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4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和掌握”文化大革命”的发动、中央文革小组的成立、全国**局面的出现、二月抗争、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国民经济出现转机、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2、引导学生对十年内乱过程的思考,培养学生高度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对十年内乱原因、经验教训的思考,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及正确把握历史发展方向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前访问、播放关于“文化大革命”的影视片断及“文革”期间的残忍批斗场面图片,让学生深切感受到 “文化大革命”中民主法制和国民经济遭到的破坏,在学生认识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围绕民主法制和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的相关主题,通过表演、讨论、启发诱导等多种方法,分层递进,逐步探究解决本课学习内容,从而认识“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严重灾难,吸取历史教训,以史为鉴,增强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达到历史教育的真正目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十年内乱发生原因的阐述,使学生认识到,它的发生不是偶然的,是党内“左”倾错误严重发展的结果。
2、通过简述“文化大革命” 中民主法制和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的主要史实,认识“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灾难。
3、通过讲述二月抗争,使学生认识到,面对大**的局势,一些老一辈革命家挺身而出,进行抗争,代表了党和人民的意志,表现了老一辈革命家无私无畏的凛然正气。
4、通过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覆灭,使学生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是个伟大的党,有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文化大革命” 的发动及所造成的危害、二月抗争。教学难点:认识“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严重灾难。
3.教学用具
电子白板 4.标签
人教版历史八下
教学过程
一、创设特殊历史情境,引起学生心灵强烈震撼
播放《“文化大革命”视频》,让学生感受特殊年代的特殊历史场景,引起学生心灵强烈震撼,让学生产生心灵共鸣。
在学生看完影片后,师趁势导学:你们在影片中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生踊跃作答:A、“文化大革命”来势凶猛
B、看到了红卫兵、造反派、走资派、右派„„
C、“文化大革命”中,出现了学校停课、工厂停工,轰轰烈烈“闹革命”**局面
D、“文化大革命”中,人权没有保障、人身自由受到限制、人格尊严受到践踏 E、“文化大革命”中,民主与法制公然地遭到践踏!社会秩序混乱 F、“文化大革命”中,阶级斗争搞得人心惶惶,搞得人性扭曲 G、“文化大革命”被别有用心的少数人利用 „„
学生答后,师沉痛地说:这是一个特殊的历史年代!这就是发生在中国大地上20世纪60年代的“文化大革命”!
“文化大革命”的号角在不经意间吹响,这场历史的洪流不知改变了多少人的命运„„
在那个轰轰烈烈的年代里,人性被扭曲、人格遭到侮辱、肉体遭到摧残、民主与法制被公然地践踏、社会生产徘徊不前„„
那么,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一起去探究这段历史呢?生答:想!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去探究那段灾难深重的历史吧!
二、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解决与主题相关的问题(先安排学生阅读全文,围绕相关主题做读书标记;然后探索、交流、讨论、练习。其中难度较大的问题,由教师适当辅导)主题一:**和灾难
1、“文化大革命”是谁发动的?
2、毛泽东为什么要发动“文化大革命”?
指导学生结全前面所学内容进行分析:“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对我国国情分析不够,提出了脱离实际的过高的生产指标,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这是一种“左” 的错误。这种“左” 的错误后来不仅没有彻底纠正,而且在不断发展,终于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引导生认识:这是党内“左”倾错误严重发展的结果。
3、毛泽东这种做法对不对?为什么?
不对。引导学生认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错误地发动“文化大革命”,成立“中央文革小组”,对所谓的刘少奇、邓小平资产阶级司令部进行了错误的斗争。结果,事与愿违,被反革命集团利用,造成“打倒一切、全面内战”的**局面,反而给社会主义事业造成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4、“文化大革命”中成立的中央文革小组地位特殊吗?这说明了什么? 明确:它在事实上取代了中央政治局,成为“文化大革命”的指挥部。这种做法取消了党的领导地位,是对党的组织原则的严重践踏。
5、全国**的局面是怎样出现的?带来了怎样严重的后果?(或民主与法制是怎样遭到践踏的?)
