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时间:2019-05-15 07:15: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餐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餐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第一篇:餐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餐饮管理是酒店管理专业的重要必修课程,目前高校餐饮管理课程教学一直采用传统教学方式,不适应用人单位对人才需要。本文阐述了改革餐饮管理课程教学的意义,通过归纳总结,提出创新餐饮管理教学方法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随着经济的进步和酒店的日益发展,餐饮管理课程教学已经越来越跟不上社会的要求,特别是在高校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使得教学质量落后,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加大了与专业用人单位要求的差距。

一、改革餐饮管理课程教学的意义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对旅游专业的认同感

中国高校现在实行的餐饮管理课程教学模式,是以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为主的传统方式,其结果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厌恶情绪,加上餐饮管理课程的内容多以记忆为主,一些老师照本宣科,学生上课不听,考试临时抱佛脚,60分就可以的观点让学生没有对此课程的学习兴趣。餐饮管理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改变了以前上课以讲为主、照本宣科的一些落后教学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以提升学生对旅游专业的认同感为教学宗旨。在上课时,为了活跃课堂的气氛,适当采用情景教学法,例如设计酒店客人来餐厅用餐情景,部分学生扮演客人,另部分扮演餐厅服务及主管人员,把理论课程学习内容融进情景去,让学生既提高了学习兴趣又让巩固了重要的知识点。上课时可以利用案例分析,让其了解和掌握社会上与餐饮相关的事情,大家共同讨论分析,提升对旅游专业的认同感,让学生从内心接受旅游专业,从而认同旅游专业。

(二)培养学生全面化发展

教师上课时不仅要使学生强化对知识的记忆力,更应帮助其全面发展的能力,要学会沟通交流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理论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等,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三)树立终身职业理念

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社会舆论、教育制度等原因影响,酒店行业这个职业受到许多非议,导致很多学生虽然学习旅游管理或酒店管理专业,但在内心对毕业后的就业动向早有意向--不从事本专业工作。老师上课时应以学生树立终身职业理念为教学宗旨,在授课同时,可以请高校所在地酒店管理人士多到学校进行讲座,宣传酒店职业观,或请已毕业的还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学兄学姐把自己从业经验进行讲授,使其树立终身职业理念,满足学校就业和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双重需要。

二、改革餐饮管理课程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完善餐饮管理教材结构

现在高校所使用的绝大部分餐饮管理的教材是按照餐饮部门管理的基本概况所编写,这不是很符合酒店部门的要求,实际操作技能也没得到体现,学生学习了之后,到酒店部门去工作,与实际工作情况大相径庭,不能顺利完成工作任务。为了适应酒店企业要求,应将餐饮管理教材结构分项目进行编排,有管理理论篇,又有实际操作篇,相得益彰,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操作,也符合酒店企业要求。

(二)完善双师队伍建设

高校在职的酒店管理专业任课老师大多数缺少酒店行业实践知识,作为酒店管理这个高操作性的专业要求,教师不但要有理论,更要有实践能力。高校现有的专业教师一般都是从一个高校校门直接又到走到另一个高校校门,几乎没有酒店行业实践工作的经历,即使有部分教师到酒店实践,一般是在学校为学生时课程设置的要求,在酒店部门实习过,时间也很短。再者,高校中还在这种情况,一些教师是从相关专业,如历史、地理专业转行过来的,其所得专业知识完全是靠自学书本的知识,没有经过大学系统的学习过,理论缺乏,实践操作更不懂;所以完善双师队伍建设,首先教师应该不断更新所学专业知识,要与酒店行业保持稳定联系,寒暑假期间,可以去酒店各部门挂职锻炼,这样提高教师实践技能能力;另外还可以从酒店中聘请中高层管理者,到学校来讲授实践章节的课程。完善了双师队伍建设,有利于与行业联系更密切,培养出专业对口企业要求的人才。

(三)完善酒店专业实训室建设

部分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实训室设备非常陈旧,作为实操性很强的餐饮管理课程需要进行实训教学,例如中西餐的设计与布局,摆台、菜单设计等章节,必须通过实训课程才能完成。但学校的实训室建设经费有限,许多实训室设施设备跟不上酒店发展的要求。

(四)改善课程考核方式

餐饮管理课程是酒店专业的必修课,从大多数高校的教学大纲可以看出该课程的考核方式是笔试占60-70%,平时成绩占30-40%,这种考核方式不能达到餐饮管理课程实际要求的目的,绝大多数的学生只是死记硬背本书本上的知识,到了酒店实习跟不上酒店的要求。应该注重学生的实际能力的锻炼,考试最总成绩的比分应是实践占70%+理论考试占30%。并通过职业技能鉴定考试,掌握国家职业标准的专业技能,可以根据自己要求去考餐饮中高级服务师、调酒师、茶艺师等职业资格证书。通过理论考核、技能操作考核、职业资格证书考核的形式,就能全面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这样学生一走入社会就可以融入职场。

