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名师的教学智慧:由课释理: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陈成龙)
由课释理:真语文名师的教学智慧
陈成龙 《语文建设》
探索语文教学改革,光有理论上的倡导是不够的,如果有一些对正确的教育理念理解比较好的名师走在前面,用他们的教学课例向广大语文教师进行具体诠释,那么正确的教育理念就变得有可操作性,语文教学改革推进的速度也就快了。名师执教示范课是探讨教学规律、研究教学方法、推广教学经验的一种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具有很高的教学示范价值。
贾志敏、张赛琴、余映潮、黄厚江都是真语文这面旗帜下的名师。在两年多的时间里,语文出版社举办的多次真语文大型活动中,四位老师执教示范课,用教学课例向听课者诠释了语文是什么,语文教学的本质与规律是什么,语文课应该怎么教。听课者在品味那些具体可感的教学内容、流程以及细节的过程中,体悟执教者渗透其中的教学思想、教学个性及其专业素养等。
下面我们就通过对四位老师具体教学课例的解析,来汲取他们的教学智慧。
一、教学目标紧扣语文能力
叶圣陶曾说过:‚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所谓教师的主导作用,盖在善于引导启迪,使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受。‛叶老的这番话指出,语文教学要以培养学生语文能力为旨归。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真正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打下良好而坚实的基础。
贾志敏老师在执教《卖鱼的人》时,就是围绕培养学生语文能力这个核心目标,时时让学生进行语文能力的训练。例如,在讲到卖鱼的人挨家挨户把鱼挂到买鱼的人屋檐下,而买鱼的人却不讲价钱毫不迟疑地把钱给卖鱼的人时,学生懂得了其中原因为卖鱼的人是诚信的人。那么诚信的意思是什么呢?这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有点难度,有必要做些拓展,于是就有了下面这个教学片段:
师:什么叫诚信? 生:诚实守信。
师:由诚信的反义词来解释诚信,如诚信反义词是骗人,那么诚信就是不骗人。生:诚信就是不蒙人。师:表示诚信的成语有谁知道? 生:一诺千金。生:童叟无欺。
生: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师:用这些词或者句解释诚信都对。我们来用一点高级的、诗意的、深刻的语言。有一个同学说,诚信,是通向成功之路的一张名片,拥有诚信就拥有成功。现在每个同学尝试用诗意一点的语言来解释诚信。谁说?
生:诚信是通过高尚之门的一把金钥匙。师:真好。还有吗?
生:诚信是我们通往成功的一座灯塔。师:还有吗?
生:诚信是我们渡过茫茫大海的一条航路。
师:诚信就是真实守信、童叟无欺;就是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结合刚才我们各种各样的解释,写300字以内的短文。
学生写完之后在班上交流,有学生说:‚诚信是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谁获得了诚信就是获得了一座宝塔,获得了打开成功之门的一把钥匙。诚信是我们在茫茫大海中的一艘小艇,诚信是我们在人生道路上的一盏指路明灯。‛有学生说:‚诚信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美德,谁拥有了诚信谁就通往了成功之路,谁拥有了诚信谁就将获得光辉的人生。‛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把对词语‚诚信‛的理解作为训练线索,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对词语的理解逐步深入。教师努力创设民主、宽松的教学气氛,把学生作为生动活泼的个体看待,让学生进入文本的语言文字中去读、说、写,去体会、感受、领悟、品味,进行语文实践,从而提高语文能力。
二、精妙设计基于精研文本
对于语文教学来说,一个完整的教学活动,包含文本解读、教学设计、执教三个环节,这三个方面的能力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条件。网络为语文教师搜集资料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凭借网络可以了解到许多专家对文本的解读,可以看到许多优秀教师对同一篇课文的不同设计。这些解读和教学设计固然会给学习者以启发,但要真正读懂文本,理解教材,设计好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案,还得靠执教者本身。在四位真语文名师所执教的示范课中,听课者总能看到他们在精研文本的基础上所做的精妙设计。
余映潮老师执教《口技》,他拎出一个‚善‛字,问:‚文中口技表演者‘善’在何处,文章怎样写‘善’?‛在学生对文章内容有一定了解的情况下,要求学生用‚善在,他写出了 ‛说一句话,使学生理解口技表演者的声音有大有小,有高有低,有动有静,有远有近,有分有合,有疏有密,有点有面,有张有弛。一节课以一‚善‛字立骨,教学层次异常分明。
教学都德的《最后一课》,许多老师都会平实地提问‚韩麦尔先生是一个这样的人‛,对韩麦尔先生的评价往往也只限于‚爱国者‛‚普通人‛,而余映潮老师对韩麦尔先生形象的认识就丰富得多,在他的启发下学生对韩麦尔先生的认识也就更加立体化。他们总结出韩麦尔是一个可怜的人,是一个原先不负责任的人,是一个严厉的人,是一个普通的人,是一个爱国的人,是一个形象高大的人……并能用文中的材料来验证。一篇简短浅显的小说,一个看似已经定性的人物,呈现出了丰富性。这也给听课者许多启发:要上好课就要进行个性化的教学设计,而要使教学设计巧妙,首先就要钻研文本,对文本有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三、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
