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香小学将德育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去[推荐五篇]

时间:2019-05-13 00:53: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兰香小学将德育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兰香小学将德育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去》。

第一篇:兰香小学将德育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去

将德育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去

学校德育工作滞后源于学校管理员和广大教师思想认识不到位。表现为德育工作局限于课外活动,出现形式主义倾向,落不到实处,收不到实效。一般教师都认为对学生的教育是班主任的事。把德育工作同任课教师,甚至同课堂教学割裂开来。教师只教书,不育人。不能很好地利用课堂这个学生受直接教育的主渠道来做德育工作,使我们的德育工作走进了死胡同。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寓德育于各学科之中,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把知识的科学性同思想性结合起来,把学科的知识传授同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结合起来,以充分发挥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中央的决定告诉我们,不认识到学科德育渗透的重要性,就认识不到科任教师在德育工作的重要地位。脱离了科任教师,脱离了课堂,光靠班主任的说教,德育工作怎么能够全面深入持久地开展起来呢?

在调查中发现,德育工作做得早、做得实、做得好的,全校德育教育好的班级。没有教师埋怨学生难管,没有一个任课教师排挤过后进生。该班的教学质量一直领先。该班实现持续稳健发展的原因很简单,就是重视德育,充分发挥了科任教师的育人功能。借用校长的话,就是“使德育工作成为日常工作”。

将德育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去,使德育工作成为每位教师的日常工作,应该成为全校教师的共识和追求。

有人会担心,课堂上抓德育,能保证教学时间吗?会影响教

学任务的完成吗?会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吗?这其实是德育与智育的关系问题。下面我从家长说起:家长对德育是重视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个有道德的好人。然而,当我们把德育、智育、心理教育、体育分成若干细目,请家长选择当前最关心、最重要的教育内容时,毫无疑问,家长都会选择孩子的学习。这其实是家长对德育与智育的关系的认识不清楚造成的。一些家长把孩子的品德问题与智力、学习问题割裂开来。认为品德、习惯问题可以慢慢来,只要不出现什么大毛病就行。多抓学习才是最实际、最实惠的。我们不妨这样想一想,一个不懂得应该怎么做人的孩子,能有明确的学习志向吗?一个没毅力的孩子,能刻苦攻读吗?一个没有良好习惯的孩子,能按时认真学习吗?一个没有孝心的孩子,能自立自强,少给父母添麻烦吗?这使我们不难得出结论:一个学生品德的好坏,既是他严格要求自己追求进步的动力,也是他搞好学习的重要保证。

可以这么说,德育是智育的动力,德育是智育的重要保证。通过课堂教学来进行德育工作,除了通过教学内容的思想性发挥德育作用外,还可以通过其他的教学环节和教学艺术来发挥德育作用,比如组织教学、布臵作业、批改作业、课外辅导、复习考试等环节都可以针对学生的特点提出品德上的要求,以组织教学环节为例,科任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进度、学习纪律等方面提出正确、合理、严格的要求,学生在贯彻老师的要求中,克服困难,取得成功,就能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坚强的

