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初中学生差异性资源效用发挥策略初探
农村初中学生差异性资源效用发挥策略初探
农村初中的学生在个性、家庭背景、学习风格、兴趣爱好等各个方面都不同,表现在学习需求和能力发展上也不一致。这种差异被传统教育观念认为是教学的阻碍因素,教师力求在教学中缩小、消除它。这种观念和做法势必严重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要关注学生个性发展,满足不同学生学习需求,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充分发展,就得将农村初中学生差异资源化。笔者在教育实践中尝试就农村初中学生差异性资源效用发挥的策略做一些探讨。
一、改革教学管理模式,促进农村教师专业成长的策略
1.角色轮换,提高农村教师的开发和利用差异资源的能力
教学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互动中实现教学相长。通过对学生差异资源的促进、开发和组织来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对不同差异程度学生的班级实施差异教学,有利于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快速提高。教师不仅能对差异不大的学生群体实施教学,也能对差异较大的学生群体实施差异教学,教学因对象差异程度而变,促进因材施教能力的提高。
在教学管理中,能进行教学组织革新,年级范围内按学生学业成绩实行分层分班教学,或者按学科学业水平“班分层”教学,或者设立“拓展班”“资源教室”“兴趣小组”等辅助教学机构。让教师适应各种差异状况的教学,从而提高开发和利用差异资源的能力。
2.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实施差异教学的能力
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理念,研究农村初中实施差异教学的策略。采用异步教学、分层递进、自主学习的方法,关注学生差异,尊重学生差异,并且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个别差异,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品质和学习方式,各其因材、区别对待,有的放矢地进行差异教学。树立学生差异资源意识,开发差异潜能。不同的个性品格、智力、非智力因素等都是教师开发的学生差异资源,必须合理开发和利用。通过培训与研究让教师学会通过提供多元刺激的教学环境、开放可选择的学习内容、开展合作学习等策略,对差异资源进行合理地配置,集思广益,优势互补,甚至利用差异,引发课堂教学必要的“冲突”,真正实现学生差异性资源的价值,让教师的“教育人生”更加生动和丰富。
3.改革绩效考核方案,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
对教师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是给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因而对教师的评价过程自然会具有导向的功能。
为促进教师尊重学生差异,面向全体学生,树立学生差异资源意识,发挥学生差异资源的价值,主要对两项教师评价指标与评价标准进行改革。
(1)职业道德。职业道德评价中关注教师对差生、特殊学生、特长生等差异性明显的学生的关心程度、服务态度。可通过调查学生满意度与家长满意度来反映,并适当加大对上述学生调查结果的权重。
(2)教学能力。教学能力评价中特别关注教师差异教学能力,开展分层教学、合作教学的能力及学生差异发展的效果。可通过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及分层考核来进行,了解教师的差异资源意识、差异教学能力、差异教学效果等方面的信息,从而促进教师教育能力的提高。
二、改革教学方式,促进农村初中学生全面发展的策略
1.实施分层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学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进行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变统一性为层次性;知识的巩固上要变一致性练习为分层练习;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进行不同程度的强化训练;在学习的指导上,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学习习惯和基础施行统一指导与个别指导相结合;在测试评价上,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摒弃只以学习成绩定格的评价方式,力求评价角度的多元化、评价机会的多样化、评价形式的灵活化。注重终结性评价的同时,注重诊断性和形成性评价,注重客观的测试的同时注重问题情境等形式的测试,形成有梯度的多维测评方式,给每个学生成功的机会、成功的体验,促使他们积极地发展。
2.实施合作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生之间在知识结构、智力水平、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等方面存在有重大差异,这种差异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而把“差异”转化为“资源”的关键就是通过利用生生互动来实现的。合作教学之所以成为开发利用学生差异资源的重要措施,关键是因为它对生生互动的高度重视与建设性运用。
合作教学通过生生互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在合作教学的主体活动阶段“小组合作活动”中,小组内的学生彼此之间进行交流和学习,就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或研究的问题各抒己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实现在思维、智慧上的碰撞,从而使差生得到优生的帮助,中等生得到了启发与提高,优生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使知识得以巩固和系统化,并由此获得学习的灵感,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3.实施差异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差异教学是指在班集体教学中立足于学生个性的差异,满足学生个别学习的需要,以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差异教学论主张在考虑班集体学生共性的同时,着眼于个性形成和潜能开发的人本性、生态性和资源性的教育观念。
在班级集体授课制下针对学生差异的教学策略主要有:制订差异性、挑战性的教学目标激发每个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设置多种水平选择性课程内容使优秀生可以学得深一点、多一点,而学困生则可以学得浅一点、少一点;对不同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有差异的教学方法;在就近入学混合编班的前提下,采用适应不同需要的教学组织形式,必要时采取适应学生不同水平的动态走班;大面积及时有效的反馈和多维发展性评价机制等。这些措施在国内外教育实践中都发挥了积极的效应。
4.改革学生成长评价制度,促进农村初中学生的差异发展
评价标准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导向功能,科学合理的评价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发展。
(1)对考试内容加以改革。应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相联系的内容,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关注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淡化记忆性内容为主的考试;加入对非智力因素,如情感、态度、兴趣等的考查;考试命题应依据课程标准,对试卷进行分层,使学生只要经过自己的努力都能获得成功。
(2)对考试方式加以改革。倡导给予多次机会,差异教学对考试与测验进行泛化处理,它并不把考试或测验当作神秘的工具来制约学生,而是将其与学生的练习作业和实践训练一样看待,只是学生学习的一个个“过程”而已,学生如果对这个“过程”不满意,如果他(她)原来打算要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的,结果只得了个“中”或“及格”,想要再考一次,那么就可以再考一次;如果考下来还是不满意,那么还可以申请再参加,成绩就取几次考试中最好的一次。
(3)对评分制度加以改革。传统的考试结果一般都用分数来表示,实际上一个分数并不能明确的向学生提供教育信息。在差异教学评价中可以对此进行一定的变革,将学生的分数用等级来表示或者将分数与评语相结合。例如“字母+数字”的评分方式,其中字母代表个人纵向比较成绩,数字代表个人在集体中的横向比较成绩。
(4)强调质性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从过分强调量化逐步转向关注质的分析与把握。
虽然学生差异资源论自提出以来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理解,但由于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教师素质等各方面的因素限制,学生差异性资源的开发与应用还存在很多问题。本论文的农村初中学生差异性资源的效用发挥策略仍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需要在今后的实际教学中不断地补充和完善,笔者期望本论文可以为今后研究学生差异性资源的教师提供一点借鉴和思考。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新坝初级中学
第二篇:农村初中学生家庭教育的策略
农村初中学生家庭教育的策略
影响教育的因素有学校、社会、家庭等诸多方面,其中尤以家庭教育的影响为最。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农村初中学生家庭教育的策略,希望有所帮助!
