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分切块,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在高中政治课中的具体运用
“分切块,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在高中政治课中的具体运用
江苏省盱眙县都梁中学
李文柱
新的教育发展形势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应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创造相应条件;要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我校从2007年开始探索实施“分切块,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作为高中政治老师,近年来本人也在教学上不断探索如何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实现高中政治课堂的有效教学。
一、“分切块,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介绍
“分切块,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在高中政治课中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一)、课前阶段
1、把所受知识进行有效地“切块”
2、把全班学生进行必要地分组
3、准备好课前教学案和学生预习题
4、学生课前自主学习完成预习题
5、教师根据批改学生预习题并有针对性地进行精心备课
(二)、上课阶段
1、教师抽查重点学生、重点内容并进行强调。(10分钟)
2、根据学生作业反馈信息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10-15分钟)
3、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举一反三,迁移运用题目。(3-5分钟)
4、巩固课堂,拓展思维,学生自主完成课堂提升作业(10-15分钟)
5、布置课后作业。(1-3分钟)
二、“分切块、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实施案例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一)、目标。1.知识目标
(1)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2)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3)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2.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价值的创造与实现,使学生领悟和认识实现人生价值的正确途径,认识到劳动和奉献不仅是人的存在方式,也是人的本质和价值的实现方式,形成劳动和奉献意识,具有自觉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能力。3.态度、情感、价值目标
人的生存与发展所需要的一切条件都是社会提供的,人一生下来就具有社会性,就离不开社会,离不开他人,抛开社会和他人的纯粹的个人奋斗是不可能的。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正确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我们成功地起点。
砥砺自我是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燃起蜡烛。别总是抱怨自己没有条件,别总是在黑暗中唉声叹气,走出自我,勇敢地站出来,敢于对命运说不,勇于向命运挑战,铸就人生辉煌。
(二)、重点、难点
重点:(1)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2)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难点:(1)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2)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三)、教具准备:
教学案 多媒体设备
(四)、教学时数: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提前发放《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学案》——学生以学案为主线,教材为载体,以笔记为参考自主复习并认真完成预习题。——课代表收齐上交老师课前批改并做好记录。
(2)教师根据信息反馈卡反馈信息进行精心备课(3)本过程教师应注意的问题。
提出明确的时间要求,明确的任务要求,以提高自主学习的针对性,提高学习效率;此外处在青少年时期的学生思维具有半幼稚、半成熟的特点,思维仍具有一定的依赖性。因此要对学生自主学习进行必要的方法提示和指导。同时,注意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根据学生掌握情况进行点评。
(二)上课
1.巩固复习上节课内容,导入新课
