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国学锻造一所有根的学校

时间:2019-05-13 00:30: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用国学锻造一所有根的学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用国学锻造一所有根的学校》。

第一篇:用国学锻造一所有根的学校

用国学锻造一所有根的学校

——记四川省成都市玉林中学附属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活动

经典诵读汇演

■秦志新

“晨读课堂,书声琅琅,有《弟子规》相伴;上下楼梯,出入教室,有笑脸的灿烂;路遇师长,自然大方,有纯真的问候„„孩子们如饥似渴地汲取传统文化,尽情享受经典的熏陶。”这是一位数次到玉林附小参观学习的老师真诚的感言。的确,以往在人们心目中“高深莫测”的国学如今已经轻松、自然地走进了玉林附小,走进了小学生中间,更深深扎根在每一个玉林附小人的心里。

国学介入礼仪教育——

为走进学生的心灵寻求支撑

进入新世纪以来,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国学越发彰显出它的独特价值。我校自2001年3月起,展开了礼仪教育的课题研究。至2003年11月结题时,在课程化的礼仪教育、系列化的礼仪训练及学生礼仪评价等方面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果。通过礼仪教育,学生在教育活动中主动参与,在德育活动中自觉实践,基本形成了随时随地“学礼仪、守礼仪、用礼仪”的局面。学生群体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形成了积极向上的校风、学风。正如《中国教育报》报道所说,“礼仪教育改变了一所学校„„”

然而,在前阶段研究取得一定成效的基础上,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由于家庭、社区、社会等诸多不良因素的影响,学校礼仪教育的实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削弱乃至被抵消,学生的礼仪意识、礼仪习惯在家庭、社区未能及时得到巩固和强化,学校礼仪教育的效果及稳定性被弱化。

同时,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当下小学生成长中出现的以自我为中心、不关心、不尊重别人以及在仪表行为、言谈举止、待人接物、尊敬师长、社交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在我校学生身上也有一定程度的体现。具体表现为:自我中心,心中乏爱;校外言行举止不文明;自私,与人交往欠缺无私精神;尊重和维护社会公益表现较差;不珍惜社会劳动成果。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学生的个性特征较强,另一方面是由于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表现出较强的“自我意识”和行为随意性。加之,他们又生逢多元文化交织并存、互联网高度普及的信息时代,外来文化、网络文化等所谓的“流行文化”对他们的影响越来越大,莫衷一是的社会思潮包围着他们,使得他们往往真伪难辨,难以形成积极的社会价值取向。

作为教育者,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礼仪教育、道德教育只有力求创新,才能别有洞天。于

是,我们想到了将国学教育作为礼仪教育的切入点。

从道德价值的层面来看,国学经典中蕴含的传统美德,能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孩子的人格,提升孩子的基本素养。用经典充实孩子的人生,就是给了孩子一把开启心智的钥匙。诵读古代优秀诗文,无异于与先贤对话。接受这样的熏陶,对一个人的品德、性情、情操乃至精神,必将产生积极影响。

作为全国礼仪教育示范学校,我校将国学教育与礼仪课题研究结合可谓和谐共生。国学教育为礼仪教育提供了新的载体,是礼仪教育最重要也最有效的实现途径之一。而礼仪则是从行为方式上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一个有力抓手。它们共同指向将道德内化到人的精神血脉中,并外显成家长、教师、学生的行为。

2008年2月起,我们把诵读传统经典活动从一些班级的零散行为、一些教师的自发行为变成了学校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教学行为。至此,礼仪教育得以以经典诵读为切入点,努力实现师生道德人格和人文素养的提升。

让国学走进日常教学——

孩子时时处处身处经典之中

如何使远离学生生活经验的国学走近小学生,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难题。在充满激情与蕴含冷静的实践中,渐渐地,我们找到了使国学经典走近孩子、走近教师、走进日常教学生活的操作方式,并收获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喜悦与感动。

环境润泽,触摸经典。我们将国学经典的内容纳入环境,在校园大环境、班级小环境、课程软环境中,努力摸索着能与孩子对话的环境创设方法,从而使“无声的环境”成为“有声的老师”。

首先,环境润泽,大象无形。走进学校教学楼大厅,第一眼便能看见“琢玉成器,育才成林”8个大字,它是全体玉林附小人的精神追求和行为追求,似一道清泉,流淌在每一位师生的心田。低小部的石刻《论语》碑文、“活水源”等景观,蕴含着学校追求自主、自由、自然的生态教育理想境界。高小部的百米艺术墙、“万世之师”孔子塑像、“国学墙”竹简上刻写的《四书》经典句选等景观,处处让师生们能随时感触中华文明的千年历程、触摸中华传统文化的厚重。

教室里、楼道间、过道旁、栅栏上,定期更换的书画展、以国学为主题的学生作品展、校园广播站的“附小雅乐”栏目、“附小书简”栏目„„经典正以其独有的方式走进学生的心灵。

其次,课程润泽,大音希声。中华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博大精深,学生也许要用几十年来消化。因此,我们设想,读经诵典可以不求甚解,只需让传统文化陶冶学生的性情;读经典也可以只求理解感悟,濡染熏陶的过程便可让学生终身受益。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期望给孩子更进一步的熏染。自2008年起,我们尝试将书法、二

胡引入课堂。2008年9月,我校开设了国学经典诵读之“书法校本课程”。1—3年级开设硬笔书法,4—6年级开设软笔书法。2009年2月起,我校还开设了二胡校本课程。学生从二年级起就能接受免费的二胡培训。每周一节国学经典诵读书法课,一节二胡课,学生在欣赏书画名篇、二胡名曲的过程中,就能充分领略民族文化、民族器乐的巨大魅力。

经典诵读,植入日常。首先,我们确定了精选诵读内容。各年级必读内容为《弟子规》。结合不同年段特点,低段选读《唐诗三百首》《弟子规》《三字经》,中段则背诵《论语》《诗经》以及分主题背诵若干首唐诗、宋词,高段阅读《中华上下五千年》、四大名著以及《史记》《大学》。其次,我们还以各种形式将诵读融入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

以“趣味式”植入学科课堂——以语文学科教学为主力,每周一节经典诵读指导课,不强求会背、会写,以契合孩子的多种教学形式,让学生始终保持“乐学”状态。

以“滴水式”植入日常环节——在学生日常教育中融入国学经典,将习惯与礼仪教育的研究覆盖到学生一日生活的方方面面,努力做到“知行合一”。

以“丰富性”植入社团活动——增设与国学相关的兴趣活动:书法、二胡、国画、乐曲欣赏等。

以“主题式”植入大型活动——根据诵读内容,把诵读植入礼仪综合演练、读书、艺术节活动中,还将诵读活动与感恩教育、生命教育、传统节日、集体朝会等活动结合,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主题诵读活动。

