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湖南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真题试题及答案

时间:2019-05-14 12:01: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09年湖南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真题试题及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09年湖南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真题试题及答案》。

第一篇:2009年湖南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真题试题及答案

2009年湖南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真题试题及答案

来源:考试大 【考试大,有你,也有我!】 2011年3月4日

2009年湖南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中学教育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所把选项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卷的选择题栏内)。

1.1972年,埃德加•富尔在()一书中确定了“终身教育”思想,并提出未来社会是“学习化社会”。

A.《学会关心》 B.《学会做事》 C.《学会生存》

D.《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2.我国最早的专科学校可以追溯到东汉末年的()A.弦琴学校 B.鸿都门学 C.国子监 D.航海学校

3.在教育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教育具有服务于社会与服务于个人闲暇生活的思想家是()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苏格拉底 D.昆体良

4.我国乃至人类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A.《学记》 B.《礼记》 C.《史记》 D.《左传》

5.一个国家的教育制度是这个国家政治制度的具体体现。以下实行中央与地方合作教育制度的国家是()A.加拿大 B.美国 C.法国 D.英国

6.校园文化的核心是()A.学校的物质文化 B.学校的组织和制度文化 C.学校的精神和观念文化 D.学生亚文化 7.小学阶段的教学多运用直观形象方式,中学以后可增加抽象讲解,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具有()特点。A.主体性 B.个别差异性 C.阶段性 D.不平衡性

8.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A.方向性 B.可能性 C.现实性 D.必然性

9.马克思主义认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是()A.理论联系实际 B.因材施教

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实现教育机会均等

10.教师不得有谩骂、体罚、变相体罚或其他侮辱学生的行为,因为学生享有()A.身心健康权 B.人身自由权 C.人格尊严权 D.隐私权

11.注意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的课程是()A.基础型课程 B.研究型课程 C.拓展型课程 D.发展型课程

12.教学的首要任务是()A.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B.发展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C.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D.培养品德和审美情操

13.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称为测验的()A.信度 B.效度 C.区分度 D.难度

14.有关人生观、世界观方面的教育属于德育内容中的()A.思想教育 B.政治教育 C.道德教育 D.心理健康教育

15.在教学方法改革过程中,布鲁纳提出了()A.发现学习教学法 B.探究——研讨法 C.纲要信号图教学法 D.暗示教学法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卷的增容题栏内)。16.正规教育又称制度化教育,是近代以______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

17.教育是人类通过有意识地影响人的_______从而影响人类自身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18.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教育形式柑比,学校教育具有可控制性、相对稳定性和性等特点。

19.普通教育学有两大基本任务。分别是教育学的理论建设和教育学的______。20.1657年发表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专著《大教学论》的学者是______。

21.20世纪上半叶,对世界各国教育理论和实践影响最大,与赫尔巴教育学形成对峙的教育理论,首推美国教育家杜威的______教育理论。

22.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作用是有限度的,另一方面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作用具有______性。

23.教育教学中“一刀切”,“一锅煮”的方式,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______规律。24.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思想。在选择与确立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最基本的教育价值取向是社会本位论和______本位论。

25.从层次来看,教育目的分为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师的______。26.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包括:具有先进的教育理论,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和具有一定的______能力。

27.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______关系。28.制约课程的关键因素包括社会、儿童和______。

29.常用的课程评价模式有目标评价模式,背景、输入、过程、成果评价模式和______评价模式。

30.教学过程一般可分为5个阶段,包括:______、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和检查知识。

31.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______。

32.教学策略可分为内容型、形式型、综合型和______型四种主要类型。33.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是______、情、意、行。

34.教师就某一思想道德问题与学生进行交流,以便学生明白事理的方法叫______。35.班主任的领导风格一般可分为权威型、民主型和______型

2009年湖南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真题试题及答案

来源:考试大 【考试大,有你,也有我!】 2011年3月4日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的简答题栏内)。36.与原始社会教育和古代学校教育相比,现代教育呈现哪些特点? 37.简述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38.教科书编写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39.简述中学教学方法的主要特点。40.简述世界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41.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主要优点。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的论述题栏内)。42.在某中学的一个学生宿舍中,照明灯突然熄了,同学们束手无策,叫来电工师傅,一看灯泡坏了,换了一个灯泡就好了,同学们说,这么简单,我们自己也会换的。过几天,灯又不亮了,同学们一检查灯泡,灯泡是好的,又没办法了,叫来电工,一检查,是保险丝烧坏了,换了一个保险丝,灯又亮了,同学们说,关于保险丝.我们在物理课上也学过,怎么遇到问题就用不上呢? 请你运用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理论,分析这个案例。

43.一位中学教师在谈教育体会时说,现在的中学生太不懂事了,有时甚至不打他,他就不听话。但这位老师的学生却说,我们也知道老师是对我们好才严格要求我们。不过他总是把我们当犯人看待,从来不相信我们,弄得我们平时只好躲着他,其实有些要求一躲就躲过了,有时明知他是对的,也故意与他作对。

请运用德育的原则,谈谈这个教师怎样才能处理好这个问题。

2009年湖南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真题试题及答案

来源:考试大 【考试大,有你,也有我!】 2011年3月4日

2009年湖南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中学教育学试题名家精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精析】C 1965年,法国教育学家保罗•朗格朗在《终身教育引论》中指出,教科文组织应赞同“终身教育”的原则。1972年.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中对“终身教育”加以确定,并提出未来社会是“学习化社会”。

2.【精析】B我国最早的专科学校要追溯到东汉末年的“鸿都门学”,一所文艺专科学校,而西欧最早的则要算雅典时的弦琴学校。

3.【精析】B亚里士多德在教育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教育具有两种不同性质的功能,即服务于社会与服务于个人闲暇生活。

4.【精析】A《礼记》中的《学记》是我国古代教育经验和儒家教育思想的高度概括,全书系统地阐发了教育的作用和任务,教育、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等,有相当丰富的教育思想。可算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5.【精析】D法国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是中央集权制的典型,美国和联邦德国都是实行教育分权管理的国家,英国和日本就是中央与地方共同合作制。

6.【精析】C学校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深层结构,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往往从根本上反映了一所学校的文化心.理特点,对学校成员的思想、彳亍_为产生强大的控制作用和影响力。7.【精析】C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决定了教育必须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受教育者采取不同的内容和方法。

8.【精析】B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9.【精析】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

10.【精析】C人格尊严权,指学生享有受他人尊重,保持良好形象及尊严的权利。《未成年保护法》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11.【精析】B研究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

12.【精析】A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13.【精析】B效度指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

14.【精析】A思想教育主要是指关于人生观、世界观以及相应思想观念方面的教育。15.【精析】A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了以发展探究性思维为目标,以学科的基本结构为内容,以再发现为学习步骤的教学方法综合方式,这种教学方法被称为“问题——发现教学法”。

二、填空题 16.学校教育 17.身心发展 18.专门 19.实践应用 20.夸美纽斯 21.实用主义 22.双重 23.个别差异性 24.个人 25.教学目标 26.研究 27.相互促进 28.知识 29.目的游离 30.激发学习动机 31.上课 32.方法 33.知 34.说服法 35.放任

三、简答题

36.与原始社会教育和古代学校教育相比,现代教育呈现哪些特点? 36.答:(1)现代教育具有鲜明的生产性;(2)现代教育逐步走上了大众化道路;(3)现代教育内容日益科学化;(4)班级授课制成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5)现代教育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教育系统。

37.简述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37.答:(1)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基础条件;生产力发展为教育发展提供人力与时间,生产力发展为教育发展提供财力与物力;(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3)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有制约作用;(4)生产力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内容、手段和组织形式的改革有决定作用。38.教科书编写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38.答:(1)按照不同学科的特点,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2)强调内容的基础性,在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注意贴近社会生活,并适当渗透一些先进的科学思想,为学生今后学习新知识奠定基础;(3)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教材还要考虑到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水平和教育现状,必须注意到基本教材对大多数学生和大多数学校的适用性;(4)合理体现各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受教育者学习的心理顺序;(5)兼顾同一年级各门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和同一学科各年级教材之间的衔接。39.简述中学教学方法的主要特点。39.答:中学教学方法的特点有:

(1)师生之间在运用教学方法时的互动和联系加强;(2)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法逐步增加;(3)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和相互配合。40.简述世界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

40.答:(1)课程结构日趋合理化;(2)课程内容日趋综合化;(3)课程形式日趋多样化。41.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主要优点。

41.答:(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3)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四、论述题

42.答:(1)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2)能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3)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

学生掌握了关于电路的物理知识,并不代表他具备了维修电路的能力,因此在启发学生掌握知识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3.答:德育原则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时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包括:(1)导向性原则;(2)正面教育原则;(3)知行统一原则;(4)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5)因材施教原则;(6)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教师在教育学生时,要遵循这些原则教学,并创造性地运用这些原则,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与学生建立起民主友好的良好关系才能有效地教学

第二篇:2008年湖南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真题试题及答案

2008年教师资格认定中学教育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所把选项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卷的选择题栏内)。1.最早将“教育”两个字作一词连用的是战国时期的()A.孔子

B.孟子

C.庄子

D.老子 2.认为动物界也存在教育活动的学者是()A.孟禄

B.杜威

C.利托尔诺

D.斯宾塞 3.选择一部分能反映研究对象特征的单位进行调查的方法,属于教育调查中的()A.全面调查 B.个案调查 C.重点调查 D.抽样调查

4.提倡“从做中学”的学习方法的教育家是()A.杜威 B.巴班斯基 C.赞科夫 D.布鲁姆

5.对教育性质起决定作用的是()A.生产力 B.意识形态 C.执政党 D.政治经济制度

6.以下关于教育目的的论述,错误的选项是()A.教育目的是社会历史性与时代性的动态综合 B.教育目的受制于生产力的发展

C.教育目的就是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D.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

7.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说明教师应该具备哪方面的素质()A.忠于职守 B.团结协作精神 C.人际交往能力 D.良好的道德修养

8.活动课程的主要倡导者是()A.赫尔巴特 B.卢梭 C.柏拉图 D.杜威

9.赫尔巴特指出:“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这说明了教学过程具有什么特点()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B.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C.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 D.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

10.在古代的东西方,学校教学的组织形式一般都是()A.个别教学制 B.分组教学 C.班级授课制 D.设计教学法

11.道尔顿制的首创者是()A.克伯屈 B.伯克赫斯特 C.道尔顿 D.布鲁纳

12.通过课堂教学、报告、专题讲座等形式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和觉悟的德育方法是(„)A.自我教育法 B.说服教育法 C.情感陶冶法 D.实际锻炼法

13.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A.科学的、艺术的、人文的 B.上等的、中等的、下等的 C.理想的、现实的、功利的 D.权威的、民主的、放任的

14.每个学生在所属的班集体中都有一定的权利和义务,都能找到适合于自己的角色与活动,因此,班集体有利于训练学生的()A.群体意识 B.社交能力 C.自我教育能力 D.合作能力

15.教师的任用方式一般有三种,它们是派用制、聘用制和()A.代用制 B.自用制 C.长用制 D.暂用制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卷的增容题栏内)。16.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的本质区别在于,教育活动是______。

17.学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______的产生和文化的发展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现实条件。18.誉为“教育学之父”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于1657年发表的______被认为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专著。19.在知识经济中,知识可分为四大类:(1)知道是什么,(2)知道为什么,(3)知道怎么做,(4)______。20.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虽受制于一定时期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但同时它也具有______性。21.英国哲学家洛克认为,人的心灵是“一块白板”,人的发展是由外部力量决定的,这是个体身心发展动因说中的______论。

22.人是社会的人,人的身心发展是在______过程中实现的。

23.国家的教育目的体现了国家对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要求,而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所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通常称为______。

24.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_____学说。

25.青少年学生是处于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其发展具有潜在可能性和______性,因此教育的引导至关重要。