意志品质以及独立完成任务的自信心和能力,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会不会把文化课变成政治课呢?学生会不会反感厌烦呢?这取决于科任教师。学科德育渗透工作,要求科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强化思想道德教育,将德育要求与知识能力放在同一教学目标上去组织实施。事实证明,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不仅有知识交流、信息交流,还有思想交流和情感交流。学科德育渗透工作要求科任教师强化这种思想和情感交流,不断冲击学生的思维定势,随时指导或纠正学生出现的道德实践行为,使学科中的德育内化为学生的道德情感,升华为道德意志,转化为更为稳定的道德行为或习惯。当然,学科德育渗透是课堂教学同德育的有机地、合乎逻辑的结合,而不是混合与凑合。渗透的德育内容应该是教材的内在要求,是题中的应有之义,水乳交融的。而不是外加的、牵强附会的。德育渗透的过程也应该是有目的性和无意识性的结合。即作为科任教师,在德育渗透的操作过程中,有着明显的价值取向和教育目标。而作为学生,多半处在不察觉状态。德育渗透的这种非强制性的特点能回避学生对德育有意无意的抵制情绪和对思品课厌恶和反感的心理。所以提倡学科德育渗透,不是搞脱离教材的空洞说教,不是把文化课上成政治课。当然学科德育渗透工作对任科教师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其实也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这一工作要求科任教师在课堂上要进入角色,倾注自己的情感。以自己的真心去打动学生 的心灵,从而以情感人,以情动人,激化师生之间情感的共鸣共振。使学生能触景生情,因事激情,知情明理,达到道德内化的实效。只有发自内心的情感才能打动学生。否则,虚情假意,言不由衷,学生是听教育而不是感受教育,就很难打动学生的心灵。这就要求科任教师要有较强的育人意识和渗透意识,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美好的心灵和情感的投入对学生有着特殊的感召力。教师的人格力量,包括教师个人的思想、情感、品质、学识、水平等,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教师的思维方式和风格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久而久之,就会变成学生的思想方式,甚至教师的衣饰穿着、一颦一笑、言谈举止都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要有师德,师德也是对学生潜移默化影响的德育教材。无论是从教学质量的提升还是教师发展的角度,我们都应该关注全体教师的德育功能。离开了德育工作的教师,叫做教书匠,脱离了学科教师的德育工作是难以落到实处的。

抓好学科德育渗透工作意义重大。在操作过程中要切实把德育工作同备课、写教案相结合,同课外辅导相结合,同复习、考试相结合,同模块教学、学分评定相结合,同教师的工作生活相结合。备课要准确找出教材固有的思想教育因素,准确把握学生的脉搏,使知识点或训练点同学生思想实际恰当结合。组织教学要投入真情,强化思想交流和情感交流,抓住契机,针对学生关注的热点、疑点,或画龙点睛,或进行“强刺激”,使学生受到

心灵的震颤。心灵震颤的结果往往会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所认识的道理、激发的情感、萌发出的信念,转化为道德行为习惯。这是勿庸臵疑的。

新课程的模块教学,提倡教师对学生模块的学习进行过程式记录和评价,如学生的出勤、上课的状态、作业情况进行评价,模块考核后进行学分评定,其实就是德育。遗憾的是我们教师对学生不作明确的要求,不做认真的观察,不做细致的记载,不做客观的评价,所认定的学分自然也就不客观、不真实。这样一来,通过学分管理来优化教学管理,来渗透德育教育的目的就难以达到。从而失去了新课改新的价值取向(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和学分管理的本来意义。

建议各教研组组织德育工作讨论活动,把德育工作全面纳入教师个人的考核量化。每位教师重视起来!讨论起来!行动起来!研究起来!让德育进课堂。古人说“做经师易,做人师难”。江泽民同志指出:教师要做传授知识的“经师”,更要做善于育人的“人师”,以经师为业,以人师为导。让所有的教师都以教书育人为己任,以“经师”和“人师”的双重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我校的德育工作就不难落到实处。

庆城镇兰香小学

二零一四年九月

第二篇:写作教学要渗透到阅读教学中去------学习心得

学习心得:

阅读教学要关注语言的运用、训练的落实

——将写作教学渗透于阅读教学中

含笑 2013.10.10

观看了《教材研读是语文备课的重中之重》之后,课程中许多观点都很切实际,能有效的提升教学水准,教师素质。尤其是“阅读教学要关注语言的运用、训练的落实”这一观点,引起我的共鸣。

在我执教近二十年里,观摩了不少比武课,也听了许多优质课,发现小学中高年级的语文教学(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共同点:阅读教学变成了分析课。总是教者牵着学生鼻子解析课文内容,不停地提问答问,偶尔客串齐读文句。教者提问津津有味,学生回答轰轰烈烈,课堂气氛似乎充满活力!(这已成为不少学校评课打分的标准之一),然而忽略了语文学习中最为关键的-----语言文字。在听完课后,我常发现,大部分学生连本课要求会认字和会写字或词语竟然都还不会!对文辞在文中的理解应用,结合实际应用遣词构句,优美句式的借鉴仿写,教者在阅读教学中,几乎没有出现或极少出现。今年,央视频频直播汉语听写大会,引起广泛关注,也说明语言文字对我们中华民族的重要性.我们不可否认,小学写作的最基本功就是语言文字的运用。在能灵活掌控语言文字运用基础上,再逐渐积累其它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可是,许多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就将写作教学和阅读教学潜意识地分离脱节了。阅读课纯粹是“阅读课”,写作课才“指导写作”。这样的语文教学,小学生的写作表达力如何能提升?所以,许多小学教师总是抱怨作文不好教;许多小学生头疼作文很难作。

