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探讨

时间:2019-05-13 08:13: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探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探讨》。

第一篇:关于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探讨

关于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探讨

摘要:本文针对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的旧的教学方式不适应新的教学要求,学生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对计算机基础操作总是眼高手低,热衷电脑游戏等问题,提出了免修测试、任务驱动、协作学习、课后网络学习、组织学生讲课的探究性学习等几个有效的解决的方法。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学;高职院校;任务驱动

21世纪我们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在高科技中,信息科学技术是知识高度密集、学科高度综合、具有科学与技术融合特征的学科。它直接渗透到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各个领域,迅速改变着人们的观念、生活和社会结构,是当代发展知识经济的支柱之一。而计算机技术又是信息技术的核心,各行各业都离不开计算机,我们的日常生活也和电脑、网络息息相关,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知识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必要的,掌握了计算机技能工作学习就可以事半功倍。因此计算机应用能力成为当代大学生所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也成为求职时的一块敲门砖,不懂计算机将失去很多就业的机会。所以计算机基础课程对大学生来说是一门基础课,也是一门很重要的课。

一、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现状

目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存在这样的现状:①教学内容与中学内容重复较多,学生易感觉枯燥,易厌学;②学生电脑水平参差不齐;③班级容量越来越大,学生人数越来较多,机房设备的发展跟不上招生的发展;④传统的教学方法仍然被很多老师采用,并且坚持以教师为中心,这样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被动地接受,抹杀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二、目前状况产生的原因及教学中存在的难点

现在很多小学、中学开设计算机基础,一些学生家里有电脑,就觉得自己什么都懂,上大学之后忽视这门课,不认真学,总觉得所学的内容过于简单,往往导致考试失利。还有的学生认为考试主要是应对理论知识的考察、看轻实践,且要求较低,造成了学习中的惰性,死记硬背等不良心理的出现。还有个别学生从来没学过这门课,也从来没接触过电脑,对电脑的认识几乎为零。还有极少数学生对电脑特别喜欢,真正地掌握了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因为学生水平的参差不齐,教学内容与小学、中学的部分重复,学生感觉学习内容枯燥无趣,开展教学工作就变得非常难,而学生人数增多,也使教师在辅导上机时总感觉力不从心。

三、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如何解决在教学中存在的这些问题,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里充分地掌握知识?首先就得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下面提出了几个我在实践教学中比较有效的方法。

1.免修测试。这是针对高中信息技术部分已经掌握得非常好,考试成绩达到优秀的学生提出的。大学新生来校之后就组织一次计算机考试,考试内容根据学校的具体要求来制定。比如我所在的是一所艺术类高职院校,学院要求学生必须通过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而且考虑到掌握了一级的知识对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就足够了,因此我们就可以把一级考试的题型和难度作为免修测试的考试要求。通过免修测试的新生就可以免修本课程,学期末直接参加期末考试和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但对于仍然要求学习的同学则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法。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学生通过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建构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与技能。其中的任务,既蕴涵了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与技能,也蕴涵了学生应该获得的能力训练。所设计的任务应该给学生留有思考、分析、探索、交流及拓展的空间等。

2.协作学习。协作学习不仅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协作,也包括教师之间的协作。教师按照某种合作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比如简单的小组或专家组的形式,就是一种很好的协作学习的教学策略。因为大学新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同时班容量也比较大,因而要想使计算机教学的效果好,最好能一对一上机辅导,目前的状况还达不到这样的要求。因此,可以采用小组协作的学习形式,作为教师在上课第一周掌握班级学生的大致的计算机水平,然后挑出计算机水平相对较好的学生作为组长。在第二周把组分出来,这样的话,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采取组间竞赛,组间讨论以及让组长协助老师来完成检测学生作业等有效的教学活动。

3.任务检测法教学评价。课堂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特别注重教师和学生的积极参与,在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中展示评价的总结、矫正、促进和催发的功能。学生成为课堂主体的前提是必须调动其学而不厌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有意识、有兴趣地去参与教学活动。评价便是调动学生主体性的有效机制,学生的学习只有通过自己的积极努力才能习得。计算机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不经过大量的实践训练,很难掌握这门课程的主要知识点,“只听不练”是学不会的。因此,计算机基础的教学应该重视学生的上机实践。每次上机课都布置与教学内容一致的教学任务上机实践,而这个任务应该在下课前,教师及组长完成检查,同时教师应给以相应的评价。这样就可以达到及时学习,及时练习的良好效果,并且通过教学评价激起学生的主体参与性,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得进取的力量。

