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化课外阅读分层指导策略

时间:2019-05-13 00:08: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班化课外阅读分层指导策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班化课外阅读分层指导策略》。

第一篇:小班化课外阅读分层指导策略

小学语文

小班化课外阅读 分层指导策略

小班化课外阅读分层指导策略

【摘要】现代社会体现出信息化特征,对人的阅读能力要求进一步提高。语文的教学就是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而阅读能力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最基本的途径,顺应课程改革的潮流,我们也在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认识到在阅读教学中,同一篇文章,同一个人物形象,由于原有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不同,学生的理解的确是多样的。那么,教师如何才能关注到每位学生的独特阅读经验,就成了小班化课外阅读分层指导的突破点。于是,小班化课外阅读分层指导策略的研究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关键字】小班化

课外阅读

分层指导

小班化”指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指导下,运用适合小班教育的自主互助学习内容、方法等,通过教与学的有效互动、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让每位学生得到充分发展的过程。其优势在于:教与学个体可支配的时间与空间大大拓展,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活动密度、强度和效度得到提高;师生互动机会增多,学生个体享用教育资源和教学关爱的均值递加,有利于学生个性和学习力的发展;教学的方式、策略、过程等随之发生相应的动态演变;有利于实施分层教育和小组合作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课外阅读” 是指学生在课外(除课本以外)的各种独立的、相对完整文本的阅读活动。它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指导”是意味着学生在课外阅读中,通过老师介入指导,使学生的读书活动有实效,即通过阅读,达到新标准所规定的要求,并能将课内外的知识贯穿起来,提高阅读能力,使学生真正受益,得到成长。

一、小班化课外阅读分层教学的优势 1.有利于教师针对学生实际因材施教

小班学生人数比较少,教师有更多的机会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况,包括学生的基础、心理、阅读爱好、特长、能力等,这样在教学的设计时就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而且也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对学生加强个别指导,与学生有更充分的交流。

2.有利于调动各层次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分层阅读教学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特点,设立了恰当的教学目标,选择了合适的教学内容,保证了课堂教学内容最大限度地被学生接受,学生从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会 增强学习的信心,并开始尝试参与学习。由于建立了层间流动机制,因此,分层成功教学存在着竞争的氛围。这种氛围,对那些要求上进的学生来说是一种动力,将促使他们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对那些处于中下游的学生也是一种促进,他们在自觉与不自觉之间都置身在竞争的氛围中,学习的效果也得到了提高。

二、小班化课外阅读分层教学的策略

(一)探索独特新颖的小班阅读方法

小班化阅读的指导,是我们研究的重点。我们如何发挥自己的小班优势,指导什么,怎样指导,我们的老师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

1、校内指导

我们成立了阅读指导小组,针对小班化的课外阅读指导课型做了尝试和研究。我们把其分为以下几类:读书方法指导课、读物推荐课、阅读欣赏课、读后叙述课、交流评论课、读书笔记辅导课等。

2、分层阅读

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精心筹划并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在阅读推广的深度、广度、渠道等多个层面进行创新,引领学生的有效阅读,促进他们在阅读实践中不断成长。

(1)书目推荐有层次。分层推荐,依据低中高年级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推荐不同类型的读物,比如低年级以童话为主,中年级以优秀校园读物为主,高年级以经典名著和人物传记为主。版本可以为注音版、少儿版、青少版、原著。同时,考虑到读物的可读性。根据不同学生的阅读基础作了纵向分层,分为核心层、紧密层和松散层,即把学生必读书目作为核心层读物,推荐读、拓展读的书目作为紧密层读物,旨在培养兴趣、鼓励冒尖,以趣味与个性阅读为主的作为松散层读物。

(2)读书过程有层次。读书的对象和书目不同,我们把阅读的过程分为几个层次:浏览—通读—精读—研读—疑读—展读。

(3)读书反馈有层次。学生读书反馈有很多种,我们也经过了分层,比如年级和班级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能力,在反馈时按照从低到高的层次:诵读、背诵、表演、写读书心得、分析人物、分析事件、课本剧表演、辩论赛等。今天的展示活动,每个年级段的效果反馈的方式也是根据这个层次进行逐层推进的。

3、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研究式阅读,旨在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即收集、分析、加工、运用信息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的能力,以“适应时代”的需要。而课堂讨论是指在教师的指导或参与下,学生围绕某一中心论题,各抒己见,互相启发,共同研讨,发现或巩固知识的一种教学活动。因此,我们认为小组讨论,是促进中高年级学生形成研究式阅读的好方法。下面就以五年级阅读课外《三国演义》为例,谈一谈小组合作阅读的实施。

(1)小组讨论打开多项信息交流渠道。在阅读《三国演义》这本书时,我们给学生一个月的自主阅读时间,给了学生四个议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一个议题,利用一周的时间从书本中梳理出自己的观点和依据,学生可以制作成PPT,可以讲故事,可以用表演的形式进行课堂反馈。

