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教育综合大纲

时间:2019-05-13 00:50: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311教育综合大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311教育综合大纲》。

第一篇:311教育综合大纲

教育学原理

[考查目标]

1.准确识记教育学的基础知识。

2.正确理解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3.能够运用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分析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

一、教育学概述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二)教育学的研究任务

(三)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1.教育学的萌芽

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3.20世纪以来教育学的发展

二、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

1.“教育”定义的类型

2。教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二)教育的结构与功能

1.教育的结构

教育活动的结构;教育系统的结构。

2。教育的功能

个体发展功能与社会发展功能;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

(三)我国关于教育本质问题的主要观点

教育是上层建筑;教育是生产力;教育具有上层建筑和生产力的双重属性;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过程;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四)关于教育起源的主要观点

1.生物起源说

2.心理起源说

3.劳动起源说

(五)教育的发展

1.古代教育的特征

2.近代教育的特征

3.现代教育的特征

三、教育与社会发展

(一)关于教育与社会关系的主要理论

教育独立论;教育万能论;人力资本论;筛选假设理论;劳动力市场理论。

(二)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1.生产力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2.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3.教育的文化功能

3.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4.科学技术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5.人口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三)教育的社会功能

1.教育的经济功能

2.教育的政治功能

4.教育的科技功能

5.教育的人口功能

(四)当代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与挑战

现代化与教育变革;全球化与教育变革;知识经济与教育变革;信息社会与教育变革;多元文化与教育变革。

四、教育与人的发展

(一)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其对教育的制约

1.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特点

发展的顺序性;发展的阶段性;发展的差异性;发展的不平衡性。

2.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对教育的制约

(二)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1.关于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的主要观点

单因素论与多因素论;内发论与外铄论;内因与外因交互作用论。

2.遗传素质及其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3.环境及其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三)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1.个体个性化与个体社会化

2.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及有效发挥的条件

五、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

(一)教育目的

1.教育目的的概念

教育目的的定义;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关系。

2.关于教育目的的主要理论

个人本位论,社会本位论;内在目的论,外在目的论;教育准备生活说,教育适应生活说;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3.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

4.我国的教育目的

1949年以来各个时期的教育目的;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5.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

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全面发展教育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二)培养目标

1.培养目标的概念

培养目标的定义;培养目标与教育目的的关系。

2.我国中小学培养目标

六、教育制度

(一)教育制度的概念

(二)学校教育制度

1.学制的概念与要素

2.学制确立的依据

3.各级学校系统

4.各类学校系统

5.1949年以来我国的学制

1951年的学制;1958年的学制改革;改革开放以来的学制改革。

(三)现代教育制度改革

1.义务教育年限的延长

2.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综合化

3.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4.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

七、课程

(一)课程与课程理论

1.课程的概念

课程的定义;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2.课程理论及主要流派

知识中心课程理论;社会中心课程理论;学习者中心课程理论。

(二)课程类型

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三)课程编制

1.泰勒原理

2.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与教材

3.课程国标

课程目标的概念;课程目标的来源;课程目标与培养吕标、教学目标的关系;布鲁姆教育国标分类学。

4.课程的范围与结构

5.课程实施

课程实施的取向;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

6.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的含义;课程评价的模式与功能;课程评价的主要范围。

(四)课程改革

1.影响课程改革的主要因素

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科技革新;学生发展。

2.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外的主要课程改革

3.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八、教学

(一)教学概述

1.教学的概念

教学的定义;教学与教育、智育、上课的区别与联系。

2.教学的主要作用与任务

(二)教学理论及主要流派

1.教学理论概述

学习理论及其与教学理论的关系;教学理论与课程理论的关系;教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2。当代主要教学理论流派

行为主义教学理论;认知主义教学理论;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三)教学过程

l。关于教学过程本质的主要观点

2.教学过程中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掌握知识与培养思想品德的关系;掌握知识与提高能力的关系;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关系。

3.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的概念;教学设计的过程与方法;教学设计的模式。

(四)教学模式

l.教学模式概述

教学模式的概念;教学模式的特点;教学模式的结构。

2.当代国外主要教学模式

程序教学模式;发现教学模式;掌握学习教学模式;暗示教学模式;范例教学模式;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3.当代我国主要教学模式

(五)教学原则

l.教学原则的概念及确立依据

2.中小学教学的基本原则

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巩固性原则;量力性原则;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六)教学组织形式

l.教学组织形式的历史发展

2.班级授课制

3.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

(七)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演示法;练习法;参观法;自学辅导法。

(八)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考评。

(九)教学评价及其改革

1.教学评价的含义及其功能

2.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3.学业成就评价

4.教学评价的改革

九、德育

(一)德育概述

1.德育概念

2.德育任务

(二)我国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

1.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

2.《小学德育纲要》与《中学德育大纲》

(三)德育过程

1.德育过程的要素

2.德育过程的规律

(四)德育原则

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知行统一;正面引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发挥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照顾年龄特点与照顾个别特点相结合;教育影响的一致性;教育影响的连续性。

(五)德育方法

说服教育;情感陶冶;实践锻炼;自我教育;榜样示范;品德评价。

(六)德育途径

直接的道德教学;间接的道德教育。

(七)德育模式

道德认知发展模式;体谅模式;价值澄清模式;社会学习模式;集体教育模式。

十、教师与学生

(一)教师

1.教师的概念与类别

2.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

3.教师的地位与作用

4.教师劳动的特点

5.教师的专业素养

6.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与途径

7.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二)学生

1.学生及学生观

2.学生群体

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学生群体的作用。

3.学生的权利与义务

(三)师生关系

1.师生关系的特点与类型

学生中心论;教师中心论。

2.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良好师生关系的标准;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途径与方法。

中外教育史

[考查目标]

1.系统掌握中外教育史的基本知识,了解教育思想演变、教育制度发展、教育实施进程的基本线索,特别是主要教育家的教育思想、重要的教育制度、重大的教育事件。

2.准确理解有关中外教育史的基本文献,特别是其中的代表性材料。

3.正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价中外教育史实,总结经验与教训,为现实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启示。

一、中国古代教育

(一)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教育的形成1.学校萌芽的传说

2.西周的教育制度

“学在官府”;大学与小学;国学与乡学;家庭教育。

3.“六艺”教育

(二)私人讲学的兴起与传统教育思想的奠基

1.私人讲学的兴起与诸子百家私学的发展

2.齐国的稷下学宫

3.孔丘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创办私学与编订“六经”;“庶、富、教”、“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与教育作用和地位;“有教无类”与教育对象;“学而优则仕”与教育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行并重;道德教育;论教师;历史影响。

4.孟轲的教育思想

思孟学派;“性善论”与教育作用;“明人伦”与教育目的;“大丈夫”的人格理想;“深造自得”的教学思想。

5.苟况的教育思想

荀况与“六经”的传授;“性恶论”与教育作用;以“大儒”为培养目标;以儒经为教学内容;“闻见知行”结合的学习过程与方法;论教师。

6.墨家的教育思想

“农与工肆之人”的代表;“素丝说”与教育作用;以“兼士”为培养目标;以科技和思维训练为特色的教育内容;主动、创造的教育方法。

7.道家的教育思想

“法自然”与教育作用;“逍遥”的人格理想;提倡怀疑的学习方法。

8.法家的教育实践与思想

“人性利己说”与教育作用;禁诗书与“以法为教”;禁私学与“以吏为师”。

9.战国后期的教育论著

《大学》;《中庸》;《学记》;《乐记》。

(三)儒学独尊与读经做官教育模式的初步形成1.“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立

2.太学、郡国学与鸿都门学

3.察举制度

4.董仲舒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对贤良策》与三大文教政策;论人性与教育作用;论道德教育。

5.王充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对谶纬神学的批判;关于教育作用与培养目标;论学习。

(四)封建国家教育体制的完善

1.魏晋南北朝官学的变革

西晋的国子学;南朝宋的“四馆”与总明观。

2.隋唐时期教育体系的完备

文教政策的探索与稳定;政府教育管理机构和体制的确立;中央和地方官学体系的完备;私学发展;学校教育发展的特点。

3.科举制度的建立

科举制度的萌芽与确立;科举考试的程序、科目与方法;科举制度与学校教育的关系;科举制度的影响。

4.颜之推的教育思想

颜之推与《颜氏家训》;论士大夫教育;论家庭教育。

5.韩愈的教育思想

“性三品”说与教育作用;关于人才培养和选拔的思想;论尊师重道。

(五)理学教育思想和学校的改革与发展

1.科举制度的演变与官学的改革

科举制度的演变;学校沦为科举附庸;宋代“兴文教”政策;北宋三次兴学与“三舍法”;“苏湖教法”;积分法;“六等黜陟法”;“监生历事”;社学。

2.书院的发展

书院的产生与发展;《白鹿洞书院揭示》与书院教育宗旨;东林书院与书院讲会;诂经精舍、学海堂与书院学术研究;书院教育的特点。

3.私塾与蒙学教材

私塾的发展与种类;蒙学教材的发展、种类和特点。

4.朱熹的教育思想

朱熹与《四书章句集注》;“明天理,灭人欲”与教育作用;论“大学”和“小学”教育;“朱子读书法”。

5.王守仁的教育思想

“致良知”与教育作用;“随人分限所及”的教育原则;论教学;论儿童教育。

(六)理学教育思想的批判与反思

1.理学教育思想的批判

2.黄宗羲的“公其非是于学校” 3.颜元的教育思想

颜元与漳南书院;“实德实才”的培养目标;“六斋”与“实学”的教育内容;“习行”的教学方法。

二、中国近代教育

(一)近代教育的起步

1.教会学校在中国的举办

2.洋务学堂的兴办

洋务学堂的举办、类别和特点;京师同文馆;福建船政学堂。

3.留学教育的起步

幼童留美;派遣留欧。

4.“中体西用”思想与张之洞的《劝学篇》

“中体西用”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张之洞与《劝学篇》;“中体西用”的历史作用和局限。

(二)近代教育体系的建立

1.维新派的教育实践

兴办学堂;兴办学会与发行报刊。

2.“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

创办京师大学堂;改革科举制度。

3.康有为的教育思想

维新运动中的教育改革主张;《大同书》中的教育理想。

4.梁启超的教育思想

“开民智”、“伸民权”与教育作用;培养“新民”的教育目的;论学制;论师范教育、女子教育和儿童教育。

5.严复的教育思想

“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的“三育论”;“体用一致”的文化教育观。

6.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

“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的颁布;废科举,兴学堂;建立教育行政体制;确定教育宗旨。

7.清末的留学教育

留日教育;“庚款兴学”与留美教育。

(三)近代教育体制的变革

1.民国初年的教育改革

制定教育方针;颁布学制;颁布课程标准。

2.蔡元培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改革北京大学的教育实践;教育独立思想。

3.新文化运动时期和20年代的教育思潮与教育改革运动

平民教育思潮;工读主义教育思潮;职业教育思潮;实用主义教育思潮;勤工俭学运动;科学教育思潮;国家主义教育思潮;学校教学改革与实验。

4.教会教育的扩张与收回教育权运动

5.1922年“新学制”

七项标准;学制体系与特点。

三、中国现代教育

(一)南京国民政府的教育

1.教育宗旨与教育方针的变迁

党化教育;“三民主义”教育宗旨;“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教育方针。

2.教育制度改革

大学院和大学区制的试行;“戊辰学制”的颁行。

3.学校教育发展

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抗日战争时期的学校西迁。

4.学校教育的管理措施

训育制度;中小学校的童子军训练;高中以上学生的军训;中学毕业会考。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教育

1.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的形成

苏维埃文化教育总方针;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方针。

2.干部教育

干部在职培训;干部学校教育;“抗大”。

3.群众教育

4.普通教育

根据地的小学教育;解放区中小学教育的正规化;解放区高等教育的整顿与建设。

5.革命根据地教育的基本经验

(三)现代教育家的教育理论与实践

1.杨贤江与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

论教育本质;“全人生指导”与青年教育。

2.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与实践

职业教育的探索;职业教育思想体系。

3.晏阳初的乡村教育实验

“四大教育”与“三大方式”;“化农民”与“农民化”。

4.梁漱溟的乡村教育建设

乡村建设和乡村教育理论;乡村教育的实施。

5.陈鹤琴的“活教育”探索

儿童教育和“活教育”实验;“活教育”思想体系。

6.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与实践

“生活教育”实践:晓庄学校;山海工学团;“小先生制”;育才学校;“生活教育”理论体系。

四、外国古代教育

(一)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

1.巴比伦的教育

巴比伦的学校;巴比伦学校的教学内容与方法。

2.古代埃及的教育

古代埃及的学校;古代埃及学校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3.古代印度的教育

婆罗门教育;佛教教育。

4.古代东方文明古国教育发展的特点

(二)古希腊教育

1.古风时代的教育

斯巴达教育;雅典教育。

2.古典时代的教育

“智者派”的教育活动与教育贡献。

3.希腊化时期的教育

4.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教育目的论;德育论;智育论;“苏格拉底方法”。

5.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学习即回忆”;《理想国》中的教育观。

6.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

灵魂论与教育;教育作用论。

(三)古罗马教育

1.共和时期的罗马教育

2.帝国时期的罗马教育

3.古罗马的教育思想

西塞罗的教育思想;昆体良的教育思想;奥古斯丁的教育思想。

(四)西欧中世纪教育

1.基督教教育

基督教的教育形式、机构和教育内容;基督教的教育思想。

2.封建主贵族的世俗教育

宫廷学校;骑士教育。

3.中世纪大学的形成与发展

4.新兴市民阶层的形成和城市学校的发展

(五)拜占廷与阿拉伯的教育

1.拜占廷的教育

教育概况;教育的特点及其影响。

2.阿拉伯的教育

教育概况;教育的特点及其影响。

五、外国近代教育

(一)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1.人文主义教育

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北欧人文主义教育;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特征。

