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童志斌:八、苏教版教材文言文教学
苏教版文言文教学如何实施? 思考与探究的主要依据:
1.苏教版《语文》必修教材(1-4册)及配套的《教学参考书》;
苏教版《高中语文培训手册》。2.浙江省教育厅《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3.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4月版)。4.2007年及最近年份的语文《高考考试大纲》; 2007年及最近年份各省市的高考语文试题。
苏教版必修教材文言文基本情况:
苏教版必修一至必修五共有文言课文24篇,分见于必修五本教材的10个专题当中。必修一:
专题二:《劝学》《师说》 专题四:《赤壁赋》《始得西山宴游记》 必修二:
专题三:《六国论》《阿房宫赋》 必修三:
专题二:《指南录后序》《五人墓碑记》 专题四:《烛之武退秦师》《谏太宗十思疏》《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秋水》《非攻》 必修四:
专题一:《季氏将伐颛臾》《寡人之于国也》 专题三:《滕王阁序》《秋声赋》 必修五:
专题二:《陈情表》《项脊轩志》 专题三:《报任安书》《渔父》 专题四:《逍遥游》《兰亭集序》 其中唯一的文言文专题为“寻觅文言津梁”,共有6篇文言课文,见于必修三的第四个专题。
必修一的四篇文言课文,分别见于专题二“获得教养的途径”之“求学之道”板块(《劝学》《师说》),专题四“像山那样思考”之“感悟自然”板块(《赤壁赋》《始得西山宴游记》)。必修二的两篇文言文,见于专题三“历史的回声”之“后人之鉴”板块(《六国论》《阿房宫赋》)。
因教材采用人文主题作为专题编排依据,故整套教材中,基本上采用文白混编的形式。较之于以往人教版教材而言,文白相混的特点更为突出。因为,人教版教材采用的是文体编排的形式,文言课文以单元为单位进行集中编排,并配以相应的文言单元知识短文。——这样,在面对教材时,师生们对于文言文的“文言”特征还是颇为看重的。而苏教版教材当中,文言课文是与现代语体文课文混合编排,文言文与现代文混合组成一个“专题”(大体相当于以前的一个“单元”)。——这样,师生面对文言文时,势必更多的是着眼于文言文本与其他(现代文)文本之间在人文主题上的共性。
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教师是否也可以(会?)像我们现在一样,对散见于不同的“专题”当中,与其他现代文同属于一个人文主题的“文言文”教学问题作专门的思考,也还是个未知数。
事实上,苏教版教材的使用过程当中,已经使用了两年一个完整轮回(必修一至必修五)的江苏教师,与刚刚使用了一年(必修一至必修四)的浙江教师,都不同程度地遇到了不少的问题与困惑,文言文教学问题自然也不例外,可能问题还要相对突出一些。比如,江苏无锡的徐忠宪老师,就曾以《文言文教学的彻骨之痛》(使用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本一周年实践报告)(发表于《中学语文教学》2006年第12期)这样醒目的标题,表达了对苏教版教材的批评:
一、文白混编,忽视了文言文教学的特殊性;
二、忽视文言字、词句基础知识的系统介绍;
三、考分低泣,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下降。徐忠宪老师在文中提供了较多的统计数字与相关事实,最后结论是,人教社(按,指原有的全国通用的人教社老教材,非指人教社新课程教材)的课本让“莘莘学子得益了”,而苏教版必修课本“在使用的教学实践中出现了费时多而效益差的局面”。徐老师在文章里面还列举了一些学生检测结果的统计数字来说明这一点。
徐老师在文中所说的采用人教版与苏教版课本,对于文言文教学产生了这样截然不同的结果,本人以为,这么快就下这样的结论可能有草率之嫌疑。因为,语文(包括文言文)教学是个复杂的工程,单单根据苏教版教材一整年的使用情况,下这样的结论有点为时过早。——事实上,一套教材,无论是好还是不好,都不太可能在短期内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产生如此快捷的影响(这里面还有教师教学操作的因此等等复杂成分在里面,这是肯定的)。不过,苏教版教材在文言文教学方面给一线教师造成相当的困难与困惑,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我们今天围绕着苏教版教材(主要是必修一和必修二,兼及整体)所作的探讨,肯定是很有必要也是相当有价值的。本人在广泛阅读相关材料,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进行深入思考的基础上,整理出了一些个人的看法,想借这个机会与在场的专家、老师作一交流。有一些,问题可能还是问题,我现在把它们指出来,提请大家在接下去的教学过程中特别加以注意;同时,我也把我的部分想法呈现给大家,可能会对大家解决相关问题起点儿积极促进作用。有一些,我可能也稍微形成了些个人的思路,希望可以对大家的教学操作能够有点儿启发。
还需说明的是,这次培训,主题是“新课程培训”,据我的理解,应该同时体现对理念、理论的重视与对教学实践的重视。估计不少参加培训的老师,都带着这样的想法,希望通过培训,在获得理论“充电”的同时,能够获得一些可以带回去,化为课堂教学实际的可操作性的东西。我本人也很希望能够做到这一点。不过,审视一下所做的这一块内容,感觉到是,其中固然包含一些操作层面(即回答“怎么做”的问题)的东西,好像更多的倒是认识、原则层面(即回答“为什么做”“做什么”的问题)的东西。王荣生先生强调,对于语文教学而言,搞清楚教学目的与教学内容,比起采用的教学方法来,要重要得多。我以为,这一看法极为精辟。有很多教学操作层面的东西,表面上看是方法的问题,其实要害倒是认识的问题。一旦认识上、观念上获得了廓清,操作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苏教版教材文言文教学的困惑: 探讨对象:
1.苏教版语文教材必修课程“阅读与鉴赏”课程目标能力要点分布表(苏教版语文《培训手册》99页)
2.“教学目标”(苏教版教材《教学参考书》相关内容)3.苏教版教材文言课文之课后练习设计
(1)文本研习(或“问题探讨”)(列于本板块之后)
(2)积累应用(列于本专题之后)专题示例一:
必修一之专题二《劝学》《师说》 专题课文构成:
第二专题:获得教养的途径(问题探讨)(板块2,课文3) ⊙求学之道 《劝学》 《师说》 ⊙经典的力量 《获得教养的途径》
(一)苏教版语文教材必修课程“阅读与鉴赏”课程目标能力要点分布表(苏教版语文《培训手册》99页)专题能力点:
整体上把握文章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了解议论文的论证方法。
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
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
(二)“教学目标”(苏教版教材《教学参考书》相关内容):
1.学生通过探讨了解学习之道,了解获取教养的途径,树立正确的学习观。2.学生探讨求知问道和阅读经典的作用,学习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
3.学生在学习议论文不同的论证方法后,能够正确运用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事实论证、引言论证等手法来说理。
4.学生学习古文后,能够掌握积累“劝、中、假、绝”等实词和“于、而、故、焉、乎”等虚词。
(三)苏教版教材文言课文之课后练习设计(必修一之专题二:获得教养的途径)问题探讨(列于本板块之后):
1.《劝学》所劝的是什么样的“学”?作者为什么会提出“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与“积善成德”?它对如何“学”提出了什么样的主张?
2.在《师说》中,韩愈有关“师道”的主要思想是什么?在他的心目中,“师”的标准有哪些?文章最后为什么赞许李蟠的“好古文”与“不拘于时”?
3.《劝学》和《师说》都是古代的论说文,作者为了阐明自己的主张,用了比喻、对比等论证方法。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运用这些论证方法的好处。积累与应用(列于本专题之后)
1.积累《劝学》和《师说》,借助工具书翻译全文,从两文中各选项几个你喜欢的语句,就求学之道谈谈你的看法。
2.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现象很普遍,如《劝学》中的“劝”“绝”“假”,《师说》中的“说”“相”“传”“贻”等。利用工具书,了解这些词语的义项,看看本书的注释是否有道理。类似的词,两篇文言文中还有一些,请你再找出几个来。
3.准确并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是议论文的基本要求,本专题的文章谈读书学习,论述的方法却大不相同。请想一想,这三篇文章的作者是如何有创意地表达自己见解的?课外选读名家名篇,和本专题的文章作比较,了解说理方法的多样性。
专题示例二:
必修一之专题四《赤壁赋》《始得西山宴游记》 专题课文构成:
第四专题:像山那样思考(文本研习)(板块2,课文3) ⊙谛听天籁 《江南的冬景》 《西地平线上》 ⊙感悟自然 《赤壁赋》 《始得西山宴游记》 ⊙湖山沉思 《神的一滴》 《像山那样思考》
(一)苏教版语文教材必修课程“阅读与鉴赏”课程目标能力要点分布表(苏教版语文《培训手册》99页)专题能力点:
了解哲理散文个性化思考的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
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 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理解含义丰富的语句。 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
(二)“教学目标”(苏教版教材《教学参考书》相关内容):
1.学生通过研习作品,能够热爱自然,提升审美品位,加强生态保护意识。
2.学生能够掌握散文的结构特点,学会从语言特色、修辞技巧、文章意蕴方面赏析散文。3.学生能够对一组文章进行比较阅读,并能准确概括文意,通过比较找到文章内容、风格等方面的异同点,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4.学生能够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虚词,如“而”“乎”“其”“且”等。
5.学生能够把握散文写作的要领,学会观察和发现自然景物的特点,尝试用恰当的形式描写出来。
以上前三项为教学重点。
(三)苏教版教材文言课文之课后练习设计(必修一之专题四:像山那样思考)文本研习(列于本板块之后):
1.诵读《赤壁赋》,说说客与苏子的问答是在什么样的情境中进行的。客“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慨叹因何而发?“造物者之无尽藏”、“吾与子之所共食”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
2.诵读《始得西山宴游记》,说说对西山之外的众山“漫漫而游”给了作者什么样的享受。始游西山时,作者看到了西山的哪些“怪特”之处?从中得到了什么样的精神感悟?为什么他会慨叹“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3.两篇文章都表现了作者的情绪变化。从“托遗响于悲风”、“愀然”到“喜而笑”,从“恒惴栗”到“心凝而释”,自然景物各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积累与应用(列于本专题之后)1.背诵《赤壁赋》。
2.本专题的几篇文章景、情、理融为一体,表现了作者面对自然、与自然对话时的理性思考。请你从中选择自己最喜爱的一篇,分析该文是怎样在写景中表现个性化思考的。3.借助网络和图书馆搜集有关苏轼和柳宗元生平的资料,思考他们的人生遭际和自然感悟之间的关系。
4.文言文中的虚词用法富于变化,对这些用法进行归类是学习文言文的必要途径。选择本专题两篇文言文中出现的虚词,如“而”“乎”“其”“且”等,找出一些例句,揣摩它们的不同用法,制作“文言虚词学习卡片:而、乎、其、且”。在今后的文言文学习中留心这些虚词是否还有其他用法,随时总结,丰富卡片的内容。
5.向别人介绍一个地方,要用简要的语言突出它的主要特征。如果你是某一景点(或者你的学校)的导游,你将怎样介绍?虚拟一些场景,做口语练习,同学之间可以互相评价,共同提高。
专题示例三:
必修二之专题三:《六国论》《阿房宫赋》 专题课文构成:
第三专题:历史的回声(文本研习)(板块3,课文6) ⊙后人之鉴
《六国论》
《阿房宫赋》 ⊙千古江山
《念奴娇·赤壁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永志不忘
《落日》 《消息二则》 专题能力点: 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结合这些材料分析和理解作品。 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了解并梳理觉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
(三)苏教版教材文言课文之课后练习设计(必修四之专题三:笔落惊风雨)文本研习(列于本板块之后):
1.“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点是怎样提出来的?又是运用哪些材料和方法进行论证的? 2.《阿房宫赋》是怎样描写阿房宫的豪华与宫廷生活的奢侈的?这些描写对表现秦王朝崩溃的迅速和总结历史教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3.《六国论》和《阿房宫赋》总结历史教训的角度有什么不同?请联系两文作者所面临的现实加以分析。
4.品味下列句子,回答问题。
(1)“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这段话是怎样说明割地赂秦是自欺欺人的?
