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古诗的诠释
诗意大发难为文
——评刘利凤执教的古诗课
富春二小 周君英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渭城的晨雨湿润了地上的沙土,旅店旁的柳枝在雨后分外清新。劝好友再饮完一杯醇香的美酒,只因您西出阳关就没有交情深厚的老友了!
本诗表达了作者送元二时情节的 :悲伤,含蓄。与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这是一场深情的离别,但却不是黯然销魂的离别。
刘利凤老师要执教的就是这首古诗。
古诗教学历来是阅读教学的一大难点,其难有三:由于古诗内容的时空跨度太大,加之学生的阅历背景又太浅,他们很难与诗人心同此情、意同此理;由于古诗的话语风格离学生的现有语感相去甚远,多数古诗教学仅仅满足于诗义的疏通和诗句的积累,至于诗的文化底蕴则往往无暇顾及;因了上述两难,古诗教学的模式还相对比较陈旧和保守,尽管时下有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但古诗教学却是涛声依旧,难有突破。
当刘老师决定要上古诗课的时候,我们都觉得惊讶,甚至还奉劝她改换内容。但是刘老师说,她只想实实在在的上一堂大家都可以上的课。话是这样说,可是真正操作起来也不是那么容易。因此老师为此也花了不少的精力,备课、试教反反复复好几稿,我因此也听了两堂,颇有感想:
“以读悟文”是这堂课最大的特点。第二个环节专门安排了读诗的指导,从读题目开始,读准诗中的每一个字,多音字的读法纠正,句尾词的朗读,还有整首诗的朗读,老师是一字一句的,口把口的教,非常细致,也很实在。第三环节理解诗意后加上情感的朗读花样也很多,示范读,个人读,集体读,配上音乐朗读„„层层深入,把学生慢慢带进遥远的尘封年代,这很不容易!
“多方整合”也是这堂课的一个亮点。例如,课内外知识的整合,在教学第三四句诗时,刘老师补充了西部的荒凉景象对于离别的情感体会大有帮助。又如开头结尾都补充了这首诗的古唱法,对于学生对诗歌的爱好兴趣激发也起到很
大的作用。当然,还有诗与文的整合,把四七二十八个字的古诗想象理解成一篇离别散文,把元二此去安西的艰辛想象说话。
应该说,这的的确确是一堂实实在在的古诗课,课堂操作也并不复杂,教师的个性特色也不是很明显,对于学生收获来说,也已经不少。但是,作为评比课,示范课等高一层次的要求来说,显然是缺少了什么——为什么课堂气氛会那么沉闷,为什么老师上得那么累,古诗教学是不是还要注意几个方面?
因此,我思考着有以下几点可以来探讨一下:
本来就是一首离别情怀的诗,情感的调子不会很高,那么老师在导课时一定要把学生的情绪和积极性调整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一点刘老师在我们班试教时就好多了。
朗读指导固然重要,但是你过于刻意的强调声音轻,节奏慢,并不一定会达到你想要的效果。多改换诗文的理解和深入会更重要,诗句里面的重点字词的理解,整句诗的理解,甚至可以对诗句做一个想象情景的描写来理解,要挖进去,只有走进去,学生才会理解进去,才会读出来,不必要强调形似神不是的效果。
还有一个积累的问题。
因为时间关系,我先简单说说,希望可以有时间和大家多探讨多学习。
第二篇:电影《赤壁》对经典的诠释
电影《赤壁》对经典的诠释
内容摘要:一部以“铜雀春深锁二乔”改编的历史大片,一部号称“一个女人引发的战争”电影。它改变了人们心中英雄的神秘,让遥不可及的传奇人物真实的出现在银幕前。迎合大众消费的需要,严肃中带有轻快的调侃,紧张中蕴含着田园的安静。在战争里除了胜败更多的是人物内心真挚的情感。关键词:经典;诠释;陌生化;大众化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所谓“历史演义”就是用通俗的语言,将争战兴废、朝代更替等为基干的历史题材,组织、敷演成完整的故事,并以此表明一定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和【1】美学理想。
“仁义”是中国传统思想的核心,小说正是继承了孟子称颂的“民为帮本”、“仁政王道”的社会政治蓝图,同时塑造了关羽、张飞、赵云、周瑜等一系列侠肝义胆的志士良臣。因而可见,小说的主旨为以儒家的政治道德观念为核心,同时也糅合着千百年来广大民众的心理,表现了对于导致天下大乱的昏君贼臣的痛恨,对于创造清平世界的明君良臣【2】的的渴慕。
可以说电影《赤壁》是对经典《三国演义》的解构,是导演在历史前提下的大胆创
【3】新。说到解构,即结构主义是法国哲学家德里达倡导的一种反传统思潮。其认为,‘解构’主要不是一个哲学、诗、神学或表现意识形态方面的术语,而是牵涉到意义、惯例、【4】法律、权威、价值等等最终有没有可能的问题。该思潮最后逐渐演变成一种阅读和批【5】评的程式。总的来说,结构主义的特点就是“反权威、反传统、反理性、反成规。”基于这种电影就是一部解构经典的作品。
