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研究

时间:2019-05-13 00:47: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培养小学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培养小学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研究》。

第一篇:培养小学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研究

培养小学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研究

.读书是一种学习,它是为了求知和创新,从本质上讲读书是人的一种内在需要,在发现和创新中读书,让人更能接近自足和幸福。英语学习最有效的方法是阅读。在阅读中你能体会到学习的不足,并促使自己形成语言学习策略。古人云“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说明文章要反复品读才能深知其意,增加新意。若读之不尽,则理解肤浅,用时举步维艰。故读,方知不足。快速阅读和抓取信息是每一英语学习者追求的目标。小学生有学习语言独特的优势和可塑性。在阅读上需要必要的指导和策略,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构建适合自己终身发展的阅读策略。在牛津小学英语教学中,英语阅读中词汇量和语法的要求明显增多。随着阅读量的增加他们对英语阅读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怎样指导他们适应这种学习的要求,是英语阅读教学急需要解决的难题。如何坚定他们继续学习的信心,减少阅读的忧虑感乃至畏惧心理,这是我们研究的课题。

二、课题的界定和意义 阅读能力的内涵:

是指在阅读实践中和阅读后理解、分析、概括和联想能力。它包括:感性认识能力、内在关系的理解能力、鉴赏性理解既评判能力和创造性理解能力。课题的意义:

阅读是吸收英语语言材料、增加语言知识的重要手段,阅读能力的提高又能促进学生口

语能力 和写作能力的发展。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为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打下良好基础。阅读教学的目的不仅是学会语言知识,获取文章提供的信息,领悟文章的内涵,更重要的是要掌握阅读的方法和技能,成为具有独立阅读能力的人。从某种意义上说,阅读能力的提高,是听、说、写能力提高的关键。通过阅读,扩大了知识面,增加了词汇量,交际时就不会因为知识或词汇贫乏而言不达意,写作时才能语言地道,内容丰富。从长远的观点来看,阅读能力的高低对学生以后的进一步深造也有很大影响。所要解决的问题:

1.通过问卷调查和平时的教学反馈发现:目前小学英语学习注重阅读教学,但是教学中没有有效的阅读策略,英语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去构建一种适合自己个性发展的英语阅读、学习策略

2.奠定终身阅读学习的习惯:学习具有持久性和再生性,培养学生终身读书的习惯将比单纯地知识传授更重要,读书是获取信息、自我提升的过程,通过阅读,陶冶情操,使学习化成生活的一种崇高的享受。同时也把学习转化成一种个人需要,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3.学会阅读:改善了英语学习的方法,提高了个不同层次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拓宽了教学的方式方法。

4.调动内因:激发阅读兴趣,拓宽英语阅读渠道,充分了解语言之间,文化之间的差异。

核心理念:

构建英语阅读教学和英语学习的有效策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创造能力,让英语阅读成为一种享受,而不是负担。

三、理论依据

(一)、《英语课程标准》对英语课程的任务是这样描述的:“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立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因此,学生在英语阅读中不断的摸索,但在英语阅读方面取得的效果不大,使一部分同学丧失了继续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勇气,对英语阅读有畏惧的心理。要让学生对英语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获取学习的有效策略,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二)、认知心理学派认为:“学生的知识背景、思维方式、情感体验、表达形式往往和成人截然不同,所以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表现是十分正常的。”怎样引导学生了解西方文化,在实践中结合个人的阅读经历和智慧,将英语学习内化成思维的一部分,显得尤为重要。

(三)、“有效学习理论”认为:有效的学习应有三个方面,有效果的、有效率的、有效益的。英语阅读教学怎样才能做的高效,主要取决于学生的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从而主动的自主学习,这也是新课程倡导的主要内容。学习的高效性来源于自主学习,它要求学生用乐观、积极的态度去接受英语学习。而学习是一种体验过程,学生只有亲身经历、不断探索不断内化、不断反思才能将所学的知识从新分化组合,从而将学习的有效性置于个人的监控之下,并将自己的认知、情感、意志主动构建,最终形成有效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以改变教学过程中过分依赖教材、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是为了不教” 才是教学的主要目标,才是教学的最高境界。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增强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和乐趣,为进一步学习英语打下坚实的基础。小学英语教育是整个英语教育的启蒙阶段,对实现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为此,培养小学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研究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尤为重要。

三、研究内容:

1.问卷调查学生对阅读的现状,紧抓第一手资料:学生对英语阅读热情不高的 原因探究。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研究。要克服不良的阅读习惯;正确处理生词,扩大词汇量;掌握句法知识;定时定量阅读,提高阅读速度等。2.阅读的技巧研究:略读;跳读;细读;推读;概读;带着问题阅读短文,根据不同题型,选用不同阅读方法。

3.阅读选材研究。英语课本内容的阅读整合研究。

4.英语阅读的种类研究:如,有声阅读和无声阅读等以及听、说、读、写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

