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小班化教育中学生主体性的培养
浅谈小班化教育中学生主体性的培养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摘 要:面向21世纪的教育,从根本上说就是追求个人的全面均衡发展。全面发展的个人,同时也应是具有个性和主体性的人,发展人的主体能力已成为顺应历史与时代发展的重大课题。小班化教育就是在缩小班级规模的基础上,注重学生全面而又有主体性意识的培养,通过对管理观念、办学宗旨、教学模式、教学过程、评价机制等改革而形成的一种新的教育形式。本位通过剖析小班化教育中学生主体性培养的有利条件,以期对小班化教育中学生主体性的培养提出新的思考和建议。关键词:小班化教育;学生主体性;培养;
主体性一词源于哲学,随着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不断发展,主体性的地位在学校教育中日益凸显,特别是对处在个性形成、发展期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主流的观点认为学生主体性是指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充分发挥积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以确保学习任务的顺利完成和学习目标的实现,促进个性全面、健康发展的特性。【1】小班化教育是在缩小班级规模的基础上,注重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培养,通过对管理观念、办学宗旨、教学模式、教学过程、评价机制等进行些列改革的新兴教育形式。【2】实施小班化教育有利于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贯彻实施主体教育理论,是培养学生主体性最有利的现代化教育手段。
一、小班化教育促进学生主体性培养的内在机理
(一)班级规模的缩小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当前我国绝大部分学校依然是实行大班教学,然而大班教学模式已经在教学发展中日益凸现出难以避免的缺点,实行小班化教育已成为现代化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小班化教育是真正实现素质化教学培养学生主体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最佳选择。小班化教育相较于大班教学最大最明显的优势在于缩小班级规模。首先班级规模的缩小有利于教师的常规教学,由于班级人数减少,大大增加了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度以及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教师由原来的只关注优秀学生,转向了全体学生。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学习的各个层面,充分发挥主人翁意识。其次,班级规模的缩小大大增加了教学的灵活性,为学生拥有不同的课堂类型和丰富的课余生活提供可能,由于课堂时间的有效运用,教学效率的提高,学生将拥有更多地时间和机会参与到不同的课堂和课后实践中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心理生理全面健康和谐发展。【3】
(二)管理观念的更新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培养
小班化教育以“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作为宗旨和行动指南。它通过缩小班级规模,充分利用优质教育资源,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培养,注重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因此开展小班化教育的学校要在学校管理的各个环节做到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如重庆市某小班实验中学在学校常规管理的环节中引入了行政班值周制度,其具体职责要求为:以班主任、班干为核心,带领值周学生(值周班全班同学),参与一周全校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与管理。班主任提前组织值周学生学习有关检查内容与要求,对各值周岗位合理安排,明确分工职责,按时间到岗,认真检查;值周班级负责本周内学校大型活动的服务工作等。在班级常规管理中实行分工负责制,将学生交叉分入学生会、文体部、卫生部、纪检部等各个部门组织中,由于小班人数大多在20人左右,因此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一个或多个岗位任职,参与到班级管理的各个方面。在课余生活方面还可以积极组织各种自愿活动,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和提升学生的主体意识。
(三)教学方式的创新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培养
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小班人数的减少,教师不必再为单纯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满堂灌的被动式教学,转为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为出发点来设计和开展教学活动。在教学环境的布置上,也可取消以讲桌为中心,可将学生课桌椅摆放成“口”字形、“小火车”等各种形式,以方便教师走进学生群体中,形成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在教学实践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明确以学生学会学习,独立自主、全面发展为目标,科学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以最常用的分组教学法为例,首先教师在分组前应尽量均衡每个小组的综合实力,要充分考虑到每一个同学的学业成绩、性格特点,做到每组大致实力相当。其次在讨论过程中,要明确每一个同学所担负的任务,注意观察是否每一个同学都参与到了讨论中来,避免出现一些同学过于活跃担任所有或绝大部分任务,而有的学生却保持旁观者的角色。在完成小组讨论后,还应和学生进行交流总结经验,查看每一个学生是否扮演好了自己的角色,并让学生在每次讨论中轮流担任不同的角色。这样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锻炼提升各种能力。
(四)评价机制的革新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培养
“良好的评价不仅应该反映学习的结果,还应该体现形成这些结果的认知过程、反映学生在漫长的学习过程中水平增长的轨迹,以及教学活动与这些增长之间的关系。”【4】在大班教学中,由于教授的学生比较多,不得不采取“考试”这一单一的测验方式,这就使得学生和家长过分注重分数,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发展。【5】小班化教育为改进教学评价机制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例如采用“成长记录袋”的评价方式来弥补分数评价中的不足之处。“成长记录袋” 内容相对丰富完整,不仅能清晰明了的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记录,还包含了教师的详细说明和对每个学生的观察,参评期学生各项获奖情况等等。通过成长记录袋,每个学生都看到自己的努力和进步,体验到收获的喜悦,有利于提升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成长记录袋有助于教师明晰每一个学生的差异,以制定调整适合于学生特点与水平的教学目标;成长记录袋十分重视评价过程中的多主体性,特别是学生的自我评价与自我反思,这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尤其是学习的内在动机。
二、小班化教育中学生主体性培养出现的问题
(一)教育观念滞后
从历史层面上看,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得学生和家长过分注重分数,孩子学得好不好都以获取分数的多少为标准,因此学生和家长对小班化教育和主体能力的培养的参与度和认同度较低;从教育理论层面上看,我国小班化教育研究起步晚,研究成果偏少,引进、介绍的面窄,缺乏全方位、深层次的案例思考,更缺少有针对性的、深入的、具体的理论分析;从学校管理观念层面上看,由于起步较晚,缺少科学的教育理论指导,小班化教育中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在学校教学目标,教师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内容等方面都还有所欠缺,没能形成统一高效的学校管理体系。
(二)办学宗旨失真
