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关于改革现行研究生培养机制的决定

时间:2019-05-13 00:21: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清华大学关于改革现行研究生培养机制的决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清华大学关于改革现行研究生培养机制的决定》。

第一篇:清华大学关于改革现行研究生培养机制的决定

清华大学关于改革现行研究生培养机制的决定

(第十二届党委第十八次常委扩大会讨论通过)

为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对研究生培养的要求,学校决定,对现行研究生培养机制进行改革。

一、改革现行研究生培养机制的目的

(一)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和水平,促进研究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二)明确学校、院系、导师和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的职责,统筹及合理配置各方面资源。

(三)完善导师负责制,增强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主导作用。

(四)健全研究生培养资助体系,增强研究生学习和研究的主动性。

二、主要内容

(一)学校、院系和导师将积极争取各方面资源,为研究生设置研究、教学和管理等辅助性工作岗位。研究生可通过承担岗位工作得到培养和锻炼,同时获得资助。

1.学校为研究生设置教学助理(简称“助教”)、管理助理(简称“助管”)岗位,导师(院系)为研究生设置研究助理(简称“助研”)岗位,助教、助管、助研岗位统称为“三助”岗位。承担助教、助管岗位的研究生,其学费和岗位津贴由学校提供;承担助研岗位的研究生,其学费应由学校和导师(院系)分担,改革过渡阶段学费由学校提供,岗位津贴由设岗导师(院系)提供。

研究生未获得“三助”岗位,可向学校提出减免学费申请,不申请或申请未获批准者,应交纳学费。

2.学校设立研究生培养专项基金,支持基础学科的部分导师为招收研究生设立助研岗位。

3.在改革过渡阶段,学校继续按规定向研究生发放普通奖学金和生活补贴。

(二)指导研究生是导师的职责,导师的学术水平、精力和经费投入是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导师应与院系、学校一起积极创造培养研究生的相关条件,确保培养质量。只有具备培养条件的导师才有资格招收研究生。

1.招收研究生的导师(院系)应能够为研究生设立助研岗位。2.导师(院系)要对研究生加强指导和管理,设立助研岗位的导师(院系)负责对上岗研究生进行考核,以作为岗位及津贴调整的依据。

3.为保证培养质量,学校控制研究生总体规模,一方面,学校调控院系研究生规模和结构,另一方面,为保证导师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研究生培养工作,学校原则控制导师同时指导研究生的数量。从2009年起,导师的在校研究生总数超过学校规定的限额数量时,需向学校交纳超额调节费,以补偿学校在研究生培养条件建设方面的投入。

(三)本次改革具体内容见《清华大学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实施办法(试行)》。

三、做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各项工作

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是学校一项重要的改革,各单位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各项相关工作。

学校成立领导小组,全面领导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工作,具体工作由研究生院牵头组织实施。有关部处应设立、调整或加强相关机构,落实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工作。各院系要积极落实学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工作要求,并由专人负责。

本决定自2007级研究生(不包括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研究生)开始执行。以往学校相关文件中如有与本决定不一致的内容,按本决定执行。

清华大学

二○○七年三月十五日

第二篇:关于深入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进一步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意见(模版)

关于深入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进一步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意见

(讨论稿)

为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加快建设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研究生教育,在总结研究生教育发展和改革实践的基础上,现就深入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进一步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出如下意见:

一、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深化培养机制改革 1.进一步重视和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基本实现了立足国内自主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战略目标,基本建成了学科门类比较齐全、培养类型多样的研究生教育体系,从规模上进入了研究生教育大国前列,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障,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但从总体上看,研究生教育的质量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高层次教育的需求,比较突出地表现在研究生培养的特色不鲜明,研究生创新和实践的能力不强,投入和政策保障不到位。作为国民教育的顶端,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是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主要来源,是提高综合国力与国际竞争力的有力支撑。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关系到人才强国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关系到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提高对研究生教育战略地位和作用的认识。2.明确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思路

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必须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人力资源强国战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求,必须坚持提高质量为核心,必须符合并体现研究生教育的特点与规律,从研究生教育的基本活动入手,突出高水平科学研究对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充分激发导师和研究生的创新活力,以“完善制度、提高质量、科教结合、支撑创新、适应需求、引领未来”为基本原则,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的现代研究生教育体系。

二、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主动适应国家需求 3.合理确定发展规模

根据国家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需求,合理确定研究生教育发展规模,统筹增量和存量,促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的协调,保障研究生教育健康发展。近期内[l1],硕士研究生新增招生计划和存量调整,原则上用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探索建立博士生招生计划的分类指导和动态调整机制。根据不同单位高水平的人才队伍、科研平台、科研经费和效益等,综合核算并按周期调整各单位的博士生基准规模。依据各单位博士生计划总体绩效,分类进行增量安排和存量调控,逐步增加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的数量,相对稳定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规模,新增招生主要支持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改革培养模式,以及高校与科研机构、企业的联合培养项目。

加强博士生教育质量监督,建立在读博士研究生分流淘汰和名额补偿机制。严格限制科研项目缺乏的单位和指导力量薄弱的学科的研究生培养规模。4.完善分类培养体系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建立学术学位、专业学位协调发展、各具特色的学位体系,在学位标准、目录制订、招生计划、考试选拔、培养模式、质量监督等方面实行分类管理。

博士以学术学位为主,按需增加博士专业学位种类。探索完善国家重大工程和项目的科教协同机制体制,提高工程博士培养水平,推动造就工程技术领军人才。加快完善与行业紧密结合的专业学位体系,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进一步规范招生、培养、实践的管理。积极探索调整硕士层次的学术学位的培养目标和要求。5.优化学科结构

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不断调整学科结构。优先支持与国家重大战略相关的学科建设,大力提升与先进制造业、国防建设、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生产,公共安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现代服务业等相关学科的培养能力,重视发展新兴交叉学科。大力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学科的交叉与融合。着力发展服务于繁荣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全面支撑文化事业与产业发展的学科。加强学科建设指导,进一步规范发展过快、培养问题较多的学科及其管理。6.协调区域间发展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形成区域特色突出、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的研究生教育布局。积极鼓励东部和沿海发达地区加快发展前沿学科、高技术和新兴产业领域的研究生教育,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通过国家扶持、对口支援等多种方式,增强教育资源的流动和共享,推动欠发达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学科建设。增强省级政府统筹指导本区域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能力,集中有限资源,发展优势学科,形成办学特色。

三、全面改革培养模式,提高创新实践能力 7.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突出科教结合

通过重大科研项目、高水平学术活动和国际联合培养,加强学科前沿的课程教学和实践课程体系建设,着重提高学术学位研究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培养开阔的国际视野和把握学术前沿的能力。立足国家需求和学科前沿,鼓励导师和研究生交互研讨,加大和重视研究生国际交流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研究生的理论水平、分析解决问题以及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生的团队与合作精神。

