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还语文课堂本色
如何还语文课堂本色
语文学科的性质到底是什么?这是一个争论多年的问题,也是一个引起所有语文老师足够重视的问题。关于语文课程性质,我曾经做过一个小小的调查,其中有43%的老师持“工具性”的观点,25%的老师持“人文性”的观点,还有32%的老师持二者结合的观点。在持二者结合的观点中只有13%的老师深入思考过二者之间的关系,大部分老师对自己的观点只有着模糊的认识,到底什么是语文的工具性?什么是语文的人文性?二者究竟是怎样结合的?语文课程的特点又是怎样落实到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中的?他们并没有做过深入的思考。
关于语文的工具性,86和90版的大纲上的表述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新大纲和新的课程标准的表述是“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有许多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真的是把语文当作“工具”来使用。在阅读教学中,把“语文”仅仅当作“语言”,过分注重语言的训练,即字、词、句的积累和运用,文章篇章结构的分析,内容的把握,一篇文章常被解剖得面目全非。我曾经听过一堂公开课,教学《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重点是根据一般悼词的特点分析文章的行文结构,把握文章的写作内容,了解马克思为历史科学,为无产阶级所作的巨大贡献。一篇结构严谨、情感深沉悲痛的经典悼词被异化成了一堂简单的文章结构思路分析训练课。一篇文质兼美的《谏太宗十思疏》,有些老师也仅仅围绕文言基础知识的积累和文章的翻译来组织教学。而在写作教学中,大多数老师的做法是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写法指导和训练后,再抛给学生一个文题,就让学生着手写作,而忽略了写作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生活的感悟、思考和提炼。其实,这些课堂所设定的教学目标也都不错,但是把“工具”使用得过于实在,过于枯燥了,语文课就失去本该声情并茂、多姿多彩的本色。语文课在完成对学生基本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应该有适当的“高位”追求。当然,更有甚者,用大量的练习题代替对文本的阅读、感悟和思考,简单地把语文扭曲为考试的工具。这绝对是语文教学中误人子弟的大错误,是万万要不得的。
喜欢走“人文性”路线的老师,又把语文等同为“文学”“文化”,把文化启蒙、情感熏陶、趣味培养、人格完善当作教学的主要内容和教学重点。教学《我有一个梦想》,有的老师就把了解美国黑人历史,以及他们反抗悲惨命运争取自由民主生活的过程,学习马丁?路德?金的贡献及其为梦想敢于斗争,甚至献出生命的精神作为教学重点,拓展部分还让学生大谈自己的梦想和怎样实现自己的梦想,忽略了本课最重要的教学任务――学习本文的艺术手法,品味本文的语言艺术。教学杨绛的《老王》时,又在关注我们身边的老王,批判现在社会道德缺失上大做文章,远远背离了这篇散文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这样的语文课被拔高了,也被架空了。新的课程标准里是规定了语文在文化传承、情感熏陶、趣味培养、人格完善等人文方面的重要作用,但并不等于要求老师把每节课、每篇文章的学习都要设置一个人文教育的目标,或者干脆把语文课上成人文教育课。
还有持二者统一观点的老师,在设置教学三维目标以及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的做法,就是对语文性质的错误解读。他们认为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是简单的叠加,在备课的时候,在备课本上做了明确的划分,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又采用一个一个去完成三维目标的方式。其实,课堂教学三维目标是语文课程基本特点的具体体现。三维目标的关系不是截然分开的,是互相融合的关系。
以上做法都造成了语文课教学的严重“错位”,都与语文课程改革的目的完全背道而驰,严重背离语文学科的教学规律。
那么,语文的课程性质到底该如何定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内涵该怎样理解?二者的关系到底是什么?黄厚江老师在《语文的原点――本色语文的主张和实践》里做了比较明确而又科学的表述:“语文是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这样的概括包括了‘学习’、‘工作’和‘交际’,涵盖了人们一直放心不下的‘人文’。”这样的表述,不仅摆脱了“工具”和“文化”都难以表述的两难,而且更准确地揭示了语文的学科性质。
唯有正确认识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树立正确的语文课程观,才不会使语文教学“错位”,才不会背离语文教学的规律,才能把语文课上得像语文课,才能还语文课堂教学本色。
辛红梅,教师,现居江苏邳州。
第二篇:还语文课堂之本色专题
还语文课堂之本色
灵宝市苏村乡第一初级中学
张彩茹
自从我任教九年级语文以来,带领学生分析了很多课文,鉴赏了不少诗词,做了许许多多的习题,尽管如此,却还是放心不下,又为他们总结了许多答题格式和技巧,语文就如同数理化一样,有了公式,学生只要灵活运用就行。这样一来学生俨然成了做题机器,课堂上没有了琅琅书声,没有了学生面红耳赤的争论,没有了仔细的揣摩和品位…..再看看周围,这样煞费苦心的语文教师何止我一个?