26.现代师生关系模式主要有两种,______模式和社会体系模式。

27.课程的设计不仅要体现社会、学科的要求,也要体现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需要,这说明了课程设计要符合______性的基本要求。

28.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中,有关课程管理的改革趋势是实行国家、地方和______三级课程管理模式。29.学校教育工作的主体是______,学校教育工作必须以此为中心。

30.课的结构指课的基本环节及各环节展开的程序、时限及相互关系,综合课大体由五个环节构成:组织教学、______、掌握新知识、巩固新知识、布置课外作业。31.目前,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______。

32.在我国中学常用的教育方法中。通过创设良好情境,潜移默化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方法称为______法。33.在当前班级管理中,由于受到分数压力和教师权威的制约,班主任对班级实施管理的方式常常偏重于______型。

34.班主任管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和方法:了解研究学生、______、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35.世界各国都将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公共事业来管理,就管理体制而言,主要分为三种类型:中央集权制、地方分权制和______制。

2008年湖南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真题试题及答案

来源:考试大 【考试大:助你考试通关,掌握未来】 2011年3月3日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的筒答题栏内)。36.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表现在哪几方面? 37.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38.在教育过程中,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39.简述影响课程实施的基本因素。40.一堂好课应符合哪些要求? 41.培养和建设班集体,班主任需做哪些方面的工作?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的论述题栏内)。42.有人说:“启发式就是问答式”,也有人认为“启发性的关键就在于教师主动性的发挥”,而更多的人则是感到困惑:“在教学中为什么总是启而不发?”那么,你认为启发性的关键或核心是什么?在教学中又应该如何贯彻启发性的原则? 43.小王是班上出了名的“调皮鬼”,上课不专心,课后追逐打闹,乱花钱,无节制,甚至连回家的钱都向老师借,老师找他谈话后答应改过。但并无实际行动。假如你是小王的老师,将如何运用有关德育规律的知识来解决这一现实问题。

参考答案:(见下一页

2008年湖南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真题试题及答案

来源:考试大 【考试大:助你考试通关,掌握未来】 2011年3月3日 2008年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试题名家精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精析】B最早将“教育”作一词连用的是战国时期的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2.【精析】C利托尔诺是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之一,认为动物界也存在教育活动。

3.【精析】C重点调查是选择一部分能反映研究对象特征的单位进行调查的方法。4.【精析】A杜威主张“从做中学”。

5.【精析】D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性质。

6.【精析】C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之间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7.【精析】D题干的说法说明教师应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

8.【精析】D活动课程的主要倡导者是杜威。

9.【精析】C“无教学的教育”、“无教育的教学”说明了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10.【精析】A古代生产力水平较低,东西方学校教育的组织形式一般都是个别教学制。11.【精析】B伯克赫斯特是道尔顿制的首创者。

12.【精析】B说服教育法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报告、专题讲座等形式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和觉悟的德育方法。

13.【精析】D教师的领导方式一般可分为权威型、民主型和放任型。

14.【精析】C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于自己的角色与活动,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15.【精析】A教师的任用方式一般有三种,派用制、聘用制和代用制。

二、填空题

16.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17.文字18.《大教学论》19.知道谁有知识20.相对独立21.外铄 22.社会实践23.教学目标24.人的全面发展25.可塑26.相互作用27.发展28.学校29.教学 30.检查复习31.班级授课制32.情感陶冶33.专断34.组织和培养班集体35.中央和地方合作

三、简答题

36.(1)培养合格公民.造就政治人才;(2)宣传思想,形成舆论;(3)促进政治民主化。

37.(1)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2)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3)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4)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5)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38.(1)树立新型的师生观;(2)建立教师威信;(3)善于同学生交往;(4)发扬教育民主,倾听学生的意见。39.(1)课程计划本身的特点;(2)教师的特征;(3)学校的特点;(4)校外环境。40.(1)日标明确;(2)内容正确;(3)方法得当;(4)表达清晰;(5)气氛热烈。

41.(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四、论述题

42.(1)启发性的关键或核心是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特别是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2)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①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③让学生动手,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④发扬教学民主。

43.(1)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过程,既要提高小王的道德认识,又要重视道德情感、意志和行为培养;(2)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的,教师应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来提升小王的思想品德修养;(3)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是一个思想内部的转化的问题;(4)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是一个长期性和反复性的过程,教师要长期不懈,坚持长期抓,反复抓。

第三篇:2007年湖南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真题试题及答案

2007年湖南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真题试题及答案

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绘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所把选项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卷的选择题栏内)。

1.在关于“什么是教育”的争论中,提出“教育即生活”的教育家是()A.赫尔巴特 B.杜威 C.斯宾塞 D.卢梭

2.在欧洲奴隶社会时期,斯巴达十分重视()A.军事体育 B.体操训练 C.文雅教育 D.文法教育

3.美国著名教育家布卢姆所建立的学习理论,是把大多数学生的发展作为其核心内容,并着眼于使所有的学习都达到一定的目标.被称为()A.结构课程理论 B.教育与发展理论 C.从做中学理论 D.掌握学习理论

4.在教育史上,被誉为第一部规范形态的教育学著作是()A.福禄培尔的《人的教育》 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C.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D.斯宾塞的《教育论》

5.教育能够使潜在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科学技术再生产的重要手段。这说明教育具有()A.政治效益 B.技术效益 C.文化效益 D.经济效益

6.教育要重视培养受教育者自信和努力的品质,这一要求依据的是个体身心发展的

A.不均衡性 B.顺序性 C.互补性 D.个别差异性

7.格赛尔的双生子爬楼梯试验说明了()A.遗传的重要性 B.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C.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D.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巨大作用

8.各层次的教育目的中。既由特定社会领域和特定社会层次的需要所决定,也因受教育者所处的学校级别而变化的是()A.教育目的 B.课程目标 C.培养目标 D.教学目标

9.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引导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A.人格平等 B.主导地位 C.自主发展

D.自由发展www.xiexiebang.com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唯任何人不得在中小学、幼儿园、托儿所的教室、寝室、活动室或其他未成年人集体活动的室内吸烟”,这是为了保护学生的()A.人身自由权 B.身心建康 C.人格尊严权 D.隐私权

11.我国古代的“六艺”和古希膳的“七艺”都属于()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综合课程 D.经验课程

12.“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体现了教学的()A.直观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13.考核和测定学生成绩的基本方法是()A.观察法 B.测验法 C.调查法 D.自我评价法

14.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或不良品德的克服要经过多次的培养或矫正训练,不能操之过急,这表明德育要遵循()A.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B.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C.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的规律

D.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的规律

15.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地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来影响集体,这种把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以增强管理的效果的管理方式被称为()A.常规管理 B.民主管理 C.目标管理 D.平行管理

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卷的增容题栏内)。

16.促进学习化社会产生并带来教育观念变革的“______”概念是以“生活、终身、教育”三个基本术语为基础的。

17.“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对教师的起码要求。这说明教师工作具有明显的______。

18.孔子是我国古代的教育家,《______》一书汇集了他关于哲学、政治和教育方面的言论。www.xiexiebang.com 19.______是教育学研究的常用方法,在运用这种方法时可采取三种形式,即单组实验、等组实验和循环实验。

20.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培养人才、宣传思想和______。

21.维果茨基认为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在教育过程中需要确定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______。

22.关于个体发展的动因,有人认为它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这种观点被称为内发论;而有人认为它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这种观点被称为______。

23.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______和实践能力。

24.教育目的的制定既受到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制约,还必须考虑受______。

25.教师职业专业化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______,即必须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具有团结协作的精神和良好的道德修养。

26.课程评价主要有______、修正功能和决策功能。

27.教育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这种认识的特殊性表现在______、引导性、简捷性和交往性。

28.教学过程的内部发展动力是______。

29.综合课大体上由组织教学、______、掌握新知识、巩固新知识、布置课外作业等五个环节组成。

30.测验的______是指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31.______是教育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的政治、思想、道德等方面施加积极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的内部矛盾运动,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政治思想意识、道德品质以及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

32.德育过程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四要素构成,其中______既是受教的客体,又是道德实践的主体,是影响德育效果的内在因素。

33.______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活动为基础,以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往为纽带而建立起来的、特殊的社会组织,是学生实现个体社会化的重要环境。

34.在班主任工作中,制定具有前瞻性的目标最能体现班主任作为______所发挥的作用。

35.学校管理的对象主要是人,而其中最重要的又是______。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的简答题栏内)。

36.简述学生文化的成因。37.简述美育的基本任务。

38.简述课程设计的意义和基本要求。39.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40.班主任应如何发挥本班任课教师的作用? 41.学校教师管理的内容有哪些?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的论述题栏内)。

42.有位教育家曾指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请你说明教师人格特征的内涵,并论述教师应具备哪些人格特征。

43.我是一名初三的学生,我们现在不知该怎样面对我们的班主任,她对我们动不动就是一顿骂,甚至打上几巴掌,有次把一个同学都打得流鼻血了。还有一次,有个学习成绩一般的同学因一些知识点不懂提出疑问,班主任就说了一些很刺激的话,然后课也不上了,坐到讲台上就向我们大发脾气,说什么400分以上的同学留下来听课,其他同学不愿意上课、听不懂就滚到操场上玩去!让我们不上课,我想问她有这个权利吗?她曾经找我们班的一个女生谈话,说:“×××,你看你脸皮蛮厚的,我从初一讲到初三,你一点愧疚感都没有,说难听点就是死不要脸。”你猜猜我们同学管她叫什么?——变态老师!www.xiexiebang.com(1)试分析上述案例中班主任的做法违背了哪些德育原则。(2)谈谈教师应该具有怎样的学生观。

2007年教师资格认定考试中学教育学试题名家精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精析】B杜威是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提出“教育即生活”的观点。

2.【精析】A斯巴达重视军事体育教育,它的教育目的是培养体格强壮、无条件服从、效忠国家的武士。

3.【精析】D布卢姆建立的掌握学习理论,把大多数学生的发展作为其核心内容,着眼于使所有的学习都达到一定的目标。

4.【精析】C赫尔巴特被誉为“科学教育学之父”,他的《普通教育学》是第一部规范形态的教育学著作。

5.【精析】D教育的经济效益主要是通过劳动力再生产和科学技术再生产来实现的。6.【精析】C互补性规律告诉我们,发展的可能性有些是直接可见的,有些是隐现的,因此注重培养受教育者自信和努力的品质。

7.【精析】B格赛尔的双生子爬楼梯实验充分说明了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8.【精析】C培养目标是由特定的社会领域和特定的社会层次的需要决定的;也受教育者所处的学校级别而变化。

9.【精析】C对学生指导和引导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强调的是其主动性。

10.【精析】B题干中禁止吸烟的规定是为了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11.【精析】A“六艺”、“七艺”是分科教学的,因此属于学科课程。12.【精析】D“躐等”、“陵节”强调了顺序性,因此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13.【精析】B测验法是考核和测定学生成绩的基本方法。

14.【精析】A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要求在品德形成和不良品德的克服不要操之过急,要经过多次的培养和矫正训练。

15.【精析】D平行管理就是通过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的结合,以达到增强管理的效果。

二、填空题 16.终身教育 17.示范性 18.论语 19.教育实验法 20.促进社会民主化 21.最近发展区 22.外铄论 23.创新精神

24.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www.xiexiebang.com 25.职业道德素质 26.诊断功能 27.间接性

28.新的问题懵境和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水平之间的矛盾 29.检查复习30.效度 31.学校德育 32.受教育者 33.班级 34.设计者 35.教职工

三、简答题

36.(1)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2)同伴群体的影响;(3)师生的交互作用;(4)家庭社会经济地位;(5)社区的影响。

37.(1)传递审美知识,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2)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和审美的情趣;(3)发展学生创造美的能力;(4)教育不仅仅是艺术教育,也不仅仅限于运用各种美去进行教育,更是指把一种精神渗透于整个教育教学中去,使教育的过程成为一种审美过程。

