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案课堂中小组合作策略研究开题报告[共五篇]

时间:2019-05-13 01:18: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英语教学案课堂中小组合作策略研究开题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英语教学案课堂中小组合作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第一篇:英语教学案课堂中小组合作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英语教学案课堂中小组合作策略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国家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最终目的是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面对日新月异的知识经济社会,基础教育的目的已不是将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而是要教会一切人学会学习。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目前我国教育现状中存在着学习方式单一的问题,学生的学习往往立足于被动的接受老师的知识传输,缺乏自主的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也忽视了学生中间的交往。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一个很重要的着眼点就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我们认为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意义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把班级授课制条件下个体间的学习竞争关系改变为“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关系,”讲传统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单项交流或双向交流改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有助于形成学生之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可以促使学生心理品质发展和社会技能的进步,同时,还有利于教学的多边互助,是每个学生都获得平等参与的机会,也有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会,可以避免“少数学生争台面,多数学生做陪客”的现象,给每个学生提供均等的学习和发展的机会,更好地面向全体学生。

二.课题的研究内容:

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与方略。由于其实效显著,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各国的小组合作学习在其具体形式和名称上不甚一致。如欧美国家叫“合作学习”,在前苏联叫“合作教育引”。综合来看,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

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激发调动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让学生找到合作的途径,掌握合作的基本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探索出新的教学方式。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努力体现新课程理念,培养学生地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策略 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标准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有以下几类;(1)社会互赖论。认为群体是成员之间互赖性可以变化的动力整体,各成员之间的互赖有其差异性。(2)选择理论。是一种需要满足理论,学校则是满足学生需要的场所,依照此理论,不爱学习的学生,绝大多数不是“脑子笨”,而是“不愿意学”。(3)发展理论。来源于维果茨基的发展区理论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4)精致理论。认知学的研究证明,如果要是信息保持在记忆中,并与记忆中已有的信息相联系,学习者必须对材料进行某种形式的认识重组或精致。精致的最有效方式之一是向他人解释材料。(5)接触理论。认为人际间的合作能提高小组的向心力及友谊。(6)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罗杰斯认为同伴教学是促进学习的一种有效的方式。(7)自控理论。威廉.格拉塞博士认为人的行为内驱力来自人的固有的需要。学生有3种需要:对爱的需要;对力的需要;对自由、娱乐的需要。(8)建构主义学习论,认为个体是在与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积极建构,改组自己的认知结构而进行学习的,学习涉及到学习者之间的相互效仿、协助和激发。

四.研究方法与途径 1.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方法

2.研究策略:(1)教师要营造有利于小组合作学习的人文环境;(2)根据学生的智力,兴趣,个性等方面的特征合理调配小组成员(3)处理好学生主动探索学习和教师适时有效指导的辩证关系(4)处理好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辩证关系

3.基本原则

(1)全体性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坚持全面发展,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提供有效途径

(2)发展性原则:立足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每个学生终身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3)主动性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过程钥匙学生主动参与,自觉

探索,全身心投入

此外还有合作性原则,开放性原则,互动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建构性原则等

五.

实施步骤余安排 1.实验学校:临河中学

2.实验时间:2011年11月----2012年5月 3.实验步骤:(1)准备阶段

提出课题计划,制定课题方案成立研究小组,并布置落实任务,(2)实施阶段,开展问卷调查,进行具体研究

(3)总结阶段,对整个课题进行全面科学的总结,写出实践报告和相应的论文,撰写结题报告

六.

预期的目标和结果:研究成功,并进行全校推广

第二篇:初中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的问题与策略

初中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的问题与策略

摘要:本文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相关理论,分析了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的含义和特征,总结了当前初中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对改进当前初中英语小组学习活动进行了反思和探索,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精神的学习策略,并探讨了教师在教学操作中应遵守的原则及教师如何建立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评价机制。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小组合作;问题;策略

小组合作学习的最大好处就是使每个学生都有平等参与学习的机会,并在学习过程中有参与发言和表现自己的机会,鼓励学生产生主动思考和主动探究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进取意识和竞争意识,真正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受到尊重。