黄厚江老师极力主张:语文就是语文,要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语文课从内容与方法上都要紧扣语文,不要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历史课、故事课。他在教学中,也正是这样做的。
黄老师执教《孔乙己》,在学生熟读课文之后,他提示学生说,在《孔乙己》一文中,鲁迅别出心裁地花了很多笔墨写孔乙己的手,现在请大家一起到小说里去找一找,并画上标记,在有想法的地方还可以写上评点。于是学生有目的地‚找手‛,圈画;交流‚找手‛的成果,并说出文中写‚手‛处所起的作用。接着,黄老师再提问:哪处手的动作最能体现孔乙己的性格?引导学生由孔乙己的‚手‛进入孔乙己的心,加深对孔乙己性格、命运的理解。之后,黄老师要求学生找一找小说中哪个地方还可以写手,于是学生完全进入了文本与鲁迅先生一起塑造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
黄老师执教《阿房宫赋》,设计了这样一道填空题:‚阿房之宫,其形可谓 矣,其制可谓 矣,宫中之女可谓 矣,宫中之宝可谓 矣,其费可谓 矣,其奢可谓 矣,其亡可谓 矣‛,要求学生在横线处填上一个适当的字,学生填空的过程就是熟悉课文、对课文内容进行概括的过程。在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了解之后,他又设计了一段用文言写的读后感:‚贯古今之成败,成,人也,非天也;败,亦人也,非天也。成败得失,皆由人也,非关天也。得失之故,归之于天,亦惑矣!‛让学生把这段读后感与原文末尾作者议论性的感言相比较,说说采用哪一种更好,并说明理由。此时学生已不是简单停留在对原文的认识之上,而是又有了拓展与延伸。
在上面两个教例中,教师所选择的教学内容简约但不简单,具有以简驭繁、以少胜多的作用,所选择的教学突破口、所设计的教学问题及问题链切合学生实际,能引起学生思考并进行语文实践。
四、准确定位教师角色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语文课程标准虽然指明教师的定位与作用,但在具体教学中,许多教师还是感到很困惑,他们的目光还是很茫然,往往情不自禁地发出‚语文教师在学生的学习中究竟扮演什么角色‛的疑问。一旦进入这四位名师的课堂,这种困惑就会烟消云散。在四位名师的课堂上,他们或充当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或充当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或充当与学生平等交流的合作者。他们根据教学的需要娴熟地转换身份,营造融融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平等交流,愉快学习。
张赛琴老师执教《学写人物特点》时,要求学生抓住特征来描写某个人的脸,那么以谁的脸为描写对象呢?如果是年轻教师,他们往往很乐意充当‚模特‛,而一个六十来岁的老教师会乐意充当学生的‚模特‛吗?只见张老师很自然地说:这节课同学们来写我的脸,你们看,张老师的脸的特点在哪里?谁一眼能看出来?接着,张老师让学生写其他同学的脸,写学生本人的脸,然后让学生根据描写内容去找‚脸‛,再要求学生把读‚脸‛找‚脸‛时的心理活动、动作写出来。有的学生写的脸别人找不到,丢‚脸‛了,那么丢‚脸‛的原因是什么,张老师又启发学生寻找原因。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真正转变了观念,给自己的角色定准了位,恰当地扮演了学生学习的合作者、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教师用平等对话的方式,用充满感情的话语和行为,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受到熏陶、感染、激励,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学生自然也就学得更主动、快乐、有效了。
此外,名师执教示范课也是一种师德的示范。贾志敏老师说:‚我这辈子只做一件事,就是研究语文,研究课堂,研究学生。‛贾老师已经七十多岁了,但他矢志语文教学改革的热情丝毫没有减弱。他坦言每次上公开课都精心准备,不敢有丝毫懈怠,都力求给听课人更多的启发。张赛琴老师也已六十多岁了,但她的每节示范课与每次评课都给真语文活动的参与者如沐春风的感觉。这些名师用他们的行为把志存高远、爱岗敬业、锐意进取、孜孜不倦、终身学习的师德规范具体地展示在听课者面前,使听课者心里有学习的榜样,欣欣然而向往之。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听课的‚粉丝‛中有许多人将来也会成为骨干教师,成为学科带头人,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俗话说:一个典型的事例往往胜过一打的理论。同样的道理,一节好课往往胜过许多高深的理论。因此,我们盼望有更多像贾志敏、张赛琴、余映潮、黄厚江这样的真语文大师,用他们的课例诠释正确的语文教育理念,引领更多的语文教师前行。
第二篇:在语文名师教学智慧的探寻过程中
在语文名师教学智慧的探寻过程中
在语文名师教学智慧的探寻过程中,当刚一接触到虞大明老师,我们就被他的课堂《珍珠鸟》以及《麦哨》而感动。凡是听过他的语文课的人,没有不为之动容的。那么,虞大明老师的语文课的魅力是什么?我带着强烈的探索之心,走进了一个追求美与大气灵动相融合的语文课堂天地,在尽情领略动人的教学艺术中,顿然发现张万化老师的《务实 创新 大气 灵动——虞大明课堂教学风格谈》,这篇文章以其独具一格的深层视角,精笔写透了虞大明课堂教学的魅力特色及其生成之根基,也许被虞大明老师的课堂教学灵动之美与大气风度所诱引,我迫不及待地打开了这篇文章,看一看张化万老师是如何解读虞大明课堂教学魅力及其生成特点的。
