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互动让语文课堂更精彩——谈“一对一”数字化课堂教学实践 期

时间:2019-05-13 01:36: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互联互动让语文课堂更精彩——谈“一对一”数字化课堂教学实践 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互联互动让语文课堂更精彩——谈“一对一”数字化课堂教学实践 期》。

第一篇:互联互动让语文课堂更精彩——谈“一对一”数字化课堂教学实践 期

刘伦昌

从幻灯片教学、录像教学、多媒体教学到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使用,从网络整合教学到移动终端支持下的“一对一”数字化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断地冲击着传统的课堂教学。尤其是“一对一”数字化学习,为实现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深度融合提供了保障。

“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是指每人拥有一台数字化学习终端,并能够运用所提供的平台和资源进行有效的学习。由于它改变了以往教师讲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拓展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因而作为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逐渐被教育界关注。

转变教师教的方式 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

古希腊人普罗塔戈三千年前就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装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被点燃的火把。”作为数字原住民的学生,在网络中接触了大量的信息,他们的学习方式也在悄然改变。那么,教师的课怎么上?传统的教学方式还会长期不变吗?通过教学实践我们感受到,“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彻底改变了以往“教师教、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成为自主学习、积极探究知识的主动构建者。1.课前预习,整理资料

以往,教师往往忽略学生的课前预习。而在“一对一”数字化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布置课前预习作业,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搜集相关资料来完成课前的预习。学生通过课前的搜集、整理资料,既可以使搜集的内容成为班级平台中的学习资源,又可以让学生将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上传至班级平台,教师通过浏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情,并将学生提出的共性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后带入课堂,一同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2.课上自主探究新知

课堂上,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相关的资源、网址或搜索引擎,让学生借助网络平台搜集信息,解决课前提出的问题,也可以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源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改变了以往课堂中“教师教、学生听”或“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仅凭文本阅读寻找答案”的教学模式,把学习探究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逐渐形成学生自主学习的思维能力和习惯。而教师则以组织者、引导者的身份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判断所查信息的有效性。3.重难点处交流合作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常常要进行大量的讲解,来解决教学的重难点。这种单向灌输式的学习方式,学生听起来会感到乏味。而在“一对一”数字化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得的信息,就能很好地帮助学生解决教学的重难点。如在教学《威尼斯的小艇》一课时,为了解决“威尼斯的小艇与人们生活有哪些重要的关系”这一教学重点,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通过网络平台交流自己搜集的资料以及选择这些资料的理由。讨论中,学生有分歧、争论,最后达成了共识,而教师也参与其中对学生忽略的因素给予及时的补充和指导。在这种合作的学习环境下,教学的重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4.课后拓展延伸

课内研究时间终归是有限的,网络提供的时间、空间更为广阔。教师提供课外研究的参考资源、网址或搜索引擎,让学生查找、搜集、拓展相关的材料,学生会把自己课外学习的收获通过平台发表到全班讨论区,不仅实现了知识的积累运用,也实现了资源的共享。例如,在《彩色的非洲》一课的教学中,课后布置的拓展作业是让学生利用网络搜集关于“亚洲”的资料,了解自己所在大洲的风土人情,并将自己的收获上传到班级平台讨论、交流。这些学习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交流的机会,学生乐于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感,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

转变学生学的方式 让学生的互动活起来

刘延东副总理指出:“信息技术突破了学习的围墙,拓展了学习手段和范围。使师生拥有了获取信息的平等地位,有助于构建师生积极互动的教育新模式”。“一对一”数字化环境下学生是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为主要的学习方式的。1.带着问题,自主性学习

在“一对一”数字化语文课堂上,打破了“问答式”的学习方式。学生带着问题利用网络平台搜集相关资料,上传平台交流感受,在人机交互、协作交流中学习。《彩色的非洲》是一片略读课文,在执教这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平台搜集关于非洲的资料,了解非洲的多姿多彩。在主动搜集、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学生很快了解了非洲植物、动物、生活与艺术的丰富多彩。