没有情感支撑的语言只是一种苍白的符号,没有情感流淌的教学只是一种冷漠的训练。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必须还语文课堂一真实的面孔,才能和学生一起享受语文的快乐,感受语文的魅力。我觉得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给朗读一把钥匙——教师指导
阅读教学的基本教学手段就是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诵读文本,感悟文本”。阅读教学只有突出朗读,才能使课堂焕发活力。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阿基米德曾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那么,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巧妙地创设情境,激发想象,给朗读一个支点,是不是更能撬动学生的情感,让他们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提高朗读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呢?这就离不开教师的方法指导。那么,在朗读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做些什么呢?
(一)正确处理重音。
重音指示着节奏中或句子中最主要的内容。处理好重音,可准确地表达大小、强弱、轻重、褒贬等不同的概念。
(二)合理安排停顿。
停顿包括语法停顿和强调停顿。合理安排停顿的位置和停顿的时间,不但可以自然地调节朗读者的气息,恰切地显示原作的语气,生动地表现语言的节奏,从而清晰地提示出原作词、短语、句子、层次、段落之间的内在联系,鲜明突出地表达原作思想内容,而且还能给听者留出思索和消化的时间,以便更好地接受和理解原作的思想内容。
(三)注意语速适宜。
朗读的具体形式,主要分为快速、中速、慢速三种,它们的运用取决于作品的体裁、内容气氛和人物个性特点。适当掌握朗读的速度,可以使语言节奏生动,形式丰富,表情达意准确。
(四)恰当运用语调。
恰当运用语调的变化来朗读,可以表达不同语气,形成丰富多彩的语调变化,从而生动地表现人物个性,鲜明地区别内容实质,形象地烘托环境气氛。
二、给朗读一次升格——录音范读
录音范读朗读者感情充沛,极具感染力,容易在课堂中形成氛围,创设出课文中所需的情境。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鲁迅先生的《阿长与〈山海经〉》这篇课文时,由于文章很长,小故事又多,因此,必须先播放录音范读全文,让学生通过全文叙述的诸多关于阿长的故事对她这一人物形象的基本性格有所把握,并抓住“我”对阿长的感情变化这一线索,顺藤摸瓜,这么一来,既能自然过渡到下一环节,即寻找各个故事里包含的“我”对阿长的各不相同的感情,又能引出“阿长与《山海经》”这一中心故事。而讲解到“阿长与《山海经》”这一部分时,要重复范读。本文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而阿长能掩盖她睡觉摆“大”字,喜欢絮叨等缺点的闪光点就在这一节里表现,也是文章的中心所在。重复范读除了让学生明确它是重点外,也是为引领学生仔细感受“我”对《山海经》的强烈渴慕到阿长出乎“我”的意料为我买来《山海经》时“我”的震惊、激动的心理变化,那么至于“我”对阿长原先谋害隐鼠的怨恨消失,对阿长的感激的心理变化,长大后对阿长的怀念,这些感情变化的理解也变得顺理成章了。此时,学生对阿长这一人物形象的整体感知和重点把握就划上圆满的句号,也能清楚作者如此安排材料顺序,详略的意图了。