(2)“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之下矣。”
句中“苟”相当于“如果”,作者为什么不直接指出批评对象?
(3)“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
这段话隐含着什么道理?和文章结尾部分有什么关系?
积累与应用(列于本专题之后)
1.背诵《阿房宫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下列名句中都有词性活用现象,请将整个语句口头翻译为现代汉语,再说明名句中加点的词是什么意思,体会这样用的好处。(1)以地事秦 .(2)礼天下之奇才 .(3)骊山北构而西折 ..(4)辇来于秦 .(5)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6)春风又绿江南岸 .3.从当天报纸上选择一篇消息或通讯,根据新闻的写作要求进行评价,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看法,听取大家的意见。
专题示例四:
必修三之专题四:《烛之武退秦师》《谏太宗十思疏》《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秋水》《非攻》 专题课文构成:
第四专题:寻觅文言津梁(问题探讨)(板块3,课文6) ⊙因声求气 《烛之武退秦师》 《谏太宗十思疏》 ⊙仔细理会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 《鸿门宴》 ⊙融会贯通
《秋水(节选)》 《非攻(节选)》
(一)苏教版语文教材必修课程“阅读与鉴赏”课程目标能力要点分布表(苏教版语文《培训手册》99页)专题能力点:
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 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二)“专题内涵解说”与“教学目标”(苏教版教材《教学参考书》相关内容)专题内涵解说:
课程目标明确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本专题为落实这一要求而专门编排,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文言文基本特点和阅读文言文的基本规律,引导学生把握文言文学习的重点,掌握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本专题由“因声求气”“仔细理会”“融会贯通”三个板块组成。第一板块“因声求气”主要引导学生学会文言文的诵读。所选的两篇文章各有特点,能较好地进行文言文诵读的基本训练。《烛之武退秦师》是一篇叙事文章,有叙述,有描写,以人物对话为主,有多种语气的表达;《谏太宗十思疏》是一篇议论性文章,语言以整句为主,整散结合,长短交错。“文本研习”的各项活动,对文言诵读的基本要求进行了梳理、指导和训练。第二板块结合《廉颇蔺相如列传》或《鸿门宴》的学习,梳理了理解文言文词义、句义和文义的常用方法。第三个板块由《非攻》《秋水》两个文言片段组成。让学生在借助工具书加注、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断句及翻译等具有文言学习特点的学习活动中融会贯通地理解浅易的文言文。“积累与应用”主要是引导学生梳理觉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目标”:
1.学生能通过中国古代优秀作品的学习,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2.学生能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并作出自己的评价。
3.学生能借助工具书确定文言文中字的正确读音和词的含义。4.学生能正确诵读本专题所选的文章。
5.学生能根据上下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本专题所选的文章。6.学生能根据要求给本专题部分文章加注、断句或翻译。7.学生能就本专题所选文章的有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8.学生能根据要求梳理部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
以上目标中3-6为教学重点。
(三)苏教版教材文言课文之课后练习设计(必修三之专题四:寻觅文言津梁)文本研习(列于本板块之后):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应该怎样解释?它们的用法有什么特点?(1)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2)大王必欲急臣 .…………
(5)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6)左右欲刃相如 .2.说说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和今天的意思有什么不同,再找出一些同类的句子,并尝试找出其中的规律。(1)璧有瑕,请指示王
(2)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 …………
3.翻译下列句子,想一想要注意哪些问题。(1)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2)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愿结于君。(3)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4)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宝之急而后私仇也 4.根据语境,揣摩下列句子的意思,回答有关问题。(1)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
“以戏弄臣”,有的资料翻译为“来侮辱耍弄我”,有的资料翻译成“把它给侍臣们玩耍”。哪一种更切合文意?
(3)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有人认为句中的“今”是“现今”的意思,有人理解为“假设”、“如果”。怎样理解比较恰当? 5廉颇和蔺相如这两个人物相映生辉,既具个性,又有共同特点。试结合具体内容作简要分析。
6.下列几个片段,是前人对《廉颇蔺相如列传》的评点;三段评点视点不同,各有见识。为它们加上标点,想一想,你更赞赏谁的观点,模仿这种写法,也写一段评点。
积累与应用(列于本专题之后)
1.摘录并背诵《谏太宗十思疏》中富有哲理的句子,背诵《廉颇蔺相如列传》的最后一段。2.整理本专题中的通假字。
3.“乃”“而”“于”等虚词在本专题中多次出现,根据上下文理解它们在句子中所起的作用,并归纳它们的主要用法。
4.“负”“徒”“引”“奏”“请”“幸”“因”“谢”“意”“如”“举”等实词在本专题中都不止一次出现,查检工具书,了解这些实词的常用义项,明确它们在具体句子中的意思。5.从“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将相和”三个故事中选择一个改写为课本剧。既要以原文为依据,又要有合理的想像;对话要力求体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专题示例五:
必修三之专题四:《滕王阁序》《秋声赋》 专题课文构成:
必修四之第三专题:笔落惊风雨(文本研习)(板块3,课文10) ⊙诗从肺腑出
《蜀道难》 《登高》 《琵琶行》 《锦瑟》 ⊙词别是一家
《虞美人》 《蝶恋花》 《雨霖铃》 《声声慢》 ⊙文以气为主
《滕王阁序(并诗)》 《秋声赋》
(一)苏教版语文教材必修课程“阅读与鉴赏”课程目标能力要点分布表(苏教版语文《培训手册》99页)专题能力点:
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能根据语境揣摩语句的含义,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帮助理解含义丰富的语句,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注重个性化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二)“专题内涵解说”与“教学目标”(苏教版教材《教学参考书》相关内容)
专题内涵解说:
唐宋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唐宋文人用生命与真情,创作了一个又一个流芳百世的名篇,用自己的生花妙笔抒发了家国身世之慨,展现了情景交融的美妙意境。本专题重点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形态之一二,所选项皆为唐宋诗、词、文的名篇杰作,分为三个板块。“诗从肺腑出”萃集了唐代代表诗人的四首诗作,意在通过文本研习指导学生体验它们不同的诗风,或犷或沉郁,或写实或隐喻,从中把握诗人慷慨苍凉、感叹怅恨的人生情怀。“词别是一家”选择了四首婉约派词作,代表着一代文学之盛的宋词,或蕴藉含蓄、典雅秾丽,或疏放恣肆、酣畅淋漓,使我们情志向往。研习中要重点引导学生认识意象,感悟意境,享受美感。“文以气为主”提供唐宋文各一篇,引领学生在文本研习中体会文本的情感、思想与声色辞气。王勃渴望用世的抱负和自强振作的精神,希望和失望,追求和痛苦交织的心态在览胜嘉会之际体现得淋漓尽致;而欧阳修则在一唱三叹、摇曳多姿的行文中抒发了天道无情、人生忧劳的无限感慨。三个板块,首先将重点放在作者的情感内涵上,同时注重诗文的艺术表现手法、语言风格、艺术评价等,其次提供了中国古典诗、词、文的赏析和基本的赏析术语。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文本研习,对唐宋诗文“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感染力量有深刻的体验和感受,能对中国古代文学巅峰时期的诗文成就有更深的认识和领悟。
2.学生能借助文本研习,对诗文的艺术表现、语言风格、艺术评价、情感内涵以及一些基本的欣赏方法有较为准确的理解和把握。
3.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调动起已有的阅读经验和审美经验,通过吟咏能对古代诗文进行鉴赏,从而进一步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提高文学素养。
4.学生能够至少选择一位唐宋作家的作品作深度探究,并能把自己的探究成果在班上与同学进行交流。
(三)苏教版教材文言课文之课后练习设计(必修四之专题三:笔落惊风雨)文本研习(列于本板块之后):
1.清代文学批评家李扶九在《古文笔法百篇》中将《滕王阁序》定为华丽风格的典范。文中写景怀古铺陈开阖,言志抒情抑扬顿挫,字句排偶对仗,并大量地运用典故,修饰词藻。请自选其中一两段文字,谈谈华丽风格在本文中的具体表现。
2.清人吴楚材、吴调侯在《古文观止》中评价《秋声赋》说:“秋声,无形者也,却写得形色宛然,变态百出。”请谈谈欧阳修是如何将无形的秋声写得具体可感的。积累与应用(列于本专题之后)
1.从本专题中选择四首诗词背诵。从《滕王阁序》中选择精彩段落或名句背诵。2.搜集风景名胜中的楹联、题记,谈谈中国语言文字是如何表现风景名胜的人文内涵与审美因素的。
3.孟子曾经提出“知人论世”的读书方法,法国作家布丰又说:“风格即人。”本专题中一些作品的写作背景和艺术风格,都与作者的人生和所处的时代有着密切的关联。请选择本专题中两篇诗文,搜集资料,了解作者的身世与时代背景,并结合孟子和布丰的观点,理解这些作品与作者的关系。
4.本专题的文本研习中,我们接触了一些与古典诗文欣赏相关的词语,如“起伏”“才思”“语次”“意象”“点染”“叠字”等等。关于这些,还可举出一些,如:(1)衬托,即通过描写景物来陪衬烘托情感。(2)缘情体物,即本着自己的真实情感,对景物细致地体察,写出景物的特点。(3)婉转,即通过转折、对比的手法含蓄地抒发情感。(4)理趣,即在形象生动的景物描写中蕴含着哲理和智慧。(5)典丽,即在行文中注意运用典故,修饰词藻。请从我们学过的诗文中,如《采薇》《蝶恋花》《秋声赋》《始得西山宴游记》《登高》《锦瑟》《声声慢》《赤壁赋》《滕王阁序》等,找出能用词语鉴赏或品味的地方,并注意在今后的学习中留心积累,加以灵活动用。5.写作实践。
思考:上面的五个专题中,无论是“笔落惊风雨”这样一个纯粹由古代文学作品(诗词赋)文本构成的课文专题,还是由一般意义的文言文本(按:据教材编者的意思,此专题是为“落实这一要求而专门编排)”构成的“寻觅文言津梁”专题,或者是由一般的文言文本为主体(间以现代语体文本)的“获得教养的途径”与“历史的回声”专题,无一例外地,都将“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作为首要的目标要求,而将“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这样的目标作为其次的目标要求。为什么呢?