2.互动交流,探究性学习

以往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仅凭文本阅读、有限的课件演示是很难充分理解课文内容的,而“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恰恰弥补了这一不足,学生通过展示交流搜集的文字、图片、视频、音像等资料,大大激发了求知的欲望。例如,在《颐和园》一课教学中,因为大部分学生没有去过颐和园,不了解颐和园的样子及其布局特点。在学习汇报中,师生共同展示课前收集的相关视频和图片。学生亲眼目睹了颐和园的布局特点,对颐和园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此时,教师引导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再次朗读相关的语句,文本的描述与学生头脑中的画面浑然一体。3.读写联动,合作性学习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致力于语文素养的形成,而读写是最重要的语文素养。”以往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常采用“小练笔”的形式,引导学生抒发自己的感受,而这一过程往往忽略了师生及生生间的互动交流与评价。在“一对一”数字化教学模式中,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感受上传到小组讨论平台中,引导师生、生生间进行互动交流。例如,《长城》一课中“为什么说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是教学的难点。教学中,教师播放短片,引导学生联想:当时没有火车,没有汽车,没有起重机,劳动人民是怎样把巨大的条石搬上这陡峭的山岭? 此时,教师顺势让学生把自己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美和对长城的赞叹发表在小组讨论区。当学生真切地体会到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时,对劳动人民的敬仰之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就会油然而生。

转变教学内容呈现方式 让学生的心灵亮起来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都习惯了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教学呈现方式。而“一对一”数字化教学彻底改变了这一切。它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图片、视频、文本和声音信息,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保障。

1.前置作业布置,未学文,先有感

一篇再美的文章,学生缺乏感性的认识,无论教师怎么讲,学生也不会产生共鸣。“一对一”数字化教学中,教师在课前布置学生到网络中搜集相关资料,并将资料分类上传到班级的学习的平台中,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搜集、互动交流,对课文有了初步的感知,为接下来的理解课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例如,在教学《七律 · 长征》一课时,课前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到网络中搜集关于长征的资料,并分类上传到班级的学习的平台中进行交流、讨论。当一张张经典的图片、一段段精彩的视频、一句句赞叹的诗句通过学习的平台展现在学生眼前时,长征的印象也就定格在孩子们的脑海之中。2.课堂互动交流,课正行,情愈浓

学习一篇课文,尤其是一篇内容远离学生生活的课文,运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学生难以入情入境地充分理解课文,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例如,在《圆明园的毁灭》一课的教学中,因为课文内容距离学生较遥远,文中所描写的“众星拱月”、“玲珑剔透”等词句,学生是难以通过读书所能领悟的。因此,教师为学生提供了数字化校本教材学习资源,学生边读书边勾画,遇到不懂的问题,打开学习资源查看文字、图片、视频资料,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解决学习中的问题。这是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深度学习,有效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促进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课后作业拓展,课已尽,意犹存

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注重课堂的讲解部分,而忽略了课前的预习和课后的拓展。“一对一”数字化教学环境下的语文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每节课后,教师将分层作业发布到班级平台的作业区中,引导学生有选择地完成作业,并将作业上传到平台进行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互评。例如,在执教《慈母情深》一课时,教师以“感恩父母”作为本节课的课后作业,学生积极主动地将自己的文章上传到平台,踊跃投票评选出了“最佳作品”,并将其制作成视频短片在校园电视台播放,这也为本单元的习作打下了基础。课堂虽然画上了句号,但情感还在延续,正可谓“课已尽,意犹存”。

第二篇:朗读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朗读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浅谈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阳泉十六中学 桂芳

摘 要:朗读的训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阅读教学中最基本、重要的训练。中学生语言的感知积累、理解;情感的激发熏陶;掌握语言的规律;语言感受能力的培养也靠读。进行朗读教学,主要从朗读的方法上进行合理的指导,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在语文中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

关键词:朗读 语文教学 精彩

语文教学是一门综合艺术。教师只有调动一切行之有效的艺术表现手法,才能使学生真正把握住课文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引起思想上的共鸣,从而受到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把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流露出来呢?我认为,朗读必须放在重要位置上。于漪老师也曾谈到:“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课文中无声的文字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变成有声的语言。语言或铿铿锵锵,如金属撞击声;或潺潺淙淙,如小河淌冰。伴随着悦耳的音响,课文中的思想、情感就会叩击学生的心灵,学生眼到、口到、耳到、心到,学得愉快,学得有效。”可见,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有效手段,就必然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

什么是朗读?朗读就是用富有艺术感染力的声音,生动地再现文章的思想内容。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引起共鸣,并受到思想道德及美的教育。一篇课文的教学效果,与朗读的质量关系极大。从某种意义上讲,高质量的朗读就意味着教学已成功了一半。

原苏联著名政治家、文艺评论家卢纳察尔斯基说:“许多隐秘的美,无穷无尽的艺术享受,一切心理上的奥秘都在那种文学作品诵读的高度修养中弄明白了。”许多中外的文学家不仅认识到这一点,而且以自己的创作实践证明,朗读实际上是他们文学创作实践的一个重

