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带着领导的嘱托及对教改的困惑[大全]
学习杜郎口中学整体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宜川县西郊中学 李彦学
带着领导的嘱托及对教改的困惑,跟随着领导们一起踏进了西安交大,参加了陕西省“杜郎口中学”教学模式观摩研讨会,听取了高俊英副校长针对学校行政管理、教学管理讲座;秦晨虎老师七年级数学《平行线的判定》;徐立峰老师的八年级语文《肖像描写》模拟课堂,在短暂的学习观察中,我的思想得到了彻底的感化,教改的信心也更加的坚定,之前的困惑也在耳闻目睹中得到揭开。在深入了解这个模式的同时也反思了我们的教学模式。
一,杜郎口的课堂气氛活而不乱,节奏紧而不散。学生上课不拘形式,回答问题不用举手。这都是我们能看见的外在形式,很容易学来或者说移植来。但杜郎口的学生能始终保持那种高度的热情,积极的心态,这是为什么呢?除了这种课堂模式能让他们动起来,不易引起疲劳外,对学生自身的素质训练更是我们要把握的重要内容。杜郎口的学生普遍有相应的学习动力,自信心普遍较强,他们都掌握一套简单实用的自我调控方式。我们要研究的是那些能接触人的灵魂的东西,而不是表面的热闹。我觉得应该把衡量的标准定为学生热爱学习吗,一堂课回答几个问题,会自学吗,敢于表现吗,一节课讲的知识点能掌握几个。能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学习杜郎口一定要脚踏实地,不能浅尝辄止。任何一次改革都是不容易的,要受到各种阻力,曲折前进,甚至可能出现暂时的倒退,但只要方向正确,方法得当总会到达目的地的。不要在在刚开始试行这种模式时,发现课堂上讲过的题目学生做错了就怀疑起这种模式的可行性来;不要因为学生不适应,讲解时浪费一点时间,耽误了教学进度就放弃尝试,穿起旧鞋走老路。
学习借鉴杜郎口中学教改经验,根本的目的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围绕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谈几点看法。
1、夯实基础知识——让学生熟练应用并形成能力。观看杜郎口中学学生课堂展示,了解到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非常熟练。根据这一点,我认为,杜郎口中学的教学质量之所以高,其精髓在于学生掌握了全面、精细、熟练的基础知识,并通过展示、交流,又潜移默化的升华了他们运用知识的能力。为此,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应立足于此,把握好基础知识的教学,通过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方法,使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并达到熟练应用,并形成能力。
2、教师的课堂讲解与点拨不能丢——课堂教学要扎实。杜郎口中学的教师,在课堂上讲的少、甚至不讲。课堂教学无论怎么改,都应是扎实的、务实高效的。如果离开教师的讲解与点拨、引导与组织,那么知识的升华、知识的生成等无从谈起。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充分体现“一导双主体”,即教师主导、学生教师均为主体,才能不断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强化训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改革,在其“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中,通过预习、展示、反馈等环节,分层次、分步骤强化了各种训练,学生经过自主学习、互动学习、合作学习、展示学习,使其熟练的掌握了知识,并能灵活应用,这也是我们学习的方面。对比我们的课堂,还有差距,我们也应该把知识的训练与巩固作为教学的重点,举一反三,温故知新,让学生在训练中形成技能,培养应用能力,并不断创新,促进学生素质的综合发展。
4、及时评价——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有很多,我们应借鉴杜郎口中学的经验,采取多种形式的评价。如课堂评价、作业评价、成绩评价、思想行为评价等,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思想状况,把评价作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
5、进一步加强学习规范化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倾听的习惯
不仅会听老师的讲课,还要会听同学们的发言。我校学生基础较差,习惯还未形成,这就需要教师提出听的要求,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2)自信、大胆发言的习惯
培养学生自信、大胆发言的习惯可以先让学生养成用嘹亮的声音回答问题的习惯,这样不仅有利于老师和同学们的听,更会增强发言者的自信。
