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历史本真,论是非功过

时间:2019-05-13 00:26: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还历史本真,论是非功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还历史本真,论是非功过》。

第一篇:还历史本真,论是非功过

还历史本真,论是非功过

——高中选修《统一中国的

意图:历史舞台毕竟不是戏剧舞台,历史人物的评价不可脸谱化,中国829个帝王不可能千人一面,他们均有自身的个性。该课采用思辨导学的方式,目的就是要唤醒学生质疑求异的探究意识,在不同观点的争锋与辨论中,要将反思常态化,反思的观点决不可不加辨析地轻信教材,而要与史料的选取、甄别和运用相关,要带着疑问与历史人物进行心灵的对话,探究历史问题的真相,批驳谬论,增强学史鉴史的意识。

问题: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进入了以“美”论英雄的时代。网络更催生出热词“高富帅”与“白富美”。秦始皇的相貌能拿“高富帅”套用吗?影片《荆轲刺秦》中由李雪健扮演的秦始皇给观众留下了一个身形猥琐、身体孱弱的形象,而影片《英雄》中由陈道明扮演的秦始皇则给观众留下的是一个高大威武、仪表堂堂的形象。两部影片的人物形象大相径庭,孰是孰非?我们来翻阅中学的历史教材:七年级的中国历史教材与高一必修一历史教材、高二人物评价历史教材都出现了秦始皇的插图,器宇轩昂,目视苍穹,令人过目不忘,是个标准的“高富帅”。但据《史记·始皇本纪》记载,受到赢政重用的尉缭对他都没有留下好印象:“秦王为人,蜂隼,长目,鸷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居约易出人下,得志亦轻食人。”对秦始皇的相貌,竟然得出天差地远的结论。那真相如何辨别?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所学知识,说说你心中的秦始皇貌相是雍容轩昂还是奇丑无比?说明你的理由。人教版必修一封面部分

学生1:关于秦始皇的相貌,史学记载很少,这给两部影视作品的创作留下了很大的想象余地,不足为奇。史学界大多数学者认为秦始皇出生于秦地,属西北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他体型应高大魁伟,是一个英武潇洒、相貌堂堂的人。尉缭当时这么说秦始皇的长相,带有恶意的夸张,因此郭沫若推断秦始皇有生理缺陷是不靠谱的。加上司马迁的《史记》也具有一定的文学色彩,不可全信。

学生2:我们小组多数人也认为秦始皇是个阳刚型的美男子,与刚才小组的观点一致,只是认为他们理由不充分罢了。说秦始皇出生于秦地,属西北人,就高大,很难立脚。我们小组可以补充四大理由:《太平御览》中的《河图》记载秦始皇帝嬴政,“虎口,日角,大目,隆隼,长八尺六寸,大七围”。如果记载属实的话,那么秦始皇是一个矫健魁伟的大男子;据《秦史稿》,秦制一尺合23.1厘米计算,秦始皇的身高有1.98米,比身高1.91米的NBA球员林书豪还高。可见秦始皇雍容轩昂,不愧是典型的帝王之相;从遗传学的角度来说,他多少有些父母的遗传,秦始皇母亲赵姬为知名美人,再加上秦庄襄王是王族子弟,遗传基因优秀。史料记载秦庄襄王在首次见到华阳夫人时就得到她的喜爱,女人对外貌是非常看重的,庄襄王若是丑八怪,他再穿着华服也没用;中国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在《秦汉史》中也推断秦始皇应该是英俊漂亮的青年。

学生3:我们小组课前认真查阅相关资料,认为司马迁《史记》记载秦始皇丑八怪的面孔有一定的可信度, “蜂隼,长目,鸷鸟膺,豺声”。郭沫若在《十批判书》中这样分析:“鸷鸟膺”是指胸骨突了出来,该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鸡胸,“蜂隼”应该是马鞍鼻,“长目”就是说他的眼睛细而长,“豺声”表明有气管炎,这几项都是生理上的残缺。我们推测秦始皇丑的理由有四点: 司马迁撰写《史

记》是在西汉初年,距离短命的秦朝时间不长,而对方小组引用的《太平御览》是北宋四大名书之一,虽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历史可信度根本无法与《史记》相提并论;上个世纪80年代从日本运回的《纬书》,记载秦始皇的面貌是“虎口”、“日角”。“虎口”,就是说他的嘴巴张的像老虎的嘴巴;“日角”,就是说他的两眉之间有一块鼓起来的骨头;教科书上秦始皇像不是古董画,而是现代人根据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推演出来的,把秦始皇画成方脸、高鼻、垂耳,一副帝王相,这带有很大个人的想象力;对方小组代表认为秦始皇英俊潇洒,与遗传基因相关,那我问你,身材高挑林书豪的父母身高是多少,他们都不到1.7米。

学生4:我组也认为秦始皇其貌不扬。相由心生,我们相信这句话,一个内心淳朴良善的人,很难具备一个凶恶毒辣的外貌。秦始皇丑陋的外表易酿成扭曲的不健康的暴政心理。他个性怪异又时而高傲,性情自卑又时而残忍,心理恐惧又时而逞强,心胸狭窄又时而宽容,两极心理的成因与他少年特殊成长的遭遇磨难有关,也与他病理的相貌有关。

学生5:再难看的帝王所留下的画像都是雍容轩昂的,个中潜规则不言而喻。不信,请大家想想明太祖朱元璋的长相如何?上次我看了十年前的中小学历史教材中的朱元璋,奇丑无比,长长的大黑脸,高高隆起的额头, 向外突出的下巴, 一脸麻子, 还驼背,看了朱元璋的画像后给人带来的是恐怖。但现在人教版必修一教科书《

国后也没因荆轲刺杀未遂而暴行屠城。对于秦始皇是否是暴君,众说纷纭,众口难调,请你结合所学的知识,说说你心中的秦始皇是怎样的执政方式?

学生1:秦始皇给我的感觉就是一个赤裸裸的“暴”字,他对父弑,对母驱,对书烧,对儒坑,对仇埋,对谏杀,只要秦“天子一怒”必“伏尸百万,流血千里”,秦始皇是一个活脱脱的暴君专制样板。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贾谊《过秦论》就评价他“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杀豪杰”、“执敲扑而鞭策天下”,充分揭露了秦不施仁义和暴虐无道的专制一面。

学生2:秦始皇作为开国君主也有开明的一面。程步先生的《真秦始皇》是以另一个眼光看秦始皇,说秦始皇并不残暴,反而是依法治国的典范,他制定的律法详细缜密,如保护身体健康的婴儿成长权,不得被遗弃;规定债务双方不得以人质作抵押;对随意诬告他人的行为给予处罚;对见死不救者给予法律的处罚。贾谊系西汉王朝的辅助者,自然要以秦的失败作为反面典型来向皇帝进谏,他认为先秦时期汤、武执政的主流思想是以德治国,后突然冒出以法治国的秦王朝,只讲法律不讲情面,前后对比自然凸显秦的暴虐。

学生3:秦始皇并非生杀自恣之人,我们教材“阅读与思考”也为此提供了一则材料:水工郑国本为韩国间谍,在行间过程中“作而觉,秦欲杀郑国”,但他是个出色的水利建筑师,又愿为秦建万代之功,因而终未受法,并获得修渠全权。秦始皇发觉郑国是间谍,不杀实为少见,并委以重用更罕见。用才之君最难做到宽容之心,而嬴政却做到了。在灭楚战争中王翦曾骂秦王:“秦王恒而不信人。”对这气话秦始皇并没记恨在心,而将全国兵力交于他一人之手,任其指挥未加节制。开明君主善于纳谏。从郡县分封之争的史实可以看出秦始皇在决策上也并非独断,他能听取臣下意见,集思广益,构成了秦朝在决策上开明专制的特色。这说明秦皇执政时的决策权在于以秦始皇为首的包括文臣、武将、百官、博士等在内的一套决策班子,当然也不可否认秦皇在决策上的个人倾向和最后决定作用。

思辨3——经济军事:防御匈奴是北击匈奴好还是修筑长城好?

意图:学生是学习历史的主人,而不是灌输历史知识的容器。真正历史学习不是老师讲出来的,而是学生再思历史材料中悟出来、说出来的。评价历史人物,教师首先要牵着学生的手进入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让学生的认知得以浸润,然后要穿越时空跟历史人物交流,在体验中习得,让情感得以升华;最后评价历史人物,应运用全面辩证的方法,注意本证和依据,水到渠成,既不生搬硬套,也不主观臆断。

问题:有人十分推崇秦始皇,说秦始皇具有美国总统罗斯福般的经济头脑,投资长城,修建如驰道、直道一样的高速公路,拉动内需,刺激消费,可以说是一名无师自通的经济学家;有人贬低秦始皇,说秦始皇赋敛无度,不顾民生,超前消费,出现了如阿房宫一样的烂尾工程,从而引发民怨,激化了社会矛盾;有人大骂秦始皇对内统一六国、横征暴敛、大兴土木、劳民伤财,对外却怕匈奴,无意与之抗衡,要大建吃力不讨好的长城。

学生1: 我们认为修建长城收效甚微。秦始皇筑长城, 是为防御北方匈奴的, 应该说, 在那个冷兵器时代, 长城还是多少起了一点防御作用的, 但作用并不大。相反, 因筑长城而被役死的工匠却无法计数, 孟姜女哭长城就是典型的例证,正所谓“秦人半死长城下”(王安石语)明朝一代, 长城仍被作为防边患的屏障, 但当时就有有识之士指出, 长城对于防边患的作用甚小, 修筑长城是“百劳而无一益”的下策。清康熙大帝深知长城对于边患的无奈, 所以占据中原后, 便不再用筑长城的办法搞边防, 而是改为修德安民的政策, 结果大奏其功。

