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精选5篇)

时间:2019-05-13 00:04: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说教学的有效性策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说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第一篇:小说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小说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淮北市西园中学

常彦龙

小说是一种“集大成”的文体,它包含了诗歌的真挚和抒情,散文的洒脱和自由,戏剧的凝练和冲突„„而它自身又具有故事情节生动曲折,人物形象个性鲜明,环境设置典型的审美特色,再加上精妙的语言、独特的构思,小说具有了令人陶醉的艺术魅力,成为深受读者喜爱的文学形式。

它包含了诗歌的真挚和抒情,散文的洒脱和自由,戏剧的凝练和冲突„„而它自身又具有故事情节生动曲折,人物形象个性鲜明,环境设置典型的审美特色,再加上精妙的语言、独特的构思,小说具有了令人陶醉的艺术魅力。读小说,就是读社会,读人生,读心灵。

小说是描写生命的明亮的书,小说是世界文学里拥有读者最多、最富生命力的一种文体。它以塑造多姿多彩的人物见长,又以跌宕起伏、悬念迭出的情节取胜。小说通过展示人物形象构成的多重形态,构置了错综复杂的人物形象体系,营构了广阔多面的人生图画。阅读一本小说,你会有“观古今于须臾,笼天地于形内”之感,我们会随着主人公或叹惋,或哭泣,或欢笑,或无奈。

一、小说阅读教学的目标

“ 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二、小说阅读教学的现状

1.学生:“喜”看“恶”学。从学生的阅读来看,小说是他们最喜欢的一种文体,尤其是武侠和言情小说,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学生厌恶学习小说,似乎也是事实。这难道是选文的原因吗?不是。选文哪一篇不是吹尽黄沙方始得“金子”,许多学生拿到教材先饱眼福即是明证,有小说改编的影视节目,学生更是“津津乐看”。可见,原因得从“看”和“学”的差别上找。学生喜欢看,是他们有选择的自主权,把看小说当做一种消遣。所迷恋的是精彩的故事情节,不太关注人物的美学内涵。

学生喜欢看,是他们有选择的自主权,把看小说当做一种消遣。所迷恋的是精彩的故事情节,不太关注人物的美学内涵,阅读小说变成了学习任务,心情自然不能轻松。

2.教师:小说教学没有“小说味” 忽视文本现状,教学内容发生了移位,小说教学变成了没有小说特点的阅读教学课。小说教学应该以人物为中心,借助人物形象去了解生活,探寻生活的本质,不能满足于一种视角、一种方法的运用 , 而应该多侧面 , 多纬度地分析出作品的更丰富的意蕴。

(1)偏离小说的阅读特征、小说以塑造人物为核心,通过一定的故事情节,揭示各类人物的性格和灵魂,从而反映现实世界及社会生活。也就是说,小说的情节是为写人服务的,写人是为了折射现实社会但是,由于小说的篇幅相对较长,人物相对较多,情节复杂,所涉及的社会生活面广,使许多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逐渐偏离了小说以人物塑造为中心的本质特征,而为小说的其他非本质因素所牵引,将小说教学上成了文化历史知识课、逻辑课、政治课等,在概念图解、散漫无序的歧途上渐行渐远、如某 中学开展“研究性学习探讨课”,一位教师执教《祝福》,将祥林嫂的悲剧描述为“凶杀案”,要求学生“立案侦查”。找出凶手。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祥林嫂是什么时候死的?死因是什么?跟谁有关?证据是否确凿?诸如此类的教学,打着“创新”的幌子,却脱离了语文,脱离了文学,与小说的阅读特征背道而驰,这种错位的小说教学已经表现出非小说化的倾向,它不恰当地强调所读的内容而把小说本身的规律放在次要的位置。

(2)缺乏深度阅读和品鉴。

目前,先概括分析情节,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人物形象,进而把握小说的主题,已成为小说教学的基本流程。虽然涉及小说的各个基本元素,但却是平均用力,面面俱到,浅尝辄止,对文本缺乏纵深的挖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始终以一种“事不关己”的心态来看待小说中的人物命运及其反映的社会生活,对文本的理解还停留于文章阅读的技术层面。这样的阅读教学终究是表象的,距离小说所具备的立体、纵深、动态的精神蕴藉,相去甚远学生也就无法洞察作家丰富的内心世界及其独具的匠心,无法超越自我认识的局限,无法深入小说文本获得理性与情感的满足并进而重构自我认识的新境界。

如何教出小说味?

首先,保证小说课文的“实用性”,那些教学上的“规定动作”必须完成。其次,在“自选动作”方面,应放开手脚,教出自己的特色。简而言之,要训练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对文学语言的敏感:

(一)看作品如何体现作家丰富的想象力,整体构思是否巧妙、新颖。

(二)作家的语言功力,或者说语言想象力。

(三)根据作品,安排学生做仿写练习。模仿小说构思,或模仿语言风格。

3.解读小说的理论欠缺

引导学生“登堂”,更要“入室”,让学生看“热闹”,更会看“门道”。

三、沟通与共鸣----找寻小说教学的切入点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而长期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易引起学习疲劳。唯有新奇的变化才能刺激学生的兴奋点,保持注意力。

《孔乙己》作为鲁迅八篇小说之首,刘再复称它是“精细的象牙雕刻……雕刻出一个世界”。两千多字的篇幅,浓缩了深广的现实内容,几乎小说中的任何一点,都可以引申开去。

这样的一篇课文,希望仅用一课时就分析得透彻,是有难度的。既要整体上把握全文,又不遗漏教学要点,那就得选择恰当有效的切入点。

1、从课文的题目切入

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小说中的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创作出来的,“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具有典型性、代表性。本课可以从作者为什么给主人公取名为“孔乙己”并以此为题的探究切入。

师:板书题目。

师:是姓孔名乙己吗? 生:不是,是绰号。师:请说出理由。生1:“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做孔乙己。”

师:看来,姓名不清,为什么别人叫他“孔乙己”? 生2:因为他姓孔„„ 师:这是根本原因吗?

生3:不是。“他对人说话,总是之乎者也,叫人半懂不懂的。”

生4:这是别人对他的嘲笑,生5:孔乙己没有社会地位。

师:这名字有特色吗?

生:有。

师:表明他是个„„。讨论后小结:“孔乙己”是从“上大人孔乙己”截取下来的。这六个字是“上古大人孔氏一人而已”的缩写,“已”改作“己”,因此成了一句叫人“半懂不懂的话”。用“孔乙己”作为满口之乎者也、叫人半懂不懂的人物的雅号,并作为小说的题目,既切合人物身分,又是对培养孔乙己式人物的封建教育制度的蔑视和讽刺,巧妙地暗示了小说批判的对象。因此,这个题目既表现了人物性格,又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2、找“手”,设疑激趣导入

这是一篇短篇小说,如果根据《教学参考书》再综合其他辅助材料,这一课要讲的内容太多了,学生要想把所讲的内容都记下来也太难了。但我们在教学时,换一种思路,找准一个切入点,扣住孔乙己的手来分析,学生思路自然清晰,内容自然容易理解。