(2)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小组讨论离不开语言,参与讨论的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既要透彻理解对方语言的意思,又要及时组织自己的言辞,务求清晰而富有说服力。比如有小组同学针对刘备这个人物发表自己的观点:有同学认为刘备礼贤下士,求贤若渴,例举其三顾茅庐时,为了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先后三次亲自前往隆重,他的诚心待人,持之以恒打动了诸葛亮;但是也有同学却说刘备虚情假意,论武艺不比关羽张飞,论谋略更不如诸葛亮,为了网罗人才辅佐自己当皇帝,大打亲情牌、眼泪牌,并例举出赵云救阿斗,刘备摔阿斗是假仁慈,不是堂堂男子汉所为。学生在小组中不仅能摆出自己的观点,而且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证明自己的观点。这种具有现场交际特征的语言运用,对学生无疑是最佳的语言训练。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小班课外阅读教学中更能体现小组讨论的优势。从学生角度看,每个小组的成员比较适中,不但有利于听取他人意见、向他人学习,更能保证在有限的时间里让每一位学生都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比如读《三国演义》,有些小组为了充分地较为全面地了解其中的人物形象,还自发地阅读了《品三国》和《曹操》等书籍,在小组讨论时,他们的观点新颖独到,思维的火花在不断地碰撞,唇枪舌剑,针锋相对,妙语连珠,他们的创造性诠释让听课教师也叹为观止。从教师角度看,班级中的组数减少,使老师在有限的时间内可以对每一个小组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这样不仅使学生个体得到语文素养的训练,而且有助于学生整体水平的发展。所以小组阅读的方式为学生形成研究式阅读起了“催化”的作用。

(二)维护个性张扬的小班阅读效能

1、尊重个性差异

人的先天差别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理解个体发展的需要,尊重和认可学生个性化的价值取向,做到“因材阅读”。比如,我们在五(1)班做过一次调查,以读《水浒传》为例,阅读调查涉及到 “喜欢读哪个版本(少儿版、青少版、原版)的《水浒传》”“阅读时是否有自己的真实感受”“是否能大胆地质疑”“能否对人物形象提出自己创新性的观点和感受”“是否经常和同学进行有意义的争辩”“喜欢哪一种阅读检查方式(朗诵、写读后感、表演课本剧等)”等发现这个班级共有30人,其中3人阅读能力突出(可以阅读原版,有自己独到的观点),12人阅读能力强,10人阅读能力较强,而有5人阅读能力较差(只能阅读少儿版的读物,阅读反馈只选择朗诵片段)。以上的调查给了我们启示: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为他们“量身定做”适合自己的阅读,我们让学生根据自己需求来自己决定阅读书目的版本、感悟和反馈方式。

2、倡导个性感悟

心理学研究表明:感悟的程度(即阅读的深度)高,学习的效率就高,学习的把握就大。课外阅读如果不加以反思,阅读无非只是一种经历,永远不成为经验,这就是我们平时观察中发现有的学生课外阅读兴趣高语文水平却不高的原因。

(三)建立科学合理的小班阅读评价体系

从小班个性化阅读的特点出发,我们通过多元化评价的途径来反映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1)日常阅读:关注记录;(2)活动阅读:关注表现;(3)课堂阅读:关注方法;(4)终结性测试:关注结果。

三、实行语文课外阅读分层教学的阶段性效果

1、课外阅读分层教学让学生愿意阅读,愿意参与竞争,阅读能力有一定的提升,阅读能力的提升必然促使学生习作能力的大幅度提高,所以这学期五年级学生参加狮山镇的作文比赛获得了一等奖。另外,分层教学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特点,设立了恰当的教学目标,选择了合适的教学内容,保证了课堂教学内容最大限度地被学生接受,学生从中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能积极地参与学习。

2、课外阅读分层教学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激发了教师阅读教学的积极性新教育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在我校过去的教学过程中,在教学方法上大多停留在“满堂灌”“填鸭式”的传统的教学方法上。通过分层教学实验,让教师体会到自己肩上的压力,4 感觉到传统教学方法的危害。教师们感悟到自己的作用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做题,而且应当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从解答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起战胜困难的勇气,从小树立起我能行的勇气。

四、结束语

在实施语文阅读分层教学后,学生在阅读态度、读书习惯、读书方法以及阅读收获、效果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提高。教师开始意识到要在教学研究中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以科研促教研,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通过几个月来的实践,我们深深感到:小班化课外阅读分层教学的魅力在于:我们自主地发挥,让自己有个发展表现自我的空间;小班化课外阅读分层教学的美丽在于:老师能顾及到每一个孩子,让我们表现更加出色;小班化课外阅读分层教学的精神在于:培养孩子的自主自立自强和互帮互助的精神。我们会在不断的探索、研究中取得更大成绩。

然而,本人在分层阅读教学的策略探究方面,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我将在今后的小班化教学中继续探索,不断进步,带领每一个学生去遨游阅读的海洋。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学论集》【C】..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2、顾晓鸣.《阅读的战略》【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3、曹明海.《理解与建构——语文阅读活动论》【M】.青海海洋大学出版社,1998年.