虞大明孜孜不倦追求的是什么?是“务实创新,大气灵动”的教风。创新是他语文教学的一贯追求。他是一个不安现状的人。从不愿意吃别人嚼过的馍,再好的风景他也绝不留恋。1999 年下半年,得知他要上《景阳冈》,导师把刚在厦门成功演绎的设计给他。然而他另辟蹊径,大胆创新,在导师和师姐们的智慧碰撞和合作中,他让孩子采用标图写关键词,仿写章回小说标题等等个性化的方法,梳理概括文本内容;以学生喜闻乐见的说书的方式示范朗读和复述;和学生一起商量为武松填写“人才自荐表”。《景阳冈》火了,博得一片叫好声。
他盼望创新成功,但不喜欢将一个成功的课满世界地上。他愿意出新。《庐山云雾》,他采用“对手法”。老师装糊涂,让学生在“子教三娘”的情境下,和老师互动过招,自主积极地学会课文。满场的青年才俊们赞口不绝。但他根据学校教育技术的配置,又设计了让学生合成解说音乐图片的庐山云雾音乐风光片的合作学习新版本。光《庐山云雾》一课,他就有五个特点鲜明的版本。这不是玩弄小聪明,这是为不同学生设计的最适合他们学习的语文课堂。他是本色教师,他又希望成为全能教师。
大气是虞大明又一个显著特点。他的语文课堂,稀疏处可让学生天马行空,充分展示童心、童真、童趣;细密处又让学生感受引领的真诚、训练的慎密、帮助的细心。他的课很少有刀凿斧砍的痕迹,却常可见他整体设计的大气流畅、行云流水。在课堂上,时常可见学生发生“状况”时,大明老师从容应变的生动隽美,那似乎不经意的教学动作中透出的是难能可贵的教育智慧。大明老师的大气还表现在善于听取他人的评说。教学是最个性化的事,婉言拒绝别人,其实太容易了。但他不是,他很愿意听到不同意见和建议,哪怕是并不正确的批评,哪怕是在一千多人的评课剧场。静心想想,何必怕他人议论纷纷?自己对语文教学有想法很重要,能真心倾听别人的想法,并善于内化为新思想更重要。我想虞大明有这个愿望和习惯。灵动是虞大明课堂随处可见的“特色音符”。潇洒幽默的课堂应对,贴切精妙的课件辅助,富有层次的作业设计时常让人眼睛一亮。课堂的灵动,不仅仅是一种机智,更是他对儿童的宽容和呵护。他执教《五彩池》,在指导朗读时,他发现学生表情严肃,便问:“见到如此美丽神奇的景色,你们激动吗?激动时你们往往会怎么样?” 出乎意料,第一个学生竟说:“我会哭。”在全场的惊愕中,大明老师笑着俯下身,亲切地说:“哭是激动的最高境界,就像在奥运赛场上,看到五星红旗徐徐升起,每个中国人都会激动得热泪盈眶。但是,一般说来,激动的时候,脸上都是笑眯眯的。来,请大家露出灿烂的笑容,把这个句子读好。”教师的机智让孩子峰回路转。这只是他教学中千百个灵动瞬间的剪影。
务实是虞大明最重要最本质的特点。他的课堂是真实的,教风是朴实的,训练是扎实的。教学的创新、大气和灵动,假如远离为了学生语文学习这个最基本的目的,将变得毫无意义。不论是《台湾蝴蝶甲天下》中的朗读法——让学生用有滋有味的句群朗读表达对文本的理解,突出台湾蝴蝶的特点,还是在《共有名字》中运用的师生合作表演激发探究兴趣,“轻轻松松”发展语言,锤炼思维,从而理解文本,感悟共有名字所带来的乐趣、同情与关怀,决定虞大明取舍的是学生语文学习的效果,而不是作秀、煽情的“剧场效应”。他追求的是用语文的方法解决学生语文学习的实际问题,摒弃学生课堂中无障碍无差错的完美“演出”。
务实、创新、大气、灵动,是虞大明对理想语文的价值追求。时代不会亏待像虞大明这样将生命赋予事业和孩子的人。“春风得意马蹄疾,不需扬鞭自奋蹄。”我也相信,处在生命与工作最好时期的虞大明们会马不停蹄,为理想的语文教学踩出一条充满生机的新路来。
第三篇:语文教学---这堂课,你“教什么”?
这堂课,你“教什么”?
——关于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确定
浙江省天台平桥中学 何丹丹
【摘要】就选进教材的文章而言,它的被选择性就决定了其本身作为教学内容的指向性。因此,按照一定的指向确定课堂的教学内容,才能使课堂教学不随意、盲目。在此,笔者以肖培东老师的三堂课为例分别从文体指向、专题指向和内容指向三个方面来进行阐释。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内容
文体指向
专题指向
内容指向
前有王荣生教授的“合宜的教学内容是一堂好课的最低标准”,后有郑桂华教授的“‘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这些振聋发聩的话语无一不在揭示当下语文教学的弊端:盲目追求“教学模式”,甚至是个人“教学艺术”表演,从而忽视课堂教学内容的确定。
问一个最简单的问题:在每一次备课的时候,我们是否关注过自己要教什么,并且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教这些内容?不容乐观的是,我们发现我们在拿到一篇课文的时候,想得更多的是“怎么教”,而非“教什么”。当方法重于内容,如吃饭时,当“怎么吃”比“吃什么”更重要时,这个世界就颠倒了。
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教师的指向性决定了学生的指向性。而就选进教材的文章而言,它的被选择性就决定了其本身作为教学内容的指向性。因此,只有按照一定的指向性确定课堂的教学内容,才能使课堂教学不随意、盲目,以最终体现出语文课存在的价值。就肖培东老师的三堂课而言,我暂且把这指向性作三个方面来理解:文体指向、专题指向和内容指向。
一、文体指向
文本是人们自我意识的表达,而这种表达所呈现出来的外在的媒介就是文体。文体不同,阅读的方法必然也是不尽相同的。王荣生教授曾说:“阅读诗歌、戏剧、小说,有不同的方法;阅读古典小说、现代小说,也有不同的方法。也就是说,每次阅读都要运用适合于这种文本体式的阅读方法。”由此,作为引导学生阅读的课堂教学也必然应有其特定的指向。
在2012年长三角语文教育论坛中肖老师上了蔡元培先生的《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一课后说:“这是一篇演讲词,我就想体现‘演讲’,就想把它上成一堂‘演讲’的语文课。”