先设计一只手的轮廓,将课文中的五个片断分书于五指,再设疑点拨:人人都有手,手能谋生,手能创造财富,请同学们看看小说中孔乙己的手又是用来做什么的呢? 这样设疑并辅之以图示化板书,颇有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经过讨论归纳可以发现,小说中的五个片断都与“手”有关,“手”演绎出孔乙己悲剧的一生:“排”时的可鄙,“偷”时的可耻,“教”时的可叹,“罩”时的可笑,“摸”时的可怜,“走”时的可悲。孔乙己完全可以凭借一双手自食其力,可他却从开始“排”的得意炫耀,直到结局“摸”时的倾其所有,从用手抄书到偷东西,甚至沦落到用手走路的这一悲惨结局。以“手”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到课文中去,把有关手的描述语句划出来,然后用数学方法合并同类项,分析孔乙己的手所作所为。不难发现孔乙己的“手”:替人抄过书、偷窃过东西、与喝酒有关系、还代脚“走”过路,这些事又是孔乙己生命的轨迹,因而再引导学生分析孔乙己的形象,这样通过“手”把一个死要面子、善良迂腐、穷困潦倒的孔乙己刻画出来了。在此基础上,再去分析孔乙己用“手”做这些事的原因,从而揭示出孔乙己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之深。如果再进一步分析一下其他人物如“我”、“掌柜”、“丁举人”、“酒客”等,还可看出酒客的麻木、掌柜的冷酷、丁举人的残酷等组成一个无形的大手,把孔乙己罩在里面,从而揭示封建社会的腐朽、黑暗,最终造成了孔乙己的悲剧。做这样的导入,既能基本理清全文的情节脉络,又能为分析主题打下良好的铺垫,从而达到不仅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了分析小说的方法。

3、抓住“笑”这一“文眼”为切入点

例如教《孔乙己》一文,就可抓住“笑”这一“文眼”为切入点,提出一系列问题:①《孔乙己》一出场,就有一个字伴随着他,这个字谁知道?②课文中那些地方表现出《孔乙己》的可笑之处?③周围的人为什么都讥笑《孔乙己》,这反映了什么问题?④《孔乙己》在讥笑悲惨中死去,造成这一悲剧的原因是什么?⑤我们读了《孔乙己》,非但笑不起来,心里还有隐隐作痛之感,这是为什 么?在思考的起始阶段,学生思考的重要内容是文中有几处写了“笑”,这是由“笑”而散开,是思维的发散状态。把写“笑”的几处文字找出来并做出个别分析之后,学生就要进行聚合思维,把写“笑”的内容及各个“零件”分析归纳起来,在面临的多种问题中寻求到一个正确答案——从外在的喜剧形式上来研讨小说的悲剧内涵。这些问题都是围绕着“笑”设计的,弄清了这些问题,就能深刻理解课文蕴涵的深意:孔乙己在笑声中出场,孔乙己在笑声中度日,孔乙己在笑声中死亡。

4、抓特色词切入

如果我们仔细阅读文本,就会发现孔乙己的一生始终没有跳出一个“半”字,课文中有很多的语句也暗含着“半”字,而这些语句和内容直接勾画了孔乙己的“半”字人生。我们不妨就以“半”字为切入点,让学生通读全文找出含“半”字的词句。在总结其“半”字人生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联系孔乙己的外貌、动作、语言等语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深挖孔乙己的思想灵魂。

5、从课文内容的矛盾处切入

有时课文中前后有不一致甚至矛盾之处,由此设计问题,可激发生疑,共同探究,理解文章之合理性和精妙处。

于漪老师曾说过:“对立事物互相排斥,人们碰到这种情况容易引起思考,学习也如此。抓住课文本身的矛盾,抓住学生理解课文过程中所产生的种种矛盾,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抓住课文内容本身的种种矛盾,抓住学生理解课文过程中所产生的种种矛盾来设问,引导学生深入钻研。

《孔乙己》中有这样一句话:“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其中的“大约”与“的确”两个词从字面上看是矛盾的。教师可以设计出下面的问题:

(1)作者为什么要在文章的结尾使用两个互相矛盾的词语?(2)孔乙己到底死了没有?为什么? 这样的设问一出,立即会引起学生对文章作深入钻研,通过讨论学生就会理解这看似矛盾实则精当的语言经过教师的点拨和学生的探究,就能得出结论:“大约”表示的是推测和估计,因为“我”已经有十多年没有见过孔乙己,而且也没有从任何渠道得到过他的确切消息,所以对他的死只能估计,这表明作家遣词造句很讲究分寸;而“的确”又表示肯定,因为“我”虽然没有看到过孔乙己也没有听到过他的消息,但是根据孔乙己最后一次出场时的情形,联想到这十多年的世事变迁,孔乙己又必死无疑。看似矛盾的一组词语中包含着丰富的内涵。揭示了孔乙己的悲惨人生和封建科举制的罪恶。

这样的问题设计不仅能促使学生思考、琢磨,去挖掘平淡处蕴含的丰富内容,理解作者遣词造句的意图,同时也教给了学生读书的方法。

6六、从课文中心句入手,牵一发而动全身 1.课堂开始,教师首先朗读课文第⑨节:“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后提出思考问题:

问题1:孔乙己使哪些人快活?

问题2:孔乙己的哪些方面使人快活? 2.学生读①-⑧节,思考以上两个问题。3.四人小组讨论,明确:

问题1:感到快活的人包括酒客、掌柜、孩子、“我”。问题2: ①语言被嘲笑[第④⑥⑧节] 从他的语言特征看,满口“之乎者也”,不分场合地使用难懂的文言词语,甚至对着孩子也引用“多乎哉,不多也”《论语》中的语句,表现了他的迂腐不堪与自命清高。

“窃书不能算偷”这句话,在事实面前,仍徒然地换弄语词,自欺欺人,可见人物的迂腐和爱面子。

②行为被嘲笑[第⑧节] 分茴香豆片段:“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下腰去说道„„直起身来又看一看盘,自己摇头说„„”俯仰之间,一个卑微、善良的读书人穷酸之态毕露无遗。

③外貌衣着被嘲笑[第④节前三句] 长衫“又脏又破”,“脏”说明他的好喝懒做;“破”反映他的穷苦困顿;胡子“花白”与上一句“皱纹”相互回应,突出他的老态;“乱蓬蓬”与上一句长衫的“破”都表现了其生活的窘迫;“夹些伤痕”则暗示了他常常因偷窃而挨打。

④遭遇被嘲笑[第④⑥节] 分角色朗读第⑥节中的对话。其中“你脸上又添新伤疤了”句,“新”说明刚挨打不久,“又”说明挨打不止一次,即偷窃行为不止一次了。

如果说因偷窃挨打留下的伤痕直接留在孔乙己脸上,那么未中秀才、未进举人的伤痕,一直印在他的心里。然而他心中的伤痕更是人们乐于取笑的:“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

俗话说:“牵牛要牵牛鼻子。”文本的“切入口”就是解读文本的“牛鼻子”,找准文本阅读的“切入口”,就能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就能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

7、以文章的关键句作为切入点

大多数文章都有关键句,不仅概括主要内容,还能体现课文的结构,反映文章的思想感情。它们往往是理解一篇文章的捷径。因此,以关键句为切入点来展开文章的教学,是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在课堂上以关键句为切入点,将这个句子的理解和课文的思路、主旨有机结合在一起组织教学,可以是课堂教学脉络清晰,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有条理的思维,帮助学生形成思维的系统性,顺利完成教学目标。一篇文章往往有关键的句子,精彩的段落,或描写,或抒情,或议论。为了让学生快速地进入情境,可以挑出来先睹为快。

学习新课时,由“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入手,引发学生的争论:它究竟属于哪一类主顾?在争论中认识孔乙己的特殊身份、地位。接下来,学生根据所提供的探究话题展开讨论。我列出了几个话题:“从外貌看孔乙己”、“说说孔乙己与‘酒’”、“说说孔乙己与 ‘偷’”、“说说孔乙己与‘笑’”、“孔乙己为何总被打”。把这些话题交给学生,由学生来讨论。学生按小组交流、讨论、互为补充,每组形成统一的意见后推举一位代表发言,然后教师引导归纳。