如何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强调:要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2、新授课,教师抽查重点学生、重点内容并进行强调。(1)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解析: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2)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解析: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人的价值也只能在社会中实现,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在奉献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3)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A、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B、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C、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地理想信念,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本过程教师应注意的问题。在本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导”不是“讲”,老师要把难点重点和易错点点拨到位,是有针对性的导学,是帮助学生释疑。不能不分重点,面面俱到。学生的任务是“学”不是片面地“听”,是通过教师的巧妙引导,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3.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举一反三,迁移运用题目。
注意本环节主要是通过强化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来复习旧知识,巩固新知识。
4、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讨论教材104页和105页两个阅读材料思考题。(10-15分钟)讨论过程中教师进行点拨、归纳和总结。
本环节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和合作学习的时间,要善于及时鼓励和评价
5、课堂巩固练习(略)。
本环节课堂巩固作业不在于多,而在于“精”,教师一定要精选习题,以达到有效巩固的目的。
6、布置课后作业,拓展思维,教师课堂总结。
三、“分切块、自主探究” 教学模式的心得体会
1.通过近年来“分切块、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教学实验,本人深切地认识到在新的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原来那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不仅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还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作为老师尤其是政治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充分尊重学生的主动性、个性和创造性,必须努力帮助学生克服思维上的主观性和片面性,激发学生潜能,引导学生健康发展。2.通过研究本人发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要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开始,从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着手,需要教师、学生长期坚持实践,共同努力。
3.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素养,更新教育观念,要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转移出来,真正成为学生学习促进者、指导者,成为新课程内容的研究者和挖掘者。教师应热爱学生尤其是暂时处于弱势的学生,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不同看法,保护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协商的方式解决分歧,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看法。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勤与学生沟通,做好学生思想工作,促进师生关系和谐发展。
4.在教学实践中,我感觉到“分切块、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克服了“灌输式”、“注入式”教学方式的弊端,实行“启发式”教学思想出发的这种教学模式,没有具体框架,对很多教学内容都能适用。
四、“分切块、自主探究” 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1.在课堂教学中本人深切地感觉到相关心理学,教育学的理论知识的储备不充分,还有待提高。今后应更努力加强对这方面的的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 水平。
2.在课堂教学中本人发现并非所有的课程、课型都适合这种教学模式。在新授课中政治生活、文化生活,选修课部分比较适合,像较为抽象、较难理解的知识点教师讲解点拨的时间可能较长,如经济生活尤其是哲学生活运用这种教学模式就不是非常适合。复习课、讲评课就比较适合用这种模式。
3.在教学中发现课堂时间太紧,有时感觉课上得很仓促,无完美感。
4、学生探究的部分如果教师引导不当反而会流于形式,甚至会影响学习风气。
5、在教学改革中本人发现学生学完课程后很难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6、评价课堂教学效果时应关键看学生的掌握情况,而不是只看各个环节是否用了多长时间,提问是否是十次以上等这些形式的东西。
以上是本人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的一些粗浅做法和体会,不对之处,恳请同仁批评指正。