2.新教教育

路德派新教的教育主张与教育实践;加尔文派新教的教育主张;英国国教派的教育主张。

3.天主教教育

耶稣会的学校;耶稣会学校的组织管理与教学方式。

(二)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近代教育

1.英国近代教育

教育概况;教育思想:洛克、斯宾塞论教育。

2.法国近代教育

教育概况;教育思想:爱尔维修、狄德罗、拉夏洛泰论教育;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主要教育改革方案和教育主张。

3.德国近代教育

教育概况;教育思想:第斯多惠论教育。

4.俄国近代教育

教育概况;教育思想:乌申斯基论教育。

5.美国近代教育

教育概况;教育思想:贺拉斯•曼论教育。

6.日本近代教育

教育概况;教育思想:福泽谕吉论教育。

(三)西欧近代教育思想

1.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论教育的目的和作用;论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论普及教育和统一学制;论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论教学原则;论道德教育;教育管理思想。

2.卢梭的教育思想

自然教育理论及其影响;公民教育理论。

3.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

教育实践活动;论教育目的;论教育心理学化;论要素教育;建立初等学校各科教学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4.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教育实践活动;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道德教育理论;课程理论;教学理论;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传播。

5.福禄培尔的教育思想

论教育的基本原理;幼儿园教育理论。

6.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教育思想

对空想社会主义教育思想的批判继承;论教育与社会的关系;论教育与社会生产;论人的本质和个性形成;论人的全面发展与教育的关系;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重大意义。

六、外国现代教育

(一)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期欧美教育思潮和教育实验

1.新教育运动

新教育运动的形成和发展;新教育运动中的著名实验;新教育运动中的主要理论:梅伊曼、拉伊的实验教育学,凯兴斯泰纳的“公民教育”与“劳作学校”理论,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

2.进步教育运动

进步教育运动始末;进步教育实验:昆西教学法、有机教育学校、葛雷制、道尔顿制、文纳特卡计划、设计教学法。

(二)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现代教育制度

1.英国教育的发展

《巴尔福教育法》与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变化;《费舍教育法》;《哈多报告》;《斯宾斯

报告》;《1944年教育法》;“罗宾斯原则”;《雷沃休姆报告》;《1988年教育改革法》。

2.法国教育的发展

《费里教育法》;统一学校运动与学制改革;中学课程的改革;《阿斯蒂埃法》与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郎之万一瓦隆教育改革方案》;《教育改革法》;《高等教育方向指导法》(《富尔法案》);《法国学校体制现代化建议》(《哈比改革》);《课程宪章》。

3.德国教育的发展

德意志帝国与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教育;《改组和统一公立普通学校教育的总纲计划》;《高等学校总纲法》。

4.美国教育的发展

中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中等教育的基本原则》、“八年研究”;初级学院运动;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全国职业教育促进会”、《史密斯一休斯法案》。

《国防教育法》和20世纪60年代的教育改堇;20世纪70年代的教育改革:生计教育、“返回基础”;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教育改革:《国家在危机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5.日本教育的发展

20世纪初期至20年代末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教育敕语》、《大学令》;军国主义教育体制的形成和发展。

《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教育改革。

6.苏联教育的发展

建国初期的教育改革;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容及成效;《统一劳动学校规程》。

20世纪20年代的学制调整和教学改革实验:“综合教学大纲”、“劳动教学法”;20世纪30年代教育的调整、巩固和发展:《关于小学和中学的决定》。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教育改革:1958年的教育改革、1966年的教育改革、1977年以后的教育改革。

苏联教育思想:马卡连柯的教育思想、凯洛夫的《教育学》、赞科夫的教学理论、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

(三)现代欧美教育思想

1.杜威的教育思想

教育实践活动;论教育的本质;论教育的目的;论课程与教材;论思维与教学方法;论道德教育;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

2.现代欧美教育思潮

改造主义教育;要素主义教育;永恒主义教育;新托马斯主义教育;存在主义教育;新行为主义教育;结构主义教育;分析教育哲学;终身教育思潮;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潮。

教育心理学

[考查目标]

1.识记与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代表人物及其主要实验事实。

2.理解和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对教育工作的启示。

3.运用教育心理学的基本规律和主要理论,解释有关教育现象,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一、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三)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发展

1.教育心理学的起源

2.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

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趋势

二、心理发展与教育

(一)心理发展一股规律与教育

1.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教育

2.人格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教育

(二)认知发展理论与教育

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2.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3.认知发展理论的教育启示

(三)人格发展理论与教育

1.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2.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3.人格发展理论的教育含义

(四)心理发展的差异与教育

1.智能差异与教育

2.人格差异与教育

3.认知方式差异与教育

4.性别差异与教育

三、学习及其理论解释

(一)学习的一般概述

1.学习的基本含义

2.学习的分类体系

学习主体分类;学习水平分类;学习性质分类;学习结果分类。

(二)学习的联结理论

1.经典性条件作用说

巴甫洛夫的经典实验;经典性条件作用的主要规律;华生对经典条件作用的发展;经典性条件作用的教育应用。

2.操作性条件作用说

桑代克的联结一试误说;斯金纳的经典实验及行为分类;操作性条件作用的主要规律;程序教学与行为矫正。

3.观察(社会)学习理论

观察学习的早期探索;班杜拉的经典实验与发现;观察学习的基本过程与条件;观察学习理论的教育应用。

(三)学习的认知理论

1.早期的认知学习理论

格式塔学派的完形一顿悟说;托尔曼的认知一目的说;早期认知学习理论的启示。

2.布鲁纳的认知一发现说

认知学习观;结构教学观;发现学习。

3.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说

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和条件;认知同化理论与先行组织策略;接受学习的界定及评价。

4.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学习阶段及教学设计。

(四)学习的建构理论

1.建构主义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取向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知识观;学生观;学习观(主动建构性;活动情境性;社会互动性)。

3.认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应用

4.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应用

(五)学习的人本理论

1.罗杰斯的人格与治疗观

2.罗杰斯的学习与教学观

3.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应用

四、学习动机

(一)学习动机的实质及其作用

1.学习动机的含义

2.学习动机的分类

3.学习动机的作用

(二)学习动机的主要理论

1.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

2.学习动机的人本理论

需要层次理论;自由学习理论。

3.学习动机的认知理论

期望——价值理论;成败归因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自我价值理论;目标定向理论。

(三)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1.学习动机的培养

2.学习动机的激发

五、知识的建构

(一)知识及知识建构

1.知识及其类型

2.知识建构的基本机制

(二)知识的理解

1.知识理解的类型

2.知识理解的过程

3.影响知识理解的因素

(三)错误概念的转变

1.错误概念的性质

2.概念转变及其过程

3.影响概念转变的因素 4.为概念转变而教的策略

(四)知识的整合与应用

1.知识的整合与深化

2.知识的应用与迁移

六、技能的形成(一)技能及其作用

1.技能及其特点

2.技能的类型

3.技能的作用

(二)心智技能的形成与培养

1.心智技能的原型模拟

2.心智技能的形成过程

3.心智技能的培养方法

(三)操作技能的形成与训练

1.操作技能的主要类型

2.操作技能的形成过程

3.操作技能的训练要求

七、学习策略及其教学

(一)学习策略及其结构

1.学习策略的概念

2.学习策略的结构

(二)认知策略及其教学

1.注意策略

2.精细加工策略

3.复述策略

4.编码与组织策略

(三)元认知策略及其教学

1.元认知及其作用

2.元认知策略

(四)资源管理策略及其教学

1.时间管理策略

2.努力管理策略

3.学业求助策略

八、问题解决能力与创造性的培养(一)当代有关能力的基本理论

1.传统智力理论

2.多元智力理论

3.成功智力理论

(二)问题解决的实质与过程

1.问题及其问题解决

2.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

(三)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

1.有关的知识经验

2.个体的智能与动机

3.问题情境与表征方式

4.思维定势与功能固着

5.原型启发与酝酿效应

(四)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1.充分利用已有经验,形成知识结构体系

2.分析问题的构成,把握问题解决规律

3.开展研究性学习,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4.教授问题解决策略,灵活变换问题

5.允许学生大胆猜想,鼓励实践验证

(五)创造性及其培养

1.创造性的基本概念

2.创造性的基本结构

3.创造性的培养措施

九、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

(一)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的实质 1.社会规范学习的含义

2.品德发展的实质

(二)社会规范学习的过程与条件

1.社会规范的遵从

2.社会规范的认同

3.社会规范的内化

(三)品德的形成过程与培养

1.道德认知的形成与培养

2.道德情感的形成与培养

3.道德行为的形成与培养

(四)品德不良的矫正

1.品德不良的含义与类型

2.品德不良的成因分析

3.品德不良的纠正与教育

教育研究方法

[考查目标]

1.了解教育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理解教育研究方法的重要术语、基本概念,掌握教育研究方法的一般原理及主要研究方法。

2.具有进行教育研究选题及研究方案设计、查阅文献资料、收集和分析研究资料、撰写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等的初步能力。

3.能够运用教育研究原理分析和评论教育研究设计、成果及典型案例。

一、教育研究概述

(一)教育研究的界说

1.教育研究的含义

2.教育研究的意义

3.教育研究的类型

价值研究与事实研究;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

(二)教育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

1.教育研究的发展历程

2.我国教育研究的现状及问题

3.教育研究的主要发展趋势

(三)教育研究的基本原则

1.客观性原则

2.创新性原则

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4.伦理原则

(四)教育研究的一般过程

1.选题阶段

2.研究设计阶段

3.搜集资料阶段

4.整理与分析资料阶段

5.撰写研究报告阶段

6.总结与评价阶段

(五)教育研究方法及其类型

1.教育研究方法的含义及特点

2.教育研究方法的功能

3.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类型

理论方法(归纳、演绎、类比,分类、比较、分析、综合、概括);实证方法(观察、问卷、访谈、测量);实验研究方法(前实验、准实验、真实验);历史研究方法(文献法、内容分析法)。

二、教育研究的选题与设计

(一)选题的主要来源

1.社会变革与发展对教育研究提出的问题

2.学科理论的深化、拓展或转型中产生的问题

3.研究者个人在教育实践中观察与思考产生的问题

(二)选题的基本要求

1.问题有研究价值

2.问题提出有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

3.问题表述必须具体明确

4.问题研究要有可行性

(三)课题研究的设计

1.教育研究假设

假设的含义与作用;假设的主要类型;假设涉及的主要变量: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假设表述的规范性要求。

2.教育研究方案的制定

选择研究对象(抽样);确定研究方法;制定研究计划。

(四)课题论证的基本内容

1.选题价值论证

2.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3.课题研究基本思路论证

4.课题研究步骤、方法及手段论证

5.课题研究可行性论证

三、教育文献检索

(一)教育文献概述

1.教育文献的含义

2.教育文献在教育研究中的作用

(二)教育文献的种类及主要分布

1.教育文献的等级

2.教育文献的主要分布

(三)教育文献检索的基本过程及主要方法

1.教育文献检索的基本过程

分析和准备阶段;搜索阶段;加工阶段。

2.教育文献检索的主要方法

顺查法;逆查法;引文查找法;综合查找法。

3.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文献检索中的应用

(四)教育文献检索的要求

1.全面、准确地检索教育文献

2.确认文献的真实性(内审法、外审法)3.撰写教育文献综述报告

四、教育观察研究

(一)教育观察研究概述

1.教育观察的含义

2.教育观察研究的特点及优缺点

(二)教育观察研究的基本类型

1.自然情境中的观察与实验室观察

2.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

3.参与式观察与非参与式观察

4.结构式观察与非结构式观察

(三)教育观察研究的实施程序

1.教育观察的实施程序

界定研究闾题,明确观察目的和意义;编制观察提纲,进入研究情境;实施观察,收集、记录资料;分析资料,得出研究结论。

2.教育观察研究的记录方法

描述记录(日记描述法、轶事记录法、连续记录法);取样记录(时间取样、事件取样);行为检核表。

五、教育调查研究

(一)教育调查研究概述

1.教育调查研究的含义及特点

2.教育调查研究的类型

普遍调查、抽样调查、个案调查;

