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管理现状与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时间:2019-05-13 00:24: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职校管理现状与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职校管理现状与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第一篇:职校管理现状与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职校管理现状与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摘要:职业学校的计算机教学在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普遍的问题是教与学都不够严谨,笔者通过对某个职业学校教学和管理过程进行深入分析,结合自己的教学改革实践,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对提高教学效率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改革

一、引言

众所周知,现今高等教育普遍从以前的精英教育变成了普及教育(985高校除外),以前高校学生的平均素质要远高于现在的高校学生平均水平,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说,基本上都是高考队伍当中的落伍者,其各个方面的素质可以说都比较差。笔者通过一年在职业学院的工作,深入了解其教学与管理模式,结合自身的一些体会,探讨一下职校计算机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二、职业学院教学现状

俗话说,顾客是上帝,而现在对于职业教育来说,学生也称得上是学校的上帝。首先从入学招生上看,很多学校每年在招生过程中都感到岌岌可危,甚至每年在高考前夕都会派本校招生办老师去基层中学,去游说中学的班主任做学生的思想工作,让成绩差的学生填自己学校的某个所谓好专业(当然好学生是不可能去他们学校的),通过多个职业学校调查知道,只要填了志愿,基本上都能够被录取,尽管如此,各个职业院校每年的招生任务名额仍然难以完成,甚至有些学校因为生源太少,发动全校的老师去拉生源,这让我想起来好像银行揽储一样。每个老师每年分几个指标,完成的有奖,没完成的就扣奖金,搞得老师人心惶惶,可见学生对于学校的重要性,然而学生的素质怎么样?完全是没有去考虑的,因为有时候招生的人数比填志愿的人数还多,还有得选择吗?其次看教学情况,此类学生在中学就没有养成认真读书的习惯,在职校想要他很好地来读书那也是不可能的,主要表现在上课迟到、请假的现象多,而进教室学习的学生比未进教室的学生也好不到哪去,人在心不在,偷看手机、混日子的多。课堂上,老师将计算机教学内容无论讲得多详细,学生们能跟得上的很少,而且课后马上就忘了,内容讲不动,提问题学生反应麻木,实验课上按老师要求来做实验的不多,反而上网、打游戏的大有人在,自习课安下心来读书、做作业的不多,看手机、聊天的却不少。这些现象非常普遍,而且屡教不改,这些严重地伤害了老师的上课和管理的积极性,学生浪费金钱、虚度光阴、毕业就失业实在令人痛心。

三、教学与管理改革分析与探讨

看起来学生好像是整个学校的衣食父母,是上帝。有了学生学校才能够生存与发展,但学校的办学宗旨应该是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创出品牌效果,要创品牌就得在管理和教学上下功夫,当然必要的宣传还是要有的,笔者觉得给全体老师下指标,靠老师去宣传发动不可取(大部分老师的专长是上课,而非对外交际),应该由专门的招生老师来做这些事,尽管这样可能费用要高一些,但效果一定要好,俗话说术业有专攻,刚开始可能看不出来,但时间久了,效果是很明显的(本人了解了几个职业中专,他们这种模式招生,生源一点都不愁)。学生来源各个职业学校都差不多,要培养出优秀学生,在学生进校以后,在教学与管理上就要从严要求,做到宽进严出,有条件的学校要采用封闭式办学环境,周末出校门也得?u班主任或学生辅导员假条才行。平时上课,做到严格作息制度,奖罚分明,不得随意请假,更不能旷课。教学过程像计算机课,由老师在上一次课后布置下一次课的预习任务,应要求学生前一天晚上做好相应的预习,完成预习任务,每次上课之前,都派班干部课前收齐快速检查,做出登记,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任何一个课堂,所有学生的手机都得全部关机上缴,统一管理(比如在教室前墙壁上放一专门存放手机的手机袋),并对手机进行编号,对号入座,不交者按违纪严肃处理。理论上课过程中,禁止学生交头接耳(讨论题目除外),要求老师注意改进教学方法,尽最大能力去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采用互动性强的教学理念,让学生从被动式接受知识变成主动式获取知识,从而培养起良好的学习兴趣。对于经验不足的老师采用导师制,并安排老教师帮带,理论课完成后至少每一章要有一次作业,便于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掌握。计算机实验课,网络可以开通,但要求在教师的监控下,比如在教师端装备监控系统。实验过程中,老师要加强实验指导,同时学生的所作所为也都应在老师的监控下进行,老师可以随时断掉某一台电脑网络,并对相应违纪学生提出批评指正。实验任务要求学生像上理论课一样先做好预习,预习任务同样要进行检查登记,以免学生一入机房就不知该做什么,要不就依葫芦画瓢,现炒现卖,一次实验下来根本学不到什么东西,即使学到一点知识,也严重地缺乏连贯性、系统性。在实验完成后,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每堂实验课的实验报告,它能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动手能力,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去应对,实验报告的成绩也要进行登记,作为期末考核的一部分,这个对于学好计算机来说当然是很重要的。

四、教学改革效果分析

笔者在该校工作期间,主要是负责2个班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并对其中一个班进行上述教学改革,17一班为改革班,数据对比如下:

班级名称理论答题合格率实践操作合格率期末考试合格率备注

17一班89.5%97.8%98.5%

17二班70.4%83.6%87.3%

从以上数据看,改革班的成绩明显优于另外一个未改革班。

五、结论

总之,笔者通过对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实践,已经较好地克服早期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的不足,通过改革不但提高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兴趣爱好,而且增强了广大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以后其他专业课程的教学打下了一个良好的铺垫。

作者简介:邓波,夏太武,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第二篇:《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摘要】培训性课程《餐厅服务与管理》的教学时间短,教学对象多样,教学内容针对性强,因此“学科式”教学模式与培养与“上岗人才”之间的矛盾更显突出。为解决这个矛盾而改革教学的实施办法,主要包括:围绕职业发展、优化教学内容、适当增加行业前沿知识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突出能力本位、优化教学效果、恢复与增强《餐厅服务与管理》课程的吸引力等。《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的教学必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强化服务的理念,改革教学的方式,方法,以学生为本位,用教学,用情服务,培养出知识型、智能型、服务型人才。