电影主要选取赤壁之战作为主题,选取原著《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到四十九回的情节作为背景全面展开,而导演又不是按部就班的全部照原著拍摄,相反,根据重新的组织再加工在选定主要的背景故事的基础上,删减部分情节,同时加入原著所没有故事,又有将细节大肆渲染将其突出,又或是将几处分步进行的情节糅合在一起突出主题。例如:上部中开场重点人物赵云的镜头就是选取了原著中的故事情节;为了突出周瑜而将“苦肉计”删除;加入孙尚香潜入曹营、小乔只身会曹操的情节;同时突出孙刘盟军中周瑜与诸葛亮的“心有灵犀”的完美配合将“将干中计”、“草船借箭”合二为一,表现周瑜与诸葛亮智慧才能之外也突出曹操疑心重性格特点。
自古红颜祸水。原著中最有代表的莫过于貂蝉,但在这部电影中突出两名女性:婉约的小乔和豪放的孙夫人。与原著中红颜祸水及红颜薄命的定义不同的是,两位女性成为盟军“赤壁之战”胜利的关键。孙尚香潜入敌军暗自打探情报,不畏危险毅然决定迎
战,十足的带有“花木兰”的味道。孙夫人的情报给了诸葛亮第一时间的作战素材,这里隐含着事实上诸葛亮并不是“先知”,他也是凡人,只不过善于随机应变而已,他的策略也需要侦察才能得出。而小乔的行为则更让人感到离奇,或许有点太过于“假”,但是导演想要传达的是既然开篇隐喻了曹操为了小乔而发起战争,那么理所当然需要“导火线”自己“站出来”结束这场战争。同时影片中小乔的行为不仅仅是为了前后照应所用,同时也表现了作为国家的一员,在国家面临危难的时刻每个个体都有义务为保卫家园做贡献,不仅为了自己,更为了更多的人。两位女性的角色让观众看到了在这场战争中她们的主要作用,不再是深居深院的大家闺秀,也不是只会儿女私情的柔弱女子,而是胸怀正义、胸怀大志,知荣辱识大体的伟大女性形象。
陌生化是西方文学研究的术语,原本是一个著名的文学理论,有俄国形式主义评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提出。他说:‘艺术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使人恢复对生活的感觉,就是为了使人感受事物„„艺术的目的是要人感觉到事物,而不是仅仅知道事物。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的长度,因为感觉过程本
【6】身就是审美的目的,必须设法延长。根据这一理论,影片将众所周知的“三国”进行改编,将故事情节聚合在一起使其更具凝聚力,更加突出主题思想。虽然大致与原著相同,但是有所改动的地方恰恰是影片让人觉得“新奇”之处。
提到大众化,不得不提大众传媒。大众传媒就是以传播信息为最基本和最主要的功
【7】能。其中‘提供娱乐’是其主要的功能。另外,除了大众传媒,大众文化也是重要的组成。大众文化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哲学家奥尔特加的《人民的反抗》一书中,主要是指在一个地区、社团或国家中新近涌现的,被一般人所信奉和接受的文化。【8】同时他指出,“在发达的商业社会,人们习惯于按照需要——消费的模式生存。大众文化产品的出现不可避免,大众传媒则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在对大众文化进行批判的同时,我们也不能不看到社会生活的变化,现在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追求商品化,而商品社会的特性就是大众化。于是作为大众文化的电影更多的就是满足商品社会中人们的口味,在电影中更多体现大众文化则可以迎合消费者的需求。因此,电影《赤壁》就是商业社会中一种大众文化的体现,无论成败都是合情合理的,毕竟它是作品而不是史实。
总之,电影《赤壁》的出现或多或少的让我们对经典有了全新的认识。英雄人物不再是神秘的神,而是现实中有血有肉的人。记得电影《头文字D》中有句台词说,“其实神也是人„„”。一切神话都是承载着人类的梦想,是人类对世界求真、向善的追求与渴望。电影《赤壁》是大众消费的产物,同时也是现代人对经典的再认识、再创造。将作品中的类型化的人物全新的呈现在现实生活之中,每个人物都是活的、有些有肉的、(让人敢于接近的,是实在的人、具有“人性”的人。我们就将电影《赤壁》看作是平凡的我们对英雄的诠释,大胆的脱去笼罩在其身上的神秘面纱,让他们更真实、更血性。当然“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电影都有自己的理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注释:
【1】: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四卷),2005年7月,第2版,第21页 【2】【4】: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四卷),2005年7月,第2版,第23页 【3】【5】: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2005年4月第2版,第45页 【6】: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2005年4月第2版,第45页 【7】【8】:彭吉象《影视美学》,2002年3月,第168、169页
第三篇:对真爱最精彩的诠释
对真爱最精彩的诠释
有一天,一个班主任做得有滋有味的美女老师对我说:
“真爱,和学生来讲,就是关注他们每一个人,和他们心心相通,他们的进步和落后,你都回相应做出正确而不伤害的反应,让他上进,快乐,成功。还有,就是要把她们放在心尖儿上的感觉。像他自己的妈妈一样的爱护他们,不忍批评他们。即使非要说,也得讲究方式,点到为止;需要帮助,则同力合心,把困难克服,把不幸扭转,越是难的时候、错的时候越不能弄疼他们,因为他们,就在我的心尖儿……”
这样的情商素质,是学生、是教育、是中国、是世界人民的幸运。
……
有一个网友,当我问她什么是真爱时,她回答得竟然十分形象深刻全面:真爱,一是一种心心相通的默契,二是把对方放在心尖上的感觉。
一开始,我感觉不大好,但一细想,太有道理了。
第一,心心相通,能够沟通,对方想什么,要什么,都能知道,在适当的时间就想办法给他了,他好惊喜;自己想什么,要什么,对方也知道,在恰当的时间地点送来了,多么开心?心心相通,是一种沟通后的美好状态,行为默契,是互相敬爱的完美体现。
第二,把对方放在心尖儿上。是爱,还是崇拜。尊重是交往的前提,把对方放在心尖儿上,是尊重的最高境界。无论自己生生死死,对方都不会受到伤害。或者说:除非我死了,要不,我不让你受到伤害。因为,伤害了你,我心就会受不了。
这样,为爱生死相依,当然就是真爱了。
第三,真爱,经得住时空的任何考验。但是,首先要做到以上两点,才可能经得住时空的任何考验:沟通得好,默契,把你放在心尖儿上。
沟通得好,就不会有误会产生,默契,就不会有矛盾和冲突,始终把对方放在心尖儿上,生生死死不会变一点儿。这不是纯粹的爱,这不是真爱,是什么?
这个网友的话,让我惭愧,她的说法形象具体,切实可行,是至爱的标准,也是至爱行为的准则。
希望你能理解,并告诉你至亲的人,学会受用这个法宝。
希望教师同仁们也牢记那个美女班主任的做法,做好做强,成就美妙的人生。
歌中唱“真爱难说”。
这样看来,真爱,也不难说呀。
第四篇:对新经济政策的不同诠释及其命运
对新经济政策的不同诠释及其命运
郑异凡
[内容提要] 列宁对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原因、实质和内容在不同场合有不同的说法。俄共一些领导人根据自己的理解和需要抓住列宁的某一说法,为自己的观点和主张辩护。斯大林认为新经济政策并不新,只是1918年春政策的继续;斯大林和季诺维也夫等人强调新经济政策仅仅是退却,是对农民的暂时让步,要求转入进攻;布哈林则认为新经济政策中的决定因素是运用市场机制。这些不同诠释直接影响新经济政策的命运,但都可以在列宁的言论中找到依据。有些解释属断章取义,无视列宁思想的变化和发展。科学的研究需要对列宁的不同说法联系具体的时间环境进行分析,找到本质的东西。
[关键词] 新经济政策;诠释;命运
[分类号] D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6505(2005)06-0135-05
[作者简介] 郑异凡,中央编译局世界所研究员。
20世纪20年代是新经济政策的年代,或者按照列宁的说法,是新经济政策的俄国。在此期间,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层围绕新经济政策展开激烈的争论。大体上存在两派:以季诺维也夫和斯大林为代表的一派对新经济政策总体上持否定的态度,把它看成是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念念不忘限制直至取消新经济政策。另一派以布哈林等人为代表,主张利用市场机制来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当然还有一些动摇于两者之间的派别。这些 派别的政策主张都不是心血来潮的产物,而是各有所本,都能够从列宁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的言论中找到根据。
一、新经济政策在1918年春已经存在