8、抓细节切入,第一次出场和最后一次出场情形比较 让学生阅读书上有关两段文字:

(一)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 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 “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

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二)孔乙己最后一次出场时,作者作了这样的描述:

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 对了门槛坐着。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 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辨,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 “取笑?要使不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像是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两段文字关键字词比较,不难发现,鲁迅先生在两段文字之间竟没有写有关孔乙己的一件事,师生交流讨论后明确:穿着方面,前者写孔乙己的破长衫,后者写他“穿一件破夹袄”;脸色方面,前者青白脸色,后者黑而且瘦;站姿方面,前者站着喝酒,后者门槛坐着;语言方面,前者满口之乎者也,后者却不十分争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并低声说道,“跌断,跌,跌„„”;神态方面,前者睁大眼睛说„„争辩道„„后者„„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辨,低声说道,他的眼色像是恳求掌柜,不要再 提;喝酒方面,前者温两碗酒,后者温一碗酒;付钱方式,前者排,后者摸„„至此,孔乙己已经完全丧失了一个读书人所特有的标志,从内容到形式几乎变成了一个“短衣帮”。但地位和境遇比短衣帮更糟:丧失了“站着喝酒”的资格(他被打折了腿),短衣帮的酒碗是放在柜台上的,孔乙己的酒碗则放在门槛上;先前穿长衫时不能够“踱进店内”“慢慢坐喝”。现在变成一个“短衣帮”了,即终于能够“坐喝”。但这是怎样的一种“坐喝”呀?丝毫也没有长衫人物的体面和优雅,有的只是无穷无尽的悲惨和凄凉境况。然后再让学生进一步分析造成孔乙己前后如此变化之大的自身与社会原因。

由此可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只要我们善于根据文章的特色,抓住“切入点”,就能有所变化、有所侧重,而文章的重点、难点也就“瓜熟蒂落”迎刃而解。

9、联系现实,比较探究切入

上课开始后,学生速读课文,教师提出探究问题: 若孔乙己生活在今天,他能在当今社会生存下去吗?

让学生速读课文,找出像孔乙己这样的读书人,在当时社会有着怎样的命运?然后与现实生活作比较,通过学生交流、合作、探究,教师引导,得出孔乙己无法生存的结论。

10、选用填表,以创设阅读探究的情境切入

孔乙己,一个有姓无名的人,一个众人的笑柄,一个社会的牺牲品。在他身上融入了作者太多的情感,“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足以显示作为革命家的鲁迅的批判思想。

课堂上如何让学生把握这个经典的人物形象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挑选重点段落讲解难免挂一漏万,只从外貌、动作、语言上考虑又总觉得肤浅。要做到既不肢解文本又深刻体会人物命运着实令人三思。

因此,课前教师可以与学生设计一份《孔乙己履历表》,组织学生讨论并完 善表格,小组交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阅读填表,你得出了哪些结论?发现了哪些值得进一步探究的问题?

这是一个开放性的教学环节,如果课堂来不及完成,可以安排学生下课后继续交流。答案与问题都不必受到参考书的局限,也不必要求学生立即就能把握问题的根本与核心,只要言之成理,能为下节课的讨论打下基础即可。这样,填表的过程即是为学生发现问题创设情境,进而引起学生对孔乙己的生存环境、社会地位及其性格特征的思考。

附表格有关内容:

1、姓名:来自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有姓无名,社会地位低下)

2、年龄:五十岁上下。(穷苦潦倒的大半生)

3、身体状况:身材高大,脸色青白,皱纹间常夹伤痕。(有谋生的条件,但生活窘迫,经常挨打受辱)

4、谋生手段:替别人抄抄书。(落魄的书生)

5、最喜欢穿的衣服:一件又脏又破的长衫。(好吃懒做,自命清高,不愿放下读书人的架子)

6、最喜欢说的话:满口的之乎者也。(卖弄斯文,受封建教育的毒害极深)

7、最喜欢去的地方:咸享酒店。

8、最喜欢的饮料:酒。(嗜酒如命,借喝酒在短衣帮面前摆读书人的身份,炫耀阔绰)

9、最气愤的事:酒客们说他偷书。(读书人的事不能算偷,死要面子)

10、最痛心的事:连半个秀才都也没捞到。(痴迷科举,至死不悟)

11、最值得骄傲的事:知道茴香豆的“茴”字有四种写法。(卖弄学问、迂腐不堪)

12、最可以肯定的方面:从不拖欠酒账。(不失掉读书人的体面)

13、最喜欢的群体:小孩子,分茴香豆给他们吃。(本性善良)

14、最不幸的事:偷丁举人家的东西,被打折了腿。(科举制度下的受害者,封建教育的牺牲品)

小说篇幅不长,但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要完成对本文人物、主题、写作技巧的全面的、理性的分析恐怕仍是不切实际的。文章虽精美,却难以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因为小说反映的社会生活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去甚远,理解上存在一定的难度。这种情况下,教师的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孔乙己》教学的这个环节的巧妙设计,它摈弃传统的从小说“三要素”入手解读文本的方法,而代之以人物形象把握为突破口,填写“孔乙己小档案”,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填写,同时教师及时引导学生从简单问题的解决进入到深层次的探讨,把思维引向深入,切入点小而生成空间大,教学效果良好。整堂课在简单、平易的问答中逐步升华,渐渐进入了阅读的再创造中。

传统课文的教学一般难度较大,主要问题在于教师往往容易受到思维定势的束缚,难以推陈出新。魏书生说过,凡是学生能够解决的问题,老师就坚决不说。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放手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中加深理解、有所感悟,才能真正提高阅读的质量。一篇内容丰富、主题深刻的文章通过这种形式解读学习,既能激发学生兴趣,还能提高课堂效率,在短短的一堂课上就已完成大部分学习任务。

11、《孔乙己》和《范进中举》比较阅读切入

《孔乙己》和《范进中举》这两篇小说,向我们展示了封建科举制度下知识 分子的病态人生。将两篇小说放在一起比读,就会发现作品的主人公身上具有各自不同的性格亮点。

在小说里,可以清楚地看到,单纯善良而又不乏热情,“站着喝酒而又穿长衫”的孔乙己,在人情世故涂抹了他心理的单纯,世态的凉薄冷却了他心灵的热情,人性的凶恶和残酷磨钝了性格中的善良之后,便不可避免地走向了人生的末路。在那个世故污浊的时代里,孔乙己甚至有些特立独行的品质:无力挤身于“踱进店内”“慢慢坐喝”的长衫人物中,又不愿苟同麻木冷漠、平庸世故的短衣帮。总想保持一个读书人的清高和孤傲,于是,便“站着喝酒而穿长衫”。可以想象,在那个世态凉薄的鲁镇街头,孔乙己的出现无疑构成一种别样的风景。

和孔乙己相比较,范进能以冷静的现实态度对待人生。中举前,面对无米下锅的窘况,便抱鸡去卖。且“一步一踱的,东张西望”,丝毫也没有难为情之态。换了孔乙已就怎么也不会去卖鸡。中举前曾饱尝岳丈胡屠户的羞辱谩骂;中举后不计前嫌仍赠银十两,这真是少有的大度和大方。在科举考试中,孔乙已“终于没有进学”,范进却连考三十年,终在 55 岁而中举。这种百折不回矢志难移的“奋斗”精神不也是一种性格亮点吗?可见,细加推究,这两个长期遭人聚讼的人物身上的性格亮点还真不少。

