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时间:2019-05-13 01:16: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第一篇:浅谈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如何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数学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它独特的风格,承担着德育的任务。首先,数学是客观物质世界的数量关系及空间形式的客观规律的反应。其次,数学本身具有结论确定的特点,数学教学可以说是培养学生理性的教学。最后,数学课是学校教育的基础课之一,数学教育是一种文化基础教育。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

一、数学教学中德育的特点

1.隐蔽性 数学教学中的德育并不是让教师在数学课堂上进一种说教,而是寓德育于数学教学之中,追求的是德育和智育的有机结合。

2.深刻性 数学教学中的德育反映出一种迟效性,它不能收到立竿见影的功效,而需要利用数学的特点,长期熏陶方能见效。但这种德育的功效一旦获得,将不易被改变,终身受益无穷。因此,它又显现出长效性、深刻性。3.整体性 数学之德育,是对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既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培养理性精神,又可以培养意志与毅力,提高抗挫能力,因而能够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4.层次性 德育内容本身是个层次的结构系统,一方面,教材的知识帅浅入深的,以教材为载体的数学德育,也是同步由浅入深地构成德育系列;另一方面,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也要求德育要有层次性。

5.制约性 数学教学中的德育内容受教学内容的制约,途径和方法受教学过程的制约。教材是课堂德育的当然载体,依据教材挖掘德育因素是课堂教学的前提。脱离教学内容,德育和智育就成了两张皮,油水两分离;找到了切入点,智育和德育就可以水乳交融,双管齐下。

二、数学教学的德育功能

1.培养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数学本身充满着唯物辩证法。在数学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概念的形成与演变,重要思想方法的确立与发展,重大理论的创立与沿革等,无不体现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思想——发展、运动与变化。数学对象源于现实世界,说明了认识论的唯物论,体现存在决定意识的观点。通过数学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创新意识,认识数学的价值,认识科学的发展是永无止境的,而人生有限,必须善待人生,充分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2.培养理性精神

诚实、求是,是数学理性精神的本质特征。数学语言的精确性使得数学中的结论不会模棱两可,数学中不存在伪科学,不允许有任何弄虚作假的行为存在。数学让人不迷信权威,不屈服于权贵;数学让人坚持原则,忠于真理。因此,数学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自爱,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

理智、自律,是科学文化人的重要人格特征,数学能够去其浮躁,净化人的灵魂。数学的思维方式,教育人们理智地思考问题,三思而后行。数学的公理化方法、结构方法、数学模型方法、拓广方法等,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整体性、创造性、深刻性,久而久之,养成从全局出发,抓住事物的本质,自觉按客观规律办事的习惯。3.培养高尚情操,提高思想修养

数学是一门既美又真的科学,不但拥有真理,而且具有至高的美。包括数学发现中的美学感悟,数学命题从未知到已知的转化,充满了发现科学真理的愉悦和欢乐。对科学问题的好奇,求解的欲望,解决之后的欢乐。对科学问题的好奇,求解的欲望,解决之后的欢乐,是人生秘不可少的体验。还包括数学表示中的美学修养,如数学概念的简单性、统一性,结构系统的协调性、对称性,数学命题与数学模型的概括性、典型性和普遍性,数学中的奇异性等。在数学教学中,学生获得数学的审美能力,既有利于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也有助于提高创造能力,数学美是激发求知欲、形成内驱力的源泉。的道德品质的形成要经历一个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渐变过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要根据每学期的教学内容和德育目标制定德育计划,长期地熏陶、渗透,才能水到渠成,见到功效。

4.量力性原则 数学教学中的德育,必须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认知基础和思维发展水平,确定符合学生实际的目标,有目的、有计划、循序渐进地进行。学生能力的提高,思想品德的形成,总是因人而异,不可能是同一模式,因此,在保证共同施教达到统一要求的前提下,还要照顾不同学生的层次特点,注意个别教育与共同教育相结合。

5.情感性原则 数学教学中德育要讲究艺术性,充分发挥情感效应。在师生交往中,建立一种平等、民主、新切、和谐的师生关系。如果教师在课内外均以教育者自居,表情严肃,态度严厉,学生就会产生压抑感和约束感,甚至会造成心理障碍,日积月累就会对教师敬而远之,这时的教育自然是低效甚至无效。反之,尊重学生,真诚地关心和理解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而心帮助,一视同仁,就会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知识,领悟道理,在感情交融的情境中获得启迪,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和感染。

