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年级科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教学
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天气
1、天气总是在(发生变化),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生物。
2、(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是天气的重要特征,是天气观察的重要数据。
3、(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和降水量)(风向和风速)。
4、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通常情况下,一天中(午后2点)的气温最高。
5、风向是指风(风吹来)的方向。
6、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如指向标的箭头指向西北,就是(西北)风。
7、我们可以用8个方位来描述风向,分别是(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
8、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
(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
9、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10、(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气象学家根据一天(24小时)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如小于(10毫米)是小雨,10~25毫米是(中雨),25~50毫米是(大雨),50~100毫米是(暴雨),100~200毫米是(大暴雨),大于200毫米是(特大暴雨)。
11、云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通常把云分成(积云)、(层云)、(卷云)三类。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状云是(层云),层云通常是(灰色)的。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积云),(积云)通常与晴好天气相联系。纤细的羽状云是(卷云)。
12、在天气日历中,我们已经使用了(晴天)、(多云)、(阴天)等来描述和记录云量的观察。当天空中的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一是(晴天),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三是(多云),云量超过(四分之三或覆盖整个圆面)就是阴天。
13、动植物也能预报天气,如:(1)松果在干燥晴朗的日子鳞片会打开,相反,如果松果的鳞片紧闭,则
表示即将下雨。(2)蜻蜓要下雨时会低飞。(3)蚂蚁要下雨时会搬家。
14、空气质量预报分为5级;舒适度指数预报分为7级;紫外线强度分为5级。
第二单元:溶解
1、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2、过滤的过程:将滤纸对折两次后,沿着一条边打开,放入漏斗中。让漏斗颈的底端紧贴烧杯内壁。过滤时倒入液体时,要使液体沿着玻璃棒慢慢流入漏斗内,漏斗里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3、溶解指物质(均匀地)、(稳定的)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
4、高锰酸钾投入水中时:会像小蝌蚪一样出现紫色的尾巴,然后慢慢沉入水底,一点点的向水中扩散。搅拌后:高锰酸钾均匀的溶解在水中,不能看到它的颗粒。
5、把食用油加入水中,食用油会(浮在水面上),说明食用油(不能)溶解于水,在食用油和水的混合物中加入少量洗洁精,振荡后,食用油(会变成乳状的
液体),这说明(食用油在加入洗洁精后可以溶解)。
6、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一些气体(也能)溶解于水
7、水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之外,还能少量的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水中的动物和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
8、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跟(物体颗粒大小)、(水的温度)、(是否被搅动)有关。水果糖在水中快速溶解的方法:①搅拌②加热或者用热水③碾碎。
9、汽水中的气体是通过(加压)或(化学方法)溶解的。
10、水能溶解(固体)、(液体),还能少量的溶解(氧气)、(二氧化碳)。
11、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有(一定限度)的,如100毫升水大约能溶解(36)克食盐。
12、溶解在水里的食盐可以用(蒸发)或(加热)的方法进行分离。
1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内焰)、(外焰)、(焰芯)三个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焰心)的温度最低,我们用酒精灯的(外焰)进行加热。
14、浓盐水的底部有未溶解的食盐,可以用(加热)的方法让它溶解。
15、食盐溶解与水的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
16、酒精灯使用中需要注意的事项:(1)一定要在老师的指导下使用酒精灯。(2)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决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3)用完要熄灭时,应该用灯帽将其盖灭,盖灭后需要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绝对禁止用嘴吹灭火!
17、酒精灯中的究竟万一洒出后燃烧,不要惊慌,可用(湿抹布)或(沙土)扑灭。
18、青少年应该饮用的水是(生态水)。
第三单元:声音
1、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音叉上有(字母)和(数字),字母代表的是(音调),数字代表的是(音叉每秒钟振动的次数)。
2、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称为(振动)。
3、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4、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5、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6、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的。
7、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8、耳朵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组成。耳廓的作用是(收集声波)。
9、(过高过强)的声音有可能损伤我们的听力,所以我们尽量远离这些声音,有时需要(捂住耳朵)或(戴上保护装置)。
10、描述人感受声音的过程:一个振动的物体会使它周围的空气发生震动,振动的空气到达我们的耳,引起鼓膜振动。耳朵的听小骨再将振动传到充满液体的内耳,引起液体的振动,液体的振动刺激听觉神经——产生了信号,大脑接受了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便感受到了声音。
11、使发声罐发出的声音变轻地方法:用手捂住发声
罐、用纸包住发声罐。
12、人们生活中减少噪音的方法:安装双层玻璃、安装汽车消声器。
13、应用题:有一根橡皮筋,用相同的力弹拨,橡皮筋拉的紧,声音就(高),拉得松,声音就(低);当橡皮筋拉得一样长短时,用力拨橡皮筋,声音就(强),轻轻拨,声音就(弱)。
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
1、人的身体一般可以分(头)、(颈)、(躯干)、(四肢)四个部分。
2、我们的身体了有一个支架,这就是(骨骼),它(支撑)我们的身体,保护我们的(内脏器官),使我们能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3、(骨骼)与(关节)、(肌肉)协调工作,我们才能运动。
4、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着(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5、(经常锻炼身体)会增大我们的(肺活量),获得更多的(氧气)。
6、人的呼吸器官有(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等。
7、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输送全身各个部位,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再排出体外。
8、(合理的休息)与(良好的睡眠),会让心脏更好的工作,有利于我们的健康。
9、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有(口腔、食道、胃、小肠和大肠)。
10、食物的养分主要是在人体的(小肠)里吸收的。
11、(口腔)是食物消化(开始)的地方,是由牙齿、舌头、唾液共同完成的。
牙齿的作用是(切磨),舌头的作用是(搅拌),唾液的作用是(润湿)。
12、牙齿是我们身体重要的(消化工具)我们的牙齿可分为(门齿)、(犬齿)、(臼齿)三类。
13、人们常说细嚼慢咽的道理:表明牙齿在消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细嚼慢咽是牙齿将食物充分的磨碎,这样有利于食物在体内的消化。
14、(经常刷牙)可以防止蛀牙。
16、(达•芬奇)画的人体草图被称为第一张精确的人体画。
17、人体的骨骼具有(支持躯体)、(塑造体型)和(保
护内脏)的功能。
18、人每天应补充大约(2500毫升)水。
19、台灯所用的蛇皮管类似(脊柱)的结构;天线的万向节相当于(肩关节);门窗上的合页类似(关节);起重机吊臂相当于(手臂上的骨骼),起重机液压动力相当于(肌肉)。
20、一般情况下人体吸进去的和呼出来的气体成分的比较
气体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其他气 吸进身体的空气
78% 21% 0.03%
0.97% 呼出体外的气体
78% 16%
4%
2% 由此得出的结论:人呼吸时吸进去的只要是氧气,呼出来的是二氧化碳。
简答题
第一单元:
1、什么是天气?天气指的是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
2、请你画出几种天气符号.3、一天中最高气温是下午两点左右,一天最低气温
是日出前后
4、科学家把风速分为几个等级,我们把风简化为几个等级?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作13个等级,我们把风速简化为三个等级:无风、微风、大风。
5、什么是风向?风向是风吹来的方向
6、测量风速的仪器是风速仪。
7、雨量筒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8、云可以分为几种,云是什么?