4.网络学习。学习就应该“温故而知新”,课后也应该复习课上的内容,否则很容易就会忘记。因此,课后作业相当重要。一般课后作业会要求学生能把所学的内容融合进来就行。比如:学习了Word之后就要求学生交一份Word小报,内容不具体限制,只要健康向上就行。版面自己设计,只要包含所学过的艺术字、剪贴画,自选图形,首行缩进、项目符号等内容即可。学生完成作业后可以通过邮箱或QQ发给老师,老师还可以在线解决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也可以给学生推荐好的学习网站,当然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来与老师就学习或生活中的问题进行交流。

5.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让他们学习一些最新的知识,掌握最新的动态,可以每个月空出一节课,给学生一个题目,然后让学生去搜集相关资料,选定一个或几个同学来讲解。这样学生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同时讲解的过程也加强了对知识的巩固。讲完之后还可以大家补充、讨论,这样就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给学生一个如何攒电脑性价比高的题目,这样大家就得去收集CPU、内存、主板、机箱、显卡等电脑相关知识,同时还得去了解这些硬件的即时行情。

6.正确地疏导。相信每个教授计算机课的老师在上机时都曾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当你给学生布置了任务之后会有个别学生趁你不注意偷偷在扫雷或玩纸牌游戏,无论如何反复强调、批评,可是效果总是不明显。为了让学生知道“游戏不是不能玩,而是应该适当玩,课余玩、少玩”,因此当我发现有学生在玩游戏时不会强硬地批评他们,而是允许他们在完成布置的学习任务之后,空出3~5分钟来个“游戏大赛”。比如利用3分钟的时间组织同学们来一次“扫雷”游戏高级大赛,老师也可以参与进来,比比谁能最快把雷全部找到,这样可以婉转地让学生回到学习任务中来,因为采用疏导的方式不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四、方法的有效性及仍旧存在的问题,未来的教学思路

以上方法有的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后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比如:教学评价,给学生布置的上机任务都会在下课之前检查,并给出作业成绩,这个成绩会与期末的考试成绩一起计算到这门课的总成绩中。因此,学生很重视课堂作业的完成,这样就督促了学生在课堂上掌握课堂内容。而由于班容量大,不利于任务检查,因此,分组的方法在任务检查时就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老师主要负责组长的任务完成情况,对重点和难点作出强调,组长负责各个组员的任务完成情况,对个别特殊的问题组长无法解决或是有争议时,可以请老师解决或成为大家讨论的一个题目。

采用了上述方法后,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教学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学生没有记笔记的习惯,个别学生交作业敷衍了事,甚至直接“拷贝”别人的作业。这些问题有的是以前养成的习惯,有的是学习态度的问题,都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耐心、细致地纠正、教育,不是说一句就能解决的。教育从来就不是简单省心的事,教学只是教师工作的一部分,更多的是如何走进学生的心里去了解他们所需要的。只有把要求他们掌握的知识贯穿到他们所需要的东西中,他们才会更容易接受,也才会更有兴趣学习,才会更主动地学习。计算机基础的教学也一样,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更多地以学生为中心去设计他们需要的教学内容,尽可能地使学生掌握更多、更新、更实用的知识和技术。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考试中心.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MS Office教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2]孔令德.计算机公共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3]吕代刚.信息时代如何搞好教学设计[D].郑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术论文,http://www.xiexiebang.com/article/?wid=15245.作者简介:张俊梅,山西太原人,硕士,现为广播电影电视管理干部学院制作系教师。

第二篇:《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如今,有计算机知识,且能较熟练地操作计算机,已成为现代化人才的必备条件。本文试结合现代教学理论和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对我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一、提出问题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学生的计算机技能不断提高,近年来,无论从教学状况还是从教学效果来看,都出现了以下几方面的新问题:

(一)学生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目前,很多城市的中学已普遍开设了电脑课,来自这些地区的学生已有了一定的计算机基础,这部分学生在入学前就具备了计算机基本知识。这样,来自城市的学生,计算机基础就普遍高于来自农村或者山区的学生。学生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给计算机教师教学的实施也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二)教学模式更新不彻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无法发挥一直以来,学校都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模式,学生则始终是一种被动学习的姿态,这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特别是像计算机 这样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技术课程,如果学生没有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不起来,则教学任务将无法实施。