一、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

在教学实践中,在具体的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中,也发现了诸多问题:一是刚开始时学生还没有养成小组合作的习惯,缺乏团队意识和必要的协作能力,而教师在任务分配上,只给小组简单分配任务,却没有对学生进行明确的分工,也未能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即使教师向学生充分说明了合作的重要性,并按一定的学生人数和原则划分小组,确定了每个小组的组长、报告员、记录员和监督员,但那些差生、性格内向的学生仍然在小组活动中很少发言,仅是个别优秀学生或优等学生垄断了小组发言权;二是由于教师对讨论时间未能充分掌握,导致各组汇报中只汇报个人观点,或各小组汇报相同的观点,浪费大量时间但却没有成效;三是随着合作学习次数逐渐增多,讨论渐渐流于形式,学生容易对此失去兴趣,或是部分同学对讨论的话题不感兴趣,未能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四是有些学生在小组讨论时常用母语交流,影响了小组学习的效率和效果。

二、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实施方法

随着英语课改的逐步推广与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日益受到广大英语教师的普遍重视和应用,尽管在具体课堂操作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停止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追求。所以,通过自身教学实验,提出如下实施策略:

1.对学生科学合理的分组是小组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前提

教师为了进行成功的小组合作学习,使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首先必须根据经验,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性格和英语水平,在此基础上再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分组一般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即小组内各组员的性别、性格、学习成绩和活跃程度等都存在一定差异。由于每个小组的成员各方面的差异性,这样全班各小组之间就有一定的共同性,为组员间互相帮助、互相合作提供了可能,而组间的共同性,为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分组应由老师与学生共同商讨决定,但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应该学会与不同的组员进行协作,尤其要关心那些交际能力弱、英语基础薄弱、学习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引导优秀学生多对这些学生进行关心和鼓励,争取组内同学的共同进步和提高。此外,在语言学习中,每组学习人数不宜过多,大约3到6人一组,否则会降低每位学生的参与度,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分组时,还可以将学生的座位做适当调动,然后按座次就近组合,使小组成员相对固定下来,并让小组成员共同为本组取名,确定各小组组长,为起到公平的作用,组长最好由组员轮流担任。为保持小组合作学习的“新鲜”度,教师还需要对成员进行经常性的重新分组。如笔者进行的合作学习探索实例,笔者发现教授26个英文字母时,学生的兴趣都不很高,但是这又是基础问题,无法避免,所以必须选择了一个另类的教学切入角度,即让五个或者七个学生一组,寻找身边的跟字母有关的东西,如跟字母有关的物品、标志、图像等,在课堂上展示成果,这就很好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合理的讨论时间是小组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保证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在置了相应的学习任务,并在分组后,应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思考和讨论。而不是当学生刚刚进入学习状态,情绪刚刚开始活跃,教师就暂停讨论活动。在学生进行讨论时,教师作为帮助学生的人,应以监督者和指导人的身份在各小组之间,了解各小组的学习情况,并对个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检查,打破个别学生过于主动,垄断小组发言的局面,充分调动各层次的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全体学生都能够有所提高,为使学生能够在合作学习中学到知识,教师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引导小组中的“强者”学会倾听他人的观点,学会与同学合作完成任务。(2)帮助和鼓励小组中的“弱者”树立自信心,增强小组责任感,消除自身的自卑和害羞心理,提高其英语的综合的能力。(3)活动中特别关注学生的心里状态,倾听他们的想法、挖掘他们自身潜力、肯定他们在合作中取得的成绩,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合作学习,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点评。如笔者的教课时的一节课堂游戏,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让学生快速记忆单词。通过快速闪动的带有单词的表情动画,让学生记忆单词,并且进行小组竞赛,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小组合作能力,又很好的锻炼了学生的记忆力和观察力。

3.变换学习方式和交流方式是小组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钥匙

教师在课前设计讨论内容和课题时,还要认真考虑各个层级学生的要求、学生学习兴趣和学生的认知理解水平,让讨论的话题贴近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尽量做到人人有话说,事事有人讲,让每个层级的学生都能融入其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逐渐提高其自

身的英语运用能力

4.杜绝母语交流是小组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必要基础

合作学习活动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有更多运用英语的机会,给学生提供一个用英语交流的平台,通过课题的交流互动,提高语言的基础,学会英语交流的技巧,最终树立学习英语自信心,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但由于教学过程中时间等因素的影响,现在,导致一些教师在督导合作学习中,只注重最后各个小组的学习结果而轻视学习过程。在合作学习讨论中,未能积极监督学生的英语应用,忽视了英语的运用,常常导致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慢慢就用母语交谈,失去了用英语表达和交流的机会,最终使学生失去了学习英语和应用英语的机会。因此,教师既要注意结果,更要关注过程,关注讨论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方式、个人体验以及对信息资料的整合。