在读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认识:王洪文夺权是“中央文革小组”策划的,也得到毛泽东的支持。它造成全国夺权和全国大**的恶果。林彪、江青一伙正是利用这种**局面篡夺了从中央到地方的部分权力的。在夺权过程中,一些党政机关受到冲击,广大干部和知识分子遭到残酷迫害,民主与法制公然遭到践踏。
6、“文化大革命”中党内最大的一起冤案是什么?这说明了什么? 生答:“文化大革命”期间,刘少奇被诬为“叛徒”、“内奸”、“工贼”,开除出党,被迫害致死。这是党内最大的一起冤案。
7、面对这种**局面,老一辈革命家和广大人民群众是什么态度?他们抵制“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做法说明了什么?
(让学生表演二月抗争中老一辈革命家怒斥林彪、江青一伙乱党乱军的斗争场面)
在老一辈革命家铿锵有力的言词中,让学生感受到老一辈革命家勇赴国难、大义凛然、坚持原则的精神。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思考:既然党内大多数老干部反对“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做法,为什么“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做法在当时不能得到纠正呢? 引导学生认识:当时我们党内生活背离了党内民主和集体领导的原则,所以“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做法一时很难纠正。
8、老一辈革命家的“二月抗争”为什么会被诬蔑为“二月逆流”?
指出:二月抗争是老一辈革命家在党和国家正在遭受严重灾难的情况下同林彪、江青一伙展开的斗争。其目的是力图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结果受到压制和打击,被诬为“二月逆流”。
9、动脑筋:结合所学法律常识,你能对当年“文化大革命” 中“打倒一切,全面内乱” 的种种现象进行评价吗?
(屏幕展示“文革”期间的惨忍批斗场面,再次引起学生心灵震撼)指导学生进一步认识:“文化大革命”中“打倒一切,全面内乱”的种种现象严重破坏了我国的民主与法制,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灾难。主题二: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屏幕展示林彪集团反革命活动的材料及课本插图《林彪反革命集团部分成员》 组织思考:
1、“文化大革命”中出现过哪两个反革命集团? 2.林彪反革命集团是怎样形成的?
“文化大革命” 中林彪一伙利用其党中央副主席和中央军委副主席的职务以及毛泽东对他的信任,打着拥护毛泽东的旗号,趁机煽动“打倒一切,全面内战”,残酷迫害干部和群众、安插亲信、培植死党,逐渐形成一个反革命集团。3.林彪身为党中央副主席,又被规定为毛泽东的接班人,为什么还要抢班夺权,发动反革命政变?
引导学生认识:林彪不满足于仅有的军权,妄图进一步夺取党和国家的最高权力,结果他们的阴谋被毛泽东戳穿。随后,林彪集团就策划武装政变,但又被毛泽东、周恩来粉碎。4.其结局怎样?
屏幕展示《林彪叛逃时飞机坠毁后的残骸》照片,指出:“九·一三”事件,林彪企图乘飞机叛逃苏联,结果,在蒙古温都尔汗机毁人亡。主题三:“文化大革命”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或“文化大革命”中国民经济出现转机)
屏幕展示:《“文化大革命”期间国民经济抽样统计表》 思考: 1、1966-1968年,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趋势如何?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呈下降趋势。“文化大革命”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2、1972-1975年,我国经济发展状况又有何特点?“文化大革命”期间经济下滑的局面是怎样被扭转的?
经济发展明显回升。指出:这是周恩来、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努力的结果,这是广大群众、干部抵制“左”倾错误的结果。强调:如果没有“文化大革命” 的破坏,我国经济建设会取得更大成就。主题四: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1、江青反革命集团又被称为什么集团?
指出: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在文化大革命中相互勾结利用、结成帮派,其目的在于篡党夺权。
2、后来全国为什么再度陷入混乱?