第二篇:林野 分切块、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心得体会
学习心得
我们已初步地将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加以整合,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宗旨,以数学实验为主要教学方法,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要评价方式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线的,以“学与教”理论和认知工具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据的,以自主学习为核心的“自主探究式”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为:创设情境—科学分块--提出问题--自主探索--自我检测--教师讲解--课堂小结。
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以“学与教”、“学习环境”、“认知工具”为主要依据。“学与教”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者,教学理论则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的帮助者、促进者;要求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育思想与教学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
(1)课堂情景设置: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意义理解。我认为在教学设计中,创设有利于学习者的情境是最重要的环节。
(2)课堂协作:应该贯穿于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进程的自我反馈和学习结果的评价以及意义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课堂交流体验:是协作过程中最基本的方式或环节。比如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交流来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达到完成题目的目标,怎样更多的获得教师或他人的指导和帮助等等。其实,协作学习的过程就是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想法都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交流对于推进每个学习者的学习进程,是至关重要的手段。
(4)课堂总结:回忆一节课所学习的内容达到预期的效果。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操作如下:
1、创设情境: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在数学虚拟实验室中创设与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学生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好奇心, 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并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
2、提出问题: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教学程序,指导学生通过课题质疑法、因果质疑法、联想质疑法、方法质疑法、比较质疑法、批判质疑法等方法与学生自我设问、学生之间设问、师生之间设问等方式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由过去的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
3、自主探索: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探索。先由教师启发引导(例如演示或介绍理解类似概念的过程),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探索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提示,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它有独立发现法、归纳类比法、打破定式法、发明操作法等方法。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的认知位置,但是又离不开教师事先所作的、精心的教学设计和在协作学习过程中画龙点睛的引导;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说的话很少,但是对学生帮助却很大,充分体现了教师指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结合。
以上便是我对分切块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感悟和理解,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努力的学习,积极地钻研,更好的应用这种教学模式,使数学的课堂不再让学生头痛,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快乐学习的地方。
第三篇:分切块、自主探究《压缩语段》教案
分切块、自主探究《压缩语段》教案
(开课人:桑合理)
教学目标:
1.掌握压缩语段的步骤、具体方法和注意点。2.培养对语段的理解、分析和概括能力。