(3)友好合作的习惯
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自私心理特别严重,如果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不能友好相处是很难完成教学任务的,因此教师应通过优秀组评选等形式促使学生友好合作。
(4)善问的习惯
古语“学启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思考,才会学习,因此,作为老师不要怕学生提问,应倡导学生多问多想。
二、教学困惑
由于这种教学模式现在仍只是一种尝试,处于摸索阶段,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遇到的阻力和困惑也是很多的:
(一)观念的变更是最大的困难:一是教师不能充分相信学生,放手学生,难改自己霸占话语权和表现权的习惯;二是学生放不下老师这根“拐杖”,难改“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依赖性学习习惯。
(二)小组成员相向坐,利于合作学习,但也增加了学生相互讲小话、做小动作的机会;同时,学生座位的走动和自由式的发言,这须要教师有很强的课堂驾驭能力。
(三)学生积极性与教师激情长久维持的问题:在杜郎口中学,每天大量的参观者,是对师生的一种兴奋剂。但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始终保持学生展示(发言)的积极性不降低,老师的激情不减,其实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四)《学案》先发,让学生先学后教,使学生学习有了方向,实效性增强,但部分学生又拘泥于学案,或感到学习负担加重,预习不充分,缺乏主动探究和灵活展示,尤其在预习时甚至出现抄袭现象或不预习的情况。
杜郎口课堂教学模式是一本不易读懂的书,杜郎人十年磨一剑,积淀了十分丰富的资源,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有很多,关键是认真研究,不能照搬照抄,要将杜郎口的经验与学校的实际结合起来,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把握内涵,深刻领会,促进课堂效益的提高,使我们的课堂真正成为教学相长的课堂、自主学习的课堂、和谐的课堂、激情燃烧的课堂、回旋着生命旋律的课堂、高质量的课堂。
2013年4月
第二篇:中学数学教改的困惑与出路
中学数学教改的困惑与出路
古路中学
王历顺
长期以来,不少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一切为升学服务,教师为升学而教,学生为升学而学,这严重违背了教育规律。教师为应付考试随便增加课时,对学生进行超负荷的训练,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严重地影响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因此,我们必须解放思想,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变升学教育为素质教育,进行数学教育改革已势在必行。
近年来各地掀起了数学教改的热潮,教改成果不断出现,这是很令人鼓舞的。笔者近年来对我国数学教改的理论与实践作了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和分析,发现在取得教改成果的同时,由于很多主观和客观的原因,数学教改未能全部按计划进行,以达到预期目的。在教改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有必要提请教育界人士引起重视的困惑,这些困惑不从根本上加以解决,数学教改便难以寻到走上正轨的出路。
一、数学教改的困惑
教改是教育事业的百年大计,是使中国数学教育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然而纵观近年来全国各地的数学教改实践活动,却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如下一些使人感到困惑的现象。
1、忽视对学生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目前数学教改活动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便是重视知识和解题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这是一个极为令人担忧的现象,因为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更多的知识则是学生在走向社会后通过自学来获得。所以教学活动中要重视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叶圣陶先生的“教是为了不教”不仅仅只适用于语文教学。