38.(1)产生新的课程方案;(2)对现有课程进行修改和重新组织;(3)合目的性;(4)合科学性;(5)合发展性。

39.(1)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2)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3)学生特点;(4)教学时间、设备、条件;(5)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40.(1)养成尊师爱生的风气;(2)定期联系任课教师,经常互通情况;(3)调节各科教学负担,妥善作出全面安排。

41.教师的权利和义务;教师资格和任用;教师的培养和提高;教师的待遇和激励;教师的考核与评价。

四、论述题

42.教师的人格特征是指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教师的人格特征对学生发展起推动作用,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具体包括:(1)优良的个性

品质:①积极乐观的情绪;②豁达开朗的心胸;⑧坚忍不拔的毅力;(2)积极的创新品质:①创新教育观念;②创新教育能力。

43.(1)违背了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德育原则;(2)教师应具备的学生观是:①学生的本质属性是人;②学生的合法权利应得到尊重和保护。

第四篇:湖南教师资格考试2011真题(教育学+心理学——中学版)

湖南省2011年非师范教育类毕业申请认定 高中(中专)及以下教师资格考试试卷

教育心理学(中学)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卷的选择题栏内。

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情境中 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D)A、德育与智育 B、知识与技能 C、动机与迁移 D、学习与教学

2、小红认为,她喜欢狗,所以每一个人也都喜欢狗。她所表现出来的是前运算思维的何种特征?(C)

A、不可逆性 B、单维性 C、自我中心 D、集中化

3、中学阶段与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的哪一个人格发展阶段相对应?(D)A、信任对不信任 B、自主对羞耻

C、勤奋对自卑 D、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4、在解决问题时,强调速度而非精度任意球认知风格是(A)A、冲支型 B、反思型 C、场依存型 D、场独立型

5、一位学生这样来管理自己的学习,“如果我能在40分钟内完成好学习任务,那么就出去和玩。”这里他所运用的是(C)A、外部强化 B、替代强化 C、自我强化 D、负强化

6、教师在开始讲授“雷达的工作原理”时,先让学生讨论了对“回声”的了解,接着他将雷达的工作原理与类似的回声联系起来。他使用了下列哪种技术?(B)A、陈述性先行组织者 B、信息论生先行组织者 C、标记 D、提示策略

7、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学生表现出来的对稳定、可预测环境的需要,属于(B)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归属需要 D、自尊需要

8、“形式训练说”所讨论的迁移实际上属于(D)A、正迁移 B、负迁移 C、特殊性迁移 D、普遍性迁移

9、某学生在学习“gas-煤气”这一单词时加入中介词,将其加工成“gas-该死—煤气”。该学生所使用的策略是(A)A、精细加工策略 B、组织策略 C、复述策略 D、计划监控策略

10、知识学习中,理解某一原理意义的学习属于(A)A、陈述性知识学习B、程序性知识学习

C、策略性知识学习D、操作性知识学习

11、下列活动中,属于心智技能活动的是(A)A、下棋 B、体操

C、书法 D、游泳

12、研究“如何提高学生的能力水平”。这类问题主要属于(B)A、结构良好问题 B、结构不良问题

C、界定清晰问题 D、非现实问题

13、学生李亦看到自己的朋友体育课不守纪律,随便离开操场却没有遇到麻烦,于是他下次也参与进去,朋友行为对他产生了影响。这种学习属于(B)

A、直接学习B、替代学习C、亲历学习D、试误学习

14、班主任采取通过全班同学讨论协商建立行为准则并约束行为的方式来实现课堂管理。这种管理利用的是(B)

A、群体凝聚力 B、群体规范

C、课堂气氛 D、从众

15、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关注的是课堂气氛以及学生的整体状况,并据此安排自己的教学。按福勒和布朗所划分的教师成长阶段,该教师所处的成长阶段是(C)A、关注生存 B、关注学生

C、关注情境 D、关注结果

二、填空题:

16、教育心理学研究内容中所涉及的学习与教学过程包括:学习过程、教学过程与评价与反思过程。

17、国内的研究表明,初中二年级是中学观察概括性发展的转折点。

18、迁移认知结构论认为,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可辩性与稳定性是影响迁移的最关键因素。

19、阿特金森认为,个体的成就动机可分为两类:追求成功与回避失败或避免失败。20、加里培林认为心智形成经历五阶段,即:活动定向、物质或物质化、有声言语、无声的外部言语和内部言语活动阶段。

21、已有研究表明,创造与智力的关系表现为一定条件下相关的非线性关系。

22、心理辅导的基本目标是学会调适和寻求发展。

23、教师对教育教学在学生学习行为及学习成绩中影响作用的主观估计被称之为教学效能感。

24、在师生关系上,教师扮演着父母、长者、朋友和管理员的角色。

25、一般情况下,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的关系成正比或是一致的。

26、美国心理学家林格伦提出的课堂纪律四类型是:教师促成的纪律、群体促成的纪律、任务促成的纪律和自我促成的纪律。

27、有效的课堂管理要达到的三个目标是:争取更多时间用于学习、争取更多学生投入学习和帮助学生自我管理。

28、由对某种具体道德情境的感知而迅速发生的情感体验被称之为直觉式的道德感。

29、根据自编测验题的构成特点以及对学生的反应限制来区分,“是非题”属于客观题类型。

30、元认知策略主要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调节策略。

31、高原现象一般出现在技能练习的中期。

32、研究表明,与适度学习相比较,学习某材料的熟练程度达到 150% 时,记忆效果最好。

33、学习动机具有激发、指导和维持或调节,或强化功能。

34、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观认为,学生学习包括三个过程,即获得、转化和评价。

35、自我意识从观念上区分,可分为现实自我、理想自我和投射自我。

三、简答题:

36、概述学生特征差异的表现方面。

①性格的态度特征

②性格的理智特征 ③性格的情绪特征 ④性格的意志特征

37、简述意义学习的基本条件。

①学习者具有意义学习的心向。②学习材料具有逻辑意义

③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具有适当的观念

38、简述三种记忆系统及其特点。

①瞬时记忆,保持时间0.25—2秒 ②短时记忆,保持时间2秒—1分钟

③长时记忆,保持时间1分种以上,直至终身。

39、简述资源管理策略的主要构成。

①学习时间管理 ②学习环境管理 ③努力与心境管理

④社会资源与社会支持的管理 40、简述发散思维的主要特点。①流畅性 ②变通性 ③独特性

四、论述题:

41、根据观察学习的有关研究,论述榜样示范法在学生品德培养中的实施要求。

①应注意榜样的特点,选择可接近或可信服的榜样。②应注意榜样示范行为的呈现方式。③应注意榜样示范行为的性质及后果。

42、对于学生在课堂上的违规行为,教师常采用不同的办法进行处理。下面是3个实例,请用行为主义学习观点,分析说明各实例中处置学生不当行为的教育措施的心理学依据(即采用的行为矫正策略)。

例一:课间,学生张明和王林吵架。前来上课的老师厉声制止,毫无效果,围观的学生越来越多。老师于是决定用8分钟时间让两个学生吵个够,而让其他学生在一旁静观。结果两个学生很快就不再吵架了。

例二:肖云上课总是不遵守课堂纪律,经常干扰同学的学习。他多次承诺改,很快又重犯。今天上课时,他趁李军站起来回答问题时不注意,抽掉李军的椅子使其重重地摔了一跤。老师这里严肃宣布,取消肖云很期待的和全班同学一起去春游活动的资格。

例三:对于平时课堂上经常讲闲话的学生,一旦他在某节课不讲闲话,老师就及时予以表扬。

上述3个实例中对学生不当行为的处置措施,集中体现了行为主义学习观点在学校教育中的运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把个体行为改变的过程视为条件反射的形成与消除过程,而影响这一过程的重要条件是强化、惩罚和消退等外部条件。

例一中教师运用的方法是餍足法(过度满足法)。他在采用其他方法无法终止学生违规行为的特殊情况下,让学生过量的重复其原有行为,使其因得不到强化、失去意义而自动消退。

例二中教师运用的方法是代价法(负惩罚或取消惩罚)。该学生违规行为多次发生,现为促使他放弃,教师采用违反了要付出代价的惩罚性措施,来使其错误行为发生的概率降低。

例三中教师运用的方法是强化法(正强化)。他对平时在课堂上经常讲闲话的学生“不讲闲话”的表现,及时予以表扬,实际是通过强化与学生原有错误行为不相容的行为,来制止学生的错误行为,并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

湖南省2011年师范教育类毕业申请认定 高中(中专)及以下教师资格考试试卷

教育学(中学)

一、选择题:

1、被称为“教育学之父”的教育家是(D)。

A、赫尔巴特 B、裴斯泰洛齐 C、布卢姆 D、夸美纽斯

2、教学过程诸环节的中心环节是(B)。

A、备课 B、上课 C、辅导 D、检查

3、教育目的观上,“个人本位论”的代表是(D)。

A、柏拉图 B、梁启超 C、孔子 D、卢梭

4、我国古代奴隶制时期的教育内容主要为(A)。

A、“六艺” B、“七艺” C、“四书”“五经” D、文雅教育

5、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是(B)。

A、教学与交往 B、活动与交往 C、教学与活动 D、修养与交往

6、下列观点中,哪一个不属于孔子的教育思想(D)。

A、“有教无类” B、启发式教育 C、主张因材施教 D、提倡自然教育

7、通过人工控制因子,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自变量的变化和结果的研究方法是(A)。

A、实验法 B、观察法 C、调查法 D、比较法

8、对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D)。

A、政治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和教育的享受权 B、政治经济制度制约教育改革的方向

C、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D、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具有决定作用

9、沈从文小时候特别喜欢逃学,且长时间对老师的批评、斥责非常抵触,但是他的一位姓毛的小学老师利用校园里的一棵楠树激发了他的进取心,最终成为杰出的作家。这个故事主要告诉我们学生具有发展的(C)。

A、普遍性 B、现实性 C、可塑性 D、差异性

10、教师随意私拆、学生的信件、日记属于侵犯学生(C)的行为。

A、人身自由权 B、身心健康权 C、隐私权 D、受教育权

11、以下对师生关系的表述不准确的是(C)。

A、教学上是授受关系 B、人格上是平等关系 C、本质上是朋友关系 D、道德是促进关系

12、当前我国学校课程的基本形式是(D)。

A、活动课程 B、综合课程 C、广域课程 D、学科课程

1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原理性知识,常常会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中的相关情境或者设置模拟情境,这主要体现的是教学过程中(C)的特点。

A、知情意的统一 B、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统一

C、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 D、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

14、“教学相长”、“长善救失”、“藏息相辅”等教学原则是在(B)一书中提出的。

A、《论语》 B、《学记》 C、《大学》 D、《孟子》

15、以下对班级授课制的优点描述不正确的是(D)。

A、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B、有利于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C、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教育功能 D、有利于培养学生兴趣、特长和发展个性

二、填空题:

16、首创“助产术”的哲学家是苏格拉底。

17、终身教育概念是以 生活、终身、教育三个基本术语为基础的。

18、被誉为教育史上第一部规范形态的教育学著作《普通教育学》的作者是赫尔巴特。

19、格赛尔双生子爬梯实验说明了 成熟 对个体身心发展的意义。20、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 个体主观能动性。

21、社会性 是人的教育活动与动物的所谓“教育” 活动的本质区别。

22、我国最早的专科学校要追溯到东汉末年的 鸿都门学。

23、德育过程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 四个相互制约的因素构成。

24、学校精神文化 是学校文化的深层结构,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25、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以及与政治经济制度等发展的不平衡性。

26、一个9岁的儿狼孩被救后,研究人员花了几年的时间也只教会了她几个单词,这个事实说明了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不均衡性,这个狼孩错过了发展的关键性。

27、教育目的 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与归宿。

28、班级平等管理模式的理论基础源于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 的“平等影响”的教育思想。

29、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表现在:间接性、引导性、交往性和简捷性。

30、教材的编写正在由“教程式”向“学程式” 发展,这是当代教材发展的新动向。

31、美国的《2061计划》主张从幼儿园到高中学生只学十几门精选课程,这反映出国外课程改革的课程内容综合化 趋势。

32、根据循序渐进 原则,进行教学时应该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33、备课的主要内容包括钻研教材、了解学生 和制定教学进度计划。

34、魏书生老师要求他班级的学生每天要做一定数量的仰卧起坐或者在操场跑圈,从不间断。他采取的德育方法我们称之为 锻炼法。35、20世纪50年代由德国学者瓦·根舍因首创的教学方法是范例教学。

三、简答题:

36、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 ②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③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价值,而且具有延时价值

④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37、简述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

①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包括:新的学生观和新的教育活动观等 ②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加工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交往能力等 ③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38、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是什么? ①课程体系三级管理趋势 ②课程综合化趋势 ③稳定并加强基础教育趋势 ④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趋势 ⑤课程改革以学生发展为本趋势

39、简述运用说服法的要求。①明确目的性

②富有知识性、趣味性 ③注意时机 ④以诚待人

40、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有哪些? ①了解学生,研究学生 ②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③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

四、论述题:

41、材料分析

我国某高二学生考过这样一道历史试题:成吉思汗的继承人窝阔台,死于公元哪一年?最远打到哪里?