教学方法:分切块、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
导入:
压缩语段就是将内容丰富的长语段,按照要求浓缩成语言简洁、意思明了的短语段。
切块
一、考点精析:
“压缩语段”,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表述为“主要考查提炼内容、概括语意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表达应用E。筛选、压缩信息为现代社会所亟需,应引起高度重视。特别是提取关键词,是时下人们常用的一种写作形式,这已经是一种广义的压缩。能力以考查概括、归纳、整合为重点,取材贴近当代生活。
压缩语段是考查考生对现有信息进行概括、归纳、提炼、表达的能力,它要求把一段话的主要内容用极其简要的文字准确地概括并表达出来。语段的表达方式不同,信息特点就不一样,其压缩技法往往有区别。切块
二、知识链接:
(一)、压缩语段必须坚持的四个原则:
1.摘录语句要立足原文,要体现原文中心,不能断章取义; 2.压缩后的内容要前后连贯,相对完整,保持原语段风格; 3.要结合问题特征选用压缩的方法和技巧,不可生搬硬套; 4.要审清题干的要求和限制性信息,切忌随心所欲。
(二)、根据语段不同的表达功能,采用不同的压缩方法: 1.以说明方式表达的语段
其主要信息是①中心事物③主要特征③目的(举例等可省),常采用“层次切分法”。
2.以议论方式为主的语段
其主要信息是①中心话题、中心看法②结论(论据、详细论证过程可省),常采用“关键语句提取法”。3.以描写方式为主的语段
其主要信息是:①中心景物②主要特征③描写的角度及目的、感情等(描写、修辞等可省),常采用先找准对象,再“舍弃枝叶取主干”。4.以叙述方式为主的语段
其主要信息是:①叙述主体②经历及特征③叙述意义及目的(详细情节、背景材料等可省),常采用先找出中心事件,再“舍弃枝叶取主干”。切块
三、小试牛刀
1.压缩下面一个语段,压缩后的内容保留在90个字左右。
猫是老鼠的天敌,人们养猫主要是为了捕鼠。猫有着独特的捕鼠功能。有着特别发达的感觉器官,除了灵敏的耳朵外,它还有一双白天黑夜都能看到物体的眼睛,白天瞳孔缩成一条线状的缝,晚上放大成圆形,有首《猫眼定时歌》云:“子、午、卯、酉一条线,寅、申、巳、亥圆如镜,辰、戊、丑、未枣核形。”眼的上边与嘴的两旁有长而硬的毛与胡须,上面布满极细的神经,可以帮助它感觉黑暗中的情况。此外,它足下有柔软的肉垫;趾上尖锐的钩爪,平时缩在里边,捕鼠时,在扑向老鼠的刹那间,猛地伸出,触着鼠身,入其肌肤,万无一失。
解题思路:这是个说明类的语段,具有说明文的特征,层次清晰,结构分明。因此,在压缩语段时为确保全面,不遗漏要点,要运用“层次切分法”,把语段的层次划清后,提炼各层次的要点,然后把各要“相加”,最后进行比较整理,使之符合题干的要求即可。本段分为四个层次:一是说明猫是老鼠的天敌,二是说明猫眼白天黑夜都能看到物体,三是说明猫嘴两旁的毛和胡须的功能,四是说明猫足的作用。
答案:猫是老鼠的天敌,它的眼睛白天黑夜都能看到物体。眼上边、嘴两旁的毛与胡须,能帮助它感觉黑暗中的情况。足下有肉垫,趾上有钩爪。捕鼠时,钩爪伸出刺入鼠的肌肤。
2.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60字)。
有人说杨朔的散文好就好在他真诚地关心祖国和人民的命运,拥抱现实,感悟人生,又是那样如诗如画,很高的境界,所以才对读者具有巨大的感染力,而且经久不衰。
然而杨朔把养蜂的蜂房说成是“养蜂大厦”,把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的三分天灾、七分人祸的困难时期的情形,说成是社会主义祖国“最新最美的画卷”。这也是事实。无怪有人说,对当时严重的“左”的错误,一些握笔者也应负有一定的责任。
解题思路:这是个评论类的语段,它具有议论文的特点。对议论性的语段进行压缩必须运用“关键语句提取法“,如果有中心句,中心句即是语段的内容;如果没有中心句,就必须找出能对语段内容起概括作用的关健句,再进行”翻新改造“。就本语段来说,先要分别概括出各段的内容。第一段,要抓住对杨朔散文的评论。文“关心祖国和人民的命运,拥抱现实,感悟人生”是就思想性而言的;“如诗如画”,是就艺术性而言的。由此,前段可概括为:“杨朔散文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达到了很高的境界”。第二段仍要运用关键语句突破法,抓住体现作者观点的语句。”无怪有人说“的内容即是本段中心。第二段可概括为:有人认为他的作品迎合了当时”左“的错误。
答案:对杨朔的作品有两种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它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达到了很高的境界,也有人认为他的作品迎合了当时的“左”的错误。3.用准确简明的语句压缩下面这个语段,压缩后字数在40字以内。
眼前就物候来说,不但已不是春天,而且也已经不是夏天;眼前是西风劲吹、落叶辞树的深秋天气。“悲哉秋之气也”,眼前是古代诗人高呼“悲哉”的时候。然而在这秋之声大合唱中,在我们燕园图书馆的草坪上,在黄叶丛中,在红树枝下,我看到的却是阳春艳景,姹紫嫣红,这些男女大孩子一下子变成了巨大的花朵,一霎时,开满了校园。连黄叶树顶上也似乎开出了碗口大的山茶花和木棉花,红红的一片,把碧空都映得通红。至于那些“红于二月花”的霜叶,真的变成了红艳艳的鲜花。整个燕园变成了一座花山,一片花海。
.解题思路:这是一个描写类的语段,压缩时,首先应弄清楚描写的对象,然后运用“舍弃枝叶取主干法”从句意和语法两个角度对语段进行分析,保留一些关键性的句子和词语,舍弃一些修饰、限制或补充性的句子或词语。对于写景的语段来说,一些表示时令(时间)、地点、方位等的状语和对事物本身进行描绘性的定语都属该舍弃的东西。本段共有六句话,一个”然而“把语段切分为两个层次。第1句分号后”眼前是西风劲吹、落叶辞树的深秋天气“为该句子的重点,其余删除。第2句是对第1句的补充说明,应舍弃。即第一个层次可压缩为:”眼前是深秋天气“。第3句是语段的主干,但”在…中“、”在…上“、”在…下“均为句子的状语,而”这些…花朵“是对”阳春艳景“的补充解释,所以第3句主干是”我看到的却是阳春艳“。第4句中的”连“字和第5句中的”至于“等标志性词语告诉我们第4、5句均从属于第3句。第6句是结论性句子,是主干
