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作文教学的教与改
浅谈作文教学的教与改
王 婷
【内容摘要】:中学作文教学的现状让人甚为担忧,学生厌写,老师难改,效率低下。为了让作文教学走出这种尴尬的局面,有必要对现行的作文教学进行改革,尝试寻找较有效的方法。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使其悟出作文之道,从而达到提高作文水平.用心帮助其打通生活与作文之间的屏障,让学生能轻松下笔,表达出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关键词】:作文教学;广泛阅读;激发兴趣;生活体验;作文评改
在当今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写作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不论是职场应聘、与人交际,还是实际工作,都体现写作能力的重要性,换句话说,一个人,他如果没有一定的写作能力,那么他在社会上简直是无所作为。但现今中学生的写作能力让人担忧,中学作文的教学更陷入尴尬中。重视作文教学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不可推卸的责任,是每一位语文教师不可忽视的教学环节。在这几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本人逐渐摸索了一些作文教学的方法,望与大家共同探讨,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下面,本人就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指导广泛阅读,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要提高学生写的能力,必须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每一个人,凭直接经验,对社会的了解总是有限,要积累素材,也不可能样样亲历,这就必须学会多积累间接经验。而获取间接经验的最有效途径便是阅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获取写作范例的重要途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这是前人在读写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读书是吸收、积累的过程,思想、素材、感受以至语言的表达方法都在不知不觉中储存起来。一旦需要,这些储存就会蜂拥而至,跳出来供你应用;你可以很自然地随手拈来,不费思索而顺理成章,进而推陈出新,把自己的情意表达得生动、完美。多读的确是一条通向学好写作的成功之路。
当今社会是信息的社会,每时每刻都有很多信息通过各种媒介在流动着。而当代中学生的生活阅历较浅,因而就须每天阅读,获愁和博贮信息,造成一种势能,使胸中有故事。把阅读获得的信息转化为创造能力,从而产生不吐不快的写作欲望。我向学生推荐《语文报》、《中国青年报》、《中学语文》、《读者文摘》、《意林》、等杂志,让他们订阅,并经常给他们介绍、评价最新书籍和报刊上的文章,传播新信息,并广泛开展“每日一读”,“文学晚餐”等活动,从而使学生扩大了阅读面,增加了阅读量,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因而有了写文章的积极性。如:在去年的时候我们给学生介绍了《某某报纸》一则题为。。。。。。可见获得了信息,有了素材,便不难成文。
自然,多读还要多写,任何技能技巧,都需要反复历练,写作也一样,训练达不到一定强度或熟练程度,就难奏效。写作更是一种创新,必须在反复实践中体味、揣摩才能悟出其中的规律。要养成勤动笔的习惯。滴水穿石,熟能生巧,写作能力是在不断实践中提高的。多读多写文,只有多写了,作起文章来才能得心应手。连大文豪鲁迅先生说起自己的写作体会,也是这样强调的:“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鲁迅《致赖少麟信》)因此,初学写作者应勤练笔,只有坚持练笔,才能以“量”来促进“质”的飞跃。所以平时让学生坚持写日记。从刚接一个班开始就让他们每天都去记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一些人、事、景、物,感受到的周围的变化以及从一天的学习生活中得到的一些感悟。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步慢慢来。“用我眼看世界,用我手写我心”,作文自然能够学得扎扎实实,循序渐进,写作水平也就不断提高。
二、激发生活体验,让学生有话可说
在语文学习中,学生普遍最怕的就是作文。面对一篇作文,他们常常感到没有东西可写,不知如何下笔。每天两点一线匆忙的生活,的确限制了他们,收缩了他们的写作视野。《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作文要“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因此,作文指导的第一步,就是要唤醒学生对生活的记忆与感受,让他们在匆忙的行走中放慢脚步,对自己的生活进行反刍、回味。帮助他们留意身边的人和事,帮助他们收录自己的生活并细细咂摸生活的细节,渐渐的,将视野打开,让丰富多彩的生活成为自己丰富的写作素材。