以“体验式”植入实践活动——立足诵读激趣、行为强化,开展系列古诗诵读活动。

以“互动式”植入学生家庭——家校结合,强力推动诵读活动的深度、广度与影响社会的力度。

快乐诵读,温润推进。我校把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纳入教育教学工作体系,坚持清晨一读,午间一诵,晚间一省。学生对照诵读内容反省自己的言行,家长示范、点评、激励。诵读与家校结合、与学科结合、与活动结合,形成合力,教师、家长、学生一起走上诵读之旅。

首先,读经典。学校的每个年级都选择了一个共同的国学主题来研讨,并自筹教材指导孩子们进行细致研读。二年级的老师和孩子们因为研读有关月亮的诗词,连平日里说话都有了“月”的柔美。五年级研究的主题则是与“礼仪”有关的所有古训,小到如何饮食,大到治国为官。六年级毕业在即,他们则选择了“离别”这一感受作为自己的研讨主题。另外,学校还把家庭的“亲子阅读”与学校的诵读结合在一起,学生每日在校背诵后,回家还得与父母再背诵,达到“温故而知新”。

其次,唱经典。每到中午的“附小雅乐”广播时间,校园广播在悠扬、空灵的琴声后,便开始播放配乐古诗文歌曲。悠扬的歌声带着孩子们穿越厚重的历史,让他们在歌声中懂得“诗词是祖先在向我诉说。”

再其次,画经典。给古诗配画,给宋词插图,用连环画画出名著中的故事;把诗歌按作者、内容、主题分类,办成手抄小报„„这也是学校学习国学的另一方式。每学期的读书节活动中,孩子们都会用一周的课余时间来专心收集资料,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出经典诗文。通过“画”这种艺术形式,孩子们把自己对诗文的理解表达了出来,并在原文的基础上,加上了自己的艺术联想。

最后,演经典。周一的晨会是玉林附小全体师生最盼望的时刻。因为每周的这一天,各班都会轮流派学生代表本班进行精彩的国学诵读汇报演出。孩子们非常有创意地把国学的精髓部分用“读、唱、讲、品、书、画”等多种艺术形式展示出来。在第六届校园艺术节上,以年级为单位自编自演的“演国学经典”更是让与会者难以忘怀。

国学感动孩子和家长——

在潜移默化中共筑和谐人生

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展开得到了家长的支持、学生的喜爱。通过一年多的诵读活动,孩子和家长身上发生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变化。

学会感恩,心中有爱。经典诵读的教育作用是潜移默化的。孩子们的习作中这样写道:“爸爸早上送我上学,我坐在他的自行车后,把脖子缩在衣领里。天气好冷,我呼出的气都变成了白雾。我靠在爸爸背上,问:‘爸爸冷吗?’爸爸打了个寒战,说:‘你靠在爸爸身上,爸爸不冷。’不管刮风下雨,我从来都没听到过爸爸有过一句抱怨,我觉得爸爸真的很爱我。”孩子们的言语中已经包含了一颗能感受到爱的心,我们有理由相信,孩子心灵的触角会在此基础上延伸到邻居、同学以及更多的老师,延伸到一切熟悉和不熟悉的人,延伸到整个社会,他们会更完整和生动地体验来自周围的点滴之爱。在感受爱的过程中,他们的心灵也会逐渐被爱浸润和涨满,成为一个富有爱心的人。

塑造品德,提升素养。五年级1班的陈相龙在诵读感言里这样写道:“在学校我常常和同学因一点小事就吵架、翻脸。当我读到‘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的时候,我的脸‘唰’地一下红了,因为我常常不宽容一些小事。现在我知道了怎样和同学相处。”童蒙少年时期是人格的奠定时期,在学生心灵最纯净、记忆力最好的时候接触独具智慧和价值的经典,使孩子们在诵读吟咏中逐渐培养了良好的品质。同时,据老师们反映,孩子们通过诵读经典名作,还可以是语文课内学习的有益的补充,作文中、课堂上学生不时引经据典,听、说、读、写能力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其他科目的学习成绩也有所上升。另外,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也增强了,学习的兴趣提高了,他们自己创办诗社,相互交流学习体会,共同提高。

感同身受,重受教育。一年前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刚开始时,家长们要么对孩子学习经典诵读表示无所谓,要么心存疑问:“学这些老古董有什么用?”如今,孩子们的变化感动了家长。很多家长反映,过去连扫把倒了都不扶一下的孩子竟然知道打扫清洁、帮忙做饭洗碗了;还有些嫌弃爷爷奶奶啰嗦的孩子学会了耐心地倾听,还知道给老人家们梳头„„家长们都说,国学经典诵读让传统文化走进了他们的家庭,成为孩子们成长路上的“指南针”。于是,通过“小手拉大手,儿童带家长”的方式,一些家长也自觉加入到经典诵读的行列。许多家长表示,经典诵读的内容让他们也重新受到了教育。

深化国学经典诵读——

让国学走进人的精神血脉之中

通过一年来的实践,我们在国学教育方面达成了以下几点共识:

一是正确认识国学、礼仪、道德三者间的关系。我们强调礼仪教育的同时,并不忽视学生其他方面的道德教育。国学、礼仪、道德教育,三者共同指向将道德内化到人的精神血脉中,并外显成家长、教师、学生的行为。

二是国学教育需在环境中熏染。校园“无声的环境”可以成为“有声的老师”。学生可以随时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浸润,学校“礼仪教育”特色与环境和谐共生。

三是国学课程需进课堂。在课程设置上,应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设置相应的课程。在内容选择上,必须根据学校特点、师资条件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作出科学选择。可广泛地将书法、民族器乐、象棋、古筝、国画、剪纸等纳入。

四是国学教育必须体现时代性,使经典诵读摆脱枯燥、晦涩的学习方式。大胆剔除诵读材料中不尽科学、合理的成分,并结合时代特点给经典以新的诠释,给经典注入时代内涵。让孩子们在扬弃和继承中学习、创新。

五是课程设置应采取灵活的体制,多方协作。时间上可采取弹性制,通过学校的工作、孩子的诵读,影响学生家庭、影响社区,构建和谐。

尾声:国学不是一种时尚,而是一门深沉的学问。在看似轰轰烈烈的国学热浪中,玉林附小人会一如既往地持之以恒地前行,付出时间、心血和汗水。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爱上中国的传统文化,朝着“懂礼仪、知孝道、怀爱心、做君子、有底蕴”的方向发展。因为,我们是一所有根的学校。

第二篇:国学经典 润根育人

国学经典 润根育人

——郑州市中原区淮河路小学经典诵读活动介绍

郑州市中原区淮河路小学位于淮河西路51号,创建于2005年.学校经过不断探索,形成了独具淮河特色的“润”文化。学校始终重视传统文化对学生的熏陶和感染作用。秉持“润根育人的生命教育”理念,用经典的古诗文浸润孩子的心灵,实现“让每一个生命都绽放光彩”的教育目标。

一、书声琅琅,风靡校园

清晨,步入淮河路小学,伴着悠扬的古琴声,校园里书声琅琅,学生手捧着诗文陶醉其中。

诵读内容包括古诗词、《三字经》、《弟子规》、《论语》、《大学》、《中庸》、《孟子》;神话故事;寓言故事等。分低、中、高三个阶段,形成六年一贯的诵读体系。

一年级:古诗文20首和《弟子规》;