【关键词】餐饮服务与管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材

【中图分类号】F719-4;G7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6-0033-01

随着旅游业的高速发展,综合服务业的全面振兴,服务人才短缺等问题的日益突显,《餐饮服务与管理》是一门与企业实践工作紧密契合的学科,它更需紧跟时代脉搏,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职业人才的需求。近年来,职业院校不断挖掘教育资源,大力培养专业人才,旅游饭店对餐饮人才的需求仍难以得到满足。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餐饮与服务专业教育跟不上形势发展与变化,教学与实际脱节,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很快适应餐饮企业服务管理工作的需要。现将本人在十几年在实际教学中的感悟浅谈如下:

一、探讨实际教学中具体存在的问题

《餐饮服务与管理》属于旅游酒店类专业基础课,学生在学完《酒店管理概论》、《旅游饭店接待服务礼仪》等有关基础课程后,又学习的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主干专业课程,该课程由课堂理论教学和模拟酒店实操两方面构成。教师按章、节层层推进,具体教学中按先讲解概念,再介绍要点,最终以模拟实际酒店服务操作结束教学过程。现实的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严格的按照以上教学规则执行,但学生的学习结果并不理想,归结原因一方面为课堂效果不佳,纯理论课堂教学在提高学生课堂积极性、专业知识认知等方面存在不足,另一方面利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培养的学生,难以成为社会需要的实用技能型、操作型、管理型人才。分析具体教学中的弊端主要表现为:

(一)、教材陈旧,所学知识与实际情况背离

《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教材一般都选用知名度高的出版社出版的优秀教材,教材内容编排合理,知识点难易得当,较好的将理论与工作实际相结合。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其知识内容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不能做到同步更新。而在具体的教学中教材的使用长达5―10年以上,知识已远远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二)、教法理论与实训实操脱节

大多数的教师摆脱不了“一个人讲,学生在听”的传统灌输式教学方式,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怕学、厌学情绪明显;考试突击复习,被动敷衍,即使是动手实操,也是以完成任务的态度去做,不讲精准,不求熟练,缺乏创新;知识、技能老套、陈旧,与当前行业需求严重脱节。

(三)、教具有限

《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应配有专业的实操场地,该场地应模拟五星级大饭店的布局和标准,但职业院校现有的实训场地和有限的教学资源只能将基础的理论知识讲授给学生,学生所学知识与今后实际工作还有一定差距,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遇到相关知识环节又得从头再学。

二、新时期、新需求下《餐饮服务与管理》教育教学改革

综上所述,我们培养的旅游专业毕业生在实际工作能力方面以远远不能满足现阶段餐饮业快速发展的新要求。因此,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实用型餐饮从业人员,以就业为导向,根据餐饮专业课程和学生的特点,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教学形式与方法,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教学效果,已成为中职旅游专业教学当前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

(一)、课程内容应贴近工作实际

贴近工作实际的课程内容应打破原有的学科体系,任课教师应对酒店或餐饮企业服务与管理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围绕一线工作岗位的职业技能进行教学。我校与北京及宁夏本地多家星级酒店建立了合作关系,参考其高星级酒店的岗位设置,并通过与往届毕业生的交流,深入分析餐饮基本作业程序,以实践经验和技能为基础,突出职业能力,将课程内容分为:《餐饮服务操作技能》、《餐饮服务与基层管理》和《餐饮企业经营与管理》三部分。在分析工作任务的基础上将学生所学技能知识再细化为旅游酒店行业一线服务人员、基层管理人员和中、高层管理者岗位职业技能。

(二)、教材选用应与行业要求同步

选用优秀的理论教材,注重电子教案和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及时更新和补充行业正在运作的方式方法,完善其教学资料。适当推荐课程参考书目来对课堂知识点进行扩充;注重实训,突出实用,做到理论知识明确、技能训练操作规范、条理清晰,强调理论知识为技能训练服务,同时保证专业知识的完整性和连贯性;加大多媒体课件设计应用,情境、图片、视频有效运用,充分激发学生学习专业兴趣。

(三)、教学方法鲜活

案例教学可以增加课堂互动,活跃课堂气氛,能够正确面对餐饮管理人员、服务人员与消费者之间发生的各种问题,培养其学生正确的管理观念、工作作风、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对学生能力的锻炼和就业有着重要作用。实训实操,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学习积极性方面有着较大作用,学生以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情景模拟服务,加强学生对本专业的认知,对职业技能的领悟,培养其团队的动手、沟通和协作能力,有利于职业素养的养成。合理利用“项目教学法”能够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让学生掌握全面的餐饮服务技能以及规范化的餐饮服务程序。

(四)、教学手段多样

餐饮服务与管理教学可有效采用多媒体课件、视频播放等多种形式,丰富教学内容、增加教学信息量和趣味性,来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作为职业院校旅游酒店专业课程,应积极开拓实践教学环节,建立和完善模拟中、西餐厅课程实训室,逐步满足和确保学生餐饮服务与管理在校内实践性的教学,加强产学合作,并积极开拓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服务性与基层管理性实习提供全真实践环境。

(五)、优化教学资源

学院可不定期的聘请旅游专业专家到校指导学习,多项目的学习和实训实操让不同的专家与教师担任多项目课程教学过程中,分配其教学任务,充分发挥业内精英和专业教师个人之长,突出行业实践,贴近工作实际,以增加学生学习兴趣,更充分发挥原有教学资源优势,放大教学效果。现实的教学环节中,因各种因素影响我们的实训环境还远远达不到理想中的要求,而解决的最好办法就是分学期的安排学生到校企合作的星级饭店顶岗实习,顶岗实习在最大程度上优化了学校的教育资源,同时也弥补了没有真实服务环境的不足,使学生在真实的服务环境中积累丰富服务与管理经验,奠定扎实的基础。

(六)、加大投入,建立生产销售真实环境。

建立真实体验服务与管理,校内设立经济型商务中心,方便学生自助使用,以成本价或接近于成本价结算,借鉴澳大利亚威廉?安格里斯学院的经验,创造生产、服务、销售的真实环境,教师是餐厅经理,学生上操作课轮流下厨、轮流扮演服务员,为顾客(学生)提供物有所值的规范化服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餐厅设计、餐台布置、点菜上菜、洗碗翻台,全程实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客观直接感受,动手能力迅速提高,学生走出校门、走上工作岗位更能得心应手。

总之,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课程建设本身也是一个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完善和充实,促使学生开阔眼界,更新职业观念、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提高岗位能力和综合素质,逐步获得职业技能、就业本领和创造能力,成为既有专业理论又有职业能力的技术人才,因此,餐饮服务与管理的课程建设还需要教学实践推动其前进。