现状调查、相关调查、发展调查、预测调查;问卷调查、访谈调查、测量调查、调查表法。

3.教育调查研究的一般步骤

确定调查课题;选择调查对象;确定调查方法和手段,编制和选用调查工具;制定调查计划;实施调查;整理、分析调查资料,撰写调查报告。

(二)问卷调查

1.问卷调查的特点及优缺点

2.问卷的构成3.问题的设计

问题设计的基本要求;问题的形式;问题答案的格式。

(三)访谈调查

1.访谈调查特点及优缺点

2.访谈调查的类型

结构性访谈调查和非结构性访谈调查;一次性访谈调查和重复性访谈调查;个别访谈调查和集体访谈调查。

3.访谈调查的过程

选择访谈对象;准备访谈提纲和访谈计划;正式访谈。

(四)测量调查

1.测量调查的含义

2.测量调查的类型

定名测量、定序测量、定距测量、比率测量;

学业成就测量、智力测量、能力倾向测量、人格测量。

3.测量工具的评价指标

效度;信度;难度;区分度。

六、教育实验研究

(一)教育实验研究概述

1.教育实验研究的含义

2.教育实验研究的特点及优缺点

3.教育实验研究历史发展的两条基本线索

借鉴、模仿自然科学实验;从一般教育活动分化发展而形成。

4.教育实验研究的主要功能

5.教育实验研究的基本程序

教育实验的准备阶段(教育实验研究的设计);教育实验的实施阶段;教育实验的总结推广阶段。

(二)教育实验的基本类型

1.实验室实验与自然实验

2.探索性实验与验证性实验

3.单因素实验与多因素实验

4.前实验、准实验与真实验

(三)教育实验研究的效度

1.教育实验研究效度的含义

2.教育实验研究的内在效度

3.教育实验研究的外在效度

(四)教育实验的变量控制

1.教育实验变量控制的含义

2.教育实验变量控制的主要方法

(五)教育实验设计的主要格式

1.单组前后测设计的格式及优缺点

2.非随机分派控制组前后测设计的格式及优缺点

3.随机分派控制组后测设计的格式及优缺点

4.随机分派控制组前后测设计的格式及优缺点

5.所罗门四组设计的格式及优缺点

七、教育行动研究

(一)教育行动研究概述

1.教育行动研究的产生与发展

2.教育行动研究的含义

3.教育行动研究的特点及优缺点

(二)教育行动研究的基本步骤

计划;行动;观察;反思。

八、教育研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一)教育研究资料的整理

l.资料整理的意义

2.资料整理的步骤

审核;分类;汇总。

(二j教育研究资料的定量分析

l.定量分析的概念

2.定量分析的方法

数据描述(集中量数、差异量数、地位量数、相关系数的含义及种类);数据推断(参数估计、统计检验的含义及种类)。

(三)教育研究资料的定性分析

l.定性分析的概念

2.定性分析的过程

3.定性分析的主要方法

因果分析;归纳分析;比较分析;系统分析。

九、教育研究报告的撰写

(一)教育研究报告的主要类型

1.教育调查报告及其构成2.教育实验报告及其构成3.学术论文及其构成

(二)教育研究报告撰写的基本要求

1.在科学求实的基础上创新 2.观点和材料一致

3.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借鉴吸收 4.书写格式符合规范,文字精练、简洁,表达准确完整

第二篇:全日制教育硕士教育综合大纲

但凡参与全国333综合统一大纲命题的学校均可参加勤思的333综合辅导------老师QQ1508477034(勤思考研金老师)电话***

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大纲

(科目:教育综合)

一、考查目标

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科目考试内容包括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和教育心理学四门教育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教育实际问题。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教育学原理 约60分

中国教育史 约30分

外国教育史 约30分 教育心理学 约30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简答题: 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分析论述题:4小题,每小题 20分,共80分

三、考查范围

教育学原理

一、考查目标

1、系统掌握教育学原理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观念。

2、理解教学、德育、管理等教育活动的任务、过程、原则和方法。

3、能运用教育的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理念来分析和解决教育的现实问题。北京海淀区学院南路04号北京师范大学正南门对面鑫荣泉写字楼118室 但凡参与全国333综合统一大纲命题的学校均可参加勤思的333综合辅导------老师QQ1508477034(勤思考研金老师)电话***

二、考查内容

一、教育学概述

(一)教育学的对象和任务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教育学的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探讨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艺术,指导教育实践。

(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教育学的萌芽、教育学的独立、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教育学的理论深化等阶段有代表性、有影响的教育家、教育著作、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

二、教育的概念

(一)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有目的地培养人,是教育这一社会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是教育的本质特点。

(二)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系统等要素的涵义、地位和作用。

(三)教育的历史发展

古代教育的特点;现代教育的特点。

(四)教育概念的界定 广义教育;狭义教育。

三、教育与人的发展

(一)人的发展概述

人的发展涵义;人的发展特点;人的发展的规律性。

(二)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

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个体的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三)教育对人的发展的重大作用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主要通过文化知识的传递来培养人;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

四、教育与社会发展

(一)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与影响。

(二)教育的社会功能

1、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 北京海淀区学院南路04号北京师范大学正南门对面鑫荣泉写字楼118室 但凡参与全国333综合统一大纲命题的学校均可参加勤思的333综合辅导------老师QQ1508477034(勤思考研金老师)电话***

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的政治功能;教育的文化功能;教育的生态功能。

2、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

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的涵义;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在当代的重要意义。

3、教育的社会功能与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三)教育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

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科教兴国与国兴科教。

五、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概述

教育目的的概念;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和内容结构。

(二)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三)我国的教育目的

1、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坚持全面发展;培养独立个性。

2、我国教育目的的实现

普通中小学的性质与任务;普通中小学教育的组成部分;体育、智育、德育、美育和综合实践活动等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六、教育制度

(一)教育制度概述

教育制度的含义和特点;教育制度的历史发展。

(二)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双轨学制;单轨学制;分支型学制;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变革。

(三)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

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演变;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态;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

七、课程

(一)课程概述

课程及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教科书等概念;课程理论的发展;课程发展上论争的几个主要问题。北京海淀区学院南路04号北京师范大学正南门对面鑫荣泉写字楼118室 但凡参与全国333综合统一大纲命题的学校均可参加勤思的333综合辅导------老师QQ1508477034(勤思考研金老师)电话***

(二)课程设计

课程目标的设计;课程内容的设计。

(三)课程改革

世界各国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

八、教学(上)

(一)教学概述

教学的概念;教学的意义;教学的任务。

(二)教学过程

1、教学过程的性质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教学过程必须以交往为背景和手段;教学过程也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追寻与实现价值目标的过程。

2、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

传授/接受教学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问题/探究教学学生获取知识的基本阶段。

3、教学过程中应当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关系;智力活动与非智力活动的关系;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的关系。

(三)教学原则

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理论联系实际、直观性、启发性、循序渐进、巩固性、发展性、因材施教等教学原则的涵义和要求。

九、教学(下)

(四)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概述

教学方法及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模式、教学策略等概念;教学方法的选择。

2、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演示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讨论法、研究法等教学方法涵义和要求。

(五)教学组织形式

1、教学组织形式概述

个别教学制;班级上课制;分组教学制。

2、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与辅助组织形式

3、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备课;上课;课后教导工作;教学评价。

(六)教学评价 北京海淀区学院南路04号北京师范大学正南门对面鑫荣泉写字楼118室 但凡参与全国333综合统一大纲命题的学校均可参加勤思的333综合辅导------老师QQ1508477034(勤思考研金老师)电话***

1、教学评价概述

教学评价的概念;教学评价的意义;教学评价的种类。

2、教学评价的原则与方法

3、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

4、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

十、德育

(一)德育概述

德育的概念;德育的特点;德育的功能;德育的任务和内容。

(二)德育过程

德育过程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信意行的过程;德育过程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

(三)德育原则 理论和生活相结合、疏导、长善救失、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因材施教、在集体中教育、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等德育原则的涵义和要求。

(四)德育途径与方法

1、德育途径

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劳动与其他社会实践、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学校共青团和少先队活动、心理咨询、班主任工作等途径。

2、德育方法

说服、榜样、锻炼、修养、陶冶、奖惩等方法的涵义和要求。

十一、班主任

(一)班主任工作概述

班主任工作的意义与任务;班主任素质的要求。

(二)班集体的培养

班集体的教育功能;班集体与学生群体;集体的发展阶段;培养集体的方法

(三)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了解和研究学生;教导学生学好功课;组织班会活动;组织课外活动、校外活动和指导课余生活;组织学生的劳动;通过家访建立家校联系;协调各方面对学生的要求;评定学生操行;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与总结。

十二、教师

(一)教师劳动的特点、价值与角色扮演 北京海淀区学院南路04号北京师范大学正南门对面鑫荣泉写字楼118室 但凡参与全国333综合统一大纲命题的学校均可参加勤思的333综合辅导------老师QQ1508477034(勤思考研金老师)电话***

1、教师劳动的特点

教师劳动的复杂性;教师劳动的示范性;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教师劳动的专业性。

2、教师劳动的价值

教师劳动的社会价值;教师劳动的个人价值;正确认识和评价教师的劳动。

3、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4、教师职业的角色扮演

教师的“角色丛”;教师角色的冲突及其解决;社会变迁中教师角色发展的趋势。

(二)教师的素养 高尚的师德;宽厚的文化素养;专门的教育素养;健康的心理素质。

(三)教师的培养与提高

教师的培养和提高的紧迫性;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的过程;培养和提高教师素养的主要途径。

十三、学校管理

(一)学校管理概述

学校管理的概念;学校管理的构成要素;学校管理体制;校长负责制。

(二)学校管理的目标与过程

学校管理目标;学校管理过程的基本环节及其相互关系。

(三)学校管理的内容和要求

教学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总务管理。

(四)学校管理的发展趋势

学校管理法治化;学校管理人性化;学校管理校本化;学校管理信息化。

主要参考书

王道俊、郭文安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

中国教育史

一、考查目标

1、系统掌握中国教育史的基本知识,把握教育思想演变、教育制度发展、教育实施进程的基本线索,特别是主要教育家的教育思想、重北京海淀区学院南路04号北京师范大学正南门对面鑫荣泉写字楼118室 但凡参与全国333综合统一大纲命题的学校均可参加勤思的333综合辅导------老师QQ1508477034(勤思考研金老师)电话***

要的教育制度、重大的教育事件。

2、认真阅读和准确理解有关中国教育史的基本文献,特别是其中的代表性材料,培养严谨、踏实的学风,掌握学习教育历史的基本方法。

3、能够运用教育史学的基本原理分析、评价中国历史上的教育现象,探讨有益于现实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理论启示。

4、通过历史上教育人物矢志探索教育的精神,培养热爱教育事业、热爱祖国和人民的情感。

二、考查范围

一、西周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教育的形成

“学在官府”;大学与小学;国学与乡学;家庭教育;“六艺”。

二、私人讲学的兴起与传统教育思想的奠基

1、私人讲学的兴起

私人讲学兴起;诸子百家的私学;齐国的稷下学宫。

2、孔丘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创办私学与编订“六经”;“庶、富、教”:教育与社会发展;“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教育与人的发展;“有教无类”与教育对象;“学而优则仕”与教育目标;以“六艺”为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行结合;论道德教育;论教师;历史影响。

3、孟轲的教育思想 思孟学派;“性善论”与教育作用;“明人伦”与教育目的;人格理想与修养学说;“深造自得”的教学思想。

4、荀况的教育思想 荀况与“六经”的传授;“性恶论”与教育作用;以培养“大儒”为教育目标;以“六经”为教学内容;“闻见知行”结合的教学方法;论教师。

5、墨家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农与工肆之人”的代表;“素丝说”与教育作用;以“兼士”为教育目标;以科技知识和思维训练为特色的教育内容;主动、创造的教育方法。

6、法家的教育思想

“人性利己说”与教育作用;禁私学;“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7、战国后期的教育论著

《大学》:“三纲领”、“八条目”;《中庸》:“尊德性”与“道问学”、学问思辨行;《学记》:学制与学年、教育教学的原则与方法、教师。北京海淀区学院南路04号北京师范大学正南门对面鑫荣泉写字楼118室 但凡参与全国333综合统一大纲命题的学校均可参加勤思的333综合辅导------老师QQ1508477034(勤思考研金老师)电话***

三、儒学独尊与读经做官教育模式的形成

1、“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立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太学以养士;实行察举,任贤使能。

2、封建国家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

经学教育;太学;鸿都门学;郡国学。

3、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对贤良策》与三大文教政策;论人性与教育作用;论道德教育。

