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多种教学手段 提高音乐学习兴趣

时间:2019-05-13 00:19: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创多种教学手段 提高音乐学习兴趣》,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创多种教学手段 提高音乐学习兴趣》。

第一篇:创多种教学手段 提高音乐学习兴趣

创设多种教学手段 提高音乐学习兴趣

武平县象洞中心学校 冯德平

伴随着音乐新课程全面铺开和实施,教育理念的转变,课堂教学形式日渐丰富多彩,在音乐课堂教学上,我认为兴趣爱好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去引导、培养、发展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恰到好处地激发音乐学习兴趣?如何让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变被动为主动诱发音乐学习兴趣?如何调动提高学生音乐学习兴趣,把厌烦枯燥的传统教法激活成现代教学手段?带着这些问题,我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实践探究。

一、设计表现,激发音乐学习兴趣

在音乐新课程中,表现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表现”领域包含了“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和“识读乐谱”等四项内容。把四项内容整合在一个领域中学习,有利于加强各项内容之间的联系,有利于改变单一的教学课型,有利于增加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由此可见,“表现”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内涵丰富。因此,我们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或多或少、或开始或中间或结尾设计一些“表现”的内容,让学生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益。

如人音版(2012新课标)一年级上册音乐第一课《大雨和小雨》的教学,如果单纯教唱歌曲10分钟左右就可以教会。那么一堂课40分钟的时间,剩下的时间做什么呢?作为音乐教学工作者,我们可以去想象„„只有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一些“表现”,让孩子们“动”起来,欢快起来。根据教材内容和要求需完成以下两点:

1、学唱歌曲,试着用不同的声音表现大雨和小雨。比一比谁表现得更好!

2、你能用动作表现大雨和小雨吗?请边唱歌曲边表演。因此,老师要引导学生用语言、动作、情感表现歌曲内涵;指导学生观察曲谱、图标含义及使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等等。认识曲谱音符上方图标上的雨点:第一乐句两个小节雨点大,第二乐句两个小节雨点小,第三乐句一小节大一小节小,第四乐句两小节雨点中。提示学生在演唱“大雨哗啦啦”时,用较强的力度;而“小雨淅沥沥”应用较弱的力度演唱。这是演唱上的技巧。指导动作表演时,可以根据歌词的含义和事物本身特点形态上去展开。演唱“大雨”时,用两手移动往胸前左右斜上举张开;演唱“哗啦啦”时,两手带有抖动的动作往下收回。演唱“小雨”时,两手往正前方伸出;演唱“淅沥沥”时,两手在原有的基础上带有小波动地往下降的同时,身子也往下蹲;演唱“小草笑嘻嘻”时,在演 唱“淅沥沥”的基础上两手摸摸“小草”的动作的同时,两手往脸上左右平移并带微笑。其余的动作重复。指导打击乐器演奏时,可以使用双节筒、铃鼓、沙锤等。因为歌谱是四二拍,它的节奏是强弱强弱,所以使用时敲击的力度是重轻重轻。演唱的技巧、表演的动作、乐器的伴奏这三部分“表现”,即可以分开也可以合并,即可以分组也可以集体。看场地,看条件,因地制宜。分也好合也好,单独也好轮流也好,都要求每个学生有事情做。最后按各自的“表现”播放音乐或钢琴、手风琴、电子琴等乐器为歌曲伴奏,完整地“表现”歌曲《大雨和小雨》。此时此景,热闹非凡,孩子们的歌声、演奏声和优美的舞姿展示在你面前,你会觉得多美呀!此时此景,声情并茂,孩子们唱呀跳呀敲呀,完全被音乐陶醉了,你会觉得只有音乐才会给孩子们带来快乐。在音乐课上设计了这些“表现”,孩子们积极参与配合老师授课,并给孩子们带来了快乐氛围,激发了孩子们音乐学习兴趣,你的一堂音乐教学课就成功了。