美国世界史教科书上也有这样的历史事实,考法却是这样:成吉思汗的继承人窝阔台,当初如果没有死,欧洲会发生什么变化?试从经济、政治、社会三方面分析。

有人说实施素质教育首先是要取消考试,请你运用素质教育的有关原理并结合以上材料对这一观点进行分析。

① 素质教育在其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误区,如认为素质教育就是取消考试,素质教育是没有负担的教育,素质教育就是艺术教育和娱乐活动等。这些误区产生的原因在于对素质教育的内涵与精神实质存在理解上的偏差。② 素质教育是针对我国教育现实中“应试教育”的弊端提出来的。③ 结合材料分析:

“应试教育”的特点是一切教育与学习活动都以升学考试为目的,考试成为了指挥棒,导致了现实教育中重知识轻能力、忽视学生的创造性、使学生片面发展等问题。这是素质教育所反对的。但是素质教育并不否认考试的作用。当然,考试只是一种检查教育教学质量和选拔人才的方式,关键在于怎么考。如材料中所示,同样的考核内容,采取不同的考核方式,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材料中美国的考试就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42、案例分析

某中学有位新上任的语文老师,对教学非常认真负责,也能主动向一些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如经常去听他们的课,也看了许多教学视频。但是令她苦恼的是,尽管她将那些教师的成功教学经验与方法运用到了自己的课堂教学中,教学效果却总是不太好。

请运用教育学的有关原理对此案例进行分析,并说说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① 选择与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是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② 选择与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是基于对具体的教学中多个因素的分析,包括:

第一,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 第二,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 第三,学生特点

第四,教学实践、设备、条件

第五,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等

③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与运用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不能盲目照搬别人的经验和方法。案例中的老师尽管教学态度认真,也乐于学习,但是却没有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原因正在于此。

第五篇:山东省教师资格考试试题2006--2010(中学部分)教育学心理学-真题及答案

2006年山东省教师资格考试试题(中学部分)教育学(回忆版)历年真题 2007-12-15 9:23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1分)1新课改高中课程要体现(ABD)

A时代性 B基础性 C发展性 D选择性 E普及性

2考试中的是否达到了测验目的的和度,即是否测出了所要测出的东西是指(B)A 信度B效度C难度D区分度 3学校教育的构成因素(ABD)

A家庭教育 B学校教育 C社区教育 D社会教育

4下列属于洛克教育思想的(AC)A白板说B 自然与自由C绅士教育D“泛智”思想 5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主张(D)A夸美紐斯B卢梭裴斯泰洛齐C赫尔巴特D杜威E凯洛夫 6课程计划的构成包括(ABCDE)

A培养目标B课程设置C学科顺序D课时分配E学年编制与学周安排 7教师个人为实现教师专业化所应做的努力(ABCD)A善于学习B恒于研究C勤于反思 D勇于实践E团结协作 8《儿童权利公约》基本精神体现的原则(ABCE)

A儿童利益最佳原则B尊重儿童尊严原则 C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D保护儿童原则 E无歧视原则

9学生享受受他人尊重,保持良好形象及尊严的权利是指(C)A身心健康权B人身自由权C人格尊严权D隐私权E名誉权和荣誉权

10师生人格上的平等关系体现在A民主平等B朋友式关系C友好D互相帮助E互相合作 11《学记》体现的教学原则有(BC)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E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答案有特研究)12柏克赫斯特创立的学制是(D)A个别教学制B班级授课制、C分组教学制D道尔顿制E特朗普制。

13世界上最早的学校产生于东方文明古国(ABD)A中国B埃及C希腊D印度E巴比伦

14科举制产生于(BC)A汉代B隋代C唐代D宋代E明代 1

5、20世纪50年代以来出现的主要的教育理论(ABCE)A布鲁纳B赞可夫C布卢姆D凯洛夫E苏霍姆林斯基

16“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以上一段教育目的的表述出自(C)A《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B《宪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D《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E《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二、填空题(每题1分)

1、___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积淀演化和创造出来的,并为其成员所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念体系、行为规范准则和物化环境风貌的一种整合和结晶。

2、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主要体现在《___》中

3、教学评价的三种形式___

4、双轨制存在于20世纪中期以前的__

5、人力资本理论是由__提出的

三、判断(先判断对错再说明理由)(5/共25分)1老子英雄儿好汉

2素质教育就是不要学生刻苦学习,“减负”就是不给或少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3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教师可以随意对待学生。

四、简答(5/共20分)1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2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及要求。3热爱学生的具体表现 4如何建设一个班集体

五、论述:(15/共30分)1结合实际,谈谈如何上好一堂课。

2张老师是初中二年级的班主任。有一次在课堂上发现小刚在写情书,为了起到杀一儆百的效果,张老师将小刚的情书当众宣读,结果小刚遭到全班同学讥笑,讽刺,不久便退学了。请结合德育教育的有关原理分析这一案例。

2006年山东省教师资格考试试题(中学部分)心理学(回忆版)历年真题 2007-12-15 9:27

一、不定项选择题

1抑郁症的表现()A焦虑B情绪消极C消极认识D动机缺失E躯体疲劳

2下列属于元认知策略的有()A计划策略B监视策略C 学习时间策D监控策略略E学习环境策略

3、一个7岁儿童的智力年龄是8岁,则他的比率智商是()A70 B80 C114 D100 E125 4与学习直接相关的动机是(ABC)A内部学习动机B外部学习动机C认知内驱力D自我提高内驱力E附属内驱力。

5学习动机是由哪些方面构成的()A学习需要B诱因C家长赞许D教师认可

6学习与教学活动的过程包括()A学习过程B教学过程C评价过程D反馈过程E反思过程

7中学性观察力发展的特点()A目的更明确,B持久性明显发展,C精确性提高,D方法更科学 E概括性更强。

8皮亚杰影响发展的因素有()A成熟B练习和经验C社会性经验D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E 9智力群体差异包括()A性别差异B年龄差异C种族差异D志向差异E学习风格差异 10桑代克总结的学习规律()A准备律B练习律C效果律D结构率E程序率 11程序教学是根据什么原理设计的()A操作性条件反射B积极强化 12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的区别

13程序性知识的表征形式()A命题网络)B产生式系统C图式D认知结构

14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ABCDE)A问题的特征B已有的知识经验C定势与功能固着D智力水平、E情绪状态

15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的抽象和概括水平迁移分为()A水平迁移B垂直迁移C一般迁移D具体迁移

16影响迁移的因素(ABCDE)A相似性B原有认知结构C学习的心向与定势D智力E教学指导

17练习曲线规律()A开始进步快B中间有一个高原期C后期进步慢D总趋势是进步E有时出现暂时退步

18态度的核心成份()A认知成分B情感成分C意志成分D行为成分

19有结构问题的特征A问题的明确性B解法的确定性C问题不明确性C解法的开放性 20、学习某材料,10次正好记住,那么学习多少次效果最好呢?()A8次B10次C12次D15次E20次 填空题 1学习策略 2自我效能感 3动机归因的提出者

4(1903)年桑代克发表《教育心理学》标专着教育心理学的正式产生。5我国第一部《教育心理学》的作者是(廖世承)6少年期

7具体运算阶段的标志是出现(守恒)的概念 8中学生面临的发展需要是建立(自我统一性)9学习风格 10学习的广义定义 11心智技能

12谁提出了离散智商

三、判断对错并做简要说明

1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取决于多种因素,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归因时应实事求是,实际是什么就是什么.2考到的知识点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四、简答题

1说明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过程 2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需要 3加涅对学习的分类 4促进迁移的教学

五、论述题

1结合实际说明应当样培养中学生的创造性

2在学生已经学习过四边形,多边形,正方形和长方形以后,运用奥苏贝尔组织教学的策略和原则说明如何教授学生学习习近平行四边形。

2007年教师资格认定教育学试题及答案(中学部分)原版 历年真题 2007-12-15 9:24 一.不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本题总分30分)1.西方古代第一本专门论述教育的著作是()。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 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主主义与教育》 E.《雄辩术原理》

2.各国学校教育制度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下列典型学制类型()。A.双轨制学制 B.六三三学制C.单轨制学制 D.分支制学制 E.壬寅学制 3.古希腊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教育家主要有()。A.苏格拉底 B.昆体良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E.夸美纽斯 4.中世纪教会学校分为下列三个层次()。

A.文士学校 B.僧院学校 C.教区学校 D.大主教学校 E.社区学校 5.规范教育学的建立标志是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出版其代表作()。A.《普通教育学》 B.《大教学论》C.《爱弥儿》

D.《教育学讲授纲要》 E.《民主主义与教育》 6.当代世界教育改革趋势()。

A.教育民主化 B.教育多元化 C.教育技术现代化 D.教育全民化 E.教育终身化

7、当代较有影响的教育理论有()。

A.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面和谐教育理论 B.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 C.赞可夫的实验教学论体系 D.杜威的现代教育理论 E.布鲁纳的结构课程理论 8.决定教育事业发展的直接和最终的因素是()。

A.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水平B.教育投资C.领导者的意志 D.生产力的发展水平E.文化发展水平

9.规范文化主要有下列三种表达方式()。

A.环境文化 B.组织形态C.设施文化 D.规章制度 E.角色规范 10.教学过程的特殊性表现在()。

A.间接性与简捷性 B.直观性与巩固性 C.交往性与实践性 D.教育性与发展性 E.引导性与指导性

11.发展先进生产力的第一要务是()。A.“素质教育” B.“科教兴国”

C.实施全民教育 D.“人才强国” E.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12.制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A.个体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资本主义制度

D.社会主义制度 E.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13.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包括()。

A.精湛的语言表达能力 B.精深的学科知识 C.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D.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 E.宽厚的教育科学、心理科学知识和管理科学知识 14.我国规定“国家实施教师资格制度”的第一个法律性文件是()。A.《教师资格条例》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C.《〈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 D.《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E.《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 15.学生的受教育权主要有()。A.身心健康权 B.学习权

C.公正评价权 D.受完法定年限教育权 E.人身权

16.根据课程任务,课程分为下列类型()。A.研究型课程 B.知识型课程 C.技能型课程 D.基础型课程 E.拓展型课程 17.课程标准的基本构成成分有()。A.课程目标 B.实施建议 C.前言 D.附录 E.内容标准 18.我国新课程的课程评价强调()。

A.课程评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B.课程评价的对象应是多元的 C.课程评价必须对实现教育目的作出贡献 D.课程评价的对象是课程内容 E.课程评价的直接意义是对被评价的课程提出质疑并为改进课程指明方向 19.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特点有()。

