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职校课程管理的特点与趋向论文
论文摘要:职校课程管理是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促进职业教育课程改革顺利推进的重要保障。在课程变革的大背景下,职校课程管理呈现出内容的繁杂性、情境的多变性、过程的非线性以及管理主体的多元性这四大特点。同时,职校出现以下发展趋向:理念从行政管理走向专业管理、内容从平面管理走向立体管理、模式从静态管理走向动态管理。
论文关键词:职业学校;课程管理;特点;趋向
职业学校(以下简称“职校”)课程管理是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促进职业教育课程改革顺利推进的重要保障。认真分析职校课程管理的特点,把握职校课程管理的趋向,对于重建适应实践导向课程变革的职校课程管理体制,形成高效的职校课程运作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对“职校课程管理”的理解分为两种:一是狭义的理解为“对学校课程的管理”。学校课程是指由学校自己开发、设计、实施的课程,即通常所说的“校本课程”,它是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的;二是广义的理解为“学校对课程的管理”,即学校是课程管理的主体,只要是在学校中实施的课程,都是学校课程管理的对象。因为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都要以“学校”为载体才能付诸实施,因此,职校课程管理包括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乃至潜隐课程等各类课程。本文采用的是广义的理解。
一、职校课程管理的特点
(一)职校课程管理内容的繁杂性
职校的课程管理是一个庞杂的、蕴含着相互关联的诸多因素的系统工程。按照英国学者戴·约翰逊和惠特克等的看法,虽然课程管理的层面、任务和类型往往因受到国家行政体制和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而有所不同,但课程管理的重点不外乎课程计划的管理、课程实施的管理以及课程评价的管理三个方面。另有英国学者埃弗阿德和莫里斯则认为,课程管理的重点包括人的管理、组织的管理和课程发展的管理。而人的管理和组织的管理其最终目的则是课程发展。这里且不说人的管理和组织的管理,仅就学校课程发展管理而言,相对于基础教育,职校不仅课程数量众多而且在结构类型和发展目标上也要复杂得多。
1.职校课程数量众多。职业教育是专业教育,每一专业除了开设语、数、外以及德育等普通文化课程外,通常还要开设10多门专业课程。同一课程有的还要根据学生的差异分设难度系数不同的分层教学课程。这样,一个有20个专业的综合性职业学校一学期通常要开设近百门课程。
2.职校课程结构类型的复杂性。传统的职业教育课程结构主要采用文化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实践课“三段式”的课程结构。这是一种简单性课程结构。它以学科课程为主,以知识本身的逻辑为主线,形成的知识体系以理论知识为重心、实践知识为辅助,课程内容组织和学习顺序也是从理论到实践的线性过程。“三段式”课程结构是传统的学术性课程与实践性课程的简单组合与叠加。当今实践导向课程变革所要求的职业教育课程结构呈现出复杂性特征,表现在课程的纵向结构上,分成宏观的学习领域、中观的课程群和微观的项目课程及其模块;横向结构上,分为德育课程、普通文化课程、人文素质课程、专业课程(又可分为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形式结构上,分设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又分为限定选修课程与自由选修课程),项目课程与学科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等。
3.职校课程发展目标的复杂性。职校课程发展目标包括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个人目标与社会目标、现实目标与理想目标等,职校课程管理不仅要关注课程的多元价值取向、兼顾课程发展的各层次目标,而且还必须积极探索符合职业能力形成规律、能促进学习者职业能力发展以及人格与素质发展的途径,应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发展,尽可能使每个学生在职业学校得到适性发展。
(二)职校课程管理情境的多变性
职校课程管理情境的多变性是由其课程发展情境的多样性决定的。
1.职校课程问题大多具有很强的情境性。理论的课程与实践的课程存在着很大的距离。理论的课程探讨的都是普遍性问题,而实践中出现的具体课程问题则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不同的学校、不同的教师、不同的时间会出现不同形式的问题,因此,职校在课程管理中要明确问题出现的环境,准确抓住所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制订适合特定情况的管理计划。同时,更要积极鼓励课程参与者发挥他们的实践智慧,让他们在累积的经验中,逐渐探究符合情境的行动方式。
2.职校课程问题具有很强的关联性。职校课程问题涉及到校长、教师、学生、家长、课程专家、用人单位等许多利益主体,各利益主体对课程所持的立场和要求是不同的。因此,解决课程问题需要施瓦布所说的“折中”的艺术,通过“折中”来调和各利益主体的不同要求,平衡各方的利害关系。特别是,职校课程的发展不仅是教育系统内部的事情,更离不开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的支持与合作。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因此,职校课程管理既要考虑学校内部的具体情况,又要考虑行业企业等社会外部的特定情境,以尽可能地发挥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课程发展的作用。
3.职校课程发展中不同专业、不同科目、不同类型的课程会有不同的要求。如工科的机械制造类专业在课程实施中要配备与工作现场相类似的机器设备,要提供学生大量的动手操作机会,以养成与未来职业岗位要求的实践能力;农业类专业则往往要根据农事季节来安排合适的教学内容;学科课程大都只要安排教师进行课堂教学,项目课程则需要有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环境。因此,职业教育中不同专业、不同科目、不同课程类型对教学设施、教学环境要求不同,具体实施步骤、策略以及形式更是千差万别。职校课程管理需要建立基本的日常教学规范,但绝不要设想有什么绝对统一的计划和标准,更不要企图以刚性统一的制度来达到一劳永逸的管理效果。职校的课程管理规章制度应成为服务于学校课程品质提升的开放系统,能灵活适应各种情境的变化及时调整、更新与完善。