要组成部分。唐代的白居易不是曾经多次将自己的诗诵读给老妇、老叟听么?这其中固然有追求通俗易懂的因素,但通过诵读来增强艺术效果却是不可否认的客观存在。中国古代文人学习时不是特别注重吟诵么?“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譂,”是人人知道的名言,白居易则是读书以至“口舌成疮”方有大成;韩愈则是“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始成大家。俄国诗人普希金则是反复诵读自己所有新作品。他边诵读,边核对内容与形式的准确性。既然如此,语文教师作为一个再现作品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艺术家,就不能不把朗读作为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

然而,在语文教改的今天,朗读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学生的琅琅读书声常常被教师的过分讲解所代替。课上“讲”得多,课后“练”得多,唯独“读”得太少,学生不知道应该按课后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更不知道怎样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多次听课,偶尔听到一两次老师让学生起来读文章,结果那位学生将句子读的支离破碎,随意加减字词,掌握不住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声音也过小,更谈不上感情。象这样,连基本的课堂教学都难以正常进行,又何以提高教学质量.针对以上情况,我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加强朗读教学。

一、感情范读,激发兴趣

教师对朗读重视的程度及自身朗读的质量起着重要作用。如果说,课本有如剧本,那么教师就是演员。教师精彩的范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朗读训练的积极性。课文内在质量固然是决定因素,但是,朗读作为艺术的再创造不仅可以使课文本身的内涵表现得更为丰富和完美,而且可以弥补课文本身的某些缺陷,从而增强课堂效果。当然,我们不能要求每个教师都能象优秀朗诵家那样做到声情并茂,但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深刻理解课文内容,并使用语言准确表达出来却是可以做到的。这里,决定的因素在于教师本人是否 2

真正把朗读作为一种简便易行、生动活泼、行之有效的语文教学方法运用于实践。要想感动学生,教师自己先受到感动。这里,深刻理解课文思想内容、把握感情基调、进入角色是首要一步。在讲授新课之前,我通常先查阅有关资料,再认真阅读几遍课文。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逐步进入角色,通过朗读检查自己是否把握住了分寸。这样,在课堂上,我就能很快进入课文的规定情景,以富有感情的语言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我在教学每篇课文前,都会作一番深情的范读。范读时,我力求披文入境融情于声,以自己的声、情感染学生,让他们与我与文章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每当范读时,我都发现学生听得特别认真,他们脸上的神情时而专注,时而敬佩,时而兴趣盎然,时而又流露向往之意„„在讲授《最后一课》、《听潮》、《安塞腰鼓》等课时,我的感情随课文内容而波澜起伏,忽而低沉悲愤、恬静柔美、忽而震撼有力,而学生也听得如痴如醉。每当读完课文,学生们呼出常常一口气时,我就明白,我的范读已经受到了预期效果。

二、方法多样,提升能力

在平日的教学中应采用多种朗读方法。朗读方法多样化,归纳有以下几种:教师范读、师生共同朗读、学生集体朗读、个体朗读、小组朗读、男女生朗读、分角色朗读等。如果让学生学有榜样,除了模仿教师外,可以让学生欣赏名家的朗读录音,还可以让学生平时多听广播或欣赏电影、电视中精彩片段的对白,进行朗读训练,这样有利于学生朗读水平的尽快提高。比如,当老师声情并茂地读完一篇比较难读的文章后,学生早已跃跃欲试了,这时可采用逐句领读的方式,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语感训练。通过领读,就可以引导学生读准字音,了解重音的确定、停顿的时机、节奏的掌握、语气的舒缓、感情的处理等,只需“转轴拨弦三两声”,便已“未成曲调先有情”了。这种“授之以法”的形象直观的朗读指导,更能对学生起到引导、启发、激励、帮助和感染的作用。学生通过长期的耳听、口读、心会的训练,3

能增强他们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今后即使遇到一些陌生的文章,他们也能试着借助自己学过的朗读方法来把文章读正确,读出感情。又如,针对学生朗读的水平和特点,在初步把握某篇文章的感情后,可充分利用齐读的功效来提高整班学生朗读的能力。齐读时,有利于教师发现问题,集中指导,也有利于学生之间在读中互相纠正,互相体会。特别是对那些平时语感较差,朗读能力较低的学生,这就避免了个读时的胆怯和尴尬,更有利于他们在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下,在和谐、活泼的氛围中,积极参与朗读,有利于找到朗读感觉,发现朗读规律,掌握朗读方法,增强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树立朗读的信心,从而体验到一种成功的乐趣。长此以往,他们的朗读能力便会在齐读中得到提高。