由于受到升学率的冲击,在高、中考指挥棒的指挥下,迫于各种社会压力,目前教改实践中很多采用的是灌知识,讲题型,遨游于题海,教改老师有口难言,学生疲惫不堪。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被忽视了的问题。
2、教改活动中不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数学教改的参与者多是各级教研员及数学教师,在这些教研员中,很多教研员很有理论知识,但却很少进行实践活动,多数教研员通过书本方面的学习掌握了很丰富的理论知识,并且具有教改方面的能力,但通常却是“关起门来做学问”,不能很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另一种情况是很多数学教师,由于通过多年的教改实践,总结了一些教改经验,并且有些经验具有宣传、推广的价值,但限于自身的文化素质,难以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因此,这些教师的教改活动一直处于自发的低级阶段,且容易出现“坐井观天”,成为“狭隘的经验主义”,以致于固步自封。
此外,很多教师的教改在盲目地进行,缺乏理论的指导,结果只能是理论的模糊导致实践的盲目,没有达到教改应该达到的目的。
3、教改过程中遇难而退或浅尝辄止。
教改,是一项极为艰巨的事业,有些教师缺乏对改艰巨性的认识,缺少迎战困难的精神准备,一旦遇到困难,便不再进行教改,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还有的教师缺乏事业心,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教改,正当在向纵深发展时,却浅尝辄止,悄然收兵,使本应结出硕果的教改不能深入下去。
4、教改过程中方向不明,缺乏创新或急于标新立异。
很多教师对教改的认识不足,因此在教改问题上方向不明,对于教学、教研、教改问题上不能正确处理这三者的关系。此外,有些教师缺乏创新精神,不作深入思考,便将别人的教改经验盲目地加以移植,结果只能导致失败。
在教改问题上,有些教师由于理论知识不丰富,缺乏严谨的治学精神,急于标新立异,故弄炫虚,开口便是自己的“什么法”或“什么式”等。
5、教改过程中不能坚持到底,易受外界左右。
在教改过程中,有些教师在教改上付出了艰苦的劳动,并且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正当他们准备大显身手的时候,却被上级委任了校长、主任之类的行政职务。这样经常外出开会、学习,忙于行政事务,在业务工作上用非所学,结果两败俱伤。或者一旦取得一点成绩,便到这里作报告,那里介绍经验,最终使教改成为昙花一现。
6、对教改成果不能作科学评价。
教改不同于一般的传统教学,在教学中更着力于能力的培养,目前很多教改没能落到实处。此外,在目前对于教师教改成果的衡量,往往也局限于分数上,这样,使得有关教师对教改虽有计划却难于实施,往往名为教改实验,但迫于分数压力,又不得不违背教育规律,进行加班加点。回到以考分为标准的一般教学之中。
以上便是在教改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使人感到困惑的现象,要使教改达到预期的目的,有必要通过对以上困惑现象作些探讨,以寻求教改的出路,使数学教改得以顺利进行,从而达到预期的目的。
二、数学教改的出路
要使教改能顺利地按计划地进行,达到预期的目的,必须寻求教改的出路,依笔者之见,可以从如下几方面着手:
1、教师必须加强理论及业务的学习。
对教师而言,加强理论及业务学习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理论的模糊必然导致实践的盲目,教学中的无效劳动主要是由于理论上的偏颇所致。
首先,教师要加强哲学的学习,教改过程中要以辩证的观点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其次,教师要加强教育心理学的学习,要使教改取得成功,必须在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才能得以进行,否则便不能使教改达到预期的目的。
在业务学习方面,教师要不断地加强本学科的学习,同时还应了解数学学科的最新发展与动向,这样才能与教材同步,与学生同步,与时代同步。
2、教师应加强对教学法的研讨。
要使教改取得成功,教师必须熟悉各种数学教学法及其特点,并在教学中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目前各地教改在教法改革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总结出了很多各具特色的教学方法。笔者在《数学教师》92年第三期和《西师成人教育》92年第3期上分别撰文对国内目前影响较大的二十种数学教学法及其特点进行了简要介绍和评述,可供同行参考。
3、教师必须端正思想,提高认识。
教改是教育事业的百年大计,它需要教师付出的不仅仅是一年或几年的劳动,而应当是十几年、几十年甚至是终身的求索和奋斗,教师要有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知难而进。同时教师教改的方向要明确,目标宜具体,要通过教改实验使学生在较少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获取知识,促使学生的各项能力得以全面发展。
