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历史对话中解读感悟文本
在与历史对话中感悟文本
课程改革赋予了语文学科更为重要的使命和更丰富的内涵,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既是明确的教学要求,又是教学必不可少的手段。从某种程度上讲,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得是否精彩决定了语文课堂演绎得是否精彩、呈现得是否顺利。纵观苏教版语文教材,不乏描写人物故事的文章,这一类文本该如何有效地利用课程资源感悟呢?语文是“时空性”的,有时间与空间的存在就有语文,所以“存在”就是资源,我们不凡将历史与现今联系,走入浩瀚的历史长河,畅游于中华文化的空间中,慢慢地与历史对话,宛如“润物细无声”般感悟文本的内涵与真谛。
一、走入人物时代,构建解读文本空间 课程改革,强调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因此我们因根据教学的实际,学生的知识背景,对所用教材进行增删调整,做到艺术地处理教材、科学地补充教材。在历史人物这一体裁文本中,对人物时代背景的补充与介绍是必不可少的。它能缩短学生与文本之间的空间距离,让师生穿越时空,共同走入灿烂、瑰丽而遥远的历史画卷。
如执教《清平乐 村居》教师在引导学生围绕“醉”字,通过品词析句充分感悟了词人辛弃疾陶醉于清平祥和田园生活之后,呈现了辛弃疾中年时期的一段经历:辛弃疾生活在战乱年代,大半生的征战生活见到的总是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42岁时,辛弃疾被奸臣陷害,贬到江西达20年之久,看着人民饱受战争苦难,联想到自己无力回天的窘况,含泪写下了《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首词。听老师读一读: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随后教师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师:借助注释自学,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在本首词中辛弃疾因何而醉? 学生自学后汇报。生:因愁而醉。
生:因战争没有结束,父老乡亲还在受苦受难而醉。
师:这是借酒浇愁愁更愁呀。此时,他最渴望的是什么? 生:他最渴望战争早日结束。
生:他最渴望人们过上《村居》中安居乐业的生活。
师:是呀,这里的“醉”与《清平乐 村居》的醉原因是截然不同的,此醉非彼醉,但表达了相同的情怀:那就是对村居、对安居乐业的热切向往呀!
如此呈现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让学生置身于那战火纷飞的南宋时期,更真切感受诗人内心对安宁平静生活的追求,更重要的是把学习从课内拓展到课外,让学生有兴趣涉猎更多辛弃疾创作的词,从中获取更多的知识。可见让学生充分感悟时代背景,构建文本空间,更有利于对文本的解读。
二、挖掘人物典故,拓宽感悟文本视域
中华民族的文化是一条源远流长、亘古不息的长河,孕育了浩瀚悠远的华夏经典。人物典故犹如文化长河中点点璀璨的光芒。由于文本所承载的信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时代背景久远,人物差距甚大的文章,文本与现实的差异性和文本内部的空白点,都给学生体悟文本带来了难度,这就需要进行有效适度地拓展,将人物典故融合在文本中,使学生在文本的相互交叉融汇中拓宽感悟文本视域。在执教《李时珍夜宿古寺》一课中,引导学生理解“嗯,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里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这一句话时,为了让学生真切地感受“万民得福”,引进了两则有关李时珍治病救人的典故:
故事1:在古代,很多药书中记载水银吃了可以变成神仙,所以在六朝之下,很多想长生不老的人吃了水银之后都死去了。《本草纲目》批判了这些说法,指出水银有很强的毒性,不能服用。
故事2:有位老婆婆,患习惯性便秘达30年之久,虽多方治疗,终不见效。李时珍运用从民间学来的偏方,以适量的牵牛子配成药,很快就治好了她的病。
从人物典故中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更正错误的药性和药效,挽回更多的生命,确实是万民得福,帮助了久医不愈的病人找到对症的药方免受病痛的折磨,确实是万民得福。“万民得福”这一教学重点便于生动的历史人物典故中迎刃而解了。学生也在感悟文本的同时,拓宽了文本的视域。
三、碰撞人物心灵,孕育体验文本情怀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引领学生亲近人物的思想,体验人物的心灵,进而生发情感、拥抱文本,这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因此,语文教师要通过碰撞人物心灵,用情感触摸学生的情感,用心灵同化学生的心灵,使师生共同感悟人物心灵,在情意徜徉、智慧牵引下,孕育体验文本情怀。例如教学《公仪休拒收礼物》一课中,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公仪休心灵深处真正的想法,设计了这样的环节。
