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信息技术课程中计算思维培养的研究[本站推荐]
信息技术课程中计算思维培养的研究
赵大江1,李葆华2(陕西师范大学 计算机科学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摘要:计算思维是当今国内外计算机领域极度关注的一个概念,也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应当着重研究的课题。文章首先论述了计算思维的概念与内涵,接着阐述了信息技术课程的现状及计算思维教育的必要性,最后进一步总结出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方法策略,以便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
关键词:计算思维;信息素养;学科价值;信息技术课程
图书分类号:G632.0
作者简介:赵大江(1993-),男,宁夏西吉人,陕西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2010级本科生;李葆华(1960-),男,河南温县人,陕西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计算机应用和教师教育研究。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标志着教育信息化革命的到来。面对瞬息万变的信息化社会环境,以信息素养为教学目标的信息技术教育无论从社会需要还是个人需要方面都已不合时宜。因此,信息技术学科的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培养社会需要的信息技术人才是对信息技术课程最基本的要求。将计算思维引入信息技术课程中,不仅能够体现信息技术学科的价值,更能够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具有思维能力的人才。
一、计算思维 1.概念与内涵
计算思维是目前备受关注的一个基础性概念,它不仅涉及到计算机科学本质问题,更影响着计算机学科的未来走向。计算思维研究的先行者当为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和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CMU)的周以真教授(Jeannette M.Wing)。周以真曾在一篇名为《计算思维》的文章中这样定义计算思维的:“计算思维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进行问题求解、系统设计、以及人类行为理解等涵盖计算机科学之广度的一系列思维活动[1]。”
计算思维的本质是抽象和自动化。就像每个人都具备“读、写、算”(也称3R)能力一样,计算思维也应当是每个人具备的基本能力[2]。首先,计算思维是概念化,不是程序化。它要求能够在抽象的多个层次上思维。其次,计算思维是所有人都应具有的基本技能,而并非计算机科学家所专有。所以,我们除了教育和培养学生其他能力之外还应加入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再者,计算思维是一种基础的,不是机械的技能,它遵循的是一种递归思想,并行生活学习之中。譬如去上课之前,我们会(MIT)的西蒙·派珀特(Seymour Papert)处理。最后,计算思维可以带入每个人的尽可能的把课程需要的物品放进包里,这就是“预置和缓存”; 如果我们丢了东西,通常会原路返回去找,这就是“回推”。由此可见,计算思维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学习中,它应当成为我们赖以生存的一种能力。
2.国内外研究综述
在国外,“计算思维”得到了包括美国、英国在内的诸多欧美国家的教育专家的普遍认同,以及众多组织的认可,其中比较有名的有美国计算机协会(ACM)、美国国家计算机科学技术教师协会(CSTA)、卡内基·梅隆大学(CMU)、美国数学研究所(AIM)等[3]。
在国内,目前针对计算思维所开展的研究主要体现在高等教育领域,例如2010年7月19日至20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九所知名高校在西安交通大学举办了C9高校联盟计算机基础课程研讨会,发表了C9高校联盟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联合声明,声明的核心是认为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具有重要地位,并且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核心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4]。周以真教授认为计算思维应该是每个人具有的基本技能,而不仅仅属于计算机科学家[5]。所以,不仅要在高等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还应更早的培养,譬如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进行培养。
二、信息技术课程的现状与计算思维教育的必要性
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主要考虑到以信息素养为课程总目标的信息技术课程在当今信息化社会环境下突显出的缺陷与不足,而计算
思维无论从学科的作用与价值方面还是教育意义方面都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从而使信息技术课程更大程度的体现其学科价值和作用。
1.信息技术课程的现状:信息素养 众所周知,信息技术学科是从计算机基础教育发展而来的。在计算机教育阶段,我们要普及计算机的应用,因此,在这一
阶段我们注重计算机基本技能教育是正确的。新课改后,全面提升信息素养成为了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然而,随着学科的发展,这样的课程总目标已不能完全体现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价值。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价值主要体现在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两个方面。社会价值方面,即信息技术课程的工具价值,就是要培养学生成为信息社会发展需要的人;个人价值方面,即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使得他们具备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等。从这个方面来看,信息素养就显得比较虚泛、宽扁,缺乏信息技术的学科立场,而一旦追求学科深度,就易陷入技术操练的狭隘怪圈。
2.信息技术课程中计算思维培养的作用与价值
周以真教授曾在访谈录《计算思维改变信息技术课程》中提到:用信息科学的基本方法观察目前的信息技术课程,课程
主要围绕人、信息、工具(技术)三者的关系展开,信息是研究的对象,人是主体,可以处理信息,工具位于人与信息之间,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帮助和替代人处理信息[5]。同时提出,信息技术课程围绕三种关系进行教学:第一种关系,“人是怎么处理信息的”反映了人和信息的最基本关系。信息存在的价值体现在人需要信息、依赖信息,只有当信息能给人带来某种价值的时候,人才会对信息进行处理并接受,否则将被丢弃。第二种关系,“人是怎么运用工具处理信息的”,反映了人有效使用工具础。
计算思维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价值体现取决于信息技术课程本身的学科价值的体现。而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价值,从本质上讲,是指它对人和社会的效用和意义的意识和用工具高效处理信息的基本能力。[6]。因此,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引入计算思目前,以提升信息素养为课程目标的信息技术课程主要就是反映了这种关系的学习要求。第三种关系,“工具是如何处理信息的”反映了工具信息学的学科思想和方法论。
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引入计算思维就是为了充分体现第三种关系。其一,基于计算思维的学科思想可以迁移至其他应用。譬如解决生活学习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精密敏锐的思维能力也会对学习其他学科如数学、物理等有所帮助。其二,有助于应对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工具的更新、替代同样非常迅速。因此,学生不能把掌握某种信息技术工具技能作为学习的目标,教师亦不能将其作为教学的目标。其三,为学生以后学习信息技术专业储备知识基础。目前,对于刚进大学学习计算机有关专业的学生而言,信息技术知识是陌生的。他们甚至连最基本的office办公软件以及操作系统都不了解,这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重大失误。按照我国信息技术教育标准,他们应该是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掌握者和应用者,而现在他们不但不是,反而是“信息技术领域中的文盲”。因此,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引入计算思维,即可以引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可持续发展,又可以为高等计算机教育的学习打下夯实的基
维,从学科的角度而言,就是为了能够更多地、更大程度地体现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价值以及它能够为社会、为人类创造的价值,这就是信息技术课程社会价值的体现。从学生的角度而言,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使学生拥有更好、更多的生存能力,解决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从而更好的认识和适应这个社会。
3.计算思维的教育意义
从社会结构组成角度来看,人是信息社会组成的主体部分,只有当人们正确理解信息社会的普遍特征,创造性地使用信息技术时,信息技术革命才能真正地到来[7]。因此,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发展学生的计算思维,就不只是让学生简单地适应信息化环境,同样还需要引导学生理解信息化社会系统,将这种思维方式合理地应用于个
人成长和专业发展中来,其教育意义主要表现为:其一,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利用信息技术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既表现为解决问题的共性特征,也表现出信息技术应用的特殊性。计算思维正是将这两种方式优化结合,形成在信息化情境中解决问题特有的方法与策略。其二,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运用的批判能力。信息技术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引出了一系列潜在的危机。例如,当信息技术的“标准化与程序化”技术特征被利用到一定程度时,则技术要求和工艺安排就会控制人的一切活动,如此“信息技术”就有可能会异化为“控制人类自由”的绳索。因此,发展学生计算思维也正是要加强学生头脑内部信息系统与外部技术信息系统的良好互动,理解信息技术与人的相互关系,批判性地应用信息技术。通俗地讲,就是扬长避短、取其精华,不能完全依靠信息技术也不能摒弃信息技术,在应用信息技术的同时应当更多的用自己的思想来驾驭信息技术而不是让信息技术牵引你的思想。其三,提高学生在信息化社会中的自我调节能力。共同进化是信息化社会生态环境中各个要素相互作用、共同发展的趋势[8]。在信息化社会生态环境中,每一要素的变化都将引发其它要素乃至整个生态环境的变化。针对持续发展的信息化社会环境,发展学生计算思维就是要在信息化情境中不断自我完善信息认知模型,提高在信息化社会的自我调节能力。目前,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使用更多是个人计算机,当然在其他领域还有工业控制计算机、嵌入式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等等,但是无论是哪一种微机类型我们都能够掌握其最基本的操作,理解其工作原理,就是因为我们学习了所有微机最根本、最基础的结构原理,即冯·诺依曼体系结构。这就是计算思维的思维方式,从本质上理解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能够从容地应对高速发展的现代信息化社会。
三、信息技术课程中计算思维的培养 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就必须真正的从学科价值、学科思维
方式的角度去规划设计课程,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目的。
然而,学生在信息技术学科学习的过程中怎样才能经历、感受并形成学科思维方式呢?显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学生需要在每节课上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应用学科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过程。经过反复的练习之后,在学生的潜意识里就很自然的形成了这种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模式一经形成,当学生再遇到相似问题的时候就会很自然的运用这种思维方式去解决问题。这就需要摒弃目前的以每个知识点为主线,按知识点将课程内容划分成模块的教学组织模式,摒弃目前盛行的段落式课堂教学模式。经过不断的归纳、分析和查阅研究,总结出以下几点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策略。
