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与革新策略

时间:2019-05-13 01:39: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与革新策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与革新策略》。

第一篇: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与革新策略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与革新策略

【摘要】科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促使计算机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优化至关重要。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属于基础性课程,促使学生能够更加全面掌握信息技术发展,掌握计算机操作环境以及计算机工作平台,有效应用常用性工具软件。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有利于提升学生信息技能水平,为学生未来的学习与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本文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作了分析,提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革新策略,为提升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效率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字】计算机应用基础;问题;策略

一、前言

信息技术发展使得人们对于计算机方面需求愈发迫切,课程设计过程中也愈发重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期望能够为学生未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教学有效性成为衡量高校教学质量重要的标准。从近些年来看,高校普遍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这同学生社会学生之间具有密切关系,具有非常重要地位以及作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不仅促使学生增加计算机应用相关知识与操作技能,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课程相关创新发展能力。信息化背景下,计算机基础知识与计算机基础操作方法为学生未来学习和工作累积知识,那么就需要重视基础课程精讲细练,培养高校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以及信息意志,实现素质教育改革有效渗透。

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必要性分析

本课程以《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主要教材,属于高校必修课程,高等教育不断普及使得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受重视程度逐渐提高。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着教学观念成就以及教学模式老旧等问题,严重影响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效果。目前社会背景之下,计算机水平也是个人所需要掌握能力,计算机能力高低直接影响学习就业与学生未来工作前途。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对提升学生计算机能力与计算机水平具有不可替代作用,从目前来看,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然坚持传统灌输性教学方式,不关注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教育。素质教育发展背景下,需要改进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模式与教学理念,提升实践教学力度,有效解决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所存在问题,培养高校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理念,提升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效率。

三、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

1、高校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存在着较大差异

高校学生来自不同的省份,有的学生是来自于大都市,有的学生则是来自农村,基础教学条件存在着差异性,这就使得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方面也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一部分学生在初中阶段就已经系统化学习计算机知识并且培养计算机技能,同时能够更加娴熟操作计算机,甚至一部分学生已经通过国家认证的计算机相关技能证书。还有一部分学生在初中阶段很少接触到计算机,计算机基础知识以及操作技能方面存在着薄弱环节。从目前来看,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以班级为单位,按照统一大纲与统一目标开展教学。

2、教学方式过于单一

从目前来看,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大多是采取教师多媒体讲解以及多媒体演示,进而安排学生能够在专业机房内进行实践练习,教师根据学生操作情况进行辅导。在讲授知识点过程中,学生同教师无法进行有效实践互动,这就使得学生在学习中枯燥无味,缺乏学习兴趣。由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间隔比较长,学生容易出现知识点遗忘,学习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教师计算机实践指导工作量加大。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时,学生大多是根据实验教材的操作步骤进行操练,操作结果同实验教材也是大同小异,无法有效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同时也无法实现知识拓展与知识延伸利用。考虑到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同计算机专业化教学之间存在着相似性,更加注重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学,同时实践教学并没有依托于理论教学,这就使得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之间脱节,期末考核更加关注理论知识方面考核,这就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并不关注实践课程学习,进而学生创新能力、应用能力受到限制。

3、教学内容较为陈旧

从目前来看,除了计算机专业,其他专业都是开设统一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包含基础知识内容、操作系统内容、办公软件内容、常用工具等等,一部分学生认为所涉及内容太过广泛,学习比较吃力,同时无法将计算机课程知识和所学专业有效衔接,学生学习兴趣并不高,学习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从目前来看,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都是配备了实践教学,但是实际教学中,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理论方面教学,这就使得实践教学作用逐步淡化。教师主要是根据教材内容选择案例或者习题进行按部就班的上机练习,认为仅仅依靠案例或是习题就能够达成实践目的,这就使得计算机实践教学成为了验证性教学,创新性能力以及主动思考能力不强,无法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存在不足。

