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坚持开办家长学校、全面提高家庭教育质量
坚持开办家长学校、全面提高家庭教育质量
—兴仁县城关五小家长学校事迹点滴
五小家长学校以“关心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与家长共同学习,探讨家庭教育,改变家长家庭教育理念,指导家长家庭教育方法,促进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协同发展。从而提高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质量,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办学宗旨。认真贯彻教育方针,中央8号文件精神,落实、《关于全国家长学校工作的指导意见》,学习和执行教育法律法规,依法管理家长学校,使家长通过学习、教师的引导和点拔,掌握家庭教育方法,从而使子女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
一、悠久的办校历史,优越的办学条件。五小从1992年4月18日起开始开办家长学校至今,历时13个春秋,深受各级各届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怀,五小的家长学校方兴未艾,2002年4月2日正式挂牌,又一次掀起家长学校的新高潮;2001年以前学校条件十分简陋,2001年义教工程及附属设施结束,学校在各项硬件设备上一应俱全,学校软件建设也大为改观,开办家长学校最主要的优越条件是五小教师平均年近45岁,有一批家教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100%的都已为人父母,90%的子女均已成才成人,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少部分正读大学,高中初中的。他们有成功的亲子交往和教子经验。给现在的小学生家长传授家教方法,家教经验,他们是当之无愧的老师了。
二、颇具特色办学方法和独特的管理措施。多年的办学经验总结,不断的探索和研究,五小的办学方法和管理措施已形成自 己的特色。由于原先办学条件相对较差和经验的不足,家长学校班的开课都是在一个教学班中抽一部分年轻的,没有经验、教子不得法的家长办一个家长学校班,一学年开办两期家长学校,由领导担任主讲教师进行授课,虽然有一定效果,取得一定成绩,但这样做争对面比较窄,远远满足不了家长的要求,也达不到面对全部家长的目的,经过总结、研究、决定改变办学模式,一是充分利用现有的硬件资源,二是利用学校拥有一批有成功教子经验的老教师。三是由学校的一个教学班编为一个家长学校班,这样的好处是由相同年龄的学生家长组成一个班,既是对家长进行分类指导,又对相同年龄的学生的家长授同一内容,以便掌握同一年龄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进行因人施教的家庭教育培训。老师既熟悉家长和学生的情况,又便于老师和家长进行交流。这样家长学校由一个典型的代表班扩大到18个家长学校班。教学规模扩大后,为了使工作落实到实处,不流于形势,不把家长学校培训班开成家长会,学校制订了相应的管理制度,组建新的领导班子,明确职责,重新确定主讲教师,聘请城南社区的支书为名誉校长,负责监督和反馈群众意见。对教师的备课(写讲义)、上课、家长问卷、成立家长委员会、评选优秀家长等做了具体的要求和规定、由学校统一时间、指定教材,统一要求进行开班授课,家长学校领导班子负责检查、登记、拍照、接待等。通过两年实践,教学效果好,家长收益大,群众评价高。
三、培训教师。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提高教师指导家长的业务水平。家长学校每学年举行两期大型的家长培训班,近三年 来培训家长达4850人/次,平均每位家长受训6次,教师总授课时数220课时,授课课题125课,如:“处罚不是管教孩子的唯一方式”、“正确的批评方式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性格”等。教师除了认真编写适合家长实际的讲义、认真上课外,还把家长提出的疑难问题、反馈的意见、讨论的结果、取得的成功进行归纳和总结,由学校组织教师交流、讨论、互相取长补短,经过总结讨论、经验不断丰富,讲稿内容质量提高,上课指导能力逐渐提升,老教师精益求精,年经教师走向成熟。
四、推广先进经验,帮扶兄弟学校,由于五小办家长学校历史长,并有一定的经验,受到各兄弟学校的青睐。于2003年9月和四联乡落渭屯小学结对帮扶,结对后两校来往平凡,相互取长补短。五小把办学模式、办学经验管理制度、上课资料等和他们进行多次交流、探讨、进行帮助和现场指导,使落渭屯学校的家长学迅速启动起来。至今已开办三期家长学校,一期比一期办得好,在当地社会反响较好。
五、学校始终把德育放在首位,重视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邀请退休老教师、老干部、老领导和家长代表参与,着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纳入学校工作重点。以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进行全方位的教育,各类活动内容丰富精彩,富有教育意义,锻炼学生能力、开阔学生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使他们受一次又一次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学习、卫生习惯,养成一定的品质,增强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信心,立志报效祖国的愿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由于家长的参与,家庭教育方法的 改变,学生自主参与、配合、自我教育意识的增强,学校各班差生转化工作成绩显著,就03—04学年102人差生中67人成绩有明显的上升,思想品德转变较快,36人受到学校的表彰,荣获了“进步奖”。
兴仁县第五小学刘兴
2006年5月
第二篇:德育为首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一、提高认识,确立德育为首的地位