对此,我内心感到深深的震撼。是的,曾几何时,我们举着人文教育的旗号,1 对类似的课是“充分挖掘,广泛拓展”。我们旁征博引,企图借着类似的文章来让学生树立理想,寻求未来。在我们唾沫横飞或者让学生进行所谓的“合作探究”的背后,我们竟然忘了一个最简单的事实:我们要上的是语文课。语文课,这不是班会课,也不是历史课,或者政治课。语文课,它有它自己的指向,它有它本身所特定的使命。如果把“语文课”比作一个人,那么他肯定是一个老好人。因为他在帮助别人做了很多的时候,他自己已经置身于事外了;或者说他已经忘了自己是来干嘛的了。所幸的是肖老师在这堂课中时时提醒我们的是:我们是语文老师,我们有自己的使命。
在这堂《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的课中,肖老师始终紧扣演讲词的特点,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体悟蔡元培先生为何要如此来设计这篇演讲词。其中,在课上我们可以反复听到这些提问“为何这位同学这么快就找出了答案”“为何设计在段落最后一句或第一句”“如果在演讲现场该如何体现这句话”“为何突出‘更’”“为何强调这三件事”“为何读‘长(zhǎng)’”“为何用‘请’字”„„这些提问不管是针对字、词,还是句,我们都可以鲜明地体会到肖老师对于此文体特征——演讲词这一特点的关注。并且,作为演讲词这一特定的文体指向,肖老师几乎没有我们所谓的“深入分析,深刻体悟”,他完全就是一个导读者,他遵循着这一文本体式的规律,引导学生反复地在诵读中体悟文本的内涵以及蔡元培先生的精气神。语气、语调的把握,重音的关注,停顿的控制,在肖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读得一遍比一遍到位。此时,过多语言的分析已经完全是破坏氛围了。
有人说,演讲词有它鲜明的文体特点,我们并不否认这一点。那么我们可以回过头来想想自己以前是怎么上类似的文章的,比如《我有一个梦想》,或者说像《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样的悼词、《报仁安书》这样的书信等等,我们在备课以及上课的过程中有没有关注到它的文体特点呢?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同时也是一个散文的国度。我们的语文老师总是太感性,太容易被其中优美的语言文字所吸引,而情不自禁地深陷其中。殊不知,在我们情感泛滥的同时,却忘记了我们的生活同样需要理性。我们的学生需要理性地表达,我们的学生需要一个理性表达的容器,那就是我们的文体。所以,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在确定课堂教学内容的时候,就不能不考虑文本的文体指向。
二、专题指向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该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系统”。在此思想的指导下,我们确实看到我们所选用的教材在课程结构体系上还是比较完整的,各文章、专题的指向还是比较明确的。但是,作为一线的实施者来说,我们在教学的时候是否秉承了这样一种体系的思想呢?反观我们的语文教学,高一到高三,或者说初中到高中,有多少语文老师能明显地感受到体系,感受到梯度?
在本县“走近名师 对话课堂”研讨活动中,肖培东老师在《山羊兹拉特》一课中始终紧扣本专题话题“情感”。通过中心问题“拯救山羊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的讨论,师生围绕“情感”的双向流动诵读、讨论,再诵读、再讨论„„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围绕山羊的“咩”,师生在读中反复揣摩、探究。最后从学生得出这一声“咩”不仅仅是一个声音,更是一种品质、一种风度,我们已经明了学生对文本“情感”体悟的到位。此时,肖老师适时显现专题要点“节制胜于放纵”已是画龙点睛。无需更多的语言,专题内容已迎刃而解。
再观当天上《半张纸》的另一位老师,尽管课上得很精彩,但在专题内容上却只用了五分钟都不到的时间。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大到可以抹杀全部的失误。因为忽视专题话题,实际上就是忽视了教材编写者的编写意图,忽视了此文作为一个教材资料所承载的使命。一定意义上说,入选到教材中的文本,它有它自身的地位,这个地位是由它所处的学段、所处的专题等决定的。
同样一篇课文《老王》,在初中教材中入选了,在高中教材中同样入选。那么如果忽视其自身所处专题指向的话,这样一篇课文的意义又在哪里呢?所以语文课程也有自身的知识系统和梯度。编者在编教材的时候不是把以前的或者别人的课文顺序变一变,不是随便选几篇文章,他是有自己的编写意图的。所以,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在确定课堂教学内容的时候,就不能不考虑文本的专题指向。
三、内容指向
文本之所以入选教材,作为教材资料,我们首先应该肯定其在内容上的积极意义。古人有言曰:“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作为传承了点浪漫主义情怀的语文老师的我们,在课堂上往往是举着“阅读与鉴赏”的旗号而肆意进行所谓的剖析探究,却很少有把文本内容真正地在课堂中渗透、展现的。