5.阅读的效果及评价机制研究

四、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来了解学生的阅读现状、寻找研究策略。

2.群体研究与自我研究:对多个代表性班级和个人的教学行为进行探讨、对比、研究、总结,形成理论。3.分类,对比研究:分阶段对学生学习状况,应对情绪及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分类比较形成材料。

4.调查,家长反馈: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和家长反馈,做好监督、保障工作,多方面多角度了解研究效果。

5.综合评价研究:针对群体多方面评价,形成阶段性评价,以期不断改进。走出一条具有个人特色的教学之路。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和措施

(一)课题研究读书笔记与课例分析的具体时间安排

1)2011年6月至9月,研读有关《走进新课程丛书》,英语新课程标准研制组。2)2011年9至10月,研读《教师最需要什么》主编,赵国忠,江苏人民出版社 3)2011年10月至11月研读《新课程理念与创新》钟启泉,崔允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4)2012年1月---2月研读《课堂教学临床指导》,柳夕浪著,人民教育出版社。5)2012年2月研读《怎样教的精彩》 方国才著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6)2012年2月研读《教育走向生本》

7)2012年3--4月下旬上网检索购买资料,进行系统阅读和学习。

(二)完成读书笔记与课例分析的具体时间安排:

读书笔记:

1)2011年9月20日以前,读《走进新课程丛书》并写完第一篇教学研究心得,并发在博客上。

2)2011年10月30日前,读《教师最需要什么》并撰写完第二篇教学研究心得,并发表在博客上。

3)2011年12月完成论文一篇。

4)2012年1月--2月研读《课堂教学临床指导》,并完成研究心得,发于博客。课例分析

5)2011年9月28日完成第一篇课例实践分析,并发至博客。6)2011年10月完成第二篇课例实践分析,并发布于博客。7)2012年1月---2月研读《课堂教学临床指导》并书写心得。8)2012年2月研读《怎样教的精彩》并书写心得体会。9)2012年2月研读《教育走向生本》并形成心得体会。10)2012年3月研究成果一篇,发于博客。

11)2012年3月下旬,形成网上学习材料一篇,发于博客。12)2012年5月整理材料,申请结题。

六、阶段分析:

1.第一阶段(课题准备阶段):2011年6-7月

①收集有关材料,撰写课题方案。②学习有关理论知识,明确课题的内容和方法。

2.第二阶段(课题实施阶段):2011年8月至2012年4月

①做好调查问卷及分析工作。

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切实指导教学,写好实践案例及分析。

③及时搜集课题研究的信息,及时调整,不断完善研究过程。

④继续加强理论学习,撰写好读书笔记。⑤定期做好阶段性小结,写好阶段报告。3.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2年3月——2012年4月)。

①整理和分析各类资料。

②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准备结题。

七、预期成果:

本课题的研究成果主要采取阶段性成果积累的形式。通过课题研究,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巩固英语阅读的兴趣,增强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同时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建立高效英语阅读模式。

第二篇:倾听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

“倾听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结题报告

一面坡中心小学胡志华

一、问题的提出

记得以前曾经听过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个小孙子问爷爷:为什么人有两只眼睛、两个耳朵,两只手,却只有一张嘴巴呢?”爷爷告诉小孙子:“这是让人要多看,多听,多做,少说话呀。”故事很短,却用寥寥数语,形象而深刻地说明了“听”对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耐心倾听”这个良好的习惯,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很多时间和途径培养而成的。作为小学一年级刚入学的学生,处在学习习惯和学习自主性养成的初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诸多问题中,倾听,是教师容易忽视也尤为重要的一个方面。作为小学一年级的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重要性和有意识地将学生倾听能力的训练与课堂教育有机结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和形成一定的倾听能力,这对于学生而言,将会受益匪浅。

二、原因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刚进入小学,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和更长时间去养成一个较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在众多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却总是能够发现学生在倾听能力上的薄弱和欠缺。

1)做“小动作”。不少孩子学前智力开发较早,在上学前就认识不少汉字,而低年级小学语文的主要任务是识字,所以,课堂上的知识对这些孩子没有吸引力,于是,他们会在课堂上为自己找事做:一截铅笔头或者一片纸屑、一块橡皮会让他们玩得津津有味、忘乎所以;或者东张西望,或者和别的小朋友偷偷地玩耍等,这些都是孩子没有认真倾听的表现。

(2)很努力让自己“端正”坐好。不少老师要求学生上课一定要端端正正坐好,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很多学生在课堂上会不断调整自己的坐姿,不时对老师察言观色,会努力表现出自己是在认真倾听的:双手平放在课桌上,身子挺得笔直,眼睛盯着教师或黑版一动也不动。其实,这就是“假”听,因为学生如果真的在认真倾听,就不可能会有时间去注意手应该怎么放,身子应该怎么样。学生之所以要“假”听是为了引起老师的注意,渴望得到老师的肯定、表扬。