一、农村初中学生家庭教育状况分析
通过工作室团队的调查可知,目前农村初中学生的家庭教育缺失是比较严重的,很难跟上学校教育发展的步伐,从而让学校教育失去了强有力的支持。
(一)县域内初中学生家庭教育南北发展不均衡
含山县区域经济南北发展不平衡,呈现出南热北冷的境况。理论上经济发展好的地方更应该重视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然而,县域南部的家庭对孩子教育的认识还是不够的,出现了留守学生占全县60%左右的反常现象,大多数为爷爷奶奶照顾学生平时的生活,孩子们的心理、生理方面的变化得不到及时疏导,容易造成紧张的亲子关系,而家长往往会不明就里地认为孩子“逆反”;县域北部的经济发展虽然慢、家庭收入不高,却让家长深刻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往往大多数家庭都能坚持父母单方留守农村陪伴、教育孩子,因此出现的留守学生反而较少。
通过调查可知,县域南部老百姓思想较开放,敢拼敢闯,他们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已经纷纷进入了大城市务工、创业,并且在这几十年的创业生涯中几乎都小有成就,他们认为能为孩子们提供富足的生活就足够了。因此,有不少父母将孩子们留在农村,让爷爷奶奶照顾,他们自己则继续在城市务工与创业,虽然有部分家长回乡创业,但与孩子间的情感隔阂已经形成,以致对孩子的教育束手无策。而县域北部地区比较落后,老百姓的思想也比较保守,不愿意离开农村,直到21世纪初期才有部分农民外出务工,由于错过了外出务工的最好时机,再加上他们本身又没有什么知识与技术,在城市里发展的机会相对较少,赚钱也很艰难,从而使他们认识到拥有知识的重要性,于是便把学习知识、拥有知识的期望寄托在孩子们身上。因此县域北部地区的农村家庭反而对孩子的教育愈发重视,夫妻双方协商后会有一方留守农村照顾老人与孩子,承担起家庭教育的重担,使得留守学生大为减少。
(二)县域内初中学生家庭教育上父母的认识有差异
目前县域内初中学生的父母主要以70、80后为主。在家庭教育方面,“70后”家长热衷于孩子的教育,积极承担着孩子的家庭教育职责,能坚持与孩子沟通与交流,能给孩子做榜样,他们的孩子出现问题相对较少;而部分“80后”家长对孩子的家庭教育认识不够,在孩子教育上夫妻双方相互推诿,出现问题则相互指责。
究其原因,大部分的“70后”家长都能积极主动承担家庭教育重任,既分工明确,又能相互协作,将教育孩子作为家庭的第一要务。在交流中我们发现,有部分“70后”家长谈及自己孩提时代时说,那时他们的兄弟姐妹较多,因为农村经济较为落后,家庭经济拮据,并非都有机会读完初中或高中。现在他们便将这种期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能将孩子培养成人成才,从而实现自己的心愿。我们与部分“80后”家长交流时发现,他们的育人理念已发生了改变,顺其自然、不完全关注孩子的发展,而更多的是关心自己的感受,可以说他们与孩子相处过程中更多地以自我为中心。进一步了解发现,这些“80后”家长们本身在当时的农村就是第一批独生子女,在家中是小太阳、小皇帝,他们的家长多会围着他们转,以他们为中心,养成了他们的性格特征,导致了他们教育自己的孩子时无计可施。
(三)县域内农村家庭教育已呈现多样性与复杂性
新时代下的县域经济已发展得越来越快,居民的生活也越来越好,而这时学生的家庭教育也会出现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这使得区域内初中学生家庭教育呈现出多样性与复杂性的特点。
1.家庭离异现象越来越多。在离异家庭,受影响最大、伤害最深的是孩子,随之而来就是孩子的家庭教育谁来承担,尤其是拥有抚养权的一方重组家庭后,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如何保证,有时可能会出现无人施教、无人监管的情况。其实,夫妻离异后,夫妻双方更要重视孩子的教育,因为他们受到的身心伤害是最深的,教师对他们的引导是治标,他们更需要父母去抚平他们受伤的心灵。
2.重智育轻德育现象越来越严重。很多家长唯成绩论,只看重孩子的成绩,只要成绩上去了什么都好说,想要什么就给什么,根本不关注孩子成长的过程。这导致孩子只知道死读书、读死书,其他一概不管,容易造成高分低能,更有甚者会助长孩子弄虚作假、不择手段取得成绩的不良风气。
3.教育方法越来越简单、粗暴。有一些家长也很重视孩子的家庭教育,希望孩子未来有一个好的前程,但平时与孩子交流更多的是学习,很少谈及孩子的健康与喜好,让孩子感觉对父母来说学习成绩比他们的生命健康更重要。当孩子进步时,父母不知道如何去鼓励、去激励他们,而一味地去给孩子提更高的要求与目标,让孩子感受不到成功的喜悦与父母的赞许;孩子学习失利时,得不到父母的'慰藉与安抚,有的只是批评与指责,久而久之孩子与父母沟通的心门将逐渐关闭。