三、创设情境,读出个性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当学生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朗读能力并且对某篇文章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范读、领读和齐读会在一定程度上束缚着孩子们个人的感情表达,不能满足他们的表现需要。这时,学生们渴望根据自己认识问题的角度和方法,结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通过朗读时富有个性的语气、感情处理来表达各自对文章的体会和见解。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必须积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因情而自得,按“得”去朗读。例如浅显易懂,利于抒发感情的课文,可指导学生自由体味,自由朗读,读后适当开展“向老师的范读挑战”活动。评比时不必以教师的范读作为唯一标准,只要学生感情处理恰当就可算挑战成功,给予适当鼓励。像《海燕》、《安塞腰鼓》这些文字优美、富有文采,能唤起人们美感和激情的文章,可让学生配乐诵读,让他们伴着音乐的旋律,读出自己的感受;当遇到对话较多、情趣较浓的课文时,可指导学生分角色读出人物不 4

同的感情„„有效的朗读指导隐而无痕,润物无声,就像春雨点点,沁入学生的心田。让学生在美好情感的氛围中,体味作者的感情,把握作者的脉搏,读出文本中固有的语气语调,再现文本中固有的形象,表达文本中固有的情感,读得情意浓浓,读得眉开眼笑,读得兴高采烈,读得热泪盈眶,读得潸然泪下。“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叶圣陶语)。正如清代学者刘大櫆所说“一吞一吐,皆由彼而不由我,烂熟后,我之神气即文之神气”。也就是朗读《天上的街市》,我就是郭沫若;朗读《饮酒》,我就是陶渊明„„我的语文课堂,因学生流光溢彩的朗读而精彩

四、借说促读,巩固效果

“读”是“说”的前提,“说”是“读”的后续,在朗读训练时,可以把说迁移至读,在读中汲取说的方法、说的技巧,以便克服读中一字一顿、拖腔、唱读等现象,便于巩固朗读训练的效果。

教学《小石潭》时,在熟读课文,充分理解了文章的内容,把握了作者的感情之后,我引导学生查阅资料,学写解说词,接着再结合课文挂图,以“小导游”的身份向同学们介绍一下小石潭。学生大都能带着新奇和欣喜的感情,作一番绘声绘色的解说。这种说的训练,不仅引导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且帮助他们将作者描绘的作品情感内化为自身情感。最后再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时,他们对感情的把握会更加深刻,更加真切,作者对这株身处逆境的柳树所表现出的伟大生命力的赞叹和敬畏之情自然会溢于学生的言表。

总之,通过教师有意识地创设朗读意境,抓住重点有感情地范读,有目的地指导朗读,不但能使学生从正确的朗读(含声调、节奏等方面)去理解课文,感受课文的思想感情,而且能唤起学生的读书热情,调节课堂气氛,让学生的感情和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因此,我深深地体会到,在语文课上一定要指导学生掌握正 5

确的朗读方法,加强感情地朗读训练,让朗读成为课堂教学的亮点是上好语文课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朗读教学既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但又有新的内容。这种“新”就是要将教师的示范性的读与学生的高质量的读结合起来,重点放在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上。由于习惯的影响,有些教师常怕耽搁时间而越俎代庖,这势必影响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在教育大改革的今天,我们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重视朗读训练,充分发挥朗读的作用,有目的有重点地加强朗读教学,不断地积累并反思,优化自己的朗读指导,让有效的朗读真正走进学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真正达到“书味在胸中”的境界,那么我们的每一节语文课都必将因朗读而精彩!参考文献: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中学语文教育教学研究》

第三篇:成语,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成语,让语文课堂充满精彩

顺昌县际会中心小学 祖雪英

成语是汉语言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说话写作中合理地运用成语,可使语言表述更生动,形象描述更具体,情感表达更真切。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凭借成语,透视语言形象,感受语言情感;凭借文本,走进成语世界,感受成语魅力,可使阅读教学更精彩。

一、放飞想像、感知成语

教材中“读读背背”的成语编排是独具匠心的,往往按照一定的主题有选择性地把成语汇织在一起,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完全可以充分发挥学生无穷而独特的想像力,用自己纯净的心灵去触摸成语深处,从而扣动学生的心弦,获得起美的享受。

以一年级第一课有关描写春天的成语为例(春暖花开、山清水秀、春回大地、百花齐放等)学生认真投入朗读之后,我便问学生:“读了这八个成语之后,在你的脑海里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呢?向大家交流一下。”问题一出,学生都像炸开了锅一样,我说,你说。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有的学生说:“我的眼前出现了一副图,山上的树木绿绿的,山中的泉水清澈见底,还不时传了清脆的鸟叫声„„”有的学生说:“春天到了,山上的树木变的绿起来。”总之,答案是丰富多彩,许多都是由成语的内涵发散而来的,这也为学生理解成语打下坚实的基础。

