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探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性的策略
浅探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性的策略
作 者:潘宝石 单 位:安徽省蚌埠五中 摘要:课堂教学是我们教学的基本形式,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基本前提条件。在教学活动中,只有合理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可见,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掌握更多的信息技术知识以适应社会的需要、自身发展的需要,是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刻不容缓的任务。但有效的教学策略,还需要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实践、总结、完善和创新。关键词: 信息技术 课堂教学 有效性
在科技高度发达、互联网高度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们的衣食住行已经离不开信息技术。如果你能熟练地使用信息技术,能更充分、有效、快捷地利用各种各样的信息资源,你就可以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占据优势。对于我们来说,课堂教学是我们教学的基本形式,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基本前提条件。因此,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能掌握更多的信息技术知识来促进自身的发展,适应社会的需要,是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刻不容缓的任务。
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教学?教学论专家余文森教授作过很通俗的解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学业上有收获,懂了、会了,产生兴趣了,问题就是这么简单明了。
下面本人结合自身学科特点和自已的教学实践,就提高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教学谈几点看法
一、把握学生水平差异,做好学情分析工作
每个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能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由于学生的层次不同,水平差异很大,教学活动开展起来常常事倍功半。我校学生的组成有其特殊性,市区的学生在小学和初中已经学过多年的信息技术课,有了一定的基础。而从郊区招来的学生,原来学校在软硬件方面的条件不足,有的上了高中才刚刚接触信息技术这门课。这样的话,学生的层次差异就显得特别大。为了尽量避免学习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学习条件差的学生“吃不了”,也为了使以后的教学能顺利、高效地进行,我在开学第一周,就让每位学生填写信息技术调查表,充分地了解一下所有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和操作水平。根据学生的操作水平来安排他们的上机座位,让信息技术水平好的学生和水平较弱的学生坐在一起,这样做能让优秀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对水平弱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帮助。实践后,我发现,这种小组合作学习法是一种不错的方法,它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帮扶,形成了一种学的好的带学的不太好的学习氛围和模式,有效地解决了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教学问题。
二、加强课堂教学管理,保障教学顺利进行
良好的课堂纪律是顺利开展教学活动的前提,也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保证。信息技术课有其独特性,大部分教学需要在计算机房完成,计算机以及互联网的诱惑常常让学生分散了学习的注意力。有些学生常常控制不了自己,在上课时玩游戏、上网聊天,对老师的教学内容根本不听。有些学生则不带课本,我们知道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中,很大一部分是需要按照操作步骤动手操作的,而这些操作步骤往往就在课本上,没有了课本就犹如上了战场没有了武器。
为了保障教学的顺利进行,在实际教学中通过不断的实践、摸索我主要采取了以下一些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在讲解操作步骤的过程中,利用电子教室等软件控制学生的机器,让学生仔细观看演示的步骤,这样增加了学生的直观感受。在给学生练习或者布置任务后,解除对学生机器的控制,让学生来完成相应的任务。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我增加巡视的时间,一方面能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另一方面对于玩游戏、上网的同学及时制止。
2、允许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前提下,适当的玩一些小游戏、上网浏览网页、查找资料等。这样也能激励学生比较快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3、对于不带课本的同学,不仅督促他们必须完成本节课老师布置的任务,下节课还要专门检查他们带课本的情况。
三、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深入领悟课堂教学
新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中不仅涉及到课堂上知识的传递,技能的形成,而且关系到课堂教学思想、教学情感、教学态度等诸多方面。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直是我们在实践中努力探索的。新课改的理念要求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深入领悟课堂教学。
我们要改变传统的、缺乏学生的主动参与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示,学生模仿操作的单一教学模式;改变传统教学中过度依赖师生单向交往方式的状况,积极实施师生双向交往、生生多向交往的方式。不断呈现出兴趣性、自主性、探究性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广阔的参与空间,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一定的培养。教师也要从课堂领导者这一单一角色向多重角色(领导者、组织者、鼓励者、建议者等)的转换,营造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课堂教学应有张有驰,使学生精神振奋,思维集中,同时要把教学的重点从“教”转移到“学”上,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地启发、引导,使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让他们把教师的鼓励和肯定变成他们不断学习、探索、创新的动力。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信息技术的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信息技术活动经验。