二、关注个性,培养音乐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个性特点与家庭环境、教育背景、性格素质、天赋禀性紧密相关,因而在音乐审美爱好、音乐知识技能、音乐情趣等方面,都形成了不同的个性;在对音乐的感受、认知过程中,表现出各不相同的差异性。但这种个性差异随着接受教育,随着年龄的增长也有所发展变化。因此,我们在音乐课程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志趣、才能、资质特长和爱好,因势利导,促进其和谐完美地发展。只有面向全体学生,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和注重个性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个性鲜明、人格健全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音乐课上我们要留心观察孩子们的一举一动,要特别关注音乐知识接受能力暂时比较迟缓的学生。这种学生主要表现为唱歌不出声、律动不去做、不与人合作、上课不专心等等。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对这种学生我们要抱着良好的心态,不急不躁慢慢来。有一次我在网上查找资料时无意中发现奥尔夫律动——《身体音节歌》的视频,我看了后觉得对音乐教学有用,于是点击下载并转换格式复制在U盘上。上音乐课的时候,我拿出U盘插在功放机上遥控点击播放视频。全班同学边看边听边动作起来了,更使我惊奇的就是“他们”也在听在唱在动,全身心投入。看到这种场景,我心里有多么地高兴啊!假使前面对这种学生批评吗?不行!说道理吗?没用!而今天来看,“此处无声胜有声”,他们真的很喜欢音乐课。我想,以后要转变教育理念、更新教学方法,培养他们音乐学习兴趣。音乐教育也要善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在音乐课堂上对那些有创造性的、有一技之长的学生,多留一点空间,多提供一些平台,让他们展示表现,增强学习动力。记得有一回,我在多媒体教室上二年级音乐课时,有一位女同学上台演唱了《春晓》这首歌。她优美的歌喉、情感的表达能随着音乐边听边演唱。当时我惊呆了!她的音质、乐感怎么那么好!她才二年级的学生啊!恐怕是天分吧!像这样的学生我们要加以培养,适当的指点,以点带面,以她为榜样促进推动全班及全校学生音乐学习兴趣。一直到六年级毕业,她表现都很优秀,在文艺演出活动中扮演了独唱、舞蹈、指挥等角色。她为自己、班级、学校取得了荣誉。

三、创设情境,提高音乐学习兴趣

运用情境教学法,设置形象直观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信息资源。情境有了,兴趣就浓了。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创设一些情境,会使学生注意力更集中,调节大脑中枢神经集中注意力去学习。情境设置从导入开始至教学过程中和结尾处都可以插入。最基本的可以从故事、猜谜、看图、儿歌等情境引入,教学过程中可以插入视唱练习、唱谱模唱、节奏练习、趣味性游戏、情感表演等,现代教学手段可以听MP3,看动漫,看视频,看MTV、MV视频等。

最使我难忘的是在一次认识学习打击乐器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同学们,在这箱子里面有好多好多神秘的东西,他们会说话,他们会唱歌,你们想知道他吗?想猜猜是谁吗?”我从箱子里面分别拿出各种打击乐器,介绍名称,示范使用方法,后又收起来装回箱子里。“好了,同学们,箱子里面神秘的东西,你们都看到了,知道了。现在老师考考你们,如果谁最先猜中就上台表演。”这个时候,孩子们情绪高涨,蠢蠢欲动,全神贯注,看样子每个同学都很想上来尝试表演。我看他们迫不及待,于是我顺水推舟:“那就要注意了,开始!”我再拿出乐器敲击声音(因为箱盖挡住了学生视线看不到形状),暗示学生说出乐器名称,最先说出的上台领取打击乐器。这样的情境创设,给了悬念,给了思考,给了刺激,给了实践,学生喜欢,课堂活跃。同时,乐器的名称、发出的声音、使用的方法学生很快就熟悉了。

学习《小宝宝睡着了》一课时,可以设置这样的情境:静静的夜晚,天上的星星睡了、月亮睡了,地上的鸟儿、虫儿也都进入了梦乡,小宝宝也在悠荡的摇篮里,听着妈妈甜美的歌声,渐渐入睡了。同学们,妈妈哄宝宝睡觉唱歌的声音应该是欢快的,还是轻柔的?对,在演唱摇篮曲时应该用轻柔的声音,轻轻的哼唱,体会妈妈哄小宝宝睡觉时是多么的温柔。在 哼唱的同时,你们能不能加入动作表情体验妈妈哄宝宝的情景?孩子们用轻柔的声音、用自己编创的动作演唱,以情带声,特别投入,效果也特别好。这种带有情境表演的教学手段,激发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无形中音乐语言、音乐形态、音乐美感体现出来了。

由此可见,音乐课堂教学多创设美的情境,对提高学生音乐学习兴趣有事半功倍之效。

四、借助媒体,诱发音乐学习兴趣

我所说的“媒体”是指学校的多媒体和网络信息。如果这两大块利用的好,就对我们的教学大有作用。多媒体教学可以说是多姿多彩,它利用声、光、影等多种要素,使教学过程变得有声有色、妙趣横生。网络信息资源是指与教学课题有关需下载的MP3音频文件、FLV视频文件、图片资料、PPT课件等。

