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促进上海民办高校教学高地建设的通知
【发布单位】上海市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2005-10-20 【生效日期】2005-10-20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上海市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促进上海民办高校教学高地建设的通知
本市各民办高校:
为贯彻上海市教育工作会议和上海市民办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促进民办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提高民办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经研究决定,自通知之日起,在全市实施民办高校教学高地建设工程。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民办高校教学高地建设的目的 民办高校教学高地建设工程是上海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发展民办教育的重要举措。通过政府对民办高校教学工作的择优支持,引导民办高校加强教学内涵建设,促进民办高校不断改善教学条件,使上海民办高校向着定位准确、教学优良、管理规范的方向发展,培养上海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
二、民办高校教学高地建设的基本原则
(一)改革创新的原则。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以教育模式创新、管理机制创新和特色内涵建设为重点,以社会满意度、国内外先进水平和可持续发展为目的,整合学校的综合优势,创造性地做好教学高地的建设工作。
(二)“质量第一”的原则。切实加强教学质量管理,深化教学管理改革,优化教学过程控制机制,率先建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三)开放合作的原则。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和校际合作教育,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开展教育的国际合作和交流。
三、民办高校教学高地建设的遴选范围
(一)独立设置全日制民办高等学校(含本科院校及高职院校)。
(二)民办本科独立(二级)学院。
四、民办高校教学高地的建设经费
民办高校教学高地建设以各民办高校自主实施,资金主要来源为院校举办方投入,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以下简称市教委)、市财政选择部分项目利用民办教育专项资金进行扶持,各民办高校对市教委、市财政扶持的项目应提供不少于三分之一的经费配套(不包括土地或建筑)。
五、民办高校教学高地建设的基本内容
(一)师资队伍建设:重点是专业(学科)带头人和学科梯队建设以及骨干教师的培养与培训。
(二)教学条件建设:重点是专业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图书资料购置:教材建设;精品课程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
(三)教学改革与研究:主要用于教育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六、2005年民办教育专项资金主要适用项目
(一)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由于民办高校绝大多数为独立设置高职院校,因此鼓励民办高校建设与专业发展相关的实训基地,重点在先进制造业及现代服务业方面选择部分人才紧缺的专业领域,建成该专业类的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
(二)重点专业实验室建设项目。重点装备国家级、省部级重点专业。
(三)紧缺人才培养项目。扶持上海急需的“苦、脏、累”冷门专业的设备建设。
(四)精品课程教材项目。扶持民办高校教学改革、课程开发,建设精品课程。
(五)其它必需的建设项目。
七、民办高校教学高地建设的保障
遴选入围的民办高校应成立民办高校教学高地建设领导小组,并由校院长亲自负责建设资金的管理工作,市教委、市财政投入的建设经费加强管理,不得以任何理由和方式截留、挤占和挪用。民办高校教学高地建设方案批准立项后,市教委将资助资金分批划拨。
八、民办高校教学高地建设的实施程序
(一)申请
各民办高校根据学校的专业定位,结合上海社会经济发展特点,从实际出发制定教学高地建设方案,在征得学校董事会同意后,于今年10月30日前交上海市民办高校行业协会汇总。
(二)遴选
市教委在接到民办高校行业协会提供的汇总材料后,委托评估中介机构对申报方案进行评估并有选择地实施实地考察,根据必要性、可行性、先进性要求提出专家论证意见。
(三)审批
11月30日,市教委根据“公正、合理、科学”的原则,参考专家意见,经审核后确定上海市民办高校教学高地建设项目名单及扶持经费额度。
4、项目建设的检查与验收
民办高校教学高地在建设过程中我委将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检查,所有项目全部完成后,项目学校须提供项目完成总结报告及委托社会中介机构所作的财务审计报告。市教委将委托专家对项目进行专门评估,并将评估结果对外公布。对项目的教育投资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比较高的民办高校将根据财力继续投入;对评估不合格的项目,责令整改。
特此通知。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二○○五年十月二十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举办第二届上海大学生创新活动论坛的通知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文件
沪教委高„2010‟77号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举办第二届 上海大学生创新活动论坛的通知
各有关高等学校:
上海市“大学生创新活动计划”实施三年来,通过支持优秀学生开展科研、实验发明等创新活动,积极探索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使一部分大学生在本科阶段得到了科学研究与发明创造的训练。为进一步加强上海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倡导“大学生创新活动计划”,激发大学创新精神,鼓励教师转变教学理念与方法,促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管理改革,营造创新人才培养的良好环境,提高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经研究,我委决定举办第二届“上海大学生创新活动论坛”。
本届创新活动论坛旨在交流实施上海市大学生创新活动计划的经验;倡导加强对学生个人科学兴趣的培养、对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指导和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改革,构建师生教与学的新型关系;推动教学管理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建
— 1 — 设创新文化、形成良好的创新人才培养氛围;加强各参与学校的交流与沟通,为学生搭建学术交流的平台。
本届创新活动论坛的举办时间为2011年4月中下旬,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办,东华大学承办,列入上海大学生创新活动计划的其余16所参与学校协办。主要内容包括:编印项目案例集与论文集、师生论坛、推荐项目交流展示、优秀项目评选及颁奖等。论坛具体事项将由组委会另行通知。
希望各有关高校高度重视创新活动论坛,将它作为展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成果和推进教学改革的重要契机,发动广大师生积极参与,精心筹备,认真实施,确保创新活动论坛圆满成功。
上 海 市 教 育 委 员 会 二○一○年十一月四日
(联系人:傅建勤,周瑞宏,联系电话:23116727,23116731)
主题词:教育
高校
创新
论坛
通知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办公室
2010年11月8日印发
(共印35份)
第三篇:民办高校优秀教学团队建设
论我国民办高校优秀教学团队建设
展海燕鲁娜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陕西咸阳712046)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民办高等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的作用和地位日益显著。民办高校的发展正在由以扩大规模为主要特点的外延式发展,转向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特点的内涵式发展。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就是建设优秀的教学团队。本文主要从当前民办高校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的必要性、现状及存在问题方面出发,探讨民办高校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民办高校教学团队建设途径
当前,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民办高等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的作用和地位日益显著。民办高校的发展正在由以扩大规模为主要特点的外延式发展,转向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特点的内涵式发展。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就是建设优秀的教学团队。本文主要从当前民办高校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的必要性、现状及存在问题方面出发,探讨民办高校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教学团队建设的内涵及意义
教师是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中的第一要素。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不可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民办高等学校作为国家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担负着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使命。民办高校要适应高教改革发展的需要,必须从战略高度领悟和实施教育部提出的建设优秀教学团队的指导建议。
教学团队,就是指以学生为服务对象,以一些技能互补而又相互协作、沟通的教师为主体,以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为主要途径,以系列课程和专业建设为平台,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而组成的一种创新型的教学基本组织形式。同其他团队一样,教学团队也强调团队建设的目标性、互补性及合作性。但是,由于教学团队建设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教学团队建设特别强调团队结构的梯次性、团队效果的长期性与稳定性。所谓梯次性,指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相对优化;团队效果的长期性与稳定性是针对育人成果的滞后性和教学成果作用发挥的潜在性而言的,它不像科研团队那样成果容易显现并可进行量化评估。因此,教学团队的建设必须着眼于长远利益,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