8.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必须与行业紧密结合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要密切结合行业需要,突出职业导向,考核与评价与行业职业资格标准衔接。与任职教育有机结合,积极推进临床医学研究生对接住院医师的规范培训及医师准入制度的改革。完善高校和行业、企业的双导师或导师团队负责制的研究生指导制度,加强各方在课程建设与职业教学的紧密合作。以提高综合素养和知识应用能力为核心,突出案例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地位,进一步强化案例教学[l2],充分调动和保障导师、行业与企业进行案例建设、案例教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加强有关组织对案例教学的指导,将案例教学情况作为评价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要方面。

9.强化研究生指导教师的作用

进一步强化和完善以科学研究和实践创新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导师指导研究生培养全过程,对研究生的思想品质、科学道德有引导、示范和监督责任。根据导师的师德、高质量的学术成果或创新任务以及接受指导学生的评价,健全研究生导师遴选、考核评价和人事管理制度,在录取、资助学生、调配资源等方面给予导师更多的权力。对兼职过多的导师,相应设置招生的数量限制。加强研究生指导团队建设,改善导师队伍结构,建立和完善导师培训和学术休假制度,不断提高导师的水平和能力。10.加强研究生教学与管理

针对研究生特点和培养目标,建设体现硕士、博士不同层次要求的研究生专业课程体系,突出系统性、前沿性,体现国际水平。改革课程教学方法,加强讨论学习、合作学习和实践研究,提高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和博士研究生专业课程学习要求,进一步提高教学的国际化程度。

进一步扩大培养单位培养管理的自主权,完善研究生学习考核制度和学籍管理办法,在合理范围内允许在读研究生转换学科方向,健全研究生课程教学、中期考核、开题报告、答辩、学位评定各环节的合理分流与淘汰制度。11.深化科教合作

构建科教结合新机制,推动国家科技体制改革,拓展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研究生的领域、形式和方式,把人才培养与国家基础研究、应用性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紧密结合起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吸引产业、行业、企业界的优秀人士参与研究生实践教学与管理,加快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12.提高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水平

扩大和深化研究生教育国际合作,更加快速和有效地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促进中国与世界的文化交流。积极推动国际间学位、资历的相互认可,鼓励和支持高校与境外高水平教育、科研机构建立联合研发基地,积极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方法,扩大中外联合培养博士生规模,丰富培养合作、学分互认、访学研究和短期交流等合作形式,加大引进国外优秀教材的力度,资助海外优秀学者来华讲学授课。在更高层次、更广阔的范围吸引国外学生,扩大来华留学研究生的规模。13.注重创新精神和人文精神培育

坚持诚信治学,注重研究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质培养。发挥单位、导师和研究生组织的作用,努力培育境界高尚、底蕴深厚、激励创新的大学文化。推进“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激发研究生学习和研究的热情。建立研究生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增强研究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建立健全学术道德标准和学术规范,将[l3] 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纳入研究生培养环节,通过有效途径对研究生进行政治思想、学术道德、学术伦理和学术规范教育,加强导师师德教育,惩治学术不端行为。

四、积极推动制度创新,健全引导激励机制 14.扩大培养单位设置学科权力

国家根据人才需求和学科发展动态调整和管理学科目录,不再设置指令性二级学科目录。扩大培养单位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科建设需要设置调整学科的自主权,全面下放二级学科设置权,鼓励培养单位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主动调整和优化学科结构,形成办学特色和优势。

15.稳步推进学位授权审核改革

紧密结合国家和区域发展需求,从实施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入手,推动新增学位授权的立项、建设和审批制度改革,建立与人才需求紧密结合的动态调整机制,实现从单位授权向项目授权转变,从不断增列学科点的全面授权向指定项目、限期授权转变。引导学位授予单位结合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需要,大力调整学科结构,产学结合增强办学特色和优势。对具备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授权条件的民办高校,按规定程序进行审批。

实行学术学位、专业学位授权分立并行,分别审批。举办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应当突出学校特色、优势,突出学校与行业、企业的紧密结合。在有条件的学位授予单位试行自行增列博士、硕士一级学科学位授予点。进一步完善省级人民政府审批硕士学位授权的办法,提高授权审核工作的规范化水平。

建立引导和鼓励机制,鼓励省级政府和学位授予单位根据国家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的要求,对现有学位授权点进行结构调整,建立有上有下的动态调整机制,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形成办学特色。16.完善招生考试制度

稳步推动博士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加强对考生学术水平、科研创新能力的考查,进一步扩大招生单位确定考试科目、内容的自主权,扩大导师参与招生的学术标准制定、进行学术鉴定和决定录取的权力。

进一步改进硕士研究生统一招考、推荐免试、单独考试等招生办法,加强对考生专业基础和创新能力的评价。根据不同类型招生单位和学科特点,科学合理设置考试科目。充分发挥复试在选拔拔尖创新人才方面的作用,进一步扩大招生单位招生自主权。适应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l4],完善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17.建立质量监督制度

建立体现学科特点、科学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l5]。按一级学科领域和专业学位类别,制订和完善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的基本要求。突出对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以及再创新的能力的评价,重点考察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改变单纯以论文、获奖为主的考核评价方式。

完善政府主导的外部监督机制,建立健全宏观质量跟踪、趋势分析、会商预警制度,设立国家层面的质量保证与监督机构。进一步发挥学科评议组、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的作用,支持学术团体、行业组织、社会中介合理参与质量监督,建立合格评估与资格认证有机结合的研究生质量促进机制。立足学科点的质量,建立学位授权点分类[l6] 引导和监控机制,引导培养单位建立积极、有效、自律的质量监督机制;加强研究生培养信息系统建设,完善培养信息公开制度,逐步建立以学位授予单位内部监督为主体、政府与社会合理参与监督的多元质量保障体系。18.推动研究生教育法治水平的提高

贯彻依法治教的原则,加强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规范化、法制化建设,完善改革的配套政策文件。及时总结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经验,加强国际比较和研究生教育科学研究,推进以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及其暂行实施办法为重点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五、加大支持保障力度,推动改革顺利进行 19.加大研究生教育的财政投入力度

充分发挥经费投入显著影响研究生教育发展和质量的作用,完善研究生教育预算拨款制度,大幅度增加对所有纳入国家招生计划的全日制研究生的生均综合定额拨款,建立拨款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根据培养单位的培养质量和科研水平等实行绩效拨款,增加奖助经费投入,由高校自主用于研究生培养工作。提高科研经费支持研究生培养的比例,研究生参与科研活动的费用,可列入直接成本据实列支。20.健全研究生奖助政策体系 中央财政设立国家奖学金,在普通奖学金基础上调整设立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统筹设立补偿研究生学费支出的学业奖学金。以政府投入为主导,培养单位统筹利用科研经费、自筹经费、社会捐助、学费支出等提高研究生的“三助”津贴水平,建立健全对研究生的混合资助体系。

21.加大协同创新平台和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力度

结合“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依托高校优势基础学科,汇聚国内外优秀创新团队,合作研究和解决国家急需、科技尖端、重大公益性等问题,优化学科建设与联合培养的资源配置,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实现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同步提升。

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以重点学科建设为基础,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以创新能力提高为突破,继续实施“985工程”和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继续实施“211工程”和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体制,引入竞争机制,实行绩效评估和动态管理。