(3)啃咬手指。我们在教学中不难发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出现了有的孩子或者因为紧张情绪,或者因为对课堂内容不感兴趣,渐渐养成了“啃咬手指”的行为习惯。这既是一种心理疾病,也是孩子产生倾听障碍的表现。

(4)频频要求发言。在课堂上,经常见到这样的孩子,每次老师提出问题,话音还没有落,他就迫不及待地举手要求发言,并且不断地用语言提醒老师注意自己。这样的孩子还会在别的同学回答问题的时候不断“插嘴”,其实,这是这些孩子为了引起老师的注意,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而给予表现自己的行为,至于老师和同学发出的信息,他往往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三.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

通过对教学中学生倾听能力表现出来的差异性和问卷调查所反应出来的问题,在本次课题研究中,从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两方面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学生倾听能力习惯养成的方法实施和练习。

(一)从教师的主导性而言,分阶段有以下几个方法:

1.净化学生倾听环境

(1)、净化课桌环境

课桌环境包括多种功能的文具盒,琳琅满目的文具,芳香扑鼻的文具等,这些都有可能成为干扰低段学生倾听的不良因素。这些物品在给学生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影响着孩子的听课习惯。下课时,老师可预先叫学生摆放好桌椅、文具要放在文具盒里、书本摆在指定位置、水杯放在教室后面„„通过这些手段,尽量减少了外界因素对孩子的影响。

(2)、净化听课环境

培养孩子静心倾听的习惯,与课堂周边环境密切相关。教室外面其他班级上体育课发出的吵闹声,马路上来来往往的车辆传出的喇叭声,窗户外面的美景等等,都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干扰。作为老师,碰到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关起门来上课”,必要时甚至拉上窗帘,切断了与外界相通的渠道,学生的心就乖乖地收回来。

(3)、净化座位环境

一年级学生自控力差,上课总有一部分同学管不住自己。因此,教师在排座位时,尽量做到“动静”结合,让爱说话的同学和沉默寡言的同学同桌,彼此互相影响,综合对方的性格。

2.创建良好的师生课堂环境。

良好的课堂环境不仅仅是指课堂氛围,还包括师生之间的关系。建议一个让学生自如轻松的学习环境和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情感基础。当老师在学生的心里不仅只是老师也是可以让大家信赖的朋友、伙伴,这样学生就会喜欢老师的课,会主动听老师上课,主动积极地课堂发言,形成良好积极的课堂气氛。

3.提高教师的自身修养。

作为小学老师,尤其是小学语文老师,标准的普通话朗读能力是必备的专业素养之一。在语文课堂上,老师的朗读对学生有着很深的影响。一次抑扬顿挫的课文范读,不仅会吸引学生的倾听专注程度,还会成为学生心中的朗读目标。因此,教师自身的朗读能力也是有利于培养学生倾听习惯养成的因素之一,应该不断地提升自我的语言能力,说得精彩、生动,才能抓住学生的耳朵。

4.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根据低段学生的认知和情趣特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将教学内容与学生心理特点结合起来。低年级的教材中,有许多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形象,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课题引入一定的故事,诱发学习兴趣。使故事贯穿教学始终,并且鼓励学生多讲多说,注意力便自然而然地集中于教学中。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努力倾听别人的朗读,指出优缺点,同时也对自己有所提高。

5.教师的榜样示范。

很多学生在课堂上习惯于插嘴,除了有自身生活环境的因素外,另一方面便是受到了老师的影响。因此,老师在课堂上,如果学生起来回答问题,不论是否正确都不应该去打断学生的发言,可以等学生回答完了再作评判。这不仅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而且可以用这样最直接的行为告诉学生,当有同学在说话或者回答问题的时候,不应该随意插话,这是不尊重他人的行为。而习惯于插嘴的学生也往往不能够很好的记住或者是重复先前学生说的话。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时刻注意自身的行为,提醒学生尊重别人,给别人发言的权利,以正确的行为去引

导学生正确的习惯。当然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倾听习惯时,一定要坚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绝对没有效果的。也就是不论课堂还是课外,教师都要有意识的训练。真正做到持之以恒。

6.教学中的有意提示。

这种提示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当老师发觉学生有不专注听讲的行为的时候,以不停止课堂教学环节为前提的一种隐性暗示,让被暗示的学生能及时将注意力重新回到课堂。当中包括⑴眼神暗示,这种暗示是很多老师的会在课堂上用到的,在某一个学生出现与课堂内容无关的行为时,老师可以采取这种方法提醒学生;⑵手势提示,手势提示学生重新专注于课堂听讲,比眼神暗示更为巧妙。比如老师可以在朗读课文的时候或者是检查课堂练习的时候有意地走到开小差的学生面前摸摸学生的头,让学生不好意思再继续下去。⑶不定时检查,让没有认真听课的学生毫无征兆地起身读课文或者是回答老师的问题或者转述先前学生的话,都是能有效地将学生的思维拉回课堂而又不会打乱课堂节奏。