气象学家把云分为:积云、层云、卷云三种,云可以看作天上的雾。
9、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层状去是层云。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做积云,纤细的雨状云是卷云。
第二单元:
10、怎样判断物质是否在水中溶解了? ①观察是否有沉淀,有就没溶解
②是否能过滤出来,如果能,就是没有溶解。
11、面粉、沙、食盐和高锰酸钾中,只有食盐和高锰酸钾可以溶解于水。
12、胶水能溶解于水,洗发液也是可以溶解于水的,只是后者需要玻璃棒充分搅拌才能溶解。
13、醋和酒精可以溶解于水,食用油不能溶解于水。
14、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水中还能溶解少量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
15、怎样加速溶解?①把要溶解的物质压碎变小 ②可以加热或者用热水
③用搅拌的方法。
16、一杯水不能无限的溶解食盐。
17、食盐不能随着盐水的蒸发而蒸发掉。
18、我们可以用蒸发方法,把食盐从盐水里分离出来,分离出食盐.海盐是把海水引进盐田,利用太阳的热量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最后析出盐。
19、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部分,其中数外焰的温度最高。
20、食盐、沙、面粉、高锰酸钾、胶水、方糖、洗发水、醋、酒精、油.-----能溶解的有:食盐、高锰酸钾、方糖、洗发水、醋、酒精和胶水
第三单元:
21、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字母表示音调,数字表示振动次数。
22、什么是振动物体?一个物体(比如音叉)在力的作用下,能不断的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个物体就是振动物体。
23、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24、怎样描述声音的强弱?声间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弱。音量的单位是分贝(dB)
25、怎样描述音高?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的越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音高的单位是赫兹(Hz)它表示物体一秒钟振动的次数。
26、伸出桌面的尺子的长度越长声音就越低。
27、声音是怎样进行传播的?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体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的。
28、声音在真空的情况下不能传播声音。
29、耳朵由外耳、中耳、内耳组成的。
30、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一个振动的物体会使它的周围空气发生的振动,振动的空气到达我们的耳朵,敲打鼓膜并使它振动,耳朵中的听小骨再将振动传到充满液体的内耳引起液体的振动,液体的振动导致听觉神经的移动,产生了信号,大脑接受了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便感受到了声音。
31、怎样避免听力受到伤害?过高或过强的声音有可
能损伤我们的听力,所以我们要尽量远离这些声音,有时需要捂住耳朵或戴上保护装置。
39、运动会使心脏强壮,肺活量增大,能为身体提供充足的氧气,消化食物会吸收更多的营养,为骨骼、32、在古代战场上,没有现代一些设备,想早点知道肌肉生长提供养料。
大批敌军来临,你有什么办法?你的科学依据是什么?可以把耳朵贴在地上,听一听有没有从远处传来的声音,这样就可以判断了,根据的是声音可以在不同物体中传播,所以也可以在大地里传播。
第四单元:
33、人的身体的左右两部分是对称的。
34、人的身体一般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
35、人的呼吸实际上是进行着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36、我们跳动起来为什么会心跳加快?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送到身体的各个部分,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再排出体外。伴随身体运动量的增加,人需要更多的血液。所以心跳逐渐加快,以便输出更多的血液。
37、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
38、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等。
第二篇:四年级科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教学 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天气
1、天气总是在(发生变化 , 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 , 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生物。
2、(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是天 气的重要特征,是天气观察的重要数据。
3、(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天 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和降水量(风向和风速。
4、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 ,每天应 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通常情况下,一天中(午后 2点的气温最高。
5、风向是指风(风吹来的方向。
6、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 指向风吹来的方向。如指向标的箭头指向西北, 就是(西北风。
7、我们可以用 8个方位来描述风向,分别是(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
8、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仪 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
(13个等级。
9、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10、(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气象学家
根据一天(24小时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如小 于(10毫米是小雨, 10~25毫米是(中雨 , 25~ 50毫米是(大雨 , 50~100毫米是(暴雨 , 100~ 200毫米是(大暴雨 , 大于 200毫米是(特大暴雨。
11、云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 组成的。通常把云分成(积云、(层云、(卷云三 类。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状云是(层云 ,层云 通常是(灰色的。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 的云叫(积云 ,(积云通常与晴好天气相联系。纤细的羽状云是(卷云。
12、在天气日历中, 我们已经使用了(晴天、(多云、(阴天 等来描述和记录云量的观察。当天空中的云 量不超过四分之一是(晴天 ,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三 是(多云 ,云量超过(四分之三或覆盖整个圆面 就是阴天。
13、动植物也能预报天气,如:(1松果在干燥晴朗 的日子鳞片会打开, 相反,如果松果的鳞片紧闭, 则
表示即将下雨。(2蜻蜓要下雨时会低飞。(3蚂蚁 要下雨时会搬家。
14、空气质量预报分为 5级;舒适度指数预报分为 7级;紫外线强度分为 5级。
第二单元:溶解
1、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 离出来。
2、过滤的过程:将滤纸对折两次后,沿着一条边打 开,放入漏斗中。让漏斗颈的底端紧贴烧杯内壁。过 滤时倒入液体时, 要使液体沿着玻璃棒慢慢流入漏斗 内,漏斗里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3、溶解指物质(均匀地、(稳定的分散在水中, 不会(自行沉降 ,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 中的物质分离出来。
4、高锰酸钾投入水中时:会像小蝌蚪一样出现紫色 的尾巴,然后慢慢沉入水底,一点点的向水中扩散。搅拌后:高锰酸钾均匀的溶解在水中, 不能看到它的 颗粒。
5、把食用油加入水中,食用油会(浮在水面上 ,说 明食用油(不能 溶解于水,在食用油和水的混合物 中加入少量洗洁精, 振荡后,食用油(会变成乳状的 液体 ,这说明(食用油在加入洗洁精后可以溶解。
6、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一些气 体(也能溶解于水
7、水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之外,还能少量的 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水中的动物和植 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
8、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跟(物体颗粒大小、(水 的温度、(是否被搅动 有关。水果糖在水中快速溶 解的方法:①搅拌②加热或者用热水③碾碎。
9、汽水中的气体是通过(加压或(化学方法溶 解的。
10、水能溶解(固体、(液体 , 还能少量的溶解(氧 气、(二氧化碳。
11、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有(一定限度的,如 100毫升水大约能溶解(36克食盐。
12、溶解在水里的食盐可以用(蒸发或(加热的 方法进行分离。
1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内焰、(外焰、(焰芯三 个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焰心的温度最低, 我们用酒精灯的(外焰进行加热。
14、浓盐水的底部有未溶解的食盐,可以用(加热 的方法让它溶解。
15、食盐溶解与水的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
16、酒精灯使用中需要注意的事项:(1一定要在老 师的指导下使用酒精灯。(2 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 燃着的火柴,决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3 用完 要熄灭时, 应该用灯帽将其盖灭, 盖灭后需要再重盖 一次, 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绝对禁止用嘴 吹灭火!
