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区花园小学德育课题中期研究成果展示活动[精选合集]

时间:2019-05-13 00:01: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东城区花园小学德育课题中期研究成果展示活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东城区花园小学德育课题中期研究成果展示活动》。

第一篇:东城区花园小学德育课题中期研究成果展示活动

东城区花园小学德育课题中期研究成果展示活动

东城花园小学 黎桂兴

3月12日,东城区花园小学开展了德育课题中期研究成果展示活动。活动主题是以“构建生态德育网络的实践探索”为主线,融主题班会、德育活动图片展示、学生德育活动作品展示、主题教研、校本研训成果之精华,全方位展示德育课题研究的阶段过程和中段成果。

本次活动得到区教办和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出席本次活动的有东城区教办杨冬青副主任和各学校德育骨干。

本次活动展示分为四个环节: 环节一:展板成果

丰富多彩的展板充分展示了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环节二:课例成果展

课题主持人黎桂兴老师展示了一堂别开生面的主题班会课——《爱我中华》。整堂主题班会课环节清晰,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篇章:忆过去 赞祖国;第二篇章:雪国耻 振中华;第三篇章:看今朝 颂祖国;第四篇章:展未来,报祖国。这节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同学们在韵律优美的对子歌、三字经、唐诗诵读中,走进了古诗文的世

界,领略了领略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在给山水画配诗的环节中,同学们“游览”了祖国如诗如画的秀美山川;在看图讲故事环节中,大家了解了祖国屈辱的历史,讲述了爱国志士的故事;在资料展示活动中,同学们见证祖国今天在建筑、科技、体育等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最后学生发表爱国宣言,把整节主题班会推向了高潮,将爱国教育推向了更深层次的升华。

环节三:研究中期报告汇报

由课题主持人黎桂兴老师代表课题组进行课题汇报。黎老师从课题的研究背景、课题概念的界定、研究目标、内容方法这几个方面,对这一年来的进展情况以及下一步的研究工作都做了详细的汇报。该课题组不但注重理论研究,还远赴香港、广州、深圳等地参观学习,积极创设生态校园人文环境,充分利用教室、楼道、走廊、墙壁等系统性地创设了古诗廊、美术廊、环保廊、国学廊。他们与八个单位构建系统化、开放式社会环境子系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开展虎英公园生态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了东城水厂,到东江边清洁卫生,并撰写了60多篇调查报告。他们还举行了生态旅游现场作文比赛、自律成长我能行绘画比赛等,促使学生不断提高道德素养,形成科学的人生观、自然观和世界观,合理调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

环节四:专家点评,深受鼓舞

东城教办的杨冬青副主任亲临指导,观摩了整个过程,并作了精彩点评。她高度赞扬了主题班会课实效性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展示了孩子们较强的综合能力,激发了孩子们积极向上,立志报国的爱国情感。她认为这样这样的精品课必将为课堂教学、为班级发展、为学校的德育建设起到了推动促进的作用。

她还评价通过课题汇报和各种展示,很好地体现了行动研究的方法和实效性,说明这一年多课题研究做得很专业很扎实,充分挖掘社会教育资源,依托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态德育活动,建立广泛的社会德育联系,发挥学校传播先进文化、辐射社会的功能,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办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为我市的精神文明建设作贡献。

第二篇:校本文化课题中期研究成果汇报

《圣公文化与校本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课题中期研究成果汇报

一年来,本课题研究的各项工作按照课题实施计划有序推进,自从立项以来,在同组教师的通力协作和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课题的各项工作正有条不紊的开展,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一、课题简介

本课题是“十三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教师核心素养与校本培训的实践研究》的子课题,结合本地圣公的传说,充分挖掘家乡的民俗文化,编写相应的校本课程,开展以“圣公文化”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以期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素养。

(一)课题研究目标

1.根据校本课程开发的要求,充分挖掘、开发圣公文化资源,使学生对家乡的民俗文化状况有所了解,进一步激发他们热爱家乡、从小立志建设家乡的热情,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构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

2.通过本课题的开发,把圣公文化与继承、弘扬儒家文化紧密结合起来,在探索与发现等实践活动中,满足学生学习活动多样化需求,促进学生身心全面、个性化的发展。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开发,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提升教师教育观念,提高教师教育创新的能力,建立一支具有校本课程开发能力和实施能力的骨干教师队伍。