就拿走进、感受自然来说,学生或多或少都应有一段印象深刻的经历与感受。要唤醒他们生活的记忆,重新回到那时那地那片自然中去。因此,我设计的第一个环节便是“漫话感受自然”,让学生静下心来,慢慢回想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次“走进自然之旅”,与同学交流,让那段生活的经历与记忆鲜活、明晰起来。这样的指导,落在了学生原有的生活体验上,学生很容易就能进入到原有的生活经历中,脑海中也就慢慢浮现出一些当时的情景来。如:。。。指导学生写作,激活他们的生活记忆就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
三、精心设计题目,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在作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甚为重要,有了兴趣才会入迷,入迷才会顿生灵感.有了灵感就想,想出框架就写,发现问题就改,偶得佳句就用.久而久之,写作就成了无形压力下的自觉行动。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应成为作文教学的重要原则。
语文老师的主要职责就是要善于运用各种方法使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消除害怕作文的心理,努力实现由“要我写”向“我要写”的转变。实现这一转变的基本前提是教师必须对学生的生活实际、心理特点、思想状况、写作水平有一个深刻全面的认识和把握。在具体的写作训练中,给出适合学生的作文材料,精心设计作文题目。好的文题能让学生感到兴致盎然,只要贴近学生实际,标新立异,就能调动他们的写作热情。如“初中生活形象设计”、“给心灵下场雪”、“阳光灿烂的日子”等。作文题目命得怎样,集中体现了一个语文老师自身的素质水平,也关系到写作训练的成败。所以本人极为重视作文的命题。命题要贴近学生生活,善于捕捉他们生活中闪光的情景。
脱离生活的写作是无源之水,脱离学生生活的命题则无异于缘木求鱼,因此题目一定要出在学生身边,最能体现学生生活,否则他们会觉得无话可说,无情可诉。即使写出文章也是胡编乱造,东拼西凑。
现在的学生,生活丰富多彩,接受新鲜事物快,教师必须善于观察他们,熟悉他们,才能命出符合学生口味的题目来,进而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像这样的题目《我熟悉的一个人》就不如换个角度写,把题目改为《你猜猜他是谁?》、《你看看他像谁?》;写《我的ⅩⅩ》不如改写成《和ⅩⅩ说说心里话》《ⅩⅩ,您了解我吗?》等等。
四、筛选写作素材
培养布局谋篇能力
“新课标”指出:“写作知识的教学力求精要有用。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学生写作能力要提高,平时作文就应在取材、构思等方面加以训练。它是根据文章主题的需要,对材料加以分析、综合,确定材料的剪裁和安排文章结构的能力。作为语文老师,在进行作文指导时,就有必要指导学生对材料进行筛选,学会取材、构思。
对于材料的选择,指导中要让学生明确:①与文章中心无关的材料不选。②内容重复的材料不选。③ 思想不健康的材料不选。这些看似无关紧要,其实正是写作中不能回避的问题。比如,在指导学生写作《唱给自己的歌》一文时,有学生就准备选择自己在校受伤的事来写,他因为同学、老师的关心帮助而感动。很显然,这个选材能表现自己内心的感受,即感动这个主题,但却容易将写作的重点放置在老师、同学身上,这就不符合“唱给自己的歌”这个主题,因此要明确地告诉学生选材不能用,让其另外选择了一个材料。
四、寻找表达路径
清闲的表达意思
“新课标”关于学生作文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这个要求的提出,为作文指导明确了方向。作文要写得明晰而有感染力,老师对写作的顺序、细节描写、详略的安排、语言的表达等的指导也是不可缺少的。
多角度选择,除了要考虑其材料的筛选、剪裁外,也应考虑写作的顺序与条理。提醒学生打腹稿时,不单要筛选材料,也要理清思路,想好先写什么,后写什么,什么详细来写,什么简略的写„„这样,在脑海中将这些问题梳理清楚后,写出来的文章就很集中很清晰了。
一篇文章是否感染人,与其语言表达的优劣是分不开的。文章的语言如同是它的外衣,文章有美丽的骨架固然重要,但如果其外衣粗糙、鄙陋,也会影响它的形象的。因此,作文指导也应该对学生的语言表达提出适当的要求。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可采用两种方法进行:① 定篇定量背诵。(本学期学习第四单元《云南的歌会》《春酒》几篇课文,就要求学生每周选取课文背诵200——500字)②老师推介作家作品,指导学生仿写。模仿的特点在于针对性强,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收到了明显的效果。老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便可训练学生从仿写句子、仿写片段到仿写范文,让学生从范文体会各种写作方法的技巧和语言。