4.重言传轻身教现象越来越普遍。由于家庭教育观念落后、教育方法简单,家长教育孩子更多的是采用说教的方式。正如某家长所说:“孩子每天都是手机不离手,我说过他很多次都没有效果,仍然我行我素,请老师帮帮教育孩子。”于是教师便问家长,孩子玩的手机是谁的?孩子在手机上玩什么?平时家长在孩子面前有没有手机不离手现象?家长表示每天晚上陪孩子做作业时闲得无聊总是拿着手机看。其实,家长要做孩子的榜样,要求孩子不做的,家长也不能做。教育孩子时不仅要有言更要有行,用行动来说话,更具有说服力。
5.父母因溺爱而过度迁就。当下的家庭大多都只有一个孩子,有些家长溺爱、纵容孩子,容忍他们的不当言论、不良倾向,使得孩子逐渐形成任性、骄傲、自私、怕苦怕累、不思进取的不良品行。
县域内初中学生家庭教育出现的这些新情况、新问题给学校教育带来了很多消极影响,严重影响了学校教育教学的效果,因此,我们有责任探索新的方法,破解目前农村教育的困局。
二、农村初中学生家庭教育的方法与策略探索
工作室团队针对县域内初中学生家庭教育的状况,进行了深入分析与研究,积极探索、敢于担当,视帮助家长解决家庭教育问题为己任,并初步探索出了一些方法与措施。
(一)紧跟时代步伐,开展家访活动
家访是一个永不褪色的话题,它不仅能拉近家校之间的距离,促进家长与学校之间的密切联系,使学校教育获得家长的支持与理解;还能帮助、指导家长开展科学、合理的家庭教育;更是可以通过多次的家访进行跟踪,巩固家庭教育成果。2016年4月,根据工作室的倡议,含山一中“大家访活动”启动。笔者在启动仪式上作了《我的家访之路》的动员报告,用鲜活的教育案例诠释了开展家访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从而开启了学校全员家访的序幕。几年来,学校实现了对5000多名学生的全员家访,在县城区域内产生了强烈的反响,指导家长开展家庭教育达1000多次。2016年11月,含山县新教师入职岗前培训,特增设“家访”德育培训课程,大多数新教师在学习心得中表露了立身教育、甘于奉献的心迹。2017年5月,含山县南片学区大家访活动启动,学区大家访活动正式展开。同时含山县圣立春名班主任工作室的全体成员也在所属片区承担了全员大家访活动的宣传与实践任务,他们通过家访,指导、帮助家长对孩子进行科学、合理、有效的家庭教育。
(二)利用家长学校开展家庭教育培训
家庭教育需要教育专家来引领。我们利用家长学校开展系列家庭教育培训活动,更新家长的教育理念,为家长提供科学、合理的家庭教育方法与措施。家长们纷纷表示,参加这样的培训活动很有收获,避免了他们在家庭教育上的盲目做法。
我们举办了以起始年级学生家长为培训对象的家庭教育大讲堂活动。活动以引导家长重视家庭教育为主,并为家长朋友提供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邀请家庭教育专家为家长学校授课,指导家长如何开展有效的家庭教育;承办青年志愿团队组织的“让我们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的大型公益活动,安排亲子关系较为紧张的300名学生与他们的家长参加这项亲子活动,对家长进行手把手的家庭教育指导;为那些在家庭教育方面做得较好的家长搭建交流平台,组织开展家长大讲堂活动,用他们成功、典型的事例来感染、熏陶、帮助其他家长;利用家长会进行家庭教育经验交流活动等。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提升了他们的家庭教育水平。
(三)结对帮扶,让家校成为一体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确实有一部分家长心有余而力不足,对这部分家长我们采用了“精准扶贫”的方法,安排有丰富教育经验的教师与家长结成对子,定期走进家庭指导家长开展家庭教育;组织家长观摩家庭教育案例及家庭教育视频。这样的措施对缺乏家庭教育理念与方法的家长来说非常有效。
教育是唤醒,但教育要唤醒的不仅仅是那些“问题孩子”,还有那些“沉睡”的家长,唤醒他们,使他们真正担起家庭教育的重任,才能使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发挥最大的教育合力。帮助与指导农村家长的家庭教育,是闪动教育智慧的光辉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人去努力、去奉献。县域内农村家庭教育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第三篇:浅析农村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现状及策略.