A.自主性 B.实践性 C.逻辑性 D.开放性 E.生成性 20.普通高中课程有以下三个层次构成()。

A.学习领域 B.学习学科 C.学习单元 D.科目 E.模块 21.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A.遗传 B.社区教育 C.社会环境 D.家庭教育 E.学校教育 22.教科书的使用要求主要有()。

A.整体把握教科书 B.重点设计教科书 C.充分利用教科书 D.及时引进新知识 E.适当补充乡土教材

23.高水平学生在测验中能得高分,而低水平学生只能得低分,说明该测验下列哪种质量指标高()。

A.效度 B.信度 C.区分度 D.难度 E.达成度 24.最早在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加以论证的教育家是()。

A.洛克 B.赫尔巴特 C.夸美纽斯 D.杜威 E.卢梭 25.上好一堂课的具体要求主要有()。

A.目标明确 B.内容正确 C.方法得当 D.组织有效 E.体验积极 26.主张教师不再向学生传授系统知识,而是辅导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复式教育 B.分组教学 C.设计教学 D.道尔顿制 E.个别教学 27.“桃李不言、下自成溪”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A.说服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情感陶冶法 D.实际锻炼法 E.评比竞赛法 28.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哪些()。A.观察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D.个案法 E.比较法

29.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有()。

A.目标评价模式 B.成果评价模式 C.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D.CIPP评价模式 E.CSE评价模式 30.科学研究成果表述的主要形式有()。

A.调查报告 B.研究方案 C.学术论文 D.实验报告 E.选题报告 二.填空题。(共15题,每题1分,根据所学知识将答案填在每题横线上,本题总分15分。)

31.每个时代教育都与以往的教育有着传承与接续关系,说明教育具有。

32.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制度是。

33.为提高班主任的素质,2006年教育部颁布的有关班主任工作的文件名是。

34.我国隋唐时期选择人才的主要制度是。35.基础教育新课程理论的基础是。36.与人的生命有共同外延并已扩展到社会各个方面的连续性教育是。

37.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连接起来的中介是。38.评定学生学业成绩的方法有很多,其中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基本方法是。

39. 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它是结合教育目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制定的各级各类教育或专业的培养要求。40.教师指导学生按一定规则制度练习,形成好习惯的方法是。

41.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提出了,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决定作用。

42.道德教育的 是当代德育理论中流行最为广泛、占据主导地位的德育学说,43.狭义的课程,是指学校开设的教学科目的总和以及它们之间的开设顺序和时间。

44. 是 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45.以叙事、讲故事进行教学的方法是。三.辨析题(共5题,每题5分,请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原因,本题总分25分。)46.一方面,教育与社会其他因素的关系密切;另一方面,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47.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48.素质教育就是什么都学,什么都学好。

49.新课程强调课程内容要密切关注学生兴趣和生活经验,并不意味着可以忽略间接经验的学习。

50.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的过程。四.简答题。(共4题,每题5分,本题总分20分。)51.简述人的身心发展顺序性规律及对教育的要求。

52.简述备课的基本要求。

53.简述教师行动研究的实施步骤。

54.简述一个好的班集体具有哪些特征。

五.论述题。(共2题,每题15分,本题总分30分。)55.论述教师个人为实现专业化应做哪些主观努力?

56.一位物理教师在课堂上问学生:“把一块铁块和一块木块放在水里,会出现什么情况?”学生回答:“铁块下去,木块浮在水面上。”“为什么呢?”“因为铁重。”“而钢铁制的巨轮也很重,为什么却浮在水面上呢?”这一问,学生的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开始积极地思考,之后,教师再引出“阿基米德原理”,这一教学实例体现了什么教学原则?你有什么感想?

【2007年山东省教育学试题答案】 一.不定向选择题

1.CE 2.ACD 3.ACD 4.BCD 5.A 6.ABCDE 7.ABCE 8.D 9.BDE 10.ACDE

11.BD 12.E 13.BCE 14.B 15.BCD 16.ADE 17.ABCDE 18.ABCE 19.ABE 20.ADE 21.ACE 22.ABCDE 23.C 24.C 25.ABCDE 26.D 27.B 28.29.ACDE 30.ACD 二.填空题

1.历史继承性 2.学校教育制度 3.《关于进一步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 4.科举制度 5.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 6.终身教育 7.教育影响 8.测验法 9.培养目标 10.联系法 11.成熟势力说 12.认知模式 13.比例关系 14.教学 15.讲授法 三.辨析题

1.答:正确。教育与生产力、政治经济制度、文化等关系密切,而且教育又具有其相对独立性。

2.答:正确。这一理论体现在教育上就是因材施教原则。

3.答:这是对素质教育“使学生全面发展”的误解。素质教育强调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又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因而素质教育对学生的要求是合格加特长。

4.答:正确。新课程下,教学要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教师要为促进学生理解而教,学生的学习并不能忽略间接经验的学习。

5.答:正确。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中逐步形成发展起来并接受其检验的。四.简答题

1.答: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规律,要求教育工作者要循序渐进地做好教育工作。

2.答:充分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备课的基本要求是做好三方面的工作(1)钻研教材。(2)了解学生。(3)设计教法。

3.答: 教育行动研究的实施步骤是:⑴确定耐究课题:发现教育工:作中巫待解决的实际问题,选定研究主题,并对研究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诊断与肯定。⑵拟定研究计划:明确课题研究的总目标,并围绕总目标设计研究的方法、程序、监控手段等。⑶实施行动研究:收集资料、拟订并实施有效的教育措施。⑷进行总结评价:汇集资料,做好观察记录,根据各种信息反馈认真修正行动计划,再实施新一轮行动研究,直至实现研究总目标。

4.答:一个好的班集体主要特征有:①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与明确的奋斗目标;②健全的组织机构与坚强的领导核心;③严格的规章制度与严明的组织纪律;④正确的集体舆论与良好的班风。五.论述题

1.答:⑴善于学习。学习是运用特定方式和方法摄取知识以扩大知识和提高认识的过程。从学习内容看,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学习专业知识,学习各种相关学科的知识,学习教育科学知识;从学习对象看,要向前人学习,向同时代的人学习,向同事学习;从学习的途径和方法来看,要勤奋敏思,善于交流。⑵恒于研究。通过科学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规律,根据规律进行工作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效能。⑶勤于反思。反思是人类或个体或群体以自身为对象,以寻求更好的发展为目的而进行的积极的和仔细的审视与思考的活动。通过反思,既可以总结经验、坚定信念,也可以发现问题、完善自己。⑷勇于实践。实践是人们有目的的改造特定对象的活动。认识是实践的前提,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过程中应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①要有实践的意识、勇气和将想法转化为实践的行动;②要讲究实践的方法。

2.答:(1)这一教学实例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2)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启发性教学原则的贯彻要求: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③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④发扬教学民主。

2007年山东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中学部分)(原版)历年真题 2007-12-15 9:28 一.不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本题总分30分)1.如果一个人喜欢富有创造性地、有安排、有计划的解决问题,凡事乐于自己制定规则,喜欢以自己的做事方式行事,喜欢没有预先建构好的问题,喜欢自己去搭建结构并决定如何去解决问题,喜欢自己去搭建结构并决定如何去解决问题,喜欢基于创造性和建构性计划的活动,则这个人的思维风格属于()。

A.自由开放型 B.保守拘谨型 C.主动独立型 D.被动执行型 E.分析评判型 2.研究发现,专家型教师与新教师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A.课前指导 B.课堂教学过程 C.课后评价 D.课时计划 E.学年计划

3.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中学生要解决的矛盾是()。A.信任与不信任的矛盾 B.勤奋感对自卑感的矛盾 C.同一性对同一性混乱的矛盾 D.自主对羞怯、怀疑的矛盾 E.亲密对孤独的矛盾 4.现有的影响较大的教育理论有()。

A.桑代克的联结说 B.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C.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D.维果斯基的发展理论 E.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5.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能突袭(比如,应该学习新知识,却进行考试),不利于学生学习,这种做法依据是学习的()。

A.准备率 B.练习率 C.效果率 D.刺激 E.条件反射

6.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

A.获得知识 B.习得学习方法 C.主动形成认知结构 D.建立知识系统 E.了解新生事物

7.如果一个人情绪消极,对生活感到全无乐趣,觉得自己的活动没有价值,这种人患有()。

A.焦虑症 B.抑郁症 C.强迫症 D.恐怖症 E.性格障碍与人格缺陷

8.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推测和判断是()。A.学习需要 B.动机归因 C.成就动机 D.学习动机 E.自我效能感

9.智力的群体差异包括()。

A.性别差异 B.年龄差异 C.种族差异 D.智商分数差异 E.同龄团体差异 10.在英语学习中,学生在学习eye(眼)和 ball后学习eye ball就比较容易,这种现象属于()。A.一般迁移 B.负迁移 C.水平迁移 D.垂直迁移 E.正迁移 11.构成品德心理结构的基本成分是()。

A.知 B.情 C.意 D.行 E.态度 12.元认知知识包括()。

A.关于个体内差异的认识 B.对任务的认识 C.对有关学习策略及其使用方面的认识 D.关于个体间差异的认识 E.对个人作为学习者的认识

13.创造性地培养,常用方法有()。

A.提供具有创造性地榜样 B.头脑风暴训练 C.自我设计训练 D.发散思维训练 E.推测与假设训练 14.心智技能形成过程中各阶段顺序是()。

A.原型操作、原型定向、原型内化 B.原型操作、原型内化、原型定向 C.原型内化、原型定向、原型操作 D.原型内化、原型操作、原型定向 E.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

15.在操作形式中,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并一体化称为()。A.操作模仿 B.操作整合 C.操作熟练 D.原型定向 E.原型内化 16.对有效完成任务所需的技能、策略及其来源的意识称之为()。A.认知策略 B.元认知策略 C.元认知知识 D.元认知控制 E.元认知计划

17.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人的需要可分为生长需要和缺失需要,下列所列需要属于缺失需要的是()。

A.饮食需要 B.力避下岗的需要 C.被人尊重的需要 D.审美的需要 E.寻找归属和爱的需要 18.问题的基本特点是()。

A.目的性 B.认知性 C.序列性 D.外显性 E.扩展性 19.一般认为,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如下阶段()。

A.依从 B.服从 C.认同 D.内化 E.完善 20.当一个人熟悉了某种事物潜在作用,这种阻碍理解的因素是()。A.已有的知识经验 B.问题特征 C.功能固着 D.原型启发 E.变式 21.我国心理学界一般认为,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A.认识 B.情感 C.控制 D.行为 E.干预 22.技能的基本特点是()。

A.技能是通过遗传获得的 B.技能是通过学习或练习而形成的,不同于本能行为 C.技能是由一系列动作及执行方式构成的 D.技能是通过系统的学习与教学而形成的 E.技能中的各动作要素及其执行顺序要体现活动本身的客观法则的要求,不是一般的习惯动作

23.知识的表征存储方式有()。

A.命题网络 B.产生式系统 C.图式 D.认知方式 E.概念网络 24.下列那些原则和策略是奥苏贝尔提出的()。

A.逐分原则 B.整合协调原则 C.先行组织者原则 D.小步子原则 E.及时反馈原则

25.根据适当过渡学习原理,要想使记忆效果达到最好,学习的熟练程度应达到刚好能够回忆出来的次数的()。

A.100% B.120% C.150% D.200% E.250% 26.维果斯基的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包括()。A.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B.心理发展观 C.内化学说

D.最近发展区理论 E.心智技能按阶段形成理论 27.在心理学上,一般将教师的期望的预言效应称之为()。

A.罗森塔尔效应 B.霍桑效应 C.晕轮效应 D.冯雷斯托夫效应 E.约翰亨利效应

28.当学生违反校规校纪时,我们会给他一个处分,经过一段时间教育,发现该生表现越来越好,为了巩固其良好行为,才撤销了处分,这种做法在心理学上叫()。A.消退 B.惩罚 C.负强化 D.抑制 E.正强化 29.下列哪些强化程式是延缓式强化()。