1.感悟拒鱼原因。师:鱼,公仪休不收,山珍海味他会收吗?(不收)绫罗绸缎他会收吗?(不收)古玩字画他会收吗?(不收)
师:公仪休为什么不收这些礼物呢?(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归纳小结)。
师:因为公仪休知道收了礼便会犯法。在他的心中深藏着一个大大的“法”字,正是因为知法、守法,所以他拒收别人送来的鱼;正是因为对“法”的尊重、敬畏,所以他才提出“奉法循理,无所变更,百官自正”。公仪休担任鲁相以后,规定鲁国一切做官的人,不得经营产业、与民争利,真正是一个公正廉洁的好官。同学们,一个“法”字解开了我们心中的谜团,矛盾至此也迎刃而解,戏剧冲突达到高潮。
2.回读拒鱼对话段落
师:当子民读懂师傅话中的深意,明白师傅的良苦用心,回想师傅拒绝接受鱼的情景,心中是不是已经有了别样的感受呢?让我们再现一下当时的场景,好吗?(朗读拒收鱼的对话段落)
3.创设角色体验情境
师:子明,你现在还迷惑不解吗?能表达自己的感受吗? 生:我明白了,不再疑惑不解了。
师:你明白老师为什么说“一闻到鱼腥味便要呕吐吗?” 生:他其实是不想收礼,所以找个借口假装呕吐。
生: “老师你说得对,今后,我一定照您的样子去做。” 4.拓展练习。
我们不难想象,当子明入仕为官,有人给他送礼时,他会说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子明为人之师,学生疑惑不解时,他还会教导。(生依次回答)5.总结延伸。
师:同学们,这就是公仪休人格的魅力,这就是榜样的示范。事实上,公仪休对“法”的尊重、敬畏不仅影响着他的弟子——子民,也影响着后人,直至今天。建国以来,我们一直把“依法治国”作为我们的治国理念,新时期,胡锦涛主席也提出了(幻灯出示“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法”应当成为办事的纲领,行为的准则,而这也正是我们今天学习这篇剧本的意义所在。
通过对史实资料的整合,由古及今,在体验文本的同时,碰撞人物的心灵,孕育体验文本情怀由然而生,使学生体验人物内心,感悟文本内涵,不再是纸上谈兵。
如何将散落在外界、存在于不同时空中的资源移植到课文和课堂中来,是需要有一定的“嫁接”功夫的。嫁接功夫好的教师,课的“成活”率极高;反之,课就“死”了。这种技术,以“和谐”为衡量指标。也就是说,开发和利用的资源要跟文本材料所表达的主旨相一致,并且能够为课、为学生的学习起到“增值”效果。如果我们每个小学语文教师能不断地在历史文化中寻找与文本对话的基点,以历史文化的眼光解读并处理文本,借助文本引领学生进行语言的积累、品味、感悟和运用,并在此过程中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塑造他们的人格,涵养他们的性情,让语文课堂充溢着浓浓的历史文化意蕴,让我们在与历史对话中,深刻地感悟解读文本!
第二篇:在与历史对话中感悟
在与历史的对话中感悟
——《田忌赛马》课堂教学构思
作者:邱宜川
《田忌赛马》是小学四年级一篇写历史故事的精读课文。课文写的是战国时期齐国大将田忌和齐威王赛马。田忌连输三场:孙膑观看了这场赛马,根据观察分析,帮助田忌用调换马出场顺序的方法,最终转败为胜。在组织这堂课教学之前,我首先认真学习了新课标,并努力钻研教材,了解学生,为了能够体现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使学生真正学有所得,我确立了本堂课教学的基本指导思想:与历史对话。其着眼点在于,《田忌赛马》一课尽管讲的是两千多年前的历史故事,对于今天的人们,特别是小学生来说,是陌生和遥远的事情。但是,故事内容通俗易懂,其中蕴涵的智慧是值得我们今天的人们(当然也包括小学生)学习的。
怎样做到与历史对话呢?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设计:
一、注重知识的迁移,激发学生兴趣
在学习《田忌赛马》一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赤壁之战》等历史故事,对其中的一些历史人物并不陌生。上课伊始,我的开场白是:我们在上一课刚刚学习了《赤壁之战》,从中了解了我国古代的著名战例,以及军事家们的谋略。今天这一课,我们通过了解《田忌赛马》的历史故事,来认识我国古代又一位军事家的聪明才智。我注意利用知识的迁移性,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与历史的对话中,使学生有一份信心和一种获取知识的愉悦感,历史并不是遥远而不可及的。
二、注重文本的阅读,培养阅读习惯
要做到与历史对话,就要认真阅读文本,深刻理解文本的内容,体会人物心理。这堂课我采用了多种阅读方式:自由朗读理解文本内容,默读加深对文本的感语,分组朗读提高对文本的欣赏,指名朗读培养对文本的评价,分角色朗读感受人物的心理。所有的一切,旨在通过朗读,重点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也是新课标提出的阅读要求。阅读在小学语文学习阶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阅读的好坏直接影
