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国第8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观后
·远程培训课程资源•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诘问
—— 全国第8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阅读教
学大赛观后
去年10月在银川举办的全国第8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可谓盛况空前。这是全国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的一次大聚会,也是全国小学语文优秀青年教师的一次大展演,同时还是全国小语界的一次大交流和大讨论。跟大家一样,作为活动的亲历者,我在分享和体味这次盛会的过程中,也生出些许疑惑、忧虑和思考。我把它们记录下来,既是对自己的诘问,也是就教于同行。
一、学生是否也会觉得累?
大赛期间,评委们在评析和讨论的时候都不约而同发出同样的感叹:有不少课听得感觉累!我也有同感,有时听着听着,就会傻想:如果我是台上的学生,会不会也觉得累?我会喜欢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我会喜欢什么样的语文老师?在语文课上我究竟想得到什么?„„
设身处地站到学生的角度审视面前的课堂,便不难发现一些“被累”的缘由:
—— 教学的立足点偏离,学生被“拖得累”。一些教师课堂的提问、对话偏向少数人,那些思维活跃的孩子有更多的机会,而另一些(常常是大多数)反应稍慢的孩子则往往被忽视,这部分孩子只能亦步亦趋“往前赶”;一些教师教学的进程显得过分跳跃,有时为了“赶趟儿”,一个问题还没解决又跳到另一个问题,大多学生疲于奔命,吃力地跟着老师后面转悠;仔细分析孩子的课堂发言,可以看出他们不是在表达自己的思想,而是在琢磨老师的心思,言说“教师想要的话语”,“感悟教师的感悟”。
—— 教学内容贪大求全,学生被“灌得累”。教师总想把自己对文本的解读和盘托出,试图让学生也达到自己的理解程度,于是不得不强拉硬拽,不得不“灌输”;教师对于文本的“精彩”常常一处也不舍得放弃,使得教学内容过于庞杂,学生“吃得太多,消化不良”。
—— 教学手段过于花哨,学生被“换得累”。现代教学技术为语文课堂打开了一个立体的空间,从二维的平面(粉笔加黑板),到现在声、光、电立体影
·远程培训课程资源•小学语文·
像的呈现,让孩子的感觉通道接受了更多的刺激。而感觉通道的频繁变换,往往导致学生应接不暇,刚刚看完视频(还在体会)就要说说感受,刚刚欣赏完图片(还在回味)就要读出感情„„在频繁的切换之中,孩子或许会有新奇感,但新奇的背后掩盖着“感觉的疲劳”,同时,也让我们失去了一些语文的应有之义。
由此可见,我们需要感受孩子的感受。我们已经站在教师的立场、成人的视角太久了,不妨假设自己是一个孩子。适当的换位思考,也许会对教学领域、甚至成人世界的两难问题,能有些返璞归真的解答。
于是,对课堂教学我们还可以进一步追问:
——学生能有所得吗?我们需要认真地替孩子想一想,他们究竟需要什么?有一种对当下语文教学的批评值得重视:“学生上两个月语文课,几乎没什么长进;缺两个月语文课,也不会有什么损失”。[1]语文学习离不开最基本的语文实践,如读书、写字、朗读、感悟等,一堂语文课孩子应该有些实实在在的收获。
——学生学得有兴趣吗?我们常常说要培养孩子的某某兴趣,但是否首先应当考虑,如何不破坏孩子已有的兴趣?一篇课文没教之前,孩子往往读起来津津有味,可是老师教着教着却让他们反倒厌倦了。这也许有着复杂的社会原因和背景,但语文教师似乎也难以置身局外。
——学生学得幸福吗?孩子需要被视为一个完整的人,诚如杜威所说,将家长或教师的“目的”作为儿童生长的正当目标,“这和农民不顾环境情况提出一个农事理想,同样荒谬可笑。”[2]孩子不是“预备的成人”,“今天受苦是为了明天的幸福”这种说辞是在抹杀童年的价值。童年与成年实在是等价的,都是人生不可重复的一次性经历。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让童年的“语文生活”充满愉快的体验,洋溢温暖的阳光!
二、语体文怎么教?
这也是一个与“被累”关系度极高的问题,同时又是关于阅读教学的一个关键性问题。
观摩间隙,听一位曾参加过全国首届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大赛,并获大奖的老师感慨道:前后8届大赛的课看了不少,每每心里总有种说不出的“不满足”,近20年了,阅读教学的格局似乎没什么大的改观,“涛声依旧”,年复一年。是
·远程培训课程资源•小学语文·
啊,难道语文课堂就非得这一种样态吗?语体文(也称白话文)就非得这样教吗?阅读教学就非得如此耗时费力吗?我想,肯定不是!
关于当前小学课本中语体文的教学,笔者也有一些不揣浅陋的想法。1.症结: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相悖
“文白之争”乃是中国现代文化史、教育史上的思想之争,而我们现在的语文教育内容,语体文作为主导(尤其是小学语文)却是一种基本事实。教学内容决定教学方法,所以吕叔湘先生说,“做教学工作的人必须首先认清他教的是什么”。[3]语体文与文言文相对,正如孙双金校长在点评时所言,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明白、易懂”,平白如话。即它是一种生活语言,不是“贵族语言”,大多数文章的大部分内容,孩子是可以通过独立阅读而理解的。因此,对于这样平白易懂的教学内容,恐怕就该用一种清晰简明的教学方法,无须总是领着学生反复咀嚼,也不需要过于繁复的精巧设计。我们的语文教学为什么被批评“少、慢、差、费”?大致就是“用大炮打蚊子”,用过于繁杂的手段去应对平白简易的教学内容,不仅浪费了时间,还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相反还人为制造了问题。
2.溯源:“两个传统”的惯性与沉淀
一是我国几千年文言文教学的传统。文言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就是将学生不懂的词、句、段弄懂讲明。因此,逐字、逐句、逐段讲解,就成了传统语文教学的基本流程。二是上世纪语文独立设科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所形成的以“红领巾教学法”为代表的“新传统”。在二十世纪这个“躁动的百年”中,我们先后学习过日本、美国(以杜威来华讲学为代表)和苏联(建国初期),尤以“苏联”专家的“红领巾教学法”影响最深。然而,正如赫尔巴特主义由于较多倾向约束和控制,使其在美国的传播也只能沉淀下那些理性成分一样,进步主义在东方更多创造的也是肤浅的形式,并未触及东方的传统深层。因此,我们至今为止似乎仍然很难跳出这种深究、评析的传统套路。
3.超越:可能的视角
如果我们跳出这个内容分析或文学赏析的传统套路,我们是否可以用更少的时间,更集中的精力,探索更为简明、高效的教学方式?