学生2:北击匈奴风险太大,修筑长城一劳永逸。说句实话,农耕民族的杰出代表秦始皇虽然没有读过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学原理之类的著作, 但他大规模修筑长城的举动, 的确与经济学最基本的成本收益规律是相符合的。修筑长城固然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在短期内经济压力很大,但从长远来看,秦始皇的这笔账算得很精明。此后的历朝各代, 只要有条件、有需要, 也都尽量采取修筑长城的方式防御北方的游牧民族。因为要把平时基本不骑马的农夫转变为强大的骑兵, 不仅要花费大量的时间、金钱训练,还有耗费大量的紧缺的靑壮劳力,影响青黄不及的农时生产。刚才对方学生讲的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经我组考证是后人杜撰的,故事源自发生在春秋时代的杞梁之妻哭悼阵亡丈夫的简单故事。这个简单的故事在汉唐时“日渐扩大”(顾颉刚语), 演变成了一个孟姜女哭倒秦长城的长篇大故事。

学生3:修建长城与北击匈奴,孰好孰坏,权衡之下,还是修建长城为上,因为秦始皇统治的民众基本上都是农民,要步入大漠草原地区与匈奴骑兵作战,肯定是战略上的大忌。加上,秦朝刚刚初建,百废待兴,各条战线都急需大量的人力,在生产力不发达的情况下,人少力量小,投资长城,韬光养晦,拉动内需,刺激消费,对促进秦朝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大有裨益,一举两得。

学生4:秦始皇根本谈不上什么经济学家和理财家,在战后全国劳力本就有限的背景下,他滥用民力,不顾百姓死活,一会儿修长城建阿房宫、一会儿派方士求长生不老之药,一会儿又知人固有一死,就大修坟墓,致使百姓不能“胜其役”,这种折腾不劳命伤财、揭竿斩木才怪呢!所以我认为北击匈奴是军事战略的事,修筑长城却是全社会的事,牵累面广,况且当时秦军士气高昂,军事主动权在秦朝手中,北击匈奴一劳永逸,可修建长城秦朝就化主动出击为被动防御了。历史证明你越想天下太平,匈奴就越不想你太平。西汉汉武帝多次北击匈奴,匈奴败北,天下就多时安稳了。

思辨4——思想文化:统一文字有无必要,非改不可吗?

意图:对于相同的历史材料,学生解读过程中可以获得不同的结论,不随波逐流,这就是个性。个性思考往往是独特的,但绝不是为了求异而故意为之,而是出于真实的感受。如何引导学生收集资料,如何提炼自己的观点,如何挖掘最有价值最有效的历史信息,需要我们引导和思考。书法是一种艺术,字体细节的变幻成就了该艺术的经久不衰。但不是每一个变化都值得我们不遗余力地喝彩。

问题:提起秦始皇统一文字,几乎所有教材书籍、博物馆的陈词中无不给予无可复加的好评,似乎谁也没有说出任何缺点。其实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件,请你对秦统一文字谈谈你个人的看法?

学生1:战国时期文字不统一,同一字各国写法不同,甚至一国之内写法也不同。统一文字是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之一。秦始皇统一文字,使其成为民族文

化得以传承的基础,已是不争的事实。可见,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文字,主流是好的,有利于文字的规范, 方便了国内经济文化的交流,应该加以肯定。

学生2:战国时代百家争鸣,人们流动性大,交往频繁。中原地区各路士人更是出入各国, 到处上书, 却从来没有一条史料提到, 有谁不认识对方的书信, 还得请人当翻译的事。这说明当时的文字并没有成为交流思想的障碍。结合教材《秦统一文字表》,我们不难发现秦始皇统一文字存在许多缺陷, 如没有吸收六国的积极因素,特别是没有规范并推广标点符号, 致使标点问题拖延到近现代, 才得以解决;二是没有吸收六国合理的简化字, 致使已简化为马、阳等字, 仍写作繁体;三是本来秦存在小篆、隶书两种字体, 两者相比, 隶书更方便书写更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然而它却偏偏采用小篆作为统一模式。

(思辨4统一文字有无必要,非改不可吗?与意图中的“书法是一种艺术文化,字体细节的变幻成就了该艺术文化的经久不衰”不是同属于一类的问题,且学生的的争鸣也未涉及到此,另外只有两个学生交锋略显单薄。可以考虑增加两个维度:一是,体现文化的地域性与多样性;二是就简化字再进行辩论,是不是越简化就越好,可以从港台保留至今与大陆不尽相同的文字表现形式和我国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用过即费的简化字来生发讨论)

学生3:我一边欣赏教材里的“秦统一文字表”,一边品味刚才老师讲的“书法是一种艺术,字体细节的变幻成就了该艺术文化的经久不衰”,越觉得字体细节的变幻,总蕴藏着难以言尽、纯净简约的美感。就拿熟悉的“马”来说,秦统一的篆书“马”字,线条匀净,字形修长,整个字体由马头、马鬃、马尾、四足构成,全然是一匹昂首怒吼、勇武无比的马。从书法艺术的角度看,该“马”字呈现出矫健驰骋的“马”的风格,鲜活逼真,体现了中国象形文字经久不衰的博大魅力。可见,秦统一文字,变幻字体细节有利于文字的识别、推广与传承,而且不失艺术美,无疑是一种健步。

学生4:我也拿“马”字说事,乍看起来“秦统一文字表”中篆书“马”好像比齐、楚、燕、韩、赵、魏六国都来得复杂,好似违背了字体朝着越来越简单的方向演变的一般规律。但我们不能因为秦始皇将字体搞复杂化,就一概否定其功劳。相反,我认为字体的演变不是越简越好,评价字体变幻的得与失更应注意字体的可分辨性、实用性和必要的美感。比如,1964年我国进行的汉字简化活动,将繁体字“愛”改成“爱”,挖去了爱心,使人们不再用心去爱了,所以人与人之间只剩下了虚情假意,勾心斗角,互相算计。字体不会因为繁而失去生命力,现在海外华人圈都在使用繁体字,这也从反面说明60年代制定的简化字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再如,上个世纪70、80年代,在城镇街头一度出现的二简化字,如餐厅的“餐”写作“歺”,酒店的“酒”写成“氿”,这些二简化字很快又被废止了。其原因很简单:什么事情都不能过分、超过应有的限度,就会物极必反。

思辨5——社会生活:秦始皇服饰主色调是彩色还是黑色? 意图:服饰是时代的外衣,衣冠服饰是构成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因素之一, 它既满足人们在物质生活方面的需求, 又与当时当地的社会风尚、审美心理、文化习俗等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常言道,人看衣装马看鞍,现行穿衣讲究早已超越御寒和遮羞的原始功能,成为一种文化现象,用现代的话说,是一种形象工程。

问题:古人把衣食住行的衣字放在

衣着还是新鲜事。要考究一个历史人物的衣着,必定要了解该历史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即便一个人再有独特的个性,也不能游离于当时的历史世界之外。下图以黑色为服饰主色的秦始皇与上图以红色为主色的秦始皇,自相矛盾,究竟哪种颜色与当时历史社会的提倡相吻合?

学生1:我们通过秦朝水德尚黑的惯例推理,秦始皇的冕服颜色应以黑色为主。因为秦汉时期在中国服色制度上是一个重要阶段,该时期服装的颜色不仅受到美学因素影响,而且还将阴阳五行思想渗入服色制度中。秦始皇对衣着十分讲究,作为皇帝他的衣裳是不能乱穿的,在服色等方面均有严格的规定。可惜秦朝存在时间很短,其相关史料上没有秦始皇画像留存,现有的画像都是后人根据史料记载创作出来的。据现有的材料来看,右图的出处无从考证,但服色上衣以黑色为主色调有一定合理性。

学生2:我们认为人教版必修一教材封面的秦始皇画像比较符合当时秦人的审美取向。秦朝距今已经2000多年,对于当时秦始皇服饰颜色的取舍,我们可以从现存的秦兵马俑的颜色考证而来。因为我们认为,皇帝的喜好通常左右着百姓的生活,秦兵马俑多彩颜色的呈现也反射出皇帝的嗜好。根据秦兵马俑坑出土的各类武士俑身上残存的颜色分析,我们大体可以推断秦人对什么颜色的服装比较喜爱。秦兵马俑的服饰色彩斑斓,从统计数字看,2000多年前秦人最喜爱穿的上衣颜色是绿、红、紫三种颜色,说明秦人非常讲究颜色的搭配,喜爱强烈的对比色,也反映了秦人积极的生活内容、审美情趣及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

(为了增加辩论的力度与效果,建议再从赵匡胤“黄袍加身”引申出历代皇帝一般都身着“黄袍”,以体现出不同一般的“金贵”,这样也使得历史人物及学生的讨论立体、丰满)

学生3:我认为秦始皇服饰主色调应该是黄色的。因为古代皇帝的袍服,既可说龙袍,也可称黄袍,袍子一旦着上黄色便体现出不同一般的“金贵”。旧有历史典故“黄袍加身”:五代后周时,赵匡胤在陈桥兵变,部下诸将给他披上黄袍,拥立为天子。这典故“黄袍加身”中的“黄袍”就是被看作古代帝王权位的象征,随着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强化,黄袍甚至黄色只为皇帝独有、专用,中国古代臣民一概回避禁用。

