断探索,如:进行新‚三好‛表彰评价模式,即‚学校里的好学生‛、‚家庭里的好孩子‛、‚社区里的好公民‛等。但在任何新生事物的研究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困惑和不解。因此,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遇到的心理问题,也是学校着力要解决的问题。因为,感恩意识的真正确立和培养在于学生自觉地从内而外自觉养成习惯,心理问题不解决是不行的。在这方面,不仅要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还要解决教师在心理上的抵触情绪,让教师明白感恩教育的重要性和重大意义。
七、感恩教育的研究方法
(一)学校专门成立感恩教育研究、实施小组。对参与研究的班主任老师和相关任课教师进行专门的培训和指导。并成立感恩教育教材编写组、活动实施指导小组等相应研究部门。
(二)根据课题性质、类型,本课题主要采取行动研究法。在感恩教育实施过程中一边探索,一边研究,分类建立、逐步修订和完善,最终形成一整套比较完备的感恩教育的体系和机制,辅助采取调查法、文献研究法、实践观察法等。
八、感恩教育的研究过程
(一)研究时间:2012年2月-2013年12月
(二)研究步骤:共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2.2-2012.3)
1、建立课题研究组,明确分工。
2、制订研究实施方案。
3、学习相关理论知识的文献资料。第二阶段:研究阶段(2012.4-2013.8)
1、各种感恩活动方案进一步完善与落实。
2、课题全面进行试验,各个组按照计划开展研究和数据分析以及资料收集工作。组织开展课题论证和研讨活动。
3、课题中期总结报告。
4、关于各种感恩活动的实践研究。
5、形成一些有价值阶段性的成果加以宣传与推广 第三阶段:结题阶段(2013.9-2013.12)
1、课题组成员完成研究成果—论文或研究心得,进行资料整理。
2、完成结题论文、研究报告,申请结题。
九、感恩教育的研究成果
感恩教育的研究成果形式为:研究成果集、教学设计集、教育案例、研究报告等。
十、感恩教育的理念条目。
第二篇:依托红色文化 打造特色校园
依托红色文化
打造德育特色
南赛中心小学
樊利强 薛仁生 刘明君
南赛中心小学创建于1938年,是一所具有近八十年历史的革命传统老校。近年来,学校不断将革命传统文化与当代教育有机结合,从红色文化特色建设入手,广泛开展系列红色教育实践活动,营造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丰富特色德育教育。以校本教材为抓手
助力红色教育
南赛中心小学前身是内丘县第一抗日高级小学,始建于1938年,由河北省首届人民政府主席、时任冀西游击队司令员的杨秀峰创办。
1937年“七七事变”后,杨秀峰根据党中央和北方局的指示,毅然放弃北平师范大学教授的优越生活,投笔从戎,深入太行,建立抗日武装,开辟冀西抗日根据地。
1938年8月,为了适应抗战需要,培养大量军事、政治、财经、文教、行政等方面的人才,根据当时内邱抗战的需要,杨秀峰选择了在南赛神头村扁鹊庙群中利用现有庙宇创建了“内邱县第一抗日高级小学”,为当时抗战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后几经搬迁于2008年8月迁于现址,正式更名为“南赛中心小学”。
南赛中心小学为使学生从小牢记革命先烈为创建新中国英勇献身的英雄事迹,时刻不忘日本侵略者的滔天罪行和抗日英烈舍小家为大家而奋不顾身的壮举,组织学校教师到市县档案馆查阅资料和杨秀峰工作战斗过的神头村、摩天岭村和孙家坡等村进行实地采访,在掌握大量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编写出了校本教材----《杨秀峰红色文化》一书。
《杨秀峰红色文化》包括杨秀峰个人成长经历、杨秀峰在内丘抗战、杨秀峰与南赛中心小学、杨秀峰重教思想等五个篇章。此书的编写为学生进行红色继承教育开辟了新的途径,助力了学生特色德育教育。此书现在以作为课程在五、六年级讲解。
以文化建设为阵地
打造红色品牌
南赛中心小学为把传承弘扬红色文化与建设校园文化活动及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机结合,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不断打造新的育人阵地。
首先是建设了杨秀峰文化长廊。将杨秀峰在内丘工作战斗及有关教育方面的重要指导展现学生面前。
其次是建设了红色文化墙。将在革命战争年代的英雄人物照片及主要事迹映现在学生眼中,如李大钊、董存瑞、黄继光、刘胡兰、雷锋等。
再有各班级均设立了红色文化版块。及时更换张贴英雄人物的事迹、红色歌曲和革命小故事等红色文化。