四、封建国家教育体制的完备

1、魏晋南北朝官学的变革

西晋的中央官学;南朝宋的中央官学;北魏的中央官学。

2、隋唐学校教育体系的完备

文教政策的探索与稳定;中央政府教育管理机构确立;中央和地方官学体系完备;学校教学和管理制度严格;私学发展;学校教育制度的特点。

3、科举制度的建立

科举制度的产生与发展;考试的程序、科目与方法;科举制度与学校的关系;科举制度的影响。

4、颜之推的教育思想 颜之推与《颜氏家训》;论士大夫教育;论家庭教育。

5、韩愈的教育思想 道统说与师道观;“性三品说”与教育作用;论人才的培养与选拔。

五、理学教育思想和学校的改革与发展

1、科举制度的演变与学校教育的改革

科举制度的演变;学校沦为科举附庸;宋代“兴文教”政策;“苏湖教法”;北宋三次兴学与“三舍法”;积分法;“六等黜陟法”;“监生历事”;社学。

2、书院的发展

书院的产生与发展;《白鹿洞书院揭示》与书院教育宗旨;东林书院与书院讲会;诂经精舍、学海堂与书院学术研究;书院教育的特点。

3、私塾与蒙学教材

私塾的发展、种类和教育特点;蒙学教材的发展、种类和特点。

4、朱熹的教育思想

朱熹与《四书章句集注》;“明天理,灭人欲”与教育的作用、目的;论“大学”与“小学”;“朱子读书法”。北京海淀区学院南路04号北京师范大学正南门对面鑫荣泉写字楼118室 但凡参与全国333综合统一大纲命题的学校均可参加勤思的333综合辅导------老师QQ1508477034(勤思考研金老师)电话***

5、王守仁的教育思想 “致良知”与教育作用;“随人分限所及”的教育原则;论教学;论儿童教育。

六、早期启蒙教育思想

1、倡导新的教育主张

“公其非是于学校”与学校的作用;“日生日成”的人性与教育;义利合一的教育价值观。

2、颜元的学校改革思想

颜元与漳南书院;“实德实才”的培养目标;“六斋”与“实学”教育内容;“习行”的教学方法。

七、中国教育的近代转折

1、教会学校的举办和西方教育理念的引入

英华书院与马礼逊学校;教会学校的发展;“学校与教科书委员会”与“中华教育会”;教会学校的课程。

2、洋务教育的创立和发展

洋务学堂的兴办、类别与特点;京师同文馆;福建船政学堂;幼童留美与派遣留欧。

3、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教育思想

“中体西用”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张之洞与《劝学篇》;“中体西用”思想的历史作用和局限。

八、近代教育体系的建立

1、维新派的教育实践

兴办学堂;兴办学会与发行报刊。

2、“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

创办京师大学堂;书院改办学堂;改革科举制度。

3、康有为的教育思想

维新运动中的教育改革主张;《大同书》的教育理想。

4、梁启超的教育思想 “开民智”、“伸民权”与教育作用;培养“新民”的教育目的。

5、严复的教育思想 “鼓民力”、“开民智”、“兴民德”的“三育论”;“体用一致”的文化教育观。

6、清末教育新政与近代教育制度的建立

“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的颁布;废科举,兴学堂;建立教育北京海淀区学院南路04号北京师范大学正南门对面鑫荣泉写字楼118室 但凡参与全国333综合统一大纲命题的学校均可参加勤思的333综合辅导------老师QQ1508477034(勤思考研金老师)电话***

行政体制;确定教育宗旨;留日高潮与“庚款兴学”。

九、近代教育体制的变革

1、民国初年的教育改革

制定教育方针;颁布“壬子癸丑学制”。

2、蔡元培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改革北京大学的教育实践;教育独立思想。

3、新文化运动影响下的教育思潮和教育运动

新文化运动抨击传统教育促进教育观念变革;平民教育运动;工读主义教育运动;职业教育思潮;勤工俭学运动;科学教育思潮;国家主义教育思潮。

4、学校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验

现代西方教学理论在中国的传播;设计教学法;“道尔顿制”;“文纳特卡制”。5、1922年“新学制”

“新学制”的产生过程;“新学制”的标准和体系;“新学制”的特点;“新学制”的课程标准;“新学制”评价。6.收回教育权运动

教会教育的扩张与变革;收回教育权运动。

十、南京国民政府的教育建设

1、教育宗旨与教育方针的变迁

党化教育;“三民主义”教育宗旨;“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教育方针。

2、教育制度改革

大学院和大学区制的试行;“戊辰学制”的颁行。

3、学校教育的管理措施

训育制度;中小学校的童子军训练;高中以上学生的军训;颁布课程标准,实行教科书审查制度;实行毕业会考。

4、学校教育的发展

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抗日战争时期的学校西迁。

十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教育

1、新民主主义教育的发端

工农教育;湖南自修大学;上海大学;农民运动讲习所;李大钊的教育思想;恽代英的教育思想。北京海淀区学院南路04号北京师范大学正南门对面鑫荣泉写字楼118室 但凡参与全国333综合统一大纲命题的学校均可参加勤思的333综合辅导------老师QQ1508477034(勤思考研金老师)电话***

2、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的形成

苏维埃文化教育总方针;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方针。

3、革命根据地的干部教育

干部在职培训;干部学校教育;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

4、革命根据地的群众教育和学校教育

群众教育;根据地的小学教育;解放区中小学教育的正规化;解放区高等教育的整顿与建设。

5、革命根据地教育的基本经验

教育为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依靠群众办教育。

十二、现代教育家的教育探索

1、杨贤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 论教育的本质;“全人生指导”与青年教育。

2、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与实践

职业教育的探索;职业教育思想体系。

3、晏阳初的乡村教育试验 “四大教育”与“三大方式”;“化农民”与“农民化”。

4、梁漱溟的乡村教育建设

乡村建设和乡村教育理论;乡村教育的实施。

5、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与实践 生活教育实践:晓庄学校、山海工学团、“小先生制”;“生活教育”思想体系。

6、陈鹤琴的“活教育”探索 儿童教育和“活教育”实验;“活教育”思想体系。

主要参考书

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王炳照等著:《简明中国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外国教育史

一、考查目标

1、掌握外国教育思想和制度发展的基本史实,了解重要的教育思想家、重要的教育制度和重大的教育事件,理解教育历史发展的线索。

2、了解外国教育史的基本文献,认真阅读和理解国外名著。

3、能运用历史方法和知识分析教育现象。北京海淀区学院南路04号北京师范大学正南门对面鑫荣泉写字楼118室 但凡参与全国333综合统一大纲命题的学校均可参加勤思的333综合辅导------老师QQ1508477034(勤思考研金老师)电话***

4、通过外国历史上教育人物矢志探索教育的精神,培养热爱教育 事业、热爱祖国和人民的情感。

二、考查范围

一、古希腊教育

(一)古风时代的教育

斯巴达教育。雅典教育。

(二)古典时代的教育

1、“智者派”的教育活动与观念。

2、苏格拉底的教育活动与思想:美德即知识;“苏格拉底方法”。

3、柏拉图的教育活动与思想:学园;学习即回忆;《理想国》。

4、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活动与思想:吕克昂;灵魂论;自由教育。

二、古罗马教育

(一)共和时期的罗马教育

(二)帝国时期的罗马教育

(三)古罗马的教育思想

1、西塞罗的教育思想

2、昆体良的教育思想

三、西欧中世纪教育

(一)基督教教育

1、基督教教育的机构与内容

2、基督教教育的特点

(二)世俗教育

1、宫廷学校

2、骑士教育

3、城市学校与行会学校

4、中世纪大学

(三)拜占庭和阿拉伯教育

1、主要教育机构

2、历史影响

四、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

(一)人文主义教育家

1、弗吉里奥;

2、维多里诺;

3、伊拉斯谟;

4、莫尔;

5、蒙田

(二)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影响和贡献 北京海淀区学院南路04号北京师范大学正南门对面鑫荣泉写字楼118室 但凡参与全国333综合统一大纲命题的学校均可参加勤思的333综合辅导------老师QQ1508477034(勤思考研金老师)电话***

五、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一)新教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1、马丁·路德的教育实践与思想

2、加尔文的教育实践与思想

(二)天主教教育

1、耶稣会学校

六、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教育发展

(一)英国教育的发展

公学;贝尔-兰开斯特制;1870年《初等教育法》(福斯特法);《巴尔福教育法》;《哈多报告》;《1944年教育法》;《1988年教育改革法》。

(二)法国教育的发展

启蒙运动时期国民教育设想;《帝国大学令》与大学区制;《费里教育法》;《郎之万一瓦隆教育改革方案》;1959年《教育改革法》。

(三)德国教育的发展

国民教育的兴起;巴西多与泛爱学校;实科中学;柏林大学与现代大学制度的确立;德意志帝国与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教育;《改组和统一公立普通学校教育的总纲计划》。

(四)俄国及苏联教育的发展

彼得一世教育改革;《国民学校章程》;苏联建国初期的教育管理体制改革;(2)《统一劳动学校规程》; 20世纪20年代的学制调整和教学改革实验;20世纪30年代教育的调整、巩固和发展。

(五)美国教育的发展 殖民地普及义务教育;贺拉斯•曼与公立学校运动;《莫雷尔法案》;六三三学制;初级学院运动;《国防教育法》;《中小学教育法》;生计教育;恢复基础运动;《国家在危机中》。

(六)日本教育的发展

明治维新时期教育改革;军国主义教育体制的形成和发展;《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20世纪70-80年代的教育改革。

七、欧美教育思想的发展

(一)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论教育的目的和作用;论普及教育、泛智学校、统一学制及其管理实施;论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论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

(二)洛克的教育思想

白板说;绅士教育。北京海淀区学院南路04号北京师范大学正南门对面鑫荣泉写字楼118室 但凡参与全国333综合统一大纲命题的学校均可参加勤思的333综合辅导------老师QQ1508477034(勤思考研金老师)电话***

(三)卢梭的教育思想

自然教育理论及其影响;公民教育理论。

(四)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

教育实践活动;论教育目的;论教育心理学化;论要素教育;初等学校各科教学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五)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道德教育理论;课程理论;教学理论;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传播。

(六)福禄贝尔的教育思想

教育适应自然原则;幼儿园;恩物;作业。

(七)斯宾塞论教育

生活准备说;知识价值论;科学教育论;课程论

(八)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教育思想

对空想社会主义教育思想的批判继承;论人的全面发展与教育的关系;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重大意义。

(九)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期的教育思潮和教育实验

新教育运动历程;新教育运动中的著名实验;梅伊曼、拉伊的实验教育学;凯兴斯泰纳的“公民教育”与“劳作学校”理论;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进步教育运动历程;昆西教学法;有机教育学校;葛雷制;道尔顿制;文纳特卡计划;设计教学法。

(十)杜威的教育思想

论教育的本质与目的;论课程与教材;论思维与教学方法;论道德教育;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

(十一)现代欧美教育思潮

改造主义教育;要素主义;永恒主义;新行为主义教育;结构主义教育;终身教育思潮;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潮。

(十二)苏联教育思想

马卡连柯的教育思想;凯洛夫教育学体系;赞科夫的教学理论;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

主要参考书目: 张斌贤主编,王晨副主编:《外国教育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

教育心理学

一、考查目标

1、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及趋势,理解和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对学校教育工作的启示。北京海淀区学院南路04号北京师范大学正南门对面鑫荣泉写字楼118室 但凡参与全国333综合统一大纲命题的学校均可参加勤思的333综合辅导------老师QQ1508477034(勤思考研金老师)电话***

2、运用教育心理学的基本规律和主要理论,说明和解释有关教育现象,解决有关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

二、考查范围

一、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二)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与趋势

教育心理学的起源、发展过程、研究趋势

二、心理发展与教育

(一)心理发展及其规律

心理发展的内涵;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人格发展的一般规律;心理发展与教育的关系。

(二)认知发展理论与教育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认知发展的实质;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认知发展的阶段;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

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心理发展的本质;教学与认知发展的关系。认知发展理论的教育启示。

(三)人格发展理论与教育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人格发展理论的教育含义。

(四)社会性发展与教育

社会性发展的内涵;亲社会行为的发展阶段、影响因素与习得途径;攻击行为及其改变方法;同伴关系的发展及培养。

(五)心理发展的差异性与教育

认知差异与教育;人格差异与教育;性别差异与教育。

三、学习及其理论

(一)学习的内涵与分类

学习的实质;学习的种类;学生学习的特点。

(二)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

桑代克的联结说;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说;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说;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及其教育应用。

(三)认知派的学习理论

布鲁纳的认知一发现说:认知学习观;结构教学观;发现学习。北京海淀区学院南路04号北京师范大学正南门对面鑫荣泉写字楼118室 但凡参与全国333综合统一大纲命题的学校均可参加勤思的333综合辅导------老师QQ1508477034(勤思考研金老师)电话***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说: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和条件;认知同化理论与先行组织策略;接受学习的界定及评价。

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学习阶段及教学设计。

(四)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

罗杰斯的自由学习观,学生中心的教学观。

(五)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取向;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知识观、学生观、教学观;认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应用;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应用。