二年级:古诗文20首、《三字经》和《论语》1篇; 三年级:古诗文30首、《千字文》和《论语》4篇; 四年级:优秀古诗文20首、《论语》; 五年级:《大学》、《中庸》; 六年级:《孟子》。

二、吟诵路上,教师先行。

1、专家指导。

金校长亲自外出培训,找到国学与小学教育的切入点,邀请河南少年先锋学校国学院长侯超老师对全体教师进行《儒家思想错误理解的辨析》。袁校长带领学校骨干教师向河南省吟诵学会会长华锋教授请教。华老先生亲自授课,讲授诗词吟诵的系统知识。

2、外派学习。

在课题引领下,学校外派骨干教师参加“现代与经典”培训、国学素养培训,带回了全国其他地方的先进经验。学校的袁蔚林校长、李建英主任专程到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参加中华吟诵学会举办的培训班。2013年4月,全体语文教师再次走进河南少年先锋学院,参加为期三天的国学素养培训。

3、开展活动。

学校为教师搭建交流平台。老师们分享诵读国学的心得体会以及教学中的经验教训。教师中的吟诵爱好者组成吟诵社团,定期在一起吟诗诵词,交流提升。

三、课题研究,科学定位

为使学校学校师生更加科学地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学校先后开展《儒学核心价值与当代小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代小学生公民人格的影响的研究》等课题研究。我们将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与时代精神相结合,以此来研究和培养小学生价值行为能力,构建小学生日常行为德育体系,从而有效实施生命观、仁爱观、义利观以及公德观教育。

四、立足课程,推进发展

1、吟诵进课堂。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一至六年级共有古诗词66篇。要让学生真正体会和感受古诗的语言之美、节奏之美、音韵之美、意境之美,在教学中就必须采取吟诵的教学方式。我校部分语文教师大胆尝试,开展吟诵教学。让学生在吟诵中理解、在吟诵中体会、在吟诵中想 象、在吟诵中欣赏、在吟诵中培养语感、在吟诵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引导小学生入情入境来诵读古诗。

2、开发校本课程。

《国学诵读》 是校本课程中必修课程之一,其中包括:《雅言吟诵》《诗词鉴赏》《看动画 学国学》等分课程。每周五下午,全校学生打破班级、年级界限,按照走班制,按需选学喜欢的课程,以课外活动形式走班上课。《雅言吟诵》是深受学生喜爱的一门课程。课堂上,老师教学生运用声音的高下、强弱、长短、清浊,来表达对古诗的理解。用优美的旋律帮助学生记忆古诗文。通过吟诵的方式,深刻体会其精神内涵和审美韵味。

通过小学六年的多种形式的诵读活动使传统经典植根学生的内心,实现“润真”“润善”“润美”的浸润教育。让中华民族独特的意蕴绵延不绝,源远流长。

第三篇:办一所有责任担当的学校

办一所有责任担当的名校 记福州一中校长李迅的价值追求

李迅,男,1962年2月出生.1980年8日参加工作,从事中学数学教育,正高级教师,1994年被评为福建省特级教师。

李迅始终坚持在教学第一线.致力于数学教学和学校管理的改革和研究,深受师生与同行的赞誉。主编和参编多本数学专著,完成近百万字书稿并正式出版发行。每年均有数篇论文在CN刊物(核心期刊)上发表。主持过多项国家重点课题及省级科研项目并取得显著成果.2002年主持的课题被国家教育部门立项为全国重点课题。

他是中国数学奥林匹克高级教练员,曾指导学生2次在国际数学奥赛中获金牌,16人次入选国家集训队.1997年为中国队夺得总分世界之冠做出重要贡献,受到中国科协、国家教育部门的表彰。2010年受邀以中国观察员身份赴哈萨克斯坦参加第51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

他每年面向全国、省开展多次专题讲座,为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做出贡献。多次受邀参加国际学术交流,其中,1996年,应国际数学联合委员会邀请,赴西班牙参加四年一度国际数学教育大会,并在会上介绍科研成果;之后又多次受国际性学术会议邀请,向大会提交专业学术论文。1980年8月至1984年7月,任教于福安甘棠中学,在艰苦的工作、生活条件中.兢兢业业。针时农村中学学生基础差的具体情况,注重立德树人,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综合兴趣。在他的努力下,教育教学成绩斐然。

1993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1995年获国家特殊津贴专家称号,1995年被评为福建省优秀专家.1996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省劳动模范、省十大杰出青年。2007年入选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人选,2012年荣获福建省第三届杰出人民教师称号。

任福州一中校长十余年,他带领学校顺利完成新校区建设,并取得卓越的教育教学成绩,使福州一中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学校连续11年被评为“省级文明学校”,曾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福州一中是一所名校,它的“名”不仅因其升学率高,而更因其以教学、研修为目标,以公平、平等为尺度,以师生的心灵、精神、发展为方向„„在教育中用“真、善”抒写着教育的传奇。为此,陶继新先生专程赶到福州一中,走访李迅校长及教师.并通QQ与李迅校长进行了一场对话。现将部分对话内容摘录如下,以飧读者。

责任担当——致良知

【李迅】校长本身就是教师,只不过有更多的责任和担当:学校,则应当是一个有担当意识的教育集体。建校至今,福州一中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过积极作用。远的不说,近几年的支教活动,积极支援西部教育事业的发展:今年实施的“追梦计划”,让长期生活学习在县城以下的农村孩子有机会享受福州一中优质的教育资源:还有“出经验,出人才”的做法,为教育事业做出了应有贡献。

【陶继新】一个校长有了舍我其谁的担当意识之后,他的内心里情系着学生与老师的发展与幸福,所以不可能特别关注自己的升迁与名利,而是更多探究着学校的发展与未来。同时,在学校发展的时候,也在思考如何帮助更加需要帮助者,并且积极地付诸实践。这样,福州一中就不只是一个一般意义上的名校,还有了更大的志向与更加高远的追求。

【李迅】一所名校应该有社会担当。这对教师和学生会有一种无形的牵引力。我们学校在周末请名师义务开设学科讲堂,趣说学科发展,纵谈社会万象。一中的学生可以自愿选择参加,同时我们也向农村的学校进行视频传送。明年,我们准备在福建省23个贫困县乡村初中校招收一些孩子,扩大“追梦计划”,让他们享受社会发展给他们带来的机会。

“追梦计划”的选拔考试只考查语文和数学。但进入高中后,估计学习英语和其他学科对这些农村的孩子来说是一种挑战。但我相信,一个学校只要有善的力量,就一定能帮他们应对这个挑战或“帮他们战斗过关”!