1.提高信息技术课程地位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目前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开设情况不太乐观,其主要原因就是课程地位低下。由于高考、中考这种应试型教育制度的执行,从学校到家长、学生只是一味的追求考高分,并不注重学
生实际能力的提高和素质的培养。由此,因为信息技术课程与升学没有直接关系,所以其并不被重视。这就直接导致了信息技术教师以及学生表现出对这门学科态度的散漫和积极性的降低。近几年全国大国省市都出现了这样一个问题:在高考、中考中,有很多成绩优异的高分学生,这些学生不可谓不品学兼优,但是在每年的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获奖名单中,却
很少看见这些学生的名字。这就说明,能考高分的学生不一定具备更高的思维能力,不一定具有更好的操作技能。因此,无论是要培养计算思维还是信息素养,要想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具备更多的一个章节的内容了。对获取信息的过程与方法以及策略与技巧不熟练,那么就不能够准确的获取信息;没有价值的信息也就基本能力就必须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地位。没有必要再对其进行加工,更没有必要表这是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培养学生计算思维最基本的要求。
2.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
有效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教学方法的选择尤为重要。得当的教学方法,可以更轻松地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因此,摒弃现有的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是很有必要的。采取新的教学策略是培养计算思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首先,从学科特征与深层价值角度出发,按照课程知识的内在结构重新整合教学内容,使每个完全孤立的知识成为具有一定逻辑关系的相对独立的知识模块。系统性的将知识教授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再以项目的方式为每个模块设计课堂作业,每个模块完成一个项目任务。这样既可以很好地巩固所学知识,也可以是学生体会到知识的相对独立性和相互依赖关系。在《信息技术基础》教材中,如:信息的获取、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信息资源管理等章节,通常情况下,我们的信息技术教师都会按照教材编排的顺序,授课时依次按各个章节进行。先讲完信息的获取,再讲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最后讲信息资源管理。举个最常见的例子,学习完信息的获取章节之后,再学习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章节时可能学生对前一章节学习的内容还有点记忆,但是当学习信息资源管理章节时就很少有人记得第
达;一个没有价值的文件资源也就无需进行存储管理。因此,教材中各章节内容之间那种相互联系,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切断,而且还要使它们的联系更加紧密。这就要采用系统性教学、整体性教学的教学策略。
其次,要改变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教学观,采用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思想。更多的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应用所学知识来分析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最后利用计算机完成方案,得出结果。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进行教学,譬如活动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分层教学等等。当学生在每一节信息技术课堂中都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其思维方式与思维能力就会逐渐地建立并强化起来。
再次,改变信息技术课堂结构和课时安排。目前,大多数中小学校的信息技术课一周只安排一节课(45分钟),尤其以初中和小学最为常见。这样的课时安排是非常不合理的,信息技术课程课堂相比其他课程课堂耗时更多,计算机开机、关机都会浪费一定的课堂时间,再加上信息技术
课程其特殊的学科特点,需要更多的课堂时间。根据目前的教学制度,学生不可能在课堂之外学习信息技术课程,因此在课堂之内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并加以练习,是完成教学要求的最佳选择。如果还像以前的小课堂教学,学生可能没有时间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实践。因此,必须安排更多的课堂时间,比如两节课连排。唯有如此,学生才可能在每节课后都能感受到思维方式上的转变与思维能力的提升。
3.设计与标准一致性的教学内容
通常,教师是根据课程标准进行施教的。课程标准改变了,则相应的教材及教学内容也应相对的做出改变。教学内容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是教学内容组织的一项基本原则,主要反映在“认识程度的一致性和知识要点的一致性”两个层面[9]。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其认知能力存在差异,同样他们对知识组织方式的接受程度存在差异。例如,低年级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图形、实物等组成的形象性学习内容,高年级学生则对程序设计语言、基本算法等抽象性学习内容具有较高的理解能力。因此,计算思维教学内容的组织上应与学生的认识水平相符合,这便是认识程度的一致性。
不同的教学要求,不同的课程目标其知识的侧重点也不一样。基于计算思维的课程标准对知识要点的要求由原来的具体化转变为抽象化[11]。它不再一味的要求学生掌握某一种固定的操作方式,而是要学生通过学习计算思维,解决一系列问题。而且,要求学生学到的是非抽象的、系统的知识,既要能灵活的运用到具体的问题当中,又要能适当的将知识内分解,分散运用。因此,计算思维教学内容知识要点的设计上必须与课程标准保持一致。
4.组织实践探究性的教学活动
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最终目的是期望学生将这种思维方式
合理地迁移至日常生活与学习之中,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组织实践探究性的教学活动,这在大多数学校实现的可能性极小,因为这需要学校的硬件设备的先进和齐全。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信息技术教育重视度的不断提高,中小学校的教学设备也在不断的加强和完善。越来越多的学生愿意积极参与一些具有探究性的实践活动,例如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NOIP),在参加竞赛的过程中,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发现并培养一些对信息技术感兴趣的学生。然而,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最终能培养学生怎样的思维能力呢?通过2010年普及的一道测试题我们能够看出联赛的综合程度的高低。针对初中的学生要求是:理解题干、剖析问题、设计程序流程、编写程序并运行得出最终结果。这正是考察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一个过程,由此可以得出计算思维能力与读、写、算能力一样重要。可以这样讲,所有学科的学习都会有计算思维的存在,它已经成为当今教育体制中不可或缺的东西,却往往被我们所忽略。再如“乐高机器人设计大赛”、“程序设计竞赛”等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设计,领悟信息技术学科的思维方式。现代心理学理论认为:思维的发展是一种富情境化的过程,脱离了真实情境的“说教式”教学就很难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的迁移。格式塔心理学(1912年格式塔心理学诞生,由德国心理学家魏特海默首次创立,其代表人物还有苛勒、考夫卡等人。)的研究成果就表明“在认识迁移过程中,学习情景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这种作用既表现为学习内容之间存在有一定的关系,也表现为学生对这一关系的领悟与理解”。显然,为了促进计算思维的学习迁移,教学活动就不应只停留于知识的讲解和技能的操练上,同样还需要创设隐含计算方法的、与学生生活学习相类似的学习情景,引导学生在其中发现计算问题,应用计算方法解决问题,将计算思维迁移于真实的问题情景中,并逐步完善这种思维方式。例如,高中“人行横道红绿灯时间转换模型”项目活动就“描述了人行横道中红绿灯的现实情境,将计算方法的问题隐含于其中。学生通过实地观察,找出影响红绿灯时间变化的变量,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设计相关的模型,通过信息技术工具实现这种模型,检验模型实施的效果,进行相应的完善和调整。”可见,在计算思维教学实施中,为了引导学生理解学科思维方式,就需要将教学内容落实于探究性的教学活动中,在真实情境中体验与实践,促进计算思维的有效迁移。
四、结语
综上所述,计算思维就是把一个看起来困难的问题重新阐述成一个我们知道怎样解的问题,同时它跟人们的生活工作密不可分。计算思维应当跟3R能力一样,成为一种基础的、普遍的、适用的基本能力。将计算思维这一基本理念引入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教育与传播格外重要,通过计算思维的教育,让每个中小学生都能够“像计算机科学家一样思考[10]”。因此,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是中小学信息技术课
程的责任和义务。
【参考文献】
[1] Wing Jeannette M.Computational Think-
ing [J].Commune.ACM, 2006, Vol.49(), pp.[2] 侯慧玲,王新龙,李学斌.高中信息技
术课程教学中计算思维的培养[J].长治学院学报,2011,28(5):114~115.[3] 牟琴,谭良.计算思维的研究及其进展
[J].计算机科学,2011,38(03):10~11.[4] 陈玥.基于计算思维的中学信息技术教
育的研究[D] 江苏:扬州大学,2012.[5] 刘向永,周以真,王荣良,李冬.计算
思维改变信息技术课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3,6:5~12.[6] 刘向永.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研究[D].吉
林:东北师范大学.2010.[7] 袁开榜.二十一世纪,人们应该具有计
算思维能力[J].计算机教育,2011,03:30~33.[8] 王荣良.计算思维:一种新的学科思维
方式[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6):9~13.[9] 王海燕,常会玲.高中信息技术教师教
学反思的现状与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09,(10):86~89.[10] Wing Jeannette M.Computational thinki-
ng and thinking about computing [J].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A, 2008, 366(1881):3717-3725.Computational Thanking Training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urse
ZHAO Da-jiang1,LI Bao-hua2(College of Computer Science,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710062, China)Abstract: Computational thinking is a concept in today's computer industry grave concern at home and abroad, but also prim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should be focused on IT research topic.The article first discusses the concept and meaning of computational thinking, and then describ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 need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urses thinking educational computing, and finally further summed students computational thinking in the curriculum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ethods and strategies, expect IT disciplines explore the thinking and methods.Key words: computational thinking;information literacy;disciplinary value;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urse