第二篇:《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摘要】培训性课程《餐厅服务与管理》的教学时间短,教学对象多样,教学内容针对性强,因此“学科式”教学模式与培养与“上岗人才”之间的矛盾更显突出。为解决这个矛盾而改革教学的实施办法,主要包括:围绕职业发展、优化教学内容、适当增加行业前沿知识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突出能力本位、优化教学效果、恢复与增强《餐厅服务与管理》课程的吸引力等。《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的教学必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强化服务的理念,改革教学的方式,方法,以学生为本位,用教学,用情服务,培养出知识型、智能型、服务型人才。

【关键词】餐饮服务与管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材

【中图分类号】F719-4;G7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6-0033-01

随着旅游业的高速发展,综合服务业的全面振兴,服务人才短缺等问题的日益突显,《餐饮服务与管理》是一门与企业实践工作紧密契合的学科,它更需紧跟时代脉搏,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职业人才的需求。近年来,职业院校不断挖掘教育资源,大力培养专业人才,旅游饭店对餐饮人才的需求仍难以得到满足。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餐饮与服务专业教育跟不上形势发展与变化,教学与实际脱节,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很快适应餐饮企业服务管理工作的需要。现将本人在十几年在实际教学中的感悟浅谈如下:

一、探讨实际教学中具体存在的问题

《餐饮服务与管理》属于旅游酒店类专业基础课,学生在学完《酒店管理概论》、《旅游饭店接待服务礼仪》等有关基础课程后,又学习的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主干专业课程,该课程由课堂理论教学和模拟酒店实操两方面构成。教师按章、节层层推进,具体教学中按先讲解概念,再介绍要点,最终以模拟实际酒店服务操作结束教学过程。现实的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严格的按照以上教学规则执行,但学生的学习结果并不理想,归结原因一方面为课堂效果不佳,纯理论课堂教学在提高学生课堂积极性、专业知识认知等方面存在不足,另一方面利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培养的学生,难以成为社会需要的实用技能型、操作型、管理型人才。分析具体教学中的弊端主要表现为:

(一)、教材陈旧,所学知识与实际情况背离

《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教材一般都选用知名度高的出版社出版的优秀教材,教材内容编排合理,知识点难易得当,较好的将理论与工作实际相结合。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其知识内容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不能做到同步更新。而在具体的教学中教材的使用长达5―10年以上,知识已远远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二)、教法理论与实训实操脱节

大多数的教师摆脱不了“一个人讲,学生在听”的传统灌输式教学方式,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怕学、厌学情绪明显;考试突击复习,被动敷衍,即使是动手实操,也是以完成任务的态度去做,不讲精准,不求熟练,缺乏创新;知识、技能老套、陈旧,与当前行业需求严重脱节。

(三)、教具有限

《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应配有专业的实操场地,该场地应模拟五星级大饭店的布局和标准,但职业院校现有的实训场地和有限的教学资源只能将基础的理论知识讲授给学生,学生所学知识与今后实际工作还有一定差距,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遇到相关知识环节又得从头再学。

二、新时期、新需求下《餐饮服务与管理》教育教学改革

综上所述,我们培养的旅游专业毕业生在实际工作能力方面以远远不能满足现阶段餐饮业快速发展的新要求。因此,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实用型餐饮从业人员,以就业为导向,根据餐饮专业课程和学生的特点,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教学形式与方法,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教学效果,已成为中职旅游专业教学当前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

(一)、课程内容应贴近工作实际

贴近工作实际的课程内容应打破原有的学科体系,任课教师应对酒店或餐饮企业服务与管理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围绕一线工作岗位的职业技能进行教学。我校与北京及宁夏本地多家星级酒店建立了合作关系,参考其高星级酒店的岗位设置,并通过与往届毕业生的交流,深入分析餐饮基本作业程序,以实践经验和技能为基础,突出职业能力,将课程内容分为:《餐饮服务操作技能》、《餐饮服务与基层管理》和《餐饮企业经营与管理》三部分。在分析工作任务的基础上将学生所学技能知识再细化为旅游酒店行业一线服务人员、基层管理人员和中、高层管理者岗位职业技能。

(二)、教材选用应与行业要求同步

选用优秀的理论教材,注重电子教案和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及时更新和补充行业正在运作的方式方法,完善其教学资料。适当推荐课程参考书目来对课堂知识点进行扩充;注重实训,突出实用,做到理论知识明确、技能训练操作规范、条理清晰,强调理论知识为技能训练服务,同时保证专业知识的完整性和连贯性;加大多媒体课件设计应用,情境、图片、视频有效运用,充分激发学生学习专业兴趣。

(三)、教学方法鲜活

案例教学可以增加课堂互动,活跃课堂气氛,能够正确面对餐饮管理人员、服务人员与消费者之间发生的各种问题,培养其学生正确的管理观念、工作作风、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对学生能力的锻炼和就业有着重要作用。实训实操,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学习积极性方面有着较大作用,学生以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情景模拟服务,加强学生对本专业的认知,对职业技能的领悟,培养其团队的动手、沟通和协作能力,有利于职业素养的养成。合理利用“项目教学法”能够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让学生掌握全面的餐饮服务技能以及规范化的餐饮服务程序。