我也曾经构想,在市区中给生活在保障线以下家庭的孩子开辟特殊通道,让他们享受优质的教育,但是目前实行起来似乎还比较困难。

【陶继新】真令人感动!非有大的教育情怀不可能如此之想和如此之为也。任何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到名校学习,可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有的孩子不可能走进名校。而有些名校的领导与教师也以身在名校而自傲,甚至看不起薄弱学校的学生,对农村学生不屑一顾。其实,人是生而平等的,只是有的人有了这种条件,有的人没有这种条件而已。其实,那些城乡贫困家庭的孩子,更需要优质教育。谁来解决这个问题?并没有任何的文件规定您这个校长去担当这一重任。可是,您却有了这种特殊的担当精神。而且,这也会向你们学校的教师与学生传递一个信息,做这些事情,是良知使然,是应尽之义,是高尚之举。当更多的师生有了这种情怀之后,学校不就有了更大的育人功能了吗?

【李迅】说起担当与责任,不能不说到我们的教师,他们为了学生终身发展的担当与责任意识在无形中教育了很多学生。一所学校给予学生的固然有很多知识层面的东西,也要通过开展许多活动让学生学会沟通和交流。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中逐渐形成自己的人生目标,这期间,最为关键的因素应该是这所学校的精神追求和每位老师的人生价值观。我曾举过一个例子,一个普通的教务员,面对学生的一张休学申请书表现出来的态度也是至关重要的。、比如,这个孩子若是因为家庭生计而不得不暂时休学去打工时,细心的学校职员会因此采取相应的措施,报告学校,一起帮助他解决经济困难,让他继续安心上学。有时候,一所中学给孩子一辈子记忆的不是学校的教师而是学校的某一位职员。所以,我们学校倡导所有教职员工都要用心教育和帮助这里的每一个孩子。你的给予可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陶继新】有无良知,有无担当与责任,是衡量一个人品质高下的试金石。您上面所说的这个教务员,就是一个很有良知与责任心的人。一般而言,他不必详细询问这个学生何以休学的原因,即使问了,也多是采取“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态度。可他不是这样,他还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在他看来,这个孩子就应当得到关心,自己有责任帮助他,因为他的个人行为,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学校的行为。看来,福州一中之所以成为名校,不只是有更多的学生考上重点大学,也不只是拥有了多么强的能力,还有留给学生终生难以忘怀的铭记:学校是其学习的地方,也是其精神的家园,是其心灵的皈依地。

【李迅】您说得很对!学校应该是孩子心灵的皈依地。记得十几年前,我刚担任校长,遇到一件事——高三升学报名时,段长为几位原高一时的体育特长生高考时并没有作为体育类考生报考而感到郁闷。他动员他们要么作为体育类考生报考,要么作为社会考生报考。我当即说服了他,“当你动员一个孩子用他心里不愿意的方式参加报考,你觉得他是否会一辈子记得这件事?你觉得作为一名教师做这样的事会产生什么影响?高考成绩固然重要,但它必定是个过眼烟云。但老师的言行在学生心目中的烙印却是一辈子的。”

【陶继新】您说得真好!在报考志愿这样的大问题上,教师是从孩子的心愿上考虑问题,还是从自己意愿上考虑问题,结果是绝然不同的。学校究竟要给学生留下什么?很少人思考这个问题,您却思考了。其实,学校就是孩子们精神的栖息地,教师就是他们的精神导师,是他们心灵的依靠。当教师不想学生之所想的时候,也许有了在一般人看来的比较理想的“高考成绩”;可是,“精神”的美质却淡失了,学生的心灵也有了失落感。所以,教师留给学生的,不只是知识,也不只是成绩,而是让其终生受用的精神品质,从而让孩子们在以后的生命成长中始终拥有自由的心灵和正向的思维。

【李迅】现在中国的学校很需要一批默默无闻、脚踏实地,在教学一线耕耘的实践者。我曾比喻我自己是蛙类,源于一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的一句话:“这世上有些人像雄鹰飞在蓝天上俯看大地,一切规则了然于心。有些人像青蛙,在自己熟悉的泥潭里艰苦跋涉,也不亦乐乎。我就是那只青蛙。”

另外,现在高校的自主招生大都是“掐尖”而较少关注如何育人。许多城市的高中也纷纷效仿。如今年上海四大高中提前自主招生就引起了社会的争议。一所学校招生固然关键,但最重要是育人。这是一所学校理应承担的义务与责任。

【陶继新】从“重要是育人”一句话里,我对您更多了一份敬意。学校培养出来的人,不但要有知识,也要有智慧,有思想,更要有责任担当。当年孔子的教学,就是将育人放在首位的。今天有些人为什么反而只是将德育作为一种摆设了呢?不过,所幸还有像您这样的有志之士,以育人为己任。这是福州一中之幸,也是福州学子之幸啊!

公平处事——见品质

【李迅】校长的言行也会影响学校的每位教师对群体价值追求的选择。当你选择做一所中学的校长,特别是一所著名中学的校长,你不仅仅需要努力了解教育教学发展动向,更重要的是公平处事,关爱每一个人,关注学校的发展给个人带来的前景。

【陶继新】公平处事体现一个校长的品质,更重要的是,它让老师们心理生成一种安全感,不必趋炎附势,只要努力工作,就会得到相应的认可。群体教师的这种心理状态,还会生成一种积极工作的总能量场,当个个教师都在努力工作的时候,学校发展不也就有了必然性吗?而学校的发展,也必然带来教师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又会带来学习的成长。如此循环往复,学校就成了一个良性发展的势能场。

【李迅】公平处事体现在学校的方方面面。如:如何招聘老师、如何奖惩教师、如何安排工作等等,甚至小到班级学生的座位安排对孩子是否公平。因为学校的某个细节的不公可能会影响群体的价值追求。

【陶继新】有公平之心,必有公平之思:有公平之思,必有公平之事。常存公平之心,常有公平之思,也就有了无处不在的公平之事。这种公平之事,又是对学校价值追求的一种高度认可与强化。于是,不管教师还是学生,也就有了公平的思想.也就有了正确的价值取向。

【李迅】公平是文明社会的标杆,也是社会进步的象征。作为一所中学的校长,在公平处事中会面临很多压力和挑战。如何做到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即使面对权贵也不屈就。这既考验一个校长的勇气,也需要校长能够艺术地面对。

【陶继新】“艺术面对”,说得何其好啊!公平处事是不变的规则,面对压力,也不能有丝毫的妥协。可是,一个有智慧的校长,却可以艺术地处理这些问题,让公平与和谐“二者兼得”。不是身在其中的人,是不可能想象其中的困难的。可是,您却可以一个又一个地将这些困难破解,并在破解这些困难的时候,享受了破解困难的心灵愉悦。这当是一种高超的艺术吧?