响着语文学习的质量。所以,这堂课在阅读教学方面,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鼓励学生多阅读,以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自己喜欢的文本或段落,大胆地说出自己感受来。
三、注重活动的开展,创设教学情境
与历史对话,光有平面的无具像的思维是不够的,历史本来就是立体的鲜活的。为了帮助学生能够理解《田忌赛马》的内涵,突破“为什么两次赛马时双方三匹马仅仅是出场顺序的不同,结果却截然相反”的难点,在学生读议第一次赛马时,由学生双方上台按上、中、下先后顺序在黑板上演示,使学生明白了:田忌赛马失败的原因在于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在学生读议第二次赛马,我先是采用分角色朗读,启发学生运用“展开想象,深入了解人物心理”和“注意变化,全面了解人物的表现”两种阅读方法。在此基础上,由朗读出色的学生上台与老师共同表演课本剧。如此,学生借助于活动领悟人物心理,了解田忌转败为胜的原因。
四、注重能力的培养,张扬学生个性
历史从来就具有鲜明的个性。无论是两千多年前的群雄纷争的战国,还是今天二十一世纪的改革开放的中国,都无一例外的突出了自己鲜明的时代个性。因此,在与历史的对话中,张扬学生的个性就是题中应有之义了。
1.鼓励提问,大胆发言
我主张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应当体现学生的个性。那就是敢于提问,大胆发言。学生的提问,不但表明学生积极思维,同时也有助于对文本的深入理解。为此,这堂课在学生初读课文后,我给出时间让学生自由提问,既可以对文本的字词句提出问题,也可以对文本内容、思想等提出问题。在深入学习的过程中,我也鼓励学生随时提出自己的疑问。当然,对学生的提问,老师并不急于回答,而是让学生互相交流,共同探讨,老师只是在关键地方,关键时候给予帮助。2.大胆想象,换位思考
通过学生分角色朗读和表演课本剧,让学生展开想象。当学生以田忌的身份、齐威王的身份、孙膑的身份、百姓的身份尽情演绎历史的活剧时,他们就是站在各自的立场,从不同的角度与文本展开对话,这种对话的实
质已经超越了教材、跨越了时空,就不仅是和文本对话了,而是在与历史对话中,实现了学生的“现实视界”与文本的“历史视界”融合。当学生的思想融入历史的交汇点上时,才能真正体验与感悟到文本充满智慧的魅力。
3.自读自悟,以学为主
语文学习应当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这堂课,我让学生自读自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感悟文本诱人的内在魅力,体验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为了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提高理解文本的能力,我根据课堂进度和不同内容,采取多种阅读方法。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应当打破过去那种万马齐喑的局面,学生既可以一边读一边想,也可以一边读一边议,学生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老师不干涉学生的自主学习。
第三篇:在历史细节中感悟历史
在历史细节中感悟历史
历史蕴涵着丰富的内容和人类的智慧,历史是生动的,历史是由无数个精彩或繁复的细节构成的,抽去这些细节,就只剩一个苍白的框架和无数乏味的概念、生硬的说教,失去了它鲜活的生命力和震撼心灵的魅力。
将现实社会生活的一些细节引入课堂,不仅可以让历史的课堂也充满现实的魅力,不再仅仅是讲过去一些东西,而且还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了解社会生活,体验社会生活,让学生理解历史中的情和理,还可以用历史这面镜子认识社会,由此多一份对社会的人文关怀,增强其社会责任感,进而树立符合社会发展的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我国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对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具体生动再现,在认识和评价中渗透着真挚深厚的情感,从而去影响和感染学生,激励人们去追求至真、至善、至美。
如在讲述《文艺复兴》时,教师可帮助学生分析美术作品的形象、情节,特别是一些引人入胜的“细节”内容,如《蒙娜丽莎》的神秘的微笑,让学生仔细观察进行探讨“笑”的含义。有的学生说是充满母性的笑;有的说是洋溢爱情的笑;有的说是表示感谢的笑;也有的说是固定模式的笑等;欣赏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会让人感受到一种愉悦、亲切之感。》、《最后的晚餐》耶稣与门徒犹大心理变化反映了人性善恶。把耶稣的镇定自若和叛徒贪婪、懦弱、恐惧形成鲜明的对比。总之,学生从“细节”中感受到文艺复兴注重“人”这一情感。