上述文化阵地的开辟,为学校红色文化品牌的创建奠定了基础,更使广大学生通过耳濡目染和组织参观讲解直观感受到现在美好时光的来之不易,更加懂得珍惜时间,好好学习,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以各种活动为载体
拓展红色内涵 南赛中心小学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不断拓展红色教育形式,丰富红色教育内涵。
如校园“红领巾”广播站,定期播报每班选送上来的红色小故事;学校成立了“红色文化”社团,定期开展活动已稍有成果;
各班级定期组织学生观看红色影片;学校少先队先后组织了“童心向党”红歌比赛、“童心向党”演讲比赛、“童心向党”征文比赛;红色故事情景剧表演;组织学生参加探访“河北红色足迹”知识竞赛;参观邢台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王胜纪念馆;清明节网上祭英烈活动等全校性活动。
又如利用每年的寒暑假开展听爷爷奶奶讲革命小故事活动,并进行整理。到校后与全班同学举行“共享”会。再如学校利用 “七一”、“八一”、“十一”等特殊节假日进行手抄报、书法、绘画等多种形式的红色教育并及时选择优秀作品张贴在校园。
通过一系列教育活动,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更加浓厚,热爱学校、热爱班级的思想更加坚定,学校的教风、学风日益向上了。
第三篇:研究报告:依托乒乓文化形成学校特色教育的实践研究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
《依托乒乓文化形成学校特色教育的实践研究》
研究报告
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何庄小学课题组
一、课题研究概况
《依托乒乓文化形成学校特色教育的实践研究》是2011年被省教育科学规划办批准为江苏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的。课题立项以来,在南通市、如皋市的有关专家的帮助指导下,课题组成员按照课题研究计划,开展了扎实有序的理论学习与实践研究工作。在研究过程中,课题组精心制定每阶段研究方案,定期组织乒乓文化展示活动和研究活动,邀请专家指导,开展专题沙龙、阶段成果的交流与评比活动,进行学生成长个案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围绕课题的基本价值取向和各项内容开展研究,及时对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总结每阶段工作和研究成果,不断修改和完善研究方案,完成有关论文、教育教学案例等。撰写了工作报告和研究报告,整理汇编课题研究的论文集和案例集等相关成果成册。
我们学校立足“以乒乓特色兴校,用国球精神育人”的宗旨,构建开拓进取,拼博向上的人文校园,“乒乓文化”已经成为何庄小学响亮的教育品牌。孩子们在“乒乓文化”的照耀下,尽情沐浴着提升心智的灿烂“阳光”。从这里走出去的孩子,“乒乓文化”必将伴随他们的一生,积极影响着他们的人生历程。
二、课题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通过对学校乒乓文化建设现状的研究,确定研究目标和研究方向,深入挖掘学校乒乓文化的特质和内涵,推进乒乓文化校本课程建设。开展各种乒乓文化活动,让乒乓文化进课堂、进课间、进社区,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和学生个性发展。丰富乒乓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经验,探索“乒乓文化”对于学生的育德功能、启智功能、健体功能、传情功能,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锻造坚强的意志品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孩子们在和谐健康的环境中学习,在进取和创造中成长,把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三、主要观点和重要结论
(一)乒乓文化具有浓厚的群众基础,是农村学校打造特色的有力抓手。
