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年级数学教学目标_6
一年级数学教学目标
数与代数
一、数的认识
1、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认识符号<、>、=的含义,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来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
3、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4、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
5、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二、数的运算
1、结合具本情境,体会加减法运算的意义;
2、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会口算千以内的加减;
3、能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
4、能结合具本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5、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6、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好简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注重让学生说明白算理)
三、常见的量
1、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转换、兑换)
四、探索规律
发现给定的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
空间与图形
一、图形认识
1、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
2、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能对简单几何体和图形进行分类;
二、图形与位置
1、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抓
实践活动
一、经历观察、操作、实验、调查、推理等实践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二、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
三、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生活中的数学)
二年级数学教学目标
数与代数
一、数的认识
1、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认识符号<、>、=的含义,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来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
3、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4、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
5、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二、数的运算
1、结合具本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
2、能熟练地口算表内乘法与表内除法,会口算万以内数。
3、能计算一位数乘三位数,会用竖式计算表内除法;
4、能结合具本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5、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6、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抓好简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注重让学生说明白算理)
三、常见的量1、2、在具本生活中,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吨,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常见的量有关的简单问题。
四、探索规律
发现给定的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
空间与图形
一、图形认识1、2、二、测量
1、结合生活实际,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结合实际,认识角,会辨认直角、锐角、钝角。会辨认线段,数出指定图形中的线段的条数;
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2、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千米、米、厘米的含义,知道分米、毫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
3、实践活动
一、经历观察、操作、实验、调查、推理等实践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二、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
三、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生活中的数学)
统计与概率
一、数据统计活动
1、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如数量、形状、颜色)对物体进行比较、排列和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分类;在比较、排列、分类的活动中,体验活动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2、3、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
能根据简单的问题,使用适当的方法(如计数、测量、实验等)收集数据,并将数据记录在统计表中。
4、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换自己的想法;
三年级数学教学目标
数与代数
一、数的认识
1、能认、读、写亿以内的数,会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2、认识符号<、>、=的含义,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来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
3、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4、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
5、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6、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小数和简单分数。
二、数的运算
1、结合具本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
2、能熟练地口算表内乘法与表内除法,会口算万以内数。
3、能计算两位数乘两三位数,三位数除一位数,4、能结合具本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5、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6、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抓好简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注重让学生说明白算理)
7、会计算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以及一二位小数的加减运算;
五、常见的量1、2、3、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常见的量有关的简单问题。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的关系;
能认识钟表,了解24时记时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
六、探索规律
发现给定的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
空间与图形
三、图形认识
1、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四、测量
1、指出并能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2、结合实际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3、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五、图形与变换1、2、3、4、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对称现象;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六、图形与位置
1、在东、南、西、北和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中,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实践活动
四、经历观察、操作、实验、调查、推理等实践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五、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
六、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生活中的数学)
统计与概率
一、数据统计活动
5、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如数量、形状、颜色)对物体进行比较、排列和分类;在比较、排列、分类的活动中,体验活动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6、7、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
能根据简单的问题,使用适当的方法(如计数、测量、实验等)收集数据,并将数据记录在统计表中。
8、9、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换自己的想法; 通过实例,认识统计表和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1格代形1个单位),并完成相应的图表;
10、通过丰富的实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11、知道可以从报刊、杂志、电视等媒体中获取数据信息。
二、不确定现象1、2、3、4、四年级数学教学目标
数与代数
一、数的认识
1、进一步认识小数和分数,认识百分数;探索小数、分数和百分数之间的关系,并会进行转化
2、会比较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大小;
3、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会运用数表示事物,并能进行交流。
4、异分母分数的相加减。
二、数的运算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
2、会口算百以内一位数乘、除两位数;
3、能计算两位数乘两三位数,三位数除两位数,4、能给合现实素材理解运算顺序,并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5、探索和理解运算定律,能应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6、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抓好简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注重让学生说明白算理)
7、会分别进行简单的小数、分数加、减、乘、除运算及混合运算;
8、在具体运算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加与减、乘与除的互逆关系;
9、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养成估算的习惯。
三、式与方程1、2、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
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四、探索规律
发现给定的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
空间与图形
一、图形认识
1、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条相交直线确定一个点;
2、能区分直线、线段、射线;
3、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
4、知道周角、平角的概念及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之间的关系;
5、结合生活情境了解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和相交(包括垂直)的关系;
6、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平行四边形、梯形;
7、认识三角形,通过观察、操作,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
8、认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二、测量
1、会用量角器量指定的度数,会画指定度数的角,会用三角尺画30度,45度,60度,90度的角。
2、利用方格纸或割补等方法,探索并掌握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
统计与概率
一、数据统计活动
1、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
2、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3、能从报刊杂志、电视等媒体中,有意识地获得一些数据信息,并能读懂简单的统计图表。
综合应用
1、有综合运用数与运算、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相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成功体验,初步树立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2、3、获得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活动经验和方法; 初步感受数学知识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
第二篇:一年级数学教学随笔6
小学数学一年级教学随笔
青年巷小学 李春霞
打开一年级的数学教材,给我的印象是:它就象是一本卡通故事书,每一课学习内容、每一道练习题都可以用一个小故事来把它表达出来,并把知识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当中,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光靠一支粉笔和一张嘴来教学是不行的。在实际教学中,我除了运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教学以外,我还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初步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生活,用数学的方法去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还要注重学生独立性、互动性和创造性等方面的培养,怎样才能使学生愿意学并学好数学呢?