长期在音乐教室上课、唱歌、听音乐、听琴声,有时候也会觉得厌烦。因此要给孩子们换换口味,到另外一个音乐殿堂——多媒体,呼吸新鲜空气,享受另一番景象。曾记得:正当母亲节来临之际,我脑子灵机一动,心想能不能从网上下载一些有关歌颂妈妈的歌曲呢?于是,我在优酷视频音乐网上来了个大搜索,输这个词语输那个词语,终于找到了好多好多,认为有用的点击下载。同时又在百度图片里下载了些年轻、中年、老年女人图片。材料有了,我把这些素材制作在PPT课件上。开头设计了引子用语言描述赞美妈妈的词语,接下来的幻灯片上有年轻、中年、老年时期妈妈的图画,并插入了文字描述,然后在下面的每一片幻灯片上简介歌名、演唱者及演唱风格,并链接插入视频,最后拓展延伸想一想。六年级音乐课时在多媒体播放,让学生欣赏观看。一节课下来同学们自始至终保持安静,在欣赏观看过程中,有些学生在流泪,有些学生在抽泣。这种场景出乎意料,我感到有点惊讶!当时我在想,是什么让学生感动流泪?是图画上语言的描述?是演唱者情感的表现?还是音乐把学生的情感调动起来了?这就是音乐的感染力、音乐的魅力。真情实感的东西体现了,触动了学生的情感,诱发了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他们自然而然地喜欢音乐、喜欢音乐课。

五、变换教法,调动音乐学习兴趣

教无定法,教学有法。音乐课堂教学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变换各种教学手段。针对各个年级、各个年龄段“对症下药”,变换教学结构。低 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好奇、好动、好模仿,教学中采用歌、舞、图片、游戏等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中高年级学生在音乐知识、音乐技能略抬高要求,加强发声练习、视唱练习、节奏练习、乐理知识、多声部合唱、乐器演奏、欣赏鉴赏等训练。每一种训练都要按课标要求在教学环节中安排好时间适当的训练。这样就能避免那种“唱歌—舞动—唱歌”单一的教学模式。

我十分记得那是六年级的音乐课《红河谷》,这首歌是加拿大民歌,歌曲的旋律平稳,演唱情感优美抒情,分两个声部唱,音高跨度不大,歌曲简短,学生容易学、容易唱。课前布置预习:乐器组的把歌谱第一声部吹熟练,节奏组的按2/4的节奏方法去训练(注意弱起小节的敲法),唱歌组的第一声部女生、第二声部男生,按各自的分工回去练习。音乐课来了,我什么话也没说,先让学生用“呜、啦、哒”模唱歌曲,渲染课堂气氛,后用钢琴C调弹奏一一检查他们各组练习的情况。检查完后,我觉得他们每项练习能跟钢琴和得上。然后完整地一起演唱、演奏、和声,他们唱的唱、敲的敲、吹的吹,眼前呈现一片欢快热闹优美的景象。当他们演得有点意思、有点激情了,兴趣浓厚了!我又进一步激发他们:唱歌的跳起舞来吧!演奏、吹奏的走动起来吧!我也拉起手风琴边弹边唱边走进入同学们当中。一节课下来,我们就这样沉浸在欢乐之中。虽然一节课就这样过去了,但这节课没有白白浪费时间!因为,孩子们在学习中掌握,在掌握中学习;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得到快乐!

不言而喻,有趣的教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音乐学习兴趣。

总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是一种教学形式,是教学过程的运行方式。它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掌握音乐知识、音乐技能。作为音乐老师教好学生学会怎样识谱、学会怎样唱歌、学会怎样欣赏、学会怎样表演、学会使用简单的乐器是我们的责任。在音乐教育教学过程中多一份爱心、多一点耐心去呵护我们的孩子。音乐知识传授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尽量让学生喜欢你的课、喜欢音乐、喜欢你音乐老师;尽量多花一点时间制作好课件,做好充分的准备把音乐课上得生动活泼有趣,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调动兴趣;尽量用鼓励的眼光、激励的话语、平和的心态对待我们的孩子,以优美的艺术形象感染学生、陶冶学生,让他们慢慢喜欢音乐。因为音乐是美的艺术,它会使人们的心灵变得更加高尚,更加纯洁。我们应该相信每一位学生都会喜欢音乐、学好音乐、享受音乐。因此,我们要以一片真诚引导他们一步步进入奇妙的音乐世界。

第二篇: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中牟县黄店镇第二初级中学

吴志国

邮编:451476

电话:12783433895 由于近几年中考,地理不再纳入考试之列,大多数学校领导对于地理这门课程不十分重视,往往不再安排专任教师,而是由主课教师兼任,于是导致老师不认真教,学生不认真学,并使大多数同学失去了学习地理的兴趣。对于此种现状,出身于地理专业的我深为地理课的前途担忧。下面我本人就为如何在教学过程当中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重视直观教具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中学地理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积极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智力,培养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爱好和独立吸取地理新知识的能力。我在几年来的教学工作中充分认识到直观教具在地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总结出一些直观教学方法,以达到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能力和学习兴趣的目的。