再如讲抗日战争时举了两个典型的细节,一是在南京大屠杀时,展示了一段感人至深《我与75岁的父亲有关南京大屠杀见证的通话》。一位在这场惨绝人寰的浩劫中幸存的老人用他南京地方口音的讲述过去那段残酷而又真实的历史:“一晃都快过去69年了,当时我才7岁,你四叔4岁。鬼子打南京时,南京人到处都逃难。有亲的投亲,有友的投友,我们提前跑到江北农村你姑奶奶家去躲了。当时你四叔太小,便和保姆留在家里看房子。但是怎么也没想到,日本人进了南京城之后,烧杀抢劫,林老人、小孩也不放过。他们砸开我们家大门,见人就杀。把王老太杀死后,对你四叔开了一枪,那一枪正好打在你四叔右腿上,当时你四叔昏死过去,不然恐怕就没有命了。日本鬼子抢光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连藏在屋梁上的家谱也抢走了。后来是邻居张大伯冒死带你四叔出来,找了位土大夫把子弹取出来,才保住了性命,可你四叔那条右腿永远残废了。那时侯,我们在农村,白天藏在庄稼地里不敢出来,天黑才敢回家。经常看到被日本鬼子砍掉头的,开枪打死的,用刺刀刺死的,有的妇女肚子都被日本人剖开了,看到老老少少的尸首,真是残不忍睹。”这段口述历史,真实而又具体,深深地打动了学生,课堂上一时一片寂静,而学生的思维却积极地流动起来。二是讲到百团大战时插入了一件事:聂荣臻救日本孤儿。就这两个细节在班上展开讨论:聂荣臻该不该救日本孤儿?在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老师指出:“两军激战,八路军勇救敌人的遗孤,权衡利弊,聂荣臻送还日本孤儿,是对生命的虔诚和爱护。八路军也好,聂荣臻也好,都是有血有肉、顶天立地的英雄,正是他们的存在,才使凶残无比的日寇感到自惭形秽,感到中华民族是永远不可战胜的!”在抗日战争这段所有人都熟悉的话题里,我们可以用一个新的角度去反思历史和感悟历史,除了传承世袭的恩怨仇恨之外,还应该有一个不容忽视的使命,那就是人性的光辉和人性的伟大。在历史教学中用“细节”说话不是老师的专利,学生也可以质疑历史知识细节。特别是那些稚气未脱的初中生。正如叶澜教授所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把学生看作‘对象’、‘主体’还要看作是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和生成者。”学生是喜欢张扬个性的,当老师在某一历史事件的过程或某一历史人物的活动的讲述中不那么具体详尽,出现细节上的“灰色地带”时,他们往往会关注到这一地带,想知道更具体的情况。而他们的质疑,往往会带动了课堂的生动、成功。教学中学生提出这类知识细节的问题,老师应该给予加以鼓励和赞扬。学生是开放性的、创造性的存在,他们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趣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复杂性和个性化。
在历史教学中有很多的细节,老师不可能都运用上。只有恰到好处的使用精彩细节,才能起到画龙点睛之效,随意拼凑细节则失去了教学的真正意义。所以历史课堂的细节使用要科学、筛选,用在关键处。抓住细节,就抓住了课堂生命的全部。让新课改的理念内化在一个个教学细节中,让历史的魅力有一个个细节迸发,让学生的心灵感受真意与生动、关爱与智慧,健康成长。
第四篇:解读名人传记,感悟民国历史
数风流人物,悟民国历史
——高一历史近代史“西安事变”教学案例
西安事变是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二专题《伟大的抗日战争》一课中的一个小问题,作为衔接抗日救亡运动和全民族抗战两个专题的纽带,这一历史事件无疑是中国近代史内容中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转折点。在老人教版的教材中,西安事变作为一个重点内容做出详尽充分的讲述,图文并茂,资料丰富。新课程改革后,人民版教材中只是用一段文字对西安事变的来龙去脉做了概括性的总结。如何激发学生对民国历史的探究兴趣,用巧妙地方法引导学生进入民国历史大背景下分析问题,是我在这个小问题讲述上的主要目的。
为此,在课前预习阶段,我做了大量的资料查阅工作,初步列出课前导读单的关键字词及参考书籍,包括《张学良回忆录》《蒋介石日记》《张学良传》《杨虎城传》《蒋介石传》《蒋介石大传》《国殇》《才智·胆略·人格的较量:战场上的毛泽东与蒋介石》《找寻真实的蒋介石》 《四大家族》《宋氏三姐妹》《宋美龄大传》《何应钦传》《周恩来传》《张学良及其西安事变回忆录》等民国时期风云人物的传记,将这些书单在专题分组中告知学生,并且明确分配各小组任务。除此之外,学案教学在本校大力推广,利用学案提前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也为本节课的顺利展开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一、激趣与导入
学生活动:分组自由讨论西安事变的来龙去脉
教师提示交流:涉及到哪些历史人物,讲讲他们的故事?张杨二人为什么发动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发生的时代背景是什么?为什么中国共产党和国民政府在西安事变中能够和平解决?
师:西安事变的主要发动者是谁? 生:张学良,杨虎城
师:你们了解张学良和杨虎城吗?