答案:眼前虽是深秋天气,但我看到的却是阳春艳景,整个花园是一座花山,一片花海。
4.下面是一则消息,将其主要内容进行压缩。压缩后的内容包含具体的营业收入情况,不超过80个字。
今年3月,南海市明湖公园采取公园与职工个人共同筹资的方法购买了一台”挑战号“型时空穿梭机。时空穿梭机又名娱乐仿真模拟器,是仿真科技与多媒体技术结合的产物。三维立体图像,震撼人心的音响效果和高度仿真运动,使人惊心动魄,会产生超越时空的感觉。这台时空穿梭机开始营业以来,三个月的营业收入就达到40万元人民币,其中仅五一节一天的收入就超过了公园300条游船的总收入。在近两年来许多公园经济效益很不景气的情况下,明湖公园这台时空穿梭机所带来的如此大的收益,使全园职工倍受鼓舞。据说,娱乐仿真模拟器已经成了国外许多公园、游乐园的换代标志性设备,无论是好莱坞还是日本海洋公园,仿真模拟器都是当地的”盈利明星“。
解题思路:就表达方式而言,本语段属于记叙文,文中的中心事件是主干,其余为枝叶。此文全段共6句话,第1句介绍职工集资干了什么,是主干;第2、3句解说时空穿梭机的特点、功能,是背景材料,属枝叶。第4句介绍时空穿梭机给职工带来的经济效益,其中后一分句是对前一分句的解释,后一分句也应是枝叶;5句为对职工的影响;第6 句为时空穿梭机在国外的影响,但这是“据说”,应为枝叶。所以1、4、5句为核心内容。主次确定后,再采用“舍 弃枝叶取主干法”,删去一些修饰、限制性词语。
答案 :(南海市)明湖公园采取公园与职工个人共同筹资的方法购买了一台时空穿梭机。开机几个月,收入达几十万元。在公园经营不景气的情况下,能有如此大的收益,职工们倍受鼓舞。
切块
四、解题小结
“压缩语段”最基本的解题思路是:先认真阅读所给语段,正确理解语段的中心和要点;然后筛选出主要信息,加以整合;最后用最恰当的的语言表达出来。概括用语应能涵盖所给材料的整体,是能体现本质特征的词语,而且简明得体,符合文体特征。
切块
五、能力拔高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用不超过15个字的一句话概括内容。
读英国的报纸,你会马上发现,要读到你的国家的新闻,很难。如果你的国家发生大灾难,死了几百个人,也许,在国际新闻版的新闻速写栏上,会看到50个字的描写,塞在三寸宽的方格内。如果你的国家被北约攻打得一塌糊涂,对不起,报纸上没有人替你掉眼泪。当然,像印尼大选、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纠纷、中国的一箭两星上天,还是有的,姑且不论报道是否客观。报道飞机意外事故,如果是死了两个美国人,新闻上会报道:“两个美国人在飞机事故中丧生。”然后你会读到死者的姓名,第三天还有有关处置他们遗体的后续报道。但是机上同时遭殃的200个亚洲人和非洲人,很抱歉,只有一句带过。英国一个不知名小镇上的一位善良的妇女养了50只小猫——新闻当然要报道。非洲一个大国食物短缺,恶疾散播,500万人的性命受到威胁——很抱歉,没有新闻价值。
答案:英国报纸只重英美不重别国。
2、阅读下面的文字,概括成30字以内的一句话。
塞内加尔近四十年来经济增长达到了5.6%,通货膨胀率下降到了3%以下。反对派指责说,这些数字掩盖了900万塞内加尔人生活困难的现实。现在经济上的好转还没有给老百姓带来好处,所以在社会生活方面出现了紧张气氛。
总统说塞内加尔的生活质量“有了明显的改善”,并说已成功地给塞内加尔的经济结构“重新注入了活力”,反对派指责国家经济后退到了世界排名第一百五十六位,人民的生活水平在贫困线以下,特别是在农村地区以及大城市郊区的人更是贫困,人民普遍反对政府。
答案:塞内加尔经济虽然好转,但反对派与政府依然对立,社会关系紧张。
3、根据材料拟一条一句话新闻,不超过30个字。
北京市公安机关在追逃专项斗争中,采取“网上作战”等高科技手段和对在逃人员的分级督捕,自7月1日至8月1日,将211名在京作案后的逃跑的犯罪嫌疑人缉拿归案。据介绍,按照中央政法委和公安部的部署,北京市公安局自5月份开始对全市1991年以来的负案、批捕、扣押的在逃犯嫌疑人和从监管等场所逃脱的犯罪人和罪犯,进行全面的调查,将查出的1000余名在逃人员的情况全部输入计算机上网,并与公安部联网。
为加强追逃专项斗争的力度,北京市公检法机关于8月2日发出通告,限令在逃人员,主动投案自首。
答案:7月份北京公安采取“网上作战”分级督捕等措施缉拿逃犯211名。
4、用25个字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创造性思维对思维者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创造性思维与思维者的天赋有一定的联系。在某种意义上,创造性思维的天赋就是一种高度的敏感性、感受力和洞察力,他就象卓越的探矿者,善于发现并开掘深深地掩埋在地下的矿藏。再者,思维者对他所思维的对象应有浓烈的兴趣,一个研究者对他们研究的对象缺乏兴趣,他要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是不可能的。当然不管一个人有多么高的天分,也不管他对自己思维的对象怀着多么强烈的兴趣,要是他是浮躁的、缺乏意志力的,他不能把自己的注意力长久地、锲而不舍地集中在自己的思维对象上,要作出创造性思维是很困难的。
答案:创造性思维与思维者的天赋、兴趣和意志力有关。
第四篇:“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阅读教学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语文课程标准集中了理论的创新和实践的智慧,提出了一些语文教学的新理念,这些理念尤其需要落实在阅读教学中。在实施语文课程标准的今天,随着语文教育观念的更新,阅读教学的策略也在发生变化。除了语文新课程特别强调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值得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就是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集体作用,在合作中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如何让学生在学习中做到自主、合作、探究呢?我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进行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以自主学习为中心,激励学生主动学习。