5.充分认识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地位是小组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关键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既是组织者也是参与者。当活动开展得顺利时,应及时表扬;当活动出现一定问题时,应现场督导。不能片面追求讨论的完全自主性,这样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语言学习都是极其不利的。而教师应该认识到,教师是学生的向导和促进者,真正的学习主导是学生,而教师的向导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促进意识。提出的任务要以促进学生学习英语的需要、言语交往需要、言语求知需要等方面来进行引导。(2)参与意识。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学习中,即使是学习困难、性格内向的学生也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和创造性思维,所以教师应在学习过程中及时捕捉他们的闪光点,使他们有信息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来。(3)协调意识。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懂得讨论是一种互助协作式的交流,每个人发表的观点都是有价值的,而教师应发挥去作用为学生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维持学习秩序。

6.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手段是小组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保障

小组合作学习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评价的最终目标。把个人计分改为小组计分,将评价的重点由个人单独竞争达标转向小组协作达标。在小组评价的过程中,教师根据各族的记录,也要对个人在合作学习的参与度、积极性和独创性等进行评价,这样可在小组内部树立榜样,调动积极性,激发组内竞争,打消个别学生依赖别人完成学习任务的思想。因此,教师在组织实施过程中,首先要树立全体成员平等的原则,体现全员的参与性和合作性,要多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一些需要相互合作才能完成的学习任务,促使他们在交流中调动自身一切语言的和非语言的知识去进行学习,培养他们互帮互学、互助互利的精神。

在评价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评价学生在活动中对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掌握情况,还要评价学生在活动中的心理要素、情感态度、合作精神、智力活动的状态以及创新性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且,每个学生的英语水平有很大差别,因此,评价的标准也不尽相同,所以要根据学生原有的学习水平给予鼓励性的评价,促进各类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得到发展。从而促进学生创造性能力的发展,使评价具有创新性和鼓励性。

三、结束语

新课改在很多情况下,鼓励采用活动和交流的途径,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参与学习,提高了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要求,所以教师们都面临着“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利用积极因素,采用更适合于学习者语言能力发展的课堂教学方法,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这样一个关键问题。笔者认为,小组合作学习为着手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条可能的途径。而在初中英语课堂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能够促进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成为能够对自己学习负责的人,真正在学习实践中学会听取他人的想法和意见,同时通过交流,让学生在平等的基础上与他人相互合作,发挥同学之间相互鼓励、相互启发的作用,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活动的基础上锻炼综合能力、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实现合作意识的深化与协作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陈玉敏,小组合作学习实践模式的探讨[J],北京:儿童音乐,2003第四期 [2]郑小健,《小组合作学习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荣辱与共”》,2008,3,14;安徽基础教育网

[3]王凯,《论合作学习的局限性》[M],中国教育学刊2004(2)

[4]李新民,英语说明文写作特点及结构要求[J].英语知识,2005,10:26-28.

第三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是改变旧的接受式的教学模式,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新型学习方式,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正是基于这一理念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它能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那种单一化、模式化、教条化的弊端,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无论在平时的教学中,还是在公开课、观摩课中都是一个亮点。因此我提出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有效性的策略研究》这一课题,使合作探究学习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主动参与、善于合作、乐于探究。真正使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使教师成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一、课题的提出:

现阶段我们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广泛地进行“小学数学分组合作学习”的研究,旨在通过对现行的以知识为主要教学目标,教师传授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的个性探索与小组的合作探索有机结合,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体性、创造精神、实践能力及合作意识、交往品质等多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一)理论建构

《数学新课程标准》中强调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而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通过自主研究、民主探索、平等合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相互启发、共同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增加学习质量和个体素质,形成一种生动活泼、潜力无穷、人人参与、主动积极学习的活动形式。

(二)、研究目的1、寻找对策,构建科学的、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理论体系,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2、探索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师生角色的转变。

3、科学的、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增强学生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三)、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构建。

1、增强合作意识

(1)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通过数学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2、训练合作技能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主要是通过讨论、争辩、表达、倾听及参与实践等形式来展开的。为了提高合作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合作技能的培养。

(1)学会倾听;(2)学会讨论;(3)学会表达;(4)学会组织;