对于民办高校而言,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已成为当前高校提高教师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其主要意义表现在:一是有利于民办高校吸引优秀教师资源。优秀的教学团队,由于其在人才结构、专业建设、教学效果、科研成绩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民办高校就可以凭借其品牌效应感染和吸纳社会优秀教学人才,从而促进民办高校实现人才强校的战略目标。二是有利于促进民办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虽然强调教师个体内在专业性提高。但是,优秀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群体组织的影响和推动,离不开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借鉴。三是有利于节约资源,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民办高校通过优秀教学团队的建设,有效的整合和发挥现有教师资源的潜力,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水平,形成教师之间的优势互补,从而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为学校的发展节约了资源。
二、当前我国民办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当前,我国民办高校的发展处于关键时期,相当多的民办高校已经充分认识到了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主要内容的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性,一些学校也开始建设本校的教学团队,但总体而言不容乐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学校决策层重视不够,缺乏相应的制度建设
长期以来,由于民办高校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学生的数量。因此,大多数院校在初创时期以扩大规模为学校发展的首要任务。虽然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是以质量赢发展,但由于市场环境的不稳定性以及长期以来的思维定势,还有一部分民办高校的决策层依然将扩大规模作为发展的第一要务,对教学质量的提高重视不够,对教学团队的建设重视不够,主要表现为缺乏相应的制度建设,缺乏相应的资金和财物支持,因此严重制约了民办高校整体优秀教学团队的建设。
(二)专业教学团队的人才结构和知识体系不尽合理
当前,相当多的民办高校进行了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但总体上质量不高,表现在:一是人才结构不合理。民办高校的师资队伍,整体上呈现“两头大、中间小”的葫芦形状,即一部分为公立院校退休的老教师老教授,一部分为刚从大学毕业的青年教师。老教师缺乏动力和活力,满足于一般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年轻教师有活力有激情,但缺乏专业教学的经验。二是知识结构不合理。老教师的知识体系较为完善,但缺乏对新事物新现象的探究;年轻教师把握了较新的教学手段,但知识体系尚不完善。在教学团队建设中,二者的结合不深入,并没有形成优势互补。
(三)专业教学团队的运行机制不合理,缺乏激励机制
优秀教学团队的建设离不开良好的运行机制,特别是激励机制。当前,民办高校对于教学团队建设除了缺乏资金支持之外,其运行机制不尽合理。表现在:缺乏教学团队建设的总体规划,缺乏对现有师资队伍的有效整合,缺乏对教学团队专业带头人聘任等相关制度的制定,缺乏对专业教师的培养,缺乏对教学团队建设成果评价体系,缺乏相关的奖惩制度等。
三、民办高校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的对策建议
基于以上存在问题,结合我国民办高校实际,对于当前民办高校建设优秀教学团队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立足于长远,制定和完善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的制度
民办高校的决策层,必须着眼于长远,从战略的高度意识到建设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对于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并积极实施建设符合本校实际的优秀教学团队,完善相关制度。对于民办高校而言,决策层的支持是实现优秀教师团队建设的重要保障。
(二)以学科专业带头人为核心,建设科学合理的人才队伍
团队带头人是团队的核心和灵魂,是确保团队共同目标实现的重要基础。因此,民办高校应采取积极措施,切实引进一批符合本校专业设置实际要求的、品质高尚、治学严谨、经验丰富又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和良好合作精神学科带头人。同时,整合现有的教师资源,以专业为基础,以老中青为梯队,以知识体系的优势互补为主要原则,进行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特别强调的是,民办高校应制定和实施青年教师的培养计划,通过在职培训、进修等方式,提高年轻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优化教学团队。在此基础上,通过完善相应运行机制,如开展教学观摩、听课、学术研讨会等,为专业教学团队在精品课程、课程群、品
牌专业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提供良好的平台。
(三)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完善激励机制
教学团队的良好运转离不开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民办高校要制定详细的、可操作性强的评价与激励机制,并严格执行。在评价方法上,既要注重行政部门及教师的评价,又要注重学生的评价;在评价的环节上,既要注重团队建设终期结果的评价,又要注重建设过程的阶段性监督和考核。同时,严格依据科学评价的结果,进行相应的激励,切实使激励制度落到实处,真正实现奖罚公正,营造良好的教学和科研氛围,从而更好地推动教学团队的良性运行。
参考文献