二、提出对策 中职生综合素质既包括了能力素质,也包括了知识素质。而中职教育主要是体现在培养学生的能力素质上,重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所以,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如何建立一种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以学生为主载的新型教学模式。就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而言,其培养目标应该是使学生对于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能熟练运用各种 应用软件,并使用计算机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同时,取得计算机技能鉴定证书。要达到这一目标,需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在学生中施行分层次教学 针对新生入学时计算机基础参差不齐的现实情况,我们在教学中 可采取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的方法。

(二)变满堂灌为“探究性”学习针对中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我们需要借鉴最新的现代教育理论研究来指导教学。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学过程中要 以学生为中心,起引导作用,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中获取知识、学会方法,在探究性的学习过程中形成并完善认知结构。

(三)教学过程中还应注重如下问题

1.使用项目教学法教学,增添学生学习动力

2.使用情景教学法,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和探究的态度比如,在讲用 word 文档编排艺术小报的课程前,教师可先向同学 们展示一份已完成的艺术小报,让学生产生自己制作艺术小报的想 法。然后教师再进行简单讲解,即创设了任务学习的情境,使学生对学习本身或过程感兴趣。

3.积极交流讨论,组织协作学习

4.效果评价,实现教学目标的完成

5.使用其他方法保证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1)使用多媒体技术,保证课堂教学的生动性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改变了以前单一的、枯燥的课堂教 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2)提供丰富的教育信息资源 学校应该以学习者为中心,为学生创造理想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在一点一滴的实践中逐渐提高。

6.注重实践,调整和完善教学任务 目前,一些院校在人才培养中片面强调学科教学,注重理论 而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证明,中职院校的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不能简单地照搬普通高校的教学模式,而应认真地开展 市场调研,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和就业状况以及本校的专业 特色来确定教学目标、内容和任务,自编或选用合适的教材,使教 材更贴人才培养目标。强化学生技能训练。

三、实践的效果 按照改革思路,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们很多方面都有了变化,主要表现在:

(一)突出了学习者的主体作用 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对象,而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他们 可以自主地选择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还可以经教师指导后再学习。而基础不太好的学生,也可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课程任务。既解决了学习起点不

一、学生计算机基础参差不齐的问题,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二)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 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教师的角色不再是教学活动的中心,而是“授 之以渔”,教会学生如何掌握学习的方法,提供给学生符合教学内 容要求的情景。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启发者、指导者和帮助者。

(三)学生团队合作和协作精神得到了提高 采取协作交流的方式授课,老师点评和同学互评结合,可以使班上每一位学生对同一问题有多方面、较深入的认识,有助于思考能 力、交往能力的培养,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养成。

四、结束语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应紧紧围绕中职院校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以提高学生应用能力为立足点,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更新观念,适应新的教育环境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

第三篇:初中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本站推荐)

初中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摘要:计算机课程已成为初中一门基础学科课程之一,初中计算机课程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以及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计算机教学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有着极其显著的区别。它具有科学信息量大、知识更新速度快、实践操作性强等特点。本人长期事初计算机教学工作过程中,发现有很多问题制约计算机教学的开展,影响计算机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因为各自水平和知识掌握程度的差异,难免教学思路有区别、教学效果有差异、教学方法有不同等现象。

关键词:知识老化;传统教学模式;操作性;

当前,计算机与网络逐步渗透于各行各业,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贴近,各种与计算机相关的新技术逐一亮相,使人们清醒的看到:掌握不好计算机知识和计算机基本技能,将难以在现代信息社会中有效地工作和生活。可见,初中计算机信息课程教学质量、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以及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更进一步说,掌握娴熟的计算机及网络知识是时代对我们提出的基本要求之一,本人结合自己长期从事计算机教学工作的实际,对当前初中计算机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归纳起来可从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教师计算机知识老化与教学课程内容快速的问题。

计算机是一门快速发展的学科,其知识体系变化速度非常快。这就要求计算机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体系,适应快速变化的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及时的更新,从而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计算机教师并不是专业的,多数学校在安排计算机教师时都是按那个老师会电脑为标准。从事计算机教学的教师多身兼数职,很难有充裕的时间去提高自己的计算机知识。用自己学生时代的电脑知识来教现在的学生,根本就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学生的计算机知识比老师还要丰富这种现象时有发生。这是当前初中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