(5)学会评价

(四)、选择合作的时机

合作学习的关键是:教师提供合作学习的内容必须适合每位学生参与,使学生有话讲,有一定的争论性,能激发学生的合作兴趣。在课堂教学中适时恰当地把握时机,选择有讨论价值的内容,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既发扬了教学民主,又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了机会。在合作中,人人参与、个个发言、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增加了课堂信息交流量,促进了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发展。

第四篇:《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性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提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课 题 名 称: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负责人:曹文忠 所在单位:恒口镇中心校 课题参与人员:何爱明、张先勇、张为民、李荣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的背景:

1、落实《新课程标准》的需要。《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开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促使教师从自身教学实际出发,探究有效的教学准备、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来促使学生学习和全面发展。

2、初三化学教学现状的需要。初三化学教学内容涉及“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五个一级主题,十九个二级主题,教材内容有十二个单元,内容庞杂,学完教材内容需要近80学时,而初三学生面临中考,各科学习、复习任务繁重。再加之我区大部分学校地处农村,学生学习基础差,厌学氛围浓厚,学校实验条件简陋,好多实验无法做,有的教师干脆不做实验。所以只有从学校和学生实际出发,探索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有效性的途径和方法,打造化学高效课堂,才能让学生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内完成“提高科学素养、发展科学探究能力、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等学习目标。

3、教育发展现状和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教学实施能力中,要求教师能恰当利用教学资源和方法设计教学过程,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必须进行有效教学,优化课堂结构。目前,市区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都在积极倡导教学改革,探讨如何落实“高效课堂”,这给本课题的研究留下了较为广阔的空间,也使得研究本课题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的意义:

1.通过开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的课题研究,对我区初中化学教师在化学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困惑与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帮助化学教师走出误区。

2,通过课题研究,能带动我区初中化学教师更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及理念,对自身的教育教学进行系统地梳理与提升,明确其教学行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及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从而促进教师观念的转变。

3.通过在教学实践中边教边研,努力实现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有较大的转变,提高教学研究能力;创造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有序的新型课堂,使学生乐于学习,全面发展,促进我区初中化学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4.通过开展本课题研究,在教学实践中边教边研,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使教师的专业水准得到全面提升。

二、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1.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化学》上下册。

2.课堂教学:是指学生在校学习时的第一课堂,即以教室、实验室为教学场所,以班集体为教学单位的,以45分钟为一个教学时段的课堂教学。选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作为研究对象,从课堂教学准备(有效备课)、课堂教学行为(导入、师生活动、作业设计、评价检测)、有效练习巩固等环节入手,通过调查初中化学教学实际情况,归纳梳理现实中教学低效的原因,探索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途径及方法。调研当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学生学习化学的现状。探讨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研究如何优化课堂结构,设计有效而合适的师生活动、生生活动方案。探讨如何优化作业设计,切实减轻学生学业负担,让学生学得轻松快乐。

3.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进步、有提高。具体而言是指使学生在认知上,由不懂到懂,由不会到会,由知之甚少到知之较多;使学生在情感上,由不喜欢到喜欢,由不感兴趣到感兴趣在学习态度上,从“要我学”到“我要学”即关注学生在三维目标领域上得到全面充分的发展和提升。

4,策略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三维目标,根据教学的主客观条件,特别是学生的实际,对所选用的教学顺序、教学活动程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等的总体考虑。

三、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1、研究准备和启动阶段(2013年五月)

成立课题组;学习理论,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指导;课题组成员短期培训、交流,收集资料;研究文献综述;召开课题研究开题会。制定总的课题研究方案,撰写开题报告。

负责人:曹文忠,张先勇

2、实施研究阶段(201305~201401)第一阶段:(2013年六月)

(1)、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完成开题报告,启动课题研究。

(2)通过走访,听课等形式调查了解当前我区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现状。

具体负责人:曹文忠,何爱明,李荣,张先勇。

(3)设计调查问卷,在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学习化学的现状及其成因,将问卷进行统计分类,撰写调查报告。

具体负责人:张为明,何爱明,张先勇 第二阶段:(2013.7~2013.11)

根据研究方案,开展好各子课题的研究,在课堂教学中具体实施,通过学习,实践,总结,反思再学习,实践,总结出研究过程的心得体会,及时撰写教学反思和经验文章。

依据研究内容,子课题如下: 子课题

1、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负责人:曹文忠)

子课题

2、如何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有效的师生活动,生生活动方案,让课堂有效率(负责人:何爱明,张为民)子课题

3、优化作业设计,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负责人:张先勇)子课题4,如何编写高效的教学设计,开展有效备课的研究(负责人:李荣)