[1]黄兴帅,论高校教学团队建设[J].皖西学院学报,2008(2).[2]张笑涛.本科教学团队的界定及建设[J].成人高等农业教育,2008(3).[3]都光珍.加强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1).[4]田雅琳.建立有效教师团队的研究与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9(14).2010.12中国科技财富
联系方式:***
第四篇: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人力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做好2011年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
发文标题: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人力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做好2011年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
发文文号: 沪教委学[2011]22号
发文部门: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发文时间: 2011-3-4 编辑时间: 2011-3-14 实施时间: 2011-3-4 失效时间:
法规类型: 就业及下岗再就业
所属行业: 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
所属区域: 上海
发文内容:
各高等学校,各区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11年上海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17.5万人。在当前就业总体形势仍较严峻、结构性矛盾突出的背景下,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依然较大。做好201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对“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就做好201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认真贯彻实施教育和人才规划纲要,确保完成工作目标和任务
2011年是全面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人才规划纲要的关键一年。全国和上海教育工作会议以及及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建立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健全职业生涯指导和服务体系,提升大学生就业和创业能力”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的新的战略任务。积极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各区县和各高校要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在制定本地区教育规划纲要实施意见和“十二五”规划工作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更加突出重要的位置,切实做到组织领导重点统筹、发展规划优先安排、就业资金优先保障。
2011年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目标任务是以建立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为抓手,努力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基本稳定,推动毕业生自主创业、基层就业、就业教育、指导服务等重点工作实现新突破,各项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
二、拓展内容,创新手段,全面提高就业服务水平
深入推进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创新基地建设工作,形成一批适应高校特色发展、创新发展要求,对上海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具有引领作用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示范学校。逐步形成以全程化、系统化的就业指导课程为基础,以职业能力测评、网上指导和个体咨询为辅助,以就业创业实践环节为补充的全方位指导服务体系。
各高校要把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调动和整合校内外资源,进一步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建设,在人员编制、工作经费等方面给予充分保障。加大公共就业服务资源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支持力度。
大力开展职业发展教育和就业指导优质课程建设。各高校要统筹学校相关学科优势,大力推动就业指导学科建设和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为毕业生提供优质的就业指导课程。有条件的高校要成立就业创业指导教研室。要以建设精品课为抓手,着力提高课程质量。要建立和完善就业指导教师到用人单位挂职实训制度,落实把就业指导教师纳入专业技术岗位系列的相关政策,着力提高高校就业指导队伍专业化、职业化水平。
要创新管理和服务模式。市教委将积极探索利用就业网办理报到证及改派手续,简化程序,提高效率。科学、规范、准确地做好就业统计工作,严禁弄虚作假,严禁将就业协议或证明与毕业证、学位证发放挂钩。积极推进毕业生就业状况监测分析系统建设。
加快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为毕业生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就业信息服务。各高校要充分利用行业、企业及校友等资源,广泛收集需求信息,充分发挥就业服务主渠道作用。各高校要持续通过网络招聘、专场招聘、联合招聘等多种形式及时发布就业信息,确保场次及岗位数增长,确保各类招聘会的规范管理和安全有序。要按照教育部的统一安排,积极参加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一体化系统建设,推进完善国家、地方、学校三级就业网络。