4.开发以“圣公文化”为主题的校本课程,组织一系列以“圣公文化”为主题的教育活动,让“圣公文化”真正地走进学校课堂。

(二)课题研究内容

1.圣公文化校本课程的编制的研究; 2.圣公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展的研究; 3.圣公文化校本课程的评价的研究;

4.家长及社会人士在圣公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中的作用研究;

二、课题研究进展

2016年3月份,学校根据课题开题报告,成立课题组领导小组, 做好各成员的分工,并建立课题研究的相关制度,保障研究顺利实施。2016年4月份,对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主要调查学生对于圣公及相关民间传说、习俗了解情况,并组织学生将自己听到的相关传说故事写下来,学校对其进行了初步整理、保存。

2016年9月份,学校组织教师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编写校本课程,并成立了以孙崇锋校长为组长,李玲主任为副组长的编委会着手进行校本教材的编写组,力求在教材中融入学生热爱家乡,弘扬传统文化的美德。

2016年11月份,学校组织教师进行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比赛,很多老师撰写的论文在评比中获得了很好的名次。比如,赵荣丽老师的论文《甫田小学乡村学校少年宫开拓乡村孩子核心素养发展的新道路》和刘星老师的论文《培养学生能力 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分别获得一等奖,魏田丽老师、刘洋老师、厉勇老师、司占波老师等分别获得二等奖。

2017年3月30日,恰逢农历三月三圣公山庙会,学校组织各班学生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参加圣公山庙会,拜访圣公庙,采访当地老者,身临其境的感受圣公老爷的美德。

2017年5月份,学校在教学楼走廊布置圣公文化的文化墙,并在一楼大厅布置教育展板,向同学们圣公事迹及其它相关乡土文化资源。

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1、探索出地方特色化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

课程不仅是一种结果,也是一种意识,更是一种过程。校本课程是由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具有时效性、变化性和动态生成等特点。

(1)校本课程开发原则:

①校本课程开发应结合当地社会需求,以学校及学生的需要为核心,以学校为基地、以学生需求为导向的课程开发,它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只有这样,才能够开发出适合学生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课程。

②校本课程应以学校的教育人员为主体,同时也可以吸收家长、学生及社区人员参与。在圣公文化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学生、家长都不同形式地发挥着重要作用。

③校本课程开发是充分运用学校情境与资源的课程开发工作。资源涉及到校内校外各种资源。

(2)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 ①科学的环境分析。分析评估学生的需求、教学资源、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社会期望等各方面内容。

②设置校本课程的目标。教师和学生在圣公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中得到发展,所以从师生两个方面设置发展的目标。

③建立校本课程学习组织,让新课程的理念深入人心。

④课程实施。突出从学习者的经验出发,注重情趣性,使学生的兴趣、需要、经验、能力在学习中整合提高。

⑤课程反思与重建。圣公校本课程在实践中检验,丰富和完善。既重视积累、积淀,又要结合时代的发展,教育的发展,不断融入新的元素。

2、探索出圣公文化走进学科课程的策略。

(1)学科教学渗透的理论设想。把学科教学渗透作为课题研究的一个方向,一条思路,主要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

①课题研究的主阵地是课堂,课题的价值必须在学科教学中得到彰显,不是在书斋里闭门造车,也不是单单寄希望于几次活动来实现。

②圣公文化是我校学科教学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好“例子”。“鉴别和利用校外课程资源,包括自然与人文环境,不但可以而且应该加以利用,使之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财富。”

③圣公文化是实现学校教书与育人的双重功能的一个纽带。把圣公文化引入学科教学,既可以促进学科课程目标的达成,又可以在学习基本的圣公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使学生感受博大的圣公文化,荡涤灵魂,净化心灵培养良好的人文素养。

(2)学科教学选用圣公文化的基本原则。学科教学选用圣公文化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①放大原则。学科渗透有两个层面,一是认识圣公,了解和掌握基本的圣公文化的相关知识。二使学生在宏大的圣公文化的浸润下,陶冶性情,提高人文素养。因此,对现行教材中与圣公文化相关的内容必须放大它的功能,使它的课程价值最大化。如一年级语文中的《人之初》,让学生初步了解“仁、义、诚、敬、孝”,让学生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受到经典文化的熏陶。