可见,教师要积极调动学生丰富的想象世界,让学生感知一个个生命光华的成语,从而惊讶于成语的魅力,产生积极的学习欲望,为进一步感悟成语、积累成语、理解成语作好铺垫。

二、激发兴趣、积累成语

1、动作演示成语:课堂上要学习成语:言行一致,口是心非;春风得意,垂头丧气;艰苦朴素,花天酒地;以理服人,蛮不讲理;大公无私,营私舞弊。这么多成语一下子涌过来,真有点应接不暇。按以前的教学方法,学生课前都借助词典弄懂含义,上课只要稍加点拨,再读一读,记一记就行了,可总觉得有些单调,学生的积极性不高,测试下来效果并不好。对!我们换个方式学成语,不直接说出含义,想一想这些成语我在生活中、书本上、电视里有没有见过?如果熟悉,可以通过你喜欢的方式,如表演、讲故事、举事例表现出来,好吗?”

学生陷入了沉思。不一会儿,学生甲先发言:“我从电视上看到包公断案,可称得上大公无私,他的亲戚犯法也不放过。而一些贪官则营私舞弊,犯法的人送了礼,就平安无事了,真是可恨。”好小子,他一连说了两个成语。话音刚落,学生乙就迫不及待地站起来,“老师,我来表演自己考了高分和低分回家的样子。”说完,上演了“春风得意”和“垂头丧气”的样子,赢得了一阵掌声。学生丙也不甘示弱,讲起了自己在课外书中了解到雷锋叔叔生前艰苦朴素的事迹。

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学,必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有些枯燥的词语积累变得有趣味性,让学生在活泼轻松的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将成语记在了自己的脑海中。这不仅积累了成语,同时也更丰富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讲述成语故事:许多成语的产生往往伴随着一个个精彩的小典故,学生只要知道了故 事,便从中知道成语所表达的意思。对于此类成语,无需过多的引导,教师只要向学生生动的讲述成语故事,学生就自然知道成语的意思了。如学习“胸有成竹”的时候,我就给学生讲讲北宋名画家文同画竹子的故事;学习“拾人牙慧”这个成语时,我就给学生讲讲晋朝的殷浩批评韩康伯自鸣得意的态度;

3、正确书写成语:我从《语文世界》里找来一篇奇文《广告人的情书》,要求学生仔细阅读,读出“破绽”,使那些经“易容术”妆饰过的成语恢复原貌。请看开头:“亲爱的:当衣衣难舍的深情化为天尝地酒的思恋,我只想咳不容缓地低问一声,是否鳖来无恙?”仅仅一句话,就连用了四个成语,用幽默的笔法尽情调侃讽刺满脑“创意”的广告人,既有趣味性又有教育意义。还可以找找广告语中用错的成语,如:“蚊香广告:金鹿蚊香,默默无蚊的奉献;工行广告:工到自然成,等等。

4、成语接龙游戏:先给出一个成语,让学生运用顶真修辞往下续。如“入木三分——分秒必争——争长论短——短兵相接——接二连三——三思而行——行若无事——事出有因——因祸得福——福无双至——至高无上——上下其手——手疾眼快——快人快语——语重心长——长驱直入”,这种练习既考平时积累,又锻炼思维,况且答案丰富多彩,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趣味成语,学生见而乐之。

三、创设情境、理解成语

课文中的不少成语,折射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反映了人物的丰富情感。对此,可引领学生凭借成语,联系课文,深入探究,让学生与文本、与作者、与文中人物进行对话,从而走进人物的情感世界,领悟语言的情感内涵。

如人教版第12册《穷人》一课: “丈夫清早驾着小船出海,这时候还没有回来。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感到心惊肉跳”句中的“心惊肉跳”,暗示了事情的特殊背景,突出了桑娜的极端恐惧,反映了桑娜家中的贫寒,凸显了桑娜对丈夫的关心。理解这一点,对理解桑娜“抱回孩子”表现出的果敢和善良颇为重要,对此教师可以这样引导:

师: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感到“心惊肉跳”。如果你就是桑娜,此时此刻,你会想些什么? 生:我会想,丈夫啊,海上风浪这么大,天又冷又黑,你为什么还不回来? 生:狂风啊,你快停下!波涛啊,你快平息!让我丈夫平平安安地回家吧!„„

师:是啊,此时此刻,桑娜担心的是丈夫的安全,期盼的是丈夫的回家。从“心惊肉跳”你感受到了什么呢? 生:我感受到了桑娜家生活的贫穷,生计的艰难。天气这么恶劣丈夫还出海打鱼。