录音范读是教学重点课文必不可缺的方法之一,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它来帮助学生完成不同层次要求的阅读任务。
三、给朗读一个体验——教师范读
朗读的达标要求是准确、流利、有感情。录音范读的特点是标准,规范,相比之下,教师范读的特点是能突出训练重点,教师可根据课文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循序渐进的训练。
先从“准确”这一基本要求来说,教师范读的优点是它非常灵活,特别是发现学生读错的情况下,教师可及时给予纠正,可以随时随地使用教师范读(而录音范读必须在借助播放器的条件下才能使用),它的优越性就体现于此。
第二层次,从“流利”的朗读要求角度来讲,教师更应根据学生在实际朗读中出现的问题,利用课文,有针对性地增加练习份量,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从而提高朗读效果。在教学工作中,碰到学生在朗读中最常出现的问题就是“唱读”现象,也是朗读在流利方面最忌讳的现象,低年级中尤为突出。教师应帮助学生寻找“病源”,进而“对症下药”。
如果要谈到针对情感方面训练学生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比教师范读的训练效果更为突出。
四、给朗读一次组合 ——分角色朗读
《皇帝的新装》这篇童话就非常适合作为分角色朗读的课文。童话人物形象多样各异,对话内容多且能体现人物性格特征与心理,夸张与滑稽以及上至皇帝下至臣民的愚蠢在对话中得到充分表现。采用分角色朗读能更好地引领学生走进童话的世界,学生能更为具体,感性地去了解众多人物形象。如骗子的狡诈,皇帝的虚荣与众人的阿谀奉承,愚蠢等等。参加分角色朗读的学生必须明确自己分配到的具体人物及他的说话内容,同时要把握人物性格,心理以及在对话中如何通过语调,语气来形象地表现。通过此项活动学生能对自己分配的人物性格有更深刻的体会,高水平的学生还能充分发挥表演天赋。如果在朗读之前教师给全班学生明确听后让学生分析、概括众人物形象的任务,将会有更多的同学会被这个童话有趣又滑稽的情节所吸引。学生在听,体味的同时还注意思考,更重要的是分角色朗读能为课堂创设情境,形象教学得以更好的体现。学生在听到皇帝探问神奇衣服缝制的进度这一节时,骗子用夸张的语气,手捧着空气,装腔作势地夸耀自己织的布有多贵重,美丽时,学生大多发自内心地笑了。在这笑的过程中学生已领略到骗子的狡诈与皇帝上当受骗的愚蠢。分角色朗读的作用也就体现出来了。
五、给朗读一次改变——诗文演唱
好的诗文历来受到各界人士的喜爱,音乐家更是如此,他们把那些经典之作进行谱曲演唱,借此来抒发自己的情怀。例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放声高歌,尽情绽放诗歌的美丽,感受诗人的情怀。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要我们耐心地期待,朗读的天空就会变得更加多姿多彩,课堂的声音也会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绚丽。
好酒不品不知其味,好书不读不知其妙。语文课堂上,那张弛有致、抑扬顿挫,令人心旷神怡、神清气爽的琅琅书声,必定会让学生的心在文字里飞扬,情在书海中激荡、韵在情怀间流淌!我们的语文课堂将是魅力无限!