以江青为首的“四人帮”,借批林彪,把矛头指向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虽遭毛泽东多次批评,仍不罢休。全国再度陷入混乱。1976年周恩来、毛泽东相继逝世后,“四人帮”加紧夺取党和国家最高领导权的阴谋活动。
3、屏幕展示教材中《“四五运动”时的天安门广场》和《革命诗抄》,问:“四五运动”是一场什么运动?“四五运动” 的性质和意义是什么? 指出:“四五运动” 是广大人民悼念周总理、反对“四人帮”的运动,所以,遭到“四人帮” 的残酷镇压。强调:这一运动奠定了“四人帮”覆灭的群众基础。
4、江青反革命集团后来是怎样被粉碎的?
屏幕展示《四人帮被揪出》及《人民载歌载舞》图片,指出:1976年10月,华国锋、叶剑英等代表中央政治局采取果断措施,一举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5、“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江青反革命集团(或四人帮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6、从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覆灭中,你得到什么认识?
启发学生联系中国共产党几次纠正错误的历史,使学生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是个伟大的党,有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主题五:以史为鉴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与评价“文化大革命”?
总结:A、“文化大革命” 的发生不是偶然的,是党内“左”倾错误严重发展的结果。
B、“文化大革命”是由毛泽东错误发动,被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利用,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的时期。
C、“文化大革命”不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和进步,而是一场历史性的**和灾难,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灾难。
2、在“文化大革命”长达10年的内乱中,民主法制横遭践踏、国民经济遭到破坏、社会秩序混乱,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科学地总结“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将有助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那么,我们应从“文化大革命”中吸取什么教训?(讨论)
总结:A、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绝不能以阶级斗争为纲 B、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矛盾 C、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防止悲剧重演 D、要努力维护安定团结的社会政治局面 E、禁止个人盲目崇拜 „„
课堂小结
总结:“文化大革命”提供了反面教训,没有这个教训,就不可能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路线和政策。
“文革”是场灾难,走过沧桑,文革中的一代人绝不会忘记这段噩梦,更希望我们的子孙能从一个离奇荒唐而又毛骨悚然的故事里和屈死的冤魂们一声声的呐喊中,寻找到悲剧的成因和防止悲剧重演的有效途径,因为只有痛定思痛,才能真切地体会创伤的悲伧和它所蕴含的价值。让我们牢记历史经验教训,在历史中成长!
课后习题
1.为粉碎“四人帮”奠定群众基础的是 A.“一月风暴”
B.“二月抗争”
C.“九一三事件”
D.“四五运动” 答案:D 2.“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A.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B.周恩来、邓小平扭转了经济下滑 C.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D.毛泽东批评以江青为首的“四人帮” 答案:C
板书
第7课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一、**与灾难
1.“文化大革命”发动的原因 2.“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和发展
二、粉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 1.九一三事件和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2.从“批林批孔”到“四五运动” 3.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4.以史为鉴
第二篇:《文化大革命十年》教学反思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教学反思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是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的第三课的内容,本课对“文革”性质的把握是理解历史事件及历史现象的突破口,为了让学生理解“文革”实质,我对探索中的两次失误进行复习,让学生了解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曲折性,使学生明白党的工作应作出调整。
