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10年湖南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学(中学)真题

时间:2019-05-12 18:18: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08-2010年湖南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学(中学)真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08-2010年湖南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学(中学)真题》。

第一篇:2008-2010年湖南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学(中学)真题

2008年湖南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

教育学(中学)试卷

一、选择题:

1、最早将“教育”两个字作一词连用的是战国时期的()

A、孔子 B、孟子 C、庄子 D、老子

2、认为动物界也存在教育活动的学者是()

A、孟禄 B、杜威 C、利托尔诺 D、斯宾塞

3、选择一部分能反映研究对象特征的单位进行调查的方法,属于教育调查中的()

A、全面调查 B、个案调查 C、重点调查 D、抽样调查

4、提倡“从做中学”的学习方法的教育家是()

A、杜威 B、巴班斯基 C、赞科夫 D、布鲁姆

5、对教育性质起决定作用的是()

A、生产力 B、意识形态 C、执政党 D、政治经济制度

6、以下关于教育目的的论述,错误的选项是()A、教育目的是社会历史性与时代性的动态综合 B、教育目的受制于生产力的发展

C、教育目的就是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D、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

7、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说明教师应该具备哪方面的素质()

A、忠于职守 B、团结协作精神 C、人际交往能力 D、良好的道德修养

8、活动课程的主要倡导者是()

A、赫尔巴特 B、卢梭 C、柏拉图 D、杜威

9、赫尔巴特指出:“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这说明了教学过程具有什么特点()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B、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C、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 D、都是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

10、在古代的东西方,学校教学的组织形式一般都是()

A、个别教学制 B、分组教学 C、班级授课制 D、设计教学法

11、道尔顿制的首创者是()

A、克伯屈 B、伯克赫斯特 C、道尔顿 D、布鲁纳

12、通过课堂教学、报告、专题讲座等形式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和觉悟的德育方法是()

A、自我教育法 B、说服教育法 C、情感陶冶法 D、实际锻炼法

13、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A、科学的、艺术的、人文的 B、上等的、中等的、下等的 C、理想的、现实的、功利的 D、权威的、民主的、放任的

14、每个学生在所属的班集体中都有一定的权利和义务,都能找到适合于自己的角色与活动,因此,班集体有利于训练学生的()

A、群体意识 B、社交能力 C、自我教育能力 D、合作能力

15、教师的任用方式一般有三种,它们是派用制、聘用制和()A、代用制 B、自用制 C、长用制 D、暂用制

二、填空题:

16、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的本质区别在于,教育活动是 的社会实践活动。

17、学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的产生和文化的发展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现实条件。

18、誉为“教育学之父”的捷克教育夸美纽斯于1657年发表的《 》,被是近代最早的一教育学专著。

19、在知识经济中,知识可分为四大类:(1)知道是什么,(2)知道为什么,(3)知道怎么做,(4)。

20、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虽受制于一定时期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但同时它也具有。

21、英国哲学家洛克认为,人的心灵是“一块白板”,人的发展是由外部力量决定的,这是个体身心发展动因说中的 论。

22、人是社会的人,人的身心发展是在 过程中实现的。

23、国家的教育目的体现了国家对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要求,而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所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通常称为。

24、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 学说。

25、青少年学生是处于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其发展具有潜在可能性和 性,因此教育的引导至关重要。

26、现代师生关系模式主要有两种,模式和社会体系模式。

27、课程的设计不仅要体现社会、学科的要求,也要体现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需要,这说明了课程设计要符合 性的基本要求。

28、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中,有关课程管理的改革趋势是实行国家、地方和 三级课程管理模式。

29、学校教育工作的主体是,学校教育工作必须以此为中心。30、课的结构指课的基本环节及各环节展开的程序、时限及相互关系,综合课大体由五个环节构成:组织教学、、掌握新知识、巩固新知识、布置课外作业。

31、目前,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32、在我国中学常用的教育方法中,通过创设良好情景,潜移默化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方法称为 法。

33、在当前班级管理中,由于受到分数压力和教师权威的制约,班主任对班级实施管理的方式常常偏重于 型。

34、班主任管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和方法:了解研究学生、、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

35、世界各国都将 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公共事业来管理,就管理体制而言,主要分为三种类型:中央集权制、地方分权制和 制。

三、简答题:

36、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表现在哪几方面?

37、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38、在教育过程中,如何建立很好的师生关系?

39、简述影响课程实施的基本因素 40、一堂好课应符合哪些要求?

41、培养和建设班集体,班主任需做发哪些方面的工作?

四、论述题 :

42、有人说:“启发式就是问答式”,也有人认为“启发性的关键就在于教师主动性的发挥”,而更多的人则是感到困惑:“在教学中为什么总是启而不发?”那么,佻认为启发性的关键或核心是什么?在教学中又应该如何贯彻启发性的原则?

43、小王是班上出了名的“调皮鬼”,上课不专心,课后追逐打闹,乱花钱,无节制,甚至连回家的钱都向老师借,老师找他谈话后答应改过,但并无实际行动。假如你是小王的老师,将如何运用有关德育规律的知识来解决这一现实问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B C C A A 6—10:C D D C A 11—15:B B D C A

二、填空题

16、培养人

17、文字

18、大教学论

19、知道谁有知识 20、相对独立性

21、外铄

22、社会实践

23、教学目标

24、人的全面发展

25、可塑性

26、相互作用

27、发展

28、学校

29、教学 30、检查复习

31、班级授课制

32、情感陶冶

33、专断

34、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35、中央和地方合作

三、简答题

36、①培养合格公民,造就政治人才②宣传思想,形成舆论③促进政治民主化

37、①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②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③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④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⑤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38、①树立新型的师生观②建立教师威信③善于同学生交往④发扬教育民主,倾听学生的意见

39、①课程计划本身的特点②教师的特征③学校的特点④校外环境 40、①目标明确②内容正确③方法得当④表达清晰⑤气氛热烈

41、①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②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③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④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⑤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四、论述题

42、答:①启发性的关键或核心是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特别是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②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a.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b.启发学生独立思考;c.让学生动手,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d.发扬教学民主。

43、答:①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过程;既要提高小王的道德认识,又要重视道德情感、意志和行为培养; ②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的,教师应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来提升小王的思想品德修养③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是一个思想内部的转化的问题④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是一个长期性和反复性的过程,教师要长期不懈,坚持长期抓,反复抓。

2009年湖南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试卷

教育心理学(中学)试题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卷的选择题栏内。1、19世纪末,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通过对 的学习研究,建构了科学教育心理学的体系。()

A、动物 B、人类 C、学生 D、儿童

2、在教育心理学领域时,研究最多,研究时间也最长的部分是()A、教学过程 B、学习过程 C、评价过程 D、反思过程

3、下列哪些程序性知识的学习()A、认识定义的符号 B、熟练的运用定义 C、叙述定义的含义 D、背诵定义

4、教学应适应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观点是下列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

A、皮亚杰 B、布鲁纳 C、维果茨基 D、埃里克森

5、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中学生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A、发展勤奋感 B、培养主动性 C、形成亲密感 D、建立自我同一感

6、学生对自己认知能力的意识属于下列哪类自我意识()A、心理自我 B、生理自我 C、社会自我 D、理想自我

7、下列哪项不属于智力群体差异的表现()A、性别差异 B、年龄差异 C、种族差异 D、水平差异

8、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学习的是()A、杯弓蛇影 B、蜜蜂采蜜 C、望梅上渴 D、近墨者黑

9、语文课学习作文的写作规则,这类学习主要属于()A、言语信息学习B、动作技能学习C、智慧技能学习D、认知策略学习

10、学生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后,掌握了“四边形”概念。这种学习是()

A、连锁学习B、概念学习C、辨别学习D、规则学习

11、学习源于对学习内容或结果的兴趣而发的学习动机,属于()A、内部动机 B、外部动机

C、问接的、远景性动机 D、直接的、近景性动机

12、“闻一知十”属学习中的 现象()A、定势 B、功能固着 C、迁移 D、创造性

13、创造思维的核心是()A、直觉思维 B、形象思维 C、发散思维 D、聚合思维

14、采用两难故事研究儿童品德发展问题的心理学家是()A、柯尔伯格 B、皮亚杰 C、埃里克森 D、班图柆

15、“三个和尚没水喝”是下列哪种社会心理效应的表现()A、社会助长 B、社会惰化 C、群体激化 D、从众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卷的填空题栏内。

16、教育心理学实验研究法有、自然实验研究。

17、教师的教学能力可分为教学认知能力、和教学监控能力三方面。

18、在个体心理的发展阶段中,初中阶段正好处在少年期,高中阶段正好处在 期。

19、在影响中学生人格发展的因素中,随年龄增加,的影响越来越强。

20、学生的认知差异主要表现为 差异和认知能力差异。

21、条件学习有经典条件学习和 条件学习两类。

22、奥苏伯尔认为,学习过程新旧知识的同化主要有三种方式,即 学习、总括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

23、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只是一种解释或假设,具有 性。

24、班图拉将人们事先对自己是否能成功从事某种任务的估计称之为。

25、学习动机强度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可因学生的 而异。

26、贾德通过“水下打靶”实验提出了迁移的 理论。

27、在课堂教学中,借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呈现直观材料,这种直观方式属 直观。

28、根据技能的分类,“默读”主要属于 技能。

29、阅读时的“划线”策略,属于认知策略中的 策略。30、在问题解决中常用的两种一般问题解决策略是:算法式的 和 式。

31、观察学习和 学习是品德学习的两种基本形式。

32、在个体品德的构成中,是其品德的核心部分。

33、心理健康教育是通过心理辅导、、心理治疗及普及心理有关知识来增进人们的心理健康。

34、在群体与个体的关系中,群体对每一成员的吸引力被称之为。

35、学生在课堂表现出的问题行为,一般可分为品德性问题行为 和 问题行为。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的简答题栏内。

36、简述促进知识概括的主要方法。

37、简述动作技能的培训要求。

38、简述中学生品德发展中自律性的主要表现。

39、简述心理辅导中常用的行为改变方法。40、简述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

41、简述专家型教师需具有的主要知识。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的论述题栏内。

42、联系实际谈谈,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43、有些学校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专门开设了学习策略课程,但发现这对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作用并不明显。试用“学习策略的训练原则”来分析之。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A B B C D 6—10:A D B C B 11—15:D C C A B

二、填空题

16、实验室研究法

17、教学操作能力

18、青年初期

19、同辈群体 20、认知方式

21、操作

22、类属

23、情境

24、自我效能感

25、个性

26、经验类化说

27、模像

28、心智

29、复述 30、启发

31、亲历

32、道德认识

33、心理咨询

34、群体凝聚力

35、心理性

三、简答题

36、(1)用好正反例证;(2)正确运用变式;(3)科学地进行比较;(4)自觉地进行概括

37、(1)准确的示范与讲解;(2)必要适当的练习;(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38、(1)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2)自我意识增强;(3)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4)品德结构更为完善。

39、(1)强化法;(2)代币奖励法;(3)行为塑造法;(4)示范法;(5)惩罚法;(6)自我控制法 40、(1)相似性;(2)原有的认知结构;(3)学习定势

41、(1)特定的学科知识;(2)一般的教育学知识;(3)特定内容的教育学知识

四、论述题

42、第一,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1)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教师应给学生创造一个能支持或容忍标新立异者或偏离常规思维者的环境,让学生感受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即给学生创造较为宽松的学习的心理环境。(2)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在可能的条件下,应给学生一定的权力和机会,让有创造性的学生有时间、有机会干自己的事,为创造性行为的产生提供机会。(3)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应使考试真正成为选拔有能力、有创造性人才的有效工具。在考试的形式、内容等方面都应考虑如何测评创造性的问题。第二,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1)保护好奇心。应接纳学生任何奇特的问题,并赞许其好奇求知。好奇是创造活动的源动力,可以引发个体进行各种探索活动,应给予鼓励和赞赏,不应忽视或讥讽。(2)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对学生所提问题,无论是否合理,均以肯定态度接纳他所提出的问题。对出现的错误不应全盘否定,更不应指责.应鼓励学生正视并反思错误.引导学生尝试新的探索.而不循规蹈矩。(3)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应重视学生与众不同的见解、观点,并尽量采取多种形式支持学生以不同的方式来理解事物。对平常问题的处理能提出超常见解者,教师应给予鼓励。(4)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非逻辑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成分,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猜测.进行丰富的想象,不必拘泥于常规的答案。(5)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通过给学生介绍或引导阅读文学家、艺术家或科学家传记,或带领其参观各类创造性展览、科学博物馆、与有创造性的人直接交流等,使学生领略到创造者对人类的贡献。

第三,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1)发散思维训练。训练发散思维的方法有多种,如用途扩散、结构扩散、方法扩散与形态扩散等。(2)推测与假设训练。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对事物的敏感性,促使学生深入思考,灵活应对。(3)自我设计训练。这是一种灵活性较强的训练课程,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及其知识经验,并要注意从活动中激发学生创造的积极性。(4)头脑风暴训练。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迸发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

43、答:帮助学生学会使用有效的学习策略是学校教育的一个目标。学校为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专门开设学习策略课程说明了学习策略的掌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但是学习策略的价值是受具体情境制约表现出具体性和个体性。为此,在学习策略的教学和训练中必须遵循其基本原则,这些主要有:(一)主体性原则:指任何学习策略的使用都依赖于学生主动性和能动性的充分发挥。

(二)内化性原则:指训练学生不断实践各种学习策略。逐步将其内化成自己的学习能力,并能在新的情境中加以灵活应用。

(三)特定性原则:指学习策略一定要适于学习目标和学习的类型。

(四)生成性原则:指学生要利用学习策略对学习材料进行重新加工,生成某种新的东西。

(五)有效的监控:指学生应当知道何时、如何应用他们的学习策略并能反思并描述自己对学习策略的运用过程。(六)个人自我效能感:指教师给学生一些机会使他们感觉到策略的效力以及自己使用策略的能力

从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出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必须遵循学习策略的训练原则。2009年湖南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

教育学(中 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卷的选择题栏内。1、1972年,埃德加·富尔在()一书中确定了“终身教育”思想,并提出未来社会是“学习化社会”。