还语文课堂之本色
灵宝市苏村乡第一初级中学
张彩茹
第三篇:还语文教学本色
还语文教学本色,造美丽语文课堂
集安七中隋慧
2012年10月20日,在长春物贸酒店会场,参加了黄厚江“本色语文”教学研讨会。尽管研讨会的时间只有短短的半天,但我始终感动着,收获着,思考着。黄厚江,常常让我们想起大树的叶子。他说,他的每一年都是树上的一片叶子。叶子,在阳光下透出最鲜亮的色彩,那是叶子最本真的色彩。于是,说起黄厚江,当然会情不自禁地去叩开他犹如树叶的“本色语文”的大门,倾听本色语文发出最质朴然而是最生动的声音。
在语文教学谁都可以指手画脚并诘难的当下,有这样一位教师让人充满敬畏:黄厚江老师坚持语文的本原,用本体论的理论去思考语文到底是什么的问题,认为语文就是培养学生热爱母语的感情,培养学生运用母语的能力和学生的语言素养;坚持语文的本真,教师按照语文的规律去教,学生按语文的规律去学;坚持语文的本位,强调语文的学科本位,坚守自己的学科职责,以听说读写为本位。用最简要的语言概括:本原要弄清的是语文是什么;本真要弄清语文应该怎样教;本体要弄清语文应该叫什么。以此体现本色语文的三大特点,就是鲜明的针对性,突出的实践性和广泛的普适性。对我而言,我敬畏的并不是黄老师提出了本色语文的理论主张,而是他对语文教学实践的坚守。听省教研室刘华老师介绍,1987年,未到而立之年的黄厚江老师就代表盐城市参加江苏省语文教学评优课并获奖。那年与他一起参加评优课老师大部分都已经退休,其中南京的老师当上了南京市教育局长,常州的当上常州市教育局副局长以后又升任常州市人大副主任,唯有黄厚江,至今以其对语文教育的热爱,坚守语文教学一线,并以其“本色语文”的主张和实践,在语文教学领域独树一帜。尤其令人肃然起敬的是黄老师为了践行他的教学主张,在半天的教学研讨中,黄厚江老师为与会者做了专题讲座:《本色语文教学的核心主张》、上了一大节教学示范课:《黔之驴》。生动的讲座,黄老师以其睿智和幽默不时引起全场的热烈掌声。本色的讲课,在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中诠释了他“以语言为核心,以语文活动为载体,以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提高为目的”的阅读教学的核心主张。高强度的上课和讲座,展示的不仅是一个优秀教师的语文才华,更是他作为优秀的精神境界和人格魅力。
和黄厚江老师相比,自己对语文教育本真的理解是何等的肤浅,对语文教育真谛的追寻是何等的慵懒,对语文教育策略与方法的寻觅是何等渺小。有时总以行政事务的忙碌为借口而忽略了深度的阅读,有时也会在觥筹交错中浪费了沉思的时间,虽然坚持一线课堂教学,但似乎也成了语文教学生涯的点缀。呜呼!何时才能有黄厚江老师的语文的味道呢!
第四篇:本色教学让语文课堂更加美丽
本色教学让语文课堂更加美丽
摘要“本色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它倡导了人文、民主的教学思想,让语文教学回归自然,注重学生的“听说读写”训练,踏踏实实地教学,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学提倡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课堂上他们探索、发现,自己获取知识,研究问题,开发潜能,张扬个性。这是生态的课堂,是学生“快乐的小天地”。
关键词本色教学 语文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本色教学”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教师不再是权威知识的拥有者、传授者,应是学生知识的促进者、引导者、组织者。教师应从“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中走出来,成为孩子眼中的“情人”。教师甜甜的微笑是融洽师生关系的一剂良方。微笑是一种期待。当学生羞于开口时,教师期待的眼神,真诚的笑容能张开学生自信的翅膀。微笑是一种赞许。当学生滔滔不绝陈述自己观点后,教师赏识的语言、由衷的微笑会让学生兴奋不已。
在教学中,我深感微笑的妙处,让微笑流淌在课堂中,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使课堂充满人文关怀。下面,我就以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中《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教学为例,谈谈笔者对本色教学的理解感悟及实施运用。课堂,因体现人文关怀而美丽
诗歌教学可谓举足轻重。只是我们传统的古诗教学,无论在教材编排上,还是在教学形式上,都不免有些单调。再者,诗歌语言凝练,透过简简单单的几十个字,传递给读者的却是丰富的意蕴,常有许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妙处,对于年龄小,阅读水平、理解能力都相对有限的小学生来说,学习诗歌有一定的难度。在课堂上,教师要创设一种人文情怀。课堂上,教师要创设优美的情景,引领学生遨游于瑰丽多姿的知识海洋。学生置身于浓浓人文关怀的课堂,怎能不忘我?不“诗兴大发”。