(四)、教学手段多样

餐饮服务与管理教学可有效采用多媒体课件、视频播放等多种形式,丰富教学内容、增加教学信息量和趣味性,来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作为职业院校旅游酒店专业课程,应积极开拓实践教学环节,建立和完善模拟中、西餐厅课程实训室,逐步满足和确保学生餐饮服务与管理在校内实践性的教学,加强产学合作,并积极开拓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服务性与基层管理性实习提供全真实践环境。

(五)、优化教学资源

学院可不定期的聘请旅游专业专家到校指导学习,多项目的学习和实训实操让不同的专家与教师担任多项目课程教学过程中,分配其教学任务,充分发挥业内精英和专业教师个人之长,突出行业实践,贴近工作实际,以增加学生学习兴趣,更充分发挥原有教学资源优势,放大教学效果。现实的教学环节中,因各种因素影响我们的实训环境还远远达不到理想中的要求,而解决的最好办法就是分学期的安排学生到校企合作的星级饭店顶岗实习,顶岗实习在最大程度上优化了学校的教育资源,同时也弥补了没有真实服务环境的不足,使学生在真实的服务环境中积累丰富服务与管理经验,奠定扎实的基础。

(六)、加大投入,建立生产销售真实环境。

建立真实体验服务与管理,校内设立经济型商务中心,方便学生自助使用,以成本价或接近于成本价结算,借鉴澳大利亚威廉?安格里斯学院的经验,创造生产、服务、销售的真实环境,教师是餐厅经理,学生上操作课轮流下厨、轮流扮演服务员,为顾客(学生)提供物有所值的规范化服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餐厅设计、餐台布置、点菜上菜、洗碗翻台,全程实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客观直接感受,动手能力迅速提高,学生走出校门、走上工作岗位更能得心应手。

总之,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课程建设本身也是一个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完善和充实,促使学生开阔眼界,更新职业观念、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提高岗位能力和综合素质,逐步获得职业技能、就业本领和创造能力,成为既有专业理论又有职业能力的技术人才,因此,餐饮服务与管理的课程建设还需要教学实践推动其前进。

参考文献:

[1]尚生锐“餐饮服务”教学中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中国科教创新新导刊 2012(8)

[2]褚治宏、钱小琴关于《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改革的思考现代教育管理 2012(10)

[3]余菲菲、左仲明应用型高校《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建设研究池州学院学报 2011(6)134―136

[4]黄兰兰、刘怀项目教学法在“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 学理论 2010(2):199―200.[5]马开良高职院校餐饮服务与管理教学改革探析职业技术教育 2009(20)

第三篇: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思考

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思考

摘要: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是高校教育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针对园林建设和规划的基础性学科,能够有效地对园林所在地区进行科学规划,促进园林生态环境建设。在现今社会发展阶段,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教学的改革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园林规划设计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入手,挖掘出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给出针对的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改革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不断进步,人民物质文化需求日益增长,对于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也随之提升。园林规划设计在现代社会中面对着广泛的需求,如何进行园林规划设计课程的改革,培养出更多相关专业性人才是亟待要解决的问题。园林规划设计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是园林专业的必修专业课,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掌握园林设计的科学性、艺术性和技术性,从而为将来从事园林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以更好地服务于园林事业的发展。

园林规划设计课程的主要目的是指导学生在园林规划设计上,能够遵循科学性、技巧性和整体性的规划设计思路,充分结合所在地区人文地理的具体实际情况,进行园林的规划设计工作。园林规划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园林的整体布局和园林功能的实现,这决定了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中,应该以实际操作为目标,教学内容以实践性为中心内容,对园林规划设计的实际操作进行教育和指导。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模式单一,教学缺乏活力

在传统的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中,教师充分占据着教学活动的中心地位,教学活动主要以教师的教授为主,教学缺乏活力,偏向于单方面的灌输。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上,很大程度依赖于教材教案的使用,没有结合实践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课程不够立体丰满,教学效果有待提高。

2.2 考核要求不足,难以督促学生自身能力的加强

在园林规划设计课程的考核中,大多没有针对学生的学习内容进行更为深入的考核,较多偏向于对单一知识点浅显地掌握。另外,也没有对相关知识点结合具体的实际案例进行考核。

2.3 缺少实践活动,难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中,很多学生还没有清晰地掌握园林规划设计在现实中的具体应用,难以将课程所学理论知识与现实相结合。对现实中园林规划设计的具体流程了解不足,对相关程序没有足够的认识,动手能力较差,不具备足够的实际操作能力。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改革的相关措施

3.1 建立健全科学的课程考核制度

对于教学活动的考核,应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拓宽课程考核的深度和广度,对课程考核要采取多角度的多维考核方式。根据园林规划设计的时代要求和具体要求进行考核方案的制定。另外,在考核前期,也可以敢于尝试和创新,制定相关园林规划设计方向,用于学生自身的资料收集和讨论中,例如,园林规划设计的设计风格以及设计方案等。建立健全科学的课程考核制度,能够有效促进园林规划设计课程的进步。