“仿”不能机械的模仿,不能照范文生搬硬套,例如,在练习对人物外貌进行写作时,很多同学写出的人物面部特征都是“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高高的鼻梁、樱桃小嘴、弯弯的柳叶眉、红红的脸蛋”等。难道这世界上真有这么多容貌如此相仿的人物吗?答案是否定的。这就不是“仿”,而是“抄”。这是我们老师在作文教学时不希望看到的现象,但它确实存在。像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因此,老师在教学生写作的过程中不能使学生的思维受到约束,而要让他们有自己的思维特点。例如,学习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后,可让学生学习文中在写作中巧妙运用过渡句的特点,仿写了《从教室到西边》。学习了《春》一课后,让学生学习了文章是怎样通过细心观察来描写大自然优美景色的,让他们仿写了《夏》。实际上学生进行模范性写作训练时,创造思维之光就在其中闪耀。他们的习作,正是张开的创造性思维的的双翅,慢慢地他们就能搏击长空。
六、修改分享与展示
师评、自评、互评相结合
有人说:“文章不怕千遍改”,“好文章多是改出来的”。对于文章的修改,《语文课程标准》也对学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对于学生的作文,文章要做到文从字顺、中心明确、内容详实,这样的要求也是必要的。因此,学生的作文也大有修改的必要,且一遍改不好,还可以指导其进行第二遍、三遍的修改。改好一篇作文,其实比写作二、三篇新的作文更加重要。
1、师评
老师批改作文要优先于其他作业,因为要尽可能早地、趁学生对此次作文的思维和激情还没消失的时候去跟学生讲评。
2、自评自改
叶圣陶说:“文章写完之后,最好是念一两遍„„要念起来上口,听起来顺耳。”叶圣陶作文论(J)叶圣陶教育文集(C)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因此,学生作文写好以后,教师不要急于收。可安排早读时间让他们拿出来朗读,让学生运用听觉器官来检查、修改文章。如从感情的强弱、停顿的长短,查看标点符号的使用是否正确;从语言是否畅通,朗读是否上口,查看用词造句是否确切;从内容是否混杂,前后是否重复,查看段落层次是否分明等。让学生自评自改,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独立分析判断,以及自我修改、完善、评价、鉴赏等多方面的能力。当然,教师决不是把工作推给学生,而应该让学生明确作文要求,掌握评判依据,随时引导和指点。
3、互评互改
互评互改是指同学之间依据作文的基本要求,相互边评边改,相互商讨,相互学习,相互启发,扬长避短。这种方法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相互了解与合作,共同提高写作、评判与鉴赏水平。教师仍然不能作壁上观,而应成为学生互评互改过程中的组织者、参与者和最高的公正的评判者。
其任务是:用修改符号指出文中的各种毛病;有鼓励性为主的总结性的评语,提倡有眉批;打上你自己给的等级;签上批改人的名字。
作文评改要切实有效,就要杜绝求全求美面面俱到的传统的作文教学指导观,每次指导只突出一个重点。其他的知识顺便带着走。如《唱给自己的歌》这篇作文学生完成之后,发现很多学生都没有掌握此文的写作方法,文章中心的表现非常牵强,情感表达也很生硬。鉴于此,便作了以下的作文评改指导:步骤一,回顾了上节作文指导课的内容,明确并把握住题目要求;探讨写作要点:确定感受——寂寞、忧伤、欢快、喜悦等,选择素材,处理素材(引发内心感受的材料:概括叙述;表现内心感受的材料:具体叙述——心理活动(直接)、身边人、物(衬托)、周围环境(烘托)、歌:结合内心感受,贯穿全文;材料集中在一件事或某一时间段里),凸现重心:(我身边的事——我的内心感受)。
经过这节课的评改指导,学生按要求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了修改,多数学生的作文在原有基础上都有了明显的变化和提高。作文修改完成之后,采用几种方式进行交流分享:张贴、办手抄报、朗读推介等。
作文交流、展示,实则就是给了学生一个平台,为持续提高他们写作的积极性提供了保障。
总之良好的作文教学效果应该是学生优秀的禀赋、主体意识的强化与写作规律的有效渗透的结晶。而作文教学又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细致的系统工程。对于作文教学,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在前进的路上,期待着有专家的引领,更期待着有写作系列指导类的丛书面世,期待着作文教学之路越走越宽广。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叶圣陶作文论》(叶圣陶教育文集)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3、陈毛美等,《中学语文教材教法》
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6
4、梁中杰,《现代基础写作学》