在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歌时,以名曲《高山流水》作为背景音乐,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感悟李白和孟浩然之间的深厚情意。多种形式的朗读激发了学生的感情。当再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时,他们声情并茂,依依不舍之情溢于言表,大有一触即发之势。教师此时顺势引导,让学生背背其他的送别诗。学生被古人浓浓的惜别之情所感动,有种“一吐为快”的感觉。于是,再让他们仿照课文的写法选一首送别诗扩写成文。学生写出来的作文情真意切,情意绵绵。课堂,因丰富多彩的朗读而美丽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进行朗读训练、提高语文素养的好教材。同时,读是思的凭借;读是悟的前提;读是说的储备;读是写的基础。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凸显语文学科的特点,让“读”成为课堂的主旋律,课堂上书声琅琅,用形式多样的读引领学生自由愉快地畅游文本,用“读”为学生营造一个绿意葱茏的心灵花园。
2.1 读中学文
心理学研究表明,成熟的阅读心理过程应是:初读感知―研读理解―诵读抒发。阅读教学的规律也告诉我们: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经历从“整体→部分→整体”这样一个过程,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传情达意地读。教师在“整体感知,读通诗文”、“文意对照,品读词句”、“精读语段,感悟体会”、“表情朗读,回归整体”的每个环节,始终坚持以读为主,不断引导孩子读对、读懂、读活,读出意思,读出内涵,读出感情,读出智慧。
2.2 读中激情
学好语文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情感的培养,而朗读是一条有效的途径。每一篇文章,都饱含着人物或是作者丰富的思想情感。通过朗读,可以让学生入情入境,产生共鸣,从而受到教育。美文还要美读,利用多媒体,展现了古诗的配乐男声吟诵,课文第4自然段的教师配乐范读,声情并茂地朗读,既引领学生更快地走入文本、喜爱文本,又启发学生开启想象的大门,激发了学习的热情。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反复诵读,积累语言。主要形式有自由读、指名读、分角色读、师生评读、古乐伴读、反复的加温式引读等。读,让文章的精彩语言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读,让课堂达到“情到深处自然鸣”的境界。
2.3 读中促思
阅读是个性化的心灵活动,但是学生的个性化体验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建立在对文本反复深入研读的基础之上的。只有读通了,读深了,读宽了,才能真正读懂,才能转化为自己的体验,也才能让课堂涌现“一千个哈姆雷特”!
当引导学生感受诗中作者与孟浩然二人的深情厚意时,先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文中的哪个场面、哪些语句最能让你感受到诗人的依依惜别之情?读完之后,不急于让学生交流,而是再请他们把最让自己动情的语句提笔划一划,用心读一读,简单写一写。让他们有静下心来读书、思考的时间,速度快的学生还建议他与同伴交流交流。充分地读,静静地思,必将收获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必将收获学生成长的喜悦!课堂,因走进心灵深处的对话而美丽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课堂上,教师要自觉地为师生、生生、文本之间的互动创造条件,通过对话,将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深入到文章的精髓。
3.1 找准切入点,架设对话的平台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文质兼美,以情动人,字里行间充满了浓浓的“别意”。教学中,重点让学生品词析句,感受诗人间依依惜别的深情。学生能很容易地找到词句,但要围绕词句谈出怎样深情,却有一定的难度。此时,教师就应该找准文本的切入点,为学生架设对话的平台,让学生有话可说。
例如,学习“话别前的沉默”。先由学生交流各自的感受,对于“从哪儿感受到情意深”谈不出更多时,教师可以追问:“李白和孟浩然真的是在看风景吗?不,他们都有各自的心事。猜猜看,他们的心事是什么呢?”(此时此刻,他们心里可能会想……,甚至希望……)
又如,学习“话别”时,组织学生围绕“情意深”交流。围绕“满饮此杯”架设对话平台:君子之交淡如水,只是薄酒一杯,他们却是真正的知己!这杯酒中盛着的是什么呢?(敬仰、不舍、感激、惆怅……)学生自觉地围绕其中某一点联系文本、联系资料、联系生活谈感受,从而更好地悟到了“情意深”。
事实证明,如果教师善于抓住这样的切入点,再加上教师撼人肺腑的话语渲染,恰到好处的轻轻点拨,就能努力缩小学生与文本间的差距,用对话在文本、生活与学生的心灵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3.2 点击兴奋点,搭建对话的舞台
诗中描写了李白与好友孟浩然话别的场面,情景感人。教师利用小学生模仿能力强、表演欲望高的特点,鼓励他们扮演文中人物,移情入境,再现话别场面。学生兴趣盎然,在举手投足中,与诗中人物进行心灵的沟通,产生共鸣。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歌意境。
课堂上,学生模拟李白和孟浩然的对话,再加上自己的话语、神情和动作,再现话别的场景。一组学生演下来,分明读懂了文本,也演出了几分豪气,但教师并没有满足平面的推移,而是自己当起了李白,与学生合作表演。
师:(双手抱拳,表情充满敬意)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诗篇誉满天下,真令我佩服得五体投地呀!