(一)、充分利用地图。在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阅读、运用各种图表,把地理知识落实到地图上,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因为地图是地理语言的浓缩,是学生获得直观地理知识的源泉,是教师进行教学不可缺少的教学工具,只有利用地图,才能形象、直观地反映出地理事物的空间和时间分布规律,可以说“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挂图,配合学生的地图册及课本上插图,引导学生阅读、分析,把课本上的地理知识迁移到地图上,引导学生把基础知识记忆在地图上。这样,既便于学生理解、便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储存和捉取,又改变了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记忆持久。

(二)、充分利用课本上的地理略图或自己设计地理略图,边讲边画,进行直观教学。这种教学方法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把课本上的略图或自己设计的略图,一边讲一边重新画出来,学生一边听一边记笔记,也可在笔记本上或纸上随着教师把图画出来,学生的注意力随着老师的画图和语言而自然转移,做到手脑并用,视听结合,思维集中,印象深刻,有利于学生树立地理空间概念,把抽象的概念和原理从直观的地理略图中衬托出来,使学生获得生动而深刻的地理知识。

(三)、认真设计直观教学模型,进行直观教学。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空间分布和空间联系很强,许多地理知识看不见摸不着,抽象、空洞,如果只是教师

凭口讲,学生头脑中就无法想象,但设计一些直观形象的简易模型,就易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易于理解所学知识。总之,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地图、挂图、地理略图、直观模型等直观 教具,不仅易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地理思维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且教与学往往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二、巧设提问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问是指由教师或学生提出问题,通过师生的相互作用,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了解其学习状态,使学生获得发展的教学行为。学问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孔子把“疑思问”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可见,人们用提问的方法展开教学,启迪学生的思维,发展他们的能力,已经由来以久。实践证明,提问作为一种教育行为,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能力的培养,以及思想的陶冶。特别是在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探讨如何设计问题、用怎样的形式提出问题才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尤为重要的。地理课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在教学中应善于设问解疑,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是地理教学方法的一大改善,尤其是在农村中学教学当中,缺乏相应的教学用具及多媒体教学,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课堂中的提问设置尤为关键,经过几年教学,我认为在教学过程,问题的设置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问题的设置应有一定的难度

提问的目的是通过设疑、解惑,最终使学生实现知识和能力的提高。因此,设置问题应有适当的难度。使解决问题所需的思维水平处于“邻近发展区内”,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能跳一跳,摘到桃子。当然,要使学生感到有一定的难度,对学生有一定的吸引力,教师本身要熟悉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按照教学大纲规定的对学生知识、思维品德、技能、能力、的具体目标确定提问的难度。这样既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问题难度的设置应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已知到未知,层层推进,步步深入。难度呈梯度增加,环环相扣;解决问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把思维逐步引向深化,且使学生在克服重重困难中获得成功与喜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样能培养学生持久、稳定的学习兴趣。

设置问题应变换问题的深度,从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决策等不同的认识层次上提问,可以调节问题的难度。例如,在分别学习了各部分知识后,提出综合性问题,让学生认识整体特征。我在讲述我国《气候特征》一节时,就根据已学的我国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设置问题,让学生自学。

(二)、问题的设置要新颖

学习情境是指新颖的学习任务,新奇才能对学生有一定的吸引力,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愿望,形成学习期待。问题的设置应注意新颖,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怎样设计问题才能使学生产生新奇感呢?一方面是从学习的内容上选择哪些使学生感到新颖的知识设问。这样会激发学生思维的波澜,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完成知识的固化和深化。

(三)、问题的设置应有广度

课堂教学中设置的问题一般是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都能享受到成功的欢乐。因此,在设置问题时既要考虑到难度和跨度,同时还应注意到大多数学生的认识水平,所设的问题应能让大部分学生经过思考后可以回答得出来,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做到因材施教。如在学习《影响气候的因素》一节中,了解地形对降水的影响,观察《地形雨示意图》。在学习条件一般的班级中,我设置的问题是:暖湿气流在前进的过程中遇到地形的阻挡被迫抬升,会产生什么现象?为什么?背风坡少雨是什么原因?这样通过问题让学生观察《地形雨示意图》,了解地形对降水的影响。而在学习条件好的班级,我直接提问:根据地形雨示意图分析地形对降水的影响?这样的提问可让学生注重对地图的观察,培养学生通过读图来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问题的设置应注意准确度