22.加快政府管理方式和单位内部管理制度改革

取消高等学校举办研究生院的行政审批,政府部门制定政策和工作安排,不再以有无研究生院作为条件。以优质高效和公平公正为取向,中央和省级行政部门强化规划、指导、监督、服务职能,更多通过间接管理方式和提供公共服务,着力提高规划监督水平和服务质量。推动培养单位以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为突破口,完善目标管理和绩效管理机制,探索建立适应不同类型研究生培养的管理体制,充分发挥教授作用,改革内部管理,加强研究生管理干部队伍建设,提高服务意识与管理水平。

------------------

第三篇: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实施方案(试行)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实施方案(试行)

(校研字〔2010〕14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推动研究生教育改革,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促进创新人才脱颖而出,按照教育部关于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第二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贯彻“创新是灵魂、实践是基础、制度是保障、质量是生命”的研究生教育理念,完善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和导师资助制的研究生培养机制。

第三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以建立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机制和内在激励机制为主要内容,包括研究生创新培养机制、过程管理机制和奖励激励机制。

第二章完善研究生创新培养机制

第四条完善研究生创新培养机制,构建科学的研究生创新培养体系。

第五条充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招生中的主导作用。规范复试办法,增加复试权重,全面实行指导教师与研究生的双向选择。

第六条强化科学研究的主导制和指导教师团队对研究生的学术管理,增强指导教师的学术导向性和研究生的学术主动性。

第七条完善学校研究生创新培养体系,设立研究生创新培养基金。学校每年投入140万元用于设立包括研究生创新与创优基金、研究生创新基地(实验室)开放基金、博士生国际学术交流基金和研究生学术创新计划基金等五项研究生创新培养基金。

(一)研究生创新与创优基金。学校每年投入40万元设立研究生创新与创优基金,鼓励研究生奇思妙想,从事原创性或探索性的研究。

(二)研究生创新基地(实验室)开放基金。学校每年投入40万元设立研究生创新基地(实验室)开放基金,鼓励研究生在已建成或已通过学校认证的研究生创新基地(实验室)从事创新研究,提高研究生创新基地(实验室)的使用效率。

(三)博士生国际学术交流基金。学校每年投入40万元设立博士生国际学术交流基金,每年资助40人左右、平均每人1万元赴境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重点资助在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上宣读论文的博士生。

(四)研究生学术创新计划基金。学校每年投入20万元设立研究生学术创新计划基金,支持研究生参加博士生访学计划、博士生学术论坛计划、博士生暑期学校等全国研究生创新计划及开展国内学术交流活动。

第八条完善学校的研究生学术保障机制。

(一)加强研究生教学科研实验室和创新实验室建设,通过研究生创新基地(实验室)开放基金等形式,完善创新实验室的运行机制。

(二)加强研究生学术创新的条件建设。结合各类学科建设项目,按照国际著名学科、国内一流学科、省部重点学科、协调发展学科、新兴交叉学科等学科类别及发展目标加强研究生学术研究的条件建设。

(三)加强研究生学习生活环境建设,确保研究生住宿条件、学习办公条件、图书资料、文化体育等条件符合研究生创新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要求。

第九条完善学校的创新文化培育机制。

(一)加强研究生品牌文化建设的指导和支持。加强“研究生学术报告会”、“院长论坛”、“研究生学术沙龙”等品牌文化建设。

(二)建立和完善研究生文化素质教育体系。每学期开设一定数量的系列文化素质讲座,加强学校研究生媒体建设。

第十条调整导师招生结构,鼓励团队指导,适当控制每位导师的招生数量,确保导师对研究生指导的时间性和有效性。根据我校实际,研究生导师每年招收研究生的人数限定如下(不含留学研究生、专业学位硕士生招生数):

[BG(!][BHDFG2,FK10,K10,K10F]

研究生类别〖〗正常招生量〖〗超额招生量[BHDG2]

硕士生〖〗1-5人〖〗6-7人〖BH〗

博士生〖〗1-3人〖〗4-5人[BG)F]

两院院士、长江学者、近三年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导师每年可增加1名博士生正常招生名额。博士生正常招生量中可增加1名委托培养博士生。 第十一条超额招生的费用。学校不鼓励超额招生,对确有需求者,超额招生的导师必须支付超额招生数的费用(不含普通助研津贴和研究生业绩津贴),费用为硕士生每人3千元、博士生每人1万元,由研究生导师的科研经费支付。在研究生入学报到的当月,由各学院办理超额招生数的费用,经研究生院、科技部审核后,由财务处将费用划拨到学校指定的专门账户。

第十二条研究生培养业务费。学校按照硕士生每人1500元、博士生每人3000元的标准给研究生培养单位(研究生导师)发放研究生培养业务费,用于资助研究生论文发表、资料复印、毕业论文打印和毕业答辩等的部分费用。

第三章健全研究生培养的过程管理机制

第十三条健全研究生培养过程的规范化、信息化、科学化管理机制。在学制、培养方案、培养计划、规章制度等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体现质量控制,逐步建立和完善研究生培养的激励和淘汰机制。

第十四条加强研究生导师管理工作。严格导师任职资格、培训上岗、招生资格、职责考核等方面的规范管理。

第十五条实行博士生导师动态化管理。博士生导师要担负起为国家培养博士生的责任,作为博士生培养质量的第一责任人,要严把博士生质量关。博士生导师在博士生培养中出现严重质量问题或连续三年招不到博士生,则按相关程序取消其博士生导师资格。

第十六条改革研究生招生工作。在促进学科协调发展和兼顾不同学科特点的前提下,各学院、学科和导师的招生数主要根据其科研任务、科研经费培养能力、生源质量和社会需求确定。对有培养需求但科研经费较少的学科采取特殊扶持政策。

第十七条博士生导师必须拥有一定数量的在研科研经费(含学校科研启动费、学校科研创新基金)才能列入博士生招生专业目录实行招生,没有科研经费或科研经费不足不予招生。博士生导师每招收一名博士生所拥有的在研科研经费数量如下:

[BG(!][BHDFG2,FK10,K15F]

学科类别〖〗在研科研经费(万元)[BHDG2]

工学〖〗5[BH]

理学和管理学〖〗3[BH]

法学〖〗2[BG)F]

第十八条工学硕士生导师每招一名硕士生必须拥有2万元的在研科研经费(含学校科研启动费、学校科研创新基金)才能招收硕士生,没有科研经费或科研经费不足不予招生。

第十九条实施优质生源工程。鼓励接收高水平大学本科生免试推荐和报考我校硕士生。加强入学复试环节,注重选拔创新素质好的优质生源。选拔过程要充分发挥导师的作用,重视导师的意见。完善硕博连读和提前攻博的选拔制度,提高博士生生源质量。

第二十条规范研究生课堂教学。加强研究生公共课程和核心学位课程(群)的精品化建设,建立健全研究生课程授课规程,鼓励研究生双语教学、研究性教学和探究性教学,注重研究生课堂教学的创新能力培养。

第二十一条加强研究生联合培养和国际合作培养建设。注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鼓励多渠道、多方式进行研究生实践创新的联合培养。与国际知名大学合作,多形式加强研究生的国际合作培养。