学生4:刚才发言的学生认为秦始皇服饰主色调应该是黄色的,我认为与史实不符,历史推论不能凭空猜想。其实,唐朝之前黄色服饰一直比较流行,一般百姓着黄衣仍然较多见。到唐时,“黄袍”成为帝王专用衣着,常人“一切不许着黄”。唐高祖时就曾“禁止庶不得以赤黄为衣服”。由此可见,拿后来皇帝着黄,推断早于唐朝800多年前的秦始皇的主服色显然站不住脚,也是历史研究的一大忌。身穿黄袍的唐太宗

尾声反思:课堂思辨对话一要注意流程,创设问题情境、准备探究话题、交流争鸣观点、点拨修正答案;二要需要策略,要注意对话的时机、分寸、节奏、推进、小结;三要关注参与,要关注对话的全员参与度、全程参与度、主动参与度、真实参与度。

【作者简介】 陈小军,男,1971年生,江苏南通海安人,中学高级教师,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实验中学教师,主要研究中学历史教学。

第二篇:还语文教学以本真

还语文教学以本真

——南昌市进贤门小学语文教学沙龙纪实

整理:蒋颖娟

时 间:2006年月12月27日 地 点:会议室 主持人:蒋颖娟 参加人员:全体语文老师

题记:随着课改的深入发展,语文课堂教学发生着可喜的变化,焕发着勃勃生机,欣喜之余,却又发现时下的一些语文课堂,张扬着新课标的旗帜,却让语文教学陷入了误区,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我们学校就这一问题举行了一次教学沙龙,全体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了讨论和交流,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进一步明确了什么是语文课,怎么上好一节语文课的问题。

余颖:随着课改的深入发展,我们的语文教学的确开辟了一片美丽的天地。但正如《还语文教学以本真》一文中所说,在一些课堂教学中,我们的教师常常沉浸在学生“丰富多彩”的“自主”学习,迷恋学生“变化多端”的“自主”探究中,我们常常沾沾自喜学生的所谓的“自主”学习的喧嚣热闹情景时,而我们却真的陷入了误区,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忘记了把握语文“本色”这个“度”。众所周知,语文课是学习者接近文字、理解文字、感受文字魅力,学习文字整合的决窍,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岂能因为追求“生本”而抛弃文本的利用,让语文学习成为天马行空?在《哈姆雷特》一书中读不出一个“薛宝钗”,我们怎能允许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完全脱离文本的价值取向指鹿为马?我们怎能让学生在“走马观花”学文后就成为主角“得意忘言”的表演?我们怎么能够在语文课上仅满足学生能够自由表达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而不考虑他的言语表达是否正确、是否流畅、是否具有文采、是否有一定的深度就一味的肯定?我认为这一系列现象的出现,问题并不在“自主”学习,而在于“自主”的“泛化”,自主本身并没有错,而我们应该把握好这个“度”,提倡还学生主体地位,应以“学”定“教”,并不意味着让学生随心所欲的以“学”定“学”。我们始终不该忘记语文是一门学科。一门学科就应该有自己的课程价值,就应该有自己的课程目标,就必需有强烈的功利色彩,那就是每一节课都要达到一点有关言语能力培养的收获,每个单元、每个学期、每个年段、达成一定言语能力的提高目标。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语文课具有长久的生命力。“乱花渐欲迷了眼”,斑斓未必皆春色,大而无当的喧嚣可以浪得虚名,而我们得记住朴素、平常的语文教学才是真。

陈菊珍:以前的语文课堂确实让人觉得枯燥无味,学生学的没有兴趣。课改以后,学生提高了学习语文的兴趣,这是课改带来的可喜变化。但是,确实也走入了一些误区。比如说:合作学习这一块,很多语文课堂上的合作学习都是一种形式,走过场。有些方面不适合合作学习的也合作,比如,一个问题丢给学生,学生讨论,每个人的思想不一样,还是各说各的。有些方面有合作价值的我们就进行合作,比如说:生字的学习和读课文时就可以小组合作的读一读。

叶蓓:对于《还语文教学以本真》一文中,最后一句我非常有感触。——小语会崔峦理事长做出了精辟论述:我想只要我们的每一位小语教师能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实践新课程标准,还语文教学以本真,使我们的语文教学上出文化品味,把走向另一个极端的语文教学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我今年也教了一个一年级班上的语文课,我就生字教学方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谈谈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以前我在教一类生字的时候,我会教的很仔细,很认真,一个字一个字的去分析,所以总感觉自己教的累,学生学的辛苦,而且往往觉得时间不够。现在我教孩子们识字,如今天我教了一个“语”字,有的学生说:“我早就认识这个字了,这是语文的语。”我想学生在生活中天天见面的,每个学生都应该有这样的生活经验了,不用再花时间去分析,去记,去组词,就这样轻松的教完了这个字。识字教学的本真问题,就是要还给学生识字的自由和发展学生识字的兴趣。

邓艳萍:新课改如今正进行得如火如荼,但老师们很快就发现专家们的意见并不统一,于是,很多一线的语文老师不禁迷茫了,到底语文课要怎么上?教什么?张庆主编在徐州培训会上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倡简、求实、务本、有度”,让我茅塞顿开。我认真学习了这篇报告后,明确了今后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那就是: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去掉浮躁,走出困惑,回归“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的常态路子上来。语文确实是复杂的,但换一种角度来看,语文能力怎么形成的?语文素养怎么提高?从操作层面来看,比较简单。语文就应当是读读写写、写写读读。课标强调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学科。语文能力的形成靠大量的实践。语言的形成主要不是学得的,而是习得的。要提高学生的素养,首先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材在每一册都精心设计了习惯篇,我们应当根据这一点,切实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了好的习惯,什么都会有。

张惠:如何简简单单教语文,我觉得要做到就是要做到“真实、扎实、朴实”,要在语文课堂上抓好学生的语文基本功,扎扎实实地搞好语文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首先我们应当抓好语文的基本功,构建“扎实”的语文课堂。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本工具,我们应当扎实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应当通过读写训练,让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说话、写作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品味语言文字的同时展开丰富的联想、思考,同时通过自己对文本的个性化的解读,产生多元化的思考,形成自己独特的感悟。我们在课堂上讲的是语文,我们就应当体现语文意识,抓住文本中的情感交流来品味语言文字,通过语言文字的品味来体会情感,这样才是“扎实”的语文课。其次,我们应当体现人文关怀,构建“真实”的语文课堂。要强调诵读,让学生在充分的朗读的基础上感悟。同时通过简单明了的、激励性的语言使学生越读越有信心,越读越能够体会到课文的深刻意蕴。教师应当用真实的眼光、发展的眼光来对待学生,引导他们、呵护他们,引领他们不断进步,构建一个具有人文关怀的真实的语文课堂。要让学生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要把语文课拓展到课外去,拓展到生活中去。课标中有一句话,值得我们思考:让学生在写作的实践中提高写作能力。这个表述本身就是让学生多写。写多了,能力自然就提高了。在大量的习作实践中,习作能力不知不觉就提高了。鲁迅说,我没有什么诀窍,那就是多看多写。多看多写中,已经形成快速反应通道,形成内隐的认知。学习语文是积累的因素,是日积月累的功夫,是日有寸进。应当让学生在阅读中去寻找快乐,在阅读中不断的成长。

龚明丽:我就还语文教学以本真这个话题谈谈作文教学。我觉得作文教学应该让学生有对生活的感悟,不能脱离学生兴趣和生活。

帅丽:我觉得现在的很多语文课堂上确实存在着所谓的“求异”,课尾总不忘来上一句。如“小羊到底有没有被狼吃掉?”“你还有什么办法让乌鸦喝到水?”诸如此类的求异,偶尔用之,也不为过,但一落俗套就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了。比如我今天的课堂上说一个老师给了三个学生三文钱让他们去买东西堆满屋子,前面二个学生买了柴和草,只有第三个学生买了一支蜡烛,照亮了整个屋子。这已经是最好的方法了。我认为没有必要去问:还有什么比这更好的办法吗?

熊丽萍:苏教版教材主编张庆先生这样认为:“学习语文无非八个字,‘读读写写、写写读读’罢了。”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曾经大声疾呼:语文的学习说法越多,花样越多,头绪也就会越复杂,结果只能是教者辛辛苦苦,学者迷迷糊糊。

语文怎么学,我以为“简简单单”。听、说————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读、写————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世界,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再细化一下,即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应该体现“四得”:听得懂、说得清、读得透、写得好。

老师们交流的欲望好很强,但是时间已经到了,我们的活动也接近了尾声。在本次活动中,我们教师们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到了语文教学中的一些实实在在的问题,这是我们的收获。在刚才的交流中,我们有共同认同的,也有意见相驳的,但是我们在碰撞中都有所提升,这又是我们的收获。老师们,“教育是一首诗,是诗一般的事业。”教学沙龙刚是对诗一般的事业进行最富热情,最有生气也最具创造力的阐释、求索。祝愿我们的沙龙越办越好!