17、酒精灯中的究竟万一洒出后燃烧,不要惊慌, 可 用(湿抹布或(沙土扑灭。
18、青少年应该饮用的水是(生态水。第三单元:声音
1、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音叉上有(字母和(数字 ,字母代 表的是(音调 ,数字代表的是(音叉每秒钟振动的 次数。
2、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 ,这种运动称为(振动。
3、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4、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振动的 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5、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音高 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的越快, 发 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 ,发出的声 音就越低。
6、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 遇到物体 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 ,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 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的。
7、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声 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8、耳朵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组成。耳 廓的作用是(收集声波。
9、(过高过强的声音有可能损伤我们的听力,所以 我们尽量远离这些声音, 有时需要(捂住耳朵 或(戴 上保护装置。
10、描述人感受声音的过程:一个振动的物体会使它 周围的空气发生震动, 振动的空气到达我们的耳, 引 起鼓膜振动。耳朵的听小骨再将振动传到充满液体的 内耳, 引起液体的振动, 液体的振动刺激听觉神经— —产生了信号,大脑接受了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 我们便感受到了声音。
11、使发声罐发出的声音变轻地方法:用手捂住发声 2 罐、用纸包住发声罐。
12、人们生活中减少噪音的方法:安装双层玻璃、安 装汽车消声器。
13、应用题:有一根橡皮筋,用相同的力弹拨,橡皮 筋拉的紧,声音就(高 ,拉得松,声音就(低;当 橡皮筋拉得一样长短时, 用力拨橡皮筋, 声音就(强 , 轻轻拨,声音就(弱。
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
1、人的身体一般可以分(头、(颈、(躯干、(四 肢四个部分。
2、我们的身体了有一个支架, 这就是(骨骼 , 它(支 撑我们的身体,保护我们的(内脏器官 ,使我们 能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3、(骨骼与(关节、(肌肉协调工作,我们才能 运动。
4、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着(气体交换 ,使(氧 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5、(经常锻炼身体会增大我们的(肺活量 ,获得 更多的(氧气。
6、人的呼吸器官有(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等。
7、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 ,再
由(心脏 通过血管输送全身各个部位, 同时收集(二 氧化碳等废物,再排出体外。
8、(合理的休息与(良好的睡眠 ,会让心脏更好 的工作,有利于我们的健康。
9、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有(口腔、食道、胃、小肠 和大肠。
10、食物的养分主要是在人体的(小肠里吸收的。
11、(口腔是食物消化(开始的地方,是由牙齿、舌头、唾液共同完成的。
牙齿的作用是(切磨 ,舌头的作用是(搅拌 , 唾液的作用是(润湿。
12、牙齿是我们身体重要的(消化工具我们的牙齿 可分为(门齿、(犬齿、(臼齿三类。
13、人们常说细嚼慢咽的道理:表明牙齿在消化过程 中的重要作用,细嚼慢咽是牙齿将食物充分的磨碎, 这样有利于食物在体内的消化。
14、(经常刷牙可以防止蛀牙。
16、(达•芬奇 画的人体草图被称为第一张精确的人 体画。
17、人体的骨骼具有(支持躯体、(塑造体型 和(保 护内脏的功能。
18、人每天应补充大约(2500毫升水。
19、台灯所用的蛇皮管类似(脊柱的结构;天线的 万向节相当于(肩关节;门窗上的合页类似(关节;起重机吊臂相当于(手臂上的骨骼 ,起重机液压动 力相当于(肌肉。
20、一般情况下人体吸进去的和呼出来的气体成分的 比较
气体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其他气 吸进身体的空气 78% 21% 0.03% 0.97% 呼出体外的气体 78% 16% 4% 2% 由此得出的结论:人呼吸时吸进去的只要是氧气, 呼 出来的是二氧化碳。简答题
第一单元:
1、什么是天气?天气指的是我们居住的 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
2、请你画出几种天气符号.3、一天中最高气温是 下午两点 左右,一天最低气温 3 是 日出前后
4、科学家把风速分为几个等级,我们把风简化为几 个等级?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作 13个等级,我们把风 速简化为三个等级:无风、微风、大风。
5、什么是风向?风向是风吹来的方向
6、测量风速的仪器是风速仪。
7、雨量筒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8、云可以分为几种,云是什么? 气象学家把云分为:积云、层云、卷云三种,云可 以看作天上的雾。
9、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层状去是层云。高于层 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做积云, 纤细的雨状云 是卷云。
第二单元:
10、怎样判断物质是否在水中溶解了? ①观察是否有沉淀,有就没溶解 ②是否能过滤出 来,如果能,就是没有溶解。
11、面粉、沙、食盐和高锰酸钾中,只有食盐和高 锰酸钾可以溶解于水。
12、胶水能溶解于水, 洗发液也是可以溶解于水的, 只是后者需要玻璃棒充分搅拌才能溶解。
13、醋和酒精可以溶解于水, 食用油不能溶解于水。
14、溶解能力是不同的。水中还
能溶解少量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
15、怎样加速溶解?①把要溶解的物质压碎变小 ② 可以加热或者用热水 ③用搅拌的方法。
16、一杯水不能无限的溶解食盐。
17、食盐不能随着盐水的蒸发而蒸发掉。
18、我们可以用蒸发方法, 把食盐从盐水里分离出来, 分离出食盐.海盐是把海水引进盐田,利用太阳的热 量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最后析出盐。
19、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部分,其 中数外焰的温度最高。
20、食盐、沙、面粉、高锰酸钾、胶水、方糖、洗发 水、醋、酒精、油.-----能溶解的有:食盐、高锰酸钾、方糖、洗发水、不同物质在水中的
醋、酒精和胶水
第三单元 :
21、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 字母表示音调, 数字表示振动次数。
22、什么是振动物体?一个物体(比如音叉在力的 作用下, 能不断的重复地做往返运动, 这个物体就是 振动物体。
23、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24、怎样描述声音的强弱 ? 声间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 描述, 振动的幅度越大, 声音就越强,振动的幅度越 小,声音就越弱。音量的单位是分贝(dB
25、怎样描述音高?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 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的越越 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 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 音就越低。音高的单位是赫兹(Hz 它表示物体一秒 钟振动的次数。
26、伸出桌面的尺子的长度越长声音就越低。
27、声音是怎样进行传播的 ? 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 当声波遇到物体时, 会体物体产生振动, 声音就是这 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的。
28、声音在真空的情况下不能传播声音。
29、耳朵由外耳、中耳、内耳组成的。
