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时间:2019-05-13 00:05: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第一篇: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摘 要:为了贯彻素质教育思想理念,实现小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协调发展,因此,在小学期间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设置了品德与社会这一育人课程。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设置主要是为了培养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使他们保持心灵的清澈,并在学习生活中促进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但是,在??际的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教学问题,这使得该课程没有取得预期的教学成果,假如这些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那么将会进一步影响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严重的还会使这门课程流于形式,形同虚设,并与教书育人的初衷相背离。本文在实际的教学基础上对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并结合当前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问题;对策

小学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比较高的德育课程,它将德育教育作为教学核心内容,并在学生实际社会生活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学生整体教育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新课改的颁布和实行无疑为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因此,为了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在进行这门课程授课中一定要转变过去的教学思想和将于方式,从而提升教学各方面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不断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从现阶段来看,我国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则要正确对待,并找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只有这样才能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才能进一步推动促进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和完善。

一、品德与社会的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一)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较为明显,教学活动开展面临诸多阻碍

素质教育在我国已推广了好多年,但是实施效果甚微,究其原因则主要是应试教育实行时间比较长,而人们脑海中的应试思想观念根深蒂固,短时间内将这种教育思想理念清除干净则有一定的难度。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和实施方面不会特意地去改进,对于学习中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方式也没有给予太多的关注,而这些方法方式大多还停留在应试思维模式中。此外,教师不能通过良好的指导方式指导学生学习,这就很难使学生通过自己的了解、体验和探究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不能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培养其高尚的人格品质和道德情操。除了这些还存在一些“占课”现象,主要是一些语、数、外教师为了提高学生成绩而将品德与社会课替换成自己所授科目。这些教师只看到了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这说明应试教育思想还深深地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活动。

(二)教师职业水平参差不齐,影响了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有效开展

在小学教师队伍中,专门从事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教师很少,大多的授课老师则是由语文、数学或英语老师兼任,这导致教师的专业和所授课程不是很相符,由此以来,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队伍专业性不高,进而会影响到实际教学的质量,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除此之外,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的流动性比较大,一方面专业的品德与社会教师比较缺乏,另一方面当学校缺这位教师所学专业的时候,他便会被调离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岗位去教授他所学专业的课程。这样以来就严重影响了品德与社会教学的质量,从事该课程教学的教师也就不能进行相关教学方式和手段的分析探究和创新。这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这些教师的教学热情,使得教师很少在教材上下功夫,对教学方法也不进行相关的讨论,这将进一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也会不重视这门课程的学习。这样一来,这门学科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将达不到预期目标,开展品德与社会学习的意义也将大打折扣。

二、现阶段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制度不健全

大多小学教育教学的管理者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比较深,对语文、数学和英语等基础学科投入比较多,而对科学、品德与社会等辅助学科的重视程度则不够,这种重视程度的偏差在日常教学中的表现非常明显,在课程设置和教师配备上,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都处于比较低的地位。一些学校在该学科招聘上的要求也比较宽,对于授课教师比较重要的学历、年资、教学经验和水平等方面也没有进行充分的考察。另外,在新教师上岗前也没有对其进行相关的教学培训,教师的素质整体上有所差别,在日常教学中也会暴露出一些教学问题。

(二)教学目标设定不合理

由于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教学目标不合理的现象。在品德与社会课程开展过程中,对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这就影响了开展的有效性。另外,考试活动也会导致其课时的减少,严重的还会出现该课程停开的情况,这极不利于学生培养体系的完善,而这都是由教学目标不合理造成的。

(三)应试化倾向严重

进行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习是小学生开阔眼界,接受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但是,在现实教学过程中这一途径作用发挥的并不好,一些教师单方面维持课堂纪律,对学生的思考能力和理解能力没有给予太多关注。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过分重视应试培养而导致的,在当前的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忽略了学生的情感表达,不利于学生对社会生活的感受力和领悟力的培养。学习过程变得单一,德育教育成了简单的机械性重复,严重背离了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初衷。