课堂提问一定要有严密的逻辑性,精确发问,答案明确。如在《地球的运动》教学中,若提问:地球公转产生什么现象?这个问题答案可以是季节变化,也可以是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或南北半球的昼夜长短变化,出现答案的多样性,学生就难以答出精确的答案。其次,提问要有思考价值,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尽量避免出现答案为“是”或“不是”、“对”或“不对”的提问。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结合具体对象,进行精心设计,使问题具有“若隐若现、可望可 3

及”的特点,设法把学生置于“发现者”和“探索者”的位置上,让学生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各地理要素的因果关系和逻辑关系。从而提高地理思维能力。

(五)、问题的设置应有密度

问题的设置应有疏有密,给学生充分的思维时间。一节课不能提问不断,犹如蜻蜓点水,学生不能进行冷静而有效的思考,反而破坏了课堂的严密性和完整性;也不能没有提问,不启不发。每一个提问后,要有一定的时间停顿,以符合学生的思维规律和心理特点,促进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对问题考虑得全面。总之,无论是讲授、谈话,还是讨论和指导学生独立阅读,都需要教师精心设计一系列问题,组织和引导学生解决疑难,使学生思维活动不断处于积极状态。精心设计富有启发性和思考价值的问题,并要依据学生知识与能力情况,使这些问题明确具体、难易适度,以便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好课堂提问,就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做到事半功倍。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新课程改革中,主要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主动学生。只有学生积极参与和主动学习,才是素质教育的成功。那么,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主体地位能否得到体现,关键在于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否得到培养。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创设带有创造性的问题教学情境,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关键性作用。心理学研究结果告诉我们:当思维者直接获得想要的结果后,思维的惰性就会逐渐增强,创新能力就无从谈起。所以,教师应该设计一些无法从教材中直接找到答案且学生能接受的问题,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如,在讲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这一知识点时提出:假如黄赤交角变为零时,那么地球上太阳直射点的范围、昼夜长短、温度带的范围、气候等将有何变化?再如,讲《天气与气候》一节时,可以设计如下导言:在天气预报中,我们常常看到沙尘暴、台风、寒潮等天气现象,你能说明它们的成因吗?这些天气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生活有哪些影响呢?诸如此类的带有悬念的问题,引导着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想象,然后主动通过阅读教材寻找答案。

教师可以利用电化教育的直观、形象、逼真等特点,结合学科内容,有效地运用电教手段,对于激活创新思维比较有利。因为传统的教学很难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系统的图像。只有通过电化教学,才能更加充分地把事物或现象展现出来。4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借助于电教手段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并把学生有意识地带到自己精心设计的教学情境中去。如在“地形的变化”一节中对火山喷发的讲解,单凭教师的教学语言和肢体语言很难把“火山喷发”这一现象解释清楚,而学生也较难理解,如果教师利用下载的资源整合制作成课件,把发生在一瞬间的火山喷发的景象通过电脑播放出来,再结合课本知识,加入教师的讲解,学生很容易就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也就很快地进入到教师设计的教学情境中来。

教师依据教学内容,适时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还能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问题提出后,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思维方式,所以教师要及时调节气氛和节奏。教师还要以鼓励和理解的态度引导讨论双方达成共识。比如,学生对全球化问题的认识存在悲观和乐观两种态度,对此,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样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

当前的地理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结合书本知识,通过社会实践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讲环境时,可以让学生从周围的环境调查做起,如调查黄河水污染的根源,然后让学生进行论证,并提交如何治理污染的可行性方案。通过调查,同学们从各个方面查找原因,上网查资料,翻阅报刊杂志,一个个都怀着强烈的求知欲望。面对交上来的一份份论证充分的报告,教师能不欣慰吗?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从多角度、多方位进行思考,把理论与乡土地理、时事、重大事件联系起来,拓展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思维的探究性。比如,在讨论城市交通时,教师可以通过介绍本市交通发展的历史现状和布局,让学生讨论城市交通发展的原则,以及本市交通布局的优缺点,促进学生探究性思维的养成。

兴趣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不仅能使学生积极地、能动地、自觉地从事学习,而且能起着开发学生潜能的作用,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通过教师激发,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的参与整个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由此形成教与学的良好循环,达到促进学生学习意识的转化,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单位:中牟县黄店镇第二初级中学姓名:吴志国