小学中高年级段,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把握语言文字这一关键,让学生把文中好词好句、好的段式、好的构思和篇章结构样式积累下来,而且思考这些积累的语言形式能够在与人交往中顺畅成功地运用。“让学生把课文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能听、会说、读懂、写好,这就需要有一个语文技能训练过程,这些内容和任务是语文教师要深入研究和探索的”。语文课堂教学“关注语言的运用、训练的落实”,“抓住语言文字这个核心”,将写作教学渗透于阅读教学,阅读教学贯穿写作教学,把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有机地紧密地联系结合起来,学生的写作水平自然就不知不觉的提高,写作技巧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掌握。教者也不会抱怨作文不好教,学生也不会头疼作文难写。只有与教学核心价值相吻合,语文课才能是真正的语文课!

第三篇:把德育教育渗透到职高语文教学中去

把德育教育渗透到职高语文教学中去

摘要:教育的核心是做人。作为人文学科的语文课教师,更应该注重人的培养。当我们有意识地增强文学性人生观对学生的教育时,学生便会从文学中去领悟做人的道理,从而达到育人的终极目的。

关键词:语文教育

德育

做人

文学性人生观

在我还是学生的时候,教授曾对我们说:“在学校里,不仅要学知识,更重要的还要学会做人。”如今,我做了教师,我也把这句话教给了我的学生。学会做人,不是一时一刻的事情,而是贯穿于我们人生始终的一件大事,只有学会做人,我们,包括学生才能在人生的路途上走好每一步。

做人,是一门综合性学问,把它与学校德育工作联系起来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在本文中,不可能囊括它的方方面面,但在语文教育中,我们有意识地增强文学性人生观对学生的教育,让学生从文学中去透解一种文学思想的内涵,让这种内涵潜移默化地、又非常感官地、深刻地影响中学生的成长,却是其中一个好办法。

学校教育不仅需要智育:培养学生具有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现代管理知识和能力,而且尤其需要重视德育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热爱祖国、诚实、勤奋、敬业、乐群、勇于开拓进取的个性品格和中华发族的传统美德;对社会、环境,即对未来的社会生活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学校德育要坚持以“做人”的教育为基础,以立志成才教育为主线。在内容上,要坚持以爱国主义为导向,始终抓住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爱国教育;振兴中华、立志成才、勤奋学习、和谐发展的成长教育;行为习惯、劳动及心理素质教育。

作为人文学科的语文科教师,要注重学生全方位的发展,应该注 1 重人的培养,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教育学家叶圣陶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确,让学生拥有知识是我们的责任,但教育的最终目的还是让学生成人、成才。没有成人的前提,成才是说不上的。所以,探讨人生的话题,也就应该成为语文教育的一个方面,一个对学生德育教育的最内质的作用。

当然,在语文教育中和学生探讨人生,作为语文教师,必须要有深厚的文学文化底蕴,要对文学的思想性和人生塑造性有最本质的认识,这是最基本的前提,因为我们必须要对自己灌输的每一种思想负责,而且这个责任是非常大的,不是影响一两个人,而是一大群学生的思想认识。因此,如果我们要想最大程度的利用好语文的德育教育课,就必须先对自己关于文学思想、文学内涵思想进行净化,发掘每一堂人生课的本质,离开了这一点,语文的德育渗透就无从谈起。