第二十二条完善研究生培养质量监控制度。

(一)建立弹性学制,既鼓励优秀学生提前毕业,也严格淘汰不符合要求研究生;

(二)建立和完善研究生课程质量的检查、评估和督导体系;

(三)完善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的答辩、审查制度;

(四)严格与研究生教育优秀工程相配套的学位论文规范要求和严格的毕业论文答辩审批程序,完善学位论文的预答辩制度和论文审查、答辩审查等质量监控制度。

第二十三条健全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评审、推荐和奖励激励制度。

第二十四条对艺术类研究生培养,根据艺术教育规律采取特殊的培养机制。通过适当提高艺术类研究生的学费,来支持和发展艺术类研究生教育。

第四章优化研究生奖助学金的奖励激励机制

第二十五条建立新型、科学的学校、导师、国家和社会共同资助的研究生奖助学体系,旨在资助全日制非委托培养的规定学制时间内的在读研究生(不含留学生以及MBA、单考、强军计划、高校教师等类别研究生),并依据研究生入学成绩与中期考核结果进行动态调整。

第二十六条研究生学费。根据国家有关精神,我校研究生平均学费按如下标准收取:

[BG(][BHDFG4,FK7,K6,K6,KF]

培养类别〖〗硕士生(万元/生)〖〗博士生(万元/生)〖〗备注

〖BHDG4,FK7,K6,K6,KZQF〗

非委托培养〖〗2.5〖〗3.6〖〗硕士生按1万元/年/生、总2.5年计;博士生按

1.2万元/年/生、总3年计[BHDG4]

委托培养〖〗2.5〖〗3.6〖〗硕士生按1万元/年/生、总2.5年计;博士生3-5年

[BHDG2]

MBA〖〗5.5〖〗〖〗硕士生2.5年[BH]

单考生〖〗2.75〖〗〖〗硕士生2.5年[BG)]

第二十七条学校奖助学金体系。包括奖学金、普通助学金和研究生“三助”(助管、助教、助研)津贴、特困补助金等。具体奖助学金等级设定如下:

(一)学校奖学金。用于资助研究生的学费,按不同等级发放。

[BG(!][BHDFG6,FK5,K14,K20F]

等级〖〗

[ZB(][BHDG2,K14]

金额(万元/生)〖BHDG4,K7,K7〗

硕士生〖〗博士生〖ZB)〗〖〗

[ZB(][BHDG2,K20F]

比例〖BHDG4,K7,K7,K6F〗

学术型硕士生〖〗博士生〖〗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ZB)〗

[BHDG2,FK5,K7,K7,K7,K7,K6F]

全额〖〗2.5〖〗3.6〖〗40%〖〗100%〖〗30%〖BH〗

半额〖〗1.25〖〗〖〗40%〖〗〖〗30%〖BH〗

无〖〗0〖〗0〖〗20%〖〗〖〗40%〖BG)F〗

(二)学校普通助学金。用于资助研究生的津贴,标准为硕士生每人每月250元,博士生每人每月1000元,硕士生硕博连读硕士阶段每人每月350元。每学年按12个月发放。

(三)研究生“三助”(助教、助管、助研)津贴及助困补助。

1.助教、助管岗。学校每年支出约120万元,面向全部非委托培养全日制硕士生和博士生设立研究生助教和助管岗位。岗位数和岗位津贴等级如下:

[BG(][BHDFG2,FK8,K6,K9,K9,K7F]

岗位类别〖〗设岗数(个)〖〗岗位津贴(元/月)〖〗总经费数(万元)〖〗岗位面向〖BHDG2〗

助管〖〗200〖〗300〖〗72〖〗硕士、博士〖BH〗

助教〖〗100〖〗200〖〗24〖〗硕士、博士〖BH〗

临时助管、助教〖〗200〖〗100〖〗24〖〗硕士〖BG)F〗

2.助研岗。学校鼓励承担科研课题的单位(课题组)面向全校研究生设立助研岗。经费由设岗单位(或课题负责人)按照硕士生每人每月100-300元、博士生每人每月300-600元的津贴标准支付。

(四)特困补助金。学校面向一年级特别困难的部分硕士生提供不高于2000元/生的特困补助金。

第二十八条导师负担的研究生助研津贴。

(一)普通助研津贴。研究生的普通助研津贴标准为硕士生每人每月50元、博士生每人每月300元,每学年按12个月发放,发放年限为硕士生2年零6个月、博士生4年,工学类研究生的普通助研津贴由研究生导师用科研经费(含学校科研启动费、学校科研创新基金)支付。非工学类博士生的普通助研津贴由导师根据博士生的科研情况自行决定发放。非工学类硕士生的普通助研津贴由学校经费统一发放。每学期末由导师填写《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普通助研津贴发放表》交研究生所在学院统一办理,经研究生院、科技部审核后,由财务处统一发放到研究生的校园卡上。如研究生导师拒绝给研究生发放普通助研津贴,则取消其第二年的招生资格。

(二)研究生业绩津贴。学校鼓励研究生导师根据研究生助研业绩另外增发研究生助研津贴,由研究生导师用科研经费按相关手续自行发放。委托培养研究生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可享受本津贴。

第二十九条国家的奖助贷金体系和社会奖助学金体系。符合条件的研究生均可申请各项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奖学金和社会捐助的奖助学金。具体申请条件及办法依照所申请的项目要求予以执行。

第三十条研究生奖学金实行动态化管理。

为调动研究生的学习和科研积极性,研究生奖学金实行动态化管理,分新生入学时评定和中期评定两期评定。

(一)新生入学时评定

研究生院根据各学科生源质量确定研究生奖学金等级比例人数,分配给各学院。研究生的奖学金等级由各学院评定。各学院要根据学科情况制定具体评定细则,制定细则的主要依据是:

1.是否免试推荐入学研究生;

2.入学考试的初试和复试成绩;

3.本科就读学校类别及学习成绩与综合表现。

(二)中期评定

学院对研究生进行中期全面考核,按照新生入学时研究生院分配给各学院的研究生奖学金等级比例人数,重新评定研究生的奖学金等级。各学院要根据学科情况制定具体评定细则,制定细则的主要依据是:

1.导师的考核意见;

2.入学后的学习成绩与科研状况;

3.综合表现。

第五章配套改革措施

第三十一条为配合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学校进行相应的人事、科研、财务等方面的调整和改革。

第三十二条建立健全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及其导师的奖励激励机制。 第三十三条学校根据需求设置研究生“三助”岗位。助教岗由教务处与人事处协商确定,助管岗由研究生工作部与人事处协商确定,助研岗由科技部与人事处协商确定。上岗研究生由用人单位、人事处和研工部共同聘用与管理,并通过协议明确研究生“三助”岗位职责。

第三十四条科技政策改革主要包括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科研专项基金、科技成果和论文收录奖励制度。

(一)科研经费管理。为保证科研经费使用符合新的研究生培养机制,科研部门应配合新的培养机制,在国家政策允许范围内,改革科研经费的使用和管理政策,使之符合培养机制改革的经费支付要求。