A、《学会关心》B、《学会做事》C、《学会生存》D、《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2、我国最早的专科学校可以追溯到东汉末年的()。A、弦琴学校 B、鸿都门学 C、国子监 D、航海学校

3、在教育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教育具有服务于社会与服务于个人闲暇生活的思想家是()。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苏格拉底 D、昆体良

4、我国乃至人类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A、《学记》 B、《礼记》 C、《史记》 D、《左传》

5、一个国家的教育制度是这个国家政治制度的具体体现。以下实行中央与地方合作教育制度的国家是()。

A、加拿大 B、美国 C、法国 D、英国

6、校园文化的核心是()。

A、学校的物质文化 B、学校的组织和制度文化 C、学校的精神和观念文化 D、学生亚文化

7、小学阶段的教学多运用直观形象方式,中学以后可增加抽象讲解,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具有()特点。

A、主体性 B、个别差异性 C、阶段性 D、不平衡性

8、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

A、方向性 B、可能性 C、现实性 D、必然性

9、马克思主义认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是()。A、理论联系实际 B、因材施教 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实现教育机会均等

10、教师不得有谩骂、体罚、变相体罚或其他侮辱学生的行为,因为学生享有()。A、身心健康权 B、人身自由权 C、人格尊严权 D、隐私权

11、注意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的课程是()。

A、基础型课程 B、研究型课程 C、拓展型课程 D、发展型课程

12、教学的首要任务是()。

A、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B、发展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C、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D、培养品德和审美情操

13、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称为测验的()。A、信度 B、效度 C、区分度 D、难度

14、有关人生观、世界观方面的教育属于德育内容中的()。

A、思想教育 B、政治教育 C、道德教育 D、心理健康教育

15、在教学方法改革过程中,布鲁纳提出了()。

A、发现学习教学法 B、探究——研讨法 C、纲要信号图教学法 D、暗示教学法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卷的增容题栏内。

16、正规教育又称制度化教育,是近代以 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

17、教育是人类通过有意识地影响人的 从而影响人类自身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

18、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教育形式相比,学校教育具有可控制性、相对稳定性和 性等特点。

19、普通教育学有两大基本任务,分别是教育学的理论建设和教育学的。20、1657年发表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专著《大教学论》的学者是。21、20世纪上半叶,对世界各国教育理论和实践影响最大,与赫尔巴教育学形成对峙的教育理论,首推美国教育家杜威的 教育理论。

22、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作用是有限度的,另一方面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作用具有 性。

23、教育教学中“一刀切”,“一锅煮”的方式,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24、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在选择与确立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最基本的教育价值取向是社会本位论和 本位论。

25、从层次来看,教育目的分为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师的。

26、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包括:具有先进的教育理论,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和具有一定的 能力。

27、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 关系。

28、制约课程的关键因素包括社会、儿童和。

29、常用的课程评价模式有目标评价模式,背景、输入、过程、成果评价模式和

评价模式。

30、教学过程一般可分为5个阶段,包括:、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和检查知识。

31、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32、教学策略可分为内容型、形式型、综合型和 型四种主要类型。

33、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是、情、意、行。

34、教师就某一思想道德问题与学生进行交流,以便学生明白事理的方法叫。

35、班主任的领导风格一般可分为权威型、民主型和 型。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的简答题栏内。

36、与原始社会教育和古代学校教育相比,现代教育呈现哪些特点?

37、简述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38、教科书编写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39、简述中学教学方法的主要特点。40、简述世界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

41、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主要优点。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的论述题栏内。

42、在某中学的一个学生宿舍中,照明灯突然熄了,同学们束手无策,叫来电工师傅,一看灯泡坏了,换了一个灯泡就好了,同学们说,这么简单,我们自己了会换的。过几天,灯又不亮了,同学们一检查灯泡,灯泡是好的,又没办法了,叫来电工,一检查,是保险丝烧坏了,换了一个保险丝,灯又亮了,同学们说,关于保险丝,我们在物理课上也学过,怎么遇到问题就用不上呢? 请你运用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理论,分析这个案例。

43、一位中学教师在谈教育体会时说,现在的中学生太不懂事了,有时甚至不打他,他就不听话。但这位老师的学生却说,我们也知道老师是对我们好才严格要求我们,不过他总是把我们当犯人看待,从来不相信我们,弄得我们平时只好躲着他,其实有些要求一躲也就躲过了,有时明知他是对的,也故意与他作对。请运用德育的原则,谈谈这个教师怎样才能处理好这个的问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C B B A D 6—10:C C B C C 11—15:B A B A A

二、填空题

16、学校教育

17、身心发展

18、专门性

19、实践应用 20、夸美纽斯

21、实用主义

22、双重性

23、个别差异性

24、个人

25、教学目标

26、研究

27、相互促进

28、知识

29、目的游离评价 30、激发学习动机

31、上课

32、方法

33、知

34、说服法

35、放任

三、简答题

36、具有鲜明的生产性;逐步走上了大众化道路;内容日益科学化;班级授课制成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教育系统。

37、为教育的发展提供基础性条件;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对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有制约作用;对教育的手段内容和组织形式的改革有决定作用。

38、P163

39、P206 40、课程结构日趋合理化;课程内容日趋综合化;课程形式日趋多样化

41、P213

四、论述题

42、P189—P190

43、P244—P247 湖南省2010年非师范教育类毕业申请认定 高中(中专)及以下教师资格考试试卷

教育心理学(中学)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的编写者是()【1章3节】 A、陶行知 B、潘菽 C、房东岳 D、廖世承

2.从事新学习时,学习者身心的发展水平对学习的适合性,被称为()【2章1节】

A、关键期 B、学习准备 C、最近发展区 D、印刻现象 3.下列哪项学习属于有意义的接受学习()【3章3节】 A、学生兴趣盎然地听科普讲座 B、学生谐音法记忆单词 C、科学家探索新材料 D、玩走迷宫游戏 4.下列表述中有错误的是()【2章】

A、智商决定学习成绩 B、性格影响个体的行为方式 C、认知方式是习得的 D、不同个体间智力有质与量的差异 5.学习是学生通过尝试——错误,使某情境和某行为之间形成稳定的联系。该学习理论观点的提出者是()【2章2节】 A、巴甫洛夫 B、桑代克 C、布鲁纳 D、加涅

6.“警示”教育所产生的强化作用属于()【4章2节】

A、外部强化 B、自我强化 C、替代强化 D、积极强化

7.马斯洛将人的基本需要归之为缺失需要与成长需要两大类,下列不属于缺失需要的是()【4章2节】

A、安全需要 B、归属需要 C、尊重需要 D、审美需要

8.迁移的形式训练说认为,学科学习的意义在于()【5章1节】

A、具体内容 B、学习过程 C、概括 D、获得策略知识

9.根据认知同化学习论,从例证到规则的学习,属于()【6章1节】

A、下位学习B、上位学习C、并列学习D、组合学习

10.“高原现象”通常发生在技能学习过程中()【7章2节】

A、初期 B、中期

C、后期 D、各阶段都可能

11.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常采用画示意图方式来表述、分析问题,以帮助学生理解题目,这种方式属于采用下列哪种学习策略()【8章2节】 A、复述策略 B、精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监控策略 12.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成份是()【9章2节】

A、直觉思维 B、聚合思维 C、逻辑思维 D、发散思维

13.研究显示,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关键期在()【10章3节】

A、初二年级 B、初三年级 C、高一年级 D、高二年级 14.心理辅导的主要目标是学会调适和()【11章3节】

A、诊断问题 B、克服障碍 C、行为矫正 D、寻求发展

15.在教学设计时,下列哪项不是分析教学任务涉及的主要内容()【12章1节】

A、确定学生原有基础 B、分析使能目标 C、分析支持性条件 D、分析学习结果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

16.教育心理学研究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和 作用。【1章2节】 17.在科学教育心理学创始人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著作中,着重探讨了《人的本性》、《个性差异与测量》和 三大问题。【1章3节】

18.加涅根据学习结果,提出的学习类型有:言语信息学习、心智技能学习、动作技能学习、认知策略学习和。【3章1节】

19.根据奥苏伯尔的意义学习观,学习中当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词清楚地表达新概念的主要特征时,该学生已在其头脑中建立起了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 联系。【3章3节】

20.通常,动机可引起个体的行为。这是动机的 功能之表现。【4章1节】 21.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有、学习材料的相似性、学习者的心向和定势。【5章3节】

22.教学中,学生通过“多媒体”来感知事物,这种直观形式属于 直观。【6章2节】

23.从迁移的性质和发生的方向看,倒摄抵制属于 迁移。【5章1节】【6章3节】

24.学习策略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 策略。【8章1节】 25.“我们能熟练地操作该知识,但不一定能清楚地说出它”,这讲的是 知识。【6章1节】

26.动作技能形成的基本条件(途径)是。【7章1节】 27.在学习策略的分类中,记忆术属于 策略。【8章2节】

28.根据问题的清晰性分类,研究性学习中涉及的问题多属于 问题。【9章1节】【3章3节】

29.根据创造性和智力的关系,一个高智力者,其创造性。【9章2节】 30.态度通常由认知、情感和 构成。【10章1节】

31.根据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扩关系,学校中的课外兴趣小组属于 群体。【13章2节】

32.群体凝聚力、群体规范、群体气氛等影响群体与成员个人行为变化的力量统称为群体。【13章2节】

33.根据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当学生完成较难的学习任务时,教师应使其动机强度控制在 水平。【4章1节】

34.在课堂教学时,教师的 能力是其教学能力的核心。【15章2节】 35.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多的重视和关注课堂的气氛是否活跃,任务是否完成,而对学生个体的表现关注较少。据此该教师现在主要处在成长阶段中的关注 阶段。【15章3节】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简述帮助学生建构积极自我意识的措施。【2章3节】p27 37.简述迁移在学校教育中的主要作用。【5章1节】p84 38.简述错误观念的主要性质特点。【6章2节】P107 39.简述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11章1节】P202 40.简述怎样培养学生的心智技能。【7章3节】P134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联系实际谈谈影响学生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内部条件。【10章4节】P188 42.试述在教育过程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4章3节】P74

2010年教心答案

一、选择题 1—5:D B A A B 6—10:C D B B B 11—15:C D A D D

二、填空

16、预测

17、学习心理

18、态度学习

19、实质性 20、激活(启动)

21、原有认知结构

22、模象

23、逆向负

24、资源管理

25、程序性

26、练习

27、精细加工

28、结构不良

29、可能高也可能低 30、行为倾向

31、非正式

32、群体动力

33、中等偏低

34、教学监控

35、情境

三、简答题

36、①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与评价自己 ②帮助学生获得积极的自我体验

③帮助学生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37、①对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直接促进作用 ②是各类学习的关键环节

③对学与教具有重要作用

38、①广泛性 ②自发性 ③顽固性 ④隐蔽性

39、①预防精神病症,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

②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 ③改进和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

40、①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②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和概括性

③根据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言语 ④多提供练习、应用的机会

四、论述题

41、①简述态度、品德的含义(态度,通过学习形成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倾向;品德,个体依据社会道德规范行为时表现出来的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和特征。)

②认知失调 ③态度定势 ④道德认知 ⑤联系实际

42、①使任务更有趣 ②引发认知冲突

③合理使用表扬 ④给予合适的反馈

湖南省2010年非师范教育类毕业申请认定 高中(中专)及以下教师资格考试试卷

教育学(中学)

一、选择题: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A)。

A、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 B、教育规律 C、教育原则 D、教育技术

2.提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等观点的教育家是(C)。A、布卢姆 B、凯洛夫 C、杜威 D、布鲁纳

3.“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是一种(B)思潮的体现。A、制度化教育 B、非制度化教育 C、形式化教育 D、非形式化教育

4.“长善救失”从古至今都是一条非常重要的教育经验,并没有因为时代和社会的变化而消失,这反映了教育具有(D)。

A、不变性 B、发展性 C、保守性 D、历史继承性

5.“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句话夸大了(B)因素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

A、遗传 B、环境

C、个体主观能动性 D、学校教育 6.从人的发展的角度讲,洛克的“白板说”属于(B)。A、内发论 B、外铄论

C、遗传决定论 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7.个体身心发展的(A)要求教育活动要善于捕捉个体身心发展的最佳时期,及时施教,心促进个体更好的发展。

A、不均衡性 B、顺序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8.从根本上说,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取决于(D)。A、学校 B、家长 C、学生 D、教师

9.“你可以把马儿牵到河边,但你不能强迫它喝水。”这句话隐喻学生的学生中具有(A)。A、主体性 B、客体性 C、被动性 D、强制性 10.校园文化属于一种(A)。

A、隐性课程 B、显性课程 C、学科课程 D、学校课程 11.(D)不属于教师职业的角色。

A、示范者 B、管理者 C、研究者 D、法人 12.学校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C)为中心。A、劳动 B、科研 C、教学 D、社会服务

13.第斯多惠有一句名言:“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这体现了教学的(B)。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14.在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中,(D)是关键。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15.班主任工作的中心内容是(D)。A、了解和研究学生 B、家访

C、转化后进生 D、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二、填空题

16.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活动,社会性 是人的教育活动与动物所谓“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

17.西方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论演说家的教育(或培养)》。18.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被誉为教育史上第一部规范形态的教育学。19.学期结束时教师会给每个学生写评语,这种德育方法属于品德评价法。20.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起主导 作用。

21.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儿童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

22.我国现在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3.教师的神圣使命是教育育人。

24.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 的关系。

25.根据课程的组织核心,可以将课程分为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综合课程。26.我国2001年开始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三维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7.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主要有课程计划本身的特点、教师的特征(点)、学校的特点以及校外环境。

28.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间接经验应当以直接经验 为基础。

29.赫尔巴特说:“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这句话说明了教学具有教育(或思想)性。30.领会知识 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

31.目前,我国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班级授(上)课制。

32.中学德育的内容主要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 和心理健康教育。33.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道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34.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间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这种班级管理模式称作平等管理。35.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最适合的领导方式是民主(型、式)。

三、简答题:

36.简述教师的人格特征。(1)积极的乐观的情绪;(2)豁达开朗的心胸;(3)坚忍不拔的毅力;(4)广泛的兴趣。

37.发现教学包括哪几个环节?