确立了在语文课传导人生的理念后,我们就要注重这么一种传导人生的方式。填鸭式的灌输只会引起学生机械地接受,这是毫无用处的。教育的功能是引导、启发学生的思想。这一点,用于探讨人生课特别有效。有实际教学中,如果在理念上、在方式上都着重这一点,那最终的结果将是,学生对文学的内涵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都喜欢发掘每一部文学作品最内在的思想。通过文学的人生课作用,他们在很多方面的认识也清晰起来。更重要的是,当他们认识到语文不仅是一种工具,还是一种启发和引导他们树立良好人生观的科目的时候,语文才能充分发挥其人生功效。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将大大超越单纯的字词句的步步认知,而且,在这一人生理解的过程中,他们对语文的认识也更深入、更透彻。

下面就以职高教材的课文为例,谈谈德育渗透的切入点。

职高语文教材中选入的作品多是内容健康,富有教育意义的;有的是歌颂劳动人民的善良,勤劳和勇敢;有的是讴歌他们为解放事业顽强斗争精神;有的是描写民族英雄的爱国壮举;有的是叙述历史伟人的光辉业绩,再现了他们的宽广胸怀和高尚节操;有的是革命烈士的伟大传记。学生学了这些作品,不仅能获得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同时心灵上也得到陶冶,从中获得丰富的精神营养,感悟到做人的道理。因而,教师要充分挖掘语文教材本身潜在的思想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现可把课文粗略地分为四个教育点:

1、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一直以来我们都强调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语文教学的一些具体内容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实例,充分发挥教材的德育功能,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高尚品德,大有裨益。如:《风景谈》、《给母亲的信》、《红烛》、《炉中煤》、《讲讲实事求是》等篇目。通过对这一组课文的教学,使学生感受到祖国在人民心中的神圣地位,清楚地使学生感觉到我们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我们党是伟大的党,我们的祖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应当引以为豪,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心。

2、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如:《雄关赋》、《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离开雷锋的日子》、《沁园春·长沙》等篇目。通过这一组的课文讲授,使学生明白共产主义精神、奉献精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通过学习使学生觉得做人有了力量的源泉,行动有了榜样的准则,懂得了人为什么活着,怎样活着才算实现了人生价值。

3、传统教育

如:《纪念刘和珍君》、《药》等课文。通过讲授这组课文,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革命先辈为祖国的独立,为人民的解放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不朽业绩,激发学生从内心深处产生一种对英雄对先辈的敬仰之情。同时,在完成学业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百折不饶的精神、进取精神以迎接人生旅途中更艰巨的考验。

4、优秀古代文化教育

中华民族在创造灿烂中华文明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传统文化。如:《红楼梦》、《水浒传》、《窦娥冤》、《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一书》等反映了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方面的成就;《论语》、《游褒禅山记》、《鱼我所欲也》等反映哲学、社会科学的成就;《诗经》、《史记》、《孟子》等经典著作更是不胜枚举。这些中华民族的瑰宝,这些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都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好教材。

《红楼梦》中有一副对联:世事通晓皆学问,人情炼达即文章。“活到老,学到老”。当我们在教学生如何做人时,也是自我的一次审视,也是与学生一起学做人,同时也是做老师的一大乐趣。

参考文献:

[1]《中学语文教学学论》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7年出版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册,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0出版 [3]李惊川《浅谈语文教育中的人生课》载于《语文教学与研究》

第四篇:兰香小学关于开展

兰香小学关于开展“减负增效”工作实施方案

(2013至2014学)

为全面贯彻落实市、县减负增效工作会议精神,扎实做好减负增效工作,规范办学行为,增强教学效益,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根据区教育局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贯彻落实有关“减负增效”工作的文件精神,以市、县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有关规定为准绳,按照县教育局的相关文件要求,以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为突破口,以精致化管理为抓手,以课堂教学改革为主阵地,以强化德育、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为重点,深入探索增1 效的策略、方法和途径,逐步建立和完善减负增效的长效机制,推进学区科学内涵发展,稳步提高素质教育实施水平。

二、具体实施

(一)强化责任,成立“减负增效”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刘成龙(校长)副组长:车建忠(教导主任)成 员:全体教师

(二)广泛宣传,正确认识“减负增效”辩证关系。

1.召开教师会议,组织学习“减负”工作的有关文件,领会精神实质,深刻理解“减负增效”的深远意义;利用教师业务学习的时间,组织教师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开展“一堂好课的 标准”、“如何有效转化后进生”、“减负增效,切实推进素质教育”等专题研讨,辩证认识减负增效工作。