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8
第二篇:我教学生改作文
我教学生改作文
很多老师提到作文批改就很头痛,一开始的时候我也很有同感。自从学校开展了“整体构建,和谐教学”改革,我深受启发,结合语文学习的通用工具,制定了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
语文学习的通用工具就是“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写”,掌握了这个工具后,语文学习的所有问题都可以归结成一个问题。学生修改作文自然也从这三个方面入手。
先看“写什么”。首先是文体要求,文体特征必须鲜明,文体不明的一律40分一下。高一这一年我让学生一直训练记叙文。记叙文文体是鲜明就看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件的起因、发展、结果是否齐全。学生受《智慧背囊》、《意林》等刊物的影响,常常是在叙事完了以后,就来上一段“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什么样的道理”,甚至是“启示:„„”,这样就使文章有点“四不像”了。为了纠正这样的问题,我采取了一个显得矫枉过正的方法:结尾可以抒情,也可以叙事完了之后就结束,因为你只要叙事完整了,大家就应该明白你的意思了。其次是选材。选材要求是我们身边的人和事,要贴接生活实际。我们很少有轰轰烈烈的大事发生,小事当中一样可以折射出大问题。由于处在青春期,学生对爱情充满了向往,我对学生说:“爱情是美好的,但还不是你们这个年龄应该考虑的问题。万事万物都有他的生长规律,早开的花必定凋谢的也早。在写作的时候,不能写爱情故事。”我就给学生要求,写爱情,玄幻、江湖题材的,一律毙掉,40分以下。
再看“怎么写”。优美的语言是每个学生都渴望的,但是由于读书等各方面的影响,只有少部分学生能达到这个要求。那么最起码的一个要求就是语言要通顺,尽量避免错别字(每出现一个错别字扣一分)。我手写我心,我告诉学生只要能将自己心里要说的话明白清晰地表达出来,你作文的语言就算成功了。但是,作文语言毕竟是书面语,不能像平时聊天说话一样,语言要规范。班里的赵子佳作文的立意很好,文体特征很鲜明,语言也很通顺,但是太随意,就是在聊天。我就给她指出,作文是书面语言,必须要规范,否则就会吃大亏。我慢慢地帮她改正,现在她的文章语言就比较规范了。再次就是立意是否新颖,主题是否积极向上。立意新颖的加2—5分,观点大众化的不加分也不扣分。现在社会上流行的一些所谓的文学作品大都在无病呻吟,好像整个社会都是阴暗的。这种情况也影响到了学生,她们喜欢写一些忧伤的东西。我就鼓励学生写积极向上的文章,主题积极的加2—5分,消极的扣2—5。这样一加一减,差距就出来,学生为了高分就摒弃了他们的“忧伤”。最后是题目和卷面。题目能够吸引读者,和文章内容紧密联系,就相应地加2—5分。没有题目或者题目中出现错别字的扣2—5分。卷面整洁的加2—5,卷面差的扣2—5分。
最后看“为什么写”。这个要求很明显,就是看文章的主旨是否明确、突出。主旨明确、突出的,总分在45分以上;主旨不明确的就直接40分以下。
利用通用工具给学生制定好了评分标准,学生在修改作文的时候就有了方向。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效果来看,学生基本上能够比较客观地评价自己的作文,找出自己的作文的优点和不足。根据学生的自我评价,我再找学生到办公室面批,感觉效果还是不错的。
掌握了通用工具,就找到了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学生掌握了修改作文的通用工具,不仅能够轻松地批改作文,对于他们写作水平的提高更是一个很大的促进。刘校长有句话说的好:“只要找到了方法和规律,学生想学不好都难!”
第三篇:作文互评互改教学案
作文互评互改教学案
备课人:马长彬
学校:____姓名:_____学号:____班级:_____ 训练目标:
1、学习使用规范的批改符号批改作文,会作简单的旁批和总评。
2、通过批改进一步强化少写错别字和病句的意识。
3、互相探讨,学习别人作文的优点,加强自己构思作文能力。学习重难点:
1、会作简单的旁批和总评。
2、加强自己构思作文能力。课时设计:2课时。
第一课时讲析自评、互评的方法。第二课时评改作文,总结经验。课前准备:
1、思考如何修改作文?
2、修改作文的符号有哪些? 具体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课
“文章不厌百回改”。名人大家为了把文章改得更好,他们有的“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有的“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还有的“语不惊人死不休”。著名作家老舍写《春华秋实》,共修改了12 次;杨朔写《雪浪花》,全文仅3000字左右,却修改了两百多处;鲁迅先生仅1000多字的文章《一件小事》,改动就有15处之多;著名作家托尔斯泰写的《为克来塞尔乐章而作》一文,全文只有5页那么长,而手稿却有800页之多。可见,文章修改在我们作文工程中的重要性。
二、理论回顾 1、2、3、4、你认为应如何批改他人的作文? 你认为如何自改作文? 你认为应如何批改作文? 作文批改过程中,常用的修改符号有哪些?你能画出来吗?