叶老早就认为,上课是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工作,而共同工作的方式该如寻常集会那样的讨论,教师仿佛集会的主席。[4]胡适先生在《中学国文的教授》中
·远程培训课程资源•小学语文·
谈到“小说与戏剧”(其实就是相对浅白的文章)的教授法时指出,“先由教员指定分量„„由学生自己看。课堂上只有讨论,不用讲解。”而当他谈到(即便是)古文的教授,上课时也只有三件事可做:一是学生质疑问难,教员帮助解释;二
[5]是大家讨论所读的书的内容;三是教员可加入一些参考材料。吕叔湘先生认为,“在我看来,现在的问题,至少以白话课文而论,不是讲得太少,而是讲得太多。„„以为上语文课是为了学会讲语文,不是为了学会用语文。”[6]
重温这些大家的言说与教诲,笔者产生了强烈的共鸣。由此,我大胆地“臆测”,语文教学在一些基本取向和策略上是可以有所突破的,比如:
—— 能否教得简单一点。简简单单教语文!事实已经证明,繁复的教学并不能在孩子的脑海中留下些什么有意义的东西,过于复杂的教学设计不但耗费了老师和学生太多的时间与精力,还让颇具美感的文章读起来索然无味。我们为何总是舍不得放弃那些吃力却是不讨好的努力呢?请相信,能够把课教得简单有效,是一种不凡的教育素养。“大道至简”——乃是人生也是教育所能企及的至高境界!
—— 能否教得清楚一点。清清楚楚教语文!模糊不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以其昏昏岂能使人昭昭。教学目标(为何教)、教学内容(教什么)、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怎样教),这些语文教学的基本元素,教者理应清清楚楚、了然于胸。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如数学)的一个突出的区别在于,教材的课文并非教学内容本身。这就需要教师对课程教材进行二度开发,挖掘和选择隐藏在一篇篇课文“例子”后面的课程内容。孙双金老师执教《推敲》(苏教版的一篇语体文)一课,将教学目标和内容锁定为:讲述一个故事,理解一首古诗,欣赏一段佳话,玩味一种现象。让人有豁然开朗之感。
—— 能否教得轻松一点。轻轻松松教语文!语文教学应该给孩子获得一种精神的愉悦而不是折磨,应该给孩子享受一种求知的快乐而不是灌输的痛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个教师、一群学生,即使没有表演、没有多媒体、没有小组讨论,犹如一幅简笔画,线条简单而又意境深远。”[7]其他姑且不论,单就这种价值取向而言,谁能说孩子在这样的情境中学习,不会体验到一种实实在在的幸福呢!
三、课堂需要“另一种”语言吗?
·远程培训课程资源•小学语文·
在听课的过程中,我们间或会面对一种现象:有些执教的老师一走上讲台,从喊“上课”两个字开始,就仿佛进入了另一个“语言世界”,开始说“书面语言”、“主持人语言”。有的课教师还没找准文本的情感基调,就开始“深情款款”,让人忸怩不安;有的课教师从头至尾情绪高涨,激情演绎,给人一种“强势”的压迫感。
显然,问题并不在于需不需要“深情款款”和“激情洋溢”,而在于这些语言我们是否用对了地方。笔者认为,课堂上的语言就其功能来看是有其类型分别的,无论哪一种语言似乎都不能包打天下,而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从教学语言的功能来看,教师的课堂语言大致有这样三类:
一是陈述性语言。这是一种独白式的语言,往往是教师介绍、陈述、承接时所用的语言。这种语言的情感基调主要由教学内容所决定,表达时,应力求恰如其分、自然平实,避免说过多的书面语。
二是交际性语言。这是一种交互式的语言,往往发生在师生对话的过程中,包括对学生的点拨、引导、启发等,它的情感把握需要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情境来调适。正如孙双金校长点评时所言,这种语言应该力求“生活化”,即生活中如何与孩子说话,课堂上也该如何说话。
三是评价性语言。这是一种反馈式的语言。它需要给孩子的发言及课堂表现以得体、及时的评价。在课堂上,学生的成功和失误都是教育的良机。高明的教育者,既不会有半点吝啬赞美和激励,也不会轻易放过眼前哪怕是一闪而过的瑕疵或沙粒。沐浴在那样真诚、熨帖的评价语言中,学生总能找到自己,总能焕发出不竭的求知欲望和蓬勃的生命活力!
不同类型的语言需要协调地分配、取舍,这就是语言艺术。苏霍姆林斯基写道:“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说话的艺术,同人心交流的艺术。”一个教师的语言折射出的其实是整个人的语文素养和人格修养,它对于孩子的影响远远超出了知识教授的范畴。教师的语言就是一本书,无论是口头语言还是体态语言,一言一行、一举手一投足都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发展。如果我们总是以“另一种”语言在课堂上言说,我很担心它会埋下儿童成长的隐患。
四、教师如何设问?
·远程培训课程资源•小学语文·
“问答模式”差不多是当下阅读教学的基本模式。现场的观摩课也差不多都是在师生的问答中过去的。问答本身只是一种手段,并没有好与不好,但当它充斥我们的课堂,就成了问题。李吉林老师世纪初就敏感地指出,如今语文教学的园地里,有“两座山” 挡住了小学语文发展的出路,其中之一就是是课堂上“问答式分析”如山(另一座是“习题式训练”如山),必须搬走这两座山[8]!
品评面前的课堂教学,教师的设问到底有哪些偏失?
——问题太多。教师在课堂上似乎除了问答就没别的招数,课堂教学的展开几乎都有赖于问答,这就出现了课堂上总有问学生“是不是”,“喜不喜欢”之类“不是问题的问题”的现象。
——问题太浅。教师的设问总在浅层次漂浮,没什么思维含量,有的问题仅仅是“把课文中的陈述句改为疑问句”而已,久而久之,易养成孩子的思维惰性,比如回答教师的问题时,止于在文中寻找答案,缺失了对于问题的思考。
——问题主要来自于教师。常见的现象是让学生先提各自的问题,然后僵硬地附会到教师设计好的问题上来,使得原本让学生“质疑问难”这一极有意义的环节形同虚设,成了一个“幌子”。
人的学习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没有问题的教学,甚至都不能称之为教学。可是我们仿佛习惯了把孩子教得“没有问题”,教得“都明白了”,其实这并不是解决了问题,而是掩盖了问题。所以,我们一方面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质疑能力,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自己发现问题;另一方面,作为教师,我们还要学会设问,关注问题的质量。
什么样的问题才是一个“好问题”?第一应是学生需要的。如前文所说的让孩子有所得,并且是“应需之得”。这就需要教师的设问基于孩子的发展水平;第二要来自学生。只有真正来自学生的问题,才真正是学生自己的“应需之得”。过往的教学实践中许多老师常用的“质疑”环节,非常有价值,不该被遗忘和忽略;第三要有思维的价值。问题有一定的思维广度与深度,能对学生的思维形成相应的刺激和挑战,能促进学生的思考;第四是要有统领的效用。一篇课文总有独特的“文眼”,抓住文眼设问,往往可以起到“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功效。有统领价值的问题不但可以让学生学会动脑子,还能让课堂教学呈现“板块化”的特征,避免繁复。
·远程培训课程资源•小学语文·
以上是自己作为一位现场观摩者的疑问,诚恳地求教于小语界同行。此外,还有两点感触——
语文教学的前路充满了不确定,语文阅读教学“是一项旅程,而不是一张蓝图”,它“好比一次有计划的旅程,和一伙叛变的水手在一只漏水的船上,驶进了没有海图的水域”。[9]因此,我们需要警惕对课堂的习惯性漠视,保持一种“问题意识”也许很有意义。
可是,如此的不确定岂不让人沮丧?这里我想再次借用叶老的一句话,与各位老师、同行共勉:“国文教学并不是一件深奥难知的事情,只要不存成见,不忘实际,从学生为什么学习国文这一层仔细想想,就是不看什么课程标准,也自然会想出种种的实施方法来的。”[10]
一是不存成见,二是不忘实际,三是究学生学习语文之本。细细品味,叶老的这番话也许在今天仍然可以成为一座灯塔,指引我们前行!
