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苏科版物理八上5.2速度教学案
姓名 《5.2速度》教学案
【目标】:
1、使学生理解速度的概念,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了解常见物体运动的速度和测量速度的一些方法。
3、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4、培养学生初步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让学生了解研究问题和定义物理量的方法。
【重点】:速度概念的建立和理解 【难点】:速度的计算 【用具】: 刻度尺、秒表、纸锥
【要点1】: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活动】:比较纸片下落的快慢
观察游泳比赛时,观众和裁判员用了不同的方法比较运动员的快慢。【总结】:方法一(观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二(裁判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取两张16开纸,其中一张对折一次,另一张对折两次,为了使纸片平稳下落,可将纸片的两端向上叠起一部分,让它们从同一高度释放。
【猜想】:哪一张纸下落得较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
1、怎样比较纸片运动的快慢?采用哪种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没有其他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让两张纸片从不同的高度释放,怎样比较纸片运动的快慢?
【总结】:物理学中采用的是相同时间比路程(观众),即计算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要点2】:速度及其测量
【总结】:速度是用来描述__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大小等于物体在__________通过的离。用符号____表示速度,_______表示时间,_______表示路程。
速度公式:_____________,变形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__________,符号:_______,常用速度单位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会读汽车行驶时表盘中速度表指针的动态变化。
了解人和某些物体运动的大致速度:
人步行时的速度约为1.4m/s.自行车行驶的速度约为5m/s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3×10m/s 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人步行时的速度为1.4m/s的物理意义:________________。1m/s=_______km/h 20m/s=________km/h 108km/h=_______m/s
注意:会看速度标志牌和路程标志牌。【活动】:测量纸锥下落的速度
1、要测量纸锥下落的速度,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___。
2、实验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计实验表格:
【作业】:
1.完成以下速度单位的换算:(1)1080km/h=_________m/s;(2)6.8×108nm=______m,(3)6.5m/s=_________km/h;(4)1.5min=_________s;(5)7200s=________h 2.在物理学中,把物体运动速度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称为________________,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称为________________.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________通过的________.公式为________,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5S内通过的路程为10m,那么它的速度为_____m/s,在第2秒内的速度为______m/s,前2秒内通过的路程为______m.3.甲车的速度V1=36km/h,乙车的速度V2=15m/s,则V1_____V2,2小时内甲车行驶____米,乙车行驶30km需要_______小时.4.汽车的速度计上有“km/h”字样,当速度计指针指在“90”处,该汽车此时的速度为________km/h=________m/s.5.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由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组合而成的,写作______,读作________________,可用符号________或_________表示.86.一位同学乘坐一辆汽车行驶在一条限速为60km/h的公路上,他测出汽车每隔2秒就驶过一根路边相距45m的电线杆,则汽车的速度是________m/s,这辆车_______(填“已经”或“没有”)超过速度.7.要测量自己步行的速度,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和________,一个中学生步行的速度大约是1.5_____.8.目前普通列车的速度位100km/h,而磁悬浮列车的速度约为500km/h.南京到上海的路程为300km,按以上速度计算,磁悬浮列车从南京到上海需要______h.9.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10.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了缓解铁路运力紧张状况,今年4月份我国铁路进行了第五次大提速.2004年4月17日19时23分,西安至北京Z20/19次直达特快首发列车由西安火车站缓缓驶出,这是西部地区唯一一列全列软卧特快列车.陕西日报以“西安至北京直达特快列车昨开行,一路不歇到京城”为标题在头版进行了特别报道.Z20/19次列车夕发朝至,全程1200km,运行12h,最高时速可达160km/h,即_______m/s.Z20/19次列车西安至北京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km/h.11.用如下图所示的方法测细铜钱的直径,铜线的直径是()
A.1.45mm B.1.5mm C.1.9mm D.29.0mm 12.速度是40km/h的运动物体可能是()A 行人 B 卡车 C 飞机 D 人造卫星 13.由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s/t可知道()A 速度跟路程成正比 B 速度跟时间成反比 C 路程跟时间成正比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14.关于速度,以下各种说法正确的是()A 运动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B 运动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C 相同时间内,通过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D 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越长,速度越大
15.甲乙两物体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之比为3:1,路程之比是2:3,则甲乙两物体所用的时间之比是()A 2:9 B 2:1 C 9:2 D 1:2
第二篇:苏科版物理九上《12.2内能热传递》教学案
姓名
《12.2 内能 热传递》教学案
知识点1:了解内能的概念
物体内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________和__________的总和。
1、分子因做无规则运动而具有 能;
2、分子间因存在相互作用力而使分子具有 能。
练习:
1、某物体具有的动能为aJ,分子总动能为bJ,重力势能为cJ,弹性势能为d J,内能为eJ,则它的机械能为 J,分子的总势能为 J.