师:孟兄,说实在话,自从结识了您,您给予我许多帮助,您是我的兄长和老师,请满饮此杯吧!
师:江边繁花似锦,烟雾迷蒙。与孟兄畅饮真乃人生一大快事。看,这是一坛陈年的女儿红……
师:“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来,干杯!祝您一路顺风……
在教师的引领和推波助澜下,合作的学生灵活地回应教师的语言,更为其他学生的表演起到了榜样作用,学生的兴致更浓了,表演也更精彩。捕捉兴奋点,使得语言、情感和智慧在阅读对话中交融共生,使语文教学直抵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感到“书是甜的”,“语文是甜的”!
“人的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对于学生是如此,对于我们教师更是如此。在语文教学的道路上,遵循着脚踏实地的原则,必将让课堂收获更多的美丽,让学生收获更多的精彩,也必将让我们自己飞得更高、走得更远!
第五篇:还语文教学以生命本色
还语文教学以生命本色
——《可贵的沉默》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
这篇课文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是一篇精读课文,主要讲课堂上,教师从孩子们那儿了解到了几乎所有的父母都知道自己孩子的生日并向他们祝贺,而知道父母生日的都没有几个,老师抓住了这一契机,引导孩子们懂得了要关心父母、回报父母。本文以师生对话交流为主要形式,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进行细致、生动地描述,从而再现场景,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设计理念:
这篇课文以“爱”为主题,以“感受父母之爱──回报父母之爱”为主线,因此在教学中我通过情景导入,朗读感悟来拔动学生爱的心弦。同时文本描述的是学生生活中的事,学生读起来比较容易进入情境,也容易受到感染,因此采取以读为主,抓住关键词句,通过读读、议议等方法来学习课文。教学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适当展开想象,感受人物的心情,从而领悟沉默的可贵。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祝贺、神气十足、左顾右盼、享受“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抓重点语句,通过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其含义,感受其情感;结合课文插图,根据生活经验想像课文描述的场景,让学生从孩子们的语言、神态、动作中体会他们的心情。
4、受到要关心父母、回报父母的教育,学会关心别人。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理解孩子们 的情绪变化,懂得关爱父母,关心他人。教学难点:
理解孩子们的沉默为什么是可贵的。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激趣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可贵的沉默》,爸爸妈妈给我们过生日时,大家交谈的很热闹,孩子们享受到了爸爸妈妈的爱,当问道爸爸妈妈生日时,大家却沉默了,这是为什么了?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学习《可贵的沉默》。(设计意图:让学生把读文与思考结合,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被人关爱着是多么的幸福和快乐。让学生意识到爱是相互的,爱需要给予和表达。)
二、出示目标,培养能力
1、自由朗读课文10—14自然段,用“——”画出描写孩子们沉默的句子,想一想孩子们在沉默什么?(设计意图:以沉默为切入点,引发思
第二课时 考。)
2、为什么孩子的这种沉默是可贵的?