小班化教育的宗旨是:“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小班化教育的办学宗旨和学生主体性培养之间存在着内在一致性。然而我国目前小班化教育的试点学校多数是民办机制,依靠招收择校生、收取赞助费来筹集办学经费,学生多来源于上层社会家庭,许多学校以收钱、培养精英、提供优质学生生活条件为主,偏离了小班化教育的办学宗旨,没有注重学生主体
性的培养。
(三)教学模式单一
我国的小班化教育多数是在大班教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管理观念、教学方式、评价机制等方面都还有着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子,教学方式上多采用“教师讲授---学生接受”基础上的单一分组模式,在评价方面只重视学习成绩和各种奖项的浅层次罗列展示,易于忽略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参与动机和学习过程中的自我开发与探索。
三、小班化教育中学生主体性培养的建议
(一)革新教育理念
加强宣传培训,革新教育观念。家长和学生应认真分析当前社会发展的形式,明确社会和个人的需求,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结合个人兴趣,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教育工作者应该在对已有研究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关注新主题和新领域,深化小班化教育研究,为小班化教育的改革发展提供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观念。学校领导和教师要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摒弃不合时宜的传统管理方式,研究当代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遴选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的教学方式,为学生的主体性培养提供多样性的教育管理服务。
(二)回归学生本位
加强国家资金政策引导,回归学生本位。小班化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因此小班化教育必须是最优质教育资源的叠加,小班化教育实现的条件必须是优越的和充分的,需要增加新教师,培训现有教师,扩充校舍和教学设备等,这无疑都需要充足的经费支持。【6】有了充分经费支撑的小班化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学校才能实现自立自主,才能面向更加广泛的学生群体,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
(三)拓展教学模式
蔡元培先生曾指出:“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发展自己的能力。”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应以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为出发点,创设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在教学过程中灵活采用现代化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探索性地学习,把学生主体性的培养落实到小班化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瑞锋.课程实施中的学生主体性及其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2]施迎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教学效益[J].素质教育论坛下半月,2007(10).[3]和学新.班级规模与学校规模对学校教育成效的影响---关于我国中小学布局调整问题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1,(1).[4]郑桂华.语文有效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00.[5]李庆蕾.小班化教学的优势分析与实施策略[J].现代教育论丛,2012(01).[6]闫守轩,朱宁波.小班化教育实践困境与出路[J].中国教育学刊,2011(12).
第二篇:浅议阅读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培养
浅议阅读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培养
【摘要】阅读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大量的阅读实践形成阅读能力的过程。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人们对于阅读教学的本质与阅读能力形成的规律的认识日益清晰,一种以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的学生的自主阅读实践为内涵的主体性阅读教学渐渐成为阅读教学的主流。本文以阅读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培养为主题,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方法等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探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学习,提高阅读能力。
【关键词】阅读教学;小学生;主体性阅读;培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新课程理念被广大的教师所接受。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学生主体意识得到加强,创新意识有所体现。[1]语文教师摈弃了陈旧的、僵硬的、封闭的教学模式,取而代之的是新颖的、生动的、开放的教学方式。那么,一堂成功的语文阅读课应该是怎样的呢?笔者认为,阅读教学,无论对教师还是学生来说,都应该是心灵和情感的撞击,智慧和才情的展示,是个性魅力的彰显,生命活力的飞扬。他们为老舍笔下的草原风光所沉迷,为贝多芬的月光曲所陶醉;他们同情托尔斯泰笔下的穷人,憎恨杀害革命志士李大钊的反动派;他们赞美戈壁滩挺拔的白杨,喜爱宁静又活泼的鸟的天堂;他们回味朱自清对于匆匆岁月的感慨,吟咏毛泽东赋予梅花的品格。那么,取得阅读教学成功的关键又是什么呢?阅读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大量的阅读实践形成阅读能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正确处理两个教学变量之间的关系,即教师指导和学生阅读实践之间的关系,是阅读教学成败的关键。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阅读教学改革一直试图在教师指导和学生自学为两端的横向座标上,寻求最佳的结合点,这就是成功阅读教学的关键。随着课程改革的迈进,一种以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的学生的自主阅读实践为内涵的主体性阅读教学渐渐成为阅读教学的主流。[2]这就是主体性阅读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3]主体性阅读教学乃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及学生的学习准备实施有效的激励与指导,使学生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阅读实践,以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意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全面实现阅读教学目标的过程。由此可见,主体性阅读教学就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阅读教学过程。那么,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性阅读呢?