浅析农村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现状及策略 遵义市第八中学王能江
【摘要】我国从2003年开始实行远程教育试行工作以来,随着远程教育事业实践大规模的展开,远程教育理论研究得以迅速发展,远程教育项目的开通和运用,给农村中小学的课堂教育教学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改革。多媒体和远程教育资源的广泛运用,为教师的教学、学生和群众的学习带来了广阔的天地。但我国农村师资水平低、思想观念陈旧、设备资源不配套、设备逐渐老化、资金不足等诸多因素制约了农村远程教育的发展。要怎样解决农村中小远程教育资源的利用率低、远程资源如何应用、师资队伍建设、制定有效的策略,才能保证农村远程教育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远程资源队伍建设策略
一、引言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是继实施教育部和香港李嘉诚基金会西部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之后上,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2003年4月(先期试点阶段,按照中央的部署,在山东、湖南、贵州和安徽等地区陆续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在对先期试点进行总结的基础上,中央决定从2005年初到2006年底(扩大试点阶段,在全国12个省(区扩大试点;为提高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整体素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2007年4月(全面推广阶段开始,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在全国全面展开。远程教育将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主宰农村教育,将有力推进农村中小学教育的飞速发展。但我们也看到,怎样运用好远程教育资源,这也是一个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二、农村远程教育资源现状分析(一、农村远程教育应用的优势
1、有利于优化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
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的应用,可以有力地缓解农村学校的教育资源匮乏、师资不足和教育质量不高的问题。在教学中可以利用电视机、VCD/DVD、教学光盘进行直接播放,利用远程资源给学生展示图、文、声像并茂的内容,学生易于接受,易于消化,收到了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2、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拓展学生视野
农村远程教育的应用,使人们获取信息更加丰富、方便、快捷,开阔了人们生活,也弥补了教师在教学上的一些不足。教师通过观看远程资源,根据远程资源上的说课、评课、教学视频、教案等适时改变和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在学习和应用中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给教师提供了一个新型的学习环境和教学的良好平台。农村远程教育的应用,把绚丽多彩的世界呈现在学生的面前,看到了大山外面的精彩世界,大大丰富了学生的生活,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拓展了学生的视野。
(二实施农村远程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资金的短缺
2007年我到农村学校支教,看到部分学校根本没有远教设备和多媒体设备。如:观坝中学只有两台电脑办公使用,一台还是98年左右的,另一台是2005 年左右的(已经损坏,因没有人会修理和没有资金,所以不能使用,经过我的修理和更换一个部件才投入正常使用。学校没有资金投入,就是有资金投入,学校也没有教室放置,所以根本就谈不上使用远程资源和多媒体教学。
2、远教设备和多媒体设备的欠缺
绝大部分农村学校都只有一间多功能教室,部分项目学校也只有一间多功 能教室和一间微机室,有限的设备根本无法满足这么多教师这么多班级上课的需要,尤其是农村初中,一般都是20多个班级,如果学校有硬性指标规定如每个班每周必须上一节信息技术课,那么别的科目就没法在多功能教室里授课了;在项目学校 的教师有的达到100多位,开展的活动又比较多,有的教师一个月都轮不到上一次多媒体课的机会。因此,是设备的欠缺造成了有资源用不到的尴尬局面。
3、硬件设备的老化
我区农村中小学远程资源设备的配备一般都是在2004年左右由国家教育部统一配置,到现在已近6年的时间,设备大部分已经老化,运行速度较慢,有一部分已经损坏,不能再修复。能上网的都非常之慢,网速一般在2M(宽带左右,要同时带动30—50台电脑同时运行,加之电脑老化,可想而知上网的速度是如何的缓慢,部分学生根本就不想上信息技术课,有时就连在微机室讲课也很困难。
4、领导干部思想认识存在偏差
部分农村领导干部认为:一是财政困难,拿不出钱来办远教;二是农村落后,农民素质低,办远教超越现实生产力发展水平;三是远程教育投资大、消耗大、不必要;四是部分党员群众则认为:这是一种形式主义,没有实际作用,搞不搞上去无所谓等等。这些认识的存在,严重地制约了远程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5、站点管理员素质偏差
农村远程管理员队伍水平不一,普遍学校存在远程教育专业师资严重不足的现象。一方面信息技术教师、现代远程教育设备管理人员、现代远程教育设备维修人员基本上为兼职人员,而且几乎都是由信息技术课的教师或其他学科
教师兼任。由于身兼数职,工作任务繁杂,影响了教学工作;另一方面管理人员整体业务素质不高。多数管理人员不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只能进行一些简单的文字处理工作,连操作系统的修复或安装都不能独立完成。少数管理人员还不会从网下载课件资源,不能充分发挥远程教育设备功能。由于人才的欠缺,只是在经过短期培训后就开始“上岗”了,管理员的水平也达不到预想的水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设备的正常使用。如果有好的管理员也由上一级部门挖走,因为上级部门也非常需要这样的专业人才去干更需要的工作。
6、农村师资队伍结构的不合理