鲁迅先生指出:“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总之,从孔乙己和范进性格亮点的湮灭过程,可以清楚地看到,那个非人的时代,不仅扭曲了知识分子的性格,销蚀了他们做人的价值,而且将他们的尊严、精神乃至肉体都吞噬的干干净净。作者将人物亮点的湮灭揭露了那个令人诅咒的非人时代的“吃人”本质。并以此达到揭出“病苦”“以引起疗救”的社会批判效果,从而,呈现出极高的美学意蕴。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文本是生动的阅读材料,作为语文教师,只有在适度对文本进行合理的探究与发现,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的基础上,运用自己的智慧,找寻教学有效的突破口,进行有创意的设计,课堂才会闪耀语言思维与生命智慧的光辉。

四、整体把握小说情节

情节是学生感知小说魅力的开始,根据小说情节的特点,灵活采用不同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从整体把握、熟悉小说情节,真正走进作品,提高见上文学作品的能力。

《孔乙己》这篇小说的故事梗概就由八个事件构成。小说中的一系列事件就构成情节。关于小说的情节,有多种不同的含义。一种含义是情节指对一系列事件的艺术性安排,它关涉到小说叙事中的艺术技巧。相同的材料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来安排,《孔乙己》中的八个事件都是围绕着“我”的所见所闻来编排的,真正要描写的主人公却是孔乙己。另一种含义是情节也可以理解是按照艺术家选择的特定的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英国作家福斯特曾对“故事”与“情节”作了这样的比较:“国王死了,王后也死了”是故事,而“国王死了,不久王后也伤心而死”是情节。两者的不同就在于前者的两个事件之间是没有逻辑的,而后者的两个事件之间有了“伤心而死”这一特定的带有情感评价的逻辑。

1.拟设标题法 2.复述法

问答引导法 关键词提示法 创造性复述 3.以写促读法

4.影视欣赏法

五、小说情节分析

1、彩线串珠,理清情节的来龙去脉。以事为线索。通过一个中心事件写人。如《范进中举》前后人物的种种表现。以人为线索。人物贯穿整个故事,勾连小说的局部或全篇,“人”具有穿针引线的作用。如《我的叔叔于勒》中的“我”。

以物为线索。如《变色龙》。

2.抓矛盾冲突焦点,把握情节精髓。如《杨修之死》 3.赏析技巧,注意发现作者组织情节的艺术匠心。

《智取生辰钢》中吴用等人的“智”取与杨志的“智”防。

4、探讨情节如何为表现主题服务 《变色龙》

六、人物分析教学

那小说又是如何塑造人物的呢?是借助于情节和描写。我们分析小说中的情节和各种描写的手法,品味小说的语言,都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小说中人物的典型性,而认识了小说中的一个人,实际上就是认识了生活中的一类人;读懂了小说中的一个情节,就是看懂了社会的一个侧面。《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七至九年级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各版本的教材编写者在小说单元的概说中纷纷通过文字向我们传达着这样一种理念:小说教学应该以人物为中心,借助人物形象去了解生活,探寻生活的本质。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就小说教学而言,基于其文体特点,对“人本”的理解还可以从以学生为本,拓展到以作者为本、以小说人物形象为本。

1、以作者为本

任何小说都是特定背景下作者主观创作意图的产物,是作者精神的外化,阅读者的主体感知,也是基于此而产生的,这一点不容否定。小说是截取生活的横断面,通过人物命运来表现广阔的社会生活,具有较为确定的社会性因素,因此,教学中有必要“知人论世”,探究作者的生平、思想、品格及其所处的环境,通过对作者的深入理解来加深对作品的体验。例如理解鲁迅思想的最好材料是他的《(呐喊)自序》,讲授鲁迅小说如能抓住“唤醒沉睡的人们”以“引起疗救的注意”这条作家思想的准绳,就能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2、以人物为本

在小说阅读教学活动中,应当以人物形象为核心,借助人物形象去了解生活,探寻人生的意蕴,而目前的小说教学。要么停留于分析情节和人物描写手法等技术层面,要么停留于人物的性格和情感的简单分析,难以触及人物的灵魂,体验作品的深层意蕴事实上,除了情节梳理、人物描写手法、人物性格的分析之外,还可以通过以下角度切入来达到对小说的深度阅读。

其一,可以抓住人物命运和个人禀赋的反差来分析,这种方法适用于以正面人物或无害的小人物为主人公的带有悲剧意味的小说。“悲剧就是将有价值的毁灭给人看”(鲁迅语)。对小说而言,所谓“有价值”,可以理解为具有某种优秀禀赋的主人公。悲剧意味的小说并不按照读者的预期给予这样的人物以好的命运,而是让他们或受难,或毁灭。在这样的反差中,作者的匠心到底是什么?其中又蕴 涵着怎样的人生况味?这是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深思的问题。

其二,抓住主要人物和他人的关系来分析。各类文学作品都以表现人为艺术创造的目标,但却没有一种文体能像小说那样展示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构筑广阔多面的人生图卷。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和其他人物一样,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因为人物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而社会环境是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成的。主要人物的行动和作为,乃至思想性格和命运,无不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3、以学生为本

接受美学认为,文学活动是作家、作品、读者三个环节的动态过程。作品的价值与地位是作家的创作意识与读者的接受意识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小说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同时以读者的角色参与鉴赏。

首先,教师应当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宽松的教学氛围。关键在于教师与学生的思维共振,小说阅读教学应当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的对话和交往,必须建立在平等、尊重,宽容的基础上,教师应该尽量减少预设的主张和看法。

语文“新课标”指出:“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见解”。

对于读者而言,小说的意蕴常常具有多元性,即具有多层次、多角度的意义解读的可能性。教学中提倡注重从不同观点、角度来思考问题,注重求得拥有多重逻辑的见解。除了要保证学生能够在开放的氛围中展开思考之外,还要鼓励学生善于重组各类信息,建构认知。

(二)引导学生从人物刻画的手法,感知和把握人物形象

要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小说的语言(意义、语境),如教会学生揣摩人物语言中的言外之意,能更深入地理解人物形象、人物感情及作品的主题;对动词等一些语词的细致分析,能剖析出人物形象的鲜活性,使学生更可感可知。

肖像描写

1、捕捉最能表现个性特征肖像推知人物个性。

2、整体分析外貌描写,全面把握人物命运的发展轨迹。《故乡》中闰土少年到中年变化。

3、捕捉最能表现个性特征局部描写推知人物心态。动作描写

1、抓人物精彩的个性化动作分析,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2、捕捉人物的心绪化动作,揣摩人物内心的隐秘。语言描写

首先是言外之意。小说是作者用叙述的方式所创造的“第二真实” , 包括语言的真实、叙述的真实、人为的真实。小说家的许多真实的意图往往就隐含在小说语言的言外之意中。而言外之意恰恰是语用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其次,加强语言运用的细致分析。小说就是印着文字语言的一本书,别无其它。因此,分析作品就必须克服长期存在的小说语言艺术分析程式化、肤浅化的弊端,落实在具体的文字语言运用。

1、抓住个性化语言揣摩人物个性。

2、透过人物语言揣摩人物心理,进入人物内心世界。心理描写

1、揣摩直接的心理描写---心理剖析、内心独白、梦境幻觉。

2、间接心理描写----动作、表情、语言。

七、把握环境描写对人物塑造,主题表达的作用

环境描写是小说的三要素之一,小说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分析环境的作用可从以下几反面进行思考:第一、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第二、暗示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特征,突出深化主旨;第三、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第四奠定小说的情感基调;第五、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等。