4、同科教师通力协作,联合攻关。
个人的时间、精力和知识毕竟是有限的,要使教改活动能顺利地实施进行,同科教师要通力协作,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使全体教师能参加教改,联合攻关,有利于教改向纵向深入发展,这就必须杜绝和防止文人相轻,同行相嫉妒的不良现象,老教师不要以有较强的实践经验而自居,青年教师也不要因为有较高的理论知识而自傲。
5、有关方面为教改提供和创造条件。
教改工作是一项极为艰巨的工程,它关系到教育事业的兴衰。因此,有关部门应多给教改工作者提供条件,积极支持教改,使教师能安心于教改,且无后顾之忧。对教改成果的鉴定,要较为客观、公正而科学地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能力培养情况,智力开发情况等各方面作全面而具体的考查,切忌以分数论成败。
当然,数学教改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影响教改工作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诸如教学观念的更新(变升学教育为素质教育),教学内容的全面改革(教学内容的适当增减),教改教材的合理选择(教改实验教材的编写,选择与配套),教学方法的恰当运用(以启发式为主,着手于学生兴趣的培养和学习积极性的调动),教改成果的科学评价(不以分数论成败)等等,对于这些问题,很多名家都作了较为深入的论述。
笔者此处只对影响教改实验中的一些不大为人注意的困惑现象作了些探讨,期望通过本文能引起教育界同行的重视。
第三篇:浅谈语言教学对语文教改
浅谈语言教学对语文教改的重要性
语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加强语言教学对语文教改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有利于体现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和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
明确语文学科性质和语文教学任务是语文学科理论研究工作的关键。语文学科具有较复杂的性质,不仅具有工具性,还具有思想性、文学性和知识性,但基本性质是工具性。工具性是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本质属性,其他性质都必须通过基本性质来实现,是处于从属地位的。这是最重要的一个论点。从本质属性引出的另一个重要论点是,语文学科性质决定语文教学任务,学科具有什么性质,才能赋予相应的教学任务。这就决定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教会学生掌握语言文字工具也就是进行读写听说的语言教学。语文教学必须不折不扣地完成它的基本任务,并带动其他方面的教学,完成其他任务。因此加强语言教学,是由语文学科基本性质和语文教学基本任务决定的,也有利于体现这两个“基本”。
二、有利于克服课堂教学中“三多一少”的现象 所谓“三多一少”,是指教师讲解课文,脱离课文的语言文字架空分析思想意义多了,脱离课文的语言文字架空分析具体内容多了,脱离课文的语言文字架分析表现方法多了,相反
-1-的语言教学少了。思想意义、具体内容和表现方法不是不可以分析,但必须从课文的语言文字出发,结合语言文字来分析,讲清楚课文是用怎样的语言文字来表达的;而不能架空分析,把语文课教成政治课、故事课或者一般常识课。从当前大面积学校来看,这种“三多一少”的教学现象还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为何产生“三多一少”现象呢?原因是多方面的,课文里未明确提出语言教学要求,任课教师不重视语言教学,或者在语言教学方面缺少准备,这些都是造成“三多一少”的重要原因。架空分析虽然也要准备,但总比准备语言教学容易些;而要教好语言,必须对课文反复揣摩,仔细分析,认真研究,非下苦功夫不可。加强语言教学,就要对每篇课文在语言教学方面提出明确的要求,教师应当按照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备好课、教好课。这样才能有利于克服“三多一少”现象。
三、有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笼统地说,语文教学的每项改革,不论大小,只要是合理的,都会对提高教学效率有所帮助。但从根本上说,只有加强语言教学,才能带动整个语文教学的各项改革,全面提高教学效率。当然还要看语言教学是怎样进行的,进行得好,才能真正起到提高效率的作用。这就需要坚持正确的教学原则。在阅读方面,语言教学应当确立这样的基本原则:从语言文字出发,领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文学形象、文化知识),然后再
