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311真题教育研究方法必选题总结

时间:2019-05-13 01:17: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育学311真题教育研究方法必选题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育学311真题教育研究方法必选题总结》。

第一篇:教育学311真题教育研究方法必选题总结

教育学311真题教育研究方法必选题总结 2008年

某研究者想探明教学方式与学生思维品质形成的关系,于是在一所小学随机选择了一个班作为实验班,采用新的应用题教学方式实施教学,如以自编应用题(一题多变)和解应用题(一题多解)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以应用题归类教学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等等。实验前后分别对该班进行了难度相当的测试。该班前后测平均成绩的差异视为实验产生的效果。(1)写出该研究使用的随机抽样方法的名称。(2)写出该实验的研究假设。

(3)写出该实验设计的名称,并用符号表示其格式。

(4)试从实验设计方面分析该研究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答案要点:

(1)这项研究的抽样方法是整群抽样(或整群随机抽样)。(4分)(2)这项实验的研究假设是:“革新应用题教学方式可以促进学生良好思维品质 的形成”。(4分)(3)名称:单组前后测设计(4分)格式:Ol X O2 或 YI x Y2(4分)(4)从实验设计来看,仅以一个班进行实验,不设对比班,只从一个班实验前后测试的结果得出实验结论,会使实验结果的说服力不够。(4分)可以采用非随机分派控制组前后测设计(或随机分派控制组后测设计,或随机分派控制组前后测设计)对该实验设计进行改造。(4分)改进方案描述:(6分)示例一:非随机分派控制组前后测设计

研究者可以随机选择同年级的两个班,其中一个班作为实验班,另一个班作为对比班。实验前对两个班进行同一试卷的测试,实验结束后,再对这两个班使用与前测难度相当的同一试卷进行测试。两班前后测平均成绩的差异可以视为实验产生的效果。

示例二:随机分派控制组后测设计

研究者可以随机选择同年级的两个班并做等组处理。其中一个班作为实验班,另一个班作为对比班。实验结束后,对这两个班进行同一试卷的测试。两班测试平均成绩的差异可以视为实验产生的效果。

示例三:随机分派控制组前后测设计 研究者可以随机选择同年级的两个班并做等组处理。其中一个班作为实验班,另一个班作为对比班。实验前对两个班进行同一试卷的测试,实验结束后,再对这两个班使用与前测难度相当的同一试卷进行测试。两班后测平均成绩的差异可以视为实验产生的效果。

【评分说明】

①第(1)点若写出两种及以上抽样方法,不给分。

②第(4)点中的改进方案部分,写出其中任一实验设计的名称给4分;对改进方案进行描述的,可参考示例酌情给l~6分。提出其他改进方案且言之成理者,可酌情给l~6分。若写出多种改进方案,只按一种方案给分。2009年

一项名为“高中数学自学辅导实验”的研究,选择了某重点中学的高一(3)班为实验班,高一(6)班为控制班,两班教材相同,教师水平相当。在实验班采用学生自学后尝试自己解题、讨论释疑、教师点拨等教学方式,并规定教师一节课上的讲解和讲述不得超过10分 钟;在控制班则采用教师讲授、学生练习巩固的方法。实验周期为一个学年,根据实验前后两班数学测试成绩的差异比较,判断自学辅导有无效果。(1)请写出该实验设计类型的名称和格式。(2)该实验控制无关变量的主要措施是什么?(3)该实验设计的优点和局限性有哪些? 【答案要点】

(1)该实验设计类型的名称是“非随机分派控制组前后测设计”。(4分)其格式为:O1 X O2 或者 Y1 X Y2 O3 O4 Y3 Y4(5分)(2)该实验控制无关变量的主要措施是:两班教材相同;教师水平相当;用前测成绩的比较来把握两班起始状态的差异。(9分)(3)该实验设计的主要优点是:不打乱原有的编班,容易操作;有控制组和前后测比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取样偏差,提高实验的内在效度。(6分)主要的局限性在于:选择现成的两个班作为实验班和控制班,没有做等组处理,内在效度可能受到影响;实验仅以一所重点中学的两个班为研究对象,样本代表性不高,外在效度不高。(6分)

【评分说明】关于第(3)点,考生若有其他回答,言之有理者,亦酌情给分。2010年

阅读下述材料,按要求作答。

小学三年级语文老师李华执教的两个班,90%的学生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日常教学中,李老师发现,这些孩子大多握笔姿势不正确、不善与人交流、知识面窄。为了进一步了解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学习上面临的困难及其原因,李老师对部分学生进行了家访,并就相关问题询问了本年级其他科任教师。结果显示:与本市居民子女相比,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学习上存在一定差距,其中英语学习差距最大,语文学习次之,数学学习差别不大。为了探索提高这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语文学习成绩的有效策略,李老师打算在这两个班进行以“扩展课外阅读”为自变量的实验研究。但是,学校科研顾问认为采取行动研究方式更为适当。李老师陷入困惑,不能确定采用何种方式展开研究。

(1)案例中李老师在发现和确定研究问题的过程中使用了哪些研究方法?(2)针对李老师的困惑,请为她选择一种研究方式,并从研究目的、研究过程、研究主体三个方面阐述作出这种选择的理由。【答案要点】

(1)观察法和访谈法。(2)选择之一:教育行动研究

理由如下:①在研究目的方面,教育实验研究侧重于因果关系或相关关系的探究,对理论研究更为适合;而对于李老师要探索新的教学策略这一实践性较强的研究目的来说,以改进实践为基本取向的教育行动研究更为适合。②在研究过程方面,教育实验要求严格的变量控制,难度较高;而教育行动研究在实际情境中进行,无需严格的变量控制,对李老师而言,相对简便易行。③在研究主体方面,教育实验中研究者与行动者的角色通常是分离的,而教育行动研究更强调行动者成 为研究者,这对李老师的专业发展更有好处。

选择之二:教育实验研究

理由如下:①在研究目的方面,教育行动研究追求教育实践的改进,而教育实验研究更侧重于因果关系的探究,更有利于李老师确证“扩展课外阅读”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语文学习成绩”之间的因果关系。②在研究过程方面,教育行动研究强调在实际情境中进行,不做严格的变量控制,因而其研究过程的规范性和研究结果的代表性均不强;而教育实验研究要求对变量作适度控制,研究过程的规范性强,研究结果的普适性高,更有利于李老师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③在研究主体方面,教育行动研究强调教师自己成为研究主体,受教师自身教育理论素养和研究视野的局限,研究有可能流于肤浅和零碎;而选择做实验,李老师的研究可以在学校科研顾问的指导下进行,这更有利于研究结果在理论上的概括提升和李老师教育理论水平的提高。2011年

Ⅱ.某乡镇中学有100名初一学生,他们先前所在小学均未开设英语。现拟对其进行一项题为“多媒体教学对初一学生英语阅读成绩影响的研究”的真实验。请问:

(1)最好选用哪种实验设计(写出其名称和格式)?为什么?

(2)如何产生实验班和控制班?