2.利用家长会、家访、发放传单等多种形式,向家长、学生宣讲素质教育观、全面发展观,搞好减负的宣传工作,取得家长和社会的理解、支持和监督,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减负工作。

(三)落实“减负”,严格执行上级部门相关要求。

认真贯彻执行省、市、县有关减轻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政策和工作要求,认真执行相关减负规定,做到有布臵、有落实、有反馈。

1.根据上级“减负增效”精神,结合各学校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现行的奖惩制度,做到有“法”可依。

2.学校对“减负”工作定期检查,并将结果存入资料档案,并实行奖惩兑现。

3.通过学生代表座谈会、家长会等渠道,听取学生、家长对“减负”工作的建议和要求,结合实际按上级规定不断改进。

(四)“增效”减负,标本兼治创新推进减负工作。

1.构建新的学科教学常规,规范教学行为。

不断完善语文、数学、英语、术科各学科的常规制度,围绕教学认真细化每一条常规。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各科常规管理制度,学习各科课程标准,明确各科、各年级段的阶段目标,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

2.严格执行作息时间,落实大课间活动。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小学生在校活动时间每天不超过6小时。午间不得占用学生休息和活动时间集中上课。教导处要严格按照学校统一制定的“作息时间表”按时作息,并科学制定“课程表”和“课外活动安排表”,并将其公布在学校显眼的位臵上,接受社会、家长监督。每天20分钟的大课间活动让学生在老师的组织下真正动起来,不断提高活动效率,保证学生每天体育锻炼不少于1小时。

3.加大课程整合力度,开齐开足各科课程。

在计划课程饱和、学生活动时间严格控制的前提下,根据学生发展以及学校特色发展的需求,科学设臵学校各类兴趣小组,想方设法保证活动正常开展。

副课也要认真备课,上好每堂课,决不擅自调课,如有特殊情况确实需要调课的必须经教导处同意。

4.优化作业设计,严格控制家庭作业量。学校必须给教师一个统一的“减负”标准,特别是家庭作业,原则上要求一、二年级学生不留家庭作业,三、四、五、六年级作业要适当,尽量在1小时内完成,且作业必须经过教师的深思熟虑,作业设计力求形式多样,分层布臵,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实行班主任负责制,负责协调控制语数英等各科作业总量。

5.加强教学质量调研,提升教学质量。教导处加强各学科教学质量的调研工作,促进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做好各年级各学 科的差生跟踪,建立好差生跟踪档案,制订补差方案,努力做好转差工作。同时做好培优工作,使不同的学生都能获得尽可能大的发展。

6.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改革力度,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上好“常态课”,切不可因教师自身的原因,搞课堂不足课外补。争取课堂效益最大化,逐步建立“高效课堂”。

(2)建立由校领导和教导处组成的 “课堂教学改革指导小组”,开展随堂听课,了解课堂教学现状,进行有针对性的一对一指导,同时为尝试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积累第一手资料,逐步形成兰香小学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此提高全体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

(3)学校要充分发挥各类教科研骨干在校内外的引领与辐射作用,在不同的范围内做好专题讲座,上好示范课,研究课,通过师徒同上一堂课,开展“同上一堂好课”的研究活动。

7.进一步强化德育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1)学校要加强《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的学习,通过品德课、晨会课以及平时的校园生活,让学生熟悉、了解《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并以此为指导,加强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我校德育工作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要认真做好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指导并 及时矫正某些学生的畸形心理,做好档案记录。同时扩大宣传阵地,充分利用黑板报等形式开设心理健康教育专栏,增强他们的抗挫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8.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对减负增效的执行力。(1)转变教师教育观念,爱护每一个学生,倡导教学民主,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人格,对学生应坚持正面教育,肯定成绩和进步,指出缺点和不足,不得讽刺挖苦、粗暴压服,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把“减负增效”工作与禁止教师“有偿家教”结合起来。