四、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
一位著名的教育家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 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因而,在学习新学期之初,我就注意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树立他们在“玩中学”的观念。在讲解photoshop中的“磁性套索”工具时,我以网络上传播较广泛的“小胖恶搞”图片为例。课前找到几副换了小胖脸的恶搞图片(如恶搞“蒙娜丽莎”图片等),上课时刚引入就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好奇,都迫不及待地要学习这个改头换面的“武器”,做好了学好本课内容的第一步。在教学过程中,我常常选择学生他们那个年龄段关心的话题、关心的信息,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入部分或者是作为需要布置某个任务的其中一个部分。这样常常能充分的提高本节课的教学有效性。
五、巧用比喻,化难为易
我们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中有一部分知识是很抽象的,为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化抽象难懂的为形象易理解的,我在教学中常常采用做比喻的方法。采用了做比喻的方法,我常常可以将难懂深奥的知识点用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实例或经验,来将难懂的知识形象化,这样就将知识点讲得更通俗易懂,学生理解更容易了。
例如,在讲解基础知识部分的“文件和文件夹”时,首先告诉学生文件夹中可以再放置文件和文件夹,但是文件只是一个单独的个体,里面就不能再放置文件或文件夹了。我先把学生的书包比作文件夹,大家都知道书包里面可以放的东西有课本、作业本、笔袋、文具盒等。那么这里面的笔袋、文具盒又可以比作是小文件夹,因为它们的里面又可以放置各种笔、直尺、修正带等等。而课本、作业本等是单独的个体里面不能再放其它的了,它们就可比作文件。
这种运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对问题进行分解说明的方法,学生理解起来要容易很多,还能加深印象、便于记忆。这种巧用比喻、化难为易的教学方法,被我运用到许多教学内容中,屡试不爽,常常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六、建好帮助系统,提高帮助效率
我们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大部分的时间是以学生的动手操作为主。学生可能遇到许多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的简单、有的复杂,有的是个别的、有的是共性的。如果没有很好的帮助系统,老师即使有三头六臂也不能在课内一一解决好每个学生的问题。我们要提高课堂的有效性,高效地上好每节课,就要提高帮助的效率,建立好帮助的系统。
现行的信息技术教材课程内容涉及的面非常广、难度也大。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以下三种帮助系统:
1、当学生遇到问题时,首先应该想到的是他的同伴、同桌,先向他寻求帮助。我在课前已经根据学生的操作水平来安排了他们的上机座位,让信息技术水平好的学生和水平较弱的学生坐在一起,这样做能让优秀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对水平弱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帮助。
2、我还在课前运用屏幕捕捉软件制作好演示型课件,分发到学生机器,这样不会操作的学生可以自主学习,这样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也将教师从简单问题的询问中解放出来,可以分身去解决学生遇到的复杂问题。
3、当一些学生遇到的问题,周围同学都解决不了时,他就直接请教老师。当许多学生问到一些共性的问题时,这时也需要老师做统一的演示讲解了。
另外,如果时间允许的话,还可以做一下帮助性的网页,来帮助学生学习,更好地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有效性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而组织实施的活动。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有效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不仅能体现教师有效组织课堂教与学的活动,而且也能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也能促进学生的发展。要想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还需要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积累经验。
参考书目:
[1]吕炳君,何兰艺.《有效教学 和谐课堂》.光明日报出版社
[2]彭立.《有效教学—信息化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二篇:高中语文有效课堂策略浅探
高中语文有效课堂策略浅探
攀枝花市西区第十二中学校
杨帆
内容摘要:当前课堂教学中有效性的缺失严重抑制了课堂教学功能的整体实现。追求“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发展已成为课改的热点问题。文章重点探讨了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当今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倍受人们关注,语文已成为众矢之的。作为身在语文教学一线的教师应冷静思考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所谓“有效”可以从两个维度上来界定,一是效能与效率,着眼效能,提高效率;二是效果与效益,注重效果,追求效益。“有效”是效能、效率、效果和效益的综合体现。
新课程提出了一个重要理念:鼓励学生对文本的自主理解、自我解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这无疑为传统的语文教学注入了一股求新、求活的清泉,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然而,在新课标的实施过程中,有的教师却主动放弃了自身的主导地位,把课堂完全交给了学生,似乎“读书找难点——合作解疑惑”的“讨论课”方彰显其对课程改革的真正践行。似乎一堂好的语文课就以教师讲的“少”和学生讨论的时间“长”和“热烈程度”作为评价的主要标准。难道这就是新课改的主要精神吗?我们不妨再重新解读《课标》吧。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可见,新课程所倡导的师生合作方式,不是让教师退而做课堂的旁观者,而更应以学习上的激励者、教学上的对话者角色进行课堂点拨和调控。“在动态生成的课堂中,教师不能忘记自己是‘师生平等对话的首席’,而必须确保对文本衍义的主线明晰,决不能让语文课堂衍变成自由沙龙,否则教学目标与教学意义也就从根本上被消解了。”①