(1)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提出要解决的课题;

(2)教师提供结构性材料,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3)学生验证假设,交流初探成果;(4)得出原理或概念,并检验假设。38.课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哪些方面?(1)组织教学;(2)检查复习;(3)巩固新教材;(4)布置课外作业。

39.在德育实践中应该如何运用陶冶法?(1)创设良好的情境;(2)教育者的人格感化;(3)与启发说服相结合;(4)引导学生参与情境的创设。40.如何建立以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1)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2)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3)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

四、论述题:

41.“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经济要发展,教育先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请你运用教育与社会关系的原理分析:我国现在为什么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1)教育的优先发展是教育相对独立性的体现,且符合社会和教育发展的趋势;

(2)教育对生产力或经济的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①教育是实现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②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

③教育投资是人力投资的一种,其经济效益远大于物质投资。42.有人说:“学生在学校进一步,回到家里退一步,走入社会退两步。”请运用有关德育原则分析这种现象。

(1)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是指在进行德育时,使各种教育力量互相配合、协调一致的对学生施加统一的、系统连贯地教育影响;

(2)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是在德育实践中未能很好地贯彻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该原则要求:

①校内外各方面的影响要协调一致; ②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 ③加强德育的计划性。

第二篇:湖南教师资格考试2011真题(教育学+心理学——中学版)

湖南省2011年非师范教育类毕业申请认定 高中(中专)及以下教师资格考试试卷

教育心理学(中学)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卷的选择题栏内。

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情境中 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D)A、德育与智育 B、知识与技能 C、动机与迁移 D、学习与教学

2、小红认为,她喜欢狗,所以每一个人也都喜欢狗。她所表现出来的是前运算思维的何种特征?(C)

A、不可逆性 B、单维性 C、自我中心 D、集中化

3、中学阶段与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的哪一个人格发展阶段相对应?(D)A、信任对不信任 B、自主对羞耻

C、勤奋对自卑 D、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4、在解决问题时,强调速度而非精度任意球认知风格是(A)A、冲支型 B、反思型 C、场依存型 D、场独立型

5、一位学生这样来管理自己的学习,“如果我能在40分钟内完成好学习任务,那么就出去和玩。”这里他所运用的是(C)A、外部强化 B、替代强化 C、自我强化 D、负强化

6、教师在开始讲授“雷达的工作原理”时,先让学生讨论了对“回声”的了解,接着他将雷达的工作原理与类似的回声联系起来。他使用了下列哪种技术?(B)A、陈述性先行组织者 B、信息论生先行组织者 C、标记 D、提示策略

7、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学生表现出来的对稳定、可预测环境的需要,属于(B)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归属需要 D、自尊需要

8、“形式训练说”所讨论的迁移实际上属于(D)A、正迁移 B、负迁移 C、特殊性迁移 D、普遍性迁移

9、某学生在学习“gas-煤气”这一单词时加入中介词,将其加工成“gas-该死—煤气”。该学生所使用的策略是(A)A、精细加工策略 B、组织策略 C、复述策略 D、计划监控策略

10、知识学习中,理解某一原理意义的学习属于(A)A、陈述性知识学习B、程序性知识学习

C、策略性知识学习D、操作性知识学习

11、下列活动中,属于心智技能活动的是(A)A、下棋 B、体操

C、书法 D、游泳

12、研究“如何提高学生的能力水平”。这类问题主要属于(B)A、结构良好问题 B、结构不良问题

C、界定清晰问题 D、非现实问题

13、学生李亦看到自己的朋友体育课不守纪律,随便离开操场却没有遇到麻烦,于是他下次也参与进去,朋友行为对他产生了影响。这种学习属于(B)

A、直接学习B、替代学习C、亲历学习D、试误学习

14、班主任采取通过全班同学讨论协商建立行为准则并约束行为的方式来实现课堂管理。这种管理利用的是(B)

A、群体凝聚力 B、群体规范

C、课堂气氛 D、从众

15、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关注的是课堂气氛以及学生的整体状况,并据此安排自己的教学。按福勒和布朗所划分的教师成长阶段,该教师所处的成长阶段是(C)A、关注生存 B、关注学生

C、关注情境 D、关注结果

二、填空题:

16、教育心理学研究内容中所涉及的学习与教学过程包括:学习过程、教学过程与评价与反思过程。

17、国内的研究表明,初中二年级是中学观察概括性发展的转折点。

18、迁移认知结构论认为,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可辩性与稳定性是影响迁移的最关键因素。

19、阿特金森认为,个体的成就动机可分为两类:追求成功与回避失败或避免失败。20、加里培林认为心智形成经历五阶段,即:活动定向、物质或物质化、有声言语、无声的外部言语和内部言语活动阶段。

21、已有研究表明,创造与智力的关系表现为一定条件下相关的非线性关系。

22、心理辅导的基本目标是学会调适和寻求发展。

23、教师对教育教学在学生学习行为及学习成绩中影响作用的主观估计被称之为教学效能感。

24、在师生关系上,教师扮演着父母、长者、朋友和管理员的角色。

25、一般情况下,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的关系成正比或是一致的。

26、美国心理学家林格伦提出的课堂纪律四类型是:教师促成的纪律、群体促成的纪律、任务促成的纪律和自我促成的纪律。

27、有效的课堂管理要达到的三个目标是:争取更多时间用于学习、争取更多学生投入学习和帮助学生自我管理。

28、由对某种具体道德情境的感知而迅速发生的情感体验被称之为直觉式的道德感。

29、根据自编测验题的构成特点以及对学生的反应限制来区分,“是非题”属于客观题类型。

30、元认知策略主要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调节策略。

31、高原现象一般出现在技能练习的中期。

32、研究表明,与适度学习相比较,学习某材料的熟练程度达到 150% 时,记忆效果最好。

33、学习动机具有激发、指导和维持或调节,或强化功能。

34、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观认为,学生学习包括三个过程,即获得、转化和评价。

35、自我意识从观念上区分,可分为现实自我、理想自我和投射自我。

三、简答题:

36、概述学生特征差异的表现方面。

①性格的态度特征

②性格的理智特征 ③性格的情绪特征 ④性格的意志特征

37、简述意义学习的基本条件。

①学习者具有意义学习的心向。②学习材料具有逻辑意义

③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具有适当的观念

38、简述三种记忆系统及其特点。

①瞬时记忆,保持时间0.25—2秒 ②短时记忆,保持时间2秒—1分钟

③长时记忆,保持时间1分种以上,直至终身。

39、简述资源管理策略的主要构成。

①学习时间管理 ②学习环境管理 ③努力与心境管理

④社会资源与社会支持的管理 40、简述发散思维的主要特点。①流畅性 ②变通性 ③独特性

四、论述题:

41、根据观察学习的有关研究,论述榜样示范法在学生品德培养中的实施要求。

①应注意榜样的特点,选择可接近或可信服的榜样。②应注意榜样示范行为的呈现方式。③应注意榜样示范行为的性质及后果。

42、对于学生在课堂上的违规行为,教师常采用不同的办法进行处理。下面是3个实例,请用行为主义学习观点,分析说明各实例中处置学生不当行为的教育措施的心理学依据(即采用的行为矫正策略)。

例一:课间,学生张明和王林吵架。前来上课的老师厉声制止,毫无效果,围观的学生越来越多。老师于是决定用8分钟时间让两个学生吵个够,而让其他学生在一旁静观。结果两个学生很快就不再吵架了。

例二:肖云上课总是不遵守课堂纪律,经常干扰同学的学习。他多次承诺改,很快又重犯。今天上课时,他趁李军站起来回答问题时不注意,抽掉李军的椅子使其重重地摔了一跤。老师这里严肃宣布,取消肖云很期待的和全班同学一起去春游活动的资格。

例三:对于平时课堂上经常讲闲话的学生,一旦他在某节课不讲闲话,老师就及时予以表扬。

上述3个实例中对学生不当行为的处置措施,集中体现了行为主义学习观点在学校教育中的运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把个体行为改变的过程视为条件反射的形成与消除过程,而影响这一过程的重要条件是强化、惩罚和消退等外部条件。

例一中教师运用的方法是餍足法(过度满足法)。他在采用其他方法无法终止学生违规行为的特殊情况下,让学生过量的重复其原有行为,使其因得不到强化、失去意义而自动消退。

例二中教师运用的方法是代价法(负惩罚或取消惩罚)。该学生违规行为多次发生,现为促使他放弃,教师采用违反了要付出代价的惩罚性措施,来使其错误行为发生的概率降低。

例三中教师运用的方法是强化法(正强化)。他对平时在课堂上经常讲闲话的学生“不讲闲话”的表现,及时予以表扬,实际是通过强化与学生原有错误行为不相容的行为,来制止学生的错误行为,并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

湖南省2011年师范教育类毕业申请认定 高中(中专)及以下教师资格考试试卷

教育学(中学)

一、选择题:

1、被称为“教育学之父”的教育家是(D)。

A、赫尔巴特 B、裴斯泰洛齐 C、布卢姆 D、夸美纽斯

2、教学过程诸环节的中心环节是(B)。

A、备课 B、上课 C、辅导 D、检查

3、教育目的观上,“个人本位论”的代表是(D)。

A、柏拉图 B、梁启超 C、孔子 D、卢梭

4、我国古代奴隶制时期的教育内容主要为(A)。

A、“六艺” B、“七艺” C、“四书”“五经” D、文雅教育

5、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是(B)。

A、教学与交往 B、活动与交往 C、教学与活动 D、修养与交往

6、下列观点中,哪一个不属于孔子的教育思想(D)。

A、“有教无类” B、启发式教育 C、主张因材施教 D、提倡自然教育

7、通过人工控制因子,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自变量的变化和结果的研究方法是(A)。

A、实验法 B、观察法 C、调查法 D、比较法

8、对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D)。

A、政治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和教育的享受权 B、政治经济制度制约教育改革的方向

C、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D、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具有决定作用

9、沈从文小时候特别喜欢逃学,且长时间对老师的批评、斥责非常抵触,但是他的一位姓毛的小学老师利用校园里的一棵楠树激发了他的进取心,最终成为杰出的作家。这个故事主要告诉我们学生具有发展的(C)。

A、普遍性 B、现实性 C、可塑性 D、差异性

10、教师随意私拆、学生的信件、日记属于侵犯学生(C)的行为。

A、人身自由权 B、身心健康权 C、隐私权 D、受教育权

11、以下对师生关系的表述不准确的是(C)。

A、教学上是授受关系 B、人格上是平等关系 C、本质上是朋友关系 D、道德是促进关系

12、当前我国学校课程的基本形式是(D)。

A、活动课程 B、综合课程 C、广域课程 D、学科课程

1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原理性知识,常常会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中的相关情境或者设置模拟情境,这主要体现的是教学过程中(C)的特点。

A、知情意的统一 B、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统一

C、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 D、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

14、“教学相长”、“长善救失”、“藏息相辅”等教学原则是在(B)一书中提出的。

A、《论语》 B、《学记》 C、《大学》 D、《孟子》

15、以下对班级授课制的优点描述不正确的是(D)。

A、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B、有利于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C、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教育功能 D、有利于培养学生兴趣、特长和发展个性

二、填空题:

16、首创“助产术”的哲学家是苏格拉底。

17、终身教育概念是以 生活、终身、教育三个基本术语为基础的。

18、被誉为教育史上第一部规范形态的教育学著作《普通教育学》的作者是赫尔巴特。

19、格赛尔双生子爬梯实验说明了 成熟 对个体身心发展的意义。20、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 个体主观能动性。

21、社会性 是人的教育活动与动物的所谓“教育” 活动的本质区别。

22、我国最早的专科学校要追溯到东汉末年的 鸿都门学。

23、德育过程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 四个相互制约的因素构成。

24、学校精神文化 是学校文化的深层结构,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25、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以及与政治经济制度等发展的不平衡性。

26、一个9岁的儿狼孩被救后,研究人员花了几年的时间也只教会了她几个单词,这个事实说明了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不均衡性,这个狼孩错过了发展的关键性。

27、教育目的 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与归宿。

28、班级平等管理模式的理论基础源于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 的“平等影响”的教育思想。

29、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表现在:间接性、引导性、交往性和简捷性。

30、教材的编写正在由“教程式”向“学程式” 发展,这是当代教材发展的新动向。

31、美国的《2061计划》主张从幼儿园到高中学生只学十几门精选课程,这反映出国外课程改革的课程内容综合化 趋势。

32、根据循序渐进 原则,进行教学时应该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33、备课的主要内容包括钻研教材、了解学生 和制定教学进度计划。

34、魏书生老师要求他班级的学生每天要做一定数量的仰卧起坐或者在操场跑圈,从不间断。他采取的德育方法我们称之为 锻炼法。35、20世纪50年代由德国学者瓦·根舍因首创的教学方法是范例教学。

三、简答题:

36、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 ②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③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价值,而且具有延时价值

④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37、简述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

①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包括:新的学生观和新的教育活动观等 ②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加工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交往能力等 ③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38、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是什么? ①课程体系三级管理趋势 ②课程综合化趋势 ③稳定并加强基础教育趋势 ④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趋势 ⑤课程改革以学生发展为本趋势

39、简述运用说服法的要求。①明确目的性

②富有知识性、趣味性 ③注意时机 ④以诚待人

40、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有哪些? ①了解学生,研究学生 ②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③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

四、论述题:

41、材料分析

我国某高二学生考过这样一道历史试题:成吉思汗的继承人窝阔台,死于公元哪一年?最远打到哪里?