教师要通过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兴趣,借助问题和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能让课堂焕发生命力。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中,我用“妈妈给我一件新棉衣,我决不把它弄破,别问我这是为什么?爸爸给我两块蛋糕,我悄悄地留下一块,别问我这是为什么?哥哥给我一盒卡片,我选出最美的一张珍藏,别问我这是为什么?我要用棉衣为她挡风雪,把蛋糕送给她吃,把精美的卡片送给她。”你想知道她是谁吗?请走进安徒生爷爷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在配上《海霞找妈妈》的音乐导入,创造了一种情境,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的兴
趣。又如教学《群鸟学艺》,可出示课题后让学生说说“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如“群鸟”是指哪些鸟,他们要学什么“艺”,向谁“学艺”,学会了没有等。教师及时把学生的问题用计算机输入,在大屏幕上显示,再由学生整理、归并,成为共同性的问题。然后读课文,让学生说说理解了哪些,在解决了的问题上打勾。解决了这些问题,学生又提出新问题,如“哪些鸟仍旧不会搭窝?哪些鸟搭的窝很粗糙?”教师又引导学生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并分析原因。最后,教师用多媒体创设了一个情境:森林里举行“鸟居展”。很多鸟在小燕子的窝前流连忘返,希望小燕子介绍它的窝是怎样搭成的。要求学生当小燕子来介绍一下。在这些问题和任务的推动下,学生以主动的姿态投入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二、以合作学习为手段,双向互动共同提高。小学生具有好与人交往,好表现自己的心理特征,有计划的组织他们集体合作学习,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长处,互相取长补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学生汇报完读懂的问题后,教师有意设疑:1.你还有哪些问题没解决?学生随即会提出:“众星拱月、先秦时代、饱览、宏伟”是什么意思?2.对平湖秋月、雷锋夕照、安澜园、狮子林、蓬莱瑶台、武陵春色、西洋景观这些景点不了解。3.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这些问题学生提出后教师整理后分工给各小组,既可
以自主独立思考又可以互相讨论、互相学习,每个学生都可以提出问题并发表自己的见解,允许不同意见的存在,不追求统一标准答案。同时,学会的同学必须教会不会的同学,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教师参与到其中一组,针对某一问题展开讨论或评说,适时给予指导。小组学习完之后再进行小组间交流。就是先由一个组派代表发表见解其余小组补充。最后对学生没领悟到没研究出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再读、思、议,借助学习工具再发表见解,学生经过反复的学习过程,逐步了解到圆明园美,再到对侵略者破坏美的无比仇恨。接着会认识到,这是由清政府的腐败、落后、无能造成的,从而激发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同时,学生在合作的学习中相互启发、相互融合,问题在合作中迎刃而解,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创造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探索能力,同时也最大限度的发挥了每个学生的潜能。
三、以探究学习为主线,培养学生探究精神。探究学习强调以学生自行探究为主,教师从旁点拨,起到引路的作用。它在课堂中不是让学生围着教师的提问转,而是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适宜地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学生饱尝获取知识的快乐。首先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问题,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我在教学中,坚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质疑问难,通过质疑问难把学生带到某种特定的情景之中,由此,启发其探求知识的欲望,诱发其创造性思维。如在教学《向往奥运》一文,我先让学生提出预习提示中不懂的问题再让学生认真读课文,看谁能全部理解预习中不懂的问题,可让学生说说你是如何读懂的。学生说出了课文中的有关语句。这时教师就从中指导学习方法,理解词语的一个最主要的方法就是联系上下文。学生在读课文后已能理解课后问题。当拓展练习摹拟小记者表演时,“作者采访过许多奥运明星,你喜欢其中的哪几位?如果让你和其中的一位畅谈,你准备跟他谈些什么?”学生一下活跃起来,有的谈到刘翔、王楠、邓亚萍,有的谈到费德勒等并结合课文内容,抓住奥运主题,深化了思想内容。又如:我在教《太阳》这一课时,先拿出事先准备的太阳公公画像,配上生动的、活泼的语言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学习兴趣盎然,接着我鼓励学生提问,学生思维一下子被激活了。有的同学问:“太阳公公,你离我们有多远?” 有的问:“太阳公公,你有多大年纪?”有的问:“太阳公公,你有多热?”还有的问:“太阳公公,你为什么每天东升西落,能不能改变路线呢?”等等。这些看似滑稽可笑的问题,无不闪烁着探究的火花,我们应予高度重视,积极肯定。在教学中我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质疑,鼓励学生想前人未想,说前人未说,这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探究学习极有帮助。不断的教学训练,使学生少了几分依赖,多了几分独立;少了几分盲目,多了几分自信。作为教师,在给予