4.职业教育课程发展的外在环境具有多变性。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社会联系最紧密的一种教育类型,职业教育课程置身于当今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和科技快速变迁的时代背景中,这种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也使得职业教育课程的发展变得更具多向化,给职校课程管理增添了更多的不可测因素。
(三)职校课程管理过程的非线性
美国学者萨乔万尼认为,现代学校越来越成为一种非线性的环境存在,学校条件的非线性特征包括:动态的环境,松散的管理连接,紧密的文化连接,多元的、竞争性的目标,非结构性的任务,竞争性的解决方案,难以测量的结果,难以确保的操作程序,不确定的行动后果,不明确的、竞争性的权力路线。在这种环境下,以传统的技术理性思维来管理学校的课程常会导致问题丛生,课程管理者必须学会以新的思维方式和管理策略来推进课程发展。职校课程管理过程的非线性特征主要体现在:
首先,职校课程发展过程的非线性特点决定了课程管理过程的非线性。课程管理伴随着职业学校课程发展的始终,而职校课程发展的演化过程是非线性的。职校课程系统是一个自组织和他组织的开放性存在。在职校课程系统内部,各子系统如课程文件(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课程文化(校园文化、教学风气和管理制度)、课程主体(教师、学生和管理者)以及课程资源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制约,促成了课程的自组织运作。在职校课程系统外部,课程与各种类型教育、科技文化、经济乃至社会政治诸系统紧密关联、相互作用,职校课程发展必须体现社会性和时代性。职校课程内外系统诸因素间的相互作用和综合效应,使职校课程发展具有了多样性和非线性。
其次,课程主体之间的差异性强化了课程管理过程的非线性效果。课程实施既与管理者的教育和管理观念有关,也同教师的专业素养与学生的学习动机、知识结构密切相关。职校课程管理过程是管理者、教师、学生三者相互交流的过程,人的因素在这个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管理过程中,由于人、物、信息、时间、空间等都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他们的相互关系也在不断变化,因此,要根据管理对象和情况的变化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以保证课程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
(四)职校课程管理主体的多元性
职校课程管理主体是一个多层次、多角色的复杂系统,各层次课程管理主体之间互动合作,形成一个课程管理的共同体,从整体层面对职校课程改革进行宏观指导和协调统筹。职校课程管理主体成员主要指学校管理人员、教师、学生、行业企业代表、课程专家等。他们或者运用所行政赋予的制度化权力,或者运用自身的学科专家型权威,或者两者兼而用之,影响学校的课程改革。这些具体人员之间还会形成一些次级团体和非正式组织,对学校的课程发展也会产生一些影响。可以说,学校课程管理主体系统不但以团体形态来领导和管理学校的课程发展和课程改革,而且其内部各种人员由于所处的位置不一样,所担负的职责不同,尤其是与学校课程的“距离”远近不一,他们影响学校课程发展和改革的方式与程度也是有区别的。
1.学校管理人员。职校管理人员在学校内部处于行政上的主导地位,在制度层面上自然是职校课程管理主体,引领学校课程改革。职校管理人员主要指校长、中层领导(教务主任、专业部主任等)以及行政人员(如教务秘书等)。校长是学校校务的最高领导人,是学校课程管理的组织者和发动者,在课程发展中既是行政权威又是课程领导。中层领导一般承担学校具体的课程管理工作,贯彻执行校长的课程领导意图,同时大多作为一线教师参与课程与教学实践。作为学校课程管理主体,校长和中层领导是学校课程愿景有力的设定者和坚决的推行者,在学校课程管理主体系统中充当协调人。而且,他们一般是校内公认的教学业务水平较高的教师,在学校课程变革中更应该发挥标杆和示范作用。行政人员作为学校课程管理主体的一个部分,由于相对“远离”课程与教学,在学校课程管理中发挥“隐性”的支持作用,通过具体的校务工作为课程与教学发展提供服务。
2.教师。教师是否应成为职校课程管理的主体呢?职业教育课程具有自身鲜明的特色。其课程内容必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区域性特点,必须紧跟行业企业技术发展的步伐,因此,即使是职校普通教师,他们也不仅仅是课程的实施者,同时也是课程的重要开发者。职校教师在课程的开发与课程的实施中直接感知课程,对于课程的实施效果、所存在的利弊等情况最为了解。因此,他们完全可以依靠自身的专业能力实实在在地参与学校课程管理。同时,教师参与课程管理也是促进其专业发展和素质提高的重要途径。通过参与课程管理,教师将获得更高更宽的视野,对课程设计中的问题以及课程改革的目标、方向、路径有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从而自觉改进课程并在未来的课程实施中全力落实。所以,教师是学校课程管理主体不可缺少的要素。
3.行业企业代表。行业企业代表在职业教育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中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行业企业不仅是职业教育课程发展的重要主体,也是课程管理至关重要的主体。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最重要的特征,在这一过程中,行业企业同样承担着培养和管理职校人才的重任。而职校所培养的学生能否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在多大程度上达成了职业岗位的要求,发展的潜力如何,也需要依靠用人单位的评价。行业企业和用人单位对课程的反馈,有利于促进课程更好地适应和满足经济社会的需求,这其实是行业企业参与职校课程管理的另一种方式。4.学生。学生在课程管理中的作用常常被忽视。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中,学生只有被动地接受知识的权利。对于课程改革中课程内容和课程结构的改变,“学生是难以觉察的,因为不管过去还是现在,学生所面临的课程内容始终是新的,他们没有可能对新旧课程进行一个对比,因此感受不到课程变革对他们的意义”。而事实上,所有课程改革的最终目的都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是否在新课程的实施中获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展,是衡量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志。因此,尽管“很少有教育者认为学生是改革的代理人。但人们已开始意识到学生也会在教育改革中发挥作用……如果学生们发觉这些要进行的课程活动与己无关的话,他们将不愿意参与”。从这一角度来看,学生也应该是学校课程管理的主体之一。尽管学生不需要考虑课程的编制与课程的教学等问题,但他们在课程实践中的真正体验本身就是实际课程的一部分,他们对课程的兴趣和参与的程度可以反映出其对课程的认可程度,也可以反映出学校课程管理的成效。