(二)从学生的主体性方面而言,有以下几个方法:

1.教给方法,善于倾听。

学生的倾听姿势需指导。手势或身体动作是最能反映一位学生是否在倾听。我们对学生听的姿势给予认真指导。如:听同学发言时,要求学生眼睛看着书上或老师出示的教具,不看发言同学的脸,做到神情专一。如果同学的回答与自己的思考相一致,则以微笑、微微点头表示认可或赞同。学生养成了这样的习惯,老师可通过一目了然的观察,了解学生听课的质量,即时得到反馈信息,对师生双方来说都是利处多多。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倾听的方法。专心,无论是听老师讲课,还是听同学发言,都要听清老师或发言人说的每一句话;耐心,不随便插嘴,要听完别人的话,才发表自己的意见;细心,当别人的发言有错时,要求学生学会评价同学的发言,做到不重复他人的意见,自己的意见要建立在他人发言的基础上或者提出新颖的想法;虚心,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要能虚心接受,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用心,在听取他人意见时不能盲从,要有选择地接受,做到“说”、“听”、“思”并重,互为补充。

2.细化要求,针对练习。

虽然经过老师强调,但是还是会出现学生有意识地倾听但是仍然不能达到倾听目的的情况。出现这样的情况,在学生倾听之前,老师可以将倾听的要求和目的细化,从简到难,逐步提高。比如,“小熊在一个温暖的春天,离开它的城堡,到山的对面去找妈妈了。”这样一句话,在朗读第一遍之前,可以提问:小熊是在什么时候离开的?学生听后可以回答。朗读第二遍之前,可以提问:小熊到哪里去?学生听了朗读后再回答。朗读第三遍之前,可以提问,小熊去干什么?学生听了第三遍之后可以回答。而随着这样有针对性的倾听练习的增加,可以逐步增加问题的数量,由寻找一个问题的答案变成寻找两个甚至多个问题的答案。

3.运用评价策略,激发学生倾听主观能动性。

课堂上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及时适当、真诚地评价学生,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是培养学生倾听的重要手段。例如:“你看这位同学的眼睛一直看着老师,他听讲多认真啊。”“这位同学能认真听别人发言,并能指出不足,我们应向他学习。”《新课标》的理念是,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应该充分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他们的主体性。在培养学生倾听习惯的养成的过程里,可以不仅让学生听,还让学生对听到的内容通过自我的感知而给出一定评价。比如,在语文

课堂上,进行朗读比赛,这样的场合,评判的权利可以完全给学生,让学生去倾听朗读,请学生评价朗读者的优劣,从而让学生逐渐专注于课堂上倾听老师,倾听同学。

4.“听”与“说”结合。

倾听是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所有行为的基础,只有认真倾听到老师的话才能作出正确的行为反应。那么检验学生是否有认真倾听,是否在有效倾听,可以通过先听后说的方法来练习学生的课堂倾听能力。可以是毫无预知地请学生起来重复先前同学的话,也可以请学生说出老师某句话中的某个关键点,可以是简单重复一个听到的故事,也可以是一句话,一个词语。当然课堂上多一些小组合作的学习,可以让更多的同学有交流倾听思考的发言机会,让他们真正参与到主动性的学习中,真正将自己听后所得的思考及时和同伴交流,在交流中碰撞出新的火花来。像有的孩子比较胆怯,还不能适应在班级中表述自己的观点,小范围的小组学习中比较容易尝试。总之,通过有意识地练习,让学生从被动倾听转为主动倾听,逐渐养成倾听习惯。

5.“听”与“写”结合。

同样,“写”也是“听”的检验手段之一,最常用的就是平时老师经常在做的听写词语。当学生已经能够较好地写出简单词语的时候,老师可以有意识地提高难度,可以将听写的内容从一个词变成一句话,可以从单一的听写,到寻找听到的内容中的关键点。通过练习,逐步提高的倾听能力和思维内化。

四、课题研究的课堂反馈

本课题研究,从课题的确定,到计划,再到实施,在将近一年的课堂教学实践中,确确实实感受到了对于小学一年级倾听习惯的养成练习对课堂效率的正面作用。

1、课堂纪律的转变

在经过阶段性地倾听习惯养成的练习后,学生在课堂上的自我约束能力已有明显提高,从一开始的会被老师注意到而被动倾听转为习惯性地主动倾听。如此一来,整个课堂更为连贯,教学节奏就更为完整。也正是因为学生能初读地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在课堂效率和作业效率上都能有所进步。

2、学生课堂表现的转变

学生经过一个阶段的倾听习惯养成的练习后,因为倾听的专注程度的提高,使得对课堂知识的理解相比较之前有所提高,在课堂上的表现,除了在课堂纪律上转变,在教学过程中,也改善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性。通过比较,之前一些怕举手和很少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因为专注的课堂倾听,使得对教学内容良好掌握而愿意主动发言回答问题。同时,学生在评价同学之间的发言时,也能说得比较清晰,有条理。