(3)这样设计有何优缺点? Ⅱ.答案要点:

(1)最好选用“随机分派控制组后测实验设计”,其格式为:

R兰姜f或R≮1

理由:这100名学生在小学里均未学过英语,无法进行前测;根据题意只能用真实验设计,而不能用前实验设计和准实验设计。

(2)可以采用等组法中的“随机分派”方式,将100名学生分成品质均等的两个班;以抽签的方式决定实验班和控制班。

(3)优点:由于进行了等组化处理,且不存在前测对后测的影响,同时这种实验能系统操纵自变量并有效控制无关变量,所以内在效度较高;不进行前测,也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缺点:个别学生有可能自学过英语,由于没有前测,这一情况带来的差异不易发现。

【评分说明】若有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2012年

阅读下述材料,按要求作答。

小学三年级语文老师李华执教的两个班,90%的学生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日常教学中,李老师发现,这些孩子大多握笔姿势不正确、不善与人交流、知识面窄。为了进一步了解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学习上面临的困难及其原因,李老师对部分学生进行了家访,并就相关问题询问了本年级其他科任教师。结果显示:与本市居民子女相比,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学习上存在一定差距,其中英语学习差距最大,语文学习次之,数学学习差别不大。为了探索提高这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语文学习成绩的有效策略,李老师打算在这两个班进行以“扩展课外阅读”为自变量的实验研究。但是,学校科研顾问认为采取行动研究方式更为适当。李老师陷入困惑,不能确定采用何种方式展开研究。

(1)案例中李老师在发现和确定研究问题的过程中使用了哪些研究方法?

(2)针对李老师的困惑,请为她选择一种研究方式,并从研究目的、研究过程、研究主体三个方面。阐述作出这种选择的理由。【答案要点】

(1)观察法和访谈法。

(2)选择之一:教育行动研究

理由如下:①在研究目的方面,教育实验研究侧重于因果关系或相关关系的探究,对理论研究更为适合;而对于李老师要探索新的教学策略这一实践性较强的研究目的来说,以改进实践为基本取向的教育行动研究更为适合。②在研究过程方面,教育实验要求严格的变量控制,难度较高;而教育行动研究在实际情境中进行,无需严格的变量控制,对李老师而言,相对简便易行。③在研究主体方面,教育实验中研究者与行动者的角色通常是分离的,而教育行动研究更强调行动者成为研究者,这对李老师的专业发展更有好处。

选择之二:教育实验研究

理由如下:①在研究目的方面,教育行动研究追求教育实践的改进,而教育实验研究更侧重于因果关系的探究,更有利于李老师确证“扩展课外阅读”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语文学习成绩”之间的因果关系。

②在研究过程方面,教育行动研究强调在实际情境中进行,不做严格的变量控制,因而其研究过程的规范性和研究结果的代表性均不强;而教育实验研究要求对变量作适度控制,研究过程的规范性强,研究结果的普适性高,更有利于李老师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③在研究主体方面,教育行动研究强调教师自己成为研究主体,受教师自身教育理论素养和研究视野的局限,研究有可能流于肤浅和零碎;而选择做实验,李老师的研究可以在学校科研顾问的指导下进行,这更有利于研究结果在理论上的概括提升和李老师教育理论水平的提高。2013年

II.某中学为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开展了一项实验研究。研究者在本校初中二年级800名学生中选择数学考试成绩排名前80名的学生参与实验,并用配对法将学生分为两个班,分别采用传统教学和“小组合作学习”两种不同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实验持续一学年,实验前后分别用数学血液水平测试试卷A和B,对两个班学生进行测试,通过哦实验前后测试成绩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两种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请按要求答题。

(1)为该实验设计一个课题名称和研究假设

(2)之处该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

(3)写出该实验设计类型的名称及其格式

(4)该实验在抽样方法上存在什么问题?它会对实验效果产生什么影响?

2014

二、某研究者欲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为题在某地区初中开展研究,旨在了解该地区出众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成因分析,寻求相应的对称。请回答:

(1)该地区有三所外来务工人员教育定点初中,共有960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其中A校256名,B校360名,C校344名。现拟从中抽取120名学生作为样本进行问卷调查。为了使样本与总体在结构上保持一致,以保证样本的代表性,应采用何种取样方法?如何抽取样本(写出步骤)

(2)请按问卷指导语的要求,拟出一份问卷指导语。

(3)为了了解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存在深层次问题,研究者还拟对部分家长进行访谈调查,请按访谈调查的要求拟出一份访谈提纲(至少包含5个问题)。

【答案】

(1)抽样方法:整群随机抽样。

抽样步骤:①确定每个学校的人数在三所学校总人数中的比例;②根据每个学校所占比例确定每个学校的样本数量;③从每所学校中整群抽取所需要的样本数量。、(2)问卷指导语: 外来务工子女家庭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 亲爱的同学,你好:

为了解外来务工子女的家庭教育情况,解决外来务工子女的家庭教育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分析,我们进行此次问卷调查研究。请你根据实际情况真实地填写问卷,问题答案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你不用写自己的姓名,没有人会知道哪份问卷是你填写的,请放心写出你的真实情况和感受。请你独自回答,不要与他人商量。在回答之前请看清指导语,如有疑问请向研究者提出。问卷的所有信息只用于研究,我们将严格保密,敬请放心。

谢谢你的合作!(3)访谈提纲:

①您辅导孩子的家庭作业及课程内容吗?

②孩子回到家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一般会怎么处理?

③如果孩子的考试成绩没有达到您的预期,您会以什么方式与孩子进行沟通? ④您会主动与孩子的老师沟通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吗? ⑤如果老师找您沟通孩子的在校情况,回到家中您如何处理?

2015 Ⅱ某研究者拟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两种方法对大学生的创业意向进行调查。(1)试述两种方法的优缺点。

(2)调查中如何综合使用这两种方法。【真题解析】

(1)问卷调查的优缺点为:优点:调查过程的标准化,节省时间、经费和人力;具有很好的匿名性;调查范围广、效率高;可以避免偏见,减少调查误差;便于整理归类和统计分析,易量化。缺点:如果问卷中的问题不明确或题量过大,或被调查者不合作都会影响结论的代表性;应用范围较广,搜集的资料往往是表面的,还不能深入了解深层次的内心世界真实情况;若部分调查对象不作回答,难以知道不回答的原因,也会影响问卷的效度。

访谈法的优缺点为:优点:不受书面语言文字的限制,简便易行,灵活性强;能够通过深入交谈获得比较可靠有效的资料;容易进行深入调查。缺点:样本小,需要较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应用上受到限制,受访谈者和被访谈者主观因素影响比较大。一般在调查对象较少的情况下使用,并结合问卷和测验等方法一起使用。

(2)访谈法可以作为问卷法的补充方法。我们可以利用问卷法的优点进行大规模的调查,但当问及一些态度题目时,在问卷中不能很好地体现出来,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采用访谈法,更加深入的获得更加可靠的资料。以克服问卷法的不足。所以在做调查时,两者的综合使用可以克服对方的优缺点,使研究的效度更高。

2016 Ⅱ小学语文教师王老师酷爱传统文化。他在识字教学中感觉到,借助繁体字可以帮助学生对生字的理解和记忆。于是他计划在文献研究基础上申报课题,在学校科研顾问黄教授帮助下,开展改善识字教学的行动研究。请按要求答题。

(1)试为该课题设计一个课题名称。

(2)请为该课题设计文献检索的主题和文献综述的基本框架。

(3)该课题的研究主体、研究对象和研究样本是什么。

(4)请按照凯米斯程序,说明该课题研究的主要步骤及每一步骤的具体要求。

【勤思真题解析】

(1)借助繁体字改善识字教学的行动研究

(2)主题:繁体字识字教学

基本框架:

(一)绪论

(二)借助繁体字改善识字教学的历史发展状况与评价

(三)借助繁体字改善识字教学的当前研究状况与评价

(四)借助繁体字改善学生识字教学的趋势展望

(五)研究改进建议

(六)参考文献

(3)研究主体:王老师和科研顾问黄教授;

研究对象:学生对生词的理解和记忆;

研究样本:王老师班中的学生

(4)凯米斯提出行动研究的过程为:计划、行动、观察和反思。

在计划的阶段主要完成的是:明确问题、分析问题、制定计划。

首先要对问题本身进行确认,要尽可能地明确这个问题的种类、范围、性质、形成过程及可能影响。王老师在明确如何帮助学生对生字的理解和记忆这一问题时,需要明晰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这一问题的存在对于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

对问题做了界定与分析之后,接下来要考虑的问题时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个总体的计划。总体的计划一般应该包含以下的一些内容:计划实施后预期达到的目标、对课堂教学改变的因素、行动步骤与时间安排、本研究涉及到的人。王老师提出借助繁体字可以帮助学生对生字的理解和记忆,那么学生对生字的理解和记忆是指的什么,需要一个具体的目标,并根据这一目标进行具体安排,明确参与这项研究的人员。

行动阶段:把计划付诸行动是行动研究的核心步骤。在行动研究中有如下要求:一方面教师应当尽量严格地按照原定的计划进行实践,而另一方面,教师也应该充分考虑到现实因素的变化,能够保证行动研究的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具有适当的弹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必要的调整。

观察阶段:对行动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收集有关资料,以便及时地对计划实施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并最终对本研究过程作出比较全面、深透的分析。根据课堂教学的现实条件,除了王老师提到的文献研究,经常用到的研究方法还有;观察、访谈与问卷、个人资料收集与记录。

反思阶段:反思在行动研究中既是一个螺旋圈的终结,又是过渡到另一个螺旋圈的中介。在反思这个环节中,行动研究者要做两件事情。一是整理和描述工作,即对已经观察和感受到的与制定计划和实施计划有关的各种现象进行归纳整理,描述出本螺旋循环圈的过程和结果,勾画出多侧面的生动的行动案例;二是评价和解释工作,对行动过程和结果作出判断,对有关现象和原因作出分析解释,找出计划与结果不一致的症节,从而形成是否需要修正基本设想、总体计划和下一步行动的判断与构想,提出怎样修正,怎样实施下一步行动的建议。2017 Ⅱ小学语文教师王老师酷爱传统文化。他在识字教学中感觉到,借助繁体字可以帮助学生对生字的理解和记忆。于是他计划在文献研究基础上申报课题,在学校科研顾问黄教授帮助下,开展改善识字教学的行动研究。请按要求答题。

(1)试为该课题设计一个课题名称。

(2)请为该课题设计文献检索的主题和文献综述的基本框架。

(3)该课题的研究主体、研究对象和研究样本是什么。

(4)请按照凯米斯程序,说明该课题研究的主要步骤及每一步骤的具体要求。

【勤思真题解析】

(1)借助繁体字改善识字教学的行动研究

(2)主题:繁体字识字教学

基本框架:

(一)绪论

(二)借助繁体字改善识字教学的历史发展状况与评价

(三)借助繁体字改善识字教学的当前研究状况与评价

(四)借助繁体字改善学生识字教学的趋势展望

(五)研究改进建议

(六)参考文献

(3)研究主体:王老师和科研顾问黄教授;

研究对象:学生对生词的理解和记忆;

研究样本:王老师班中的学生

(4)凯米斯提出行动研究的过程为:计划、行动、观察和反思。

在计划的阶段主要完成的是:明确问题、分析问题、制定计划。

首先要对问题本身进行确认,要尽可能地明确这个问题的种类、范围、性质、形成过程及可能影响。王老师在明确如何帮助学生对生字的理解和记忆这一问题时,需要明晰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这一问题的存在对于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

对问题做了界定与分析之后,接下来要考虑的问题时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个总体的计划。总体的计划一般应该包含以下的一些内容:计划实施后预期达到的目标、对课堂教学改变的因素、行动步骤与时间安排、本研究涉及到的人。王老师提出借助繁体字可以帮助学生对生字的理解和记忆,那么学生对生字的理解和记忆是指的什么,需要一个具体的目标,并根据这一目标进行具体安排,明确参与这项研究的人员。

行动阶段:把计划付诸行动是行动研究的核心步骤。在行动研究中有如下要求:一方面教师应当尽量严格地按照原定的计划进行实践,而另一方面,教师也应该充分考虑到现实因素的变化,能够保证行动研究的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具有适当的弹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必要的调整。

观察阶段:对行动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收集有关资料,以便及时地对计划实施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并最终对本研究过程作出比较全面、深透的分析。根据课堂教学的现实条件,除了王老师提到的文献研究,经常用到的研究方法还有;观察、访谈与问卷、个人资料收集与记录。

反思阶段:反思在行动研究中既是一个螺旋圈的终结,又是过渡到另一个螺旋圈的中介。在反思这个环节中,行动研究者要做两件事情。一是整理和描述工作,即对已经观察和感受到的与制定计划和实施计划有关的各种现象进行归纳整理,描述出本螺旋循环圈的过程和结果,勾画出多侧面的生动的行动案例;二是评价和解释工作,对行动过程和结果作出判断,对有关现象和原因作出分析解释,找出计划与结果不一致的症节,从而形成是否需要修正基本设想、总体计划和下一步行动的判断与构想,提出怎样修正,怎样实施下一步行动的建议。

第二篇:2011江西教育学真题3

江西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机考真题

[中学教育学(三)]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涂尔干说:“教育在于使青年社会—在我们每一个人之中,造成一个社会的我。这便是教育的目的。”这句话反映了()。A.神学的教育目的论 B.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C.教育无目的论 D.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2.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真正威信在于他的()。A.权利 B.威严 C.权威 D.人格力量

3.为达到某种预测效果所采取的多种教学行动的综合方案称为()。A.教学策略 B.教学原则 C.教学手段 D.教学形式

4.我国当前班级管理的实践中,采用的最多的领导方式是()。A.民主型的领导方式 B.权威型的领导方式 C.“教学中心”的领导方式 D.“集体中心”的领导方式

5.活动和交往是学生品德形成的()。A.关键 B.基础 C.内容 D.途径

6.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A.巩固知识 B.领会知识 C.运用知识 D.检查知识

7.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文化。A.观念和制度 B.精神或观念 C.组织和制度 D.物质

8.将儿童个体的直接经验加以规范化和具体化为课程,并且付诸实践的教育家是()。A.布卢姆 B.布鲁纳 C.杜威 D.桑代克

9.学校的中心工作是()。A.教学工作 B.行政工作 C.人文工作 D.后勤工作

10.班级管理常见的几种模式有()。A.常规管理、平行管理、民主管理、目标管理 B.制度管理、平行管理、民主管理、目标管理 C.制度管理、交叉管理、民主管理、目标管理 D.制度管理、交叉管理、教师管理、目标管理

11.强调身心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方法比较灵活的教育是()。A.古代印度 B.古代埃及 C.斯巴达 D.雅典