1、从自然环境描写中看人物心理。

2、从环境描写中看人物性格。

3、从社会历史背景中理解人物,表现主题。

八、小说主题探究

完全相同的文学活动的主体或对象——作者、文本、读者——构成的对话体系。

因此 , 除了社会历史视角 , 还可以从文化视角、心理视角、人类学视角等等对作品进行分析和把握。比如从文化视角看孔乙己 , 这个人物就不仅表现出对封建制度的批判意蕴 , 而且表现了对整个封建文化的批判意蕴。不仅批判了旧文化 , 而且具有新文化的启蒙意义。茅盾说“鲁迅写此文时 , 文化上的反动势力极为猖狂 , 但鲁迅不取那时当权有势的文化反动派作为典型 , 这又表现了鲁迅对于当时反动派的蔑视——预知其必无前途 , 并为他们的前途勾画出一张嘴脸 , 即孔乙己”。叶圣陶作为一个教育改革家 , 他以其职业的敏感认识到这篇小说抨击旧式教育的意蕴。他说 , 《孔乙己》是在“表现旧式教育的不易发展人的才能、潦倒的读书人的失意和姿态”。而作者鲁迅则以其人道主义启蒙思想家的特有内涵从中见出了呼唤人间温暖的意蕴,《孔乙己》“是在描写一般社会对于人的凉薄”。

可以从社会历史视角、文化视角、心理视角、人类学视角等方面对作品进行分析和把握,观照作品的角度不一样,领略到作品的意蕴也不一样。

1、走出一元解读的禁区。

2、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小说的主题。如《我的叔叔于勒》。

3、避免随意解读,把握好尺度:整体把握;立足文本。

九、小说形式技巧赏析

1、关于叙述者

小说中的叙述者不等同于作者。

明确叙述者的选择对表现主题有较大的影响。《孔乙己》、《故乡》都使用了这种叙述视角。李欧梵就称“在鲁迅的小说中,约有三分之二用了第一人称”。鲁迅的小说代表作几乎都是使用第一人称叙述视角完成的。作为叙述者的“我”在作品中承担了重要作用。它不仅仅只产生叙述故事的功能,并且已成为鲁迅小说中特殊气氛营造原因之一。坦白地说,五四时期不少作家同样采用过第一人称——“我”作为叙述者来叙述故事,并且运用得很有特色。但是鲁迅笔下的叙述者“我”似乎更复杂一些。它不仅是单个的个体在某篇小说中存在,而且已经形成一个系列,共同构筑了鲁迅小说中的某种底色,甚至有一种传承性。人们总是把这一系列“我”与作品所浸润的无限意蕴相联系,从而获得更大的阐释空间。(在《孔乙己》这篇小说中,鲁迅煞费苦心地选择了咸亨酒店一个小伙计为其代言。主人公孔乙己的遭遇是通过这个地位卑微的小伙计的眼睛反射出来的,这 也就是作品观察和描写孔乙己的艺术角度——内聚焦叙事。所谓内聚焦叙事,即“叙述者参与”的叙事观点。其特点为叙述者是作品中事件的参与者、阅历者,充当小说中一个角色,作品中的全部内容都是从这个角色的眼光来观察,以这个角色的口吻来叙述的。

在《孔乙己》中,由于孔乙己在小说的结构上显得相当重要,所以惜墨如金的鲁迅为他费了大量的篇幅。这个地位低下的小伙计在日常生活中连笑的资格都没有,唯一例外的情况是孔乙己来到酒店的时候,在酒客的哄笑中“可以附和着笑”。由此可见,孔乙己的地位又有多么低下。“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十二岁的小伙计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揭露了旧社会对孔乙己这个被科举制度和封建思想所毁灭的下层读书人的冷漠无情。作品结尾,酒客都忘记了孔乙己,老板也只是在结帐时提过几次,只有这个小伙计还清楚地记挂着那个可怜可悲的人。但也仅仅是“记挂”而已,连同情都谈不上,这也反衬出社会的冷酷无情。这样一来,鲁迅从一个酒店小伙计的角度来讲述孔乙己的悲惨故事,很好地表现了“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的主题,达到了自己的创作目的。

这篇小说围绕着孔乙己的性格发展选取不同的时间、地点和典型情节,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同时观察与描写孔乙己的可悲可笑,看客的麻木与残酷,形成一个“看/被看”的模式,以展开下层知识分子和群众的双重悲喜剧。作者安排“我”这样一个人物的目的就在于解决这种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给作品结构的完整造成的问题。同时,“我”又是事件的参与者,以这样一种叙述口吻,给人面对面交谈的感觉,增强了叙述的真实感、亲切感。

小伙计涉世未深,没有自己的社会评价标准。他的观察真实可信,也更能反映出酒店里不同人物的真实面貌。他自己愚昧无知的形象也通过其行为和心理活动表现出来。以轻松的无动于衷的口吻叙述孔乙己的遭遇,又大大地加深了故事的悲剧性和批判色彩。小伙计先是在看故事的发生,随后自己也参与到事件中来“附和着笑”,后来又冷酷地拒绝孔乙己教字,构成一个被看客同化的精神悲剧,此时的作者又隐藏在小伙计的背后看。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我们开始是认同叙述者的旁观态度的,但是,随着叙述的展开,就逐渐远离叙述者,而向隐藏在后的作者靠拢了。从小说的外在喜剧中看到了其内在的悲剧性。这也是采用这种叙述视点的重要作用之一。

柏西·拉伯克在《小说的技巧》一文中说:“小说技巧上错综复杂的问题在于手视点支配。”这里我们只是就视点的一个侧面进行了探讨,但也足以说明小说中不同视点有其特殊的作用。这也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研究。

2、象征、反讽手法

人物的象征意义。如《故乡》中的闰土、祥林嫂等。题目的象征意义。如《变色龙》。

环境的象征意义。如“我在蒙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月夜是闪亮生辉的,迷人而虚幻,明亮而微妙,纯净而完美,如乌托邦的可望而不可即,这与全文基调是不和谐的,是被作者抽象化理想化的。很多教师往往重视结尾的哲理意味,忽视它的象征意蕴。小说结尾再现记忆中故乡的美丽图画,是“我”的美好希望的象征,对记忆中的故乡的眷恋和怀念正反映了“我”对现实的强烈不 满,含蓄地表达了“我”对新生活的渴求,对未来的一种朦胧的憧憬。有没有希望,取决于自己的努力。只要努力奋斗希望就能实现。只有希望而不努力,希望就会有也等于没有。

议论中的反讽。对比中的反讽。

夸张性反讽。如《范进中举》。小说中常见的写作技巧有:

对话、意识流、曲折、首尾圆合、双关、烘托、象征、对比、悬念、倒叙、插叙、出人意料、线索等表现手法和纵式、横式、纵横交错式等结构方式。

十、小说教学内容的层次

1.知识层次

结合文本的教学进行有关小说基础知识的教学,丰厚学生的积累。如:小说的类型,小说的类别,小说的作者、题材、流派风格,小说的要素,小说的”描写”、“线索”、“环境”、“细节”、“铺垫”、“伏笔”、“照应”、“悬念”、"误会”等等有关的基本知识以及积累一定的语言材料。

2.理解层次

从小说阅读出发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如:课文的内容层次,课文的结构特点,课文的情节发展步骤,小说的要素在文中的体现,课文刻画人物形象的主要方法,课文中人物形象的个性特征,环境描写的作用,人物语言的品析及课文中词句的含义,以及从感受小说的艺术形象出发联系时代背景和创作意图,把握小说的主题等

3.欣赏层次

培养具体分析作品情节结构、叙事方式、人物塑造、表现方法、语言特色、创作风格等方面的文学审美能力。

如:欣赏小说的人物形象,注意情节、环境与人物的关系,注意把握人物性格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欣赏小说的语言,注意语言运用的技巧,以及在塑造人物、表现主题、渲染环境等方面的作用;欣赏小说刻画人物的手法,注意描写手法与表现手法,注意精彩细节的欣赏以及欣赏小说的结构手法与特点等等。