因此,凡是与课程利益有关的人员都有参与学校课程管理的权责,不仅校长、学校中层管理者、课程专家、教师和学生,而且用人单位乃至学生家长等都是课程管理的主体。只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协调配合,课程管理才能集思广益,管到实处。当然,职校课程管理各主体参与管理的权责与方式是不同的。这就要求职校在课程管理中要明确各级职能组织的权责,让每一级组织和个人都能在课程管理中发挥自身的作用。要在充分赋权的过程中让每一级组织和个人学会符合自身角色的管理并在管理中得到成长。
二、职校课程管理的趋向
(一)课程管理理念:从行政管理走向专业管理
我国职业教育也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但国家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尚未形成完善的课程管理制度,职业教育三级课程管理的权责并没有明确的划分。由于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必须不断适应企业技术的变化,并体现出为地方经济服务的区域性特点,职校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等方面必须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在我国职业教育三级课程管理制度的建设中,由于职业教育自身的特殊性,国家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并不宜制定过于详细的课程管理制度,过度控制课程管理权力,而应该更多地承担起职业教育课程政策、课程框架、课程标准制定和课程质量监控等宏观管理职能,将更多的课程管理权下放到各职业学校。从这个意义上说,职校的自主管理在课程管理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我国是一个有着长期集权制管理传统的国家,由于受到传统管理思想的影响,职校层面课程管理依然主要采用一种自上而下的科层式的行政管理模式,注重上级对下级的行为监管和控制,在学校内部形成了校长、中层管理者、教师、学生由高到低的金字塔式的课程管理体系,课程管理权力主要集中在校长等学校管理者手里,教师往往只能服从校长等管理者的行政权力和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很少有机会参与课程决策。这种课程管理模式产生了两方面的弊端:一方面,课程管理权力高度集中于学校管理者,而学校管理者又往往抽不出精力来领导与管理课程事务。由于职业教育的社会生存环境不理想,大多数职校的行政领导特别是“一把手”校长,为了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常常将主要的精力放在职业学校办学经费的筹措、办学条件的改善,以及学校行政事务的管理上,而对于学校的课程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等则无暇顾及,而职校的教务主任、专业部主任等中层领导,也由于行政事务烦杂以及自身专业的局限,很难对职校的专业课程实施有针对性的管理。另一方面,一线教师由于缺少参与课程决策的机会,对职校课程发展的趋势无法把握,对新课程实施手段与方法很难驾驭,在课程实施中更多地只能按照个人惯常习性来进行教学,即使有决心进行局部的专业课程改革,也很难从学校层面得到专业和资源的支持。这就使得职校层面的课程虽然拥有较大的自主发展空间,但却普遍存在着内容滞后、水平不高、缺乏统整、脱离实践等问题,成为影响职业教育办学质量的最关键因素。
课程管理是专业的工作。要做好职校课程管理工作,既需要有足够的行政管理经验,更需要具备对职业教育课程规律的深入了解。课程管理“应为学校成员提供必要的基本支持与资源,进而充实教师的课程专业知识和能力,发展优质学校教育方案,促进教师间的交流与观摩,促进学校形成合作与不断改进的文化,最后发展学校成为课程社群,达成卓越教育的目标”。因此,真正的课程管理是一种专业管理,而不是行政管理。形成职校课程管理的专业团队,加强课程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提倡管理过程中的权力共享、民主决策、上下级之间交流互动,通过“引领”而不是“控制”来促进教师的课程参与,不仅符合新时期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而且对于推动职校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课程管理内容:从平面管理走向立体管理
传统的职校课程管理仍然是以知识传授为核心的单学科管理,它以学科的进程为顺序,以该门学科的课程计划为目标,这是一种平面式的课程管理,采用的是从某门学科角度出发的、静态的、直线式的审视问题的方式。这种管理往往更多地着眼于对课程实施的管理,而基本忽视了课程生成系统和课程评价系统的管理。课程变革要求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是一个多层面、多维度的综合体,包括了从课程规划、课程开发、课程实施到课程评价的全过程。若以单维度的、平面的思维方式去解决多维度的课程只能导致顾此失彼。因此,应以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发展为目标,采用立体式的课程管理方式,对职校课程发展实行全方位的全程管理。所谓立体式课程管理即将影响课程管理的三个关键因素愿景、策略、结构作为课程管理的三个重点,学校课程管理的规划必须兼顾这三个方面的条件,并有效组织安排。
愿景管理就是依据学校愿景、学生特质、各专业发展趋势,整体安排学校各专业课程,制定各专业课程目标。“愿景”是对学校和课程未来发展美好前景的一幅蓝图,它以学校所有成员共同怀有的理想或梦想、行为和思想规范、价值观等为支撑根基。愿景一旦形成,就会把所有的愿景认同者和信仰者吸引和联合起来,成为一股强大而持久的力量,为了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为了课程的建设和发展群策群力,不遗余力。因此,愿景的建立对于课程管理来说至关重要。课程管理中要运用“深度会谈”方式,安排行政人员、教师、行业企业代表及其他相关人员,就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方向、职业学校的应有特色、各专业教学的重点等深入地交换意见,并凝聚共识。
策略管理指形成学生专业综合能力的课程的内涵与方法。包括各专业课程设置、教学安排及组织文化与学习环境等,发展具体可行的各专业课程计划,要确保职校学生既具备就业适岗能力,又具有长远的职业发展潜力。具体要做到:依据各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规划学校课程;课程计划兼重各年级纵向的衔接与领域间横向的统整;学校各项活动要与课程配合。