一、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知识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4]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重要的一环就是让学生多阅读多积累。但在当前直观立体的影象画面的冲击下,学生对平面的文字阅读失去了兴趣,或说兴趣索然。让学生多读书、爱读书进而会读书的关键,就在于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心理学表明:学生阅读的动机具有内部性,就是要求主体性阅读的动机必须是由阅读活动本身引起的,学生的阅读是自觉自愿的。[5]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的主动性,运用多种手段,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有人喜欢“读图”,而小学生更是如此,因为小学生的思维是形象性的。教师应抓住小学生形象思维的特点,采用创设情境的方法,如即兴表演,画简笔画,使用多媒体等。因为作者总是通过一定的语言文字去表达胸中的某种情境的。反过来,一旦学生看到作者所描绘的那个情境,自然领悟用以表达这一情境的语言文字。小学语文课文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以写景为主的课文,抒情性很强。在教学中挖掘其固有的愉快因素,发挥其本身独具的魅力,创设情境,让学生进入角色,与作品中的人物进行心理互换,产生想象和联想,使之如身临其境,从而诱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教《草原》第一段时,先播放德德玛用浑厚的女中音演唱的《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渲染课堂气氛;接着让学生闭上眼睛,听课文的配乐朗诵,他们想象着自己置身于草原之中,天空瓦蓝瓦蓝,空气十分宜人,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草原展现在眼前。我让同学们谈此时的感受,有学生感慨地说:“啊!草原,你真是太美了!”有学生深情地说:“啊!我眼前碧绿的千里草原,仿佛与天相接,浑然一体,翠绿的颜色如同流入了天际。你真让人新奇,使人惊讶!”还有一个学生说:“我真愿变成草原上的马、牛、羊,永远陪伴着你啊!美丽可爱的草原!”课堂上的气氛空前活跃,同学们表现出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课堂效果也达到了最佳状态。
(二)、设置问题,诱发兴趣 大教育家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亦不复也。”[6]教师要善于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诱发学习的兴趣。例如,在教学《草船借箭》之前,我简单地介绍三国时候的历史背景,并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把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同学们听,引起同学们的浓浓的兴趣。然后,帮助同学们点出周瑜被诸葛亮“气死”的结症所在,即周瑜嫉妒心太强了。也正因为这个原因,才会有“草船借箭”的故事。至此,我巧妙设疑:“周瑜身为吴国三军统帅,战功显赫,为什么会嫉妒诸葛亮的才干呢?”学生的探究心理被激起了,他们查资料,读原著,忙的不亦乐乎。在交流时,同学们踊跃回答。有的说,周瑜十六岁就当了吴国的都督,威震江南,而当时初出茅庐的诸葛亮,很有才干,周瑜怕他的名气超过自己,所以嫉妒他,甚至要害他;有的说,因为周瑜比诸葛亮大了六岁,而诸葛亮却比他聪明老练,周瑜很不服气,所以才嫉妒他啊;还有的说,周瑜年少多才,英姿勃发,赤壁之战使他名声大振,而当时的诸葛亮还只是无立足之地的刘备手下的无名小卒,根本无法跟周瑜相比,周瑜才不会嫉妒诸葛亮呢!那只不过是小说作者偏爱诸葛亮„„学生说的有板有眼,甚至展开激烈的争论,课堂气氛活跃。就是这样一个问题,不但引发了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而且还促使他们通过查阅资料,认真思考,来满足自己被激发了的求知欲。这个环节过后,我让学生独立地学习《草船借箭》,学生不但能深入的理解课文,还能明白其中蕴涵的道理。
(三)、抓住重点,引发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要善于抓住文章的重点或者文眼,引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并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使学生在学习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充当管理者、咨询者等角色,[7]使学生肯学、乐学,效果良好。例如,教学《一夜的工作》一文,我首先让学生想象一下位极人臣的总理的生活应该是什么样子的,然后让学生发表自己的“高见”。接着我让学生读课文,找出文章的中心句:“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然后引导学生找出文中相关的语句,分析周总理的工作是怎样的劳苦,生活是怎样的简朴。到此,周总理是生活作风,工作作风,一下子感染了学生们!最后,我出示了周总理一天日常的作息时间表,学生看完,连连感叹,敬爱之情油然而生。为了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我让学生齐读课文的最后两句:“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你见过这样的总理吗?”周总理的伟大人格和无私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每一位读者,大家都为有这样的总理感到自豪!这一节课,就是从抓重点句入手,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顺利地完成了阅读教学的任务。又如在教学《珍珠鸟》一文时,我一改往日逐段逐句的分析方法,而是紧紧抓住“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这一“文眼”引导学生展开学习,起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首先让学生说说对这个反问句的理解。接着让学生分组学习讨论:作者和珍珠鸟之间是怎样逐步产生信赖的,找出文中最能说明问题的句段,并谈谈自己读后的体会。最后,让学生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有理有据地说一说:为什么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样的设计,避免了琐碎的分析,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给了学生,学生学习的兴致很高,效果非常好。学生在自我感悟,耐心品味的基础上,水到渠成,从内心深处真正体会到了“信赖能创造出美好境界”的道理。由此可见,抓住了文章的重点,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在读中悟情,读中悟理。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是主体性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主体性阅读是一种自我调节的阅读学习:在阅读前,学生应明白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并能根据情况分解成各个子问题;在阅读中,学生要不断地把握自己的理解程度,判断与目标的差距,并采取各种增进理解和帮助思考的策略;在交流中,学生要不断地反思自己及他人见解的合理性,看它们是否符合阅读材料的本意。一般地说,学生对阅读的自我把握和调控,需要学生个体单独完成,必要时也需要同学间的合作,同时,也不排斥教师对阅读过程的引导和调节。教师除了要设计总的阅读任务,创设问题情境外,还应引导、帮助学生形成分析、思考问题的思路,启发学生对自己的阅读过程进行反思、评价。[8]特别是小学阶段,正是习惯形成的阶段,教师要抓住有利时机,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目的阅读的习惯
浩瀚的图书,穷尽一生的时间和精力也读不完。阅读没有目的,就会在书海中晕头转向。美国著名学者诺·波特就指出:“谈到读书,首先应该明确目的。对读书的必要认识得越清楚,读书的信心就越坚定越持久。为此得培养一个好习惯,那就是经常问自己:我为什么要读这本书?我为什么要在现在读这本,而不在其他时候?这样自问,无论得到什么样的回答,它总能帮助我们明确读书的目的。”所以,明确目的实在是阅读的第一要事。目的明确了,不仅给阅读增强了动力,也给计划的制定,读物的选择,方法的选定等一系列问题找到了根据,找到了出发点。[9]所以要教育小学生,带着目的找书,带着目的读书。在打开读物之前,都要首先问一问:我为什么要读它?我为什么现在要读它?这个习惯一旦养成,必将大大提高阅读的效率。
(二)读思结合的习惯
有的小学生,读书时就好像“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这是不对的,因为阅读必须做到口到、心到。读思结合是由阅读的本质所决定的。阅读的核心是思维,没有思维也就等于取消了阅读。只有将读思结合这条根本原则真正变成了读者的自动化行为时,也就是形成了习惯,才算真正 把握了阅读的真谛。[10]阅读学家波瓦尔宁把思维和想象的懒惰视为“阅读的最凶恶的敌人”,并号召与之作“毫不松懈的斗争”,是很有道理的。要养成读思结合的习惯,平时就要教育学生:阅读之时不要走马观花,而要边读边思,多方质疑;读完之后不要草草收兵,而要掩卷而思,看看究竟有何心得体会。这样坚持下去,读思结合习惯定能养成。
(三)合作交流的习惯