生:我感受到桑娜的善良。她的善良除了表现在对丈夫的担忧外,还表现在对西蒙的关心上。她提着灯去看丈夫,到了西蒙家门前就想起了傍晚想去看的邻居西蒙。发现西蒙去世了,便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家。

„„

在上述教学中,教师通过角色转换,让学生走进情境,由“心惊肉跳”揣摩人物心理,从而走进了桑娜的心灵世界,真切而具体地感受到了桑娜对丈夫的担忧、对邻居的牵挂、对西蒙两个孩子的关心。

在阅读教学中,还可通过课文内容的处理,借助语境,引导学生运用成语,以促进内容的感悟。如阅读《将相和》中“完璧归赵”一段,教师引导学生完成以下成语填空:①秦王写信给赵王说以城换璧,赵王认为去也不好,不去也不好,真是(左右为难);蔺相如认为还是去好,而且认为完全可以不使璧白白落人秦王之手,显得那样样(胸有成竹)。②蔺相如见秦王一心赏璧,无心交城,便假说璧有斑点,(轻而易举)地把璧要了回来,这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③蔺相如提出要秦王举行典礼才肯交璧,其实他用的是(缓兵之计),这样可赢得时间来个(金蝉脱壳)。

四、利用生活、运用成语

成语,在中国文学中一枝独秀,经历了历史的沧桑变迁,经历了时间的雕琢打磨,至今仍熠熠生辉,具有及强的生命力,主要表现在对生活凝练、生动的反映上。因此,在成语教学中,教师应不断利用生活,撷取有用资源,让成语在不同的生活场景中进行最恰当的“亮相”,使学生感受到成语的生命活力,从而学会运用成语。我想,这也是学生学习成语最根本的用处,体现语文课程的工具性特点。

我教学《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课,其中一句“漫卷诗书喜欲狂”当分析完诗句,我问:“同学们,我们可以用什么成语来形容杜甫此刻的心情?”有人,回答“欣喜若狂”。于是,我在黑板上认认真真地写下“欣喜若狂”四个字,于是,我又问:“那你们知道生活中还有什么情况会让人欣喜若狂吗?”学生甲学急不可待地说:“我从电视中看到“申奥”成功的那天夜里,人们都激动得又叫又跳,这一定是欣喜若狂。”没等他坐下,学生乙又开腔了:“我以前考试总是粗心大意,上次测验我通过努力终于考了甲,当时兴奋得坐也不是、站也不是,想敢快告诉别人,老师,这也是欣喜若狂吗?”学生丙干脆站起来对着同学们手舞足蹈起来:“我爸爸就有欣喜若狂的时候。每次看球赛时,只要中国队进了一球,他就会兴奋得大叫:进了,进了!然后抱着我转来转去。”学生丁也不甘示弱:“昨天,我和老师下象棋,赢了老师,当时我围着操场满地蹦跳,还大声地喊:我赢了,我下赢老师了!这肯定也是欣喜若狂。”

此时,抽象的成语不用多讲,早已在孩子们脑海里鲜活起来,成为了内心情感的抒发,生活经验的提炼。他们的发言就是在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诠释着这个成语的内涵,比老师讲要高效的多。

学生用成语描述的过程就是运用的过程,在运用的过程中,学生切身感受到了成语的精妙,并真正实现成语对学生精神世界的构建,从而产生热爱成语、热爱祖国语言的内驱力。

第四篇:信息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信息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多。尤其是语文课堂,运用信息技术教学让课堂变得更精彩、丰富,这不仅可以给学生以直观形象的画面,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01-014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1.091

一、在语文课堂中运用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一)在语文课堂中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管做什么事情,只有感兴趣才会做得更好。因为在兴趣的驱使下,人的好奇心比较强。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传统的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的创造能力,让学生觉得很枯燥,没有成就感。在语文课堂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本身语文课程就很单调,如果按照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根本吸引不了学生的兴趣,反而会让学生产生对语文的厌烦心理。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为学生展现多姿多彩的场景,让学生不再受课本的限制,有一种身临其境的课堂氛围,让学生领悟课本中的内容,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在?Z文课堂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普遍。教学过程中,进行有计划地引导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的知识面变得更宽,接受知识的能力变得更好。教师可以在备课时,加入一些相关的教学资源,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让学生掌握更多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运用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讲一些生活中听过或者见过的现象,使学生能在学习语文课本知识的基础上,了解更广泛的内容,增加学生获得知识的速度,同时使学生的知识面在初中阶段达到一定的水平。