四、学习动机

1、学习动机的实质及作用

学习动机的内涵、学习动机的分类;学习动机的作用。

2、学习动机的主要理论

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学习动机的需要层次理论;学习动机的认知理论:期望一价值理论;成败归因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自我价值理论。

3、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

五、知识的学习

(一)知识及知识获得的机制

知识含义及其类型;知识获得的机制:陈述性知识获得的机制;程序性知识获得的机制。

(二)知识的理解

知识理解的类型;知识理解的过程;影响知识理解的因素。

(三)知识的整合与应用

知识的整合:记忆及其种类;遗忘的特点与原因;促进知识整合的措施;知识的应用与迁移:知识应用的形式;知识迁移的种类与理论;促进知识应用与迁移的措施。

六、技能的形成

(一)技能及其作用

技能及其特点;技能的类型;技能的作用。

(二)心智技能的形成与培养

心智技能的原型模拟;心智技能的形成过程;心智技能的培养方法。北京海淀区学院南路04号北京师范大学正南门对面鑫荣泉写字楼118室 但凡参与全国333综合统一大纲命题的学校均可参加勤思的333综合辅导------老师QQ1508477034(勤思考研金老师)电话***

(三)操作技能的形成与训练

操作技能的主要类型;操作技能的形成过程;操作技能的训练要求。

七、学习策略及其教学

(一)学习策略的性质与类型

学习策略的概念;学习策略的结构。

(二)认知策略及其教学

注意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复述策略;编码与组织策略。

(三)元认知策略及其教学 元认知及其作用;元认知策略。

(四)资源管理策略及其教学

时间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学业求助策略

八、问题解决能力与创造性的培养

(一)有关能力的基本理论

传统智力理论:二因素理论,群因素论,流体智力与晶体智力理论,.智力结构理论;加登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斯滕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

(二)问题解决的实质与过程

问题解决的内涵;问题解决的心理过程。

(三)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知识经验、个体的智能与动机、问题情景与表征方式、思维定势与功能固着、原型启发与酝酿效应;有效问题解决者的特征;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措施。

(四)创造性及其培养

创造性的内涵;创造性的心理结构;创造性的培养措施。

九、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

(一)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的实质

社会规范学习的含义与特点;品德发展的实质。

(二)社会规范学习的心理过程

规范学习的心理过程:遵从、认同、内化。

(三)品德的形成过程与培养

影响品德形成的因素;道德认知的形成与培养;道德情感的形成与培养;道德行为的形成与培养。

(四)品德不良的矫正

品德不良的含义与类型;品德不良的成因分析;品德不良的纠正与教育。北京海淀区学院南路04号北京师范大学正南门对面鑫荣泉写字楼118室 但凡参与全国333综合统一大纲命题的学校均可参加勤思的333综合辅导------老师QQ1508477034(勤思考研金老师)电话***

十、心理健康及其教育

(一)心理健康的内涵

心理健康的实质、标准;中小学生常见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关系。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专题训练;咨询与辅导;学科渗透。

主要参考书: 1、张大均主编:《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2、陈琦、刘儒德主编:《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说明:本《大纲》由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组织专家编写,其中教育学原理部分由华中师范大学涂艳国等教授编写,教育心理学部分由西南大学张大均、郭成教授编写,中国教育史部分由华东师范大学杜成宪教授编写,外国教育史部分由北京师范大学张斌贤教授和王晨副教授编写】 北京海淀区学院南路04号北京师范大学正南门对面鑫荣泉写字楼118室

第三篇:2015幼儿教师招考教育综合考试大纲

2015 年福建省幼儿园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

(幼儿园教师)教育综合知识考试大纲

(一)时事政治模块(约 10﹪,15 分)﹪

1.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

2.2011 年 5 月至 2012 年 3 月期间国内外重大时事

(二)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模块(约 20﹪,30 分)﹪

1.教育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06 年修订)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5)《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 10 号)

(6)《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7)《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 年)

(8)《福建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

2.教师职业道德

(1)教师职业道德及其作用、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 概念:教师职业道德又称“教师道德”或“师德”,是指教师在职业活动中,调节和处理各种关系所应遵循的基本行为规范和行动准则,以及由此而形成的道 德品质。

作用:

一、教育作用

二、调节作用

三、导向作用

四、促进作用

五、评价作用

六示范作用

基本内容:

一、爱国守法(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二、爱岗敬业

三、关爱学生

四、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最核心、最重要的职责与任务)

五、为人师表(是我国教师的传统美德)

六、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2)加强师德修养的途径、方法

途径:

一、坚持知行合一

二、努力做到自省慎独

三、开展批评与自我 批评

四、学习先进人物

方法:

一、说理疏导法(师队教师进修职业道德教育时普遍使用的一种方法,是指在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中广开言路、循循善诱、说服教育,引导教师不断提高 自己的道德觉悟,以满足社会对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教育方法。教师职业道德教 育所要解决的只要矛盾是社会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与教师职业的道德现状之间 的矛盾。)

二、榜样示范法(是通过模仿人物的示范作用以及先进教师的典型事例对教 师进行职业道德平品质方面的教育。)

三、情感陶冶法(利用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爱和各种教育因素,对受教育者 实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其心灵受到感化的教育方法)

四、实践锻炼法

(3)教育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 年修订)

(4)《福建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试行)》

(三)学前教育学模块(约 35﹪,53 分)﹪

1.学前教育及其发展

(1)学前教育的内涵

学期教育是指从出生到六岁前儿童的教育。学前教育就是专门研究学前教育的规 律的科学。

(2)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与发展

产生:1837 年,德国幼儿教育家福伦贝尔在勃兰根堡开办了学前教育机构,并在 1840 年正式命名为“幼儿园”,因此他也被誉为“幼儿教育之父” 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机构创立于清末新政时期。1902 年,清政府实行 “新政”,设立新学堂,指定新学制,并与 1902、1904 年分别颁布《钦定学堂章程》(又称 “ ”)、《奏定学堂章程》(又称“ ”)。《奏定学堂章程》是 中国近代由中央政府颁布并首次得到实施的全国性法定学制系统。1903 年,我国在湖北武昌创办了第一所幼儿教育机构——湖北幼稚园

发展:

1.国外幼儿教育机构的发展 幼儿教育机构数量的增加、有教育机构多样化、教育质量的提高

2.我国幼儿教育机构的发展 突破计划经济的束缚,多项式、多渠道发展 走上规范化,法制化轨道

2.著名幼儿教育家的学前教育思想

(1)福禄贝尔的学前教育思想

认为,孩子的行为是其内在生命形式的表现,是由内在动机支配,他制作的 玩具取名为“恩物”,意为“神恩赐之物”。

1.幼儿自我发展的原理。2.游戏理论。

3.协调原理。4.亲子教育。

②明确提出了幼儿园的任务④强调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 的地位和作用。⑤强调作业的重要性。

(2)蒙台梭利的学前教育思想

1.推崇遗传,重视引导儿童的自发冲动

2.教育必须与儿童法制的敏感期相吻合3.注重感观教育

4.通过“工作”,使自由与纪律相协调

5.爱护信任儿童,细心观察和机智、及时地指导儿童

(3)陈鹤琴的学前教育思想

反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幼儿教育,提倡适合国情的中国化幼儿教育 反对死教育,提倡活教育 幼儿园课程理论

3.我国幼儿园教育

(1)我国幼儿园教育的性质

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根本 任务: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

(2)我国幼儿园教育的任务

一、幼儿园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

二、幼儿园为家长工作、学习提供便利条件 4.儿童观

(1)儿童观的内涵

是成人如何让看待和对待儿童的观点的总和。

(2)当代儿童观

概括为:儿童是人,具有与成人一样的人的一切基本权益,具有独立的人格,儿童是一个全方面不断发展的整体的人。因尊重并满足儿童各种发展的需要;儿 童发展的个体差异性,儿童具有主观能动性,男女平等,不同性别的儿童应享有 均等的机会和相同的利益,受到平等的对待。

5.学前教育的原则

(1)学前教育的一般原则

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和合法权益的原则。即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保障儿童 的合法权益。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原则,即儿童的发展是整体的发展而不是片面的发展,儿童的发展应是协调的发展,儿童的发展是有个性的发展。面向全体、重视个别差异的原则 充分利用儿童、家庭、社会的教育资源的原则

(2)学前教育的特殊原则

1.保教结合 2.教育活动多样化 基本活动的原则 3.发挥一日活动整体教育功能 4.以游戏为

6.幼儿园课程

(1)幼儿园课程目标的表述

1.确定表述的角度(从教师的角度、从幼儿的角度)2.确定表述的性质

(2)幼儿园课程内容的范围

一、有助于幼儿发展的基本知识

二、有助于幼儿发展的基本态度

三、有助于幼儿发展的基本行为

(3)幼儿园课程实施的途径

1.专门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 2.日常活动与生活 4.家园合作 3.学习环境

(4)幼儿园课程评价的要素

1.主体 2.客体 3.标准和指标 4.方法

7.幼儿园游戏

(1)幼儿园游戏的价值

游戏有助于培养儿童的注意力、观察力和判断力;游戏能够激发幼儿的创造 力和思考力。幼儿在游戏中既有现实伙伴之间的交往,也有角色间的交往。幼儿 正是在这些交往过程中,得以发展社会性。游戏对幼儿情感发展、身体发展的作 用

(2)幼儿园游戏的特点

一、游戏是幼儿的自主活动

二、游戏伴随着愉悦的情绪体验

三、游戏活动是假想的情景中发生的(3)幼儿园游戏的类型

1.角色游戏(是幼儿最典型、最有特色的一种游戏)

2.结构游戏

3.表演游戏

4.体育游戏

5.智力游戏

6.音乐游戏

(4)幼儿园游戏的条件创设

一、重视幼儿自发性游戏

二、充分利用游戏组织幼儿园各类教育活动

三、满足幼儿对多种游戏的需要

(5)幼儿园游戏的支持与指导

一、尊重幼儿游戏的自主性(1.尊重幼儿游戏的意愿和兴趣 2.尊重幼儿游戏的 氛围和游戏中的想象、探索、变现、创造)

二、以间接指导为主(1.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2.观察并合理参与幼儿游戏 3.正面评价游戏)

三、按幼儿游戏发展的规律指导游戏

四、按各种类型游戏的特点指导游戏

8.幼儿园教学活动

(1)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原则(1)学前教育的一般原则

1、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和合法权益。

2、发展适宜性

3、目标性原则

4、主体性原则

5、科学性思想性原则

6、充分发掘教育资源坚持开放办学的原则

7、整合性原则

(2)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方法

1、观察

2、实验

3、游戏操作

4、参观

5、谈话、谈论

6、讲解、讲述

9.幼儿园主题活动

(1)幼儿园主题活动的内涵

(2)幼儿园主题活动的特点

10.幼儿园区域活动

(1)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内涵

以幼儿的需要、兴趣为主要依据,考虑幼儿同教育的目标正在进行的其他教 育活动等因素,划分一些区域,在其中投放一些适合的活动材料,制定活动规则,让幼儿自由选择区域,在其中通过与活动材料,同伴等的积极互动,获得个性化 的学习与发展

(2)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特点

1.自主性 2.指导的间接性 3.个性化 4 自选性

11.幼儿园一日生活

(1)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合理安排

(2)幼儿园一日生活的组织

12.幼儿园环境创设和利用的要求

原则:

一、环境与教育目标的一致性

二、发展适宜性原则

三、幼儿参与 性原则

四、开放性原则(指创设幼儿园环境时应把大、小环境有机结合,形成 开放的幼儿教育系统)

五、经济性原则 要求:让环境包涵目标;让幼儿感兴趣,更使其增加兴趣;尽可能让幼儿感 到环境是由自己而不是教师决定的

13.幼儿园与家庭、社区

(1)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的关系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幼儿园与社区的合作 家庭:

1、家庭是幼儿成长最自然的生态环境。

2、家庭是人的第一个学校。

3、家长是幼儿园重要的教育力量。社区:

1、社区环境的教育性。

2、社区资源对幼儿园教育的意义。

3、社区文 化对幼儿园教育的意义。

(2)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的合作形式

口语法:包括家访,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庭教育咨询,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

文字法:包括问卷调查,家园联系本,宣传栏(活动法依据家长参与活动目 标活动法可分为:观摩,庆祝,服务和管理)

14.幼小衔接

(1)幼小衔接的内容

一、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二、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适应性

三、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前的学习准备

(2)幼儿入学前的准备工作

一、进行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双向改革

二、转变观念,提高教师素质

三、结合地区特点及幼儿身心发展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幼小衔接工作

四、加强家、园、学校、社区力量的相互配合 15.幼儿教师

(1)幼儿教师的职业特点

1、劳动对象的主体性和幼稚性。

2、劳动任务的全面性和细致性

3、劳动过程 的创造性。

4、劳动手段的主体性

5、劳动周期的长期性

(2)幼儿教师必备的素质与能力

素质:

一、幼儿教师的思想品德与职业道德素质

二、幼儿教师的身心素质

三、幼儿教师的能力素质 能力:

一、观察力

二、沟通能力

三、组织小组活动的能力

(四)学前心理学模块(约 35﹪,52 分)﹪

1.学前儿童心理发展

(1)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趋势

1、从简单到复杂:从不齐全到齐全,从笼统到分化

2、从具体到抽象

3、从被动到主动:从无意向有意的发展,从主要受生理约束到自己对心理的 主动调节

4、从凌乱到系统

(2)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

(3)关键期、最近发展区等基本概念

关键期:指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最近发展:是指儿童能够独立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儿童在成人指导下 能够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4)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

1、遗传因素和生理成熟

2、环境和教育因素

3、幼儿自身的心理和幼儿活动。

2.学前儿童动作和语言发展(1)学前儿童动作发展规律 自上而下。如抬头→翻身→坐→爬→站立→行走,是按顺序发育成熟的。2 由近到远。如先抬肩,后手指取物。3 先泛化后集中,从不协调到协调。如看到桌前的玩具时,婴儿表现为手舞足蹈,但不能把玩具拿到,以后则发展为能伸手直接取到玩具。4 先正向动作后反向动作。如先能握物,后能随意放下;先学会向前走,后学会倒 退。

(2)学前儿童言语表达能力发展

1.从外部言语道内部言语

2.从情景性言语道连贯性言语

(3)游戏语言、问题语言、自我中心语言、内部言语等基本概念

3.学前儿童认知发展(1)幼儿方位知觉的特点

是人们对自身或客体在空间的方位和位置关系的知觉。岁已经能正确辨别上 3 下方位;4 岁开始正确辨别前后的方位;5 岁开始能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方位;6 岁虽然能正确辨别上下前后四个方位,但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后的能力尚未发育 完善,要到七八岁后能掌握。

(2)幼儿时间知觉的特点

初期:有些初步的时间概念,但常与他们的具体生活活动相联系 中期:可以理解昨天、今天和明天,也能运用早晨、晚上等词,但是对于较 远的时间理解起来就比较难 晚期:能辨别大前天、前天、后天、大后天、分清上午、下午、知道今天星 期几、知道春、夏、秋、冬,但对于更大更小的时间单位,如几个月,几分几秒 等的辨别,仍感到困难

(3)幼儿注意发展的特点

1.注意稳定性的发展(指注意保持在某一对象或某一活动上的时间长短特征)2.注意分配和注意转移的发展(指人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 同对象的想象

(4)幼儿记忆发展的特点与常用策略

特点:1.目的性 2.牢固性 3.精确性 策略:1.让幼儿多感官地参与 2.歌 记忆 3.提出明确的记忆目标

(5)幼儿想象发展的特点

无意想象占重要地位,有意想象初步发展;再造想象占主要地位,创造想象 开始发展;想象容易同现实混淆

(6)儿童思维发展的趋势

从概括性质的演变来看,从动作概括向表象概括,再向概念概括发展。从反 映内容的演变来看,从反映事物的外部联系、想象到反映事物的内在联系、本质 发展,从反映当前事物到反映未来事物发展。从思维发展的方式来看,幼儿思维 最初是直觉行动的,然后出现具体形象思维,最后发展起来的是抽象逻辑思维。

(7)直觉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的概念与特点

直觉行动思维:是以直观行动思维为主。直观行动思维是指以直观的、行动 的方式进行的思维,直观行动思维的主要特征为:思维依赖于一定的情境;直观 行动思维离不开儿童自身的行动

幼儿教师招考

具体形象思维:3-

6、7 岁的儿童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所谓具体形 象思维是指儿童依靠事物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进行的思维,即依靠具体事物的表 象以及对具体形象的联想而进行的思维

(8)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智慧的本质是适应,是同化与顺应之间的平衡 认知发展从动作到运算前两个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 0-2 岁,从反射动作到智 慧动作【思维起源与动作,动作是思维的起点】2.前运算阶段 2-6.7 岁【延迟模仿: 相对于即时模仿,延迟模仿不是马上模仿,而是经过一段时间,甚至十几个小时 后才会发生,含有表征的成分】3.具体运算阶段 7-11 4.形式运算阶段 11 岁以后 3.幼儿认知中的自我中心及去自我中心化 【自我中心指幼儿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观 点和自己动作上的现象;去自我中心化指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深入、认知机能 不断发展和认知结构不断完善,个体能从自我中心的状态中解除出来】

4.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1)依恋、同伴关系、亲社会行为、攻击性行为等基本概念

依恋: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一种倾向。类型:焦虑一回避型、安全型、焦虑放抗型 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接近的幼儿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 系,或者主要指同龄人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的适应的行 为的总和。亲社会行为:又称积极的社会行为,指一个人帮助或打算帮助他人,做有益 于他人的事的行为和倾向。攻击性行为:是一种以伤害他人或他物为目的的行为。

(2)早期依恋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1、安全的依恋有助于儿童积极的探索。

2、婴儿期的依恋质量影响到儿童的 同伴关系。

(3)影响幼儿同伴关系发展的因素

1、早期亲子交往的经验。

2、幼儿自身的特征。

3、活动材料和活动性质。

(4)影响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因素

1、社会生活环境

2、幼儿日常的生活环境

3、移情

(5)影响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因素

1、父母的惩罚。

2、大众传播媒介。

3、强化。

4、挫折。

5.学前儿童个性发展(1)自我意识、气质等基本概念

自我意识:是人对自身的认识,它区别于其他心理现象,把认识的目光转向 了自己,自己既是认识者,又是被认识者。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气质:是一个所特有的较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包括:胆汁质、多血 质、黏液质、抑郁质。

(2)幼儿自我评价的特点

1、主要依赖成人的评价。

2、自我评价常常带有主观情绪性。

3、自我评价比 较笼统性、片面性和表面性。

(3)幼儿性格的特点

1、活动好动。

2、喜欢交往

3、好奇好问

4、模仿性强

5、好冲动

(4)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信任对怀疑(0-1.5)自主对羞怯(1.5-3)主动对内疚(3-

6、7)勤奋对自卑(6-12)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友爱亲密对孤独(18-25)繁殖对停滞(25-65)自我调整对绝望(65 岁以后)

第四篇:640生物教育综合考试大纲

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生物教育综合》

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640)

学院名称(盖章):

教育学院

学院负责人(签字): 编

间:

2013年9月5 日

《生物教育综合(含生物教学论、细胞生物学、动物学、植物学、遗传学)》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640)

一、考核要求

《生物教育综合》是为课程与教学论(生物)方向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生物教育综合》课程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择优录取、确保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质量,在考试形式和和试卷结构等方面有如下的基本要求: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

30小题,每小题3分,共90分 填空题

30空,每空一分,共30分 辨析题

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简答题

6小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 分析或论述题

2小题,每小题 30分,共60分 教学设计或应用题

1小题,每小题 30分,共30分

二、考核评价目标

《生物教育综合》是一种综合考试,它涵盖普通生物学、生物技术、生命科学史和生物教学论等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1.准确识记普通生物学、生物技术、生命科学史和生物教学论的基本知识,检测考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与理解情况。

2.正确理解生物教学的基本理论知识,考核考生分析与解决生物教育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考核内容

第一部分 基础生物学

第一章 细胞生物学

第一节 生命的化学基础 第二节 细胞结构与细胞通讯 第三节 细胞代谢

第四节 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考试内容

组成细胞的生物大分子

细胞的结构

酶、物质的跨膜运输、细胞呼吸、光合作用 细胞周期、有丝分裂、减数分裂 考试要求

1.理解生物大分子的种类及结构

2.说明细胞的结构及各结构的功能,区分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 3.阐明酶的种类及特性,比较物质的跨膜运输

4.说明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的过程,比较其过程的异同 5.说明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过程,比较其过程的异同 考试比例:40分

第二章 动物学

第一节 高等动物的结构与功能 第二节 血液与循环 第三节 气体交换与呼吸 第四节 内环境

第五节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 第六节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 第七节 生殖与胚胎发育 考试内容

生物体的层次结构 血液的结构与功能

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体温调节、渗透调节与排泄 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 脊椎动物的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 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 考试要求

1.说明组成生物体的层次结构

2.说明血液的结构与功能,识别人体血液循环图 3.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4.说出恒温动物维持稳定体温的方式

5.举例说出人体对抗感染的非特异性免疫,比较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与抗体介导的免疫应答

6.简述单克隆抗体技术

7.识别人体的内分泌系统图,简述垂体的内分泌功能 8.简述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简述人体神经系统的结构 9.比较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 考试比例:45分 第三章 植物学

第一节 植物的结构与生殖 第二节 植物的营养 第三节 植物的调控系统 考试内容

植物的结构与功能

植物的生长、生殖和发育 植物对营养成分的吸收和运输 植物激素

植物的生长响应 考试要求

1.简述植物的各器官及组成器官的组织 2.概述植物生长的过程

3.描述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活周期

4.概述植物对水分及矿物质的吸收与运输 5.简述生长素的发现史

6.举例说出对植物起促进作用和抑制作用的植物激素

7.简述植物的向性 考试比例:35分

第四章 遗传与进化

第一节 遗传的基本规律 第二节 基因的分子生物学

第三节 重组DNA技术及人类基因组计划 第四节 物种形成与进化 考试内容

遗传学三大定律 细胞质遗传

遗传物质的发现 中心法则 基因突变 基因工程

物种形成的方式 现代进化理论 考试要求

1.简述遗传学三大定律

2.根据子代(亲代)的基因型推算亲代(子代)的基因型 3.简述细胞质遗传

4.简述遗传物质的发现史 5.简述DNA复制的特点 6.说明中心法则的内涵 7.概述基因突变的三种类型 8.简述PCR的过程

9.概述基因工程主要的工具酶及其作用 10.简述重组DNA的基本步骤

11.简述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主要内容 12.简述物种形成的方式

13.说明现代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概述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考试比例:40分

第二部分

生物教学论

第一章

中学生物课程及课程改革

第一节 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性质、价值和地位

第二节 中学生物学课程标准、课程目标及课程内容 第三节 生物课程改革的背景、目标 第四节 生物新课程的理念 考试内容

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性质、价值和地位

中学生物学课程标准、课程目标及课程内容 本次生物课程改革的背景 生物课程改革的目标

初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理念及目标 考试要求

1.理解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性质、价值和地位 2.叙述生物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结构和课程内容的选定原则,了解中学生物课程的总目标及具体目标,3.说明教科书的作用 4.了解生物新课改的背景

5.叙述本次课改具体目标体现的六项变化

6.理解本次生物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体会生物课程结构的主要变化。考试比例:10分

第二章

科学的本质与生物学素养

第一节 关于自然科学

第二节 科学素养与生物学素养 考试内容

科学的本质和特征

科学素养和生物科学素养 考试要求

1.叙述科学的本质和特征 2.举例说明科学的不同维度

3.了解生物课程标准中的生物科学素养 4.能够描述出一个具有科学素养的人 考试比例:10分

第三章

生物学教育有关的学习和教学理论

第一节 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的学习理论 第二节 建构主义理论和科学教育改革 第三节 概念转变理论 考试内容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 概念转变理论 考试要求

1.理解“学习”一次的含义。

2.叙述教育心理学上两大体系的学习理论及其教学上的含义。

3.掌握建构主义理论的知识观、学习观和教学观及其对科学教育改革的影响。4.能够简述概念转变理论的条件及为概念而教的教学原则。考试比例:15分

第四章 教学基本技能及教学策略

第一节

教学基本技能 第二节

教学策略 考试内容

教学基本技能:导入技能、教学语言技能、提问技能、讲解技能、变化技能、强化技能、演示技能、板书技能、结束技能、课堂组织技能

教学策略:概念图策略、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探究学习的教学策略、科学—技术—社会(STS)教育 考试要求

1.了解几种基本教学技能的目的

2.解释几种基本教学技能的应用原则和要点

3.理解概念图在教学中的意义及其在改进生物教学方面的作用 4.了解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及这些要素的含义

5.能够简述探究教学的基本特征和探究活动的基本形式 6.了解STS的定义、特性及STS教育和传统教学的不同点 考试比例:35分

第五章 直观教学、直观教具及现代教育技术的利用

第一节 生物课的直观教学和常用直观教具 第二节 简易生物教具的制作

第三节 计算机、互联网及其相关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考试内容

直观教学 直观教具

现代教育技术 考试要求

1.了解直观教学的优势

2.根据各种直观教具的特点举例说明它们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3.了解简易生物教具应具备的特点

4.了解计算机和其他现代教育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和方式 5.举例说出计算机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如备课、成绩评估、管理等 考试比例:10分

第六章 中学生物学实验

第一节 中学生物学实验的作用及类型 第二节 生物实验教学的准备

第三节 实验教学 第四节 演示实验教学 考试内容

生物实验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生物学实验的类型、实验教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生物实验教学的准备