具体措施有:

(1)制定子课题研究方案,请专家对参与研究的教师进行辅导。

(2)以学校教研组为依托,开展 “如何有效导入——即情境创设”、“课堂教学中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如何优化作业设计” 集体备课研究、课堂教学观摩研讨;

(3)借助各种类型的公开课,进行有效教学实践研究,及时收集研究信息,注意调控,不断完善操作过程。

(4)定期召开研讨会,总结交流经验。

第三阶段:(2013.11~2014.2)

结合学生特点,按照编写好的教学设计精心组织课堂教学,探讨出是课堂教学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开展如何优化作业设计的研究,具体措施如下:

(1)组织全校范围内观摩课、示范课教学研讨活动,开展优秀教学设计、教学案例、优质课评比活动,及时总结成功经验,并请专家指导。(2)及时收集研究信息,根据研究进度,及时调整实施方案。(3)整理材料,撰写教学案例、论文、阶段小结。负责人:曹文忠,李荣,何爱明,张为民,张先勇

3、研究总结阶段(2014.02~2014.04)

(1)对课题研究进行总结、梳理并展示研究成果,组织现场展示活动。

(2)申请结题验收,出成果集,含论文、教学反思、教学设计、课例光盘等。撰写研究报告

负责人:曹文忠,李荣

四、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1、各种课堂实践活动的记录资料、文字材料

2、调查报告

3、教学论文、教学案例、教学反思

4、完成《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的结题报告

第五篇:农村小班化教学高效课堂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农村小班化教学高效课堂策略研究

开题报告

“农村小班化教学高效课堂策略研究”是我校承担的渝北区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规划课题,课题批准号: YBJK2014—29,为了使本课题研究取得较有价值的成果,今天特请各位领导、专家对我们的课题进行开题指导。现在,我作为本课题负责人代表课题组作如下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背景、意义

1.客观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本地区的经济呈现高速发展的趋势。城镇化的程度越来越大,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学校学生也随之出现城镇大班额,农村小班化。就我校所在的龙兴地区而言,两江新区大开发,征地工作的开展,这样致使大量的家庭迁到龙兴镇上居住,本校学生生源也大量外流。以上原因综合导致本校近两年产生小班化现象。

2.主观背景: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正在深入的实践之中,新课改要求课堂充满激情和活力,学科教学更精彩。但我们通过对小班化课堂教学策略现状的调查研究发现,大部分教师的教学策略并未得到根本改变,教师教得无味,学生学得无趣,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高耗低效,缺乏策略,成为教与学的阻碍。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要系统地研究教学的有效性原理,努力形成有效教学策略体系,用以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最终达到全面发展。小班化虽然学生少,但同样存在层次差异及个体差异。鉴于此,我们提出了“小班化教学高效课堂策略”这一课题的研究,试图开拓一条有关教学有效性的发展之路。

(1)小班化教学高效课堂研究符合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体现因材施教。在班级授课制中,普遍出现“同内容、同进度、同目标要求、同评价标准”等“一刀切”作法,根本无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严重防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致使优生“吃不饱”,产生学习如同嚼蜡的感觉,学困生“难消化”。因此在班级授课中实施“面向全体,分层施教”的分层教学法,扬其长而避其短,即能最大限度地克服过去班级授课制中的种种弊端,尽可能地让学生的个性、特长得以最充分的发展,(2)小班化教学高效课堂研究使学法指导真正落到实处,实施分层教学,教师运用新的教育理论和心理辅导方法指导学生,抓两头带中间,能切实提高课堂效益;小班化人数少,有利于单独指导的特点,教师更有精力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二、理论基础与依据

1.心理学理论基础。奥苏伯尔的成就动机理论,认为教师的职责在于把学生的潜在学习的动机激发出来。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强调学习的过程,让学生自主探索,从中发现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奥苏伯尔的成就动机理论,认为教师的职责在于把学生的潜在学习的动机激发出来。加德纳的多重智力理论,他认为个性化教学的实施,可以让每一个学生的7种潜在的基本智力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越受老师关注的条件下越容易取得成功(皮格马利翁效应)。国内外一项“视野与文化”的研究表明:一个班级的学生超过25人,教师就会顾此失彼。小班化教学由于班级学生数的减少,使得教师比较容易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和个性。