回到语言文字。重要的是要抓好两头。从语言文字出发,而不是架空讲思想意义、文学形象或者文化知识;初步领会课文的思想内容以后,还要回到语言文字,从而进一步学习这些思想内容、文学形象或者文化知识是用怎样的语言文字表达的。抓好这两头,才能把好的语言真正学到手,同时对思想内容、文学形象或者文化知识也会有更深刻的领会。在写作方面,也要从每次作文提出的语言文字要求出发,经过立意和构思,仍回到语言文字,在语言文字的表达上下工夫。如何表达好语言文字,是作文练习的重点。语言教学只有坚持上述原则,才能保证教学效率的提高。
提高语言教学效率还应注意的是,教师和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需要加强信息意识。教师每次提供的语言信息,都应当具有一定的新意,即使有重复必要,也要结合新的语境,引导学生加深理解。切忌单纯重复,反复炒冷饭。初一讲过,初二又讲;初中学过,高中又学;讲来讲去还是几句话,学来学去还是老一套。这就容易使学生对语言教学失去信心,甚至产生厌学心理。学生方面也需要加以配合,有灵敏的信息意识,随时捕捉教学中的一些语言信息,经过不断积累、综合、消化,逐渐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师生共同关注语言信息,教学效率才能提高。
三、有利于教会学生写好字、写通文章
民间有一种传统的看法,看一个人有没有学问,先看字写得好不好,文章写得好不好。这种看法自然比较简单化,但写好字和写通文章确实很重要。字写不好,东歪西倒,断臂缺腿,甚至像画符一般,怎能让人认清?文章写不通,错别字连篇,前言不搭后语,又怎能表情达意?即使真有学问,也会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还有一层意思,通常说字如其人,也说文如其人,字写不好,文章写不通顺,或多或少反映出其人在写作方面要求自己不够严格,思维不够严密,态度不够严肃,作风不够严整,当然还有缺少写字和作文素养的问题。现在很多中学生写不好字,也写不通文章,社会上很有意见,认为语文老师没有负责教好。这已成为相当普通的问题,如果中学学了六年语文,连写好字和写通文章都不能过关,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究竟算完成了没有?这里还要说一说写好字和写通文章的标准。写字只要求笔画清楚,字体端正,行款整齐;能写得美观一些当然更好,但不作为普遍要求。写文章要求用词准确,句子完整,句意明确,段与段之间在结构、语意和语气上连贯,段落层次清楚,思路明晰。文章能达到这几条就算通顺,然后在写通的基础上逐步要求写得好。这样的标准似乎都不算高,但要达到也并不容易。教师必须懂得怎样教,并严格要求学生;学生必须学得有兴趣,并严格要求自己。如果一个班学生,经过几年学习,全部或者大多数能写好字和写通文章,就可以说
是完成了语言教学两项重要的任务,是语言教学在这两项任务上取得很大成功的表现。可以肯定地说,加强语言教学,必然有利于教会学生写好字、写通文章。
四、有利于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养成学习语言的良好习惯
语文学科的课外读物是很广泛的。有配合语文课本的课外语文读本,有联系课文的文学作品和其他著作,有语文课外阅读书目推荐的必读书和选读书,还有各种语文报刊等。如果学校图书馆设备较好,要求学生经常翻阅报刊,再读几本自己所喜爱的书是不成问题的。现在一般学生在课外除了完成作业以外,有时间也很少读课外书,主要原因是缺少课外阅读的要求和指导。学生有兴趣就读一些,没有兴趣就根本不读,可以说是处于放任自流状态。就是读课外书的学生,也只是随便看看,看到哪里算哪里。学生比较爱读文学作品,但往往读得很快,只关心故事情节,很少注意学习语言。课外阅读是学习语言的广阔天地,语言教学应该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教师要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必要的指导,鼓励他们多读好书,要求他们从课外阅读中不但要学习思想和知识,还要学好语言,学习作者是用怎样的语言表达思想和知识的。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举行一些有兴趣的语言欣赏会或者座谈学习语言的体会。这样课内外配合起来加强语言教学,学生的语言能力就会更快地提高,并
能逐渐养成在课外阅读中学习语言的良好习惯。
五、有利于培养学生在语言学习方面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语言教学要鼓励学生多动手,在实际操作中获得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能力。例如,碰到生字难词,就查字典;字典查不出,再查词典;有条件的还可以查辞海。要弄清楚一句话的出处,就找有关的资料;一本书里找不到,再找另一本书;几本书里都找不到,还可以在网上找或者向老师请教。特别是高中学生,碰到语言上有什么问题要动手做些研究工作。作文是语言能力的综合表现,写一次作文,从命题、立意、构思、选词、成文、修改到誊清,可以说是上一堂语言综合练习课,是培养语言动手能力的最好方式。除了作文以外,还可指导学生写日记,写读书笔记,写广播稿等,增加他们动手学习语言的机会。有电脑的学校和家庭,学生更能通过电脑阅读和电脑作文学习语言,培养使用现代科学技术的能力。这些都说明加强语言教学,有利于促使学生从多方面动手学习语言。