四、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革新对策

1、创新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理念

计算机信息技术与多媒体信息技术发展促使高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理念也产生较大变化。随着高校学生信息获取途径多样化,这样促使学生能够有效利用多种学习的平台和多样化学习方式实现有效学习。例如,目前最为有效课堂组织形式为翻转课堂,通过翻转课堂教学能够为传统教学提供辅助,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由于受到时间和空间方面限制,这就使得传统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效果不理想,那么就需要转变传统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理念,根据高校学生具体学习情况与学习特点,高效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学生日常学习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这样能够规避在时间与空间方面限制,减少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问题,避免学生出现枯燥情绪或者是疲乏情绪,优化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效率,结合学生知识储备和技术能力开展更加有效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师需要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开展针对化教学,这样能够更加科学的统计分析各项数据,促使高校学生能够更加有效掌握学习的规律。因此,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因材施教,这样能够更加具有针对性解决实际学习问题,借助信息数据来检验教学资源、改进教学资源以及反思教学资源,提高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效率。

2、提升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师综合素质

高校教学时,需要引导计算机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创新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模式,将教学、科研和学习相结合,进而使得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和计算机应用基础科研教学有效结合,这样能够满足计算机教学改革需求,提升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师大数据运用能力以及大数据分析能力。大数据为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提供巨大的机会,不仅能够促使学生有效吸收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教育发展规律,还能够为高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提供指导,将教学活动和大数据之间结合,鼓励学生能够结合学习步骤开展特色化教学,提升学生专业素质和创新实践能力。此外,高校需要重视教师的教学能力培训工作。考虑到全校范围内所有的专业都需要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依靠目前专任教师无法满足实际教学需求,不得不使得一部分行政工作人员来承担教学工作。高校行政工作人员大多是因为工作需求具备熟练的基础性计算机操作能力,但是本职并不是从事教学,因此在课堂组织以及教学方式等方面都需要进行适当的培训。

3、培养高校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大数据促使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创新非常必要,那么就需要关注实际操作结果,还需要发现知识重要作用,进而做好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改革,诸如,翻转课堂、公开课以及微课程等,这样能够促使学生高效掌握国内国外先进教学理念与先进教学方法,促进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实现知识型人才培养模式转换成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更多符合社会发展需求高素质人才。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时,需要根据社会发展实际需求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高校计算机教师需要借助计算机技术来解决学生在专业学习方面困境,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科学的逻辑思维,提升高校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尊重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根据社会发展实际需求提升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效率。此外,教学时数也是需要关注的问题,出于未来发展考量,需要重视培养高校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进而保障教师具有足够的授课时间,实现应用知识有效灌输,不仅促使高校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五、结语

计算机应用领域逐渐拓展与深入促使人们在生活与工作中掌握必要计算机知识与计算机技能,这也是社会发展大势。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属于高校各个专业必修课程,促使学生能够了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掌握计算机工作平台以及计算机操作环境,利用常用工具软件来处理日常事务能力,具有非常重要作用。大数据背景下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非常重要,这也是计算机教学改革重点与改革难点。因此,需要不断进行尝试,融入新思想、新理论以及新方法,逐步培养高校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以及计算机创新能力,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促使学生能够更加有效利用计算机思维解决生活以及学习中所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建生.试论大数据背景下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创新教学策略[J].才智, 2016(33):11-12.[2]赵慧敏.浅谈《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特点及教学策略[J].祖国:教育版, 2013(11):87-88.[3]高飞.基于建构主义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策略的探讨[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 2010(9):143-143.[4]杨静.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 2016(4):159-159.