三、实施中应重视的两个问题

1.寓德育于数学教学中的关键是教师 教师应面向新世纪,充分认识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深远意义,转变思想,更新观念,真正将每节课的德育目标落到实处,明确自己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举止言行,学生都在细心观察,甚至效仿。教师通过讲授的科学性、思想性,严谨的治学态度,负责始终的教风,诙谐幽默的语言感染着学生,激励他们以坚忍不拔的顽强精神,向理想目标进取。因此,数学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除了精通自己所教的知识,还要有一定的数学史知识和数学思想方的知识,能把握中学数学教学的脉络,理出思想教育的层次,探索一些具体的德育方法。这就要求教师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新一代为已任,树立新的教学观、学生观、质量观,准确把握学生所思、所求、所感、所爱,有的效矢地教育,才能收到实交效。

2.着眼课内,放眼课外 学生个体品德心理的形成,是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实践性活动是实现这种相互作用的具体过程。教学中要着眼课内,放眼课外,课内长期渗透,课外集中拓宽,才能促进学生把数学学习与崇高的理想结合起来,使学生兴趣化为更大的求知内驱力,进而深化德育效果。丰富多彩的课外数学活动,是课内教学的延伸,又是德育的生动的大课堂。如组织数学美育讨论,组织数学兴趣小组,开展数学竞赛,收集数学在社会经济动中的应用实例等,以此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数学素养,促进学生个性自由发展。

如何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任 桂 敏

许昌县河街乡第二初级中学

第二篇:中学数学中的德育教育

中学数学中的德育教育

段学燕

摘要: 德育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现代社会新人的重要途径,是组成学校教育的重要部分。对于中学数学课,人们往往只是看到和想到它的知识价值和实践价值,而对于它的德育价值人们难以理解。事实上,数学作为教育的一部分,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一种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与思维能力,甚至更广泛一点说,数学在某种程度、某种意义上影响着中学生的素质。人们一再提倡“教书育人”,但是在中学教育教学过程中,理解和贯彻这一问题还是存在很多问题。中学数学课到底有没有德育价值?中学数学中如何进行思想教育?以及在数学教学中思想教育的任务和内容是什么?这一系列存在的问题都值得即将走上教育工作岗位的我们进一步探讨。关键词: 中学数学

德育教育

任务

方法 引言:

别林斯基说过:“青春也就是向未成年过渡的时期,这种过渡期往往是分裂的、不协调的。”,中学生正处在心理上的“断乳期”,教师引导及教育好,中学生身心发展就很顺利,为将来进一步发展打下夯实的基础,如果引导及教育不好,则可能会使中学生感到成年人的干扰太多,反感情绪油然而生,从而漠视甚至抗拒成人的教育,而数学作为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是研究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学科,具有很强的概括性、抽象性和逻辑性。”,是教育必不可少的基础学科。因此搞好中学数学中的德育教育是必须的。作为一名即将走上教育工作岗位上的数学教师,提前研究一下“中学数学教学中有没有德育价值?中学数

学教学中如何进行思想教育?”是相当重要的。这不仅有利于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培养出对社会有利有用的优秀人,帮助学生渡过“危险年龄”,也有利于日后教育工作的展开。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培养中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想

实践活动是数学知识的最初产生,中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智力与思想成长的阶段,动手操作能促进大脑发育、思维发展、思想健康。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所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概括,用自己的语言把实践的所得正确的表达出理论,使学生有所体验,有所收获。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它不仅能促进学生积极思考,还能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1)、在讲授全等三角形的边边边判定公理时,先让每个学生用直尺在白纸上作一个AB=2cm,AC=3cm,BC=4cm的△ABC,并把这三角形剪下来,然后与其他同学剪下的三角形相对比,看看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这是学生发现能够完全重合,接下来再让学生改变长度大小再作三角形,剪下三角形进行对照,这时学生发现每次所作的三角形都能够完全重合而且重合三角形的对应边都是相等的,此时教师就启发学生总结出: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三边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即“三角形的边边边”判定公理。再让学生用量角器 杜仕贵.数学实践活动与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案例研究[J].学术期刊.2011.10 和直尺量出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使抽象的数学知识体现在简单的动手实验中,这样学生容易接受新知识。