第三篇:多种评价方式,提高学习兴趣

多种评价方式,提高学习兴趣

仪征市龙河中学朱晓敏

新课程呼唤充满活力的新课堂,新课堂呼唤“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评价。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走向,影响着教学效果。在“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一新理念的指导下,新型的课堂评价就像一根奇妙的杠杆,能使教与学互动起来,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这里结合评价主体和评价时机,谈谈中学语文课堂中的多元化评价方法,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一)自我评价明方向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也是评价的主人。《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强调要“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一种科学的课堂评价方法,在平常的教学工作中,教师要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评价。在自我评价过程中,学生对照学习目标对自己的学习进展情况进行认识,作出判断,既可以看到自己的成绩,享受成功的快乐,增强学习的信心;同时也可以发现问题,找出不足,及时调整目标,明确努力的方向,从而以更高的热情投入新的学习,争取更大的进步。

(二)同学互评促发展

《课标》指出:“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

之间的互相评价相结合。”课堂上的“师评生”和“生生互评”的过程是最能体现学生素质发展的过程。他们在互评中往往会找到自己难以发现的长处或短处,从而互相启迪,互相借鉴,彼此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它弥补了教师对众多学生难以一一关注的不足。他们在评价他人的同时,也能更进一步的认识自我,可以弥补“师评生”方法难以收到的效果。这一过程,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评价能力,而且提高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生生互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欣赏。优等生不要孤芳自赏、自命不凡,评价学困生时不要取笑,不能使用过激的语言,如“这么容易都不会做,怎么评分呢?”要多一点理解和鼓励。要热情的鼓励他们大胆参与互评活动,锻炼自己,提高水平。1

这样的互评训练才能达到共同进步的效果。

(三)教师评价树信心。

课堂教学是师生交流、互动的过程。教师是学生最直接的评价者,教师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一举一动,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就显得至关重要。“多奖励,少批评”应贯穿在评价过程的始终。同时,奖励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价值观。即体现学生学习基础与能力的差异,对课程学习中学习成绩优良的学生给予奖励;激励学生学习基础与能力的差异,根据学生基础的差异在学习过程的发展给予奖励;对在学习过程中学习态度积极、个体特长发挥显著的学生给予奖励。教师要努力营造一个民主、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实现师生情感零距离,使学生敢于表现自己。在教学中,有时教师几句简短的、感情真切的评价语,如同春风化雨,使学生信心倍增。让学生感到莫大的快乐,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四)延缓评价示个性。

延缓评价要求教师在学生交流讨论时,不要立即给予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是给予学生充分的探索新知、获取新知的时间,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个性。要鼓励和赏识学生发表独到见解,促使每个学生在原有水平上都有新的发展。延缓评价给了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使每个学生的回答都折射出不同的个性色彩,使语文课堂更有生命力。

这样,通过多维度、多侧面、多元化的评价方法,既让学生获得分享成功的喜悦,又让他们找到自己下一步努力的方向,从而能够全面而客观地反映学生语文学习的效果,提高语文学习的兴趣。

第四篇:浅谈“兴趣教学”提高小学音乐教学质量

XO3

浅谈“兴趣教学”提高小学音乐教学质量

作者:孙景章

单位:郑州市二七区罗沟小学 时间:2012年5月18日

浅谈“兴趣教学”提高小学音乐教学质量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世界是丰富多姿的,生命是多彩斑斓的,受教育者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也是各不相同的。因此我们必须尊重生命、尊重差异,营造丰富多彩的教育天地,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资源,因材施教,因需施教。在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兴趣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强大动力,创设愉快的教学情景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先决条件。因此,我在教学中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灵活运用多种愉快教育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较好效果。

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其中情境教学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创设情景,是要根据音乐的情绪、风格和具体内容创设相应的环境气氛,良好的环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聆听音乐的心理状态,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激发他们进行想象、锻炼他们的思维。而情境教学主要是由某种富有感情色彩的活动而产生的一种特有的心理氛围,就是以生动形象的情境激起学生学习情绪为手段的一种教学方法,音乐课的情境教学则是运用音乐特有的艺术魅力,教师通过声音、图画等各种教学手段,感染学生进入特定的艺术氛围,从而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音乐。

一、开动脑筋编儿歌,培养识谱兴趣

识谱知识的传授在音乐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生掌握好识谱知识,可以更加准确地唱好歌曲、理解歌曲。为使学生对枯燥无味、难学难记的识谱知识感兴趣,我常把一些识谱知识编成儿歌帮助他们学习,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样的儿歌,学生既动手又动脑,流畅上口,易懂易记,使他们对五线谱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启发学生表现美,激发唱歌兴趣