生:学生分组,小组代表发言人介绍张杨二人
学生甲:张学良,国民大革命时期张作霖之子,著名的爱国人士,积极倡导国家统一,“东北易帜”的主导者,蒋介石的得力助手,“九一八事变”中蒋介石不抵抗政策的执行者,西安事变的主角。身负家仇国恨,西安事变后移居美国,后去世。与赵四小姐有一段传奇的 爱情故事,和宋美龄、蒋介石关系甚好。
学生乙:杨虎城,抗日英雄。陕西蒲城人,出生贫苦,有革命意识时年仅15岁,与张学良一道发动西安事变,后被蒋介石迫害致死。
师: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什么要发动西安事变? 生:为了逼蒋抗日
师:(板书)西安事变的目的,逼蒋抗日
二、探索与发现
师:你认为张学良杨虎城为什么要逼蒋抗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学生活动(小组形式):
交流:学生通过以前看过的影视片和部分资料,展开多种形式的讨论
生一:我们组认为主要是西安事变中,张学良和杨虎城两人的爱国主义精神起到了推动作用。
生二:我们组主要归纳了这一时期日军的侵华事件,认为张杨二人逼蒋抗日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日军的大规模入侵是主要原因。
生三:我们组结合张杨二人的传记,并且参考了一部分蒋介石日记,认为逼蒋抗日主要原因在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与张杨二人接受的中共抗日统一战线政策相悖。
师:从刚才的交流中,你发现了什么?比如如何分析历史事件的发生的背景 生一:应该从事件涉及人物入手; 生二:从时代最突出的矛盾分析
生三:应该考虑到事件涉及的各个方面,比如国际背景、国内背景、主要人物的活动、思想领域的变化、主要矛盾的变化、等等。
生四:除此之外,事件的对立力量也应该分析,比如分析西安事变的背景,必须也要考虑到国民政府内部的分化,例如汪精卫、何应钦等人的活动。
师:请同学们下去之后查阅有关汪精卫、何应钦、陈璧君、宋氏三姐妹的相关资料。从刚才大家的交流中,我们发现都可以把历史人物当做一个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来解读,尤其是历史上的关键人物,他们所作出的选择与时代背景息息相关,我们在学习民国历史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评价历史人物做到客观公正,感受历史人物对于我们自己人生的极力促进作用。
师:同学们,民国历史中涉及到的历史人物众多,他们有的取义成仁,有的刚正不阿,有的善于周旋,有的风流倜傥,有的博闻强识,有的气度不凡。这些人可能是我们以前认为 的“汉奸”,“卖国贼”,有的一直是我们心目中的民族精英,请同学们课后多多利用历史人物传记,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三、迁移和应用
通过上面的学习,学会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阶层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学生尝试完成问题:“为什么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要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学生小组讨论:
生一: 主要原因在于时代背景为中日矛盾是中国社会当时的主要矛盾,民族矛盾突出。蒋介石本人也认识到了抗日的重要性。
生二:如若不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亲日的何应钦可能做出更多不利于抗日的事情。生三:中国共产党认为联合蒋介石政府抗日是结成抗日统一战线的重要步骤。比如周恩来发表的谈话。
生四:国民党方面宋美龄、何香凝、孔祥熙等人积极奔走,为营救蒋介石与周恩来、毛泽东等人谈判。
生五:美国的支持,美国人也希望国共两党这个时期合作,共同抗日。师:那我们可不可以将这些因素都归纳起来? 交流(略)
四、拓展与延伸
教师提出问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什么历史意义? 学生分组交流:
1、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表明了哪些历史信息?
生一:张学良和杨虎城放了蒋介石,蒋介石表示抗日,表明国共两党又要合作了。生二:国共两党都以民族利益为重,说明抗日是当时时代的主流
生三:亲日的政权越来越多,以何应钦、汪精卫、伪满洲国为代表,说明日本人的侵略已经危及到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生四:两党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说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结成指日可待
2、西安事变的历史意义? 交流:(略)
师:从刚才的交流中,那又有什么发现? 生:分析历史事件的意义,应该从不同角度分析。
师:对,我们分析历史事件的意义,首先要抓住涉及到的各个阶层。其次,要从事件发 生的主要目的入手,分析它最初的影响力,比如说西安事变,主要目的是联合蒋介石抗日,那最初的影响就是有利于抗日力量的壮大;再者,我们要抓住一个历史事件的特殊之处,国共两党对立是主流,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说明两党又有了一致的利益,即对付共同的敌人日本,西安事变标志着国共合作迈出了重要一步。最后,我们要分析历史事件深层的影响,这一阶段,共产党一直致力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组建,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保障,所以说,西安事变最深层次的影响是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3、讨论:如何认识蒋介石?(学生积极回答,热烈讨论)全课小结:(略)
师:通过一节课的探索,你有什么收获? 生答(略)
案例分析: 在苏联教育模式的影响下,传统课堂一般包括五个教学环节: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课、巩固新知识、布置作业,这几年来,苏联传统模式的教学方法虽然不断有所变化,但仍由这五大部分组成。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处于被动接受接受知识的情况,知识的传授主要是教师的讲述,学生记忆并理解;当学生的反馈情况超出了教师教案的范畴,教师就处于一种尴尬的局面,甚至为了达到教案上预设的标准答案,不惜抹杀孩子们的创造性,直到学生回答问题时标准答案浮出水面。本课依托新课程理念,利用高效课堂在本校的推广,利用导学案进行教学,讲课堂教学分成“激趣与导入”、“探索与发现”、“迁移和应用”、“拓展与延伸”四个基本环节,让学生在猜测、探索、验证、交流等活动中自主学习,探索新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激趣导入,让学生乐于学习历史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强调“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必须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内容的选择上,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基于这样的认识,在中国近代史的教学中,主要给学生大量介绍历史人物,让学生对历史事件中的人感兴趣,坚持人本主义思想,将历史人物和学生这个主体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对于历史的感知能力。