一种诠释是认为新经济政策只是对军事共产主义而言,是一种新的政策,实际上是回归1918年春天的政策。列宁曾持此观点,他的举证是,早在1918年春天,他已经指出当时的俄国存在五种经济成分:宗法式的自然经济的农民经济、小商品生产(包括大多数出卖粮食的农民)、私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在这里,主要的斗争是国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反对小资产阶级和 私人资本主义的斗争。在1921年初实行新经济政策的时候,列宁重申了这一观点,主张社会主义同国家资本主义联手反对其余的经济成分。1921年4月的《论粮食税》表达的就是这种观点。
这一说法被斯大林紧紧抓住。在新经济政策的初期,斯大林没有发表过涉及新经济政策的报告和文章,直到1921年12月18日的《前途》一文才首次粗粗谈及新经济政策。在以后相当长的时间里,他在谈到新经济政策的时候都在前面加上“所谓”两字——“所谓新经济政策”,强调新经济政策并非新政策,只是1918年春政策的重复和继续。1928年7月5日,斯大林在《论共产国际纲领》中说:“如果以为苏联无产阶级专政的经济工作是从军事共产主义开始的,那就不对了。„„恰恰相反,我国无产阶级专政的建设工作不是从军事共产主义开始的,而是从宣布所谓新经济政策的原则开始的。大家知道1918年初出版的列宁的《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一书,列宁在这本书中第一次论证了新经济政策的原则。”[1]
这种说法否定了新经济政策的创新。虽然列宁在实行粮食税政策的初期曾经表示过类似的看法,但是在承认了商品买卖之后,曾明确说明1918年春的政策同新经济政策之间存在原则区别,他说:“当时根本没有提出我们的经济同市场、同商业的关系问题。„„提出国家资本主义问题时,并没有说我们要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而是说我们俄国如果有国家资本主义作为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制度,那我们的处境就会好一些。”[2]正是市场机制的提出和运用,使新经济政策在社会主义理论史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使新经济政策成为名副其实的新的经济政策。所以,布哈林把新经济政策诞生的日期定在实行商品货币和市场机制之时,而不是实施粮食税的时候。
二、“退却”和“进攻”
1921年春迅速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一个根本原因,是各地农民对军事共产主义,特别是它的余粮收集制严重不满,甚至举行暴动,进行武装反抗。喀琅施塔得的暴动只是对苏维埃政权的最后通牒。关于农民起义的因素,列宁在论述新经济政策的起因时很少谈及,通常只提喀琅施塔得暴动,这可能是因为农民暴动在当时是不言而喻的事实。
不过斯大林的著作中却多次提及。例如,1925年1月26日斯大林在《关于“得莫夫卡事件”》一文中写道:“„„或者是农民的不满情绪逐渐积累起来以致发生暴动。请你们注意,在新的条件下,在新经济政策下,新的坦波夫暴动或新的喀琅施塔得叛乱决不是没有困难的。南高加索的 格鲁吉亚暴动提出了一个严重警告。如果我们不学会割开我们的脓疮并且把它们医好,如果我们还要在表面上装得太平无事,那么这样的暴动将来还是可能发生的。”[3]
当时许多领导人都把实施新经济政策看作是一种退却,是对农民的让步,以拯救苏维埃政权。
这也是实施粮食税能够为多数人所接受的最有说服力的论据。就整体而言,新经济政策确实是由军事共产主义向后退却,用当时的说法,由直接进攻改为迂回。就同农民的关系而言,也确实是一种让步、妥协。但是,这样理解是不够的。有退却,就有进攻。因此,新经济政策实行不久,特别是农民造反的威胁略为减轻之后,停止退却、举行进攻的呼声就不断高涨,逼得列宁一年之后,不得不在党的十一大上宣布停止退却,开始进攻。就列宁而言,提出“进攻”可能出于两种考虑:第一,迫于反对新经济政策的压力,提出进攻的口号以安抚党内的激进派、“左派”。第二,当时已经退到国家资本主义、自由贸易,从传统的观念看来,已经退无可退了。不过,这个时候宣布进攻是大可质疑的。因为实行粮食税仅仅一年,而承认市场机制(即真正意义上的新经济政策)才半年,作为完整的政策体系在许多方面还有待具体化,有待进一步完善。诸如发挥市场作用,调动小生产者的积极性,发挥私人资本的作用,发挥私商的作用等等问题都有待解决,在这个时候发动“进攻”必然摧毁尚在形成中的新经济政策体系,达不到新经济政策所要达到的目的。
斯大林论述列宁主义的著作是不提新经济政策的。他的《论列宁主义基础》和《论列宁主义的几个问题》这两本专著都闭口不谈列宁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特别是新经济政策。在斯大林看来,新经济政策只不过是一个与中农问题并列的“具体问题”。1926年1月他在《列宁主义问题》文集初版序言中为自己辩解说:“同样很明显,我们建设中的具体问题(新经济政策、国家资本主义、中农问题等)也不是这本‘扼要叙述列宁主义基础’的小册子所能完全阐明的。”[4]