大力推进大学生就业咨询服务体系建设。各高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帮助毕业生正确进行自我认知和职业认知,提高人职匹配度。要结合学生个人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求职心理、择业技巧、就业政策等方面的个性化就业指导和服务,重点做好对就业困难学生的“一对一”帮扶。
各高校要密切关注2011届世博志愿者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摸清底数,建立专项数据库,予以重点指导和优先推荐,并将其就业进展情况以月报形式上报市教委。
三、强化教育,完善政策,力争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成果更加明显
密切配合财政、税务等部门,认真落实《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支持和促进就业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10]84号),各高校要认真做好《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证》的审核、发放工作,让毕业生切实享受到自主创业税收减免政策。拓展融资渠道,通过财政和社会投入等多种渠道,进一步扩大大学生创业扶持资金规模。落实工商注册、行政审批、申请小额担保贷款等政策并简化程序,增强政策操作性。各高校要积极出台并不断完善本校促进学生自主创业的措施办法。
按照“面向全体学生,立足专业教学,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方针,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活动。市教委将积极开展高校创业教育基地建设,设立创业教育专项资金,编写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和教材,推广创业教育优秀成果。各高校要加强创业指导力量,建立创业导师专家库,举办创业讲座、创业大赛、社团活动等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创业知识和创业体验,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和能力。
充分利用大学科技园、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等资源,创建一批大学生创业实践和孵化基地,落实场地、资金、培训等方面的优惠措施。加大对高校毕业生的创业培训的引导力度。发挥“中国(上海)创业者公共实训基地”的作用,引导有创业意向的高校毕业生参加创业培训和创业实训,提升创业能力,积极落实有关创业培训的费用补贴。各高校要积极整合资源,创造条件,通过企业参与等多种方式建立创业基地,并进一步加快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和资本化进程,提升高校服务社会的能力。
四、拓宽渠道,完善政策,大力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继续精心实施好“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等基层就业项目;进一步扩大科研项目吸纳毕业生的规模。
鼓励服务外包企业吸纳毕业生,畅通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就业的主渠道。各高校要紧密结合服务外包行业发展需求,加强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积极推进服务外包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扩大服务外包领域,进一步完善服务外包企业吸纳毕业生就业的长效机制。要会同有关部门努力解决毕业生到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就业的后顾之忧,落实户档迁转、社保接续、工龄计算等方面的政策。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保障毕业生的合法权益。
确保首届免费师范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落实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央编办、财政部《关于印发<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实施办法>的通知》(教师[2010]2号)要求,认真做好首批上海生源免费师范毕业生的就业指导、组织招聘录用、落实工作岗位、办理派遣和接收等工作,优先安排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确保到中小学任教有编有岗,为培养造就一大批优秀中小学教师创造条件。
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建立更加有效的基层就业毕业生激励机制,在工资待遇、职称评定、有序流动、基层岗位优先录用等方面完善并落实优惠政策,为符合条件的服务期满毕业生切实落实好升学、加分等优惠政策,并提供岗位推荐、就业指导等服务。
五、明确职责,加强宣传,建立健全高校毕业生入伍预征工作长效机制
各高校要成立高校毕业生预征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加强军地合作,明确负责领导、牵头部门和配合部门。要健全工作制度,明确工作目标和责任,层层分解,逐项落实,努力完成“扩大规模、提高质量、健全机制、完善政策”的目标任务。
各高校要进一步认识高校毕业生服义务兵役的重要意义,把入伍预征工作纳入国防教育体系中,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形式,调动高校毕业生入伍积极性,引导毕业生树立“当兵光荣、报效祖国”的观念。各高校要集中精力认真做好“预征工作周”活动,大力加强预征优惠政策和典型事迹宣传,创造良好的预征工作氛围。围绕预征宣传发动,每个学校至少举办一次现役高校毕业生士兵典型专场报告会、一次大型政策咨询活动,每个院系开展一次政策宣讲活动,每个班级开展一次主题党团活动,每个毕业生都能得到国家鼓励高校毕业生入伍的政策告知。要及时组织毕业生上网报名,认真审核确认相关信息,统筹推进网上网下各工作环节的落实,提高预征工作科学化、信息化水平。