第二篇:小班化语文个性化阅读分层指导策略研究

小班化语文个性化阅读分层指导策略研究

摘 要: 小班化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可以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有利于提高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效率。在小班化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方式,可以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各层次学生的语文阅读积极性。文章在分析小班化语文个性化阅读分层指导教学优势的基础上,对小班化语文个性化阅读分层指导实施策略进行分析,并对其策略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实践证明,采取小班化语文个性化阅读分层指导策略,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及阅读能力。

关键词: 小班化 语文个性化阅读 分层指导策略

小班化教学方式的突出特征为其教学是面向不同学生个体,并非面向全班整体,主张最大限度地实践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小班化教学方式,其教学组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均是依据学生个体而开展。在语文个性化阅读分层指导教学中引入小班化教学方式,可以有效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提高学生阅读兴趣,从而推动学生阅读水平的提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属于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积极体现学生阅读个性化。本文重点对小班化语文个性化阅读分层教学优势、具体策略及应用效果进行研究。

一、小班化语文个性化阅读分层教学优势分析

小班化语文个性化阅读分层教学,其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可以更好地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

在语文个性化阅读中采取小班化教学方式,其学生人数较少,教师可以对每一名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较为全面的了解,如学生阅读基础、心理爱好、阅读能力、阅读特征等。在了解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合理制订针对性教学计划,在教学中可以有更多时间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提高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效率及质量。

(二)可以更好地调动各层次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分层阅读教学,要求根据学生个性差异,合理设置恰当的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保证课堂教学内容能够被学生广泛接受,让不同层次学生均感受到获得知识的喜悦,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并尝试参与到学习中。分层阅读,要求建立层间流动机制,在教学氛围中存在一定竞争氛围,这种氛围对于中下层学生的学习均是一种动力,可以提高学生对语文阅读学习的主动性及兴趣,在竞争氛围中学习,能够有效强化学生学习效果。

由此可以看出,小班化语文个性化阅读分层教学方式的优势明显,对于提高学生个性化阅读水平具有重要而现实的意义。

二、小班化语文个性化阅读分层教学具体策略研究

小班化语文个性化阅读分层教学在因材施教、激发学生语文阅读兴趣及积极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如何在小班化语文个性化阅读中采取分层教学方式,是教师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小班化语文个性化阅读分层教学具体策略应包含以下两方面内容:

(一)保证学生分层设组的科学性,采取激励竞争措施。

在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对全体学生的共同特点进行分析,并调查分析个体学生所具备的差异,综合考虑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基础水平、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等。教师可以按照学生平时成绩将全班学生划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优、中、差三组。通过对学生分组,可以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方便,从而实施针对性阅读辅导,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阅读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保证所有学生可以在语文个性化阅读中有收获,增强其学习自信心,发展其智力。

(二)分层施教。

在小班化语文个性化阅读分层教学中,教师应按照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合理设计教学程序,采取分层施教策略,让所有学生在学习中均获得知识,并体会到细微进步。根据学生基础水平差异,教师应设置分层目标,让所有学生在个性化阅读中实现预期目标,达到教学目的,并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与积极性。

三、小班化语文个性化阅读分层教学策略实施效果研究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小班化语文个性化阅读分层教学策略,获得了一定效果。具体表现为:第一,学生主动参与到语文个性化阅读中,参与到班级良性竞争中,其阅读能力获得一定提升。在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中采取分层教学方式,侧重学生个性差异,根据分层结果合理设置分层教学目标,保证教学内容可以在最大范围内被学生接受,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收获的愉悦心情,增强了其学习的自信心,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阅读中,提高了其阅读能力;第二,转变了教师教学观念,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多采取“填鸭式”教学方式,一堂课上全是教师在讲述分析,学生在听,缺乏沟通。采取分层教学策略,让教师充分认识到传统教学方式的不合理性,从而积极推进分层教学方式的应用。整体而言,应用个性化语文分层教学后,学生的阅读态度及阅读效果明显改善,为实现更高的教学目标奠定了良好基础。

四、结语

小班化语文个性化阅读分层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更好地激发各层次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其优势明显。在实施小班化语文个性化阅读分层教学策略时,应根据学生个体实际情况,保证学生分层设组的科学性,分层施教,采取激励竞争措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个性化阅读中。实践证明,小班化语文个性化阅读分层教学策略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实现语文阅读目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唐君.加强小班化课外阅读指导开辟语文大课堂的行动研究[J].科教导刊,2012,(36):70-70,124.[2]谢艳丽.小班化语文个性化阅读分层指导策略研究[J].成才之路,2012,(9):3-3.[3]齐文翠.小班化语文课堂中有效落实识字教学之我见[J].教育界,2012,(26):24-25.[4]赵平.如何发挥小班化学习的优势提高语文学习效率[J].新一代(下半月),2012,(9):102.