12.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是指()。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成年期 13.品德是()。A.自然现象 B.生物现象 C.个体现象 D.社会现象

14.卢梭的教育思想属于()。A.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B.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C.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D.人文主义教育思想

15.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是()。A.杜威 B.卢梭 C.夸美纽斯 D.诺笃尔普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教师培养与树立良好的班风的方法有()。A.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 B.树立榜样 C.严格要求 D.反复实践

2.德育的形式有()。A.家庭德育 B.学校德育 C.社会德育 D.社区德育

3.直观教具可分为()。A.实物教具 B.图形教具 C.模型教具 D.模象教具

4.我国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A.讲授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演示法

5.泰勒原理所包含的四个阶段是()。A.确定课程目标 B.根据目标选择课程内容 C.根据目标组织课程内容 D.根据目标评价课程 6.广义的教育包括()。A.家庭教育 B.学校教育 C.社会教育 D.社区教育

7.学生文化的功能特点有()。A.过渡性 B.非正式性 C.多样性 D.互补性

8.人的身心发展的典型观点有()。A.内发论 B.外铄论

C.多种因素相互作用论 D.性善论

9.素质教育倡导建立的师生关系是()。A.平等 B.和谐 C.互助 D.民主

10.班集体的形成和培养过程有()。A.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B.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C.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D.组织教育活动

三、是非判断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教育就是指学校教育。()

2.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政治经济制度制约和决定着教育的政治思想和为谁服务的问题。()3.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学生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4.从国家或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教育目的可以是总体性的、高度概括性的,或者是具体的。()5.基础型课程的教学是拓展型、研究型课程的学习基础,拓展型课程的教学是研究型课程的学习基础。()

6.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是指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等书面形式的材料。()7.分组教学是为了克服班级授课制的弊端而提出的,因此比班级授课制优越。()8.依据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模式进行道德教育主要用的是道德两难故事法。()9.班级管理的主要功能是有助于实现教育目标,提高学习效率。()10.德育过程,即品德形成过程。()

11.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社会成员的受教育权利。()12.教育现代化就是指学校设施的现代化。()13.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14.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15.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工作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

四、情境分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一)语文课上,老师要求学生用“活泼”一词造句,学生甲站起来说:“李华同学在体育课上表现很活泼。”老师点评道:“很好。”学生乙站起来说:“河里的水很活泼。”老师沉吟了一会,点评说:“说水活泼不合适,这个句子不贴切。”学生乙狐疑地坐下了。你认为这位教师的做法有何不妥之处?()[不定项选择题] A.限制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B.没有敏锐地捕捉教育细节

C.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D.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二)教学生识字有很多技巧,有一位教师告诉学生如何区别“买”“卖”两个字时说:“多了就卖,少了就买。”学生很快就记住了这两个字。还有的学生把“干燥”写成“干躁”,把“急躁”写成“急燥”,老师就教学生记住:“干燥防失火,急躁必跺足。”从此以后,学生对这两个字再也不混淆了。

1.你认同老师的这种做法吗?()[单选题] A.认同 B.不认同

2.教师在选取教学方法时有何依据?()[不定项选择题] A.依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 B.依据教学内容特点选择教学方法 C.根据学生实际特点选择教学方法 D.依据教师的自身素质选择教学方法

3.这些教学方法有何可取之处?()[不定项选择题] A.学生学会掌握事物之间的联系 B.让学生学会开动脑筋

C.让学生学会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 D.让学生学会意义识记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解析】这是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主要观点。

2.D【解析】精神需要精神的感染,道德需要道德的濡化,教育工作者的人格力量会对学生产生终身影响。

3.A【解析】教学策略表示为达到某种预测效果所采取的多种教学行动的综合方案。4.C【解析】我国当前班级管理的实践中,采用的最多的领导方式是“教学中心”的领导方式。

5.B【解析】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

6.B【解析】只有领会了知识,才能很好地巩固与运用。因此,领会知识是教学的中心环节。7.B【解析】精神或观念体现了学校的主导思想,所以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8.C【解析】杜威是最自觉、清醒地论证了直接经验在个人成长中的意义,并将儿童个体的直接经验加以规范和具体化为课程并付诸实践的教育家。

9.A【解析】学校的其他工作都是为教学工作服务的。因此,教学是学校的中心。

10.A【解析】根据班级管理的具体运作方式,可以将班级管理分为常规管理模式、平行管理模式、民主管理模式、目标管理模式,每一种模式都包含着不同的功能和作用,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

11.D【解析】古希腊半岛有两个奴隶制国家斯巴达和雅典,由于地理的、政治经济的原因两者的教育体制不同、目的不同、内容与方法也不同,题干指的是雅典的教育。

12.B【解析】少年期是身心剧烈变化的时期,少年表现出追求独立的倾向,但他们的认识水平还很低,所以是“危险期”。13.C【解析】品德是个体现象,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具体体现。

14.B【解析】卢梭认为让儿童顺其自然发展才是好的教育,甚至认为越是远离社会影响的教育才是越好的教育。15.D【解析】由教育学理论可知,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是诺笃尔普。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解析】教师培养与树立良好的班风的方法有: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树立榜样、严格要求和反复实践。2.ABC【解析】德育的形式主要有家庭德育、学校德育和社会德育。3.AD【解析】直观教具可分为两类:实物教具和模象教具。

4.ABCD【解析】我国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和实验法。

5.ABCD【解析】泰勒原理可以概括为四个步骤或阶段:确定课程目标、根据目标选择课程内容、根据目标组织课程内容、根据目标评价课程。

6.ABC【解析】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所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都属于广义的教育。

7.ABCD【解析】学生文化的特征主要是过渡性、非正式性、多样性和互补性。

8.ABC【解析】人的身心发展的典型观点有三种:内发论、外铄论和多种因素相互作用论。9.ABCD【解析】素质教育倡导建立的师生关系是平等、和谐、互助和民主的。

10.ABCD【解析】班集体的形成和培养过程有: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组织教育活动、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三、是非判断题

1.×【解析】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狭义的教育则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2.√【解析】略。3.√【解析】略。

4.×【解析】从国家或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教育目的只能是总体性的、高度概括性的,而不可能是具体的。5.√【解析】略。

6.×【解析】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7.×【解析】分组教学与班级授课制比较有其优点,但是也有一定的缺点,如分组教学在管理上不如班级教学的管理方便,从而增加了管理的难度。所以不能说分组教学就比班级授课制优越。8.√【解析】略。9.√【解析】略。

10.×【解析】错在只看到德育过程和品德形成过程的联系,而没有看到两者之间的区别。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借助于德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是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品德的过程;而品德形成过程是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结构不断建构和完善的过程。德育过程是一种教育过程,而品德形成过程是一种人的发展过程。两者不是一回事。

11.×【解析】(1)政治制度决定着社会成员的受教育权利,而不是经济发展水平;(2)一个国家什么人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基本上由政治决定的,政治制度决定了教育的性质。

12.×【解析】(1)教育现代化不但包括学校设施的现代化,还包括教育观念、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手段、教师队伍、教育制度等方面的现代化;(2)认为教育现代化就是指学校教育设施现代化的观点是片面的。