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乒乓运动在我国有良好的基础和传统。我国是世界乒乓运动的强国,在世界乒乓运动史上,我国书写了极为辉煌的篇章。开展乒乓运动,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他们“勇敢拼搏,为国争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乒乓运动是一种全身运动,它可以强健学生的身体,砥砺学生的毅力,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和机敏灵活的品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这对于促进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等的发展带来积极的作用。我校教职员工中有不少人都喜欢乒乓球运动,当中也不乏水平较高者,这为创建乒乓球特色学校奠定了教练员基础;我校地处农村,经费有限,体育设施不足,而乒乓球设备设施占有资金相对较少,容易开展。经过对学生的意向调查,我校大部分学生都很喜欢乒乓球运动,这也为乒乓球运动在我校的普及奠定了基础。基于以上这些因素,学校提出了“依托乒乓文化形成学校特色教育的实践研究”的研究课题,开始了学校特色建设之路。
针对特色教育建设要求,我们课题组提出了校长专家化和教师专业化,提升教学有效性,实现乒乓文化教育目标。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在学校乒乓特色建设中,校长的教育思想与综合能力直接关系着乒乓特色建设的成果,因此,校长只有结合乒乓特色的需求,不断自我提升,才能使自己成为专家型的校长,作为校长首先应该认识以乒乓球提升兴校,以国球精神育人,这是素质教育的有效策略,学生在乒乓文化的熏陶下,身心都会得到健康发展。体育教师能充分认识到新课程理念对“校本研究”的要求,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对于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以教师的研究为主体做出诊断、总结、研究,并把新的教学理念渗透到教学中。“乒乓文化”课题涵盖了学校的各个方面,是学校发展的基石,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让教师感悟“乒乓文化”的内涵,优化他们的综合育人能力,增强教师团队的凝聚力,推动了整个教师队伍的发展。
(二)乒乓文化具有丰厚的教育价值,是一项重要的课程资源。乒乓文化特有的育德、启智、健体、传情功能,能开发学生创造意识和创新思维,它具有丰厚的教育价值,成为学校特色教育的课程资源。
乒乓育德——乒乓球运动彰显出“团结协作、拼搏进取”的体育精神,在运动过程中考验选手的意志力、团结协作精神,通过宣传我国乒乓健儿和学校乒乓球队取得成就,同学们了解到我国乒乓球的光辉历史,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民族情感、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和集体荣誉感。
乒乓启智——从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分析,乒乓球对智力的启发,首先是发展人的肢体运动技能;其次,乒乓球运动考验的是选手 的手脚协调、手眼协调、手脑协调能力,在乒乓运动中通过手、脚、眼、脑的协调,乒乓球运动中战术的多变组合,能促进人的思维发展,使人的思维更加灵活,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再其次,通过组织乒乓球比赛,能培养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为发挥乒乓球对学生智力促进作用,我们开展了乒乓球趣味运动创新竞赛、乒乓球技战术创新研究等,通过此活动使我们的乒乓球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学校乒乓球运动水平得到提升。
乒乓健体——乒乓球作为一项体育竞技项目和全民健身运动项目,具有强身健体的作用。乒乓球运动要求选手眼明手快,手脚、手眼、手脑全面协调,经常打乒乓球,能使人上下肢关节运动更加灵活,腰背肌肉更加健壮,身体的灵活性、各方面协调性都得到发展。我们学校将乒乓球运动作为一项特色阳光运动项目,开展阳光乒乓“三个一”工程,既:每天一小时乒乓运动,每周一节乒乓球课,每学期一次乒乓运动节。为全面发展乒乓文化,我们开展“花样端球比赛”、“乒乓球课间操”活动,让乒乓球运动彰显学生个性,展现学生风采,促进学校阳光运动的发展。
乒乓传情——小球推动大球的“乒乓外交”在中国外交史上被传为一段佳话,它对建国之初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乒乓球运动成为一个传统国际友谊的桥梁。我们学校通过乒乓文化“进班级、进社区、进学校”的“三进入”活动,促进班级与班级、学校与社区、学校与兄弟学校之间的友谊。为弘扬乒乓文化,促进乒乓文化交流。我们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乒乓文化系列活动:乒乓知识竞赛、球星卡搜集展览、乒乓小报制作、乒乓摄影绘画、乒乓小专题研究等。定期开展班级友谊赛、师生乒乓球比赛、社区乒乓球赛,并组队开展业余训练,参加校外比赛。