注释:
[1] 王荣生 建设确定性程度较高的语文教材[J] 语文建设 2007.4
[2](美)杜威(Dewey,J.)著,王承绪译 民主主义与教育[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年 118
[3] [6]吕叔湘 关于语文教学的两点基本认识,载吕叔湘语文论集[M] 商务印书馆 1983年 323,332
[4] [10]叶圣陶 中学国文教师,载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0年 95,97
[5] 胡适 中学国文的教授,转引自三联书店1999年版《读书与治学》,31-44 [7] 薛法根 简约:课堂的别样美丽[J]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2010.9 [8] 李吉林,搬掉“两座山”[J],小学语文教师,2005年C00期
[9](加)迈克·富兰 变革的力量:透视教育改革[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年
江苏省教研室 李亮
(原载《语文教学通讯》2011年第4期)
第二篇:第八届全国小学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
第八届全国小学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
各位代表大家好,非常珍视能有这么一个宝贵的机会,和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同仁来分享我的心得。那么我想呢,我们两年一度的青年教师这种教学观摩活动呢,是我们小语人心中呢,期盼的一次盛会。那么我们回顾着小语会多年来教学改革的探索之路,我们思索着做课的教师展示着这种学会学习的研究成果,不由得呢,让我们想起了非常熟悉的贾平凹先生的这个《一只贝》这篇文章。一只贝因为痛苦的磨制而成长为一种永恒的美丽;一节课因用心的研磨,而散发出无限的魅力;一位教师因丰富的磨砺,让生命绽放绚丽的光彩;一群执着教育的人呐,因对信念的追求与坚守,而为孩子们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下面,我将从问题的提出,课例的启示以及推进的建议三个方面来和在座的各位同仁交流一下我的思考。
问题的提出。
本次研讨会我们研讨的主题是从“教会知识”转向“教会学习”。为什么提出这种主题呢?我的思考有二。一个是依据我们多年来小语会的研究进程。我们一起来回顾和梳理一下,从刚刚课改的02年,我们去研讨怎样转变先进的这种课程的理念,进而我们又在探讨怎样在继承中去发展,在继承中去创新。然而我们更多的再去关注我们语文的本质特点,那就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那么再一点呢,我们是在突显出语文特性的基础上,在不断的去优化它。那么到了今天,我们这次研讨会的主题是从关注“怎样教”转变为关注我们的孩子“怎么学”。因此呢,我觉着我们每次的这种教学研讨活动,都是围绕着我们面临的热点、难点、困惑点等问题,以任务作为驱动,以课例作为载体,我们一起来交流、研讨,反思、总结。因而呢,我们的研究成果也必将成为推进我们小学语文改革进程的里程碑式的作用。
那么我想呢,我们还应该从时代背景中去思考一些问题。因为当我们只有跳出我们的学科,站在一种时代的背景下,站在时代对教育需求的这种前提下,我想呢,我们才会更加高屋建瓴的去审视我们现代所研究的这个命题。那么我们来看,当我们的国家,现在已经从人力资源的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这种进程中,在信息化高速这种发展的时代,我们的孩子再去学习更多的知识,他是不是能够学得过来?他现在要面对明天的日益激励的竞争,他更需要的是什么,我想他更需要的一定是他能够终身学习的能力,这是他不竭的动力。正如《学会生存》中所言: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所以说,当我们研究从教会知识,转向教会学习这一命题时,我认为这个命题,对于小语人而言,它更高屋建瓴,更审时度势。因为学会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策略已经成为人类在未来社会生存发展的必备素质。
第二方面,课例启示。学会知识,学什么?怎么学?我们先来关注学什么?我想呢,我们是不是可以从生命活动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因为我们的教学过程不仅仅孩子是在认知,是在传授和学习的过程。它还是我们师生互动的一种生命的展示的这么一个过程。那么我们就来想,一个个四十分钟是孩子们的生命的活动的进程,那么生命无价,童年只有一个。我们不能用孩子有限的童年时光,用获取增长知识,技能的黄金时光去交换低效、低质的课堂。这个天平平吗?这个交换等值吗?我想我们应该从孩子的生命的意义的角度去思考我们孩子到底应该在四十分钟学习什么?那么他应该学需知,学未知。学需知,那就是学习他应该学到的东西,学什么,那么就按照我们的课程标准,来落实各学段的教学目标。我想,在这里更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要高效的达成每一个课时的教学目标。这个也是应该引起我们广泛关注的,来关注我们每一个课时的教学质量。课时目标确定了,最后达成了吗?我们检测一下,我们关注一下,我们的课程目标是高效完成的吗?那么第二方面,学孩子没有知道,不知道的东西。那么我想呢,我们就应该关注孩子最近的发展区,用我们最宝贵的这一个个四十分钟,用在解决孩子的学习的困惑点上,学习的难点上。其实呢,从认知学的角度,教学设计,它分上限设计和下限设计的,那我们来看下限设计的教学是,如果我们在学生已有的发展水平基础上进行教学,是定向给孩子已经成熟的一些认知水平的,这样在孩子没有发展的区域,我们进行教学设计的。那么你的教学设计,设计得再巧妙,你的特点再得当,也只能属于下限的教学。
因此,我们来看这次研讨活动。《石榴》的一课,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在这一方面,她关注了学情,给予学生的预习的起点,理解的起点,在这儿点拨提升,给了我们非常好的启示。
那么来我们再来关注怎样学。我想我们是不是可以从这三个方面来考虑,那就是让我们的孩子扎扎实实的学,情趣盎然的学,触类旁通的学。
先说扎扎实实的学。我们这一次的研讨活动呢,普遍感受到,在课堂间让我们孩子的读书时间更充裕,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与前几届的观摩活动,我们又感觉到前进了几步。我们让孩子能有这种安静的时间,潜心的阅读,那么我又有《匆匆》等许多的课例,出现了连续3到5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让学生在静心的读,安静想,拿着笔,这种批阅式的,这种批注,那么这显然增加了阅读理解的程度,让孩子的思维能力更具有深刻性。那么在刚才屏幕中展现的第二个方面呢,我们也非常欣喜的看到,诸如《活见鬼》《钓鱼的启示》《蜀鄙之僧》《送元二使安西》《愧香五月》等课例呢,展示了或整体,或局部,学生从不会到清楚,从不懂到明白的这个一个发展的过程。《画家与牧童》这一课,更是将讲语言的理解、积累、运用,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去自读自悟,读悟给合。都给了一些非常好的启示,给了我们非常深的印象。那么通过这些课例呢,我们感受到我们的课在展示认知的过程,在体现学习的规律。