结构管理指支持的课程。具体表现为:在学校层面上包括对教师、课程文件、课程资源及组织系统等的发展与管理。在课程改革背景下,职校课程管理要特别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尽管近几年实施的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使职业学校的软硬件条件普遍有所改善,但这与实践导向课程改革提出的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专业课程体系与行动导向教学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距离。Wiles&Bondi(1997)认为,学校在进行课程变革的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资源问题,一般会有三种:(1)初期的资源短缺:教室场地变更、教科书不能及时编印、任课教师不足等情况;(2)剧烈的资源短缺:学生来源大量减少、因灾害大批设备受损;(3)暂时性的资源短缺:大量教师外出进修或学习、预算延误、招标不顺等。职校课程管理者在资源管理过程中,要协调出最佳的资源配置模式,和成为各专业相互沟通的桥梁。
(三)课程管理模式:从静态管理走向动态管理
静态管理方式是一种注重结果的管理方式,它通过程序化的管理体制,依靠固定的管理制度和规则,以及相对稳定的管理队伍实施管理。这种静态管理方式的优点是,它有利于维持课程秩序和常规教学的开展,有利于教师对管理规则的掌握与操作。但是在课程变革的背景下,由于课程的变革性和生成性,课程环境时时都在变化,教师和管理者如果只知道按照固有的管理规则行事势必会对新课程的实施产生阻碍,因此,在课程变革的背景下,实施动态的过程管理显得非常重要。也就是说,在管理的过程中,应针对不同的阶段和不同的环境特点,变换一定的视角,对课程问题作动态审视,并不断地调整管理方法。当然,动态的过程管理并不排斥静态的结果管理,它们可以相互配合,达到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的效果。
从关注结果的静态管理到关注过程的动态管理要求学校课程管理要彻底改变以规范和限制为基本特征的课程管理模式,形成以学习、研究和探索为主要方式,以学习型组织和制度的形成为重点的课程管理,通过学习和研究来促进学校课程的发展。在学校课程管理中不仅要关注学校课程的发展,也要关注课程保障系统的完善,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就,更要关注学生整体的能力发展;不仅要关注教师的教学水平,更要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使学校课程管理不仅体现出科学化、效率化特征,同时也体现出民主化、人文化的特点。
第二篇:职校管理现状与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职校管理现状与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摘要:职业学校的计算机教学在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普遍的问题是教与学都不够严谨,笔者通过对某个职业学校教学和管理过程进行深入分析,结合自己的教学改革实践,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对提高教学效率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改革
一、引言
众所周知,现今高等教育普遍从以前的精英教育变成了普及教育(985高校除外),以前高校学生的平均素质要远高于现在的高校学生平均水平,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说,基本上都是高考队伍当中的落伍者,其各个方面的素质可以说都比较差。笔者通过一年在职业学院的工作,深入了解其教学与管理模式,结合自身的一些体会,探讨一下职校计算机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二、职业学院教学现状
俗话说,顾客是上帝,而现在对于职业教育来说,学生也称得上是学校的上帝。首先从入学招生上看,很多学校每年在招生过程中都感到岌岌可危,甚至每年在高考前夕都会派本校招生办老师去基层中学,去游说中学的班主任做学生的思想工作,让成绩差的学生填自己学校的某个所谓好专业(当然好学生是不可能去他们学校的),通过多个职业学校调查知道,只要填了志愿,基本上都能够被录取,尽管如此,各个职业院校每年的招生任务名额仍然难以完成,甚至有些学校因为生源太少,发动全校的老师去拉生源,这让我想起来好像银行揽储一样。每个老师每年分几个指标,完成的有奖,没完成的就扣奖金,搞得老师人心惶惶,可见学生对于学校的重要性,然而学生的素质怎么样?完全是没有去考虑的,因为有时候招生的人数比填志愿的人数还多,还有得选择吗?其次看教学情况,此类学生在中学就没有养成认真读书的习惯,在职校想要他很好地来读书那也是不可能的,主要表现在上课迟到、请假的现象多,而进教室学习的学生比未进教室的学生也好不到哪去,人在心不在,偷看手机、混日子的多。课堂上,老师将计算机教学内容无论讲得多详细,学生们能跟得上的很少,而且课后马上就忘了,内容讲不动,提问题学生反应麻木,实验课上按老师要求来做实验的不多,反而上网、打游戏的大有人在,自习课安下心来读书、做作业的不多,看手机、聊天的却不少。这些现象非常普遍,而且屡教不改,这些严重地伤害了老师的上课和管理的积极性,学生浪费金钱、虚度光阴、毕业就失业实在令人痛心。
三、教学与管理改革分析与探讨
看起来学生好像是整个学校的衣食父母,是上帝。有了学生学校才能够生存与发展,但学校的办学宗旨应该是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创出品牌效果,要创品牌就得在管理和教学上下功夫,当然必要的宣传还是要有的,笔者觉得给全体老师下指标,靠老师去宣传发动不可取(大部分老师的专长是上课,而非对外交际),应该由专门的招生老师来做这些事,尽管这样可能费用要高一些,但效果一定要好,俗话说术业有专攻,刚开始可能看不出来,但时间久了,效果是很明显的(本人了解了几个职业中专,他们这种模式招生,生源一点都不愁)。学生来源各个职业学校都差不多,要培养出优秀学生,在学生进校以后,在教学与管理上就要从严要求,做到宽进严出,有条件的学校要采用封闭式办学环境,周末出校门也得?u班主任或学生辅导员假条才行。平时上课,做到严格作息制度,奖罚分明,不得随意请假,更不能旷课。教学过程像计算机课,由老师在上一次课后布置下一次课的预习任务,应要求学生前一天晚上做好相应的预习,完成预习任务,每次上课之前,都派班干部课前收齐快速检查,做出登记,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任何一个课堂,所有学生的手机都得全部关机上缴,统一管理(比如在教室前墙壁上放一专门存放手机的手机袋),并对手机进行编号,对号入座,不交者按违纪严肃处理。