让我们再回头看一下《课标》的有关要求: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阅读与鉴赏”之“课程目标”:(第8页)
6.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8.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具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9.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上面提到的这些文言文本,基本上是按照人文主题同其他类型的文本——有的是与文学类文本合为同一个专题,有的是与实用类文本——合为一个专题,除了“寻觅文言津梁”与“笔落惊风雨”这两个专题当中的文言文本似乎是例外。可以说,面对教材,对于“寻觅文言津梁”与“笔落惊风雨”这两个专题时,我们如何着手教学,相信大家都应该是非常明确的。前者属于上面第9条所说的“阅读浅易文言文”,后者属于第7条的“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那我们要问了,这两个专题之外的其他的文言文本,在教学时,是应该归为“寻觅文言津梁”,旨在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这同一类呢,还是应该归入“笔落惊风雨”这样的旨在培养文学作品鉴赏能力的另一类呢?《阿房宫赋》同《六国论》因其主题的相关性而放在同一板块,那么,文学性很强的《阿房宫赋》,在教学时,其文学性特征是否应该加以体现?要像学习其他文学作品那样“注重审美体验”“体会其艺术表现力”吗?如若不然,会不会被人斥为糟蹋经典呢?
还有,上面三条中的第8条“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的目标,放在哪里落实呢?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除了“寻觅文言津梁”与“笔落惊风雨”这两个专题外,其他专题当中的文言文本,都归入“中国古代优秀作品”,逻辑上讲完全可以讲得通。可问题跟着又来了。问题一是,“文言津梁”的“寻觅”,真的是这么方便的吗?仅凭这么1个专题6篇文言文的学习,就真的可以收“融会贯通,举一反三”之神奇功效,保证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培养目标得以达成了吗?问题二是,如果说“津梁”与“惊风雨”这两个专题分别指向文言文阅读与文学作品鉴赏,不同于其他的“中国古代优秀作品”的话,那么,在学习“津梁”与“惊风雨”专题中的文言文本的时候,是不是也需要同时承担“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具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显然是“古代优秀作品”学习所专有)的目标任务呢?事实上是有的,因为“寻觅文言津梁”的专题能力(见《培训手册》)中就明白地有“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的要求,并且是摆在第一条,并且,并列的4条能力要求当中,“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同“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同时出现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是,请大家注意,这5册必修教材,是2.5个学期就学完的。如果说,“文化底蕴”与“文学鉴赏”的任务的完成,还有相当的模糊性的话(教学时间似乎可长可短),试问,接下去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培养的任务,如何落实呢?——显然,没有一定的时间、数量的保证,是不可能具备足够的(至少要应对高考)的阅读能力水平的吧?接下去的高二上的后半个学期?还有高二下学期,还有整个高三学年呢?有文言文教学吗?
根据徐志伟老师的意思,苏教版教材是有这样的考虑的,是有这样的系列的。据他昨天所说,“到了高二,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与文言文阅读能力,都有了较之以往的大幅度的提升,这得益于高二阶段选修课程的集中学习”。哦,江苏省的选修课程中,在高二阶段开有“唐诗宋词选读”与“《史记》选读”这两门课程。可不要小看了“《史记》选读”这门课。因为,在苏教版教材编者手里,在苏教版教材系列里,它不是一般意义的“文化论著研读”选修课程,它除了文化功能之外,同时还承担了文言文阅读能力培养的功能。而且,这一功能的发挥是相当重要的。请看: 苏教版《〈史记〉选读》: 编写目的:
遵循《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高中语文等候课程的目标,重视和发挥《史记》所具有的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功能,通过对这一中华文化经典的解读,使学生增强继承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自学性和责任感,感悟古代文化精品的思想与艺术魅力,体会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而陶冶自己的性情、情趣,提高文化品位。
要让学生通过《〈史记〉选读》的学习,初步理解司马迁与《史记》,认识《史记》所渗透的人文精神和蕴含的语言艺术魅力。从历史的角度把握和理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同时,重视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客观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史记〉选读》作为高中语文选修课“文化论著研读”系列中的一门,其选文基本反映《史记》真实全貌;同时,注意选择浅易文本,以利于高中生读懂和掌握。注意结合选文,编拟课后练习,适当编写实用的古汉语知识,以利于学生文言知识积累和打好语文功底。结构和内容:
一、教科书分为7个专题。结构内容如下: 专题一: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司马迁其人其事 《太史公自序》(节选)
《报任安书》(存目)(文言知识:通假字)专题二:学究天人,体贯古今——《史记》的体例 《夏本纪》(节选)(附译文)《鲁周世家》(节选)《河渠书》选全文(附译文)
《六国年表》(节选)(文言知识:词类活用)专题三(文言知识:词类活用)专题四(文言知识:文言被动句式)专题五(文言知识:宾语前置现象)专题六(文言知识:宾语前置现象)专题七
一、专题具体内容如下:
每个专题包括:专题名称,专题导语,文本,注释,相关练习等。
[练习]包括“阅读与探讨”和“积累与应用”两个层面的内容。“阅读与探讨”侧重帮助学生对文本深入理解和问题探讨。“积累与应用”一方面侧重对与该专题选文有关的文言基础知识加以梳理和训练,重点介绍某一点知识;另一方面注意介绍一些语言文化知识,是文本语言文化知识的拓展。
教科书特点:
……教科书在编写正文之外,又有译文,还有各种点评、旁注,包括古人、今人和编写者自己的主流,对思想内容、人物形象、艺术手法、文字表达等均有涉及,选材广泛,有助于高中生对《史记》的深入学习。
全书的“阅读与研讨”重视发掘全文的思想价值,也能够突出《史记》的文学性;“积累与应用”注意多方拓展。分单元系统梳理文言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让我们颇感惊讶的是,旨在“选读古今中外文化论著,拓宽文化视野和思维空间,培养科学精神,提高文化修养”(《课程标准》“文化论著选读与专题研讨”选修课程目标)的选修课,居然要同时承担“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甚至于从表面上看,在这方面功能的发挥甚至超过了“寻觅文言津梁”这样的专门性文言文专题。因为,在这门课的教材当中,竟然专门对“文言知识”进行了整理(前述无锡徐忠宪老师看来有点冤枉好人哦!),对文言知识的重视,甚至超过了现在高
二、高三年级还在使用的人教版教材。——因为,它为了避嫌,刻意地简化、删除了原来非常注重的文言知识(单元知识短文)内容。
为什么苏教版教材编者要把对文言文知识的重视摆在选修课程当中来加以体现(许是必修教材中人文主题的编排体系无法兼顾这一点,因为必须在文言集中编排时才可以这样操作),以及它这样处理的合理性,我们先且不要说它。我想提出来和大家一起探讨的是,浙江省的课程与教材系列,同江苏省的是迥然不同的。昨天胡勤老师已经介绍过了,我们除了必修教材采用苏教版,选修课程体系及教材都是另外安排的。在浙江省目前已经确定的5门“选修课”中,要说与文言文有关的,是高二上学期,紧跟在必修五之后学习的“《论语》选读”(语文出版社教材),还有是高三上学期的“古代诗歌散文鉴赏”(人教社教材)。那么试问,在学习“《论语》选读”课程时,要同时像江苏的“《史记》选读”那样,承担起文言文阅读能力培养的任务来,恐怕难度不小。一是语文版的“《论语》选读”教材,并没有像苏教版“《史记》选读”那样,在编写时就有意识地将这个因素考虑进去。换句话说,“《论语》选读”选修课程与教材,并不能同苏教版的必修教材一道,构成一个有机的学习系列。至少,语文出版社的编者,并没有在其教材当中,体现对“文言”的重视(不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当中,在每一课的“教学目标”中,都专门列出了“掌握一些重要的文言实词与文言虚词”的要求)。
——当然,教材没有做,教师还是可以做的,不是提倡“二度开发”嘛,可问题是,好的甚至经典的文言作品,未必就是合适的文言教学文本(比如《滕王阁序》与《逍遥游》)。《史记》中的传记文本,是相当理想的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教学文本(“寻觅文言津梁”可证)。可是我们设想一下,在教学《论语》文本的过程中,要进行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培养,真的是强人所难哟。因为,典型的文言文,是秦汉时期的书面语,可是先秦的“口语”,同地道的文言,真的是差别大得很呢。(省教研室《〈论语〉选读》的配套作业本情况)。
就算“《论语》选读”课程可以承担起这项任务,那么再追问一下,高二下学期呢?这一个学期的学习任务是“语言文字应用”与“外国小说欣赏”,一个学期都远离文言文,想起高考的压力来,老师与同学会不会担心呢?用什么来填补这段“空白”呢?(浙江文艺版的《文言学习手册》)
来自《教学大纲》的,来自《课程标准》的,还有来自教材的,疑问同困惑都很多,势必在实际教学中表现出来。使得本已经千疮百孔的高中文言文教学更加让人担忧起来。
第二篇:童志斌《雷雨》教学实录(共)
由语言走进文本,由语言深入内心
——童志斌《雷雨》教学实录
教学目的:品味戏剧语言,把握人物心理与个性 教学方法:朗读品味法;讨论点拨法
教学手段:课件(文字图片投影,电影片断欣赏)教学时数:第一课时
导入:
上世纪60年代,有一位年轻的日本作家访问中国,他专程登门拜望了剧作家曹禺先生,并表达了这样的愿望:“我希望日后也能写出像您的《雷雨》那样的杰作来。”这位日本作家是谁呢?他就是199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大江健三郎先生。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雷雨》是曹禺在中学时期开始构思,在大学毕业时完成的话剧处女作,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这部年轻的作品,成为大江先生眼里“丰碑”式的巨著呢?