3、学生作业有效性的转变

无论是课堂作业还是家庭作业,都是检验学生当天的学习知识掌握程度的手段。那么,老师在批阅学生的作业的时候,自然就可以从中看出学生在课堂上是否有认真听讲。经过对课题研究前后学生的作业对比,包括正确率,书写端正程度,很多同学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很多课堂上强调的内容基本上都能完整地在作业上体现出来。而这些在作业本上反映出来有进步的学生,在课题研究后期在课堂上也都有明显的转变,都能够更为正确地回答老师的问题和表达自己的思想意识。

五、小结

倾听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素质。我们自然要善待它。让孩子善于利用自己的双耳,也该有我们教育者的一份责任吧。人际交往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学会倾听。正如汤姆•彼得斯在其《追求优秀的热情》一书中所说:“倾听是礼貌的最高形式。”因而,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有一种前瞻性——从小培养学生学会倾听。这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有帮助,而且对学生以后走入社会将是一种财富。相信,学会倾听的孩子会更有智慧,更有修养。

第三篇:小学低段学生写字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

《小学低段学生写字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结题报告泸州市实验小学马晓芳

【问题的提出】

汉字,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只有通过手写,才能感受到它带给让的愉悦之情。然而,电脑的普及,使越来越多的人们忽略了用手写字的重要性,这也直接影响到了现在的孩子们,认为字写得好于不好无所谓,反正以后都用电脑了。但是,语文新课程标准有明确地要求:低段学生要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养成正确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也就是说,小学低段(1、2)年级,识字写字是教学的重点,学生正处于形成写字习惯的初级阶段也是最佳阶段,如果不抓住这个时机培养好学生的写字能力,那对他们后面的学习都将造成严重的影响。而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要培养他们的写字能力,首先要做的是激发他们对写字的兴趣。

【研究成果】

一、探寻到了孩子不愿好好写字、不能写好字的原因。通过观察,和与学生们谈话,我了解到,孩子们之所以不愿意好好写字,一是觉得汉字笔画比熟悉复杂得多,麻烦得很,于是不愿意写,二是小孩子本身玩性很大,而写好字是要花一定时间的,孩子们怕慢慢地写字会耽误自己太多玩耍的时间,说以根本就不注意要写好字。另外学生写不好字还有几个客观原因,一是孩子们的手腕发育还不太成熟,写字时间一长,就控制不住笔写不好字了,二是有时老师为了赶教学进度,没有给学生留足够的写字时间,孩子们忙忙慌慌完成,肯定写不好。

二、探索出了激发学生写字兴趣的策略。

1.故事激趣。在开展写字指导前及在进行写字指导的过程中,适时给学生们讲述一些古今书法家刻苦练习并取得巨大成就的故事,又引导学生们欣赏了许多优秀的书法作品,以此激发起孩子们愿意写出好字的兴趣。

2.评价激趣。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我们班刘谨闻、冯嘉杰、李文西、易佳月、黄思源等几个孩子因为家长的早期教育很重视,所以他们的书写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层次,已经有了书法的意味了。所以我经常将他们的作品在全班进行展示,号召其余学生向他们学习。同时,我让他们与班上几个书写特别糟糕的孩子组成“一帮一”结队伙伴,一有时间就去指导他们练习写字。凡是发现有进步的,就大力表扬,树立孩子们写好字的信心。

3.以赛促趣。二年级下期的后半期,我组织孩子们开展了两次主题为“我是小小书法家”的写字比赛,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在家长的督促下,用两天时间认真完成,然后请学校的书法老师来评选,共选出了15个一等奖,24个二等奖,19个三等奖,我不但将这些优秀作品在学校教师外的班级展示栏里展出,还挂到了班级QQ空间里,让更多的孩子和家长都能欣赏到孩子们的作品,孩子们为此大受鼓舞。写字能力提高的同时,写字兴趣继续增强。

4.通过开展“争取写钢笔字资格”的活动调动学生的写字兴趣。根据学生在写字本作业及平常作业中书写情况,我先确定了二十多个孩子取得了所有作业都用钢笔完成的资格,并通过周末给家长的信将这一信息告知了所有的孩子和家长。这在孩子们心目中是一种莫大的荣欣,所以取得资格的孩子欢呼雀跃,作业就更认真了,而没有取得资格的孩子很难过,很着急,于是在v后来的作业中尤其认真了起来,我通过这个举措提高学生写字能力的目标基本达到,一段时间后,我又宣布了第二批取得写钢笔字资格的孩子,这些孩子大受鼓舞,对那些仍然没能取得资格的孩子也是一个刺激。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的小朋友心中,“一定要写好字”的意识已经非常清晰了。