我在支教的学校和该校的附近学校发现,教师上课几乎不用多媒体。农村中小学的教师接触面比较窄,知识更新慢,教师所拥有的计算机技术水平低,除部分年轻教师外,还占相当比例的教师不会制作课件、下载资源,不会操作幻灯片软件,甚至不会电脑操作,以至于只要用电脑就得求人帮忙。因为没有专业的信息技术教师,没有人教教师使用,教师也不会主动去学(部分教师反映没有条件,如果遇到需要用多媒体上公开课,都是会一点的那几位老师,有时做课件都需要请求外援帮助下载、制作,自己只是上上课而也。更不用说灵活运用远程教育资源,这当然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7、教师认识的偏差
多年的教研让人们有一个错误的认识,教研都是“搞形式、走过场、做秀”,因此造成老师们心理上的抵触,行动不积极,认为用远程教育资源上课也是花架子,而且又费时费劲。大多数教师没有认识到资源是老师上课的帮手,他们没有从运用资源中找到上课的轻松和乐趣,反而认为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上课是一种包袱。这种思想的存在长期阻碍着教改前进的步伐。
8、考核机制的缺陷
任何一个新生事物的推广都有一个过程,人都有惰性,教师也不另外。而一些事物的实行(如教学教研让老师产生了一个错觉,认为这又是一种形式、走过场,所以很多老师都不重视,这就需要学校和上级部门制定出先进的考核机制和行之有效的考核制度,让老师们都行动起来。没有最先进的考核机制,很难让老师们尽快适应新的形式,这样就延缓了农村远程教育普及的步伐。
9、远程教育资源不配套。
随着远程教育的不断普及,农村教师对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不断熟悉,不少教师对远程资源的应用有了一定的积极性。但是随着新一轮课改的展开,一方面是文字教材改革要求教材版本多样化,许多地方使用的教材版本各式各样,如:有人教版、鄂教版、粤教版、北师大版等,而且有时是一年一换,而且不同学科的版本也不一样。
另一方面又是远教资源版本的集中化,我们现在下载的远教资源都是以人教版为主,虽然接收了大量的资源,但是在有些地方却根本无法直接使用,因为使用的教科书版本与远程资源版本不一致。到目前为此,这个问题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但很多教师的教学进度都不一致,有的在前,有的在后,教学进度提前的科目也不能使用。这就需要远程教育资源需提前作好准备,提前播放和下载。
10、培训缺乏针对性
因为站点管理员的水平高低不一,管理员要求培训的内容也不一致,而培训期一般都比较短,培训内容一般都是照顾大多数,管理水平高一些的管理员有些内容已经掌握,他们需要更高要求的培训,而这些知识在培训中又没有;而管理水平较低的管理员却需要进行细致的培训,但时间却不够,培训下来都只是一知半解,这就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1、加大投入,全面促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 加大投入,调查发现,农村中小学远程设备严重不足,尤其在村级小学更为严重,如 果不增加设备的投入,那么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在村级小学发挥的作用将 逐渐消失。因此,必须有计划、可持续的增加设备,维护设备的正常运行,才 能使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可持续的发挥作用。
2、抓好站点管理员和信息技术教师之间的交流 在十几年的信息技术教学中发现,信息技术教师之间的交流成了一个老大 难的问题(这也是我省乃至全国的农村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因为每间学校中 的信息技术教师非常之少,不像其它学科教师之间一样进行说课、评课、上公 开课(在这期间可以互相进行交流,促进教学的发展)。要解决这一问题,这就 需要教育部门和学校加强重视,制定出有效的措施,像其它学科一样,组织校 与校信息技术教师之间的交流(绝大多数站点管理员都是信息技术教师),开展 教研活动和学术交流活动,为信息技术、远程教育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这对 提高信息技术教师和远程管理员的业务水平有极大的帮助,为推动农村现代远 程教育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提高领导意识,抓好对农村点管理员的培训 提高领导意识,农村远程教育是否能够按照要求沿着预期目标迈进,一方面关键在各级党 委的领导小组这个决策层,只有领导干部的意识提高了,才能指明正确的方向 和制定出
有效的措施;另一方面远程教育工作开展的教育质量如何、作用发挥 得如何、工作开展得好坏,关键在于各级管理队伍,这就需要有一批合格的站 点管理员人员。抓好站点管理员队伍的培训,从培训中提高管理员的业务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利用好远程教育资源。
4、抓好队伍建设,加强教师角色的转变 抓好队伍建设,加强教师角色的转变
在现代远程教育条件下,教师的角色已经进行了转变,改变了过去以教师 为中心、以面授讲解为主导的传统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中心、以“交互”式方 法为主导的全新的教学模式。在这样的形势下,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专 业知识更新要“快”、教学手段要“新”、实践经验的积累要“厚”、教材制作技 术要“高”,也就是说,随着现代教学媒体的运用,教师角色必须从教材执行者、知识的传授者、文化的传播者、转变成为意义建构的促进者和协作者、学习进 程的组织者和指导者、信息资源的设计者和开发者。这就要求教育管理机构和 学校要加大引导教师使用远程教育资源的力度,加快教师观念转变速度,把远 程教育工作与校本培训工作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培训,提高教师使用远程教育 设备进行教学的积极性,促使教师积极探索远程教育资源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 模式;鼓励和引导广大教师积极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进行上课,下载和制作课件 等;鼓励教师大胆尝试,只要有利于教学,有利于学习,全体教师都应积极参 与,躬身实践。从运用资源中找到上课的轻松和乐趣,促使教师由被动地接受 变成主动地去钻研、学习、运用远程教育资源。
5、制定合理的保障机制,促进远程教育的发展 制定合理的保障机制,促进远程教育的发展 制定合理有力的制度,强有力的措施是促进教师充分运用远程教育资源的 保障。自国家在农村推行远程教育工程以来,国家和地方都非常重视这项工作,各地政府、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都针对远程教育资源运用方面制定了相关的规 定和制度,要求加强教师培训,开展教师全员培训,使农村教师人人会用、能 用、爱用远程教育设备,建立远程教育教师培训体系。才能对农村中小学远程 教育的推行起到积极保障,加强远程教育资源利用率,推动远程教育顺利进行。