3.2 课堂互动式教学方式的采用

在园林规划设计课程的教学中,可以敢于尝试,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充分开发新的教学模式。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有自成体系的设计艺术原理,课堂互动式教学方式的采用,旨在使设计艺术原理得到更有效的教育效果。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实际中出现的具有较好示范性和讲解性的案例进行讲解,在讲解中及时穿插相关园林规划设计的理论知识,实现理论和现实的结合。另外,也可在课后安排相应的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对于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和掌握。

3.3 加强校企合作,壮大双师型教师队伍

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是园林规划设计课程的重要内容。高校应该充分团结有效力量,寻找相关的艺术设计园林规划单位进行校企合作,强强联合,不仅能够加强学生在相关方面的实际操作能力,还能够促进校企双方的共同发展。结语

在新时代的发展背景下,园林规划设计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课程教育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在课程的改革中,应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践行科学发展观,促进教育改革工作健康有序的开展。

(责任编辑 王曼)

第四篇:管理运筹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和探索

管理运筹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和探索

黄深泽

(湖北经济学院 物流与工程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430205)

摘要:本文从管理运筹学的特点和性质出发, 分析管理运筹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 对管理运筹学课程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了改革建议。

关健词:管理运筹学;教学;内容;方法

管理运筹学是管理科学专业知识的重要部分,它沟通了管理学和数学,体现数学在管理学中的应用和管理方面对数学发展的推动作用,标志着管理科学的深度发展。本科的管理科学专业以及经济管理类其它专业,都把运筹学设置为主干课程。在教学实践中,该课程一般容易产生两个倾向,一是过于追求其中的严谨性,从定义出发,然后到假设,再到定理,再到证明,得出结论,致使学生上课记笔记,期末考试背笔记,课程结束全忘记;二是过于注重各类数学模型的计算机求解方法的讲解,使学生有一种错觉,那就是软件包无所不能,其中的数学模型都能用软件包进行求解,致使学生对软件包的过分依赖。随着教育教学观念和技术的发展,管理运筹学的教学应根据管理运筹学的基本特点和性质,不断进行教学改革,方能顺应时代的发展,不断提高管理运筹学的教学水平。

一、管理运筹学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管理运筹学是架构在运筹学基础上的学科,它借助运筹学的理论方法,针对现实中的系统,特别是经济系统进行量化分析,并以量化数据为支撑,去求得经济系统运行的最优化方案,以此来帮助系统运行的决策者做出科学的决策[1]。

而运筹学(国外称“运用研究”(Operational Research))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应用性学科。运筹学工作主要着力于两类优化问题的研究:第一、在资源确定的情况下,如何运用这些有限的资源完成最多的任务(最大化问题);第二、在任务确定的情形下,如何利用最少资源来完成该任务(最小化问题)。其研究目的是为管理人员在作决策时提供科学的依据。目前,它在生产管理、工程技术、军事作战、科学实验、财政经济以及社会科学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运筹学表现出如下的特点: l)应用性。运筹学的研究从一开始就有着强烈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最早应用于军事部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转向民用部门。随后运筹学各个分支的产生和发展,也都和实际应用密不可分。如线性规划是为了解决美国空军军事规划问题提出的;排队论的一些著名公式,是丹麦工程师爱尔朗在哥本哈根电话公司研究电话系统时提出的;存贮论的最优批量公式则是在商业实践中提出的。目前运筹学的应用领域主要有:生产计划、库存管理、运输问题、设备维修与更新、项目选择和评价、工程优化设计与控制、计算机和信息系统、城市规划和管理等 [2]。

2)交叉性。运筹学是一门应用学科,它综合应用经济学、管理学、数学、物理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科学方法,在应用的过程中这些学科的方法又是相互作用、相互渗透、交叉融合的,形成对各学科的综合。

3)系统优化性。运筹学是探究系统最优运作状态的科学,其就是从空间或时间上去寻求系统整体或全过程的最优。基于这种最优的思想,建立了运筹学一套独特的、科学的、严谨的工作方法,其精髓就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模型求解,解的分析与评价以实现系统的优化性。

4)多分支性。运筹学从20世纪30年代末产生以来,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成为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完善的体系结构的科学方法,并形成了一系列强有力的分支,包括数学规划(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整数规划、目标规划、动态规划、随机规划、模糊规划等)、图论与网络、排队论、存贮论、决策论、对策论、设备维修更新理论、可靠性理论等[3]。从总体上看,每个分支都要处理的是其中的优化问题,但因其多分支性,每个分支都有其不同的优化思想和不同的解题思路。

管理运筹学是架构在运筹学基础上的学科,运筹学具有的基本特点与性质也就是管理运筹学所具有的基本特点和性质。不同的专业,需要的管理运筹学知识是不同的,应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特点设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