(2)、在学习三角形的稳定时,可以发动学生如何对班级损坏的桌子板凳动

手把它修好,通过学生自己的动手操作,不仅进一步加深对三角形的稳定性的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并教育他们不要故意破坏公物,号召他们公物损坏要及时维修,不然会给他人造成不良的影响,甚至会造成他人的财产或生命的损失。这样不仅把知识很轻松的传授于学生,学生也能很牢固和深刻的接受了知识,而且还教育了他们公物是大家的应该爱护。

利用中学数学教学,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不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发展智力的同时,也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当作教学任务,教学中适时、适机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从而全面提高中学生的心理素质。

1、培养学生遭遇挫折,增强克服困难的毅力

如学习二次函数的描点法时,有些学生只找了一两个点就把图像画出来,有些学生则找了七八个点才把图像画出,这样面临的问题就是为什么画出的图像会这样偏差,学生会问“为什么?”,这时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由于二次函数的图像不是一条直线,只有直线才能用两点来确定,不仅使学生弄清楚知识的难点,而且使学生意识到:做事要认真,遇到“问题”不要轻易放弃,只有坚持下去,不断努力最后才能成功。遇到“困难”要有克服困难的毅力。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质疑问难的勇气。让学生自己会说,自己会做,虽然在其过程中难免会出错、会失败,但有克服困难的毅力和

持之以恒决心的都是值得表扬的。学生遇到“问题”之后,在引导他们解决“问题”能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对克服困难的毅力和挫折的耐受力。

2、让学生学会协作,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对三角形、平行线、垂线、圆等等一些实际操作进行教学时,可以把学生优生与差生搭配后分成几个小组,这样动手能力好的既可以带动动手能力差的,也可以让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见解、对知识的理解。学生的年龄相当,语言贴近更容易沟通,不懂的知识和问题都能在同学之间可以大胆的提出。所以在平时的作业中也可以分小组让学生互查,在互查中发现错误,并订正。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这种互助、互学、互查、互教的形式,多给学生一些共同协作的机会、共享学习和快乐的机会,使学生能够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团结他人、认识自己、肯定自己、接纳自己。培养出活泼、开朗、大方的人,让学生在班级集体中增长人与人交往的初步能力,提高中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加深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3、个别教育,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由于社会、家庭不良的环境,中学生经常出现心理与行为异常问题。在数学教学中经常出现:个别学生由于虚荣心太强,因而有抄作业,考试作弊,弄虚作假的表现,欺骗父母、老师。自己本来不会不懂,还装成什么知识自己都已经掌握了。这样的学生需要个别教育,不然长期下去导致成年后的品德不良。中学生正处于反叛心理最强阶段,以上的这种学生不能明指说你抄作业,考试作弊等等最直接的话。让他在自己面前做那个抄的作业题,很快就能暴露实情。此时学生就感到自责、内疚,这时就抓住他内心冲突的瞬间,一方面晓之以理,一方面当

时当面耐心辅导。这样的个别教育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也能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利用中学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和严谨逻辑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工作作风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数学中步步有理有据的推理证明,灵活巧妙的证明方法和直觉思维的训练,使学生学习态度一丝不苟、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以及工作作风严谨,勇于探索真理而不惧艰险的精神。为了可以使中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避免遇事含糊不清或流于空泛议论;数学思维活动的简洁、明快使中学生形成不拖泥带水的工作态度,谈话和行文简明扼要,避免和减少损失,所以数学思维要明确和实际。

赵继源.数学教学论[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 例如: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出错的作业,要重做,哪怕是一个小数点,或是一个数、一个字,都强调改正。严格的指出,在实际工作中一小点的差错都有可能给他人造成很大的损失,甚至可能给国家造成很大的损失。以后的工作像数学作业一样,不认真一个小数点的点错就把数字变了出错,你不认真就会把工作做得不好。从而一点一滴培养中学生以后优良的工作作风。