2、传统教学模式与计算机课程相冲突的问题。

计算机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重在操作的课程,教学中强调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课堂上,有时候有些内容讲得越多,学生听得越糊涂,讲一小时不如操作几分钟。而部分教师在讲授计算机课程时,也由于惯性思维的影响,还按照传统的系统性、渐进式方式授课,很难吸引学生的兴趣。即便一些学校有了多媒体教室,但是也很难满足所有学生对于计算机知识的个性化需求。另外由于应试教育的现实原因,九年普及义务教育课程对于计算机知识的考核都很少,甚至为零,致使一些初中学校在课程安排时,有意无意地把计算机课程的课时进行了压缩。一般一个星期只有一节课,甚至有些学校表面上安排有计算机教学,但是实际中并没有安排教师上课,只是发一课本学生自己修练。如此开展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3.学生基础不同与因材施教的问题。

由于计算机基础的不同,相对其他学科,学生个体之间计算机知识的掌握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经济条件好的学生很早就购置了电脑,接上了宽带,甚至在小学阶段就到各类计算机培训班进行过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操作应用能力。但大部分学生,家庭经济状况不允许,或者父母知识水平、认识水平的限制,要么根本谈不上买电脑,要么即便有了也处于无人指导的情况,仅仅有一些计算机方面的零星概念,属于“电脑盲”。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计算机教师少,学生多,因此教师很难照顾到每一位学生。在教授一些较基础的知识时,那些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操作应用能力的学生久而久之反而失去了学习计算机的兴趣。而教授深一点知识的时候,又有部分学生由于基础原因接受不了,这就进入两难的境地。另外,大量的调查表明:学生对信息技术课非常感兴趣,但是这种兴趣只是对电脑本身的兴趣,他们学习电脑的目的在于玩游戏、聊天等。而对老师所讲授的教材上的内容却是枯燥无味。因此,很多学校出现了学生喜欢信息技术课却不喜欢信息技术老师的现象,引不起学生的兴趣,致使教师讲解的内容如过眼烟云,教学效果其实并不理想。

3、学校计算机硬件的问题。

计算机相对其他学科,操作性较强,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初中计算机,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计算机的习惯。因此上机实践是必不可少的。在上机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知识。许多学生不清楚和不理解的问题,通过上机操作可马上得到解决。但在相当多的学校,由于投入少,计算机硬件设施落后。很多学校的电脑室由于缺少维护只成为摆设,就算可以使用的也极少开放给教师学生教学用。生怕学生弄坏其中的电脑。也有学校生怕学生学会使用计算机后会乱到外面网吧上网,干脆不开设计算机课程。很多学生读完初中时,只是在初三英语口语时才第一次接触到学校的计算机。所以,学校计算机硬件方面的制约,也是初中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的问题。

计算机作为中学的一门年轻课程,它的发展空间是非常大的。教师要让学生充分理解到其中的意义,让他们在学习中始终保持一份学习的的热情和新鲜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别外学校要转变思想观念,大胆为学生创设条件,这样才能最大限度保证该课程的开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王仕凤.中学计算机教学之我见[M].科技资讯,2009.33 2、张迎珍.中学计算机课程教学的困境与突破[J].教学与管理,2004,(12).3、贡梅.提高计算机教学的有效方法与途径[J].科学之友,2009,09(26).

第四篇: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存在问题及改进策略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存在问题及改进策略

摘要:中职教育由于自身教学性质的特征,对学生的教学要求往往会依据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态度而改变。随着现代技术应用的普遍以及计算机应用要求的提高,社会对计算机类的人才需求向着更深的专业技能拓展。所以,对中职教育中的计算机教师来说,对现有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现状有个清晰的了解,才能在此基础上,提高自身的专业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和探索力,形成综合的计算机教学模式。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存在问题;改进策略

现阶段,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的科学技术以及网络的应用的迅速普及。能够掌握最基本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并能够将其应用到大家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利用网络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等已经变成了时代对于现在的中职类大学生最基本的要求。为了跟随社会发展的脚步,关于电脑的理论知识已经变成了中职类学校中的人们的必须要掌握的公共课。通过调查发现,在这门课程刚开始进行教学的时候学生们都充满了激情,也都很愿意学习,但是随着对比较枯燥的理论知识引入以后,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也在逐渐的降低。本文就是针对中职计算机应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最近几十年中,随着我国对于高中招生的不断的扩大,这也就造成了我国中职类的学校招生质量在逐渐的下降,这样就造成了在中职学校的学生的基础都比较差,同时接受新知识也比较的困难。通过多年在中职类院校进行教书的经验以及对于中职类学校的电脑的理论知识的授课的调查了解到,现在中职类的电脑的理论知识在讲授进程中存在着需要了解的事项。比如:在信息技术变化很快的情况下,课本的理论变化的特别快,这就导致了在教学过程中的课时不足以及教师们的理论变化也都赶不上社会的要求。