(四)校内课堂与社会课堂相脱节

通过对当前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观察,可以发现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讲课中,教师大多只重视对基础知识的教授与灌输,在内容讲解上也只是照本宣科,教学举例也是照抄照搬,并没有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讲解。这种模式的教学并不能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教学效果更是无从谈起。

(五)教学方法陈旧

通过对实际教学的观察可以发现,大多数学生可以比较熟练的掌握书本上的知识内容,在情感表达方面也比较好,但是在个人态度、看法表述方面则表现得不尽人意。从这些方面不难看出,品德与社会教学方式比较陈旧,没有突破传统的模式,在授课过程中仍然是教师讲课,学生记笔记。在这种思想模式下进行教育教学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而所培养出的学生创新能力和理解能力比较低,不利于创新性人才的培养。

三、解决策略

(一)提高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教学开展地位

在对品德与社会课程进行教学的时候,需要转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做到对教学活动的深入发展。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学生的教育培养活动,德育比技能培养更加重要。学生作为祖国发展的未来,在对其进行培养的时候,如果仅仅是关注于加强其文化课成绩,而未能帮助其形成健全的人格与社会认知,将会使得学生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难以实现对自我的有效认知,对社会的发展贡献也就更加无从谈起,教育活动的开展价值也就成了无稽之谈。

(二)实践教育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开展实践教育,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来促进学生的品德培养,以社会教学为主要载体,提高学生社会时间能力,提高学生的独立意识。在教学活动中,应该适当引入与小学生日常活动息息相关的教学内容,重视社会性实践教育,让学生们走出教室了解社会,放下书本体会现实。例如,在每年的植树节,品德与社会教师应该与学校有关领导进行沟通,带领学生一起参加植树活动,让学生们在劳动中体会快乐,感受绿色植被保护地球的强大作用。全体同学能够在活动之中,凝聚集体力量,培养集体责任感;学会保护地球、爱护植物。

(三)正确使用教材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能否正确的使用教材,也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新课改的颁布和实施,也引领了教材编写和使用的新理念,提高了教材使用的灵活性。本文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材使用方面给出了如下建议:(1)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授课需求,调整教学活动的前后循序,教材设计不合理时,教师可以选取更加有效的方式来进行替代;(2)在范例的选择上,教师可以适当的选取最新的、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范例来取代课本上的例子。

(四)更新教学方法

长期以来,老师讲课、学生听课的教学方法成为了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的主旋律,学生的自我意识被压制,思维能力也受到了限制,从课堂上得到的知识十分有限。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品德与社会教师应该在教学方法上加以创新,可以引入情景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来巩固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在公交车上一课中,教师可以组织小学生模拟等车、上车、买票等环节,不同的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在角色扮演中,教会学生们遵守规则、排队上车、尊老爱幼等社会公德和传统美德,用生动、活泼的方式实现了教学目的。

(五)加强对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师资源的开发与培训

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培训,在这个过程中,相关教育部门需要积极地去开展多样化的培训活动,促使品德与社会课程的任课教师可以与时俱进,同时,借助于培训活动的开展,还能加强教师之间的联系,进而帮助教师可以做到互相学习与取长补短,并且也能促使教学资源可以做到共享。就其培训形式,可以是组织开展公开课、讲评课,也可以是借助于相关讲座与理论探讨会,来帮助教师在实践活动中得到锻炼与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以德育为主的课程,它能纯洁学生的心灵,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高尚的品格,并有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所以,相关管理者和教育者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态度,从内心深处重视这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给予解决,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教学质量,真正发挥出这门课程的作用,促进素质教育发展,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秦??霞.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3).[2]郭越.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现状及对策分析[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6(46):203.[3]邹相军.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与思考探究[J].读与写(中旬),2016,(7).[4]徐化伟.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与思考[J].科学中国人,2016(27):341.