参考文献:

[1]尚生锐“餐饮服务”教学中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中国科教创新新导刊 2012(8)

[2]褚治宏、钱小琴关于《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改革的思考现代教育管理 2012(10)

[3]余菲菲、左仲明应用型高校《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建设研究池州学院学报 2011(6)134―136

[4]黄兰兰、刘怀项目教学法在“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 学理论 2010(2):199―200.[5]马开良高职院校餐饮服务与管理教学改革探析职业技术教育 2009(20)

第三篇:会计专业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现状分析与对策

会计专业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现状分析与对策

摘要:财务管理课程具有内容多,涉及面广,公式复杂等特点。本文通过对本课程期未考试试卷分析,统计出平均失分情况,再结合知识点调查问卷分析,了解到大多数学生财务管理课程的学习现状,提出了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设思路。

关键词:财务管理;期未考试

一、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一)历年期未考试试卷的分析

财务管理课程是会计专业的核心专业主干课程,作者有十多年丰富的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经验,对财务管理课程中知识点的重点、难点、难易程度已经基本能做到熟练把握,2014年9-10月份,从学院试卷库随机借来共6本约339份财务管理课程的试卷进行分析。将试卷中出现频率高的知识点进行汇总,共统计汇总出下列共9个重要且考试出现频率较高的知识点:

1、资金时间价值;

2、财务杠杆;

3、筹资方式(个别与综合资本成本);

4、债券的价值;

5、股票的价值;

6、项目投资;

7、存货经济批量;

8、每股利润分析法(无差别点EBIT法);

9、收益率。然后将每份试卷中的这九大知识点进行失分率统计汇总。从试卷分析统计数据表一来看,九大知识点平均失分率降序排序如下表一:

根据上表数据,得出试卷知识点的失分率最高的知识点是8每股利润分析法(无差别点EBIT法),达到55.38%,学生失分情况是超过了一半以上;同时失分知识点超过一半以上的还有2财务杠杆,9收益率。失分率最低的知识点是5股票的价值。为更进一步了解失分情况,作者本人从上面339份试卷中找到约20个左右对应的学生单独谈话,这些学生认为因为下列的一些情况,让他们的考试成绩还更高了些:(1)监考不严;(2)改卷比较松;(3)考试前老师已针对性进行复习(划重点复习);(4)试卷偏易;(5)试卷的覆盖面不广分数集中。如果没有以上一些情况,失分率还会更高一些。当然,比如股票的价值,是因为试卷中只出了单选题分值少且较容易,所以学生的失分率就低了。因此,通过对试卷的分析,还有与学生谈话的补充,都充分说明目前我校会计专业财务管理课程的学习效果不是很好。

(二)财务管理课程知识点问卷调查分析

2014年11月份,为了更全面反映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的真实情况,弥补试卷分析的不足,作者本人精心设计了财务管理课程知识点问卷调查表,对财经学院2012级会计本科120名学生、财经学院20名本专业任课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再次对财务管理课程重点、难点知识点掌握情况进行再一次的确认。根据教师的调查问卷结果,问卷中所列示的知识点的平均重要程度中重要是94%,难点是73%,一般是4%,不重要为0。教师认为的重要知识点与对试卷归纳的重要知识点是保持一致的。从老师反映的教学方法描述,基本都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老师讲,学生听,老师是课堂上的主角。对学生的调查问卷,认为知识点平均掌握度很好的是17%,一般的是19%,较差的是64%,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知识点掌握较差,学生知识点掌握较差原因主要是:内容多,好难,公式好多记不住,老师讲得不好,听不懂,照本宣科。

二、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目标与教学定位不明确,没有考虑学生实际情况

我校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采用的是本科培养模式,但本科也分为一本、二本、三本,由于录取分数相差较大,会导致学生学习的状况相差很大。我校会计专业录取的学生文科学生居多且大多文化基础比较弱,学生无论从学习能力,还是从学习的主动性,学习进取心上都与一本的学生存在很大的差距。决定了教学目标,教学定位上要区别于一本院校的学生。

(二)教学内容重点、难点不突出,备课不充分

较多老师在教学内容上没有突出重、难点。授课内容的选择比较随意,要么挑简单的讲,要么所有内容都讲。由于学生基础差,部分有经验的老师专挑简单的知识点来讲,因为学生难得知识点也不听懂,所以认为讲了也是白讲,这样就导致很多学生学不精,学不透,阻碍了专业知识的学习;对于经验不足的新老师来说根本不管学生听得懂听不懂,所有内容不分重、难点全部都讲,结果累得要死,学生又听不懂,导致教学效果差。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还比较落后,课堂上吸引不了学生

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目前我校大多采用的还是讲授法,教师从上课开始讲到下课结束,最多让学生做几个题目。多媒体教学也用的较少,以黑板和粉笔为工具。

(四)教学经验不太丰富

本校教师以青年教师为主,教龄5年内的教师占了一半以上,教学经验相对缺乏。

三、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

《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改革的重点是在学生难掌握的知识点上如何突破,如何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如何改革,让学生听得懂,学得会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明确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会计专业财务管理课程主要教学目标应放在一是相关考试通过需要,即要会计算做题目。一般情况下,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在从事会计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参加助理会计师、中级会计师的考试,若更上一步的话在校考研或者还要考高级会计师等都是离不开财务管理这门课程的考试。二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即财务分析决策能力。当然要达到管理财务的分析水平,能进行财务风险预测,这需要一个系统的学习与工作经验,而不是仅仅学习一门财务管理课程就能达到这种能力的。

我经常告诉学生,只要会计算才算是学会学好了这门课。因此学生需要把基础知识学扎实,能完成书本上大多数的计算题,能使计算能力达到一定的高度。教学重心放在对理论知识点的归纳理解与计算步骤上,通过计算的过程来理解理论知识,通过理论知识来引导计算过程。教学内容上要突出重点、难点。

(二)从学生角度充分备好课,讲好课

抽象的理论及难度大的计算,应该将书本内容提炼,言简意赅转化为学生易懂语言。比如在讲“财务杠杆”时,我会画一个物理学上的杠杆图形,并用“支点、小力、大力”来解释它,支点是利息,小力是息税前利润,大力是每股收益;由于固定财务费用的存在,息税前利润的变动会引起每股收益更大的变动,财务杠杆=每股收益/息税前利润,这时概念与公式都能直观展示出来。这样处理了以后,知识点显得非常生动形象,学生也很容易听懂并记住,教学效果一下就提高了。