1、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刚入学的一年级孩子,大部分都受到学前教育,所以说,他们对数学并不是一无所知,但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却是不尽相同的因此,在上第一节数学课《生活中的数》时,我先让学生观察他们新的学习环境——教室,让他们寻找教室中的数,又领学生到校园进行参观,寻找校园中的数,然后告诉学生:“这就是数学,其实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使学生对数学逐渐产生了亲切感。
2、有意识创设活跃的学习氛围和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好玩”是孩子的天性,怎样才能让孩子在玩中获得知识呢?我针对每课不同的学习内容,编排设计了很多不同的游戏、故事„„如:在上“认识物体和图形”一课时,我让孩子带来了许多物体和图形,先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介绍自己带来的物品,后放到一起数一数,看看每种物体、图形各有几个。这样不仅使学生认识了数,还为以后的分类课打好了基础,更培养了孩子的合作学习习惯。再如:上《认识钟表》一课时,先让学生再让学生观察钟表三兄弟的不同长短,后让学生戴上12个数字头饰,进行模拟表演,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自编、自演故事,真正使学生在“玩”中获得了知识。
3、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观察、思考、解决问题.大家都知道本册数学教材的练习题中,有很多题的答案都不是唯一的这就需要我们抓住时机,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勤思考。刚开始,当我问道:“谁还有不同的方法?”时,很多学生的表情都很茫然,所以这时,只要有学生能通过思考来回答问题,不管他答对与否,我都给与相应的鼓励,表扬他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当我讲《9加几》这一课时,大多数学生都能运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题目。这时候有一个同学说:“老师我不是这样算的”“那你是怎样算的?”,他把算法说出来以后我当时特别高兴,就借机说:“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棒极了!”并奖给她一个“智慧果”。然后,我对其他孩子说:“其实算法很多,谁还能做一个爱动脑筋的孩子?”经过这一启发,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最后一直深挖到根据衣服、袜子的不同颜色来列算式,甚至更有的学生列出了连加算式。从这以后,在每每拿出一道题,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去寻找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可见,只要我们能适时抓住机会,并加以正确引导,相信孩子们是有潜能可挖的。
4、培养孩子的生活实践能力许多孩子在入学以前就会做100以内的加减法,但是如果把它们拿到具体的生活实际中来就不是那么尽如人意了。数学如果不能与生活有效地联系起来,那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孩子的生活实践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如:上完《认识人民币》课以后,布置学生到书店、超市等地方进行调查,看看它们是什么价钱把它记下来,之后又让学生带来了各种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叫学生扮演“商场小经理”和“顾客”把各种物品按自己的想法买下来。这样,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把数学真正融入到现实生活中。
第三篇: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目标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目标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中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等于、大于、小于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6、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
8、体会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综合与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小学一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写5以内各数,注意形成正确的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注意书写工整。2.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顺序,会区分基数和序数。掌握各数的组成。
3.认识符号大于、小于、等于的含义,知道用词语来描述数的大小。
4.初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
5.能用5以内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数,和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6.初步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四篇:一年级数学左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范文模版)
一年级数学左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2.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3.使学生在活动中能确定物体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领会左右的意义.