因此,从这一意义上说: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需要语文教师在解决“教什么”、“怎么教”和“教得如何”的问题上反复斟酌、精心设计。
一、找准基点
(即“教什么”)
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都是死抓教材和教参不放,对教材毕恭毕敬,对教参唯唯诺诺,以致语文课堂教学普遍存在内容过“全”的现象,40分钟的一节课,从课文的正音正字开始,涉及段落划分、内容分析、中心提炼、写作特色归纳等等,面面俱到,俨然一桌“满汉全席”,教师的“苦口婆心”越发引起学生的反感和抵触情绪。其实,教师对文本教参应作出适当的“裁剪”,取舍之间、增删与否,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作出相宜的安排,切忌盲目照搬学科专家的方案、或优秀的教案,而忽视特定的教学情境和活生生的“人”。因此,组织语文课堂教学,总得有个“抓手”,找准“基点”才行。抓住什么,找准什么才能突出教学过程的有效性,一篇课文可以学习、把握、挖掘的要素有很多,但总要找准一个明确的目标。勿庸置疑,许多教师备课很认真,在上课时也严格遵循教参上的教学目标去实施自己的教学设想,领着学生一项一项地去完成每一项目标,结果是目标有了,过程有了,学生却丢了。我觉得:为目标而目标,围绕的只是课本,面对具体的人而设定目标,才能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无论是哪一堂课,都应有属于自己的教学目标,它应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根据课堂的知识反馈去设立和修正。
在学习《琵琶行》时,小序中“铮铮然有京都声”中的“京都”二字,对解 读白居易的人生际遇、人生感慨,同琵琶女的天涯沦落之恨,互为慰藉之情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由此放射出去的问题“点”更直接与主旨关联:“京都长安对白居易来说意味着什么?有着京都之声的琵琶乐曲对白居易来说为何如此动人心扉?”“何以最终引至‘江州司马青衫湿’”?因此,一节课的基点,就是我们开展课堂教学的一个着力点,也是激活学生思维的触发点。教学目标的拟定,应该是细化的,可具操作的,有实效性的。
二、设计亮点(即“怎么教”)
“亮点”的营造将带动整个课堂,对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导向,使课堂教学的境界升华。“亮点”可以是先行“预设”的,也可以是随机生成的。那么,“亮点”该何时带出,又该设置在什么环节?这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师的智慧和意识。
1、驾驭全局处设亮点
学生在阅读文本时,由于知识的限制与经验的不足,往往不知从何下手,这就需要教师结合自己对文本的深入研究,寻求学生兴趣与课堂深度的契合点,为学生提供一些思维的激发点,预设一个或多个“亮点”——即学生最感兴趣而又同文章重、难点有着紧密联系的问题。尽量使问题提得巧,问得新,产生“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的良好效果。在教学设计时,要善于抓住一个关键句、一个场景、一个细节等,由其贯穿全课,如教《变形记》可抓住“变形”二字,从而带出对“人物形象的变形、社会心理的变形、艺术手法的变形”这三个层面的理解。教《宝玉挨打》可以从“宝玉挨打事件上集中反映了哪几种矛盾冲突?”为突破口,拎起全文。再如司马迁的《报任安书》确是一篇情辞慷慨的至情文字,文中表达其发愤著书观的一段文字就是一个重要的“亮点”,我尝试以此“亮点”贯穿听说读写训练的全过程:一是让学生熟读成诵,积累语言精华;二作思维迁移:有许多封建文人在屡遭贬官后创造了流传千古的文学名著,许多文人在官场站得很低时,在文场就站得很高,对于这种“贬官文化”现象,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写作短评,并将探究学习的结果整理成历史人物故事,在课前进行三分钟演讲;三是写作视角的延伸:让学生思考这些事例在作文中至少可论证哪些观点,凡此总总设疑,找准切入点,教师只要抓住课文的“亮点”,进行多角度发散思考研讨,点到即止地抛给学生一条条的“钥匙”,就能让学生在求知索道上轻松地开启了“知识的大门”,这种方法远远要比教师包揽一切的整堂翻译要生动得多。
2、导课时设亮点
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学生的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他们对形象的、生动的、具体的事物感兴趣,而对一些抽象的、概念的东西不愿接受。教学中如何顺应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呢?如何使学生的心理从上课依始就有效地定格于课堂?我认为导课时设亮点不失为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情趣的重要手段。例如在导入《陈情表》一课时,我注意以疑促思:李密作为亡国之臣,多次拒绝应召,除了因“孝顺祖母,暂不出仕”之外,还要对侍奉晋武帝的顾忌或是对前朝的忠心,那么这番“衷情、孝情、忠情”他该如何“表白”呢?开讲作为教学过程的一个环节,确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妙。正如特级语文教师于漪所说:“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由此可见能否精心设计教学的“突破口”——在导课时设亮点,是奠定课堂教学成功基础的关键。我们要在瞄准教材的重点、难点的情况下,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教学内容灵活设计、巧妙运用,也只有这样,才能“第一锤”就敲在学生的 心灵上,迸发出迷人的智慧火花。
3、打破课堂困局时设亮点
例如在讲授《宝玉挨打》时,我本怀着一股教学的激情想与学生交流一下对《红楼梦》的阅读心得,没想到反应者寥寥,这是教者“预设”所未及的,我也正懊恼自己忽略了学生的基础和知识储备情况,如果按既定的教案“照本宣科”,势必“冷场”。我决定改变一下教法,在黑板上写下一个问题:作为老祖宗眼里的“命根子”,宝玉为什么会挨打呢?学生对此也只是懒洋洋地看着课本。更有甚者是有几个“捣蛋鬼”故意“找茬”:老师,金钏是谁?她为何“含羞赌气自尽”?她跟宝玉有什么关系?我一阵欣喜:有问题就有“戏”了,面对其他人同样疑惑的眼光,我灵机一动,又写下了第二个问题:有人说《红楼梦》有一种非常“经济”的写法,就是经常借一个事件,把很多人卷进来,再“逼迫”每个人出来一一表态,从而让其相互烘托与对比来凸现人物性格。那宝玉这次挨打事件,都把哪些人卷了进来?问题一出,同学们果然来了精神,课堂上探究的气氛开始形成了。教材拟定的学习重点“小说的情节和人物性格”等,不攻自破。语文教学过程的动态性决定了教学本身是充满着“变量”的,教学过程中的种种“突变”是无法“设计”的,而这样的“突变”又往往是课堂教学的“亮点”所在。正如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叶澜教授所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信息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 教师不能过分重视预设性目标而忽视生成性目标,过分重视既定任务的完成而忽视对学生的适时引导,只有力图唤起学生的思考意识,才能使其积极参与而成为课堂的主人。
4、质疑探究、争议处设亮点