(三)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吸引学生听课

提倡多元化教学方式,以启发性教学为根本指导思想,结合互动式、归纳式、案例式和情景式等教学方法。开设财务决策分析模拟实训课、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并用。

(四)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要让学生有自信心。教学过程中要能及时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只要看到学生的亮点就及时鼓励、表扬学生,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五)加大专业教师培养力度

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有计划安排年青老师多参加课程进修、到企事业财务部门挂职锻炼、参加相应专业的论坛等,另外还应多渠道引进优秀人才。(作者单位:江西科技学院)

课题项目:会计专业《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JXJG-14-24-4

参考文献:

[1] 陈明,赖苏彬.深入推进CDIO理念加快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改革[J].图书情报工作,2011-02

[2] 顾新连.关于财务管理教学创新的几点思考[J].会计之友,2009-03

[3] 张纯一.财务管理课程改革的实践探索[J].中国商界,2010-09

第四篇: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

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一、课程改革和教学工作的简要回顾

(一)取得的主要成绩

上海市在一期课改的基础上,于1998年启动二期课改试行工作,2004年起进入全面推广阶段。目前,全市中小学已有一半年级实施新课程和采用新教材。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和幼儿园广大于部与教师的共同努力和主动实践创造的基础上,“二期课改”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二期课改”从设计到实施形成了不少特色与亮点。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构建了“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三类功能性的课程结构,并将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落实到新课程的德育新体系之中。为新课程实施搭建了基于信息化平台的课程资源与技术支撑系统,实现了科普教育和历史文化等社会资源与课程有机整合。课程改革为学校教育带来了具有本质意义上的变化。

2.“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正逐渐内化为校长、教师的教育行为。“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正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3.“健康第一”的思想越来越明确。从《体育与健身课程标准》的实施到学校体育工作会议的召开,上海市积极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精神,开展学校阳光体育活动,体育课程内容与实施形式日益丰富。

4.课堂教学面貌不断改观。师生关系日趋民主和谐,课程三维目标的落实受到关注,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积极而深刻的变化。

5.教师队伍与新课程共同成长。广大教师、教研员的思想观念和专业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学校为教师搭建平台,不断推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广大教师结合本地本校的实际,积极参与了改革实践,开展了“做中学”、新基础教育实验、小班化教育、研究性学习等等改革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6.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教学研究十分活跃。广大教师的职业生活方式正在发生变化,由个体的、封闭的、被动的、简单的执行,转变为自主反思、合作互动、主动开放、实践探索、勇于改革的新型教研之风。各项有利于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的教研制度、学校文化正在逐步形成。

7.课程与教学管理的良性运行机制初步形成。几年来,市、区县和学校分别建立或加强了课程改革或教学工作的领导机构,并发挥了规划、调控、组织实施等管理职能。

(二)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

虽然“二期课改”和教学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还存在着影响新课程实施的诸多问题。目前课程改革和教学工作面临的挑战和突出问题主要反映在以下方面:

1.基础教育发展水平同上海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还有差距。教育现代化不仅是硬件建设的现代化,更是内涵建设的现代化,内涵建设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学生综合素质和教育质量的明显提高。保持上海基础教育的优势,必须加快课程与教学改革步伐。通过更加科学合理地安排学生的时间、精力和作业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给学生更多空间主动学习,让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张扬和提升,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2.学校教育教学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尚不完全适应。素质教育,从整体情况来看,特别是在实践层面,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比如,如何有效地解决校长对课程和教学工作的领导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校长对于课程和教学的领导,主要包括制订学校发展规划与课程目标、健全学校课程发展的组织、打造合作进取的教师团队、营造合作对话的氛围、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建立学校与社会沟通的渠道等,需要广大校长的创新实践和能力积累。

3.教学效能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还存在差距。部分教师教育教学方法陈旧,课堂教学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影响和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是导致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之一。总之,围绕课程改革和教学工作,我们要认真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才、教什么内容以及怎样教,如何认识不同学生独特的智能优势,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以及相当一部分学校存在的教学效能低的问题。

二、深化课程改革和加强课堂教学的几项重点工作

今后一段时期,“二期课改”和学校教学改进的主要任务是加强课程实施环节,努力改进教学工作,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积极探索新思路、新途径,努力实现课程改革目标,为此,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实行“两个调整”,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1.调整中小学课程。目前,我们重点部署小学一、二年级的课程调整。本学年下半期,我们还将对整个课程方案和各科的课程标准进行修订。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我们调整学校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之一。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既有教育外部,如家长期望值过高和社会就业压力过大等原因,也有教育内部,如课程和教学的原因。当前,我们首先应从教育内部入手,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为此,针对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状况,我们调整了低年级课程,在小学一年级入学初设置2-4周学习准备期,从学科和综合活动两方面,加强小学与幼儿园课程的衔接,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小学学习生活。学习准备期内要适当放慢教学节奏,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习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注重师生情感交流。学习准备期设置的综合活动,今年在50所课改实验学校先行实验,明年推开;但是对小学一、二年级教学进度的调整,今年就全市推开。小学一、二年级语文篇目减少35篇,从215篇减少到180篇,识字量和写字量分别减少300个和100个。数学通过删减和后移教学内容,使得学习进度得到减缓。英语也减少了课时量,小学一、二年级,英语周课时从每周3节减少到2节,教学内容减少五分之二。为配合《关于小学一、二年级课程调整方案》贯彻实施,市教研室制订了《关于小学学习准备期实施指导意见》,提供了实施案例。

为了配合课程的调整,也从长远改革教研方式入手,我们建立了上海市中小学课程与教材改革网络互动平台,于今年8月23日开通。目前先从小学的学习准备期和一、二年级的语、数、英学科教学开始,将来要拓展到小学所有学科。我们希望广大教师能积极参与这个平台的交流,来解决信息及时传递的问题,来通过互动创造更多鲜活的资源,从而提高教研的质量和时效。

2.调整中小学作息时间。上海市从1999年起,规定中小学于7:45以后安排集体教育活动。为保障学生睡眠时间和身体健康,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市教委从今年2月起选择卢湾、虹口、浦东新区、嘉定4个区开展“推迟中小学集体教育活动时间”的试点工作。试点学校都适当推迟了集体教育活动的起始时间,小学试点学校一般推迟至8:00或8:15以后,初中试点学校一般推迟至8:00以后。调查统计结果表明,试点区多数教师、家长与学生基本接受试点时间,尤其是家长接受度最高,说明以前对推迟集体教育活动时间的担心是可以解决的。试点最大的收获就是学生的睡眠时间有所增加,社会反响良好。在总结4个区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市教委经研究,决定2007学年在全市进行全面推广。小学和中学(寄宿制学校除外)分别实行上午8:15以后和8:00以后安排集体教育活动的作息制度。