在本市青语会的第十八次课堂教学研讨会上,肖老师的一堂《诲人不倦》向我们充分地展示了文本内容指向与课堂的完美融合。《诲人不倦》这一课体现了 孔子诲人不倦的教学态度,在具体教学方法上涉及了启发式教学、激励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等。肖老师在课始、课终都让学生齐读课堂后面张贴的标语“行是知之路,学非问不明。——陶行知”以引导学生体验、提问,这切合了文本内容中的“启发式教学”。由标语切入,肖老师让学生看标题提问,在学生提问过程中,肖老师不断启发诱导“要想主动出击就得主动提问”“你们引发了我太多的问题”。其中,肖老师还善意提示“不会质疑是大家最大的问题”“态度决定一切,你这样读肯定不知道这句话的意思”等,体现了文本内容的“激励式教学”。在整堂课中,肖老师围绕学生提出的问题切磋琢磨,反复讨论,充分体现了文本内容中的“讨论式教学”。诵读,我们可以听到的是在肖老师的课中不可缺少的就是诵读。在反复的诵读体验、启发诱导、切磋琢磨中,过多的分析已是多余。他言传身教,一举手一投足之间已经把文本内容尽展眼前,孔子的垂范教学、孔子诲人不倦的教学态度等等文本的内容指向在肖老师的这一课堂上是尽显无遗。
当然,有人会说,这是一堂特殊的课,它的特殊在于它本身就是讲教学方法的课,所以我们可以在课堂尽情运用。那别的课呢?我认为是一样的。如前面所说的《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在课中肖老师就让学生反复诵读文中语句,如“诸君肄业于此,或三年,或四年,时间不为不多,苟能爱惜光阴,孜孜求学,则求造诣,容有底止。”一句,在肖老师的循循善诱下学生读了起码十遍以上,一直读到学生是于心有戚戚然。恍惚间,那讲台上的肖老师俨然就是百年前的蔡元培先生,那印有龙图腾的中山装、那一条红围巾俨然就是当年的装扮。学生、听课的老师在这一声声呼告中已融进了当年那北大的讲堂。同样,在《山羊兹拉特》一课中,肖老师就“兹拉特也有一份”“兹拉特也不离开”也让学生反复诵读,读中兹拉特俨然已不是山羊,而是一个真正的人了。文本内容、读者、课堂,在此已经是融为一体,三者的相互渗透在此体现得是如此完美。
我们没有必要把文本的内容特地突出,把课上成班会课,或政治课什么的,但是内容是文本得以存在的价值。所以,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在确定课堂教学内容的时候,就不能不考虑文本的内容指向。
当然,不管是文体指向、专题指向,还是内容指向,我们在肖老师的课中看到最多的是反复诵读和引导提升,分析——这一我们常用的手段已退居幕后。一切内涵在对文字的反复诵读和揣摩中已自行显现,“体验与感悟”在这里已不是一句空话。读出文字的精髓、读出文字的精彩,这才是真正的语文。这堂课,你准备教什么?我认为我们在上任何一篇文章之前都应理性地思考一下这个问题,而非仅凭自己文人的感性而随心所欲,到头来是“乱耕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我们要理性地分析每一篇文章自身的特质,正确地对待其本身所应承担的责任,用我们的感性,更结合我们的理性,正确地面对以及承担起语文课本身的使命,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
这堂课,你实际在教什么?从肖老师的课中,我们看到的是教师对自己所教学内容的自觉意识以及教学内容的相对集中,而非“胡子眉毛一把抓,鸡肉鸡毛一锅炒”。从肖老师在课中的从容淡定,我看到了自己的局促,我看到了我们之所以局促是在于我们往往在一堂课中什么都想讲,但到头来事与愿违,我们往往什么都想涉及但往往什么都只能一带而过。
这堂课,你的学生实际在学什么?我们说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教师的指向性决定了学生的指向性。教师对教学内容定位的模糊甚至于失误,造成的是师生在课堂上的忙乱,但是师生都不知道自己在忙些什么。王荣生教授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一堂40分钟左右的课通常是十几、二三十个内容,上课东碰一下西摸一把,看起来什么都有了,其结果却是什么也没有教、什么也教不会。”这也就难怪我们的语文老师总是感觉什么文章都可以上但同时什么文章也都可以不上,我们的学生也感觉语文课上多上少没区别。久而久之,语文课也就可有可无了。因此,只有课堂教学内容相对集中,学生才能学得相对透彻,我们的教学也才能显出自身存在的价值。
你准备教什么?你实际在教什么?你的学生实际在学什么?面对一堂堂具体的语文课,面对这三个紧密关联的问题,面对肖培东老师的三堂课,笔者感触良多,于是斗胆在此写下管中窥豹之言。当然,肖老师的这三堂课给我们呈现的远不仅如此,他只是给我们在前行的路上点亮一盏明灯,而我辈后学者将更奋然而前行!【参考文献】
1.王荣生.听王荣生教授评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12月.2.郑桂华.听郑桂华老师讲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3.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
第四篇:从名师课中重读语文教学的回归
从名师课中重读语文教学的回归
江苏宝应县山阳镇长沟初级中学225800陈文宏
【摘要】:语文教学,老师究竟需要做些什么,教什么,如何教,这些根本性问题依旧困扰着我们。如何解惑?全国名师精品课在引领着我们,细细品析,我们便会发现问题的答案。诸如,精读文本,回归工具性,教学创意,关注全体发展等,如此使我们语文教学回归真实的状态。
【关键词】:课堂文本研读课堂指向教学创意全体发展
正文:语文教学,老师究竟需要做些什么,教什么,如何教,这些根本性问题依旧困扰着我们。课改后,语文教学流派和模式精彩纷呈,这让我们一线老师往往艰难做出选择。近来,再次研读名师的课堂,审视语文教学的回归,感悟到他们的课既有教学个性,更注重回归文本,回归学生,回归高效。把我们的课和名师的课进行比较,不断琢磨反思,渐渐有了体会,形成笔端。
一、文本研读:须知出入法
文本是什么?课程专家指出教材编制的目的不是为老师提供“法定”的文件,让老师屈从于教材的要求;而是定位在为老师的教学服务,是为老师提供精心打造的、可资利用的课程资源。面对这块无量的资源,我们和名师在意识层面和实践层面有何不同呢?
老师:面对文本,首先粗略阅读文本,然后翻阅教学参考书,或者根据已有的经验去接受既定的教材,将教参上的解读搬运到课堂上,有人形象称为“搬运工”或教参的形象代言人,或者从网上下载教案。显然,这样的解读只是一种重现和模仿,没有粘附自我的灵魂,这样的课能有效和高效吗?