情绪盎然的学。在课堂上我们只看到一些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一种阅读的活动,不断变换着的一些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呢,确确实实是必不可少的。当然我们更应该认识到,要培养学生持久的,稳定的这种阅读兴趣,还需要对阅读活动本身产生兴趣,而不是仅仅对于手段和方法感兴趣,这是尤为重要的。那么对于小学生而言,他最感兴趣的东西是什么?当然是那些他想知道又不知道的东西。我们看到我们的孩子经常玩电脑游戏,那么为什么这种电子游戏,对孩子有那么多的吸引力,我们来看,电子游戏也有失败啊,他也有闯关失败的时候,他也为什么他那么的痴迷,那么的乐而往返呢?那么那就是游戏他具有未知性以及挑战性。所以说在这种课堂下,在这种观摩活动中,我们也看到了很多的课例,比如说,《称赞》《老人与海鸥》《杨氏之子》等等,去引导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去引发学生探究研读的学习的欲望,都觉得非常好。尽管呢有的提问呢,这种环节呢,质疑的环节,还只是一个形式,问题提出以后呢,就把问题鼓掌之高搁,就把问题放在那里了。但是毕竟,我们在进行着观念的转变,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第三方面,我们是不是应该让我们的孩子触类旁通的学。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他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交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了。正所谓“贵能令三反,触处自引伸”,还所谓“授之与鱼不如授之与渔”等等等等。那么我们在这些观摩活动中也非常欣喜的感受到了像《滴水穿石》等更多的课例,都在关注着学生学法的指导,学习策略的形成。虽然有时是点滴的,有时还不太完善,但是我们欣喜的感受到他的变化。那么其中,《最后一头战象》这一课呢,概括课文指导内容的方法指导的非常扎实,非常的到位,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三方面,推进的几点建议。建议一,教学行为应进一步跟进;建议二,目标序列需进一步探索;建议三,教会学习的角度和力度要进一步加强。
先说第一建议,教学行为应进一步跟进。我们常说“观念决定行为”,那么我们来看,这次研讨活动的16字方针:吃准目标,夯实基础,指导学习,鼓励创新,清晰入目。但是本次会议上,我们还是看到了这样的现象。现象一:低年级年段目标,重在识字写字,但发现用在指导实际字形上的时间,普遍偏少。中高年段,让学生动手练笔的设计的并不多见,只有《天鹅的故事》《桥》《巨人的花园》等几个课例。那么还看到有的教学设计课时的容量过小。现象二:有的教师,语言呢,依旧过于强势,用过多的课堂时间,进行自我展示,难以引领学生静心的品读,自主的学习。现象三:串讲串问,逐句分析,学生不感兴趣的问题,还在不停追问现象,依然存在。那么我们看到课堂上有的老师在不停的提问、追问,板书、板绘,范读、领读,在学生间往返的穿梭,整个学习过程老师就像《盗梦空间》里的“盗梦者”一样,用自己的理解和思路在左右着学生的思维,学生的多元的理解,个性化的表达,无从谈起。
建议二,目标序列,需要进一步的探索。从课程标准中,我们已经知晓了学段目标,而对于具体的目标,特别是语言训练目标,目前我们还存在着一定的模糊性和人文性。然而,构建语言训练目标序列,确确实实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老师们,它有设计语文整体的,有设计局部的,有基本的,也有具体的,并要按照一定的序列展开,要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因而呢,目标体系的形成绝不能一蹶而就,是我们更长的时间内需要研究的方向,要求我们进一步的不懈的努力,不断的探索。
建议三,教会学习的转向力度和角度要进一步加强,由教会知识转向教会学习,是从教学观念、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创新与超越。我们现在正处于转型期,期待实现华丽的转身。因此,鼓励创新成为本次研讨的核心关注点。那么为了打破传统教学理念羁绊,今年教学观摩活动将用否定“内容分析式”教学的方式来表明改变“费时多,收效微”的阅读教学的决心,来引导全国阅读教学越过顽固的魔障,但遗憾的是,可能是由于赛课等客观原因,我们本次的转身,还处在犹豫中尝试,尝试中徘徊的状态,未能有大胆的突破。
一会把更多的时间,留给我们的赵教授,我们的赵教授将从一个阅读比较的这种视角,比较怎么样阅读这样的视角来谈他的一些观点,我想呢,会给我们更进一步的创新,带来很多的启示,一定会的。
那么最后呢,我想呢,作为参会的代表,送上我一份感谢和一份祝愿吧。首先是感谢我们的出课教师,感谢为大家贡献的独具特色的课例。“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作为九一年的参赛选手,我想说,参与这种活动,更重要的是让我们从一节课的磨砺中,去获得成长的营养,前行的方向,并让这段历程成为价值人生的宝贵财富。感谢小语会,感谢又一次为我们提供了明确方向,分享交流的机会。“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相信我们这群有着执着教育信念和追求的同路人,一定会实现从理念到行为的完美的统一。
最后真诚的感谢大会给与我这个大家分享交流心得的机会,谢谢。
第三篇:小学语文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课心得体会
我参加了重庆市第六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教师集体听课活动,收获很多。实实在在的语文课堂让我对小学语文教学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每一节课都让我有所收获。这次听课对我来说是次提高,也是促进。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上好每一节课,象身边的优秀教师学习。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教师语言具有艺术的魅力
当我听着这几位教师的课时,我想教师的语言竟有如此之魅力,它能深入学生的心灵深处&& 肖华老师在教学《胡杨赞》这一课时,她让学生一边欣赏大漠边孤独的胡杨树,一边听老师的介绍,声情并茂的语言唤起了学生的思绪。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
二、处理、把握教材的方法独到
几位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和把握有其独到之处。其中我更喜欢合川区高阳小学文老师的教学严谨、科学。文老师的课严谨到环环相套,丝丝入扣,行云流水,滴水不漏。情景导入,教学设计是那么合理,流畅。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思索,经历,从而解答疑惑让他们充分体验思考所带来得成功,树立起学生我能行,我一定行的理念。看似平常的提问,却把学生的思路引向了更高层次的探究世界。文老师的课亲切、自然,看似平淡,却彰显出精湛的功底和高超的教学智慧。
三、课堂教学评价