乒乓文化代表运动的智慧——乒乓球运动是一项轻体力、重技术的体育运动项目,它老少皆宜,从幼儿园小朋友到中老年人都可以参加。乒乓球运动的特点是“快速多变”,乒乓球运动过程中战术变化多段,考察选手的反应速度,技术的灵活性,是一种心智的较量。乒乓球技术离不开四要素:力量、速度、旋转和落点。乒乓球的力度通过球的前进速度和旋转速度表现,一记猛力扣杀或者强力的旋转,都体现出选手对力量运用的巧妙;乒乓球的较量,要争取在最短、最快的时间反击,反应一个人的思维和身体运动的快速灵活;旋转球增加对手接球的难度,迫使对方失球;乒乓球运动过程中前后左右运动,需要讲究落点。因此说乒乓文化代表运动的智慧。
乒乓球运动是一项具有较高技战术的运动项目,在乒乓运动过程中,多种技战术的组合应用反应一个选手的综合能力。乒乓运动的灵活多变的特点,就要求教师在乒乓教学中要具有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在乒乓运动中加强技战术组合的创新,同时大胆探索新的技战术打法,推动乒乓球运动的发展。我们学校在加强乒乓球技术创新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开展一项“乒乓趣味运动”项目,编排乒乓球操。乒乓球操作为学校每天大课间活动,一方面丰富了学校的乒乓球文化,让学生在课件操活动中不断强化提高学生乒乓球运动训练。
通过乒乓文化的熏陶,学生成长为个性张扬、意志坚强、活力彰显的个体,成为校园中最为精彩的生命主体。孩子们在“乒乓文化”的照耀下,尽情沐浴着提升心智的灿烂“阳光”。从这里走出去的孩子,“乒乓文化”伴随他们的一生,积极影响着他们的人生历程。
(三)依托乒乓文化形成学校特色教育必须走课程化道路。
我校校本系列课程《乒乓之旅》《快乐乒乓》《乒乓·文化》分别从思想品德教育、乒乓球技能训练以及与学科教学融合形成校园文化三个序列。每周开设一节校本课、两节活动课对学生进行乒乓文化教育教学,体育老师要备好每节乒乓球教学课,循序渐进,扎实提高全体学生乒乓运动技能。在校本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学生的特点的不同需求,制定了不同的要求和目标。以对学生各阶段进行乒乓球知识、技术的指导,重点落在课程的实施保障质量上及个案研究上。自创乒乓操,将乒乓标准动作融于体操之中,为普及乒乓打好基础,并在推广中不断完善。
“乒乓文化”特色自主课堂,学科融合,引领学生学会发现,探求新域,激发创新,启迪生活智慧,发展学习智慧,激励创新智慧,探索出一条特色文化建设的新途径。
启迪生活智慧,即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智慧。让孩子们看乒乓球比赛,布置观战经典赛事的作业,带孩子们一起聊一聊精彩比赛,体验高手间较量的争分之险和取分之智。课题组开发的语文综合实践课《多计并举,胜券在握》,引领孩子们从古典战例和现实乒乓战例两个角度解读“三十六计”,使孩子们充分领略到古代中华智慧的魅力所在;设计了《如何组织班级乒乓球挑战赛》的班会课,让孩子们自主探索赛前的一切细节准备,包括技能提高、战术设计、助战氛围、后勤服务等,形成详细的分工协作方案,并立即付诸实施,反馈其方案效果,实实在在地启迪了孩子们自主
管理的智慧。
发展学习智慧,即让孩子们在综合处理乒乓信息中,学会发现问题、思考解决问题、建构学习方法。马燕老师设计的数学综合实践课《乒乓比赛中的趣味数学》,让孩子们从乒乓比赛中寻找数学信息,发现有趣的数学问题,如奇怪的“比”、循环比赛的场数、选手技术成功率统计等。因为对乒乓的兴趣浓厚,孩子们自然对这类数学问题也兴致盎然,总能不断发现新的数学趣例。徐晓灵老师设计的英语情境教学活动,让孩子们在真实的乒乓比赛情境中,学习相关乒乓比赛的单词和词组,活动效果良好。课程开发小组还组织了“乒乓小选手常问的问题征集活动”,征集到诸如“乒乓球的旋转是怎样产生的?”、“国际乒联为什么要频改乒乓规则?”等问题,再组织相关社团进行探索研究,让孩子们学会发现问题和研究问题。
激励创新智慧,即让孩子们在活动或课堂中感知创新的魅力,激发他们创新的欲望。“乒乓文化”各项活动的策划,本身就具有多样的创新要素,如:我们自编的乒乓操和乒乓歌、舞蹈社团自创的舞蹈《乒乓帅小子》,我们创设了“乒乓游戏开发社团”,组织了“何庄小学乒乓文化LOGO设计征集大赛”,鼓励孩子们把自己对“乒乓文化”的理解,用不同的形式表达出来。
(四)乒乓文化必须坚持立体构建的原则。
1.活动文化:丰富多彩的乒乓文化活动,以灵活的方式、多重的角度、全员参与的热情演绎着乒乓文化丰富的内涵、独特的韵味,成功促进了学校特色发展和学生个性发展。
正常开展乒乓比赛活动,班级每半月一赛,年级每两月一赛,校级每一学期一赛。每年4月和12月开展“乒乓文化月”活动,举行乒乓运动比赛、乒乓技能考核、乒乓知识竞赛、乒乓精神演讲比赛、乒乓手抄报比赛、乒乓书画比赛、乒乓征文比赛、乒乓操比赛、乒乓故事大赛、乒乓歌曲联唱等活动,将弘扬国球精神活动贯穿于学校德育活动始终,宣传乒乓英雄,号召全体师生向国手学习,培养学生为国争光、拼搏进取的精神。利用学校乒乓文化网站发布活动通知,公示基地建设管理制度、规范及竞赛评比结果,展示各项特色创建活动成果,分享乒乓文化资料。开通乒乓文化论坛,实现人机互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打通学校与家庭、学校与联盟学校的网络交流通道。