如执教苏轼《记承天寺夜游》对“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赏析时,总引导学生理解为:一是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趋炎附势,奔走钻营,陷入那茫茫宦海而难以自拔,何曾得暇领略这清冷的仙境?二是表现了作者安闲自适的心境,当然其中也透出了自己不能为朝廷尽忠的抱怨。这些复杂、含蓄的思想内容,老师如果不借助于教参可能也无法理解,何况只有十四五岁的学生呢?他们能听懂吗?其实,学生能说出作者赏景的欣喜、人生的感慨、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即可。那些深层次的内容随着阅历的丰富会逐步理解的。有时候,无从体验的,无法理解其厚重的情感的,则在必要的解说之后,留下空白,以待
1来日。顿悟往往在多少年之后的不经意之时。正如苏轼写文“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对《孔乙已》主旨解读总定位:深刻的批判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制度的黑暗和罪恶。其实,孔乙己是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知识分子。由于不能从科举梯子爬上仕途,又不会营生,只能靠出卖劳动力替人抄书“换一碗饭吃” 以致穷到将要讨饭,是一个“苦人”形象。而周围人没有一个人给予同情,孔乙己只有走向了死亡。小说就这样揭露和鞭挞了旧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和冷酷的现实。其实,鲁迅自己曾说,小说是“描写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老师完全可以借此引导学生关注我们身边的弱势群体,构建我们温暖的和谐社会。
名师:苏州中学的黄厚江老师把文本研读分为三步走:第一步,陌生阅读。以一个陌生者的身份进入文本,寻找新的发现。第二步,立体化阅读。主要读出意义层面(显性内容和隐性意思)、形式层面(文本的篇章结构、表现手法等)、语言层面(语言的表现力、遣词造句的魅力等)。第三步,问题阅读。发现文本的疑点、关键点、切入点。余映潮老师介绍了自己的经验。如鲁迅的《雪》,阅读前三段,我发现了„„,要求写20个句子。试想一下,你有20个文本感受,还怕上课没有个性吗,没有精彩吗?从《小石潭记》中读出了“小”“石”“潭”“水”“鱼”等,从《济南的冬天》读出了一个“小”(小山、小城、小雪)。从《荷叶母亲》最后一段读出了比喻之美、句式之美、抒情之美、点题之美、升华之美、虚实之美。钱梦龙老师说:“我总是把课文一遍又一遍地读,反反复复的想„„直到确实品出了味儿,读出了心得,才进一步考虑教什么和怎么教„„因此,教学中才得心应手,左右逢源,还不时带点激情。”
南宋学者陈善曾说:“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则是入书法,用得透脱,则是出书法。”独立研读文本,就是要求教师“入”得教材,解得其中内涵和意蕴,才能用好教材;文本研读是发现文本内容的密码和意义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教师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的过程。如果我们没有对文本的“出和入”的功底,于是我们的课堂就会出现下列种种情形:注重结论而没有过程的指点,不敢面对学生的质疑,教师角色和文本角色难以匹配,对文本的把握偏离学生实际,模式化和程序化的教学程序„„名师的做法不正在引领我们吗?
二、课堂指向:回归工具性
钱理群指出:这些年,语文教学忽略必要的知识的讲授,基本能力的训练,语言材料的积累与习惯的养成。还有一个或许是更为根本的问题:语文教育改革最终效果应该体现在哪里?衡量语文教学成功与否的最基本的标准是什么?我想,是要表现为每一个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实实在在的提高,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感悟力、理解力、想象力、审美力的实实在在的提高,从而达到人的精神的实实在在的成长。(《语文教育门外谈》P173)这里,钱老师把工具性放到了重要的地位。课堂上,师生应更多地从“工具”价值的角度、从“语”和“文”的角度、从“知识、技能”和“方法”的角度,来研究文章,研究语言,研究理解和表达,以实实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课堂中有如此“立意”,有了这一扎实的过程,“人文性”便在其中潜滋暗长了。对此,老师和名师在课堂中如何呈现呢?
一线老师:不到20分钟匆忙讲完课文,然后教师链接拓展,或音乐或图片或视频或超文本,让学生谈感受,谈发现等,而文本则被冷落一边,这种泛文本化的课堂不是少数。或者矮化工具性,凸显“人文性”,重义轻文,弄得语文课不像语文课了。一位老师执教《致女儿的信》时,以“爱情”为主线,先让学生从文本中寻找“爱情”的内容,接着链接影片《泰坦尼克号》片段,让学生畅谈爱情的感受,最后老师和学生各自介绍有关爱情的动人故事。也许学生对爱情的认识上了一个台阶,可是对文本的语言感悟、品味并没有上了一个台阶。文本主旨由于没有和语言粘附在一起,只能悬浮在学生的心灵上。钱梦龙老师把这种情况形象称之为“凌空蹈虚综合症”即脱离文本,架空语言,忽视能力,鄙弃训练,天马行空,来去无踪。
名师:余映潮老师执教《荷叶 母亲》时,采用板块式教学。在学生充分阅读课文后,分为学习活动
(一)“术语点评”法感悟文本,训练学生文意把握,结构分析,写作方法理解等多方面能力。学习活动
(二)“课文集美”法,从课文中选句子组合起来加在第九节内容前面,形成一篇微型美文,训练学生语言集锦和写作能力。学习活动
(三)实践一下“妙点揣摩”法,品一品最后一节的妙处。以训练语言的感悟、品味、积累,学生的回答丰富而精彩。列举部分如下:生
1、运用三种修辞,表现作者思想。生
2、运用比喻、反问,写出母爱的伟大。生
3、写出母爱的无私、伟大、圣洁。生
4、作者赞美母爱。生
5、写出母亲关爱的情景,抒发感激之情,篇末点题。生
6、用了第二人称,更好地抒发作者的赞美之情。生
7、在结构上,呼应开头,篇末画龙点睛,升华主题。生
8、作者以物喻人,借物抒情,含蓄地表达对母亲的赞美之情。余老师的课没有课件,没有拓展,但是不是更像语文课。
顾黄初教授指出:教语文到底教什么?有人说教做人,有人说教文学,有人说教文化,有人说教学生思维,有人说教文章,弄得很多语文教师不知语文该怎么教,该做些什么?在我是卑之无甚高论,教语文就是教祖国的语言和文字,任务是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能力。在语文阅读中,文本语言具有双重身份。一方面,它仍然是信息的载体,认识的工具,学生必须以它为凭借,披文得意,入情悟理,学习思想,接受熏陶;另一方面,它又是认识学习的对象,阅读时不仅要接受信息,更要认识掌握载体本身。通过它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严华银老师指出,语文课应该尽洗铅华,尽削冗繁,让学生始终亲近文本,在对语言的“亲和”体贴中获得母语的滋养,从而学会语言,学会理解和表达。减少一切有碍“亲近”的骚扰,哪怕是再多现代、华丽、刺激的手段和方法;关键是品味语言,揣摩和感悟语言背后的东西,琢磨语言表达的规律和艺术。