13.×【解析】(1)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和促进作用,而不是决定性的作用,我们不能夸大教育的作用。(2)认为人的发展是由教育决定的,就夸大了教育的作用,如果没有遗传为之提供生理基础,没有环境的配合,没有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没有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教育发挥主导促进作用是不可能的。

14.√【解析】(1)我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2)教师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15.√【解析】(1)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在学校全部工作中占时间最多,也是学生在学校的主要活动;(2)教学是学生进行德育工作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

四、情境分析题(一)ABC(二)1.A 2.ABCD 3.ABCD

第三篇:同济大学材料研究方法11年真题

2011年同济大学材料研究方法考研真题

是根据网友提供的资料整理而来的,难免有所疏漏,仅供参考。

1.简述自然光与偏振光的区别,偏振光进入晶体和非晶态物质后分别产生什么不同的光学现象,偏光显微技术在晶体物质研究中的应用。

2.简述光学显微技术与电子显微技术的异同和原因,如何分别利用这两种分析技术鉴定样品中晶体的同质多晶现象。

3.简述差热分析方法的原理,说明为何在材料热过程中产生基线漂移,在吸放热后基线上移或下移现象。

4.为何差热分析方法只能进行定性或半定量分析?何种热分析方法可进行材料热过程的定量分析,简述材料定量热分析的重要意义。

5.在非晶态(玻璃)物质的制备和析晶研究中,如何利用仪器分析方法研究非晶态物质的玻璃转变温度、析晶温度、析出晶体的尺寸、形貌和晶型?简述光谱分析在材料分析中的应用。

6.以布拉格定律为基本原理的材料分析方法有哪些,试举一例说明其主要原理。

7.在透射显微技术中质厚衬度的物理意义。

8.在透射显微技术中

9.有一水化一年的硅酸盐水泥,如何测定其中的熟料是否水化完全?

10.简述吸收光谱的产生原理和几个主要吸收光谱的名称,说明吸收光谱普带产生化学位移的原因,吸收光谱在材料测试中的应用。

11.写出红外光谱的产生条件,通常将红外光谱的特征频率区划分为四个部分,试写出各部分的特征基团名称。

12.任意画出一个质子NMR谱图,指出该谱图能够得出的结构信息,以及影响谱图化学位移的主要因素。

13.简述质谱分析的主要原理,举例说明其应用。

14.利用所学物理表征和化学分析的知识,结合所学专业,阐述材料分析中物理表征和化学分析的过程。(所用表征方法不少于两种)

15.结合自己的研究领域,谈谈现代仪器分析方法如何解决材料三要素-成分、结构、性能之间关系的。

第四篇:教育研究方法题集及答案

教育研究方法题集及答案

第一章 教育研究方法概述

1、区别科学方法与非科学方法最主要的特性是()。A.预见性 B.精确性 C.客观性 D.系统性

2、在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要素及活动过程中,其核心问题是形成()。A.科学结论 B.科学理论 C.科学思想 D.科学观念

3、教育研究可分为教育价值研究和教育事实研究,这一分类的依据是()A.研究目的的不同 B.研究方法的不同 C.研究对象的不同 D.研究阶段的不同

4、下列不属于教育研究方法基本原则的是()A.客观性原则 B.创新性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主动性原则 5、20 世纪初,教育研究方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了一些有代表性的专著,其中古德的代表作是()

A.《教育研究法》 B.《教育问卷法》 C.《教育实验法》 D.《如何做研究工作》

6、科学研究方法以分析为主的发展时期,开始成为教育科学方法论理论基础的是()A.自然科学 B.心理学 C.社会学 D.大教学论

7、定量分析要求研究者主要揭示事物的()A数量特征 B质量特征 C符号特征 D分类特征

8、评价教育研究成果的过程中,十分关键的一环是()A.收集评价信息并整理分析得出结论 B.确定评价指标体系 C.确定总目标 D.选择制作评价工具

9、解决某些特定的实际问题的教育科学研究,一般被称为()A.基础性研究 B.应用性研究 C.发展性研究 D.评价性研究

10、站在唯理论立场上企图使经验论与唯理论结合,把世界统一在思维基础上的哲学家是()A.培根 B.黑格尔C.康德 D.笛卡儿

11、如果以问题性质为标准划分,教育科学研究一般可分为理论方法、实证方法、实验研究方法以及()A.历史研究方法 B.描述研究方法C.观察法 D.应用研究

12、教育科学研究的本质特征在于()A.继承 B.创新 C.经验描述 D.整理知识

13、应用归纳法来得出研究结论,这一方法可追溯到()A.亚里士多德 B.培根 C.苏格拉底 D.柏拉图

14、将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要素或层次的思维方法是()A.比较 B.分类 C.综合 D.分析

15、定量分析在教育研究中的主要手段是()A.归纳分析 B.比较分析 C.统计分析 D.综合分析

16、教育研究中的“研究”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创造知识,二是()A更新知识 B整理知识 C掌握知识 D运用知识

17、学生学业负担过重问题的研究、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现状的研究等属于()A基础研究 B发展性研究 C应用研究 D预测研究

18、一般来说,教育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主要形式不包括()A.同行专家论证 B.研究者自我评价 C.行政部门评审 D.研究团体评价

19、在科学史上,首次研究了科学认识的“归纳—演绎”程序及所遵循的方法,并在形式逻辑之上建立了科学方法论的哲学家、思想家是()

A.毕达哥拉斯 B.亚里斯多德 C.柏拉图 D.苏格拉底 20、在教育科学研究中,不宜过分强调()A.内在效度 B.外在效度 C.内在信度 D.外在信度

21、我国将模糊论方法运用于教育研究的年代是()A.20世纪前后 B.20世纪40年代 C.20世纪6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

22、近代教育科学产生的标志是()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B.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C.培根的《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 D.洛克的《教育漫话》

23、被称为西方理性主义创始人,提出了理性的演绎法的是()A.亚里士多德 B.培根 C.笛卡儿 D.柏拉图

24、一般来说,教育科研活动的最后一环是()A.教育科研成果的表述 B.教育科研成果的评奖 C.教育科研成果的交流 D.教育科研成果的评价

二、简答题

1、试述教育研究方法有哪些特性。

2、简述教育研究方法演进的主要趋势。

三、分析论述题

试论述教育研究方法的一般过程。

第二章 教育研究的选题与设计

一、选择题

1、对选定的问题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被称为()A.课题论证 B.课题审查 C.课题申报 D.课题选择

2、选择研究问题的首要的基本原则是()

A.需要性原则 B.科学性原则 C.创造性原则 D.可能性原则

3、对研究问题与研究假设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研究问题与研究假设没有直接联系 B.研究假设的叙述是直接从研究问题的叙述中产生的 C.研究问题的叙述比研究假设的叙述更具操作性 D.研究问题就是研究假设

4、标志着课题研究的构思阶段基本结束的是()A.研究工作计划的完成 B.研究方法的确定 C.研究对象的成功选择 C.课题论证的完成

5、要了解直观性教学原则的内在规律、因果关系,应选择的研究方法是()A历史研究法 B观察法 C实验法 D调查法

6、教育科研选题存在可行性的条件中,除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外,还有一个条件是()A.必要性问题 B.可能性问题 C.能力问题 D.时机问题