“内因决定外因”,只要孩子有了写好字的主观愿望,老师再运用恰当的方式来提高孩子写字的能力就容易得多了。

二、探索出了提高学生写字能力的有效途径

1.加强示范指导。低段孩子想像力丰富,模仿力强。于是我从两方面进行示范指导,一是结合教材上规定的要求会写字的任务,以学校统一配发的“书写本”为训练基地,指导学生结合本子上已有的范例,认真分析每个生字的笔顺笔画、间架结构,分析各个部件的大小比例、搭配规则等,观察好了才允许学生动笔,先描红再临摹。学生边看边写,效果不错。二是利用每周一节的写字课进行钢笔字的写作指导(孩子们平常都是写铅笔字)。因为平时不能写钢笔字,孩子们又希望能早些写上钢笔字,所以孩子们很喜欢,总是期盼这节课的到来。上课时也非常认真,我根据书写资料(学校统一配发的专门用于写字训练的本子)上面划分的类别逐一示范讲解,指导学生认真书写,量不大,但要求高。铅笔字基础比较好的孩子钢笔字也差不到哪里去,反之,就不容乐观了,这些孩子就成为我重点指导的对象。

2.从自己的角度来观察。在强化示范一段时间后,孩子们已经对观察分析一个字的结构、重难点笔画的方法比较清楚了,于是到研究的后阶段,我就将分析的皮球完全踢给孩子,我用小黑板将所有生字写出来,然后请学生起来说:“你认为哪些字要怎样写才能写好?哪些字要注意哪些地方才不容易写错?”学生完全站在自己的角度谈自己的感受,我都会给予充分的尊重,孩子们的积极性非常高,分析的效果也非常好,不但大大减少了错别字,也让更多孩子的字写得更漂亮了。

3.平常作业时严格要求。这点也是从两方面来进行的。一是校内课堂作业,要求认真书写,字体规范,凡是不合格的,只要时间允许,都要求其重新完成,直到合格为止。二是家庭作业中,主要是充分发挥家长的督促检查功能,严格要求孩子。要养成一个好的写字习惯是非常不轻易的,学生习惯的形成是一个不断积累、螺旋上升的过程。因此,良好的写字习惯不能靠几节写字课。我们使学生的习字由课内向生活之中延伸,要求学生写字课内与课外一个样、校内和校外一个样。经常向家长宣传学生良好写字习惯培养的重要性,要求家长积极配合,与老师通力协作,齐抓共管,对学生每一次的家庭作业都能认真检查。教师也及时向家长反映学生最近的写字情况,请家长关心、帮助学生习字。

【主要效果】

经过一学年的研究,本课题的主要效果有:

一、学生写字兴趣变得浓厚了。98%的孩子喜欢上写字课,每当到了写字课时间,喜欢一笔一画写好一个字的感觉。有部分孩子还就此爱上了书法,主动参加业余书法班的学习。

二、自觉写好字的意识大大增强。现在,95%的学生完成作业,不是以时间为标准,而是以书写、以作业质量为标准,很少有学生以最先做完为骄傲的资本。而是以老师给多少个苹果、怎样表扬他的书写为自豪,营造出了“写一手好字”的良好班级氛围。

三、学生渐渐地学会沉静了。“定能生惠,静能长智”,随着对学生写字能力的培养,孩子们变得安静多了,沉稳多了,少了很多浮躁之气。

四、识字能力也相应得到提高。因为要写好字,必须要先仔细观察这个字,看清它的结构,了解它的笔顺,找出笔画、部件之间的搭配规律,久而久之,学生们对文字的敏感度、细致度都得以增强,掌握了更多汉字的构成规律,熟能生巧,于是识字能力就随之提高了。

五、主动识字写字的意识增强。以前,只要书上没有要求会写的字,绝大多数孩子是不敢动笔写的,一是怕写错,二是怕写不好。现在,他们会应用自己掌

握的识字方法去分析认识这个字,然后写好这个字。现在,孩子们认识的字比规定的多得多,会写的字也不仅仅限于教材上要求的会写的字。

【反思】

当然,本研究工作中也有一些不如人意的地方,如因为时间关系,个别学生平常练习中字很不规范也没能给予及时的纠正,使他们不认真写字的坏习惯还没有改掉。

研究工作虽然告一段落了,但对孩子们写作能力的培养、帮助孩子们提高写字质量的工作还任重而道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继续努力!