乒乓球活动激发了学生对乒乓运动项目的喜爱,使学生从小有了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意识,有兴趣的学生通过掌握一定的球技,强身健体,有水平的学生通过展示自己的球技更自信、更出色,所有的学生身体素质明显提高,特长明显加强,并且扩大了知识面,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2.环境文化:环境文化无时不刻都在以外显的方式展示着学校文化的内涵,课题组的教师根据课题要求,大胆地进行着物质文化的经营,形成了浓郁的校园乒乓文化。
乒乓文化广场——学生最主要的课间乒乓文化活动场所,广场正中24张室外乒乓球台,分两排排列;东边世界冠军大幅海报,伴着学校荣誉墙,鼓励学生学国球精神做最好的自己;西边绿化带8个灯箱,正面和反面都是学生对乒乓文化的深刻感悟;南边橱窗陈列乒乓技能知识、乒乓明星成功故事、乒乓征文展示、学生成果展览等,让孩子体验到成功喜悦;北边手抄报墙展示学生乒乓文化手抄报优秀作品,描绘出自己的心中理想,并为实现理想而奋斗。乒乓文化园——乒乓文化园长达60米的室外广告喷绘从健体、立德、启智、兴校四个维度,讲述学校全体师生建设乒乓文化的过程,分享劳动成果,指引学生团结协作、勇敢拼搏、永不言弃、为国争光。
乒乓球训练馆——内有发球区、训练区、比赛区以及球队队员“名人堂”、江苏乒乓球队“名人堂”、学校乒乓文化成果展示厅,设备一流,环境布置独具匠心,告诉学生“我们是冠军,永远争第一”。
教室、走廊、过道等校园文化载体——班班都建有“乒乓文化角”,各中队以乒乓明星命名;楼梯过道每层均有乒乓世界冠军大幅图片,配以典型事迹介绍;各班走廊陈列本班优秀学生典型事迹自述介绍,乒乓精神激励自己快乐成长。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能说话”,陶冶学生情操,释放教育之美的正能量,开拓环境育人的新境界。
3.制度文化:乒乓文化方面的各项制度作为学校文化的内在机制,是维系学校乒乓文化建设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校园乒乓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建立起完整的规章制度,才能规范师生行为,保证学校乒乓文化建设各方面工作和活动的开展与落实。
制定各学段全体学生乒乓球运动技能基本标准,对达标水平和达标率作一定的要求,每学期定期现场考察考核,作为考核相关体育老师、班主任、学校分管领导、校长的依据之一。
制定“乒乓球段位评定”评段制度。2011年初,制定了《何庄小学学生乒乓球段位评定制度》,学生人手一册《乒乓球段位评定证》,分为九个段位等级。
每学期定期组织教师依据评定标准,对学生进行一次乒乓球段位评定,以此对每位学生的技术水平进行阶段性重新评定。促进学生对乒乓球基本技术、技能的掌握。
4.社团文化:建设“乒乓文化”特色学生社团。依托学校创建的龙腾俱乐部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拥有全如皋市农村小学最好的乒乓球训练馆和敬岗爱业的乒乓球教练队伍,组织和开展与乒乓球相关的比赛以及其他各项体育活动,培训和输送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俱乐部创办至今,连年组队参加如皋市、南通市少儿乒乓球赛,先后荣获如皋市小学生乒乓球赛男子团体冠军、女子团体亚军,南通市少儿乒乓球赛少年乙组男子团体第三名、个人单打第五名,南通市少儿乒乓球赛儿童组男子团体第三名、个人单打第五名,章牧野因乒乓运动成绩突出被评为“南通市体育小健将”。
以我校龙腾俱乐部创建的龙腾学社为核心社团,课题组引导学生根据各自兴趣、爱好、特长自发组织社团,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力争班班有社团。学生社团的日常管理以学生自我管理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倡导健康向上的活动和规范有序的内部管理。学校根据社团的专业性为学生社团提供专门的活动场地和器械设施,保证会员交流思想、开展工作的质量,把社团活动进一步引向正规化。通过学校制定比赛、评定制度的开展,全校人人会做乒乓操,人人会打乒乓球,人人会唱乒乓歌,人人具有乒乓精神,学生乒乓球技术不断提高,身心全面发展。
四、课题研究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力