新课标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能取长补短,分享学习的成果,获得学习的乐趣,并发展学生的合作能力。合作应该在学生之间展开,交流却也可以在师生间展开。“听君一席话,胜读三年书”。当读者囿于一孔之见,钻入牛角尖时,如果有师长或学友的开导,使其茅塞顿开,这种境界确实胜过在昏昏迷途中的三年苦读。即使你的阅读是有成绩的,但“术业有专攻”,各有所长,师友之间互相交流,各献其长,就可产生群体互补效应。英国科学家刘易斯·卡罗尔在《科学漫步》一书中讲到:“如果可能,找个和你一起读书的好友,和他一起讨论书中疑难之处。讨论常是潜移默化的解决难题的最佳方案。”合作是可以通过习惯养成的。越善于合作的人,越喜欢寻找机会与人合作。[11]一旦这种合作交流的阅读习惯养成,你就随时可以找到可质疑问难的老师和共同切磋的学友了。
(四)使用工具的习惯
首先,教育学生认识工具书与教辅材料的区别,工具书不是教辅材料。教师要教育学生使用工具书,而少用教辅材料。其次,要认识工具书的作用,工具书是读者不说话的老师,是随时可以咨询的顾问,是解疑释难的好帮手。现在,除了种类繁多的工具书之外,还有网络可提供查询。最后,要教会小学生使用工具书的方法,然后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是众人皆知的古训。但在阅读中却常常有很多学生做不到,并从而成为影响阅读效率的一大因素。所以一定要养成这样的习惯:阅读前,一定要把常备工具书置于身边;阅读中,遇有疑难,就要翻查。总之要切实养成勤用工具书的好习惯,而只有养成了经常使用工具书的习惯时,它的作用才能得以真正发挥。
三、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
阅读是一种较复杂的智力活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如果能够运用合理的方法,随着阅读去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则对于他们的智力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这样一句名言:“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意思是教师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教会学生知识,教会学生学习。也就是要教学生摸到“学习”的门径,从而达到“自能读书”的境界。[12]
小学生的阅读,并不仅仅是为了理解读物的思想内容,吸取知识、体味情感、欣赏语言等等,更重要的是学会阅读,掌握阅读方法。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13]
(一)浏览法。学生如何在相关的图书中找到所要的信息?浏览法可以帮助学生做到。这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如学习《只有一个地球》一课,为了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人类与地球、自然的密切关系,教师可以让学生有目的地阅读《人与自然》一书,还要指导学生去图书馆阅览有关的图书,或上网浏览,再选择自己所需要的部分摘录下来。这样,不但丰富了语言积累,而且提高了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小学课文,有的节选自古典名著,如《景阳冈》选自《水浒传》,《狱中联欢》选自《红岩》,可以让学生浏览名著,了解故事的梗概,扩大知识面,更好地理解课文。有些课文很长,如《小抄写员》《牛郎织女》,可以用浏览法进行学习,再组织讨论,理解课文。总之,与课文相关的信息,可以利用浏览的方法,做到用最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篇幅大的文章,次要的文章,也可以用浏览的方法,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二)精读法。精读法与浏览法是相对的,它要求对课文或重点片断或美词佳句仔细揣摩,体味文章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吸取文章的精华。小学里的很多课文,篇幅短小,语句优美,含蕴深刻,需要精读深思,细细品味。通过对文章或片断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的熟读精思,就能培养学生品析文本、探究文本的能力,使作者的心、编者的心和读者的心“三心”合一。如教学《穷人》时,有两个片断要让学生细读和品味:其一是桑娜抱回西蒙两个孩子后的心理活动,体会桑娜为了帮助别人、宁肯自己挨揍的的善良品质;其二是文章后面对渔夫神态、语言和动作的描写,表现了渔夫与妻子桑娜一样善良。又如,教学朱自清的散文诗《匆匆》一文时,可以让学生一遍又一遍地朗读。通过朗读,学生能体会语言的优美,文思的巧妙,感情的细腻,由此感受作者的彷徨、无奈又惋惜的心理。这种诗一样的情怀,用讲解和分析是感受不到的,通过朗读却可以感受得到。同时《匆匆》文句优美,句式整齐,富有韵味,可以让学生默写、仿写,积累语言,学会运用语言。由此,对那些词句优美、文质兼优的课文或段落,应熟读成诵,以便在自己的写作中也恰如其分运用。
(三)悟读法。学生的阅读往往只是停留在字面或文章的表面感受上,并不能做到“真知”读。如《穷人》一文,这篇课文通篇除了题目外,再找不到一个“穷”字,然而字里行间处处反映穷人的贫穷和困苦;全文也没有一个“美”字,而文章通篇赞美了穷人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美好情感;文章没有直接描述当时黑暗的社会制度,而通篇却无情地揭露了不公平的社会制度对穷人的残酷剥削。学生要理解体会出这些思想内容,只凭故事内容是不会捕捉到的,而是要透过语言文字,进行深入思考,从中悟出作者真正的目的。教师要鼓励学生经常写日记或读后感,也就是要求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后,用日记或读后感的形式对文章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想法,并在课外阅读活动课上进行交流。读写听说紧密结合,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很快得到提高。总之,知识来源于实践,学习方法也是在实践中形成的。阅读方法的掌握与否,是检验阅读教学成功与否的试金石。[14]因此,语文教学决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还应“授人以渔”,这样才能真正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
综上所述,阅读教学“以读为本”,就是以学生自己读书、独立思考为本,这也是培养学生的主体性阅读的真正内涵。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主体性阅读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是形成主体性阅读的途径。实践证明,主体性阅读对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引文注释: [1]陈先云 《体现素质教育
构建阅读教学新模式》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年 [2]陈先云 《体现素质教育
构建阅读教学新模式》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年 [3]教育部 《语文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4]教育部 《语文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5]邵瑞珍
《教育心理学》 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年
[6]孔子
《论语》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7]牛震乾
《角色及教师角色》
中国人事出版,2002年
[8]吴立岗 《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努力改革阅读教学模式》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9]吴立岗 《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努力改革阅读教学模式》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10]吕世虎
《传统课堂教学的缺陷》
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年 [11]肖鸿民
《讨论式教学的优点》
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年
[12]吴立岗 《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努力改革阅读教学模式》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13]教育部 《语文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14]吴立岗 《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努力改革阅读教学模式》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参考书目:
教育部制订 《语文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崔峦、陈先云主编 《小学阅读教学改革与创新》 中国环境科学民出版社,2000年 中国新闻出版总署 《小学语文教师》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李瑾瑜、柳德玉、牛震乾编
《课程改革与教师角色转换》 中国人事出版,2002年 吕世虎、肖鸿民编 《中国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 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年
第三篇:小班化教育中的人文培养论文(定稿)
小班化教育中的人文培养
摘要:本文就实施小班化教育下,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提出了教师在抓好课本教学同时,运用适合小班教育的教育教学内容、方法、技术等,通过教与学的互动交往、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关注学生身心发展、网络信息、点评班级、校园以至社会事件,以学生为本,训练学生搜集信息,热爱母语以及民族文化,开拓视野,增加人生阅历;分析信息,热爱生活积累人生情感,品味提升;表达信息,养成独立人格和审美趣味,展示自我。
关键词:小班化
人文素养
培养
一、小班化教育的含义
“小班教学”是当今世界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是目前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一个新亮点。“小班教学”以学生为本,关注个体差异,重视因材施教,有利于课堂互动和学生的实践参与,较之传统大班,小班教学更受师生及家长的欢迎。
1、小班化教育的含义
关于小班化教育的含义,不同的专家学者有着不同的说法。有的专家认为“小班化教育是在一定教育价值论支配下实施‘小班教育’的一个动态演变过程。即在‘小班’配置的条件下,小班教育的内在属性和特质逐步形成的发展过程,在一定范围内推行‘小班教育’的过程。”有的专家认为“小班化教育,是指通过控制每班的学生数,创设一种良好的教育环境,运用先进有效的教育手段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全体学生充分发展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我认为要理解小班化教育的含义,首先必须明确“小班”和“小班教育”的含义。上海市教委基础教育处处长毛放先生就将小班化教育的核心内涵分成三个层面:小班、小班教育、小班化教育来阐明,全面详尽地解释了小班化教育的含义。他认为“小班——教育组织的一种空间形式。基本内涵是指较少容量的教学班的学生数量。小班教育——教育活动的组织方式。即在20-24人规模的班级中,开展教育活动的组织方式。小班化教育——在一定的教育价值论支配下,实施小班教育的过程。即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指导下,运用适合小班教育的教育教学内容、方法、技术等,通过教与学的互动交往、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实现让每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的过程。”相对大班教育,小班化教育有如下特点:(1)、教学时空大大拓展,上课形式灵活多样,学生可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学习与活动;(2)、师生、生生之间接触交往机会增加,有利于形成和谐的育人环境,整合育人功能;(3)、有利于实施因材施教,贯彻以学生为本的原则;(4)、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得以充分调动和发挥;(5)、教 育内容、形式、技术、过程等也随之发生改变;(6)、有利于开展教学研究和加快教研成果的转化和运用。
2、“小班化教育”的价值
(1)实施“小班化教育”,是形势发展的需要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家长们追求优质教学资源、教学条件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实施“小班化教育”,能让学生充分享受各种教育资源,增加接受教育的机会,有助于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满足家长的需求。实施“小班化教育”也是解决学生生源的不断减少和教师的大量剩余这一矛盾的有效办法,从而使人事制度改革积极稳妥地向前推进。(2)实施“小班化教育”,是教育发展的需要 教学形式的变迁经历了个别教育阶段,班级授课制占主导地位的课堂教学阶段。个别教育阶段(包括私塾制)由于受社会和人的认识发展的限制,决定了教学内容的贫乏,教学形式的单一和人才规格需求的低下。班级授课制的出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保证了教学的计划性和教师的主导地位,发挥了班集体教育作用。但其不足也是明显的:单一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缺少学习的兴趣,学生只是机械的接受知识,严重抑制了学生的智力开发和创造思维的发展;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差异,教学只停留在中等学生的水平上,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和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都得不到满足。实施“小班化教育”后能较好地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3)实施“小班化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实施“小班化教育”,由于学生人数的减少,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老师的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老师的辅导;班内同学人人都能在充裕的空间和时间中充分活动,个性能得到更全面、更和谐的发展,真正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激发聪明才智,发展他们创造的能力,这正是素质教育的内涵。
二、小班化教育中如何进行人文培养
(一)人文素养培养的目标
一般认为人文素养包括人文知识的修养和人文精神的修养。人文知识的修养通过学习文史哲和艺术等人文学科而获得,人文精神的修养是在获得人文知识的过程中形成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素养”应体现中华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文明史和世界各国的多元文化,反映主体意识、创造思想责任感等方面的内容。包括文化的精华、生命的价值、人间的真情、做人的真谛、生活的激情等。例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鲁迅的那种“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精神;《将相和》中蔺相如所表现出来的博大胸怀和宽宏大度。由此,我们可以这样拓展“人文素养”的外延,即人文素养应包括审美素养、心理素养、礼仪素养、人格素养等。目的是使小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形成较强的语文能力、高尚的道德情操、坚定的理想信念、良好的行为习惯、合作的思想意识、健全的人格魅力等。
(二)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
人文素养追求人生和社会的美好境界,推崇人的感性和情感,看重人的想象性和生活的多样化。个人的人文素养的质量是个人健康发展的结果,是推动社会的人文素养质量的第一个台阶,是衡量“社会文明”的尺度,也是“社会文明”的标志。人文素养甚至关系到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试想一下,如果文明进步的“发展”和人文精神相违背、相脱离,那么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总量的发展、军事力量的发展、社团组织的发 展都会成为压制、残害甚至毁灭人类的野蛮力量。基于人文素养的重要性,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我国先在高等教育中加强了人文素养教育,近年来人文素养的培养更是从小学生就开始抓起,主要是为了提高小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人文精神。在当今时代以优秀的人文文化来武装学生的头脑、陶冶学生的身心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人文素养教育能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培育他们的民族精神,增强其精神力量。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全社会共同培育起一股强大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的培养要从民族的下一代抓起,以情感教育和优秀文化的传播来保证学生拥有强大的精神竞争力。