第二篇:教学反思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教学反思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教学反思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独店中学 王 博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教学反思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没有反思的经验,就只能是狭隘、片面、肤浅的经验;不会反思的教师,他的教学能力和水平至多只能停留在经验的积累上。只有经常不断地反思,教师的教育智慧才会随着岁月不断增长。教学反思可以帮助教师从日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中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促进教师不断学会教学,从而教会学生学习。

一、撰写教学反思过程中的问题

最近几年来,教学反思的撰写已逐渐成为各个学校评价、考核教师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师写教学反思是迫于学校的压力,所以对教学反思在认识上和操作上还有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问题一:认识上尚有偏差,坚持开展教学反思的教师比率偏低。农村学校教师的课业负担较重,没有时间写教学反思,即使部分教师写了教学反思,也是为了应付检查而写。有些教师的思想认识不到位,导致了反思行为的缺失。

问题二:教师缺少相关方法,反思能力较差。部分教师想写教学反思,但不知怎样去写。有些教师虽然写了,但教学反思的质量偏低。一位教师的教案本上有10节课后的教学反思都是同一句话:“进展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有些教师的教学反思仅仅是对课堂教学的简单“回顾”,只是教学过程的重现,而没有思想冲突,没有产生新的感悟。可见,多数教师的反思方法不足,反思能力比较欠缺。

问题三:优势方面写得多,不足之处挖掘得少。一些教师写教学反思时,尽量少写或不写不足之处,担心反思写出来后,被同事或领导看到后会影响自己的形象,或被领导作为考核与评价的依据。

问题四:写作形式单一,千人一面。大多数教师的教学反思仅限于写教后记,写作形式千篇一律,一般都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成功之处;二是不足之处,且同一个问题在不同的反思中多次出现。由于缺少深度挖掘,空话、套话较多,反思不仅没有任何价值,反而还浪费了时间。

问题五:重现象描述,缺乏深入思考。大量的反思都停留在对一些教育、教学现象的描述上,而对现象背后的教育理念、对学生发展水平的影响、课程目标的落实情况、教材的运用、学生综合能力的变化、今后教学的影响等方面的思考却相对缺乏,教学反思《教学反思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问题六:重教学方法,轻教育观念。教师的根本素质在育人,教学过程也是教育的过程。因此,教师的反思是否全面深刻,不能单看对教学问题的反思,还要从根本上反思自己的教学是否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否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是否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二、教师优化教学反思的对策

要解决教学反思中存在的问题,首先要明确教学反思的内涵。所谓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全面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教学反思,是教师通过对其教学活动进行的理性观察与矫正,从而提高其教学能力的活动。

第一、要提高思想认识,勤于反思。

新课程本身的发展需要教学反思。教师是改革活动的具体实施者,新课程要求教师积极参与到课程开发、实施、评价等过程中来,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反思,以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现代教育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而是教育者的观念。教育观念正确与否是教师是否成熟的标志。

农村教师的课业负担普遍偏重,这是不争的事实。在农村,一名教师同时任教几个学科的情况还比较普遍,但这不是回避教学反思的借口,只要想在业务上有所进取,想提升自己的能力,就一定能抽出反思的时间。同时,教师不仅要有反思意识,还要经常性地认真总结经验,把自己在课堂中的一些想法、做法、体会、感受等用反思日记或问题单等形式及时记录下来,以便于今后对比、分析、总结。

第二,横向反思和比较法,教学反思需要跳出自我,反思自我。所谓跳出自我,就是经常性地开展听课交流,研究别人的教学长处,通过学习比较,找出理念上的差距,并解析手段、方法上的差异,从而提升自我。当然,无论是运用行动研究法还是比较法,教师都需要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以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

第三,个体反思和总结反思。①“课后思”:一堂课下来就总结思考,写好课后一得或教学日记,这对新教师非常重要;②“周后思” 或“单元思”:

也就是说,一周课下来或一个单元讲完后进行反思,以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③“月后思”:对于自己一个月的教学活动进行梳理;④“期中思”:即通过期中质量分析进行反思,这是比较完整的阶段性分析。通过期中考试,召开学生座谈会、家长座谈会,听取意见,从而进行完整的整合思考;也可以针对一个学期,一个学年或一届教学的效果进行宏观反思。

第四,集体反思和对话法,集体反思是指几个同事一起观察自己、对方的教学实践,并与他们就实践问题进行对话、讨论。这是一种互动式的活动,它注重教师间成功的分享、合作学习和共同提高,有助于建立合作学习的共同体。

第五、征求学生的意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反思。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总会有“创新的火花”

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到见解。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拓展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作为以后丰富教学的材料养分。所以潜心于提高自己教学水平的教师,往往会让学生征询对自己教学的反馈意见,以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第三篇:教学反思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教学反思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独店中学王 博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教学反思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没有反思的经验,就只能是狭隘、片面、肤浅的经验;不会反思的教师,他的教学能力和水平至多只能停留在经验的积累上。只有经常不断地反思,教师的教育智慧才会随着岁月不断增长。教学反思可以帮助教师从日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中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促进教师不断学会教学,从而教会学生学习。

一、撰写教学反思过程中的问题

最近几年来,教学反思的撰写已逐渐成为各个学校评价、考核教师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师写教学反思是迫于学校的压力,所以对教学反思在认识上和操作上还有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问题一:认识上尚有偏差,坚持开展教学反思的教师比率偏低。农村学校教师的课业负担较重,没有时间写教学反思,即使部分教师写了教学反思,也是为了应付检查而写。有些教师的思想认识不到位,导致了反思行为的缺失。

问题二:教师缺少相关方法,反思能力较差。部分教师想写教学反思,但不知怎样去写。有些教师虽然写了,但教学反思的质量偏低。一位教师的教案本上有10节课后的教学反思都是同一句话:“进展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有些教师的教学反思仅仅是对课堂教学的简单“回顾”,只是教学过程的重现,而没有思想冲突,没有产生新的感悟。可见,多数教师的反思方法不足,反思能力比较欠缺。

问题三:优势方面写得多,不足之处挖掘得少。一些教师写教学反思时,尽量少写或不写不足之处,担心反思写出来后,被同事或领导看到后会影响自己的形象,或被领导作为考核与评价的依据。

问题四:写作形式单一,千人一面。大多数教师的教学反思仅限于写教后记,写作形式千篇一律,一般都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成功之处;二是不足之处,且同一个问题在不同的反思中多次出现。由于缺少深度挖掘,空话、套话较多,反思不仅没有任何价值,反而还浪费了时间。

问题五:重现象描述,缺乏深入思考。大量的反思都停留在对一些教育、教学现象的描述上,而对现象背后的教育理念、对学生发展水平的影响、课程目标的落实情况、教材的运用、学生综合能力的变化、今后教学的影响等方面的思考却相对缺乏,教学反思《教学反思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问题六:重教学方法,轻教育观念。教师的根本素质在育人,教学过程也是教育的过程。因此,教师的反思是否全面深刻,不能单看对教学问题的反思,还要从根本上反思自己的教学是否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否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是否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二、教师优化教学反思的对策

要解决教学反思中存在的问题,首先要明确教学反思的内涵。所谓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全面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教学反思,是教师通过对其教学活动进行的理性观察与矫正,从而提高其教学能力的活动。

第一、要提高思想认识,勤于反思。

新课程本身的发展需要教学反思。教师是改革活动的具体实施者,新课程要求教师积极参与到课程开发、实施、评价等过程中来,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反思,以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现代教育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而是教育者的观念。教育观念正确与否是教师是否成熟的标志。农村教师的课业负担普遍偏重,这是不争的事实。在农村,一名教师同时任教几个学科的情况还比较普遍,但这不是回避教学反思的借口,只要想在业务上有所进取,想提升自己的能力,就一定能抽出反思的时间。同时,教师不仅要有反思意识,还要经常性地认真总结经验,把自己在课堂中的一些想法、做法、体会、感受等用反思日记或问题单等形式及时记录下来,以便于今后对比、分析、总结。