美国世界史教科书上也有这样的历史事实,考法却是这样:成吉思汗的继承人窝阔台,当初如果没有死,欧洲会发生什么变化?试从经济、政治、社会三方面分析。

有人说实施素质教育首先是要取消考试,请你运用素质教育的有关原理并结合以上材料对这一观点进行分析。

① 素质教育在其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误区,如认为素质教育就是取消考试,素质教育是没有负担的教育,素质教育就是艺术教育和娱乐活动等。这些误区产生的原因在于对素质教育的内涵与精神实质存在理解上的偏差。② 素质教育是针对我国教育现实中“应试教育”的弊端提出来的。③ 结合材料分析:

“应试教育”的特点是一切教育与学习活动都以升学考试为目的,考试成为了指挥棒,导致了现实教育中重知识轻能力、忽视学生的创造性、使学生片面发展等问题。这是素质教育所反对的。但是素质教育并不否认考试的作用。当然,考试只是一种检查教育教学质量和选拔人才的方式,关键在于怎么考。如材料中所示,同样的考核内容,采取不同的考核方式,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材料中美国的考试就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42、案例分析

某中学有位新上任的语文老师,对教学非常认真负责,也能主动向一些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如经常去听他们的课,也看了许多教学视频。但是令她苦恼的是,尽管她将那些教师的成功教学经验与方法运用到了自己的课堂教学中,教学效果却总是不太好。

请运用教育学的有关原理对此案例进行分析,并说说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① 选择与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是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② 选择与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是基于对具体的教学中多个因素的分析,包括:

第一,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 第二,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 第三,学生特点

第四,教学实践、设备、条件

第五,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等

③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与运用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不能盲目照搬别人的经验和方法。案例中的老师尽管教学态度认真,也乐于学习,但是却没有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原因正在于此。

第三篇:湖南省教育学心理学真题中学

湖南省2010年非师范教育类毕业申请认定 高中(中专)及以下教师资格考试试卷

教育学(中学)

一、选择题: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A)。

A、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 B、教育规律 C、教育原则 D、教育技术

2.提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等观点的教育家是(C)。A、布卢姆 B、凯洛夫 C、杜威 D、布鲁纳

3.“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是一种(B)思潮的体现。A、制度化教育 B、非制度化教育 C、形式化教育 D、非形式化教育

4.“长善救失”从古至今都是一条非常重要的教育经验,并没有因为时代和社会的变化而消失,这反映了教育具有(D)。

A、不变性 B、发展性 C、保守性 D、历史继承性 5.“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句话夸大了(B)因素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

A、遗传 B、环境 C、个体主观能动性 D、学校教育 6.从人的发展的角度讲,洛克的“白板说”属于(B)。A、内发论 B、外铄论

C、遗传决定论 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7.个体身心发展的(A)要求教育活动要善于捕捉个体身心发展的最佳时期,及时施教,心促进个体更好的发展。

A、不均衡性 B、顺序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8.从根本上说,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取决于(D)。A、学校 B、家长 C、学生 D、教师 9.“你可以把马儿牵到河边,但你不能强迫它喝水。”这句话隐喻学生的学生中具有(A)。A、主体性 B、客体性 C、被动性 D、强制性 10.校园文化属于一种(A)。

A、隐性课程 B、显性课程 C、学科课程 D、学校课程 11.(D)不属于教师职业的角色。

A、示范者 B、管理者 C、研究者 D、法人 12.学校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C)为中心。

A、劳动 B、科研 C、教学 D、社会服务

13.第斯多惠有一句名言:“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这 体现了教学的(B)。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14.在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中,(D)是关键。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15.班主任工作的中心内容是(D)。

A、了解和研究学生 B、家访

C、转化后进生 D、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二、填空题

16.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活动,社会性 是人的教育活动与动物所谓“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

17.西方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论演说家的教育(或培养)》。18.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被誉为教育史上第一部规范形态的教育学。19.学期结束时教师会给每个学生写评语,这种德育方法属于品德评价法。20.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起主导 作用。

21.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儿童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

22.我国现在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3.教师的神圣使命是教育育人。

24.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 的关系。

25.根据课程的组织核心,可以将课程分为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综合课程。

26.我国2001年开始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三维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7.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主要有课程计划本身的特点、教师的特征(点)、学校的特点以及校外环境。

28.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间接经验应当以直接经验 为基础。

29.赫尔巴特说:“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这句话说明了教学具有教育(或思想)性。30.领会知识 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

31.目前,我国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班级授(上)课制。

32.中学德育的内容主要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 和心理健康教育。33.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道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34.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间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这种班级管理模式称作平等管理。35.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最适合的领导方式是民主(型、式)。

三、简答题:

36.简述教师的人格特征。(1)积极的乐观的情绪;(2)豁达开朗的心胸;

2(3)坚忍不拔的毅力;(4)广泛的兴趣。

37.发现教学包括哪几个环节?

(1)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提出要解决的课题;

(2)教师提供结构性材料,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3)学生验证假设,交流初探成果;(4)得出原理或概念,并检验假设。38.课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哪些方面?(1)组织教学;(2)检查复习;(3)巩固新教材;(4)布置课外作业。

39.在德育实践中应该如何运用陶冶法?(1)创设良好的情境;(2)教育者的人格感化;(3)与启发说服相结合;

(4)引导学生参与情境的创设。

40.如何建立以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1)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2)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3)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

四、论述题: 41.“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经济要发展,教育先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请你运用教育与社会关系的原理分析:我国现在为什么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1)教育的优先发展是教育相对独立性的体现,且符合社会和教育发展的趋势;(2)教育对生产力或经济的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①教育是实现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②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

③教育投资是人力投资的一种,其经济效益远大于物质投资。

42.有人说:“学生在学校进一步,回到家里退一步,走入社会退两步。”请运用有关德育原则分析这种现象。

(1)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是指在进行德育时,使各种教育力量互相配合、协调一致的对学生施加统一的、系统连贯地教育影响;

(2)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是在德育实践中未能很好地贯彻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该原则要求:

①校内外各方面的影响要协调一致; ②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 ③加强德育的计划性。湖南省2010年非师范教育类毕业申请认定 高中(中专)及以下教师资格考试试卷

教育心理学(中学)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的编写者是(D)A、陶行知 B、潘菽 C、房东岳 D、廖世承

2.从事新学习时,学习者身心的发展水平对学习的适合性,被称为(B)A、关键期 B、学习准备 C、最近发展区 D、印刻现象 3.下列哪项学习属于有意义的接受学习(A)

A、学生兴趣盎然地听科普讲座 B、学生谐音法记忆单词 C、科学家探索新材料 D、玩走迷宫游戏 4.下列表述中有错误的是(A)

A、智商决定学习成绩 B、性格影响个体的行为方式

C、认知方式是习得的 D、不同个体间智力有质与量的差异

5.学习是学生通过尝试——错误,使某情境和某行为之间形成稳定的联系。该学习理论观点的提出者是(B)

A、巴甫洛夫 B、桑代克 C、布鲁纳 D、加涅 6.“警示”教育所产生的强化作用属于(C)A、外部强化 B、自我强化 C、替代强化 D、积极强化

7.马斯洛将人的基本需要归之为缺失需要与成长需要两大类,下列不属于缺失需要的是(D)A、安全需要 B、归属需要 C、尊重需要 D、审美需要

8.迁移的形式训练说认为,学科学习的意义在于(B)A、具体内容 B、学习过程

C、概括 D、获得策略知识 9.根据认知同化学习论,从例证规则的学习,属于(B)A、下位学习B、上位学习C、并列学习D、组合学习10.“高原现象”通常发生在技能学习过程中(B)A、初期 B、中期

C、后期 D、各阶段都可能

11.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常采用画示意图方式来表述、分析问题,以帮助学生理解题目,这种方式属于采用下列哪种学习策略(C)

A、复述策略 B、精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监控策略 12.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成份是(D)

A、直觉思维 B、聚合思维 C、逻辑思维 D、发散思维 13.研究显示,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关键期在(A)A、初二年级 B、初三年级 C、高一年级 D、高二年级 14.心理辅导的主要目标是学会调适和(D)A、诊断问题 B、克服障碍 C、行为矫正 D、寻求发展

15.在教学设计时,下列哪项不是分析教学任务涉及的主要内容(D)A、确定学生原有基础 B、分析使能目标 C、分析支持性条件 D、分析学习结果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

16.教育心理学研究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和预测 作用。

17.在科学教育心理学创始人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著作中,着重探讨了《人的本性》、《个性差异与测量》和《学习心理》 三大问题。18.加涅根据学习结果,提出的学习类型有:言语信息学习、心智技能学习、动作技能学习、认知策略学习和态度学习。19.根据奥苏伯尔的意义学习观,学习中当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词清楚地表达新概念的主要特征时,该学生已在其头脑中建立起了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实质性 联系。20.通常,动机可引起个体的行为。这是动机的激活(启动)功能之表现。21.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有原有认知结构、学习材料的相似性、学习者的心向和定势。22.教学中,学生通过“多媒体”来感知事物,这种直观形式属于模象 直观。23.从迁移的性质和发生的方向看,倒摄抵制属于逆向负 迁移。24.学习策略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 策略。

25.“我们能熟练地操作该知识,但不一定能清楚地说出它”,这讲的是程序性 知识。26.动作技能形成的基本条件(途径)是练习。27.在学习策略的分类中,记忆术属于复述 策略。

28.根据问题的清晰性分类,研究性学习中涉及的问题多属于结构不良 问题。29.根据创造性和智力的关系,一个高智力者,其创造性可能高也可能低。30.态度通常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 构成。

31.根据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扩关系,学校中的课外兴趣小组属于非正式 群体。32.群体凝聚力、群体规范、群体气氛等影响群体与成员个人行为变化的力量统称为群体动力。

33.根据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当学生完成较难的学习任务时,教师应使其动机强度控制在中等偏低 水平。

34.在课堂教学时,教师的教学监控 能力是其教学能力的核心。

35.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多的重视和关注课堂的气氛是否活跃,任务是否完成,而对学生个体的表现关注较少。据此该教师现在主要处在成长阶段中的关注情境 阶段。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简述帮助学生建构积极自我意识的措施。①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与评价自己 ②帮助学生获得积极的自我体验 ③帮助学生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37.简述迁移在学校教育中的主要作用。①对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直接促进作用

②是各类学习的关键环节 ③对学与教具有重要作用

38.简述错误观念的主要性质特点。①广泛性 ②自发性 ③顽固性 ④隐蔽性

39.简述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①预防精神病症,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 ②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 ③改进和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

40.简述怎样培养学生的心智技能。①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②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和概括性 ③根据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言语 ④多提供练习、应用的机会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1.联系实际谈谈影响学生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内部条件。

①简述态度、品德的含义(态度,通过学习形成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倾向;品德,个体依据社会道德规范行为时表现出来的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和特征。)②认知失调 ③态度定势 ④道德认知 ⑤联系实际

42.试述在教育过程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①使任务更有趣 ②引发认知冲突 ③合理使用表扬 ④给予合适的反馈

2009年湖南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试卷

教育学(中 学)试题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卷的选择题栏内。1、1972年,埃德加•富尔在()一书中确定了“终身教育”思想,并提出未来社会是“学习化社会”。A、《学会关心》

B、《学会做事》 C、《学会生存》

D、《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2、我国最早的专科学校可以追溯到东汉末年的()。A、弦琴学校

B、鸿都门学 C、国子监

D、航海学校

3、在教育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教育具有服务于社会与服务于个人闲暇生活的思想家是()。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苏格拉底

D、昆体良

4、我国乃至人类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A、《学记》

B、《礼记》 C、《史记》

D、《左传》

5、一个国家的教育制度是这个国家政治制度的具体体现。以下实行中央与地方合作教育制度的国家是()。

A、加拿大

B、美国

C、法国

D、英国

6、校园文化的核心是()。

A、学校的物质文化

B、学校的组织和制度文化 C、学校的精神和观念文化

D、学生亚文化

7、小学阶段的教学多运用直观形象方式,中学以后可增加抽象讲解,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具有()特点。

A、主体性

B、个别差异性

C、阶段性

D、不平衡性

8、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

A、方向性

B、可能性

C、现实性

D、必然性

9、马克思主义认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是()。A、理论联系实际

B、因材施教

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D、实现教育机会均等

10、教师不得有谩骂、体罚、变相体罚或其他侮辱学生的行为,因为学生享有()。A、身心健康权

B、人身自由权 C、人格尊严权

D、隐私权

11、注意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的课程是()。A、基础型课程

B、研究型课程 C、拓展型课程

D、发展型课程

12、教学的首要任务是()。

A、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B、发展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C、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D、培养品德和审美情操

13、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称为测验的()。A、信度

B、效度

C、区分度

D、难度

14、有关人生观、世界观方面的教育属于德育内容中的()。

A、思想教育

B、政治教育

C、道德教育

D、心理健康教育

15、在教学方法改革过程中,布鲁纳提出了()。A、发现学习教学法

B、探究——研讨法 C、纲要信号图教学法

D、暗示教学法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卷的增容题栏内。

16、正规教育又称制度化教育,是近代以__________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

17、教育是人类通过有意识地影响人的__________ 从而影响人类自身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

18、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教育形式相比,学校教育具有可控制性、相对稳定性和__________性等特点。

19、普通教育学有两大基本任务,分别是教育学的理论建设和教育学的__________。20、1657年发表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专著《大教学论》的学者是__________。21、20世纪上半叶,对世界各国教育理论和实践影响最大,与赫尔巴教育学形成对峙的教育理论,首推美国教育家杜威的__________教育理论。

22、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作用是有限度的,另一方面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作用具有__________性。

23、教育教学中“一刀切”,“一锅煮”的方式,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__________规律。

24、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在选择与确立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最基本的教育价值取向是社会本位论和__________本位论。

25、从层次来看,教育目的分为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师的 __________。

26、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包括:具有先进的教育理论,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和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 能力。

27、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__________关系。

28、制约课程的关键因素包括社会、儿童和__________。

29、常用的课程评价模式有目标评价模式,背景、输入、过程、成果评价模式和__________评价模式。

30、教学过程一般可分为5个阶段,包括:__________、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和检查知识。

31、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__________。

32、教学策略可分为内容型、形式型、综合型和__________型四种主要类型。

33、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是__________、情、意、行。

34、教师就某一思想道德问题与学生进行交流,以便学生明白事理的方法叫__________。

35、班主任的领导风格一般可分为权威型、民主型和__________型。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的简答题栏内。

36、与原始社会教育和古代学校教育相比,现代教育呈现哪些特点?