2.教育学理论基础。“新基础教育”叶澜教授认为:教学过程的基本任务是使学生学会实现个人的经验世界与社会共有的“精神文化世界”的沟通和富有创造性的转换,逐渐完成个人精神世界对社会共有精神财富具有个性化和创生性的占有,充分发挥人类创造的文化、科学对学生“主动、健康发展”的教育价值;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内在关系是教学过程创造主体之间的交往(对话、合作、沟通)关系,这种关系是在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中得以展开和实现的;“多向互动、动态生成”是教学过程的内在展开逻辑。小班化教学使得学生的自主探索成为可能,也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更加充分。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查阅国内外资料,小班化教学是欧美发达国家普遍推行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80年代,美国的部分州开展了缩小班级规模的实验。目前美国中学的平均班级规模是25个学生。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后期,美国又提出美国中小学班级规模应缩小到18人。目前德国班级规模与美国相似,全国平均为25个学生。英国20到25人,加拿大25到30人。1996年秋开始,上海市选择了12所学校40个班级进行了小班化试点,分别对小班教育的教室环境、授课形式、教学策略、师生交往、教学方法、教学管理、评价考核等内容进行了专题研究。南京2001年秋季正式开始进行小班化教学实验。大量的研究表明;小班化教育对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个性发展等起到明显的效果。对改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育资源等有革命性的突破。小班化教育成为了教育的一场新革命。

为了了解小班化教学高效课堂策略研究这一课题在同一领域的研究现状,把握发展趋势,我们查阅了大量的教育理论专著、期刊、报纸及网络资料。迄今为止,在对小班化教学这块领域,很多专家及教者都做了相关的研究。登录中国知网搜索,共检索到414条相关结果。如叶靖的《小班化的课堂教学策略》、陈杏生的《小班化教育的思考与实践》等。从中我们发现,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小班化教学高效课堂策略研究有以下特点 :

1.高效课堂教学的核心思想就是课堂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具体而言是指在高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设计多层次的教学目标,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从而使全体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学有所得:都能较快的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2.倡导小班化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或改善。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的,不仅仅是换套新的教材,其目的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课堂里面的情况发生变化,从而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

3.现研究领域中对小班化教学高效课堂有一定高度的认识,我们可以借鉴用以指导下《农村小班化教学高效课堂策略》的研究。

四、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 1.小班化教学

是当代小学教育改革的世界性趋势,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小班化教育是指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通过控制班级人数,使得教育教学空间加大、密度加强、节奏加快的条件下,采用适合小班教育的内容、途径、方法与技术等,运用一定的教育价值论为支撑,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方式;在这个动态的转化过程中,实践教师个性的“教”,学生个性的“学”,形成教与学的和谐统一,凸显小班化课堂教学的优势;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生命质量,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每一层面的教学过程细节,实现区域均衡教育、特色教育、精品教育。2.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是高效型课堂或高效性课堂的简称,顾名思义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高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高效课堂是高效课堂的最高境界,高效课堂基于高效教学。

3.策略

“策略”就是为了实现某一个目标,预先根据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的若干对应的方案,并且,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根据形势的发展和变化来制定出新的方案,或者根据形势的发展和变化来选择相应的方案,最终实现目标。本课题中指为了提高课堂效益而进行的课堂教学的设计、管理等。

五、研究的创新及研究假设

1.预期创新点:高效率课堂在农村小学小班化教学中的应用。

2.研究假设:小班化教学,学生相对较少,教师有精力关注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发展。在实施中着眼于人在发展过程中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区别对待,让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在学习中得以形成并发展,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和质量。从而让我校的课堂变成高效率课堂。

六、研究的主要目标、内容

(一)研究目标

1.从教学过程角度:拓宽学生的活动空间;丰富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强化积极的人际互动;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

2.从教学结果角度:以“高效课堂”为载体,以“学生和谐发展”为核心目标,探寻一条促进学生不同层次发展的小学语文、数学学科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3.从学生发展角度:培养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挖掘其内在的潜能,激发其主动探究的欲望;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让学生充分享受各种教育资源,得到个性化的教学,促使人人成功。

4.从学校发展角度:经过参与及实践改变或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及教学能力,形成我校的办学特色。

(二)研究内容 1.教师在课堂上是否属于高效课堂教学的现状与归因研究。2.农村小学实施小班化教育的管理研究。3.小学语文、数学学科高效课堂模式研究。4.小班化教育教学评价的研究。

七、研究对象及范围 本课题研究对象为全校学生。

八、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运用问卷调查法来了解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技能,从而有的放矢的进行训练。