配合兵役、民政等部门切实落实毕业生入伍优惠政策,在年底前为上年入伍的毕业生办结学费补偿代偿手续。切实做好2009届入伍毕业生退役后的升学和就业安置工作,制定退役高职毕业生报考普通本科单独划线录取和免试入读成人本科的具体实施办法,为符合条件的退役毕业生落实免试读研和考研加分政策。
六、完善体系,全面覆盖,实施积极有效的困难群体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
切实落实已有就业帮扶政策,对就业困难的高校毕业生实施一对一职业指导、向用人单位重点推荐、公益性岗位安置、职业见习等帮扶措施,按规定落实社会保险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补贴等就业援助政策。各区县要认真做好困难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援助工作。对“零就业家庭”、“低保家庭”、“农村低收入家庭”中的高校毕业生,各区县可按规定认定为就业困难人员,对吸纳其就业的按规定给予一次性补贴。充分发挥街道(社区)、乡镇就业网络作用,摸清离校后未就业大学生情况,实施定向援助,落实托底安置责任,确保实现“只要对就业岗位不挑不拣,都能实现就业”的承诺。
各高校要继续完善对困难群体毕业生的帮扶体系。建立困难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数据库。对于经济困难、就业困难毕业生、残疾人毕业生、民族地区困难毕业生等特殊群体,要通过发放求职或生活补贴、优先推荐岗位、“一对一”帮扶、心理咨询辅导、重点组织培训、加强就业创业指导等措施,帮助他们解决就业过程中的问题,尽快实现就业。
积极引导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参加青年职业见习计划,提高就业能力。各高校要做好引导离校时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参加青年职业见习计划的宣传工作。要在未就业毕业生离校前开展集中培训,帮助毕业生了解离校后联系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渠道和相关保障政策。在继续推出了万个适合大学生的见习岗位的同时,各区县要注重增加见习岗位的技术含量,进一步加强对见习基地的管理和评估,以利于提高高校毕业生的职业技能,促进他们实现就业。
七、提高质量,完善结构,提高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
紧紧围绕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科学规划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布局,各高校都要立足校情,科学定位,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重点扩大高技能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规模,继续扩大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本科教育中更加重视培养应用型人才,高职教育着力培养技能型人才。大力推进大学生就业供求信息发布制度建设,积极构建高校学科专业人才需求预测预警系统。进一步完善就业状况与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互动机制,继续落实就业状况与高校发展相关工作适度挂钩的制度。
强化实践教学,加大对学生的实习实训力度。各高校要以加大实习实训力度为突破口,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高校要统筹安排毕业生参加实习实训,并制定实习管理办法。要积极推进与政府、行业、企业的联系与合作,共建以促进就业为目的的实践教学和实习实训基地。高职院校要以就业为导向,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实施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并与行业企业实施多种形式的“订单式”和“定制式”人才培养。
八、确保就业安全和校园稳定,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宣传引导
各高校要结合当前形势,把就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采取政策进校园、进课堂,活动进社团、进班级等多种形式,积极举办“大学毕业生建功立业先进事迹报告团”、“大学生自主创业先进事迹报告团”等活动,引导毕业生正确看待就业形势,调整就业预期,倡导毕业生走投身基层、艰苦奋斗、自主创业的成长成才之路。各地和高校要高度重视就业安全和校园稳定,制定工作预案,落实工作责任,妥善处置突发事件,做好离校前的管理和服务工作,确保毕业生安全文明离校。
加强正面宣传和引导,营造促进毕业生就业的良好氛围。各地和高校要把新闻宣传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内容,主动引导舆论,加强正面宣传,全面、准确地宣传国家和地方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方针、政策、工作成效以及基层就业创业的先进典型。通过新闻舆论促进、推动就业工作,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良好舆论氛围。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上海市人力和社会保障局
二○一一年三月四日
第五篇:关于转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消防安全紧急会议讲话提纲》的通知
关于转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消防安全紧急会议
讲话提纲》的通知
各中小学、托幼机构、局直属单位:
现将《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消防安全紧急会议讲话提纲》(以下简称《提纲》)转发给你们,请按照《提纲》要求,各单位领导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切实重视安全工作,依法履行职能,狠抓责任落实。在全校范围集中开展一次安全教育主题活动,把安全教育落实到每一个师生员工。各单位本周内必须开展一次地毯式安全大检查,仔细排摸安全隐患,研究对策,落实措施,确保安全。