37、简述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38、教科书编写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39、简述中学教学方法的主要特点。40、简述世界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

41、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主要优点。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的论述题栏内。

42、在某中学的一个学生宿舍中,照明灯突然熄了,同学们束手无策,叫来电工师傅,一看灯泡坏了,换了一个灯泡就好了,同学们说,这么简单,我们自己了会换的。过几天,灯又不亮了,同学们一检查灯泡,灯泡是好的,又没办法了,叫来电工,一检查,是保险丝烧坏了,换了一个保险丝,灯又亮了,同学们说,关于保险丝,我们在物理课上也学过,怎么遇到问题就用不上呢?

请你运用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理论,分析这个案例。

43、一位中学教师在谈教育体会时说,现在的中学生太不懂事了,有时甚至不打他,他就不听话。但这位老师的学生却说,我们也知道老师是对我们好才严格要求我们,不过他总是把我们当犯人看待,从来不相信我们,弄得我们平时只好躲着他,其实有些要求一躲也就躲过了,有时明知他是对的,也故意与他作对。

请运用德育的原则,谈谈这个教师怎样才能处理好这个的问题。

2009年湖南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试卷

教育心理学(中学)试题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卷的选择题栏内。1、19世纪末,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通过对 的学习研究,建构了科学教育心理学的体系。()A、动物 B、人类 C、学生 D、儿童

2、在教育心理学领域时,研究最多,研究时间也最长的部分是()A、教学过程 B、学习过程 C、评价过程 D、反思过程

3、下列哪些程序性知识的学习()A、认识定义的符号 B、熟练的运用定义 C、叙述定义的含义 D、背诵定义

4、教学应适应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观点是下列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皮亚杰 B、布鲁纳 C、维果茨基 D、埃里克森

5、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中学生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是()A、发展勤奋感 B、培养主动性 C、形成亲密感 D、建立自我同一感

6、学生对自己认知能力的意识属于下列哪类自我意识()A、心理自我 B、生理自我 C、社会自我 D、理想自我

7、下列哪项不属于智力群体差异的表现()A、性别差异 B、年龄差异 C、种族差异 D、水平差异

8、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学习的是()A、杯弓蛇影 B、蜜蜂采蜜

C、望梅上渴 D、近墨者黑

9、语文课学习作文的写作规则,这类学习主要属于()A、言语信息学习B、动作技能学习C、智慧技能学习D、认知策略学习

10、学生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后,掌握了“四边形”概念。这种学习是()A、连锁学习B、概念学习C、辨别学习D、规则学习

11、学习源于对学习内容或结果的兴趣而发的学习动机,属于()A、内部动机 B、外部动机

C、问接的、远景性动机 D、直接的、近景性动机

12、“闻一知十”属学习中的 现象()A、定势 B、功能固着 C、迁移 D、创造性

13、创造思维的核心是()A、直觉思维 B、形象思维 C、发散思维 D、聚合思维

14、采用两难故事研究儿童品德发展问题的心理学家是()A、柯尔伯格 B、皮亚杰 C、埃里克森 D、班图柆

15、“三个和尚没水喝”是下列哪种社会心理效应的表现()A、社会助长 B、社会惰化 C、群体激化 D、从众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卷的填空题栏内。

16、教育心理学实验研究法有__________、自然实验研究。

17、教师的教学能力可分为教学认咶能力、教学__________和教学监控能力三方面。

18、在个体心理的发展阶段中,初中阶段正好处在少年期,高中阶段正好处在__________期。

19、在影响中学生人格发展的因素中,随年龄增加,__________的影响越来越强。

20、学生的认知差异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差异和认知能力差异。

21、条件学习有经典条件学习和__________条件学习两类。

22、奥苏伯尔认为,学习过程新旧知识的同化主要有三种方式,即__________学习、总括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

23、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知识并还是对现实的准确表现,只是一种解释或假设,具有__________性。

24、班图拉将人们事先对自己是否能成功从事某种任务的估计称之为__________。

25、学习动机强度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可因学生的__________而异。

26、贾德通过“水下打靶”实验提出了迁移的__________理论。

27、在课堂教学中,借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呈现直观材料,这种直观方式属__________ 直观。

28、根据技能的分类,“默读”主要属于 技能。

29、阅读时的“划线”策略,属于认知策略中的__________策略。

30、在问题解决中常用的两种一般问题解决策略是:算法式的和__________式。

31、观察学习和 学习是品德学习的两种基本形式。

32、在个体品德的构成中,道德__________是其品德的核心部分。

33、心理健康教育是通过心理辅导、__________、心理治疗及普及心理有关知识来增进人们的心理健康。

34、在群体与个体的关系中,群体对每一成员的吸引力被称之为__________。

35、学生在课堂表现出的问题行为,一般可分为品德性问题行为和__________问题行为。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的简答题栏内。

36、简述促进知识概括的主要方法。

37、简述动作技能的培训要求。

38、简述中学生品德发展中自律性的主要表现。

39、简述心理辅导中常用的行为改变方法。40、简述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

41、简述专家型教师需具有的主要知识。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的论述题栏内。

42、联系实际谈谈,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43、有些学校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专门开设了学习策略课程,但发现这对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作用并不明显。试用“学习策略的训练原则”来分析之。

第四篇:心理学和教育学2012真题及答案

教育学专业教育心理学科目模拟试题

(一)一、单项选择题:1~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最佳答案。

1.将学习看成是一个“闻-见-知-行”的过程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是 A.孔子 B.老子 C.荀子 D.庄子

2.按照埃里克森的发展理论,以建立自我同一性作为主要发展任务的年龄阶段是

A.6~12岁 B.12~18岁 C.18~25岁 D.25~50岁

3.下列哪项不属于智力群体差异的表现

A.水平差异 B.年龄差异 C.种族差异 D.性别差异 4.下列哪项不属于学习行为 A. 谈虎色变 B.杯弓蛇影 C.近朱者赤 D.蜜蜂采蜜

5.语文课学习作为的写作规则,这类学习主要属于 A.智力技能的学习B.认知策略的学习C.言语信息的学习D.运动技能的学习6.行为塑造和行为矫正的原理和依据是

A.经典型条件作用 B.社会学习理论 C.操作性条件作用 D人本学习理论

7.“杀鸡儆猴”的教育效应最适应的解释是 A.期待强化 B.自我强化 C.直接强化 D.替代强化 8.认为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的教育心理学是 A.布鲁纳 B.托尔曼 C.斯金纳 D.布卢姆

9.下列情境中代表外部动机的情境是

A.张明每天早上自己阅读40分钟英语(论坛)B.课间休息时,王风回到教室看书 C.全校大会上校长宣布三好学生名单 D.杨杨每天晚上坚持写日记

10.小明考试不佳,他对自己说,我真笨。小明的归因是 A.稳定的、可控的 B.内在的、不可控的 C.外在的、稳定的 D.内在的、不稳定的

11.说明“是什么”和“为什么”,用于表述事物的名称、时间、地点、定义以及特征等方面的事实性信息的知识属于

A.描述性知识 B.陈述性知识 C.程序性知识 D.条件性知识

12.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三个阶段:依从、认同和 A.行动B.内化C.执行D.泛化

二、辨析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要求判断正误并着重阐明理由。

13、负强化就是运用惩罚排除不良行为的过程。

三、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14.简述奥苏泊尔的认知迁移理论。

四、分析论述题:每小题30.共3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15.在“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的会上,王老师说:“创造性可意会不可言传,创造性有哪些特征,我还不是特清楚。”李老师说:“我们赞成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可不知道怎么做。“张老师说:“考试是个指挥棒,如果为了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答辩时答案五花八门,学生怎能通过考试?”请根据创造力及其培养的有关知识逐一回答老师们的困惑。教育学专业教育心理学科目模拟试题

(一)参考答案 答案仅供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

1.C 2.C 3.A 4.D 5.A 6.C 7.D 8.A 9.C 10.B 11.B 12.B

二、辨析题 16.【答案要点】

答:错误,负强化是撤销原来存在的消极刺激是行为的反应频率增加的一种措施,它和惩罚的作用结果是完全相反的。

三、简答题 17.【答案要点】

答:(1)认知结构迁移理论认为,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认知结构基础上进行的,有意义的学习中一定有迁移。认知结构是迁移得以产生的重要中介。(2)影响学习迁移产生的关键变量是原有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稳定性和可辨别性。可利用性,即认知结构中要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概括性、包容性更强的先前经验;稳定性,即认知结构中的先前经验必须被牢固地掌握;可辨别性,即认知结构中先前经验的各成分之间及其新旧经验之间能够清晰分辨。

四、论述题 18.【答案要点】

答:创造性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开展能动的思维活动,产生出新颖、独特、具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新产品的一种智力品质。简言之就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是人类思维活动的高级过程,是解决问题的最高形式。

吉尔福特认为创造性思维的特征有:

1>变通性,即思维的灵活性,也是一个人能举一反三,不受功能固着,定势作用的影响的能力。

2>独特性,即个人提出超乎寻常、独特、新异的见解,还有重新定义或按新方式对所见所闻组织的能力。3>流畅性,即个体在限定时间内产生观念数量多寡的能力。为了促进学生的创造性,可以考虑如下方面的措施: 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

首先要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对学生一些奇特甚至荒诞的想法也应以引导为主,让学生感到在课堂上有一种安全感。其次要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让学生自己决定什么时候学习,学习多长时间,以什么方式学习。其次,要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要让考试真正称为选拔由创造性人次的有效工具,比如在考试内容上增加那些没有固定答案的发散性思维的问题。

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为此,我们应当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重视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对有兴趣的事物做进一步的探究,从不同的角度观察问题,提出问题。还应当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

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可以通过各种专门的课程来教授创造性思维的策略和方法,其中发散思维训练是一种重要途径。发散思维训练包括材料扩散、功能扩散、结构扩散、特征扩散等多种形式。以材料扩散为例,就是以某个物品作为材料当作扩散点,训练学生尽可能的说出这种材料的用途。而功能扩散是以某种事物的功能作为扩散点,设想出获得该功能的各种可能性。此外,头脑风暴训练也是培养创造力的有效途径。头脑风暴训练是由心理学家奥斯本提出,他将头脑风暴比喻思维高度活跃、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而产生大量创造性设想的状况。其具体做法为: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进发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

2012年考研心理学真题及答案完整版

一、单项选择题:1~65小题,每小题2分,共13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心理状态的是()A、感觉 B、想象 C、注意 D、记忆

答案:D

解析:感觉、想象、注意都是心理状态,记忆则不然。

2、大脑两半球之间传递信息的神经结构是()

A、杏仁核 B、内囊 C、边缘系统 D、胼胝体

答案:D

解析:胼胝体位于大脑半球纵裂的底部,连接左右两侧大脑半球的横行神经纤维束,是大脑半球中最大的连合纤维。

3、神经系统最小的单位是()

A、突触 B、轴突 C、神经元D、胞体

答案:C

解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最小单位是神经元。

4、大部分色盲不能区分()

A、红和青B、红和黄C、红和蓝D、红和绿

答案:D

解析:色盲以红绿色盲较为多见,蓝色盲及全色盲较少见。

5、感受性提高的感觉适应现象是()

A、触觉适应B、嗅觉适应C、暗适应D、明适应

答案:D

解析:在暗适应时是出现感受性提高,而明适应是感受性降低。

6、当人看到下图,一般都只看到一些乱点,经提示这是一幅骑马图片后,人们就觉得像所提示的内容。这主要体现的知觉特性是()(图略)

A、知觉整体性B、知觉理解性C知觉恒常性、D、知觉选择性

答案:B

解析:人在知觉过程中不是被动的把知觉对象的特点登记下来,而是以过去的知识经验为依据,力求对知觉对象做出某种解释,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该题目体现了知觉的理解性。

7、立体电影利用知觉的()

A、运动视差B、纹理梯度C、线条透视D、双眼视差

答案:A

解析:立体电影是利用人双眼的视角差和会聚功能制作的可产生立体效果的电影。

8、一名5岁小儿童向怀里抱的布娃娃讲妈妈曾给她讲过的故事,这种语言属于()

A、对话B、独白C、语言获得D、语言理解

答案:B

解析:独白是一个人自言自语,自问自答。

9、安德森提出语言产生三阶段,包括()

A、构造、转化、执行

B、概念化、公式化、发音

C、构造、转化、发音

D、概念化、公式化、执行

答案:A

解析:安德森提出语言产生三阶段,包括,1.构造阶段,根据目的确定要表达的思想;2.转化阶段,运用句法规则将思想转换成语言的形式;3.执行阶段,将语言形式的信息说出或写出。

10、在沙赫特和辛格的情绪唤醒模型中,对情绪产生起关键作用的因素是()

A、注意B、认知C、生理变化D、情境

答案:B

解析:沙赫特的而因素理论的认为情绪经验来源与对刺激情境和自身生理唤醒两方面的认知。情绪产生的关键取决于认知因素。

11、人对同一个目的同时产生两种对应的动机是()

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多重趋避冲突

答案:C。

解析:对同一个目标既想接近又想回避它就会产生趋避冲突。

12、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从低级到高级的正确排序()

A、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B、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C、生理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自我实现的需要

D、生理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安全的需要、自自我实现的需要

答案:B

解析: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5个层次,由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13、某生学业成绩好,但其他表现一般,根据斯滕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其在校表现优异智力是()

A、分析性智力B、创造性智力C、实践智力D、综合性智力

答案:A。

解析:斯腾伯格认为,成功智力包括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三个关键方面。成功是通过分析、创造和实践三方面智力的平衡获得的,其中分析性智力是进行分析、评价、判断或比较和对照的能力,也是传统智力测验测量的能力,创造性智力是面对新任务、新情境产生新观念的能力,实践性智力是把经验应用于适应、塑造和选择环境的能力。

14、下列属于晶体智力的是()

A、形成抽象概念的能力

B、发现复杂关系的能力

C、理解词汇能力

D、知觉的速度

答案:B

解析:晶体智力是在信息加工和解决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如:对关系的认识、类比、演绎推理能力等。

15、最具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是()

A、能力 B、气质 C、性格 D、兴趣

答案:C

解析: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的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性格是人格的核心。

16、根据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构成个体独特性的重要特质属于()