A.定时距式 B.变时距式 C.定比率式 D.变比率式 E.每次都给学生强化 30.学与教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它有一些子系统构成的,这些子系统包括()。

A.学习过程 B.教学过程 C.评价过程 D.反思过程 E.反馈过程 二.填空题。(共15题,每题1分,根据所学知识将答案填在每题横线上,本题总分15分。)

31.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32.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在心理学上称之为。

33.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称之为。

34.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在心理学上称之为。35.学习迁移的形式训练说的心理学基础是。36.引起、维持和指引个体学习活动的心理动因或内部动力称为。

37.操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是。

38.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的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方案称为。

39.如果一个学生无论什么事情,都出现“你要我遵守,你也要遵守;你让我做好,你也得做好”,则该学生道德发展处于。40.按照我国心理学家关于个体心理发展的分类11、12岁到14、15岁这一期间属于。

41.曾被一条大狗咬过的人,看见小狗也产生恐惧,这种现象心理学上叫。

42.知识建构的基本机制是。

43.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倾向性,心理学上称为。

44.按照奥苏伯尔的观点,个体有自己的工作或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的愿望叫。

45.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推测和判断是。

三.辨析题(共5题,每题5分,请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原因,本题总分25分。)46.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一般原理在教育中的应用。

47.根据维果斯基的的观点,教学必需要考虑学生已经达到的水平,而且任何教学也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已有水平。

48.根据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强化分正强化和负强化,无论正强化还是负强化,其作用都是改变同类反映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49.直观是知识掌握的开端环节,是感性知识的重要来源,是理解抽象的科学知识的起点,因此,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教学都必须从直观开始。

50.有结构问题的解决过程与无结构问题的解决过程相同,但各自的解决特点不同。四.简答题。(共4题,每题5分,本题总分20分。)51.什么叫观察力?中学生观察力的发展有什么特点?

52.什么叫有意义学习,有意义学习的条件有哪些?

53.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54.影响创造性的个性因素有哪些?

五.论述题。(共2题,每题15分,本题总分30分。)55.结合中学实际,论述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56.假设现在要传授学生“直角三角形”概念,根据概念教学原则,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进行教学?

【2007年教育心理学试卷答案】 一.不定向选择题

1.C 2.BCD 3.C 4.ABCDE 5.C 6.C 7.B 8.E 9.ABC 10.E 11.ABD 12.ABCDE 13.BCDE 14.E 15.B 16.C 17.ABCE 18.ABC 19.ACD 20.C 21.ABD 22.BCDE 23.ABC 24.ABC 25.C 26.ABCD 27.A 28.E 29.ABCD 30.ABCD 二.填空题

31.学习过程 32.知识 33.问题解决 34.品德 35.官能说 36.学习动机 37.练习38.学习策略 39.自律或合作道德阶段 40.少年期 41.恐怖魔 42.同化与顺应 43.态度 44.自我提高内驱力 45.自我效能感 三.辨析题

46.答:错。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但并不意味着它是一般心理学原理在教育中的应用。因为教育心理学有自身独特的研究课题。

47.答:正确。关于教学和发展的关系,维果斯基认为教学必须要考虑儿童已达到的水平,并要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

48.答:正确。强化是一种操作,强化的作用在于改变同类反映在将来发生的概率,强化分正强化和负强化。

49.答:错。直观是知识掌握的开端环节,是感性知识的重要来源,是理解抽象的科学知识的起点。缺乏这一起点,学生只能习得一些空洞的概念、原理,或者曲解概念和原理。当然,肯定直观为知识掌握的开端环节,并非意味着任何情况下教学都必须从直观开始。若学生已具备必要的有关感性知识或较概括的知识,则直观就不是必需的了。50.答:错。由结构的问题和无结构的问题的解决过程并不相同。四.简答题

51.答:观察力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感知的能力。观察力发展的特点:⑴目的更明确。⑵持久性明显发展。⑶精确性提高。⑷概括性更强。

52.答: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这既是有意义学习的含义,也是划分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的标准。有意义学习的产生既受学习材料性质的影响,也受学习者自身因素的影响。它受以下条件的制约:①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②有意义学习的心向;③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

53.答:⑴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①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②自我意识增强。③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④品德结构更为完善。⑵品德发展有动荡向成熟过渡。①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初中二年级是品德发展的关键期。②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

54.答:㈠环境。家庭与学校的教育环境是影响个体创造性的重要因素。㈡智力。创造性与智利的关系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两者既有独立性,又在某种条件下具有相关性。㈢个性。一般而言,创造性与个性之间具有互为因果的关系。五.论述题

55.答:学习动机的激发,是指在一定的教学环境中,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形成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状态变为活动状态,使它们成为推动学习的内部动因,形成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学习需要不断得到巩固、加深和提高。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除了主要依赖于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外,教师还应根据教学不同阶段的要求和特点,创设一些辅助条件。①适当的开展学习竞赛。在竞争过程中,学生的好胜性动机和求胜的需要会更强烈,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会大大提高。②正确运用奖励与惩罚。奖励和惩罚是对学生学习成绩和态度的肯定或否定的一种强化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③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学习结果的反馈具有激励作用,学习结果的反馈要及时、要具体,这样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④指导学生对学习结果进行正确归因。学生每次学习之后,总会对自己的学习结果寻找一些原因,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客观归因,尽量地将学生的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和努力,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观念。

56.答:概念教学的建议:

1、概念分析。对一个概念的分析一般包括以下六个方面:①定义。②特征。③例证。④上位概念。⑤下位概念。⑥同位概念。

2、突出有关特征,控制无关特征。使概念鲜明、突出,学生容易学习。

3、正例与反例的辨别。对正例的分析可以具体说明概念的关键特征,对反例的辨别则可以排除无关特征的干扰。

4、变式。变式是指概念的正例在无关特征方面的具体变化,也就是通过保持概念的关键特征,变化那些非关键特征,从而构成的表现形式不同的例证。

5、比较。对相关的概念进行比较,已说明他们之间的区别,这也是概念教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2008年山东省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历年真题 2008-5-7 14:41

一、不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本题总分30分)1、学习与教学活动的过程包括()A学习过程B教学过程C评价过程D反馈过程E反思过程

2、中学性观察力发展的特点()A目的更明确,B持久性明显发展,C精确性提高,D方法更科学 E概括性更强。

3、智力群体差异包括()A性别差异B年龄差异C种族差异D志向差异E学习风格差异 4、桑代克总结的学习规律()A准备律B练习律C效果律D结构率E程序率 5、知识的表征形式()A命题网络B产生式系统C图式D认知结构

6、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A问题的特征B已有的知识经验C定势与功能固着D智力水平、E情绪状态

7、抑郁症的表现()A焦虑B情绪消极C消极认识D动机缺失E躯体疲劳

8、下列属于元认知策略的有()A计划策略B监视策略C 学习时间策D监控策略E调节策略

9、一个7岁儿童的智力年龄是8岁,则他的比率智商是()A70 B80 C114 D100 E125 10、与学习直接相关的动机是()A内部学习动机B外部学习动机C认知内驱力D自我提高内驱力E附属内驱力。

11、学习动机是由哪些方面构成的()A学习需要B诱因C家长赞许D教师认可 12、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抽象与概括水平迁移分为()A水平迁移B垂直迁移C一般迁移D具体迁移 E 正迁移 F负迁移

13、影响迁移的因素()A相似性B原有认知结构C学习的心向与定势D智力E教学指导

14、练习曲线规律()A开始进步快B中间有一个高原期C后期进步慢D总趋势是进步E有时出现暂时退步

15、态度的核心成份()A认知成分B情感成分C意志成分D行为成分

16、有结构问题的特征()A问题的明确性B解法的确定性C问题不明确性C解法的开放性

17、学习某材料,10次正好记住,那么学习多少次效果最好呢?()A8次B10次C12次D15次E20次

18、学习策略由()策略构成

A、认知策略 B、计划策略 C、元认知策略 D、资源管理策略 19、问题解决的基本特点有()A、变通性 B、认知性 C、目的性 D、序列性。20、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属于()

A、行为主义观点 B、人本主义观点 C、认知观点 D、建构主义观点

21、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有()

A、不平衡性 B、差异性 C、定向性和顺序性 D、连续性和阶段性 22、操作技能的特点是()

A、展开性 B、简缩性 C、外显性 D、客观性 23、心智技能的形成分为()几个阶段。A、原型定向 B原型固化 C、原型操作 D、原型内化 24、奥苏贝尔提出的几种同化模式是()

A、下位学习B、上位学习C、先行组织者 D、组合学习25、我国心理学家对学习的分类是()

A、知识的学习B、认知策略的学习C、技能的学习D、行为规范的学习

26、常用的直观形式有()

A、情景直观 B、实物直观 C、模象直观 D、言语直观

27、“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是一种____的教学技术。()A、强调直观教学 B、强调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适当知识联系

C、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 D、引导学生的发现行为

28、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 C、道德修养 D、道德素质E、道德行为

29、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的第二阶段是()A、依从 B、接受 C、认同 D、内化

30、“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所说的是()A、创造性 B、学习迁移 C、发现教学法 D、学会学习

二、填空题(共15题,每题1分,根据所学知识将答案填在每题横线上,本题总分15分。)

1、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相似性、原有认知结构和____。

2、个体克服障碍、施展才华、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和趋势的内在动力称为____。

3、元认知控制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____。

4、概念学习的心理机制主要有两种,一是概念形成,一是____。

5、自我意识的发展包括生理自我、____和心理自我三个阶段。

6、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将知识分为____和程序性知识。

7、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为智慧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____和态度五个方面。

8、马斯洛提出人有七种基本需要,最高级的是____需要。

9、从动机的生理基础来看,动机最佳水平应是____程度的激活或唤起,此时对学习具有最佳效果。

10、皮亚杰认为,守恒是____阶段儿童具备的能力。

11、归因理论是从____来阐述行为动机的。

12、影响学习准备的最主要因素是 和学习。考试大

13、____是教育心理学这门学科的奠基人。

14、布鲁纳认为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____三个过程。

15、完形-顿悟说认为完形是一种____结构,是对事物关系的认知。

三.辨析题(共5题,每题5分,请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原因,本题总分25分。)

1、斯金纳认为强化的作用在于改变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2、将学习失败归因于自己的能力不足会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3、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而不是实际反应本身。()

4、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所有的初中学生都达到了形式运算阶段。()

5、布鲁纳认为学科基本结构包括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态度和方法。()

四、简答题(共4题,每题5分,本题总分20分。)

1、简述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

2、简述奥功贝尔迁移的主要内容?

3、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4、简述影响品德形成的因素?

五、论述题(共2题,每题15分,本题总分30分。)

1、如何利用迁移促进学生的学习?