第二,横向反思和比较法,教学反思需要跳出自我,反思自我。所谓跳出自我,就是经常性地开展听课交流,研究别人的教学长处,通过学习比较,找出理念上的差距,并解析手段、方法上的差异,从而提升自我。当然,无论是运用行动研究法还是比较法,教师都需要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以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

第三,个体反思和总结反思。①“课后思”:一堂课下来就总结思考,写好课后一得或教学日记,这对新教师非常重要;②“周后思” 或“单元思”:也就是说,一周课下来或一个单元讲完后进行反思,以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③“月后思”:对于自己一个月的教学活动进行梳理;④“期中思”:即通过期中质量分析进行反思,这是比较完整的阶段性分析。通过期中考试,召开学生座谈会、家长座谈会,听取意见,从而进行完整的整合思考;也可以针对一个学期,一个学年或一届教学的效果进行宏观反思。

第四,集体反思和对话法,集体反思是指几个同事一起观察自己、对方的教学实践,并与他们就实践问题进行对话、讨论。这是一种互动式的活动,它注重教师间成功的分享、合作学习和共同提高,有助于建立合作学习的共同体。

第五、征求学生的意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反思。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到见解。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拓展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作为以后丰富教学的材料养分。所以潜心于提高自己教学水平的教师,往往会让学生征询对自己教学的反馈意见,以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第四篇: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但由于其自身的规模小,资本和技术落后等因素的影响,使得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存在着与自身及市场经济发展均不适应的情况。

一、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模式僵化,管理观念落后

一方面,中小企业典型的管理模式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统一,企业的所有者同时也是经营者,这种管理模式会给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使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不清晰。另一方面,这些中小企业的集权现象比较严重,相对而言管理者的能力和素质比较低,思想观念落后,造成企业的管理混乱,就使企业的财务管理在企业中很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财务分析能力差,投资缺乏科学性

由于财务管理的水平低,缺乏优秀的财务管理人才,不能进行科学的投资分析和市场论证,造成技术改造、设备更新和新产品的开发等投资浪费,使企业背上沉重的包袱甚至陷入破产的境地。

投资缺乏科学性。一是投资缺乏整体的战略意识,一些中小企业在市场中发展速度过快,根本没有进行很好的战略规划,所进行的固定资产的重大投资只是为了追求短期利益,而没有跟企业的整体战略规划联系起来,造成投资浪费。二是中小企业的经营者为了避免单一的经营风险,试图通过多元化的投资来分散风险,然而分散投资很容易导致原有经营项目上的运营资金周转困难,从而导致企业资金周转困难。

(三)融资困难,资金严重不足

虽然我国建立起较为独立,渠道多元化的融资体系,但融资难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发展。一是由企业自身的原因造成的,即企业负债过多,融资成本高,风险大,使企业的信用等级降低,资信相对较差。二是国家政策在很大程度上使中小企业处于不利的地位,即国家政策未向中小企业倾斜,没有专设中小企业管理扶持机构。三是大多数的中小企业是非国有企业,在社会中的信誉比较低,使用资金不能按期归还,所以银行对其贷款不够热心。

(四)管理基础薄弱,内部控制不严格

由于中小企业管理模式的特殊性,集所有权与经营权于一身,这就使得企业在决策和经营管理方面带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缺乏一套比较规范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财务控制方法。第一对现金的管理要求不够严格,形成企业资金闲置或不足,有些企业甚至误认为持有的现金越多越好,这就造成了资金闲置,增加了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第二重钱不重物,资产流失浪费严重,不少中小企业对原材料、半成品、固定资产等的管理不到位,以致出现问题时无人追究。第三是应收账款的管理不严格,造成企业资金周转困难。当企业对外销售产品或办理其他业务时,没有对客户进行资信调查和对客户的信用进行评估,使企业的应收账款在期末很难收回,给企业造成很大的资金浪费。