(设计意图:问题的设置,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自主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加强了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三、合作交流,展示汇报
1、(课件示出)沉默一:霎时,教室里安静下来。我把问题重复了一遍,教室里依然很安静。过了一会儿,几位女同学沉静地举起了手。
指名读,你从哪些词语看出他们沉默了?(读出安静的气氛)
2、(课件示出)沉默二:教室里寂然无声,没有人举手,没有人说话。孩子们沉默着,我和孩子们一起沉默着„„
指名读,评议怎样读出这种课堂气氛。(理解“寂然无声”)男女生比赛读。
(设计意图:通过关键词引导学生朗读,更好地体会人物的心理。)
3、(课件示出)沉默三: 沉默了足足一分钟,我悄悄地瞥了一下这些可爱的孩子们——他们的可爱恰恰在那满脸犯了错误似的神色之中。
A、“犯了错误”指的是什么?为什么孩子们做得不够好反而说他们“可爱”呢?
B、在沉默的一分钟里,他们可能在想些什么?
C、在沉默中他们懂得了什么?(知道自己错在哪里,懂得要回报父母的爱)
读到这里,你知道那“极为可贵的东西”是什么吗?(指名回答)(设计意图:此环节旨在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沉默的可贵。)
5、过渡:老师的语气渐渐缓和下来,课堂上的气氛怎么样?
6、自由读第14自然段,汇报:读完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7、师引读:老师的话提醒了孩子们自己的过失是可以弥补的,所以他们像„„于是他们七嘴八舌地议论怎么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有的说„„有的说„„还有的说„„教室里又热闹起来了。后来他们怎么做呢?
(设计意图:回应主题,加深理解。)
四、总结延伸,感情升华
1、师总结:同学们,爱是永恒的,爱也是相互的,父母爱自己的孩子,孩子也应该爱自己的父母,用实际行动去回报爸爸妈妈的爱。
2、学习了这篇文章以后,你有什么话想对你的爸爸妈妈说吗?(课件示出)亲爱的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3、除了爸爸妈妈过生日时为他们祝贺之外,你们平时还可以为父母做些什么?
(设计意图:体现“语文就在生活中”这一新课标理念,通过学生自己说,既使学生在学语文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同时使学生的说写能力得到培养,充分落实语文基本功的训练。)
五、加深理解,练习写话
写一写父母关心、爱护自己的事情。板书设计:
可贵的沉默 感受→爱←回报
总评:
《可贵的沉默》主要讲了课堂上,老师了解到所有的家长都知道自己孩子的生日,并向他们祝贺。而孩子呢,只有几个知道父母的生日,而没有一个向父母祝贺。经过点拨,他们愿意通过不被父母察觉的方式知道父母的爱。孩子们的情绪由兴奋到沉默,又由沉默变得热闹。老师抓住这一挈机,引导孩子们懂得了要关心父母,并学会以自己的行动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正是这一沉默,开启了孩子爱父母的心灵之窗,因而叫可贵的沉默。
学生初读课文后,可能只是大概了解课文写了什么,但对于“沉默的可贵”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因为课文以课堂教学进程为线索,以师生对话交流为主要形式,以孩子的情绪变化为描写的主要内容。所以在本课的设计中,首先通过情境的体验来感染学生并引起共鸣,在读中感受父母之爱。再以文中泡泡“这“极为珍贵的东西”会是什么呢?引起学生的思考,找出文中三处描写“沉默”的句子,在读中思考“他们为什么沉默了?”抓住重点词语体会人物的心情,读出人物的情绪。并结合生活实际想象人物的内心世界。引导明白沉默让孩子们懂得了要回报父母之爱?又为父母带来了什么?为老师带来了什么?那么,学生真正体会“可贵”的含义也就水到渠成了。最后通过延伸,升华情感。
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进行细致、生动地描述从而再现场景,是本课一个突出的特点,因此在教学中可围绕有关的重点词语,通过各种形式引导学生理解内容和体会情感,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揣摩人物内心,体会文章含义。在朗读上主要引导学生把握孩子们情感的两次起伏,读出情绪的变化。重点读好反映人物内心世界的词句。并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培养语感,同时为综合性实践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