第三篇:小班化语文个性化阅读分层指导策略研究

小班化语文个性化阅读分层指导策略研究

一、小班化语文阅读分层教学的优势

1.较好地针对学生实际因材施教

小班学生人数比较少,教师有更多的机会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况,包括学生的基础、心理、阅读爱好、特长、能力等,这样在教学的设计时就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而且也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对学生加强个别指导,与学生有更充分的交流。

2.较好地调动各层次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分层阅读教学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特点,设立了恰当的教学目标,选择了合适的教学内容,保证了课堂教学内容最大限度地被学生接受,学生从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会增强学习的信心,并开始尝试参与学习。由于建立了层间流动机制,因此,分层成功教学存在着竞争的氛围。这种氛围,对那些要求上进的学生来说是一种动力,将促使他们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对那些处于中下游的学生也是一种促进,他们在自觉与不自觉之间都置身在竞争的氛围中,学习的效果也得到了提高。

二、小班化语文阅读分层教学的策略

1.按知识结构合理分层设组,激励竞争

教师必须认真研究全班学生的共同特点和个别差异,综合考虑全班每个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的因素,根据成绩将全班学生相对分为优、中、差三个层次,即A、B、C三个组。这样分组后,有利于教师上课组织教学,有差别地进行阅读辅导,充分调动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智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2.有效进行分层施教

教师可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设计不同的教学程序,让所有学生都得到进步。在制定分层目标时,教师要注意语文能力较强的学生无须用过多时间学习属于目标分类模式中的知识和理解这两个水平的内容,后进生则要学习较高水平思维的技能。

三、我班实行语文阅读分层教学的阶段性效果

1.学生愿意阅读,愿意参与竞争,阅读能力有一定的提升。分层教学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特点,设立了恰当的教学目标,选择了合适的教学内容,保证了课堂教学内容最大限度地被学生接受,学生从中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并能积极地参与学习。

2.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激发了教师阅读教学的积极性,新教育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在我校过去的教学过程中,在教学方法上大多停留在“满堂灌”“填鸭式”的传统的教学方法上。通过分层教学实验,让教师体会到自己肩上的压力,感觉到传统教学方法的危害。教师们感悟到自己的作用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做题,而且应当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从解答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起战胜困难的勇气,从小树立起我能行的勇气。

我班在实施语文阅读分层教学后,学生在阅读态度、读书习惯、读书方法以及阅读收获、效果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提高。然而,本人在分层阅读教学的策略探究方面,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我将在今后的小班化教学中继续探索,不断进步,带领每一个学生去遨游阅读的海洋。

第四篇:“小班化”分层教学策略

“小班化”分层教学策略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日益进步,教育资源和教育需求的增长和变化,班级授课制在我国做出辉煌的贡献后逐步显现出其先天的严重不足。教师在班级授课制(尤其是人数众多的大班级)下对能力强的学生“吃不饱”,能力欠佳的学生“吃不消”,普遍感到力不从心。分层教学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成为优化单一班级授课制的有利途径。结合本人的教学经验,对分层教学在分层原则、分层模式,分层实施、分层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作初浅的探讨。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十七世纪提出来的班级授课制以其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加强学校工作的计划性和实际社会效益风行了三百多年后,其固有的不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和因材施教等种种弊端与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的矛盾越来越尖锐起来。一种针对班级授课制中无法顾及学生个体差异、难以因材施教和促进所有学生最好地发展的教学模式呼之欲出。

一、分层教学的概念

所谓分层教学,比较集中地被强调了以下几点:①学生的现有知识、能力水平②分层次 ③ 所有学生都得到应有的提高。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

二、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提出育人要“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即主张“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原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存在着两种发展水平(一是现有水平,二是潜在水平),它们之间的区域被称为“最近发展区”。教学只有从这两种水平的个体差异出发,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并不断创造出更高水平的最近发展区,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美国学者卡罗尔提出的“如果提供足够的时间(或是学习机会),再具备合适的学习材料和教学环境,那么,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有可能达到既定的目标”。这些都是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三、分层教学的原则

根据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分成不同的层次,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辅以不同的训练和辅导,借助各层本身的力量促进每一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

四、分层教学的常见模式

在我国,分层递进教学改革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在上海率先提出实验的。近十几年来,分层递进教学法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分层教学的主要模式有:

1.班内分层目标教学模式(又称“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教学模式)

它保留行政班,但在教学中,从好、中、差各类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不同层次的目标,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和辅导,组织不同层次的检测,使各类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具体做法:

①了解差异,分类建组。②针对差异,分类目标。③面向全体,因材施教。④阶段考查,分类考核。⑤发展性评价,不断提高。

2.分层走班模式

根据学校进行的主要文化课摸底结果,按照学生知识和能力水平,分成三个或四个层次,组成新的教学集体(暂称之为A、B、C、D教学班)。“走班”并不打破原有的行政班,只是在学习这些文化课的时候,按各自的程度到不同的班去上课。“走班”实际上是一种运动式的、大范围的分层。它的特点是教师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重新组织教学内容,确定与其基础相适应又可以达到的教学目标,从而降低了“学困生”的学习难度,又满足了“学优生”扩大知识面的需求。

3.能力目标分层监测模式

知识与能力的分层教学由学生根据自身的条件,先选择相应的学习层次,然后根据努力的情况及后续学习的现状,再进行学期末的层次调整。这一形式参照了国外的“核心技能”原理,给学生以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学生在认识社会及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将自身的条件与阶段目标科学地联系在一起,更有利于学科知识和能力的“因材施教”。在教学上,此模式同时配合有“分层测试卡”(即分层目标练习册),由于“分层测试卡”是在承认人的发展有差异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多层次评价,对每个学生的劳动成果给予应有的肯定。实施这一评价手段,对测试内容应当重在对当堂所学内容的检测(只要认真听就可达标),注意对学生新旧知识结构的有机结合的检验,较高层次的学生则侧重于创造能力的检测。

4.“个别化”学习的模式

“个别化”学习实际上是一种广义的分层。它基于网络的“个别化”教学,关键是设计适合各类学生,又方便学生自主选择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训练材料及考评资料等素材。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分层学习,每达到一个目标就自动进入下一个知识模块。由于计算机数据库储存了大量的教学信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教学进度,都能得到相应的提高。

5.课堂教学的“分层互动”模式

“分层互动”的教学模式,实际上是一种课堂教学的策略。这里的“分层”是一种隐性的分层,首先,教师要通过调查和观察,掌握班级内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知识水平、特长爱好及社会环境,将学生按照心理特点分组,形成一个个学习群体。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和成员之间的互帮互学形式,充分发挥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激励,为每个学生创造整体发展的机会。特别是学生间人际互动,利用了学生层次的差异性与合作意识,形成有利于每个成员协调发展的集体力量。

五、分层教学的具体实施

1.学生分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各种测试手段,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和学习态度等,将学生大致分成三个层次:A 知识基础、水平智力较差,接受能力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成绩欠佳;B 知识基础和智力水平一般,学习比较自觉,有一定的上进心,成绩中等;C 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学习自觉,方法正确,成绩优秀。

2.备课分层

在学生分层的基础上,根据教材和大纲的要求,以及各层次学生的水平,对各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根据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设计好教学内容,课堂提问,技能训练并注意层次和梯度。

3.授课分层

授课分层,采取“大班导学,小组议学,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针。根据备课要求,授课着眼于B层中等学生,实施中速推进,课后辅导兼顾A、C优差两头,努力为差生当堂达标创造条件。具体做法是:上课时以合为主,分为辅;课后则以分为主,合为辅。做到对C层学生少讲多练,让他们独立学习,注重培养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其解题的技能技巧;对B层学生,则实行精讲精练,重视双基教学,注重课本上的例题和习题的处理,着重在掌握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上下功夫;对A层学生则要求低,坡度小,放低起点,浅讲多练,查漏补缺,弄懂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课时进度以A、B两层学生的水平为标准,上课以A、B两层的要求为公共内容。课堂提问注重层次性,具有启发性,及时点拨,充分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作用,让学生“不跳得不到,跳一跳抓得到”,只要努力,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4.训练分层

练习分层是分层施教的重要环节之一。课堂教学效率要提高,教师就要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活动情况,及时帮助学生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运用练习对学生学习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矫正。教师在设计练习或布置作业时要遵循“两部三层”的原则。“两部”是指练习或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三层”是指教师在处理练习时要具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知识的直接运用和基础练习,是全体学生的必做题;第二层次为变式题或简单综合题,以B层学生能达到的水平为限;第三层次为综合题或探索性问题。第二、三两层次的题目为选做题,这样可使A层学生有练习的机会,B、C两层学生也有充分发展的余地,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因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5.辅导分层

学生训练时,要做好课堂巡视,及时反馈信息,加强对A、B层次学生的辅导。对A层次的学生课后尽可能进行面对面的辅导,积极组织C层次的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通过开展竞赛知识讲座,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数学知识。平时的课堂训练,难度稍低的练习可由C层次的学生帮助A层次的同学,通过生生之间的互动,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进步。

6.评价分层

评价分层也是分层施教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基本做法相似于分层练习。它是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实施分层考核办法,测验时试卷设计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卷。必做题属检测达标的基本要求,选做题则属较高要求,为加分题。这种设计方法可使A层次学生有更多的成功机会,进而增强其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同时也可使B、C两层学生不易满足,激发其求知欲。