(一)教材的不断更新导致课时不足

现阶段,计算机的知识更新速度非常的快,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尤其是针对基础比较薄弱的中?类院校的学生,必须让他们在了解了以前的旧知识对计算机的基础有了一个相对明确的概念之后才可以进行新知识的讲授。这样就会造成课时明显的不够用。在中职类学校中普遍采取的电脑理论知识的教材中主要包括很多的内容,这在课程的设置上就需要很长的时间。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对于计算机的基础知识进行介绍的时候就会造成学生们很难掌握进度也比较的慢。这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就会感到学生们接受新知识比较的慢,对于学到的知识也都难以记住,就会给我们造成很大的教学压力,感觉知识都讲不完。

(二)学生层次差别大,影响教学效果

通过前面的介绍了解到,现在的中职类的院校中的学生质量比以前下降了很多,并且他们的基础也都比较的差,对于新知识的掌握和理解都比较的慢,这也就给我们教师们进行教学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和压力。在城市中的孩子很小的时候可能就接触到了计算机并且对于计算机的应用也都有了很好的基础,对于最基本的计算机知识也都能够熟练的应用,然而对于农村的孩子而言,根本没有基础计算机的机会,或者是在初中的时候学校为了升学率而减少了对于计算机的课时。这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很吃力。这就会造成学生们的基础特别的悬殊。我们在讲课的过程中不能够照顾到所有的人。已经学会了的人都觉得教师们讲的太简单,而还没有掌握这些知识的人根本更不上教师的节奏。这样就会造成教学的效果特别的不好。

(三)计算机发展迅速,教师跟不上节奏

现阶段,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进步很快。计算机的更新换代的速度也很快。然而与计算机行业以及计算机知识更新的速度相比,中职类的学校中从事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的老师的专业知识更新的速度是十分的缓慢了。尤其是相对于年龄较大的老师而言,他们对于新知识的接受也比较的慢了。而且对于中职类院校的我们而言,也很难在同一个时间都开始学习。这就造成了在电脑理论知识的授课过程中有要解决的困难。

二、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改进策略

(一)运用网络教学平台解决课时不足

在世界科学情况的不断进步和网络的普及程度很高的今天。我们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或者业余时间应该很好的借助他们开展授课的过程。可以让大家借助这个平台进行自学,这样有利于间接的增加学习的时间。同时,教师们还可以借用这个平台来面对大家平时不会的问题,并集中时间来讲授这些知识,鼓励他们进行自主的学习。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能够及时的了解大家的最基本的情况,也能够有效的减少平时上课时间不够的情况。

(二)针对学生差别,实行因材施教战略

在中职类的学校中,学生们关于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掌握情况都不一样,这也给教师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和困难。也正是这种实际的情况也造成了课堂的教学效果不是很好。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采取不一样的方式进行授课,同时在大家基础知识不同的情况下,也必须采取不一样的方式授课。在开始上课的时候能够对大家的基础情况进行模拟并针对成绩进行分班,这就会在授课的时候更有针对性。同时还应该利用网络,给不同基础的人布置不同的作业,老师也可以提供在线的解答等,这样不仅能够帮助他们较好的理解知识还可以增加他们进行新知识了解的热情。

(三)全面提升教师能力,提高教学水平

老师们的知识结构和讲课的能力对于大家理解知识的程度有很大的关系。可以凭借一定的集体学习的对一线的相关教师开始集中的帮助。在这个培训的时候不仅要转变教师们以前讲课的各种观点。帮助她们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同时还要对教师们的知识体系进行更新。而且在中职类的学校中要注意对于所有教师的培训,使得他们都可以很好的提高自己的授课能力。

通过前面的介绍使大家了解到,现在随着我国高中招生人数的不断的扩大,造成我们在授课的时候会面对不同的状况。比如,随着电脑理论变化速度的加快,平时的时间明显的不够,老师们的理论变化比较慢等。但是在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之后。比如:采取网络平台展开授课或者对于不同的人要有不一样的授课方法等。这都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所以随着中国中职类的院校的授课方式的逐渐变化,会有更好的授课效果,为国家培养出更多实用的人才。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涉及到诸多方面的因素,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使学生不但掌握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利用计算机求解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我们教学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1]何三荣.浅谈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J],现代职业教育,2015(02).[2]龙先英.探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J].时代报告,2016(11).