单元知识短文告诉我们,语言、人物与戏剧冲突是构成一个剧本的三要素。其中,语言是剧本的基础,是第一要素。(投影:“话剧语言”)
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人物语言也叫台词,包括对话、独白、旁白等,是人物心理、动作的外现。舞台说明是一种叙述性语言,用来说明人物的动作、心理、布景、环境等等,直接展示人物的性格和戏剧的情节。《雷雨》的成功,可以说首先就是语言上的成功。(投影:“钱谷融语”)全体齐读:
我确实太喜欢曹禺剧本中的语言了,每次读曹禺先生的剧本,总有一种既亲切而又新鲜的感觉,他那色彩明丽而又精炼生动的语言,常常很巧妙地把我带进一个奇妙的艺术世界,给予我无限的喜悦。——钱谷融《令人憧憬和痴迷的艺术境界——关于<雷雨>欣赏答问录》
原来,曹禺先生的剧作,正是以其精致的语言,创造了无比美妙的艺术境界。下面,就让我们一道,经由一个个具体的语言场景,进入《雷雨》那“令人憧憬和痴迷”的艺术世界吧。
一、片断一:洋火(投影:“洋火”一)
朴:(忽而)你在无锡是什么时候? 鲁:光绪二十年,离现在有三十多年了。朴:哦,三十年前你在无锡? 鲁:是的。
请大家看投影上的文字,与课本原文有什么不一样?(顿)对,“是的”后面遗漏了一句话。(投影:“洋火二”原文)
鲁:是的,三十多年前呢,那时候我记得我们还没有用洋火呢。
(一)问:这段对话的具体情境是,周朴园问:“三十年前你在无锡吗?”
(二)答案很明确:“是的”。按理说,回答只需两个字就很清楚了,可鲁侍萍为什么还要加上这样一句话呢?——前面我们刚刚看过钱谷融先生的评价,曹禺先生的语言是“精炼”的语言。——此处会不会是曹禺先生的一处失误呢?你们觉得呢?(生一答:鲁想要向周暗示自己的真实身份。生二答:意在唤起周对往事的回忆。)
(听过几位学生自由发言后,师明确):①有意识:鲁主动地以无锡引起了两人的对话,当然希望这场有关往事的谈话能持续下去,所以,有意识地提出三十年前具体的生活细节,以勾起周的回忆,引发新的话题。②无意识:说话过程中鲁的思绪不由自主地回到三十年前的生活当中。)
(二)问:那为什么不是别的生活细节,而单单提到“洋火”呢?(生答:因为这一细节在鲁心中印象特别深刻。)(师追问)仅仅是鲁对此印象深刻吗?
(提示学生关注句中的“我们”一词)(投影:“洋火三”,突出“我们”)两人都印象很深刻。因为,三十年前的生活,在鲁、周心目中,记忆最深的就是他们两人一起生活的情景,也正因为这样,鲁在说话中自然地用了“我们”一词。
(三)问:这一刻,鲁的思绪回到了三十年前,那周呢?(生齐答:周也一样。)(投影:洋火四)从哪里看出这一点呢?(生齐答:“沉思”“沉吟”)
朴(沉思)三十多年前,是的,很远啦,我想想,我大概是二十多岁的时候。那时候我还在无锡呢。
鲁 老爷是那个地方的人?
朴 嗯,(沉吟)无锡是个好地方。鲁 哦,好地方。
(四)问:同学们,我们可不可以大胆地设想一下,此刻,由于“洋火”这个生活细节的触发,他们两个脑子里可能浮现出了什么样的生活情景呢?(师提示:“洋火”是什么?)看来应该是与点火、点灯有关的情景。注意,要充分利用课文中的相关信息。
(学生思考片刻)(生一答:因为侍萍生孩子受了病总要关窗户,所以室内经常点灯,周在灯下照顾鲁的情景。)(生二答:鲁为周缝衣服的情景。)(师追问)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生二答:因为下文提到周的破衬衣)(师生一道从课文中找到相关的台词“右袖襟上有个烧破的窟窿,后来用丝线绣成一朵梅花补上的”。师肯定生二的细致,并明确)我们可以想见鲁在灯下一针一线地绣那朵梅花的情景。
(五)想像思考:同学们,我们想像一下:一盏油灯,红色的火焰在跳动着,一位年轻姑娘正在灯下专注地绣花。在她身边,一位年轻的父亲怀里抱着婴儿,静静地看着她……眼前这幅画面,让你产生什么样的感觉呢?(学生自由作答:温馨、甜美、幸福等等)
(师满含深情地)是啊,多么美好温馨的画面啊!想像得出,30年前这段生活,留给鲁、周二人的正是这样一种美好、温馨的记忆,以至于30年后他们仍念念不忘。(投影:“洋火五”,“好地方”突出)对他们来说,无锡,正是这段美好生活的见证。
二、片断二:你们
(一)问:那么,这样的美好的生活有没有一直维持下去呢?(生齐答:没有)是的,这段美好的生活不久便被无情地结束了。后来,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师生共同回顾有关剧情)哦,鲁被赶出了周家,绝望之中投水自尽。而且,鲁是在一种怎样的情形下被赶出来的呢?(与学生一同回顾,强调)一个年三十的晚上,一个风雪夜,鲁生下孩子才三天。
(二)问:那么,这段经历留给他们的又是怎样的记忆呢?(顿)(投影:“你们一”)鲁 哼,我的眼泪早哭干了,我没有委屈,我有的是恨,是悔,是三十年一天一天我自己受的苦。你大概已经忘了你做的事了!三十年前,过年三十的晚上我生下你的第二个儿子才三天,你为了要赶紧娶那位有钱有门第的小姐,你们逼着我冒着大雪出去,要我离开你们周家的门。
(三)朗读:请大家自由朗读,要注意体会人物此时的心理。(生读)现在,我们请同学个别地朗读一下这段文字,好不好?(女生一朗读,师评)刚才的同学表现相当出色,我感觉她不是在朗读,倒像是倾吐自己的心声。
(四)问:同学们,大家觉得,对周朴园,对于三十年前被赶出周家那段经历,鲁侍萍内心是怎样一种感受呢?(向刚才朗读的女生一)你的感觉是——?(女生一答:恨,悔)非常好,(投影:“你们二”,突出“恨”)其实你刚才动情的倾诉,已经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这一点。——是的,(向全体)面对周朴园,鲁侍萍心里有着无限的怨愤。(再向女生一)因为,正是周朴园,给你带来那么大的痛苦,那么多年的痛苦。(“鲁”同学点头表示同意)等了三十年,现在,总算有了一个机会,鲁当然要尽情地释放心中郁积的怨愤了。(向全体)于是,她声泪俱下地痛斥周这个卑鄙小人。(顿)是这样吗?(生脸上有疑惑之色)那么,她是怎样痛斥的呢?我们再来看这段话——(投影:“你们三”,突出四个“你”字),师略述相关的台词,重音突出句中的“你”。(顿)(投影:“你们四”,突出两个“你们”)哎,不对!鲁痛斥的是周朴园,怎么又变成“你们”了呢?是“你们”逼“我”离开?“我”是被“你们”赶出来的吗?(再面向全体)怎么回事?搞错了么?是因为鲁侍萍情绪激动,所以说话有些语无伦次了吗?(生议论)
(顿)哦,还有呢——(投影:“你们五”,突出“你们”)朴 从前的恩怨,过了几十年,又何必再提呢? 鲁 那是因为周大少爷一帆风顺,现在也是社会上的好人物。可是自从我被你们家赶出来以后,我没有死成,我把我的母亲可给气死了,我亲生的两个孩子你们家里逼着我留在你们家里。
朴 你的第二个孩子你不是已经抱走了么?
鲁 那是你们老太太看着孩子快死了,才叫我抱走的。(自语)哦,天哪,我觉得我像在做梦。
全都是“你们”,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这“你们”,是谁呢?(生自由答出:是周家的人)(师追问)比如说——?(生答:周家老太太)(师与学生一道明确)这“你们”,自然是包括周本人在内,可是,显然并不只是周一个人。看来,在鲁侍萍眼里,三十年前那场悲剧的罪魁祸首,并不只是周朴园,还有他家的“老太太”等为代表的封建家长。(提醒学生注意“30年”前的社会现实,“光绪二十年”是1895年,是清王朝时代,鲁家,是一个典型的封建大家庭)讲到封建大家庭,我们很容易联想到《红楼梦》中的——(生自由答出“贾府”)。对,曹禺先生曾经说过,周朴园与鲁侍萍的关系,相当于《红楼梦》中贾宝玉与——(生接:与林黛玉的关系)师问:是这样么?请问,贾宝玉与周朴园的身份是什么?是贵族公子。那林黛玉的身份呢?鲁侍萍的身份又是什么呢?(师生共同明确)对,周鲁的关系,其实相当于贾宝玉与袭人、晴雯的关系。(顿)贾宝玉要想与同为贵族青年的林妹妹自由结合尚且不能,试想一下,如果宝玉执意非袭人或晴雯不娶,他能如愿吗?(生自由答:绝对不可能)没错。所以,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说,当年将梅侍萍赶出家门,周朴园是有着极大的苦衷的,有相当大的被迫的成分。对于他最终的绝情,鲁当然是怀着明显的怨恨的。不过,从鲁的这几个“你们”中,我们可以清楚地感觉到她对周一定程度的原谅、宽恕。尤其是——(投影:“你们六”)“我亲生的两个孩子你们家里逼着我留在你们家里”一句台词,听起来是如此拗口,如果不是为了有意识的强调“你们家里”,是无法解释的。大家觉得呢?(生点头表示赞同)
(五)补充资料:关于这一点,我们还可以从课文之外的,《雷雨》的其他语言片断中找到类似的意思。(投影:“人心易变一”)
鲁(落眼泪)凤儿,可怜的孩子,不是我不相信你,我太爱你,我生怕外人欺负了你,(沉痛地)我太不敢相信世界上的人了。你妈就是在年青的时候没有人来提醒,--可怜,妈就是一步走错,就步步走错了。人的心都靠不住,我并不是说人坏,我就是恨人性太软弱,太容易变了。
——第三幕
这是第三幕中,鲁侍萍带着四凤离开周公馆后,要求四凤发誓永远不再与周家人来往时说的话,这是鲁三十年的苦难换来的生活“经验”。请大家特别注意最后一句话,(投影:“人心易变二”,突出末句)不难看出,这里所谓的“太软弱,太容易变”的“靠不住”的人,指的其实就是周朴园。某种程度上,我们不妨这样说,对于周朴园,最让鲁感到不满的,与其说是周在感情方面的“绝情”,不如说是他的“软弱”,不能为爱情作抗争,不能为爱情作出牺牲。(生点头表示赞同)
(顿)那么,对周朴园的这种宽容,会不会是善良的鲁看花了眼呢?我们不妨来看看周本人的表现——
三、片断三:汗涔涔(投影:“汗涔涔一”)
鲁
这个梅姑娘倒是有一天晚上跳的河,可是不是一个,她手里抱着一个刚生下三天的男孩。听人说她生前是不规矩的。
朴
(苦痛)哦!