30、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一个振动的物体会使它 的周围空气发生的振动,振动的空气到达我们的耳 朵, 敲打鼓膜并使它振动, 耳朵中的听小骨再将振动 传到充满液体的内耳引起液体的振动, 液体的振动导 致听觉神经的移动, 产生了信号, 大脑接受了听觉神 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便感受到了声音。
31、怎样避免听力受到伤害?过高或过强的声音有可 能损伤我们的听力,所以我们要尽量远离这些声音, 有时需要捂住耳朵或戴上保护装置。
32、在古代战场上,没有现代一些设备, 想早点知道 大批敌军来临,你有什么办法?你的科学依据是什 么?可以把耳朵贴在地上, 听一听有没有从远处传来 的声音, 这样就可以判断了, 根据的是声音可以在不 同物体中传播,所以也可以在大地里传播。
第四单元 :
33、人的身体的左右两部分是对称的。
34、人的身体一般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 分。
35、人的呼吸实际上是进行着气体交换, 使氧气进入 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36、我们跳动起来为什么会心跳加快?人体需要的氧 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 再由心脏通过血管送到身体 的各个部分, 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 再排出体外。伴随身体运动量的增加, 人需要更多的血液。所以心 跳逐渐加快,以便输出更多的血液。
37、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
38、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等。
39、运动会使心脏强壮, 肺活量增大,能为身体提供 充足的氧气,消化食物会吸收更多的营养,为骨骼、肌肉生长提供养料。
第三篇: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汇总教科版
1、我们每天都能感觉到天气带来的变化,天气影响着地球上的一切生物。
3、我们可以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温度、风向和风速、降水、云量是天气观察中的重要数据)
4、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叫做天气日历。
5、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降水情况,气温、风向和风速。如果有云,还要记录云的类型。
6、观察天气应该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同一地点。
7、使用温度计时,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后,才能读数。
8、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这个地方的温度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
9、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每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来测量
10、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的事物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
11、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风向。我们一般用8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12、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可以用简化的风速等级来划分风速。
13、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测量记录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14、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15、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雨量器的集水漏斗用来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我们可以用直筒透明杯子来做雨量器。
16、云实际上是由无数的小水滴或小冰晶组成的,云可以看作是天上的雾。
17、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云在天空中是会变化的,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的天气。
18、不同的天气状况怎样划分呢?一种简单的方法是:把天空当做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里,按照云在天空中所占的多少进行区分。
19、气象学家在对云进行描述时,通常根据云高度和形状把云分成三类:积云、层云和卷云。20、靠近地球表面的扁平层状云是层云,它通常是灰色的。层云变厚,就是雨层云,将会出现毛毛雨、大雨或雪。
21、高于云层,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做积云。积云发展成积雨云,形成雷阵雨。
22、纤细的羽状云是卷云,卷云是由微小的冰晶组成。
23、对天气信息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某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24、一个月的天气变化不能代表这一年的气候特点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汇总教科版
1、溶解的特征:物质在水中化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分布在水中,并且不能用沉降或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
2、过滤实验中用到的器材有:铁架台、漏斗、过滤纸、玻璃棒、烧杯。
3、做过滤实验时,要注意“一贴、两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两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滤液低于滤纸边缘。三靠:倾倒滤液的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漏斗末端紧靠承接滤液的烧杯内壁。)
4、高锰酸钾是紫黑色的固体小颗粒,常被用来消毒和防腐,但不能用手直接取,需要用小匙来取。
5、高锰酸钾进入水中时的状态:极少数溶解,沉入水底。轻轻摇晃杯子以后:水底的高锰酸钾减少了,杯中的液体变成紫色。充分搅拌高锰酸钾后:全部溶解、变成了均匀分布、紫色透明的高锰酸钾溶液。
6、观察和区别“物质在水中是否溶解”的方法有:颗粒大小的变化、在水中是否均匀分布、是否有沉定、能否用过滤的方法分离。
7、胶水或洗发液进入水中的状态:先浮在水面,再下沉,然后一缕缕的扩散,轻轻搅拌部分溶解,充分搅拌全部溶解,最后变成胶水或洗发液溶液。
8、食盐、小苏打、高锰酸钾、胶水、洗发液、醋、酒精都能溶解在水中,形成了透明、稳定的溶液,沙、面粉、食用油不能溶解在水中,形成的是混合物。
9、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要强。
10、轻轻开启一瓶汽水,用注射器吸出约1/3管汽水,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大,变多了,向下推注射器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小,变少了。
11、水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之外,还能少量地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水中的动物和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
12.汽水中的气体是通过加压或化学方法溶解的,所以瓶一打开,气体就冒出来了。)
13、切碎、加温、搅拌等方法可以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14、在100毫升水中,食盐溶解的量是有限度的,大约是36克。
15、溶解在水中的食盐能用蒸发的方法把食盐和水分离出来。
16、给杯子中的盐水加热,可以分离食盐和水,需要的材料有:蒸发皿、石棉网、酒精灯、三脚架、火柴、湿抹布。
17、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个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内焰其次,焰心的温度最低。
18、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决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加热完毕需要熄火时,可用灯帽盖灭,盖灭时需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绝对禁止用嘴吹灭火!