学生在语言学习中也是可以创新的。这里所谓“创新”,是指所表达的语言具有新意或者反映出新的事物。例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课文思想内容发表了独到的见解,这是创新;在作文里对某一问题提出独到的看法,这也是创新。又如,对课文里某个词的用法提出质疑,并说出充足理由,这是创新,-6-
学生作文里语言很有特色,个别词句简直是神来之笔,令人耳目一新,这也是创新。总之,加强语言教学,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六、有利于促使学生参加语言的社会实践活动
学习语言,适当联系社会实际,能丰富语言内容,增加实用价值。例如阅读,读好语文课本固然重要,读些课外书作为补充也是必要的,但还要走出去读一读社会这个大语文课本,社会上使用的语言是丰富多彩的。你可以了解商店里的广告写了些什么,售货员是怎样介绍商店的;了解市场里是怎样分门别类标明商品名称和价目的,摊主和顾客讨价还价又是怎样对话的。在这些地方能看到或者听到富有特色的实用语言,体会到运用语言的各种技巧。又如写作,在教室里命题作文,学生往往咬笔杆,抓头皮,冥思苦想,还很难想出写些什么,也找不到好的语言来表达。如果走出去参加一次语言实践活动,情况就会不一样。你可以参观居民社区建设,写社区的新貌;或者采访老年公寓的老人,记下他们热情的谈话;或者参加当地组织的志愿服务,写服务工作的体会;或者调查一条街里商店店号用字规范化的情况,写调查报告,等等。经过这些活动,有了新鲜的材料,还学到不少生动活泼的语言,那就大有可写了。这是一种活的语言教学,是课堂里学不到的,是加强语言教学应当采取的有效办法。
七、还有利于学好其他学科
语言文字是学习的基本工具,加强语言教学,必然在语言表达方面对学好其他学科有所帮助。例如语言文字学好了,在外语方面就有助于语言翻译并可对两种语言加以比较,在数学学习中能更好地领会题意和表述答案,对于理化生写好实验报告也有帮助,也有助于政治课写好小论文,等等。当然在另一方面,学好其他各科也能扩大语文课所学语言的知识面,增强语言教学的科学性和综合性。
综上所述,加强语文言教学是当前国家经济建设和培养人才的迫切需要,是以语文学科性质和任务两个“基本”为主要理论依据,是促进语文教改和在语文课落实素质教育的根本措施。应当从两个“基本”出发,以语言教学为整个语文教学的基础和核心,制订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更新教材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实现更加全面而彻底的改革。必须着重指出的是,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理论认识有待深化,如何建立教学体系需要多方面研究,整个改革务必经过严格的试验和科学的总结。总之,加强语言教学实为促进语文教改当务之急,让我们为开创语文教学新局面而共同努力吧!
第四篇:对初中英语新课改的困惑
初中英语课改的困惑
初中英语新课改进行两三年了,学习新课改理论、听专家新课改报告,作为一线的课改教师,我发现新课改确实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越来越普及。但是新课改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惑,如:有的学生在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水平都较以前同级的学生高出许多,但差生所占的比例也比以往高,学生的两极分化从初一就开始凸显。这样学生水平高低差距大,使教师在授课中难以兼顾,无疑增大了授课的难度。尽管新课改在某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新课改仍困难重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其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教材部分内容与实际生活有些脱节
新课标英语的目的之一是想让新教材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使之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联系,从而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激发其学习英语的动力。而教材中有些内容对农村学生来说好似是纸上谈兵,例如pizza等等,学生对他们毫不熟悉,失去了兴趣,因而也得不到巩固,面向全体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二、新教材的操作难度大,加大了教师的备课与授课难度 新课标英语每个单元都围绕一个具体的话题展开,教师在备课时需要自己精心编排方能授课,可是教师手头又没有现成的资料或教学辅导材料可以利用,而且很多话题较新,教师处理起来确实有一定的难度,这就增加了教师的备课难度。而且每个单元相对独立,不象以往那样知识成体系,许多教师一时还不能完全适应。更何况,我们现在每人教两个班,每班六十多人,除正式课节外还要上早自习、活动课,每周有近二十节课。除了上课,其余的时间光是备课都不够用,况且还要批改作业,要应付上面的各种检查、听课等等。