我在《伟大的抗日战争》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个体经验出发,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的态度、动机和兴趣,组织学生课前进行资料的查阅,了解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采用“激趣与 导入”这一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基本知识,来替代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复习”这一环节。
在学生讨论西安事变的目的这个问题时,学生已是兴致盎然,非常乐于探讨历史,这就源于课前导学单的作用,让学生对历史人物有所了解,有所思考,才能真正让学生走进课堂中,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二、探索发现,让学生善于思索历史
教学中普遍存在轻视教学过程的现象,以前的教学模式,主要在于引导学生得出固定的结论。结果与过程的割裂,使得学生单纯依靠死记硬背和纯知识的记忆,历史学习变得枯燥而乏味,学生感受不到历史学习的实际意义。《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中提到:“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置,体现多样性,多视角,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地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新课程的这一理念,就在于强调了历史结论的来源,是学生的探索和思考,是学生多角度、多形式、多层次的领悟,而非简单的归纳和概括。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我们需要涉及学生感兴趣、具有实际价值的教学情境,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料,让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历史教学联系起来,与学生展开面对面心灵上的对话,尊重学生个人对于历史的认识,积极地探索和发现历史规律。这节课,在“探索与发现”中设计了两个层面的研究:
1、学生讨论西安事变中为什么要逼蒋抗日。学生畅所欲言,发表不同的看法,引发争论。教师评议并且引导学生归纳分析历史事件时代背景的思考角度。学生不同角度的分析都可以看做是学生课前研究的成果,都是学生个性的展示,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思考成果,让学生明白自己为什么这样分析,自己思考的角度和立场是什么,这样的历史教学,就变成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反省的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个性,保护了这个年龄段学生的自尊心。
2、利用学生引发的争议,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归纳的角度,尽可能更多角度分析历史背景,认识时代的特征。让学生在历史背景分析中抓住主要人物所代表的阶层及其目的,把学生的兴趣和思维带入了一种更高的境界,课堂上学生自始至终保持着浓厚的探究兴趣,不再把学习历史看成负担,增强了学好历史的信心,享受着学习历史的乐趣,学生动手操作,使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归纳能力等都得到很好的锻炼,教学效果也比较好。
给学生探索的机会,也是给课堂生成问题、提升认识的机会。利用学生创造的素材挖掘内在的知识,正是我们注重课堂生成和尊重学生的重要表现。从学生的发现中,不难看出学生善于实验历史,完全能通过历史活动探索问题的本质。
三、迁移应用,让学生精于实践历史
在探索和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学生的学习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应在知识应用中强调应用历史的意识;不仅要让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还要让学生去发现和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精于实践历史。
在学生探索发现历史规律后,引导学生应用规律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即思考“为什么西安事变能够和平解决?”教师引导学生互相学习,与他人合作。同时鼓励学生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力图领会理解他人的想法,把别人的思路同自己的想法联系起来,反思自己的知识储备不足之处,认知自身解决问题存在的思维漏洞。
实践表明,把历史知识进行有效的迁移和应用,有利于发展每个学生的潜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利于学生主体性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高。
四、拓展延伸,让学生勇于研究历史
在新课程理念的背景下,教学中学生的情意因素被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来理解。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动机,更是指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在学生发现了历史规律、能比较熟练的应用后,他们必然会产生新的欲望,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时,我们应适当地提供一些材料,来满足学生进一步学习动机。