鲁 她是个下等人,不很守本分的。听说她跟那时周公馆的少爷有点不清白,生了两个儿子。生了第二个,才过三天,忽然周少爷不要她了,大孩子就放在周公馆,刚生的孩子她抱在怀里,在年三十夜里投河死的。朴(汗涔涔地)哦。
(一)问:我们一起来看周朴园的两句台词,很简单,两个“哦”字。但我们可以感觉得出来,他此时的内心却并不平静。当鲁在叙述往事的时候,周的心理是怎样的呢?(生一答:愧疚)(投影:“汗涔涔二”,突出“苦痛”)问:为什么他心里会感到苦痛呢?(生二答:为他自己给鲁造成的伤害。)
(二)问:(投影:“汗涔涔三”,突出“汗涔涔”)(面向全体)同学们,“汗涔涔”,是怎样一种情形呢?(生找出课文的注解明确)此时,周为什么会冒汗,而且是“汗涔涔”呢?(顿)是因为天气热吗?(有学生小声说“不是”。师追问到底是不是,有学生说天气是很热,师生一道找出课文开头的舞台说明“午饭后,天气很阴沉,更郁热”的语句。)问:那么,仅仅是天气原因让周满脸冒汗吗?
(师生共同明确,主要是周内心的原因)注意,此时,周并未认出鲁侍萍,站在眼前的,只不过是一个下人的母亲,可是,即便是一个“局外人”的客观的讲述,也会让周产生如此强烈的情绪反应,感受到如此强烈的痛苦;我们可以想见,他内心的愧疚与痛苦感有多深。如果周只是一个随意玩弄女性的封建纨绔子弟,有没有可能出现这样的心态和情绪反应呢?(生纷纷表示不可能是)
小结:同学们,品味了上面这几个语言片断之后,你们觉得,眼前的周朴园是怎样一个人呢?是的,在三十年前,他与鲁有过一段甜蜜的生活,真实的感情,对此,他一直念念不忘,他多年来保留的旧习惯也可以为证;而对于三十年前将鲁赶出家门的绝情行为,他有着发自内心的愧疚与忏悔。可以说,此时,我们眼里看到的,是一个有温情的周朴园,有良知的周朴园。显然,这并不是周朴园的全部。随着剧情的推进,随着他们两个人谈话的深入,和鲁侍萍一样,我们对周的认识越来越真切;周朴园的形象,也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完整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接着往下看。
四、片断四:半晌
(本环节主要通过朗读与问题讨论,品味周认出鲁后的复杂心理。重点品味“半晌”、“忽然严厉地”与“冷冷地”这三处舞台说明语言。)
(明确)当周认出侍萍后,一开始,他很惊讶,苍老的鲁与年轻的梅怎么也不能对应起来。当周最终确认了这一事实后,他感到有些失望,失望于他心中美好的理想的女子的幻像破灭了。接着涌上心头的是恐慌,经过“半晌”的电光石火的思想斗争后,理智占了上风,物质利益成为第一考虑,所以,他忽然严厉地开始质问鲁到这儿来的目的、企图。
此时,原先温情脉脉的周朴园消失得无影无踪,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又是怎样一个人呢?
(明确)对,周只考虑自己,不考虑他人;只考虑金钱、地位、物质利益,而把感情抛在一边。他原先的温情,良知,顷刻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剩下的只是自私、冷酷。
※ 电影片断欣赏:电影《雷雨》(孙道临、秦怡主演)从周、鲁相逢到鲁烧毁支票的片断。
五、片断五:支票
(本环节重点探讨周开支票的动机,由此窥见周复杂的内心世界)(明确)①为自己,用钱将鲁家人打发走,封住他们的嘴,让“鲁家的人以后永远不许再到周家来”,免除后患。(自私、冷酷)②为自己:真正的要弥补罪过,表达忏悔之意,求得内心的安宁。③为侍萍:想让鲁安度余生,为她提供生活保障。(有温情、有良知)
小结:刚才的讨论使我们真切的感受到周朴园的内心世界极为复杂,在他身上,这种多情与绝情、温情与冷酷、人情味与铜臭味,时时交织在一起。难怪曹禺先生会这样说——(投影:“曹禺”)
周朴园也是一个人,不能认为资本家就没有人性。为了钱,故意淹死两千多个小工,这是他的人性;爱他所爱的人,在他生活的圈子里需要感情的温暖,这也是他的人性。
——夏竹《曹禺与语文教师谈〈雷雨〉》,《曹禺研究专集》上册,第197—199页
要完全认清周朴园这个人物复杂的、多层次的内心世界,把握周朴园的复杂性格,是有着相当的难度的。(投影:“郑榕”)
1997年12月11日,北京上演了“北京人艺”排演的新版《雷雨》。剧中周朴园的扮演者郑榕,此时已是73岁高龄,在此之前他扮演这个角色有400多场。当掌声响起时,郑榕自己却说,到了这次演出,我才刚刚弄明白,周朴园是怎样一个人。
——2002年6月10日 CCTV —10(科教频道)《人物》栏目
连郑榕先生这样杰出的艺术家尚且有这样的体会,更何况我们在座在大家呢?——也许,这恰恰是《雷雨》的魅力所在吧?
结束语:
今天这堂课,我们围绕课文节选部分的第一场戏,即周与鲁的情感冲突这部分内容展开探讨,主要是选取文中几个具体的语言片断加以琢磨品味,初步领略了《雷雨》的语言魅力以及曹禺先生塑造文学典型的高超技巧。课文中另外一场戏,课文中另外两个人物(鲁侍萍、鲁大海)的个性,请大家运用今天的方法,从语言的品味入手,在课后去细细地加以咀嚼体味。(投影显示“研究性学习网站”等资料,具体内容参见课前所发的讲义)我们在课前给大家下发了“研究性学习网站”等相关资料,我希望,大家积极主动参与,把今天我们课堂上所探讨而并未终止的话题继续探究下去,相信我们都能从《雷雨》这部杰作中不断获得新的艺术享受。谢谢大家!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京),2005.3)
第三篇:苏教二下识字4教学设计及教材解读
二下识字4教学设计
教材解读: 本课属于形近偏旁的比较识字。第一组词语与太阳有关;第二组词语与眼睛有关;第三组词语都与冰有关;第四组词语与水有关。课本的最上部位有两个表,以两两相对的形式表现了“日目”“冫氵”的“实物——古文宇——今文字(偏旁)”的演变过程,意在让学生通过了解本义辨析形近偏旁。四组词语都配有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插图,课文图文并茂,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图文对照中识字,提高识字能力。本课的重点是识字、写字。
教学目标:
1、学会“温、暖、准”生字,认识“眺、晾”两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词串,初步认识“目、日”和“冫氵”所表示意义的不同。
3、通过观察图画,能把所学的词语与图上描绘的事物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
教学重、难点
:学会“温、暖、准”生字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过渡: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几个和植物有关的偏旁,其实我们的汉字的偏旁还有很多呢,今天我一起再去认识几个偏旁。
二、学习一、二行词串
1我们先一起来看看一幅偏旁演变图(图1)
2、看到这两个偏旁你发现了什么?(生:长得有点像……)3这两个偏旁和他的朋友组成了很多词语,我们来一起读一读吧。(出示图2)
4请小朋友们借助词语头上的拼音帽自由地认认真真地读一读这两行词串。看谁认得准,学得快!(生:自由读词串)((将后鼻音点红)读读红色的拼音,你有什么发现?(你观察的真仔细。)
对了,这些都是后鼻音,我们再次读后鼻音。5指名读词串,师及时纠正读错的同学。
6、谁愿意当小老师带着大家一起读。
7、小组比赛读。
8、图上有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词语描绘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学生看图说话)
9、谁来表演“眺望”“瞄准”?先请个别同学表演,再全体表演读。(请学生在表演中领会词语和事物之间的联系,加深对词语的理解。)过渡:小朋友们读得不错,如果把拼音帽去掉你还能正确的认识这些词语宝宝吗?
10、去掉拼音请同学们用多种方式再读词语。
过渡:你们已经认识了这些词语宝宝,可是有写词语宝宝我们不但要认识他们,还要记住他们,接下来我们用什么办法来记住他们?
11、学生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二)学习三、四两行词串。
过渡:在晴朗的天空下感受了温暖的阳光,接下来我们去遥远的南极看看冰天雪地的情景!
1、学生自由读词串。(出示图片4)
2、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看到的景象吗?
3、学生看图练习说话,弄清词语和画面之间的联系。
4、多种方法认读词串。
5、这样的画面让你想到哪些以前学过的词语词语?(生试说:地冻天寒,冰天雪地,…….)6同学们记性可真好,看到画面马上想到以前学过的词语,真是温故而知新呀!
7、那我们一起看看黄河,长江(出示黄河、长江图)
8、谁来说说黄河、长江、东海的样子?(生看图说话)
9、请同学们用我们学习第一组词串的方法来把这些词串认清读准吗?