4.探究层次

在欣赏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研读小说的能力。如:深入理解作品产生的文化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探究作品的情感与思想的蕴涵及其社会价值;从创新性、独特性、多样性、社会影响与文学史的地位对作品进行不同角度的评价;多角度地多元地理解作品的主题或人物;搜集相关作家作品的评论研究资料;尝试写作小说评论等等。

案例:《我的叔叔于勒》

一、寻读,辨析主要人物。

亮点探究一:从标题上看,这篇小说写的是谁?(于勒)从小说的内容看,于勒是小说的主人公吗?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

1、讨论前,教师提示:如何判定一个人物是否为主要人物呢?有三个角度,首先看人物着墨的多少;其次看人物在小说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三看作家的创作意图。这种带着一个主问题进行阅读的方式叫做寻读,寻找发现,大家开始阅读,发现后做好记录,然后分组活动。并确定发言人。

2、学生寻读课文。开始思考批注。

3、分组活动,确定本组发言人。

4、确定四个小组开始交流汇报各组的发现。

5、教师归纳小结。于勒不是主人公,于勒在文中是这样出现的,一是全家人的谈话,二是插叙介绍,三是在游船上,真正的主人公则是菲利普夫妇。

亮点探究二:于勒虽然不是小说的主要人物,可老师感觉于勒这个人物在文中无处不在。大家的意见是怎样的?从文中寻找信息谈谈你的理解。

1、学生寻读课文,整理相关信息。

2、相互交流,明确:于勒显然着墨不多,但很重要,它的命运决定着菲利普夫妇的变化,并在他们一家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掀起了很大的波澜。他是小说的线索人物。我们带着第一个问题阅读解决了另外一个问题——小说的线索,这就是寻读的效果。

二、理读,体会精妙构思

刚才我们一起弄清楚了小说的线索,下面请大家据此梳理本文的情节,对课文进行梳理式阅读,就是理读。并通过理读情节,各提练一个字概括情节内容:

从课文顺序上看:[盼]于勒——[赶]于勒——[赞]于勒——[骂]于勒——[躲]于勒

从小说情节上看:[赶]于勒——[盼]于勒——[赞]于勒——[骂]于勒——[躲]于勒

亮点探究三:作家为什么作这样的安排情节:①为什么将“赶于勒”以插叙方式安排?②为什么要安排船上相遇呢?我可以这样设计:于勒来过几次信,再以写信告知其不幸落魄不可以吗?改后效果有什么不同?

1、分组活动,确定小组发言人。

2、相互交流,一人发言,其它同学可作补充。讨论明确:①巧设悬念,开头反复渲染盼归的气氛与心情,埋下伏笔;②一波三折,高潮迭起,构成情节的曲折美,俗话说“文似看山不喜平”就是这个道理。③安排船上相遇给人物亮相提供了一个特有的展台,更能体现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具有一种较强的讽刺意味。

3、教师小结:概括后板书:小说的情节美。

三、品读,评说人物形象

本文除了以精妙的构思吸引人,更重要的是以其丰满的人物形象而经久不衰。理解人物最好的方法是品读细节。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去品析。这篇小说写得最精彩的地方在哪里?(骂于勒,高潮部分)

首先,我们来一起读一读几个精彩片段,请大家在我的提示下朗读课文片段。①在游船上,父亲被太太高贵的吃法打动了,于是请家人吃牡蛎,他故作高雅,摆架子爱慕虚荣的高峰,同时也是不幸的开始。母亲的一番话别有情趣:(读23段)

②当父亲朝那年老的水手走去时,突然发现那人很像于勒,神色不安,骤而紧张,以至失魂落魄:(读25段)

③在母亲的要求下,父亲再一次向船长走去,在极度的担忧与恐慌中终于证实那就是于勒。这一消息对于母亲如同晴天霹雳,怒火如同火山爆发,他们虚幻的幸福峰巅一下子跌入了现实的悲苦深渊:(读38段)

④也许是对叔叔不幸的一丝同情与怜悯,我给了于勒叔叔10个铜子的小费,但母亲仍不忘作了最后一次精彩的表演,让其卑劣自私的灵魂再次曝光:(读46段)

亮点探究四:对人物的描写中,哪些词句最有表现力。抓住这些具有表现力的词句评说人物形象。

1、品读示范:第25段,品析“不安”,“瞪着眼”,“赶紧”,“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低声”等词语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2、学生读句品析,评说人物形象。

3、教师小结:通过品析,我们看到了一个唯利是图,虚伪,自私冷酷的形象,他们以贫富为兄弟相认的原则,在他们眼中,情不如钱!(板书)

四、说读,对人物说话。

赏读完这篇小说,大家有没有什么话想对小说中的人物说呢?或者对作者有什么话说吗?例如:老师读完后,我想对作家说:莫泊桑,谢谢你的一支妙笔,向我们勾画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至上,人性泯灭的现实,在这样的现实中生活,是人类的悲哀!大家结合自己的阅读体会说几句好吗?

第二篇:浅谈初中小说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初中小说教学的有效性

根据小说的特点,我确定了小说教学的三个环节:即从分析故事情节入手,进而分析人物形象,然后欣赏小说的艺术手法(重点是环境描写)。

一、理清线索,把握情节

人物形象虽然是小说的中心,但是人物形象是建立在一定的故事情节的基础上的,因此,阅读鉴赏小说必须从故事情书这个环节开始,只有熟悉故事情节,才能把握人物性格,分析人物形象。

小说的故事情节也是有线索贯穿起来的,所以阅读鉴赏小说的第一步应该是理清线索。如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就是以“于勒”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的,全文以盼于勒→赞于勒→见于勒→躲于勒组成全文的故事情节.小说的故事情节一般由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组成,但有些小说前面还有序幕,或者后面有尾声。如《我的叔叔于勒》开头写我与若瑟夫的对话就属于序幕部分,最后我们改坐别的船回来就是尾声。有些小说故事主体不是完全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组成。如《项链》一文最后发观项链是假的既是高潮又是结局。

还有的小说,情节写得一波三折,故事情节由几个高潮组成。如《林黛玉进贾府》中,林黛玉与众亲戚见面就同属于发展高潮部分。全文有两次高潮,王熙凤出场是第一次高潮,宝黛相会是第二次高潮,也是最高潮。《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中,“陆虞候密谋害林冲”和“风雪夜山神庙复仇”就是两个高潮,而在两个高潮之间则有一个过渡(低潮)——林教头接管草料场。因此本文的情节结构为开端→发展→过渡→高潮结局。由此可知,小说鉴赏首先必须理清线索,在理清线索的基础上把握故事情节。而小说的故事情节并非千篇一律地由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组成,会有各种不同的结构,这是小说鉴赏必须使学生明确的问题。

二、掌握手法,分析人物

如果说小说教学的第一步是要求学生理清线索,把握情节的话,那么掌握小说刻画人物性格的手法,分析人物形象是小说教学的中心环节,而小说刻画人物性格的手法有哪几种呢?小说刻画人物性格的手法多种多样,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神情描写,心理活动描写,细节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等。因此分析人物形象时,首先要求学生明确作者是通过哪些手法刻画人物的?如《林黛玉进贾府》中作者着力描写了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三个人物,这三个人物主要是通过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的。林黛玉的外貌通过众人眼中的林黛玉,王熙凤眼中的林黛玉和贾宝玉眼中的林黛玉三次描写,既写出了林黛玉的体弱多病,弱不禁风的一面,又揭示了她容貌标志,美丽多情而又多愁善感的一面。而林黛玉的语言、动作描写既表现了她注意礼节,顾全大局,办事小心谨慎的性格,又表观了她心态复杂多疑的一面。