对学生回答问题或对其课堂表现进行评价时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几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都鼓励、表扬和肯定学生,帮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树立深入学习和研究语文的信心。老师和学生都是评价的一员,学生的自评和互评能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得失,反思自己的行为,改正自己的缺点,学生的这一过程是他们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的过程。但是在课堂中多数老师包办了对学生的评价,忽略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
本次听课让我感受到了语文课堂上应有的活力!我们既要大胆创新,我们需要更加努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提升自身素质去努力,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学习百家而顿悟,积淀教学素养,我们虽不能成为名师名家,但也会亮丽自己的教学生涯。
第四篇:全国第八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部分专家重要讲话摘录
全国第八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部分专家重要讲话摘录
杨屹校长评课摘录:(第一会场)
问题的提出:
本次研讨会我们研讨的主题是从“教会知识”转向“教会学习”。为什么提出这种主题呢?我的思考有二。一个是依据我们多年来小语会的研究进程。我们一起来回顾和梳理一下,从刚刚课改的02年,我们研讨怎样转变先进的课程理念,进而我们又探讨怎样在继承中发展,在继承中创新。然而我们更多的关注语文的本质特点,那就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再一点,我们是在突显出语文特性的基础上,不断的优化它。到了今天,我们这次研讨会的主题是从关注“怎样教”转变为关注我们的孩子“怎么学”。因此呢,我觉着我们每次的这种教学研讨活动,都是围绕着我们面临的热点、难点、困惑点等问题,以任务作为驱动,以课例作为载体,我们一起来交流、研讨,反思、总结。因而我们的研究成果也必将成为推进我们小学语文改革进程的里程碑式的作用。
我们还应该从时代背景中去思考一些问题。我们只有跳出我们的学科,站在一种时代的背景下,站在时代对教育需求的这种前提下,我们才会更加高屋建瓴的去审视我们现代所研究的这个命题。当我们的国家,现在已经从人力资源的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这种进程中,在信息化高速这种发展的时代,我们的孩子再去学习更多的知识,他是不是能够学得过来?他现在要面对明天的日益激励的竞争,他更需要的是什么,我想他更需要的一定是他能够终身学习的能力,这是他不竭的动力。正如《学会生存》中所言: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所以说,当我们研究从教会知识,转向教会学习这一命题时,我认为这个命题,对于小语人而言,它更高屋建瓴,更审时度势。因为学会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策略已经成为人类在未来社会生存发展的必备素质。
课例启示:
学会知识,学什么?怎么学?我们先来关注学什么?我想我们是不是可以从生命活动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因为我们的教学过程不仅仅孩子是在认知,是在传授和学习的过程。它还是我们师生互动的一种生命的展示的过程。那么一个个四十分钟是孩子们的生命的活动的进程,生命无价,童年只有一个。我们不能用孩子有限的童年时光,用获取增长知识,技能的黄金时光去交换低效、低质的课堂。这个天平平吗?这个交换等值吗?我们应该从孩子的生命意义的角度去思考我们孩子到底应该在四十分钟学习什么?他应该学需知,学未知。学需知,就是学习他应该学到的东西,学什么,就按照我们的课程标准,来落实各学段的教学目标。在这里更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要高效的达成每一个课时的教学目标。这也是应该引起我们广泛关注的,来关注我们每一个课时的教学质量。课时目标确定了,最后达成了吗?我们检测一下,关注一下,课程目标是高效完成的吗?第二方面,学孩子没有知道,不知道的东西。我们应该关注孩子最近的发展区,用我们最宝贵的这一个个四十分钟,用在解决孩子的学习的困惑点上,学习的难点上。从认知学的角度,教学设计,它分上限设计和下限设计,下限设计的教学是,如果我们在学生已有的发展水平基础上进行教学,定向给孩子已经成熟的一些认知水平的,在孩子没有发展的区域进行教学设计,那么你的教学设计,设计得再巧妙,你的特点再得当,也只能属于下限的教学。我们来看这次研讨活动《石榴》一课,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在这一方面,她关注了学情,给予学生的预习的起点,理解的起点,在这儿点拨提升,给了我们非常好的启示。
我们再来关注怎样学。我想我们是不是可以从这三个方面来考虑,那就是让我们的孩子扎扎实实的学,情趣盎然的学,触类旁通的学。
先说扎扎实实的学。我们这一次的研讨活动普遍感受到,在课堂间我们孩子的读书时间更充裕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与前几届的观摩活动,我们感觉到前进了几步。我们让孩子能有这种安静的时间潜心的阅读,如《匆匆》等许多的课例,出现了连续3到5分钟,甚至更长的时
间让学生在静心的读,安静想,拿着笔,这种批阅式的批注显然增加了阅读理解的程度,让孩子的思维能力更具有深刻性。我们也非常欣喜的看到,诸如《活见鬼》《钓鱼的启示》《蜀鄙之僧》《送元二使安西》《愧香五月》等课例展示了或整体,或局部,学生从不会到清楚,从不懂到明白的这个一个发展的过程。《画家与牧童》这一课,更是将讲语言的理解、积累、运用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去自读自悟,读悟给合。都给了一些非常好的启示,给了我们非常深的印象。通过这些课例我们感受到我们的课在展示认知的过程,在体现学习的规律。