在全市全面调整学生作息时间,就是要让更多的学生的睡眠时间有所增加,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促使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得到减轻。当前,仍然有些学校、教师存在错误的观念,认为学习时间长学习成绩就好。这种观念错在没有把学生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没有把教学效率作为关键因素,这是缺乏教育智慧的体现,不利于素质教育的深人实施和课程改革的推进。

(二)做到“三个加强”,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1.加强思想和理念引领,进一步提高课程领导力。新课程方案在学校中是通过校长领导下的教师队伍创造性的劳动变为现实的。校长的教育理念及其行为直接决定了课程在学校中的实施状况。目前,在新课程实施中仍有相当一部分学校在观念上还没有很好地转变,有的学校并不完全执行全市规定的课程计划,存在学校随意增减课时,教师随意拔高教学要求等现象;校长的课程领导力显得比较薄弱,个别校长不同程度地脱离教学一线,不熟悉教学业务;个别名师远离课堂,无法引领学科发展,教师主动参与课程建设氛围还不够浓厚。

因此,各校一定要提高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形成以校长为核心的合作团队。校长作为学校教学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要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狠抓学校教学管理,重点要加强以下方面的领导:

第一,加强学校课程与教学计划的领导。学校要在校长领导下始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根据《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和市教委颁发的课程计划,统筹人、财、物等资源,本着有益于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有益于学生全面、有个性的发展,有益于体现学校办学理念与特色等原则,科学制定和有效实施学校课程与教学计划。编制学校课程计划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合理规划、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校长要引领教师,不是为了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而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而要确保校本课程服务于学校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校长应依靠教师智慧,大胆探索,在学校教学计划的一天作息时间安排、一周教学活动安排和学校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方面形成特色。

第二,加强课程实施过程的领导。校长要用正确的教育思想引领教师实施新课程,要深人课堂教学第一线,分析教学动态,抓住主要矛盾。要深入课堂听课,摸清课堂真实情况,要抓住教学环节中的问题,研究如何改革教学过程、教学方法。要提高课程实施的有效性和到位度,尤其提倡校长在课程实施中对教师的专业支持,充分关注课堂中的疑难问题,关注教师教学中的困惑,引导和指导教师改进和完善教学改革的策略和技能。

第三,加强对校本教研的领导。校长要为教师参与课程改革提供民主、开放、协力、合作的氛围,为每一位教师创设发展的机会、条件和空间,不管这位教师今天的基础怎样,组建强有力的教师团队。要健全并完善各科教研组织,制定符合实际的校本教研制度和可行的实施方案,以“研”促教,以教促“研”,实现研训一体。学校要对校本教研工作过程与质量进行监控与评价,定期检查制度运行情况,不断提高校本教研工作质量。要选配好教研组长,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通过教研组集中精力聚焦课堂教学,针对实际问题开展教研活动,增强教研组的活力。教研组要通过“专业引领”、“同伴互助”和“自我反思”来主动适应课程改革执行力提高的需要,执行力通过教研组发挥,使学校整体教学质量持续发展。

2.加强学校教学,增强教学的有效性。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这是教育规律决定的。当前,我们正在进行的教学改革,就是要改变陈旧的、低效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来加强对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加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加强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主要落实到以下三个环节:

第一,要正确把握教学目标,注重教学目标、过程与结果的一致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作为教学目标,大家都已清楚。但是在当前课程改革过程中,有的教师只注意教学过程中的形式,而没有很好地把握活动的目的和目标,教学过程与教学目标相脱离。对三维目标的整体把握,还需要我们认真学习和研究课程标准,把握学科核心教育价值,把握教学内容的核心教育价值,由此准确定位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其次,教学目标要强调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三,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要回应教学目标。“师生互动、平等对话、关注过程”的师生关系和课堂“生成性”现象是课堂教学中比较关键的一个问题。教师确立了正确的学生观,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师生平等,才会很好地利用学生“生成性”资源。从某种程度说,教学过程和结果的有效性取决于和谐的师生关系。

第二,要切实加强教学常规的有效落实,提高教学质量。当前,很多学校比较关注上课,但是对备课、作业练习、个别辅导等环节重视不够,从而导致紧密连接的教学环节有些脱节。以作业环节为例。去年有一封家长写给上海市委领导的来信转到市教委,说有的语文教师忽视教学的特点,为提高考试成绩,反复让学生抄写大量的字、词、句,而忽略了字、词、句相互关系的教学与练习。有的老师让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每天滚动抄写语文课文后的字词,今天抄写1-10课,明天抄写5-15课,以此类推,最多时,学生一天居然要抄写20课的字词。要求家长念,学生写,占用了家长大量时间,学生也产生了不满情绪,还影响了其他学科的作业完成情况。来信人列举了教师不加选择、盲目布置作业的例子:有一次长假期间,仅语文一项,学生每天要抄写古诗1首、课文2篇、外加课文后字词,还有小作文6篇。老师的盲目使天真的孩子只能趴在桌前,写啊写,一个假期没见孩子好好玩过,真是又可怜、又可悲。

当前,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对作业效度的轻视几乎是个“致命伤”。从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状况精选有针对性的作业,到认真逐一批改作业,再到发现学生的认知差异实施个别辅导,这个过程实际上是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反馈——矫正——改进的循环过程。这个循环既能让教师清晰地了解学生现有的学习程度,又能为下一轮的教学找到扎实的新起点。青浦20世纪80年代的教改实验,就是强调抓反馈。但是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常常出现一种现象:教师缺乏对学生学习状况的分析,又不加选择地压给学生过量的作业,刚才的例子都可以说明这个问题,以为只要多做练习就能提高质量,作业之后既不批又不改,只让学生自己对答案,耐心的“面批”不见了,有效的“订正”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无穷无尽的、千人一面的“一课一练”,这样的教学能有效吗?高效率作业环节的缺失把教学的连贯过程“拦腰斩断”,反馈失去效用,辅导又不跟进,学生学习成了“夹生饭”,而考试和下一轮教学又按部就班地叠加上去,这样,学生的负担能不重吗?面对社会对小学生无效作业过重的反映,我们要想一想,我们是缺乏面对问题的勇气,还是缺乏解决问题的激情?为什么这样的低级错误长期存在、反复出现?对这样的问题,难道我们熟视无睹、麻木不仁,难道我们就听任一代一代家长,一代一代的爷爷奶奶,在对教育的抱怨中积淀起对教育的不满,从而转化为对党、对政府、对社会的信任危机吗?学生课业负担问题,原因很复杂,但是能不能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做起,从小学做起,尤其从一、二年级做起?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谁来对这些行为负责?教师个体的教学行为差异性是很大的。对有偏差的教学行为,如果校长不抓教学,教研组不抓教学,没有人干预,也没有人通过业务学习和研究予以帮助提高,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小孩子往往就耽误在这个过程里面了。因此谁来承担改变教师教学行为的责任?如何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