三、小学与初中的英语教学严重脱节,是英语新课改的又一障碍
在小学,只有语文和数学是主科,而英语只是副科。城区小学从三年级开设英语课程,小学的英语考试主要是听,升入初一后,好多人连26个英语字母都不能全读对,或者将英语字母与汉语拼音混淆了,更不用说写了。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等方面,双方已经脱节。加上许多人认为,小学英语学好与否没有关系,反正上初中以后仍要从头开始学。因此,英语教学的所有压力都留给了初中英语教师,使小学英语教育形同虚设。新课标英语词汇量大而难,话题范围广,且初中开设的科目多,各科的压力大,时间紧,因此许多学生一接触英语就有畏难情绪;面对大班额,教师精力又有限,如果配合不好,有些学生往往会落伍,以后再想弥补真是难于上青天。给很多学生带来了很大损失,造成了许多遗憾。
四、新教材的词汇量太大,不少单词拼写难,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也影响了教师的授课质量。
新课标英语的词汇量超出以往教材的好几倍, 因而对学生仅是英语词汇量方面,就成为他们学习英语的一大障碍,使他们对英语学习抱有畏难情绪。再加上不少单词的拼写太难,记忆起来实在太费劲,有将近一半的学生难以记忆,面对这么多令人望而生畏的单词,即使孩子的求知欲再强,也不会对自己丝毫不感兴趣的东西牢固记忆吧,毕竟他们还只是孩子。如果教师逼着学生记,势必使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乃至产生厌恶,稍有不慎就会使学生彻底放弃英语学习,甚至影响其一生的发展前途,这无形之中给教师的教学增加了新的压力。
五、评价体系陈旧落后,使教师在新课改中缺乏积极性、创造性与主动性
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评价理念主要的是要“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而事实上,几乎所有的学校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价,都以其所教班级的考试成绩作为最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标准。由于评价教师只看学生笔头考试的成绩,只重考试结果,甚至把这作为教师评先选优的最重要的衡量标准,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不敢完全放开手脚采用新课标,而是想尽一切办法来提高学生的笔头考试成绩。上面评价教师的尺度又直接影响着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由于存在上述的原因, 新课改的实施还存在诸多的问题与矛盾,要保障英语新课改的顺利实施,还应多站在教师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这一角度看问题,还需考虑到农村以及小城镇中学。
总之,要想真正获得全体英语教师积极参与英语新课改,的确还有一段路要走。同时也需要我们全体英语教师做出很多努力。
初中英语课改的困惑
桃 园 中 学
崔 庆 娜
第五篇:带着对知识的渴求
聆听有思想的声音
——国培心得体会 代晓云
我于2010年10月10日-11月10日,在省城哈尔滨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专业培训,本着对知识的渴求、领导的重托,经历了一段难忘的心路历程。本次培训是由国家教育部主办,省教院承办,培训的目标有:
1、提高学员的专业化水平,2、提高学员的教育教学能力,3、提高学员对青年教师的指导能力,4、提高学员的培训资源研发能力。培训内容分三个板块:
1、课程教学理念与进展(5个专题)
2、学科教学研究与设计(11个专题)
3、教师发展理解与行动(10个专题),培训内容切合需要,培训方式主要是专题报告,有时穿插话题研讨、案例评析,还进行了两次现场观摩----听课,既有理论提升又有实践看课,有专家讲座又有互动交流,培训效果较好,说实话我本人确实是抱着求真向上的态度去参加此次培训的,尽管环境不适应、想家、疲惫、但常常还是能感觉到紧张后的充实,因为自己知道这培训的机会来之不易,求之不得,通过一个月的培训,我深感自己知识的浅薄和经验的匮乏。通过聆听专家教授的讲座报告,观摩公开课,以及学员间的交流,我学到不少东西。培训带给我许多思考,怎样才能很好地适应新课改?怎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建立平等、民主、信任的新型师生关系?怎样才能引导学生自主的参与课堂教学,使课堂气氛活跃?我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自己不断去积累,不断去学习探究。这次培训更多的是带给我的震撼和反思。同时也深深地触动我思考自己在成长中究竟缺少什么?