情绪盎然的学。在课堂上我们只看到一些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阅读活动,不断变换着的一些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确确实实是必不可少的。我们更应该认识到,要培养学生持久的,稳定的阅读兴趣,还需要对阅读活动本身产生兴趣,而不是仅仅对于手段和方法感兴趣,这是尤为重要的。对于小学生而言,他最感兴趣的东西是什么?当然是那些他想知道又不知道的东西。我们看到我们的孩子经常玩电脑游戏,那么为什么这种电子游戏,对孩子有那么多的吸引力,我们来看,电子游戏也有失败啊,他也有闯关失败的时候,他为什么那么的痴迷,那么的乐而往返呢?那么那就是游戏他具有未知性以及挑战性。所以说在这种课堂下,在这种观摩活动中,我们也看到了很多的课例,比如说,《称赞》《老人与海鸥》《杨氏之子》等等,去引导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去引发学生探究研读的学习的欲望,都觉得非常好。尽管有的质疑的环节,还只是一个形式,问题提出以后,就把问题束之高阁,就把问题放在那里了。但是毕竟,我们在进行着观念的转变,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第三方面,我们是不是应该让我们的孩子触类旁通的学。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他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交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了。正所谓“贵能令三反,触处自引伸”,还所谓“授之与鱼不如授之与渔”等等等等。我们在这些观摩课中也非常欣喜的感受到了像《滴水穿石》等更多的课例,都在关注着学生学法的指导,学习策略的形成。虽然有时是点滴的,有时还不太完善,但是我们欣喜的感受到他的变化。《最后一头战象》这一课呢,概括课文指导内容的方法指导的非常扎实,非常的到位,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推进的几点建议。建议一,教学行为应进一步跟进;建议二,目标序列需进一步探索;建议三,教会学习的角度和力度要进一步加强。
先说第一建议,教学行为应进一步跟进。我们常说“观念决定行为”。这次研讨活动的16字方针:吃准目标,夯实基础,指导学习,鼓励创新。但是本次会议上,我们还是看到了这样的现象。现象一:低年级年段目标,重在识字写字,但发现用在指导实际字形上的时间,普遍偏少。中高年段,让学生动手练笔的设计的并不多见,只有《天鹅的故事》《桥》《巨人的花园》等几个课例。还看到有的教学设计课时的容量过小。现象二:有的教师语言依旧过于强势,用过多的课堂时间,进行自我展示,难以引领学生静心的品读,自主的学习。现象三:串讲串问,逐句分析,学生不感兴趣的问题,还在不停追问现象,依然存在。我们看到课堂上有的老师在不停的提问、追问,板书、板绘,范读、领读,在学生间往返的穿梭,整个学习过程老师就像《盗梦空间》里的“盗梦者”一样,用自己的理解和思路在左右着学生的思维,学生的多元的理解,个性化的表达,无从谈起。
建议二,目标序列,需要进一步的探索。从课程标准中,我们已经知晓了学段目标,而对于具体的目标,特别是语言训练目标,目前我们还存在着一定的模糊性和人文性。然而,构建语言训练目标序列,确确实实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老师们,它有设计语文整体的,有设计局部的,有基本的,也有具体的,并要按照一定的序列展开,要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因而呢,目标体系的形成绝不能一触而就,是我们更长的时间内需要研究的方向,要求我们进一步的不懈的努力,不断的探索。
建议三,教会学习的转向力度和角度要进一步加强,由教会知识转向教会学习,是从教学观
念、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创新与超越。我们现在正处于转型期,期待实现华丽的转身。因此,鼓励创新成为本次研讨的核心关注点。那么为了打破传统教学理念羁绊,今年教学观摩活动将用否定“内容分析式”教学的方式来表明改变“费时多,收效微”的阅读教学的决心,来引导全国阅读教学越过顽固的魔障,但遗憾的是,可能是由于赛课等客观原因,我们本次的转身,还处在犹豫中尝试,尝试中徘徊的状态,未能有大胆的突破。
李明新校长评课摘录(第二会场)
听了17节课,我们有个总的认识是这些课在努力地体现今年七月中旬在大连召开的第七届阅读教学研讨会的精神。在这个会议上,崔峦老师提出了“一个转向,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四点评课标准”。“一个转向”是说我们的语文教学,应当从学会知识转向教会学习。“一个中心”是指我们的阅读教学要以语言学习为中心。“两个基本点”是指要着重培养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四点评课标准”用十六个字来概括就是“吃准目标、夯实基础,指导学习,鼓励创新”。当然,我刚才说17节课在努力体现会议的精神。“努力体现”这四个字实际是表明了这17节课在追求或研究的方向,是方向问题,但在实际的呈现过程中到底对这些精神体现的成效如何,那将是研究的深度问题。应该说细致的探究,许多的教学环节,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认识都值得从理论到实践值得探讨,包括我们一会要公布的特等奖的课都有再研究的必要和再研究的价值。
综合专家和评委的意见,我们认为17节课体现了可以用以下3句话来概括。这三句话是第一“实现一个走向”,第二:“增强四种意识”,第三:“体现观点关注”。
第一点就是“实现一个走向”这个走向就是指17节课在走向真实的课堂生活。大家知道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我们的语文老师积极性是相当高的。我们在进行不断地多方面的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因为对新课改的理念的理解不到位,因为种种其他的干扰,我们的一些课堂出现了非真实课堂生活的倾向。17节课在这一次的教学实践中,鲜明的告诉我们课堂教学在去除浮华,追求生动而又扎实的课堂。课堂是师生、生生真实交往的空间。在这17节课的实践过程中力避弄虚作假。当然我们也实事求是的说,之所以能够引导我们的课堂走向真实的课堂的生活是与我们大赛近几届在组织的导向有关系。比如说我们现在减少了老师和学生的过多接触,甚至现在我们呈现在大家面前的都是老师当场来见学生十分钟。更过的课堂设计是从初读课文或第一课时开始的。当然实事求是地讲,从严格意义上的课堂教学来讲。这种做法是值得研究的,但为了公平这些做法就失去了一些科学性。比如说老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和学生接触,那对老师的教学功底是严峻的考验。他必须用这么短的时间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他必须在教学过程中随时的调整教学进程。因而我们说我们过去所强调的备课中备教材,备教案,备学生,备教法,备教具过程中,其中备学生是非常重要的核心化。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所以这一次的大赛中我们看到,在老师和学生的交往过程中,在老师整个施教的过程中,我们弄虚作假的问题得到了纠正。尤其是那种追求观赏性,在老师面前和在学生面前表演的现象已经基本杜绝。17节课大家应该实事求是地讲,这些老师无论从他们的教态,还是从他们的语言;无论从他们对问题的处理,还是自己对教案的调整都在回归一种自然。当然这种回归还不够,这种不够我们也要实事求是地从现场来考虑,也要理解这些参赛的老师。比如有的同志可能认为,有的老师声音太大了慷慨激昂过度了,甚至认为这个课堂上朗读多了,默读少了等等。在听课的过程中,坐在前排的评委和老师认为听有的课啊,这个课有的时候听得累,有的时候听得堵,有的时候听得闹。有的同志讲是不是离扩音器近了,所以挪个位置后来发现不是扩音器的问题还是我们的课堂老师的语调过高了,使得课堂太噪。反过来想可能这个老师有实际的想法,在这样一个这么大的体育馆四千多人听课,有的老师考虑自己的声音小了不能让距离主席台远的老师听课,甚至有的时候课堂上学生一安静无声了,我们底下的老师就有声了。因此我们评价一堂课还是要实事求是地评价。但是总之我们感到真实的课堂正在回归。只有有了真实的课堂,学生才能有真正的成长。课堂上学