我们在教学中往往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有些问题并非都是教师预先设定的,有的是师生互动中,教师及时把握、整合学生的观点而临时生成的,这时,教师能否依据文本的中心,适时引导尤为重要。例如在学习《阿Q正传》时,当问到学生对阿Q的“精神胜利法”有何评价和体会时,却会出现这样的场面:一方持欣赏的态度,一方对此却嗤之以鼻。对此,如果任由学生争论得“不亦乐乎”,那只会让讨论变成“打嘴仗”的肤浅的“热闹”,教师就要取得教学的主动权,主动亮出这样的问题:鲁迅创作《阿Q正传》的意图和初衷是什么?如果今天给“精神胜利法”作新的诠释,它将会有什么内涵?问题解决的过程也是反复回扣文本、品味语言、领悟内涵、感受情感的过程,“问题”的“亮出”具有导学、促思的作用,也不断驱动着课堂教学的展开。又例如学习李白的《将进酒》,在学生领略“酒仙”的豪放与不羁的同时,我抛出了这样的一道题:嗜酒反映着李白的失意人生,联系李白的人生经历,分析他为何会与“酒”结下不解之缘?同学们个个跃跃欲试,各抒己见:有仕途失意说,有内心平衡说,有自我麻痹说,一时谁也说服不了谁,在质疑探究、争议不一时,教师不能避重就轻或匆匆带过,也不能任其发展而不作引导。亮点探究的最终指向应是对学生人生观的正确引导:我们该如何正确看待李白的嗜酒如命的放浪行为?
三、挖掘拓展点(即“教得如何”的效果巩固)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并积极创设探究的学习环境——挖掘课文的拓展点。拓展教学是巩固学生知识、帮助理解教学内容、活跃学生思维的有效手段,恰到好处的课堂拓展与延伸,就如一支乐曲回味无穷的尾音,常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课堂上的亮点。但不能纯粹为拓展而拓展,紧扣文本还是第一要义。
语文课堂是灵性的课堂,因为它承载了几千年的文化熏陶。因此,如何延展教学文本,把文本放置于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将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因为在我们的脚下,有一条滋养了这个民族几千年的文化长河: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夸父在烈日下奔走,精卫鸟在蓝天里歌唱;嶙嶙魏晋风骨,巍巍盛唐气象;苏东坡月下把酒,声声向苍天发问;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夜夜梦里点灯„„语文教师就应该和学生一起漫步这历史和文化的长河,和学生一起沿着历史长河古道逆流而上,拾一块女娲补天的彩石,借一弯汉宫的冷月,摘一支渭城朝雨中的柳枝,带领学生走上精神和文化之旅,将语文课堂放置在古老的文化长河中,即使是枯燥的文本,也会变得灵动起来。这样,教师教起来可以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学生学起来可以举一反三,集思广益。而且广度成就高度,学生在文化之旅和文学殿堂中可以自由的翱翔,释放心理能量,激发心灵畅游,变得“腹有诗书气自华”。
例如在讲授爱国主义主题的作品时,可以将其置于儒家思想的光环下,从理想主义、集体意识、济世救民等精神品格中抽取出“忧国忧民”这一精髓。从屈原的“虽九死其犹未悔”到杜甫的“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再到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等中发掘其历史渊源。这样,一部爱国主义文化史就源源不断地流淌在课堂上。
又如在讲授戏剧单元时,结合本地和当代学生实际,大力拓展文本,弘扬传统文化。针对当前学生普遍对戏剧知识的低认识、低兴趣的实际,认真设计活动课。一方面举办传统戏剧知识讲座,让学生大致了解祖国传统戏剧常识及其艺术魅力,同时精选一批经典的京剧、黄梅戏、川剧等让学生欣赏,激发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结合课堂教学,开展“我编”“我演”“我评”的综合性教学,让学生自己编剧,自己表演、自任评委,如通过要求学生将老舍的《茶馆》某段改为四川方言版,并当堂表演,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四川方言那极具表现力的文化魅力。同时,还要求学生编演了《守财奴》《药》《套中人》等剧目,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以致用,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充分发挥其想像力和创造力,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广泛的拓展文本,以文化充实课堂,我们的课堂便不会再沉闷,不会再枯燥,而是精彩纷呈,活色生香,特色彰显。
总之。新课程背景下课堂的有效教学既是一种理念, 又是一种策略, 充满挑战, 呼唤智慧。如何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设计自己个性化的教学, 创造独特的教学风格, 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努力追求的!参考文献: ①注:转引自陈琳老师的《用思考垂钓思想》(《语文教学通讯 高中刊》2005年第二期)
第三篇:提高师范钢琴课堂教学有效性浅探
在师范钢琴课堂教学中,教师合理创设课题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 学习钢琴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材 内容,加深印象,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唤醒学生的认知系统、拓展思维,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一般来说,教师的演奏或制作多媒体课件、播放作品cd、dvd等,让学生以一种欣赏状态进入“认知准备”阶段,这时教师精彩的范奏,会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和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认知加工的积极性和效率。在教师的示范中,学生感受到曲目好听,非常想学,但有些技术内容不知如何弹奏,体会到一定的难度;这时教师因势利导,分析、阐述、示范作品的新技术内容,突出重点、难点的讲解,并指导学生试奏,使学生对新课题有“形象化”的认识,达到初步感性加工的目的,让学生心理上处于“愤”“悱”的状态,从而点燃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导火索。启发式教学,欣赏法、讨论法、练习法是师范钢琴课堂情境教学中常用的具体教学 方法。
3.任务驱动
“任务驱动”是师范钢琴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这种教学方法体现了学生主体教学思想,也是建构主义 理论 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 应用。在学习到某一阶段,教师通过巧妙设计,将教学内容蕴含于任务中,要求学生在一定期限内完成。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要进行分析、讨论,明确它涉及哪些知识,需要解决哪些 问题。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主动应用,在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过程中,找出完成任务的方法,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实现意义的建构。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学到新知识,习得新技能。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有利于 发展 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创造能力。