第二篇:信息技术课程中计算思维的培养
信息技术课程中计算思维的培养
二0一五年十月 吕国庆
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就必须真正的从学科价值、学科思维方式的角度去规划设计课程,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目的。
然而,学生在信息技术学科学习的过程中怎样才能经历、感受并形成学科思维方式呢?显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学生需要在每节课上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应用学科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过程。经过反复的练习之后,在学生的潜意识里就很自然的形成了这种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模式一经形成,当学生再遇到相似问题的时候就会很自然的运用这种思维方式去解决问题。这就需要摒弃目前的以每个知识点为主线,按知识点将课程内容划分成模块的教学组织模式,摒弃目前盛行的段落式课堂教学模式。经过不断的归纳、分析和查阅研究,总结出以下几点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策略。
1.提高信息技术课程地位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目前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开设情况不太乐观,其主要原因就是课程地位低下。由于高考、中考这种应试型教育制度的执行,从学校到家长、学生只是一味的追求考高分,并不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提高和素质的培养。由此,因为信息技术课程与升学没有直接关系,所以其并不被重视。这就直接导致了信息技术教师以及学生表现出对这门学科态度的散漫和积极性的降低。近几年全国大国省市都出现了这样一个问题:在高考、中考中,有很多成绩优异的高分学生,这些学生不可谓不品学兼优,但是在每年的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获奖名单中,却很少看见这些学生的名字。这就说明,能考高分的学生不一定具备更高的思维能力,不一定具有更好的操作技能。因此,无论是要培养计算思维还是信息素养,要想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具备更多的一个章节的内容了。对获取信息的过程与方法以及策略与技巧不熟练,那么就不能够准确的获取信息;没有价值的信息也就基本能力就必须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地位。没有必要再对其进行加工,更没有必要表这是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培养学生计算思维最基本的要求。
2.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
-1-有效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教学方法的选择尤为重要。得当的教学方法,可以更轻松地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因此,摒弃现有的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是很有必要的。采取新的教学策略是培养计算思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首先,从学科特征与深层价值角度出发,按照课程知识的内在结构重新整合教学内容,使每个完全孤立的知识成为具有一定逻辑关系的相对独立的知识模块。系统性的将知识教授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再以项目的方式为每个模块设计课堂作业,每个模块完成一个项目任务。这样既可以很好地巩固所学知识,也可以是学生体会到知识的相对独立性和相互依赖关系。在《信息技术基础》教材中,如:信息的获取、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信息资源管理等章节,通常情况下,我们的信息技术教师都会按照教材编排的顺序,授课时依次按各个章节进行。先讲完信息的获取,再讲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最后讲信息资源管理。举个最常见的例子,学习完信息的获取章节之后,再学习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章节时可能学生对前一章节学习的内容还有点记忆,但是当学习信息资源管理章节时就很少有人记得第一章节的内容了。对获取信息的过程与方法以及策略与技巧不熟练,那么就不能够准确的获取信息;没有价值的信息也就没有必要再对其进行加工,更没有必要表达;一个没有价值的文件资源也就无需进行存储管理。因此,教材中各章节内容之间那种相互联系,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切断,而且还要使它们的联系更加紧密。这就要采用系统性教学、整体性教学的教学策略。
其次,要改变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教学观,采用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思想。更多的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应用所学知识来分析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最后利用计算机完成方案,得出结果。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进行教学,譬如活动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分层教学等等。当学生在每一节信息技术课堂中都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其思维方式与思维能力就会逐渐地建立并强化起来。
再次,改变信息技术课堂结构和课时安排。目前,大多数中小学校的信息技术课一周只安排一节课(45分钟),尤其以初中和小学最为常见。这样的课时安排是非常不合理的,信息技术课程课堂相比其他课程课堂耗时更多,计算机开机、关机都会浪费一定的课堂时间,再加上信息技术课程其特殊的学科特点,需要更多的课堂时间。根据目前的教学制度,学生不可能在课堂之外学习信息技术课程,-2-因此在课堂之内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并加以练习,是完成教学要求的最佳选择。如果还像以前的小课堂教学,学生可能没有时间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实践。因此,必须安排更多的课堂时间,比如两节课连排。唯有如此,学生才可能在每节课后都能感受到思维方式上的转变与思维能力的提升。
3.设计与标准一致性的教学内容
通常,教师是根据课程标准进行施教的。课程标准改变了,则相应的教材及教学内容也应相对的做出改变。教学内容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是教学内容组织的一项基本原则,主要反映在“认识程度的一致性和知识要点的一致性”两个层面。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其认知能力存在差异,同样他们对知识组织方式的接受程度存在差异。例如,低年级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图形、实物等组成的形象性学习内容,高年级学生则对程序设计语言、基本算法等抽象性学习内容具有较高的理解能力。因此,计算思维教学内容的组织上应与学生的认识水平相符合,这便是认识程度的一致性。
不同的教学要求,不同的课程目标其知识的侧重点也不一样。基于计算思维的课程标准对知识要点的要求由原来的具体化转变为抽象化。它不再一味的要求学生掌握某一种固定的操作方式,而是要学生通过学习计算思维,解决一系列问题。而且,要求学生学到的是非抽象的、系统的知识,既要能灵活的运用到具体的问题当中,又要能适当的将知识内分解,分散运用。因此,计算思维教学内容知识要点的设计上必须与课程标准保持一致。
4.组织实践探究性的教学活动
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最终目的是期望学生将这种思维方式合理地迁移至日常生活与学习之中,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组织实践探究性的教学活动,这在大多数学校实现的可能性极小,因为这需要学校的硬件设备的先进和齐全。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信息技术教育重视度的不断提高,中小学校的教学设备也在不断的加强和完善。越来越多的学生愿意积极参与一些具有探究性的实践活动,例如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NOIP),在参加竞赛的过程中,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发现并培养一些对信息技术感兴趣的学生。然而,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最终能培养学生怎样的思维能力呢?通过2010年普及的一道测试题我们能够看出联赛的综合程度的高低。
-3-针对初中的学生要求是:理解题干、剖析问题、设计程序流程、编写程序并运行得出最终结果。这正是考察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一个过程,由此可以得出计算思维能力与读、写、算能力一样重要。可以这样讲,所有学科的学习都会有计算思维的存在,它已经成为当今教育体制中不可或缺的东西,却往往被我们所忽略。再如“乐高机器人设计大赛”、“程序设计竞赛”等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设计,领悟信息技术学科的思维方式。现代心理学理论认为:思维的发展是一种富情境化的过程,脱离了真实情境的“说教式”教学就很难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的迁移。格式塔心理学(1912年格式塔心理学诞生,由德国心理学家魏特海默首次创立,其代表人物还有苛勒、考夫卡等人。)的研究成果就表明“在认识迁移过程中,学习情景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这种作用既表现为学习内容之间存在有一定的关系,也表现为学生对这一关系的领悟与理解”。显然,为了促进计算思维的学习迁移,教学活动就不应只停留于知识的讲解和技能的操练上,同样还需要创设隐含计算方法的、与学生生活学习相类似的学习情景,引导学生在其中发现计算问题,应用计算方法解决问题,将计算思维迁移于真实的问题情景中,并逐步完善这种思维方式。例如,高中“人行横道红绿灯时间转换模型”项目活动就“描述了人行横道中红绿灯的现实情境,将计算方法的问题隐含于其中。学生通过实地观察,找出影响红绿灯时间变化的变量,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设计相关的模型,通过信息技术工具实现这种模型,检验模型实施的效果,进行相应的完善和调整。”可见,在计算思维教学实施中,为了引导学生理解学科思维方式,就需要将教学内容落实于探究性的教学活动中,在真实情境中体验与实践,促进计算思维的有效迁移。
综上所述,计算思维就是把一个看起来困难的问题重新阐述成一个我们知道怎样解的问题,同时它跟人们的生活工作密不可分。计算思维应当跟3R(阅读、写作和算术Reading, wRiting, and aRithmetic—3R)能力一样,成为一种基础的、普遍的、适用的基本能力。将计算思维这一基本理念引入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教育与传播格外重要,通过计算思维的教育,让每个中小学生都能够“像计算机科学家一样思考”。因此,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是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责任和义务。
Reading, wRiting, and aRithmetic ['riːdɪŋ] ['raɪtɪŋ] [ə'rɪθmətɪk]
第三篇:计算思维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计算思维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贵阳中天中学 何雪松
信息技术课程推进了这么多年,在信息技术课程日趋成熟的今天,我们的信息技术教学中还缺乏些什么呢?今天我就来谈谈我在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中找到的一条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有效途径——计算思维。
托尔斯泰在他的教育论文集说:“靠记忆力来掌握未曾检验过的概括,是破坏思维进程的最大祸害”。所以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必须保证一定课时的上机实践操作。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但是我们却忽略了另外一个贯穿于学科学习中的副产品——计算思维。这个问题很少被明确的提出和讨论。今天我就来介绍一下计算思维是什么,并向大家介绍一下我在教学中的运用实例。首先我们先看一个短片,这是广州市南武中学数学教师谢捷的女儿谢恩希,3岁117天的时候,创下了114秒还原六面魔方的吉尼斯世界纪录,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效地训练我们的思维,是可以提高相关方面的思维能力的。那么人脑常规是如何思维的呢?我们现在来做一个互动的实验,这里有8个小木块,哪位老师能上来帮我还原成一个如图所展示的正方体呢?