假如说减负可以先从小学做起的话,那么全市 626所小学(含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小学部),一、二年级共6255个班级,按照每个班级2名教师计算,共有1.25万名教师;626位校长,每人平均带20位老师。通过加强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去带领1.2万多名教师,如果有上述类似的低级错误的话,就要予以纠正。端正教学行为,这是校长课程领导力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日常的基础管理工作,更是教研工作的内容。因此,如果说整个基础教育课业负担的减轻条件还不是很具备的话,我们就先从脚下做起,从小事做起,从可以做的事情做起。因此,我有三个想法:第一,626位校长行动起来,加强领导,承担责任;第二,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部门行动起来,给学校以专业支持和指导;第三,市教委教研室、督导室下学期组织教学调研,就本次会议的贯彻和提高教学有效性问题开展调研。只要大家行动起来,凭借上海基础教育的优势,我们是能够解决小学特别是小学低年级教学中的此类低级错误的。

以上是作业环节,当然还有个别辅导。上海基础教育是最有条件做好个别辅导的,因为,上海基础教育的班级规模在全国是最小的,小学普遍推行小班化教学。个别辅导和指导的重点是学习困难学生,目的是促进全体学生的进步和提高。

第三,要重视评价与考试的有效性。目前,考试难度层层拔高的现象普遍存在,区级统考难于市级统考,学校考试难于区级统考。在同一课程标准要求下,各级的考题难度相差很大,这是一种误导。在这里,我要重申,学校和教师必须根据课程标准制订科学的学习评价标准,不得随意拔高考核和考试要求。同时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注意不同学生的个性特长,注重纵向发展,淡化横向比较,使评价真正为改善教学工作、提高学生学习信心、引导学生有效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服务。

(三)进一步加强教研队伍建设,提高教研队伍综合素质

目前,从总体而言,上海市、区教研员队伍结构比较合理,深入基层服务学校和教师的意识较强,受到基层学校老师和领导的认可。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有些教研员忽视学习、精力分散、作风浮躁,凭主观经验行事;有的不深人课堂教学第一线,抓不住教学效率的主要问题;队伍的专业结构也有待进一步改善。为此,我提出以下三点意见。

1.要加强学习和研究,提升自身学科教学素养。教研员要引领和指导学科教学,首先要把握学科教学发展动向和国际上学科教学的发展趋势。其次要认真研读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把握上海课程改革的方向,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好学科教育的改革方向。目前已进入终身学习时代,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这就要求教研员必须不断进取,不断学习学科教育的前沿知识,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2.要深入学校,把握本学科教学的基本情况和发展趋向。听课和评课是教研员的基本功,教研员必须聚焦教学,深入学校第一线,不仅听课和评课,还要有意识、有针对性地收集学科教学的信息,包括教学基本环节,如备课、上课、作业练习、个别辅导、测试等情况,校本教研活动情况等;对教学中的问题,要拿出数据分析,真正把握本市、本区县、本学科的真实状况。每个教研员必须扎扎实实地到基层,做好具体信息的积累工作,对情况进行科学分析,把握真实情况,研究与解决主要矛盾和问题。各区县的每个教研员,每学期末和每学年末,要完成本区学科报告,既要有定性的分析,也要有定量的分析;既要有教育质量的分析,也要有原因分析和改进措施等,从而不断提升教研水平和学科教学质量。

3.要提高教研品质,加强专业引领。教研工作性质需要教研员既要有一定理论水平,还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在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将实践提升为理论中发挥关键作用。因此,教研员必须强化基于实践的应用性研究。要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和办法,以指导学校课程和教学实践。目前教研员队伍面临新老更替,新教研员要向老教研员学习,一定要亲历课堂教学实践,在教学实践中学习、钻研,不断积累经验,成为教学和研究的行家里手。

三、建立社区和家长有效参与课程改革的新机制,营造有利于加强教学工作的社会氛围

课程改革是一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大工程。由于其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因而必须积极探索学校、家庭、社会积极参与的新体制和新机制。这里我着重强调的是家长的参与。家庭是未成年人成长的重要环境。家长是学生成长的第一老师,家长对课改和教育质量的理解直接影响到学校课程改革的有效推进。据调查,在家庭生活中,中小学生家长投入时间与精力最多的是对学生的学习辅导,最少的是体育健身锻炼和兴趣培养;最关心的是子女学习成绩,据调查,其中小学生家长为61。4%,初中生家长为51.9%,高中生家长为49.8%;超过半数的家长为孩子布置家庭作业,其中70.2%的小学生还要完成家长布置的作业,48.9%的小学生参加课余补课。针对家长在子女教育中的现状,为有效推进课程和教学改革,当前要着重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

要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引导家庭积极参与学校课程和教学改革,帮助家长了解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教育规律和教育发展形势,以及学校实施课程改革的情况,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和发展潜力,选择孩子的期望目标和教育方法,引导家长确立素质教育理念,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前不久,《新闻晨报》上曾刊登一篇报道。题目是“家长发帖怨学校,学校大方纳良言”,说的是上海市实验学校中,一位一年级学生的家长,在一个网站发帖子诉说自己的苦闷,埋怨学校导致了孩子的学习压力过重。这个帖子被学校小学部毛老师读到,毛老师立即组织人员召开会议,了解情况。学校还在一年级93名家长中,做了无记名调查。根据结果,校方采取了一系列的调整措施。家长很高兴,被学校的态度和及时行动而感动。学校也表示希望多听到家长的意见和建议。这则新闻让我感到,第一,学校的服务精神和有效调控的行政效率值得学习;第二,我们确实需要这样的沟通体制来及时调节家长和学校,实际上是教育和社会的矛盾,如果教育服务提供者与被服务者之间一旦有问题都能及时地得以调节,那么整个教育与社会关系就会更加和谐。