在这一点上,季诺维也夫要胜过斯大林,他在《列宁主义》一书中用了两章的篇幅来谈新经济政策,其标题分别为:第11章“列宁主义和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和国家资本主义”;第12章“列宁主义和新经济政策。无产阶级专政下的阶级斗争”。这两章都有副标题,从中可以看出季诺维也夫关注的重点。
季诺维也夫的论点始终围绕阶级斗争、退却和进攻、国家资本主义展开。他写道,新经济政策,“这是列宁主义经过最广泛的深思远虑的退却运动。”“这是其历史意义迄今尚非所有人都清楚的退却。”“我们现在应当清楚明确地跟着列宁说,新经济政策是个退却。”[5]退到哪儿去呢?退到国家资本主义。因此新经济政策等于国家资本主义。季诺维也夫写道,我们实行新经济政策,不是简单地消除“军事共产主义的极端性,不,我们做的不是这件事——我们从根本上改变了整个经济政策。我们根本不是从军事共产主义退向社会主义,而是退向无产阶级国家中的特殊的‘国家资本主义’”。“新经济政策,这是无产阶级国家里的国家资本主义。”他还问道,“新经济政策的俄国”在哪一点上比“无产阶级国家中的国家资本主义”好听一些呢?[6]
季诺维也夫的这种说法,把市场机制的作用完全排除出新经济政策之外了。列宁确实曾经寄希望于国家资本主义,但在实践上国家资本主义并没有得到发展,列宁生前已经看到并多次指出过。在季诺维也夫书写《列宁主义》一书的时候(1924年)这一事实已经非常清楚了。其次,列宁说的退却是退向国家资本主义,退向自由贸易做买卖,是两点,而不是一点。而后者就是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季诺维也夫只讲国家资本主义,这就完全忽略了市场经济这一面,大大缩小了新经济政策的范围,也大大贬低了新经济政策的意义。
既然强调的是退却,而且是在农民造反逼迫下的退却,那么一旦造反的威胁消失,就会要求转入进攻。斯大林在后期论述新经济政策时就不断强调进攻。
1924年12月在俄共十四大上斯大林首次给新经济政策下了一个定义:“新经济政策是无产阶级国家所采取的一种特殊政策,它预计到在经济命脉掌握在无产阶级国家手中的条件下容许资本主义存在,预计到资本主义成分同社会主义成分的斗争,预计到社会主义成分的作用日益增长而资本主义成分的作用日益削弱,预计到社会主义成分战胜资本主义成分,预计到消灭阶级和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7]斯大林这个定义的重点是同资本主义成分作斗争。
1926年11—12月在共产国际执委会第七次全会上,斯大林声称,要“堵死和消灭阶级首先是资本借以产生的一切孔道,最后造成直接消灭阶级的生产条件和分配条件”[8]。一年后斯大林已经宣布:资本家正被排挤出商品流转的范围,工业正和农民经济直接结合起来,投机的中介人再不能从工业和农业中攫取利润。苏联已经没有交易所、营业所、价格操纵情形等等。在这方面,所有这些资本主义经济的工具在我国都不存在了。[9]稍后,他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宣布,党的任务是 “采取消灭国民经济中的资本主义成分的方针”[10]。要挖掉资本主义的根子,这根子就“藏在商品生产里,藏在城市小生产特别是农村小生产里”。[11]结论很清楚,要彻底消灭资本主义就必须消灭农民这个小生产者。
季诺维也夫的《列宁主义》在论述新经济政策时用一章的篇幅谈阶级斗争。他强调,在新经济政策时期阶级斗争仍在继续。以季诺维也夫为首的“新反对派”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农村存在严重的富农危险,必须把打击的火力对准城乡的资本主义成分。他说,城乡资本主义的经济力量在增长,“谁要是说我们已经没有资本主义,或者几 乎没有资本主义,没有富农,我们的政策对富农和对贫农都同样有利——他就是有意无意地修正列宁主义。”“对我们来说,农村的富农——真正的富农——要比城市的耐普曼危险得多,因为我们在农村的阵地是薄弱的,而富农成为农村舆论领导者的可能性却要大一些。„„农村百分之二、三的‘富农’,总是巨大的力量。”[12]
过渡时期存在阶级斗争,这是当时的共识,并不奇怪。但是就发展经济和抓阶级斗争这两方面的任务相比较而言,对当时的苏联来说,首要的任务应当是全力抓经济,发展生产力,为落后的俄国 创造社会主义所必须的物质条件。采取新经济政策的深层次原因,正是俄国落后,不具备立即实行社会主义的物质条件,需要运用市场来改变资源配置的方法,为社会主义准备条件。而害怕资本主义,害怕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发展资本主义,想借助于阶级斗争的方法,靠专政的力量来消灭资本主义成分,消灭小生产,只会给国民经济带来破坏性的后果。这是苏联的历史所证实了的。