(2)要搞好校本培训活动,提高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不搞课外延伸(补课),确保“减负”不减教学质量。加强教师教学常规的执行意识;加强教学研究,提高教师优化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过程的能力;加强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的整合研究,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强大优势,优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师的有效教学能力。

三、保障措施

1.学校将全面抓好检查考核工作。对减负增效工作的落实情况,学科老师进行全程性的自查,学校教导处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通过学生代表座谈会、家长会等渠道,听取学生、家长对“减负增效”工作的建议和要求,促进学校的“减负增效”工作有效开展。3.学校将把“减负增效”工作作为教师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纳入学期绩效考评工作。

兰香小学

二零一三年九月

第五篇:把德育渗透到语文教学

把德育渗透到语文教学

河北省承德市营子区寿王坟镇中心校 刘桂秋

邮编 067250 电话*** 《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可见,德育教育应该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语文教学中,有意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塑造他们健康的人格,使学生不但“成才”,更能“成人”。

古人云:“教之道,德为先。”自古以来,教师就肩负“教书”和“育人”这双重重任。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师,在担任语文学科教学的同时往往还承担着班主任工作,因此,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无疑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我们如能在语文教学中把好教育度,找准德育点,选好渗透法,充分发挥语文教学这一主渠道的作用,就能让学生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同时,受到生动而自然的思想品德教育,收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我作了如下的尝试:

(一)在揭示课题中渗透德育

课题,是文章的眼睛,也是课文思想内容的聚焦。因此,抓住题眼,揭示课题的内涵,既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有利于学生接受思想品德教育,达到学文悟“道”的目的,还能激发学生学习文章的兴趣。

如:在《丰碑》一课教学时,刚出示课题后我问学生:“碑”是什么?“石碑。”学生回答。“是用来干什么的?”“纪念去世的人”“这篇文章是纪念谁的?”“我们为什么要纪念他?”“文章为什么要以丰碑为题?”学生带着问题快速地阅读课文,寻找答案,几分钟后便争先恐后地回答:“军需处长在严寒的冬天把自己的棉衣让给其他战士,自己被活活冻死了。”,“军需处长舍己为人的精神成为战士心中永久的纪念”,“他为革命战争所做出的丰功伟绩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从课题入手揭示文章的中心,通过层层深入地理解课文,让学生受到革命先烈爱国主义精神的感召,自觉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

(二)在剖析词句中渗透德育

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总是隐含在词句之中。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剖析和品味课文的词句,借以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想内容,可以较好地渗透品德教育。

例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在描写“我”的内心活动这一片断中,我抓住“担心”、“不敢朝他那儿看”、“忍不住不看”这些词语引导学生思考:“我”担心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个担心?为什么“我”不敢朝他那儿看,但又忍不住不看?让学生知道“我”当时内心十分痛苦、十分矛盾,是因为邱少云所处的境地实在是太危险了,战友之间的心是紧紧相连的。然后抓住描写邱少云外表的重点句子:“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来剖析邱少云的内心世界。提问:为什么邱少云能在烈火中纹丝不动?引导学生结合课文 内容去想像他的内心活动,在学生心中树立起邱少云光辉的形象,使学生受到“不畏牺牲、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的教育。

(三)在创设问题情境中渗透德育

阅读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要使学生对文章真正理解,必须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产生求知的欲望,寻求正确答案的同时,又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

如我在教《小英雄雨来》一课时,提出如下问题:①雨来的家乡有什么特点?②雨来的家乡美吗?③为什么课文一开头要描写雨来生活的环境呢?④雨来掩护李大叔与雨来生活的环境有联系吗?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认识到课文开头用很大篇幅描写芦花村的美丽是有用意的,说明美丽的家乡、伟大的祖国培育了雨来高尚的民族气节和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所以在敌人的诱骗、威胁、毒打面前才会有不屈服的英雄行为,学生从中受到了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四)在分析故事情节中渗透德育