六、实施分层教学法的优势

1.有利于所有学生的提高

分层教学法的实施,避免了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作业后无所事事,同时,所有学生都体验到学有所成,增强了学习信心。

2.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首先,教师事先针对各层学生设计了不同的教学目标与练习,使得处于不同层的学生都能“摘到桃子”,获得成功的喜悦,这极大地优化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从而提高师生合作、交流的效率;其次,教师在备课时事先估计了在各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做了充分的准备,使得实际施教更有的放矢、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增大了课堂教学的容量。总之,通过这一教学法,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3.有利于教师诸方面能力的提升

通过有效地组织好对各层学生的教学,灵活地安排不同的层次策略,极大地锻炼了教师的组织调控与随机应变能力。分层教学本身引出的思考和学生在分层教学中提出来的挑战等,都有利于教师能力的全面提升。

七、分层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分层教学虽然有很多的优点,但对其工作的难度应当有充分的估计,且认真加以研究,寻找有效的对策。就目前实施的情况看,有以下一些问题:

1.分层教学要解决分层的原则与分层的办法

分层教学的目的是“因材施教”,要确定“材”的素质和水平。目前,我们对学生的分层主要依据新生摸底的结果,但测查的内容、难易的程度、考查的结果等,是否科学、客观,有没有参考价值,这是个重要的问题。其次,分层要考虑学生的“出口”与“进口”的对接,“低进高出”虽然是努力方向,但不能成为考核学校及教师的依据。分层要使不同水平、不同需求在发展中柔性衔接,使学生从分层开始,就有了信心、有了动力、有了希望。

2.分层教学的动态管理

动态管理是对传统教务管理的挑战,学生不是在班主任的监控、“保护”之下,任课教师又不能保证全员性管理,学生将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在动态管理中,不稳定因素会增大,管理的范围会拓宽,这就要求管理者、任课教师尽到责任。新的分层管理中加入了动态调控,将淘汰制变成了自我选择制。

3.分层教学时学生的思想负担和家长的疑虑

分层对学生的心理冲击表现为“自卑”,对家长来说是“没了面子”。可见,做好学生及家长的工作尤为重要,在分层教学的试验之前一定要客观地宣传其有利的一面,同时提醒学生或家长,做好“顶住压力”的思想准备。分层应以学生能否取得进步为判断得失的标准。

4.分层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分层教学下教师不能再“拿一个教案用到底”,而要精心地设计课堂教学活动,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恰当的方法和手段,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关心他们的进步,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形成成功的激励机制,确保每一个学生都有所进步。

5.实施分层后的评价方法

教师分别承担不同基础学生的教学任务,所接的班不同,达到的质量目标也应不同。如何判定分层教学的工作质量和教学水平是一个大问题。

综上所述,虽然分层教学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它有着弥补班级授课制不足的天然特性,只要教育教学工作者认真研究分层教学,找出解决分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对策,就可以发挥两者优势,使分层教学在新的教育时期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五篇:小班化—分层教学

关于小班化背景下初中化学分层教学方式的一点思考

【内容摘要】在鼓励大力倡导“小班化”教学的今天,针对学生实际情况,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如何更好地关注学生的个性化教育,使“因材施教”成为可能,笔者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的方法就是进行分层次教学,不仅会提高教学质量, 更会使学生各尽所能, 学以致用, 提高各自的素质。

【关键词】小班化

初中化学

分层教学

近些年来由于出生人口持续下降,择校热,外来随务工人员流动性大,薄弱学校升学率不高导致不被认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许多学校呈现生源大幅度减少,有的学校每个班级的人数从原来的40左右,减少到不到30,甚至更少,从而出现了“被小班化”现象。当然生源减少、学生择校都是不可避免的事实,在这种情况下,学校首先要面对现实,不怨天尤人,其次应该搞好特色化办学,提高教学质量,得到社会认可。笔者认为在大力倡导“小班化”教学的今天,学校无论是“小班化”还是“被小班化”,都应该积极面对,针对学生实际情况,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好地关注学生的个性化教育,使“因材施教”成为可能。

九年级的学生,由于学生之间有个体差(智力因素、性格因素、学生基础因素),使得学生无论学习也好,各种能力也好都自然分开。如果老师按统一的要求,统一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必然有一些学生感到吃不饱,而一些学生听不懂,其教学效率之差是显而易见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和道德结构同我们成人不一样。因而新的教育方法应尽一切努力按照儿童的心理结构和他们不同的发展阶段,将要教的材料以适合不同年龄儿童的形式进行教学。”笔者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的方法就是进行分层次教学。

一、实施分层教学的合理性与可操作性。

1、分层教学的合理性。学生在认知结构、认知能力、兴趣、个性等方面存在差异,学习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也就是说学生掌握同一知识有快有慢,有好有差。分层教学,就是教师面对这种差异程度,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不同类别学生的学习指导,以便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分层教学在教学目标上致力于促进全班学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在教学组织形式上综合交替运用班级、分组和个别教学形式;在教学效果上则谋求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分层教学充分体现了面向全体、分层优化、因材施教、主体参与的教学特点,对于激发学生兴趣,促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大面积提高学习成绩,是很有效的。分层施教能多层次地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竞争性,淡化了形式,注重了实际,具有保尖、促中、补差生的作用。