在师范钢琴教学中,具体可运用实践法、实习法让学生将已学习掌握的知识、技能,通过演出实践、伴奏实践、教学实践进行 总结、检验。经常的实践、实习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况,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教学的更有效性,同时对于学生来说,不断地实践、实习还是训练、提高良好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
三、有效的教学评价和教学反思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保证
基础 教育 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评价理念,强调建立完善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和促进教学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要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发展。同时对教师的评价要打破传统的以学生成绩论工作业绩的认识,建立促进教师道德发展,促进教师专业能力以及教学交流和反思能力提高的多元化评价指标。
师范钢琴课堂教学评价主要指对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与结果作出的系列的价值判断。评价贯穿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而不仅仅在教学活动之后。它改变以往只用 考试 成绩这“一把尺子”或教师的“一言堂”去评价的模式。可以用学生自我评价、群体评价、教师点评等方式进行。教师在课堂上通过与学生对话、沟通,运用激励性的语言点评,能诱发、激活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产生行为的推动力,激励学生有效地实现目标。学生自我评价能使学生对自己课上和练琴过程的方法、态度、效果等进行自我反思。同学互评不仅能充分体现评价的民主性,营造和谐、团结的评价氛围,还可培养学生的鉴别能力、合作学习的精神和竞争意识,又能培养学生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特别是听取批评意见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诚恳对待学习同伴的品质,达到相互交流和激励的目的,这也是新课程倡导的评价方式之一。总之,通过这些有效的评价方式能帮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学习他人的长处,拓展自己的思路,取长补短,在较短的时间内进一步提高自己,获得更有效的发展。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保证不仅仅包含对学生的有效评价,还应包含对教师教学的评价。苏格拉底说过:没有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生活。有效反思是有效教学的保证,同时寄寓着教师职业的人生价值。有效教学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过有效的反思来实现的。教师通过反思来调整教学,学生通过反思来调整学习,并强调“思”与“练”的结合,通过补救性的训练来解决存在的问题,从而落实教学目标,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笔者通过多年的师范钢琴教学实践,认为教师对钢琴教学的反思,可从“教什么?怎么教?学会没有?我的教学有效吗?为什么教学效益不高?怎样做可以进一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等一系列问题来着手。同时对反思的结果要及时处理,还要积极吸取别人的教学经验,博采众长,以达到反思的目的,才能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最终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第四篇:浅议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性教学的策略
浅议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性教学的策略
浅议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性教学的策略
[前言]
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主题是实现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摘要]
时代呼唤创新人才,我们的教育更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新课程改革的十年里,课堂教学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推进,改革的核心是有效教学,有效教学要促进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同时也要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我们应该在新课程理念的正确指导下,科学、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使课堂教学过程真正成为教师与学生之间有机的互动过程,真正成为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教学活动的过程,真正成为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
近年来,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信息技术课程改革,无论从实践还是理论研究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随着课堂教学的深入,人们关注的重心转移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有效教学是什么样的教学?有效教学的核心内涵是什么?如果衡量教学的的有效性?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如何实现有效性教学?是我们值得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信息技术 有效教学 课程改革
为了落实自治区教育厅2012年教师继续教育全员岗位培训有关精神,我参加了教育厅组织的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培训。培训的内容是《有效教学的实践与反思》。教育厅杨宏轩老师通过讲授、案例分析、合作交流等不同形式进行培训,让我感受很深。也使我回来后在思索一个问题,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效教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怎样进行有效教学?