(三)人文素养培养的必要性
作为学校教育,应该培养怎样的人才,培养哪些公民素质,哪些素质对今后学生适应社会和今后学生的生活更有价值,应该强调哪些素质的培养,我经过几年的观察、思考,得出以下观点:今天的教育不应过多的关注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而应注重人文素养的培养,特别是教会学生怎样做人,这是目前应着重解决的学校课题之一。否则,我们的学生将变为一台电脑,没有感情、没有责任感、缺乏集体荣誉感,永远都自我为中心,只要求别人为他付出,不愿为别人考虑,不会尊重他人。以下的案例可以用来支撑我的观点。
例一:炎炎烈日之下,教学楼前的空地上,出现了一个瘦弱的孤单的身影,右手提着一个鼓鼓的皮包,腋下夹着一摞书,左手提着一个木框,框里有几个装满液体的玻璃瓶,原来是该校的化学老师。她手中的重物紧紧地坠着她那纤细的双手,但她仍然使出了浑身的劲蹒跚地向教室走去。突然,“刷!刷!”,有两个人影飞速地掠过她的身边,仔细一看,是自己含辛茹苦教了两年的学生,她喊道:“某某同学,过来帮把手”,两位同学装作没听到继续向前走,再喊,还是没用。她失望地摇了摇头,叹道:“难道这就是我们学校教育的结果,我教书有什么意思,我的学生根本不知道感恩。”
例二:在我所任的班级中,有一个班的学生给我提了一条这样的意见:老师太恶,上课没笑脸。然而我却是大家公认的上课比较有激情的老师,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局面,究其原因只有一条,上课期间,这班的几个学生不停地说小话,我使尽了浑身解数(个别谈话、教育,在全班同学面前批评,鼓励,都没用),仍无法扭转这股歪风斜气,于是,我失望了,每当走进这个班时,我就产生了一种不安的情绪,无法作到激情澎湃,无法面带笑容。所以,我与学生之间展开了一次讨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不是相互的,你在要求别人做到某件事时,你是否认真考虑了你自己应该付出什么,你希望老师关心、爱护、尊重你,面带笑容地与你交谈,那么,你首先该做到什么。
例三:某班某同学,由于画了许多淫秽的图片,被老师逮住,询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他不说。一打听,才知道该生成长以单亲家庭,他的母亲从他刚满两个月起就独自一人把他拉扯大,问他:“你知不知道你母亲很辛苦?”他理所当然地答到:“不知道”,回家后,是少爷,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还要求母亲给他买这买那。
通过以上三个例子,可以看出我们的学生越来越自我,他们是天,他们是地,只会一味地要求别人付 出,而不知道回报,他们在这经济浪潮中迷失了自我,失去了良心,面对别人、社会变得冷漠、自私、无情。这样的“人才”将会成为社会的渣子、蛀虫。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的教育该采取什么措施来促进学生学会关心,学会理解、宽容、尊重并富有责任感和同情心;促进每一位学生更美好更纯洁,更善良;并培养精神充分发展的有理想有信念的人;最终使我们的国家不仅物质上更发达,精神上更富有。
只有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才能使我们的学生不再麻木、冷漠,使我们的教育结果发生改变。所谓人文素养是指做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包括按照社会要求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乃至个人与自然的关系。通常人们把人文素养教育看作是关于生存目的的教育,即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很好地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比较好地解决自身的理性、意志和情感等方面的问题,帮助每个人智力、德行、感情、体格各个组成部分达到和谐状态,从而提高人的整体素质。人文素养,培育着激励着人的高雅精神境界与不朽的人格魅力。高瞻远瞩,勇敢坚毅,既为真理不断超越前人他人,也为真理不断战胜个体自我,坦坦荡荡做人,廉洁自律为公;有打败敌人的勇气,有战胜困难的气慨;助人不讨回报,奉献不讲条件。人文素养,总是把崇高的理想与脚踏实地的行动有机地结合起来,既不是只顾低头拉车不顾抬头看路的忙忙碌碌,也不是见小利而忘大义的狭隘浮躁,更不是夸夸其谈不干实事的政客。人文素养,也是人心的和顺,思维的自由,爱心的凝结。战胜困难和挫折,不仅是通过实践创造新事物的必由过程,更是一种获知启思的乐趣。这正是爱迪生实验室墙壁上所写的警示语:“不下决心艰苦思考的人,便失去了生活中最大的乐趣。”有爱心,便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为最高的目标,更能善待同类,珍爱生灵,拥抱自然,净化环境,而且事事处处充满着乐观主义热忱和激情。
(四)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方法和途径
语文学科也是人文教育的主阵地。只有在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努力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基础上,才能给我们的语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悟性、灵气和创造力。注意开发现实生活中的语文资源,加强课内外的沟通,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在教学的观念、途径、方法、手段等方面不断开放语文教学的读和写,活化读和写的各个环节,挖掘文本人文精神内涵,探寻课堂教学人性化的回归,才能真正开发学生读和写的潜能,优化学生的认知过程,提高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素质的综合提高。在语文教学中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是每一个语文教师的责任。
本人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不断试验与总结,认为下列方法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1、自学涉趣法。首先积极引导学生广泛阅读, 培养他们的读书爱好, 就等于帮助他们找到了源远流长的知识的泉眼。创造条件阅读, 有计划有目的地推荐作品, 启发阅读的兴趣; 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在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语文读本》的基础上,每期指导学生读2、3部名著;每周要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到图书馆阅览室去,让学生丢开学习的重负徜徉在知识的海洋;组织开展课前3分钟口语练习活动, 在训练口 头表达能力的活动中介绍名著名篇和新作, 达到互相推荐, 彼此促进的目的。课余时间向学生推荐值得一看的中外名著和优秀的电视节目,比如,中央10台的《子午书简》、《百家讲坛》等节目。一日不多, 十日许多, 涓涓细流, 渗入心田, 学生的思想、情感、语言都受到有益的熏陶。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都蕴藏着该民族深厚的民族文化,它是该民族生存与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语文教育的源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慢慢感悟了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诸如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谨慎谦虚的博大胸怀以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责任感,这些优秀的传统美德慢慢积淀成民族精神,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博大精深、熏陶灵魂的文化基础,具有深远的意义。
2、语感感悟法。提倡“重读背、轻讲析;重陶冶,轻灌输”的教学方法。新大纲或新课程标准都强调,“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重视学生趣味的选择”,新版语文教材加重了课程的文化比重——文学作品占60%以上,加强文质兼美的古诗文及现当代的名家名篇,进一步提高了语文学科的文化品位与价值。