2、关于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低于0℃的物体不具有内能 B.物体具有内能,也可以同时具有机械能 C.具有机械能的物体不一定具有内能 D.内能与机械能是同一种形式的能 知识点2:内能大小的改变方式
1、________可以改变内能大小
(1)金属汤勺放在热汤中,温度升高,内能______;食品放入冰箱,温度降低,内能_____;太阳能热水器中的水温度升高,内能_______。汤勺、食品、热水器中的水内能改变的方式是____________,其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教材P42信息快递:当物体或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存在_________时,就会发生热传递。热传递时,内能从________处转移到_______处,直至温度相同。
(3)热量: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__________的多少,用符号____表示,单位是______。知识点3:温度、内能、热量三者之间的关系
1、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______增加;内能增加,温度______升高(“一定”或“不一定”)
2、物体吸收热量,温度______升高,内能______增加(“一定”或“不一定”)
3、物体的内能增加________吸收了热量(“一定”或“不一定”)总结:(1)温度是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是一个状态量,它不能传递和转移的;
(2)内能是物体内部所包含的总能量(微观世界的能量),而机械能是宏观世界的能量。内能任何情况下都不为零,但机械能可以为零。(3)二者之间的联系:都是状态量,通常用“具有”等词来修饰;
(4)热量是热传递中内能的改变量,反映内能转移的数量,所以是一个过程量。通常用“吸收或放出”来描述。
练习:
1、烧烤店用炭火烤羊肉串的过程中,阵阵香味四溢,这是 现象,是通过____ 的方法使肉串内能增加温度升高的.
2、两个物体放在一起,相互接触,但它们之间没有发生热传递,则它们具有相同()A.形状 B.温度 C.内能 D.质量 当堂反馈:
1、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的 运动就越剧烈,物体内所有分子的 能的总和就会增加,因而物体的内能就 .
2、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的越快,物体的内能越大 B.物体举得越高,物体的内能越大 C.温度为-40℃的冰块没有内能 D.物体的温度越高,物体的内能越大
3、甲、乙两个铁块的质量相同,温度相同,甲铁块静止在地面上,乙铁块静止在10 m高处,则
()A.机械能一样大 B.甲的机械能大 C.内能一样大 D.乙的内能大
4、当物体或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存在 时,就会发生热传递.热传递时,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
7、关于温度、热传递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热量多 B.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给温度低的物体 C.温度低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少 D.热量总是从热量多的物体传给温度低的物体 【课后巩固】
8、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分子总是在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分子具有动能 B.当物体被举高时,其分子势能随之增加 C.当物体运动速度增大时,其分子动能随之增加 D.0℃以下时,物体分子既不具有动能也不具有势能
9、关于物体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有内能,冰没有内能 B.水蒸气具有的内能一定比水具有的内能大 C一杯水的温度越高,它具有的内能越大
D.一杯水放在高处比放在低处时具有的内能大
14、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温度升高,它含的热量越多 B.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要吸收热量 C.物体的内能越多,放热一定越多 D.物体的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就增加
16、如图所示,取一装有大半瓶水的盐水瓶和一枝去掉笔尖上小圆珠的圆珠笔芯,在盐水瓶瓶塞上开一小孔,用力将圆珠笔笔芯插入活塞,用活塞盖紧瓶口,使圆珠笔芯下端能没入水中.被封闭的空气加热后能将瓶中的水挤压出来,说明这部分空气具有 能.温度越高,水喷得越_____(选填“高”或“低”),这说明物体的内能与温度(选填“有”或“无”)关.可见,一般情况下,同一物体的温度越高,它的内能就越(选填“大”或“小”). 从高温处转移到低温处,直至 相同.物理学中,把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____________
第三篇:苏科版八上教案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教案
5.5二元一次方程的图象解法
执教老师: 焦溪初级中学 徐建华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的关系.2.会用一次函数的图象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近似解.3.通过用两个函数图象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探索活动,感受函数与方程的辩证统一,感受数学知识与方法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在数学内部的应用是推动数学自身发展的动力之一,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 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的关系.难点: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三.教学过程:
y87651.做一做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直线y=2x-3.(1)试判断点A(3,3)与B(5,6)是否在直线上?(2)若点P(-2,a)在直线y=2x-3上,则a=_____.2.小结: 从本题你可得到哪些结论? 若点的坐标满足函数的关系式,则点在函数的图象上.若点在函数的图象上,则点的坐标满足函数关系式.2.想一想:
-4-3-2-1y=2x-343211234567-1-2x(1)把二元一次方程2x-y-3=0写成用x的代数式表示y形式.(2)从一次函数的角度看,函数y=2x-3的图象上有多少个点?你能说出一些点的坐标吗?(3)从二元一次方程的角度看,二元一次方程y=2x-3有多少个解?你能说出一些解吗?(4)思考:函数y=2x-3的图象上的无数个点与方程y=2x-3的无数个解有什么关系? 3.做一做: 小张准备将平时的零用钱节约一些储存起来.他已存有50元,从现在起每个月存12元.小张的同学小王以前没有存过零用钱,听到小张在存零用钱,表示从小张存款当月起每个月存18元,争取超过小张.请你写出小张和小王存款和月份之间的函数关系,并计算半年以后小王的存款是多少,能否超过小张? 4.思考:
y5012x的解. ① 求y18x② 观察直线y=50+12x与直线y=18x的交点坐标与这个方程组的解有什么关系.
③二元一次方程12x-y+50=0(即方程y=50+12x)的解与一次函数y=50+12x图象上的点有什么关系? ④二元一次方程组y5012xy18x 的解与一次函数y=50+12x、y=18x的图象有什么关系? 5.例题讲解: 例1.利用一次函数的图象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小结: 用作图法来解方程组的步骤:
(1)把每个二元一次方程化成一次函数的一般形式;(2)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两个一次函数的图象,并标出交点;(3)交点坐标就是方程组的解。
例2.已知三条直线y=2x-3,y=-2x+1和y=kx-2相交于同一点,求交点坐标和k的值。
例3.如图,两条直线m1和m2的交点可以看作是哪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例4.如图,两直线交于点A,则点A的坐标(,)
y54321-4-3-2-112345xy6x2y42xy3
m1m2
-4-3-2-1543211234x-1-2-3-4-1-2-3-4
例3图 例4图
6.练一练:
①把二元一次方程3x+2y=12化成一次函数的一般形式为_____
.②已知函数y=-x+1与y=3x+b的图象的交点在y轴上,交点坐标为_______,b=___.7.课堂思考: 一次函数y=–x+2,y=–x+5的图象之间有何关系?你能从中“悟”出些什么吗?
小结
(1)二元一次方程组无解一次函数的图象平行(无交点);(2)二元一次方程组有一解一次函数的图象相交(有一个交点);(3)二元一次方程组有无数个解一次函数的图象重合(有无数个交点).8.看谁快: 试判断下列方程组是否有解 xy4,(1)5xy14;2xy3,(2)3x4y2;x2y1,(3)2x4y2;x2y0,(4)x2y3;8.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9.作业:
第四篇:八上生物教学案答案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一节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1.外胚层、内胚层、中胶层。消化腔、口。2.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3.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有肛门。4---13
BABCBCDDCA 14.两侧对称的体形使运动更加准确、迅速而有效,有利于动物运动、捕食和防御;三胚层的出现更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第二节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更正:选择题第五题改为:蛔虫消化器官不同于水螅的是 1.环状体节、环节、沙蚕、蛭 2----9
CABCABDA 10.(1)呼吸(2)前端(3)刚毛、快(4)迟缓(5)环状体节、环节
第三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1——12DBACCDDCDCCB
13.略
第四节
鱼
1.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
2.游泳、呼吸
3.1000、青鱼、草鱼、鲢鱼、鳙鱼
4.水中、鳞片、鳃、尾部和躯干部
5——9ADBBC 10.(1)侧翻、对照(2)A(3)口、鳃盖后缘(4)红、内含毛细血管(5)生活环境
第五节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1.水中、体外、变态
2——9CCDCABBBB
11.略
第六节 鸟
1.流线、阻力、羽毛、翼、两翼
2——10CCCADBCDA
11.略 12.(1)被覆羽毛、双重呼吸、心脏功能强
(2)略
第七节 哺乳动物
1——7ABACCCC 8(1)门齿、臼齿、犬齿、切断食物、磨碎食物、撕裂食物(2)B、门齿、臼齿、犬齿、植食性。A、犬齿、肉食性
9.BBABC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第一节
动物的运动
1——10BCBCCDADDA
11.(1)a关节头、b关节窝
C关节囊
(2)骨骼肌、骨骼肌、兴奋、骨、关节
12(1)屈肘、伸肘(2)肱二头肌、肱三头肌(3)收缩、舒张(4)神经系统(5)B
第二节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第一课时)
1.先天性、学习
2.遗传因素、环境、强
3.先天性、学习、学习
4——9DBACDA
10.DDCBA
11.(1)先天性、学习(2)遗传物质(3)学习、先天性
第二节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第二课时)