关于这段历史,学生并不熟悉,而且知识头绪多而且杂,学习起来很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向学生介绍有关历史背景。当时,苏联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即修正主义,用资本主义思想否定社会主义思想,毛泽东错误地估计了国内形式,认为阶级斗争凌驾于经济建设之上,错误的发动了进行“文革”的决定。矛头直指进行经济建设的刘少奇、邓小平身上,路线本身是错误的,再贯彻执行更是错上加错。
教学中注重理清知识线索,提纲挈领,梳理知识脉络。文革开始的标志是成立的“中央文革小组”,它凌驾于人民代表大会之上,严重践踏民主和法制,“砸烂公检法”,踢开党委闹革命”,错误的路线加之错误的人来执行,必然导致错误结果的出现:“打倒一切,全面内战”,掀起夺权风暴。老一辈革命家不能也不会坐视不管,出现了“二月抗争”,反被污蔑为“二月逆流”,同时在“文革”中形成了两个互相勾结的反党反人民的集团,两个反革命集团的活动解释了这次运动的性质。特别是介绍林彪、江青的特殊身份的介绍,有助于对文革性质的理解。江青反革命集团的粉碎标志着文革的结束。这样使“文革”形成了一定脉络,有助于学生理解。
鼓励学生扩展思维,学生也提出一些个性鲜明的问题:(1)什么是修正主义?回答:“是用资本主义思想否定社会主义思想”。(2)毛泽东对“文革”成员的看法、态度?回答:“毛主席认为阶级斗争凌驾于一切事物之上,抹杀了人民的作用,利用„文革小组‟成员打击所谓的„走资派‟,毛泽东很重视阶级斗争,所以„文革小组‟权利很大。是文革变成了一次夺权运动。
(3)四五运动的历史意义?回答:悼念周恩来,反对„四人帮‟,为粉碎„四人帮‟奠定了群众基础。”
这样 学生对于“文革”这段历史有了一些认识,经过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用具体史实来显示“文革”对社会生产的破坏,对法治的践踏,这样学生用认识的观点学习历史,认识在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的失误以及危害。为下一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第三篇:“文化大革命”教学设计及课件
“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 教学设计
永宁县回民中学:唐永莉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和掌握”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全国**局面的出现、二月抗争、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文化大革命”的危害及教训。
2、引导学生对十年内乱过程的思考,培养学生简单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对十年内乱原因、经验教训的思考,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及正确把握历史发展方向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媒体进行导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主要采用讲述与讲解相结合的方法,再让学生观看一些图片资料在学生认识的基础上,采用启发、诱导等多种方法,分层递进,逐步探究解决本课学习内容,从而认识“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严重灾难,吸取历史教训,以史为鉴,增强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达到历史教育的真正目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文革”不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和进步,而是一场历史性的**和灾难,它使新中国的民主法制和国民经济都遭到严重破坏。
2、通过简述“文化大革命” 中民主法制和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主要史实,认识“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灾难。
3、通过讲述二月抗争,使学生认识到,面对大**的局势,一些老一辈革命家挺身而出,进行抗争,代表了党和人民的意志,表现了老一辈革命家无私无畏的凛然正气。
教学重点:“文革”的发动及其所造成的危害。
教学难点:“文革”发生的原因及其灾难性的后果。
导入新课:
课前播放歌曲《祝毛主席万寿无疆》调动学生情绪,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上课再让学生阅读两段文字资料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教师由此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1、原因
(要求学生看教材第一段自己找出原因后,教师出示图示进行讲解,并作进一步的补充,利用一些图片资料帮助学生理解。)
2、导火线(要求学生在教材中找出并划出来。)
3、标志(要求学生在教材中找出并划出来。教师利用图片进行补充。)
二、全面内乱
1、红卫兵造反
(教师结合课件讲述:为发动群众造反,把“文化大革命”全面开展起来,8月18日毛泽东在天安门首次接见来自全国各地和北京的红卫兵及革命群众。广大青年学生掀起“大串连”的高潮。“文化大革命”全面开展起来了,**局面开始出现。)
2、“一月风暴”
(教师出示文字资料及结合自己所听所闻补充讲述使学生体会到全国夺权后“天下大乱”的情况。问题:毛泽东虽发动了文革,但他想不想把局面搞成这样?学生回答后,由此引出两个反革命集团。问题:反革命集团为什么要提出“打倒一切”?)
3、“二月抗争”
(学生阅读课后一得了解事情经过。教师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回答:在当时“文革”的错误为什么不能得到纠正?教师补充讲述并出示图片资料,“二月抗争”后,反革命集团更加肆无忌惮的迫害老干部。)
4、刘少奇冤案
(先要求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基本情况。教师出示图片讲述。学生思考回答问题:刘少奇冤案说明了什么?)