2.行动研究法。用行动研究法来研究教师在实验活动中的作用,研究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态度。

3.经验总结法。运用经验总结的方法构建“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操作活动学习”等策略,促进教师有效教学,学生有效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根据本课题性质及学校实情,研究方法以行动研究法为主,问卷调查、个案研究为辅。边学习,边实践,边探索,边检验,边完善,把研究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边归纳,边总结,最终形成一套高效课堂教学策略。在研究过程起始阶段,将结合进行文献研究以更好地把握研究的先进性和科学性。在研究实施过程中,将较多地进行案例研究,从中不断总结,为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事实性依据。

(二)研究思路 1.转变教师教育观念

学校认真组织全体教师,深入细致地对小班化教学的理念进行学习、分析和研究。采取推门听课形式,随时掌握每位教师小班化教学的实施情况,更新教学手段,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求知、求新、求真的探索精神,同时让每个学生享有老师同等的关怀。

2.优化教学过程管理

一是备课:精心备课、依托教材、立足学生、注重基础、适当拓展。要求教师的备课落实“四备”:备课材料、备学生个案、备教学组织的空间形式、备补充的教材与学材(教学媒体)二是上课:精心上课、精讲多动、鼓励参与,合作探究、关注差异。上课要有厚度和宽度。以小组分层、合作学习及个别化教学为主。面向全体学生不留盲点或盲区,时间上的灵活把握、教学角色的多向转换、活用教学资源。三是作业:作业实施弹性制。设计弹性作业,避免“吃不饱”、“完不成”的状况。分层化、选择性、实行作业“自批、互批、面批”相结合的方式。四是辅导:抓反复、勤辅导。为学有余力和学有困难的学生提供不同层次的帮助,重视知识上的查漏补缺和学习方法的指导,更要重视学习目的性教育和学习兴趣的培养。五是考核:教学中,采取多种考核形式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根据学情调整教学思路,改进教学方法,构建高效课堂。

3.灵活运用多种方法

要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师生、生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力促进学生的发展,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一是分层教学法:无论在备课,教材设计处理,教法选择,评价模式上,作业的布置,应分层设计,最大可能地满足是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需求。二是角色扮演法:角色的设定应结合学科内容和学生的个性特长。角色的扮演一方面改变了师生的传统关系,另一方面促使学生在“学中用,用中学”。三是合作互动法:在小组合作互动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相互间实现信息与资源的整合,而且可以学会交往,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合作。四是自主探究法:首先是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以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其次,探究过程中应设置一定的阶梯和难度,否则将会使学生畏缩不前或索然无味。再次,通过教师的激励性评价,发现闪光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五是活动教学法:指在教师的组织下指导下使学生在自主的交互性活动中进行认知、改组、统合、充实、完善,从而获得知识、经验、情感、智慧、能力、个性等素质。

4.改革课堂教学评价

一是注重激励的评价。在教学中教师注重把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每一个闪光点,及时捕捉称赞学生的时机。教师的激励方法有语言的、体态的、动作的,甚至有时候组织一个简单的仪式,让学生产生一定的兴奋记忆。二是注重过程的评价。学习要看结果,更要看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机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过程,通过评价来引导或矫正学习的进程。三是注重多元的评价。建立多角度的评价机制。不仅仅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更重要的是评价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表现、实践能力、爱好特长等,从而调动学生积极的情绪,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四是注重个体与群体评价的结合。小班教学中合作学习是经常用的,因而,在小组学习时,评价不是指向学生个体的,而是指向学生群体的,只有当小组的学习获得成功的时候,才能获得肯定的评价。这就要求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发挥小组的集体力量,不让一个同学掉队,小组的成功成为小组成员共同的目标。

九、研究计划和安排

第一阶段(2014-9):研究准备阶段

该阶段是课题研究的初始阶段,主要是为课题研究的启动准备理论、环境、氛围、研究队伍组建等条件,使老师进入科研状态,形成并了解课题的总框架,掌握相关的基本理论,课题设计人员收集资料,论证、确定课题实验方案,填写课题申请书,做好申报工作。、第二阶段(2014-10):课题论证和立项阶段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课题进行论证,确定课题,组建课题组,设计研究方案,申报课题。、第三阶段(2014-11至2016-2):研究实施阶段