在这次课堂教学中,拓展延伸部分解决了三个问题,三个问题层次不断提升。第1个问题主要是培养学生从历史表象整合历史信息的能力。第2、3题,属于扩展应用类题目,让学生研究、辩论,得出更多的理性认识。
拓展延伸,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开发智力、促进素质教育等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勇于共同研究问题,探求历史的奥秘,可以开阔思路,培养能力,提高历史素养。
小结: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民国,是一个人才辈出、思想活跃的时代,代表着中国打破旧制度、创造新秩序的初步探索。作为“三观”正在形成还未定型的高中生,应该努力发挥杰出历史人物对于其人生的正面影响,用历史人物来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结局,学会积极的评价历史人物,并且更好的指导自己的人生规划。
总而言之,整个课堂教学用“激趣与导入”、“探索与发现”、“迁移和应用”、“拓展与延伸”四个基本环节,充分发挥导学案的作用,将学生历史学习和自我认知紧密联系。在学生主体在认识历史人物的过程中感受时代特征,抓住历史事件的时代背景和历史影响力,学会从不同角度、不同阶层、不同环境下理解并归纳历史事件的各个要素,将课堂探讨推向一个 新的高潮。
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课前查阅资料,了解历史人物,既提升了其参与课堂的热情,释放其学习历史的激情,又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历史人物对其人生规划产生了影响。在课堂探讨这一过程中,既激发了学生丰富自我认知、完善思维角度的积极性,又引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创造欲望,从而促进学生良好的历史思维品质的形成。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中谈到:“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培养这一意识,主要依靠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理解,转变其对历史学科长期以来认为只是单纯记忆应付考试的观念,让学生发现历史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现实生活中寻找历史的“影子”,从分析历史事件中归纳历史事件的认识角度,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学习历史和应用历史思维结合在一起。
(作者简介:张洁,女,汉族,陕西宝鸡人,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现任教于陕西省凤翔中学,从事高中历史教学工作。)
第五篇:诗意在对话中生成
诗意在对话中生成
——《山行》与《枫桥夜泊》教学 慈溪市周巷镇第二小学
许金苗
【教学内容】
浙教版小学语文第9册第15课《古诗四首》之《山行》与《枫桥夜泊》 【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理解诗义。
2、透过意象,感受诗情。
3、比较阅读,体验意境。
【课前准备】
搜集秋诗、秋词。【设计意图】
课程标准认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古诗以其凝练的语言,生动的意象,真挚的情感,优美的意境为教师与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而富有意趣的对话空间。本课试图利用诗歌文本特点,搭建师生对话平台,引领学生走进诗人内心深处,进行一次充满情趣和美的对话。【教学流程】
一、诵秋感愁,渲染气氛。
师生交流秋诗、秋词,这些诗词中弥漫着一种较为普遍的悲秋情绪。学生写“愁”字,说说 “愁”字上头为何是个“秋”字的理解,建立秋景与秋思之间的联系。
二、《枫桥夜泊》,品悲秋滋味。
1、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2、展开想象:诗人是怎样通过景物来表现愁思的。大胆猜想:诗人为什么而愁。意象统整: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朗读感悟:情境描绘中朗读,诗歌朗读中悟境。
三、《山行》,悟秋色可爱。
1、描绘诗人眼中的秋色。
2、比:杜牧的心境跟张继是否一样。赏:欣赏红叶图片,谈感受,诵诗句。悟:从一、二两句诗中体悟诗人的爱秋情怀。
四、整合拓展,升华诗意。
1、同样处在深秋,同样不得志,为何心境会如此迥然相异。
2、假如杜牧遇上张继,会对张继说些什么。
3、补充一些爱秋诗,如,《赠刘景文》、《秋词二首》等。【教学片段】
片段一:
师:古人说得好“一切景语皆情语”,就是说诗中的景物背后隐藏的就是诗人的感情。请同学们反复读诗,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对景物进行扩充,联系自己进行想象,体会一下诗人是怎样通过景物来表现愁思的?
生A:乌鸦在树上呱呱地叫着,十分凄凉、恐怖。诗人孤零零地睡在舟中是多么孤独、哀愁啊!
生B:诗人心中充满哀愁,却没有人可以让他倾诉心中的哀愁。他望着渔船里的灯火,心想渔民今天夜里捕鱼大丰收,多高兴啊,自己什么也没有,就更愁了。
生C:漫天寒霜多么冷,诗人的心跟这寒霜一般冷。„„
师:诗人彻夜难眠,他为什么而愁呢?
生A:诗人可能因为做生意亏本了,欠了一屁股债,怕债主逼债而愁。生B:我查过资料,诗人因为赶考没考中而愁。生C:诗人可能为觉得辜负了父母的希望而愁。] 师:想象一下,诗人临行前,母亲会为他做些什么?对他说些什么呢? 生A:母亲会为他收拾好行李。生B:母亲会嘱咐他早日回来。„„
师:这让人想起孟郊的一首诗—— 生:(会意,背《游子吟》)„„ 片段二:
师:从《山行》这首诗中描绘的景色来看,杜牧的心境跟张继一样吗? 生:一样,也是悲秋。师: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生A:我是从“寒山”上看出来的。“寒山”是树木叶子落了,光秃秃的山,看了让人觉得哀愁。
生B:我从“石径斜”中看出“愁”来的。石径弯弯曲曲,路一定很难走,怎么会不愁呢?
师:你们讲得有点道理。不知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这一路的红叶?这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啊?我们来欣赏一下。
(欣赏红叶图)说说你们的感受。
生:(说感受,诵诗句“霜叶红于二月花”)
师:二月春花是怎样的,回忆一下以前课文中描写春花的句子。
生:(背《燕子》一文中的句子:“青的草,绿的叶,各种色彩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
师:(背《春》一文的句子:“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得像火,粉得像霞,白得像雪„„)你觉得这二月春花怎么样?