生该出错的,就应该让他出错,这个很正常。我想如果没有真实这两个字做保障,我们课程改革就无效,我们今天的研讨也是没有意义的。
第二方面我们认为体现了四种意识的增强。第一种意识:就是增强了学段意识。在17节课程改变了或者说是纠正了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出现的高段教学低化或低段教学高化的问题。低年级的课像《数星星的孩子》,像我们今天听到的课啊,《小猴子的脸红了》这些课,他们应该说都很鲜明地体现了低年级字词教学的重点,真正是在阅读中识字,在阅读中巩固字词。中年级的课突出了句,词句和段的教学。高年级的课,像《伯牙绝弦》等等突出了篇章教学的要求。在这里应该说老师在设计上,无论是对篇章,知识的点拨,详略得当的问题,主次的问题或者说是高层次的阅读能力的训练问题等等都得到了比较好的关注。17节课,我们可以看出随着年级的增高,从朗读训练到默读训练,从精读教学到略读教学,从白话文教学到文言文的教学,体现了教学的层次和坡度。所以这一次学段的意识,较之以往的大赛应该说体现得比较好。第二增强了目标的意识。有的专家认为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灵魂是不无道理的。那目标意识的增强在这些课当中,我以为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体现在老师备课中在推敲目标力图明确,使目标具有可操作性。如果老师手上有资料的话可以翻一翻,更多的课他们在教学目标中,比如学习那几个词语,学习到什么程度;阅读教学目标中能力目标的这种确定也不再笼统,而是非常明确地写出。其二目标的制定紧紧地扣住了学段。牢牢地体现了课程目标的要求。第三就是目标的意识在课堂教学的落实中都很强。大家可以感到,这些老师在努力地去除那些无用的低效的环节,使自己的教学过程,教学的环节,教学的意图牢牢地围绕着自己制定的教学目标。这就改变了我们过去的一些老师,特别是今天我们在一线的许多老师仍然存在的备课中先备教学过程,后备教学目标的这样的问题。应该说备一节课先定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标来设计教学过程。但是更多的老师尤其是一线的老师追求教学方法,追求教学过程,备完过程之后回过头来再想我这节课教什么?这个备课的方式是错误的。而且会造成目标和过程两张皮的问题。在目标意识增强这一方面,我认为目标意识体现了目标制定的自觉性。17节课我认为体现了目标制定的自觉性。当然在目标制定的科学性上还有待研究。第三方面就是增强了方法意识。谈到语文学习方法意识的增强,我们认为这17节课体现了从教教材转向用教材教,从教课文转向教阅读,这是教会学习的体现。也就是崔峦老师曾经用一句生动的话来比喻“实现了美丽的转身”。现在正实现转身,美丽不美丽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但是从这些课来讲,我们认识到阅读教学所负载的任务是多元的。但其中语文本体的任务是核心。因而涉及语文本体教学任务当中,语文教学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像阅读方法就是语文方法中的重要内容。这17节课或强或弱,或有意识或无意识都在体现对阅读方法的指导。像《自然之道》,像今天新疆老师的《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等在概括内容方面,他们都体现了非常鲜明的指导方法的意识,就是如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还有像我们阅读教学中体现抓人物的言行、神态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的方法。像联系作者的生平来理解文章的方法。因为有些文章不了解作者的生平,背景在理解文章是很难深入。像联系上下文来理解文本的方法。像通过多种方法的诵读来理解古文的方法。甚至教给学生如何区别形近字、同音字的方法,应该说都体现了很好的教给学生语文方法的意识。第四就是增强了读写意识。大家看到17节课中,没有读和写,没有读写结合的课是很少的。尤其大家鲜明地感受到这一次读写结合深入人心。17节真正没有在课堂上做读写结合的,不说读和写分开,有读也有写,写字也有写,但是真正围绕文本进行拓展,进行读和写结合,这样的课堂,17节课中80%的课中都这样做。课堂上不再是君子动口不动手。有的课是创设情境写一段话;有的是联系课文的内容补充几句话;有的是围绕课文要填写一些词语。总之,这些课在努力的挖掘出读写结合的点。这一点是给我们在座的老师鲜明的感受。这种读写意识的增强我认为不是坏事情,尽管存在一些问题,但我们不能一棍子打死。甚至我可以说这种读写意识的增强是七月中旬大连会议精神的某种体现。所以我们认为这四个方面的意
识是增强了。
第三点成绩:体现了三个关注。第一体现了关注学习情境的创设。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在教学方法的研究过程中,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一堂课学习情境对于调动学生主体性,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激活学生的思维重要作用。在这些课过程中大家感受到像《伯牙绝弦》,像《中彩那天》等,他们都可以说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也可能是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也可能是老师语言的生动地渲染,把学生带入学习情境中,让学生能够自主的建构。因而课堂,许多课堂呈现出生气勃勃的场面,学生思维活跃,学生发言和朗读也赢得了我们在座老师的鼓励的掌声。第二点是体现了关注字词教学的落实。曾经有一段时间,阅读教学无论是低年级还是高年级,曾经忽视了字词教学的落实。那么在这一次的大赛的过程中,我们认识到所有的课都没有忽视字词的教学,都不是说抛开字词教学来进行阅读教学的。特别是低中年级的课,我们鲜明地感受到老师对于重点词语的教学,对有些生字音形意方面的教学力求扎实到位。当然体现的程度也不一样。我们看到像今天天津课堂上对于生字的书写和其他的一些低年级对生字的书写关注的方法和程度也不一样。当然这些关注的程度要看你教哪一个年级,要看学生已有的认知能力。第三点关注就是关注师生情感的融洽。无论在开课前,还是在课堂过程中,我们说每一个老师都在努力地建构一个民主的,一个和谐的师生关系,让课堂的氛围更轻松,更自由,让每一个孩子更能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也正是这样,使得我们17节课从不同的角度呈现不同的特点。当然作为这次的比赛,我们更主要的是肩负研讨的任务。下面我有重点的就17节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跟大家做一个交流。我下面谈四个方面的问题和建议,我把问题和建议连在一起。