6、抓好资源开发和共享,保证资源的可持续性 抓好资源开发和共享,和共享 根据本地或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研发
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资源包,为提高农村中小学的信息技术开课率和使 用率,广泛开展优秀课例、课件的征集活动,形成应用资源。通过建立校际之 间的资源共享,走资源共享之路,在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前提下促进资源的 交流和引进,以扩大资源的使用面。总之,面对农村现代远程教育这种全新的教育模式,要求我们的教师应从 传统的教育模式束缚中解放出来,不断更新观念,注重提高自身素质,掌握现 代教育技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积极运用远程教育资源,设计开发有 效的教育资源,实现人类教育的创新。使我国的现代远程教育上一个新台阶,也更有利于我国现代化和谐社会的建设。参考文献 [1]姚静,于忠,周亮,段渭军.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中移动学习模式的 探索[J].现代教育技术,08,10:77-79.[2]张晓娟,张龙革.中国教育技术三十年透视与反思[J].现代教育技 术,08,11:53-55.[3]张凯,周序林.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可持续发展问题归因分析与思 考[J].现代教育技术,08,11:65-68.
第四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的策略研究[定稿]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的策略研究》课题 中期研究报告(溧阳市光华初级中学王粉琴陈科花)我们从200 9年8月开始对本课题进行前期准备200 9年11月正式备案以来,我们按照课题研究目标、方法、步骤,认真制订阶段实施计划,狠抓课堂教学,积极探索课堂教学的结构方式和方法策略。力求从理论把握上,材料积累上有所发展,有些提高,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现该课题的研究已进入中期,现总结如下:
一、该课题的概况及具体事实规划
(一)课题研究目标
1、在组织课堂教学实践中,明确“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理念,充分突出“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对学生做到“六个尊重”(①尊重智力发育迟缓的学生;②尊重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③尊重被孤立和拒绝的学生;④尊重又过错的学生;⑤尊重又严重缺点和缺陷的学生;⑥尊重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六个不”(①不体罚学生;②不辱骂学生;③不大声训斥学生;④不冷落学生;⑤不羞辱、嘲笑学生;⑥不随意当众批评学生);“四个赞赏”(①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兴趣、爱好、专长;②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③赞赏每一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④赞赏每一位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
2、全面提高广大教师运用现代教学理念,在新课程背景下组织教学的能力,使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行为发生本质的改变,完成新形势下的教师“角色”的转换。由知识传授者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由学生的管理者,成为学生的引导者,成为与学生共同探究问题的合作者。
3、使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学习方式、学习能力有实质性的变化,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接受,实现从对问题的单向认知到对问题的多向思维的转变,并能尝试通过合作学习,从“学生”角色向“社会人”角色的衔接与过渡。
4、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普通生源的条件下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校的品位和知名度。
5、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增强教师的教科研意识,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真正领会新课改精神。
(二)主要理论依据(1)以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和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在教学特定的实践中,主体──具有思维能力、从事课堂学习的学生能动有效地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同样地合乎这种规律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在遵循这种认识论的前提下,确认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从学生的实际──学情出发,使自己行为合乎教学的客观规律即用联系的整体的发展的、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去理解和把握教学过程和教学的各个方面。现代课堂教学理论:现代课堂教学是现代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为指导的,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作为现代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的目的,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教学迁移各要素及其组合优化为特征的教学实践活动。