(学习词串方法同上)
10、仔细观察这两行词串中加红点的字,你有什么发现?(生找共同点师适时指引:第一行加点字偏旁都是 “冫”
第二行加点的字都是“氵
”)
11、这两个偏旁是怎样变化来的?(出示偏旁演变图)让学生了解偏旁变化的过程。
12、正确流利读词串。
(四)学写生字
1、出示生字图片。
2、请学生观察“温、暖、准、”的结构,并说说怎样写好左右结构的字。
3、师在田字格里范写“温、暖、准、”,重点指导学生把握字的部件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
4、下发准备好的描红纸,生描红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5、评讲部分习字,指出优点和不足。
板书设计
目
冫
温
暖
准
日
氵
教学反思
1、在试教过程中,我运用直观图片来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通过仔细观察图画了解词语和事物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
2、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朗读中识字,学生学得快记得牢。
3、在习字过程中,学生对字结构的把握还不到位。
4、有些教学环节的衔接还不够自然、流畅。
第四篇:2015高三科任教学工作总结--李志斌
三水中学科任教学工作总结
——2014~2015学年上学期高三级21、22班语文科
李志斌
本学期我担任高三(21)(22)班两个班的语文课教学工作。一个学期以来,我认认真真地做好本职工作,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课内外相结合,较好地完成本学期初制订教学计划安排。现将本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加以总结,以求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促使今后的教学工作能更上一个台阶。
一、学生基本情况:
两个班分属不同层次。21班是理科实验班,大多数学生学习习惯较好,学习积极主动,课堂积极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课后也能较好地完成作业,但也有少数学生学习语文的动力不够,兴趣不浓,基础薄弱。22班是从4个理科实验班里选拔出来的一批精英组建的班级。初来报道,人地两疏,起初几个月的教学效果不太理想。但因为这些学生智商情商俱佳,一段时间之后,情况逐渐好转,班级学习氛围浓厚,学习语文的兴趣也比较高涨,但也有个别同学基础薄弱,投入不够,导致分数偏低。
二、语文教学情况
在正式展开复习之前,我针对广东高考的新形势,认真研读了2014--2015年考纲、考试说明以及广东省近5年来高考语文试卷,认真分析,深入领会,精心选题,根据学生的学习现状,配合备课组的安排认真制定第一轮复习计划。具体情况体现如下:
(一)、激发兴趣、提高课堂质量
大部分学生总觉得语文学与不学一个样,高考语文成绩完全靠运气,而且到高三,各学科大量的做题,势必给可怜的语文学习带来不利的局面。语文教学在夹缝中求生存,只能在课堂上要质量,要效率。努力为学生学语文、自己教语文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学习环境。
(二)、营造民主课堂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在课堂上多关注语文弱科同学,给他们精神鼓励,让学生在自信的阳光下成长,学习。对各班成绩优秀但语文总拖后腿的学生,利用课余和周六时间帮他们扫除学习中的疑问,耐心的讲解以此打动他们,激起他们学习语文的热情,收到良好效果。善于捕捉每个学生在语文学科方面的某一闪光点,以此增强他们学习语文的信心。
(三)、提高效率,上好讲评课
进入高三,面临着内容多、任务重、时间紧等一系列困难,学生的复习训练也很多,但我们不能因为时间紧就忽略训练和试卷讲评的过程。我认为认真抓好讲评课的重要环节,通过讲评帮助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知识,提高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习惯,是高三复习教学的一条有效途径。讲评前认真分析试卷,有明确的目的性;讲评过程引思路、给时间、讲技巧、富有针对性;讲评后,引导学生领悟小结,注意深化巩固,突出实效性。
其次、讲清试题的角度,即是怎样来考的,如,试题自身是给一篇科技短文选择题,实质是考查文章作者的思想倾向,文章的主要内容的。再如,以变换了的种种说法,考查对句意或文意的理解;文言文中,以句间关系的理解,考查翻译能力(即翻译时加上什么样的关联词)
第三、讲清解题规律或方法。如判断语句是否有语病常用三种方法:语法结构分析法、逻辑事理分析法和表达效果分析法。
第四、纠正错误务必落实。对于教师而言,要了解学生错在何处,为何错,哪些学生错,有针对性地改进复习教学工作。对于学生而言,要求答错的学生要找出答错的原因,并改正,掌握避免差错改正错误的规律。
第五、要讲究拓展。某题考查某内容、某种角度,同样的考查内容,还可以从哪个角度考。同样的要补充,有些变化的更应补充。这样,即可以以一定的量的重复,加上一定的变化,来增强对此一类题的理解,做到练一些题,通晓某一类题。对于学生而言,还可以自选课外题,以拓展对某一类题的范围、考查方式的认识。另外,还特别注意在讲评中坚持正面教育,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主观能动性,促使成绩较好的学生看到差距,向更高远的目标奋进;引导成绩较差的学生总结教训,鼓起勇气,树立信心。批评、指责、扬一批人压一批人,或者以“高考题比我们的练习更难”相威吓,都只能收到适得其反的负面效应。
(四)、瞄准高考,狠抓常规,注重平时积累
语文学科是一门特别注重积累的学科,很少有人能够不真抓实干就能取得成功。进入高三我布置了学生以下几项常规性工作:按照高考考纲,每天积累易读错、写错的字词5个,成语1个;每个月除常规考试外规定完成习作每两周一篇;坚持在每节课前五分钟开展诗词
赏析或演讲成语故事或介绍名句等小活动,通过这三项常规训练,使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各种能力同时发展。
(五)、深入研究考试大纲,重视信息的沟通
1、在高三开始,细致研究分析14、15年的广东语文高考考试说明,准确把握高考动态,并且及时加以落实。
2、在教学中,除了抓紧学习有关业务知识外,还注意和同事研究学习,从教学方案的设计、教学内容的讲授到复习考试的合理安排等教学环节,认真吸取他人有益的教学经验,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六)、分析学生每次考试情况,对症下药。
每次考试之后,我们都认真分析,找出薄弱环节,与学生交流,弄清失利的原因和教与学双方存在的问题。我发现学生的失分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基础知识的前4题、文言文翻译、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中的主观题,还有作文。我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注重过程管理,从四个方面落实教学任务:力争把目标落到实处,细化内容。序化训练,深化辅导,力争把目标落到实处。
(七)、专项复习,狠抓薄弱环节。
1、基础知识的复习注意长短线结合,对字音、字形、词语、病句等内容在第一轮复习之后,穿插在下面各专题的复习中,进行不间断的训练。在穿插复习的过程中注意精选题目,做到短平快,尽量不影响专题复习的正常进行。
2、复习文言文,我们把大纲规定背诵的33篇文言文和诗歌归拢在一起,印发给学生。将108个文言实词和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与意义归纳总结也印发给了学生。文言文复习中不足表现在大纲要求掌握的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应该师生共同归纳再整理。
3、对诗歌鉴赏,我们分三步进行复习:(1)进行题型示例,精选出诗、词、曲鉴赏题作为例子,让学生对这类题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消除其神秘感。(2)把诗歌中常见的意象、表现手法等整理出来作为一般常识交给学生,引导学生领悟诗歌中的意象,体会其思想感情,把握其表现手法。(3)归纳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引导学生理清鉴赏思路,注意答题的针对性和完整性。
4、努力创设语文学习氛围,尽可能地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读写能力。(1)要求学生买《读者》《青年文摘》《高考作文素材》等优秀刊物,在班级传阅。(2)要求学生坚持抄范文,利用周记进行练笔、积累材料。(3)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精选例文,认真研读揣摩,利用文中材料进行仿写,然后对照原文,比较优劣,找出差距。(4)注重作文实战训练,认真选题,在审题立意、谋篇布局、表达技巧等方面多加指导,在卷面、书写、标点等方面严格要求。(5)积极推荐学生相关习作到学校刊物《翘楚文学报》发表,激发他们的写作积极性。
三、下学期打算
1、强化二卷,强化重点专题,训练学生综合解题能力。专题加上综合,综合辅以配套练习,既有综合,又有重点,全面提高学生应试能力,从容应对2015年高考。
2、注意信息搜集和最新试题整理,预测高考命题趋势,把握高考脉搏,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练习,提高复习效率。
3、重点训练阅读和写作,这是语文得高分的保证。
5、利用好早自习。配合专题复习,加强朗诵,培养学生语感,强化课本知识的复习。
希望2014年一年的全情投入,能换来2015年学生的进步!
2015年1月15日
第五篇:全集苏教全集苏教版必修教材写作训练教案
苏教版必修教材写作训练教案全集
江苏省淮州中学
韩维加
编写说明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从教材设计的理念到文章的精心选择,都可看出编者的良苦用心。教材以人为本,即以学生、教师的发展为本;以人文话题统领专题,促进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最大的亮点是在五个模块的二十个专题之后,增加了以“写作指导”和“写作实践”为体例的写作教学内容,无疑,它填补了高一至高二两个学期半的时间里作文教学在“教材”方面的空白,使一线教师有了些抓手。然而,尽管每一写作专题力图配合相对应的阅读文本专题,但由于受阅读文本编写体例(以人文内涵为专题)的制约,使用起来仍存在一些缺憾。一是写作训练点与一些阅读文本相分离。如《六国论》《阿房宫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课文后面配的写作专题是“消息”的写作,《蜀道难》《登高》等古诗词后面配的是文学短评的写作。再者,这十九个专题有的介绍某一文体的写作要点,有的介绍某一表达方式,有的介绍某一写作技巧,显然,其编排缺乏序列化、系统性;使同一文体的几个训练点之间也无渐进式的训练关系。另则,在“写作实践”中出示的三至四个作文训练题与“写作指导”的内容还出现了不配套的现象。如在“准确、及时与便捷”(关于消息的写作)这一“写作指导”后,提供的训练题是“请写一篇咏史的诗歌或散文”和“写一篇读史随笔”等;在“看好处,说门道”(关于文学鉴赏评论)这一“写作指导”后,提供的作文题是“请以‘美的瞬间’为题写两三个一两百字的片段”和“请以‘老师们’为题写一组片段”等。这些缺憾直接影响到必修课教学阶段作文教学序列化的有效训练。
本书的写作部分整合了苏教版语文教材必修一至必修五“写作实践”的内容,按文体编排,自成体系,对考纲要求掌握的各种文体进行扎实有效的训练。每个章节有明确的训练目标,详尽得法的复习指导,高考典题的探究分析,针对性的训练与指导等。
近年来,高考作文实行“三自主”,自拟题目,自主立意,自定文体。许多人认为,考试作文“文体自选”了,就不要在文体训练上下功夫了,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一方面“文体自选”必须有所凭借,如果能掌握多种文体,就会有多种选择的余地;另一方面,在教学中听任学生选择文体,就有可能回避学生作文基本能力上的某些缺漏。以文体为线索,可以有效地串起作文训练的多方面的能力要求,是纲举目张的作文复习思路。作文备考中的文体训练要体现先“死”后“活”的过程。“死”,就是要严格按固定文体进行训练。比如,统一写规范的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和典型的散文。第一轮,这种训练是非常必要的,它是第二轮作文训练的基础。按固定文体训练,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复习并熟练地掌握各种主要文体的写作要领,让学生领会不同文体在不同情况下的相对优势。“活”,就是灵活,就是各人突出一种文体,掌握一些特色性的文体,如诗歌、演讲稿、戏剧、广告、启事、寓言等非常用文体。这几年高考中,每年都有同学在这方面尝到甜头。有些学校只训练记叙文、议论文等少数几种文体的做法,这种做法实在欠妥。这是由于有的老师把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看作是水火不相容的东西,其实这两者并不矛盾。譬如,你培养出一个素质较高,能写散文、诗歌的同学,他不可能写不出像样的记叙文或议论文。诗歌写作训练也有助于其他文体的写作。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再说《2009年江苏省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要求考生能写记叙类、议论类和说明类文章,三“类”文章,不仅仅是指记叙文、议论文和说明文三种文体。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只要我们扎扎实实地训练掌握好各种文体的写作,就能从容面对高考作文。
第1章
诗歌
第1练
激活我们的诗情 第2练
生成诗歌的意象 第2章
散文
第3练
夹叙夹议,枝繁叶茂 第4练
写难状之景如在目前 第3章
记叙文
第5练
恰当选用叙述的角度 第6练
写出人物鲜明的个性 第7练
要有描写意识
第8练
写出你的真情实感 第9练
用墨如泼与惜墨如金 第4章
新闻
第10练
准确、及时与便捷 第5章
说明文
第11练
说明要说得清楚明白 第6章
议论文
第12练
鲜明的观点是议论文的灵魂 第13练
让你的认识更加深刻 第14练
为观点提供有力的支撑 第15练
学会分析
第16练
让说理更令人信服 第7章
文学短论
第17练
看好处,说门道 第8章
演讲稿
第18练
演讲稿,写给听众 第一章
诗歌
第1练
激活我们的诗情
[训练目的] 能写充满激情的诗歌。[复习指导] 诗歌是抒情性最强的一种文体,情感是诗歌创作的核心和原动力,激活情感在诗歌创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那么如何激活我们的诗情呢?