一、有效教学的内涵及特征
余文森教授的《有效教学的实践与反思》中指出,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的教学。总体来说包括三个方面:教学有效果、教学有效益、教学有效率。
有效教学的特征
有效教学的落脚点是学生的学习,学生的发展是衡量有效教学的唯一标准,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是有效教学的出发点和基础。
二、创设生动有效情景导入新课是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策略之一
一节成功的好课是从引人入胜的精彩导入开始的。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运用一定的教学策略,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是决定一节课上的成功与否,同时也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和学习欲望。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上信息技术课比上网玩游戏、聊天更有趣更有意义。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是认知的参与,更需要情感的投入,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刺激学生感官,使学生身临其境,集中注意力,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把学生引入学习的殿堂。创设情境,使学生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是激发学生兴趣,萌发求知欲望,启动认知的有力措施。我在参加自治区继续教育培训中,曾看到这样一个案例《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这位教师是这样设计导入新课的:
这位教师的导入新课是以“甘肃校车交通事故为案例”进行导入新课的。刚开始一看,这位老师导入新课题材选用如今最为关注的热点问题,而且是与学生有切身利益的话题进行引课,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仔细一看,“校车事故”是一个深重的话题,学生刚一上课,就看到自己不愿意看到的事实,听到这么深重的话题,学生还能有学习的兴趣吗,而且这个话题与本节课的授课内容又能有多少联系呢?
教学中的情景创设可以有很多种方法,例如:故事情景创设法、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景法、温故知新创设情景法、创设问题情景法等等。信息技术课有它的特殊性,一般情况下教师都重视操作技能的训练,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较低,所以我提倡应用创设问题情景法,可以鼓励学生多思考多说话。教师有意识地层层设置一些递进式的问题,在课堂上不断地随机抽问学生,并根据回答情况不断追问,及时捕捉有利的生成性问题加以设问,就能使学生表达出来。这样,也迫使学生思考、探究。
三、有效指导是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之二 信息技术课有它的特殊性,动手实践的时间多,我们在引导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去学习,我们要引导学生去学习,而不是讲授,不是灌,而是导。但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自学课本,让学生带着疑问去阅读,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在重点、难点上多分析多思考,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信心是根本的保证,方式是突破的法宝。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学会质疑问难的方法,做到善疑善问,激发学习热情,使其获得小疑小进、大疑大进的效果。例如:《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这个案例,本节课的重难点是“选择恰当的图表呈现数据”。我在听了好几位老师讲这节课,教学设计有新意有思路,教学环节设计的也合理。但却忽略了这个细节,没有突出重难点。而本节课这位老师,在讲授过程中,让学生翻开书本,引导学生去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诱使学生在进行了分析和思考。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分层指导、小组合作学习是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之三
学生的学习能力各有不同,所以我们在备课时就应该提前备学生,在布置任务时,把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学生合理搭配,积极探索问题,让动手操作能力强的带动手操作慢的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使得人人有兴趣,个个有所得,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步。在2011年全市优质课比赛中,小学组有一位王娟娟老师讲的《在幻灯片中插入艺术字》,学生在进行练习制作作品时,教师在班上巡视指导学生,并注意发现学生在制作作品中出现的问题。挑选代表优、良、中三个层次的作品,在适当时机在全班学生面前展示,全班同学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评价。学生根据这些反馈不断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调整修改,从而达到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效果。因为学生能力的差异,必定会有一些能力强的学生先完成作品,所以这位老师要求这些先完成作品的学生去帮助同组的未完成作品的同学。这样既可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又能发挥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协作学习是一种通过小组或团队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策略。小组协作活动中的学生可以将其在学习过程中探索、发现的信息和学习材料与小组中的其它成员共享,甚至可以同其它组或全班同学共享。在协作学习过程,学生之间为了达到小组学习目标,个体之间可以采用对话、商讨、争论等形式对问题进行充分论证,来提高学习效率。