2、分层教学的可操作性。

著名教育家布鲁姆认为:“ 只要给学生合适的帮助, 就能使95%的学生学好。”中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等方面客观存在差异性,特别是心理方面的智力、兴趣、爱好等因素表现的差异更为明显。分层教学就是承认学生的层次差异,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实际实施教学。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教师辅导下愉快的学习,解决学习中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加上教师鼓励竞争,并及时表扬和调整目标要求,更进一步引发学生学习自主性。因此分层教学适应于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心理,使学生自主的学习,不但能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且能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把因材施教提高到可操作水平,从而更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分层教学的实施过程。

1、多观察重沟通,根据学生实情,合理分层分组。

认真研究全班学生的共同特点和个别差异,通过平时接触观察其兴趣、爱好之所在;课堂提问看思维是否敏捷、清晰;作业、测试中发现其对各有关知识点的掌握是否牢固。另外通过个别交谈、和班主任联系来掌握其原有的学习基础。此外在此基础上,将全班学生划分为A、B、C(即学优生、中等生、学困生)三个层次。分层不是固定不变的,可以随着学生情况的改变而改变。然后把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按座次编成混合组, 以5—6人为一个学习小组, 尽量使各组学生整体水平基本平衡, 并指定一名小组长, 负责本小组的学习活动。

2、把握《新课程标准》,遵循《教学大纲》,教学目标分层次。教学目标不明确或不切合学生实际,会导致教学中的盲目性、随意性,会加重学生学习的负担,使一部分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产生心理障碍,缺乏兴趣,丧失信心。因此制定教学目标时,应根据学生在知识能力、兴趣特长等方面,把握《新课标》,吃透《教学大纲》中的了解、理解、掌握这三层次的教学目标,弄清每个层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把握好教学深度、广度的关键。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享有充分的学习机会,并学有所获,才能达到激发各个群体学习积极性的目的,真正实现化学课程三个维度的目标。例如,在学习第三章《分子和原子》时,由于在物理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一些关于分子和原子的知识,但由于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微观世界,如何让学生接受、理解那些肉眼无法观察、抽象的分子、原子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特别是概念和理论是比较难理解的,大部分学生都觉得学有困难,紧接着再学习根据化学式的计算,有些学生往往觉得有些力不从心,此时教师应量体裁衣,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以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对化学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只要求他们能掌握根据化学式求相对分子质量、各元素质量比和某元素的质量分数三点最基本的计算;对于中等生还要掌握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要求其进一步掌握混合物中纯净物的质量、混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及混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并能综合运用这几点计算。这样在抓住化学知识体系中的主干知识时,又能明确基础知识和重点知识在教学过程中的分配关系,做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重点突出,为大面积提高化学教学水平打下了良好基础。

3、全面落实,把握好分层教学全程中的每一个环节。(1)针对学生,分层次备课。

教师在熟练掌握教材的基础上, 根据学生的差异,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共同目标和不同目标。如学习单质碳的化学性质时, 共同目标为碳的化学性质—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 能指出化学反应的现象,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较高要求为理解碳分别与氧化铜、二氧化碳反应的实质。

(2)面向全体,分层次提问。

课堂提问的问题要精心设疑。为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动手动脑,有所收获,教师要注意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后给予不同程度的解答和解释,使学生们多想、多思、多问,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如:在学习硫酸时,讲了SO42-的检验方法后提问:学困生:检验SO42-需要加入什么试剂?中等生:有哪些反应现象?反应方程式?能否用其他试剂代替?优等生:为什么要加入稀硝酸?如果白色沉淀一部分被硝酸溶解了,说明沉淀中可能会有什么离子?在课堂教学中提问要把握策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发问、回答问题的机会,通过上述提问,使学生掌握SO42-的检验方法。在教学中应注意适当提问学困生,以唤起他们的求知欲,增加他们的自信心;讲授新知识时,提问中等生,照顾全面;突破重点、难点时,提问优等生,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3)结合实际,分层次训练。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练习训练时, 按大纲教材基本要求, 遵循“下要保底, 上不封顶”与“保基础求发展”的原则,基础同步不分层, 问题加深要分层, 异题同类要分层, 讲评由低到高, 由此可设计A、B、C 三个层次要求的题目, 让学困生完成A组, 中等生完成A、B组、优等生全部完成。质量守恒定律的A组题为: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是什么?12克碳恰好与多少克氧气完全反应生成44克二氧化碳。B组题为:化学反应前后, 变的与不变的是什么?在反应2X2 + Y2 =2Z 中的化学式为(), 如X,Y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1和8, 则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C组题为:一名科学家声称,他能使铝发生化学反应变成铜和金, 使铝分子变成铜分子和金分子。请你根据所学知识指出这种说法违背科学之处;加热24.5克氯酸钾和1克二氧化锰混合物, 余下固体为2.49克, 求生成氧气的质量;4.6克酒精完全然烧生成二氧化碳8.8克和5.4克水, 问酒精中是否含有氧元素及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