(三)在语文课堂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以丰富语文教学课堂

传统的语文教学课堂是很枯燥的,如今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运用,使其变得很丰富。学习语文,不能只靠课本上的内容,需要课内和课外相结合。语文教材只是帮助学生学习的工具,结合丰富多彩的生活,走出去,才会积累丰富的知识。信息技术能为课堂传递更多的信息,通过为学生展示图片、视频等学习内容,调动学生的多种器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音频播放课文的朗读,通过课件展示学生在课前预习时整理归类的生词、生字和读音,让学生能够一目了然的对比,并积累词汇,提高语文知识。这种教学和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形式相比,有着很大的优势。另外,信息技术还可以为学生展现一定的场景,这样文章中出现的风景尽收眼底,学生不用出门就可以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唤起学生的意识,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四)在语文课堂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创新语文教学课堂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关键。而这离不开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积累,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众所周知,传统的家长式教学单调枯燥,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接受能力比较差,不利于学生的创新学习。而运用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营造积极的教学环境,提供多种学习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创新语文教学课堂,改变学生接受知识的模式,为学生提供小组学习,合作学习以及自主学习的平台,让学生能发现问题,总结归纳,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上由被动变为主动,提高学习效率。

二、在语文课堂中运用信息技术的注意事项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使语文课堂变得生动精彩,还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能力也会有所提高。但是,正确的运用信息技术是达到教学目的的重要方面,如果运用不当,不仅会影响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气氛处于一种混乱的状态,还会限制学生的思维,也就达不到语文课堂的教学目的。因此,在语文课堂中运用信息技术,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注意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讲学生听的情况普遍存在。而在课堂中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不能缺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只有彼此互动和交流,才会让学生在第一时间理清思路,把自己不理解和掌握不了的内容反馈给教师。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教学媒体只是起辅助作用,避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以信息技术为主而教材内容为辅的局面。

(二)教师要在课前充分备课

备课是每个教师都要做的重要工作之一,只有教师充分挖掘教材,把握教材中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才会在课堂上把精彩的内容展现给学生。教师在备课时,应该将课本内容的精华提取出来,适当加入一些课外知识,这样学生不仅学习了课上的内容,还丰富了课外的知识。学生懂得多,就会更愿意学,从而调动了学生各个方面的思维,提高学习积极性。

(三)教学设计的内容要以学生实际为主

在语文课堂上要运用信息技术,但不能完全依赖信息技术。因为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并不能反应教学水平的高低,课件内容上的丰富多彩也不能代表教学水平的高低。不管是哪种教学方式,都要建立在教材的基础上,正确引导学生,从学生的思想和接受能力着手。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学生对语文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还会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结语

总之,信息技术运用到语文教学中,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了突破校园围墙,营造开放式教学的目标。面对生动的画面,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浓厚。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优化课堂,使课堂变得丰富多彩,同时还能降低教学难度,提高学习兴趣,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蔡志芬.浅谈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让语文课堂更精彩[J].中小学电教(下),2014(6):43.[2] 张红梅.信息技术让语文课堂更精彩[J].学周刊,2012(31):168.

第五篇:多媒体课件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多媒体课件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平谷六小林志英

【关键词】课件情境精彩

【摘要】多媒体课件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有声有色、图文并茂的教学环境,使我们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形象。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可以用特定的、优美的音乐来渲染情境,用影视、图片等图像资料来显示情境,用变化的或醒目的文字来诠释情境„„创设出一个崭新的语文教学审美时空。

现代教育观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题,只有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教学才有效。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就成为了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关键问题。传统的语文教学由于种种原因,使得教师只能用简单的“授――受”教学模式,利用教科书运用讲授、板书等作为教学手段与方法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则像海绵吸水般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教学模式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鉴于这种形式我们今天的语文教学迫切需要创新,只有这样,才会有生命力,多媒体技术改变了这种形式,也给语文教学改革带来了勃勃的生机。多媒体课件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有声有色、图文并茂的教学环境,使我们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形象。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可以用特定的、优美的音乐来渲染情境,用影视、图片等图像资料来显示情境,用变化的或醒目的文字来诠释情境„„这些方法在一般传统教学中可以局部采用,不易有机结合在一起,而多媒体教学则声像文相结合,让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内容变成形、声结合的画面图式,让静态的审美对象活跃起来成为动态,并打破教室四十分钟的时空限制,古今中外,上下数千年,沟通过去、现在与未来,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引发大量的联想和想象,创设出一个崭新的语文教学审美时空。为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开辟了一条有力的捷径。

一、动画课文,使学生乐学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生活中我们发现,有些学生让他们复述或背诵刚刚学过的课文,都会感到特别困难。相反,如果让他们讲述他们所看过的动画片,哪怕是几年前看过的,他们也能完整具体、1