5.“九〃一三”事件和林彪反革命集团被彻底粉碎(教师结合课件补充讲述,帮助学生理解“文革”被反革命集团利用。)
三、粉碎“四人帮”及“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教师结合课件图片补充讲述1976年“黑色的一年”要求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四五运动”的相关内容。教师补充讲述“四人帮”加紧夺权的情况。学生掌握文革结束的标志。)
四、“文化大革命”的影响
(要求学生阅读教材后归纳总结,教师再以直观的图示方式呈现,帮助学生加深印象。问题:请同学们用史实说明文革期间我国民主、法制遭到破坏,经济发展缓慢,文化教育遭到摧残。)
五、“文化大革命”的性质(要求学生找出教材中的一句话加以说明,教师再行简单讲解。教师强调“文化大革命”不是列宁说的普及教育,扫除文盲的革命,也不是像辛亥革命那样推动社会进步的革命,所以要加双引号。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文革的性质。)
六、“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和启示
(学生讨论,教师启发诱导,归纳总结。)
课堂小结 :
(按板书线索小结并强调指出:文革虽然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危害,但在文革中,人民群众和老一辈革命家对反革命集团进行了反抗,最终粉碎了“四人帮”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说明我们的党有能力纠正错误,我们的党没有变,我们的社会没有变,伟大的人民,伟大的党。
布置作业 :
(完成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
“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
一、“文化大革命”的反动
1、原因
2、导火线
3、标志
二、全面内乱
1、红卫兵造反
2、“一月风暴”
3、“二月抗争”
4、刘少奇冤案
5、“
九、一三”事件
6、“
四、五”运动
三、粉碎“四人帮”文革结束
四、文革影响
五、文革性质
六、文革启示 教学反思:
众所周知,“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是中国现代历史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上极不寻常的一段历史,历史上的“文革”事件跨时十年,其中涉及的人物、事件、现象纷繁复杂。而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七课教材仅用一课时区区几百字简介了“文革”中的一些大事件,内容高度浓缩,要面向“90后”学生讲述这一历史事件,要求和难度真是很大。而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对于没有经历过这段历史的现代中学生来说,在初中的对这段历史的了解很可能是许多人一生中最主要的对文革的认识,因此,如何设计这一课的教学,使学生对这段历史的真实面目及本质进行了解,我觉得确实是要让老师费尽心思的。
经过一番思考,在备课时我做了这样一些教学上的设计。在处理第一个大问题的时候,对于文革发动的原因这个教学难点,作为初二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很难深刻的把握文革发动的原因这样的重大理论问题。我本来是想一笔带过,但有考虑到如果不能很到位的理解理论错误,对文革中种种怪现象的认识也只能停留在缺乏深度的近乎娱乐的层次,难以形成深刻的历史意识。所以我还是在这个问题上花了一定的时间,尽量做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深入浅出的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因此我在设计的时候以图式的方式呈现出来,学生还是比较容易理解。
另外我还利用学生对个人崇拜的感性认识很丰富的这一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对当时从上到下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现象结合课件图片做了比较多的描述,如周恩来、邓小平同志去见毛泽东主席都毕恭毕敬,这样我觉得对帮助学生理解文革发生的原因也是比较有好处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下面对文革发的的导火线和标志只是让学生划一下教材就可以了。在对第二的问题全面内乱的处理上我也主要是采取比较富有感染力的讲述让学生体会一个“乱”字,从而为后面学生了解和认识文革给我们带来的危害打下一个基础。本来是想要学生自己搜集一些资料的,但想到课堂时间有限,再加上学生在展示他的资料的时候可能也仅仅是展示或读一下,并不能真正理解,实际效果不会太好,所以还是决定以教师的讲述为主。在讲述的过程中结合了一些文革期间的典型史料,以及我自己的所见所闻,让学生有一个更具体的认识和感受。如彭德怀、贺龙、刘少奇的悲惨命运,发生在我们本地区的迫害干部的真实事件,林彪的阴谋政变,四人帮的篡党夺权等,反映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对文革的抵制的材料等。相信这些大量的生动的图片和史料会牢牢地印在学生的脑中,构成对文革的全面印象。