因此,现代课堂教学理论是实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课堂教学最基本的理论依据。生理、心理学理论:好动、好奇、好想是学生的天性,这是其身心发展的特点所决定的,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为特征的课堂教学最能满足他们这一基本心理、生理需要,激发兴趣和求知欲,调节情感,这正是我们设计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之一。教育学原理: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使人得到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得从个性养成开始,更重要的是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参与活动,进入一个自主的、积极的,充满创造性的学习过程,逐步发展个性,进而得到全面发展。运用信息论、控制论和元认知理论。为了实现学生的主体学习,教师的辩证指导,在教学程序以及操作上必须重视信息的沟通和调控。把反馈矫正列为课堂环节之一,并通过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既加强学生间的合作,也实现信息的立体交互沟通。元认知理论反映了认知基本层面的面貌,这对于课堂中诸因素的运用,尤其是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1 .研究方法 本课题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研究法、实践操作法、观察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等展开研究,通过收集了解国内外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课堂中发挥主体性策略的崭新成果与发展动态,学习先进的手段和理论,在实践中不断修正、调整思路,并请专家指导,不断完善实验观念和方案。2 .研究步骤和时间 ①准备阶段(200 9年9 月----200 9年12 月)选择课题,组建课题组、设计方案、课题组成员培训、请专家指导、调查分析教学现状和国内外相关内容的成果与发展动态、设计有关表格。实验阶段(200 9年2 月----20 11年3月)开展各种研讨活动,收集积累实验资料,修改论证课题并不断完善 结题论证(20 11年4月----20 12年06月)汇集材料、整理分析研究结果、撰写研究论文和教学心得、完成实验报告 课题成果形式:实验方案、调查报告、经验总结、课堂实录、研究论文、教学案例等课题研究组织:课题负责人为王粉琴、陈科花,组员为陈行军,孟波、杨金花、吴萍、陈红、陈淑锋。
二、课题有关研究活动
(一)提高课题组成员对本课题研究重要性的认识初中数学怎么教?是采
用形式化范式还是再创造范式,是“还数学本质”还是“还数学本来面目”,或是在初中有限时间内,教“演绎”还是教“试验”,要两种范式的得而兼之还是取其长补其短,这是长期以来争论的观点。数学教育活动中应充分重视数学发现、数学创造过程中具体化、经验化的一面,而后者对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数学教育显得更为重要。正如波利亚所倡导的那样,要“把处于发现过程中的数学照原样提供出来”,关于这一点,费赖登塔尔强调指出:“要组织经历数学化的过程,这是数学教学的第一原则”。“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要能够通过挖掘教材,高效地驾驭教材,把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知识、新问题引入课堂,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再去主动探究。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方法,了解更多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数学教学中,发展思维能力是培养能力的核心,在此宗旨的指导下,必须改变学习方式,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习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
(二)扎扎实实进行课题研究方案的实施首先,我们召开了课题组成员会议,明确了课题实施的目的要求,并请教育局领导和教研室主任等专家作理论指导,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和研究国内外相关课题的最终成果与发展动态,组织课题组成员制定课题研究计划,并要求在日常教学中严格按计划实施课题研究,在教学中我们注意资料的收集、积累,平时定期不定期地学习有关理论,进行摘记、随笔剪报。在实施过程中,及时总结得失,并对研究方案作适当微调。另外王粉琴、陈科花、陈淑峰、吴萍、陈红等老师围绕课题开设了校级公开课,陈行军开设了市级公开课,受到了专家和同行的一致好评;孟波、杨金花两位老师被评为溧阳市第六批学科带头人,卢国娣、陈行军、王粉琴两位老师被评为溧阳市第六批教学能手,吴萍老师被评为溧阳市第六批教坛新秀和常州市第三批教坛新秀,陈科花老师被评为溧阳市第七批教学能手。在教学中,有的教师制作了一些课件,撰写了一些教案,并指导和修正教学实践,我们除了课题组的老师进行课题研究外,在利用课题组的成员带动其他老师一起进行研究,使教学研究相辅相成,相互促进,通过研究,学生能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学习,合作学习,并在学练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发现问题,
第五篇:发挥农村幼儿园乡土资源论文
发挥农村幼儿园乡土资源,促进幼儿园科学教育有效发展 摘要:
农村有许多得天独厚的自然和社会资源,作为农村的幼儿教师,要巧借这些乡土资源,因地制宜地引导幼儿进行科学教育活动。如何挖掘和有效利用这些乡土资源,使它们成为幼儿科学教育所需要的物质条件,成为农村幼儿学习科学的财富,我们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更新农村教师的教育观念是挖掘乡土资源教育价值的前提。
二、挖掘丰富的乡土资源,成为农村幼儿学习科学的财富。
三、创设乡土资源课程,使乡土资源成为幼儿学习科学的有效载体。
农村的自然环境为幼儿提供了丰富、开放、天然、有趣的活动场所,农村丰富的乡土资源成为农村幼儿学习科学的财富,引领农村科学教育走上新的成长之路。
关键词:挖掘
资源
引导
探索 正文:
《纲要》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农村有许多得天独厚的自然和社会资源,如何挖掘和有效利用这些农村幼儿身边熟悉的乡土资源,使它们成为幼儿科学教育所需要的物质条件,成为农村幼儿学习科学的财富?这是我们广大农村幼儿教师共同思考、探讨和研究的课题,我们全体幼教工作者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获得了一点这方面的经验,同时发现我们的这一思路也符合农村实际、符合幼儿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
一、更新农村教师的教育观念是挖掘乡土资源教育价值的前提。我园属于乡镇幼儿园,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乡一体化”逐渐形成,一些农村幼儿园常常忽视身边可贵的自然资源,而热衷于追求城市现代化教育;还有的农村教师常感叹没有合适的科学课程,没有丰富的教具学具,觉得难以开展科学教育活动。
针对以上现象,我们觉得首先要通过各种形式,让农村教师更新教育观念,建立“人尽其能、物尽其用”的朴素资源观和价值观,克服农村教育经费少,设备条件差等许多客观条件因素。只有教师的教育观念转变了,才能积极主动地去挖掘身边的乡土资源,才会充分利用乡土资源引导幼儿进行科学探索活动。我们幼儿园为此开辟各种渠道让教师通过参观、学习和研讨等途径,转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思想重视了,行动落实就有了保障。
在以后的实践中,教师们也逐渐感悟到利用乡土资源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的可行性:我们的生源大多数来自农村,这些幼儿对农村的自然环境、生活环境比较熟悉。对于幼儿来说,最有效的学习就是最感兴趣的学习,最有效的学习内容就是他们熟悉的、可以感知的、具体形象的内容,而且利用幼儿熟悉的、身边的事物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还有益于幼儿真正地理解科学、热爱科学,孩子们会感到“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身边。”
二、挖掘丰富的乡土资源,成为农村幼儿学习科学的财富。在实践中,我园教师遵循因园制宜原则,合理挖掘,勤俭办园,都创出了自身的特色,使当地丰富的乡土资源,成为农村幼儿学习科学的财富。
1、农村随处有幼儿进行科学探索的宝贝。
农村幼儿园周围随处可见的泥土、沙子、石头、水等都可以成为幼儿学习探究的宝贝,成为向幼儿进行科学教育的好素材。孩子们会用小树枝、小木棍搭桥,用小石头垒灶,就连捡几根干草、几片菜叶也会玩上老半天,教师只要适当引导,幼儿就能进一步感知身边这些常见的事物和现象的特征,并产生探究的兴趣。例如,有一位教师有一次带幼儿在园门口散步时,忽然有幼儿发现路边那因装修园舍遗留下的一堆沙子上没有长草,旁边的地上都有草,教师就有意进行科学引导:草长在哪里?让幼儿再找一找还有哪些地上不长草,孩子们发现石头、砖头放着的地方、太阳光照不到的地方不长草。通过实践探究孩子们明白了沙子、石头、砖头上长不出草,而只有阳光照得到的泥地上才能够长出草来。
2、创造条件,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索兴趣。
在我们幼儿园前面有一块农民种植蔬菜的田地,每当夏末秋初,农民收割完后,这里成了幼儿开展活动的“宝地”,孩子们在空地上玩起了“娃娃家”游戏,他们用菜叶当盘子、碗,遗留的瓜果、豆荚当食物,豆萁当筷子,玩得不亦乐乎;孩子们还在这发现了身上有三个星、六个星、七个星的瓢虫,还有青虫、西瓜虫、臭虫和一些不知名的小虫子,他们还为其冠上有趣的名字呢„„
我们幼儿园还将许多农作物、农产品、自然材料充实到区角活动中,创设低耗高效的乡土化活动区,使区角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如幼儿利用麦杆、稻草编扎“稻草人”,搓草绳;用番薯藤制作“项链”、“手镯”;用黄豆、蚕豆、土豆、芋艿等农产品拼插成各种动物形象;用竹叶制作风铃„„这些农村自然环境中丰富的、开放的乡土资源,能极大的促进幼儿动手能力、创造能力的发展。
三、创设乡土资源课程,使乡土资源成为幼儿学习科学的有效载体。
在实施新课程的主题教育中,我们发现有许多“城市味”很浓的科学课程内容,根本不切合农村幼儿园的实际,无法有效开展活动。我们就根据当地农村的实际,结合主题活动目标和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有特色的、幼儿常见的、感兴趣的植物、动物、自然材料、自然现象、风俗习惯等乡土资源作为科学课程补充内容,渗透于主题教育中,这些内容也成为了我园园本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比如:
小班乡土资源课程:我喜欢的狗尾草、蚂蚱与蚂蚁、美丽的树叶、秋天的田野、我帮奶奶摘棉花、挖萝卜、蒲公英飞起来了、大大小小的石头、小蝌蚪、我会剥蚕豆。
中班乡土资源课程:晶莹的露珠、好玩的泥土、秋天的叶子、各种各样的水果、有趣的蚯蚓、芋艿番薯土豆三兄弟、参观服装厂、可爱的蜗牛、清明团子、端午节。
大班乡土资源课程:中草药、多变的云、秋天的农作物、丰收的季节、奇怪的根、方方的砖、野菜(荠菜)、蚕豆与油菜、可爱的蚕宝宝、青蛙的一生、小青虫的一生、水上的船。
以上这些课程内容我们都是根据当地农村的季节性、地方性特点,对幼儿身边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进行提炼,选择幼儿常见的并且感兴趣的自然事物和农村生活作为课程内容,并改变单一的课堂教学形式,设计具有乡土气息的科学教育活动。如大班的《中草药》,这是一个来源于幼儿生活经验的科学活动。一天,班中有一位幼儿咳嗽的比较厉害,这时忽然有一位幼儿说:“你回去叫妈妈烧枇杷叶吃,咳嗽就会好的,我上次咳嗽时,妈妈就给我吃过。”这时候其它的幼儿都纷纷讨论起来:“枇杷叶是怎么样的?是不是能吃的枇杷的那个树叶子?”“树叶子怎么能吃呀?吃了枇杷叶咳嗽会好吗?” 为了满足幼儿的探索欲望,教师特意安排了一个有关中草药的主题教学活动,孩子们在家长的帮助下,从房前屋后、路边、石头缝中采摘到了枇杷叶、枸杞、野菊花、车前草等中草药,在教师的引领下,幼儿认识、了解了身边的一些可以做中草药的植物,这些中草药不仅可以煎着吃,有的还可以直接泡成茶;不仅可以治病,还可以防病。此外,也使幼儿知道了中草药是我国的传统医药,激发了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陶行知先生对农村教育提出:“活的乡村教育要用活的环境,不用死的书本。”农村的自然环境为幼儿提供了丰富、开放、天然、有趣的活动场所,农村丰富的乡土资源成了幼儿学习科学的瑰宝,引领着农村幼儿走上科学之路。作为农村的幼儿教师,要巧借这些乡土资源,发掘自然环境的教育价值,因地制宜地引导幼儿走向自然,走向科学。
参考文献:
新《纲要》中幼儿科学教育——刘占兰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