学生实验的主要特点、类型及教学 实验课教学的主要环节

演示实验的概念、作用、类型、教学要求及演示实验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考试要求

1.举例说明生物学实验的作用和类型 2.了解实验教学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3.简述如何做好生物实验教学的准备 4.了解学生实验的主要特点及类型

5.了解编制学年实验教学计划的依据和方法 6.了解演示实验的概念、作用、类型

7.掌握演示实验教学的各个环节,了解获得新知识的演示实验的教学特点 考试比例:10分

第七章 生物学教师的备课

第一节 备课的意义和依据 第二节 备课的内容及程序 第三节 教案的编写 考试内容

备课的意义、依据、内容及程序 教学目标的表述 书写教案的要求 考试要求

1.了解备课的意义和依据 2.掌握了解学生的四条途径

3.了解教学目标的四要素,并能制定符合要求的教学目标 4.掌握书写教案的要求 考试比例:30分

第八章 生物教育评价

第一节 生物教育评价概述

第二节 教师自编成就测验:命题

第三节 教师自编成就测验:阅卷和评价结果的统计分析

第四节 实作评价 考试内容

教学评价的目的、种类、基本原则 试题与检测的审查、分析

试卷的评阅、试题分析、试卷分析

实作评价的概念、类型、实施步骤及方法 考试要求

1.了解教学评价的目的

2.简述四种教学评价的含义及相应的评价类型 3.区分效标参照评价和常模参照评价的主要不同点 4.了解评阅主观性题和客观性题应注意的原则 5.了解试题分析的步骤及试卷综合分析的内容 6.了解实作评价的概念类型、步骤和方法 考试比例:10分

第九章 中学生物学教师的教育研究及专业素养的发展

第一节 中学生物学教师怎样深入教育科研领域 第二节 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

第三节 教育科学研究的一般步骤

第四节 中学生物学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 考试内容

中学生物学教师怎样深入教育科研领域

调查法 实验法

教育科学研究的一般步骤

中学生物学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 考试要求

1.理解中学生物学教师怎样深入教育科研领域 2.了解调查法的特点、种类、实施

3.了解实验法的应用范围、类型、基本要求、优点、不足、基本步骤 4.了解当代生物教师角色的转变

5.了解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对教师要求 考试比例:10分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出版社,2011.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肖川.《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4.汪忠,刘恩山.《高中生物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刘恩山.《中学生物学教学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6.汪忠.《生物新课程教学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7.吴相钰.《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8.刘凌云,郑光美 《普通动物学(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第五篇:2018年333教育综合考研大纲

2018年333教育综合考研大纲

内容来源:凯程考研徐影老师。

考查目标

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科目考试内容包括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和教育心理学四门教育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教育实际问题。

考试形式

(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教育学原理约60分

中国教育史约30分

外国教育史约30分

教育心理学约30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分析论述题:4小题,每小题20分,共80分

2教育学原理

考查目标

1、系统掌握教育学原理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观念。

2、理解教学、德育、管理等教育活动的任务、过程、原则和方法。

3、能运用教育的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理念来分析和解决教育的现实问题。

考查内容

一、教育学概述

(一)教育学的对象和任务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教育学的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探讨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艺术,指导教育实践。

(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教育学的萌芽、教育学的独立、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教育学的理论深化等阶段有代表性、有影响的教育家、教育著作、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

二、教育的概念

(一)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有目的地培养人,是教育这一社会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是教育的本质特点。

(二)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系统等要素的涵义、地位和作用。

(三)教育的历史发展

古代教育的特点;现代教育的特点。

(四)教育概念的界定

广义教育;狭义教育。

三、教育与人的发展

(一)人的发展概述

人的发展涵义;人的发展特点;人的发展的规律性。

(二)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

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个体的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三)教育对人的发展的重大作用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主要通过文化知识的传递来培养人;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

四、教育与社会发展

(一)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与影响。

(二)教育的社会功能

1、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

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的政治功能;教育的文化功能;教育的生态功能。

2、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

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的涵义;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在当代的重要意义。

3、教育的社会功能与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三)教育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

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科教兴国与国兴科教。

五、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概述

教育目的的概念;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和内容结构。

(二)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三)我国的教育目的

1、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坚持全面发展;培养独立个性。

2、我国教育目的的实现

普通中小学的性质与任务;普通中小学教育的组成部分;体育、智育、德育、美育和综合实践活动等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六、教育制度

(一)教育制度概述

教育制度的含义和特点;教育制度的历史发展。

(二)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双轨学制;单轨学制;分支型学制;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变革。

(三)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

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演变;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态;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

七、课程

(一)课程概述

课程及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教科书等概念;课程理论的发展;课程发展上论争的几个主要问题。

(二)课程设计

课程目标的设计;课程内容的设计。

(三)课程改革

世界各国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

八、教学(上)

(一)教学概述

教学的概念;教学的意义;教学的任务。

(二)教学过程

1、教学过程的性质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教学过程必须以交往为背景和手段;教学过程也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追寻与实现价值目标的过程。

2、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

传授/接受教学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问题/探究教学学生获取知识的基本阶段。

3、教学过程中应当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关系;智力活动与非智力活动的关系;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的关系。

(三)教学原则

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理论联系实际、直观性、启发性、循序渐进、巩固性、发展性、因材施教等教学原则的涵义和要求。

九、教学(下)

(四)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概述

教学方法及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模式、教学策略等概念;教学方法的选择。

2、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演示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讨论法、研究法等教学方法涵义和要求。

(五)教学组织形式

1、教学组织形式概述

个别教学制;班级上课制;分组教学制。

2、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与辅助组织形式

3、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备课;上课;课后教导工作;教学评价。

(六)教学评价

1、教学评价概述

教学评价的概念;教学评价的意义;教学评价的种类。

2、教学评价的原则与方法

3、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

4、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

十、德育

(一)德育概述

德育的概念;德育的特点;德育的功能;德育的任务和内容。

(二)德育过程

德育过程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信意行的过程;德育过程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

(三)德育原则

理论和生活相结合、疏导、长善救失、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因材施教、在集体中教育、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等德育原则的涵义和要求。

(四)德育途径与方法

1、德育途径

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劳动与其他社会实践、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学校共青团和少先队活动、心理咨询、班主任工作等途径。

2、德育方法

说服、榜样、锻炼、修养、陶冶、奖惩等方法的涵义和要求。

十一、班主任

(一)班主任工作概述

班主任工作的意义与任务;班主任素质的要求。

(二)班集体的培养

班集体的教育功能;班集体与学生群体;集体的发展阶段;培养集体的方法

(三)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了解和研究学生;教导学生学好功课;组织班会活动;组织课外活动、校外活动和指导课余生活;组织学生的劳动;通过家访建立家校联系;协调各方面对学生的要求;评定学生操行;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与总结。

十二、教师

(一)教师劳动的特点、价值与角色扮演

1、教师劳动的特点

教师劳动的复杂性;教师劳动的示范性;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教师劳动的专业性。

2、教师劳动的价值

教师劳动的社会价值;教师劳动的个人价值;正确认识和评价教师的劳动。

3、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4、教师职业的角色扮演

教师的“角色丛”;教师角色的冲突及其解决;社会变迁中教师角色发展的趋势。

(二)教师的素养

高尚的师德;宽厚的文化素养;专门的教育素养;健康的心理素质。

(三)教师的培养与提高

教师的培养和提高的紧迫性;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的过程;培养和提高教师素养的主要途径。

十三、学校管理

(一)学校管理概述

学校管理的概念;学校管理的构成要素;学校管理体制;校长负责制。

(二)学校管理的目标与过程

学校管理目标;学校管理过程的基本环节及其相互关系。

(三)学校管理的内容和要求

教学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总务管理。

(四)学校管理的发展趋势

学校管理法治化;学校管理人性化;学校管理校本化;学校管理信息化。

主要参考书:

王道俊、郭文安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

3中国教育史

考查目标

1、系统掌握中国教育史的基本知识,把握教育思想演变、教育制度发展、教育实施进程的基本线索,特别是主要教育家的教育思想、重要的教育制度、重大的教育事件。

2、认真阅读和准确理解有关中国教育史的基本文献,特别是其中的代表性材料,培养严谨、踏实的学风,掌握学习教育历史的基本方法。

3、能够运用教育史学的基本原理分析、评价中国历史上的教育现象,探讨有益于现实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理论启示。

4、通过历史上教育人物矢志探索教育的精神,培养热爱教育事业、热爱祖国和人民的情感。

考查范围

一、西周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教育的形成

“学在官府”;大学与小学;国学与乡学;家庭教育;“六艺”。

二、私人讲学的兴起与传统教育思想的奠基

1、私人讲学的兴起

私人讲学兴起;诸子百家的私学;齐国的稷下学宫。

2、孔丘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创办私学与编订“六经”;“庶、富、教”:教育与社会发展;“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教育与人的发展;“有教无类”与教育对象;“学而优则仕”与教育目标;以“六艺”为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行结合;论道德教育;论教师;历史影响。

3、孟轲的教育思想

思孟学派;“性善论”与教育作用;“明人伦”与教育目的;人格理想与修养学说;“深造自得”的教学思想。

4、荀况的教育思想

荀况与“六经”的传授;“性恶论”与教育作用;以培养“大儒”为教育目标;以“六经”为教学内容;“闻见知行”结合的教学方法;论教师。

5、墨家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农与工肆之人”的代表;“素丝说”与教育作用;以“兼士”为教育目标;以科技知识和思维训练为特色的教育内容;主动、创造的教育方法。

6、法家的教育思想

“人性利己说”与教育作用;禁私学;“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7、战国后期的教育论著

《大学》:“三纲领”、“八条目”;《中庸》:“尊德性”与“道问学”、学问思辨行;《学记》:学制与学年、教育教学的原则与方法、教师。

三、儒学独尊与读经做官教育模式的形成

1、“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立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太学以养士;实行察举,任贤使能。

2、封建国家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

经学教育;太学;鸿都门学;郡国学。

3、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对贤良策》与三大文教政策;论人性与教育作用;论道德教育。

四、封建国家教育体制的完备

1、魏晋南北朝官学的变革

西晋的中央官学;南朝宋的中央官学;北魏的中央官学。

2、隋唐学校教育体系的完备

文教政策的探索与稳定;中央政府教育管理机构确立;中央和地方官学体系完备;学校教学和管理制度严格;私学发展;学校教育制度的特点。

3、科举制度的建立

科举制度的产生与发展;考试的程序、科目与方法;科举制度与学校的关系;科举制度的影响。

4、颜之推的教育思想

颜之推与《颜氏家训》;论士大夫教育;论家庭教育。

5、韩愈的教育思想

道统说与师道观;“性三品说”与教育作用;论人才的培养与选拔。

五、理学教育思想和学校的改革与发展

1、科举制度的演变与学校教育的改革

科举制度的演变;学校沦为科举附庸;宋代“兴文教”政策;“苏湖教法”;北宋三次兴学与“三舍法”;积分法;“六等黜陟法”;“监生历事”;社学。

2、书院的发展

书院的产生与发展;《白鹿洞书院揭示》与书院教育宗旨;东林书院与书院讲会;诂经精舍、学海堂与书院学术研究;书院教育的特点。

3、私塾与蒙学教材

私塾的发展、种类和教育特点;蒙学教材的发展、种类和特点。

4、朱熹的教育思想

朱熹与《四书章句集注》;“明天理,灭人欲”与教育的作用、目的;论“大学”与“小学”;“朱子读书法”。

5、王守仁的教育思想

“致良知”与教育作用;“随人分限所及”的教育原则;论教学;论儿童教育。

六、早期启蒙教育思想

1、倡导新的教育主张

“公其非是于学校”与学校的作用;“日生日成”的人性与教育;义利合一的教育价值观。

2、颜元的学校改革思想

颜元与漳南书院;“实德实才”的培养目标;“六斋”与“实学”教育内容;“习行”的教学方法。

七、中国教育的近代转折

1、教会学校的举办和西方教育理念的引入

英华书院与马礼逊学校;教会学校的发展;“学校与教科书委员会”与“中华教育会”;教会学校的课程。

2、洋务教育的创立和发展

洋务学堂的兴办、类别与特点;京师同文馆;福建船政学堂;幼童留美与派遣留欧。

3、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教育思想

“中体西用”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张之洞与《劝学篇》;“中体西用”思想的历史作用和局限。

八、近代教育体系的建立

1、维新派的教育实践

兴办学堂;兴办学会与发行报刊。

2、“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

创办京师大学堂;书院改办学堂;改革科举制度。

3、康有为的教育思想

维新运动中的教育改革主张;《大同书》的教育理想。

4、梁启超的教育思想

“开民智”、“伸民权”与教育作用;培养“新民”的教育目的。

5、严复的教育思想

“鼓民力”、“开民智”、“兴民德”的“三育论”;“体用一致”的文化教育观。

6、清末教育新政与近代教育制度的建立

“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的颁布;废科举,兴学堂;建立教育行政体制;确定教育宗旨;留日高潮与“庚款兴学”。