②以圣公文化为内核的学校文化初具雏形。

我们以实施圣公文化校本课程为抓手,涵盖学校所有活动,形成学校显性的办学特色和隐性的文化内涵,充分挖掘、开发圣公文化资源,使学生对家乡的民俗文化状况有所了解,进一步激发他们热爱家乡、从小立志建设家乡的热情,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构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

3、校本课程开发促进了我校教师素质的提高。课题组崔霞老师获得省语文组优质课一等奖。

张丽丽撰写了《研发校本课程,促进师生核心素养共成长》,刘星撰写了《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厉勇撰写了《教师在学生校本课程选择中的指导作用》,魏田丽撰写了《浅谈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核心素养的培养》,赵荣丽撰写了《甫田小学乡村学校少年宫开拓乡村孩子核心素养发展的新道路》,刘洋撰写了《小学日记教学初探》。

校本教材是课程的重要载体。我们采用自愿报名的方式,挑选了一批勇于承担重任且有一定开发能力的教师组成校本教材开发团队,其主体为我校各科骨干教师。我们于2017年3月编写了校本教材《大爱圣公》。在校本教材编写过程中增加了对圣公文化的了解,积累了一定的教材编写经验,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三、课题开展存在的问题和对课题的的困惑

盘点课题实施以来的工作,我们发现取得成绩的同时,还有一些方面需要改进。问题一 课题项目文化氛围不浓

在实施这个课题的过程中,我们在文化氛围营造上力度不够,只是在极少数的地方进行了文字宣传,没有做到持之以恒。问题二 师资力量薄弱

在教师方面,我们主要就是参与课题的青年教师,缺乏理论基础,不能把教育原理与现象有机结合起来,因此无法提升研究高度;教学时间、教学方式等诸多方面受到了经验的限制;知识体系不够系统,也是重要因素。在教师培养上,发展速度过慢,青年教师缺少课题培训机会。

问题三 课题内容陈旧,学生参与度较狭窄

由于本课题内容涉及当地的历史文化传说,对学生来说,内容并不新奇,因此要求其表现形式都要体现新时代的气息,这样才能吸引学生。

虽然经历了一年的开展,但是目前进展缓慢,参与学生总量较少,这里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家长的态度,他们认为,参与课题活动,可能会影响学习。他们对课题的文化内涵和影响力认识不够,导致课题开展受到了极大的阻碍。

针对这一情况,可能由于我们的宣传力度不够,因此,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加大宣传,组织学生活动,召开专题家长会等形式,改变家长的认识与态度,力争取得更多家长的认同,使更多学生参与到这一课题研究活动中来。问题四 课题研究的困惑

1、由于对教育理论研读不精课题组对“校本课程”和“校本教材”概念理解上出现了一些偏差使研究工作过多地停留在校本教材的编写上走了一截弯路。

2、如何运用已经总结出来的原则和策略开发更多的校本课程。

3、对校本课程的评价是否有必要精确能否做到精确以符合绩效考核的需要。 

4、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如何体现他们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作用。

四、下一步,我们除了针对以上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索,还将做好以下工作:  1学校建立圣公文化展览教室。

 2加深理论研究力度,并建构完整的理论体系。 3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编制、实施、评价作进一步研究。 4对师生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作用与地位作进一步研究。 5邀请有关专家到学校讲学,指导研究工作。

碑廓镇甫田小学认真选择、提炼,凝练独特的学校文化精神,积淀和丰富独具特色的学校文化底蕴,积极建构学校的特色文化课程,展示出专属于自己的特色风采,拾取了圣公文化美丽的浪花。愿这浪花更加晶莹夺目。

附件二:

子课题研究进展情况调查

学校名称: 日照市岚山区碑廓镇甫田小学 子课题名称:圣公文化与校本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

为进一步提升课题研究水平,保障课题研究质量,特对立项的子课题进展状况、存在的困难及科研需求进行问卷调查。请在相应的字母前加以标注。

1、目前学校课题的进展程度:B A.已经开题 B.研究中期 C.即将结题 2.课题组在研究中遇到的困难有(可多选、补充):A A.缺乏理论指导 B.缺乏有效的科研方法 C.学校领导不重视

D.其他(可附页)3.课题组已经取得的阶段成果有:C A.案例及文献分析 B.公开发表的文章 C.校本教材 4.课题组在2017年的研究计划主要有:B A.参加总课题组组织的学术研讨交流会 B.参加总课题组织的教师培训活动 C.与相关科研部门联系,推进课题研究 D.其他 5.课题组希望提供的支持有:C A.为学校教师和学生进行研究培训 B.聘请专家指导结题

C.为子课题成果提供发表、出版的平台 D.搭建信息网络平台,推广课题成果

E.组织同行进行指导交流,展示子课题研究成果 F.其他

6.在2017年,是否有计划在全国推广贵校的研究成果,进行成果展示?具体愿望和要求有哪些?