二、管理运筹学教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管理运筹学课程经过多年的建设及发展可以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不少经济管理类院校在招生中文理兼招,学生的数学基础参差不齐,有些学校对高等数学还进行了分级教学,使得学生的数学基础进一步扩大。再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管理运筹学的应用和理论得到不断的拓宽和深入,这就对管理运筹学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管理运筹学课程教学顺应这种要求,在教学上不断发展。但当前的管理运筹学教学尚未完全达到这样的要求,存在以下的一些问题:

1)教学内容选择不恰当。

管理运筹学课程的分支较多,管理运筹学的学时有限,本科基本不可能包括所有分支,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根据专业培养方案的需要和学生的能力选择教学内容。目前,在管理运筹学课程的教学中,由于管理类专业都开有相似的课程,开课的专业多,学生面广,若干专业同一个教师讲授,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往往实行一刀切,教学内容没有反应专业的需求和学生的接受与否,不与学生的能力相适应,不能很好地为专业素质的培养提供服务。

2)教学方式过于传统,师生互动性差

传统教学中由于师生联系方式单一, 师生只充讲和听的角色,老师讲授课程时往往采用单一讲授方法,偏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学生被动接受,即使课堂上师生的互动都少。管理运筹学的计算量又大,练习不可能全在课堂上完成,使得学生在课后会遇到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往往不能及时解决,增加了后续内容学习的难度。

3)教学过程重技能,轻管理运筹学的思想,教学效果不理想

长期以来,管理运筹学的教学中,一部分的教师比较注重管理运筹学的严谨性,从公理体系出发,沿着“定义→假设→定理→证明→结论”这样一条演绎的道路进行,平铺直叙地讲解课程内容,系统、严谨地进行数学推理,传授巧妙的解题技巧,这一教学过程重在解题的技巧上,使学生提不起兴趣,反而觉得这门学科很高深、很难学,学生只有被动地去学习,以至学生不太愿意化时间去考虑管理运筹学中的更深层次中的问题,学生学到了一些解题的技巧,未能理解管理运筹学的思想,其结果就是:学生上课就是记笔记,考试就是背笔记,考完就忘记。一部分教师觉察到前者教学过程的缺陷,在教学上降低管理运筹学的严谨性,强调用计算机进行数学模型的求解,讲解LINDO、LINGO和管理运筹学2.5等相关的软件包,使学生过度依赖相关软件,对管理运筹学的解题过程和方法不求甚解,更不用说掌握管理运筹学的思想,掌握不到管理运筹学的精髓,仅能依赖计算机来求解数学模型。

4)实践环节有待加强

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教学中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方法、轻应用;重书本作业的布置、轻学生自我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培养。造成了学生感觉到管理运筹学是一门及其抽象的学科,忽略它的实践性。以至于学了不少的理论、不少的方法,却不能去解决实际的问题,或遇到优化的问题不能首先考虑到用管理运筹学的理论和方法去解决它,学了不能致用。

三、管理运筹学教学改革的探索

管理运筹学作为一门多种学科的综合性学科,必须以理论教学为主,使学生掌握管理运筹学的思想,配合实践教学。在教学改革上,要科学选取课程内容,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运筹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又要培养学生解决具体优化问题的实践能力,加强对学生的辅导,增强师生间的交流互动,使学生有效的掌握管理运筹学的思想,提高学生的素质。

1)改革课程内容

根据专业的特点、人才培养模式及学生的状况,制定出切合实际的教学大纲,努力使教学内容的设置和阶梯难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实现课程结构体系化,教学内容科学化。如管理科学专业专科的讲授内容包括:线性规划,运输问题, 整数规划,目标规划,动态规划,图与网络理论、对策论。内容安排时,主要使学生优化的思想和方法,重在培养学生建模与计算能力。对物流工程与管理专业,该课程主要内容应包括: 线性规划,运输问题, 整数规划,目标规划,动态规划,图与网络理论、存储论。教学中应系统地讲解运筹学的理论知识和思想方法,使学生掌握运筹学的基本优化理论和思想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为学生进一步从事该方向的学习与研究打下基础。

2)改革教学方法

(1)充分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情况安排教学。我国高校经管类专业招生通常是文理兼收,学生的数学基础参差不齐,一般理科生数学基础相对较好,而文科生基础差,其中不少学生存在畏惧数学的心理,一看到公式和数理推导就排斥。一些学校还对高等数学采取分级教学,加大了学生数学基础的差距。因此,在上课前就要教师充分了解相关的信息,在管理运筹学教学过程中遇到数学问题时,结合学生的基础,适当简化数理推导,以适应大部分学生的水平,而对少数数学基础较好的学生,则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自学,要求他们弄懂数理推导的全过程。