第三篇:聚焦课堂,还语文教学以“本真”(讲座稿)

聚焦课堂,还语文教学以“本真”(讲座稿)

福清市城关小学

陈玮

聚焦2008年,历史永远铭记,面对突如其来的汶川大地震,13亿中国人民众志成城,书写下抗震救灾的英雄史诗;为了实现百年奥运的梦想,中华民族团结一心,成功地举办了“有特色、高水平”的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神舟七号飞船成功发射,浩瀚太空从此留下了中国人漫步的身影„„

聚焦语文课堂,我们欣喜地看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燎燃于黄河两岸,塞北江南,感受到老师教学的理念变了,内容的领域宽了,知识的结构综合了,学习的形式丰富了„„这些变化,弥足珍贵。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好多的课堂教学其教学内容“胖”了、教学环节 “碎”了、能力训练“浮”了、教学的形式“花”了、导致教学效果也“虚化”了。

1、教学“似曾相识”——太多雷同,缺失“标”度

看看第7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的课吧,不管什么年级,不管什么体裁的课文,不管学生事先是否熟读了课文,几乎所有的课的设计和实施都似曾相识,好像一张脸克隆出来的,又仿佛同一个师傅指导出来的。第一课时的设计一般是这样的:

第一个环节:教师板书课题,让孩子们跟着看教师板书或者书空。(据说,这是为了体现重视书写?其实,很多课题,不是生字,为何教师不能课前就板好?要示范板书,难道只有一种板书方法?)

第二个环节:齐读课题,于是大家把课题读得震天响(课题都必须读吗?)

第三个环节:初读课文的时候,老师们总是说:请大家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注意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这样的公开课上,孩子们早就读过很多遍了,有的还能背诵课文了,还需要说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还需要这样走过场地读一遍?)

第四个环节:„„

太多的雷同,太多的相似,多得不想枚举!为何有那么多的雷同?朔本追源,还是在于缺失“标”度。

2、言语随意平淡——浮泛浅表,缺失“深”度

周振甫先生在《立体的懂》一文中曾如此阐述:“读了一课书,记住了多少生字,记住了多少句子,这只是‘点线的懂’。记住的生字是‘点’,记住的句子是‘线’。平面的懂只懂得这课书中的字的意义和用法;同样的字,在别课书中,它的意义和用法假如有了变化,就看不懂了。把一部书全部读熟了就不同了,开始读时不懂,读的多了渐渐懂了,这才叫‘立体的懂’。”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语文阅读教学“离文本渐行渐远”的现象比较普遍。有些老师的课堂上,有的是学生的胡思乱想,信口开河和在分组讨论中童言无忌、嘻嘻哈哈。而没有了老师的循循善诱的启发指导,声情并茂的感染调动也更无影踪。诚然众鸟乱飞,天马行空,课堂活是活了,但乱也乱了。有些老师课下让学生自己决定学习方式,学习时间,甚至学习内容,视讲解传授为洪水猛兽,要知道“自主学习”决不是“如来神掌”,一出万事休啊!一堂之中,看似七嘴八舌,气氛活跃,实则哗躁有余。

3、过度熏陶感染——沙上建塔,缺失“厚”度

课堂教学或一味地要求有感情地朗读、朗读,再朗读。有些朗读没有在理解文本上下足力气,学生的情感没能被触动。而老师又一再要求有感情地读或老师单方面地煽情、煽情、再煽情,于是学生学会了没有感情的“感情朗读”。实际上,这种拿腔捏调、矫揉造作的“朗读”,是朗读的异化,它带来的只能是对文本意蕴的破坏,不值得提倡。

4、“自主”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缺失“效”度

有的课上,随便着老师一声令下:“自己选择学习伙伴组成小组学习”,教室中“噼里啪啦”一阵桌椅板凳的喧哗之后,便出现了个别小组“人丁兴旺生意荣”与个别学生“门前冷落车马稀”共存的现象。前者由于空间所限,十几位学生里三层外三层“聚义”一处:外围的学生踮脚伸脖,压肩叠背,竖耳难听清;处于核心的几具学生则头抵一处,气喘吁吁,开口难成言,乍看让人以为不是课堂,而是美式橄榄球场。而后者则是个别平时就个性内向孤僻的学生,此时更是孤雁单飞,无奈做起了“壁花”。教师却视而不见,对此听之任之。

5、过度运用媒体——乱花迷眼,缺失“适”度

信息技术给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现代化的活力,实践证明如果运用得当,无异于如虎添翼,这是事实。然而当我们致力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时,往往过分看重课件的优势,将课文作不必要的动画图解并补充上许多与课文有点联系的材料,作事无巨细的尽数罗列。这种滥用课件,会导致语文课堂超量、超限、超时的“信息轰炸”,以“读图”代替了“读文”,以“课件”代替了“文本”,丢失了语文教学的“原生态”。这种“过犹不及”非常不利于语文课堂教学和改革。

杨再隋教授在《呼唤本色语文》中说得好:“平淡为真。返于自然,归于纯净。教师持这种心态,就会心平气和,以真心与文本、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以真情和作者及学生进行真诚交流;平淡致静。教师心静如水,学生雅静无声,不讲奢靡,不求浮华。师生之间,师生和文本之间有心录的絮语,有自然的默契,有随机的暗示,有会心的微笑。”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应尽可能地把与目标不益或虽有益或效果不明显的东西去掉,即是把“根”抓住,还语文教学以“本真”。

一、留住语文的“根”——落实语文本体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方法。教学中,通过讲解、朗读和背诵等形式,深入指导,强化训练,学生才能得以吸收消化。久而久之,养成习惯,美的语言便会脱口而出。“三分文章七分读”,教学中围绕朗读做文章:备课先备“读”,讲读多练“读”,自始至终以“读”开路,以“读”取胜,读中探“宝”,读中取“金”。

1、创设朗读情境

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提供了丰富隽永的材料。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如能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对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掌握规范的语言文字大有裨益。朗读包含了学生丰富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老师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是让学生认识语言、品味语言的过程。

《圆明园的毁灭》这一篇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它的毁灭,旨在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仇恨。但由于课文内容距学生生活实际较远,涉及的史料较多,学生一下子难以理解作者的情感。因此开篇可以用优美的语言创设情境,“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曾经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园中有热闹非凡的买卖街,优美的田园风光,还有诗情画意的蓬莱瑶台,有如人间仙境一般!然而英法联军的一把大火,让金碧辉煌的圆明园化为一片焦土。”接着播放《火烧圆明园》的录像片断,学生对圆明园的“美丽”有了深刻的体验。面对美的东西瞬间遭毁,学生情动于中而发于外。

课中“至此,圆明园的一切都没有了。”老师引领学生说话。“金碧辉煌的殿堂——没有了” “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也没有了”(语气缓慢而沉重)„„(师总结)正是“一曲悲笳吹不尽,残灰犹共晚烟飞”。再引导学生带着感受回头细细品读全文。采用老师引读的方式对课文进行“再创造”,让学生有更深刻的情感体验。然后老师缓慢地擦黑板,所有的都擦去,稍留痕迹——“现在什么都没有了,圆明园留给你的是什么呢?”学生的情感在老师的层层引导中得到升华,深刻理解到:“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损失!”学生的朗读指导自然水到渠成。

2、倡导个性朗读

《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对一篇课文学生认识的角度和欣赏的特点不同,可能对文章各个部分的认识也不同,朗读的处理方式也各异。老师不可以把自己的朗读方式强加给学生。“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老师要珍视学生的朗读个性,鼓励学生个性化的表达。

《小珊迪》一课,老师紧扣文中“他不是那种人”的断定,引领学生一起同情作者之同情、感动作者之感动、悲伤作者之悲伤、崇敬作者之崇敬。使读者和文本和谐地交融在一起。

师:(出示句子:“当我想到孩子那诚恳的面容,想到他那使人信任的神情,我断定他不是那种人。”)同学们,读这句话的时候,你最想强调哪个词?请大家自由读一读,体会体会。(学生自由朗读)

生:我最想强调“诚恳”这个词语。我觉得小珊迪是个非常诚实的孩子,他可以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却一定要把零钱找还给那位叔叔(该生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读时强调了“诚恳”)。

生:我最想强调的是“信任”。我觉得小珊迪用自己的死来告诉人们,他是一个值得信任的人(该生有感情地朗读此句,读时强调了“信任”)。

生:我觉得“断定”这个词语必须强调。断定是非常肯定的意思,事实证明,小珊迪的确不是那种人。他是那样诚实,那样守信(该生有感情地朗读此句,读时强调了“断定”)。

生:我要特别强调“不是那种人”。小珊迪临死前说的话,足以证明他不是那种人!(该生有感情地朗读此句,读时强调了“不是那种人”)。

3、着眼情感朗读

朗读的要求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前两项易指导,而“有感情”的朗读指导,则难度较大。怎样才算“有感情”地读?我以为深入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融合读者的情感,披情入境,是“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如果仅仅是力图表现作者之情,而少自我之情;或者是自我之情澎湃,而无视作者之情,皆不能谓之为“有感情”的读。以王自文老师设计的《古诗两首》片断为例。

师:“南望王师又一年”,你可知道,这“又一年”是多少年吗?诗人陆游写这首诗的时候,中原已经沦陷整整65年了。同学们,65年啊,780个月啊,23739个日日夜夜呀!1年过去了——引读“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0年过去了——引读“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65年过去了——引读“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该诗的解读,紧扣一个“泪”字。遗民之泪,如瑟瑟秋雨,裹挟着满腔的凄凉、悲惨和绝望,洒向了三万里河、五千仞岳,洒向了满目疮痍、遍地废墟的中原大地,冷冷地滴落在诗人的心头。一个“泪”字,上承金兵蹂躏百姓之残暴、下启遗民苦盼王师之悲凉,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也!可见有感情地朗读,应是感情的自然流露,是建立在熟读、深思、体验、感悟的基础上,可谓之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4、增强朗读评价