除了外貌、语言、动作描写以外,有些小说较多地运用了心理活动描写。比较典型的是《项链》,文章开头序幕部分用了大段的心理描写,写玛蒂尔德的“痛苦”和“梦想”,一共七次用了“梦想”一词,多次用“痛苦”、“苦恼”、“伤心”来刻画玛蒂尔德的心理,揭示她爱慕虚荣的性格特点。

小说刻画人物性格有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法那就是细节描写。如《变色龙》中奥楚蔑洛夫脱大衣穿大衣两个细节形象地刻画了奥楚蔑洛夫见风使舵的奴才性格。小说描写人物大多采用正面描写,但有时作者还采用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来刻画人物性格。如《第二次考试》中对陈一玲的塑造 ,用苏教授的见闻来表现对陈一玲的优秀品质.三、鉴赏环境,概括作用

环境描写是小说的三要素之一,是小说鉴赏不可缺少的环节。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主要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景物等。如鲁迅的小说《故乡》开头“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这一自然环境描写既勾勒故乡破败的特征,同时也渲染了渐近故乡时的肃杀、悲凉的气氛。

小说除自然环境描写之外还有社会环境描写。如《变色龙》中广场冷清的描写, 暗示了时代特征.《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对风雪的描写,作者从不同角度写风雪:有正面描写,有侧面描写,有通过人物动作、感觉写风雪,既写出了大雪的气势,也衬托了林冲这个落难英雄的处境。同时作者也以风雪的变化层层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正因为风大雪紧,林冲才要喝酒,才会在沽酒途中见到山神庙;正因为风大雪紧,草厅才会被摇振、压倒;正因为草厅被压倒,林冲才会到山神庙安身;正因为在山神庙安身,林冲才会暗中听到陆谦三人的话,促使林冲杀敌报仇,使林冲走上反抗的道路。

由此可知,小说的环境描写起着渲染气氛,刻画人物心理,揭示主题和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

综上所述,小说教学应紧紧围绕人物、情节、环境这三个环节展开。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阅读小说或预习课文时,必须按照这三个环节进行。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篇:如何提高现代小说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现代小说教学的有效性

小说是初中学生非常喜欢阅读的一种文学体裁。在初中语文教材中也占有重要的位置。以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为例,六本语文教材共选人17篇小说,且九年级上下两册就有12篇之多(现代小说8篇,古典小说4篇)。小说都集中于初中阶段的高年级,可见编者的意图是认为学生年纪越大、年级越高才愈适合阅读小说这种文学样式,这也应该符合文学的阅读规律吧!那么,作为教师,首先要明确现代小说的教学目标。《语文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教学目标三个维度的有机整合。《标准》指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互相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每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看来,制定切实、科学的教学目标应该是提高现代小说教学的有效性的首要条件。在制定目标时,我想从两个方面谈谈我的看法,和大家探讨交流。

教师要明确自己在小说教学中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教。

想想以前,我(不知道别人有没有这种情况)看到小说单元,我就会就某一篇课文进行具体的教学。教学目标就是根据教师用书来制定,学生的学习目标也是我来制定的。现在想来,有点惭愧。因为没有体现出作为阅读的主体——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而且,学生学完之后,他们是阅读了我们教材所选的篇目,然而,以后的小说阅读没有老师指导,他们的阅读会达到什么样的水平,我们就不得而知了。看来,我们的小说教学的目的不是教学生读具体的教材所选的小说,而是应提高到教会学生阅读小说。具体的说,就是引导学生明白阅读小说是读什么,怎么读,为什么读。

现在,我在进行小说教学的时候,不会为了赶进度,直接开始阅读具体篇目,而是先花时间,要学生了解一些关于小说的常识(主要是在初三),这样在阅读和欣赏的时候,对于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和艺术表现以及语言的运用都有帮助。之后,我还会让学生学习单元前言,自己明确这一单元的学习目标,其实也就是小说的阅读目标,到这个时候,学生已经知道了小说阅读应该要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感悟小说的思想主题,品味小说的语言艺术。换而言之,就是指导学生明确小说应该读什么。

接着,再以具体的篇目为例,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通常我采用复述故事梗概的练习,十四五岁的孩子复述故事情节没有问题。重点就是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我通常是引导学生通过外貌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对话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以及坏境描写来概括人物形象。比如阅读小说《故乡》时,就是找出描写闰土的语言,少年闰土和成年闰土,从外貌、语言、动作、对“我”的态度、对生活的态度这些方面的对比,感受闰土由孩子的纯真、有生气到成年的麻木、愚钝。再由人物形象感悟到小说的主题:揭示了封建等级制度及思想意识对劳动人民的精神的摧残和毒害,及贫穷落后的物质生活对劳动人民肉体的摧残。也揭示了辛亥革命后农村日益贫穷、凋敝的社会面貌。在分析人物形象、概括主题思想的同时,顺带上语言赏析重点句

1、体现写捕鸟的那一段话中用的极为准确、传神的几个动词(因为这个句子表现出少年闰土的语言表现力极强,动作也很敏捷,与后文成年闰土的含糊,吞吞吐吐的语言表达和迟钝麻木的动作形成鲜明的对比)

2、“他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这个运用了对比和比喻的句子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主题的表现很重要),用同样的方法分析杨二嫂,又根据这个典型人物,及作者对人物的态度感悟小说的另一主题:渴望纯真的、平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同时赏析描写杨二嫂的语言,“圆规”这个借代修辞的运用对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作者的情感倾向的重要作用。同样,分析水生和宏儿的形象,明白他们就是我和闰土的昨天。又感悟文章的另一主题: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贫穷、落后、愚昧的轮回。同时赏析文中的环境描写。又如,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也是通过引导学生通过外貌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对话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以及环境描写来概括人物形象。通过菲利普夫妇在于勒一贫如洗、债台高筑——在美洲赚了钱——在美洲做大买卖、会发财——在船上(像于勒)又老又脏又穷——一贫如洗、翻身无望的不同境况时的态度和言行,概括出文章的主题: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但我又让学生走进小说,如果你是菲利普夫妇,你现在碰到于勒,你会认他吗?通过讨论,学生会认为,菲利普夫妇这样做不仅仅是爱钱,更多的是另有苦衷,是这个太现实的、太世俗的、太势利的社会逼得他们不得已而为之。这样又对他们充满了同情,又感悟到小说的另一主题:表现了资本主义社会小人物生活的辛酸。我在这里举了《故乡》和《我的叔叔于勒》两个教学的例子,概括起来就是,看小说写了个什么故事,故事塑造了些什么人物,造成人物命运的原因是什么,换而言之就是说指导学生明确小说应该怎么读。