(二)要进一步依法规范中小学、社会教育机构和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的办学行为

为了形成有利于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我们教育部门首先要加强公办中小学和幼儿园校舍的管理,严禁各公办中小学和幼儿园在正常教学时间内将校舍和教学设施设备等资源租借给社会力量办学机构开展办学活动。严禁各中小学、幼儿园、社会教育机构和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举办以中小学在校学生为对象的学科类训练班、补课班、提高班、辅导班以及针对学龄前儿童的各种外语和学科班。禁止中小学幼儿园以各种形式参与社会力量办学机构的联合办学行为,组织或变相组织各类办班并且收费行为。严禁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动员和组织本校学生参加社会力量办学机构举办的各类办班补课。今年上半年,市教委宣布取消中小学英语等级考试,这是减负的措施之一。有的社会机构把该举措作为拓展市场的契机,纷纷宣布要组织中小学生的外语等级考,社会反响很大。市教委对此态度明确,首先教育行政部门及其下属单位以及中小学校不参与各种面向中小幼学生的社会考试的主办、动员、组织工作,市教委将继续对面向中小学生的考试予以清理和梳理,并分别采取相应措施。第二,进一步要求所有中小学不将各种社会考试的成绩作为招生的依据,如果学生自愿参加各种社会考试,成绩不记入学生学习成长记录册,不纳人综合素质评价范畴,不作为学校招生录取的参考依据,不得将学生各种社会性考试的成绩作为学校评价和招生评价的依据。

四、认真贯彻会议精神,切实加强教学工作

这次会议务虚和务实相结合,即既要统一思想观念,明确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明确各教育机构、各教学岗位相关的主要职责和工作方向,又要把具体任务切实落实到工作实践中,按照会议要求,采取有力措施,推进课程改革健康、有效的发展。

(一)组织学习,转变观念,把任务落实到工作计划中

这次会议后,建议区县和学校组织校长、教师学习讨论,真正转变观念,在认识上提高对新课程的理解力,在行动上提高对新课程实施的领导力。这次会议下发了一系列文件和附件,都是针对当前教学上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的是课程计划层面的,有的是课堂教学层面的,有的是教研工作层面的,有的是队伍建设与培训工作层面的等;从责任看,有的是区县的,有的是教研部门的,有的是考试部门的,有的是学校的,也有的是教研组或教师的责任。所以,要真正落实会议精神,就要分层明确责任,明确要求,并将要求落实到各个层面的工作计划之中,并认真执行好计划,定期检查计划的实施情况。

(二)抓好培训,明确要求,提升教师实施新课程能力

针对小学学习准备期的实施,8月22日市里已开始组织面向全体区县教研员和课改基地学校试验教师的培训,接着,区县和学校也应该安排培训活动。培训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提高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当前,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必须落实到课堂有效教学上,教学各环节的均衡提效是主要的着眼点。所以,不管是区域性集中培训,还是校本培训,都要切入到教学环节尤其是较薄弱环节的问题上,分析要实,导向要正,效果要看得到。

(三)注重调研,了解实情,将研究、指导、服务落到实处

目前是课程转型、课改转段(由试验阶段转向推广阶段)的特殊阶段,改革推进中出现问题是正常的,包括观念更新、资源配套、教师适应等问题,关键在于我们要及时掌握并且研究解决这些问题。所以深人调研,了解实际,尤其对一些全局性、倾向性的问题及时研究和应对,才能把指导和服务落到实处。

(四)及时总结,积累经验,推进课程改革健康、有效发展

对照课程理念的高度来衡量自己的行动,回顾走过的路程,总结成功的经验或不成功的教训以改进工作,这是推进课程改革事业的必要任务。上海基础教育的传统之一是区县和学校主动改革、奋勇争先,特色实验、层出不穷。我们的课改方案设计已经总结和吸取各区县和学校的改革经验,今后,我们仍要重视对经验的总结,以辐射成功的经验来推进课程改革的健康发展、有效发展。

第五篇: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摘 要: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在提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形势下,传统的纯理论教学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针对宿州学院的实际情况,文章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初探。首先,文章对该课程现有的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在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教学思想及教学资源的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改革对策。

关键词:仓储与配送管理;教学改革;探析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0 引 言

近年来,随着物流业的快速发展,相关物流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增加。仓储配送作为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产业。对于物流企业来讲,如何提高仓储配送工作效率,降低仓储配送成本,从根本上提升物流管理水平,是企业必然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那么为了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学校如何培养出适合的人才至关重要。目前,大多数本科院校是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指导下进行办学定位的,宿州学院也是其中之一。在这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驱动下,学校以及教师如何针对专业特征和社会需求,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进行人才培养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本文主要以宿州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为研究对象,针对《仓储与配送管理》这门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进行探索。

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教学现状

1.1 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介绍

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是宿州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针对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以及市场营销专业选修物流管理方向的学生设置的专业课。

目前,学院针对这门课采用的是宋文官主编的《仓储与配送管理实务》(第二版)教材,总共36课时,2个学分,该课程的培养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学生能够掌握仓储业务基本知识、库房规划、储位管理、入库作业、在库作业、流通加工作业、补货作业、出库作业、退货作业以及配送作业的相关理论知识。

其次,学生在掌握以上理论知识之后要能够利用相关软件进行各个作业的操作,熟悉各个环节的流程。

1.2 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培养目标

学院针对该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一个全局的要求,而相关方面没有实时根据社会发展情况系统、明确地制定一个层次清晰的目标。任何事情的开展都是建立在一定目标的基础上,如果目标明确,那么就有利于事情的进一步规划和开展,最终为更好地实现目标而服务。同样,课程的教学亦如此。

(2)教学方式

现在学院针对该门课程的教学方法基本上是:教师在讲台上通过板书或多媒体进行讲授,学生在下面听、做笔记;然后期末通过考试进行测验。通过对目前在校生以及刚刚进入实习阶段的13级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调研,发现这种教学方法培养的学生,确实不太适合目前物流行业对相关物流人才的需求标准。他们反映:在学校学习的仓储理论知识,纯粹是应付期末考试,考完试就抛掷到九霄云外,进入实习单位后,对于相关的操作流程、相关仓储设备完全摸不着头脑,称这门课白学了,与实际情况完全衔接不到一起。