理论上课过程中,禁止学生交头接耳(讨论题目除外),要求老师注意改进教学方法,尽最大能力去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采用互动性强的教学理念,让学生从被动式接受知识变成主动式获取知识,从而培养起良好的学习兴趣。对于经验不足的老师采用导师制,并安排老教师帮带,理论课完成后至少每一章要有一次作业,便于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掌握。计算机实验课,网络可以开通,但要求在教师的监控下,比如在教师端装备监控系统。实验过程中,老师要加强实验指导,同时学生的所作所为也都应在老师的监控下进行,老师可以随时断掉某一台电脑网络,并对相应违纪学生提出批评指正。实验任务要求学生像上理论课一样先做好预习,预习任务同样要进行检查登记,以免学生一入机房就不知该做什么,要不就依葫芦画瓢,现炒现卖,一次实验下来根本学不到什么东西,即使学到一点知识,也严重地缺乏连贯性、系统性。在实验完成后,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每堂实验课的实验报告,它能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动手能力,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去应对,实验报告的成绩也要进行登记,作为期末考核的一部分,这个对于学好计算机来说当然是很重要的。
四、教学改革效果分析
笔者在该校工作期间,主要是负责2个班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并对其中一个班进行上述教学改革,17一班为改革班,数据对比如下:
班级名称理论答题合格率实践操作合格率期末考试合格率备注
17一班89.5%97.8%98.5%
17二班70.4%83.6%87.3%
从以上数据看,改革班的成绩明显优于另外一个未改革班。
五、结论
总之,笔者通过对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实践,已经较好地克服早期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的不足,通过改革不但提高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兴趣爱好,而且增强了广大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以后其他专业课程的教学打下了一个良好的铺垫。
作者简介:邓波,夏太武,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第三篇:浅谈职校班主任与班级管理论文
在快速发展的今天,改革教育制度、提高教育质量、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时代的必然要求了。学校是进行教育的主要阵地,班级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组织,班主任既是教育工作的推动者,也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管理者。班级管理工作的运行状态,直接影响着学生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因此良好的教育需要高素质的班主任。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班级管理中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又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教育、学生的发展,我们要认真研究分析这些问题,总结出相应的可行性对策。
一、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任务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同学之间团结友爱,师生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也要处理好与学生、班干部、学生家长、科任教师及相关部门的关系,同时深入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个体差异、个性特点,能够有针对性地发挥其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采取有效的引导、启迪学生的方法,使其身心健康发展,成为建设国家的栋梁之才。
二、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现状不尽如人意
1.班主任的教育观念缺乏时效性。班主任常常不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需求和接受能力,固执地将某一时期的教育路线应用在高度发达的今天,忽略了对学生思想道德情感、行为等方面的引导,也忽略了对学生内心世界的观察和了解,对学生要求统一化、模式化,认为成绩高的学生就是好学生,这样就没有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内在潜质,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甚至是学生的终身发展。在这样的班主任领导下的班级,必然会导致学生的整体素质下降、法律知识淡薄,也会人为地将学生两极化。据调查:“近年来,我国中学生心理疾病的发病率呈直线上升趋势,其中35%的中学生心理异常,53%的患有抑郁症、恐怖症、强迫症等心理疾病。”另外一项调查发现:“存在明显心理问题的学生,小学占10%,初中占15%,高中占20%。”
2.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缺乏全面性。
(1)轻视对能力的培养。当今社会对人们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全面,即包括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交际能力等,不管是小学生还是大学生,这些方面的能力还是比较欠缺的,因此通过教育逐步培养学生上述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当前的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却忽略了对学生这些能力的培养,他们仅仅注重班级纪律、卫生情况、学习情况、出勤情况等方面的管理。
(2)过分看重学习成绩。学习文化课是学生的主要活动,也是人生中重要的知识积累,班主任把班级的学习管理情况做好、做足也是影响学生学习重要的外部条件,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众多,有外部因素,也有内部因素,比如学习动机、学习目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