(2)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注意管理运筹学思想的传授。管理运筹学是管理科学中“硬度”较大的一门学科,但其中隐含着丰富的思想,也有许多具体的案例,如田忌赛马、孙膑减灶、沈括运粮、丁渭修皇宫、二战时盟军用兵无不体现古人的思想精髓。在今天我们依然能从古人的这些优化思想得到很多的启示。现今的管理运筹学的教学,由于学生相关的信息更容易获取,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得更多的资讯,比如,相类似的课件、名家的讲课视频、解决管理运筹学的各种软件包等等,现今的管理运筹学的教学,就更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巧设疑问,合理引导,重在学生对运筹学思想的掌握,在辅以其它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更能理解管理运筹的解题技巧和方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授线性规划的求解时,利用学生在高中所学的知识,便可以用图解法解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就精选一些题目放手让学生去求解,并让学生讨论所解的线性规划的解在图中的什么地方获得,以及从实例中可以推测线性规划可行域有何特征。再引导学生对结论加以证明,证明了相关的结论以后,进而向学生发问:有了所证明的结论如何去求解决策变量大于3的线性规划,让学生去讨论发言,学生易提出用枚举法去求解线性规划问题。再要求学生计算一般线性规划问题的可行域有多少个顶点,再问学生在决策变量很大约束方程较多时,能否用枚举法来求解线性规划问题,不能又如何解决?通过三番五次的提问讨论,一般学生最后都能想到:为了解线性规划问题的解,可以从其可行域一个顶点开始探索,找一个更优的顶点,直到得到最优。这就是单纯形法的基本思想,有了这样的思想,讲解单纯形法就水到渠成,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也得到激发。

3)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不单要向学生讲解LINDO、LINGO和管理运筹学2.5等管理运筹学常用的软件包,更重要的是要上机进行操作,在使用软件包解题时,其中的编程规则往往不容许有所改变,稍不留神就会出错,学生不上机体验,是掌握不好相应的编程规则的。上机也只是一种简单的实践,更重要的实践就是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让学生运用所学运筹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在社会生产实践的活动中接受检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亲身感受学习管理运筹学这门课程的实践需要和社会价值,在实践中增长见识和才干、获得成就感。但在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之前,也应该有个过渡阶段,简单的办法就是让学生阅读相关的文献,在知网上只要你输入“线性规划”这样的关键词,就有成千上万的文章,许多都是学生学了线性规划以后就能阅读的,通过布置相应的文献阅读作业,要求根据阅读的文献将其中的问题做成案例,学生就逐步领悟到如何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有了相应的过渡阶段,再参加社会实践,遇到问题学生就不会束手无策。

4)增加师生互动,加强考试改革

通过启发诱导式的教学方式,师生在课堂上的互动是增加了,但不能仅限于此,教师还应注意课后与学生的互动,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互动,建立相应的平台,通过该平台解答学生遇到的疑难问题,也可以通过短信、QQ聊天或群组留言等方式时刻与学生保持联系,为其答疑解惑,及时清扫他们的学习障碍。改变以往一考定成绩的现象,要将学生的作业成绩、阅读文献后所在案例的成绩、社会实践的成绩、平时的课堂讨论等纳入到考核的范围中,扩大非考试成绩所占的分量,鼓励学生创新。

四、结束语

“管理运筹学”课程教学的系列改革,目的就是要从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管理运筹学知识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转变,注重最优化决策思想的传授,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只要我们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就能找到出路,使我们的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陈戈止.管理运筹学[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2」胡运权.运筹学基础及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韩伯棠.管理运筹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 黄宇林.从运筹学教学谈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J].中国教育导刊,2005,2:76-77.[5] 左元斌.管理类专业运筹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91.[6] 胡觉亮,韩曙光,周永华.运筹学课程群的设置与教学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7,5:33.[7] 吴睿,陈鹏.“管理运筹学”课程教学改革思路探索[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6):137-139

第五篇:《酒吧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的思考

《酒吧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的思考

《酒吧服务与管理》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又是一门实践性十分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如何采用合适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创新能力一直是教学改革的重点。本文结合教师教学经验,对现有的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实践,强调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转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体验“做中学,学中觉,觉中做”的过程,逐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企业需要的酒店管理复合实用性人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改变,酒吧这一舶来品越来越受到普罗大众的关注,国内的酒吧业迅速发展,而对调酒师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据有关数据表明,仅北京、上海、深圳等几个大城市,专业调酒师的需求每年都在5000 人以上。一边是市场需求,一边是高职院校的教学,如何在二者之间形成一种完美的“零距离”无缝对接,让走出校门的学生满足社会对人才想需求,成为各个高职院校旅游专业酒吧课程改革研究的重点。这门课程是对应调酒师这一工作岗位的课程,学生既要掌握理论基础,又要掌握实际操作技能,除此之外还必须兼顾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以往是传统授课模式,需紧扣市场需求,使学生既有酒吧管理的基本理论,又有酒水制作的技能。