希望把我们的研究成果在全区进行推广,并坚持把课题在全校继续研究下去,争取营造一个浓厚的氛围,让孩子们通过对圣公文化了解,进而爱上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

第三篇:德育课题研究成果2018

小学德育教育研究课题----小学日常行为

规范养成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专家孙云晓指出:“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

反观现有日常行为习惯培养的研究现状,我们认为

(1)学校生源比较复杂,来自不同家庭的孩子行为习惯有较大差距。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培养应更具针对性、层次性。

(2)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方法途径较为简单,缺乏评价与反馈。我们认为:从行为习惯的培养入手,有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能促进学生发展,适应新时期的挑战和要求。这一研究,从现实和长远看,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研究目标

1、结合时代要求和少先队教育特色,通过研究和实践,探索一套适合寄宿制、小班化办学体制的“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对策,以利推广。

2、通过研究和实践,引导使少年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深入理解道德规范,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3、通过研究和实践,优化班主任队伍,提升教师德育工作水平,进一步推动学校德育工作。

(二)研究内容:

1、探讨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培养的有效方法与途径。

2、探讨家校社会多维立体的教育途径和策略。如何将本课题研究与家庭教育相结合,调动家长、社会教育积极因素。

3、探讨优化班级管理、提升学校德育成效的科学、系统的方法。本课题研究创新点及突破之处

本课题为应用基础研究,在强调应用性的同时,也注重一定层次的理论探索。着眼于寄宿制、小班化学校儿童的日常行为,着重进行有关小学生在学习、做事和做人等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与实践,以使小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养成一系列做人、做事和学习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为其健康人格的培育奠定基础。

(1)创新方面。依据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遵循教育规律,努力构建创新养成教育途径和模式,将养成教育贯穿到学生日常生活行为中,多层次、全方位的进行跟踪教育,突出成长为主的教育理念。

(2)理论意义。立足于应用探索与实践,在探索和实践过程中总结寄宿制学校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规律,丰富素质教育理论和养成教育理论内涵

(3)应用价值。本课题着手与途径和模式的实验和探索,侧重于应用实践,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努力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具有健康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促进他们的可持续发展。完成条件分析、研究方法与路线

(一)完成本课题的条件分析:

1、领导支持,课题研究有经费保障。校领导对课题研究大力支持,为课题研究开展提供环境支持、经济支持。良好的教学条件和领导的重视、指导,为课题研究提供了基础保证。

2、资料丰富,研究有理论支撑。学校有藏书丰富的图书室。我们课题组拟推荐筛选专题学习材料,供课题组成员集中学习,提升理论素养。

3、课题组成员结构合理,学习、研究氛围浓厚。参研教师中有一位小学高级教师,班级管理经验较为丰富,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

(二)、研究方法与路线:

1、行动研究法。主要包括问卷调查法:针对家庭教育方面、教师设计的与课题实施内容相关的系列问题。通过家长的问答,更进一步地、全面地了解学生习惯的现有发展水平。

2、个案研究法。对学生个体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跟踪记录与观察分析,并加以一定的措施和手段,促进其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3、观察法。在研究中,教师通过对学生行为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观察记录,思考研究,获得最直接的第一手研究资料。

4、问卷法。文献研究法。对国内外的已有相关理论做综合参考研究等。坚持课题的理论研究、课题的实验研究和群众性教研活动三结合的研究办法。以理论研究为先导,以实验研究为中心,以广大教师参与的研究活动为基础,以班队会课堂为主渠道,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研究学生、探索方法、总结经验,以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积极探索新时期背景下,寄宿制学校学生养成教育的有效方法、途径;探索出行之有效的养成教育模式,营造积极进取、健康成长的氛围。课题研究组织管理及主要研究人员分工