学习方法是影响学生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学习方法适当,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学习方法不适当,则结果往往事倍功半。班主任如果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帮助学生找到适当的学习方法,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那么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必然有重大的意义。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一些班主任过分看重学习结果,忽视了对学生个体学习方法的指导,没有为班级的学习管理创造良好的氛围,更没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3.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缺乏沟通。大部分班主任对班规的制定、学生的评价、班级工作的计划或总结等,往往是其一人说了算,很少听取学生的建议。据《中小学班级管理现状的调查研究》一文提供的资料显示:322名被调查的中小学生中无一人参加过班级管理工作的计划或总结,其中67%的学生根本没听说过班级管理工作计划或总结,58%的班主任认为没有必要让学生参与这项工作。这些控制主义式的管理忽略了学生的参与性、创造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忽略了与学生的沟通交流。
三、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班级管理工作中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一起积极配合解决,本文仅从班主任的角度出发,探讨解决班级管理工作中的一些问题。
1.重新定位现行班主任的教育理念,过去一些很有效果的教育理念现在已经不适应教育的发展了。班主任要充分尊重学生,促进他们的创造性、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学生拥有知识固然重要,但是交际能力、应变能力、独立生活能力也是必需的。
2.创新班级管理工作方式,进行开创性的改革和实践。班主任要把班级管理工作当作一门课程,认真研究它的内在规律、学生的特点,教育教学的方法、手段、效果等,系统化教育内容,紧跟时代的脚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等。同时,教育方法既要符合学生的特点和要求,也要灵活多样。比如通过演讲、参观等,也可以达到教育的目的。
3.班主任也要实现终身学习,不断提高专业素养、文化素养、信息素养,及时更新知识,即使不能面面俱到,也要略知一二,以便满足学生对知识层面上的需求,大力推动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结合,使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多样化,充分发挥现代计算机技术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四、结束语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桥梁,肩负着培养人才的重任,同时由于种种原因,班级管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是多方面的,其中班主任的问题不能被忽略,要认真地正视和不断地研究思考。针对这些问题,也要不断地改变自己、提高自己,采取正确的教学方法培养出更多适应时代要求的综合性人才。
第四篇:《采购与供应管理》课程论文
《采购与供应管理》课程论文
题 目: 姓 名: 学 号: 学 院: 专 业:
供应链市场认知
中文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在这背后,我们面临着国际竞争的加剧和经济全球化这把双刃剑伤害。21世纪的竞争核心已经从传统的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发展到了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中国经济的腾飞为供应链市场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广阔的空间。关键词:供应链市场;服务;商品流通
一、供应链管理含义
1、供应链管理的历史背景
供应链管理诞生于经济日益全球化、服务外包的大背景下。在国际上,供应链管理行业是第三方物流行业发展的高级阶段,目前尚不是以独立行业形式存在,因此国外并无专门的供应链管理行业分类。但国外此类企业的管理思想、发展途径、赢利模式、未来发展趋势,是中国供应链管理企业普遍学习、借鉴的对象,对我国供应链管理行业的产生、发展、未来产业升级均有重要影响。在中国,供应链管理从属于“现代物流”的范畴,其发展已越来越趋于独立,表现出更多自身特色,专业的供应链管理企业亦不断出现。
2、供应链管理的现在定义
《物流术语》国家标准对供应链管理的定义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规划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并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等。供应链管理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它所采用的是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的模式。
从物流服务对象来看,企业如果仅仅将运输与仓储环节外包给资产型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所节约的成本大部分是由自己组织运输与仓储的所损失的设备设施利用率。供应链管理则在其基础上,进一步帮助企业实现从原材料到产成品,从供应商到终端消费者的整个供应链流程的重构与优化。因此供应链管理对企业效率的提高具有更大的作用。
二、供应链市场现状与市场规模
1、供应链市场现状
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为现代物流及供应链贸易服务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加入WTO以后,中国国际贸易额的成倍增长,2001—2009年中国商品进口年复合增长率为19.4%,商品出口年复合增长率为20.7%,这为物流及供应链贸易服务提供了广泛的业务基础。
2、供应链市场规模