长期以来,列宁对小生产是不放心的,把小生产看作是产生资本主义的温床和源头。1921年3月列宁在一次报告中说:“我们今天是同谁进行最后的斗争中的一次斗争,惟一正确的回答就是:同我们自己家里的小资产阶级自发势力进行斗争。”[13]
实行新经济政策一年以后,列宁重申:“我们确实是在进行‘最后的斗争’,不是同国际资本主义(同它还要进行多次‘最后的斗争’),而是同从小农经济中成长起来的、得到小农经济支持的俄国资本主义进行这种斗争。”[14]
列宁放弃了“最后的斗争”的提法没有呢?没有看到正式说法。不过我们在《论合作社》中看到,列宁把合作社看作是使农民感到简便易行和容易接受的过渡到新制度的机构。也就是说,可以通过合作社吸引农民走向社会主义,而不再是 同农民进行“最后的斗争”了。
有两个人的回忆涉及列宁对农民问题的最后看法。
1922年列宁对时任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副主席的弗拉基米罗夫说过,我们现在有两个最重要的领域。第一个是商业,这就是学会经商,为的是首先同农村,同农民结合。不这样做,有一天农民会让我们去见鬼的。老实讲,农民并不理会谁,什么样的领导坐在城里,谁在克里姆林宫统治。对他们来说,重要的是从城市得到什么,克里姆林宫给他什么。他会使用这样的试金石:同沙皇时期相比,他生活得好一些,还是变坏了。如果看到用自己的产品换来比过去多的印花布、砂糖、鞋子、器皿、农具,如果还看到赋税减少了,在农村再也看不到他们痛恨的警察和警察局长,庄稼汉对新制度就会感到完全满意。而如果不满意,对付数以百万计的农民是困难的,不可能的。喀琅施塔得起义、安东诺夫运动、坦波夫以及其他省份的叛乱,都是对我们的严重警告。应当采取一切措施,以便长期生活在和平之中,同中农友好相处。[15]列宁去世前在同布哈林的谈话中总结出的一个经验教训就是可以不再对农民使用暴力而达到社会主义。[16]
布哈林记住了这一点。在1928年7月全会上,布哈林在谈到非常措施引发的各地农民风潮 时提出警告说: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却要用暴力把庄稼汉赶进公社。这样你们就会遇到庄稼汉的起义,富农组织他们,领导他们。结果是一场残酷的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消失。你们从这里得到的是什么呢?[17]
三、运用市场机制来发展经济
在实行新经济政策之初,列宁只想通过实行粮食税对农民作出让步,以拯救苏维埃政权。但任何政策都不是孤立的,这种退却必然引发连锁反应。实行粮食税,农民手头就会有余粮,纳税后剩下的粮食怎么办?列宁的最初设想是允许农民在地方范围内交换。但是,限制在地方范围的实物交换(当时也叫“商品交换”)恰如“蜉蝣”(布哈林语),没有能够维持多久,广大的农民以自己的实践冲破了人为的樊篱,“产品交换”变成了“商品买卖”。这就把市场机制引进了苏维埃经济,进入了真正的新经济政策的时期。列宁发现了这一点,把这时候的新经济政策同1918年春的政策区别开来,指出区别就在于现时的经济已经建立了同市场、同商业的关系。这是新经济政策中的决定性因素。
所以,布哈林把新经济政策出现的时间向后推迟了半年左右。他写道:“我们起先打开了一半;我们说:实行地方性的商品流转。”但是发展中的经济不可抗拒地要求扩大经济流转的范围,于 是我们“再打开一半,打开军事共产主义时期所堵塞的东西。我们这样做了,于是就有了新经济政策”。[18]在布哈林看来,新经济政策不是始自实施粮食税,而是始自承认和运用市场关系。为打通堵塞的渠道,1925年初布哈林写文章作报告,呼吁把新经济政策推广到农村去。
正是在运用市场机制这个意义上,列宁在最后时日赋予合作社以巨大的意义。列宁对合作社的看法经历了三个阶段。在军事共产主义时期,列宁把合作社看作是社会革命党和孟什维克的温床。在新经济政策初期,把合作社看作国家资本主义,打算以国家资本主义去对付分散的无法控 制的小生产。直到在新经济政策中引入市场商品经济成分之后,列宁才彻底改变了对合作社的看法,认为这是可以使农民的私人利益同公共利益结合起来的机构,是可以通过农民对利益的关注而引导农民走上社会主义的机构。列宁强调,正是由于有了新经济政策,才使合作社具有前所未有的重大意义,“在新经济政策中,我们向作为商人的农民作了让步,即向私人买卖的原则作了让步;正是从这一点(这与人们所想像的恰恰相反)产生了合作社的巨大意义”[19]。在《论合作社》中,列宁把合作社直接等同于社会主义,说“文明的合 作社工作者的制度就是社会主义的制度”[20]。“在我国条件下合作社往往是同社会主义完全一致的。”[21]
列宁的说法没有为当时的多数领导人所理解。托洛茨基看到了市场机制的作用,也同意运用市场机制,但无可奈何地称市场为“魔鬼”。斯大林不承认新经济政策是一项崭新的经济体制,而认为这不过是一个“具体政策”。季诺维也夫不承认列宁的《论合作社》一文对合作社的看法有一个飞跃,认为同1921年关于合作社是国家资本主义的论述是一回事,到1923年初,合作社仍然是国家资本主义。