第五篇:中职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cn

中职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王宇峰 庞雅芳

来源:《职业·下旬》2009年第07期

21世纪以来,为了顺应计算机普及的热潮,本着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目的,许多中职学校都为非计算机专业开设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和研究,笔者发现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完全照搬教材,忽略对学生兴趣的培养

当前大部分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的内容组织过于系统,往往是按照章节把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Windows XP基本操作、文字录入、Word、Excel、PowerPoint、Access、因特网基础知识等内容罗列出来,盲目追求大而全。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也往往与教材内容保持一致,照本宣科,讲授硬件基础时让学生只观看一些教材里的硬件图片,配合生硬的讲解;讲授软件时就一个菜单一个菜单地去讲。这样就使得学生学习时感到枯燥乏味,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一些学生学完计算基础课后,还是不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解决诸如制作个人简历表、上网查找所需信息等一些简单而实用的问题。

2.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一刀切的方法,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差异

由于各地的计算机普及水平不同,中职学生在入学时的计算机理论水平和操作水平有着较大的差别。有的学生可能没有接触过计算机,有的学生只会一些简单的操作,如Windows XP基础,还有的学生因为家中有计算机,已经能够掌握一些Word排版、制表等相对复杂的操作。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忽视这一点,授课时采用“一刀切”的方法,造成了两极分化的局面。一方面层次较高的学生“吃不饱”,埋怨计算机基础课程是浪费时间,其学习积极性受到很大打击;另一方面,层次较低的学生“吃不了”,对计算机课程产生畏惧,从此妄自菲薄,自我放弃。这对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产生了极大的障碍。

3.教学模式以传统教学为主,学生个性与主动性无法充分发挥

在当前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通常是教师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加投影仪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观看演示,课下模拟老师的操作,制作一些类似的实例。由于在教学中仍是采用以教师为中心、“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被忽视,甚至被压抑。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

龙源期刊网 http://.cn

以上三个问题的存在,极大挫伤了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应用》课程的积极性,忽视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大大限制了他们的计算机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1.积极研究教材教法,精简教学内容,突出所学计算机知识的实用性

当前大部分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在编写时,基本上还是按照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中英文录入、操作系统Windows XP基本操作、MS-Office的Word、Excel、PowerPoint、因特网基础及防杀病毒知识等顺序组织内容,重点与实用性不突出,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以前,积极研究教材与教法,对教材上的内容进行适当精简,保留与非专业学生最需要掌握的计算机知识与能力相关的内容,增加一些教材上没有而学生又特别感兴趣的内容,对于教材上的其他内容可以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学或选学。

2.使用“任务驱动法”等先进的教学方法,重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任务驱动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

3.因材施教,采用分层次教学的方法,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

针对新生入学时计算机的基础不同,教学中可采取分层次教学。具体做法是:新生入学时,先进行计算机水平的摸底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和学生的需要安排教学计划,组织教学内容。实施教学时,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应循循善诱,悉心指导,帮助他们尽快提高计算机水平;对于计算机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提出更高的要求,鼓励他们学习更深层次的知识,练习更新的技术。以上的三个对策是笔者在从事非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和研究总结出来的,要做到这三点需要中职学校的教务管理部门提高教学与管理水平,改变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考核方法,指导教学;更需要计算机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学习计算机的新知识、新方法,集思广益、积极改革、锐意进取,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好的能适应新时代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下载关于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探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探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5则范文

    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第三产业兴起至今,对人才的要求是越来越高。而第三产业的主体是信息业,其支撑是计算机技术。如今,有计算机知识,且......

    初中计算机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初探

    初中计算机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初探摘要:初中计算机信息课程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以及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笔者结合自己长期从事初中计算机教学工作......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与革新策略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与革新策略 【摘要】科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促使计算机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优化至关重要。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属于基础......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感悟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感悟 胡开秋 摘要: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从明确教学目标、推行问题式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理论联系实际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在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大全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俗话说得好:“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特别是对于教师这样一个特殊的行业,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肩负着祖国和民族的希望和未来,下面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财务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财务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理论与实践无法有机结合。 传统的财务会计教学模式比较单一,主要以理论为主,通常先进行会计理论教学,然后再进行会计实践训练。在学习理论知识的......

    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自2009年9月我省实施新课程以来,一线教师们热情高涨,积极投身到新课程教学当中,学习新课程体系,领悟新课程理念,创设新课程环境......

    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常言道:“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现如今,我国正处于教育改革的关键时期,作为祖国未来接班人的初中生,学好历史这门学科无论是对于个人发展还是对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