第四篇:关于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关于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论文关键词: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教学水平

论文摘要:青年教师是高等学校一支具有较强后劲的队伍,是学校在跨越式发展过程中必须重视的一个群体,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直接影响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分析了高校在青年培养工作中的不足,特别对如何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进行了论证。以学校和青年教师自身两个方面入手探讨了青年教师提高教学能力的一般方法。同时对青年教师的后续培训进行探讨,这有利于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高,更对高等学校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有促进作用,最终对人才培养起到促进作用。在我国高等学校中,有大批青年教师毕业于非师范院校,虽然学历一般在硕士以上,但是没有经过师范院校的专业训练,怎样在较短时间内,系统地掌握教育科学理论,认识教育规律,遵守教学原则,学会科学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不断规范化,从而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现状分析

1.岗前培训重培少训

青年教师进校后要先经过岗前培训,这是一个常规做法。岗前培训是针对国家统一考试而安排的培训,这种培训是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去学习四门左右的课程知识,可谓时间短任务重,青年教师的角色转变尚且需要一个过程,参加这样的培训往往也得不到应该有的重视,培训老师往往也是领导或是退休的教授,这种培训也往往只是只“培”不“训”。

2.指导青年教师仅限于形式

指导青年教师是教授、副教授必须履行的岗位职责。因此,每位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的教师每年至少要指导一名青年教师。指导教师要及时检查被指导者的听课笔记、作业批改、辅导答疑等情况,要指导青年教师备课和试讲。不得对青年教师疏于指导。而实际中往往是指导就是填表,没有真正落实指导工作,考核时对于软指标也往往是能过就行。

3.实习授课制度落实不力

青年教师作为高校的新生力量,在正式成为授课教师之前要进行实习授课,这是一个很好的做法,曾经很多学校都坚持这一做法,这些年学校扩招,需要大量的教学人员,加上一些高级职称走向领导高位或是去给研究生授课,使新进学校的教师就不经过实习授课而直接成为主讲教师,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4.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缺乏有效机制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是一个两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观上青年教师要积极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客观上学校必须建立一个培训机制,让青年教师在组织的安排下提高水平,实际上恰恰缺乏这一机制,有些学校认为派出青年教师参加一些会议就可以认为是培养了,从长远讲这是十分不利于青年教师成长的。

二、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阻力

1.来自青年教师本身的阻力

高校青年教师一般是刚刚硕士或是博士毕业,还一身书生气,尚没有形成一个教师应该有的范式,如果是师范类院校毕业的还好,受过专业的教学能力训练,其他院校毕业的就缺乏这方面经验了。青年教师对备课的要求和内容未能深入理解,没有备课笔记,教案或讲义的内容也不过是教材内容的翻版,电子课件也仅仅是教材中条框的简单罗列,表现出责任意识不够的特点。另外青年教师不注意进行启发式教学,缺乏调控课堂纪律的能力,教学中缺乏师生互动的良好气氛。教学方法单一,更谈不上教学艺术,这些都直接的阻碍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2.来自管理者的阻力

作为管理者要履行管理职能,这是一个基本要求,但管理者也是一个个体,他势必会考虑改革的成本,能没墨守成规就安于现状,能得过且过就不求进取,对于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是学校的大事,作为相关管理部门和管理者若忽视了这项工作,会对学校的长远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也不利于高等人才的培养。因此来自管理者的阻力也是不容忽视的。

三、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路径和策略

1.着力提高青年教师待遇

学校应采取措施稳定教师队伍,努力改善教师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提高青年教师待遇。努力形成鼓励广大青年教师安于教学、热心教学、投入教学的运行机制。教育和引导广大青年教师运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教学。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教学积极性。2.严格岗前培训,强化导师责任制

对于毕业于非师范专业的青年教师,在走上教学岗位前,学校对新人校的教师岗前培训要严抓并加大学时培训,让青年教师全面地学习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法规概论以及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四门课程,这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它使新教师明确了什么是教育、高校教育的范畴、怎样进行班级教学、如何上好每一堂课、怎样对待学生以及师生在教学中的关系等等,使我们懂得了教学规律性、科学性和艺术性,避免了在工作中只凭热情、凭感觉进行教学的盲目性,从而规范了教学环节。同时要强化指导教师责任制,最大限度的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

3.组织普遍意义讲课比赛

普遍意义的讲课是指讲课比赛要让每一个青年教师都参加的比赛,选拔制度是有一定局限性的,普遍意义的讲课比赛更有利于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的提高,学校和各院系每学期都组织一到两次听课和开展教学竞赛活动,对青年教师来说,是一次极好学习提高的机会。一方面通过专家和老教师听课,其反馈意见能使我们明确教学中的不足。另一方面通过观摩教学和参加优质课竞赛,可以拓宽自己的视野,打开思路,学习参赛教师的授课方法和教学风格,这对于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无疑会有极大的帮助。

4.组织校际交流

现代网络的发展给了人们一个很大的启示,那就是资源共享可以达到多方共赢,学校之间的资源也可以组织跨校交流,这样有助于取长补短,如我校的的青年教师可以到重点院校的相关专业进行互换交流,作为政府相关部门也可以给跨校交流一定的政策支持以及经费支持,这样有利于思想的交流,有利于学校以及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青年教师要发挥能动性形成独特的教学艺术