第二篇: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存在问题及改进策略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存在问题及改进策略

摘要:中职教育由于自身教学性质的特征,对学生的教学要求往往会依据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态度而改变。随着现代技术应用的普遍以及计算机应用要求的提高,社会对计算机类的人才需求向着更深的专业技能拓展。所以,对中职教育中的计算机教师来说,对现有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现状有个清晰的了解,才能在此基础上,提高自身的专业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和探索力,形成综合的计算机教学模式。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存在问题;改进策略

现阶段,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的科学技术以及网络的应用的迅速普及。能够掌握最基本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并能够将其应用到大家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利用网络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等已经变成了时代对于现在的中职类大学生最基本的要求。为了跟随社会发展的脚步,关于电脑的理论知识已经变成了中职类学校中的人们的必须要掌握的公共课。通过调查发现,在这门课程刚开始进行教学的时候学生们都充满了激情,也都很愿意学习,但是随着对比较枯燥的理论知识引入以后,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也在逐渐的降低。本文就是针对中职计算机应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最近几十年中,随着我国对于高中招生的不断的扩大,这也就造成了我国中职类的学校招生质量在逐渐的下降,这样就造成了在中职学校的学生的基础都比较差,同时接受新知识也比较的困难。通过多年在中职类院校进行教书的经验以及对于中职类学校的电脑的理论知识的授课的调查了解到,现在中职类的电脑的理论知识在讲授进程中存在着需要了解的事项。比如:在信息技术变化很快的情况下,课本的理论变化的特别快,这就导致了在教学过程中的课时不足以及教师们的理论变化也都赶不上社会的要求。

(一)教材的不断更新导致课时不足

现阶段,计算机的知识更新速度非常的快,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尤其是针对基础比较薄弱的中?类院校的学生,必须让他们在了解了以前的旧知识对计算机的基础有了一个相对明确的概念之后才可以进行新知识的讲授。这样就会造成课时明显的不够用。在中职类学校中普遍采取的电脑理论知识的教材中主要包括很多的内容,这在课程的设置上就需要很长的时间。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对于计算机的基础知识进行介绍的时候就会造成学生们很难掌握进度也比较的慢。这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就会感到学生们接受新知识比较的慢,对于学到的知识也都难以记住,就会给我们造成很大的教学压力,感觉知识都讲不完。

(二)学生层次差别大,影响教学效果

通过前面的介绍了解到,现在的中职类的院校中的学生质量比以前下降了很多,并且他们的基础也都比较的差,对于新知识的掌握和理解都比较的慢,这也就给我们教师们进行教学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和压力。在城市中的孩子很小的时候可能就接触到了计算机并且对于计算机的应用也都有了很好的基础,对于最基本的计算机知识也都能够熟练的应用,然而对于农村的孩子而言,根本没有基础计算机的机会,或者是在初中的时候学校为了升学率而减少了对于计算机的课时。这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很吃力。这就会造成学生们的基础特别的悬殊。我们在讲课的过程中不能够照顾到所有的人。已经学会了的人都觉得教师们讲的太简单,而还没有掌握这些知识的人根本更不上教师的节奏。这样就会造成教学的效果特别的不好。

(三)计算机发展迅速,教师跟不上节奏

现阶段,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进步很快。计算机的更新换代的速度也很快。然而与计算机行业以及计算机知识更新的速度相比,中职类的学校中从事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的老师的专业知识更新的速度是十分的缓慢了。尤其是相对于年龄较大的老师而言,他们对于新知识的接受也比较的慢了。而且对于中职类院校的我们而言,也很难在同一个时间都开始学习。这就造成了在电脑理论知识的授课过程中有要解决的困难。

二、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改进策略

(一)运用网络教学平台解决课时不足

在世界科学情况的不断进步和网络的普及程度很高的今天。我们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或者业余时间应该很好的借助他们开展授课的过程。可以让大家借助这个平台进行自学,这样有利于间接的增加学习的时间。同时,教师们还可以借用这个平台来面对大家平时不会的问题,并集中时间来讲授这些知识,鼓励他们进行自主的学习。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能够及时的了解大家的最基本的情况,也能够有效的减少平时上课时间不够的情况。