现在我们见到的很多课堂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往往流于形式,效率不高,出现了走过场的现象。教师在课堂上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任务一布置,就不在管了,小组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动手操作的总是那几个同学,不爱动手的依赖性强的永远都当旁观者。如何让学生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首先,要教给学生合作方法,促进小组合作学习。当学生体会到合作的必要性后,可能会在需要合作的情景中自发地表现出合作行为,可是往往却不知如何去合作。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教给学生合作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习惯,指导学生逐步学会怎样进行合作。
首先课前备学生,课中让学生学会分工与协作是合作学习效率提高的先决条件。教师要进行科学分组,以4-6人为一组,将同一班级的学生按成绩、能力、性格诸方面的差异组建成若干个优化的合作学习小组,并让学生推选成绩较好、乐于助人、具有一定的合作意识、口头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小组长。接着,让小组长组织小组成员给自己的小组起名字,激发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兴趣,鼓励学生勇于承担任务,既要积极完成自己的任务,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教师在指导合作时,还要注意观察,尽可能给每一个学生参与合作的机会。特别是对那些在班级或小组中较少发言和胆小内向的同学,应当多加鼓励和支持,使他们有信心参加到合作活动中来,积极参与,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见,能用自己的语言规范地、流利地发表见解。
“小组合作学习”既有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又有利于张扬学生的个性。教学中,要努力为学生创造条件,努力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空间,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和自主创新精神,促使学生持续健康地发展。
综上所述,兴趣、创新、实践、合作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体现的基础,只有转变观念,积极探索,才能真正体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第五篇:提高课堂讨论有效性的策略
提高课堂讨论有效性的策略
陡子峪明德小学:王金山
小组讨论学习是一种以小组为形式的合作学习,是一种多向信息交流活动,是探究式科学学习中不可缺少的组织形式和教学策略。在课堂内进行有效的小组讨论学习,能引导和推动科学探究的过程,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科学概念及科学的思维方法,对培养学生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等起着积极的作用。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讨论的有效性,提高讨论的实效,是实现讨论学习的优势的关键。
一、精心设置不同层面的问题或情景,是保证有效讨论的前提。自主学习的课堂就是一个充满问题的课堂,课堂里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新的问题走出教室”,在解决问题中得到锻炼和成长。小组讨论是围绕各种各样的问题展开的,巧妙地设置各种层面的问题是保证讨论有效性的前提,也是评价讨论有效性的重要标准。
下面按不同的教学需要及教学目的,谈谈本人在教学中如何设置讨论问题或问题情景的一些做法及效果,从而反观讨论的有效性:
(1)在学生自学之前,可设置一些有争议的问题或情景,让学生略做讨论,各抒己见,带着多层次的问题和疑惑,投入到下一步的探究中。
(2)对一些容易被忽略的关键问题,可适时设置问题引起学生的关注和思考,培养他们细密严谨的科学精神。
(3)设置一些发散性的问题,让学生举一反三,集思广益,触类旁通,有利于学生在不断的互相其启迪中加进自己的思考,使学生对科学的规律及概念理解更全面、更深刻。
(4)在进行小结归纳时,设置一些对比性或归纳性的问题,有助学生更好地区分相似或相关的概念、总结实验规律和本质,培养学生尊重证据的科学素养,提高学生的分析推理的能力。
(5)对一些比较抽象、难度大或学生日常了解甚少的知识,巧妙地设置一些有趣味的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的学习的热情、活跃学生的学习情绪,让学生摆脱枯燥的记忆活动,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
二、良好的讨论习惯是实现有效讨论的有力保障。
良好的讨论习惯要从低年级就开始抓,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低年级的学生尤其喜欢一起讨论学习,却往往不能合作学习,更难以有效地开展讨论学习,他们在小组讨论中容易忘记了对自我的约束、放-1-