7、在教育研究的多种类型的方法中,不存在绝对的“最优方法”,研究方法的选择首先取决于()A.研究时间 B.研究对象 C.研究目的 D.研究内容

二、简答题

1、试联系实际说明应如何对课题进行设计。

2、试述课题论证的基本内容。

三、分析论述题

试论述确定研究课题的基本要求并说明你是如何进行选题的。

第三章 教育文献检索

一、选择题

1、为了避免重复劳动,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益,最重要的工作是()A.选题 B.写出论证报告 C.文献检索 D.制定课题计划

2、在历史研究法的运用中,主要确定文献资料本身的意义、价值和准确可靠程度的评论被称为是()A.外部评论 B.内部评论 C.辨伪评论 D.证真评论

3、资料整理的基础工作和资料分析的首要工作是对资料进行()A.分类 B.审核 C.归纳分析 D.演绎分析

4、题录、书目、索引、题要和文摘等属于()A.一次文献 B.二次文献C.三次文献 D.四次文献

5、以课题研究的时间作为文献检索的起点,由近及远、由新到旧的顺序查找学术文献的方法是()A.顺查法 B.逆查法 C.引文查找法 D.综合查找法

6、文献检索中的跟踪法,指的是()

A.逆查法 B.顺查法 C.引文查找法 D.综合查找法

7、四种关于文献综述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文献综述是指在全面搜集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整理、分析鉴别,对一定时期内某个学科或专题的研究成果和进展进行系统、全面的叙述和评论 B.文献综述分为综合性的和专题性的两种形式

C.综合性的综述与专题性的综述的异同之处是研究内容相同、研究手段、方法不同

D.文献综述的特征是依据对过去和现在研究成果的深入分析,指出目前的水平、动态、应当解决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自己的观点、意见和建议

二、简答题

1、简要说明在教育研究中为什么要进行教育文献检索。

2、简述教育文献检索的基本过程

三、论述题

1、试述教育文献检索应遵循哪些基本要求。

2、试联系实际论述搜集教育研究文献的主要渠道有哪些?

第四章 教育观察研究

一、选择题

1、教育观察法最完备的状态是()A.结构式观察 B.教育现场观察 C.参与性教育观察 D.全结构式教育观察

2、教育观察记录方法的分类中,主要用于对儿童成长和发展做传记式记录的方法是()A.日记描述法 B.轶事记录法 C.连续记录法 D.取样记录法

3、下列不属于观察的设计和准备内容的是()A.问题、目的与对象的确定 B.理论准备、内容、项目与表格设计 C.试探性观察与观察取样 D.筹备观察资金

4、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陈鹤琴以自己的孩子为观察对象研究儿童的一般发展,主要采用的观察记录方法是()A.描述记录法 B.日记描述法 C.轶事记录法 D.连续记录法

5、在教育观察研究中,帮助研究者获取观察资料的重要工具是()A.观察计划 B.观察提纲 C.摘要笔记 D.观察记录表

6、()是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下,借助于一定工具,对于当前正在发生的事实或现象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

A.教育观察 B.教育调查 C.教育实验 D.教育理论研究

7、以行为为样本的记录方法是指()

A.描述记录法 B.日记描述法 C.轶事记录法 D.取样记录法

8、在自然情境下的较灵活且适用范围较广的观察方法是()A.教育实验观察 B.严格控制的观察 C.全结构式观察 D.教育现场观察

9、最早使用日记描述法的教育家是()。

A.查理斯·达尔文 B.裴斯泰洛齐 C.提德曼 D.普莱尔

10、难于运用是()的主要缺陷。A.全结构式教育观察 B.教育现象观察 C.非结构式观察 D.参与性观察

11、随堂听课是属于()A.自然情境中的观察 B.实验室中的观察 C.严格控制的观察 D.间接观察

12、下列观察方法中属于正式观察法的是()A.轶事记录法 B.日记描述法 C.频率计数图示法 D.特性等级评定法

13、下列不属于教育观察研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的是()A.观察的目的性 C.观察的客观性

B.观察的科学性 D.观察的自觉性

14、依据实施方法的不同,教育观察可分为()

A.自然情境中的观察和实验室中的观察 B.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 C.参与性观察与非参与性观察 D.结构式观察和非结构式观察

15、下列不属于取样记录法的是()A.时间取样法 B.活动取样法 C.事件取样法 D.行为取样法

16、用于核对某些重要行为是否呈现的记录法是()A.描述记录法 B.取样记录法 C.轶事记录法 D.行为核对表

17、人们最早采用也是最基本的研究方法是()A.教育调查法 B.历史研究法 C.观察法 D.实验法

18、根据观察的方式,教育观察研究可以分为()A.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 B.参与性观察与非参与性观察 C.自然情境中的观察与实验室中的观察 D.结构式观察与非结构式观察

19、使用取样记录法,要求观察者在开始之前就确定()A.观察范围 B.观察目的 C.观察时间 D.观察类型

二、简答题

1、简述教育观察研究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2、理论的准备对于教育观察有什么影响?

三、分析论述题

1、试联系实际分析观察法在教育中的主要特点和其对于教师的主要用途。

2、论述教育观察研究的实施程序并联系实际说明观察过程中需要反思哪些问题?

第五章

教育调查研究

1、下列对于调查访问的述说正确的是()A.在访问时,与被访问者谈得越投机越好

B.在访问时,调查者用眼睛、神态与被调查者交流是不礼貌的 C.在访问时,座位的安排无关紧要

D.一般情况下,只要受访者允许,访谈者应该尽可能使用录音机

2、编制态度问卷,下面不正确的叙述是()A.题目不可以使用双重否定句 B.应尽量回避社会赞许性高的问题 C.量表尺度在7+2之间最好

D.一般说来,编制问卷的题目越多越好

3、现在,欲编制一道测试中学生自信心的问题,下列表述最好的一种是()A.我总自信我能做好每一件事

B.我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学习成绩一定会提高 C.老师或家长让我自己决定的事情,我很少犹豫不决 D.我从不怀疑自己的判断不正确

4、教育调查研究中最基本也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种研究方法(手段)是()A.访谈调查 B.测量调查 C.访谈调查 D.问卷调查

5、访谈过程的标准化是()访谈调查最显著的特点。A.结构性 B.重复性 C.集体性 D.系统性

6、根据合理样本容量的分析,并结合长期教育研究的实践经验,除少数情况,调查研究的样本容量不能少于()

A.50 B.100 C.150 D.200

7、在对被调查对象进行具体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从中选择某个调查对象进行深入调查和描述的教育调查类型是()

A.抽样调查 B.个案调查 C.访谈调查 D.测量调查

8、对回收的问卷,在剔除废卷的同时,要统计有效问卷的回收率。一般来说,如果回收率在()以上,所得资料方可作出研究结论。

A.30% B.50% C.70% D.80%

9、能够将访谈过程中的随意性降到最低,进行比较标准化操作的访谈调查类型是()A.结构性访谈调查 B.非结构性访谈调查 C.重复性访谈调查 D.集体访谈调查

10、提高问卷效度的关键是()A.正确选题 B.写好指导语 C.问卷题目的行文技巧D.设计“目标体系”

11、近代教育史上,最早将调查法用于教育研究的是()A.恩格斯 B.费舍 C.赖斯

12、问卷的主体部分是()A.指导语 B.问题 C.注释 D.结束语

13、对我国办学体制的发展前景的调查,应该用()