生A:五彩缤纷。生B:生机勃勃。
师:可是这霜叶却比“二月春花”更红、更美!那杜牧的心境跟张继一样吗? 生A:有点不一样。开始他是愁的,后来看到了这么美的枫叶,就不愁了。生B:枫叶不经受寒霜就不会这么红,人不经历困难也不会成熟。杜牧明白了一个道理,就不再忧愁了。
„„ 片段三:
师:让我们来个异想天开,假如让杜牧遇到张继,会对他说些什么呢? 生A:张兄,你不要太在意了。人生难免会有挫折。其实,挫折有什么不好呢?它可以使你变得成熟。古话说得好:“失败乃成功之母。”你要坚信它,不要再伤心了,快从逆境中爬起来吧!乐观点,做一个生活的强者。记住,只有经历风风雨雨的打击,千锤百炼的磨练,人生才能放射出最耀眼的光芒。
生B:兄台,你落榜了,可未必是件坏事。俗话道,在人生的道路上难免会有磕磕碰碰,多一份挫折就多一份稳重。人生道路如果没有坎坷,而一帆风顺的话,摘到的果子未必甜哦。让我们重新开始,快乐地面对每一天。落榜没事,我们还可以去考,不相信每一次都考不中。
生C:兄台,我俩相遇便是有缘。我也劝你一句:遇到伤心事不要悲观,要分析一下为什么会失败,问题在哪里。做事不要太鲁莽,否则后果难预料;也不要太伤心,命运不相信眼泪。
„„ 【教学反思】
一直以来,教学古诗总是侧重于诗句的疏解,思想的分析,较少涉及诗歌意境的感悟,认为意境感悟对小学生而言是比较艰深的。因而,意境感受一度在诗歌教学中缺席。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诗歌意境教学渐渐被重视,而且出现了一些优秀的课例,如王自文的《古诗二首》、郑雪琴的《江雪》等。这一变化十分可喜,因为只有意境才能使诗歌发挥陶冶心灵的作用。
如何引导学生那颗幼小的心灵深入到那优美而又深邃的诗歌意境中去呢?我以为对话就是一道通向诗意的桥梁。如何展开对话?以上课例使我深受启发。
1、以互文构建广阔的“对话场”。
有人说,“诗不是锁在文句之内,而是进出历史、空间里的一种交谈”。这话指出,想要与诗交谈必须先得做到能够“进出历史、空间”。学生相应的知识、经验的储备成为他们能否与诗对话,走进诗歌意境的关键。现代解构主义互文读解理论认为,任何文本都是互文本;在一个文本之中,不同程度地并以各种多少能辨认的形式存在着其他文本,这些他文本有助于此文本的读解。因而,教师应该根据古诗文本,去唤起或开掘学生隐藏着的文字文本或经验文本,构建广阔的“对话场”,在交流碰撞、相互作用中加深诗意的理解。
以互文构建“对话场”,我认为可以运用以下策略:补充,如,课前秋词、..秋诗的交流,“愁”字的分析,意在渲染一种气氛,与新授古诗构成一个“意境圈”,使诗意感受显得丰满;联系,如通过联系《燕子》一文中有关春色的句子..以及《春》一文中有关春花的句子,让学生感受到二月春花的美艳,从而体会到霜叶的绚丽,作者对它爱得深沉;整合,如将《山行》与《枫桥夜泊》这两首情..感截然不同的诗歌整合在一起进行比较阅读,意境更加立体。
2、以想象催动心灵的对话。
意象是构成诗歌意境的主要元素,体悟诗意绝对不能回避意象。意象就是饱含着诗人思想情感色彩的形象,透过这些形象营造的情境进入诗人的心灵世界,就是由“象”而得“意”的过程,这一切必须借助想象。想象是学生与诗人、与文本对话的桥梁。如何激发学生的想象?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联系经验,寻言明象。语言背后形象的唤起,很大程度上得力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催化。在读诗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加以扩展,想象连缀成画面,便能获得深刻的形象感染。如在品味愁思时,让学生对景物进行扩展,然后切己体察,从而感悟诗人的情感:有的从“江枫”生发,扩展为隐隐约约的江枫,像妖魔鬼怪似的江枫,从中感受到诗人的孤独、忧愁;有的从“霜满天”入手,扩展为寒冷的霜,弥漫江天的霜,想到诗人冷得发抖,想到诗人心冷,从中悟到诗人的愁。
(2)创设情境,连类万象。所谓情境实质上就是一个富有形象感,充满感情色彩的场景或氛围。在情境的催化下,想象被激活了,枯燥的文字转化成了丰富的形象,丰富的形象又生发出更为多彩的画面,使静态的阅读注入了动态的生成,使隐含的诗歌意境逐渐显现,逐渐展示出它的美丽与动人。如展示红叶图片,唤起了学生心中“红叶似火”,“红叶像天边的火烧云那样鲜艳,那样壮观”,“红....叶像喝醉了酒似的姑娘,多么娇艳”等等形象,充分领略了“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绚丽景致,体验到了诗人对秋天热烈的歌颂与深沉的爱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