19、盐能够溶解在水中,也能从水中分离出来,人们就是利用了盐的这个特点,把海水引进盐田,用太阳的热量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最后析出盐的结晶。
20、酒精是容易挥发和燃烧的液体,万一有洒出的酒精在灯外燃烧,不要惊慌,可用湿抹布或沙土扑灭。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汇总教科版
1、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音叉上有字母和数字,字母代表的是(音调),数字代表的是(音叉每秒钟振动的次数)。敲击大小不同的音叉,小音叉的声音高,大音叉声音低。
2、我们周围的声音在 强弱、高低、长短 等方面有着不同的特点。
3、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个物体就是一个(振动)的物体,这种运动称为(振动)。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物体受到外力作用不一定发出声音,只有让它振动才行。如果停止振动声音就会马上停止。)
4、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接触水面,水面会 产生波纹,这说明音叉振动了。
5、耳朵里的(鼓膜)是人们身上的一个非常灵敏、可以感受振动的器官。
6、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
7、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 幅度决定的。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8、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9、敲击水量不同的玻璃杯,水越少声音越高,水越多声音越低。
10、拨动琴弦时,琴弦越细,声音越高;琴弦越粗,声音越低。
11、击打长短不同钉子时,钉子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
12、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的。
13、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不同物体中传播声音的本领(不同)。
14、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如果把玻璃罩里的空气抽掉,里面成了(真空),我们就只看见闹钟的(铃)在动,却听不见(声音)。
15、(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在月球上,由于没有(空气),即没有(可以传播振动的物质),所以两个人即使相隔不远,也不能互相通话,必须要使用(无线电设备)。
16、耳朵是我们的(听觉)器官,能将声波转化为振动的是耳朵中的(鼓膜)。
17、有一根橡皮筋,用相同的力弹拨,橡皮筋拉得紧,振动(快),声音(高);拉得松,振动(慢),声音(低);当橡皮筋拉得一样长短时,用力拨动橡皮筋,振动幅度(大),声音(强),轻轻拨动它,振动幅度(小),声音(弱)。
18、用相同的力拨动伸出桌面长度不同的钢尺,当钢尺伸出桌面短时拨动它,我们看到它振动得(快)听到它发出的声音(高),当钢尺伸出长时,我们看到它振动得(慢)听到它发出的声音(低)。
19、把钢尺伸出桌面长度相同时,轻轻拨动它时,看到它振动幅度(小)听到它发出的声音(弱);用力拨动它时,看到它振动幅度(大),听到它发出的声音(强)。
20、在拨动钢尺时,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尺子振动时发出的音高 也会改变,因为尺子振动的快慢改变了。
21、人的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和(内耳)构成的。外耳的(耳廓)把收集到的声音通过(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被(听小骨)传递到(耳蜗)里,耳蜗把振动变成大脑能接受的(声音信号),最后由(听觉神经)把声音信号报告给(大脑),通过(大脑)的加工,我们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了。
22、(耳)是我们的听觉器官,需要(精心呵护)。(过高过强)的声音会对我们的听力产生伤害,保护听力就是要避免听到(过高过强)的声音并控制(噪声)。
23、经常使用(耳塞)听会使听觉器官产生(疲劳)甚至造成(损伤),导致(听力下降)。所以,要避免长时间使用(便携式视频)或(音频播放器)。听力严重下降,需要配戴(助听器)帮助人们使声音放大。
24、保护我们听力的方法有: 远离噪声、控制物体发声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
我们的身体 身体结构
1.我们的身体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
2.人体是由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组成的。最小的单位是细胞,最大的是系统。
3.器官:是由几种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每个器官都具有一定的 形态和功能。
4.胃、心脏、大脑和肺都是器官。
5.人体各个部分的协调作用,充分体现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有机体。
6.身体的肢体运动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不同的运动形式会涉及不同的骨骼、关节和肌肉。
7.人体的每一个部分都有特殊的功能。在进行生命活动时,保个部分是互相密切配合,协同工作的。8.人体系统包括:
肌肉系统——使身体能够运动,将食物运输到消化系统,使心脏保持跳动。
骨骼系统——支持和保护身体,并和肌肉共同作用产生运动,产生血细胞和储存物质。
呼吸系统——将氧气带入身体内,并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循环系统——输送人体细胞需要的物质,并将废弃物排出体外,帮助抵抗疾病。
消化系统——将食物摄入身体,分解食物,吸收消化的食物。
泌尿系统——将废弃物排出体外。
免疫系统——抵抗疾病的发生。
神经系统——察觉和解释来自身体外部和内部的信息,使心脏保持跳动。
表皮系统——保护身体,保持体内水分,帮助控制体温。骨骼
1.骨骼的作用:保护、支撑、运动;
2.骨骼支撑着我们的身体,保护着我们的内脏器官,使我们能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3.我们的身体里有一个支架,这就是骨骼。
4.体内的骨骼系统中骨的数量由年龄而定。一个刚出生的婴儿有275块骨,而一个成年人的身体里却只有206块骨。
5.骨骼有五个主要功能:塑造体型、支持躯体运动、保护内脏器官、制造血细胞、储存身体所需的某些物质。6.骨骼不能独立运动。
7.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我们的骨骼粗壮,肌肉发达,关节更加灵活。关节
1.关节的作用:连接、支点;
2.关节可以分为固定关节和活动关节两类。
3.固定关节:身体内的某些关节以某种方式连接后,骨的活动性较小,或是不能运动。4.活动关节:人体内的大多数关节都是活动关节。肌肉
1.肌肉的作用:为运动提供动力。
2.人体内大约有600块肌肉,它们具有不同的功能。3.人体内有三类肌肉: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
4.骨骼肌:就是附着在骨骼上的肌肉,这些肌肉提供力量,使骨骼产生运动。5.平滑肌:在一些内脏器官的内侧,如胃壁和血管中包含着平滑肌。6.心肌:在心脏部位,心肌永远不会疲劳,它能够不断地收缩。
呼吸器官
1.人体的呼吸器官包括 鼻腔、气管、支气管、肺、横膈膜
2.人的呼吸实际上是进行着气体的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等废气。3.我们的呼吸平静时一般为每分钟20次左右,跑步的时候,身体里需要更多的氧气,此时肺脏就会更勤奋地工作,每分钟的呼吸次数会增加到约60次。4.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能过血管输送到全身各处,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并排出体外
5.伴随身体运动量的增加,人需要更多的氧气,呼吸、心跳也逐渐加快,以便输送出更多的养分和氧气。
6.呼进人体的100克空气中,氧气有(21%)
7.用手按住胸部,做深呼吸,反复几次,我发现吸气时:(胸部扩张),呼气时:(胸部收缩),这说明(肺)等人体器官也参与了呼吸。
8.生命除了需要食物,(水),还需要新鲜(空气)。9.大脑如果缺氧(3—4)分钟,(脑细胞)几乎全部死亡