教学重点
使学生在活动中能确定物体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教学难点
在活动中体会左右的相对性.
课堂教学工作的过程
一、活动一:通过学生已有的经验认识左右
(一)教师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左右吗?哪是左,哪是右?
1.学生:左右手;左右眼;我写字的手是右手.……
2.引入课题:你们说的真好,说明你们对左右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今天我们就来进一步认识左右.
教师板书:左右
(二)在游戏中初步认识左右
教师:我们来一起做个游戏好不好?
1.游戏(师说生做)
(1)请举起你的左手,右手……
(2)谁愿意和大家一起做?(指名做:举左手、右手、左手摸左耳、左手摸右耳)
(3)快请你们看一看挨着你的左边是谁,右边是谁.
2.教师提问:不知你们看出没有,这个同学怎么一会儿在左,一会儿在右呢?
二、活动二:动手摆(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左右)
(一)情境引入
今天,一些同学要去看电影,他们准备带上一些水果,我们快看看他们都带了哪些水果,并把水果摆整齐.(小组拿出水果图片)
(二)老师说,小组合作摆.
1.中间摆一个梨,梨的左边摆一个苹果,梨的右边摆一个草莓,在这三个水果的最右边摆一根香蕉.
(1)出示图片:水果图片1
2.桃子摆在从左数的第二个.
(1)出示图片:水果图片2
(2)观察这五个水果的左右的位置,你们都知道了什么?
3.把糖摆在梨的左边(体验不同的摆法)
(1)出示图片:水果图片3
(2)出示图片:水果图片4
(3)出示图片:水果图片5
4.讨论:为什么这三种摆法都对?
(三)练习
1.教师:观察你座位的左边都有谁?右边都有谁?
2.自由活动
还有一块饼干,请你们把饼干摆个位置,摆好后说一说饼干的位置在哪.
三、活动三:在生活中进一步认识左右,体会左右的相对性.
(一)出示图片:找朋友
1.教师:我们帮同学们整理好水果,准备出发了,可是一检查还少小明没有来,于是
就派小刚去请,但小刚却忘记小明家是几号房间了,只知道是在一上楼的左边,我们快帮助小刚找一找吧!
2.集体反馈
3.拍一拍、想一想
(1)教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左右,下面我们做个游戏好吗?
(2)拍手游戏
小组两人相对,用自己的右手拍对方同学的右手,用自己的左手拍对方同学的左手.
(3)提出问题:通过刚才的游戏,你发现了什么?
4.做一做,动动脑
(1)教师:认识左右,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许多实际问题.
(2)出示图片:练习3
(3)小结:由于方向不同,左右就不同,判断时应把自己当作走路的人.平时我们上
下楼时,都要向这些小朋友一样靠右走,按次序走.
(4)出示图片:练习4
四、课堂教学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度过了愉快的40分钟,你们喜欢这节课吗?在我们的生活中,认识左右可以给我们提供很多帮助,就让我们在生活中去体会吧!
第五篇: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6(推荐)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10年9月张刚
一、课堂较“乱”。
因为一开始时,发现很多孩子单独回答问题时不敢言辞,为了鼓励他们能够尽早融进这个班集体,大胆地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虽然有心培养孩子的“有序说话”“学会倾听”,但我没多大注意到纠正孩子在课堂上的“心直口快”“乱说乱叫”了。
二、忽视“拨尖”。
平时,我更多地是关注后进生的学习,能够为后进生设计简易一点的题给他们,并多加辅导,又因为没有经验再加上时间较紧促,我没能较好地发挖班上有潜力的孩子给予更多的培养。比如在这次“口算比赛”中,我们班的比赛成绩与
(1)班就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在期末统考中,(1)班的满分生也比我们多两个。
三、“火”气较大。
也就是耐性不够。在辅导后进生、解决一些学生问题时,总是显得过于急躁,把学生训得凶,把自己也气得够呛。还好有黄老师在后面收场。
总之一句话,由于经验颇浅,教学智慧缺乏,许多地方存在不足,但无论怎样辛苦,我将一如既往,学先进找差距改不足,争取把工作做得更好。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在各位领导老师,前辈的指导下,取得更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