当然在展示这些历史图片等材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导致这些今天看来荒诞离奇的事情的原因是什么?学生需要思考的问题主要有:文革发生后**的局面为什么到了不可控制的境地?林彪江青一伙为什么要提出打倒一切?当时有没有人反对这样做?在当时文革的错误为什么不能得到及时纠正?刘少奇冤案说明了什么?这些问题的提出和思考,学生是有相当难度的,因为从大处说这些是学者研究的问题,但不等于学生就不能进行思考,这样设计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试着探寻历史的本质。
“文化大革命”的危害和性质,我处理的比较简单,因为我觉得有了上面的铺垫,文革的危害虽然是本科的重点内容,学生理解起来还是比较容易的。
最后一个问题“文化大革命”的启示是作为一个讨论题要让学生讨论的。但还是那个问题本课内容太多时间太少,讨论的意图没有达到。
总的来说,本课设计的实施与设想的情况基本是吻合的,在引导学生思考的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基本在预料之内,但由于学生知识经历的限制很难进行有深度的思考,大多数问题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在学生思考尝试回答后再有老师讲解的,由于设计的内容多,占用时间长,本课没有留下当堂练习的时间。从这一课的实施看,我觉得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在教材的编写上显得篇幅太少,安排一课时显然是不够的,如果这段历史用两节课来学习,便会从容的多。
第四篇:第七课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导学案
八年级历史第8期导学案制作:邱艳红审核人:陈美娜张永良签批:班级:姓名:组号:恒威制作不得翻印
第7课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文化大革命的经过、两个反革命集团及其灭亡的标志。“二月逆流”。2.理解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经济有一定好转的原因和文化的革命发动的原
(2)根据材料指出“文化大革命”的性质是什么?
A.抗美援朝----中国第一次反抗外国侵略的胜利 B.土地改革----确立了土地公有制
C.三大改造----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D.文化大革命----民主法制遭受严重破坏
3.文化大革命中,与周恩来一起扭转经济下滑局势的人物是()A.毛
因,认识它的发生是“左倾”错误发展的结果。
【学习重点】 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及其危害、“二月逆流”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学习任务:详细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并努力记住下列知识,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
1.原因:
①“左”倾错误发展的结果(大跃进错误未彻底纠正)。②毛泽东对国际、国内形势做出错误判断。(毛泽东错误认为:党内出现修正主义,防止资本主义复辟)③ 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革命集团所利用。
2.开始标志:
1966年,中共中央接连发出开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成立___________,对所谓的_____________、邓小平资产阶级司令部进行错误的斗争。
3._____________年9月,林彪集团阴谋夺取最高权力、策动反革命武装政变未遂出逃,结果所乘飞机在蒙古的温都尔汗坠机身亡,至此,林彪集团被粉碎。
可是,党中央的“左”倾错误仍然没有得到纠正。___________、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在中央政治局内结成“四人帮”。
4.粉碎“四人帮”
1976年10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代表中央政治局采取果断措施,一举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5.“二月逆流”
1967年2月,谭震林、____________、徐向前、聂荣臻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作法提出了强烈批评,但被诬为“_____________”而受到压制和打击。
二、合作探究 2.阅读下列材料:
实践证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而只能造成严重的混乱、破坏和倒退。历史已经证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请回答:
(1)十年“文化大革命”从哪一年开始到哪一年结束?各自的标志是什么?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十年“文化大革命”造成的严重后果。
(4)我们应当怎样看待“文化大革命”?我们应从“文化大革命中吸取什么教
训?
2.材料一:“你们把党搞乱了,把政府搞乱了,把工厂和农村搞乱了,你们还嫌不够,还一定要把军队搞乱!这样搞,你们想干什么?”————叶剑英1967年中南海怀仁堂会议的讲话 材料二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酒洒祭雄杰,扬眉剑出鞘。---------------天安门诗抄
(1)材料一中的“你们”是指谁?这一事件后来被诬蔑为什么?