(二)科研专项基金。设立基础学科、交叉学科科研专项基金,鼓励导师带领博士生从事重要基础及交叉学科研究。同时,学校的科研项目申报应将博士生纳入申报对象。

(三)成果奖励。建立适用于激励研究生科技创新成果的科技成果和论文收录、奖励办法。

第三十五条财务管理改革。为规范研究生培养过程,保障研究生的切身利益,保证研究生的奖助金足额下发,学校设立研究生奖助学金专门账户,实行收支分离管理。在研究生每学年报到前,学校根据研究生在读情况将应拨付经费转入研究生奖助学金专门账户。导师根据招生数将应支付费用转入学校指定的专门账户。研究生“三助”津贴及导师支付的助岗业绩津贴,根据聘岗情况,可以由设岗部门(单位)和导师另行支付。

第六章附则

第三十六条本方案从2010级研究生开始实施,之前入学的研究生仍按照以前相应的办法执行。

第三十七条本方案由学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工作小组负责解释。

第四篇:现行工资制度及改革方面探讨(最终版)

一、岗技工资及其问题简述

岗技工资自90年代在煤炭企业试点推广以来,直到目前它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已表现出对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及宏观调控经济背景变化的诸多不适应。岗技工资制度是对等级工资制度的发展,它在一定程度和条件下,曾经增强分配制度的激励作用,它在建立之初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和各方面的矛盾及相关的观念意识、政策背景,决定它只是作这新旧体制的过渡性策略,而随着企业的发展及经济形式的变化,它作为一种过渡形式的制度问题就日益表现出来。

其一,技能工资。虽然从名义上主要是对职工技能的评价及相关报酬的反映,但它实际上是沿袭了传统的工资传统,通过调标对应等处理办法,一方面把过去工资制度下企业的具体工资水平以及其中的问题保留下来,同时它还使新的岗技工资制度留下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即以后的升级制度(基本沿用计划经济时代的模式)就体现在技能工资上。同时,在职业技能鉴定没有全面推向企业和职称评定缺乏同等考核机制的时候,技能工资实际上名存实亡。技能工资的高低实际上还是依附于工龄,它与工龄的高度相关性远远大于与劳动者技能的相关性。技能工资的现实问题使它很难真正地激励技能水平的提高。

其二,岗位工资。在技能工资本来已经能反映技能的情况下,岗位工资应该直接与岗位工作相挂钩,目前,岗位工资的既定性(即归岗后工作内容的变化难以从岗位工资标准上加以实现),使得相当一部分岗位出现异动情况,一个具体的岗位工作内容已经发生很大变化,比如工作内容增加和工作职责加强,而岗位工资难以及时反映这种变化。在管理和专业技术岗位上,多种岗位工资标准一般与职称紧密联系,这实际上是技能因素在工资收入中的重复出现。

二、岗技工资运行变化及原因

岗技工资目前在企业更是一种工资宏观控制的参照标准和多种内部分配形式的参考尺度。许多企业已经在内部分配上打破岗技工资制度,来自基层的活力超过制度模式。总体而言,工资分配的发展趋势正逐渐与经济效益、各种事务量、劳动量和工作成果更直接地结合起来,一般意义上在岗技工资制度中至关重要的工龄,正在原先的重要程度上弱化。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岗技工资中的几个关键点没有较为妥善的解决,一是实际劳动与技能的关系,一是收入与工资的关系。

1、技能工资、岗位工资存在界定的交叉,技能工资是根据不同的岗位、职位、职务对劳动技能的要求同时兼顾职工所具备的劳动技能水平而确定的工资。岗位(职务)工资是根据职工所在岗位或所任职务、所在职务的劳动责任轻重、劳动强度大小和劳动条件好差并兼顾劳动技能要求高低确定的工资。

同时,既便承认技能差异在工资收入差异上的合理性,但是技能在技能工资、岗位工资、专业技术津贴上所占的分量也值得探讨,技能毕竟不是现实的劳动成果,不是支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而且技能本身的鉴定与认证还存在很大的问题,岗位测评上没有解决本文由文秘知音网提供,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更多文章的理论和技术问题、职工劳动评价体系的不健全、职工劳效评价的不科学性,以及企业之间相同岗位的差别(比如不同生产条件的采掘工人劳动付出的极大差异),都使得岗技工资的发展受到很大制约。比如在技能方面,政工、工程技术与会、统、经系列的资格考评有极大差异,这种差异在目前的岗技工资中是难以实现的。

2、即使最大限度地承认年功性贡献因素和劳动力稳定以降低劳动成本的因素,技能工资与工龄的联系(职称任职年限的规定、职务往往也与工作年限有很大相关性)、工资与工龄的直接关系、以及某些奖金与职称职务的关系,使目前岗位技能工资制度中收入与工龄的相关性依然过重。岗技工资对等级工资制度中工资与工龄高度相关关系有所突破,但是这种有限突破与迅速变化的经济形式和劳动力市场发育中的职业流动情况已经不大适应了。

三、内部分配形式的各种探索对工资制度方向的启示

1、企业基层分配形式尤其是计件工资为主体的采掘内部分配中,等级工资制度在具体分配办法上一直没有占支配地位,它只是为计件单价提供了某种依据。在井下辅助个工人的分配中,曾经受制于等级工资制度,但是从近期的情况来看,辅助单位的分配模式正在突破岗技工资的制约,总体趋向是与具体的岗位直接地对应,由此增加了激励机制的活性。

2、非直接计件工人的不断采用量化的标准,使其打破岗技工资的模式,向计件工资的方向发展。在许多不能直接掌握实物量的岗位中,也采用了总体计件或综合计件方式,然后把更低层次的内部权利向下移交,以使问题在更小或者更具体的单位内得到解决。

3、管理、技术、后勤服务人员工资的岗位目标化,这依然是以打破等级工资制度为前提,现行岗技工资制度在计时工资中,往往脱离工作岗位的某些特殊(非劳动)因素,工龄、职称。特殊因素与岗位的实际劳动并不成对应关系。同时,同一岗位虽然完成相同的工资数量和质量,也往往因为工龄、职称的差异而在收入水平上出现较大的差异,这是典型的同工不同酬。

各种企业内部非正式的探索在具体形式上有很大差别,但是却有共同特征,即相对弱化工龄和技能因素,同时强化岗位和与岗位密切相关的劳动成果在分配中的作用。

四、工资制度与分配形式探索的一种思路

目前,对工资制度改革的一般思路的总体设想,总是试图通过完全精确的岗位测评和技能测评克服其中的问题,这实际上是顺着岗技工资对原等级工资进行改革的方向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希望从不同角度提出一种思路,因为岗位测评的方式的多种问题难以适应现实的企业环境。