2009年,中国与物流及供应链相关的总支出约7211亿美元,70%的物流及供应链管理服务提供商在过去三年中,年均业务增幅都高于30%。中国供应链贸易服务市场潜力很大,推动中国现代物流及供应链贸易服务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三点,第一是跨国公司正在将更多的业务转向中国,甚至将发展重心转移到中国,这会产生大量的供应链贸易服务需求;第二是中国公司为降低成本和增强核心竞争力也增加了对物流及供应链贸易服务的需求;第三是政府的激励措施也刺激了中国现代物流及供应链贸易服务市场的迅速发展。在经历了经济危机的衰退之后,中国物流及供应链市场价值年增长率预计将恢复到经济危机前的水准,保持20%左右的年增长率。到2011年,中国物流及供应链服务市场价值将达到10026亿美元,仅次于美国,将成为全球第二大物流及供应链服务市场。
三、供应链市场竞争格局和特点
1、供应链市场格局
供应链贸易从属于“现代物流”范畴,是供应链管理发展的一种新形态。但整体来看,我国的供应链管理服务行业的发展仍然处在初级阶段。目前,中国现代物流及供应链管理服务行业供应商功能单一,增值服务薄弱。供应链管理服务行业主要竞争还集中在物流运输层面,增值服务商无论是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与国外同类企业有不小的差距,现代物流及供应链综合管理服务商开始出现,但其行业渗透度及服务集成度都还不高,多数现代物流及供应链管理服务商侧重在某个或某几个行业,使现代物流及供应链管理服务行业竞争状况呈现出细分市场相对垄断的竞争势态。而且供应链管理服务行业市场相当分散,企业规模小,地域集中度高,80%的收益都来自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但从理论上讲,所有进口业务都可能成为供应链贸易企业的服务对象,目前供应链管理企业所占份额极低,表明供应链管理企业渗透程度还不高,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光明。
2、供应链市场特点
由于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是专业的现代物流服务提供商,资源整合、服务内容以及服务范围是界定企业模式的重要方面,也是区别于竞争对手的关键所在。下面我从这三个角度来分析:
第一,从资源整合角度来看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仅拥有少量固定资产,基本上不进行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主要依靠组织协调外部资源进行运作的“非资产型”物流企业,由于不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这类运行风险较小,在发达国家由于底层物流设施较为成熟,社会资源获取余地较大,很多国外第三方物流公司采取这类模式,并能提供较高的物流水平;另一种是投资购买各种装备并建立自己物流网点的“资产型”物流企业,该类公司需要较大的投入,拥有雄厚的资产、自己的网络与装备有利于更好地控制物流服务过程,雄厚的资产还能展示一个公司的实力,对品牌推广和市场拓展有重要意义。
第二,以服务内容来说可分集成度较低的功能型物流服务和增值型物流服务,以及集成度较高的综合集成服务和系统咨询设计服务。集成度最低的是功能型物流服务,这类企业提供诸如货代、运输、仓储与配送中的某一项或几项服务。他们的竞争力在于充分有效利用自有资源的基础上提高功能物流服务的经营效率,达到比自营物流更高效、更低成本的运作,传统的运输、仓储企业实际上就是提供这种服务的;提供综合集成服务的物流企业能够把供应链上的一段或者整个供应链的物流活动高度集成、有效衔接,进行运作、管理和优化,他们为客户提供一种长期的、专业的、高效的物流服务。
第三,服务范围是指物流企业所服务的行业范围。有些企业服务范围相对较窄、较集中,仅为单一或者少数行业提供服务,另外一些企业服务范围很广,可以为多个行业提供服务。在成熟的物流市场上,物流企业为了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一般将主营业务定位在特定的一个或几个行业,因为不同的行业其物流运作模式是不同的,专注于特定行业可以形成行业优势,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
经对比分析研究,根据企业提供服务内容的深度和覆盖行业和地域的广度,我国主要现代物流企业表现如图8所示。
四、结论
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加速了全社会商品、信息和服务的流通,为以国际货代为核心的跨境物流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也为供应链贸易服务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
1998年至2008年,中国跨境物流行业市场规模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长,高于GDP的增长速度。虽然受本次金融危机影响,但2009年中国国际货代市场规模仍达8000亿元。而随着经济复苏,外贸经济的逐渐恢复,跨境物流行业也出现恢复性增长,逐渐回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准。中国政府4万亿元投资拉动内需的刺激下,市场出现新的机会,国内市场成为新的增长点。特别是在物流业振兴规划的适时推出,助推了行业发展。预计在未来5年内,跨境物流行业将以10%~15%的速度成长,市场前景广阔。
供应链市场同样具有很好的成长性。未来几年,中国物流及供应链市场价值年增长率预计将恢复到经济危机前的水准,保持20%左右的年增长率。到2011年,中国物流及供应链服务市场价值将达到10026亿美元,仅次于美国,将成为全球第二大物流及供应链服务市场。参考文献:
【1】米歇尔R.利恩德斯等著,《采购与供应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 【2】肯尼斯.莱桑斯等著,《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电子工业出版 【3】王欣欣,《供应链协调管理策略》
第五篇:《茶馆经营与管理》课程论文
茶馆经营与管理 课程论文
传统茶馆的现代内涵挖掘
院 系 :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职称: 完成日期:
茶与食品学院 茶学(文化经济方向)1班
游晓冰 20094131046
郑蕾 讲师
2012 年 12月 20 日
传统茶馆的现代内涵挖掘
摘要:现代茶馆经营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茶馆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就必须在经营策略中体现自己的个性和特色,充分利用和开发传统茶馆中茶文化的现代内涵来提高经营层次,达到吸引消费者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茶馆;茶文化;特色经营
“开茶馆,盼兴旺”,现代京剧《沙家浜》中阿庆嫂说出了一句大实话。茶馆是一个古老而又时尚的行业,泡茶馆是众多中国人的一种生活方式,茶馆融汇并积淀了丰富的文化[1]。所以,挖掘传统茶馆中的现代内涵,将极有利于现代茶馆的经营与管理,使茶馆兴旺。