2、结合实际说明应当样培养中学生的创造性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BCE2、ABCE3、ABC4、ABC5、ABCD6、ABCDE7、AB8、ABE9、C10、ABC11、AB12、AB13、ABCDE14、ABCDE 15、B16、AB17、D

18、ABD 19、BCD 20、B

21、ABCD 22、ACD23、ABCD 24ABD 25、ACD

26、BCD

27、B

28、ABE

29、C 30、B

二、填空题

1、心向与定势

2、成就动机

3、调节策略

4、概念同化

5、社会自我

6、陈述性知识

7、动作技能

8、自我实现

9、中等

10、具体运算

11、结果

12、成熟

13、桑代克

14、评价

15、心理

三、判断题

1、√

2、×

3、√

4、×

5、√

四、简答题(略)

五、论述题(略)

2009年5月山东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中学部分试题(回忆版)

历年真题 2010-3-28 10:14:00

一、不定项选择

1教育目的的作用()A、导向 B、激励 C、评价 根据课程的任务可分为()

A、基础型课程 B、拓展型课程 C、研究型课程 3 杜威将教育的本质概括为()

A、教育即生活 B、教育即生长 C、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与改组 4 典型的学制类型:

A、双轨制学制 B、单轨制学制 C、分支制学制 5.智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前提和支持)的作用 6.德育的构成:

A、道德教育 B、政治教育 C、思想教育 D、法治教育 E、心理健康教育 7.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

A、目标评价模式 B、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C、CIPP评价模式 D、CSE评价模式 8.普通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 9.夸美纽斯的贡献()10 制度文化的表达方式:

A、组织形态 B、规章制度 c、角色规范

二、填空

1、舒尔茨

2、产婆术

3、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根本区别是()

4、学生学业评价成绩评价的基本方法或者方式()

5、考到教学的两个原则。

6、成熟势力说。

7、关于班主任队伍,发布了一个什么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

三、判断说明

1、学生的学习和成年人不一样,具有特殊性。

2、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

3、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实现教育的个性化

四、简答题

1、什么是谈话法?内容和要求是什么.2、国家对教师专业化的促进和保证采取哪些措施?

4、班主任应该怎样制定班级工作计划?(问题不是这样问的,但是这方面的内容)

五、论述:

1、联系教学实践,谈谈你对“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活动与交往的过程”的理解

2009年5月山东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中学部分(回忆版)

历年真题 2010-3-28 10:15:00

一、不定项选择题

1、一个人智商的个体测量分数是90,同年龄组的平均分数是80,同年龄组的标准差是10,这个人的智商是多少?

A、100 B、115 C、120 D、140

2、程序教学的特点:

A、小步子原则 B、由易到难 C、循序渐进 D、自行控制时间

3、改变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的是:

A、上位学习B派生下位学习C、并列结合学习D、概念学习

4、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当你遇到一个很久没见的朋友,一时想不起他的名字,等他离开时却又突然想起他的名字,这种现象称:

A、痕迹消退 B、** C、遗忘

二、填空

31.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资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资料上的学习策略叫()

32.学习者头脑中所有的知识观念及其组织,心理学上称之为()

33.当有机体面对一个新刺激情境时,如果主体能够利用已有的图式将刺激整合到自己的认识结构中,皮亚杰称之为()

34.学生现有水平与经他人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间的差距,维果斯基称之为()35.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中学生人格发展主要任务是()36.心里自我调控理论提出者是()

37.个体凭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变化,心理学上称之为()

38.学习者通过观察他人行为所带来的奖励性后果而受到强化,心理学上称之为()

三、判断并说明理由

46.一般说来,发现学习是一个主动思维过程,接受学习是一个被动接受过程。48.只要学生能够给出概念的精确定义,就说明其学习已经达到概念水平50.认知失调是改变学生态度必要而充分的条件。

四、简答

51.简述初中生情感发展特点

52.简述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主要内容 53.简述学习的联结学说主要内容及学习规律

五、论述

2.人们常说,在学校教育中,尽可能让学生获得成就感减少挫折感。请用所学教育心里学理论分析这一说法合理性

填空题(请灵活掌握、运用)

一、教育心理学概述

1、中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中学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2、学与教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等五种要素;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这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

3、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任何教学手段必须通过学生而起作用。这一要素主要通过两个方面影响学与教的过程。第一是(群体差异),第二是(个别差异)。

4、年龄差异主要体现在(思维水平)的差异。

5、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物质环境包括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及空间布置;社会环境包括课堂纪律、课堂气氛、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校风以及社会文化背景。

6、(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7、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8、俄国最早正式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是(卡普杰列夫)1877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也是世界上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

9、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二、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10、心理发展的四个基本特征是(连续性和阶段性)、(定向性和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11、我国心理学家把个体心理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乳儿期、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

12、小学生以(机械记忆)为主,中学生以(理解记忆)为主。

13、(皮亚杰)是瑞士著名心理学家和哲学家,在20世纪60年代初创立了“发生认识论”。

14、皮亚杰认为,适应包括(同化)和(顺应)两种作用和过程。运算

15、具体运算阶段的标志是出现(“守恒”)的概念。形式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

16、埃里克森认为,中学生面临的发展需要是建立(自我统一性),中学生要解决的矛盾是(同一性对同一性混乱的矛盾)

17、维果斯基认为儿童现有水平与经过他人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

18、在我国,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智力是指(认识)方面的各种能力,即(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的综合,其核心成分是(抽象思维能力)。

19、世界上第一个标准化智力测验量表是法国心理学家比内和医生西孟1905年编制而成的(比内-西孟)量表。

20、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推孟修订,1916年发表(斯坦福-比内量表)现在成为世界上著名的心理测验量表。

21、智商(IQ)=(智力年龄MA/实际年龄CA)×100(要会计算)

22、对于智力的构成,很多心理学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比如斯皮尔曼把智力区分为(一般因素)和(特殊因素);瑟斯顿提出了七种主要的智力因素:(空间知觉、言语理解、语词流畅、记忆、数字能力、归纳和知觉速度)等;吉尔福德则从(操作、内容和产品)三个维度来分析智力的结构,提出了智力的三维结构模型。

23、智力的群体差异包括(性别差异)、(年龄差异)、(种族差异),目前研究较多的主要是(性别差异)。

24、学习风格是学习者在探究、解决其学习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典型的、一贯的、独具个人特色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

25、对客观事物判断时,倾向于利用自己内在的参照(主体感觉),不易受外来因素的干扰,通常把不受或很少受环境因素影响者称为(场独立性)。

26、对客观事物判断时,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外在参照,善于察言观色,把受环境因素影响大者称(场依存性)。

27、在有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个体以很快的速度形成自己的看法,在回答问题时,往往根据问题的部分信息或未对问题作透彻的分析就仓促作出决定,反应速度快,但容易发生错误的认知方式被称为(冲动型)。

28、个体在碰到问题时不急于回答,倾向于深思熟虑,因而错误较少的认知方式称作(反思型)

29、有些学生把精力集中在一步一步的策略上,他们提出的假设一般说来比较简单,每个假设只包括一个属性,这种策略被称为(系列性策略)。

30、有些学生倾向于使用比较复杂的假设,每个假设同时涉及若干属性。称为(整体性策略),就是指从全盘上考虑如何解决问题。

31、心理自我调控理论是由(斯滕伯格)提出。

三、学习的基本理论

32、(学习理论)是教育心理学中最基本、最核心的问题之一。

33、学生的学习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知识、技能和学习策略的掌握);二是(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的发展);三是(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的培养)。

33、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

1、(言语信息)的学习,2、(智慧技能)的学习,3、(认知策略)的学习,4、(态度)的学习,5、(运动技能)的学习。

34、奥苏贝尔根据两个维度对认知领域的学习分类:一个是学习进行的方式,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另一个维度是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可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35、36、我国心理学家的分类,主张把学生的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桑代克):美国,他采用(实证主义)的取向,使教育心理学走上了科学化的道(行为规范)的学习三类。

路,是科学教育心理学的开创者,是第一个系统论述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学家,被称为(现代教育心理学之父)。也是最早用动物实验来研究学习规律的心理学家。

37、桑代克根据实验提出了三条主要的学习定律:(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其中(准备律)实际上体现了动机原则,(效果律)是最重要的学习规律。

38、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被称为(经典条件反射)理论,经典实验:狗分泌。

39、经典条件反射中涉及到的四个基本事项是:(无条件刺激)、(无条件反应)、(条件刺激)、(条件反应)。40、41、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包括(获得与消退)和(刺激泛化与分化)。强化有正强化(实施奖励)与负强化(撤销惩罚)之分。

42、班杜拉把观察学习分为四个过程(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复制过程、动机过程)

43、程序教学是基于(操作性条件反射)和(积极强化)的原理而设计失去知觉实模式。

43、布鲁纳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因此,他的理论常被称为(认知—结构论)或(认知发现说)。44、45、布鲁纳认为学习包括知识的(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布鲁纳认为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有(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和(强化)原则。

46、奥苏贝尔提出的三种同化模式是(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组合学习)。

47、以有意义学习和认知同化的观点为基础,奥苏贝尔提出如下组织学习的原则与策略:

1、(逐渐分化)原则;

2、(整合协调)原则;

3、(先行组织者)策略。

48、加涅提出的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在这个信息加工过程中,一组很重要的结构就是(执行控制)与(期望)这两个部分。

9、建构主义认为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50、(同化)和(顺应)的统一就是知识建构的具体机制。

四、知识的学习

48、(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对客观现实认识的结果。

49、陈述性知识的表征形式(命题网络),程序性知识的表征形式(产生式系统)。50、根据知识的概括水平划分为(具体知识)和(抽象知识)。根据知识的功能划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51、按照头脑内知识的不同形式或学习任务的复杂程度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52、符号学习,又称为代表学习,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或者说学习它们代表了什么。符号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词汇).53、概念学习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属性。命题学习实质上是学习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或者说掌握由几个概念联系所构成的复合意义。命题学习必须以(概念学习)和(符号学习)为前提。

54、归属学习,也叫类属学习,是指把新旧知识之间的有关部分联系起来,从而使新旧知识之间构成一种(从属或总括)关系的学习。根据归属方向,归属学习可分为(上位学习)和(下位学习)。

55、当新学习的知识在概括程度上高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知识(新知识总括旧知识)时,这种学习称为“上位学习”,即自下而上的学习。如学习了铜、铁导电,再学金属导电。56、57、(创造态度)和(创造能力)是个体创造性的两个主要标志。

当新知识在概括程度上低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知识(新知识从属于旧知识)时,这种学习被称为“下位学习”。如掌握了“蔬菜”,再学习萝卜、白菜等概念。下位学习又可分为(派生性的)和(相关性的)归属学习。

58、(并列结合学习)是指新学习的知识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知识之间既不能产生从属关系,又不能产生总括关系。只能产生一些并列的或联合的意义。如学习质量和能量、热与体积、需求与价格等。

59、知识的理解是通过对教材的(直观)和(概括化)实现的。

60、按照维特罗克的模式,学习过程不是先从感觉经验本身开始的,而是从对这一感觉经验的(选择性注意)开始的。60、概念就是用某种符号所代表的一类具有某些共同关键特征的事物。一般包括(名称)、(内涵)和(外延)。61、概念学习有两种主要方式即(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62、概念的正例(肯定例证)在无关特征方面的具体变化,也就是通过保持概念的关键特征,变化那些非关键特征,从而构成的表现形式不同的例证,叫(变式)。63、64、常用的直观形式:(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言语直观)。记忆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重现)三个基本环节

65、研究表明,适当超额学习达(150%)时效果最佳。

五、技能的形成 66、技能的种类可分为(操作技能)与(心智技能)。

67、操作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心智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68、69、70、71、72、73、阅读技能、运算技能、记忆技能等是常见的(心智技能)。操作技能的特点是(客观性)、(外显性)、(展开性)。

心智技能的特点是(观念性)、(内潜性)、(简缩性)。

操作技能的形成可分为(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操作熟练)(练习)是形成各种操作技能所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

操作技能形成过程的反馈主要有(内部反馈)和(外部反馈)。四个阶段。

74、心理学家安德森认为:心智技能的形成分为(认知)阶段、(联结)阶段和(自动化)阶段。

75、我国的心理学家把心智技能的形成分为(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三阶段。76、20世纪60的年代以来,随着控制论功能模拟思想向心理学的渗透,终于找到了确立心智技能操作原型的(心理模拟法)。目前,我国心理学界一般认为,用心理模拟法来建立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需经过两个步骤:(创拟确立模型)、(检验修正模型),其中第一步是关键。77、原型内化可以分为三个小阶段:(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不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和(内部言语阶段)。

78、(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79、80、态度的结构包括(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态度的核心成分是(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情感成分。

特征)和(倾向)。

81、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个方面。核心成分是道德认识。82、83、品德的特征:后天性、社会性、行为性、稳定性、自觉性。