1.学习、先天性
2——7CACADB
8.(1)完全变态(2)保证实验变量的单一性(3)3(4)植物叶片(5)D(6)避免偶然性
第三节
社会行为
1——11CCBDDCCACDC
12.(1)迁徙、筑巢、先天性、遗传因素(2)语言、信息交流(3)学习、学习第三章 动物在生物圈的作用
1——6BDBDAC
7略
8略
9.(1)5(2)草、消费者(3)草、鹰、鼠、鹰(4)鼠、鹰(5)捕食关系(6)生活环境、生态系统(7)分解者(8)先增加后减少
10.(1)胸(2)老鼠(3)不能(4)生态平衡(5)寂静的春天
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
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第一课时)1.菌落
2——10BACBCCBBB
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第二课时)
1.水分、温度、有机物、有机物、有机物
2——7DDDBAC 8.真菌 9.(1)有机物、叶绿体(2)琼脂(3)高温灭菌、杀灭培养基中的菌类
10.(1)不同环境中的细菌(2)对照、2、是否与空气接触(3)不能、变量不唯一
第二节
细菌
1——10CBDDCBDBCB
11.略
12.(1)A、细菌(2)B(3)加热(4)是(5)A
第三节
真菌
1——12C ACBCDABBDBB
13.(1)有菌落、无菌落、温度,有菌落、无菌落、水,有菌落、无菌落、有机物(2)温度,水,有机物(3)实验组是乙,对照组是甲
第四节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物质循环、患病、共生
2.分解者、有机物、二氧化碳、水、无机盐、二氧化碳
3——9CCDCCAA
10.(1)呼吸作用、光合作用(2)真菌或细菌、分解者、分解有机物
第五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第一课时)
1.酒精、二氧化碳、酒精
2.乳酸、醋酸
3.防止杂菌进入、温暖、细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温度
4——6CAB
7.(1)乙、设计了对照试验(2)培养基中的有机物(3)这是细菌和真菌生活的适宜、避免其它杂菌的干扰
第五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第二课时)
1.细菌、真菌、有机物、防腐、杀死、抑制
2.真菌、细菌、抗生素
3.基因糖尿病、生物反应器
4、杆、甲烷
5.C 6.B
7.略
8.C 9.(1)成形的细胞核(2)抗生素(3)分裂、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4)酵母菌、酒精和二氧化碳
10.(1)分解者(2)略
第五章:
病毒
1.蛋白质外壳、内部的遗传物质、活、寄主
2.植物病毒、动物病毒、细菌病毒
3——1DDCDAABC 第六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第一章
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第一节
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第一课时)
1.形态结构
2.花、果实、种子
3.被子植物、裸子植物、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
4——8BABCC
9.苔藓植物或蕨类植物、苔藓植物
10—12CCD
第一节
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第二课时)
1.内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
2——8DDADBA
9(1)东北虎、猪、扬子鳄(2)海带、鲤鱼(3)扬子鳄
10.(1)BDE、CDE(2)气管、皮肤、气囊(3)略
第二节
从种到界
1.界、门、纲、目、科、属、种
2.小、远,大、近
3—13ACCBAACABCB 第二章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1.基因、生态系统,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11AACBBBDCCC
12(1)单
一、差、人类对动物栖息地的破坏(2)基因库、多样性,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3)基因的多样性减少、抗病哪里差
第三章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1.银杏、珙桐
2.裸子、三
3.天然基因库、天然实验室、活的自然博物馆 4——13CACBDCBBCA 14.略
15.略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附:参考答案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一章 各种环境中 的动物
第一节
水中生活的动物
1-4略 5-15CADADBABBAD 16-17略 18-20ABC
第二节
陆地生活的动物
1-9CADDCCCCA 10-11略13-17BBABC
第三节
空中飞行的动物(1)1-2略 3-17 CCBCADBBABCDACB 18()麻雀、七星瓢虫、峰鸟、菜粉蝶、蝙蝠(2)七星瓢虫、菜粉蝶、麻雀、峰鸟、蝙蝠 19略
第三节
空中飞行的动物(2)
1-5BDBDC
6-10DABDC 11-14CACB 15(1)b(2)a(3)e(4)f(5)d(6)c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第一节
动物的运动
1-6BDAACC 7.略 8-12DDDAD 13.(1)a关节头 d关节窝 b关节囊(2)骨骼肌、骨骼肌、兴奋、骨、关节
第二节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1-3略
4-8DBADC
9-15DADCBA 16(1)先天性、学习(2)遗传物质(3)学习、先天性 17 略 第二节 社会行为