通过这个蒙台梭利二项式的玩具还原游戏,我们可以感受到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当然抽象的公式反过来可以指导我们具体任务。这就是我们简单的思维过程,两个看似简单的智力玩具,却无形中提升了我们的思维能力。那么计算机能提升我们什么样的思维能力呢?这就是随着计算机不断普及后,计算机泛在化、平民化现象后发展起来的一种像计算机科学家一样解决问题的计算思维能力。2011年我作为贵州省中学信息学奥赛的指导老师得到计算机协会资助,免费参加了在深圳举办的2011中国计算机大会,这是目前国内计算机领域学术水平最高的会议了,我在这次会上听了陈国良院士做了一篇题为:“计算思维是振兴计算机教育的途径”的演讲。他在演讲里面纠正了“计算机科学等同于计算机编程和认为计算机科学的基础理论已完成剩下的只是工程问题”的错误观点,这些观点只有通过我们信息技术教育 一线的广大教师不断的改变教育理念,落实教材内容创新教法,才能在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出更多的信息技术学科优秀人才,才能在自己的教师职业生涯中找到闪光点。
在近几年的高考、中考中,我们贵州省也有很多成绩优异的高分学生。但是在每年的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获奖名单中,我们却很少看见贵州的学生出现在获奖名单中。看到贵州省获奖名单和成绩后,我感觉到自己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的责任,这份责任心让我看过名单后久久不能平静。从表中的数据来看,我们贵州在全国的信息技术教育水平上是比较落后的,我们初中阶段除了完成信息技术教材教学内容以外,是否应该思考培养一些在计算机学科方面拔尖的优秀学生呢?带着这份思考我找到了一条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平台——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NOIP),在参与竞赛的活动中,能有效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并发现和培养一些对计算机感兴趣且学有余力的优秀学生。那么信息学奥赛到底能带给学生什么样的思维能力呢?通过一道2010年普及组的上机测试题我们可以看到测试的综合度之高,对于初一年级的孩子要求读懂题目,分析数学问题,构建程序流程,编写程序让计算机自动得出答案。这正是一种对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一种考察,我们可以看到计算思维就是与读、写、算同等重要的一种能力。对于学生而言,计算思维贯穿所有学科的学习,它是我们目前教育体制预期的副产品,却往往被我们所忽略。
人脑对信息的处理包括分析、抽象、综合、概括等。计算思维、理论思维、实验思维属于科学思维的范畴,其中计算思维是以设计和构造为特征,并以计算机学科为代表的一种思维方式。计算思维最早被提及并讨论是在2006年的美国计算机权威杂志(ACM)上,计算思维的是这样被定义的:计算思维是运用计算的基础概念去求解问题、设计系统和理解人类行为的一种方法,是一类解析思维。
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系的周以真教授在2006年在美国计算机权威杂志(ACM)上第一次提出了“计算思维”这一教育观点,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她说计算思维代表着一种普遍的认识和一类普适的技能,每一个人,而不仅仅是计算机科学家,都应热心于它的学习和运用。2007年11月《中国计算机协会通讯》杂志全文翻译并刊登了这篇文章。我当时认真的研读和分析了这篇3页纸的文章,我感受颇深。在这种理论思想的指导下,我逐渐的在信息技术常规教学工作中找到了乐趣,并通过各种尝试培养了一些优秀的学生。2011年当我在中国计算机大会上听到陈国良院士的“计算思维是振兴计算机教育的途径”演讲时,我被陈院士的演讲内容深深吸引了,这不是我一直在实践的一种教育想法吗?今天当计算思维这个概念被进一步规范和推广时,也给我继续实践我的教育理念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我们该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灵活的运用计算思维呢?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遵循“一条主线,两个改变,三种灵活”模式展开了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教学工作。
1、一条主线是指围绕初中信息技术教材的提高式教学活动;
始终围绕初中信息技术教材的提高式教学方案设计,灵活的激发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运用。例如:在初一的常规教学中EXCEL电子表格这个单元就是很好的切入点,带着学生探索“行”和“列”的命名方式,数字表示行号,字母表示类列,列数A-Z,列数编号不够用怎么办?字母组合AA,AB,AC……学生得出26*26+26=702列,然后带着思考查看最后一列不是ZZ,为什么最后一列是IV ?思考……思考的背后就是思维训练的一个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拓展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加减乘除、排列组合、结果验证)。
2、两个改变是指在以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为目标的状态下引入新课程理念的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例如:二进制与十进制数的教学一直是初一学生最为头疼的内容,我以前列出“权”的公式加以分析,学生很难转换思维方式。但是我们换一种方式来引导学生思考效果就大不相同了。还是遵循具体到抽象的科学思维方式来进行,我在课堂上和学生们一起作互动游戏,通过自制纸牌上十进制代表的红点数与牌正反代表“1”和“0”的二进制,就很直观的进行了讲解与转换,学生在游戏中轻松的掌握了十进制和二进制的转换,并拓展了八进制和十六进制。这个教学难点的突破正是基于教师教育理论的提升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信息技术学科总是被多数人认为就是上机学习软件,大不了编个程序。如果我们自己不改变这种教学方式,就会陷入一种职业倦怠之中,所以我自己就从改变信息技术学科认知方式入手,要求学生上课有课堂笔记,并记录上课的内容,通过改变学生的认知方式从而改变了上课的效果,提升了学生对学科的重视程度。
随着信息技术时代的不断发展,我们信息技术教师的责任也日益艰巨,如何在繁杂的教学过程中体现出自己的职业价值,发掘和培养出更多的优秀学生,对于我们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来说既是一份责任,也是一种挑战。所以时常保持一份“空杯心态”,不断学习进步才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有所突破。
3、三种灵活是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做到:教学方法的灵活,教学反馈方式的灵活,课程素材选择的灵活;
我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灵活的教学方法也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在计算思维能力培养上非常重视学生探究问题能力的培养,例如:初一上册有一节Powerpoint 的动画制作课,课后目标稿要求学生制作一个动画效果演示五角星的绘制过程,我就抓住这个知识点进行了拓展与提高,首先引导学生推导出n边形内角和公式,这个过程我培养的是学生探究问题的思维过程。等学生得出“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并推导出通用公式((n-2)*180)后,再提出“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这个命题不好的问题(这是著名数学家陈省身教授的研究成果的起源),学生就问“老师,那什么好?”。我和学生带着问题一起学习了多边形外角的概念,得出了“多边形外角和等于360度”这个结论,同时说明了“多边形外角和等于360度”相对于前面那个结论好的原因,好就好在它不随边数发生变化。可是同学们如何才能画出一个标准的五角星呢?带着问题同学们思考着,尝试着!最终有学生提出从现成的几何图形中选一个作为“参照”,然后画上五根直线平移过去,通过实践,学生验证了他们的想法是正确的。这种提高式的拓展思维训练也为我后来编程解决菱形公式的推导,奠定了坚实的思维基础。其实,教学不是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作为最终目的,而是将重点放到培养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动机和思路、发挥思维的积极性上。讲一个数学问题的算法,它的形式或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这个算法针对什么样的问题提出的,它解决该问题的过程是如何展开的。其实最关键的是学生在看似枯燥的问题解决过程中找到了快乐,通过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明白信息技术学科的真正含义,知道自己需要学习什么,解决什么问题,让抽象的计算思维落实到普通问题的解决过程中。
教学反馈方式的灵活更多体现在教学成果的运用与学生的实践活动中,例如:Excel表格这一章节,从提升教材现有的目标入手,让学生自己提出想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老师协助他们设计分析表格,并共同提出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学生根据表格任务自己组织分组测身高、量体重、测试跳远、测试跳绳,从基础数据的采集、录入、分析、汇总到最后得出结论。这不仅仅是一种上课方式的改变,更多的是根据思维能力培养的目标,灵活反馈教学效果的一种尝试。
综上所述,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日常教学的点滴积累。信息技术教育未来的发展是不可预测的,但计算思维对未来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和转型可能真正具有根本的重要性。我相信一句话“预测未来的最好方式就是去创造它”!