A、首要特质B、中心特质C、根源特质D、共同特质

答案:B

解析:中心特质是构成个体独特特性的重要特质,一般一个人约有5-10个。

17、根据人对问题思考的速度的差异,卡根等将认知风格类型划分为:

A、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

B、冲动型与沉思型

C、同时性与继时性

D、整体加工与部分加工

答案:B

解析:卡根等人(1964)把认知风格分为2种:冲动型和沉思型。

18、让吸烟上瘾的人扮演因吸烟患肺癌接受治疗,之后他戒了烟。其戒烟起作用因素是:

A、相似性B、可说服性C、卷入D、心境

答案:C

解析:吸烟上瘾的人扮演因吸烟患肺癌接受治疗而戒烟是因为卷入因素起了作用。亦可使用排除法得到相同的结果。

19、自我服务偏差的主要成因()

A、利用认知捷径 B、团体极化 C、维持和保护自尊 D、可得性启发

答案:C

解析:在对于成功和失败的归因中,个体倾向于把自己的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如能力或努力;而把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如运气。在对他人的成功和失败进行归因时,则正好相反,即倾向于把他人的成功归因于外部因素,如运气;而把他人的失败归因于内部因素,如能力或努力。这种现象被称为自我服务偏差。

20、下列不正确的是()

A、荣格最先开展对个体毕生发展研究;

B、霍尔将儿童心理学研究范围扩大到青春期;

C、普莱尔出版《儿童心理学》,创立科学的儿童心理学;

D、皮亚杰以活动特点标准将心理学发展划分四个阶段。

答案:D

解析:皮亚杰以儿童认知特点将儿童的发展划分四个阶段。即感知运算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21.下列设计中,既描述因变量的年龄差异,又描述年龄变化 对年龄群组测量时间效应进行分离()

A。横断设计 B。纵向设计 C。聚合交叉设计 D。双生子设计

答案:C

解析:聚合交叉设计将纵向设计与横向设计结合起来,克服了纵向设计的缺点,又保留了横向设计的长处。

22.将青少年从家庭独立的过程称为“心理性断乳”的学者是()

A。米德B。普莱尔C。霍尔D。何林渥斯

答案:D

解析:青年由于生理发育成熟,知识、经验和活动能力随之增长,在自我意识的发展上也发生了重要变化。他们开始以具有独立人格的成人的目光来认识自己,考察自己与家庭的关系;要求从父母的保护和对父母的依赖关系中摆脱出来,并在家庭中占有平等和独立自主的地位。如果这种要求得不到父母的理解和支持,就会在两代人之间产生隔阂。青年和父母之间在关系上的这种变化,何林渥斯把它称之为心理性断乳。

23.依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处于前运算阶段儿童的典型游戏类型()

A。象征性游戏 B。练习游戏 C。结构游戏 D。观察性游戏

答案:A

解析:前运算阶段是2-7岁,此阶段儿童游戏类型是象征性游戏。

24.下列关于婴儿动作发展排序正确的是()

A。翻身、坐、抬头、站、走

B。抬头、坐、翻身、站、走

C。翻身、抬头、坐、站、走

D。抬头、翻身、坐、站、走

答案:D

解析:婴儿动作发展符合头尾原则和近远原则。根据生态系统理论,下列选项中属于儿童成长外层系统的是:

A。父母工作单位 B。家长与学校关系 C。社会文化 D。家庭

答案:A

解析:外系统指儿童生活的社会环境,如邻里社区、儿童的医疗保险、父母的职业和工作单位、亲戚朋友等。

26.奥苏泊尔认为当学习者是高同化有逻辑一样的材料所必须的背景知识是,则该材料具备了()

A。心理意义 B。潜在意义 C。显示意义 D。参考意义

答案:B

解析:奥苏泊尔认为,如果学生认知结构中没有可以同新教材建立联系的有关观念,就会使教材失去潜在意义。

27.认知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共性是强调()

A。先前经验对新的学习的影响

B。事实情境对学习的价值

C。社会互动是学习的决定因素

D。师生关系对于学习的促进

答案:A

解析:认知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都强调先前经验对新的学习的影响。

28.教师向学生随机呈现一个词表,并要求记住表中的单词,学生学会了按蔬菜、肉类、水果等对单词归类组织,并运用该方法记忆其他单词,根据加涅的观点属于()

A。言语信息的学习B。智力技能的学习C。认知策略的学习D。语义信息的学习

答案:D

解析:认知策略的学习是学习者用以支配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和思维的有内在组织的技能的学习。这种能力使得学习过程的执行控制成为可能。

29.对于自发的,原本就有兴趣的学习任务,外部物质奖励往往会降低个体的内在学习动机,这一观点的动机理论是()

A。行为强化理论 B。需要层次理论 C。自我价值理论 D。自我决定理论

答案:D

解析:自我决定理论强调内部动机的东西,也关注外部动机的影响,认为外在动机使用不当会导致内在动机的抵消

30.根据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为了提高自我效能感,当个体取得学业成功是,应将其成功归因于()

A。努力 B。能力 C。运气 D。方法

答案:

解析:

31.强调师生关系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认为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都维系于课堂中的师生关系的形成和发展。明确提出这一主张的是()

A。布鲁纳 B。奥苏泊尔 C。马斯洛 D。罗杰斯

答案:D

解析:罗杰斯提出了“自由学习”和“学生中心”的学习与教学观。他认为教师的任务不是教学生学习知识,也不是教学生如何学习,而是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的资源,提供促进学习的气氛,让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

32.记忆表象有可操作性的经典实验是()

A。心理旋转实验 B。人工概念实验 C.stroop实验 D。点探测实验

答案:A

解析:这是历年的考点,我们都已经很熟悉了,库伯等人的心理旋转实验证明了表象有可操作性。

33.在反应实验中,常用的两个因变量是:

A。速度和准确性 B。速度和稳定性 C。稳定性和准确性 D。灵敏性和稳定性

答案:A

解析:常识性知识,反应时实验中的两个基本因变量是速度和准确性。

34.根据唐德思的ABC法辨别时间应是:

A。辨别反应时减去简单反应时

B。选择反应时减去简单反应时

C。辨别反应是减去选择反应时

D。选择反应时减去辨别反应时

答案:A

解析:有人会认为答案是B,但只要分清楚以下内容,即可清楚答案应该选什么:A反应,又称简单反应时,是反应的基线时间。B反应,又称选择反应时,它包括基线时间+刺激辨别时间+反应选择时间。C反应,又称辨别反应时,它包括基线时间+刺激辨别时间。

35.研究错误记忆的经典范式是()

A.GO-NOGO范式 B.PDP范式 C.IAT范式 D.DRM范式

答案:D

解析:集中联想范式(DRM范式)是错误记忆研究的经典范式(见郭秀艳。基础实验心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78)

36.相对于被试间实验设计,被试内实验设计的缺点是()

A。需要更多的被试 B。研究效率低

C。容易引起顺序效应 D。容易混淆被试差异与实验条件

答案:C

解析:被试内实验设计由于每个被试都参与所有的实验处理,所以节省了被试,并且不会受到来自不同被试个体差异的影响。但会受实验顺序的影响。(见郭秀艳。基础实验心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66)

37.考察7、8、9岁三个年龄但女生对4种不同材料学习效果,其实验处理有()

A.3种 B.4种 C.7种 D.12种

答案:D

解析:3(三个年龄)x 4(四种不同材料)

38.保持量=(认对刺激数目-认错刺激数目)/(新刺激数目+旧刺激数目)×100%,采用这个公式计算,记忆保持量的方法是()

A。再认法

B。自由回忆法

C。节省法

D。系列回忆法

答案:A

解析:(见朱滢.实验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359-360)

39.当实验出现了“霍桑效应”时,为了改进实验,后续研究应采取()

A。双盲法B。消除法C。平衡法D。对抗法

答案:A

解析:霍桑效应是指当被观察者知道自己成为被观察对象而改变行为倾向的反应。对此应排除实验者效应和要求特征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宜采用双盲法来加以排除。

40.霍尔瓦-多尔曼仪常用于测量()

A。深度知觉 B。时间知觉 C。活动知觉 D。似动知觉

答案:A

解析:对深度视锐的测定一般使用深度知觉仪,它由霍尔瓦-多尔曼设计,因此也称霍尔瓦-多尔曼知觉仪。

41、在一系列快速呈现的刺激中,如果第一个靶刺激出现之后的200-600ms内呈现第二个靶刺激,那么探测第第二个靶刺激的能力降低,这种现象称为()

A、注意瞬间B、注意分散C、返回抑制D、非注意盲视

答案:C

解析:注意实验考题,返回抑制(IOR)是指对原先注意过的物体或位置进行反应时所表现出的滞后现象

42、在双耳分听实验中,向被试的双耳同时随机呈现相同数量的靶子词,让被试同时注意双耳,当从左耳或右耳听到靶子词时,要分别做出反应,结果发现,两耳对靶子词的反应率超过50%,且差异不明显,这一实验结果支持的理论是()

A、衰减理论 B、晚选择理论C、资源有限理论D、早期选择理论

答案:B

解析:(见郭秀艳。基础实验心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51;或者见郭秀艳。实验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315-317)

43、补笔测验通常用来研究()

A、前瞻记忆 B、内隐记忆C、外显记忆D、元记忆

答案:B

解析:补笔是提供缺笔字,要求被试把他心中首先想到的单字填出来。通常用于内隐记忆的研究。

44、小明在一次由50人参加的英语测验中得了80分,排名第8,其百分等级为()

A、160 B、80 C、85 D、88

答案:C

解析:8/50=0.16, 1-0.16=0.84,说明有84%的同学比小明分数低,即小名的百分等级为85。

45、应用方差分析检验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有效性,其回归自由度和残差度分别为:

A、1和n-1 B、1,n-2 C、2,n-1 D、2,n-2

答案:A

解析:回归自由度为1, 残差自由度为N-2(张厚灿。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369页)

46、某研究将工人、农民、公务员、上任安生活满意度分为满意、不满意、介于两者之间,观察研究不同职业人员之间的生活满意度差异,分析该研究数据最恰当的统计方法是()

A、相关分析B、X2检验C、因素分析D、t检验

答案:

解析:

47、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样本,如果要使抽样标准误降低50%,则样本容量需扩大倍数为()

A、2 B、4 C、5 D、8

答案:

解析: 根据公式算的n将扩大4倍。

48、随机抽取一个样本容量为100的样本,其均值平均值=80,标准差S=10,所属总体均值u的95%的置信区间为()

A、[78.04,81.96] B、[60.40,99.60] C、[76.08,83.92] D、[79.80,80.20]

答案:A

解析:Z=1.96, SE=S/根号(100)=1.故95%的置信区间为[78.04,81.96]。

49、数据2、5、9、11、8、9、10、13、10、24中位数是()

A、8.0 B、8.5 C、9.0 D、9.5

答案:D

解析:排序后为2、5、8、9、9、10、10、11、13、24。n=10,平均数为(9+10)/2=9.5

50、一组数据的分布曲线呈双峰状态,据此可以推测该组数据中可能有两个()

A、中数 B、众数 C、平均数 D、几何平均数

答案:B

解析:两个峰对应两个众数。

54、在下列测验中,属于文字测验的是:

A、16PF B、TAT C、罗夏墨迹测验 D、瑞文推理测验

答案:A

解析:16PF为16种人格因素问卷是美国伊利诺州立大学人格及能力测验研究所卡特尔教授编制的用于人格检测的一种问卷,简称16PDF。是文字测验,其余都不是。

55、如果某测验的效度系数是0.70,则该测验无法做出解释的变异比例为()

A、30% B、49% C、51% D、70%

答案:C

解析:信度最高为效度系数的平方,求出信度系数为0.7x0.7=0.49。则1-0.49=0.51为测验无法做出解释的变异比例。

56、两列变量是等距或等比变量,且服从正态分布,计算相关系数最恰当的方法是()

A、积差相关B、等级相关 C、点二列相关 D、双列相关

答案:A

解析:上述命题满足积差相关的4个条件,两列、正态、连续、线性。故使用积差相关。

57、人格测验最常用的方法是()

A、行为观察法 B、他评量表 C、访谈法 D、自陈量表

答案:D

解析:基本知识点,无需解析。

58、信度系数不仅可以解释测验总变异中的随机测量误差,还可以解释()

A、样本标准差 B、组间误差 C、真分数变异 D、组内误差

答案:C

解析:信度乃是一个被测团体的真分数的变异数与实得分数的变异数之比。从这个定义中我们亦可看出信度是可以解释真分数变异的。

59、通过考察甲测验与测量同一特质的标准化乙测验之间的维度相似性,可以分析甲测验的效度类型是()

A、内容效度 B、区分效度 C、校标效度 D、构想效度

答案:D

解析:区分效度检验测验构想效度的方法之一。检验一个测验的构想效度,要检验两个假设:一是与测验相同特质的测验分数应该有较高的相关。二是测量不同特质的测验分数间应有较低的相关,如数学能力测验与语文能力测验应该相关较低。

6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MMPI效度量表是()

A、说谎量表 B、诈病量表 C、校正量表 D、疑病量表

答案:D

解析: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MMPI)由10个临床量表,4个效度量表组成,分别是:疑问量表、说谎量表、诈病量表、校正量表。而题干中的疑病量表是属于10个临床量表里的。

61.在概化理论中,公式(其中)为测量目标效应方差,为绝对误差方差)表示的是()

A.G系数 B.Φ系数 C.CV系数 D.W系数

答案:B

解析:用相对误差估计出来的信度系数是G系数,它是测量目标的有效变异占有效变异与相对误差变异之和的比值。用绝对误差估计出来的信度系数是Φ系数,它是测量目标自身的分数变异在全体分数变异中所占的比率。

62.在项目反应理论三参数logistic模型。数学表达式 中,表示项目区分度参数的符号是()

A.a B.b C.c D.d

答案:B

解析:在三参数模型中,参数a表示难度,参数b表示鉴别度,参数c表示猜测度。此题问区分度,应该是选择B。

根据材料答63-65题

已知X1、X2为两个相互独立的连续变量,两个总体均为正态分布。检验平均数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63.在进行假设检验之前,需要()