最后,我们还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读小说。回想当年,处于学生时代的我们,疯狂的迷上了小说。女生成了琼瑶的粉丝,男生成了金庸的书迷,借书、租书、买书,上课偷看小说,晚上加班看小说。现在想想,正如姜峰老师所说的“小说是一种“集大成”的文体,它包含了诗歌的真挚和抒情,散文的洒脱和自由,戏剧的凝练和冲突„„而它自身又具有故事情节生动曲折,人物形象个性鲜明,环境设置典型的审美特色,再加上精妙的语言、独特的构思,小说具有了令人陶醉的艺术魅力。”但是现在的言情、玄幻、惊悚、穿越、武侠等网络小说特别盛行,而一些迎合青少年心理的校园小说也比比皆是,总之小说越来越娱乐化,越来越庸俗化、这对学生的诱惑比起我们学生时代那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倘若我们不对学生进行有益而又必要的引导,后果恐怕是不堪设想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七至九年级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正如姜峰老师所说“ 读小说,就是读社会,读人生,读心灵。”由于好的小说作品都具有深刻的社会性、文学性、思想性、科学性等,通过阅读,学生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的深度,广度和高度会有提升。同时很好的小说还具有历史价值、美学价值,文学价值和实用价值,通过阅读这个吸收过程,也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小说表现的历史内涵与潜在的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作者内心深处的沉思和智慧的表达,是在教我们阅读历史,阅读社会人生、感受生命,增加智慧,去体会那些或轰轰烈烈或细水长流的过程。只有让学生明白了读小说的意义,他们才会甄别小说,欣赏小说。而这也正是我们的希望和目的。

第四篇:如何提高初中小说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初中小说教学的有效性

靖边四中

贾凤晔

现代小说教学是初中老师和学生较乐于进行的教学。小说是一种“集大成”的文体,它包含了诗歌的真挚和抒情,散文的洒脱和自由,戏剧的凝练和冲突„„而它自身又具有故事情节生动曲折,人物形象个性鲜明,环境设置典型的审美特色,再加上精妙的语言、独特的构思,小说具有了令人陶醉的艺术魅力。小说更以言而不露的教育意义深受广大读者的喜欢,学生更不例外。因此,我们在进行小说教学时,要充分展示它的魅力,以达到小说教学的有效性。要提高小说教学的有效性,我就浅谈一下我的看法。

一、博闻广览,深挖教材,精心备课。

中学阶段后,小说普遍以原作或原作节选方式进入教材,中学的小说阅读教学也因此鲜明地凸显文学教学性质。目前选入教材的小说比较侧重于作品的经典性和文学性。对于学生来说,课堂中的小说阅读显然不同于课外的小说欣赏,特别是不同于消遣性的小说欣赏。让学生了解并感受小说这一文学样式的基本艺术特征是小说阅读教学的基本目标。小说教学的最佳效果,就是通过课文的学习,引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强烈兴趣。而小说学习又是学生最喜欢的行为,所以对老师的小说课堂教学期望较高,因此,教师应博闻广览,深挖教材,精心备课,力求把小说教学进行的有滋有味。

小说教学要达到怎样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是什么,心中要有数。

二、巧妙设置,美化导语,渲染氛围。

要提高小说教学的有效性效,我们在平时授课时要巧妙设置,美化导语,渲染氛围,目的就是为了激起学生探求问题的欲望,学生有了探求问题的欲望,我们的课堂教学自然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教《孤独之旅》时,我们可以这样设置情景导入:有一句脍炙人口的歌词——“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但恐怕很少有人能道出其中的滋味,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位叫杜小康的同龄人,他的一段难忘的生活经历,相信会对大家有所启发。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小说——《孤独之旅》。即使设置不是很巧妙,却也能开启了学生对课文中人物形象探讨的欲望。

三、开启慧眼,找准切入点。

在进行小说《我的叔叔于勒》教学时,可以这样开展教学:

师:小说的主人公是谁? 生:菲利普夫妇。师:那于勒呢? 生:他们的弟弟。师:是他们的亲弟弟吗?

生:是。

师:既然是亲弟弟,那么他们为什么还要躲开他们的弟弟呢?

因为教师能找到较好的切入点,单刀直入,所以较顺利、较好地引导学生进入文章的主题和人物的探讨,突出了文本教学的目标。如果小说教学能找到教学的切入点,那么小说的课堂教学就显得易行而有效,省略了大量繁琐累赘的枝节,可明白明了的进入课堂的学习中。

四、细致分析情节,重点分析人物。

小说借人物之间的关系及人物的价值观反映现实生活中某一社会的问题,它往往达到以小见大的效果。为更好地反映这些,作者会通过故事情节和对人物的形象的塑造来展现的,因此,小说的教学重点就是对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的分析。人物描写方法大致有: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等五种。因此,教学过程中应该重点引导学生对此进行分析讨论,最终达到对小说中人物性格形象的把握,才能让学生正确地理解文章反映的问题。

五、重视环境描写

小说中的景物描写是人物活动的场所和环境,它能起到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的作用。这是在教学过程中是不能忽略的。

对于提高小说教学的有效性,以上是我的一些浅显的看

法,不足之处,万望指点。

第五篇:如何提高初中小说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初中小说教学的有效性

通过三年的语文教学,碰到小说有时真的很“忧郁”,不知道该怎么讲好,我认为小说教学对学生的读、说、听、写能力相当重要,几者之间是相互作用的,什么也离不开。

在《大纲》明确规定:要培养学生读、说、听、写的能力。

训练学生读、说、听、写能力的途径多种多样,小说教学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在小说教学过程中,除让学生“听”外,还可以让他们通过“读”去感知、去联想、去认识、吸取文章的营养,既获得知识、开发智力,又能培养能力。在小说教学中还可以训练学生“说”的能力。关于《药》的主题,几十年来争论不休。有的认为表现作者“对于世间的恐怖”,有的认为表现“亲子之爱”等等。到底哪种方法比较切合作品的实际,教师可让学生通过辩论的方式进行讨论。这样既训练了口语表达,又提高了学生获取信息和理解能力。“写”与“说”实际上就是语言的两种表现形式,一是书面语言,一是口头语言。在小说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将两者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说之前“写”。

在语文教学中,较为流行课前三分钟演讲。在演讲前教师可以结合小说教学,让学生事先写好演讲稿,要求编故事,或自创一篇小小说。演讲结束后,师生可以适当加以点评,重点可放在语言组织、演讲内容,演讲思路等方面,这实际上就是一次写作的个别指导。写之前让学生“说”,或复述小说情节,或谈自己对小说的设想和构思,这样能为学生写作开拓思维,理清思路、启发构思。

在慢慢的琢磨路上,学的东西很多,今后将在小说教学的有效性上多下功夫。

下载小说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说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提高初中小说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初中小说教学的有效性 小说是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它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和环境的描写,形象而广泛地反映现实生活。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小说占了很大......

    浅谈如何提高现代小说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如何提高现代小说教学的有效性 漫川中学 赵淑君 【摘要】:小说教学在高中的教学中被人忽视,我们应该怎样提高现代小说教学的有效性?可以从课前预习、细节描写、人物语言、......

    如何提高现代小说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现代小说教学的有效性?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七至九年级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因此在......

    如何提高初中小说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初中小说教学的有效性 所谓“有效教学”,就是指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并进行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的符合教学规......

    如何提高初中小说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初中小说教学的有效性 袁义华 小说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组织重要部分,也是初中老师们较乐于进行的教学。小说以它独特的审美艺术展示生活中的人生百态和人与人之间的......

    儿歌教学有效性策略(五篇范文)

    小班儿歌教学有效性的指导策略研究 教学策略是为实现某一教学目标而制定的、付诸于教学过程实施的整体方案,它包括合理组织教学过程,选择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材料,制定教师与学生......

    巧用有效性策略 提升有效性教学

    巧用有效性策略 提升有效性教学—— 浅谈小学科学课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内容摘要]:本课题通过对教材处理的有效性、教学目标的有效性、课堂教学策略的有效性、课堂教学评价......

    教学设计如何提高现代小说教学的有效性

    以“四个着重点”为突破口,提高现代小说教学的有效性 胡晓红 此前,本人始终觉得自己是老资格,小说教学早已轻车熟路,应用了多年教学技法绝不会落伍。可通过本次“国培计划”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