九、近代教育体制的变革

1、民国初年的教育改革

制定教育方针;颁布“壬子癸丑学制”。

2、蔡元培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改革北京大学的教育实践;教育独立思想。

3、新文化运动影响下的教育思潮和教育运动

新文化运动抨击传统教育促进教育观念变革;平民教育运动;工读主义教育运动;职业教育思潮;勤工俭学运动;科学教育思潮;国家主义教育思潮。

4、学校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验

现代西方教学理论在中国的传播;设计教学法;“道尔顿制”;“文纳特卡制”。5、1922年“新学制”

“新学制”的产生过程;“新学制”的标准和体系;“新学制”的特点;“新学制”的课程标准;“新学制”评价。

6.收回教育权运动

教会教育的扩张与变革;收回教育权运动。

十、南京国民政府的教育建设

1、教育宗旨与教育方针的变迁

党化教育;“三民主义”教育宗旨;“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教育方针。

2、教育制度改革

大学院和大学区制的试行;“戊辰学制”的颁行。

3、学校教育的管理措施

训育制度;中小学校的童子军训练;高中以上学生的军训;颁布课程标准,实行教科书审查制度;实行毕业会考。

4、学校教育的发展

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抗日战争时期的学校西迁。

十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教育

1、新民主主义教育的发端

工农教育;湖南自修大学;上海大学;农民运动讲习所;李大钊的教育思想;恽代英的教育思想。

2、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的形成

苏维埃文化教育总方针;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方针。

3、革命根据地的干部教育

干部在职培训;干部学校教育;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

4、革命根据地的群众教育和学校教育

群众教育;根据地的小学教育;解放区中小学教育的正规化;解放区高等教育的整顿与建设。

5、革命根据地教育的基本经验

教育为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依靠群众办教育。

十二、现代教育家的教育探索

1、杨贤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

论教育的本质;“全人生指导”与青年教育。

2、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与实践

职业教育的探索;职业教育思想体系。

3、晏阳初的乡村教育试验

“四大教育”与“三大方式”;“化农民”与“农民化”。

4、梁漱溟的乡村教育建设

乡村建设和乡村教育理论;乡村教育的实施。

5、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与实践

生活教育实践:晓庄学校、山海工学团、“小先生制”;“生活教育”思想体系。

6、陈鹤琴的“活教育”探索

儿童教育和“活教育”实验;“活教育”思想体系。

主要参考书:

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王炳照等著:《简明中国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外国教育史

考查目标

1、掌握外国教育思想和制度发展的基本史实,了解重要的教育思想家、重要的教育制度和重大的教育事件,理解教育历史发展的线索。

2、了解外国教育史的基本文献,认真阅读和理解国外名著。

3、能运用历史方法和知识分析教育现象。

4、通过外国历史上教育人物矢志探索教育的精神,培养热爱教育

事业、热爱祖国和人民的情感。

考查范围

一、古希腊教育

(一)古风时代的教育

斯巴达教育。雅典教育。

(二)古典时代的教育

1、“智者派”的教育活动与观念。

2、苏格拉底的教育活动与思想:美德即知识;“苏格拉底方法”。

3、柏拉图的教育活动与思想:学园;学习即回忆;《理想国》。

4、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活动与思想:吕克昂;灵魂论;自由教育。

二、古罗马教育

(一)共和时期的罗马教育

(二)帝国时期的罗马教育

(三)古罗马的教育思想

1、西塞罗的教育思想

2、昆体良的教育思想

三、西欧中世纪教育

(一)基督教教育

1、基督教教育的机构与内容

2、基督教教育的特点

(二)世俗教育

1、宫廷学校

2、骑士教育

3、城市学校与行会学校

4、中世纪大学

(三)拜占庭和阿拉伯教育

1、主要教育机构

2、历史影响

四、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

(一)人文主义教育家

1、弗吉里奥;

2、维多里诺;

3、伊拉斯谟;

4、莫尔;

5、蒙田

(二)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影响和贡献

五、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一)新教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1、马丁·路德的教育实践与思想

2、加尔文的教育实践与思想

(二)天主教教育

1、耶稣会学校

六、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教育发展

(一)英国教育的发展

公学;贝尔-兰开斯特制;1870年《初等教育法》(福斯特法);《巴尔福教育法》;《哈多报告》;《1944年教育法》;《1988年教育改革法》。

(二)法国教育的发展

启蒙运动时期国民教育设想;《帝国大学令》与大学区制;《费里教育法》;《郎之万一瓦隆教育改革方案》;1959年《教育改革法》。

(三)德国教育的发展

国民教育的兴起;巴西多与泛爱学校;实科中学;柏林大学与现代大学制度的确立;德意志帝国与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教育;《改组和统一公立普通学校教育的总纲计划》。

(四)俄国及苏联教育的发展

彼得一世教育改革;《国民学校章程》;苏联建国初期的教育管理体制改革;(2)《统一劳动学校规程》;20世纪20年代的学制调整和教学改革实验;20世纪30年代教育的调整、巩固和发展。

(五)美国教育的发展

殖民地普及义务教育;贺拉斯·曼与公立学校运动;《莫雷尔法案》;六三三学制;初级学院运动;《国防教育法》;《中小学教育法》;生计教育;恢复基础运动;《国家在危机中》。

(六)日本教育的发展

明治维新时期教育改革;军国主义教育体制的形成和发展;《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20世纪70-80年代的教育改革。

七、欧美教育思想的发展

(一)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论教育的目的和作用;论普及教育、泛智学校、统一学制及其管理实施;论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论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

(二)洛克的教育思想

白板说;绅士教育。

(三)卢梭的教育思想

自然教育理论及其影响;公民教育理论。

(四)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

教育实践活动;论教育目的;论教育心理学化;论要素教育;初等学校各科教学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五)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道德教育理论;课程理论;教学理论;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传播。

(六)福禄贝尔的教育思想

教育适应自然原则;幼儿园;恩物;作业。

(七)斯宾塞论教育

生活准备说;知识价值论;科学教育论;课程论

(八)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教育思想

对空想社会主义教育思想的批判继承;论人的全面发展与教育的关系;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重大意义。

(九)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期的教育思潮和教育实验

新教育运动历程;新教育运动中的著名实验;梅伊曼、拉伊的实验教育学;凯兴斯泰纳的“公民教育”与“劳作学校”理论;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进步教育运动历程;昆西教学法;有机教育学校;葛雷制;道尔顿制;文纳特卡计划;设计教学法。

(十)杜威的教育思想

论教育的本质与目的;论课程与教材;论思维与教学方法;论道德教育;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

(十一)现代欧美教育思潮

改造主义教育;要素主义;永恒主义;新行为主义教育;结构主义教育;终身教育思潮;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潮。

(十二)苏联教育思想

马卡连柯的教育思想;凯洛夫教育学体系;赞科夫的教学理论;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

主要参考书目:

张斌贤主编,王晨副主编:《外国教育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

5教育心理学

考查目标

1、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及趋势,理解和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对学校教育工作的启示。

2、运用教育心理学的基本规律和主要理论,说明和解释有关教育现象,解决有关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

考查范围

一、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二)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与趋势

教育心理学的起源、发展过程、研究趋势

二、心理发展与教育

(一)心理发展及其规律

心理发展的内涵;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人格发展的一般规律;心理发展与教育的关系。

(二)认知发展理论与教育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认知发展的实质;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认知发展的阶段;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

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心理发展的本质;教学与认知发展的关系。

认知发展理论的教育启示。

(三)人格发展理论与教育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人格发展理论的教育含义。

(四)社会性发展与教育

社会性发展的内涵;亲社会行为的发展阶段、影响因素与习得途径;攻击行为及其改变方法;同伴关系的发展及培养。

(五)心理发展的差异性与教育

认知差异与教育;人格差异与教育;性别差异与教育。

三、学习及其理论

(一)学习的内涵与分类

学习的实质;学习的种类;学生学习的特点。

(二)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

桑代克的联结说;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说;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说;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及其教育应用。

(三)认知派的学习理论

布鲁纳的认知一发现说:认知学习观;结构教学观;发现学习。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说: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和条件;认知同化理论与先行组织策略;接受学习的界定及评价。

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学习阶段及教学设计。

(四)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

罗杰斯的自由学习观,学生中心的教学观。

(五)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取向;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知识观、学生观、教学观;认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应用;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应用。

四、学习动机

1、学习动机的实质及作用

学习动机的内涵、学习动机的分类;学习动机的作用。

2、学习动机的主要理论

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学习动机的需要层次理论;学习动机的认知理论:期望一价值理论;成败归因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自我价值理论。

3、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

五、知识的学习

(一)知识及知识获得的机制

知识含义及其类型;知识获得的机制:陈述性知识获得的机制;程序性知识获得的机制。

(二)知识的理解

知识理解的类型;知识理解的过程;影响知识理解的因素。

(三)知识的整合与应用

知识的整合:记忆及其种类;遗忘的特点与原因;促进知识整合的措施;知识的应用与迁移:知识应用的形式;知识迁移的种类与理论;促进知识应用与迁移的措施。

六、技能的形成

(一)技能及其作用

技能及其特点;技能的类型;技能的作用。

(二)心智技能的形成与培养

心智技能的原型模拟;心智技能的形成过程;心智技能的培养方法。

(三)操作技能的形成与训练

操作技能的主要类型;操作技能的形成过程;操作技能的训练要求。

七、学习策略及其教学

(一)学习策略的性质与类型

学习策略的概念;学习策略的结构。

(二)认知策略及其教学

注意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复述策略;编码与组织策略。

(三)元认知策略及其教学

元认知及其作用;元认知策略。

(四)资源管理策略及其教学

时间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学业求助策略

八、问题解决能力与创造性的培养

(一)有关能力的基本理论

传统智力理论:二因素理论,群因素论,流体智力与晶体智力理论,.智力结构理论;加登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斯滕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

(二)问题解决的实质与过程

问题解决的内涵;问题解决的心理过程。

(三)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知识经验、个体的智能与动机、问题情景与表征方式、思维定势与功能固着、原型启发与酝酿效应;有效问题解决者的特征;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措施。

(四)创造性及其培养

创造性的内涵;创造性的心理结构;创造性的培养措施。

九、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

(一)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的实质

社会规范学习的含义与特点;品德发展的实质。

(二)社会规范学习的心理过程

规范学习的心理过程:遵从、认同、内化。

(三)品德的形成过程与培养

影响品德形成的因素;道德认知的形成与培养;道德情感的形成与培养;道德行为的形成与培养。

(四)品德不良的矫正

品德不良的含义与类型;品德不良的成因分析;品德不良的纠正与教育。

十、心理健康及其教育

(一)心理健康的内涵

心理健康的实质、标准;中小学生常见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关系。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专题训练;咨询与辅导;学科渗透。

主要参考书:

1、张大均主编:《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

2、陈琦、刘儒德主编:《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1.333教育综合大纲 1.1考查目标 1.2考试形式

2教育学原理 2.1考查目标 2.2考查内容

3中国教育史 3.1考查目标 3.2考查范围

4外国教育史 4.1考查目标 4.2考查范围

5教育心理学 5.1考查目标 5.2考查范围

333教育综合参考书见凯程网站。

311教育学考研参考书:(统考311)(凯程教育学专家审定。)

教育学原理:

1.《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凯程推荐必读)

2.《当代教育学》袁振国,教育科学出版社

3.《教育学》王道俊,人民教育出版社

下载311教育综合大纲word格式文档
下载311教育综合大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综合英语2011大纲

    《综合英语》考试大纲 一、考试基本要求 考生应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并具备一定的语言运用能力。具体要求如下: 1.词汇:认知词汇约5500-6000左右,熟练掌握其中2500左右常用词......

    综合实践 大纲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

    2018年中小学教育综合知识考试大纲

    2018年中小学教育综合知识考试大纲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坚持立德树人,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学科关键能力......

    西北师大地理教育综合考试大纲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地理教育综合》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641) 学院名称(盖章):教育学院 学院负责人(签字): 编制时间:2013年9月5日 1 西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地理教育综合......

    2017年教育硕士333教育学综合考研大纲

    权威师资优质教学博仁考研www.xiexiebang.com 2017年教育硕士333教育学综合考研大纲 随着新年的脚步越来越接近,备考2017年教育学专硕研究生的同学们开始准备起来,对于考研的......

    2015年福建省幼儿园教师教育综合考试大纲

    漳州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2015年福建省幼儿园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 教育综合知识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福建省幼儿园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是符合招聘条件的考生参......

    2014安徽省教师招聘教育理论知识综合考试大纲

    2014年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统一笔试中学教育综合知识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为全省统一组织的公开性选拔考试,是落实“省考、县管、......

    研究生入学考试637语文教育综合考试大纲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语文教育综合》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637 ) 学院名称(盖章):教育学院学院负责人(签字):编制时间:2013年9月5日“语文教育综合”考试大纲 “语文教育综合”考试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