正气悲善——求平等

【李迅】一所学校的正气、悲善、追求应成为一所学校的主流。教师与学生不同的发展离不开这所学校的精神支柱。

【陶继新】很欣赏您说的“悲善”,当是立身之要。大凡成就一番大事业者,都有“悲善”情怀;即使难成大业,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悲善”也是必需的要件。

【李迅】最近,中央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我在想,“延安精神”——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使得全国数万生活优越的青年不辞千里投奔到生活条件极其艰苦的延安。曾经有一位摄影记者本打算到延安长期拍摄,但10天后就回城市了。他一直告诫自己不要被赤化,但一周后,他竟然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我想他应该是在延安看到了一种力量,我以为就是“悲善”,让他感到这里是天堂。虽然当今的现实生活中,每个人对物质的追求似乎摆在很重要的位置,但是他的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就是这样一种精神。可惜的是,我们这个时代并未能有效唤醒这种精神。我希望在我的学校营造一种氛围,让这里的人们感受到这种力量。

【陶继新】“悲善”二字的内涵太丰富了!一个人有了悲天悯人的情怀后,就不会太多安逸于自己的享乐,而是关注那些处于困窘状态的人们,并且力所能及地予以帮助。为什么有“慈悲”这个词呢?因为悲与慈的联结,才可以升华到一个更高的人生境界。而善同样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一个善良的老师,可以教育出一批又一批的善良的学生;一个不善良的教师,也有可能将他的不善之念传递给学生。《周易》有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看来,为善不但是利他的,也是利己的。古人之所以说“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是很有道理的。

【李迅】您说得好:人是生而平等的!有教无类更需要当代的教育者去践行。现在的社会分化越来越大,生活在边远偏僻山区的孩子和城市里保障线下的孩子,他们不可能像城里那些生活条件优越的孩子一样,睁大眼睛,体验观察社会,参加各类培训班,提高所谓的综合素质。而现在的选拔制度并未给这些孩子带来希望。想到这些,我的心情沉重。为教者倘若不为此做些努力,真是当代人的悲剧!我曾幻想,各所著名大学和各省著名高中应该要按照生活标准分类下达招生计划,给每个生活阶层的孩子带来希望。

【陶继新】您的这个设想又一次令我感动!因为我是从农村走出来的,曾经在农村干过十年农活,真的是苦不堪言,当时多么想当一个民办教师啊!可是,那只是一种幻想。直到1978年,才有权利参加高考,考分非常高,比我少了不少分的考生上了山东大学,而我却因所谓的“政审”问题连一般专科都不被录取,后来还是因为补招才进了济宁师专。所以,对于生活于底层的老百姓,我有着一种特殊的悲悯心。当您说到“按照生活标准分类下达招生计划”时,我真是对您敬意有加了。现在,我的条件变了,家境也好了,可是,过去的那种穷困潦倒的景况却一直在我的心里挥之不去。现在的悲剧是,我考学的那个年代,农村很多考生可以考进名牌大学,上北大清华者也并不少;可是,现在却愈来愈少了。贫困家庭孩子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在大力倡导均衡教育的今天,非但没有增加,反而有每况愈下的趋势。如果有更多像您这样的校长该多好啊!

教师发展——设平台

【李迅】作为一名教师,作为一位知识分,专业发展是其骨子里应有的追求。所以我很重视展示教师的成就、宣扬教师的研究。如,我们有一位在实验室工作了20多年的老师,整理了他认为很重要的实验过程和视频,也搜集了国内外高校类似拓展的实验视频。我获悉后,就让信息中心的老师分门别类整理,用现代网络技术放在校园内网上,让更多的老师和学生知道他的成就、并完善其成果。另外,如果老师想到国内外高校、中学做短期的专业学术交流,他们都可以提出申请,待校学术委员会同意后,我们会予以批准。比如我们学校的校班子成员9人,仅有两位在美国做过学术研修,但一线老师在美国培训过的就有15人。

【陶继新】为某些教师展示其取得的成果,会让他们感到来自学校领导的认可与鼓励,从而产生自信心与自豪感,进而形成一种自主自觉努力工作的动力。更重要的是,您是从心里希望教师能出更多成果的。“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

去美国培训,当然可以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拓展他们的教育视野,同时,这也是很大的福利,更是巨大的精神奖励。如果出国培训的机会绝大多数由学校领导占有,教师心里也会有一种不平衡的感觉,进而形成一种内在的抵触情绪,不但会影响到教育教学的质量,还会形成一种负向的能量,制约学校的发展。你们这样做,则会不断地凝聚成一种正能量,教师主动积极工作也就有了持续性与必然性。

【李迅】是的。当每个教师充满动力时,学校的工作自然欣欣向荣,而不是表面繁荣下的暗流涌动,因此校长应该从内心深处把握这一点。我们学校在海外有许多友好学校,每年都有20多项的海外交流项目。众所周知,对带队教师,航空公司和旅行社往往都有免票的优惠。而我校的带队老师和每位学生一样交纳同样的费用。优惠的额度平均分给团队每位师生。曾有人对我讲,我这样做违反了国内这项活动的潜规则。我以为让老师很有底气地带队参加才有利于项目的健康发展。带队老师的选择分两类,一类是在优秀班主任中选择优秀者,一类是在教研组长和教研骨干中选择优秀者。我们学校有不少老师在海外进行过一年的学术交流。这些都是我们大力鼓励提倡的。我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让老师体会到学校的发展给老师个人专业发展带来的益处。

【陶继新】这个潜规则违背得好!一个人的高格,有时是不呈现在表面的,甚至有时是违背常态的。可是,它却是一笔很有价值的精神财富,也是会形成一种巨大力量的。“优惠的额度平均分给团队的每位师生”,其实,每人分不到多少优惠:可是,这让他们看到学校领导的正气。一个有正气的校长,说话的时候也有底气,并在工作中出现“其身正,不令而 行”的教育景观。

带队教师的选择,突出“优秀”,就有了正确的导向。在学校里,干得好的,干得多的,就应当得到相应的回报。这会让优秀者更加优秀,工作更加积极;让一般教师也向优秀靠拢,也渐渐地走向优秀。相反,如果以近以亲选人,就会出现截然不同的教育效果,就会让优秀者寒心。于是,学校也就不可能更好发展,甚至会出现较大问题了。

【李迅】作为校长,除了具有大的志向之外,还应该多理解老师生活的艰辛和教学的辛苦,尽可能多帮老师解除后顾之忧,多创设专业发展的平台,多让老师获得教书育人的喜悦,多让老师感觉生活在这个集体的快乐。这就是校长应所为。

年轻时,师傅曾告诉我一则寓言,说的是一个恶人,死后被打入到十八层地狱。但他听到,下面还有人在痛苦嘶叫,便问小鬼,怎么底下还有人?小鬼回答,那底下是误人子弟的老师。从此以后,我一直都对教师这个职业充满了敬畏感,总是如履薄冰,诚惶诚恐地从事我的事业。

【陶继新】“多让老师感觉生活在这个集体的快乐”看起来是一句非常平常的话,可是,这却是教师幸福的心灵皈依。那么,教师如何才能感受到快乐呢?解除后顾之忧重要,而“多创设专业发展的平台”更加重要。每一个教师都有发展的潜力,也都有这方面的愿望。可是,一些教师的这种愿望得不到实现,发展的潜力非但不能开发,反而有被压抑的趋向。邓小平说:“发展才是硬道理。”在这点上.我的体会是极其深刻的。如果有人真正了悟其中的要妙.不管环境如何都可以发展。可是,一般教师很难做到,他们不是“圣人”,很难做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只有学校为其创设发展的环境后,才能更好更快地发展。正是因为如此,一所学校有了一个好校长之后,才有更多教师快速发展的态势,才有教师在发展中体会快乐的幸福感。