近几年,我校特色建设收获了丰硕的成果:学校先后被评为江苏省乒乓文化课程建设学校、南通市乒乓球传统项目学校、如皋市三星级乒乓球传统项目学校,依托学校创建的龙腾俱乐部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学生的体质测试成绩,健康指数明显高于本地区平均水平;历年的数据对比分析显示,何小孩子们的整体视力状况明显改善,孩子幸运告别“小眼镜”的案例不胜枚举。此外,4年多的课题研究产生的系列成果——开发的乒乓操、乒乓歌、校本课程等极大地提升了我校的知名度。
省市教育主管部门和省市体育局等各级领导多次莅临指导,省内外多家教育考察团现场观摩,国家级体育杂志、江苏教育电视台、南通电视台、如皋电视台等纷纷报道成功经验,何庄小学乒乓文化特色教育广受社会各界赞誉,孩子们在乒乓文化的熏陶下,快乐健康成长。
五、反思和展望
1.走特色兴校之路是推动普通小学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必由之路,它是推动学校发展的主要抓手,是展示学校的窗口,能全面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
2.“乒乓文化”课题涵盖了学校的各个方面,是学校发展的基石。在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优化了我校教师的综合育人能力,增强了教师团队的凝聚力,推动了整个教师队伍的发展。
3.“乒乓文化”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挖掘学生发展潜能。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感悟“乒乓文化”的内涵,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体育项目,学习中国乒乓健儿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精神,从而改变他们的行为,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4.创建有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促进我校新课改的深入开展,使我校所有的老师和学生都能掌握乒乓球技能,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实现学生的主动发展,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
5.依托“乒乓文化”创建特色学校,倡导“团结协作,勇敢拼搏,永不言败,为国争光”的乒乓精神,达到“以乒乓育德,以乒乓启智,以乒乓健体、以乒乓治校”的育人目的,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达到学生、教师、学校的共同发展,最终实现以乒乓特色兴校,用国球精神育人的终极目标。
第四篇:依托民族文化资源打造学校办学特色
依托民族文化资源打造学校办学特色
——融水苗族自治县融水镇民族小学特色办学汇报材料
播放视频录象——
(解说:这是学校以“笙歌舞动绣新姿,快乐童年绘蓝图”为主题庆祝“六一”的动人情景,活动得到了中国教育网、德育报、柳州日报等媒体相继转载报道。)
——民小人走出了自己的特色之路
记得冷冉先生曾经说过:“我们强调办学要有自己的特色,是因为这样学校才能由局部优势发展为整体优势,才能把学校办活。”
融水镇民族小学建于1990年秋,2003年被定为镇中心校,是全县唯一的民族小学。现有师生1809人,是一所环境幽美,设施齐全的现代化小学,近年来,各种殊荣接踵而至,学校先后荣获:柳州市素质教育综合评估一等奖,市“文明学校” “优秀学校”、“优美校园”、“和谐校园”、“平安校园”等光荣称号,获国家级区市级团体奖达数十项,师生获奖达五百人次。是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悉心指导以及兄弟学校的大力支持,让我们这所座落在大苗山的民族小学,脱颖而出。我们一直秉承“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支撑现代学校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走特色发展之路。刚才大家看到的视频和听到的原生态演唱,就是我校办学特色的一个侧面。办学生喜欢的学校,当学生喜欢的教师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潜移默化篇