本课题由我校一批锐意改革,不断进取的教师组成。1. 本课题研究指导。

刘纪庚、刘凤荣、郝国华 2.课题研究实验小组。组长:范志成校长。多年从事教学管理工作,现从事小学德育工作,对小学生日常行为教育有较高的兴趣和丰富的经验。全面负责课题研究的各项工作。学习、内容安排,活动召集、组织等。

组长:刘涛 论文、教学设计、课题报告等获省级级奖项十余篇次,并部分发表。从事小语教学及班主任工作,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主要成员:张凯华 蔡永巧 张永奎 任俊杰 各班班主任 实施步骤

课题研究的工作进度计划:本课题预计2018年2月——2019年1月分三个阶段完成。为期二年。

(一)、准备阶段:(2018年2月——2018年9月)

做好课题申报、制订课题研究实施方案,课题启动、课题分工、理论学习工作,培训参研教师,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组织开题启动研究。

研究呈现形式:课题立项申请书、研究方案、开题报告。

(二)、实施阶段:(2018年9月——2018年11月)

组织交流、研讨等活动。主要是理论实践研究,课题材料信息收集,课题研究论文,优秀班会课例和阶段性研究报告的撰写。并对典型案例加以积累分析。

①课题组制定实验计划,坚持半月集中研究一次,学习交流相关理论。②实验教师、班主任探索养成教育实施途径,精心设计上好班会课,及时总结实验体会,积累、整理好相关资料。

③每月一次专题研讨,与全校同学科教师共同探讨、交流体会。阶段成果呈现方式:

1、教师研究案例

2、阶段研究报告

3、班主任工作论文

4、班队会及活动案例

5、问卷调查情况分析结论

6、班级日志样本。

(三)、总结评定、成果发布阶段:(2018年12月——2019年1月)撰写课题研究报告、整理行为习惯研究经验论文,将成功班会课例刻录光盘,论文编辑成册,总结、发布和推广研究成果。2018年12月迎接上级领导对学校课题研究工作的评估验收。

成果呈现方式:结题报告、相关研究的论文集等。(班主任论文汇编、班队会等活动案例汇编及光盘、教师研究案例汇编等)

第四篇:铜仁十小德育课题研究成果汇报范文

铜仁市第十小学

“让文明礼仪伴随着学生健康成长”课

题成果汇报材料

根据“十一五”期间对课题研究的具体要求,铜仁市第十小学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申报了德育课题子课题——“让文明礼仪伴随着学生健康成长”。我校在借鉴它校先进经验和典型的基础上,创造性的开展德育课题研究,在两年多的课题研究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现将这两年多来取得的成绩总结如下:

一、学校的总体发展方向

1、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学生行为习惯及良好品德的养成,树立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发展他们的个性特长,促使他们的健康、快乐地成长。

2、加强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开发、梳理校内外德育资源,让新时期德育工作不断焕发生命活力。

3、创造性的开展德育课题研究工作,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健康成长。

二、课题的主要研究途径和成效

(一)、强化学生养成教育

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产物,它往往起源于看似不经意的小事,却蕴含了足以改变人类命运的巨大能量。养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成功的人格。我校由于办学历史不长,学生来源受到局限,有85%以上的学生都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由于为一家人的生活奔波,早出晚归,没有过多的时间来管理自己的孩子,加之自身文化素质有限,他们也缺乏教育子女的方法。导致大部分学生的养成教育较差。因此,我校十分重视学生养成教育,在研究该课题后,我校积极组织研究机构,并广泛收集别人在该课题研究中的先进经验,在吸纳他人先进经验的同时,我校课题组大胆尝试,在孩子的养成教育上做了如下工作:

1、倡导学生做尊敬师长,礼貌待人,孝敬父母、长辈的好孩子 要求:

(1)、学生见到老师要主动问好,少先队员行队礼,和老师相逢时要主动让道,让老师先行。

(2)、遇到外来人员进入我校校区时要主动问好,少先队员行队礼。(3)、在家要帮助父母、长辈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4)、回到家中要向父母、长辈问好,离家要向父母、长辈辞行。(5)、利用三·八妇女节、劳动节、父亲节、母亲节等节日做一件对父母长辈有意义的事。

课题组的实施:

(1)、在尊敬师长方面:采取表彰个体,激励全体的方式。通过全体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观察学生行为习惯的变化,评出每周的礼仪之星,然后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上对其进行口头表彰,并记录在个人的资料中,作为学期评选“文明礼仪奖”的重要依据。