青年教师要虚心请教他人,学习教学方法、教学艺术与技巧。比如,课堂教学如何切入主题,层层分解,通俗易懂;如何接受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等等。精心备课授课也是不可少的。对所授内容了如指掌,在精读教材的基础上博览群书,理解好“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得有一桶水”的关系。在备课前,还应进一步了解学生,多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有的放矢的进行备课。青年教师要把关心爱护学生和严格要求有机地结合起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发挥主体作用,变被动听课为主动学习。必须将教学融人生活应用中,提高学生知识应用水平。青年教师在对学生成绩评价上要坚持定性评价与考试评价相结合。要正确处理正当评价与考试分数之间的关系,保持正确的心态,有机结合使用。要注意因人而异,因年级而异,切忌只表扬,不批评,从而形成学习成果正确的评价导向。青年教师要常写写教学反思。任何一堂课,都有自己的成功之处,也都有它的不足之处。一个有心人会认真总结课堂上的得与失,利与弊,写好教学后记,对自己教学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工作进行重新认识,对自我表现进行反省、检查、自我完善,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教学质量,才能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提高教学艺术是一个高标准的要求,青年教师肩负培养人才的重任必须要从自身做起,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能力。

总之,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和教师自身共同努力完成的任务。社会环境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随着社会经济的转型,社会在变迁时期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在变迁,这种变迁导致价值体系的混乱,必须要适时的引导青年教师价值体系的定位,做称职的人民教师教学能力一定要过硬。

第五篇:初中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初中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课题阶段总结

《新课标下初中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课题实施两年了。这两年来,课题组在学校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在课题组长的精心指导下,认真地开展了研究工作,通过全体课题组成员的齐心协力,踏实工作,课题组在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教师的业务能力和课堂教学效率都有了明显的提高。为了使我们的课题在下阶段的研究中更有成效,达到预期的研究目的。现将上一阶段的研究工作总结如下。

一.开题工作

1.撰写开题报告:背景透视;问题提出;理论依据;课题构想;结果与分析;讨论。

2.举行论文大赛:宣读科研课题的通知;介绍课题申请情况、课题组成员情况;介绍课题整体实施方案;汇报课题前期准备工作。

二.课题研究准备阶段

1.收集相关的课题资料,了解现阶段国内外的教学趋势,提出研究目标,制定研究方案。

2理论学习

3集中学习: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法指导相关资料;初中英语课程改革的新理念、英语课程标准解读等方面的理论学习。(做好学习记录)分散学习:课题组成员的个体学习。(收集学习资料,做好读书笔记)

5外出学习:组织课题组成员外出听课学习。

6调查研究

7学生问卷调查:《初中英语阅读活动问卷调查表》调查结果分析:现状分析;成因分析;决策研究;方案制定。

三.课题研究实施阶段

1.根据计划及实际教学情况,在教学工作中对阅读的内容、方法、策略诸多方面进行探索及实践。

2.在研究过程中,及时作出纪录,收集典型材料,积累阅读训练案例,初步确立阅读策略研究脉络。

3.针对初中学生英语阅读学习,试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激趣法、情景教学法、自主创编法、多媒体教学法等

四.课题研究成果

1.课堂教学:课题组教师每人每学期上一节课题研讨课,重点运用总结的阅读方法、策略指导教学,并对公开课进行反馈、交流。

2.交流活动:组织课题组成员对课题资料进行整理,主持人参加课题交流活动,课题组成员结合本课题开展工作,经常与课题组的其他同行们进行广泛地交流,取得了宝贵的课题研究经验。同时通过外出学习和听课也从教育专家那里学到了许多科研方法。

3.活动开展:课题组成员在校内外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如:英语课本剧比赛、英语书法比赛、英语百词大赛、英语手抄报竞赛等。

4.总体状况:教师自身素质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推动了学校其他课题研究工作的开展。

下载培养小学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培养小学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初中生作文能力培养及策略研究

    《农村初中生作文能力培养及策略研究》 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 孙雪离 《农村初中生作文能力培养及策略研究》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 一、课题研究的提出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语......

    农村小学生作文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农村小学生作文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三川小学——凌丹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一)基于时代发展的需要 21世纪是科学技术、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在这个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中......

    小学英语课堂倾听能力培养策略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 【摘要】倾听是学生学习语言的一种重要技能。在英语教学中,帮助学生学会倾听,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本文......

    小学学困生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小学语文学困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巾山小学李华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它是识字的主要途径,有利于提高识字质量;能够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提高听话、说话和作文......

    小学计算能力培养的策略

    小学计算能力培养的策略 看清楚。学生在计算中由于看题目过快,有时会把数看错,如234看成243,有时会把运算符号看错,前后颠倒等,因此我们要让学生养成看清楚题目中数的习惯,速度不......

    小学英语听说能力培养的策略与方法

    小学英语听说能力培养的策略与方法 1. 激发兴趣,调动学生听说的积极性。 小学英语课程的开设旨在培养孩子们对英语的兴趣。使儿童有了兴趣就是事情做成了一半 ( Having mad......

    小学英语学习策略及研究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小学课外阅读习惯培养策略研究

    小学高年级课外阅读习惯培养策略研究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孩子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由此可见阅读的重要性。《语文课程标准》将阅读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