课堂教学——探因果

【李迅】我们学校的特色是追求知识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例如,数学某一概念或定理的提出,起源于哪里、何时、何地、何因以及在现在社会和科技发展中起到何作用。老师在课堂上会花大量的时间实现这个追求,而不是抛出概念,进行大量的试题训练。再比如,化学学习中,曾有一个学生对习题的结果进行验证时,发现实验结果与课本结论不同,我们就组织教师进行追踪探索,直到找到满意的答案为止。另外,我校领导干部都在一线教学,承担平行班的教学任务。因为我们认为,课堂教学是我们学校的“心脏”。

【陶继新】世界上有一个看不见的规则,那就是有因就有果,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比如你们福州一中,之所以成为全国名校,肯定是有原因的。课堂教学亦然,你们的课堂教学不是只向学生呈献结果,而是探索内在原因所在。而有了这个探因过程,学生就会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知其所以然,则是学习走至高层境界的必由之路。这一教学的妙道,绝对不是坐在办公室里冥想出来的,而是你们、特别是您这个教学研究专家的校长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摸索出来的。所以,它是有根系的一种探索,有着巨大的生命力。学校领导全部都扎根于课堂教学一线,课堂教学才能有根深叶茂的精彩景观。

【李迅】这是我校的传统。作为校长,我深感欣慰的是,我有一批把教学作为生命的老师和班子。说实话,我自己在数学课堂教了33年.对一些数学概念和定理的前因后果,每次在课堂上和学生交流完,总感觉意犹未尽对于学生的疑惑,总感觉应该可以解答得更好些。当和其他学科的老师聊起此事时,他们也有同感。

【陶继新】“把教学作为生命”说得何其好啊!校长有了这样的思想与教育情怀,又有一以贯之的实践,整个学校班子与教师的教学生命观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做任何事情,如果只是浮在表层,永远不可能探求其中的奥妙,也不可能享受工作的快乐。只有深入其中,由果探因,由因知果,才能感到教学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才能拥有“意犹未尽”的感觉。

【李迅】您说得很对。现在有些学校如同地方政府一样,做事停留在表面上,不可能从心灵深处体会教师的乐趣。

【陶继新】学校不是政府,也不是工厂,而是教育人的一方圣地。所以,校长不是官员,也不是厂长,而应当是与教师同心同乐同行者。

师生交流——用真情

【李迅】一个教师,一是要懂专业,一是要懂学生。但如何让老师义无反顾投身到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不能靠空洞的说教,而是要在学校的点点滴滴细微管理中体现。我也很欣慰地看到,我们学校有一大批教师,包括年轻教师在内,不计个人得失,利用业余时间指导学生社团活动和兴趣爱好者,不亦乐乎地活动着。这些学生在读大学或工作后,常常会回来看望这些老师,老师们在这时都会感到一种职业的快乐。教育的工作是一种心灵之间的交流。当你全身心奉献给孩子们后,这些成长中的孩子会一辈子记得这份情。这类例子我自己也有很多体会。所以我一直以为,作为一名中学老师,真好!

【陶继新】您当过老师,而且现在还在教学一线,这种师生心灵交流的感觉,定然是深入心底的。我也当过老师,直到今天,我教的一些学生,还是将我视作精神导师,这是我终生感到幸福的事情。所以,真正意义上的老师,需要经济支撑,更需要精神人格的提升。你们教师之所以不讲报酬而又“不亦乐乎”地为学生工作着,不是学校领导要求他们必须去这样做,而是他们主动要去这样做的,而且在做的时候有一种喜乐与快感。一个教师之所以在学校里感到快乐,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与学生在一起,缔结了深厚的师生友情,且可以看到学生的发展,甚至出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可喜景象,无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李迅】一个老师和他的学生同欢喜共悲伤,共同为某一个困惑而寝食难安,方是为师之道。

现在是信息化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遗憾的是,教育方式似乎一成不变。我常常在想,一所名校的辉煌可能会掩饰校长的弱智,一群优秀的学生可能会遮盖教师的不足。所以我很欣赏“发展就是硬道理”。

【陶继新】这个教师与那个教师刚到学校工作的时候,差别并不太大,可是,经过若干年后,有的成了名师,有的还是一个教书匠。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前者一直在发展,后者却是在原地徘徊复徘徊。其实,这两个教师都有成为名师的可能性,关键在于发展还是不发展的问题。

【李迅】一个教师发展与不发展的因素很多。就像学生一样,有的孩子可能是学理科的,但他又特别喜欢艺术:有的孩子是学文科的,但他又很爱好体育。他们把很多业余时间都花在这些方面。表面上看,他们的学业成绩可能平平,但是,他们很快乐。同样的,一个老师如果没有成为所谓的学科名师,但他如果能认真上好每堂课,用爱对待每一个孩子,即使他的业余生活是在钓鱼中或是在登山运动中度过,但他对生活的乐观、对人生的追求也同样能感染每一个孩子。

【陶继新】我们现在都在谈正面能量,正面能量与一个人的情绪有直接的关系。教师的情绪指数对于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一个带进生活,带进平时的活动中,而最大的受益者则是学生。而更重要的是,快乐情绪会对学生心理产生正面的影响,也会由此让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更加乐观。这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潜在力量,也是积极人生的一种必备品质。一个乐观向上的教师,业务水平未必特别高,可是,他的教学效果,特别是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却是很有积极意义的。

【李迅】您说得对!一个教师的情感世界可能是通过专业展示,也可能是在与学生的交流中体现。一个学校,教师群体应该是丰富多彩的。这对学校学生的成长会形成一种有益的“场”的力量。教师可能来自省内,也可能来自省外,甚至国外;所学学科可能是师范类的,也可能是基础研究类的或尖端方向的。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学校多彩斑斓的、影响到每个孩子的力量。

【陶继新】身体的健康,需要很多不同的营养,学生的成长也是这样,不能是单一的精神营养。教师群体的丰富多彩,才能酿造出不同的精神产品,让学生从中各取所需,并生成自身成长的生命能量。

【李迅】也许只有经常和学生沟通交流,经常在课堂上挥洒汗水,才能知道“润物细无声”的内涵。

【陶继新】是的,没有对学生的深切的了解,没有与他们心息相通的感情,是很难有这种“敏感”的。可见,迅速作出反应的背后,必然有其早在心里积淀下的某种精神元素。

【李迅】所以,我认为在中学的教师和职员应该有一种敏锐性和迅捷力,这对于成长中的这些孩子是至关重要的。我们的学校发展到今天,应该有一种强大的引领力,我认为至少可以在这几个层面加以努力:一是这个学校在教育教学的理念、追求、实践上;二是这所学校的学生群体应该是同龄人中的精英,应该在社会起标杆作用,他们在精神面貌、学习状态、待人接物等修养方面都要做出表率,如古人说的“温良恭俭让”方面;三是这个学校的教师在知识分子群体中是优秀的,无论是在专业还是在敬业上。