第四篇: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知识点总结
单元一:天气
1、天气总是在发生变化,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的生物。
2、2、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
3、我们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它们也是天气的重要特征,是天气中观察的重要数据。
4、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叫做天气日历。
5、在天气日历中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如果有云,还要记录云的类型。观察天气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同一地点。
6、使用温度计时,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后,才能读数。
7、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这个地方的温度能反映当地气温。
8、测量气温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每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来测量。通常情况下,一天午后2时的气温最高,凌晨气温最低。
9、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的事物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
10、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由北向南吹来的是北风,由西南向东北吹来的是西南风。当红旗飘向东南时,吹的是西北风。
11、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风吹来的方向。如风向标的箭头指向西北,就是西北风。我们一般用8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12、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可以用简化的风速等级来划分为无风、微风和大风三个等级。
13、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测量记录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14、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雾等。
15、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雨量器的集水漏斗用来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我们可以用直筒透明杯子来做雨量器。
16、气象学家根据一天(24小时)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如(小于10毫米)是小雨,10~25毫米是(中雨),25~50毫米是(大雨),50~100毫米是(暴雨),100~250毫米是(大暴雨),大于250毫米是(特大暴雨)。
17、云实际上是由无数的小水滴或小冰晶组成的,云可以看作是天上的雾。
18、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云在天空中是会变化的,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的天气。
19、天气状况如何划分最简单的方法:把天空当成一个圆面,平均分成四份,把看到的运量填充到这个圆面内。如果云量不超过圆面的四分之一,就是晴天;如果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三,就是多云;如果云量超过四分之三或覆盖了整个圆面,就是阴天。
20、气象学家在对云进行描述时,通常把云分成三类:积云、层云和卷云。
21、靠近地球表面的扁平层状云是层云,它通常是灰色的。层云变厚,就是雨层云,将会出现毛毛雨、大雨或雪。
22、高于云层,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做积云。通常与晴好天气相关,但积云也能发展成积雨云,形成雷阵雨。(天上城堡云,地上雷雨临)
23、纤细的羽状云是卷云,只在低温的高空形成。卷云是由微小的冰晶组成。
24、对天气信息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某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25、一个月的天气变化不能代表这一年的气候特点。
26、动植物也能预报天气:松果在干燥晴朗的日子鳞片会打开,相反,如果松果的鳞片紧闭,则表示即将下雨;蜻蜓要下雨时会低飞;蚂蚁搬家要下雨。
27、空气质量预报分为5级;舒适度指数预报分为7级;紫外线强度分为5级。
单元二:溶解
1、溶解的特征:物质在水中化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分布在水中,并且不能用沉淀或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
2、过滤实验中用到的器材有:铁架台、漏斗、过滤纸、搅拌棒、烧杯。
3、过滤的过程:将滤纸对折两次后,沿着一条边打开,放入漏斗中(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且滤纸低于漏斗边缘);让漏斗颈的底端紧靠烧杯内壁;过滤倒入液体时,要使液体沿着玻璃棒慢慢流入漏斗内(倾倒滤液的烧杯紧靠玻璃棒且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漏斗里滤液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即“一贴、两低、三靠”。
4、高锰酸钾是紫黑色的固体小颗粒,常被用来消毒和防腐,但不能用手直接取,需要用小匙来取。
5、高锰酸钾进入水中时的状态:极少数溶解,沉入水底。轻轻摇晃杯子以后:水底的高锰酸钾减少了,杯中的液体变成紫色。充分搅拌高锰酸钾后:全部溶解,变成了均匀分布、紫色透明的高锰酸钾溶液。
6、观察和区别“物质在水中是否溶解”的方法有:颗粒大小的变化、在水中是否均匀分布、是否有沉淀、能否用过滤的方法分离。
7、胶水或洗发液进入水中状态:先浮在水面,再下沉,然后一缕缕的扩散,轻轻搅拌部分溶解,充分搅拌全部溶解,最后变成胶水或洗发液溶液。
8、把食用油加入水中,食用油会上浮,说明食用油不溶解于水,在食用油和水的混合物中加入少量洗洁精,振荡后,食用油溶解,这说明食用油溶解在洗洁精中。
9、食盐、小苏打、高锰酸钾、胶水、洗发液、醋、酒精都能溶解在水中,形成了透明、稳定的溶液,沙、面粉、食用油不能溶解在水中,形成的是混合物。
10、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要强。
11、轻轻开启一瓶汽水,用注射器吸出约1/3管汽水,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大,变多了,向里推注射器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小,变少了。
12、水能溶解固体、液体,还能少量的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
13、水中的动植物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呼吸的。汽水中的气体是通过加压或化学方法溶解了二氧化碳。
14、切碎、加热、搅拌等方法可以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15、在100毫升水中,食盐溶解的量是有限度的,大约是36克。
16、溶解在水中的食盐能用蒸发的方法把食盐和水分离出来。
17、给杯子中的盐水加热,可以分离食盐和水,需要的材料有:蒸发皿、石棉网、酒精灯、三脚架、火柴、湿抹布。
18、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个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内焰其次,焰心的温度最低。
19、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决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加热完毕需要熄火时,可用灯帽盖灭,盖灭时需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绝对禁止用嘴吹灭火!