岗技工资确立以后,工资增长一般表现在两个方面,技能工资的升级制度和岗位工资的调整(同一岗位主要建设干部按职称变化和相应工作年限增加岗次),它无法反映劳动力供求关系变化,即一个岗位三工资标准不能充分反映劳动力市场价格的市场因素。劳动力资源流向的行业的工资水平、物价等等。因此,企业工资制度改革的思路应随着劳动力市场发育的成熟,从重工龄、技能的岗位工资制度向重岗位条件及劳动数量、质量的岗位工资(它是劳动力市场并非完全成熟的情况下的过渡模式)发展,并通过后一种形式,逐步与谈判工资制度和正在推广的工资指导线这一宏观控制模式以及劳动力市场价位指导价位结合起来。因此,我们把劳动力供求关系上确定的工资水平作为一种发展思路提出来,作为工资制度变化发展的方向充分考虑交易因素,使企业各种岗位形成内在于市场的收入水平关系。

五、企业工资制度改革思路的说明

当我们在前面提出克服岗技工资缺陷的思路时,我们实际对现实的经济环境与成熟的市场机制进行了区分。也就是我们非常看重目前市场发育程度和理想市场之间的差距,即现实背景的局限性。计划经济无论从观念还是体制上的深刻影响,行政手段的过渡作用与经济调控手段共同参与,多个行业、地区各种保险体系的差异等对劳动力市场而言,市场性流动尚不是完全充分,劳动力自由市场在各种制度性障碍下还不能最终形成。

在有限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过渡性积极适应的工资制度提出岗位工资。即以岗位本身的劳动所决定的条件为主的工资制度,这是不充分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企业可选择的过渡形式的工资制度。岗位工资的侧重点并不是市场在劳动力流动中的作用方式,即劳动力关系的充分市场化,它的侧重点是企业内部分配关系,当然这比岗技工资更能适应市场特征,但它主要还是突出劳动的现实成果,即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这本身也是劳动交换关系中的根本环节,它是整个劳动力市场的价值中枢,劳动力价格一般而言依附于此价值中枢波动。以岗位为主要目标的工资制度改革思路基于这样几点理由。

1、劳动力存量并非劳动力流量。过去关于劳动问题有一些常识性误解,重要原因在于概念在使用过程中的多种含义,劳动力既指劳动中可使用的劳动能力,又是一种潜在的劳动能力,也指在劳动过程中付出的劳动力,同时劳动力既是一种社会资源的宏观概念,又指具体的劳动者这个微观概念。在不同方面和层次上劳动力概念的混淆导致分配制度上的一些问题,这种歧义是分配理论中模糊认识的一个重要原因,其中一个侧面则是工资制度改革中过分依赖技能因素。

技能作为劳动能力而非劳动能力的实际支出,在雇佣关系中,最终要得到的是劳动能力的支持部分,这一部分的数量和质量才是雇主考虑劳动力价格的关键,他所得到的仅仅是劳动力的流量部分,而不是劳动力的潜在能力,劳动技能作为潜在能力只是为劳动力的流量提供了一个基础。

2、技能因素在现行工资制度中并没有起到实际的作用,它没有能够现实地促进技能的发展。相反它的运行情况可能正好在很多方面抑制了发展技能的积极性,技能工资本身作为过去等级工资的延续就不是技能水平的反映,而就目前的升级制度而言,无非就是两种模式,以工龄为主要参考目标,这样技能因素实际上无法体现。或者最好的选择是劳动成果的直接体现,而不是与技能水平完全一致。

3、在现行岗技工资的体制下,解决工资与技能不能挂钩的思路还有一条就是完善职业考评鉴定机制,以尽量准确地测定劳动者技能为前提。但是这种测定是否可行和成本费用在目前值得探讨,理论、技术和物质条件的制约使得操作在可能性存在很多问题,同时它所本文由文秘知音网提供,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更多文章耗费的人力物力于市场调节比较也不一定是经济的。

4、现行岗技工资、等级工资制度并不利于发挥灵活的分配手段的作用,这一制度的存在导致企业内部分配形式的探讨,严重受制于上级的态度,其余组织中不同层次的分配方式突破现行制度取决于上一级行政机构对此是否支持,上级不支持则现行的工资制度模式成为一个不能更改的理由,这样下一级的自主权可能是非常有限的,而且随着上级组织的态度的变化极为不稳定。

六、充分市场环境中的工资制度

这里我们把工资制度改革思路的目标模式构想为谈判工资制度,既在充分的市场经济环境中的一种劳动力价格的决定方式,实际上许多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对充分市场条件下市场机制的信任问题,探索也是雇主或者是用人单位能否面对劳动力自主权利不断加强的劳动力市场的挑战问题。其实,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健全,谈判工资制度必定是一个必然的现象,它自然地潜在于自由劳动力市场,即使我们在确定具体的企业工资制度时不采用谈判形式,这种模式仍潜在地存在,自由劳动力将具有其自身的选择,当一个企业的工资不能谈判同时不能满足市场的正常水平时,劳动力将不会选择这个雇主或者用人单位,这时在劳动力与用人单位没有交涉的情况下,谈判实际上已经发生了,也就是一方不能接受另一方的条件而拒绝解除。

总体来说,企业工资制度改革应该在现实变化中确定这样一个改革方向,即从等级(过去)到岗位技能工资(现在)再向岗位工资(不充分市场)直到谈判工资(充分市场)发展,谈判工资制度的实质意义,就在于对一个完全开放的市场的竞争模式的确认,或者说是市场从不完善到完善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更高级的岗位工资制度。

第五篇: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杜朝辉 张国栋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上海交通大学本着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根本目的,对研究生培养机制开展了深层次、多方面的改革。

一、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理念与思路

1.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是培养机制改革的依据

学校十分重视研究生教育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一直坚持“研究生教育是强校之路”的办学思路。学校正在向着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奋进。研究生教育必须适应学校的发展目标,研究生教育也应引领学校发展,成为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支撑,进而促进学校发展目标的实现。

学校提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围绕学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总体发展目标,突出创新与质量,保持并不断巩固研究生教育整体水平,形成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相适应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体系以及运行保障机制,实现研究生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和谐发展,努力打造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坚持的基本方针是:稳定规模,提高质量、优化结构、改革实践、创建一流。中心工作是提高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未来学者和行业领袖。

2.调动研究生的积极性是培养机制改革的基础

研究生教育的培养对象是研究生,所有的外在条件和规章制度等外因均必须通过研究生自身起作用。如果研究生自身不以努力的实际行动去追求质量,即使有再丰富的技术手段和再严厉的外在监督也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没有研究生的主动,培养机制改革的效度和信度都会大打折扣,改革必须坚持以研究生为本。通过改革相关机制和制度,调动研究生的内在积极性是基础性工作,是改革的落脚点。为研究生建立基本的生活保障制度,并为优秀研究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更优越的条件,激发研究生的学习热情,让研究生的学习更加具有主动性。

3.调动导师的积极性是培养机制改革的关键

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关键,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所起的作用最大,应充分发挥导师的聪明才智,探究研究生培养规律。采取多种措施提升导师培养人才的积极性,让导师真正把人才培养看作是最重要的使命。如果每个导师能多投入一点精力在人才培养上,如果每个导师都能积极开展人才培养的改革试点,这个力量将是不可估量的。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心在导师,要牢牢树立调动导师的积极性是改革的关键这一意识。确立导师在研究生教育中的主导地位以及导师是研究生教育的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建立有效的评优奖励措施与落后惩罚制度,激发导师育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开创研究生教育的新局面。