有声有色的讲述完整。小学生年龄小,爱看动画片是他们的天性,如果把学习课文与相应的动画片相联系,相信没有一个学生不愿意学习的。如在教学《鹬蚌相争》《守株待兔》《螳螂捕蝉》„„等课文时,我在上课过程中适时播放相应的动画片,并配上课文的文字、朗读,给学生以新鲜感和吸引力,调动主体投入,促进学生产生用声音再创情景的更大欲求。将多媒体教学手段有机地整合到课堂教学中去,将课文重点部分的文字信息形象化,音效化,促进学生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阅读课文,把在学习新知识时的创新欲望和潜能转化为现实的创新力,并形成自己的独到见解。可想而之,新颖有趣的动画效果定会激起学生无穷的兴趣和好奇,调 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兴趣。

二、身临其境,使学生愿学

在小学语文课本里,有许多内容是离学生生活很遥远的,自然而然的造成了学生理解上的困难。而多媒体课件又为教学输入了鲜活的血液,提供了丰富的影象、音乐资料,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使教学化天涯为咫尺。

例如,在教学《草原》《美丽的小兴安岭》《桂林山水》等课时,由于条件的限制,学生不能亲身领略自然风光的美丽,光凭书中的语言文字去 让学生想象那里的美景,这是很难办到的。这时如果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这些自然风光,再配上优美的音乐,学生边看、边听、边想象,就会自然置身于这大自然的美景之中了。不难想象,此时学生学起课文莱,就不会再对书本上的文字感到陌生和遥远了。这样,不仅方便了学生理解课文,也为教学营造了美的环境,使教学目标在十分优美和愉悦的环境中得以实现。

三、形象演示,使学生易学

变抽象地说教为形象地演示是多媒体教学的最主要特色。在小学有一些课文中蕴含着深奥的科学道理。这些道理仅仅依靠教师苍白的说教,黑板加粉笔,是很难给学生解释清楚的。如果利用多媒体课件,一切为题自然迎刃而解了。

如,利用多媒体技术中图像的移动、定格、同步解说等手段制作的课件在教学,《黄河象》《捞铁牛》等课时,形象直观的演示使课文中抽象复杂的道理变得简单浅显,使学生一看就懂,一听就会。

四、影片播放,使学生激情

利用多媒体的摄像、声像相结合的功能,将影视作品制作成VCD各式的文件进行播放,不仅能使学生乐学愿学,更能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产生不可估量的教学效果。

例如,教学《狼牙山五壮士》《飞夺泸定桥》《董存瑞》等课时,就可 2

播放有关影片片断,使学生犹如走上战场,走近英雄,感受那气壮山河,惊天动地的壮举,从而激起了他们对英雄的敬仰之情,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总之,多媒体课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显示出传统教育所不能比拟的强大的生命力,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更精彩。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不断学习,不断研究,恰当利用多媒体手段为教育教学服务,做信息社会中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下载互联互动让语文课堂更精彩——谈“一对一”数字化课堂教学实践 期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互联互动让语文课堂更精彩——谈“一对一”数字化课堂教学实践 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利用PowerPoint,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利用PowerPoint,让语文课堂更精彩(张娜)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各种先进的电化教学设备已经开始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使用,由于电化教学具有直观形象,生动有趣的特点,深受师生的......

    班班通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班班通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追梦 【内容摘要】 “班班通”集“声、色、画、乐”于一体,色彩丰富的画面,有利于帮助学生获得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理解,有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借助多媒体教学,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借助多媒体教学,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双溪中学 罗德坤 电话:*** 邮箱:luodekunna@163.com 【摘要】多媒体是信息时代的标志,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

    有效互动 让口语交际更精彩

    有效互动 让口语交际更精彩 口语交际是听话、说话的发展,是一种双向甚至多向互动的言语活动。学生只有在动态的双向互动活动中,才能增强口语表达能力,才能学会分析、归纳、评价......

    返璞归真,让语文课堂教学更精彩

    返璞归真,让语文课堂教学更精彩 摘要: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应着重培养学生语文实践的能力。因此,为了适应和满足社会进步与学生自身发展的......

    巧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巧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刘仁八镇中心小学 肖凤莲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我国教育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集图像、音频、视频等于一身的现代化信息技......

    让品社课堂教学更精彩(大全5篇)

    让品社课堂教学更精彩 【摘 要】小学生好说好动,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特点,在教学中要选择喜闻乐见的形式创设教学情境。创新课堂教学内容与形式,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实际生活,使......

    利用农远资源让初中语文课堂更精彩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利用农远资源让初中语文课堂更精彩 作者:薛春英 来源:《文理导航·教师论坛》2013年第01期 【摘 要】农远资源现以其直观、形象等特点深受广大师生的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