A。检验两个样本的联合方差是否齐性

B。检验两个样本的方差是否齐性

C。检验两个总体的方差是否齐性

D。用样本方差估计总体方差

答案:C

解析:当总体正态分布、总体方差未知时,要用t检验来检验差异。这里由于两个总体方差未知,都需要用样本方差来估计,因而这时进行£检验需要考虑的条件更多,不但应该区分独立样本与相关样本,还需要考虑两个未知的总体方差是否相等,以及两个样本容量是否相同等一些条件。

64.对这两个变量的均值进行差异检验,最恰当的方法是()

A.t检验 B.z检验 C.q检验 D.χ2检验

答案: A

解析:当总体正态分布、总体方差未知时,要用t检验来检验差异。

65.差异检验的自由度为()

A.9 B.10 C.19 D.20

答案:C

解析:df=n1+n2-2=19。

二、多项选择题:66~75 小题,每小题3 分,共3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66.视网膜上的椎体细胞与杆体细胞的区别有()

A。数量不同 B。形状不同 C。功能不同 D。分布位置不同

答案:ABCD

解析:

1.数量不同,人的网膜上有1.2亿个棒体细胞和600万个锥体胞细胞。

2.形状不同,棒体细胞细长,呈棒状,长度为0.04mm~0.06mm,直径为0.002mm。锥体细胞短粗,呈锥形,长度为0.028mm~0,058mm,直径为0.002 5mm~0.007 5mm。

3.分布位置不同,在网膜中央窝,只有锥体,没有棒体。

4.功能不同,棒体细胞是夜视器官,它们在昏暗的照明条件下起作用,主要感受物体的明、暗;锥体细胞是昼视器官,在中等和强的照明条件下起作用,主要感受物体的细节和颜色。

67.在斯腾伯格的爱情理论中,其基本要素包括()

A。信任 B。亲密 C。激情 D。承诺

答案:BCD

解析:斯腾伯格在爱情三元论中指出,爱情的三个要素是激情(陶醉感和性兴奋),亲密感(感到被爱的人理解和亲近)和承诺(长期的忠诚),三个要素的不同组合,形成不同类型的爱情。

68.表情主要包括()

A。面部表情 B。躯体表情 C。手势表情 D。言语表情

答案:ABD

解析:人的表情主要有三种方式:面部表情、语言声调表情和身体姿态表情。

69.根据成就目标理论,评价“成功”的标准有()

A。任务标准 B。价值标准 C。自我标准 D。他人标准

答案:ACD

解析:德韦克成就目标定向理论认为,人们对能力有两种不同的内隐观念,即能力增长观和能力实体观。持能力增长观自的个体认为,能力是可变的,随着学习的进行是可以提高的;持能力实体观的个体认为,能力是固定的,是不会随随学;学习而改变的。两种人的成就目标存在差异。持能力增长观的个体倾向于确立掌握目标,他们希望通过学习来提高自的能力;而持能力实体观的个体倾向于确立表现目标,他们希望在学习过程中证明或表现自己的能力。研究表明,虽然这两类成就目标都可以促进个体主动而有效地从事挑战性任务,但它们在很多方面都是不同的,比如在任务选择方面、在评价标准方面、在情感反应方面、在对学习的归因方面、在学习策略的使用方面等。

70.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习俗水平的发展阶段包括()

A。好孩子定向 B。处罚与服从定向

C。社会契约定向 D。维持社会秩序定向

答案:AD

解析:习俗水平(9~15岁),包含两个阶段:好孩子定向水平和社会制度、道德法律和秩序定向水平。

71.下列学习与教学方式中,社会建构主义倡导的有()

A。支架式教学 B。认知学徒制 C。同伴辅导 D。合作学习

答案:ABD

解析:社会建构主义提倡使用的方法有:

教学方法:认知学徒制、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

学习方法:分布式学习、合作学习。

支架式教学是以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为依据的。维果茨基认为,在测定儿童智力发展时,应至少确定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一种是潜在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区域称为“最近发展区”。教学应从儿童潜在的发展水平开始,不断创造新的“最近发展区”。支架教学中的“支架”应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来建立,通过支架作用不停地将学生的智力从一个水平引导到另一个更高的水平。

认知学徒制是指一位具有实际经验的专家,引领新手进行学习,经由这位专家的示范和讲解以及新手的观察与主要学习,在一个真实的社会情境脉络下,透过彼此的社会互动,让新手主动坚守知识的学习过程。

72.内隐学习的研究范式主要有()

A。双任务范式 B。序列学习范式 C。人工语法范式 D。信号检测范式

答案:ABCD

解析:双任务范式、序列学习范式、人工语法范式、信号检测范式等皆可以用于内隐学习的研究。

73.所罗门四组设计的特点有()

A。可检验前测验处理的效应

B。将“有无前测程序”这一变量引入实验设计中

C。可采用被试内设计的方差分析检验所有主效应

D。可检验“前—后测效应”与“实验处理”之间是否有交互作用

答案:AD

解析:所罗门四组实验设计也叫“重叠实验设计”,是把后测设计和前测后测设计结合起来的一种实验设计,分别有两个实验组和两个控制组。所罗门四组实验设计除了具有单因素完全随机后测设计、单因素完全随机前测后测设计的优点外,对实验处理的效果进行了两次检验,既可以确认实验处理的效果,还可以检验测验与实验处理的交互作用。

74.效标是衡量心理测验有效性的外在标准,下列选项中,通常被研究者选为效标的有()

A。工作绩效

B。临床诊断

C。学业成就

D。心理特征的描述性评价

答案:ABC

解析:在心理与教育测量工作中,常用的效标主要有学业成就、等级评定、临床诊断、专门的训练成绩、实际的工作表现、对团体的区分能力以及其他现成的有效测验。

75.下列关于χ2分布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有()

A.χ2取值均为正值

B.χ2分布是正偏态分布

C.χ2分布为非连续性分布

D.χ2分布的标准差与自由度相同

答案:AB

解析:卡方分布的特点:

χ2值是正值

χ2分布呈正偏态,随着参数 n 的增大,χ2分布趋近于正态分布。

df>2时有uχ2=df,而是不是标准差。

χ2分布具有可加性,χ2分布的和也是χ2分布

χ2分布是连续分布,但有些离散分布也服从χ2分布,尤其在次数统计上非常广泛。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5题)

76、简述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及对梦的解释。

⑴无意识是弗洛伊德学说的一个基本概念。人的心理包含三部分:即意识、前意识与无意识。意识处于表层,是指一个人所直接感知到的内容,是人有目的的自觉心理活动,可以通过语言表达并受到社会道德的约束;前意识处于中层,是指那些此刻并不在一个人的意识之中,但可以通过集中注意力或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回忆起来的过去经验,在意识与无意识之间从事警戒作用,组织无意识本能欲望进入意识之中;无意识处于大脑底层,是一种本能,主要是性本能冲动,毫无理性,个人无法意识到却影响人的行为。

⑵冰山理论:弗洛伊德将人的大脑比作海上冰山,意识部分只是露出海面的一小部分,前意识相当于处于海平面的那一部分随海水波动时而露出海面时而没入海下,无意识则像没入海水中的硕大无比的主体部分。

⑶意识与无意识:意识与无意识是相互对立的,意识压抑无意识本能冲动,使之只能得到伪装的象征的满足,而无意识则是心理活动的基本动力,暗中支配意识。意识是清醒理性的却又是无力的,无意识是混乱盲目的却又是有力而起决定作用的,是决定人的行为和愿望的内在动力。因此,无意识是占据主导地位、起支配作用的。

(4)梦的解释:精神分析认为,梦是潜意识过程的显现,是通向潜意识的最可靠的途径。或者说,梦是被压抑的潜意识冲动或愿望以改变的形式出现在意识中,这些冲动和愿望主要是人的性本能和攻击本能的反映。在清醒状态下,由于这些冲动和愿望不被社会伦理道德所接受,因而受到压抑和控制,无法出现在意识中。而在睡眠时,意识的警惕性有所放松,这些冲动和愿望就会在梦中以改头换面的形式表达出来。

在弗洛伊德看来,通过分析精神病人的梦,可以得到一些重要的线索,以帮助发现病人的问题。这种看法颇有吸引力,但缺乏可靠的科学依据。

77、什么是短时记忆?影响短时记忆的因素有哪些?

短时记忆对信息的保持时间大约为一分钟左右,短时记忆是信息从感觉记忆到长时记忆之间的一个过渡阶段。

短时记忆编码的效果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以下几个因素。

1.觉醒状态

觉醒状态即大脑皮层的兴奋水平。它直接影响到记忆编码的效果。

2.组块

短时记忆的突出特点是其容量的有限性。短时记忆的容量为7±2。利用组块可以提高记忆的容量和效率。

3.加工深度

认知加工深度也是影响短时记忆编码的因素。语义的加工效果要好。

78、简述学习迁移的形式训练说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1)形式训练说

形式训练说主张迁移要经过一个“形式训练”的过程才能产生。这种理论是以官能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的。官能就是注意、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形式训练说认为,迁移是无条件的、自动发生白的,对官能的训练就如同司对肌肉的训练一样。

(2)对教育的影响

从形式训练的角度看,心理是由各种成分组成的整体,一种成分的改进会加强其他的各种官能,迁移就是心理官能得到训练而发展的结果。形式训练说认为,官能训练重点不在于训练的内容,而在于训练的形式。也就是,学校教材的选择不必重视其使用价值,只应重视它们对心理官能训练所具备的形式。

形式训练说缺乏足够的实验依据和现实依据,其对迁移的解释是从唯心主义的观点出发的。

79、根据方差分析表回答问题

SS df MS F A因素 6 2 3 B因素 12 1 12 A x B 26

残差 192 66 2.91 总和 236 71

(1)计算A x B 的自由度、均方

A x B的自由度为71-26-1-2=2, 均方值为 26/2=13

(2)检验B以及A x B的显著性。

求出B以及AxB的F值、自由度,FB(1,66)=12/2.91= 4.12 F AxB(2, 66)= 13/2.91= 4.47

查表可以得出结论。

80、解释受测者的心理测验分数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要点:测验分数的解释涉及两个问题:第一,如何看待测验分数的意义;第二,如何将测验分数的意义告知给受测试者。

在解释测验分数的意义时,应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主试应充分了解测验的性质和功能。

(2)对导致测验结果原因的解释应慎重,谨防片面极端。

(3)必须充分估计测验的常模和效度的局限性,一定要依据从最相近的团体、最相匹配的情境中获得资料。

(4)解释分数应参考其他有关资料。

(5)对测验分数的解释应以“一段分数”来解释,而不应以“特定的数值”来解释。

(6)对来自不同测验的分数不能直接加以比较。如需加以比较,必须将二者放在统一的尺度上。

四、综合题(每题30分,共3题)

81、用认知心理学的观点阐述什么是问题解决?并举例说明影响问题解决策略的因素。

(1)问题解决

问题解决是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它是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

(2)影响因素(举例略)

问题解决受策略的影响。

算法,算法策略就是在问题空间中搜索所有可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直至选择一种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

启发法,启发法是人根据一定的经验,在问题空间内进行较少的搜索,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启发法不能保证问题一定得到解决,但常常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常用的启发法有:

手段—目的分析、逆向搜索、爬山法。

问题解决除受策略、知识等因素影响外,还受其他心理因素的影响。

知识表征的方式、定势、功能固着、动机、情绪、人际关系

82、在一项心理学实验中,将婴儿和母亲带到一个实验室中观察婴儿在游戏时与母亲的互动情况,下面是两岁的平平和乐乐在实验中的表现。

平平:在与母亲独自相处时积极的探索环境,在与母亲分离后明显的感觉不安,当母亲回来时就找母亲,很快的与母亲接触,很容易高兴起来。

乐乐:在与母亲独处的过程中相当焦虑,不愿意进行探索活动,与母亲分离后表现的非常不安,母亲返回来时对母亲表现出强烈的不满,试图留在母亲的身边,但对母亲的接触又表示反对。

(1)该实验程序是什么?

陌生情景法

(2)什么是依恋?平平和乐乐属于什么类型?

依恋是指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间的最初的社会性的联结,也是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

平平是安全依恋型

乐乐是反抗型依恋

(3)影响依恋质量的因素有哪些?两位母亲在养教方式上各有什么特点?

影响依恋质量的因素有依恋的机会、抚育的质量、婴儿的心理特点以及家庭环境和文化因素。

(4)依恋安全性对儿童心理发展有什么影响?