第四篇:《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研究》报告
《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研究》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学生还没有离开学校,所学的东西就可能被淘汰。今天所教给学生的知识让学生终身受用是不可能的,各种软件应用知识会被层出不穷的新软件、新功能、新操作系统所替代,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讲,这些都不是信息技术课最重要的内容。因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提出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为此有专家指出,在基础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学的核心是应该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交流信息、创新信息的能力,并引导他们逐步在日常生活中应用信息工具作实践,将这些能力内化成为自身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从而形成一生的信息素养品质。
传统的教学,是一套完整的、严密的理论方法体系,特别是现在的省编信息技术教材,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但其中存在着一个较大的弊端:以教师为中心,强调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全部的教学围绕如何“教”,很少涉及学生如何“学”的问题。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教学的机会很少,大部分时间处在被动接受一定的知识,这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更抑制人材的成长。我们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存在的不足是:
一、作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只重视了一些计算机基本知识和初步的技能学习,由于课时少,学习时间短,很难达到比较熟练应用的程度,更难实现信息素养的全面养成;
二、作为在其它学科中,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工具只停留在现实应用状态,还未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更未达到学生把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的工具在学科中发挥它其应有作用。
为什么新课程强调了信息技术教育?这是根据社会发展,知识发展与新时代人才需求对课程提出的新要求的综合思考。21世纪人类社会步入了全新的信息时代。在信息社会中,一方面,信息资源不断更新,不断扩容;另一方面,冗杂信息也随之增多,日益泛滥。因此提高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的驾驭信息,利用信息就显得尤为重要。
根据发达国家的课程改革经验,也把注重基础学历的提高、信息素养的养成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作为课程改革主要内容。为此,新课程把信息技术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的基础课程,作为实施素质教育最主要的学科之一。它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信息技术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发展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信息素养,这既包括发展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还包括发展学生对浩如烟海的信息的反思和辨别能力,形成健康的信息伦理。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必须围绕这个目标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的信息素养成为读、写、算一样重要的终身受用的基础能力。
因此,信息技术课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对学生良好信息素养的培养。
信息素养是什么?简言之是指获取、处理、分析和运用信息的能力和良好的网络道德行为。有了这种能力,就能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就能帮助终身学习,在竞争中占领一席之地;具有个人谋生,又有为人民服务,为国家作贡献的本领。实际上,这正是今天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之一。
为此,我们在学习、实施《纲要》精神中特提出《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作为课题进行研究,以推进课程改革实验,革新课堂教学,为全面提高师生信息素养,促进人的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达到人的综合能力、综合素质的形成。
二、研究的目标:
1、加强“独立模式”的信息技术课程的研究。以信息技术为学习对象,以技能操作为重点,不断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信息技术操作水平。
2、“整合模式”的信息技术课程研究。通过“整合模式”的学科教学活动,变革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师生互动方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科教学质量。
3、探索“开放模式”,让学生实践活动中应用信息技术获得信息的能力和对信息的分析、评价、处理、应用能力,并培养良好的网络道德行为。
4、通过三种信息技术课程形态的研究,综合性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5、通过课题的研究,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加强教师的信息技术意识,促进现代教育技术水平的提高。
三、研究的方法及对象:
1、研究方法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是行动研究法,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调整、提高,以达到研究的各项指标。
2、研究对象与任务
以2002三年级段4个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研究。
以信息技术课专任教师负责,在三年级各班,重点研究在以技能学习为主要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加工信息、传播信息、应用信息、处理信息的素养和能力,培养以及进行适当的网络道德,并要求加强与其他学科的研究的合作。
四、研究的策略
(一)独立模式的操作策略
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教学的总体能力目标是一致的,即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信息技术课程,是把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的对象。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开设,主要学习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和基本工具的使用。然而,信息技术课程并不仅仅是简单地为了学习信息技术本身,还要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教师在任务设计时要灵活创新,对于相同的知识点,在完成所要求的学科目标的前提下,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环境、教师特长和社会背景等,创设不同的情景任务进行教学,不能拘泥于教材或参考书所提供的材料。
1、教学内容
(1)信息意识。即使用信息技术解决工作和生活的问题的意识,这是信息技术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点。
(2)信息常识。即信息科学技术常识,促使学生阅读有关的信息文章,参加有关讨论,便于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3)信息能力。包括信息系统的基本操作能力,信息的采集、传输、加工处理和应用的能力,信息系统的分析与查错能力,以及对信息系统与信息进行评价的能力等。
(4)信息道德。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信息伦理道德修养,使他们能够遵循信息应用人员的伦理道德规范,不组织不参与非法活动,并知道如何防止计算机病毒和其他计算机犯罪活动。
2、学习方法
(1)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是信息技术课程中一种较为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我们根据教学内容和活动向学生下达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主动探索、发现信息技术的操作方法和在信息中获取相关知识,变被动接受或学习为主动开放式学习,一方面注意了新知识从其他学科知识或现实生活问题中引入,使学生借助这些有实际背景的问题,激发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加深对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另一方面,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还安排一些联系实际、具有时代特征的综合性任务和实践作业,通过网络和其他各种途径获取信息,使用信息技术来处理分析信息,在活动中学会与人交流、协作完成任务,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使学生在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实践的过程中,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逐步培养。任务的设计有了明确的目标并尽量与学生的认知特点相符,这样的任务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完成。下面就以《让图片和文字飞起来》一课为例,在设计任务时我们力求注意以下几点:
①“任务”设计有明确的目标
我们在学习总体目标的框架上,把总目标细分成一个个小目标,并把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细化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任务”,通过这些小的“任务”来体现总的学习目标。设计“任务”时,能结合现实需求,结合教材提出任务,如在《让图片和文字飞起来》一文中要求学生给教师提供的幻灯片加入音乐的任务。任务提出后,由学生去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从而把一个大的任务细划为一个个小的、明确具体的子任务。从而由学生自主学习、探索、解决。当学生完成这一个个小任务后,看到自己的设计,那高兴劲儿就不言而喻。
②“任务”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在“任务”设计时注意根据学生特点和知识接受能力的差异。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甚至同一年龄段的学生,他们接受知识的能力往往会有很大的差异。我们在进行“任务”设计时,从学生实际出发,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地进行。比如在《让图片和文字飞起来》一课中有关让文字和图片飞起来这一内容时,对于大多数学生设计的任务应简单明了,设计的任务是“请同学们在幻灯片中将文字和图片设计成自己喜欢的动作形式。”当学生掌握了这一基本知识后再设计一个任务是让学生运用导学卡中的第二、三种方法进行设置图片和文字动起来的方法。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事先演示或给出清晰、详尽的操作步骤,以便于学生学习;而对于计算机水平较好的学生,任务的设计则应以培养学生探索式的学习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的,设计的任务是“你能不能将升级卡中第四、五段选手的任务完成”。这一任务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学习掌握powerpoint文档保存的相关知识。