第一方面:教什么的问题仍然是需要首要研究的问题。到底评价一堂课,一堂语文课的优劣他的标准如何测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角度。当然有一定的共性。我评价一堂课先要清楚这堂课在教什么。只有先确定了教什么才能很好地去深入研究怎么教。这是老师课程意识增强的一个体现。教什么他往往体现在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是不是合理,是不是科学,是不是准确。他往往体现在我们确定的教学内容是不是适宜,是不是适度。我们也看到17节课,当中有的课安排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比较多,比较杂。给我们一些在座老师的感觉就是在赶三关,一个环节一个环节赶紧往下赶,因为时间只有四十分钟。这样就使得你确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无法落实。其实一篇课文的精读课的教学可能两课时三课时。我们在战略上就应该先做好布局,我总的目标有多少,在总的目标的前提下,我第一课时的目标完成哪些目标,完成到哪些程度,我为了完成这个我应该组织怎样的教学内容,组织怎样的教学活动。这样合理地来安排使四十分钟的一节课容量上让人觉得合适。因为语文教学更多的是能力的训练。能力的训练就不是知不知的问题,而是会不会的问题能不能的问题。他有的时候需要深入进去,需要进行扎实训练。当然我们也能理解有些老师为了体现一课书完整的教学思路,但是我们毕竟要去实际出发,我们要回归教学的本真。因此我们说教什么的问题,首先必须要研究确定。这样就使得我们的阅读教学“线清,点明”,而不至于蜻蜓点水,面面俱到。面面俱到往往就是面面不到。我们仍然要提倡一课一得,得得相连来实现一课书的完整目标。第二方面教学设计上要把课文特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时间,学习主体等等统整考虑。我们在座的老师绝大多数都是在一线教课的老师,我们知道任何理论都可以从一个角度来研究课堂教学。但是一到了课堂当中,我们不能用一个理论而是综合多种理论来实现我们的课堂教学。那么到底怎么样才把教学设计做好,这就需要我们来统整各个方面的因素。我点几个方面。一个方面就是初读设计的雷同,这个是鲜明地反映出来。初读或者说是课堂教学的前半段,基本上是一致。怎么读,怎么来进行生字方面的检查,然后怎么往下的推进雷同了。这难道不值得我们进一步的研究吗?第二读写结合应该说有形式主义的倾向。因为这一次的读写结合不是部分课堂,17节课绝大多数都在读写结合,说明大家有这个意识了。我刚才说意识增强是增强了,但是不是说随随便便的找一个点进行读写结合。读写结合需要
研究的问题很多,比如说你读写点是不是恰当?你读写结合给的时间是不是合理?你读写结合之后这个成果是不是作为一个资源进行运用?学生写了一段话,学生之间有没有交流?老师有没有评价,能不能通过这样的评价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个发展,而不是简单的给你们一点时间写一写,随便给两句话。甚至有的时候可以说你读写结合的这个点是不是有必要,是不是合理都值得再研究。我们总体上感到17节课的读写结合非常成功的不多。第三小点,像有些课没有从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的实际出发来进行设计。只能是在教学中期待寻找适合教案的学生,而不是在创造适合学生的教学。当然我们辩证来说,客观来讲,因为有些老师这种借班上课时间很短。他原来的教学设计是根据原来那个地区的学生来设计。我在教学中有这样的体会就是在借班上课或者说这种大赛,老师他们站在这,他们期待的这个班,是怎样的班呢?应该是这个班的能力水平和他的教学设计的起点相当。这个课是教学得比较有价值。所以这个我们研究,怎么才能贴近学生?但有一点我们是可以说,我们可以通过课堂的调控,可以通过课堂临时方案的驾驭来体现。第四小点文体特点与阅读方式和情感基调有的出现了不一致的问题。比如拿朗读,有些课文可以慷慨激昂,有些课文可能是适应于思考,就是说低沉的或者说是沉思,不适于发出声音那样去朗读。文本的特点要和阅读的方式一致起来。第五小点就是有忽视整体把握课文的倾向。重局部忽视整体的把握。我们看17节课当中,有些课在初读之后没有很好地感知整体,没有对整体一个清楚地感知就马上往下走了。甚至是把自己老师要教的那一部分内容拿出来,这样重局部而忽视整体。大家知道我们过去的语文教学在处理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上是有很好的经验,希望大家引起重视。第六小点,就是许多环节还值得深入地推敲使得精湛。比如我们可以问一问有些环节能不能取消他,能不能换一种方式,能不能合并。所以这些都体现到我们教学设计的整体把握。
第三方面也就是阅读教学改革创新的程度还有待提高。这是我们对阅读教学改革创新的程度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尽管大连的会议指出了,我们这次评课的重点就是看创新,但是我们仍然看到在课堂上使大家眼前一亮的课不多。我们说教会阅读这个课题涉及到的命题在阅读教学中是非常多的。比如如何认识文本,如何认识阅读,如何认识不同文体的阅读方式,如何认识儿童的阅读过程,如何对教材的取舍,如何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都需要进行新的研究,新的突破。像中高年级特别是高年级有些的课文很长,在一节课里,我们又要初读,又要精读,深读。我们怎么进行取舍,这也需要我们从理论到实践里有一个新的认识。
最后第四方面就是教师的强势问题仍未根本解决。第一在朗读教学,老师强势。非得指导读到跟那播音员的水平,朗诵家的水平,我们认为不恰当,不合理。第二教学中老师牵的痕迹比较重,因为为了要出自己心中的答案。有的专家风趣地说这一堂课不是在让学生感悟课文,而是在让学生感悟老师的感悟。我觉得这句话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所以感悟不到老师感悟到的,就频频问,问一个两个问到第五个终于问出来。第三个小点老师爱说前半句,学生接后半句。让学生接出自己心中那词。这种语言训练,这种阅读方法的教学,我们认为是要纠正。应该是你设计的问题有利于孩子通过自己的思维说一段话,说一连贯的话。而不是老师说前半句学生说后半句,这种倾向要纠正。第四小点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上。这一次的课堂上,老师和学生的交流比较多,生生互动,小组的交流明显减少,值得大家引起重视和思考。
第五篇:第八届全国中学物理青年教师教学大赛有感
第八届全国中学物理青年教师教学大赛
有感
第八届全国中学物理青年教师教学大赛在津举行,今天是第二天,有幸观摩了八届大赛课,受益非浅。
引入意义深刻:
1、天津是周恩来总理读过书的地方,他有一句名言:为中华的崛
起而读书!……
2、佛罗伦萨之谜引入托里拆利试验(托里拆利是伽利略的学
生)……
3、盲人残奥会主题曲及其独白……意义更深刻
4、魔术水壶(良心壶):利用两种液体,两个小孔……
自制教具突破难点:
1、自制水透镜:通过注水和抽水改变水透镜的弯曲程度从而改变
了水透镜的焦距。
2、自制弹簧秤测力计:用泡沫可以保持最大刻度,解决了测大气压力时,瞬间读数时不准确的弊病。
3、自制抽水机:利用针管自制
亮点回顾:
1、自拍试验过程解决不宜课上演示的实验。
2、自带相机,当场拍下学生实验当堂展示,具有说服力。
3、利用覆杯实验拓展托里拆利试验。
4、利用塑料袋收集浸在液体里物体排开的液体,用弹簧秤称出排开液体的所受的重力,与浮力相比,就能轻而易举的得出浮力等于物理
排开液体所受到的重力。
……
从这几节课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每位教师不仅是在用心来授课,更是用脑来教课,每一节课都倾注了老师很大的心血。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精心的准备,用心的思索,耐心的讲解,达到会心的微笑。每一
节课都有一定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