组织开题讨论、咨询、制定阶段实施规划,按计划分子课题组实施研究,注意过程动态管理、调控。在这一阶段中,进行实验研究交流和培训活动,开展案例分析、教学设计、撰写经验论文活动,收集优秀课例、完成教学设计、论文等。写出阶段性总结报告,进行阶段成果评估,组建课题研究档案及课题研究汇报集。

第四阶段总(2016-3):总结阶段

总结二年来的在小班化高效课堂分层教学策略探索的成果,整理分析实验资料,进行总结提炼和实验成果的综合评估,撰写结题报告,完成课题结题鉴定。把“小班化高效课堂分层教学策略”理念进一步固化,深入人心,进而形成语文、数学、美术、科学等学科特色,让学生快乐、健康成长,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十、研究的预期成果

(一)文本及声像类成果

研究成果集,含论文集、案例集、教学设计精选、课题研究报告等。

(二)实践类成果 1.试验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高。2.课题组教师的研究能力得到提高。

十一、保证措施

1.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学校校长任组长,全面负责课题研究的相关工作。2.学校领导十分重视科研工作,为适合教师自身的特点,学校拨出资经让老师订适合自己的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这样订阅的面更为广泛,老师们从书上可以获取更多的研究资料。不仅如此,现有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老师们也可以从信息网上获得更多的资料。

3.学校的硬件设施较好,有多媒体教室,每间教室都配备了班班通设备。4.为保证本课题研究能顺利地展开,取得好的成果,学校将投入必要的经费,用于举办各种培训,开展各项活动,对教师科研成果的奖励等。

参考文献:

[1]农村小学小班化教学研究,陈衍忠,河南大学,2010-05-01 [2]农村小班化教学的思考,李志福,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5-01-21 [3]打造小班化教学的高效课堂,周晓伟,科学中国人,2015-04-15 [4]小班化高效课堂主题研究平台的设计与应用研究,李红,辽宁师范大学 2011-05-01 [5]农村小班化教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胡善山 新课程学习(上)2011-10-08 [6] 《农村小学小班化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研究方案,谢俊刚,http://www.yxedu.net/show.aspx?id=74130&cid=106 [7]农村小班化教学语文“高效课堂”激情导入的点滴体会,赵金秀;武桂香,新课程(上),2014-05-08 [8]小学小班化课堂教学策略初探,阳红;陈淑英,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9-15 [9]注重小班化教学的分层教学,构建因材施教高效课堂,杜金虎,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4-08-25 [10]实践小班化教学 打造高效课堂,韩百川,化学教与学,2010-12-10 [11]浅析农村小学语文小班化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武桂香;赵金秀,新课程(上)2014-03-08期

下载英语教学案课堂中小组合作策略研究开题报告[共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英语教学案课堂中小组合作策略研究开题报告[共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小学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关于小学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英语新课程倡导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被许多教师所应用。但是部分教师对小组合作缺乏正确认识,重形式,轻实......

    校本课程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校本课程的开发策略研究》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与研究目的 (一)选题背景 1、新课程改革指引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建立国家、地方和学校的课程三级管......

    《文言文课堂创新研究》开题报告

    教研课题开题报告 课题编号:SJHYBKT2013024-14 课题名称: 文言文课堂创新研究 课题负责人:行政主持:别永娟 学术主持:李青宁 课题成员:关雪侠、刘娟、贠静莉、姚彬玲 一、课题研......

    合作学习的组织策略开题报告

    西安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子课题 合作学习的组织策略及其实效性评价研究 开题报告长安区教学研究室傅三荣西安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子课题 合作学习的组织策略及其......

    初中英语论文小组合作研究性学习论文: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研究性学习

    初中英语论文小组合作研究性学习论文: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研究性学习摘 要:随着合作学习这一概念在认识和实践中逐步被重视起来,并广泛使用于各类学科教育中,许多学校......

    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现状研究开题报告

    《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及发展研究》 ——开题报告 (一)、农村地区小学英语教学现状 1课程设置和教材编排存在问题 由于采用与城市学校相同的教材,其对实现均等教育目标的影......

    基于课堂观察中小问题解决的小策略研究学习体会

    《基于课堂观察中小问题解决的小策略研究》学习体会 通过学习《基于课堂观察中小问题解决的小策略研究》,更加深入地明确影响教学质量的往往不是教师的教,而是学生的学;影响教......

    《初中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初中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大夼中心中学 刘永祥 一、本课题研究现状述评: 虽然从理论上讲小组合作学习,对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