一、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课程改革,确定学生培养目标

《酒吧服务与管理》课程的前身是《菜肴酒水知识》,在课程改革之前,主要以知识考核评价为主体,要求学生掌握统一的理论知识,缺乏实践操作能力。学生经历课程学习之后,仅获得基本的理论知识,课程所学完全停留在空泛的书面之上,无法提高他的职业技能,对培养职业素养收效甚微,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授课教师根据市场需求,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始终围绕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为目的,除了培养学生应有的服务技能及职业素养之外,还将培养学生创新及自主学习的能力列入课程教学要求。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教学重点的需要,设计各个实训环节,从调酒师岗位职业能力出发,培养学生掌握丰富的酒品知识、熟练的调酒技巧、优质的服务技能,除此之外还必须掌握一定的推销技术以及管理技巧。既要让学生系统的掌握这些繁杂的知识,又要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使得学生在毕业后能够适应酒吧工作的岗位要求。

高职院校开设的专业课程,时刻贯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根据职业岗位的要求和学科特点,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探索一种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个性化教学模式,改变以往教师满堂灌的授课方式,在课堂上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酒吧服务与管理》的理论知识以讲述酒水知识、酒吧经营管理等知识,课程的重点在于实践操作,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掌握果拼制作、果蔬饮料制作、咖啡调制、鸡尾酒调制、酒水服务技巧等相关内容。同时把创新教学引入课堂,转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模式,让学生体验“做中学,学中觉,觉中做”的过程,逐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探索课程改革的道路

(一)理论教学采用模块化教学,体现以能力培养为宗旨

模块化教学能根据工作岗位需要将教学内容分成若干个模块,各模块相对独立,又有一定递进。每个教学模块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考核体系,结合学生的专业基础,分阶段由浅入深进行。经过实践,这种模块化教学形式,在教学中以每个模块为核心,结合相关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技能,有效的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

根据岗位技能要求,可以将课程内容分为:(1)酒水理论知识模块,在这个模块中,重点要求学生掌握作为一名专业调酒师必须掌握的基础理论知识,如酒水的分类、酒水的认知、调酒工具的操作及使用等。(2)果拼及果蔬饮料制作模块,在这个模块中,重点要求学生掌握水果拼盘制作方法、果蔬饮料的认知及制作等。(3)咖啡、茶饮料调制模块,通过这个模块的学习,掌握咖啡和茶的分类及认知、咖啡和茶饮料调制方式,拓展学生知识和技能视野,以专业视角学习除鸡尾酒以外酒吧其他饮品的制作与服务方式,进一步提高服务能力。(4)鸡尾酒调制模块,这个模块是本课程的教学重点,要求学生掌握鸡尾酒调制的基本方法、鸡尾酒调的基本原则、鸡尾酒装饰物的制作、自创鸡尾酒技巧等。(5)酒吧认知模块,主要了解酒吧的类型、员工配备、酒水成本核算、酒单设计等。(6)酒吧服务模块,在掌握鸡尾酒调制技巧后,必须要求学生掌握酒吧规范服务以及酒吧管理基本技能,这样才能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打下基础。本模块教学内容包括:酒水服务技巧、酒吧管理技巧、酒吧成本核算及酒水促销技巧、鸡尾酒会服务等。

(二)创新实践教学体系,仿真教学

《酒吧服务与管理》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作为学生只有通过一定的实操训练,才能获得一名调酒师的上岗“许可证”。根据酒吧的岗位设置,可以用仿真教学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技能,根据酒吧服务员、见习调酒师、调酒师等不同的岗位,将实践教学环节进行分段式训练。环节的设置可以根据实践教学的原理,由浅入深,具体项目可以包括:传瓶、示瓶、开瓶、量酒操作规范,雪克壶、波士顿壶手法训练,水果拼盘制作,咖啡、茶、果汁服务程序,鸡尾酒调制,酒会服务等环节。

实践环节能否顺利进行可以依托模拟酒吧实训室进行,在实训室授课期间,学生可以感受酒吧营业的环境氛围。在每个实训环节授课之前,教师需根据课程要求提前准备相关的酒水、工具等教学用品,对学生着装及仪表提出要求,确定模拟酒吧人员,学生轮流担任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利用实训室组建一个具有营业性的真实环境。例如酒吧经理需要负责酒吧整体运作,包括人员安排,业务管理,耗材使用,成本核算等;酒吧主管需要负责场地管理,处理各种突发性事件;迎宾员负责宾客的带位和接送,用优雅的姿态给每位客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酒吧服务员负责招待客人,并做好酒水及小食的推销工作;调酒师则需要根据客人的需要调制各种鸡尾酒。在进行仿真教学的同时,也可以利用现有的模拟酒吧实训设备,进行生产性实训,开展创业实践活动,为模拟酒吧设定主题,再现一个真实的酒吧。

(三)因材施教,根据学生不同的需求授课

对于本课程有特别兴趣或者毕业有志于从事酒吧行业的学生,除了课堂授课的要求之外,还可以给他们提供一个再发展的平台。可以通过设立“第二课堂”兴趣小组的方式,由学校提供实训场所并指定专业教师指导,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专项训练。当学生掌握一定技能后,可以与旅游专业实训基地联系,在课余时间或者寒暑假让学生在星级酒店的酒吧实习;也可以联系社会独立的酒吧,为学生实习、就业提供机会。通过真实的职业环境,学生也可同酒吧的服务员、调酒师一起分享管理经验。这种做法开拓了学生眼界,加深职业认同感,矫正学生的就业心态,为今后学生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培养学生职业素养,改革考核制度,打造创新型人才