4.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是培养机制改革的目的

无论是学校、学院、学科、导师,还是研究生自身,都迫切希望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这发自内心的需求极大地促进了培养机制改革的顺利开展。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应顺应各方客观需求,把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作为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建立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内部激励机制和长效保障机制,改革的思路、方式、方法均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根本目标。各方正确地分析阻碍研究生培养质量提高的因素,科学地论证推动研究生培养质量提高的新方法以及可行性,积极推进和改革试点有利于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措施。

5.协同创新、资源共享、全面改革是培养机制改革的准则

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需要学校各部门的联动配合、协同创新。各部门相互合作,共同努力,才能使改革顺利实施。培养机制改革就是要促进开放式办学,把资源的使用边界扩大,在平衡各方权益的基础上实现资源共享。培养机制改革是一次全面性的改革,博士生教育要改革,硕士生教育也要改革;国内研究生教育要改革,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也要改革。只有进行全面改革,才能保证改革的系统性、平稳性与可持续性。

6.考虑差异性和时序性是培养机制改革的重要策略

不同的学科其性质不同,学科发展状况也各不相同,因此,培养机制改革不能“一刀切”,而要充分考虑学科差异及学科发展状况,服从学科发展规律的培养机制改革才能持续深入。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不仅涉及思想观念,还涉及很多主体的切身利益,所以推行培养机制改革难度十分巨大,这就要求改革必须循序渐进,先试点再逐渐稳妥推行。改革是一个不断反思、不断改进、不断完善的动态过程。随着问题的不断解决,逐步掌握研究生培养机制的内涵,对研究生培养机制的科学性认识不断升华,促进改革向纵深发展。

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历程

上海交通大学从2006年春季开始酝酿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方案,经过半年多的深入研究,反复分析,广泛吸取各方面意见,形成了《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办法(试行)》指导性文件,于2007年3月正式向全校颁发。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从2007年新生入学时开始执行。

学校相继推出一系列改革配套措施及文件,主要的文件有:《上海交通大学关于导师资助博士研究生培养费用的管理办法》、《上海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业奖助学金实施细则》、《上海交通大学关于教师申请招收指导研究生的规定》、《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学术规范》、《上海交通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章程》以及《上海交通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业优秀奖学金实施细则》。

随着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深入,必须提炼、巩固与规范已有实践做法,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在学习与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基础上,经过一年多的酝酿与准备,2011年3月至7月,上海交通大学开展了历史上首次全校范围内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思想大讨论,为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经过研究生教育思想大讨论,全校进一步明确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全面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工作思路,提出了上海交通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8项改革举措:招生指标分配制度、招考与选拔方式创新计划、导师动态选聘制度、卓越课程建设计划、博士生连贯式培养与分流制度、交叉学科人才培养计划、博士生待遇改善计划、学位留学生促进计划。8项改革举措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内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深入推进的重要根据。

三、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具体措施和成效 1.逐步调整研究生教育结构,促进培养目标转变

(1)调整研究生教育类型结构。积极适应国家经济社会科技的发展要求,加大力度调整硕士研究生类型结构,扩大专业学位硕士生教育的规模和比例。硕士层次以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生为主,学术型硕士生主要作为博士生的候选人来培养。学校积极申报并获批工程博士学位研究生教育试点,主动促进博士生教育向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兼顾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方向转变。

(2)调整研究生教育层次结构。在国家严格控制招生计划的情况下,进行学科之间的研究生招生计划调整,促进博士、硕士纵向层次结构的优化。在教育层次上,学校明确以博士生教育为主,强化专业学位硕士生教育。

(3)调整研究生教育学科结构。坚持有选择地追求卓越,积极主动调整学科布局。加强资源向优势学科聚集,对于建设成效不大的学科坚决说“不”。经过学校校长办公会、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批,撤销了10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暂停了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的招生。通过调整学科结构,触动了各学科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识。

2.完善研究生培养模式,适应不同类型研究生培养要求

(1)开展“改革研究生培养模式”及“校企联合培养工程人才新模式”两项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不断完善面向不同培养目标的研究生的培养模式。

(2)开展“工程硕士、MBA和法律硕士”三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建立导师组负责制及以实践应用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使人才培养主动适应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要求。

(3)学术型人才培养逐步过渡到硕博贯通的培养模式。积极推进直接攻博、硕博连读等培养模式,建立连贯式博士生培养和分流制度。强化博士生资格考试制度,设置博士生资格考试首次不通过率,建立学期学术报告考核制度。为利于淘汰制度的推行,建立博士生招生名额补偿机制。积极探索学校与国家重要单位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的办法。

3.建立三级学位评定体系,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

(1)调整成立了学院、学部、学校三级学位评定委员会体系,从根本上为建设基于学科门类性质的研究生教育战略规划、学位授予及培养质量保障新体系奠定了组织保证。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主要负责制订全校研究生教育宏观发展战略,其他职责如学位评定和导师遴选等授权给新成立的6个学部学位评定委员会,实现学术权力的科学运行,促进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协调发展。

(2)推动学位论文评审制度改革。在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和药学院启动博士学位论文国际评审与答辩试点工作。学位论文评审从全部采取国内评审向逐步采取海内外评审转变,促使博士生培养融入国际学术环境中。

(3)各学部、学院制定适合学科特点的学位标准,并逐步提高学位标准的底线,比如对学术论文发表、学位论文盲审成绩的要求有较大提高。4.创新研究生招考与选拔方式,提高生源质量

(1)加大对优秀生入学源的吸引力度。推行博士生入学申请制度,采取提前面试、预录取等方法留住优秀生源。设置博士生优秀生源专项奖学金,为有潜力的优秀学生安心在国内学习提供良好条件。

(2)改革博士生入学考试方式,从关注知识点的考核转向关注科研能力、创新思维、发展潜能及综合素质的考核。加大复试权重,把专业课考试并入复试环节,将招生的决定权更多地转移给学院和导师。

(3)加大招生宣传。大力开展暑期学校、招生夏令营,把招生工作端口前移;同时做好“走出去”,上门争取优秀生源,建立起全天候、网络化的研究生招生录取平台。

(4)以提高质量为核心进行研究生招生指标分配改革。在招生指标分配中,增加“质量因子”权重,弱化“导师数”权重。“质量因子”将依据不同学科门类和学科性质分类制定,着重考虑高质量生源、高水平师资队伍、国家级基地平台、高水平科研项目、高质量培养研究生等因素。5.深化导师动态选聘制度,促进高水平导师队伍建设

(1)打破职称限制,原则上副教授及以上职称者均可申请指导博士生,优秀的讲师也可申请指导博士研究生,建立起以工作岗位为核心的博士生导师选聘机制,导师的育人责任意识有所提高。已聘190位副教授和12位讲师为博士生指导教师,导师平均年龄逐步降低,学缘结构得到很大优化,为留学回国人员和青年学者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2)博士生导师列入招生简章的审批权下放到学院,由学部及学校负责备案,赋予院系在博士生导师选聘中的权力,明确其责任。学院报备的招生导师数量一般不超过当年该学院的招生指标。