(2)材料中的“雄杰”指的是谁?为悼念雄杰而爆发的群众性运动是什么?
该运动的意义是什么?
(3)以上两段材料中铿锵有力的词句,表达了哪些共同的思想感情?
三、达标检测
1.一些历史名词往往打上了时代的烙印。请问“大串联”、“上山下乡”、“停课闹革命”发生在()
A.“文化大革命”时期B.“大跃进”时期C.“人民公社化”时期D.整风运动时期 2.下列选项中,前后联系正确的一组是()
泽东B.邓小平C.叶剑英D.华国锋
4.十年“文革”期间,党和人民与反革命派斗争的事件有()①“一月风暴” ②“二月逆流”③“九一三事件 ④“四五运动”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5.许多事物往往被印上时代的特色,这在人们的姓名中也有所体现。下列名字
与其出生时代特征不相符的是()
A.生于1949年,取名建国B.生于1951年,取名援朝 C.生于1958年,取名跃进D.生于1964年,取名文革
6.1976年《天安门诗抄》:“黄浦江上有座桥,江桥腐朽已动摇。江桥摇,眼看
要垮掉;请指示,是拆还是烧?”这首诗反映人民群众的政治要求是()
A.黄浦江上要建桥B.粉碎林彪集团
C.粉碎“四人帮”D.“四五运动
7、“文化大革命”中,身为国家主席的刘少奇被诬陷为“叛徒、内奸、工贼”,惨遭批斗,失去人身自由。这突出表明文革期间()
A.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B.国民经济发展缓慢 C.教育科学文化事业遭到严重摧残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8、老人依旧清楚地记得那个疯狂的年代:作为学生的他,戴着红卫兵的袖章,四处张贴大字报,批斗所谓的“牛鬼蛇神”„„这个年代是()
A.“大跃进”时期B.农村人民公社化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D.土地改革时期
9、下列哪一事件与林彪反革命集团的覆灭有关?()
A.“九一三”事件B毛泽东逝世C“四五”运动D.“四人帮”被粉碎
10、以下所列“文化大革命”史实,与题目不相符的是()
A.二月逆流B.粉碎“四人帮”C.中共七大D.“九一三”事件
11、每个年代都有其特殊的生活记忆。下列四组关键词,与20世纪50年代中国社会生活状况完全相符的一组是()
A.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县委书记的好榜样”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三大改造、浮夸风 C.“红旗”牌轿车、“三面红旗”、“铁人” D.“两弹元勋”、“走资派”“红卫兵”
12.生活的细节不经意间也会折射出政治的光谱,1977年的上海市高考作文题目是《在抓纲治国的日子里》。“抓纲”在当时是指()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以阶级斗争为中心C以文化建设为中心 D一军事斗争为中心
13.对文化大革命评价恰当的是()
A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B解放了农业生产力C基本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D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
14.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主要原因是()A林彪反革命集团的叛乱B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叛乱
C王洪文夺取了上海的党政领导权D对阶级斗争的形势估计错误
15.1975年,周恩来、邓小平一起主持的整顿、恢复工作的实质是()A整顿全国的治安秩序B恢复全国的法制建设 C发展国民经济D着手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第五篇:《“文化大革命”》教案1
第6课 “文化大革命”
(一)【内容标准】
简述“文化大革命”中民主法制和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的主要史实,认识“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灾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简述“文化大革命”中民主法制的国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的主要史实,认识“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严惩的灾难。
2、过程与方法:通过收集资料,认识“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严惩的灾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认识评价“文化大革命”,总结“文化大革命”给我们带来的经验教训。
【教学要点】
重点:文化大革命的危害。
难点: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大革命”留下的历史教训。本课时要点:文化大革命的发动与过程。【导入新课】
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
“大跃进”和人发公社运动带来的困难,经过几年的调整到 1964 年底已基本克服,国发经济形势超向好转。但党中央主要领导人毛泽东严重估计了国内外阶级斗争形势,进而于 1966 年发动了一场“文化大革命”被反革命集团利用,从而给国家造成了严重的灾难。
【新课探究】
一、“文化大革命”的发动的原因