(2)、在礼貌待人,孝敬父母、长辈的好孩子方面:采取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的方式相结合。我校每学期都要根据学校工作的需要和课题研究工作的需要组织多次家长会和4次以上家访活动,向学生家长发放问卷调查。由学生家长来给自己的孩子在家的情况进行评分,有很大的真实性,学校课题组对家长评分较高的同学进行表彰,并记录在各人资料中,作为学期评选“文明礼仪奖”、“热爱劳动奖”、“学习进步奖”等奖项的的重要依据。对家长评分较低的学生给予重点教育。在妇女节、劳动节、母亲节、父亲节、老人节等重要节日,我校积极组织学生以我为父母做点事,孝敬父母、长辈我最行等为活动主题,让学生学会尊敬父母、长辈,感激他们的养育之恩。

(3)、开设礼仪课程,重视学生礼仪操作训练。根据礼仪的内涵,在二到四年级开设德育课题实验班,并将课程纳入学校校本课程体系,每班每两周安排一次教学活动。教师通过课堂主阵地,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文明礼仪教育,使学生初通礼仪知识,引导他们亲身体验,在实践中达成知行统一,最终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整体上让学生的文明礼仪风范得到提高。例如经常教育学生学习《校园礼仪三字歌》,在教育过程中,学练结合,以练为主。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动作定势,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倡导学生做一个遵守社会公德的好学生 我校对学生的要求:

遵守社会公德,做一名合格的小公民。课题组的实施或检查:

1、学校课题组自己编写了作为小公民应遵守社会公德的简要教材,一是通过班会课班主任的讲解,让学生懂得作为一个小公民应遵守哪些公共道德。

2、用我校自主编撰的《社交礼仪三字歌》来规范自己的言行。

3、学校课题组通过组织学生开展“我是小交警”、“助人为乐我最行”、“我该给谁让座”等活动,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去体验。

课题研究取得的成绩: 通过两年多来的研究和实践,我校学生的行为习惯有了很大的变化,从刚进校的“野孩子”变得“温文尔雅”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见到老师主动问好、行礼,对老师使用礼貌语言。

2、学生见到外来人员能够积极主动打招呼、行礼、问好。

3、学生在家能帮助自己的父母、长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离家能向家长说明情况,待人接物彬彬有礼。

4、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家长督促孩子学习减轻了一定的负担。

5、能够遵守交通规则,见到有人有困难时能积极主动上前帮助,乘坐公共汽车时见到老人、孕妇、残疾人等主动让座。

(二)、开展教师读书活动,提高教师教育水平。

要想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就必须准备一桶水。我校领导高度重视教师自身的学习,为了提高教师个人的育人水平,我校加强了师德师风的学习的同时还重视教师的自身学习。为了让教师能够自主学习教育书籍,在张金华校长的指导下,由分管教学的副校长饶红斌和教务处组织课题组开展读书活动。实行抽签轮流交流的形式,要求教师在学校会议上间周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把自己的学习收获与全体教师一起分享,达到看一本书获取很多本书的知识的目的。我校的这一举措不仅充分调动了教师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教育教书育人的水平,更得到了铜仁市教育局领导的高度赞赏,并将把其做为典型在全市推广。

第五篇:花园小学德育工作计划2014

花园小学德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以制度管理为抓手,紧紧围绕增强德育工

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不断加强和改进我校德育工作,强化责任,讲求

实效。组织、引导、服务少年儿童开展体验实践活动和道德实践活动,促进少年

儿童“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推动我校德育工作取得新进步、新突

破,为创造和谐校园做出积极的贡献。

二、重点工作

1、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促进礼仪养成。

2、推行“岗位设置”特色项目,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3、进一步加强师德师能建设,充分发挥德育主体工作者的作用。

4、大力开展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推进和谐校园的建设。

5、切实加强家庭、学校、社会联系,努力形成德育工作的强大合力。

6、广泛开展多彩的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做有道德的人。

三、具体工作

一、加强育人队伍建设,促进德育工作科学有效地开展

1、更新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实践素质教育,要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和谐发

展,真正树立素质教育的思想,把学生的能力培养、兴趣发展和人格形成当作教

育之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从培养人塑造人的角度出发,做到务实、求新、全员参与、全程参与,人人育人,事事育人,时时育人,处处育人。