虽然肯定与表扬能使学生体验到成功与喜悦,但教育心理学认为,过分的表扬能滋长学生骄傲情绪。因此,评价朗读要以事实为依据,激发学生长久的内在的积极性,善于发现值得鼓励的地方,避免廉价的表扬。那种一味地“你读得真好”,会让学生摸不着边际,不知道自己到底好在哪里,为什么好。因此,老师要有严谨审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充分肯定读得好的地方,巧妙地指出不足与需要改进的地方。

在求实、求活的基础上,语文课堂教学是很“活”的,不是课堂上热热闹闹,而是学生思维的活跃。老师在课堂上的点拨是很有功夫的。何处点拨,何时点拨,如何点拨,都有讲究。在学习《第一场雪》“雪后”一段时,支玉恒老师用富有激励性的口气说:“雪景这么美,谁能美美地读一读?用你的朗读把大家带到广阔的雪野中去游览一番!”一个学生读得尚好,支老师颇为风趣地说:“读得不错,但她刚刚把大家带到雪野的边上,谁能再把大家往里边带一带呢?”一个孩子读得反而不如前者。支老师又非常风趣地说:“刚才那位同学把我们带到了雪地边上,这位同学又把我们带出来了!”同学们都开怀地笑了。情绪激励,作出评价,取点好、时机好、方法好。恰如其分的评价需要老师具有敏锐的语言感受力,极强的分析判断力和敏捷的思维力,才能做出快速有效的反应,那对于学生来说,难度更大,不过,只要老师经常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也会较快地掌握评价的尺度。

其实,语文的本体是——识(识字)、写(写字)、读(阅读)、背(背诵积累)、说(说话和口语交际)、作(习作)、习(良好习惯)。这七项目标紧紧围绕三个基本方面——基本的语文能力,基本的语文积累,基本的习惯素养。这是语文教学的根,要牢牢抓住,不能忽略和放松。

二、留住语文的“真”——扎实课堂教学

在富有情感意味的“真实”环境中,在富有诗情画意的润泽氛围中,引导学生实实在在地接触文本,接触言语,通过生动、扎实的课内、课外的,单项、综合的,模拟、生活的言语实践活动中,不断内化各种技能的、思想的、情感的、精神的收获,并较为成功地外化为独立的广泛运用生活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一句话,着力点要放在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上。

1、凭借例子——积淀语言,悟得规律(1)揣摩词句,感知语言材料

作为语文教师,首先想到的是语言。作为语文学科首先想到的是运用语言。世上还有比语言更重要的文化现象和文化载体吗?没有。在学习《鸟的天堂》时,有学生质疑:“我有一点和巴金爷爷的看法不一样,我认为写文章应该注意前后照应,课文前面讲榕树长得很茂盛,叶子密得不留一点儿缝隙,而后面写到画眉鸟的时候,作者用了两个“飞”字,我觉得欠妥,不能突出叶子密的特点。如果改成“钻”字,就会更恰当些。教师调整预设,以学定教,顺势而导:“你真了不起,这一点老师都没有注意到。大家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吗?那这个‘飞’字还可以换成什么?”同样,结论是多元的,理由也是多方面,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展示。教师鼓励学生敢于发表新颖而又独特的见解,敢于挑战教材,挑战作者。一个“飞”字,改出了许多智慧之花。如挤、冲、闪、探。教师对比作了充分肯定。姑且不论这个词有无修改的必要,学生这种创新精神却是十分珍贵的。爱因斯坦曾说:“唤起独创性的表现与求知之乐,是人师者至高无上的秘方。”

林莘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为人民服务》一文时,紧紧抓住语言文字和思维能力的训练,并透过文字去挖掘文字背后的情感因素,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师:除了引用名言,毛主席还用什么方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生:对比的方法。师:怎么比?

生:“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师:“死”可以换什么词?

生:献身、牺牲、就义、阵亡、捐躯。师:这一句中还有一个“死”字,两处死的意思一样吗?第二个“死”字可以换什么词?

生:见阎王、毙命、下地狱、上西天、该死、丧命。

师:是啊,两处“死”的意义是完全不同的。真是“语言有温度,字字总关情”。“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潜心吟咏,就是面对语言文字,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地加以揣摩、推敲、咀嚼。“字字未宜忽,话语悟其神”,鉴赏品味,掂量比较、获得审美感、情味感、意蕴感等。

第7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王春燕老师执教《猴王出世》时,就是这样引领学生揣摩词句、积累语言的:

师:同学们读书姿势好,声音也好,哪一句写石猴?

生: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师:有同感的举手,一起来读读。(出示句子,生读)

师:读这样的句子,仿佛看到什么? 生:看到石猴活蹦乱跳 生:在采果子 生:左走走,右走走

师:请好好读这句话,读出石猴的快乐和自由。(生读)

师:把目光聚焦在语言文字上,从怎么写的角度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生: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师:能读给大家听吗?(生读)

师:发现了三百多年前的排比句,你叫什么名字? 生„„

师:看看,写石猴的遣词造句上有很多秘密,谁发现了?(出示: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生:都是三个字,第一个字是动词。师:继续读,有什么新的发现?(出示句子:与狼虫为伴„„)生:四个字的排比句。师:是随便排列的吗?

生:前面是动物,后面是人与人的关系。师:这些动物是—— 生:亲戚朋友。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作为老师应该清楚:要想真正掌握包括语言素养在内的全面精深的教学素养,达到珠圆玉润、流转自如的境界,唯有不断提升和锻造自己,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开阔的文化视野和高深的文化品位。这虽然需要不懈的努力,但却是我们的崇高使命和幸福所在。(2)品读领悟,重视语感培养

以窦桂梅老师《落叶》一课为例。在课堂上,随着文字孩子们成了落叶纷飞中的小虫、蚂蚁、小鱼、燕子。他们飞,他们藏,他们乘船顺流而下,他们结伴嬉戏玩耍——在一种近乎迷幻的氛围里,他们忘乎所以,身外的一切不复存在。只有课文,只有落叶,只有窦老师带他们由白纸黑字出发而到达的童话境界。就这么飞着读,就这么游着念。听课老师无法记录了。他们笑着,沉醉着,和孩子一样,如怕冷的生灵迷恋太阳——原来,语文可以如此灿烂、美丽和芬芳!

“喂——你是谁?”“我是小鱼。”“小鱼,小鱼,你好哇!”“落叶姑姑,你好呀,我喜欢你!”“那你就来吧!”于是,这个男孩,这条幸福的小鱼,旁若无人地划动双臂,扭动着小小的身子,游到了台上。美丽的“落叶”随孩子游动的节奏,于想象的风中翩然起舞——小鱼儿则如一粒有灵性的音符,依顺心中美妙的旋律,环绕着她,兜兜转转,摇摇曳曳。

没有音乐,可是所有人都在心灵深处都响起了至为和谐的乐声——这是天籁之音。是造物主曾经赋予了我们每个人,而我们又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令它失落、沉寂的自然之音、人性之音。窦老师将它拨响了。充分挖掘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和策略,让学生“入境始与亲”。再通过对文本的敲打、感悟、反思,感受文本主题的内涵和语言的魅力。

(3)调动记忆,积累语言材料

师:“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主席用了什么方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生:主席引用司马迁的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师:这叫引经据典。司马迁是我国西汉时期的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距现在有两千多年了。主席为什么要引用司马迁的话?这么古老、久远的话?

生:因为司马迁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说过了,说明主席说的话也是对的。生:因为司马迁说的话经过了历史的考验,是被历史证明了的,所以主席引用了司马迁的话。

师:经典是古老的智慧,是被历史考验,被大家认可的。经典可以表达深刻的内涵,最具有说服力。(老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司马迁的话)

师:除了司马迁的这句话,还可以引用什么经典名言? 生: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生: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里没有千人一面的简单描述,没有大同小异的机械模仿,而是学生自由地调动自己心中的语言储备,调动自己心中的生活积累,大胆地展示自己对客观世界的独特认识、独特感受的结果。这样的语言实践活动能有力地促进学生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

(4)练习迁移,形成语言能力

一是迁移语言形式。我十分有幸到华师大一睹孙建锋名师的风采,孙老师的《白鹭》一课真是一首精巧的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一首酣畅淋漓的诗,一首高不可攀的诗。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孙老师紧紧扣住“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一关键句,让学生在诵读、想象与交流中获得知识,体会情感。

白鹭的哪里最精巧呢?“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一点儿则嫌长,减一点儿则嫌短,素一点儿则嫌白,深一点儿则嫌黑。”传神地写出了白鹭恰到好处的美。那么,郭沫若先生为什么会写得这么好呢?孙老师出示了战国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赋》“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通过两段话的对比,让学生来谈谈感想。学生很聪明,有的回答“郭沫若先生是借鉴了古人的名句并且进行了仿写”。孙老师出示了《登徒子好色赋》真是恰到好处。让学生知道“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 9 头活水来”。接下来又让学生以“孙老师的上衣”为例也来仿写句子,学生学以致用,兴趣十足。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个人经历,个性感悟,运用个性言语,学习文本言语形式,进行迁移运用。在学习了《花钟》第一节言语表达的多样性,同样是写“开”可以用不同言语表达方式。老师可以出示另外各种花开的时间,形状图等,让学生充分学习言语表达的多样性。