D.肯德尔

A.现状调查

C.发展调查 D.预测调查

B.相关调查

14、一般情况下,问卷的长度应控制到()的回答时间。A.0一30分钟 B.30—40分钟 C.40一50分钟 D.50—60分钟

15、对某一范围内所有被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的研究类型是()A.个案调查 B.抽样调查 C.普遍调查 D.现状调查

16、根据访谈过程是否有严格设计的访谈提纲,可以把访谈调查分为()A.一次性访谈调查和重复性访谈调查 B.个别访谈调查和集体访谈调查 C.结构性访谈调查和非结构性访谈调查 D.电话访谈调查和网络访谈调查

17、关于我国大、中、小学教师队伍现状及在职培训的调查属于()A.学科性的典型调查

C.预测性的抽样调查 D.个案调查

18、调查者按概率均等原则来抽取样本所进行的调查被称为()A.随机抽样调查 B.非随机抽样调查 C.全面调查 D.综合调查

19、在教育调查研究中,整个调查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确定调查课题 C.制定调查计划 B.选择调查对象 D.调查的实施

B.反馈性的普遍调查

20、非结构问卷(开放式问卷)中问题的主要形式是()A.是否式与选择式 B.评判式与划记式 C.填空式与问答式 D.是否式与评判式

21、下列不属于问卷调查特点的是()A.调查过程的标准化 B.调查形式的匿名性 C.调查的范围广、效率高 D.调查具有直接性

22、下列不属于访谈调查特点的是()A.灵活性强 B.调查具有匿名性 C.不受书面语言文字的限制 D.可以使用复杂的访谈提纲

二、简答题

1、联系实际,叙述调查前的准备工作有哪些?

2、非结构式问卷与结构式问卷的主要区别在哪里?

三、分析论述题

试分析编写问卷内容时应注意哪些技巧问题?

第六章 教育实验研究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教育实验的陈述错误的是()A.教育实验是一种自然科学实验活动 B.教育实验是一种科学实验活动 C.教育实验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 D.教育实验是一种特殊的实验活动

2、反映实验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因果关系的真实性,决定实验结果解释的是()A.内在效度 B.外在效度 C.总体效度 D.生态效度

3、按实验控制程度划分,用于在真实的教育情境中不能用真正的实验设计来控制无关变量,不能采用随机化方法分派被试情况的是()

A.前实验 B.真实验 C.验证实验 D.准实验

4、使每个被试轮流分配到不同水平的自变量或接受不同的自变量处理,即每个被试都经受整个实验的各种实验处理,这种实验设计是()

A.组间设计 B.组内设计 C.单组设计 D.同组设计

5、在科学史上,首先提出“实验科学”概念的是()A.达·芬奇 B.罗吉尔·培根 C.伽利略 D.弗兰西斯·培根

6、实验研究的不断深入,进而形成理论,这一过程实际存在着三个不同水平的发展阶段即()A.探索—验证—确认 B.确认—验证—探索 C.确认—探索—验证 D.探索—确认—验证

7、既不能随机分派被试者,也不能完全控制无关变量的实验是()。A.准实验 B.真实验 C.前实验 D.化学实验

8、教育实验研究首先是一种()A.科学教育 B.特殊实验 C.特殊教育 D.科学实验

9、若按实验研究的目的划分,教育实验可以分为()A.前实验、准实验和真实验

B.确认性实验、探索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 C.因素型实验、反应型实验和函数型实验 D.单因素实验和多因素实验

10、可以操纵变化自变量,但对无关变量不能控制的实验是()A.准实验 B.真实验 C.前实验 D.假实验

11、从使用的统计分析方法看,大多数教育实验课题属于()A.基础性课题 B.描述性课题 C.应用性课题 D.推论性课题

12、一个教育实验科学水平的首要检验标准是()A.价值判断 B.科学性分析 C.有效性评价 D.可操作性评价

13、“教育程度”属于()

A.类别变量 B.中介变量 C.属性变量 D.主动变量

14、下列不属于假设的特征的是()A.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B.具有一定的猜测性 C.具有多样性 D.具有确定性

15、下列诸因素中影响实验内在效度的是()A.多重实验排除了干扰 B.统计回归

C.实验安排的反作用效果 D.测量的反作用或交互作用效果

16、根据自变量的性质,幼儿情绪状态与课堂秩序的实验研究属于()A.S—R法则实验 B.多因子实验 C.验证性实验 D.P—R法则实验

17、按实验控制程度,教育实验可以分为()A.前实验、准实验和真实验

B.确认性实验、探索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 C.因素型实验、反应型实验和函数型实验 D.单组实验、等组实验和轮组实验

18、实验过程中,控制组与实验组的唯一区别是控制组()A.引入实验因子 B.不引入实验因子 C.学习条件不同 D.学习内容不同

19、下列不属于教育实验研究评价主要内容的是()A.目标评价 B.研究团体评价 C.过程评价 D.结果评价 20、下列不属于各类教育科学实验共同特点的是()A.有明确的研究假设;

B.对自变量进行操作,即要有实验处理; C.合理地控制无关变量;

D.要建立实验的特质目标(测评目标体系)并实施测评。

二、简答题

1、试述教育实验研究的基本程序。

2、简述选择样本的基本要求。

3、简述编制教育科研成果评价指标体系应注意的要求及应如何建立教育实验评价指标体系?

三、分析论述题

在教育研究中,往往会出现多种多样的影响研究结果的无关变量,试论述应如何控制这些无关变量?

第七章 教育研究成果表述

1、教育科学理论研究的成果主要表现为()

A.学术论文 B.实验报告C.教育调查报告 D.教育经验总结

2、教育实验研究报告的主要部分是研究的()A.结果 B.方法C.讨论 D.目的

3、以教育理论为主的科学研究成果是()

A.实验报告 B.学术专著 C.观察报告 D.调查报告

4、学术论文一般包括()

A.题目、摘要、引言、正文、结论与讨论、注释与参考文献等部分 B.题目、摘要、引言、正文、结论等部分 C.题目、前言、方法、结果及讨论等部分 D.题目、前言、正文、结论及附录等部分

5、教育研究报告中列举参考的书籍,表述的主要项目和顺序是()A.书名、作者姓名、出版单位与时间、页数 B.出版单位与时间、作者姓名、书名、页数 C.出版单位与时间、页数、作者姓名、书名 D.作者姓名、书名、出版单位与时间、页数

6、教育实验研究报告一般包括()A.题目、摘要、引言、正文及注释等部分 B.题目、摘要、引言、正文及结论等部分 C.题目、前言、方法、结果及讨论等部分 D.题目、前言、正文、总结及附录等部分

7、下列陈述中不符合报告研究结果的要求的是()A.事实与数据相结合 B.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C.客观与主观相结合 D.一般与典型相结合

8、学术专著是()

A.以教育事实为主的科学研究成果 B.以教育理论为主的科学研究成果 C.综合性科学研究成果

D.以研究过程和发现的事实为主要内容

9、以教育事实为主的科学研究成果主要包括()A.教育观察报告、教育调查报告、教育实验报告等 B.学术论文、教育观察报告、教育调查报告等 C.学术论文、教育调查报告、教育实验报告等 D.学术论文、学术专著、教育观察报告等

10、教育调查报告一般包括()A.题目、摘要、引言、正文及注释等部分 B.题目、摘要、引言、正文及结论等部分 C.题目、前言、方法、结果及讨论等部分 D.题目、前言、正文、结论及附录等部分

二、简答题

教育科学研究成果表述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三、分析论述题

如何根据实验研究报告,判断一个教育实验的设计、程序是否规范?