(二)针对学生差别,实行因材施教战略

在中职类的学校中,学生们关于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掌握情况都不一样,这也给教师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和困难。也正是这种实际的情况也造成了课堂的教学效果不是很好。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采取不一样的方式进行授课,同时在大家基础知识不同的情况下,也必须采取不一样的方式授课。在开始上课的时候能够对大家的基础情况进行模拟并针对成绩进行分班,这就会在授课的时候更有针对性。同时还应该利用网络,给不同基础的人布置不同的作业,老师也可以提供在线的解答等,这样不仅能够帮助他们较好的理解知识还可以增加他们进行新知识了解的热情。

(三)全面提升教师能力,提高教学水平

老师们的知识结构和讲课的能力对于大家理解知识的程度有很大的关系。可以凭借一定的集体学习的对一线的相关教师开始集中的帮助。在这个培训的时候不仅要转变教师们以前讲课的各种观点。帮助她们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同时还要对教师们的知识体系进行更新。而且在中职类的学校中要注意对于所有教师的培训,使得他们都可以很好的提高自己的授课能力。

通过前面的介绍使大家了解到,现在随着我国高中招生人数的不断的扩大,造成我们在授课的时候会面对不同的状况。比如,随着电脑理论变化速度的加快,平时的时间明显的不够,老师们的理论变化比较慢等。但是在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之后。比如:采取网络平台展开授课或者对于不同的人要有不一样的授课方法等。这都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所以随着中国中职类的院校的授课方式的逐渐变化,会有更好的授课效果,为国家培养出更多实用的人才。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涉及到诸多方面的因素,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使学生不但掌握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利用计算机求解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我们教学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1]何三荣.浅谈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J],现代职业教育,2015(02).[2]龙先英.探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J].时代报告,2016(11).

第三篇:《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如今,有计算机知识,且能较熟练地操作计算机,已成为现代化人才的必备条件。本文试结合现代教学理论和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对我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一、提出问题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学生的计算机技能不断提高,近年来,无论从教学状况还是从教学效果来看,都出现了以下几方面的新问题:

(一)学生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目前,很多城市的中学已普遍开设了电脑课,来自这些地区的学生已有了一定的计算机基础,这部分学生在入学前就具备了计算机基本知识。这样,来自城市的学生,计算机基础就普遍高于来自农村或者山区的学生。学生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给计算机教师教学的实施也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二)教学模式更新不彻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无法发挥一直以来,学校都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模式,学生则始终是一种被动学习的姿态,这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特别是像计算机 这样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技术课程,如果学生没有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不起来,则教学任务将无法实施。

二、提出对策 中职生综合素质既包括了能力素质,也包括了知识素质。而中职教育主要是体现在培养学生的能力素质上,重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所以,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如何建立一种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以学生为主载的新型教学模式。就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而言,其培养目标应该是使学生对于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能熟练运用各种 应用软件,并使用计算机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同时,取得计算机技能鉴定证书。要达到这一目标,需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在学生中施行分层次教学 针对新生入学时计算机基础参差不齐的现实情况,我们在教学中 可采取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的方法。

(二)变满堂灌为“探究性”学习针对中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我们需要借鉴最新的现代教育理论研究来指导教学。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学过程中要 以学生为中心,起引导作用,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中获取知识、学会方法,在探究性的学习过程中形成并完善认知结构。

(三)教学过程中还应注重如下问题

1.使用项目教学法教学,增添学生学习动力

2.使用情景教学法,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和探究的态度比如,在讲用 word 文档编排艺术小报的课程前,教师可先向同学 们展示一份已完成的艺术小报,让学生产生自己制作艺术小报的想 法。然后教师再进行简单讲解,即创设了任务学习的情境,使学生对学习本身或过程感兴趣。

3.积极交流讨论,组织协作学习

4.效果评价,实现教学目标的完成

5.使用其他方法保证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1)使用多媒体技术,保证课堂教学的生动性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改变了以前单一的、枯燥的课堂教 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2)提供丰富的教育信息资源 学校应该以学习者为中心,为学生创造理想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在一点一滴的实践中逐渐提高。