布哈林敏锐地看到列宁思想的发展变化,指 出在合作社问题上列宁有两个不同的战略计划。在1921年实行新经济政策之初,列宁在《论粮食税》中主张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加上大资本,组成经济联盟,对付分散的小资产阶级自发势力。在这里,合作社是“国家资本主义的最重要的环节”。而在1923年1月写《论合作社》的时候,列宁的提法变了。合作社已经不再被看作是国家资本主义,而是直接等同于社会主义了。这里的战略计划是“和组成合作社的农民结成联盟,反对大资本和一般私人资本的残余”[22]
后来布哈林在阐述新经济政策的意义时强调的正是这一点。他说:“据我看来,新经济政策的决定性因素是存在市场关系——在这种那种程度上。这是最重要的标准,它规定了新经济政策的实质。”[23]没有商品的商品生产和没有市场的商品生产都是不可想像的。“如果我们搞商品生产,那么完全可以理解,最重要的就是市场关系。”[24]“我们恰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25]
斯大林所下的新经济政策的定义中基本上不提市场和商品经济。本文所引他在俄共十四大上对新经济政策所下的定义就是如此。
直到1928年七月全会《论共产国际纲领》的报告中,斯大林才承认要利用市场,说“新经济政策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政策,其目的在于利用市场,通过市场,而不是以直接的产品交换,不要市场,在市场以外来战胜资本主义成分并建立社会主义经济”[26]。但是这时候实施他采取的非常措施已经半年多,正在逐步消灭市场,离废止新经济政策只有一年半的时间了。斯大林发表这一谈话,目的不是要利用市场,而是企图规避取消新经济政策的指责。
1929年底,斯大林终于抛出了新经济政策的“新提法”。他在《论苏联土地政策的几个问题》中宣布:“现在,新经济政策问题,阶级问题,建设速度问题,结合问题,党的政策问题,都应该有新的提法。”[27]这新提法是什么呢?斯大林说:“我们所以采取新经济政策,就是因为它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当它不再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时候,我们就让它见鬼去。列宁说过,新经济政策的施行是认真而长期的。但他从来没有说过,新经济政策的施行是永久的。”[28]几个月之后,斯大林对“见鬼去”作出了明确的解说:“当我们已经不需要容许某种程度的私人贸易自由的时候,当这种容许只会产生坏结果的时候,当我们有可能通过自己的商业组织来调整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而不必依靠私人贸易及其私人流转,不必容许资本主义某种活跃的时候,我们就‘让新经济政策见鬼 去’。”[29]
这时候斯大林已经不再需要通过市场调节来建立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了。他认为苏维埃政权可以通过行政命令措施、国家计划来维持这种联系,实际上又回到通过计划调拨进行实物交换的军事共产主义时代。
从对新经济政策的不同诠释、不同理解以及所导致的后果,可以得到几点启示:
任何一种政策都不是固定不变的,它需要在执行中根据具体情况、群众的反馈,不断完善和修正。列宁当年就是遵循这一原则办事的。在列宁的领导下,新经济政策随着形势的发展而不断完善,逐渐形成完整的政策体系。
列宁在不同时期针对不同情况,对新经济政 策有不同的解释、有不同的侧重面,同时由于列宁领导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总共不到两年,不可能提供解决经济政策问题的所有答案,这就给各种不同的理解提供了所需要的根据。每一个人都可以在列宁的言论中找到对自己有利的解释。退却和进攻的说法、国家资本主义的说法、市场机制的说法,统统可以在列宁的言论中找到根据,得到支持。这就需要对列宁的各种不同的说法联系具体的时间、地点进行分析,找到本质的东西,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东西。
新经济政策夭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关键的问题之一是领导层对这一政策没有取得共识,各 人有各人的理解,谁执掌最高权力,就按照谁的主张办。更重要的是,政治体制的改革不同步,经济体制得不到政治体制的保障。在政治上高度集权的状态下,斯大林一旦大权在握,就在他信誓旦旦要坚持新经济政策,把取消新经济政策斥为“反革命谣言”后不久,就凭他个人一句话,轻轻松松地送新经济政策“见鬼去了”!