【陶继新】敏锐性与迅捷力的形成,来自对孩子的真爱,来自平时的功夫;不然,就会快中出乱,快中出错。因为真爱与真功夫中,都有了“真”,都有了快速决定的内在能量。

【李迅】您说得对!关键在于“真”,在于一个老师会不会认可这个群体的价值追求,会不会为群体的发展而努力。这其中最为关键的,归到原点,就是这个群体给了他什么,又能给他带来什么。

【陶继新】群体价值追求影响着每一个教师,以至“规定”着他们的言行,于是,就存了与这个整体价值趋向和谐的话语与行动,这就是学校精神文化的能量。

第四篇:德国申根签证用的工作证明和学校证明

工作证明

兹证明我单位员工XXX,护照号码XXX,身份证号码:XXX,其于XXX年XX月起就职于我单位,现任XXX,税后年薪(包括工资、奖金、补贴、分红等)为人民币X万元。我单位同意其于xxxx年xx月xx至xxxx年xx月xx日前往欧洲度假旅行,在欧洲所有的费用(包括往返机票、当地交通费用、当地住宿、医疗、保险等)将由其本人支付。我们确信她/他会遵守贵国法律并按时回国,且回国后担任原职务。

此致

敬礼

单位名字(公章)

人力资源主管:

联系电话:

传真号码:

xxxx年 月 日

Certification

To: German Embassy in China

From: 单位英语名称

Add: 单位地址,GuangZhou, China

TEL: 0086-(区号)-

FAX:0086-(区号)-

Dear Sir or Madam:

This is to certify that MR./Ms.写护照上的拼音名字, Passport NO.:xxxx, ID number:xxxxxx, has been working in our company since月,年.He/She is now the head of(写职务)in our company.His/Her annual income(including salary, bonus, subsidy, etc.)is RMB XXXX(写年薪)after tax.He/She will be travel in Europe from 出发日/月/年to 返程日/月/年to take a holiday.All expenses of his/her journey and stay in Europe and his/her medical will be paid by himself/herself.We hereby ensure that he/she will comply with the laws and regulations of your country and come back in time.He/She will take the same position in our company.Please kindly grant her the necessary visa.Thanks.写单位英语名称(盖章)

HR Director: 打印人事部经理名字人事部经理手工签名

Date:

注意:

工作证明模板:要用单位的公文纸打印。至少要2份原件。

学生学籍和放假证明证明:最好用学校公文纸打印,学校领导不签字,找老师签字也可以,关键要盖学校的公章。

学生学籍和放假证明(办理德国申根签证用)

证 明

兹证明 xxx,女,出生日期x年xx月xx日,从xx 年 9 月 1 日至今就读于我校。

现为我校xx年级xx班学生。我校同意该生在暑假期间随母亲XXXX女士赴德国等欧洲国家

旅游,我校暑假放假时间xxxx年xx月xx日至xx月xx日,活动期间该生的安全及其他相关

事宜由本人、家长及活动组织者负责。活动结束后我们希望该生按时返回国内,继续回本校

学习。

XXXX市XXXX中学

20XX年XX月xX日

校长签名:

联系电话:XXXXXXXX

学校地址:

Certification

月日, 年

To German Visa Application Centre

To whom it may concern

Dear Sir or Madam,We hereby confirm that xxx, female(male),was born on 日-月-年.She has been studying

fulltime in our school since 日-月-年.She is now in class xx,first grade of junior middle school.Our summer vocation will be from 日-月-年 to 日-月-年.We agree 学生名字拼音(跟护照的必须一致)take a travel to Germany and other European countries with her mother, MS.家长名字 during the summer vocation.All the costs of this trip will be paid by her parents.She will continue studying in our school upon her returning to China on schedule.Yours sincerely,Headmaster:

School name:

Tel:

Add: Street,District,City

第五篇:教国学经典 育有根之人

教国学经典

育有根之人

——赴京参加全国“小学国学经典课程规划暨教学观摩”培训大会的收获和思考

2011年7月17至23日,我受隆林一小委派,有幸前往北京大学参加2011年第二届全国“小学国学经典课程规划暨教学观摩”培训大会。此次培训大会,由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院和“育灵童”教育研究院等单位共同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主管部门相关负责人、小学校长、教务主任及骨干教师代表共一千多人参加了此次会议。广西只有五所学校派员参加,百色市仅有隆林一小参加。

培训会上,我仔细聆听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王登峰先生、中国当代著名教育专家、国家“关工委”儿童发展研究中心核心专家皇甫军伟先生、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杨立华先生、清华大学历史系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导师廖明春先生等名家进行的《以国学奠基,促学校发展》、《儒家智慧与时代精神》等精彩发言及专题讲座;认真观摩吉春亚、窦桂梅、李勤等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所上的国学教育示范课;认真听取国学经典教育示范区、实验基地、实验学校、重点小学国学经典教育实施单位的经验分享;倾心欣赏了小学国学经典教育优秀节目展演。

经过此次培训,我了解了小学国学经典教育产生的背景及其重要时代意义,学习到了小学阶段应该如何开展国学经典教育的方式和方法,愿与广大同行一起分享和探讨。

一、小学国学经典教育的内涵 国学经典是指那些展现人文光辉、积淀智慧结晶、浓缩丰富情感、蕴含优美意象、具有美丽风貌的传统经典著作。作为小学课程而言,国学经典教育则是指以在校小学生为对象,以国学经典为教学内容,以诵读经典、注重体悟为主要形式,旨在开启儿童心智的教育形式。

国学经典教育不仅有助于培养少年儿童逐步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且能夯实他们的基础,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不仅能引导少年儿童接触广博的传统文化知识,而且要将知识融进他们的生命,熏陶他们的气质,变化他们的性情,提高他们的涵养,促进新一代儿童人性境界的提升和理想人格的塑造。国学经典教育,能够使少年儿童浸润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砥砺品行、健全人格、涵养性情、提高修养,成长为知识广博、德行高尚、行为优雅的现代中国人。因而它既是一种通识教育,也是一种素质教育;既是一种博雅教育,更是一种人文教育。

二、国学经典教育产生的背景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大力弘扬中华文化”的精神,《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也指出要“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的传承”,最近,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又发出了《关于在学校开展“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试点工作的通知》,倡导对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少年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教育,提出要以相关课程、课外活动及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和平台,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传承民族精神。这就是国学经典教育产生的背景。

三、国学经典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的人文标志和文化灵魂。让国学经典走进校园,走进课堂,在世界一体化的今天,尤其紧迫和必要。只有接受国学经典教育,才能使广大学生掌握优雅、精致的祖国语言,成为一个既有知识又有文化的现代中国人;只有接受国学经典教育,才能使广大学生亲近、认同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并有能力参与到这个家园的建设过程之中;只有接受国学经典教育,才能让广大学生将生命的根须,扎植于传统文化丰厚的土壤,把自己从一个自然的生物学意义上的中国人,变成一个自觉的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用北京大学杨立华教授的话说就是:“让经典浸润心灵,才不至于忘记中华民族的魂,才不至于出现那么多的洋奴,才能做好一个有根的中国人”。