6.注重实践,调整和完善教学任务 目前,一些院校在人才培养中片面强调学科教学,注重理论 而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证明,中职院校的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不能简单地照搬普通高校的教学模式,而应认真地开展 市场调研,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和就业状况以及本校的专业 特色来确定教学目标、内容和任务,自编或选用合适的教材,使教 材更贴人才培养目标。强化学生技能训练。

三、实践的效果 按照改革思路,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们很多方面都有了变化,主要表现在:

(一)突出了学习者的主体作用 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对象,而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他们 可以自主地选择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还可以经教师指导后再学习。而基础不太好的学生,也可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课程任务。既解决了学习起点不

一、学生计算机基础参差不齐的问题,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二)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 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教师的角色不再是教学活动的中心,而是“授 之以渔”,教会学生如何掌握学习的方法,提供给学生符合教学内 容要求的情景。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启发者、指导者和帮助者。

(三)学生团队合作和协作精神得到了提高 采取协作交流的方式授课,老师点评和同学互评结合,可以使班上每一位学生对同一问题有多方面、较深入的认识,有助于思考能 力、交往能力的培养,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养成。

四、结束语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应紧紧围绕中职院校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以提高学生应用能力为立足点,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更新观念,适应新的教育环境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

第四篇: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描述

六、课程设置与说明

(一)公共基础课程

1.形势与政策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形势与政策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内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一系列政策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不断完善的政策体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正确分析形势和理解政策的能力,特别是对国内外重大事件、敏感问题、社会热点、难点、疑点问题的思考、分析和判断能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军事理论

本课程主要内容为中国国防知识,军事思想,国防战略环境,军事高技术与武器装备,信息化战争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我国现行的“三结合”武装力量体制,中国人民解放军各军兵种组成和武器装备知识,了解我国现有国防法规的主要内容,树立依法服兵役是每个公民应尽的法律义务的观念。培养学生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提高思想政治觉悟,激发学生爱国热情、集体主义观念,加强学生组织性与纪律性,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3.军事训练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解放军条令学习、队列训练、综合军事技能训练、内务整理、三大步法训练、军训基本要领、唱军歌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通过军事训练经受锻炼,掌握一些基本军事技能,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强化爱国主义精神、树立自觉履行国防义务的观念,为国防建设事业献身的思想;加强集体主义观念、增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培养艰苦奋斗的作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培养后备兵员和预备役军官、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好基础。

4.入学教育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专业介绍、安全教育、学生管理、党建和就业、学籍管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新生理解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明确专业发展方向和学校的要求;引导新生逐步做到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创新、学会与人合作;帮助新生了解学校的各类规章制度以及与学生有关的各类机构设置,督促学生遵守校规校纪,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帮助新生端正专业思想,明确学

生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从而确立自己的奋斗目标,争做优秀大学生;帮助新生正确对待环境、人际关系、学习、生活、语言变化带来的一系列心理不适问题,尽快转变角色,尽快融入学校新生活。

5.毕业教育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创业精神教育、合作精神教育、乐观精神教育、敬业精神教育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引导和帮助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不断增强热爱学校、热爱祖国、服务社会、奉献青春的社会责任感,使学生正确看待当前的就业形势,积极转变就业观念,做好走向社会的准备,顺利毕业、就业,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和谐发展。

6.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行业、产业发展及就业形势与政策法规、劳动力市场信息、相关的职业分类知识、创业的基本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自我发展能力、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以及信息搜索能力和沟通能力,使学生树立科学规划,理性就业的意识。

7.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心理健康、思想道德、基本法律的相关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把思想道德、法律知识内化为自身内心信念,落实到生活实践之中,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法律素质,健全和完善大学生的人格。

8.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理论成果、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和面临的困难与问题、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判断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指导自身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引导学生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9.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党和国家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少数民族的基本知识和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律规范,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自觉性及责任感,提高他们理解和执行党的各项民族

政策的能力并使之具备必要的理论素养和政策素养。

10.大学体育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体育文化。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形成自觉体育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的意识,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以及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能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11.大学英语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词汇、语法、阅读、听力和简单口语学习训练。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借助工具书独立翻阅与专业相关的英文资料,以及能运用英语进行简单的口语交流,为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和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