婴儿是否同母亲形成依恋及其依恋性质如何,直接影响着婴儿情绪情感、社会性行为、人格特征及对人交往的基本态度的形成。

83、实验设计分析题(材料略)

勤思解析:此类题目给出材料,让我们指出其中的不足以及如何改进实验,这是考察大家实验设计的能力。再次提醒考生要注重实验心理学中实验设计的复习。

第五篇:2010山东教师资格考试真题免费下载【中学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含答案】

2010年山东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真题试题及答案

不定项选择题(每题l分,共30题,每题有一个或多个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将《四书》和《五经》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的是哪个朝代?(B)A.明代 B.宋代 C.汉代 D.清代 E.元代

2.西欧中世纪的主要学校类型是教会学校,分为(ACE)三个层次。A.僧院学校 B.宫廷学校 C.大主教学校 D.职官学校 E.教区学校 3.学校文化由(ABE)构成。

A.观念文化 B.物质文化 C.设施文化 D.环境文化 E.规范文化

4.20世纪20年代,柏克赫斯特在马萨诸塞州创建的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是(C)。A.个别教学制 B.分组教学制 C.道尔顿制 D.班级授课制 E.特朗普制 5.根据评价所运用的方法和标准,教学评价可分为()AD。

A.相对性评价 B.诊断性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绝对性评价 E.总结性评价 6.课程评价应有哪些功能?(ABCDE)A.导向功能 B.甄别功能 C.诊断功能 D.调节功能 E.促进功能 7.一个好的班集体具有哪些特征?(ABCDE)A.政治方向坚定正确 B.奋斗目标明确 C.规章制度严格 D.组织纪律严明 E.集体舆论正确

8.读书指导法的要求是(ABDE)。

A.提出明确的目的、要求和思考题 B.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 C.为学生指定书目 D.加强评价和辅导 E.适当组织学生交流读书心得 9.常规训练包括(ABCD)。

A.礼貌常规训练 B.学生守则训练 C.课堂常规训练 D.卫生常规训练E.实践能力训练

10.CIPP评价模式包括(ABCE)。

A.背景评价 B.输入评价 C.过程评价 D.效果评价 E.成果评价 11.课程评价的内涵是(ABCE)。

A.课程评价对象是多元的 B.课程评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C.课程评价必须对实现教育目的作出贡献 D.课程评价是当前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核心 E.课程评价的直接意义是对被评价的课程提出质疑并为改进课程指明方向 12.在我国高中课程结构中,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占(D)学分。A.6 B.7 C.5 D.8 E.10 13.学习化社会中终身教育的特征包括(AC)。A.社会能够为每位社会成员提供适当的教育 B.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不再起主导作用 C.全体社会成员的一生都处在不断的学习当中

D.现代科技进步使每个人都处于信息剧增的实惠和威胁之中 E.终身教育促进了教育社会化和学习型社会的建立 14.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提出的教学原则有(ABCDE)。

A.高难度教学 B.高速度教学 C.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 D.理解学习过程 E.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 15.上好一堂课的基本要求有(ABCDE)。

A.目标明确 B.内容准确C.方法得当D.组织有效E.体验积极 16.高中课程设置应该遵循的原则是(BCD)。A.发展性B.时代性C.基础性D.选择性E.自主性 17.近年来新兴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主要有(ACE)。

A.教育行动研究B.教育典型研究C.教育质性研究D.教育对象研究E.教育叙事研究

18.根据研究的功能,可将教育科学研究分为(ABD)。

A.发展性研究B.评价性研究C.基础性研究D.预测性研究E.应用性研究 19.夸美纽斯曾说过,教师的职责是用自己的榜样去教育学生。在言谈举止、为人之道等方面,教师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指的是教师的(C)角色。

A.传道者B.朋友C.榜样D.管理者E.授业、解惑者

20.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ABCDE)的活动。

A.发展智力B.发展体力C.陶冶品德D.陶冶美感E.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 21.在当代,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原因是(C)。A.基础知识的教学是教育的主要目的

B.中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只能给他们传授基础知识 C.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D.基础知识的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 E.掌握基础知识是发展的前提 22.杜威“教育即生活”的观点,体现在德育中与(D)的精神相一致。A.说服教育法B.事实说服法C.情感陶冶法D.实际锻炼法E.榜样示范法 23.英国学校德育学家麦克费尔提出的德育模式是(C)。

A.目的游离模式B.认知模式C.体谅模式D.社会模仿模式E.目标模式 24.下列不属于我国中学的德育原则的是(ABCDE)。

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E.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25.19世纪初(D)学校出现了“导生制”,对班级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A.美国B.法国C.捷克D.英国E.德国 26.健全班级规章制度的基本要求是(ABCD)。

A.认真讨论,科学合理 B.严肃慎重,相对稳定 C.反复学习,坚决执行 D.教育为主,不断完善 E.提高学习效率,实现教学目标 27.分支制学制是(A)建立的一种学制。A.苏联B.美国C.印度D.欧洲E.中国

28.最早提出“学校文化”概念的是(E)。A.赫尔巴特B.杜威C.舒尔茨D.特朗普E.华勒

29.“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论出自于(D)。A.《孟子·尽心上》B.《论语·学而》C.《庄子·应帝王》 D.《礼记·中庸》E.《诗经·国风》 30.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是(BCDE)。A.发展性原则 B.客观性原则 C.系统性原则 D.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E.教育性原则 1.布鲁纳的代表作品是___《教育过程》_______。

2.西周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并有了“国学”与“乡学”之分,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的文武兼备的____六艺教育______。

3.古代埃及设置最多的学校是_文士学校_________。

4.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尼德兰的_伊拉斯谟_________。5.___信度_______是指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以及一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准确性程度。

6.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高中课程的八大领域之一,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三方面内容,共___23 _______个学分。

7.提出“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的教育家是___朱熹_______。

8.按一定标准,以等级和评语等形式,定期对学生各方面表现作出的评价是_操行评定_________。

9.目的游离评价模式是由美国学者斯克里文__________提出来的。10.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__上课________。

11.形式教育论的代表人物有英国的洛克和瑞士的_裴斯泰洛齐_________。12.新课程理论影响比较大的有建构学习理论和_多元智能理论

_________。

13.中国采用班级组织形式,最早的雏形始于1862年清政府开办的__京师同文馆________。

14.我国教育要培养的人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这点指明了我国教育的_社会主义_________方向性。

15.教育科学研究文献收集的方法有_检索工具_________查找法、参考文献查找法。

三、判断说明题(先判断正误,再改错;判断错误不得分;每题5分,共25分)1.信息技术没有改变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2.教育本身不是一种文化现象。

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只具有即时价值而没有延时价值。4.课程资源的建设和开发是国家的事情,和教师无关。5.教育行动研究是以教师的教育实践为主要导向的。

2010年山东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真题及答案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题,每题有一个或多个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任何教学手段必须通过学生起作用。下面所列能够影响学与教的过程的学生要素有()。A.年龄差异

B.性别差异

C.社会文化差异

D.已有认知结构差异

E.学习方式差异 1.ABCDE、2.ACD、3.ABCE、4.CDE、5.BDE、6.B、7.ABCDE、8.D、9.ABC、10.A、11.C、12.ABCD、13.ABCD、14.ACD、15.E、16.AB、17.B、18.A、19 C、20.ABCE、21.AC、22.ABC、23.ABD、24.ABCDE、25.ABCD、26.ABD 27.ABC、28.ABCDE、29.ABCE、30.CDE

2.桑代克通过研究发现,动物的学习遵循一定的规律,这些规律主要有()。A.准备律B.反馈律C.练习律D.效果律E.惩罚律 3.以下属于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成分的是()。

A.自省智力B.空间智力c.社交智力D.情绪智力E.体能智力 4.一般来说,元认知策略可分为()。

A.复述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计划策略D.监视策略E.调节策略

5.根据动作对环境的依赖程度的不同可以将技能分为闭合性操作技能与开放性操作技能。闭合型操作技能对外界的帮助依赖程度较低,在大多数情况下靠内部反馈信息控制。以下属于闭合型操作技能的有()。

A.打排球B.自由体操C.汽车驾驶D.游泳E.跳水

6.班里上自习课,老师不在教室,很多学生都在“乱吵乱闹”,就连平时比较遵守纪律的好学生也不例外。这种行为在心理学上解释为()。A.模仿B.服从C.去个性化D.从众E.认同

依据加涅的学习分类,学习主要是为了获得()。A.言语信息B.智慧技能C.认知策略D.态度E.运动技能

8.小明期中考试不理想,父母答应如果期末考试能考好,就给他买电脑,于是小明刻苦地学习,期末考试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从学习动机理论来看,这属于()。

A.直接近景性动机B.直接远景性动机C.直接近期性动机D.间接近景性动机E.间接远景性动机

9.与心智技能相比,操作技能的特点为()。

A.对象具有客观性B.执行具有外显性C.结构具有展开性D.对象具有观念性E.执行具有内潜性

10.《红楼梦》一书,人物众多,关系复杂,散见于各章,鲁迅先生综合各章信息后,制作了一张主要人物关系表,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A.组织策略中的利用表格B.复述策略中的表格化C.精细加工策略中的利用表格 D.组织策略中的利用网络关系E.精细加工策略中的缩简

11.如果一名5岁儿童,在用《斯坦福--1:L纳量表》进行智力测验时,不仅通过了5岁组的所有题目,而且通过了6岁组的题目,那么他的智商是()。A.83 B.110 C.120 D.183 E.100 12.根据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影响个体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有()。A.自身成败经验B.替代经验C.情绪唤醒D.言语暗示E.个体的品德 13.根据巴甫洛夫的研究,条件反射中涉及的基本事项有()。A.无条件刺激B.条件刺激C.无条件反应D.条件反应E.强化

14.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人的行为动机都是在需要发生的基础上被激发起来的,而人 具有七种基本需要,这些需要又分为生长需要和缺失需要两大类,下列属于生长需要的是()。

A.自我实现需要B.安全需要C.审美需要D.认识和理解需要E.尊重需要 15.心智技能形成过程中各阶段的顺序是()。

A.原型操作、原型定向、原型内化B.原型操作、原型内化、原型定向 C.原型内化、原型定向、原型操作D.原型内化、原型操作、原型定向 E.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

16.奥苏贝尔认为,先行组织者可分为()。

A.陈述性组织者B.比较性组织者C.直观性组织者D.概括性组织者E.抽象性组织者 17.美国心理学家韦纳提出的动机理论为()。

A.强化说B.动机归因理论C.自我效能感理论D.成就动机理论E.概括说

18.一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心所欲,触类旁通,表明其思维有()。

A.灵活性B.创新性C.流畅性D.目的性E.开放性 19.根据适当过度学习原则,如果一个学生学10次刚好记住一个英语单词,那么他的实际学习次数应该是()。A.10次B.11次C.15次D.8次E.20次

20.头脑风暴训练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A.畅所欲言B.鼓励创新C.多多益善D.注重质量E.改进补充

21.我国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学生的学习分为()。

A.归属学习B.符号学习C.并列结合学习D.概念学习E.命题学习

22.问题解决的基本特点是()。A.目的性B.认知性C.序列性D.明确性E.开放性 23.奥苏贝尔认为组织学习的基本原则和策略包括()。

A.逐渐分化原则B.整合协调原则C.概括性原则D.先行组织者策略E.并列结合学习策略

一般说来,高创造性者的人格特征有()。

A.喜欢幻想B.具有独立性C.有强烈的好奇心D.有幽默感E.有抱负 25.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阶段包括()。

A.前道德阶段B.他律道德阶段C.合作道德阶段D.公正道德阶段E.后道德阶段 26.依据福勒和布朗的研究,教师的成长可分为()。

A.关注生存阶段B.关注情境阶段C.关注教学环境阶段D.关注学生阶段E.关注职业压力阶段 27.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有()。A.肯定性训练B.系统脱敏法C.全身松弛训练D.自我控制法E.强化法

28.抑郁症主要表现为()。A.情绪消极B.食欲不振C.失眠D.失去满足感E.疲劳 29.品德和道德的联系表现在()。

A.个体品德的内容来源于社会道德B.个体品德的形成依赖于社会道德

C.品德和道德的最终根源相同D.道德与品德的直接根源相同E.品德和道德都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

30.根据头脑内知识的不同形式或学习任务的复杂程度,可以将知识学习分为()。A.归属学习B.并列结合学习C.符号学习D.概念学习E.命题学习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5分)

1.奥苏贝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至少应包括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__________及附属内驱力。

2.在维果斯基看来,儿童的现有水平与经过他人帮助可达到的较高水平之间的差距。叫_最近发展区_________。

3.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学习需要和__诱因________。

4.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推测和判断称为_自我效能感_________。

5.为了提高知识理解水平,常用的直观形式有实物直观、.模象直观__________、言语直观。6.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称之为_.态度_。7.对心智技能最早进行系统研究的是苏联心理学家_加里培林_________。

8.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原有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的过程,称为_内化_________。

9.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称为问题解决__________。

10.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经形成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的状态变为活动状态,使它们成为推动学习的内部动因,形成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已经形成的学习需要不断地得到巩固、加深和提高,这在心理学上称之为学习动机的激发__________。11.态度的核心成分是_情感成分_________。

12.为使学生掌握“果实”的概念,在向学生提供各种实物或例子时,除具有可做种子这一本 质特征外,其他非本质特征,如可食或不可食及形、色、味都不断变换,从而使学生形成关于果实的正确概念,这种做法在心理学上称之为_变式_________。13.布鲁纳认为,学习包括知识的获得、转化和_评价_________三个过程。

14.假如问题的结构不明确,其解法规则和答案具有模糊性和开放性,则该问题在心理学上被称之为_无结构的问题_________。15.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在心理学上称之为__学习策略________。

三、判断说明题(先判断,再改错;判断错误不得分;每题5分,共25分)1.负强化是运用惩罚排除不良行为的过程。误

将本身没有逻辑意义的材料人为地赋予某些意义,以便于记忆,也是一种形式的有意义学习。正

3.不能加快的内容仍可以再认,说明再认所要求的可利用性阈限水平较低。正 4.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从低到高分为7个层级,只有低级需要完全得到满足后,才能产生更高级的需要。误

5.具有不同认知方式的学生,可以获得相同的认知质量。误

四、简答题(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1.布鲁纳为什么特别强调学科基本结构的学习?

一、不定项选择题

下载2008-2010年湖南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学(中学)真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08-2010年湖南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学(中学)真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4年中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真题及答案(推荐阅读)

    2014年中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真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中学)一、选择题: 1.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 A.教学过程 B.学习过程 C.评价过程 D.反思过程 2.桑代克认为,学习就是形成刺激......

    2011年教育硕士真题 心理学和教育学 部分(范文大全)

    . 2011年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教育硕士教育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反映孔子教育思想的历史文献是 。 A.《论语》 B.《孟子》 C.《大学》 D.《中庸》 2.系......

    免积分 湖南教师资格证2007-2010年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真题

    湖南省2010年非师范教育类 高中(中专)及以下教师资格考试试卷 教育心理学(中学)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湖南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与教育心理学真题(优秀范文5篇)

    湖南省2010年非师范教育类毕业申请认定 高中(中专)及以下教师资格考试试卷 教育心理学(中学)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

    高等教育学心理学13真题

    13年高等教育心理学真题 三、简答题 1、简述自我效能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要功能 答: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自我效能感在学习活动......

    中学教育学真题三套

    江西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机考真题 [中学教育学(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条体现了教师的( )素......

    2014湖南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共5篇)

    2014湖南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的字母填......

    (2001-2011)在职教育硕士教育学心理学真题及答案

    2001年在职攻读教育硕士学位全国联考教育学考试真题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 1.“教育即生活”的命题是由提出的。 A凯洛夫 B杜威 C赫尔巴特 D-裴斯泰洛齐 2.学生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