③“任务”设计以学生为中心
调查表明,学生在上机过程中更乐于自己探索,寻找答案。任务设计的指导思想应该是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探索和发现问题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去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任务由教师或学生提出后,我们把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积极参与,在实践活动中去完成任务,建构知识的意义。教师在教学中起组织、引导、促进、咨询的作用。在《让图片和文字飞起来》一课中对一些知识掌握程度较高的学生,教师能积极地引导他们运用 “升级卡”,用不同方法完成插入音乐和让图片运动等等任务,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2)自学、动手和应用法
①自学是掌握知识的主要途径,是学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
网络技术的发展是瞬息万变的,各种类型的卫星网、广域网及校园网层出不穷。在这样的情况下,任何一名教师都难以完全适应形势的需要,如果我们光靠教师去传授的话,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学习方法,努力培养自学能力,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获取信息。
例如:在教学《神奇的“金山画王笔”》一课时,为了更好地完成这堂课的教学任务,教学设计时注意根据学生的特点来设计自学:
A.六年级学生他们已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再加上学生已经学过Windows附件中的“画图”工具,所以对于这一款软件的学习采用自学为主的学习方式,多实践、多摸索。
B.在自学完成后,通过让学生汇报自学成果的形式组织学生相互交流,相互补充,来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最后,通过自己动手完成作品,使学生巩固自学成果,提高了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充分发挥各自的想象力和创造精神。
②动手是培养技能的基本途径,是学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关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亲自动手、亲自实践,才能真正体会到其中的奥妙。在实践中,对于有些操作,听起来或看起来觉得挺简单,比如鼠标的单击、双击、拖动等,我们让学生亲自动手去试一试,去实际操作一下,让学生从内心里感觉到计算机并不是那么神秘。这样,即使每次动手只有很小的一点点收获,也会有一种日见成效的感觉,随之信心也会大增,学习劲头也就更大。
③应用是培养技能的有效途径,是学好信息技术课程的根本目的。
信息技术是一门基础工具课程。所谓工具,就是用来处理其他事务所用的手段或器材。既然是手段,我们就用,经常用,用它处理信息,用它解决工作、生活和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例如在学习“画图”时,让同学们利用画图中的一些工具,随心所欲地绘制出美妙的美术作品;学习“文字处理”内容时,利用所学的字体、段落、艺术字及插入剪贴画等手段制作板报、贺卡和班报校刊;在学习“网络基础知识”时,在互连网上搜集学习资料,进行网上学习和考试„„
(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操作策略
台湾师范大学张国思教授提出,所谓的信息融入各科教学,就是各科老师能够把信息技能应用到其教学过程中,充实信息素养,培养教学专业,提升教学效果。
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把信息技术应用于课程之中都称其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我们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进行操作的:
1、从使用时间来看:应用于预习——例如要求学生上网做一些探索、准备、建立他们的知识背景;建立起学习动机;应用于教学进行之中——例如教师以课件呈现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应用于课后复习——例如教师在教学完一个单元之后,设计作业活动,要求学生通过计算机的应用去完成。
2、按用途来划分包括:信息技术扮演工具角色——也就是教师的教学工具、学生的认知工具;信息技术扮演环境角色——以互联网络为教学材料,学生在网上搜寻资料,整理心得,与他人进行在线讨论,分享知识成果。
3、按使用程度来划分包括:教学过程部分使用计算机——先让学生们到计算机教室操作;教学过程全部使用计算机——包括教学内容、学习活动、甚至评价等都让学生通过信息技术进行。
4、按使用的目的来划分包括:向班级提供外界资源(Outside In)——通过信息网去收集班级外的信息,利用E-mail或讨论区与外界沟通;向外界公布班级信息(Inside-Out)——通过学校网页将学校或班级的信息上网,供外界的人士、家长查阅;学校或班级专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于辅助教学或管理教学的各项计算机应用,例如放置软件供学生操作使用,公布作品或成绩供学生查阅等。
5、按学习者的分组情况来划分包括:个别使用——个人导向的学习设计,学习者自己操作即可完成的学习任务,如学习者上网查资料;合作学习——群组导向的学习设计,学习者与伙伴一起学习,分工合作,才能完成学习任务,如网上的专题学习。
除了以上的五个方面外,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还注意了以下三个方面:
1、注意了适应其他的学科的需要和发展。
其他学科知识是学习信息技术的基础,如Word文字处理的综合学习,一般采用让学生编小报、写介绍等方式进行,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一定的整体审美能力,因此在安排整合的“任务”时,除了考虑Word软件本身的功能及难易度外,还考虑到语文、美术学习的进度,至少要在语文课、美术课给学生打下初步的识字、阅读、写作和审美基础之后,再安排这类综合任务。
2、信息技术课程内各模块知识之间的整合。
信息技术课程各模块知识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一些模块的知识自成体系,比如,图画处理和文字处理两个模块,如果仅从专业学习的角度考虑,他们之间没有什么联系,学生可以分别独立地学会两种工具的使用。但是从解决现实问题方面考虑,经常需要结合图像和文字两种信息载体来描述一个活动或制作一个作品,通过“剪贴板”综合使用多个软件,使表述更生动、清晰,也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3、信息技术是学习工具、认知工具。
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认知的工具,是以具体学科任务、研究课题来驱动学习过程,使学生充分发挥学习主体的作用,主动地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处理、加工信息,与他人进行广泛与深入的交流与协作,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解决问题学科任务的同时,培养信息素养。
(三)探索开放模式的研究策略
开放模式归纳起来,主要使用校园网络环境,我们按照以下的学习步骤进行:(1)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查阅信息,了解可供学习的主题;(2)根据学习主题,组织合作学习小组,制订学习计划,小组分工;(3)教师提供与学习主题相关的资源目录,网址和资料收集的方法和途径;(4)指导学生相关网页和资源,并进行选优去劣的分析;(5)根据需要组织有关协作学习活动,如竞争、辩论、设计等;(6)形成作品,要求学生以所找到的资料为基础,做一个与主题相关的简单的研究报告,形式可以是文本、电子文稿、网页等,并向全体同学展示;(7)教师组织学生通过评价作品,形成观点意见,达到意义建构的目的。
为了沟通学科知识的联系,我们设计了基于网络技术的主题教育。比如,“2008北京申奥”电子队会。要求学生上网或到图书馆搜集有关奥运历史、奥运精神、中国申奥的有利条件和面临的挑战、中国体坛健将录、中外报刊奥运新闻报道等信息。学生或手抄笔记,或在同学、家长的帮助下,根据自己的意图以文本、图像、表格、声音、多媒体呈现等形式,利用存储器工具有效地存储信息。在课堂上宣读自己关于北京申奥的专题小论文,或利用教室网络服务器做课堂公布,包括发送E-mail在内的同学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信息共享、信息交流。这是具有前瞻性的教育措施,它着眼于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和主协性学习能力的提高。开设文献信息课,循序渐进地向学生们系统传授有关文献信息的知识和技能,了解和熟悉各种信息源(包括图书馆、因特网等)的使用规则和方法,使他们的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信息识别能力、信息检索检索技能等信息能力逐步得到提高。在文献信息课教学中,我们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际操作练习和范例、案例的生动讲解。我们根据小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把复杂的图书、期刊检索途径与检索方法用通俗化的语言加以阐述。同时,采用生动有趣的活动方式教纵横学生通过查找书刊的索书号、期刊名、书刊分类目录等途径快速地查找到书籍的方法。我们先组织小学生去图书室参观、学习,再分批安排学生当学校图书室保管员。布置一些学生们感兴趣的有能力完成的超教材的课外作业,如调研报告、专题论文、读后感、创作和设计活动等等。通过这些作业,促使学生们离开课本走上社会,主动走进图书馆,从各种信息源中广泛地获取信息,在不断的搜集、判断和组织信息中进一步巩固学到的文献信息知识,不断开拓视野,提高信息应用的实际能力。
(四)学生信息素养评价的操作策略
对于信息技术课而言,学习评价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鉴定、考核,更是为了发展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在课题的研究实施过程中,运用当前相关的研究理论以及教学实践,研究和探讨在信息技术课中对学生实施“以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本的学习评价”。
1、自评与互评结合,以自评为主
学习评价可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导评,以自评为主的方法进行。
学生自评与学生互评活动通常可通过小组讨论或小组竞赛评比活动来完成。教师导评,主要是校正、激励学生,用肯定的态度使学生在认识评价标准,掌握评价形式和评价自我的基础上,确定以后的发展方向。
例如,在《制作一份小报》一课时对于文字处理模块的学习过程,教师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制作一份小报,同时给出小报的评分标准,并让学生以8人为一小组进行自评和互评,每组评出最佳小报一份,组长上报时给予适当的评价。另外,每一位学生必须将自已的小报上传到教师服务器指定的位置,方便教师在全班范围内进行导评。
2、平时评与期终评相结合,以平时评为主
平时评是对学生发展中某一过程或某一活动的诊断性评价教育活动,期终评是综合性评价的教育活动。
平时评一般在某一具体教学模块结束时进行,让学生在丰富多采的评价过程中,对学生发展状况作出认定解释。在平时评基础上进行期终评,组织学生进行综合评定,教师在广泛听取意见,分析学生发展状况的前提下,设定出学生一个学期的发展路线,并作出评价解释。
3、尝试用不同的考核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价