二、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更新企业外部环境

1.政府应尽快完善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及相关的政策。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关于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中小企业促进法》也即将出台,可见我国在这方面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希望政府能加快进程,不断完善政策法规,给中小企业更多平等竞争的机会。中小企业可以成立带有金融性质的机构,如成立中小企业基金,这样就拓宽了企业的融资渠道,一定程度上能解决融资难的困境。

2.树立良好的信用意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中小企业在社会上的资信比较差,因此银行不愿意对其提供贷款,面对此种不利的局面,企业应争取在社会上树立良好的形象,企业要积极和银行建立联系,加强双方对彼此的了解,在贷款到期时要按期归还贷款的本金和利息,遵守信用,为以后开展的工作奠定基础。中小企业可以同它们增进交往,共同商定企业的发展规划,以获得银行对企业的信任和支持。

3.建立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是以服务为宗旨的中介组织,而不是以盈利为主要目的,担保费的收取不能以增加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为代价,在建立信用担保体系的过程中要把信用担保制度和其它形式结合起来为企业的融资担保提供多样的化的服务,这会给它们提供更多的融资机会,这一定程度上能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4.金融部门要成为民营经济发展的推动器。为了更好的发挥金融部门的作用,金融机构要切实转变观念,突破传统观念和制度的障碍,加快信贷管理体制的改革步伐,适应民营经济发展需求,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为民营经济的注入极大的活力,金融部门要突破观念,吸纳推出国际国内先进的金融产品,如专利贷款,品牌质押贷款等业务,更好的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快速发展,要改进贷款决策程序,建立适合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的信贷审批机制。要建立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信贷管理机制,提高信贷人员的信贷营销积极。

(二)加强内部财务管理

1.更新财务管理理念,重视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要摆脱原有传统的模式化的财务管理观念,树立企业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核心的管理理念。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战略要渗透到企业法人的治理结构和组织管理的各个层面,建立起事前事中和事后全方位的财务监控体系。

2.正确的进行投资决策。中小企业进行投资时要正确的处理好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关系,进行整体的战略规划。要根据财务部门提供的各项指标为依据分析企业自身的状况,树立正确的投资方向。应对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看各项投资是否与企业的资金、技术操作、管理能力相适应,同时也要规范项目的投资秩序。

3.强化资金和应收账款的管理,加强财务控制。一是提高资金的营运效率,要形成合理的资金结构,确定合理的负债比例,使资金应用得到最佳的效果。在改善资金结构的同时要维持一定的付现能力,以保证日常资金运用的周转灵活,预防市场波动和贷款困难的制约,确定最佳的现金持有量。一般来说,流动性强的资产收益低,这就意味着企业应尽可能的减少闲置资金,即使不将其投资于本企业的资产也要将其投资于能产生收益的其他资产,避免资金闲置带来的损失。当企业实际的现金余额大于最佳的现金持有量时,可采用偿还债务、投资有价证券等策略来调节实际现金余额;反之当实际现金余额小于最佳现金持有量时,用短期筹款来调节实际现金余额。二是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应收账款发生后,企业要采取各种措施,尽量的按期收回款项,否则会因拖欠时间过长而发生坏账,使企业蒙受损失。对应收账款进行账龄分析,编制账龄分析表,看有多少欠款在信用期内,有多少欠款超过了信用期。对不同时间的欠款,企业应采取不同的收账方法,制定出经济、可行的收账政策,对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则应提前作出坏账准备,充分估计这一因素对损益的影响。