5、三、实践——评改作文(活动步骤)1、2、3、4、四、个人收获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自我评改。同学互评。
小组推荐交流优秀作品。修改润色,再升格。作文批改应遵循哪些的基本原则?
第四篇:教 改 总 结
教 改 总 结
苹果园中路小学 2007年6月
教改总结
本期我校以全教会精神为指导,在转变观念,深化肩负,狠抓课堂教学改革上下功夫,继续推广六种课堂教学模式,努力实施素质教育,狠抓课堂教学管理,使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现把一年来我校在教学工作上的一些具体做法总结如下:
一、执行政策,法规
当今我国教育工作进入了全面依法执教的新时期,在法制逐步完善的现代社会,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自觉遵守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在教育教学中同党和国家的方法、政策保持一致。
1、执行新课程计划
首先我们组织老师学习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和“全教会”精神,认真学习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语文课程标准》,《数学课程标准》,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树立以育人为本的观念,切实从思想上和行动落实“减负”,明确减负,绝不是“减责”,“减质”,减负的目的是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要清醒地认识到质量是生命线,要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终身学习愿望和能力,然后我们一贯彻落实《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计划》重点,严格贯彻执行国家教育部,省市颁发的《关于调整中小学部分学科与教学要求》的意见,开齐课程、开足课时,教导科首先把好关,完全按照《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排课表,各年级每周音、美各二节。体育一二年级每周四节其它年级每周三节。全面执行教学大纲,按计划开设活动课,每星期三下午第二节为班队活动,每周三节体育活动的年级安排在没有体育课的下午二节课后活动,周五下午第二节的班队活动,另一节双周
第五篇:改薄促教工作汇报
改薄促教工作汇报
土桥镇中心小学
尊敬的各位领导:
你们好!欢迎各位领导来我校检查指导工作。
我们土桥镇中心小学现有10个教学班、247名学生,教师20名,教师学历合格率100%。
在县教育局和镇教育组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中心小学校引领全校教师从学校实际出发,紧紧围绕“以人为本,教研兴校,科研强校”的办学理念,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大力推进课程改革,以次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特别是今年以来,我们利用深入开展学习“三为”主题实践活动的契机,提出“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合格人才,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目标,大力提升学校教育质量,狠抓常规管理和校本培训,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下面就我校一年来关于开展改薄促教工作的具体工作做一汇报:
一、主要工作内容
(一)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完善了教学常规日检查、周小结、月通报、阶段性分析评价、学期总结表彰奖励制度。建立《领导值周制度》、《领导听评课制度》、《领导包年级制度》和处室日志制度,下沉工作重心,坚持从细节入手勤查严管细处实抓教育教学的每个环节,实施精细化管理。值周领导、各职能部门每日检查学校常规工作,每周行政例会小结汇报,每月教工大会、班主任会议进行通报,坚持期中期末教学质量分析,对班级及学科成绩进行动态比照和综合评价,导入竞争机制,强化质量意识,实施了每学期末全面总结和奖励制度,调动教师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切实加强教学管理
1、推出了:教学工作“十字”方针,并把这“十字”方针作为我校强化教学中心意识,开发教师潜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进而形成规范化教学管理的重大举措,同时,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与层面加以体现。
(1)、备课要“深”。即:深入学习课标,深入挖掘教材,深入了解学生,深入探讨教法。
(2)、上课要“实”。即:上有充分准备课,不搞花架子,做到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3)、作业要“精”。即:作业要有针对性,有代表性,有目的性,不留堆作业。
(4)、教学要“活”。即:不局限于教材,不局限于现成的模式,不死用教案,做到教有特色,教有风格。
(5)、手段要“新”。即:在创设情境方面,在学习方式、教学方式选择方面,在训练设计方面要突出“新”字。
(6)、反馈考试要“勤”。即:实行小考、单元考试、月考、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并重管理的方法,及时了解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7)、考核要“严”。即:严格执行教学管理制度,严把考核、考勤关。(8)、批改辅导要“细”。即:所有学科作业或笔记类,都要详批、详改,班主任要建立差生辅导记录,有的放矢地进行辅导。