唱歌最大的目的是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感染。我们不能只满足于教学生唱会一首歌,重要的是要启发学生准确地表达出歌曲的感情和艺术形象,进入歌曲的意境,用自己的真情去演唱和体味。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进入表现音乐的最佳状态,唱出的歌声真挚动听,从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生命力。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使学生充分理解歌曲的内容。对于理解能力差的低年级学生来说,如果教师仅用抽象的语言去引导学生理解歌曲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把音乐同学生的生活融为一体,结合他们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和词语,作形象的比喻和讲解,把歌曲蕴涵的丰富情感和艺术美挖掘出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他们将整个身心投入到唱歌中去,正确地、创造性地表达出歌曲的情感和艺术美。如我在教学生唱《火车开啦》时,只领学生按节奏读了两遍歌词,他们就会唱了。但由于学生想象不到歌中小朋友乘坐火车时的激动心情,部分学生唱起来很呆板,面无表情。对此,我便启发学生:“你们谁见过、坐过火车,能说一下自己坐火车时的心情吗?”这一问,同学们可来情绪了,纷纷举手回答。接着我又问:“假如你就是歌曲中的小朋友,现在就要坐火车去北京,到你非常非常向往的地方去。当火车‘咔嚓、咔嚓’启动的时候,你的心情怎么样?”这下,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同学们争着举手回答,他们说着,笑着,沉浸在美好想象的欢乐之中。我又说:“同学们,现在老师就带你们去“旅游”,你们想到哪儿去呢?”同学们高兴地喊起来:“青岛”、“北京”、“上海”、“广州”。“好!咱们先到北京去看看吧!老师来当播音员。”于是我当起了列车播音员,音乐一起,同学们便高兴地唱起来,好象自己真的坐上了火车,他们有的高兴地摇晃着小脑袋,甜甜地笑着;有的同桌兴奋地交流着感情,那眼睛活象是在说话;有的合着音乐节奏愉快地拍着手;还有的竟情不自禁地跳起舞来。歌声中充满了真挚的情感,歌声中浸染着美的色彩。

三、角色扮演体验情境,增强学习兴趣

在课堂中让学生自己进入角色,扮演角色,歌曲中的角色不再是音乐书上,而就是同学们自己。这样,孩子们对教材中的角色必然产生亲切感,加深了内心体验;另一方面,由于运用了表演,不仅使歌曲所描绘的形象直接作用于学生感官,而且罩上了情感色彩,这种生动的形式使学生特别高兴,他们既可以听到,又可以看到,而且富有戏剧性,学生情绪热烈,印象深刻是很自然的结果。以角色扮演体会情境,用得最普通的是童话、故事中角色的扮演,如《到小熊家里去》一课,那些猫呀、狗呀、鸡呀、小熊呀头饰一戴,教室里的气氛马上沸腾起来。同学们一个个高兴非常,争相扮演。歌曲中的角色一下子活灵活现地出现在同学们的面前,孩子们成了热情的演员或观众,全部进入了教材描写的情境之中。

再如,在低年级学生欣赏民间打击乐曲《鸭子拌嘴》时,启发学生想象乐曲所描绘的情景,并请学生按自己的理解随乐曲做动作。于是,将学生们的表演加以归纳,编成一个小剧。请学生分别扮演各种角色。有的扮演养鸭的老爷爷,有的扮演小鸭子、大鸭子,还有的演池塘和水波,这样就将情、景、音乐交融在一起了。学生们在感受民间打击乐器力度、速度的变化中对作品所描绘的情景、情绪有了更深的体会;学生在自由探索中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创造力、思维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四、自制乐器练伴奏,提高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打击乐器的演奏,不但可以培养他们的节奏感和识谱能力,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由于条件所限,各种打击乐器都不能达到人手一件,这就大大影响了学生的情绪。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我发动学生在家长帮助下自制打击乐器,如用易拉罐或小瓶子装入沙子作沙捶;用铁丝将酒瓶盖儿串在一起当串铃;用两个香脂盒对击做小镲,用铅笔敲纸盒当小鼓等。学生们用自制的乐器边唱边奏得意极了。我在教学生学唱《过新年》时,做了这样一个集体练习:全班学生分为4个组,第一组击小鼓,第二组打小镲,第三组唱歌,第四组手持彩绸表演。这样反复练习,边唱边奏边舞,寓艺术熏陶于表演之中,使学生体会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整个教室洋溢着幸福、欢乐、喜悦的气氛。这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