20、酒精是容易挥发和燃烧的液体,万一有洒出的酒精在灯外燃烧,不要惊慌,可用湿抹布或沙土扑灭。
21、盐能够溶解在水中,也能从水中分离出来,人们就是利用了盐的这个特点,把海水引进盐田,用太阳的热量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最后析出盐的结晶。
单元三:声音
1、我们周围的声音在强弱、高低、长短等方面有着不同的特点
2、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
3、敲击大小不同的两支音叉,小音叉发出的声音高,大音叉发出的声音低。
4、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称为振动。
5、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物体受到外力作用不一定发出声音,只有让它振动才行。如果停止振动声音就会马上停止。)
6、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接触水面,水面会产生波纹,这说明音叉振动了。
7、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它的单位是分贝。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8、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它的单位是赫兹。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快慢决定的。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振动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9、敲击水量不同的玻璃杯,水越少声音越高,水越多声音越低。
10、用相同的力拨弹橡皮筋时,皮筋越紧,声音越高;皮筋越松,声音越低。
11、用相同的力拨动琴弦时,琴弦越细,声音越高;琴弦越粗,声音越低。
12、用相同的力击打长短不同钉子时,钉子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钉子越长发出的声音越低。
13、当橡皮筋拉得一样长短时,用力拨橡皮筋,声音强,轻轻拨,声音弱。
14、尺子伸出桌面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尺子伸出桌面越长,发出的声音越低。
15、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的。
16、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不同物体中传播声音的本领不同,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17、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在月球上,由于没有空气,即没有可以传播振动的物质,两个人即使相隔不远,也听不到到声音、不能互相通话,必须要使用无线电设备。
18、我们的耳朵可分为外耳、中耳、内耳。外耳的耳廓把收集到的声音通过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信号传递到大脑,通过大脑的加工,我们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
19、能将声波转化为振动的是耳朵中的鼓膜。鼓膜很薄很有弹性,即使是很轻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
20、一个振动的物体会使它周围的空气发生振动,振动的空气到达我们的耳朵,引起鼓膜振动。耳中的听小骨再将振动传到充满液体的内耳,引起液体的振动,液体的振动刺激听觉神经——产生了信号,大脑接受了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便感受到了声音。
21、耳朵是我们的听觉器官,需要精心呵护。减少有害的声音,对于保护我们的听力和身体健康是很重要的。
22、噪音对人的伤害:声音过高过强,损伤我们的听力,所以我们要尽量远离这些声音,有时需要捂住耳朵或戴上保护装置。
23、保护我们听力的方法有:远离噪声、控制物体发声。
单元四:我们的身体
1、从外形上看,人的身体一般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组成。
2、身体能够做很多工作,工作时总是由多个部位同时参与、共同完成。
3、人体的外部特点可以直接观察,内部特点可以借助一些工具,可用看、听、闻、摸的方法感觉。
4、我们的身体里有一个支架,这就是骨骼。骨骼支撑着我们的身体,保护着我们的内脏器官,使我们能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骨骼不能独立运动。
5、人体的活动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不同的运动形式,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组合形式也不同。
6、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我们的骨骼粗壮,肌肉发达,关节灵活。
7、人的呼吸器官有:鼻腔、气管、支气管、肺等。
8、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着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9、为什么运动时呼吸会加快?因为人体运动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所以呼吸的次数要比平时多,以便呼出和吸入比平时多的气体。
10、经常锻炼身体,会提高我们的呼吸能力,增大肺活量,获得更多的氧气。
11、肺活量是指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
12、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再排出体外。
13、心脏的心肌收缩,血液离开心脏,心肌舒张,血液回到心脏。
14、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和大肠。食物被食道运输到胃里,在胃里被进一步磨碎和分解的,在小肠里被吸收。
15、如果食物在体内消化得好,我们就会吸收更多的营养,为骨骼、肌肉的生长提供养料。食物的养分主要是在人体的小肠里吸收的。
16、口腔是食物消化开始的地方,是由牙齿、舌头、唾液共同完成的。牙齿是我们身体重要的消化器官,按形状给牙齿分类,可分为门齿(8个)、犬齿(4个)、臼齿(20个)。
17、老人们常说“细嚼慢咽”的道理是牙齿将食物磨碎,以利于食物在体内消化。
18、如果牙齿不好,消化就会受到影响,还会影响整个身体的运动。
19、人的一切活动需要身体各个器官的协同工作才能完成,如身体的肢体活动由骨骼、关节、肌肉共同完成,运动过程中要消耗大量氧气,心脏需要向全身输送更多血液,需要的能量来自消化系统的小肠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20、人体活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我们每天所吃的食物。
21、人体的每个消化器官都在各自的功能,都需要我们爱护。我们跳动起来后,我们的呼吸和心跳都会增加。口腔里的牙齿能磨碎食物,舌头能搅拌,唾液可以消化食物中的淀粉。
第五篇: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第一课 运动着的世界
一、风在吹,水在流,人在行,鱼在游……我们生活在一个运动着的世界。物体具有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二、搜集资料、制作卡片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搜集资料的途径有:看书、读报、询问长辈、上网查询等。完整的资料卡片包括:资料类别、来源、作者、题目、内容摘要、摘录时间等。第二课 动物运动会
一、动物的运动方式大致可以分为飞行、游泳、奔跑、爬行等几类。观察动物运动方式的途径有去动物园、上网查询、在家观察等。
二、按不同标准给动物分类。按动物的食物分:草食性的、肉食性的、杂食性的。按动物的运动方式分:飞的、跑的、游的、跳的、爬的。按运动空间分天上的、地上的、水里的。
三、动物的身体特点:跑——四肢发达有力 跳——后腿发达有力 飞——翅膀发达有力
游——尾巴发达有力 第三课 生命在于运动
一、游泳运动员肩膀宽,举重运动员上臂比较粗。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游泳运动员经常锻炼肩膀的肌肉,所以肩膀比较宽,举重运动员主要锻炼手臂的肌肉,并且能够锻炼骨骼,使骨骼变粗增长,所以上臂比较粗。
二、什么是合理的体育运动?
合理运动包括合适的运动类型和合适的运动强度、运动持续时间、运动频率等。不同的运动强度、运动形式、运动时间和频率,对健康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三、运动前后身体的变化:呼吸加速、心跳加快、出汗增多。第四课 小吊车
一、吊车是生产中常用的一种机械。人们利用它可以把比较重的物体提到高处。
二、小吊车的组成:底座 支架 吊臂
三、小吊车的臂是怎样工作的?小吊车的臂的运动与牵引它的两根绳有关。放松上牵引绳,拉紧下牵引绳时,吊臂向下运动。当放松下牵引绳,拉紧上牵引绳时,吊臂向上运动。
四、根据小吊车的工作原理,推断人和动物的肢体是怎样运动的? 动物的运动均由肌肉来控制。如人体的前臂运动,就是靠一组肌肉牵动的,当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时,肱二头肌牵动前臂内收。当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时,肱三头肌牵动前臂向外伸展。