考核形式由具体教学模块的教学内容来确定,将考核的过程作为学生的学习过程。例如在对队报制作、文字录入、E—Mail使用等内容进行评价时可采用变考核为竞赛的形式进行,通过考核,学生从其他学生的作品中学到长处,看到自己的不足;而在文字录入的考核中,我们让学生进行比赛:看谁在规定的时间内上机时正确率高而且速度快,教师从中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改进今后的教学。
在学习上网信息搜索及收发电子邮件时,我们利用教育网给我们的30个学生邮件地址在城域网范围内利用服务器中邮件系统支持城域网网内邮件的收和发。教师课前在为每台机器开一个账号,学生课上利用formail设置邮件账号、收发E-mail,课堂教学与评价同时进行,要求学生每人给老师发一份E—Mail,将学生上网的收获(下载的文字、图片及心得)发给老师,鼓励学生设置邮件格式时大胆创新。
4、采用多种水平的分层形成性评价
评价的目的从某种程度讲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发现自己的学习能力与潜力。我们在课题研究时能针对不同起点学生的实际水平,结合信息技术课教学的特点可采用采用多种水平的评价。
具体做法是:在每个具体模块教学之前,根据平时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学生的操作水平将学生分成的A、B、C 三组不同水平层次,在检查学生的到达目标程度时,分别出3套同一内容的不同要求的检查练习,让学生在统一时间完成。对于完成的结果,也许学习水平较低的学生会得到好成绩,而相反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则会得了个不理想的成绩,或者大家都得到较好成绩。不管什么样的成绩,都不能做A、B、C 一组不同层次成绩的横向比较(也不能比较),而是让学生把成绩自己作个前后成绩的纵向比较,看是进步还是退步。当然,A、B、C 三组的学生并不是恒定的,随着他们学习水平的变化可以随时作调整。
采用分层评价能尽量给差生创造成功的机会,给好生提供发展的余地,分层要求又能使全体学生普遍成功,保证学生人人有甜头,个个有奔头。
5、学习评价与指导相结合 评价离不开指导,指导也不能离开评价。我们在对学生实施学习评价时注意了对什么问题进行评价,就对什么问题进行指导,采取了边教学、边评价、边指导使评价真正发挥出调节教学活动的机能。
五、研究的效果
(一)学生的网络道德得到了升华
网络德育的内容包括互联网与德育工作、网络建设与网络管理、互联网与校园文化、网络立法与网络安全等方面。将学校德育工作渗透到网络中、运用网络开展德育工作,开展了二方面的工作,一方面加强网络内容的建设,将思想教育的内容上网,运用网络这个载体拓展德育工作;另一个方面,建立由少总部为中心,由网管、共青团、少先队、班主任、计算机教师、思品课教师协调配合的网络德育教育体系,对学生进行辨别信息真伪教育,自我防范教育,信息伦理、道德、法制的教育,通过向学生推荐有益的内容和开展丰富的活动,建立积极向上的网络观。通过对一些与网络有关的社会现象的讨论,引导学生正视这些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本质进行探讨,从而树立健康、合理、安全使用网络的意识。
(二)经过二年多的研究,我们发现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计算机的应用能力有了较大提高,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在传统课堂学习中表现平平的学生,而在利用网络学习的过程中,他们不但能充分利用教师提供的网络信息,还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上网查询更多的信息。学生通过对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利用,不断地提高了他们的信息意识和能力,使他们学会了学习,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合作,学会了创造。目前,我们的学生参加各项活动的积极性提高了,同时他们能把自己掌握的信息技术运用到各项活动中去。现在,我校五年级学生基本上都会在网上浏览,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处理信息,时代特征在他们身上得以充分体现,信息技术教育培养了学生主动发展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学生的潜能得到有效开发,为他们成为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的高素质人才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应该说通过二年多时间的课题研究,我校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校参加课题研究的年级学生在参加市、县各级各类计算机知识测试中,成绩较往年优秀,有多位学生在市、县电脑竞赛、网页制作比赛中获奖。我们作为浙江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在对学生信息素养培养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三)努力探索,初步形成了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三种模式:独立模式、整合模式和开模式,并在教学中积极实践。并在整个过程中做到了在教学应该是师生间的沟通与合作,师生以平等的姿态出现在教学活动中,人人参与,平等对话,真诚沟通,共同享受资源,共同完成任务的一种学习方式。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在信息时代的创新学习技能,而且为学生将来投身信息化时代进行终身学习,实现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当然学习的模式不可能是一层不变的,它将随着不同类型的课程起着一些变化。
(四)建立了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的评价制度。
在课题的实施过程中采用的学生信息素养的评价策略,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充分发挥了评价的教育功能,克服了“贬损性”评价的现象,使评价具有激励性、客观性、科学性。改变了学生被动评价,每个学生都能在评价活动中,主动参与,积极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调整,消除了学生对评价的心理负荷和畏难心理、恐惧心理,让学生感到评价活动是一种愉快的教育活动,达到了面向全体的目标。
(五)开发建设了教师、学生学习资源库。
1、建立了学校网页,并与Internet连接;
2、建立了资源库(教师、学生),实现了校内资源共享;
3、建立了优秀课例专辑;
(六)教师的信息素养得到了提高。
普及和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是要有一支具备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教师队伍,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与态度、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都直接影响着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的开展,影响着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和提高。通过二年来的学习和研究,教师的教育观念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见附表1),我们从课题实施前和实施后对教师进行的调查。信息素养是面向信息社会的每一个成员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养。学校教育中,为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必须认真地界定学生的信息素养应包括怎样的内容,针对实际找到所存在问题,在此基础,采取一定的措施予以培养。如何去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在信息素养的培养中会出现什么问题,如何处理好各种关系等新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认识,去解决。我们应将学生的信息素养及其培养作为学校素质教育、学校教育改革、学校教育信息化的一个重大问题予以高度的重视,认真解决,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学校教育的现代化
第五篇: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苏妙云 汕头市达濠华侨中学
摘要:信息素养是当代中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包括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信息知识和信息能力。信息技术课程在内容上与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内涵具备一致性,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教学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我认为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明确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目标、内容和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会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帮助学生提高对信息的分析、评价能力和信息伦理道德修养,使学生逐步学会使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自主学习,了解并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关键词: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课程 任务驱动法 自主学习
一、什么是信息素养
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认为,信息素养应包括三个层面:文化素养(知识层面)、信息意识(意识层面)以及信息技能(技术层面)。信息技术课是提高学生信息技能的最主要途径,但信息技术课不能单纯地培养机器的操作者,而应该更加重视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其他方面培养。
提高了人的信息素养就培养了人的独立自主学习的态度和方法,使之具有批判精神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具有追求新信息、运用新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善于运用科学的方法,从瞬息万变的事物中捕捉信息,从易被人忽视的现象中引申、创造新信息的能力。陈至立部长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指出 “信息素养已成为科学素养的重要基础”。未来世界居领先地位必是信息能力最强的国家,我们要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认识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像培养学生读、写、算一样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逐步提高信息素养。