12.应用文写作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事务、公文、日常、科技文书、传播文稿5大类30多个文种写作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常用应用文写作的方法与技巧,以适应当前和今后在工作、学习以及科学研究中的写作需要,为其总体工作水平的提高提供必要的保证。

13.计算机应用基础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及软硬件的安装调试、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等软件的应用、Internet的基本应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计算机操作与软件应用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及今后工作中信息技术的使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14.应用数学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函数、极限与连续、微积分学以及常微分方程和概论统计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数学运算和数学应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继续学习和职业生涯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5.社会服务

通过本课程,使学生充分运用自己所学的科学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为社会服务,并在社会实践中进一步增强劳动观念,使学生养成爱惜公物、珍惜集体荣誉和他人劳动、勤俭节约的美德和行为习惯以及热爱集体、热爱劳动、艰苦奋斗、肯于吃苦、乐于奉献的良好道德品质。锻炼学生自理能力和动手能力,学会生存的基本技能,并在实践劳动中锻炼创新能力。

第五篇: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反思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反思

经过这几年的计算机教学,对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在教学方面,我有以下几点反思:

一、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动机来自于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兴趣越大,学习的动力越大,学习的状态越好,学习效果就越明显。在教学过程中,对于较容易掌握的内容,我们应该采用“先学后教”的教学方法。学生们边学边练,很快就学会了本节内容。使用这种教学方法,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创设和谐学习环境,保持良好学习情趣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让我懂得,鼓励和诱导相结合,排除学生学习中各种心理障碍,克服学生的抵触情绪,创设和谐的学习环境,是保持学生学习情趣的最佳手段。

现在每班学生都在四五十人左右,教师要一个一个教根本忙不过来,因此在分组的基础上,采用“生教生”的教学方法。我让几位先掌握的同学当“小老师”,把他们分到各组去辅导,这样既可以减轻教师逐个辅导学生的负担,也使“小老师”们得到锻炼,使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从而使所有学生不会的问题得到解决。在这种分组教学的情况下,教师的作用并没有失去,我们正好可以集中精力去辅导个别“特困生”。使他们以最快的速度提高操作水平。

三、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法

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学生必须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师不断地挑战和激励学生前进。

“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计算机基应用础这门学科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创造性、操作性的课程。“任务驱动”这一教学法既符合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也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知识和技能。

总之,要教好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要求我们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处处留心,时时注意,必须使用易于学生接受的语言和教学方法,让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有趣、生动,使我们的学生能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他们驾驭计算机的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下载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与革新策略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与革新策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小结(最终定稿)

    1、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所有专业的基础课程。掌握常用的Windows技术和学会使用常用的Office 办公自动化软件及常用工具软件和掌握基本的网络和网络安全知识是大学生必备的......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简介[模版]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简介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基本课程,是各专业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应用的必修课程,也是为适应社会信息化发展要求,......

    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5则范文

    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第三产业兴起至今,对人才的要求是越来越高。而第三产业的主体是信息业,其支撑是计算机技术。如今,有计算机知识,且......

    关于成人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

    关于成人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 摘要:《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成人教育非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必修课,针对成人教育学生的特点,不仅要抓好课堂教学,还要重视课堂外的一......

    关于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探讨

    关于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探讨 摘要:本文针对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的旧的教学方式不适应新的教学要求,学生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对计算机基础操作总是眼高手低,......

    平面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本站推荐)

    平面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 本文以平面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作为基本的理论基础,讨论了平面设计教学中存在评判角度不完善、教学技能的单一性、实践与理论的......

    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课程学习体会

    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课程学习心得体会为了提高自身的计算机管理业务素质,促进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于20200年11月份在国家开放大学继续教育网上选学了《计算机应用基础......

    23《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总结

    《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总结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入门课程,开设本课程主要目的是使学生牢固树立“计算机意识”,掌握计算机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