第五篇:311教育学真题考点总结13

11月20号早读

1,教育的功能

从作用的方向来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正向教育功能是指有助于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积极影响和作用;负向教育功能是指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进步的消极影响和作用。

从作用的呈现形式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显性教育功能是指依照教育目的,教育在实际运用中所出现的与之相府的结果,隐性教育功能是伴随显性教育功能所出现的非预期功能。

2,教育制度和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 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包括教育的施教机构系统和教育的管理系统两个方面。学校教育系统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学校教育制度是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

3,古德莱德的课程分类

美国学者古德莱德将“课程”划分为五个层次,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领悟的课程,运作的课程,经验的课程。理想的课程,指一些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和课程专家提出的应该开设的课程。正式的课程,指由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程计划和教材等。领悟的课程,指任课教师所领会的课程。运作的课程,指在课堂里实际开展的课程。经验的课程,指学生实际体验到的东西,可以通过观察,问卷,与学生交谈等方式来识别这种课程。古德莱德的课程层次说,实际上揭示了课程从理论到实践的运动形态,使人们对课程概念的理解从静态的角度转换到动态的角度,4,观察学习

由班杜拉提出,观察学习又称 替代学习,指学习者观察榜样在一定情境中的行为及其结果且无需直接强化的学习。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包括4个彼此相连的环节:注意、保持、动作再生、强化与形成动机。

迁移学习,是指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情感和态度等对新的学习的影响,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试误学习,是说一定的联结是通过尝试与错误过程而自动形成的,不需要以观点为中介,这个观点是在学习的联结理论中出现的。

5,西周学校的名称和分类

西周的学校分为国学和乡学两种类型。

国学有大学和小学,由中央直接管辖,为中央官学,设在王都,专为贵族子弟服务。乡学是地方学校,供一般奴隶主和部分庶民子弟读书的学校。官学,包括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是指中国封建朝廷直接举办和管辖以及历代官府按照行政区划在地方所办的学校系统

6,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朱熹注解: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

在教学时,必先让学生思考,在思考了相当时间后还想不通,然后再启发他;学生思考而有所领会,想说而未能以适当的言辞表达出来的时候,才去开导他。

Fighting 11月20号早读

7,荀子主张“师云亦云”,唯师是从。

王充主张“事莫明于有效,论莫定于有证”,分辨知识真伪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坚持“有效”、“有证”的原则,要使理论成立,不仅仅要有雄辩的真理,更要有事实的根据,有实践的检验。

他还主张“学问之法,不唯无才,难于距师,核道实义,证定是非也。”即要打破崇拜古人崇拜权威的心理,对于师长也要敢于质疑问难。

8,蒙学教材

宋元时期的蒙学教材,按照内容的侧重点可以分为5类。一,识字教学的教材,《三字经》,《百家姓》 二,伦理道德教材,《蒙学须知》,侧重于向儿童传授伦理道德知识以及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准则。

三,历史教学的教材,如宋王令作《十七史蒙求》,既向儿童传授历史知识,又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

四,诗歌教学的教材,朱熹《训蒙诗》,陈淳《小学诗礼》,选择适合儿童的诗词歌赋供他们学习,对他们进行文辞和美感教育。

五,名物制度和自然常识教学的教材,宋方逢辰《名物蒙求》,涉及天文、地理、人事、鸟兽、草木、衣服、建筑、器具。

9,王守仁的教育思想

王守仁认为,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存天理灭人欲的根本任务。他认为,用功求学受教育,并不是为了增加什么新的内容,而是为了日减人欲,人欲减少,天理就会被明白,而不是获得的过程,存天理灭人欲属于心性的修炼。

王守仁“心即理”就是说,人心本来就含有所有的理,不用向外寻找,只要向内心去除蒙蔽就自然而然的明白天理,不用获得。

10,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

一,壬寅学制,葵卯学制的颁布,其中壬寅学制是近代史上第一个法定学制,葵卯学制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实施的学制。

二,废科举,兴学堂,小学主要是利用原来的书院,义学和私塾改建等

三,建立教育行政体制,1905年在中央建立学部,1906年在各省建立提学使司,在府州县建立劝学所。

四,制定教育宗旨,忠君、尊孔、尚公、尚实、尚武

11,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教育的特点 人文主义教育,对象主要是上层子弟,教育的形式多为宫廷教育和家庭教育而非大众教育的形式。概括起来有贵族性、世俗性、宗教性、古典型和人本主义五个特征。新教教育则具有较强的群众性和普及性,天主教教育尤其是耶稣会的教育出于其控制社会精英的政治目的而重视上层社会子女的教育因而带有强烈的贵族性。

12,德国的学校 17、18世纪,文科学校,德国中等学校的主要类型;

18世纪后期,泛爱学校,夸美纽斯和法国启蒙学者的教育观影响下出现; 19世纪,实科学校是中等学校重要组成部分,19世纪后半期国民学校是初等学校类型之一。

Fighting

下载教育学311真题教育研究方法必选题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育学311真题教育研究方法必选题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4年中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真题及答案(推荐阅读)

    2014年中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真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中学)一、选择题: 1.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 A.教学过程 B.学习过程 C.评价过程 D.反思过程 2.桑代克认为,学习就是形成刺激......

    考研教育学 2011年真题解析(三人行教育)范文大全

    2011年教育学考研真题答案及解析(三人行教育) 时间:2011-01-19 22:06来源:三人行教育 作者:Peace 点击: 5次 在经历了一年的刻苦努力之后,2011年1月16日上午全国硕士入学考试......

    2011年教育硕士真题 心理学和教育学 部分(范文大全)

    . 2011年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教育硕士教育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反映孔子教育思想的历史文献是 。 A.《论语》 B.《孟子》 C.《大学》 D.《中庸》 2.系......

    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总结

    《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学习总结 数学学院 郑攀登 2013220605 这学期我们学习了《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这门课。对于现在的中小学教育来说,高效的教育研究方法是必须的,所以这......

    同济大学材料研究方法07真题及答案解析

    北京万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海文考研 历年真题及解析 同济大学材料学院材料学专业 ——2007年真题及解析 科目一: 代码:821 科目名称:材料研究方法 北京万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同济大学材料研究方法08真题及答案解析

    同济大学材料学院材料学专业 ——2008年真题及解析 1. 试推导布拉格方程,分析物质产生X衍射的充要条件(必考题)。 2. 红外光谱与拉曼光谱的比较。 3. 电子束轰击到固体样品表面......

    09年同济大学近代研究方法真题(材料学专业课)

    1.在晶体光学鉴定中,哪些晶系的晶体表现为光性非均质体?它们又分属于哪类型 的光率体?请阐述光在这些光率体中的传播特点。 2.简述特征X射线的产生及其应用;简述X射线衍射产生的......

    法硕历年真题总结必背

    (法学独卷) 刑法 简答题: 1、 法条竞合的概念及其处理原则 2、 食品监管渎职罪的构成要件 3、 犯罪未遂的特征与类型 4、 逃税罪的构成要件 5、 刑事责任的解决方式 6、 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