三、教学创意:参照两依据
一堂好课,不一定是非常的艺术课,但一定是一节真实的课,即有效或高效的课。王荣生教授认为,文本解读有两个依据,一是依据体式,二是依据学情。那么,课堂的教学创意也应该参照这两个依据。青年教师往往忽略了这一点,在意识层面爱追求奇态课,只愿在技巧上下功夫,在结构上动脑经,却不愿在文本上解读上细琢磨,深钻研;不顾学情而强拉学生按自己预设的方向前行。而名师的课也讲究创意,那是基于文本和学情的创意课,却以常态课的形式出现的。
青年教师:当前,有些公开课,容量太大,节奏太快,课件太多。教师连珠炮式地讲话,手忙脚乱地演示,学生急匆匆地对答,扫描式地观看,没有回旋地余地,没有咀嚼的时间,知识如同浮光掠影,训练如同蜻蜓点水。学生感到“虚肿”,教师感到漂浮。一位老师在执教《罗布泊,消失的仙湖》时,分为5个大环节和19个小环节,七处出示课件,五处朗读,学生不停看课件,不停地朗读,急忙忙地回答问题。学生只有行色匆匆,没有或少有驻足赏景,基本没有“静思默想”。我们不能否定他的教学环节不好,也不能说教学手段不当,更不能说它的教
学内容不对,错在没有参照两依据。又如《老王》整节课围绕一副对联
名师:朱震国老师执教的《白色方糖》以“问、写”的方式组织教学,在学生熟悉课文后,先是“问”,朱老师把全班学生分为甲乙两组,互相提出三个问题并互答,接着师生互问两个问题并互答,这样寓教于乐中完成了对文本由浅入深的对话;一“写”就是朱老师先删除了文本的结尾,让学生补写一个结尾。细析这一课,训练了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又探究了文本的字词句篇理解和品读,真可谓丰盈而充实。北京的李卫东老师执教鲁迅的《风筝》一文。李老师范读课文之后,让学生自由地提出不懂的问题。学生充分考虑之后,学生一下子提出了十几个问题。李老师概括整理列出三个重要问题,引导学生在对话中生成,在生成中感悟。显然上面两节课都是基于学情的课,课堂效果毋庸置疑是高效之课。
教学创意应该以学生这个主体为核心去构思,让学生回归真正的语文学习状态,把课堂还给学生:课堂上让学生自己读教材,自己产生问题,自己质疑;老师在课堂中变“主动”为“被动”,守株待兔,待“疑”而起;不是自己“解惑”,而是“指点迷津”,而是和学生一起,寻求“解惑”的思路、策略和方法;让学生自己学习,这是“组织”教学;引领学生寻觅解惑的路径,这是“指导”学习。这就是老师课堂教学几乎全部的功能。
四、学生意识:全体性发展。
教育教学问题主要表现为课堂问题,第八次课程改革致力于课堂的变革,但“从总体上说,我国的课堂教学改革尚未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教师教学方式单
一、学生被动学习、个性受到压抑等顽疾未从根本上得到有效医治;过于强调被动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依然普遍存在”(《“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深度调研报告》,《人民教育》2010.17)。作为主体性的学生,在这样的课堂里是很难实现真正意识上的“全体性发展”。
新课改强调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此,老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学习上困难的学生,要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教师也要对自己教育好每一位学生充满信心。接纳所有学生,不排除任何一个学生。这个理念大家都懂,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行为中,又会顾此失彼,后进生的漠视会在很多细节中表现出来。如在师生互动中优秀生的抢答,在分组与讨论教学过程中后进生的“流失”等等。关注全体性发展,名师们又是怎么引领我们呢?钱梦龙老师执教《睡美人》
时,这样设计问题和提问:1.学生默读课文,在心理上说说故事情节。过一会儿,老师问,说不清的请举手。
2、“失踪”为什么加引号?不知道的请举手。
3、“睡美人”和B演员有什么关系?不知道的请举手。这样问法在全课中有多次,引得全场老师不由得笑出声来。他自己插了一句白:“我喜欢这么问。”当不知道回答同学较多时,他鼓励说,大家继续思考,时间一点一点过去,举着手的越来越少,最后,又请不会的同学回答,当然,钱老师启发他,直至他也懂了。这一细节我们在无意识的笑后,更应该想想钱老师教学思想是什么,是不是践行学生自主学习,践行全体性发展的教学理念。
关注全体性发展,还在于乃是激发、提升孩子的学习兴趣。怎样做到这才是值得研究探讨的。我们的教学太工心于方法、技术、精彩,而忽视了“激励、唤醒、鼓舞”,忽视了和学生情感交流。魏老师说“希望老师和学生一起玩,一起聊天,一起讨论。上完课,也不要一下子就扬长而去,如果我们和学生的距离近一些,那么我们的无效劳动就会少一些。”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这句话的核心在于对学生的信任及其内在价值的高度肯定。求知和思辨本是人的天性,而人又是能动的高级生命体,教师只要去关注这种天性,顺其每个个体的特点和需求去启发、鼓励和加以方法上的开导,使学生的求知欲和思辨力充分释放,还有什么本领学不来呢?让“学”成为一种自觉、主动以及独立的行为。再从学生的学习过程看,学习的一个方面是感觉——思维——知识智慧(包括运用)的过程,另一方面是感受——情趣——意志性格(包括行为)的过程。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只看重第一种过程,即智力因素,而且现在的课堂仍然注重智力的培养忽略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其实非智力因素同样是学习的有力手段。当我们的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时,这种教学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第五篇:语文工作室“名师送教——同课异构”活动总结
语文工作室“名师送教——同课异构”
活动总结
为了按期落实XX年工作室计划,经上报县教研室同意,本着“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原则,3月19日上午7:00我带领工作室骨干成员xx(环县三中教务副主任)、李xx及xx初中五位语文教师赴xx中学开展“名师送教——同课异构”教研活动。随同工作室一起去的还有环城初中领导魏继宏主任,他亲临现场指导工作。