文章的思想,往往是作者情感的流向,而这又往往通过情节表现出来。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从情节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的全过程进行剖析,在理解文脉的基础上,把握作者的感情发展,从而以情激情,掀起学生情感上的波澜,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例如《月光曲》一课,在揭示课题之后,我以贝多芬“听到、走近、弹奏、飞奔”为线索,引导学生对故事情节进行分析,理清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然后,扣住核心,层层诱导。在同学们理解贝多芬触发创作灵感和酝酿过程之后,抓住贝多芬创作《月光曲》 的两个因素:情和景,通过对人物语言、行动、心理的分析,引导学生体会贝多芬同情、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从而激发了学生关心、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

(五)在指导朗读中渗透德育

古语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让学生朗诵一些声情并茂、文质兼美的美文佳作,有利于体验祖国文字的音韵美,加深对课文内容、思想感情的品味,并培养美好的心灵和高尚的情操。

如《再见了,亲人》一文情真意切。作者有意识地在陈述的语气中,较多地运用了祈使句、感叹句,以及设问、反问等句式,表达了赞美、感激、关切、崇敬等感情,字里行间洋溢着中朝两国人民的深情厚谊。为了让学生体会这种感情,我让学生弄明白朝鲜人民给志愿军做了哪些事,为此而付出了什么代价后,指导学生朗读重点句、重点段,从多次反复的朗读中,激发他们的感情,使他们产生共鸣,从而体会到中朝人民的友谊确实是比山还高、比海还深,是用鲜血凝成的。

语文教学与德育渗透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入手,在理解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有所感悟,感情得到升华。而思想感情的升华,又促进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实现了语文能力与思想感情的共同提高,避免了人为地割裂语文教学与德育渗透之间的关系,从而避免了把语文课上成思想品德课,或者把语文课上成枯躁的纯文字训练课。

语文教学中的美育,不仅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手段。它教会学生分辨假丑恶真善美。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美,人物形象美,课文结构美,文学意境美等,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高尚品质,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如有些以描写人物为主的课文:《我的战友邱少云》《詹天佑》等,以其人物形象的人格美、品质美,震撼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

在教学的实践和探索中,我体会到,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只要老师选好切入点,随时都可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寓德育于语文教学之中。只要细心发掘德育工作和学科教学的最佳结合点,将二者融为一体,就可以得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更不会使德育成为空泛的口头说教,从而很好地促进学科知识的学习,为学科知识的吸收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注重内外部因素相结合,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要求渗透于教学过程之中,以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和谐发展。

下载兰香小学将德育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去[推荐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兰香小学将德育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去[推荐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德育要渗透到教学工作中

    将德育注入课堂 创新学校高中部语文组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我注重爱心感化法,情感教育法,激励法和诱导启发法,并将这些方法用在我的教学中,我觉得起到了......

    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中

    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中 文全 现在,我们经常听到一些立身于中学教育的教师、教育管理人员发出这样的感叹,现在的学生越来越不听话了,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教育了,有的......

    兰香小学乡村少年宫规章制度

    兰香小学乡村少年宫 规章制度汇编 工作管理制度 一、以理念为先导、以知识创新为基础、以能力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体验为特色,面向学校、面向社会、面向孩子创办充满生机活力......

    兰香小学后勤工作总结(大全5篇)

    兰香小学后勤工作总结 兰香小学夏增义 本学期的工作结束了,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后勤工作人员积极配合下,不断提高办学效益,改善办学条件,增强保障能力,紧紧围绕学校教育、教......

    将传统文化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共五篇)

    将传统文化渗透到语文教学中 【摘要】母语教育就是人的教育,人文素养就是人的素养。只有全面而深刻地把握好传统文化之根,使学生精神受到圣哲前贤思想的滋养,让学生既学文化,又......

    让德育渗透到初中数学教学(合集五篇)

    让德育渗透到初中数学教学 双八镇第二初级中学 陈贞 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胡总书记殷切寄语广大教师:“静......

    兰香小学小学学校工作总结-2013-2014(精选5篇)

    兰 香 小 学 工 作 总 结 (2013至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 兰香小学是一所寄宿制六年级学校,现有学生213人,住校学生107人(其中男67人,女40人),现有教职工18人(其中保安1人); 本学期我校工......

    兰香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汇报材料

    兰香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汇报材料 近年来,我校认真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和落实全县教育工作会议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大会精神,以构建教育均衡发展为抓手,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