注释:
[1][11][26]《斯大林全集》第11卷第129页,第195—196页,第128页。
[2]《列宁全集》第2版第42卷第221页。
[3][7]《斯大林全集》第7卷第23页,第302—303页。
[4]《斯大林全集》第8卷第11页。
[5][6][12]季诺维也夫《列宁主义》东方出版社1989年版第180、184页,第183、189、205页,第220—221页。
[8]《斯大林全集》第9卷第22页。
[9][10]《斯大林全集》第10卷第192页,第256页。
[13]《列宁全集》第2版第41卷第130页。
[14][19][20][21]《列宁全集》第2版第43卷第82页,第362页,第365页,第366页。
[15]瓦连廷诺夫《新经济政策和列宁逝世后的党内危机》斯坦福1971年俄文版第186页。
[16]《国际共运史研究(布哈林专辑)》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68页。
[17]《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8卷社科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95页。
[18][22][25]中央编译局国际共运史研究所主编《布哈林文选》(上册)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56页,第361—363页,第441页。
[23][24]中央编译局国际共运史研究所主编《布哈林文选》(下册)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92页,第392页。
[27][28][29]《斯大林全集》第12卷第127页,第150—151页,第163页。
[责任编辑:文义]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年第6期
第五篇:大学生演讲稿:我对大学的“诠释”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很高兴今天能给我这样一个机会站在这里,来表达我内心对大学的那份感情,对学生会的那份憧憬。大学,一个丰富多采彩的世界。酸甜苦辣都是大学的经纬点。大学如酒,或芳香,或馥郁,因为激情,它变得醇厚。大学如歌,或高昂,或低沉,因为憧憬,它变得悦耳。大学如画,或明亮,或暗淡,因为诚挚,它变得美丽。
社会学老师在开学的第一堂课问我们:为什么要读大学?如何度过大学时光?对于刚刚迈进大学校园的我们,对一切都很陌生,很懵懂。关于为什么要读大学,我要说,这是我们步入社会的起点,也是我们成就事业的基础阶段。关于如何度过大学时光,我要说,我会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客观分析自身条件、科学确定职业发展目标、有序的安排校园生活、坦诚与人交流沟通、不断完善学习与生活方法,让大学时光充实而不忙乱、紧张而不压抑、自由而不失控、多彩而不偏激。
有人说,大学在某种意义上说是高中的延伸,还要继续高中时代拼命苦学的日子;也有人说,跨进大学在某种程度上说前途和事业有了保障,放任自我,虚度光阴,浪费了青春,消磨了意志,迷失了自我。我认为,大学是一幅空白画卷,大学生活像是块调色板,你可以妙手丹青,可以信手涂鸦,更可以用智慧和热情描绘属于自己的七彩青春。无论这幅画卷是青春激扬,个性张扬,自我飞扬,还是提笔书写的坚强乐观,自立积极,独立向上,当时光飞逝四年离去时,我们将收获各自的风采和人生最关键的画卷。
大学是自主的美好。这是因为,进入大学终于放下高考的重压,第一次自由的追逐自己的理想和兴趣;第一次离开家庭生活,独立参加社团和社会活动;第一次不再枯燥学习知识,有机会边学习边亲身实践;第一次不再有父母安排生活和学习的一切事物,而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支配自己的生活。
大学是沉淀的文化。这是因为,大学是专门熏陶和完善个人的修养,增进和系统个人的智慧,发掘和拓展个人的潜能。我要在不断精化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锻炼自己的创造力,积极开发自我的创新能力,不断实践和证实理论知识,积极锻炼自我自学能力的同时,还要不断提高个人的修养和才能,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懂得与人真诚交往,努力提高为人处事的能力。
大学是培养的园地。这是因为,大学有可能是人生最后一次系统性地接受教育,也是最后一次建立你的知识基础,也是最后一次将大量时间用于学习的人生阶段,也可能是最后一次可以拥有较高的可塑性,集中精力充实自我的成长历程。所以,我必须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在学习上,不应在老师后亦步亦趋,应该主动走在老师的前面。做到课前认真把课本相关知识琢磨清楚,课中弥补自己对知识的认识和不足,课下,充分利用图书馆和网络,培养独立学习和研究的本能,为以后工作和进一步深造做好基础。
大学是锻炼的起点。这是因为,大学里有学生会、团委、各种社团等开拓的舞台。能够进入学生会是我莫大的荣幸,我怀着挑战的心态参加面试,怀着焦急的心态等待结果,现在,怀着感恩的心态想要在这里留下我的痕迹。我会从点点滴滴做起,真真正正的融入学生会大家庭。在这里,我要学习的还有很多,但我会从零开始,迅速地使自己成长起来。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