2、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继续做好班主任、辅导员的培训工作,定期召开班主任和班辅导会议,通过

交流、学习,不断提高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能力。结合师德师风建设活动,树立班

主任的服务意识,着力打造一支品行好、能力强工作踏实、乐于奉献的德育队

伍。

二 落实各项常规教育,在自我管理中提高学生的能力

1、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促进礼仪养成。

本学期继续以《小学生守则》为抓手,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文明礼

仪、卫生工作、两操活动、就餐、路队等常规教育。结合“岗位设置”培养学生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要加强学生自我管理的训练提高学生的管理能力。

2、推行“岗位设置”特色项目,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岗位和人的发展、人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是班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

成部分。无论是从培养未来公民的角度,还是从培养学生责任意识、规则意识的角度,岗位本身就含有它内在的价值。所以,我校上学期起推行班级岗位责任制

使人人有岗位,岗位成为学生管事的平台,而且成为发展学生综合素养的一个载

体。

3、国旗下讲话“魅力星期一”活动。

本学期继续推行“魅力星期一”活动,通过多样的展示形式表现了班级的精

神面貌和特色,同时也给学生搭建了一个展示自己特长的平台。

4、加强传统教育、常规教育

1加强安全生命教育。各班利用晨会、班会课等时间大力开展珍爱生命

教育,宣传交通安全、食品安全、活动安全、水电防火安全,开展学生自护自救的消防和地震逃生演习,加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2加强法制教育,力抓好学生的法制教育活动。组织学习有关法律法规

加强学生的法律意识,从小学会以法办事,加强校外联系,使法制宣传工作取得

实效。

3加强少先队大队部的监督协管能力。继续推行队干部值日、红领巾监

督岗制度,对各班的卫生、文明礼仪、纪律、用餐、两操等情况进行量化登记

纳入班级考核,确保常规工作持之以恒、抓细抓实。使全校形成班班争先、比学

赶超的良好氛围。

4加强校刊编辑和学校红领巾小广播的开展活动,及时报道学校的重大

活动、好人好事、优秀事件、感人事迹等把这2个平台打造成为学生自我锻炼

自我成长的舞台。

四、成立花园小学德育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王科军

副组长:曹芳

组员:王春兰胡建纯王佩纯胡再纯邹璐陈利辉

下载东城区花园小学德育课题中期研究成果展示活动[精选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东城区花园小学德育课题中期研究成果展示活动[精选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德育课题中期报告(5篇材料)

    《激活学生德育潜力,促进学生智育发展》课题研究 中期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课题提出的背景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创新教育已成为素质教育......

    交流小学数学“小课题”研究成果

    交流小学数学“小课题”研究成果 1、课题提出的背景:这个部分内容的陈述,要求用两、三段简洁的文字讲清选择这项课题进行研究的原因、理由,回答好“为什么要选择这项课题来研究......

    小学数学课题中期报告专题

    明溪县盖洋中心小学课题 “小学数学作业有效性的研究”中期检查报告 明溪县盖洋中心小学 陈红妹 一、课题的提出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作业是学生数学学习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学生......

    小学语文课题中期报告

    “绘本教学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实践研究中期报告 《中国儿童早期阅读现状与对策研究报告》指出:“学校的每一项课程都依赖于阅读基础,阅读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核心”。“课文的阅......

    小学语文课题中期研究报告

    培养农村学生自评自改作文能力的 中期研究总结 2015年4月份,本课题顺利立项以后,课题组重视此课题的研究工作。我们非常荣幸邀请到宛城区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的教研员对课题研......

    《浙江省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研究成果展示活动》观后感

    《浙江省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研究成果展示活动》观后感观看了浙江省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研究成果展示活动后,我有了以下理解与感悟。目前的数学教材内容安排还是存在一定问......

    小学低年级加强写字指导的课题研究成果

    《小学低年级加强写字指导的课题研究》 主要阶段性成果及影响 开封市五一路二小林春宏 字如人生,字写得如何往往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学识、性格、气质和风度等。学生通过长期......

    课题汇报展示活动总结

    小课题研究阶段成果汇报展示活动总结 ——二道江乡中心小学校 二道江乡中心近年来一直以课题研究为抓手,立足课堂教学,深化教学改革,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