(3)实施博士生导师招生“封顶”制度。依据不同学科门类、学科性质,设置导师累计指导在读博士生上限,强化博士生导师的聘后管理,建立评选、聘任与考核有机结合的导师选聘机制。6.开展卓越课程建设计划,夯实研究生的知识基础

(1)实施以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的研究生课程体系改革。全面修订完善各一级学科培养方案,改革研究生课程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机地融入到课程体系中。

(2)推进本硕博课程体系贯通建设。探索推进课程代码统一、课程库资源开放、选课流程再造、学分互通互转等工作。建立研究生课程运行监控与评估体系,加强对研究生课程质量的评估。

(3)推进研究生优质课程资源共享。已成功与华东师范大学开展研究生课程战略合作,实现了两校研究生课程全面开放并互认学分。

(4)组建研究生教学指导委员会。聘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授专家全面参与咨询评审、编写教材、课程建设和教学效果评价等日常教学管理工作,为实现研究生教育的过程质量管理提供有力保证。

7.促进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建立开放、共享的运行机制

(1)探索建立基于交叉学科和学科群的新型研究生培养组织结构。设置交叉学科学位评定委员会;完善交叉学科导师小组制度;鼓励博士生导师在两个一级学科招生。

(2)建立并完善博士生跨学科报考平台,方便学生报考。单列博士生招生指标扶植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不同学科(如医学与工学、医学与理学)的导师已有合作的科研项目,可以申请专项指标,博士生由两个导师共同指导。

(3)着力构建多学科集成与交叉的培养环境和机制。设立研究生学科交叉创新基金,支持研究生从事交叉学科课题研究。

(4)以创新能力提升作为核心,积极开展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建设项目,举办大师讲坛、学术沙龙、暑期学校、科技竞赛等,为研究生创造良好的多学科学术交流氛围。

8.提高研究生生活待遇,促使博士生全心投入科研

(1)建立博士生奖助学金由国家、学校、导师共同承担的机制,不断提高博士生的生活待遇,建立基于上海基本生活水准、物价变动指数等因素的博士研究生奖助学金体系,为博士生创造良好的科研、学习环境与生活条件。博士生奖助学金标准已由2010年的1575元/月增至2012年的2500元/月。生活待遇得到了保障和提高,激发了博士生的创新热情,专注于科学研究的博士生越来越多。

(2)建立硕士生奖助学金动态评定制度,把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纳入奖助范围,提高硕士研究生的学习热情。

9.加大国际交流资助力度,扩大研究生的国际视野

(1)鼓励研究生参加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出国留学研究生项目。建立了国家公派留学储备人才库,推出了专版网站。探索“国内-国外-国内”的“三明治”式培养模式规律。

(2)学校设置了博士生国际合作交流基金,支持研究生国外访学、联合培养、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等。资助力度和资助范围不断扩充,每年约有120名博士生到海外一流高校和科研单位进行联合培养,学校每年支持约50名博士生参加国际高水平学术会议。研究生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水平、层次和领域明显提升和扩展,与我校建立实质性合作的世界一流大学越来越多,选择合作对象的余地越来越大。

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存在的问题

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实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

1.研究生教育结构布局还不理想并存在制度性障碍

研究生培养目标、招生数量、学位类型等调整改革的任务还十分艰巨,调整策略、调整方式、调整尺度等还需不断摸索。结构布局调整还受到外部条件的诸多限制,包括社会各界对研究生教育的关注。

2.研究生教育思想、培养方式与世界一流大学差距较大

研究生课程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落后,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高水平研究生课程匮乏,教学质量缺乏有效的监控手段。

3.导师队伍的水平和投入亟待加强

导师指导投入不足,存在“重使用、轻培养”倾向。导师选聘的标准还需进一步提高。

4.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措施落实不到位

课程考试、中期考核、综合考试、资格考试、答辩等培养环节缺乏实质性把关,缺乏淘汰和分流机制。

5.生源质量已成为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制约瓶颈

部分最优秀的生源并没有直接就读国内研究生,缺少吸引措施。部分研究生的学习动力不足、基础比较薄弱、科研潜力欠缺。

6.学风建设与学术诚信教育力度不够

部分研究生学习动力不足,存在只求学位、不求学问现象,缺乏职业素养和吃苦耐劳精神。不同程度地存在学风不正的现象,学术失范行为时有发生。

五、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下一步设想

1.改革导师的考评、选聘制度

导师的考评和选聘不仅要考核导师的学术水平,更要考核导师的育人质量,更加重视导师的道德水平、人格魅力。不断提高评价标准,淘汰不合格导师,健全导师的退出机制,并建立优秀导师的表彰机制。强化导师对研究生培养的投入,加强过程管理。

2.进一步探索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要更加强化实际应用、行业需要和职业需求。专业学位硕士生的培养过程要围绕着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来进行,梳理与再造培养环节,建立有交大特色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促进与企业、科研院所等联合培养应用型研究生,探索工程博士培养模式。

3.加强大学文化、大学精神建设

增强大学凝聚力,为培养研究生建立良好的软环境。重视能力建设和人格养成,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鼓励研究生刻苦求学,培育人文情怀,塑造高尚情操。合理引导和规范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形成的活动方式、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非强制性规范体系,促进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同步发展,促进导师与研究生的自我约束与自我管理。

(摘自《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年第十期)

下载清华大学关于改革现行研究生培养机制的决定word格式文档
下载清华大学关于改革现行研究生培养机制的决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清华大学2017年研究生毕业典礼

    清华大学2017年研究生毕业典礼:少一分浮躁,多一分情怀 清华大学校长 邱勇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亲友们,来宾们: 今天,是一个特别值得铭记的日子。首先我代表学校向5000多名获得博......

    清华大学2013年研究生招生简章

    清华大学201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报考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

    清华大学对外汉语研究生考试内容

    就是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的一个方向中的一个分支”,它确切的称呼是“中外语言对比及对外汉语教学”。其要考得专业课内容主要有: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和语言学概论。 《现代......

    教育部: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

    教育部: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 人民网北京11月26日电 (记者林露)今天,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发布《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意......

    清华大学攻读公共管理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五篇范文)

    攻读公共管理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2010年6月23日学位分委员会讨论通过,2010级开始执行) 一、适用学科: 公共管理(Public Management),一级学科,管理学门类,学科代码:120400 本方案......

    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与培养机制论文

    一、研究生的教育管理第一,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平衡院系间的双重管理。在研究生教育管理的过程中,学校研究生主管部门应首先明确院系的职责,对所属管理部门进行严格的划分,将院系......

    现行农村税费改革的几个问题

    [内容摘要]农村税费改革实际上是一个系统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改革过程中已经出现或潜在的问题依然不容乐观,必须给予足够重视:农村工作经费矛盾如何解决;农村政权到底还要不要存......

    警务机制改革

    关于警务机制改革创新的思考 湖北省襄阳市公安局襄城分局叶小飞近年来,各级公安机关针对动态化社会治安形势的需要,积极应对,大力探索实践警务机制改革创新,提升工作效能,有力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