“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毛泽东对国内外阶级斗争形势作了错误的估计:认为党内出现了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期盼依靠大规模的群众运动“防修”、“反修”,于是发动了“文化大革命”。
二、经过:
1、开始标志:
1966年《五一六通知》的发布,标志“文化大革命”全面爆发。
2、“全面夺权,全面内战”:
①起点:1967年1月张春桥、姚文元策划指挥上海夺权活动。
②兴起:上海夺权后,夺权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兴起,出现所谓的“一月革命”风暴 ③扩大:很快发展成“打倒一切”的全面内乱。
④1976年9月,毛泽东逝世,“四人帮”加紧了夺权的活动
3、两个反革命集团
林彪集团、江青集团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形成的两个反革命集团。
“四人帮”就是江青反革命集团,主要成员包括: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
4、结束
1976年10月,一举粉碎了“四人帮”,标志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终于结束了。
【总结巩固】
文化大革命(1966 —— 1976)毛泽东发动错误决策
反革命利用 全面夺权 全面内乱 危害国家
【教学实践与反思】
第6课 “文化大革命”
(二)【内容标准】、【教学目标】参见
(一)【教学要点】
重点:文化大革命的危害。
难点: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大革命”留下的历史教训。本课时要点:文化大革命的危害与教训。【导入新课】
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背景: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倒行逆施,给党和国家带来严重灾难。对此广大干部群众进行了不同时机、不同范围的抵制。
【新课探究】
三、正义的抗争
1、“二月逆流
1967年2月,在周恩来主持的怀仁堂碰头会上,谭震林、陈毅、叶剑英等老一辈革命家同江青、张春桥等展开激烈的斗争。这些老同志的抗争被江青等人诬为“二月逆流”,受到严厉批判。
“二月逆流”实质上是老一辈革命家忧国忧民、坚持正义的抗争。
2、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林彪因迫不及待地图谋提前“接班”,甚至还秘密策划反革命武装政变。阴谋败露后,林彪乘飞机仓皇外逃,于1971年9月13日在蒙古温都尔汗坠机身亡。
九一三事件(林彪叛逃事件)——客观上宣告“文化大革命”理论和实践的失败。
3、周恩来、邓小平全面调整
①林彪问题解决后,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开始纠左,还促成邓小平的“复出”。②1975年起,邓小平主持党和国家日常工作,对军队、工业、农业等各方面工作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整顿,国民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全国大部分地区的社会秩序趋于稳定。
4、四五运动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逝世。1976年清明节前夕,首都百万群众聚集天安门广场,沉重悼念周恩来,愤怒声讨江青等人的滔天罪行。4月5日,遭到“四人帮”的镇压。
四五运动为后来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奠定了群众基础。
5、粉碎“四人帮”
(1976年《天安门诗抄》:“黄浦江上有座桥,江桥腐朽已动摇。江桥摇,眼看要垮掉;请指示,是拆还是烧?”这首诗中“江桥摇”实指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等“四人帮”成员,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粉碎“四人帮”。)
四、“文化大革命”的灾难与教训
1、“文革”造成的严重灾难(影响
①“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毛泽东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持续十年之久,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的“全面内乱”。(性质)②国民经济发展迟缓,错失发展机遇。拉大了中国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③人民生活动荡不安,基本没有提高④政治运动接二连三,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的破坏,干群心情压抑。
2、历史教训
思想上: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组织上: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反对个人崇拜和个人迷信;政治上: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反对“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
【总结巩固】
文化大革命(1966 —— 1976)
毛泽东发动错误决策 反革命利用 全面夺权 全面内乱 危害国家 林彪叛逃 客观失败
灾难与教训 【教学实践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