二、信息技术课如何提高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课程在内容上与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内涵具备一致性,信息技术课程应该教给学生什么?难道就是教学生练练打字,制作网页、画画图吗?果真如此,那么只要参加电脑培训班好了,又何必从中小学开始就开设信息技术课呢?目前的信息技术课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大多数采用讲解式的教学法,上课时一再强调重点、难点,一再叮嘱学生哪些知识要记等等,却忽视学生信息意识、创新精神、团队精神等的培养。信息技术课要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要创设实践环境,让学习者自主在去探究、去发现,教师应该从完全的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向知识传授者、指导者和设计者的多维角色发展,努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技术教育课不同于其它学科,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教学中应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年龄特征,采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不断调整和开放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学习信息的兴趣和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成为我们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作为一名信息技术课教师,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采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明确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目标、内容和作用
任务驱动是信息技术课的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信息技术课教学大纲中确立了“任务驱动”的教学原则,即知识及技能的传授要以完成典型的“任务”为主,这个原则突出了“在做中学”的思想。主要是指教师根据教学进度,结合学生学习实际情况,设置适当的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去探索知识,发现知识。任务驱动教学本质上应是通过“任务”来诱发、加强和维持学习者的成就动机。成就动机是学生学习和完成任务的真正动力系统。任务作为学习的桥梁,“驱动”学生完成任务的不是老师也不是“任务”,而是学习者本身,更进一步说是学习者的成就动机。因此,任务并不是静止和孤立的,它的指向应是学习者成就动机的形成,即任务是一个由外向内的演化过程,是以成就动机的产生为宗旨的。任务驱动教学强调以活动为中心,因此,我们在课前要认真设计活动,老师的角色由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转变为活动的组织者。
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不仅要使学生能牢固的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一种学习方法。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时,教师应首先设置情景,提出一个主题,当学生探索欲望被激发后,老师提出本节课需要完成的任务。使学生能够明确自己将要在一个什么样的主题范围内、什么样的框架下进行学习研究,然后围绕主题布置任务,对于任务目标的设计尤其重要,任务目标应该尽可能与日常学习生活或其他学科内容密切联系,那些仅仅是为了训练某项操作而设计的任务,学生的兴趣往往不大,只有任务设计合理了,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进行学习研究。提出任务后,再就应该引导学生围绕该任务展开思考,该任务主要讲的什么?完成该任务必须具备什么知识和技能,自己准备从哪些途径来获得这些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遇到困难该怎样办?这样一系列问题有利于学生弄清任务含义,并按照一条正确的思路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老师要针对各个学生的不同情况,纠正错误的理解和思路,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去获取知识与技能。坚持这样,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将有很大的益处。
比如学习“Word 2003的综合应用”时,给同学们布置一个大任务,即每一位同学要完成一份非常精美的电子板报。此任务中隐含着本章的几个知识:
1、Word基本概念,建立、编辑文档。
2、设置字体、字号,段落排版。
3、视图、页面设置及文档的打印。
4、Word的图形功能。
5、Word的制作表格功能。把这5个知识点又隐含在5个小任务中,每一节课完成一个小任务,又把一节课中的小任务分成更小的几个任务,将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分别设计在更小的任务中。学生为了完成任务就会想方设法读教材、查资料甚至互相交流、互相合作,经过不断修改和完善,既完成了学习任务,又在无形中掌握了知识点。总之,真正的“任务驱动”,并不是死板的、照搬照抄式的,在任务驱动教学中,完成任务是为了驱动学生主动地去探索、学习知识,进而活用知识、创新知识。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信息素养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起指导、启发,达成共识的作用。教师应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维空间,不需面面俱到,包办代替学生所要做的一切。应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亲身体验创新的乐趣。这不仅能深化教学内容,把学生的兴趣推向高潮;而且还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
在学习新知识过程中,要让学生自主探索学习。培养学习的主动性首先要让学生自己尝试操作,教师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钻研、自主学习,且鼓励学生间互帮互学。教师的责任是引导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构知识,学会独立思考。这样教学,既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老师也应该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资源方式进行学习。例如自学课本,阅读电子教材,观看CAI辅助教学软件,或访问相关网站等,让学生自己选,自己看,自己学,自己试。学生对于需要完成任务所必须掌握的知识进行主动阅读、认真思考,分析研究,初步理解和实践验证,从而形成知识表象和动作技能。
学生通过自己在计算机上进行操作,体验成功与失败,正确评价自己的认知活动,从中获取对知识的正确理解,探求问题的最终解决。学生在遇到困难时,可以向老师、同学、书本、软件中的帮助、网上请教,学生的操作技能得到充分的训练,同时学生的信息素养也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提高。
例如,在教学在Word2003中如何改变改变字体和字号时,可以首先向学生展示了两个字体字号和颜色不同,但文字内容相同的文件,让学生比较两个文件有什么不同,学生自然说出字的字体和字号及颜色不同,然后让学生在软件中进行实践操作,学生根据课本上的要求,一步一步的完成了任务,但他们的方法都一样,这时时侯老师适时引导,引导学生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自主探索更多更好的方法,于是,学生们象寻宝一样在软件中找其它的方法,结果学生找到了很多种方法,甚至个别学生还会使用文字效果,做出了更精彩的文字。这时侯,我再让学生进行示范,让学生们评价他们的操作各有什么优点,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体验到了成功与失败,学生兴趣盎然。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去创新,寻求不同的方法、不同的内容、不同的设计。在学生初步理解了知识之后,教师还要进一步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之更加深刻,更加灵活。
3、在信息技术教育中教会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
身处信息时代,通讯能力不仅仅包括阅读、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这些人们生活的基本技能。在这个分秒必争的网络时代,如果不会使用电子邮件、传真机等先进的通讯设备,那么他将被新世纪所抛弃。培养学生在信息时代生存的基本技能,信息技术教师应促使学生掌握搜寻自己所需的信息并能对已有信息进行有效地组织、整理、利用和传播的方法。如:教会学生能熟练使用各种信息的采集工具、编译工具、发送工具、存储工具;能熟练使用阅读、访问、参观、实验、资料检索、电子视听等获取信息的方法。善于运用创造性思维、灵感思维与发散思维,通过比较分析、相关分析,寻找信息生长点,发现与创造新的信息。善于运用外界信息改进学习方法,调整学习计划,善于扩充自己的知识信息库与学习方法库,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所发现和占有信息的教育效益和社会效益。信息素养的培养应特别重视学生以信息技术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信息的理解、判断和评价比具体机器的操作、具体软件的使用更为重要。在具有通讯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基础上,学习者不断发展自己对信息的敏感度,是有效完成学习任务、学会学习及掌握思考技能的前提条件。
4、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培养学生思考的技能
这是信息素养三大能力的核心部分。作为信息技术老师应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获取、利用信息的意识。让学生独立地寻求问题的答案,加强对学生思考技能的培养。事实上,学生只有掌握了思考技能,才能独立地思考、主动地提出问题、主动为问题寻求答案,而不必时时依靠教师的帮助去完成学习任务。在我们的生活中,一件事情通常有多种解决办法,一个问题也有多种答案。信息素养教育着力于培养学生对一个问题能提出多种解决办法的能力,不禁锢学生的思维,发展他们的发散思维。
5、帮助学生提高对信息的分析、评价能力和信息伦理道德修养
在信息的海洋里,既有对社会进步有利的信息,也有大量不利于社会进步的信息“垃圾”;既有真实有效的信息,也有虚假骗人的内容。所以,面对大海一样的信息,学习者必须学会如何评价信息的真伪和价值。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阶段,应该正确引导、帮助他们提高对信息的分析、评价能力。为此,我经常在课堂上强调:“同学们,你们在网上查寻资料的同时,不要因为贪玩和好奇进入一些不健康的网站。你们应该有一双‘火眼金星’来识别网上这个五彩缤纷的大世界。”我还打电话到一些同学家里,告诉他们家长,让他们配合做好工作,如注意别让孩子进黄色、暴力网站,教育孩子不要通过QQ盲目与人交朋友等。除此,学校还经常召开大会,邀请有关人士来校作报告,通过一些逼真的画面和有声有色的描述,让学生了解如何辨别信息的真伪,提高他们对信息的分析、评价能力。我平时还非常注意对学生进行信息伦理道德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对计算机系统的破坏或利用计算机进行非法活动是一种不道德、不符合社会伦理道德的行为。
总之,学生的信息素养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且是新生事物,我们必须不断努力,不断探索,才有可能为社会输送合格的新世纪的人才。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是学生接受终身教育的前提条件,更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先决条件,只有把“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植根于教学的方方面面,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人。我们必须不断努力,不断探索,才有可能为社会输送合格的新世纪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文件,《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教基[2000]35号,2000.11
2、王吉庆编著,《信息素养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3、张倩苇,信息素养与信息素养教育,《电化教育研究》,2001.2
4、章慧敏,傅德荣,信息素养与信息技术教育,《中国电化教育》,20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