五、仿生学是人模仿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原理,制造或改善机械、仪器、建筑、工艺等的科学。我们的祖先根据飞蓬草种子发明了车轮,根据响尾蛇热眼发明了人造热眼。根据狗鼻子的构造发明了电子鼻。根据萤火虫的发光原理发明了日光灯。根据蛇发明了蛇形机器人。滑翔机模仿鹰的滑翔,屋顶模仿蛋壳结构,钢筋混凝土模仿树根。第五课 确定位置
一、参照物 一个物体的位置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来说的,另一个物体就是这个物体的参照物。要准确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首先要确定参照物。参照物也叫参考物,是为了确定物体的位置和描述物体的运动而选作标准的一个物体,这个物体被假定是不动的。从参照物的角度看,如果一个物体的位置发生变化,它就在运动。
二、确定位置的三要素:参照物 距离 方向
三、如何选择参照物 参照物是可以任意选择的。为了研究方便,应选择合适的参照物,若要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最方便的是选择地面或地面上静止不动的物体为参照物;研究正在行驶的船舱里的人的运动时,则以船舱内静止的物体为参照物,四、地图是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工具。比例尺、方向、图例是地图的三要素。在我们的生活中,常用到政区图、交通图等等,这些图能帮助我们找出方向,确定位置。比例尺常用线段表示,即在地图上画一条线段,注明一厘米代表实地距离多少千米,例如1:500000就表示地图上1厘米线段,代表实际距离500000厘米。看地图还要学会辨别方向,除了按指示标判读方向外,还可以根据经纬网确定方向。这些都没有,就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定方向。看地图还要认识图例和注记。第六课 做沙盘
一、沙盘最初的意义是用沙土做成的地形模型,由于它一般用木盘盛着,所以叫沙盘。
二、做沙盘步骤:画出平面图——准备实验材料——制作沙盘。画平面图,先要测量出校园内主要建筑物、树木之间的距离,再按一定比例缩小。第七课 动与静
一、怎样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
第一步:选择好参照物 第二步:判断被研究物体与参照物之间有没有发生位置变化,如果位置发生变化,说明被研究物体在运动;如果位置没有发生变化,说明被研究物体是静止的。由于参照物是任意选取的,所以物体的运动和静止就具有相对性。例如卡车载着机器在行驶,坐在卡车上的人看机器是静止的,而站在公路旁的人认为机器与随着卡车一起运动着。因此,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只有在先选定一个参照物的情况下,物体的运动状态才能确定。
二、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
9iki,以什么为参照物时,竹排是运动的,以什么为参照物,青山是运动的? 以两岸或岸上的树来说,竹排是运动的,以竹排为参照物,青山是运动的。
三、如果选择扇叶作参照物,电扇的保护网做旋转运动,如果选择底座作参照物,它在做摇摆运动。第八课 快与慢
一、在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距离越长,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在相同距离下,所用的时间越短,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
二、小车运动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1、小车运动的地面摩擦力的大小。
2、作用在小车上的力的大小
3、小车的重量。第九课 推和拉
一、推和拉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推和拉都是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它不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一个物体受到一个力的作用,必定是另一个物体所施加的。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推和拉是物体间作用的两种形式,推是使物体移开或移动的力,拉是强行将物体拉向自己的力或拖力。如割草机割草,用脚蹬自行车都是用力推,放风筝、升国旗都是用力拉。第十课 常见的力
一、常见的力有扭力、弹力、磁力、静电引力、浮力、地球的引力、摩擦力、压力。
二、地球对物体具有引力,物体下落是因为它们都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地球的引力是指向地心的,苹果落地是地球引力作用的结果。
三、物体由于地球引力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重力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重锤是根据重力垂直向下的原理制作的。人们利用它来检测物体是否垂直。第十一课 怎样让小球动起来
一、让小球由静止变为运动,必须用力推或拉。要使运动的小球向左拐弯,必须对它施加一个向左的力;要使它向右拐弯,必须对它施加一个向右的力,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二、机械运动的几种形式
1、平动
2、转动
3、机械振动。第十二课 让运动的物体停下来
一、阻碍物体运动的力叫做阻力。在两个物体接触面之间阻碍物体做相对运动的力,叫做摩擦力。
二、为了使物体由静止变为运动,必须对物体施加外力;同时为了物体由运动变为静止也需要对物体施加外力,物体没有受到外力也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有时要增大摩擦,有时要减少摩擦。第十三课 我们的地球
一、认识地球的形状 古人认为 天圆地方 鸡蛋形 麦哲伦环球航行 球形
二-。观察地球仪 经线 纬线 赤道 地轴 蓝色代表海洋 黄色代表陆地 白色代表冰川。东经120°北纬40°附近有一个重要城市是北京。第十四课 太阳和影子
一、影子——早晨长、正午短、傍晚长。温度——早晨低、中午高、傍晚低。
二、古人很早就发现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是有规律的,日晷就是根据这种规律制作的测时仪器。第十五课
一、有些不容易直接观察到的现象,可以通过模拟实验进行研究。当不同的假设似乎都成立的时候,应该改变一下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从更多更广的方面去考虑。
二、地球像陀螺一样不停地自西向东绕着地轴自转。地球自转一周大约需要24小时。在自转的过程中,地球的某一地点转到朝向太阳的时候,就是白昼;当这一地点转到背向太阳时,就变成了黑夜。正是由于地球的自转,才形成了昼夜的交替现象。
三、在同一天中,上海和乌鲁木齐,哪个城市先被太阳照到?是上海,因为地球自西向东转。东边的总比西边的先看到太阳。
第十六课 昼夜与生物行为
一、如果没有昼夜变化,世界将会是什么样的呢?
如果没有昼夜更替,各种生物的生物节律将会被打乱,无法很好地安排作息时间,不利于各种生物的生存。地球的一面将会永远背对着太阳,一面将永远面向太阳,那么,面向太阳的地区温度将会升到几百度,背着太阳的一面温度将会下到零下几百度,除了细菌和微生物,所有生物都会灭绝。
二、18世纪瑞典植物学家林奈曾经将一些开闭时间不同的花栽在一个大花坛里,利用花的开闭来报时,并把这个大花坛称为花钟。
三、昼夜节律 是指生命活动以一天(24小时左右)为周期的变动。发光菌的发光,植物的光合作用,动物的摄食、躯体活动,睡眠和觉醒等行为,都是昼夜节律的表现。人体生理功能、记忆能力、情绪、学习和工作效率等也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波动。青少年正处于身体生长发育时期,因此,更需要合理地安排作息时间保证足够的睡眠。
四、人类掌握了生物昼夜节律,就能通过技术更好地利用有益生物和防治有害生物。第十七课 交通工具 一、二百多年前,人们最常用的交通工具是帆船和马车。后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发明了自行车,轮船、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今天,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不断改进、发展,使得人们的出行和货物的运输变得越来越便利。
二、如何选择交通工具,需要考虑什么?需要考虑时间、价格、舒适程度、是否便利。
三、汽车的发展
1769年,法国人尼古拉。居纽制成了世界上第一辆三轮蒸汽机汽车,后不实用,后来,德国的卡尔。本茨和哥德利布。戴姆勒分别制成了用汽油发动机驱动的汽车,并试车成功,由此宣布汽车时代的到来。
四、火车,1825年英国人斯蒂芬逊发明了蒸汽机车。
五、1816年,德国的德莱斯发明了最早的自行车。第十八课 交通与生活
一、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命脉,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便捷的交通工具,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加快了经济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
二、不同产品需要不同的交通工具 对虾等海产品需要轮船、摩托车、汽车、飞机等。煤炭需要汽车、火车、轮船。
三、城市中的交通问题有哪些?
1、交通阻塞
2、交通事故
3、公共交通问题
4、步行者问题
5、停车问题。第十九课 展示会
一、定期整理搜集到的学习资料是学习《科学》课的重要方法,我们可以自己确定资料分类的标准,并给资料编号,便于今后查找。资料整理可以对知识的认识更加深刻,更加有条理。
二、整理资料的具体方法
1、卡片
2、剪贴
3、打印
4、复印
5、电子文档保存在磁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