泰戈尔说过,鹅卵石的完美不是靠锤的打击,而是因为水的载歌载舞。教育需要一种载体,需要一种氛围,需要教育的熏陶,尤其需要美化、诗化、艺术化。作为一所处在少数民族聚集区,有多个少数民族成分学生的学校,我们在民族教育方面,独树一帜,敢为人先,将现代教育思想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依托我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坡会群文化资源,结合学生爱活动、好模仿、自尊心强等心理特点,创造性地设置了民族音乐、民族舞蹈、民族刺绣等民族艺术和民族工艺课程,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
一、普及民族文化知识。为了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学校充分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地方课、班队会等阵地进行民族知识的教育,请我县民间艺人到校解读《融水民族文化简明读本》,让学生了解各民族和本民族本地区的地理概况、民族成分、民族来源、风
土人情等常识,同时还进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家乡的情感,激发民族自豪感。把理想教育与民族教育相结合,有效整合教育资源。
二、利用民族文化渗透课程,促进课程改革,开设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校本课程。我校以综合科为突破,在体育课中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普及活动;在音乐课中教学吹芦笙、跳民族舞蹈、学唱原生态苗歌;在美术课中教育学生创作民俗风情画、学习手工刺绣技能等,不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元素,为学校课程改革拓宽路子,校园文化的民族特色日渐浓厚,内涵发展彰显特色。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体验篇
有了理论的支撑,我们开始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奋进。努力做到几个结合,让师生在历练中得以成长。
一、结合苗族特点,营造具有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
1.成立了“苗娃合唱团”,专门演唱原生态苗歌;
2.建设一支70人的芦笙队,请我县的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到校指导;
3.在学校操场四周、教学楼走道两侧、教室前后,随处可见师生的摄影、书画、手工刺绣作品,文化气息浓厚,校园充满生机和活力,这些作品的题材大多选自苗族文化的精髓,如“芦笙节”的来历、“斗马”的来历、“苗年”的来历、民族服饰等,许多苗族文化成为师生创作的源泉。学校成了继承和发展优秀少数民族文化的一块园地、圣地,以人文教育为主轴的少数民族办学特色进一步得到彰显。
4.民间艺人亲自到校指导师生开展刺绣学习活动。从五年级起美术课开设刺绣技能学习,并结合思想品德教育——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手绣许多幅精致的作品,装贴成画,制作成挂画、布包和香包等,图文并茂,栩栩如生。5.课间播放“苗娃合唱团”自唱的非常动听的原生态苗歌,师生们在美的享受中感受幸福。
二、利用阳光体育大课间平台,整合民族文化资源,开展师生喜闻乐见的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及“五彩校园特色操”活动。在大课间活动中,竹竿舞、踢毽球、拉鼓、板鞋舞等一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被列为主要活动项目。
三、开发特色校本课程,即“写好中国字,诵读中华经典诗文”。2004年起我校已自行编印多个版本的《学生经典诵读本》,结合诵读经典的校本课程,独具匠心创编了国学操、少儿韵律操、武术操、手语操等供师生学习,大课间成为师生展示自我、体验生活、学习技能、开拓视野的大课堂。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亲身去感受民族