一、心中缺少目标
一位哲人说过:“心中是否有确定的目标是伟大与平庸的天壤之别,是聪明与愚蠢的分水岭。”同样,确立目标也是一个老师成长和尽快成长的准则。一位
专家曾举过这样一个例子,说北京某一数学老师,原来并不是师范毕业的,但她喜欢热爱教育事业,几经周折后当上了老师,就立志在三年后成为北京的名师之一。在这样一个目标引领下,她从备课入手,坚持一课三备。通过实际教学,发现原先备课上的问题与不足,并加以修正。三年下来,不但成为名师之一,后来还逐步成为国家数学科课程标准制定的核心人员之一。这个实例深深的感染了我,我觉得我们老师们应该以这位老师为榜样树立自己内心的目标,并坚定的朝着这个目标前进。
二、行动缺少思考
自己的教龄也不短了,一年一年的教、备课,一年一年的写。有时在备课过程中,还有抄参考书、抄教案现象,对于教学没有自己的思考。一种方法教到底,对待学生也是一成不变的老一套;布置作业大多是一刀切,考虑的都是如何上好一堂课,只顾教书,忘了思考,或者说思考的太少,对于学生的长期发展考虑的并不多。
作为老师,应该思考教育,思考学生,思考人生。多思考,我们的教育人生就会充满幸福,学生的人生也会因为我们的思考而更加绚烂。新课改呼吁教师应该多思考学生的学习过程,研究其学习理论。既然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我们就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问题。不勤于思考对于我们的教育教学和自身的发展也是相当不利的。
三、对待学生缺少爱
对待教育事业,我们要付出的是真爱,把教育当做生活中的主旋律,爱这个岗位,视“教师”为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爱学生,视学生为自己的子女,无论对优生和差生都要大爱、宽容。爱是教育的本源和动力。用池塘和水来比喻教育和爱的关系是最恰当不过了,教育缺少爱就如池塘里没有水。没有
水就不能被称为是池塘,没有爱教育就没有希望。
四、课外缺少阅读
自己每天都忙于备课、上课、辅导学生,根本就不会抽出时间来看书,认为已经有大把的辅导资料,足以应付教学,但是听了专家教授的讲座后,我觉得老师很有必要去研读相关理论专著,只有充分把握了理论知识,我们才能从更高层次上指导教学。
通过培训我还深刻的意识到,教学并不是简单的教而教,应该从各方面进行更新。
1、新的教学观:
“教是为了最终不教“,教学不光是简单的传授知识,更重在教学生学习方法。教与学是交互的、双向的、互动的、合作的。切忌注入式教学,单纯的知识传授。应更注重问题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教学要社会化,要有效的开放,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学必须民主化,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不管学生成绩好坏,品德是否有缺陷,都应该受到同样的尊重。教师要爱学生,要努力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欣赏和积极评价学生,在信息时代,老师有很多地方不及学生,要有向学生学习的精神,教学相长,取长补短。
2、新的教师观:
“教书匠”式的教师已经不适合时代的要求,教学应从以教师为主转变为以学生为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除了一方面要有丰富的知识外,更应该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人格魅力,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直接的影响,教师要通过自身的榜样力量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
3、新的教育观:
教育是一种职业,职业的要求在于忠诚;教育是一种专业,专业的要求在于
精湛。教育是一种事业,事业的要求在于现身;教育是一种科学,科学的要求在于求真。教育是一种境界,境界的要求在于追求;除了更新观念以外,我们还应该积极实践,大胆创新。要帮助学生确定适合的学习目标,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方法,要创设丰富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迫切的愿望下进行学习,要形成一个民主、宽容、和谐的课堂学习气氛,与学生一起分享探究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成功的喜悦。另外教师还要不断学习,完善自我。只有持之以恒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并大胆实践,才能完善自我,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通过培训,进一步明确了数学教学的价值取向——让学生收获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远比教学生知识更重要。教师的一切教学行为应基于学生的发展,且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要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应多以问题为中心,由问题展开,以“问题→猜想→验证→结论”的教学模式,更能激发学生数学兴趣,训练学生数学思维,开启学生数学潜能,提高学生数学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学习,进一步认识到一堂好的数学课要做到“趣—活—实—精—美”。“趣”即课前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思维;“活”即教法灵活,教材用活,学生教活,情感激活;“实”即内容充实,过程真实,训练扎实,目标落实;“精”即设计精心,精讲精练;“美”即课堂氛围美,数学味道美,教师风格美,学生感受美。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长期努力和不断完善的过程,而反思和改进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
通这些天以来的学习,让我愈发觉得教学要有个性,要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尤其是课堂教学,要让学生学会开放思维互动,学习独立思考,要让课堂教学有效开放,课外学习有效延伸。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选择最优化的教学方式,合理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学生思维,让学生自主学习,保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做到充分利用,向课堂四十五分钟要效益,作为教师要终身学习,平时要勤读书、勤思考、勤动笔。及时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争做一名有教育智慧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