(9)、检查评价要“公”。即:公平公正地检验评价每位教师的教学行为及教学效果。
(10)、负担要“轻”。即:最大限度地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多为教师创造愉快宽松的教学氛围。
2、业务领导坚持侧重包年组制度。采取抓两头(一年级、六年级)带中间的原则,抓好一年级良好班风的形成和六年级纪律的管理。业务领导将以预约、推门等形式深入一线听课、评课、导课,实行教导处周五下午例会制,及时总结本周课堂教学情况及教学秩序情况,改进下一步工作。
另外,在教学领导层面大兴学习之风,研究之风,探讨之风,不断提高业务领导自身素质,从而带动了全体教师形成研究氛围、学习氛围。牢固树立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意识,严格执行课程教学计划,把课堂教学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渠道。此外,还加强质量管理,通过阶段检查、总结、测试、反馈等方式,科学地管理、规范了教学工作。
具体督促检查办法:
(1)、开展抽查课(推门课)活动
课后评价,打分及时反馈,发现并及时纠正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发扬教学中的创新及先进经验,使备课、上课、听课,成为有机整体。(2)、定期检查教师教案,指导教师写出既规范又实用的教案。(3)、组织好各阶段测试工作,并认真组织好试卷分析,质量分析及测试后反思。
(4)、定期检查教师听课,测试、批改等情况,做到有记录,勤反馈,及时总结。
(三)、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在实施新课程的同时,重点抓好教师的学生观、课程观、教学观的转变与更新,实施“十个一”工程工作。即:每位教师一学年研究一个实验课题;每位教师一学期撰写一篇教育教学论文;设计一节优秀教案;讲一堂精品课;出一份标准试卷;接受一次教材教法过关测试;参加一次新课改理论验收;写一本教学反思;制作一件优秀教具(课件、教具或幻灯片);参加一次作业批改大赛。进而全面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教导处将围绕新课程改革,通过集体学习,教师自学、讨论、交流、写心得体会、外出培训学习做专题汇报,骨干教师作教学经验介绍等形式,使全体教师在研讨中吸收、消化新的教改信息和教育理论,逐步确立新的教育理念,然后,指导自已的教学实践。
另外还开展教学研究 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为了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从现在起,继续以学科组为单位,制定出教研活动计划,定时开展教研活动及专题研讨活动。
(四)、加强特色教学管理,形成教学了特色化品牌
语文学科突出抓好学生阅读写作能力提高,数学重点抓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英语学科强化学生口语表达的持续训练。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步步强化落实。
数学学科要在备课、上课、作业中突出体现思维训练内容,通过数学竞赛形式进行验收;语文学科要在早读、课堂和日记中突出学生阅读能力训练,把看图说话内容和课外读物做为推荐内容,强化学生课外时间的“说、写”训练,也将通过作文竞赛形式对训练情况进行验收;英语学科充分利用好晨读时间,课上时间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完成一日一题,学期末将采取演讲表演的形式进行验收,教导处将定期对以上大三个学科特色教学情况通过听课、查教案、查作业、训练成果展等多种形式进行检查验收,力争短时期内,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
(五)对后进生加大转化力度 提高整体成绩
后进生是影响我校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后进生的转换方面再作具体安排。
第一、建立档案。根据考试分数和任课教师平时观察,确定后进生名单,建立档案。
第二、抓两头保中间。一年级和六年级任课教师要高度负责,不能从一年级起,就出现学困生。不能使学困生在毕业时还没有脱困。中间年级教师要避免产生新的学困生。如果学困生档案中有新名单出现,该任课教师要承担责任。
第三、分层转化。转化后进生共分四个层次:
1、学校监控:教导处制定将制定《后进生转化制度》。现规定:后进生成绩每提高5分,过程考核奖励任课教师10分;对成绩突出的教师还可以进行物质奖励,优先评优评先等。对学生而言,学校每学期期末在后进生中开展评选“学习进步奖活动”,凡学习进步较大的后进生均可参评,在开学或结业典礼上隆重表彰。通过建立制度,使后进生转化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2、重点监控。确立五个重点:重点年级、重点学科(语文、数学、英语学科);重点教师、重点学生(自己不学、家长不管,成绩特差的学生)。
3、加强检查。教导处按规定对后进生进行严格检查考核,并及时反馈结果,提出整改意见,督促整改。
总之,我们将抓住教学不放松,向管理要效率,向管理要质量,向着“教学思想现代化,学校管理规范化,设施配套规范化,学生质量优良化”的目标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但我们认识到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还很多,我们深感肩上的压力和艰难,我们将在县教育局及镇教育组的领导下,以更大的决心和力气,克服困难,创造条件,使学校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