一、茶馆及其千年历程
茶馆同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我们习惯于把茶馆看作是一个休闲的地方,但实际上茶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公共空间,是社会的一个窗口和缩影。它折射出社会一定的风貌和市俗人情,是观察和了解近现代经济及文化的重要窗口[2]。昔日,人们忽视了茶馆多层次的、复杂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功能。社会的演进总是伴随着时间概念变化,但这种时间的新概念也仅限于受西方影响的新式精英。大多数一般市民仍保持着传统的时间观念,怎样利用他们的时间取决于他们的个人习惯、教育程度、职业和家庭背景、经济状况等等因素。即使是在许多“现代”娱乐场所出现以后,茶馆仍然是大多数市民最能接受的公共生活空间。
我国茶馆业的发展已有千年历史,它是随着商业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兴旺起来的。茶馆的最早雏形可以追溯到两晋南北朝专供喝茶住宿的茶寮,真正意义上的茶馆大概在唐代初期才形成。中唐则已有茶肆的佐证,如《河东记》中有“浦极谓得人,俄而憩于茶肆”的记载。城市商业的起步,茶馆与餐饮业的接轨,都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茶馆业的发展。宋朝时期尤其是南宋,无论是作为服务性行业所表现的规模,还是作为茶文化载体所表现的文化内涵,茶馆都进入了全盛阶段。元明时,相对萧条一些,但到了明末清初,又逐渐复兴,直至到清末的近二百多年间,进入相对稳定的发展阶段。清末以来的一个多世纪,中国历史风起云涌,呈现出急剧变化的特点,伴随着这种变化,茶馆也经历了一段起伏发展的历程[3]。
有关规定,茶馆在进货和加工、冲泡中一定要严格把好清洁卫生关。同时,茶叶、花、水果等原料要保持新鲜,茶具、器皿的卫生也要做好。茶具在使用过程中必须严格消毒,保持茶具洁净,做到玻璃茶具晶莹剔透,不留水迹,瓷质茶具洁白如玉,不留污垢。使用洁净的茶具,不仅是防止病从口入的重要环节,而且冲泡香茗观赏茶色,更可获得赏心悦目的感觉[7]。总而言之,茶品质量的好坏不仅涉及到消费者的健康和品茗的感觉,而且还能反映出一个茶馆乃至一个地区的经营层次和文明程度的高低[8]。
(二)茶馆要有独特的经营形式
1、体现传统文化特色的经营策略
我国是茶的故乡,中华民族饮茶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传统文化特色的茶馆在经营策略中,以弘扬茶文化,积极围绕茶文化做好文章。在经营策略中,在装潢设计、环境布置上,无论豪华或简朴,都以传统的民族文化为基调,融合民族传统的美学、建筑学、民俗学,创造出一个浓烈的传统文化氛围。在装饰布景上,处处显示民族文化和传统的茶文化特色,使茶馆的每一个角落都给来宾一个“未品香茗,已闻茶香,未读茶经,已识茶道”的感觉。以上海老城隍庙湖心亭茶楼[9]为例:明清风格的建筑,飞檐斗拱,清瓦红柱;楼内宫灯高悬,铜盂低置,壁挂字画,红木桌椅,配上长嘴铜壶,紫砂茶具;身着民族服饰的服务员娴熟的泡茶技艺,倚窗而坐,手捧香茗,欣赏九曲桥豫园的美丽景色,聆听江南丝竹幽雅的琴声,其感觉美妙无比。湖心亭茶楼体现了浓浓的江南传统和海派文化光景的特色,在背景音乐的配置上,以体现民族传统文化的古典音乐为主,如古筝、二胡、琵琶等。同时,传统式茶馆还可开设说书,清唱杭剧、越剧、京剧等曲艺娱乐节目。杭州的望湖楼、得意楼、雅园和喜雨台茶馆,在说唱上还追求多样性,常常同时有平话、杭曲等演出。
茶馆还可以适当地增加可体现民族文化的少数民族茶艺,让顾客不用出远门就可以了解并体会不同民族的饮茶文化及民族文化[10]。如白族的三道茶,顾名思义茶要上三道。顾客入座后,身着白族服饰的服务员先向顾客讲解该茶的饮茶过程及礼仪,然后向顾客上头道茶——烤茶。将浓烈的茶汁倒入一个小茶盅里,服务员双手举杯敬客,客人双手接茶而饮。茶香而苦涩,谓之“苦茶”;喝完第一道茶后,服务员应换上普通杯或小碗,在碗内放上红糖和核桃仁,然后再冲入烤茶罐内的茶水敬给顾客,此道是“甜茶”;第三道茶别有风味,先将一满匙蜂蜜和几粒花椒放入碗内,有的还加上白族特有的奶制品乳扇,然后冲上沸茶水,此茶甜、苦、麻辣,回味无穷,称之为“回味茶”。
同步性的特殊性,即它是没有固定的外在形式的,它的生产过程也是客人的消费过程。因而,服务产品的质量优劣,在服务过程中会被消费者一目了然地当场辨别出来了。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哪个茶馆能在服务上取胜,就能在市场上站住脚。目前还有一些茶馆服务员,除了文化水平不高外还缺乏应有的操作技能,所以茶馆若要提高服务质量,要在服务员身上做做文章。一般来说,在培训服务员时要强调服务员了解茶的历史、种类以及各类名茶的产地、特点,并能识别茶叶的质量;其次,还要能对各类茶的冲泡正确选择茶具,并能熟练掌握冲泡技艺;最后便是服务员的服务技能与技巧,要善于观察、主动、热情、周到,摒弃墨守成规、教条式的服务,提倡充满创意的个性化服务。
个性化服务通常是指服务员以强烈的服务意识去主动接近客人,了解客人,设身处地的揣摩客人的心理,从而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它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被动的,是由客人提出的非规范需求;第二层次是主动的。它的内容相当广泛,讲究服务的“细化”与“活化”。“细化”为观察动态,“活化”只要有灵活性,有创意。如服务员在接待客人时,斟上一杯菊花茶,客人说给换一杯绿茶。客人下次来时,若服务员主动端上一杯绿茶,客人一定会满意,这就叫个性化服务[15]。茶馆服务人员要随时提供微笑服务、细致服务,予以顾客亲切、宾至如归的感觉,缩短彼此的心理距离,还要了解各类茶叶的性质、特色、档次,以便在顾客不了解茶叶或犹豫时加以推销,从而提高茶馆的利润。
四、结语
小茶馆,大世界。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休闲旅游观念的深入人心,茶馆也日益成为人们社交活动与休闲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今茶馆业的竞争也是相当激烈,所谓“优胜劣汰”,只有当茶馆有了自己的特色,有了自己异于他人的亮点及高质量的全方位服务,才能拥有自己的客源,才能增强竞争能力,提高巩固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 王德福.茶馆文化与社会文明[J].福建茶叶,2002(2):46. [2] 范增平.认识茶艺馆[J].农业考古,2000(2):173~175.
[3] 张一民,周美英.中国茶馆的演变及社会作用[J].中国茶叶加工,2007(3):52.[4] 曹潘荣,杨依萍,吴怀忠等.茶艺馆的营销现状及经营策略[J].广东茶业, 2006(1):13~16.[5] 冯会,郭雅玲.现代茶艺馆的发展及其对茶文化的意义[J].福建茶叶,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