文化的优美和民族智慧的结晶,一方面既锻炼体能、又提高艺术鉴赏力和审美情趣,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拼搏进取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四、学校的艺体教育不断深化,民族特色大放异彩。今年,我校受到广西艺术学院附属艺术学校的青睐,被选为该校的生源基地,挂牌成立了融水县小天鹅舞蹈考级培训中心,成为县内舞蹈艺术人才培养的摇篮。学校的素质教育开始进入了专业化引领,提升了办学层次和竞争力。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春华秋实篇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路走来,尤其倍感欣慰的是,我们苦苦追求并坚持的办学理念和具体举措得到了时代的印证,体现了我们思维的正确性和前瞻性。由于学校注重教育科研和校园文化建设,努力彰显学校特色,成效明显,2007年我们已自行创作了《我们在快乐成长》的校歌。是柳州市“校本教研基地”,学校语文教师全员参与研究了国家“十一五”重点课题,自治区子课题《诵读经典诗文,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的课题。2009年我校“苗娃合唱团”演唱的《苗家达配敬酒歌》应邀前往柳州市参加“六一”文艺晚会,2010年又参加了东盟博览会第二届妇女企业新论坛会文艺演出。学生民族舞蹈《达晶乐》进京参赛,获特别金奖,我校的“苗声合唱团”于2009年9月参加了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的“快乐大巴”《为祖国绽放,花开柳州》节目的拍摄。学校鼓号队今年参加市第十届鼓号演奏比赛获得一等奖的好成绩。日本熊本大学也被我校办学特色所吸引,他们学校的师生曾三次到我校进行校园文化交流活动。学校先后被评为自治区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是市“两基”工作先进单位、市“卫生优秀学校”、市“先进基层关工委”、市“特色学校”、市“模范教职工之家”、市中小学图书室先进集体、市“家长学校示范单位”。少先队被评为全国“雏鹰大队”、红旗大队,我校的办学成果被列入《广西大百科全书》条目。
我们将继续努力,在市教育局的引领下,沿着特色办学的道路前行,不断创新,让学生享受快乐的童年,让老师收获幸福的教育。
第五篇:依托民族文化资源__打造学校办学特色
民族文化是学校发展壮大之根
——木垒县博斯坦乡中心学校校本课程教学汇报材料
博斯坦乡中心学校建于1960年秋,2003年被定为镇中心校,在校生全以少数民族学生为主。是一所偏远地区乡村小学,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悉心指导以及兄弟学校的大力支持,我校取得了一些成绩,让我们这所坐落在牧区的民族小学,脱颖而出。我们一直秉承“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支撑现代学校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走特色发展之路。刚才大家看到的刺绣作品,就是我校办学特色的一个侧面。办学生喜欢的学校,当学生喜欢的教师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泰戈尔说过,鹅卵石的完美不是靠锤的打击,而是因为水的载歌载舞。教育需要一种载体,需要一种氛围,需要教育的熏陶,尤其需要美化、诗化、艺术化。作为一所处在少数民族聚集区,有多个少数民族成分学生的学校,我们在民族教育方面,独树一帜,敢为人先,将现代教育思想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依托我香浓郁的民族特色,结合学生爱活动、好模仿、自尊心强等心理特点,创造性地设置了民族舞蹈、民族刺绣等民族艺术课程,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
一、普及民族文化知识。为了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学校充分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地方课、班队会等阵地进行民族知识的教育,让学生了解各民族和本民族本地区的地理概况、民族成分、民族来源、风土人情等常识,同时还进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家乡的情感,激发民族自豪感。把理想教育与民族教育相结合,有效整合教育资源。
二、利用民族文化渗透课程,促进课程改革,开设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校本课程。我校以综合科为突破,在体育课中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普及活动;在音乐课中教学跳民族舞蹈;在美术课中教育学生创作民俗风情画、学习手工刺绣技能等,不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元素,为学校课程改革拓宽路子,校园文化的民族特色日渐浓厚,内涵发展彰显特色。
我们将继续努力,在县教育局的引领下,继续摸索特色办学路子,不断创新,让学生享受快乐的童年,让老师收获幸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