任自流;又或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喜欢做“主角”;又或讨论中观点缺乏科学的根据;又或讨论过程中容易“跑题”;另外,部分同学怀着 “听众”的心态参与活动等,所有的这些都会影响讨论学习的优势的发挥。针对这些情况,我在教学中实施了一些小策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小组讨论活动的意义,尽快地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小组讨论习惯,为提高讨论质量建筑一个有力保障。
(1)首先要树立学生的时间意识,使教学过程保持一定的紧凑性。
刚开始接触小组讨论的同学(如三年级的同学)容易进入到一种放松的学习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教学进程会出现滞后,影响教学的质量。这时,教师需要帮助学生调整好对待小组学习的心态,帮助学生理解讨论学习的意义,要做到这一点,可先让他们明确讨论活动的时间约束,让他们意识到这一活动的紧凑性,意识到这是教学活动的一个环节,而非自由和放松。
我是这样处理这一问题的:在小组活动前明确提出讨论的时限是多少,可在讨论前口头说明或者在讨论的记录表上注明,根据情况,讨论活动一般以3-8分钟为宜。另外,本人还通过比赛的形式增加学生对讨论时间的认识和重视。如让小组间的同学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发掘出最多的宝藏”,给学生一种要抓紧时间讨论的心理暗示,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带着任务进入到讨论的,摆脱了刚开始较易形成的那种随心所欲、不受约束的学习状态,这是首先让要学生明确的、也是最基本的讨论习惯。
(2)帮助学生不断形成的良好讨论习惯。
良好的讨论习惯需在活动中不断形成和巩固。如我在学生刚接触信息课的时候,就请几位小演员分成两组,表演关于讨论礼仪的情景剧,然后学生评评哪个是“明星小组”?他们在讨论中有哪些礼仪值得我们学习?在小组讨论中哪些行为不可取?为什么?你们想成为“明星小组”吗?说一说你们小组要怎么做?这个活动能帮助学生初步认识良好的讨论习惯及其重要性。另外,我要求学生把小组讨论的礼仪记录在书本的第一页,时时提醒自己在活动中遵守这些共同制定的礼仪,并让这些礼仪最终成为一种习惯。我还鼓励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这些讨论礼仪,要是哪个小组提出的讨论礼仪通过了班级的“审核”,这个小组将会得到适当的加分、表扬或者奖励,而这条礼仪也将被增加到讨论礼仪的条例里。
(3)引用生动活泼的讨论礼仪,让学生乐于接受、易于理解。中低年级的同学对说教式的条例都不感冒,常常对它们“视而不见”,要让学生易于、乐于接受这些条例,就得让这些条例接近他们的思想,用他们的语言跟他们沟通,用活泼生动、具有童趣的礼仪条例代替说教式的规定,让学生在实施、培养这些礼仪时容易理解和接受,并为他们营造一种快乐轻松的氛围。
为了培养不同的讨论习惯,我是这样跟学生沟通的。例如:①为了发挥小组成员积极性,保证小组成员的参与度,我们制定了这样一个礼仪:每一个小组都有一棵“智慧之树”,小组的每一位成员都要发挥自己的智慧给“树木”浇水,这样才能让自己小组的“智慧之树”长得更高;②为了控制学生讨论时的音量,避免讨论声音越卷越大的现象,我们又制定了这样一个礼仪:为了避免“交流信号的互相干扰”,小组成员讨论时的音量在小组范围内听到就可以了;③为了避免小组发言时的“交通阻塞”,我们规定小组内一次只能有一位成员发言;④我们要做一位文明的“小律师”,遇到不同的意见,要以“科学之理”服人等等。这些礼仪让学生感到非常有趣,都努力争当明星小组。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我还用简笔画的形式来表达这些礼仪,以便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随时提醒,提高效率。如用“喇叭”符号来表示控制讨论音量的问题;用“嘴巴”来表示每个同学都要积极参与发言的问题;用“博士帽”来表示讨论时要运用科学的道理,不能强词夺理等。在课堂上,我认真观察和倾听学生的讨论,发现有需要提醒的地方,我灵活地把符号画在黑板上以示全班或用卡片出示给某小组,及时打击一些不良习惯的苗头,操作简单方便,节省了课堂的时间,还不会打断其他同学正常的讨论活动,另外,这些礼仪和做法还可以延伸到讨论活动以外的教学、实验当中,非常实用,效果也很不错。
三、创建二次交流的平台,强化和提升讨论的质量。
在小组讨论后进行组间的二次交流对促进小组讨论的质量有明
显的帮助。组间的二次交流是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的,可作为讨论后的总结或二次讨论,也是展现小组成果的舞台,它能提高小组成员的凝聚力,促进组间的竞争和学习;它还能展现不同小组的学习风貌,利
于组间的取长补短,利于发挥模范小组的示范作用,利于提高学生讨论的热情、思维能力的提高,而这些最终使得讨论的质量得到强化和提升。
(1)如小组讨论结束后,不同小组讨论的结果会有较大区别,甚至会出现相反的结论。这时,可组织一场小型“辩论”会,正反方各选出代表的小组,以组间辩论的形式再次展开讨论。根据情况,正反方可请1-2个小组作为代表,其他同学可做评委,老师作为总裁判,看哪个代表组的理由更充分的理由,能够讲服对方及其他小组,最后再请所有小组举手投票,也便于老师做最后的总结。一般来说,证据、论点充足又科学的小组常常在“辩论”中获胜,而这些优秀的小组便成为了小组学习的好榜样,老师的好帮手。通过组间交流会这样的环节,学生看问题的角度会更完全面,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会更全面和科学,思维能力和科学素养也渐渐提高,而这些素养无疑能使讨论更富成效。
(2)一般情况下,小组讨论的问题是中等难度的,小组间讨论结果不会相去太远,只存在一定的区别,完全错误的观点不多,不同的小组都有各自的可取之处。有时候,一些小组的理由更全面或者更详细些、一些小组的表述更科学些、一些小组的解决方法更灵活或更可行一些等,老师此时只要请个别小组作为代表总结,或者有针对性地请两、三个小组做总结,引导学生对比和思考,达到小组间互相学习、促进和完善的目的,提高了小组讨论的质量,促进小组讨论的发展。
实践证明,精心设置的问题、良好的讨论习惯及组间的交流和
讨论对实现有效讨论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而有效讨论学习对实现学生思维的转变和优化,发展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等科学素养起着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