生1:晚上十点左右,叶花蝴蝶抬起高傲的头,手拿黄色的花,仿佛一位骄傲的公主。晚上,十一点左右,仙人球花穿上了白纱裙;

生2:下午一点,凤凰花举起了燃烧的火把。下午二点左右,美人蕉跳起了优美的孔雀舞。

生3:晚上十点左右,叶花蝴蝶穿上黄色裙子在绿叶丛中翩翩起舞。晚上,十一点左右,仙人球花穿上了白礼服,款款走来。

生4:凤凰花在下午一点涨红了笑脸。下午二点左右,美人蕉对着镜子忙梳妆。生5:晚上十点左右,高贵的叶花蝴蝶吐出黄色的花蕊。晚上,十一点左右,洁白的仙人球花探出了小脑袋,四处张望。

生6:下午一点,凤凰花在映红了整个城市。下午二点左右,美人蕉伸着懒腰,起床了。

二是内化运用语言。在不同语境下,结合学生个性认识,让学生内化运用文本言语,使消极言语变为积极言语。如:学习了《鲸》《蟋蟀的住宅》,让学生以第一人称写一篇小童话;学习《长城》《九寨沟》之后,让学生融情假设自己是个导游,写一段导游词等。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教师播放视频,穿插“画外音”: 正是这铿锵有力的誓言,伴随着周恩来走过光辉的一生,使他成为中国人民世世代代怀念的好总理。他离世时十里长街上站满了送行的人;他赢得了世界的尊重,离世时,联合国为他降半旗致哀。中华民族正在复兴:神舟上天、嫦娥奔月、举办奥运会„„但是这还不够,中华民族还要更兴旺、发达、强大,而希望就寄托在同学们身上。而后引领学生进行课堂练笔。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写道:“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同学们,你们是国家的栋梁与希望!你想为而读书!写一两句话。学生积极、主动地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对文本主旨进行延伸与补充,进行丰盈与升华,产生新的信息,使得原有认识更加“有血有肉”,这是主体向文本的流动,这是主体与文本的交融。安排写的练习,留给学生充分静思默想的机会,留给学生直抒胸臆的空间,使学生可以“ 我手写我心”。

“本真”语文,是有着浓浓语文味的语文,是充满凸现语文个性的语文,是扎扎实实地进行听说读写训练的语文,是目标简单、课课有得的语文,是去掉华丽、追求实效的语文。

2、超越例子——延展运用,形成能力

以选文里的语言运用实例为基点,延伸扩散到现实生活之中,激发学生的联想与想象,以选文的“一”引发现实生活语言运用的“三”,“举一反三”;由现实生活语言运用的“三”又复归于选文的“一”,如此的往复。

如《牛郎织女》一课,我在课前给学生布置了一项作业——四大民间爱情故事读书报告单。学生们通过自己查找资料的方式,了解了《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牛郎织女》中的人物、故事梗概、表现主题和故事中的感人情节,从中感悟到虽然这些故事的人物不同,情节发展不同,故事结局不同,但是它们都表达了同样的主题——追求真挚爱情。这一环节的设计别具匠心,我用小小的一张读书报告单,简明扼要而又形象生动的把民间故事的创作特点展示在了学生眼前,不,应该说是心中!

如在《匆匆》这节课上,教师可以引入几段课外的阅读文本,分别是林清玄的《和时间赛跑》《普希金的一朵小花》,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和郁达夫等人的评论文章。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打开孩子的阅读视野,通过相关文本输入,将学生的思维引向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提升他们的感悟。但是每一个引入文本的作用都是不一样的。一直倡导将人文关怀作为语文教学的最高目标,着眼于语文教学的根本性的价值导向。这一课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感悟时光匆匆,一去不返,觉得应该在有限的生命中有所作为,让人生迸发出应有的光彩,而且认识到正因为人生短暂,稍纵即逝,才更应该珍惜生命,也更应该享受生命,如此才不枉在世界上走这一遭。所以,引入普希金的诗歌。崔护《题都城南庄》的引入,则是为了触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对他们的人生感悟进行提升。

三、留住语文的“诗意”——漫步诗意之旅

在白纸与黑字之间驰骋,在书香与心灵之间漫步。读余秋雨的《文化苦旅》,读申小龙的《文化语言学》,也读韩军的《新语文》。开始思考:语言的本质到底是什么?语言与掌握语言的人是怎样关系?“母语是对后代的精神哺育”,是“民族之根”。海德格尔说过,“语言是存在的家”,“一切的思想都是诗”。就这样,一个梦在你我的心中悄然萌芽——要让语文学习成为诗意之旅。这里的“诗”,并不是指那些在书上供人反复吟咏的作品,而是指那些在课堂上让师生感受到的绽放、闪光,或者激荡,是语文课堂的生命,是语文课堂的本体,是语文课堂的智慧。

1、诗意语文——追求自由对话的语文。

诗意语文的首要任务就是倾听学生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意志,诗意语文追求的学习氛围是自由、自然的氛围,诗意语文致力于培养的是具有自由品质的人。

以上次我参加市青秀比武执教的《慈母情深》教学小片断为例:当学生赏读“慢镜头”句子: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动情地范读“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之后,问:“你看见了什么”学生回答:“瘦弱的背,弯曲的背,饱经风霜的背”老师又问:“然而我记忆中母亲的背不是这样子的,记忆中母亲的背-”一个学生接到:“健康的,挺拔的。” “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问“你又看到了什么?”学生回答:“我看到一张脸,一张布满皱纹的脸、疲惫不堪的脸”“我记忆中母亲的脸不是这样的脸,而是

”“光洁鲜亮的脸,红润细腻的脸”“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问“你们看到什么了?”学生动情地说道:“充满血丝的眼、黯淡无光的眼。我记忆中母亲的眼不是这样的,而是炯炯有神的眼,水灵灵的眼。”

把学生灵动、流淌真情实感的语言连在一起,一首诗不就“应运而生”?母亲的背是瘦弱的背,弯曲的背,饱经风霜的背;我记忆中母亲的背不是这样子的,记忆中母亲的背是健康的,挺拔的。母亲的脸是布满皱纹的脸、疲惫不堪的脸;我记忆中母亲的脸不是这样的脸,而是光洁鲜亮的脸,红润细腻的脸;母亲的眼是充满血丝的眼、黯淡无光的眼,我记忆中母亲的眼不是这样的,而是炯炯有神的眼,水灵灵的眼。母亲呀,你挺拔的背、你红润的脸,你炯炯有神的眼,到哪里去了?被繁忙的工作夺去了?还是被岁月消磨了?语句如诗一般美,如诗一般感人,有诗的优雅,有诗的智慧。

上《猫》一课时,对“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要求给抓痒”一句的解 读,赋予学生广阔的想象空间。

师:大家联系上下文,看看对这个“蹭”字还能找到什么新的感觉。生1:我觉得“蹭”是一种轻轻地“摩擦”。因为如果擦得很重的话,老舍爷爷会不舒服的。

生2:我觉得“蹭”是一种温柔地“摩擦”。因为课文中说,猫高兴的时候,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猫蹭主人的腿,那是在向主人表示亲热呢。

生3:我觉得“蹭”还有一种撒娇的味道。猫在老舍爷爷面前撒个娇,要求给抓抓痒。说明猫和老舍爷爷的关系特别好。

师:体会得真好!大家看,猫这样轻轻地、温柔地、撒娇似的蹭着老舍爷爷的腿,还蹭出了什么呢?

(学生发言非常精彩:蹭出了可爱。猫的样子实在是太可爱了;蹭出了友谊;蹭出了顽皮;蹭出了它的天真活泼;蹭出了乖巧;蹭出了相互之间的感情)

师:说得多精彩啊!同学们,一个“蹭”字,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猫的可爱,而且让我们看到了一幅“人爱猫,猫爱人”的动人画面。是的,在老舍爷爷看来,猫就是他的孩子;同样在猫的眼中,老舍爷爷就是它最信赖的亲人。

一个简简单单的“蹭”字,一个简简单单的动作描写,在老师的调拨和学生的意会下,竟然咀嚼出如此丰富的感觉和内涵。本是一个平面的汉字,在学生多元的、个性化的、充满诗意和想象的感悟下,一下子就立了起来,丰满起来,喷涌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这是一曲个性洋溢的高歌、一片色彩缤纷的朝霞。

2、诗意语文——追求唤醒意会的语文。

诗意的境界,总是与朦朦胧胧、似知非知的境界有关。《红楼梦》第四十八回写香菱跟黛玉学诗,香菱道:“据我看来,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她举例道:“我看他《塞上》一首,那一联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个‘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若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宝玉听了香菱的讲诗赞道:“既是这样,也用不着看诗,‘会心处不在多’„„”以王玲湘老师执教《搭石》一课教学片断为例:

师:在甲骨文时代,“犬”是人类崇拜的一种象征,弯得是那样恭敬,是 那样心甘情愿啊,(展示“伏”字,从甲骨文到篆书到楷书的字理变化过程。)

师:现在我是那位老人,谁来做年轻人?请个小伙子。(一男生上台)师:请你做做“伏”的动作。(一男生弯下身子)

师:(手搭生的肩)你真是年轻人的知音,这样,老人就能轻而易举地趴 在你的背上,舒舒服服、安安全全地过小溪了。

师:(扶起年轻人)到了对岸,你需要老人向你道谢吗?