(一)体现职业岗位要求,培养学生职业素养

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强调:“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必须着力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实行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形成完备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作为一名优秀的调酒师,除了掌握丰富的酒品知识、高超的调酒技术之外,还应当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的内涵范围很广,包括理职业技能、沟通能力、团队合作意识以及创新能力。因此在课程教学中必须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但是培养职业素养在教学安排上并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贯穿渗透在各个教学模块中。

在课程开始初期,对班级学生进行随机分组,在进行各个模块教学时,每组成员轮流担任组长,由组长分配小组成员承担不同的任务,最后由任课教师对小组完成的情况进行评价。例如在自创鸡尾酒调制环节中,要求每位学生根据鸡尾酒调制的原则,独立创作一款鸡尾酒,小组成员则作为评审,对鸡尾酒的口感、色彩、调制手法等方面进行评价,小组评价汇总给任课教师后再形成最终评价。

(二)改革考核制度,多样化考试方式,注重过程评价

本门课程的考核方式多样,注重过程考核,每项教学模块结束后,都对本次内容进行考核。例如酒水认知项目,在完成授课内容后,对学生进行口试,要求学生掌握实训室现有的近30款常见酒水。口试采取抽签方式,学生根据抽签结果,迅速辩识酒水,并介绍该款酒的类别、原料、酒度、口感等相关资料。果拼及果蔬饮料制作环节,则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创作主题水果拼盘和果蔬饮料,并在制作的基础上对产品进行包装和推销。

考核方式注重平时的实训成绩,并注重考核学生在团队项目中的表现。在主题活动完成之后需进行分析总结,小组间互相点评交流,教师总结各组表现,并及时发现学生在知识及技能方面的不足。考核内容多样性和全面性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例如在主题活动时,学生为了更好完成任务,前期投入大量的精力,查阅资料做足准备,极大的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挖掘了学生的潜力。

(三)持续创新教学,打造创新性人才

酒吧和鸡尾酒作为一件舶来品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酒吧也成为当代人休闲、交流的重要场所。在它们诞生以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体现出各异的形态,要把握当下社会的需求,就必须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把握时代脉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课程在课程讲授结束之后,采用举办主题鸡尾酒会作为课程展示的形式,检验学生的酒吧服务、鸡尾酒调制、酒会策划等技能。在鸡尾酒会筹备阶段,从主题选定、现场布置到自创鸡尾酒制作,鼓励学生大胆创新,突破常规思维,办出特色。从运作最后的课程展示活动中,学生对酒吧各个岗位所必须扮演的角色有了充分的认识,以团队合作的形式完成迎宾、点单、酒吧服务、酒水制作、结账等一系列工作,培养了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经过模拟酒吧的训练,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发挥,极大程度上调动了学习的主动性,也提高了学生自身的自信心,待走出校门后已经具备一定的岗位技能和职业素养,能很快的适应酒吧岗位工作,也使得学生掌握一定自主创业的能力,为将来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结语

经过多轮次的教学,《酒吧服务与管理》课程已经逐渐形成一套特有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增强了学生的综合能力,特别是提高学生在酒吧人才市场的竞争力,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增强了学生参与社会竞争的勇气,真正培养出企业需要的酒店管理复合实用性人才。

(作者单位:福州职业技术学院)

下载餐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餐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对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最终五篇)

    摘要:文章从促进我国企业管理会计应用的目的出发,从管理会计应用性人才培养的角度指出应当进行我国管理会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以肩负起为我国企业培养合格的管理会计应用型人才......

    《电子商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电子商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摘要】文章从我校中职人才培养需求出发,阐述了电子商务专业的特点及电子商务专业设置《电子商务基础》课程的意义和目的。分析了电子......

    饭店餐饮管理课程介绍

    饭店餐饮管理 课程英文名Hotel Food and Beverage Management 课程编号:学分:2学时:36 先修课程:饭店管理概论替代课程:无 一、课程目的要求: 饭店餐饮管理是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旅游......

    管理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论文

    统计学是关于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方法论科学,是一门应用性非常强的学科。作为管理专业的主干基础课程之该课程不仅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多元回归分析、社会调查理论与方......

    试析仪器仪表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论文

    摘要:仪器仪表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应用和设计仪器仪表的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及科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为适应专业改革的大趋势,针对教学中的问题,在教学计划、内容质量......

    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摘 要: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要作用越发凸显。本文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突出问题......

    “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摘要:统计学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已成为高校非统计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在教育改革背景下,如何改变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方法,是新时期统计......

    以任务驱动为基础的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改革

    以任务驱动为基础的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改革 摘 要:随着目前社会的不断发展,其教育事业的改革也不断随之得到创新,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改革,从而培养酒店服务与管理人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