4.加强财会队伍建设,提高全员的素质。由于我国中小企业的财会人员的知识层次低,知识结构不合理,这就很大程度上导致企业的会计帐目不清,信息失真,财务管理混乱,并且企业领导营私舞弊、行贿受贿的现象也时有发生。针对此种状况,一是从企业的财会人员做起,加强培训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增强财会人员的监督管理,要求会计人员持证上岗。二是对企业的领导来说,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只有通过企业财务人员和领导人员甚至全员的共同努力,才能改善企业管理状况,提高财务管理,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

第五篇: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存在的问题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存在的问题

刘庆信

一)、时机不当

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为了追求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不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实际盲目地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如:有的教师在教学内容过易或过难的地方设计小组讨论,有的教师在适合于学生自主探索或动手实践的地方安排小组交流,有的教师在适合于全班教学或教师引导的地方组织小组探究,有的教师在一节课中安排了多次小组合作学习。结果由于时机不当,收效甚微。

(二)、分组不科学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小组合作学习形式是按前后座位自然分成四人小组,座位的编排往往又是按学生的高矮次序和男女生搭配而成的。这样分组虽然开展小组活动简便易行,但人员搭配不合理,不利于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优势互补、相互促进。

(三)、规则不明

在课堂中,经常出现这种现象,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立即让学生讨论,教室里马上就会出现一片热烈讨论的场面。但只要稍加注意不难发现,这只是一种表面上的“假热闹”,实际上“活而无序”。有的小组两三个人同时抢着发言,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谁也不听谁的;有的小组始终只有一两个人发言,其他人一言不发,只是心不在焉地坐着;有的小组互相推辞,谁也不发言;有的小组借此机会闲聊、说笑或者干别的事。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小组合作学习的规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四)、时间不足

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往往是教师呈现问题后未留给学生片刻思考的时间就宣布“合作学习开始”,不到两三分钟就叫“停止”。这时,有的小组还未真正进入合作学习主题,有的小组才刚刚开始。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不但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而且很容易挫伤学生合作学习的热情,养成敷衍了事的不良习惯。

(五)、评价不全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后常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全班性的汇报交流,但小组代表一站起来发言就是“我认为„„”、“我觉得„„”、“依我之见„„”,往往不是代表本组意见,而是代表个人意见。教师对小组汇报的评价也常常是“你说得真好!”、“你的见解真不错”。显然,学生的不正确的发言方式是由教师的不科学的评价造成的。其主要问题表现在: 一是偏重于对学生个体的评价,忽略了对学生所在小组集体的评价;二是偏重于对小组合作学习结果的评价,忽略了对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评价。教师很少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参与程度以及创新意识、实践能力进行评价,特别是很少关注那些平时性格内向、少言寡语的学生。这种不公正、不全面的评价极易挫伤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更不可能很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

下载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问题与对策

    《有效教学——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培训心得 赫章县民族中学:项维 课堂教学中,只有努力地满足学生的认知活动,才能让学生爱学、好学、乐学,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然......

    教师教学反思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教师教学反思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凤县双石铺中学 王金茂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没有反思的经验,就只能是狭隘、片面、肤浅的经验;不会反思的教师......

    教师教学反思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教师教学反思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摘要】新课标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思之则活, 思活则深, 思深则透, 思透则新, 思新则进。教师只有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 总结教学的得失......

    中学英语语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中学英语语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论文摘要]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掌握语言知识和获得语言技能的基础,学习语言必先从语音开始。现行中学英语教材把语音教学安排在......

    农村环境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农村环境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摘要】:当前,我国正在蓬勃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环境存在很多问题,农村环境正在逐步恶化,农村环境正在面临着严峻的形式,环境......

    初中音乐教学中存在问题分析与解决对策的探讨

    2014B2 初中音乐 3000字 新鲁教版 初中音乐教学中存在问题分析与解决对策的探讨 摘要: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音乐教学的实施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完善学生......

    小学英语语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小学英语语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 要】在小学英语语法教学中存在着避而不谈、满堂灌以及囫囵吞枣等问题,需要进行反思。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提出了分散语法难点、习得......

    小学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小学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杨田文〔关键词〕习作教学 单一性 多样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