生:不需要。因为我们家乡的人都习以为常了,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师:多好的年轻人,老人没有向年轻人千恩万谢,年轻人会生气吗?

生:不会,因为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师:听了你们的回答,我就在想哪,当这位老人年轻的时候,他一定也曾经

(指课件文字)——伏下身子背其他的老人。

师:因为(指课件文字)——(引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师:当这位年轻人老了的时候,也一定会有——

生:年轻人伏下身子背他。

师:因为——(引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师:透过这个“伏”字,你看出了什么?

生:敬老。

师:你们的这份美好情感也是—— 生:家乡的一道风景。

古语云“文章自得方为贵,衣钵相传岂是真。”诗意语文,崇尚学生自己的“得意”、“会意”和“悟性”。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完全是个性解放、怡情悦性的阅读。诗意语文,不必把学生绑在“字、词、句、篇”的肢解上,也不必要求学生苦苦追寻“准确、深刻”的理解,让学生在“每有会意”处体验生命的灵动、自由和独特,才是诗意语文的旨趣所在。

3、诗意语文——追求精神契合的语文。

画家画画,总要留点空白,“踏花归来马蹄香”,“蛙声千里出山泉”,目的是留给观赏者遐想的空间。写文章也如此,要么意犹未尽,要不含而不发,留下耐人寻味的“空白”。借助于人的联想和想象,化干瘪枯燥符号为形象鲜活的画面;还可借助原有表象进行新的改造、组合,创造出新的情境和意境。诗意的境界,是一种“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境界。徐复观先生说过:“真正好的诗,他所涉及的客观对象,必定是先摄取在诗人的灵魂之中,经过诗人感情的熔铸、酝酿,而构成他灵魂的一部分,然后再挟带着诗人的血肉以表达出来,于是诗的字句都是 诗人的生命,字句的节律也是生命的节律。”诗意语文,正是这种人与人之间的精神契合,是“我”与“你”的对话与敞亮。

以《小音乐家扬科》教学片段为例。(出示字幕)你听!白桦树哗哗地响,它也在为扬科鸣不平!

师:你听,白桦树哗哗地响,仿佛在对扬科说:„„

生1:醒来吧!扬科!你睁开眼睛看一看身边的美丽景色!听听你喜欢的音乐声!

生2:扬科!不要走!你的命运不该这样!回来吧!你一定可以成为一位优秀的音乐家!

生3:扬科!你虽然离开这个惨无人道的社会,但你为了音乐而献身的精神,会鼓舞着生活在优越环境中的我们!

师:你听,白桦树哗哗地响,仿佛在质问(问谁)(问什么):„„

生1:你听,白桦树哗哗地响,仿佛在质问监工:你怎么能随便抽打扬科,他只是在听音乐,你的童年难道没有喜欢的事物吗?

生2:你听,白桦树哗哗地响,仿佛在质问管家:你知道吗?你的不分青红皂白,葬送了一个孩子的性命!你不愧疚吗?你不自责吗?

生3:你听,白桦树哗哗地响,仿佛在质问更夫:你这个刽子手!在你的手上扼杀了一位具有音乐天赋的生命!你知道扬科的妈妈会有多伤心吗?

生4:你听,白桦树哗哗地响,仿佛在质问社会:为什么社会如此不公?穷人的孩子连说话的机会都没有!

师:你听,白桦树哗哗地响,仿佛在向人们呼唤:„„ 生: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爱。人与人之间要有同情心!

由此可见,这种契合,是包括学生、老师、文本、作者在内的各自的精神被深深地卷入、沉浸和交融,是用生命阐释生命的意义,建构富有独特个性的生命化理解,创造精神领域的共识和同在。

4、诗意语文——追求实现自我的语文。

诗意体验,是一种生命的高峰体验。自我实现的人,常常伴随着这样的高峰体验。“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是一种高峰体验,“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是一种高峰体验,“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更是一种高峰体验。诗意语文,就是要努力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高峰体验,在 当下实现自我。从目的上看,诗意语文并不局限于语文知识的掌握、语文能力的发展、语文习惯的养成。因为知识、能力、习惯毕竟是外在于生命的东西,是人认识和改造外部世界的工具。诗意语文,更为关怀的是在引领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养成习惯的过程中,启迪其智慧、陶冶其性情、温暖其心灵、充盈其精神,达成生命的自我实现。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凭借多彩的语言、丰厚的人文、绵延的情感、深邃的哲思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在语文学习中,孩子们的言语得到发展、视野得以拓宽、心灵受到真善美的感染。如果说“言语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根”,那么“情感”便是语文学习的生命。言语学习需要情感的滋润,需要情感的震撼。有了丰富情感,才可能会有丰妙的言语;有了丰妙的言语,就能更好的展现丰富的情感。一句话,还语文以“本真”,让言语和情感产生共振,让两者携手走向丰妙,应成为我们语文老师不断的追求!

正如季羡林说的“不完美就是人生”一样。不完美,才是真实的讲座!于是想起了奥运会上,两度与金牌擦肩而过的埃得蒙森说:“只不过是一场比赛嘛„„”也想起了颇有哲理的一句诗:“有些东西看不见,但是它们存在着。”我相信,时间,会让我们看见很多!

第四篇:论《小王子》中的人生本真

论《小王子》中的人生本真

【内容摘要】 《小王子》是作家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于1942年写成的著名法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作者以小王子的孩子式的眼光,透出成人的空虚、盲目和愚妄,同时也告诉我们应该学学孩子要保持本真,单纯的生活,忠于爱情、友情,有责任感。

【关键词】 人生本真

责任感

友情

爱情

单纯

The Little Prince, written by Antoine de Saint-Exupery in 1942, was a famous work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stories of France.Through the little prince’s children’s eyes, people can see the emptiness, blindness and stupidity of adults.It tells that adults should learn how to keep single and sincere, live a simple life and be faithful to love, friendship and have responsibility.引言

《小王子》是法国作家圣埃克苏佩里写的法国著名儿童文学短篇小说。此书自问世以来,深受人们喜欢。很多人对它进行了解读,阐述其童话背后所蕴含的生活哲理。虽说它是本童话书,但是这是一部写给大人看的童话,当我们读这本书时,我们会感到一丝丝哀愁,但同时也会感到平静,快乐。作者借由小王子孩子式的眼光告诉人们如何从孤独,忧伤中寻找生活的本真和人生的意义,从而抨击现实生活中消极的价值观。

1.责任感

存在主义认为:“人的一生是一个不断进行种种选择的过程,也是不断超越的过程。一个人的生活只不过是一种设计,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的设计师。”[1] 与此同时,存在主义强调人的自由行为首先要对自己负责。小王子关爱自己小星球的环境,每周给两座活火山、一座死火山清扫一次;时时铲除危害环境的猴面包树的幼苗。在星际旅行中,也常常牵挂着这些事情,他认为,应该对自己的居住环境负责。狐狸曾对小王子说过这样的话,“你必须对你自己所驯服的东西负责。你必须对你的玫瑰花负责。”狐狸告诉了他“驯养”在两人之间的重要意义:建立联系。而建立联系则需要一种责任感。两人之间的联系要对彼此负责,不可以出现一方做出伤害欺骗另一方不合乎道义的事情。因此,小王子选择了“驯服”狐狸,就“需要有极大的耐心”;小王子选择了玫瑰,“就必须对玫瑰负责”。所以,最后小王子决定回到他的星星去。对他的玫瑰负责。最后,小王子用生命承担了对玫瑰的责任。负责任,永远的负责任,这也是人之为人的重要本性之一。

2.爱情

小王子与玫瑰花是个美丽甜蜜、却哀婉缠绵的爱情故事。“玫瑰启发了小王子心中的爱,她骄纵而又美丽,她不断的挑剔和责难,使小王子厌烦,沮丧而出走,他要寻求知己,也要巡回自我,他要平复因爱而来的忧伤,也要解开爱的幽微迷茫。”[2]爱是上帝赐予人间最伟大的神迹,因为有爱这个残酷的世界才变得可以让我们可以忍受。但我们常常枉用了这个神迹,常常迷失在爱里,常常打着爱的名义伤害别人,就像那朵小王子爱的玫瑰花。虽然玫瑰的自负和幼稚没能让小王子明白她对他的爱反而让他无法忍受离家出走,但是他人已远,心犹在。小王子在书中说道,“我的花生命是短暂的,她只有四根刺可以保护自己,抵御世界,我却将她独自留在我的星球上了!”这句话中表现出了小王子对他的所爱的担心与想念。后来,在地球上的玫瑰园里,他的花朵曾经告诉他,自己是宇宙间仅有的一种花;可是仅仅在这座花园里,就有五千朵和她一模一样的花。于是,小王子变得伤心,疑虑“我总以为自己很富有,拥有一朵世上独一无二的花;实际上,我所拥有的不过是一朵普通的玫瑰而已。一朵普通的玫瑰花„..”就在他对爱充满怀疑,充满沮丧的时候,狐狸告诉了小王子一个秘密:“本质的东西是用眼睛看不见的,只能用心去看。正因为你为你的玫瑰花花费的时光,才使得你的玫瑰变得如此的重要。”听完这番话后,小王子再去看那五千朵玫瑰花,感到属于他的那支的确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这个故事,几乎贯穿整部童话,标明作者认为真挚的,以心换心的,负责爱情,是人的本性中第一位的可宝贵的属性。”[3] 《小王子》阐述了爱情的真谛。“你一旦被驯化了,就要冒着伤心落泪的危险„..如果你有一朵花儿,而她住在一颗星星上,那么在夜里仰望星空,就是一件甜蜜的事,所有的星星都会盛开如花„..所有的星星都会朝你笑。”“我当时什么也不懂,我本应该根据她的行为来判断她,而不该只听信她的话。她花香四溢,沁我心脾,给我光明。我真不该离开她跑了出来!我本应体会到,隐藏在她那不高明的花招后面的是一片脉脉温情。花儿是多么自相矛盾啊!可惜我那时太年轻,还不懂得爱她。”带刺的玫瑰犹如外刚内柔的女孩,稚嫩的男孩不懂女孩内心真实的想法,这是一种永恒的爱情悲剧。虽然在这爱情悲剧中,我们看不到爱情的甜蜜,但是在小王子用生命换回回到他的星球时,我们却看到了小王子对玫瑰的执着,单一,勇敢的爱。这是怎样的一种纯真,真诚。