我们可以从社会寻找诗情。从自身所处的社会、时代来寻找诗情,最重要的是要能准确把握时代的脉搏,深入体会时代的精神。只有和时代脉搏同跳、和时代精神共振的情感,才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我们点检一下近百年的新诗史,从郭沫若的《女神》,到闻一多的《死水》、《红烛》,到戴望舒的《灾难的岁月》,到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北方》,再到舒婷的《双桅船》„„有的提倡个性解放,有的歌颂母亲土地,有的关心国家命运,有的体察下层百姓,有的盛赞不屈的抗争精神,有的推崇怀疑批判的思想„„这些心忧天下、关注社会的作品,无不折射着强烈的责任感、高度的使命感和深切的忧患意识,跳动着时代的脉搏,体现了时代的精神。
我们可以从人生寻找诗情。日常的平凡生活,粗粗看去,似乎波澜不惊,了无诗意。但只要静下心来,悉心品味,便会发现生活是那么广阔。生活是海洋,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诗情和诗意:婴儿甜美的笑容,老人佝偻的脊背,父母殷切的叮咛,老师谆谆的教诲,惜别时默默的挥手,相聚时无语的凝视„„这些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场景,蕴含着多么丰富的情感。只要经过艺术化的提炼、升华,就能成为诗歌表达的对象。在人生情感的深深海洋中,有许多都具有永恒的打动人心的魅力。举凡理想、青春、自由、悲悯、亲情、爱情、友情、乡情、别情„„无不闪耀着动人的光辉。它们生生不息,没有穷尽,是诗歌不竭的源泉。
我们也可以从自然这一本“打开的大书”中寻找诗情。大自然丰富多彩,有声有色,有形有相,蕴含着无限诗意。不是吗?高山流水,森林草原,纤云飞星„„哪一样不能触发我们无尽的情思、优美的情愫?“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关键是要拥有一颗善于感动的、善于发现的、活泼流转的审美心灵。闪耀着“诗意的光辉”的世界,终究只为充实而美好的心灵存在。
列夫·托尔斯泰说:“诗是人们心里燃烧起来的火焰,这种火焰燃烧着,发出热,发出光。”让我们激活诗情,放歌青春![典题探究](2008·高考四川卷)
请以“坚强”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解读] 以“坚强”为话题,考生首先会想到灾区人民的坚强,解放军战士的可敬,全世界仁爱之士的可佩。汶川地震,我们看到了太多坚强。一位10多岁的女孩子,自己用碎砖截去了压坏的下肢„„这是一个孩子啊,切骨的痛是怎样忍受的?这是怎样一种坚强!这次大地震,许多孩子都失去了父母亲人,成了孤儿,他们幼小的心灵受到了多么严重的打击啊!可他们脸上露出的仍是天真无邪的微笑。因为他们选择了坚强,在困难面前抬起了头,擦干了他们泪水。天地无情人有情!人无法比地震更强悍,但却可以比地震更坚强。
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情可抒。试着想像,考生看到这个题目时,很多人先是一愣,然后会意一笑,为文时情到深处泪自流。但,对这种熟悉透的作文,真还有种下笔容易写好难的尴尬。无论是主题的选择还是情感的抒发,诗歌体裁都是最佳选择。但是由于我们平时对诗歌这种体裁训练得少,绝大多数考生不敢“造次”,少数有较好的诗歌写作功底、敢吃螃蟹者则收获颇丰。[范文引路]
悲中行
戊子岁,四月初八。川静其波,鸟罢其鸣。一场无情的天灾袭来,举国恸哭。在灾难面前,我们选择坚强;在悲痛中,我们选择坚强。汶川坚强,四川坚强,中国坚强!因为坚强,我们不怕灾难;因为坚强,我们明天更美好!——序
汶水东流不复西,神仙难改地震袭。川蜀儿女多苦难,一片荒城尽眼底。映现当年唐山景,尽是残垣与断壁。秀丽河山浩劫后,昨日今朝各两异。都道零八年岁好,为何灾难紧相逼。江山如画景色美,怎奈苍天生妒忌。北国刚受冰冻灾,天府又遭夷平地。川静其波鸟罢鸣,齐哀满目皆疮痍。江天五月渐阴沉,满腔悲痛灰色弥。油绿麦田无人收,万千苍生宿路隅。平生有泪不轻弹,今朝闻此泪如泥。武候诸葛若有知,不堪目视亦掩泣。彭祖寿延八百载,可知人命仅须臾。州州郡郡华夏土,一砖一瓦似金玉。金玉散去不足惜,金玉怎比万事吉。花儿凋谢来年开,来年风景更旖旎。茂年男儿体健壮,安能袖手闻羌笛。理会百姓疾与苦,血汗合流同舟济。绵薄微力不足道,奇迹因爱八方聚。竹丝管弦为君鸣,可敬可赞可歌泣。卧薪含悲建家园,蜀山青青蜀水碧。龙的传人谁可胜,只手亦有撑天力。汉羌一家爱无疆,我齿你唇永相依。旺兴岁月定轮回,红霞当空雄鸡啼。红烛数盏列堂前,潜心默祈哀思寄。白云苍狗命难料,生者奋进逝者息。青史铭刻五一二,永记今朝万人罹。川蜀儿女多坚强,还把灾难视蝼蚁。
立我于高山之上兮,眺望远方。惟见山河齐悲兮,黯然神伤。立我于高山之上兮,眺望远方。还看万众一心兮,不屈脊梁。立我于高山之上兮,展望悲中奋起兮。多难兴邦,中华坚强![例文评析] 这首诗是当年四川的高考满分作文,四川以“坚强”为话题,写一篇文体不限的文章。该考生以歌行体和楚辞体写汶川地震,并且这是一首藏头诗,第一排下来分别是地震灾区的地名,可见其才华横溢!要指出的是,这首诗成功的另一原因是作者有着饱满的诗情——对人类灾难的怜悯,对人类爱心的感激,对中华坚强的感奋。正如列夫·托尔斯泰说:“诗是人们心里燃烧起来的火焰,这种火焰燃烧着,发出热,发出光。” [作文训练] 以北京奥运为题材写一首诗,不少于20行。[写作指导] 诗歌主题可以为:赞美奥林匹克精神;表达人生感慨(激动、感动、深思„„);爱国情怀;对国力强大的赞美;只要努力就会有回报;没有永远的第一;辉煌需要我们自己的努力;奥运中的和谐;奥运情结„„写作时,要选好抒发感情的载体——意象,恰当运用想象和联想,注意诗歌语言的精炼,采用多样的表现手法,如比兴、夸张、拟人、象征、反复等。还要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注意分段、分行,做到大体整齐、押韵。[佳作赏析] 奥运梦想
奥运
曾经在多少代人的心中燃烧过希望
曾经在多少代人的手中传递了梦想
因为这个梦想
有炽热的情感 有跳动的脉搏
有奔涌的热血 有咸涩的汗水
每一个路标都刻下关于梦想的预言
因为这个梦想
把失落交给曾经把彷徨还给昨天
把汹涌的光热把激昂的声音纳入胸怀
每一个时刻都印证着关于梦想的誓言
因为这个梦想
用微笑迎接闪电用坦然面对狂风
心底不息的永远是那一炬炽热的火把
跳动的火焰里折射着生命的光辉
终于
在世界领奖台的镁光灯前
鲜艳的五星红旗一次次高高升起
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一遍遍铿锵奏响
激动的泪水也一次次夺眶而出 „„
在我们的泪水里
珠穆朗玛已经昂起了高傲的头颅
巍巍长城已经挺起了不屈的脊梁
滔滔黄河已经握紧了有力的拳头
睡醒的雄狮已经发出了雄浑的吼声
奥运的火炬
在朝阳的流苏里
正向我们
跑来
【简评】
作者以奥运梦想的实现,表达自己喜悦、激动、豪迈的心情。“珠穆朗玛已经昂起了高傲的头颅/巍巍长城已经挺起了不屈的脊梁/滔滔黄河已经握紧了有力的拳头/睡醒的雄狮已经发出了雄浑的吼声”把感情推向高潮。诗的句式曲折富于变化,蜿蜒伸展,如流荡在我们身体里的滚烫的血液。
第2练
生成诗歌的意象
[训练目的] 以诗歌意象选择和生成为突破口进行诗歌创作 [复习指导] 意象是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相融合的心象。诗歌创作总是从捕捉“意象”入手,围绕着“意象”的安排和经营完成创作全过程的。诗人或因物生情,或移情于物,使得外在物象成为思想、情感的“凝结点”,从而诞生出诗歌的意象。
意象的生成,是诗歌创作的一个重要环节,继承传统意象和独创现代意象是较常用的两种手法。
生成诗歌意象,可以继承传统意象。中国古典诗歌中的许多物象,比如春华秋实、日月星辰等,本是无情无知的客观物象,经过历代诗人的反复继承、运用和发展,积淀了丰厚的象征意蕴,成为符号化了的“客观物象”和“象征意蕴”的有机结合体。这些古典诗歌中的意象,我们可以称之为“传统意象”。从诗歌创作的实际情况来看,任何人都不可能白手起家,都必须对前辈留下的宝贵遗产进行继承、发展和突破,在“传统意象”这一点上同样也不例外。从广义上说,许多“传统意象”都不会过时,重要的是我们能运用自己的诗心慧眼,在“传统意象”固有的“象征意蕴”上,灌注新鲜的时代气息,融入崭新的审美趣味,赋予我们独立的思考、独特的感情。比如丁香结(即丁香的花蕾),是古典诗歌中寄寓愁心、抒写愁情的“传统意象”,唐代李商隐有“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的诗句,南唐李璟有“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的词句。戴望舒《雨巷》借鉴并改造了这一“传统意象”,从丁香的愁心发展为“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赋予丁香新的社会心理内涵,给予丁香人的形象容颜,从而和“雨巷”、“我”等意象构成了《雨巷》美好而朦胧的意境。