道德情感主要包括三种:(直觉)的道德情感、(想象)的道德情感和(伦理)的道德情感。84、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经历(依从)、(认同)和(内化)三个阶段。依从包括(从众)和(服从)两种。

85、态度与品德形成的方法有:有效的说服、榜样示范、群体约定、价值辨析、奖励与惩罚。

86、(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87、问题都含有三个基本成分:(给定的条件)、(要达到的目标)、(存在的限制或障碍)。88、问题可分为两类:(有结构的问题)和(无结构的问题)。89、有结构的问题的两个基本特征是:第一、(问题的明确性),第二、(解法的确定性)。

90、(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91、问题解决的特点有(目的性)、(认知性)、(序列性)。92、目前公认的是以(发散思维)的基本特征来代表创造性。(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93、发散思维的主要特征是(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94、95、影响创造性的因素主要有(环境)、(智力)和(个性)。(类比思维)被认为是创造性思维中的核心方法。

96、发散思维训练的方法有用途扩散、结构扩散、方法扩散与形态扩散。97、(学习动机)是引起和维持个体学习活动,并将学习活动引向一定学习目标的动力机制。

学习动机是由(学习需要)和(诱因)两个方面构成。98、动机的作用(或动机的功能):(激活功能)、(定向功能)、(强化功能)(调节功能)。99、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可以将学习动机分为(内部)学习动机与(外部)学习动机。

100、奥苏贝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至少应包括三方面的内驱力:(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与(附属)内驱力。(认知内驱力)即一种学生渴望(了解和理解),要求掌握知识以及系统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倾向。

(自我提高内驱力)是个体要求凭自己胜任工作的才能和和工作成就获得相应地位的愿望。(附属内驱力)是学生为了保持家长和老师的(赞许)或(许可)而努力学习的一种需要。

101、(远景性)动机是与长远目标相联系的一类动机;(近景性)动机指与近期目标相联系的一类动机,又可分间接近景性动机和直接近景性动机。

102、(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推测和判断。这一概念最早由(班杜拉)提出。标签集:

心理学辨析题(部分)

心理学复习资料题库 2008-4-18 15:17 1.1903年桑代克《教育心理学》一书的问世,是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教育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正确)

2.学习是一个从不知到知的认识过程。(错误)

因为学习不仅有认知领域的学习,还有情感、态度领域的学习、运动技能领域的学习。3.认知结构是指教材的逻辑结构。(错误)

认知结构是学习者头脑里的知识结构,不同于教材的逻辑结构。

4. 如果在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没有适当的观念可以利用,要进行新的学习是很困难。正确 5.为当三好生而学习是一种内部动机。(错误)

这是一种外部学习动机,因为学习者追求的是学习活动以外的目的。6.学习动机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是互为因果的关系。(正确)7.记忆中的倒摄抑制是一种学习迁移现象。(正确)

8.为了便于记忆,将 的值1.41421„„记作“意思意思而已„„”,这是一种有意义学习。(错误)

这不是有意义学习,因为学习材料本身没有逻辑意义,只是为了便于记忆的目的,采用记忆术,人为地赋予它一种意义。

9.在间歇强化的条件下,新的行为建立得快,消退得也快。(错误)研究事实是:在间歇强化的条件下,新的行为建立得慢,消退得也慢。10..教学实验表明:发现学习的效果优于接受学习。(错误)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各有利弊。

11.信息加工心理学的广义知识概念在外延上与习得的认知能力和动作技能相对应。(正确)

12.学习联结理论重视对学习的外部过程和外部条件的研究,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正确)

13.在学习了重力场知识后学习电力场知识,用重力场知识同化电力场知识。这种学习属于上位学习。?(错误)这样的学习属于并列结合学习。

14.程序性知识的学习过程一般都包含陈述性知识学习的阶段。

(正确)

15.最早用实验方法批判形式训练说的心理学家是桑代克和武德沃斯。(错误)最早用实验方法批判形式训练说的心理学家是詹姆斯。

16.一位历史老师指导学生把明朝迁都北京的年份1421年,记作“一事二益”,这里所使用的学习策略是组织策略。(错误)

在要学习的新信息上增加了相关的信息来促进理解和记忆,故这种策略属于精加工策略,而不是组织策略。

17.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一般原理在教育中的应用。

错。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但并不意味着它是一般心理学原理在教育中的应用。因为教育心理学有自身独特的研究课题。维果斯基的的观点,教学必需要考虑学生已经达到的水平,而且任何教学也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已有水平。

正确。关于教学和发展的关系,维果斯基认为教学必须要考虑儿童已达到的水平,并要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强化分正强化和负强化,无论正强化还是负强化,其作用都是改变同类反映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正确。强化是一种操作,强化的作用在于改变同类反映在将来发生的概率,强化分正强化和负强化。20.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取决于多种因素,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归因时应实事求是,实际是什么就是什么.错,归因时尽是归结为努力不够,不要归结为能力不足。23 考到的知识点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教学过程。

24、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效果越好。

中等强度学习动机 学习效果较好。

25、教师对学生的期望越高,学生的成绩也就越好。

错误,学生的成绩不仅与教师的期望有关,还与学生的人格特征、归因水平、自我意识等因素有关。

心理学大纲及考试要求

心理学复习资料题库 2008-4-10 10:9 重点掌握内容一定要考,但变换形式;一般掌握内容基本要考,了解内容基本不考。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一、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一般掌握)

二、教育心理学研究内容(了解)

三、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了解)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了解)第三节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一般掌握)第二章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一节 中学生心理发展概述

一、心理发展的含义及特征(重点掌握)

二、中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一般掌握)

三、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含义(一般掌握)第二节 中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教育

一、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一般掌握)

二、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了解)第三节 社会性发展与教育(一般掌握)第四节 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

一、学生的智力差异与因材施教(重点掌握))

二、学生的学习风格与因材施教(一般掌握)第三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学习概述

一、学习的含义与特性(了解)

二、学习的一般分类(一般掌握)第二节 联结学习理论

一、桑代克的尝试—错误学习说(一般掌握)

二、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了解)

三、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一般掌握)

四、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了解)第三节 认知学习理论

一、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重点掌握)

二、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论(重点掌握)

三、加涅的信息加工论观点(了解)

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重点掌握)第四章 知识的学习第一节 知识学习概述

一、知识的含义、种类、作用(一般掌握)

知识的表征存储(重点掌握)

二、知识学习的种类(重点掌握)

三、知识学习的作用(了解)

四、知识学习的过程(了解)第二节 知识的理解

一、概念(一般掌握)

二、建构主义对理解的生成过程解释(了解)

三、理解在知识学习中的作用(了解)

四、影响知识理解的因素(重点掌握)

五、概念的理解与教学(一般掌握)

六、提高知识理解水平的措施(重点掌握)第三节 知识的巩固

一、知识巩固的含及作用(了解)

二、知识巩固的途径(一般掌握)第四节 知识的应用(了解)第五章 技能的形成 第一节 技能的一般概述

一、技能及其特点(一般掌握)

二、技能的种类(一般掌握)

三、技能的作用(了解)第二节 操作技能的形成

一、操作技能形成阶段(重点掌握)

二、操作技能培训的要求(一般掌握)第三节 心智技能的形成

一、国外有关心智技能形成的理论(一般掌握)

二、我国有关心智技能形成的理论(重点掌握)

(一)、心智技能原型的模拟(了解)

(二)心智技能的分阶段形成(一般掌握)

三、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了解)第六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第一节 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

一、态度的实质与结构(一般掌握)

二、品质的实质与结构(一般掌握)

三、态度与品德的关系(了解)第二节 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一、品德发展的阶段理论(了解)

二、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一般掌握)第三节 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与条件

一、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重点掌握)

二、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一般掌握)第四节 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重点掌握)第七章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第一节 问题解决概述

一、问题解决的含义及其特点(重点掌握)

二、问题解决的过程(了解)第二节 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一、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一般掌握)

二、教会学生解决问题(了解)第三节 创造性及其培养

一、创造性及其特征(重点掌握)

二、影响创造性的主要因素(一般掌握)

三、创造性的培养(重点掌握)第八章 学习动机 第一节 学习动机概述

一、学习动机的含义与结构(一般掌握)

二、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一般掌握)

三、学习动机的种类(重点掌握)第二节 学习动机的理论

一、强化理论(了解)

二、需要层次理论(重点掌握)

三、归因理论(重点掌握)

四、自我效能感理论(一般掌握)

五、成就动机理论(了解)

第三节 学习需要的形成与培养(了解)第四节 学习动机的激发(重点掌握)第九章 学习策略

第一节 学习策略概述(重点掌握)第二节 认知策略(了解)第三节 元认知策略(重点掌握)第四节、资源管理策略(了解)第五节 学习策略的训练

一、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了解)

二、学习策略训练的方法(了解)第十章 学习的迁移 第一节 学习迁移概述

一、什么是迁移(一般掌握)

二、迁移的种类(重点掌握)

三、迁移的作用(了解)第二节 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

一、形式训练说(一般)

二、相同要素说(了解)

三、概括说(了解)

四、奥苏贝尔(一般)第三节 迁移与教学

一、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一般掌握)

二、促进迁移的教学(重点掌握)第十一章 心理健康教育 第一节 心理健康概述

一、含义(一般掌握)

二、因素(了解)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了解)

四、措施(了解)

第二节 中学生易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一、中学生易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一般掌握)

二、中学生心理辅导

一、心理辅导及其目标(了解)

二、辅导模式(了解)第十二章 教师心理

第一节 教师的心理特征与职业成就关系

一、学生喜欢的教师特征(重点掌握)

二、教师的特征与职业成就的关系(一般掌握)

三、教师期望对学生的研究(重点掌握)

第二节 专家型教师与新教师的比较研究(重点掌握)第三节 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一、教师的成长历程(了解)

二、教师成长与发展基本途径(了解)

第四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视野中的教师角色创新(一般掌握)哲学的分析方法在简答或论述题中的应用

成功经验宝库 2008-4-18 14:22 简答或论述题要点多一般不好记,但你用哲学的内因与外因的方法来分析却很实用。内因就是从人的因素来分析,外因就是从物的因素来分析,以有意义学习的条件有哪些为例,内因的要点有:(1)有意义学习的心向;(2)学习者认知结构中适当的知识,外因的要点有: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

这种分析方法你会答出至少两个要点,多时三至四个要点,这样的题目很多,一切都迎刃而解。

成功经验

成功经验宝库 2008-2-18 8:32:00

思想决定行动。俗话说:“人生能有几次搏”。对于因工作调动造成资格升级的人来说,考试成功是必须的,否则你不合格,无论什么理由,你必须承认不能晋职称,不能晋级。因此,对于考试,必须全力以赴,奋力拼搏,以平生最大的努力来迎接平生最难的考试,尤其年龄越大的,越要付出更多的努力,理解力倒是强了,可记忆力明显减退,只有确保考试成功,以实际行动证明自己。

思想问题解决了,就是如何行动。我的经验是从省考试中心发出文件时就开始看教育学,报名后进入全面战备状态,每晚2小时的心理学学习必须保证,5月1日前对照历年试题看完书本;最宝贵的5.1假期要对照资料将心理学多选题、填空题和辨析题全面理解,25分的辨析题很重要,这样拿下第二遍后就能考40多分;最后要利用早晨记忆好的时机将心理学简答题和论述题复习,完成第三遍,最后考试前要对照去年的试题有重点地完成第四遍复习。这样,基本能考60多分。

俗话说知己知彼方可百战不殆,研究试题特点,才能有的放矢。山东省的教育学试题复习2遍即可,而心理学必须4遍方可过关。其次心理学的不定项选择题多选项有些比较明确;25分的辨析题很重要,要全面理解教材;填空题的特点是名词解释为主,其次是一些总结性的实质,去年就有8-9个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则根本不会相同。

下载2009年湖南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真题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09年湖南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真题试题及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