肯定的同时,鼓励他们大胆设想,让学生的探究精神得到保护和发展。
自主、合作、探究三者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必须将他们组成一种整体的学习方式。比如单方面强调自主,有可能变成各行其是,所以自主宜与合作互补;而提倡自主和合作,是为了更有效地进行探究活动。
第五篇:高中语文课堂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初探
高中语文课堂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初探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运用自主探究性语文教学模式,通过情境创设、自主质疑、合作探究、拓展运用等环节的设计能更好地引导学生主动探求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助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探讨这种教学模式实施操作的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学生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可以说,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当今教学的主旋律,要实现这一点首先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探究性学习的起始点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应本着‚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的思想,抓住契机,用心制造‚问题场‛,设臵一些问题的情境,利用一定的‚诱因‛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激起学生探究问题的灵感和热情。
如在讲授高中语文《〈诗经〉二首》这一课时,我运用探究教学模式,让学生发表自己对作品的看法,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
在理解这两篇文章的基本内容后,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氓》中女主人公遭‘士’遗弃,其兄又‘咥其笑矣’,而《静女》中的‘静女’却又为‘士’所热恋,如何解释两位女性不同的境遇呢?‛问题提出后,同学们先是低头沉思,接着在小组内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生甲抢先回答:‚这是因为《静女》中的男子还处于恋爱的初期,所以热情高涨,一旦当他得到爱情后,就不会这么有热情了,或许也会和《氓》中那位‘士’一样对‘静女’变心。‛
生乙:‚我不同意甲的观点,我认为出现这种境遇的不同是很正常的现象,因为人与人本来就是不一样的,《氓》中的‘我’所嫁的‘士’是个负心汉,而《静女》中的‘静女’遇到的却是一个对爱情专一的男子,不是每个男子都很容易变心的„„‛
乙还未讲完,就有一女生丙予以还击:‚但你要知道,《氓》中‘士’一开始也是很痴心的呀,其程度绝不亚于《静女》中的‘我’,但最后不还是变心了吗?谁能保证《静女》中的‘我’不会也走这条路呢?其实男子是最容易变心的。‛这话遭到了几乎所有男生的一致反对,于是一场讨论快要变成了一次舌战。激趣火候已经成熟,看来我不得不出来‚主持公道‛了:‚刚才几位同学的分析,应该说都有一定的道理。确实,《静女》中的男子还处于热恋时期,自然热情万分,至于婚后他是否会变心,就很难说了,这要看他能否经受住时间的考验。但我们同时也要看到,两个男子的身份是有差别的,大家能否说出这种差别?‛台下又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
我进一步提示:‚从《氓》中的‘士’‘抱布贸丝’,我们可以估计‘士’可能是什么人呢?(生答:商人)对,可能是商人。而从《静女》中的‘俟我于城隅’、‘自牧归荑’又可以猜出‘我’可能是什么人?(生答:农民)对,可能是农人。而商人和农民由于生活环境、方式的不同,行为习惯、思想意识也是有一定差别的,相对来说,农民比较朴素,思想比较纯洁,也许不会像商人那样容易变心,这从后来一些文学作品中也能得到一些验证。当然,这些也只是我个人的观点,亦属一家之言。关于这个问题,大家课后还可以继续做口头或书面讨论。‛
又如教学《琵琶行》我就这样提问:‚如果琵琶女生活在今天的社会,境遇会如何?会成为‘超女’或明星吗?‛如学习《孔雀东南飞》时让学生讨论‚假如把刘兰芝带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她可以怎么做?‛‚假如焦仲卿对母亲的态度强硬一点,他们的爱情会怎样?‛精心设臵这样的‚问题场‛,学生们兴致勃勃地投入了异常激烈的讨论,展开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从而很好的开启心灵,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宰,学生是被动接受‚饭桶‛,扮演着‚记者‛、‚录音机‛的角色。这种教学方式实际上只强调了教师的活动,学生是没有活动可言的,其学习是静态的,被动的。而这种新的学习模式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设计和开展能够调动学生参与热情的学习活动,它所营造的学习氛围,目的就在于引起他们动脑、动口和动手的主体活动。
二、点拨中深化,体现民主与集中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是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和引导者。‛讨论在学生自主提问探究学习中,教师应及时做出评价,但要多民主,少批评,不能放弃和削弱教师的引导作用,对学生的提问与讨论,必要时给予点拨。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学习内容本身的兴趣,是推动他们主动学习的最直接、最本质的内驱力。创设问题情境的目的在于把学生想解决某个问题的愿望转移到研读课文内容上来。