(4)难易结合,分层次布置作业。

作业的设计和要求首先是采取“同”的原则, 即对于作业规范、整洁性、格式等, 不论哪个层次的学生, 都必须用统一、严格的标准去要求。基本的练习都要做, 其次是“异”,水平较低的学生, 要完成基本作业, 即完成课后的全部习题和部分章节的复习参考题;水平较高的学生要完成较高作业要求, 即选择完成有代表性的习题和全部章节复习参考题, 并加以变形, 重在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水平中等的学生, 除完成基本作业要求外, 可根据自己的能力,有选择地做一些较高作业要求的习题。例如:含杂质的镁粉8克恰好与150克稀硫酸完全反应(杂质不参加反应)生成0.6克氢气,求:

1、镁粉的纯度

2、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生成的硫酸镁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这道题对于中等及以上学生能完成1、2,鼓励完成3;优等生不仅完成1、2、3,而且还可增加这么一道题,80克含碳酸钙杂质的氯化钙样品,与122.4克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结束后所得溶液质量为200克,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总之作业的宗旨是使差生“吃得了”,好生“吃得饱”。

(5)学法指导分层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指出不同的学习方法。做出不同要求, 使其力所能及, 激发求知欲, 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学困生以口决、顺口溜等记忆化学知识;教给中等生怎么样预习、听课、记录和小结的方法;要求优等生以探究性的方法学习化学知识,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科学客观,分层进行教学评价。

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进步和成功。因此,要在坚持承认学生差异的原则下,给不同学生以不同的评价,彻底改变原有的单一的评价方式,同时采取动态的评价方式,使学生在学习上对自己既有信心,又能看到不足,既有压力,又有动力。对C组同学,多给与鼓励评价,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培养学习自信心,在原有基础上努力提高;对B组同学,采用激励评价,找出差距,指明努力目标,促使他们稳中求进;对A组同学,采用竞争评价,要高标准严要求,要充分调动自身潜力,不断挑战新的高度。

综上所述,小班化教育的实施,给老师更多的精力去面对每一名学生,更好地关注学生的个性化教育,使“因材施教”成为可能。教学实践证明,通过分层教学,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各层学生积极参与各个教学环节;突出了以教师为主导的作用,强化了内外因的作用,培养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信心。如果将两者有机结合,坚持下去,打造高效化学课堂,定将会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知新

化学教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2、丁

中学化学创新教法(M)

学苑出版社,1999

3、陈

浅谈个性教育[J]

教育评论 ,2002

4、郑立达

小班化教育实践研究初探[J]

上海高教研究,1998

下载小班化课外阅读分层指导策略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班化课外阅读分层指导策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班化分层教学学习心得体会

    小班化分层教学学习心得体会 起凤街小学 赵丽霞 去年九月,在全区大力倡导小班化教学模式下,我校迎来了全新的教育教学发展前景。因为我校虽属于市中心,但生源较少,最适合实施小......

    小班化教学中分层教学总结

    《小班化教学中“分层教学” 的实践与探索》课题阶段性总结 在过去的教学中,早已听过、见过小班化教育的优越性,当自己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小班”的老师后,更亲身感受到了小班......

    小班化数学作业分层布置

    小班化数学作业分层布置 一、分层布置作业的理论依据 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曾经提出育人要“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即主张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朱熹明确提出“......

    小班化语文课堂分层教学总结范文

    小班化语文课堂分层教学总结平果高级中学 马凤丹 经过一段时间的分层教学,感觉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各方面都获得了最优发展,使我充分明白这种因材施教的教学态度的益......

    课外读书指导

    扎实 有效 ——推进小学生课外阅读活动开展的应然追求课外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有益延伸和补充。但是,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况并不容乐观。我们......

    浅议小学语文有效课外阅读教学的指导策略

    浅议小学语文有效课外阅读教学的指导策略 摘 要:课外有效的阅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观点认为,课堂学习远比课外学习重要,应当以课堂为主。在新课程下,教师必......

    小班化教学课堂策略

    小班化教学课堂策略(一) 所谓小班化教育,是指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在较少班额(不超过30人)的教学班级之内,按照其特有的内在价值和教育教学规律采取的一种新型的班级教育形式。......

    小班化教学实施策略

    “六环节”小班化教学实施策略 周营镇陶官小学 二零一五年五月 “六环节”小班化教学实施策略 小班化教学提出的5个百分百,即教师对学生的课堂关注度100%,学生的课堂参与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