各单位工作情况、检查结果于11月22日前书面报告我局教育安全事务管理中心,(地址:浦电路86号706室、邮箱:qingbaoban@.163.com)。
特此通知
附件: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消防安全紧急会议讲话提纲
浦东新区教育局
二○一○年十一月十六日
附件:
教育系统消防安全紧急会议讲话提纲
(2010年11月16日)
11月5日吉林商业大厦发生火灾,致19人死亡;11月13日清华大学清华学堂修缮中发生火灾;11月15日上海静安区一教师公寓大楼发生特大火灾,造成人民生命财产重大损失,中央、市委、市政府领导对此作出重要批示。为贯彻落实领导要求,深刻吸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严防类似事故再次发生,切实做好教育系统安全工作,确保稳定,特提出如下工作要求:
一、切实提高思想认识,把安全工作作为学校发展的首要基本保障任务来抓。
各单位领导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切实重视安全工作,依法履行职能,狠抓责任落实。各级领导和广大干部要牢牢把握校园安全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和做好校园安全工作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使命感、紧迫感、责任感和忧患意识,提高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切实履行职责,努力提高依法监管能力和管理水平,务必做到工作部署到位、工作措施到位、安全责任到位、隐患整改到位、责任追究到位。
二、开展一次地毯式安全大检查。
各单位本周内必须开展一次地毯式安全大检查,仔细排摸安全隐患,研究对策,落实措施,确保安全。
检查的重点区域:
1、高层建筑:按照《关于印发<2010本市开展平安建设“整治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隐患”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沪消发
[2010]154号)要求认真贯彻执行。
2、学生公寓、教职工宿舍
3、实验室、危险化学品仓库、锅炉房、配电站
4、图书馆、食堂、大学生活动中心等人员集聚场所
5、地下空间、“三合一”场所(生产、生活、办公)、出租房
6、建筑施工工地
检查的主要内容:
1、安全通道是否畅通
2、消防设施、器材、警示标志是否齐全、完好
3、安全用电监管是否到位,违章使用电器现象是否杜绝
4、师生员工安全防范意识是否提高
5、各类安全防范措施是否落实、应急预案是否完善、是否开展演练
6、各类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是否落实
三、强化日常管理,确保安全稳定
(一)、加强宣传,提高意识
各级各类学校要在全校范围集中开展一次安全教育主题活 — 3 —
动,把安全教育落实到每一个师生员工。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校刊、网站等宣传媒体,采取寓教于乐、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形式,提醒广大师生员工注意消防安全、饮食安全、交通安全、人身财产安全,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要进一步加强安全用电、用气和安全燃放烟花爆竹的宣传教育,让学生了解有关法律法规和基本常识,防止违章用电、用火而引发人身伤害事故。切实增强学生自我防范和应对危机的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加大应急预案的演练,不断扩大预案演练的覆盖面,定期开展学生疏散逃生演练活动,切实提高师生的安全防范自救能力。
(二)建章立制,规范管理
根据市政府、市教委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精神,修订完善各类安全管理制度,使学校安全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进一步明确各基层部门的职责,使之规范有序。完善突发事件处置工作预案,建立畅通的信息传输和信息上报机制,不发生重大信息迟报、漏报、瞒报情况。
(三)加大投入,完善配置
各级各类学校要加大安全设施的投入,按规定配齐、配好安全器材、设施。对灭火器材、应急指示灯指定专人负责检查、保养,责任到人,使消防器材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对消防泵、自动喷淋系统、报警系统等技术性要求比较高的消防设施落实专业 — 4 —
维护保养单位进行日常维护和管理,确保了消防设施的完好率。同时及时维护消防档案,确保消防档案完整性、时效性、准确性。
(四)加强外来人员管理
随着学校的发展,学校外来人口变化较快,对外来务工人员基本情况列表备查,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在施工队进驻学校时,签定治安、安全防范协议书,落实责任制,明确安全专管员,平时加强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责令改正。
(五)完善后勤保障服务
各级各类学校要加大管理和投入,为在校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生活条件,加强对食品卫生安全的监控;寄宿制学校要保证学生正常的用水(包括热水)、用电等生活后勤服务,防止取暖不当引发安全事故。要确保后勤服务质量和水平,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生活后勤服务。要加强对气象预报的关注,如遇寒潮,要加强防冻保暖,避免气管、水管爆裂,引发次生事故。
安全工作,责任重于泰山。我们要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长抓不懈,坚决杜绝隐患,强化责任追究,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确保学校的长治久安。
各单位工作情况、检查结果于11月22日前书面报告市教委学校后勤保卫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