(3)教、学思想

在这方面,相关教师潜意识里首先是想到根据学校该课程设置的培养方案,规规矩矩完成教学任务,讲授相应的课程量,即完成任务,是一种被动式的教学思想。因而学生在听课时也就是被动式的听课,即一种被动式的学习思想。在这种思想的驱动下,学生不能够运用相应的仓储理论知识联系实际问题去思考、去分析,切实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4)教学资源的利用

目前,学院逸夫楼教室都配有多媒体设备,以及相应的物流实验室设备及相关物流仓储软件,虽然不是特别的完善、齐全,但是对已拥有的资源利用率不高。在这种情况下《仓储与配送管理》这门课的实训环节受到约束,进而使得这门课的教学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建议 针对上面对学院现有《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教学方法存在的一些问题,文章初步提出以下改革建议。

2.1 明确培养目标

学校以及相关教师要实时掌握物流业发展趋势和了解相关人才的需求情况,制定系统的明确的培养目标。例如,学院可以针对物流管理专业相关的校企合作单位以及物流的其他企业进行调研,了解目前物流企业的仓储业务的实际操作情况和人才要求、岗位设置等信息,进行分析之后制定出本课程的培养目标。当然这个培养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物流业的发展情况进行实时的调整。

文章在对本院的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单位――万象物流进行调研及相关实习生反馈的意见基础上,可以在现有的培养目标上,增加培养学生能力的目标;增强相关仓储合同洽谈及签订、仓储选址、配送作业路径优化实际操作相关工作;培养学生的素质水平:明确相关岗位的职责要求,要有成本最低意识、踏实认真的工作态度、安全意识、环保意识等。

2.2 教学方式多样化

改变现有的“教、学、考”教学模式。《仓储与配送管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学生纯粹的通过课堂上的听与记所掌握的理论知识,不能够满足当前物流业对该方面人才的需求,而且学生学习的效率不高,达不到学校培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针对宿州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的现状,可以将本课程设置在实验室进行教学,任课教师借助多媒体教学的同时,每次准备讲解新知识点时,首先通过一个最接近学生的相关案例,结合实际情况让学生分析,引出将要介绍的知识点,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从现有的以教师讲授课本理论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例如在讲授入库作业时,将“砀山苹果滞销”事件作为案例导入教学中。先让同学们思考分析,除了大力宣传、进行营销,卖出去部分苹果外,剩余部分需要储存起来,待合适的时机再通过销售流向市场。那么对于苹果的入库作业应该做哪些准备、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入库的基本流程是怎样的等。通过在他们身边的真实案例的分析,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再讲授相关知识点学生们很容易能够接受,提高了教学效率,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2.3 教、学思想转变

进行该课程的教学改革,要打破传统的教师为了教学任务被动的教,学生为了应付学校的检查、考试被动的学的思想。任课老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引导式教学,例如通过情景设定、小组讨论、模拟操作、案例教学以及角色扮演等方法,使学生学会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切实把所学知识点变成自己的东西。使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比较扎实,不仅可以完成期末的考试,取得好的成绩,还可以很自然地将从学校学习到的知识过度到实习单位运用到操作流程。提高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贴近了企业所需人才的要求。

2.4 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为丰富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学院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例如,任课教师充分利用逸夫楼物流实验室,将授课地点设在实验室,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同时,每位学生可以利用同步电脑,根据课程每章节的具体安排采用相关的软件进行情景模拟操作,对所学知识点进一步的巩固。

学院购买的软件是北京络捷斯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物流综合业务系统实验实训教程》,该软件可以满足学院实践教学的需要。比如在入库作业章节的学习之后,可以让学生通过该软件进行实际操作,根据实训任务的要求和相关步骤来模拟完成入库作业的相关工作。

除了对学院硬件资源的充分利用,还可以对学院其他资源进行充分利用。根据宿州学院的实际情况,学院现与万象物流等物流公司进行校企合作,在签订协议时即商定:相关的企业可以根据学校的教学需要提供相应的远程指导。例如,讲授到库房规划以及仓储设备章节时,课前任课老师可以跟实习企业相关人员联系,安排好指定的时间和需要远程介绍的相关内容,例如介绍该物流公司库房的规划情况,仓储设备种类的功能介绍,形象地展示相关内容更易于接受。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更好地培养适合企业需要的人才,让他们提前形象的认识到具体的作业设备及流程。结 论

通过对宿州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的《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现有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分别从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教、学思想以及对教学资源的利用方面提出教学改革意见。

下载职校管理现状与课程教学改革探讨word格式文档
下载职校管理现状与课程教学改革探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职校课程管理的特点与趋向论文

    论文摘要:职校课程管理是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促进职业教育课程改革顺利推进的重要保障。在课程变革的大背景下,职校课程管理呈现出内容的繁杂性、情境的多......

    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论文

    摘要:供应链管理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在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深入分析目前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探究出现问题的原因,以此......

    浅谈农村中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现状

    浅谈农村中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现状 滨海县淤尖中学 张鹏程 摘要:随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新课程给课堂、教师和学生所带来的变化令人喜悦。新大纲与《课程标准》的......

    多元智能理论与课程教学改革

    多元智能理论与课程教学改革 ------------------ | 课改教研加入时间:2008-4-11 16:16:19 点击:255 一 关于多元智能的思想 是人类现阶段认识水平的体现。道家的道生万物和......

    15_《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

    信息工程学院课程教学档案(教学改革与创新)课程名称: 大学计算机基础 授课教师:护理龚鸣敏 建工0902-04 园林0901 0901-02 生工开课学期: 2009-2010-1选用教材: 《计算机文化基......

    PLC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摘 要: 作者根据职中生的能力特点,认为plc教学适宜采用“以案例为主线的教,以任务为驱动的学”的教学模式,并介绍了其在教学过程中具体的实施过程和方法,以及一些教学体会。 关......

    职校学生现状之我见

    职校学生现状之我见 摘要:中职学校学生的厌学情况普遍存在,导致教育教学的质量难以提高。本文在深入分析中职生厌学原因的基础上,针对中职学校提出了促进学生学习的几点建议,......

    餐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餐饮管理是酒店管理专业的重要必修课程,目前高校餐饮管理课程教学一直采用传统教学方式,不适应用人单位对人才需要。本文阐述了改革餐饮管理课程教学的意义,通过归纳总结,提出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