生成诗歌意象,还可以独创现代意象。可以这样说,衡量一个诗人对诗歌世界在深度和广度上开掘的程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看他有没有创造出独特的意象,他是否拥有独特的意象群。王维的诗歌境界清新、洁净、恬淡、和谐,这一诗情、画境和禅意浑融无间的艺术境界,大多是由空山、明月、清泉、翠竹、莲花等一系列带有象征意味的意象构成的。李白的诗歌境界神光离合,伟岸超迈,和他的“明月肺腑”、“淋漓酒胆”是分不开的;明月、美酒、成为他“迷狂”状态下催生的诗歌的重要意象。闻一多《发现》中“挂着悬崖”的“噩梦”、“呕出”的“一颗心”,舒婷《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中“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淤滩上的驳船”、“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窝”、“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食指《相信未来》中“蜘蛛网”、“灰烬的余烟”、“失望的灰烬”、“凝露的枯藤”、“温暖漂亮的笔杆”、“孩子的笔体”,等等,都是从客观世界中抽取出来的独特的象征性事物,饱含他们对这些事物的神圣情思,这些具有原创性的意象成为他们提供给现代诗歌的宝贵财富,诗人们这种惟新是求的精神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我们写诗歌,不妨在诗歌意象生成上进行一些有益的尝试,或者继承传统意象,或者独创现代意象,从而写出具有当代青年意气风发、昂扬进取的“少年精神”的诗篇来![典题探究] 2005·高考四川卷
甲、乙两个好朋友吵架,乙打了甲一拳,甲在沙地上写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打了我一拳”。又一次外出时,甲不小心掉进河里,乙把他救了上来,甲在石头上刻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乙问甲为什么要这样记录?甲说:“写在沙地上,是希望大风帮助我忘记;刻在石头上,是希望刻痕帮助我铭记。”生活中有许多事情是可以忘记的,有许多事情又是需要铭记的。
请以“忘记和铭记”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试题解读] 文题既平中见奇,又平中见深,有助于培养考生处理社会关系的能力,让他们学会宽容,学会大度,并善于随时调整自己的精神状态,懂得哪些该忘记,哪些该铭记,或进行生动地叙写,或进行深情地言说,或进行深刻地说理。如写诗歌要注意意象的选择与生成,可以把目光投向现实生活,也可以回眸历史事件,其中哪些事物铭刻在你的脑海中,永远不会忘却,激起你脑中想象,或继承传统意象,或创造现代意象,把自己的情感依附在所选择的意象上,做到景中见情,情景合一,写出自己飞扬的诗篇。
[范文引路]
永远的谭嗣同
(一百年前,谭嗣同为变法血染菜市口,舍生取义、杀身成仁。沧海浮生、岁月如潮,谭嗣同永在时间里轮回,吾国吾民永远铭记。)
春风无色黯河山,东航不敢望马关
神州病骨似秋草,六朝古道啼血鸟
国破方知人种贱,马关条约不忍看
连年战乱烽火寒,三军挥泪洒台湾
青山幽径横尸骨,驿路桥边闻鬼哭。
百年风雨血倒流,青山白骨无人收
金銮殿内郁苍苍,君臣相顾泪沾裳
何处犹唱后庭曲,一曲悲歌诉兴亡
亡国条约亡国恨,何堪此时亡国声
回首故国与山川,满目疮痍有谁怜?
南海举子万言书,石破天惊动地文
陈述维新与变法,雪雨纷纷绕宫门
巨风吹浪紫焰开,雷霆波涌向天拍
皇都少年与袖斗,唤得日月不沉沦
提倡西学废科举,西宫太后泪如雨
祖宗之法不能变,亡国不能亡祖先
君王一去入瀛台,风卷落花扫芳尘。
道是天公感秋色,染得晴空透碧红
嗣同今年三十余,从此不见结发妻
国之昌盛需流血,流血请从嗣同始。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刑场吟哦万人惊,三十三年化碧土
黄河呜咽向天注,抽刀一断断红尘
可怜闺妻守空房,夜闻黄梅雨敲窗。
花冠不整小窗开,疑是君郎化蝶来
但见池塘淡淡风,烟柳何处觅郎踪
小径一片残花色,不是花红是血红
却把相思入哀筝,怨曲重招断头魂
曲中有恨细细思,君在黄泉可闻知?
纤指玉手十三弦,破镜分飞幽恨传
贱妾独剪巴山雨,暮雨朝云血杜鹃
恍然湖上有归船,一帘幽梦半湖萍
闻君江上和琴声,翻作蝴蝶浇风铃
朱弦琴声九天来,风吹庭竹蒙玉尘
阴阳相隔分歧路,和妻浅唱回五声
曲终人散魂已远,画船东去橹声迟
攀折柳条题血书,随江悠悠随君王
“前尘往事不可追,一成相思一层灰
来世化作采莲人,与君相逢横塘水”
(借谭嗣同还魂,树一有血有肉有情有爱之人,铮铮铁骨与柔情似水,真英雄耳。其妻曰:“前尘往事不可追,一成相思一层灰。来世化作采莲人,与君相逢横塘水”意思就是:今生把你遗忘,来世再续前缘。谭嗣同为英雄被铭记,被妻忍痛忘记今生之情,其实,两者一样刻骨铭心。)[例文评析] 爱与恨的交织,情与理的交融,忘记与铭记的沉思,组成了这一曲英雄的悲情交响乐,弹奏出这一阙惊天地、泣鬼神的考场绝唱。谭嗣同,这位在几千年封建王朝即将土崩瓦解、灰飞烟灭的前夕,提倡“革去故,鼎取新”,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奔走呼号、英勇献身的“戊戌六君子”之一,中华民族永远的英雄,与小作者亲切接触,亲密相拥。作者机智地将彩笔一挥,就成就了一篇令人拍案叫绝的考场佳作。
佩服作者的真情,他将谭嗣同的一腔爱国情,一腔爱家意渲染得令人落泪;佩服作者的深厚文学功底,他化诗用典,巧用修辞,不但使诗歌音韵铿锵,雍容华贵,而且使诗歌极有历史厚重感,极富文学的底蕴。诗前小序,高度概括,巧妙入题;诗末后记,巧扣话题,凸现主旨,使诗歌首尾圆合,浑然一体。
佩服作者的妙笔,巧用意象,“病骨”“古道”等意象表现了社会的黑暗;“巨风”“紫焰”,“雷霆”等意象表现了改革的声势,而“池塘”“烟柳”“小径”“残花”等意象则把读者带入如梦如幻之境。[作文训练] 母亲,像一堵墙,遮住了风雨,挡住了烈日,好让我们这些不经风雨的小树苗能茁壮成长;母亲,像慈祥的鸟妈妈,每天都用充满爱的手抚摸着我们这些幼雏的羽毛,鼓励我们去搏击万里长空。
母爱是深沉的,母爱是细腻的,母爱也是无私而伟大的。请你写一首诗,献给母亲,表达自己的情感。[写作指导] 诗歌是最为精练的文学品种,往往选取生动、典型的艺术形象,集中地反映生活的本质,以巨大的概括力激发读者的想象,给人以美的享受,那么,如何写好这样的一首诗歌呢?我以为应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选取意象。
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来寄托主观情思。写献给母亲的诗篇时,就可以精选和母亲有关的意象,比如,母亲的白发、眼睛、手脚等;也可以选择母亲劳作时的工具,比如锄头、镰刀、铁锨等。无论选取哪种意象,都要把自己的情感蕴涵在其中。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一诗选取了“云彩”、“金柳”、“艳影”、“青荇”、“水草”、“虹”、“梦”、“长蒿”、“星辉”、“笙箫”、“夏虫”、“康桥”、“衣袖”等意象,这些意象都已超越了它们的自然属性,是诗人珍藏在心灵深处的一份情感,意象的“虚”与诗人心中情的“实”,相映成趣,一张一合,无不流露出意象的张力。
(二)运用修辞
诗要高度地概括生活,这就需要用最精炼的语言去刻划鲜明的艺术形象;诗要抒发强烈的感情,就需要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强化诗的感情。诗歌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象征、对比、夸张、对偶、拟人、反复等。采用不同的修辞格会取得不同的表达效果。给母亲写诗,可以运用比喻修辞。我们可以把母亲比喻成“天空”,撑起我们的一片天;也可以比喻成“大地”,生育并养育着我们;还可以比喻成“春蚕”“蜡烛”等,生命不息,关爱不止。也可以运用排比的修辞:母亲是什么?母亲是在孤寂的深夜里为我递上一杯热牛奶的温暖。母亲是什么?母亲是放学时永远驻立于路口的等待。母亲是什么?母亲是在我们成功时那缀满欣慰泪花的笑容。母亲是什么?母亲是我们欲逃避时那坚毅的眼神。这些排比句的运用,就会把对母亲的那份浓浓感激之情真挚地表达出来,就能更好地打动读者。
(三)重视韵律
一首成功的诗歌,韵律是不可或缺的。“韵脚是诗歌的方向盘,像船只一样,诗歌靠着它航行前进。”(美国教育家勃特勒语)诗句的末字韵母相近,咏唱起来就有一种动人的音韵美。我们在写给母亲的这首诗歌里也要根据表达的需要,在不损害诗歌内容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做到双句押韵。[佳作赏析] 献给母亲
——写在母亲节之际
姚依农 黄昏已经来临 20多年来 母亲
您走过的小路依然
村口的槐树已经枝叶茂盛 我沿着门前的小河飞翔 您给我的我怎能偿还 以阳光的名义为您祈祷 母亲 今年雨水丰沛
您给我结实的骨骼让我收获 岁月的恩惠
坐在南国潮湿的空气中 点一盏灯
夜幕里我看到了您两鬓的银丝像北方的雪 更像温暖的棉
母亲 当庄稼成熟的时候 儿子一定回家 【简评】
这首诗首先精选了 “小路”、“槐树”、“小河”、“灯”、“庄稼”等这些乡村特有的意象,寓情于景,抒发了对母亲的感恩和思念之情;其次还恰切地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把母亲的白发比作“银丝”,比作“北方的雪”,比作“温暖的棉”,既准确形象,又给人带来无限的暖意,那浓浓的温暖不仅温暖着小作者,也洋溢在每一个读者的周围,这不能不让人佩服小作者对语言的驾驭能力;另外,“庄稼成熟”一词语意双关,既可以说是自然界田地里的庄稼成熟之时,也可以理解为小作者长大成熟之日,一语多意,给人带来更多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