中学阶段是青少年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也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人生道路的基石能否在这个阶段筑得牢固、扎实,关系到一个人一生今后几个阶段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德育是关系到办什么学校、培养什么人的大事。那种智育是硬指标,德育是软任务、片面追求升学率,一俊遮百丑的做法只会与我们办
社会主义学校的指导思想背道而驰,是要不得的。我校党支部及行政领导班子充分认识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由政教主任、团委书记、政治课教师和级段长参加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学校德育开展情况并指导贯彻实施,多次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和《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以及《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通过学习提高认识。大家一致认为:提高升学率是必要的,但如果不重视德育工作,就不会有良好的校风和学风,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提高教育质量。因此,必须坚持德育为首的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第三篇:努力推进素质教育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努力推进素质教育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迎接市督导评估汇报材料
一、学校基本情况
双庙明德学校位于青龙县城西5公里处,学校占地面积14588.5平方米,建筑面积3211.89平方米;现有中小学两个教学部,14个教学班,在校生近600人,教职员工63人。自2007年合并办学以来,在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关怀支持下,学校多方筹措资金,大力改善办学条件:新添电脑20台、教学仪器、音体美器材30余件套、购置图书3000多册,总价值50多万元;校园绿化、美化、文化建设等共投入30多万元,进一步优化了校园环境,提高了学校的总体办学实力。
在教育发展十二五期间(2011---2015),学校本着“建特色学校、育创新人才”的办学宗旨,坚持“依法治校、以德立校;科研兴校、严谨治学;以生为本、全面发展”的办学方针,积极倡导“为人师表、勤业奉献、共同发展”的教风以及“不比聪明比勤奋、不比基础比进步、不比吃穿比成绩”的学风。通过全校师生的艰苦奋斗和共同努力,继续深化课程改革,全力推进“135”课堂教育模式;积极开展艺术教育,强化教育创新,促进学生全面、均衡发展;以“梦想课堂”、“班班通”为契机,应用先进办学手段和机制,促进学校教育快速发展,成为培养适应新世纪发展的复合人才(继续学习、服务大众、贡献社会)的奠基校。
二、结合本校实际,群策群力,积极打造教学特色 为办好寄宿制学校,学校领导结合实际,经过认真研究和探讨,提出了打造“一个特色”(少年军校)、“两个亮点”(经典诵读、生态校园)的特色办学思路。
(一)少年军校 重在规范思想行为
合并办学,学生在校寄宿,对学生教育管理的内容变得更加庞杂,任务更加艰巨。为了养成未成年人的良好行为习惯,不断加强未成年人的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学校于2007年9月,创建了我县第一所青少年业余军校。
少年军校重视国防教育特色的教育资源,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组织多种多样有趣的课内外、校内外活动,活动中,努力做到“与特色学校教育相结合”;“与学生课堂教学相结合”;“与思想道德建设相结合”;“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与经典诵读相结合”;“与平安校园建设相结合”。这样,在结合中渗透,在渗透中结合,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仪表习惯、守纪习惯、文明言行的习惯。学生在规范中“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做养成教育的主人。
(二)经典诵读 重在提升人文素养
中华经典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诵读经典对于提升人的境界,丰富人的内涵,开阔人的胸襟,净化人的灵魂,启迪人的智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我校深入开展了经典诵读活动。以经典诵读活动为载体,积极构建学习型校园,逐步形成了“与艺术教育结合”; “与读书工程结合”;“与阳光体育结合”;“与校本研修结合”;“与感恩教育结合”;“与国防教育结合”;“与校园安全结合”的“七结合”的诵读特色。从而在全校形成了上下联动、全员参与的读书氛围。
与经典同行,打好人生底色;与名著为伴,塑造美好心灵。通过经典诵读,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的人文底蕴,综合素质得到较高的提升。
(三)生态校园 重在激发生活兴趣
依托生态校园建设,拓展教育教学的渠道,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广大师生工作得安心,生活得舒适,学习得愉快,把学校打造成一个集“净化、硬化、绿化、美化生活化、人文化”于一体的的立体式、花园是文明生态校园,是我校又一办学特色。
每到春天,同学们洒下希望的种子,秋天来临,高兴地收获丰收的果实。全体学生在劳动中激发了兴趣,在劳动中增长了知识,在劳动中得到了锻炼,在劳动中得到了成长。
三、加强教学管理,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1、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1)构建教学管理网络