五、图、讲、演结合,诱发欣赏兴趣

欣赏音乐,不仅需要形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而且需要欣赏者用自己经历过的生活阅历和经验去感知体验。小学生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生活阅历浅,经验积累少,要使他们真正理解音乐,达到陶冶性情、培养情操的目的,就必须根据他们的思维特点,通过形象活泼的画面、生动有趣的故事、简短的启发谈话等形式,运用听觉和视觉同步感知的方法来帮助他们理解作品,然后再让他们在动听的乐曲声中自由充分地想象、体验,使其根据各自对音乐的理解程度,及直接、间接和形象的记忆,用不同的颜色、线条、文字、动作表现出来。例如,钢琴曲《骑竹马》是一首非常短小的曲子,乐曲头尾部分以轻快的节奏和弱拍上的突发强音,风趣地表现儿童骑竹为马、奔跑雀跃的欢快情景;中间部分表现儿童模拟勒马动作环顾四周的谐谑情绪。在指导学生欣赏时,我先结合插图讲了儿童比赛骑竹马时的热烈场面,然后初听音乐一遍,复听音乐时让学生举手表示出中间部分的音乐。由于学生对音乐发生了浓厚兴趣,所以听时特别认真、细心。为使学生更好地感知歌曲的情绪,再听音乐时便让几名学生拿着教杆、尺子当马骑,同学们兴高采烈、情绪高涨,表演得非常精采。在这个从感知到体验的欣赏过程中,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形,从而更准确地把握作品,深刻地理解音乐,充分欣赏音乐之美。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努力创造愉悦的学习情景,尽可能使每一教学步骤都具有趣味性、启发性、创造性,着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欢乐活泼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创造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律动体现情景 欣赏音乐的兴趣

律动可以刺激和激发学生感受音乐的情绪,对音乐产生兴趣。因此,让学生欣赏不同的音乐,并即兴编一写同学生喜欢的容易接受的动作,带领他们表演。学生情绪高昂,开始了音乐的学习,在欢乐的气氛中感受音乐。例如,欣赏《在钟表店里》时,采用先出示画好的大钟、小钟、动物等图片,指导学生去观察钟表不同的摆动方向,引导学生用身体去表现钟表的走动,鼓励学生大胆表现,有的用头、用眼、用脚、用手等部位来表现钟表的摆动。孩子的情绪一旦被调动起来,欣赏的兴趣会大大增强,这时再导入课题:“同学们,现在让我们一起去钟表店里听听这些钟表的声音吧。”在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下,学生们全神贯注的聆听,脸上流露出投入和满足,可见他们已经开始体验到音乐的魅力了。像这样给学生一个心理自由的氛围,一个自发表现的空间,方能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力、想象力,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总之,在音乐教育中,把学生的音乐兴趣培养作为音乐教学的首要任务和目标,学生才会变“学会音乐”为“会学音乐”。思维科学的研究成果告诉我们,人们在接受信息时,必须强调调动个体所有感官的参与。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精当地运用信息技术,通过形、声、色、光等手段,创设各种教学情境,以声画并茂、动态呈现的效果使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实现多种感官的有机结合,产生强大的表现力、感染力和吸引力,从而使知识多层次、多角度、直观形象地展示于学生的面前,这样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达到音乐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第五篇:如何提高学习兴趣

小朋友总是被动的学习,不能集中注意力,怎样才能提高他的学习兴趣呢?

我姑父给表弟买了一台万 利 达Q18,用了将近快一个月了,上面有好多的游戏呢,挺不错的,还可以答题,他好喜欢!有一次做题目,还得了满分,还到处炫耀呢!

下载创多种教学手段 提高音乐学习兴趣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创多种教学手段 提高音乐学习兴趣.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提高学习兴趣(范文)

    如何提高学习兴趣 我们要说这个如何提高学习兴趣,那么我们我们就必须要了解什么是兴趣,你见过牛和马吧?它们吃什么,你吃什么?它们住哪里,你住哪里?你见过牛和马吧?它们都没有作业可......

    浅谈用多媒体教学 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棵兴趣五篇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乌市第65中学生物教师尤丽吐斯。我的答辩论文题目是:《浅谈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科的兴趣》。我的这篇论文是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来完......

    培养兴趣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培养兴趣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丰润区左家钨镇北夏庄中学何卫东中小学音乐课如何培养学生兴趣,教师的主导是关键,首先应根据儿童心理、生理特征、知识水平、注意力等特点,精心设计......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感悟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感悟 孔子说:“好之者不如善知者,善知者不如乐知者”。由此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事实上,确实如此,我们一旦对某个事情产生兴趣就会形成一股强大的动......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新课程标准把这样的课程理念置于十分突......

    如何提高大学生学习兴趣

    如何提高大学生学习兴趣 —以《生态整治案例分析》课程为例 How to improve learning interest of college students —as an example to 《Case analysis of ecological re......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1. 尊重孩子的兴趣。现在很多家长从孩子一入学开始,就千方百计想孩子学得好,懂得多,所以家长把孩子的双休日、节假日都安排得满满的。事实,孩子多学点东西......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推荐]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上好地理课 长期以来,初中地理不作为中考科目,在教学过程中地理一直为“副科”,使它在部分人眼中成了可有可无的课,甚至有的学生把它看成“休息课”。作为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