教《琵琶行》一课时,我就向学生提出了一个很有趣的假说:假如琵琶女现在还活着,到人才市场找工作,也得写自荐书,你能帮这个才女写一份自荐书吗?我们手头能够人人利用的资料就是《琵琶行》。咱们好好研究一下课文,完成这个任务行吗?这个问题情境的创设向学生呈现了与当前研读主题的基本内容相关的情景,使研读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景中发生,因此,学生满腔热情地投入了对课文的研读探索。当学生研读那极富美的感召力的课文时,学生与作者之间的情感和理智逐步实现了交融和同构,进而以课文为媒介彼此发生了心灵的碰撞和灵魂的对答。如当学生所提问题解决时,教师要帮助学生顺藤摸瓜,及时整理思维路线,通过师生互动,引发学生深思;当学生的意见徘徊在一些无意义的谈论和与教学无关的问题时,或者学生各持一词,甚至偏离课文内容,因认识偏激出现争论时,教师应该进行有效的课堂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思维点进行讨论。教师不能充当观众,只看热闹,而应该是‚主持公道‛的‚导演‛。‚群言堂‛的气氛虽然是活跃,但是如果学生各执一词,出现偏激的争论,教学内容就会成为一盘散沙,没有了主题,偏离了教者的意图,好戏会变成‚闹剧‛。
所以在民主讨论的白热化的‚戏剧高潮‛,教者应该有集中的点拨,这则戏才能有始有终。
三、课堂互动,突出自主学习‚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每人还是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两个思想,甚至多于两个思想。‛课堂上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是体现学生主体性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形成信息多向交流和反馈的新型课堂教学结构的重要活动方式。当师生平等、互尊的情感得到满足时,才会轻松、愉快地投入学习,才会主动探究。
首先,教学应确立师生平等和生生平等的教学观念,构建平等对话的教学平台,使教学‚在师生平等的过程中进行‛,将师生关系‚理解为愉快的合作,而不是意志间的冲突,对权威、尊严的威胁‛,让学生在率真、坦诚、互尊的环境里一起学习。这个过程使学生处于一种心理放松、精力集中状态,思维活跃,敢想敢问,敢说敢做。甚至有时候,教师还要给他们创造条件,满足他们想当‚老师‛的愿望,大部分内容都要由学生做‚导师‛,放手让学生对课本、课外资料自学,尝试解决一部分疑难问题,对有不能解决的问题做上记号。
其次,以合作学习小组(4—6人)为单位,组织学生讨论,互助互学,解决自学过程中碰到的个别疑难。然后,教师解疑,教师向其他小组的同学‚请教‛,由愿作‚导师‛的学生解疑答难,老师则当‚旁听生‛,在他们讲疑答难的时候,你会惊喜地发现他们所具有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极大地出乎你的想象。同时,也只有给学生足够自由的空间和活动的机会,把课堂变为‚师生共同交流信息和切磋学问的论坛‛,探究才能成为现实。这样,从老师的‚一言堂‛变为学生的‚群言堂‛。
四、联系生活,延伸课堂 现实生活是课堂教学的根基,课堂教学作为一种以提升学生的生活质量和生命价值与意义为目的的特殊的生活实践过程,必须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杜威曾这样表述学校教育与生活的关系:‚教育是生活的过程‛,学校‚必须呈现现在的生活‛,‚应当把现实的社会生活简化起来,缩小到一种雏形的状态。‛课堂教学讨论的内容要切合学生的思想、人生困境,让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可以缩短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的距离,关注学习内容的意义和价值。
如教学《孔雀东南飞》针对社会上经常出现因爱情悲剧或因遭遇挫折而选择自杀这种过激的行为,当时,学校也刚刚开展 ‚生命没有彩排‛和‚关爱生命‛的教育活动,于是我问:‚两个主人公选择了自杀这种过激方式作为对封建制度的反抗,但从我们今天的社会来看好不好?为什么?请联系社会实际并结合自身的体会谈谈你的看法。‛
又如教学《赤壁赋》时我这样设计提问:‚面对工作生活的种种困惑,有的人欲挽住时间的流水,有的人想延长生命的长度,有的人及时行乐,有的人珍惜寸阴。而苏东坡又是如何来排遣心中的苦闷和忧愁的呢?‛
探究问题要把教学的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或可能生活结合,才能更好地开启学生心灵之窗,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索的欲望,这是当代课堂教学改革的客观要求,也是时代精神的迫切要求。实践证明,新课程改革为我们的教育带来了新的教学方式,带来了生机,让课堂教学充满自由和欢乐,激发了学生探索知识的热情,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上运用探究教学模式,就象中国画中的留白一样,教师在课堂上也应留一些悬而未解的问题,让学生心理处于暂时的不平衡状态,促使他们课后进一步探索和解决问题,从而让有限的课堂时间收到更大的教学效益。
‚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其实,面对新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也不例外。任何一堂课,当你课后反思的时候,总会觉得有一些不足和遗憾。而你的教学艺术水平正是在不断解决不足和遗憾的过程中得到了提升。相信只要我们不懈的努力,认真研究和解决好以上问题,教学业务水平一定会不断提高,课程改革一定会结出丰硕的果实。
教师:陈荣华201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