教学管理坚持实施层级管理模式。以校长为首,副校长、主任年级承包制,责任到人。力求达到教学工作时时有人抓,事事有人管,促使教学行为顺利实施。
(2)抓实教学常规管理。全面落实课程计划,开足开全规定的课程。加大检查力度,坚持每天有专人负责巡视课堂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证教学活动正常进行。
(3)加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
充分发挥校园网、多媒体教室、班班通、办公电脑等电教平台的作用,规范学校电教、教学信息化的管理。提高信息技术课堂及整合课的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
(4)做好教学质量检测
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督导检查机制。教学处组织实行月考制度,每次考试都要求任课教师及时批改、讲评试卷,对教学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提高教学实效性。
2、构建校本研修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1)实施集体教研工程,形成合力。
健全完善的校本研修制度,开展多种研修活动,每次活动做到定主题、定主讲、定时间、定地点,内容形成专题化、系列化。同时做好资料积累工作,认真总结经验,力求形成特色。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备课的实效性,追求课堂的有效性。
(2)巩固“135互动课堂教学模式”,力求高效。依照《青龙满族自治县教育局关于深化教学管理工作方案》的总体目标,继续解放思想,坚定信心,结全学校实际,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从每节课抓起,从每个细节做起。通过开展针对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模式的教学设计大赛、课堂展示等活动,使与“135互动课堂教学模式”神形统一的示范课模型更加成熟,使其在县区域内做示范引领;努力打造一流的“135互动课堂教学模式”的基地校、示范校,树立榜样,引路前行,确保教学改革扎实深入进行。
(3)全面落实课程计划,构建特色。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三级课程管理,开齐开足国家课程,结合军校建设开发校本课程——国防教育课,与经典诵读一道成为我校特色办学的两大亮点工程。
迎着教改的朝阳,我们有理由相信:以坚持不懈的信念,求真务实的的作风,坚韧不拔的意志,顽强拼搏的精神,双庙人正在努力谱写无愧于社会,无愧于教育事业,无愧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更加灿烂的篇章。
第四篇:全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全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石柱乡中心学校2009年工作总结
我乡现有初级中学 2所,中心小学1所,完小7所,村小3所,在校学生3200余人,在编教职工158人。2009年,我乡教育工作依靠乡党委、政府的重视和关心,在县教育局的直接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力推进素质教育,经过全乡广大教职工的共同努力,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2009年,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突出德育的实效。
各学校在加强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创新德育工作模式,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德育内容(礼仪教育、养成教育、生态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突出中小学生的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理想教育和诚信教育,把它纳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学校德育工作常抓不懈,有健全的德育组织,措施得力,德育活动开展正常。比如石柱中学,切实加强了对中小学生日常规范的养成教育,结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充分利用出黑板报和专栏,举办图片展览等形式的教育活动。
今年下学期,在全乡各学校开展了德育优秀学生的活动,在学生中评选出乡“德育标兵”20名。尤其是石柱中学认真组织了这次活动,该校采取了学生民主评议、各班民主推荐、校委会集体审核的程序进行,共评出校“德育标兵”12名,给他们颁发了荣誉证书。该校还以宣传专刊的形式,将他们的照片及事迹刊发出来,弘扬他们的优良品德,展示他们的骄人风采。学校做出决定,在全校学生中开展向“德育标兵”学习的活动,号召学生人人积极参与,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把学习活动落实到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去。各班利用周会、班活动、团活动进行了广泛宣传、深入讨论。该校“校园之声”广播站经常利用广播宣传、报道“德育标兵”的优秀事迹及活动情况。
二、狠抓教育教学管理,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乡中心学校领导不断深化教育改革,狠抓教育教学管理,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总的说来,教学质量稳步上升,初中学业考试在县的排名有所上升,上省示范性高中分数线的人数比 去年有所增加;初一县抽考跻身山门老区前三强。具体地说,在这方面我们主要采取了如下措施:
1、重视教学原则,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从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四十分钟教学效果入手,遵循教育规律,大抓学生质量关。乡中心学校落实新课改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教育理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发展。
乡中心学校领导经常深入到课堂,参与听课、评课活动,并通过听课做到认真笔录、评议、交流、小结,以获取第一手教学信息,帮助学校改进教学工作。
2、重视术科教育,抓好音、体、美教学工作。为把学生培育成五育并重、全面发展的人才,我们高度注重抓好术科教学质量,培养术科教学人才。
各校都致力于培养学生能力、开发智力,发展学生特长。各校成立了各种课外兴趣活动小组,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文艺、文娱、科技活动,广泛开辟第二课堂,既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又培养出一批特长生。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学生创造能力与动手能力的培养。
在今年县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我乡坎上完小学生白迎的作品《作标记的卷尺》获县发明创造二等奖,乡中心学校初三学生阳雷的作品《提示有信的信箱》也获县发明创造二等奖。在今年上学期举办的第三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我乡的获奖作品有:中心小学群舞《顽童戏鱼》获县一等奖,坎上完小学生白承圣的绘画《雄鸡报晓》获县一等奖,白承圣的书法也获县一等奖,墨砚完小学生摄影作品刘贤的《孤草》、阳启航的《天使的微笑》均获县特等奖,乡中心学校获优秀组织奖。我乡学生参加中华诵·2009年经典朗诵比赛,中心小学获低年级组县一等奖及3—6年级组特等奖,石柱中学获7—9年级组特等奖,乡中心学校获优秀组织奖。我乡学生参加第四届湖南省青少年儿童书信文化活动,八寨小学朱锦河获邵阳赛区儿童组三等奖,石柱中学153班张彤获邵阳赛区少年组三等奖。今年上学期,我乡参加县田径运动会获县第二名;今年下学期,我乡中学男子篮球队参加县篮球比赛获县第一名。
3、坚持不懈抓好学科教学检测、评价。完善学科评价制度,在 学月、期中、期末的教学质量检测中,我们做好了质量分析和教学成绩通报,做到善于发现问题,教学反思,总结教学经验,扬长避短。对于两所中学的教学质量检测结果,我们在中心学校办公楼前挂牌张榜公示出来,既接受群众监督,又督促教师教学。
4、加强了教学研究,完善教研机制。乡中心学校成立了语文、数学、英语、理化等教研联组,健全了教研网络。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教学实验和教育科研,形成了人人关心、个个参与教研教改的新局势。初中分校,小学分片开展正常教研活动。一年中,乡中心学校举办了教学比武4次,共有18名中青年教师参加比武教学,从中选拔教学尖子参加上级的教学比武活动。今年,我乡石柱完小教师杨珍红执教的《天上的街市》参加邵阳市小学语文DVD交互式教学比武获市二等奖,石柱中学教师林兴华参加县教学比武获二等奖。教师认真总结教学经验,积极撰写教学论文,及时上交论文参加评选。今年,我乡教师欧阳贤德、欧阳炎中、尹银河、杨业龙、宁海东、尹光华等老师在公开刊物发表了教学论文,我乡教师参加县以上教学论文评选获奖的有50余篇。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乡中心学校及各校领导始终把师资队伍建设当做工作重点,在全乡范围内开展了“立高尚师德,树良好形象”的师德建设活动,掀起了“创一流学校,做一流教师”的热潮。要求教师关心爱护学生,提高教学质量。要求全体教师德、能、勤、绩一齐上,在教师中提倡“三种精神”(艰苦奋斗、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反对“三种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加强政治和业务学习,努力提高思想,业务素质。现在我乡教师教风师德良好,无赌博、嫖娼、体罚学生等违法违纪现象。
今年上学期,开展了师德师风建设活动,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和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我乡严格按照县教育局的部署、安排,五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扎实进行,每个阶段都有实效。教师人人学习有关文献,个个抄写、背记新颁布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人人写读书笔记,个个写心得 体会。乡中心学校邀请全国优秀教师、德育标兵师杨晚云给全乡教师讲课,并让我乡的几位优秀教师上台发言、介绍经验。这次活动,表彰了张跃云、尹晚梅、雷艳君、林兴华、尹光华等一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在学校各方面工作中起模范带头作用的“师德标兵”和“优秀班主任”。今年上学期,我乡参加师德师风建设成果汇报暨国庆60周年教师文艺汇演获县二等奖。
四、规范收费行为,加强后勤管理。
一年来,我们规范学校收费行为,从严治理乱收费。一年中我乡学校均未出现自立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扩大收费范围等乱收费行为,也未出现乱办班、乱补课、乱订教辅资料等违规行为。
我们加强了教育经费使用的检查监督工作,坚决杜绝学校教育经费的挪用、挤占现象,把有限的教育经费投入到最需要的地方,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今年,乡中心学校突出治理了侵占学生伙食费,我们对各校师生伙食进行了逐一检查,清查了各校学生伙食账,对少数侵占学生伙食费的行为进行了及时处理与纠正。
加强了财务管理,加大对教育经费的监管力度,完善收支、批条手续,把有限的教育经费投入到教学中去。今年我乡还对学校财会人员实行业务培训,有6人参加了县里举办的学校财会人员业务培训,均获得证书。