1-5CCBDC 6-10CDCCB 11-15ACACD 16(1)B(2)B(3)D 第一章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第一节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5CBBDD 6-11CDDADC 12略(1)6(2)草、消费者(3)草、鹰(4)鼠、鹰(5)捕食(6)生活环境、生态系统(7)分解者(8)增加
第二节
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3略 4-9DDDACCC 10(1)乳房生物反应器(2)转基因、人的血清蛋白基因(3)人的血清蛋白
第四章
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
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1-2略 3-8BBACBD 9-14 DCCBBB 15 真菌 16(1)微小(2)分裂(3)芽孢、细菌 17 略
第二节
细菌
1-6CBCDCC
7-12CBDCBD 13-18 CCBCDA 19略 20(1)A、细菌(2)B(3)高温灭菌(4)是(5)A
第三节
真菌
1-5CACBD 6-10CDABD 11-16BBCBAB 17.(1)甲生长、乙不生长、温度;甲生长、乙不生长、水;甲生长、乙不生长、有机物(2)水、温度、有机物(3)甲是实验组,乙是对照组
第五章
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5 CDBAD
6-10CCAAA
11-12略
第二节
人类对自己和细菌的利用 1-6略 7-10CAAC 11略 13-14DCC 15-16略
第六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第一章
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第一节
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
1-4 略 5-9 BDDDA 10-14 BADCB
15-17 ACC 18 苔藓植物或蕨类植物、苔藓植物 19略
第二节
从种到界 1-2略 3-8 ACCBBA 9-14 ACABCB 第二章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略 2-6 AACCB 7-11BABBD 12-17 DCCDCC 18-19略
第三章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1-2略
3-7BCACA
8-12CBBDC 13-17 ABBCC 18-19略
第五篇:八上历史教学案2
河北省武安市午汲镇中学八年级历史教学案系列——上册
武安市午汲镇中学八年级历史教学案
年级:八年级 学 科:历史 主备:张双发 审 核:李三海
内容:侵略与反抗——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前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史实 课的类型:展示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掌握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前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史实;学习运用历史的眼光看待和分析历史问题;增强忧患意识。
学习重点:两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史实 学习难点: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一、预习交流:5
1、默写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2、分别写出两次鸦片战争的发动原因和侵略者
二、合作交流: 小组准备展示内容
1、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2、鸦片战争的经过
3、鸦片战争的影响及中国失败的原因。
4、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时间、侵略者、原因、主要罪行)
5、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俄国侵占我国领土情况。
6、19世纪60-70年代,我国新疆面临的危机
落后就要挨打
河北省武安市午汲镇中学八年级历史教学案系列——上册
三、展示提升
重难点、易错点预设
1、英国为什么向中国走私鸦片?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南京条约》中那一条最能体现其侵略意图?
2、香港历史问题是如何形成的。想一想,香港岛被英国割占了多少年?
3、为什么把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什么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
5、近代历史上,割占我国领土最多的条约是哪一个条约?割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哪一个国家?
6、为什么说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你知道今年乌鲁木齐7.5事件吗?你有何看法?
7、你还准备展示哪些重点知识:
四、穿插巩固:
各小组对本组没有展示的重点内容进行巩固,各小组成员对自己的疑难问题进行巩固
五、课堂检测:
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2、鸦片战争中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是——
3、为什么把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4、《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中,属于一个省的是哪两个?
5、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火烧圆明园的凶手是——
6、中俄《瑷珲条约》、《北京条约》割占的中国领土范围分别是——
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