3.友情

小王子与狐狸及“我”的交际,体现了人与人建立在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基础上的友谊、友情是人性中第三个可宝贵的东西。[4] “互相信任,互相依赖,无论对谁,在这个世界上我们都是彼此的唯一了”,这是在“商店里用金钱买不到的”。“友谊、友情使人在世上有了朋友,多了一份牵挂,觉得生活有意义,世界更美好。” 小王子对“我”说:“你仰望星空的时候„...你会觉得我的家就在所有星星之中,无论哪一个,你就会喜欢这所有这些在天上发光的星星,它们就都成了你最亲密的朋友”。“可见,朋友、友谊、友情,比金钱可贵,在金钱万能的社会,这种友谊实在难得。”[5] “忘记一个朋友是可悲的。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过一个朋友的。”“只有被人们驯服了的事物,才能为人们所认识。人们在也没有时间去认识别的什么事物了。他们总是到商人那里去买现成的东西。但是,由于世界上还没有出售朋友的商店,所以人也就没有朋友。”知己难求,而且友情需要时间和精力去浇灌。“一旦你驯服了我,那将是多么美好啊!那金黄色的小麦会使我想起你来。于是连那滚动在麦浪里的风声,也会叫我喜欢听的。”“夜晚,当你仰望星空的时候,因为我住在那其中的一颗星星上,因为我在那里笑,那么对你来说,就好像所有的星星都在笑。”一旦两人建立了联系,也就是诞生了友情,那么双方都会感到幸福,因为它们都不再是世界上千千万万的一个,而是对方的一个。

4.单纯的生活

在小王子的星际旅行中,他遇到了爱慕虚荣的家伙和一个地理学家,揭示了人内心的复杂;他还遇到了地球上乘坐火车的人群。他们忙忙碌碌,不知道什么地方去。小王子说到:“人吗?我想大概有六七个吧,几年前看到过他们,但我不知道在哪能找到他们,风把他们吹散了,他们没有根,活得很辛苦。”在小王子看来,“他们根本不知道要去什么地方,要去寻找些什么”。其实,熙熙攘攘的乘客,皆为利来,皆为利往,而不是寻找丢失的人的本真,不是只是为了自己的心中的一个向往单纯的活下去,他们的内心充满着丑恶的东西。“只有小孩子知道自己在找什么。他们把时间花费在布洋娃娃身上。因此对他们而言,洋娃娃就变得很重要。一旦有人将娃娃拿走,他们就会号啕大哭„„”“ 但是,大人们永远也不会了解这件事有多么重要!”在大人的世界里,追名逐利或许成为了他们的本性,他们把童年当中的单纯,自由,本我全部抛到脑后,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大人们曾经也拥有过这些啊。因为社会,社会让他们变得麻木,让他们“不能称之为人,只是个蘑菇”。童话还时常嘲笑“大人”们爱抽象,往往把事物抽象为数字。儿童却长于感觉、知觉,注重具体。

结语

《小王子》是一部写给成人的童话,作者在献词“致列翁 维尔特”中写着“我请求孩子们原谅我,把这本书献给了一个大人„„所有大人都曾经是孩子——尽管他们几乎不记得这一点。因此,我就把献词改为:先给小时候的列翁 维尔特”。作者通过《小王子》想告诉人们要有爱,要保持本真,单纯生活,要有责任感等背后蕴含的生活哲理。正如狐狸的秘密“只有用心去看,才能看得准;重要的东西是看不见的。”一样,《小王子》也是如此,需要我们用心去思考,去探索。

参考文献

[1] 让 保罗 萨特,李瑜青凡人主编:《存在是一种人道主义》,见于《萨特哲学文论集》,安徽: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10页。

[2]席艳红:《小王子》与圣埃克苏佩里创作的象征意义[J]《文化研究》2009.7上旬刊 第241页

[3][4][5] 李千钧、李欣,《小王子》的告诫:远离异化,回归本真[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7月 第95页

第五篇:暑期研修有感:洗尽铅华还语文本真

暑期研修有感:洗尽铅华 还语文本真

近日,我有幸参加了2012年全省教师远程培训,与全城的语文教师共同学习,目睹了老师们的一篇篇美文,作为一名从教仅三年的年轻教师而言,这次的培训,是一种学习,更是一种机会,我受益终生。

首先,成功的课中,教师需懂得“舍得”的艺术。

成功的课堂,需要教师“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所谓,“删繁就简三秋树”就是我们所说的舍与得。课堂的时间有限,要在有限里创造出无限的智慧,必须教师熟练把握教材,知道什么是重点,什么是难点。然而面对大量的素材,如教参。我们教师往往会有一种“不忍心”,仿佛都是重点,于是,懂得材料的取舍尤为重要。古语“取有度,行有方,终有得。”就是这个道理。而“标新立异二月花”就是教师上课要有自己的特色。有的老师能够反复引导一个不善回答问题的学生反复朗读,的确不失为“标新立异”的典范。

其次,精彩课堂,更让我们感悟到――课堂中,我们需要书声琅琅。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唤起其对知识的兴趣。”而语文课中的朗读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式。

现在课堂中的朗读,只是一个形式,一个环节,一个步骤。朗读应是语文的出发点,“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效果在形式中无法体现。尤其是经典课文,朗读不到一两遍,就忙于内容的讲解,让学生在支离破碎的意义理解下去分析语文的结构,感悟作者的感情,体会自己的所得,这无异于缘木求鱼。竭泽而渔。教学内容往往是教参内容的复制,教师的情感展现,学生只是听众,无法融入课文,何谈情感的启迪,情感教学目标的实现呢?学生在此情态下,又哪里是课堂的主人,教学的主体呢?把朗读的时间还给学生,把理解文章的首发权让给学生,把陈述观点的表达欲留给学生,还教学本真的面目,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特别提到一点,教师的范读也尤为关键。好的引导能让学生更快更好的融入学习的情境中。培训中,有的老师就朗诵谈自己的感受,见解独到深刻,值得借鉴。

最后,课堂追求的不是流光溢彩,真实平淡才是真。我们的课堂要洗尽铅华,还语文本真。

大家都有这样的感受,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上,学生踊跃发言,精彩纷呈,有时让教师自叹不如。那些为“观摩”而作的彩排与表演,只能是绣花枕头,虚有其表。学生的积极配合在日常的学习中往往是少数的,这已是不争的事实。让学生毫无顾忌地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不要求流光溢彩般的华美,真是平淡才是根。真,不代表正确,代表的学生的观点看法。允许正确,允许错误,有错有对,相辅相成,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让学生的思维不停,智慧挥洒,再创“百花齐放”的盛况。

三年来,自己也曾尝试过、努力过,试图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出点成绩。学校领导也多次创造机会,为我提供展示的舞台,可是,总是苦涩多于喜悦。而通过这一次的研修,我真切地感受到语文教师职业的多姿与多彩,我将继续坚信我的梦想,在语文教学的道路上一直探索下去,提高自我,坚守自我,坚信成功。

下载还历史本真,论是非功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还历史本真,论是非功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历史教学论参考书目

    钟启泉、崔允漷主编:《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华东师大出版社,2009年; 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历......

    落马官员入监后,还论谁官大吗

    落马官员入监后,还论谁官大吗 贪官进了监狱之后,能放下之前的架子吗?答案可能不止一种。但12月23日的《中国纪检监察报》给我们展示的是落马官员在监狱的“怪象”,有的喜欢其他......

    历史题材电视剧散论

    历史题材电视剧散论 作者:张智华 历史题材电视剧简称历史剧,是电视剧的一大类型,历史剧是通过历史故事塑造艺术形象,展示历史经验与教训,表现人生感受与社会见解。历史剧在我国......

    论辛亥革命的历史评价

    论对辛亥革命的历史评价 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最突出的一条,就是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多少年来,至高无上的君权一直是封建主义的集中象征。人们从幼年起,头脑中......

    历史合力论PPT讲稿

    历史合力论 引言 恩格斯的历史合力论包含着丰富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内容, 这些思想不仅科学地反映了致使历史结果出现的历史合力中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及其地位,而且形成了具有......

    论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论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内容摘要]:党的十六大和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先后在党章和宪法中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我们......

    2012历史教学论复习题纲

    2012历史教学论复习题纲 列举题: 中学历史教学过程包括哪几个阶段, 历史知识具有哪些特点?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包括哪些? 历史讲解法的具......

    论《史记》的历史影响

    《史记》的历史影响 司马迁,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西汉史学家。为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为完成父亲之遗愿,忍辱负重,发奋完成所著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