因地制宜,搞好勤工俭学,为学校增加经费。各校都开发养猪项目,均有所创收。石柱中学养猪形成了较大规模,长期存栏猪在150头左右,受到向畜牧局的奖励,并被评为邵阳市勤工俭学先进单位。
回顾过去,我们成绩不小,但对照上级领导的要求,对照人民群众的愿望,与兄弟单位相比,我们还存在较大的不足。展望未来,前程似锦。我们要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深化教育改革,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开拓进取,不断创新,顽强拼搏,全力推行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强劲谱写石柱教育新篇章,在新一年里取得更大的成绩。
2009年12月
第五篇:以德治校,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双福小学2014年下期德育工作研讨会
——以德治校,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积极实施“以德治校”方略,推行规范管理,培养学生文明做人,文明健体,文明求知,文明生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周涛:转变教育观念,找准学生德育工作的切入点。长期以来,德育工作一直是学校教育工作中的薄弱环节。究其原因:一是传统教学观念作祟,教育者往往习惯于“智育第一”那一套,德育工作流于形式。二是教育评价机制不健全。“模式教学”的怪圈,而学生品德很难用尺度衡量,也难于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往往把德育片面地看成智育的副产品,穷于应付,不屑创新。三是社会大环境使然,各色污染开始渗透教育这片净土,而家长,社会普遍关注的只是学生成绩的优劣,以考试成绩衡量教育与教师,忽视了学生思想品德的好坏和人格是否健全。对此,要把转变教育观念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切入点,着力狠抓两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端正教育思想,大力实施“以德治校”,响亮地提出“以人的发展为中心,教会学生文明做人”的口号,学校始终把对学生的政治思想品德教育放在首位,使德育工作由软变硬,由虚变实,做到管理层次明确,岗位责任具体,计划制度健全。协调联系有效,处处反馈畅通。在“以德治校”的方略指引下,教师坚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逐步引导学生把社会的要求,党和人民的期望化为自己的自觉行动。
第二:改进教育方法,全面实行“因材施教”。学校建立详细的学生个人档案,认真记录每个学生的成长轨迹,要求全校教师积极推行因材施教。变教育法,即:变堵(不准怎么样)为“疏”(应该怎么样);变“禁”(禁止怎么样)为“开”(适当地有选择放开);变“压”(不服压服)为“服”(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以爱感人);变“灌”(空洞说教灌输)为“导”(导之有情,导之有行);变“罚”(惩罚,体罚)为“奖”(鼓励,奖励,表扬);变“训”(训斥,甚至辱骂)为“启”(启发引导,使之省悟),变“控”(控制说话,行动)为“放”(放心说,放心干),变“推”(推出教室,校门或者推给学校,家长)为“引”(引出误区,指导方向,引向正路)。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学方法的改进,为“以德治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力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
樊光杰:注重过程质量,把握学校德育工作的着力点。德育工作的重点就是要狠抓落实,要狠抓过程质量的管理,把德育工作的着力点落实到每一位学生、每一个育人环节上。
其一: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德育管理。“以德治校”必须和“依法治校,规范管理”相结合,才会有更强大的生命力,着力狠抓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教师管理,学生管理等系列管理制度。为了落到实处,采取“分线管理,平时记载,加强督查,综合评议”的方法。
其二:组织系列活动,拓展德育途径,学校采取集中教育与分散训练相结合的办法,定期组织开展系开主题教育。一是开展校史教育活动;二是开展养成教育活动;三是开展法制教育活动。教育学生做遵纪守法的公民,组织学生在自己的园地里开展“理想前途”大讨论,提高写作水平,“天生我材必有用”,“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等许多做人的道理,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素
其三:提供优质服务,增强育人效果,做到善待教师善待学生。学校始终支持“学生至上”的观念,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提供优质服务,提高教育质量,在教学中,教师要有“寓德于教”的话题。
李斌:加强情感渗透,寻找学校德育工作的突破点。讲求“真”。要求教师用自己的真爱、真情、真诚去对待每一个学生,去唤起每一个学生装的自尊、自爱、自信。
激发“爱”。一是环境激爱。学校建立了校墙,花坛,盆果等,让一草一木寓情,一砖一瓦启智,诱发学生对学校,对老师对生活的热爱。二是情感激爱。采取“以心换心”的办法,让教师用爱心去根除学生心灵的杂草,用爱心去映射后进学生的心田。
刘国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一是学校开展“手拉手送温暖”活动。二是召开家长会,学生座谈会等等。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学生头脑,用高尚的情操陶冶学生心灵,用形式多样的活动感染每一位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