四、进行国学经典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我们伟大的祖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即使历史的年轮走过了数千年,到了今天,很多文学作品仍旧散发着璀璨的光芒,仍然具有极其可贵的现实意义,仍然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但是,让人痛心疾首的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国学经典却遭到了遗忘。国人的文化观、道德观、价值观与古人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断层,而且,这个断层还在呈继续扩大的趋势。你比如,越来越多的人都喜欢国外,吹捧国外的种种好处,大肆宣扬国内的阴暗面,似乎咱们国家什么都不如国外。这种“洋奴”为数不少,而且,其言行还正影响着一大批“准洋奴”。“洋奴”与“准洋奴”的现象让有良知的中国人忧心如焚、义愤填膺。

其实,“国外”是个什么东西?“国外”根本就不存在。它只是那些崇洋媚外的人把美英法日意等国家阳光的一面全部加起来,统称之为“国外”而加以追捧。

即使那些个洋奴那么热爱“国外”,“国外”却不怎么喜欢我们的国人。据互联网报道,某国近期作了一个民意调查,调查各国游客的受欢迎度。你猜怎么着?咱们的国人排在倒数第三位。悲哀啊!不过也不应该觉得奇怪:我们的国人是不是到哪都是大呼小叫、令人侧目非常失礼?我们的国人是不是浪费严重全然忘了古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教诲?还有,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不守秩序„„这要是让那些彬彬有礼、谦让有加的古代君子见了,能不汗颜?呜呼!这难道不是我们道德缺失的表现吗?这难道不是我们价值取向的缺陷吗?怎么办?我们必须立即进行补救!不补救行吗?你看我们的学生,厌学、淘气、贪玩、没教养,迷恋网络游戏,满脸的茫然。怎么补救?首推文化!我们必须重拾传统国学文化的教育,让传统经典文化浸润心灵,重新孕育迷失的心,重塑中华民族的魂。

五、小学阶段国学经典教育课程的目标

一是打好汉语语言文字基础;二是培养诵读的能力和习惯,激发对国学经典的兴趣;三是了解传统文化知识,提升国学素养;四是认识国学经典的价值,形成共同的良好的价值取向;五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校正日常行为规范。

校本课程是实践国学经典教育的重要途径。而由“育灵童”教育 研究院组织编著、经中小学国学经典教育课程与教学研究总课题组审核通过的《小学国学经典教材》可供小学1—6年级使用。该套教材共分为“蒙学阶段”、“四书阶段”、“子、史、集阶段”三个部分,以经典诵读为核心,以知识积累和文化感悟为辅助,根据不同的学习阶段,学习目标会有所不同和侧重。

六、小学阶段应该如何开展国学经典教育

近些年,随着“国学热”的不断升温,国学经典教育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已是大势所趋。那么,小学阶段应该如何开展国学经典教育呢?笔者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应该重视。

(二):应该首先进行师资培训。

(三):校本课程是实践国学经典教育的重要途径。

(四):采用合适的、系统的教材,如由“育灵童”教育研究院 组织编著、经中小学国学经典教育课程与教学研究总课题组审核通过的《小学国学经典教材》。

(五):教学时间安排:每星期以一节课为宜,最好不要占用原有的课程,若是挤不出一节完整的课,可充分利用每天早读前十分钟、或者每天活动课开始前十分钟等时段,见缝插针,贵在天天坚持。

(六):教学形式: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诵读、不求甚解——大量背诵——开展诵读比赛、“好词好句摘抄积累”比赛、表演课本剧、讲(成语)历史故事、“每日行一善”主题活动等形式为主。

值得一提的是,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去粗取精、去糟粕取精华,还要善于引导学生把古文与现代生活联系起来。进行国学经典教育并不是搞复古主义,而是要变古为今用。关键在于促使学生大量积累经典的东西并教育其一生坚持。

只要学生吟诵积累的经典知识多了,其在成长的过程中,就会不停地“反刍”:可能在其人生某时某处,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与其所积累的知识联系起来,引发相关联想,从而对接运用:表现为或口吐莲花妙语如珠,或出口成章一气呵成,或引经据典能言善辩,或机智应对幽默诙谐„„若能如此,其能力、气质肯定就会与众不同,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腹有诗书气自华”。非但如此,其骨子里流淌的也就一定是咱中华的气节,是咱中华民族的魂魄,是咱中国人的根儿。

基于此,国学经典教育是关乎儿童培养、民族复兴和国家昌盛的伟大事业,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负起的责任,而广大教育工作者,就更应该承担起这份沉甸甸的责任,“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作者:隆林县新州一小 玉英红

联系号码:8895963或***

下载用国学锻造一所有根的学校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用国学锻造一所有根的学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国学旅游(一)

    国学旅游(一) 2010年8月,笔者应邀在四川雅安市举行的“中国(四川)熊猫旅游论坛”上发言。笔者发言的题目是《国宝、国学、国粹——浅谈熊猫旅游应重视深层文化挖掘》。在这里,将发......

    国学教案一

    国学教案一 教学目的: 把孝心的观念引入到学生的心田。教育学生孝敬父母要从小事做起。不但孝,关键是顺。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教学内容: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宁陵县用“雷锋精神”锻造“务实组工”

    宁陵县弘扬“雷锋精神”锻造“务实组工” 为深入开展“三讲三比”打造“务实组工”活动,宁陵县开展了“学雷锋践行动喜迎十八大,争创党性最纯洁的部门,争做党性最纯洁的干部”......

    用团队管理锻造狼性执行力

    智慧365—企业管理在线学习领导者用团队管理锻造狼性执行力近日,箭牌卫浴在佛山总部举行了一场以“狼性执行力锻造与团队管理”为主题的培训课程,此次培训由狼性营销的创始人......

    一年中所有节日1

    一月 新年元旦[01/01]腊八节[农历十二月初八] 二月 世界湿地日[02/02]国际气象节[02/10]情人节[02/14]除夕[农历十二月三十]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三月 全......

    用微笑面对所有坎坷(精选五篇)

    无论未来如何,我只希望用微笑面对所有的坎坷。生活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讲,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遭到这样亦或是那样的不如意。每当这个时候,你可以尝试用微笑去迎接这样亦或是......

    开心学国学所有题目及答案解析

    CCTV开心学国学所有题目及答案 西安赛区: (一) 1.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中婵娟指的是什么? 一、月亮a 二、姻缘 2. 王先生的QQ签名档最近改成了“庆祝弄璋之喜”,王先生......

    国学是中华文化之根民族之魂

    国学是中华文化之根民族之魂 魏丕植 作者简介:魏丕植(1963-),男,四川省盐亭县人,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日史编辑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国史研究编修馆常务副馆长。 摘要:在阐释国学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