新大纲要求教师充分挖掘语文学科的文化因素,创设情景、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忘情其中,欲罢不能。其情感与作者、教师融会贯通,使语文教学所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领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去负担。”(爱因斯坦语)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和合作性。在阅读方面,针对不同的年级,提出不同的要求。大体上说,获得感觉只须-般的泛读,获得感知就要求精读,而获得感悟就不仅要求读得精,而且要求读得熟,对于那些十分重要的内容,更必须熟读成诵,历久不忘。比如,阅读教学中古今诗文的阅读和鉴赏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不仅要了解它的一般内容,更要理解作品的精神实质,从而对作品进行评价鉴赏。新大纲中说要“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也就是要让学生理解什么是真美,什么是假美。像《花未眠》中歌颂哲理的美,《胡同文化》歌颂建筑之美,《归去来兮辞》中追求自由本性的理想都是培养学生高尚审美情趣的好材料。在教学教程中,以学生自已的感悟为出发点,老师不再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只是在必要时作适当的点拨。把一个正在成长过程中的“人”的个性潜能发挥出来,让每个学生都有能体会到自身的发展和个性优点,是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索精神。
3、设疑讨论法。在一切形式的教育中,人的个性独立,生命舒展,灵魂的生长,是最最重要的。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强调师生间、学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这种信息包括知识、情感、态度、需要、兴趣、价值观、以及生活经验、行为规范等。通过这种广泛的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师生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就是要求学生在读写过程中认知情感的参与,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个性潜能,通过紧密相连的一系列探讨活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探究的能力,确立能动精神和创造意识,发展生命个性。课堂上可由教师引导或由学生自主发现提出,可畅所欲言,言之成理即可。如在散文《我的空中楼阁》教学中我这样设计:首先让学生朗读感悟课文,在学生普遍都觉得本文写得很美的情况下,提出讨论题:本文究竟美在哪里?小组讨论后畅所欲言。在讨论过程中学生领悟了作品的语言美、风景美和情趣美。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对塑造学生美好心灵起着的巨大作用。
4、实践指导法。作文教学适用此法。创设更多机会让学生去认识生活、了解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 激起他们的写作欲望。安排一些语文课外活动, 让学生走上社会, 接触社会, 开阔视野 , 扩大知识面。我们所处的铜梁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星罗棋布,铜梁文化在巴渝大地上源远流长。带学生去游览安居古镇,感受祖先给我们留下的千古之谜;也让学生去攀登巴岳山、游游人民公园。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经历的人和事在学生头脑中扎了根,不仅写作不用挖空心思、闭门造车,而且作文之中增加了文化色彩。
实践之外是多加指导, 提高学生的审美感悟能力。抓住写作中的命题、立意、选材的指导, 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罗素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 引导学生关注广阔的社会生活, 把社会的改革、时代的风貌纳入学生的写作之中, 使学生写出体现时代精神, 内容积极、思想健康、情趣高尚的文章。
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要从课堂上,在文本知识基础上,整合各种来自学生间、师生间、校园、社会、网络上的有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资源,以学生为主体,矢志不移的进行思想认识、行为习惯教育,使学生走上自我发展、合作发展的路子。教师要以课文为载体、平台、媒介,开展各种专题活动。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以此开拓视野,增加人生阅历;对于搜集来的信息进行分析,以此品味提升,积累人生情感;引导学生热爱母语和民族文化,热爱生活,积累健康丰富的人生情感;在课堂上、在校园里、在人生路上表达信息,以此展示自我,形成独立的人格意识和审美情趣,增添个人魅力。这样,既落实了语文学科人文性和工具性的要求,也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使学生能成为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
主要参考文献 :
《重审科学与人文》„„„„„„„„„„„„„„„„„„„„吴国盛
《中国文化与人文精神》„„„„„„„„„„„„„„„„„„蒙培元
《人文主义和科学技术》„„„„„„„„„„„„„„„„„„„陈
钢
《人文教育要函刍议》„„„„„„„„„„„„„„„„„„„„洪强强
《人才•素质•美育》„„„„„„„„„„„„„„„„„„„„„王旭晓
《语文课程标准》
第四篇:发挥学生主体性 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模版)
发挥学生主体性
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
培养提高学生自主管理能力,是管理好班级乃至学校的前提。作为学校应让学生在班级管理中“当家作主”,发挥学生主体性,培养学生自主意识、自我评价等能力。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班级和学校自主管理中,让每一位学生的主体性都得到充分发挥,是班级——学校自主管理的最终目标。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呢?现就我校实际做一下介绍:
一、日常事务全面实施学生自主管理 1.学生参与班级和级部日常事务管理。
这是体现学生自主管理的最基础内容。学生是班级的组成成员,对班级事务最有发言权。如果能在班级管理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那么,班级就会出现良性运转,从而使学校工作也能朝更好的方向发展。让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工作,既可以减轻老师的劳动强度,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
2、学生会“六部”全面推开学生自主管理:
(1)纪律部以 李璐部长为龙头带领X多位纪律部干事,抓常规,落实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在礼仪教育,仪表仪容,课间纪律等方面发挥其积极作用。
(2)卫生部在郭春的带领下,卫生部X多位干部每天督促各班级的卫生清洁,评价校园卫生,使校园朝着净化、美化方向迈进。在文班级评比中收到良好效果。
(3)宣传部在高丹的带领下每天中午定时广播,每月督促班级出好
墙报,在宣传方面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4)文体部在杜迦楠的带领下,学生大胆工作主持课间操,评比各班做操的质量与出操纪律,使许中的课间操质量不断提升,课间操初步成为九中校风的缩影。本学期开展迎艺体节文娱演出,从场地的布置到节目的编排发挥了学生自主能力。
(5)生活部管好学生的生活纪律与卫生。从宿舍到食堂纪律、卫生良好,宿管、食管工作投入人力少但效果显著,这与引入学生自主管理有密切的关系。
(6)学习部每天巡视各班早读情况,评价自主学习优秀集体。
二、在活动中实施学生自主管理: 各班班会课、团队课;及各年级开展的各项活动实施自主管理。如本学期开展金话筒朗诵;语文科组、英语等科组开展的知识竞赛从主持、会场布置、竞赛纪律,充分发挥学生管理作用,使得活动顺利进行效果显著。可见我校教师从各个方面提供机会给学生锻炼,促使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提高。
三、学习过程实施自主管理
1、课堂教学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各班建立学习小组,实施小组长管理组员的评价体系
2、在班级学习管理中学生会学习部试用自主学习评价系统从早读、自习课、午自习等方面引导各班学生自主学习。
四、本学期自主管理的成效:
1、大部分班级能达到没有老师在,班干部能独当一面主持班级各项
活动、维持班级纪律(如本学期由于科任教师、班主任外出学习,安排班干部负责管理班级而秩序井然纪律良好令人满意)
2、班级学生干部能管好本班空档时段。(如早读课前、午休、午自习、晚修、自习课等管理时段)
3、各个部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出色完成各部工作任务。
4、实行“班级自留地”学生自主管理系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5、构建学生管理学生,学生评价学生管理体系。
第五篇:浅析教育改革中的学生主体性培养
浅析教育改革中的学生主体性培养
摘 要:学生主体性的培养是我国教育改革的核心目标之一。制约学生主体性生成与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应该从教育系统、教师、学生等方面人手,通过多种途径,采取不同措施,消除制约学生主体性发展的不利因素。
关键词:学生 主体性 自主
当前,我国教育改革正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各种新的教育理念、制度和模式纷纷出现,使我国的教育改革呈现出一派繁花似锦的景象。其中,学生主体性的培养是我国教育改革的核心目标之一。对学生主体性的理论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学生主体性培养的制约因素
制约学生主体性生成与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按照发挥作用主体的不同来划分,主要包括教育自主性、教师自主性和学生自主性三个方面因素。[1]
1.教育自主性制约因素分析
长期以来,教育被国家、社会和个人所重视。这种重视只是基于教育的工具价值,即教育可以解决一系列“生存问题”,如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等社会生存问题,学校声誉及生源状况等学校生存问题,工作业绩、工资待遇等教师生存问题,生存意识及生存能力的提高等学生生存问题。从教育与社会制度关系来看,教育的自主性实际上受到社会制度的严格控制。[2]
2.教师自主性制?s因素分析
从教育教学实践来看,教师的自主性受到诸多外来因素的制约,课程内容的设置及学生评价操作等由宏观的社会制度来决定,造成了对教师自主性最大的制约。个体投资教育的价值取向,使教师不能自主地进行教育活动。在功利性的社会与个体需求面前,教师除了迎合,没有太多自主发挥的空间。此外,现行的指标单一的结果性评价把教师逼到了以升学率为基准、主要追求分数的工作死角。在种种因素的制约下,教师必然对学生进行以分数和升学率为目标的规训型、顺从型教育,从而禁锢了学生自主性的发展。
3.学生自主性制约因素分析
学生没有自主选择班级、教师和课程等的权利,学生默默承受父母、国家和社会外在期待的压力以及生存问题压力。这些制约因素均是以隐性的方式对学生设定自我实现和发展方向产生严重的干扰作用,致使学生不断修正其发展道路以顺从社会、教育系统以及家庭对其将来的预期,因此其主体性受到很大限制。学生自主性的显性制约因素主要是指学生成为社会、家庭、学校、教师及自我多重压力的最终承受者。目前,无论是社会的需求还是学校声誉、办学水平以及教师业绩和待遇等,大都与升学率指标相关,因此学生就不得不成为学校、教师实现其解决生存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和工具。在此背景下,教育中的权力主义之风盛行,学生负担过重、身心发展严重失衡等问题就在所难免。在隐性和显性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学生身心承受巨大的压力,使学生自主意识从生成之时起就受到了阻滞,从根本上制约了学生从事社会实践活动时主体性的发挥。
二、培养学生主体性的策略与途径
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应该从教育系统、教师、学生等方面人手,通过多种途径,采取不同措施,消除制约学生主体性发展的不利因素。
1.教育的自立
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发展是处于教育乃至整个社会控制系统之中的。学生主体性培养与发挥的前提是营建一个和谐的教育环境。第一应该树立一种理想教育的观念,引领个体的发展。实施理想教育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从而使个人尽可能避免过分的专业化、专门化和片丽化,进而对个人自主意识、选择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创造充裕的自由空间。第二,必须正确处理教育自立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确立教育引导社会进步的意识。教育在适应现实社会的发展状况及水平的基础上,通过文化知识的传承、创新与运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进而推动社会进步。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促使社会进步功能的释放过程正是教育主体性发挥和发展的过程。因此,要在强调教育对现实社会的适应及服务功能的同时,清楚地认识教育自主性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为学生主体性培养与发展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2.教师的自主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重要而关键。教师主体性水平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具有直接的影响,因此我们须强调教师主体性激励的重要性。第一,切实完善教师教育体制。我国的教师教育及教师培训体制改革已经拉开帷幕,这必将对教师基本素质、技能的提高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为其主体性的发展提供更多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第二,建立科学的教师评价制度。要从职业规范角度出发,制定科学、全面的评价制度,给教师工作以客观、公正、合理的评价,从而维护和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保护和培养教师的主体性。第三,切实提高教师地位及待遇。妥善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免除教师的后顾之忧,对其主体性的发挥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3.学生的自由
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是整个教育活动的重心和立足点,其主体性的培养与发挥要求尊重学生的自主性,给学生以自由。这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教师须树立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理念。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对学生主体性的生成与发展进行积极的启发和正确的引导。第二,教师应对学生进行认识自我、接纳自我的教育,促使其有意识地发挥自己的主体性作用。在对学生进行认识自我、接纳自我的教育时,将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起到启蒙和促进作用。第三,教师要开展对学生家长的教育价值观教育,形成家校合力,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第四,要认真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营建健康和谐的学校生活环境。由于生活的复杂性以及学生发展的不成熟性,学校生活环境会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和教师应高度重视、切实推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成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与发展。
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是建立在教育自立、教师自主和学生自由基础上的学生主体性不断发展的过程,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努力推动学生主体性的培养与发挥。
参考文献:
[1]姚巧斌.高中生物实验探究教学与学生主体性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2]朱霞.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培养[D].福建师范大学,2001.作者简介
蔡群(1970年生-),女,汉族,山东省日照市,副高级教师,大学学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