本次活动有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两位献课老师的课例展示(上午9:50——11:50)。第二个环节是课例点评(下午1:00——2:30)。
参加本次同课异构活动的两位执教老师是xx中学的李xx及语文工作室成员、环城初中骨干教师李xx,他俩执教的课题都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文言文《愚公移山》。教学内容都是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相同:在积累文言字词的基础上,疏通文意,感知人物形象。但两位授课老师对同一教学内容所采用的手段和所呈现的形式及教学风格却大不相同。李xx老师在执教这一课时采用的手段是多媒体出示图片,播放切合主题的音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团队作用,在愚公精神的感召下“铲除”了本节课学生学习上的一座座“小山”。精当问题的设置给了学生学习的抓手,并引导学生在分享、收获中顺利完成了学习任务。教师语言精当,点拨适时恰切,学生参与面广,学习效率高,可以说是高效的课堂。李xx老师面对同一学习目标采用的手段是以提问和追问的方式,在检查学生预习质量中来呈现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学生活动充分,在小组合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整个课堂教师采用竞争机制这一杠杆撬动课堂活动,学生活动却活而不乱,教学环节有条不紊。教师结合本校学生实际情况,巧妙地完成了目标,突破了重难点。两位老师真正做到了“同课异构”。在执教时两个人所采用的方法又有相似之处,都是采用读这一最“原始”却最有效的方法,读是整堂课的主线,是读将整节课的授课环节紧密的串联起来,显得流畅自然,这又做到了异中求同。
两位献课老师的课例展示,让现场的听课老师可触可摸,在对比鉴别中看到了优劣得失,也看到了因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层面和所采用方式方法的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进而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进行教学反思。这样不仅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水平,而且也促进了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在课例点评交流活动环节:首先,由两位献课老师就自己的课做自评,接着在场的听课老师做了精彩的点评,整个会场气氛融洽和谐。老师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教学方法、教师角色的定位、学生活动的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实在、专业、到位的点评,同时也指出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建议中肯,所提问题也很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紧接着由我做了客观详细地点评,并和在场的老师做了很好的互动,把此次教研活动的研讨气氛推上了高潮。最后由搭建平台的xx中学宁校长和环城初中魏主任对课例进行点评,并对本次活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课堂教学是一门不完美的艺术,再完美的课也难免有缺陷与不足。对两位献课老师课例展示中的不足,我个人的看法如下:
名师工作室李xx老师所授课的不足在于:
(一)普通话不够标准,这是语文老师的硬伤,在语文课教学中会构成师生交流上的障碍,甚至产生歧义,更起不到语文老师普及普通话的示范作用。
(二)课堂环节所用时间的把控上不够灵活,表现在前面的朗读、译读环节进行完以后,后面的美读环节由于时间的仓促,草草收场,使得本节课的高潮部分、难点部分,也是最精彩的环节没有充分的展现出来,这样一来前面两个环节的铺垫没有了结果,大大削弱了学生对学习目标的落实效果和教师对学生感性认识的提升空间。
(三)在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过程中所给予的问题有些许笼统,不够具体,教师缺乏指导、示范,使有些学生茫然无所适从,从而影响学习效果。若对老师所设问题给学生在活动过程中造成困难的,老师应举一个例子给学生一个解决问题方向和抓手。
xx中学李xx老师所授课的不足在于:
(一)没有处理好教学过程中读的层次,整个课堂的主线是读,但学生的读只是简单的重复、平面的滑行,没有层次,整堂课的活动也就没有了层次,因此学生在合作探究活动中的质量也就大打折扣。
(二)缺乏对整堂课教学内容的整合,使得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没有主问题意识,而是一味的碎问,这样以来学生对一个问题还没有解决好,下一个问题接踵而至,学生疲于应对,更没有思考的空间。而且老师一个个的碎问,使学生没有充分活动的时间,甚至会干扰学生的思维,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三)太过依赖媒体的运用,整堂课教师在黑板上没有写一个字,全部由多媒体幻灯片替代。其实,老师在黑板上写字的态度和美观程度对学生的书写就是一个潜移默化的教学过程,而且整齐、合理的板书设计是整堂课所学内容的高度浓缩,是教师把学生的感性认识提升到理论高度的体现。媒体毕竟是一种教学手段,必要时可用,但它不能替代教师板书的重要作用。
此次名师“送教下乡,同课异构”活动的开展,使参加的教师们深刻地体会到:“同课异构”作为一种教学研讨形式,为城乡教师们搭建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展示的平台,学习的平台,是一种有效的教研方式。活动中,工作室名师精彩的展示起到了很好的示范,辐射作用,受到听课者的一致好评。达到了我们语文名师工作室此次活动“互相学习、共同高”的目的。
本次活动的顺利开展离不开两位献课老师及听课老师的辛劳付出与积极配合,更离不开城乡两校校长及其领导们的大力支持:环城初中梁校长悉心教导,积极协调,亲自送行,魏主任亲临现场热情指导工作;xx中学宁校长及沈主任等领导提前部署,热情接待,亲自参与。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两校领导们对教育教研工作的重视程度,我们为有这样的领导而欣慰。在这里我作为本次活动的组织者由衷地表示感谢!
XX年3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