利用数学中的辩证唯物论,让学生养成科学的世界观

恩格斯说:“数学是辩证的辅助工具和表现形式,连初等数学也充满着矛盾。”在数学中,正与负、有理数与无理数、有限与无限等关系随处可见;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互相存在并对立着的矛盾关系,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例如:绘制y=sinx、y=cosx、y=tanx、y=cotx的图像,由图像分析道三角函数的性质,由三角函数的性质画出图像,在教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也教学生学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通过数形结合的思想可以教育学生看事物不能只看事物本身或一方面,看到事物一方面的同时也要看到另一方面、看到好的一面也要看到不好的一面。在分析事物是要从多方面来看事物的本身。这就说明数形结合的思想本身就存在着德育教育。在学习三角函数与图像时,让学生知道数学的两大基本“数”与“形”统一起来。而解决这样的数学问题时,总是把未知转化为已知,把复杂转化为简单,这就是数学中的矛盾转化为原理,在教学中利用这些内容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教育,就可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和领会具体与抽象、特殊与一般、绝对与相对、对立与统一之间的辩证关系。

利用数学的美,培养中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

数学并不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数学中充满着各种美的形态和美的意境,可以使中学生收到美的熏陶。数学美的特征表现在和谐、对称、统一、秩序、数学符号简练抽象等等的美。

例如:圆是图形中最完美的图形,它的美不仅仅体现在它具有完全对称性,还体现着集体主义精神。而且圆是由无数个离散的点,有对称、和谐地按照统一有序的规律排列而形成的封闭图形,圆上每个点都有它自己的作用和地位缺一不可,就好像是一个和谐的大家庭。在中学数学中传授圆的相关知识时,可以教育

学生,他们每个人就好比是圆上的每个点,而整个班级是由每个学生所构成。对于学校则是由每个学生和每个教师构成的圆,由此可以想想整个国家、整个社会。我们每个人只是一个孤立的点,由我们这些孤立的点就构成了一个和谐的社会。所以集体的形象和荣誉与我们个人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我们个人不能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利益关系,不能遵守集体的纪律,游离在集体之外,是不会得到集体的温暖。整个集体也不会得到更好的发展,集体得不到好的发展个人就没法发展。有这样的美既可以诱发出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又可以诱发学生的无限创造力,使中学生情操受到陶冶,促进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在中学数学中,用数学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而德育教育不仅仅只在课堂上进行,应该与课外学习有机地结合。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可以开展一些数学活动或以数学为主题的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德育教育。

例如:在学习统计时,可以把学生分组到农村进行调查村民的文化素质情况、收入、居住条件等等,通过调查的数据引导学生认真学习,让他们知道农村里盛行的读书无用论错误的,只有不断的学习科学知识才能使整个国家不断的强大,导致不被外来国家的欺负。在学习空间图形时,可以让学生制作一些纸箱,让中学生感受工人们劳动的艰辛。

新课程改革后的中学数学教材中有很多爱国主义教育的材料,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适时的引导,既可以激发中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例如:在中学中学习负数时,像收入与支出,海拔的高度等等问题,告诉学

生只利用小学的知识是不能够把这些问题解决的。实际的生活中只有正数往往是不够用的,从而古代的科学家不断探索发现了负数,发现负数对数学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阅读与负数有关的资料,让学生知道中国是最早发现负数和最早使用的国家,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得到了提高,还加深学生对 赵继源.数学教学论[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 中国古代文明的认识。学习到勾股定理时,告诉学生勾股定理是人类最伟大的十大科学发现之一,而中国是最早发现和使用这个定理的国家,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但很认真,而且学习兴趣会有很大的提高,还会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树立民族自豪感。

把数学史的教育参与到整个中学数学过程中,让学生知道了解我国古代在数学研究方面是有辉煌成就的。促进学生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的上进心,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总之,德育教育不仅是中学数学教学实践的要求,是中学教学大纲的要求,也是整个中学数学教育中很重要的部分。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挖掘教材、认真钻研,使德育教育贯穿于整个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数学教学的效果,而且有利于提高中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因此,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搞好德育教育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和美育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充分掌握中学数学教材的德育,适时、适度,点点滴滴加以渗透,激发中学 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中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在德、智、体、美、劳方面全面发展。参考文献:

[1]杜仕贵.数学实践活动与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案例研究[J].学术期刊.2011.10 [2]赵继源.数学教学论[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 [3]丁石孙.数学与教育[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7 [4]王庚.数学文化与教育[M].科学出版社.2004.1

第三篇:如何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如何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如何在数学学科中渗透德育教育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我个人认为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方法。

1、利用数学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在我们现行的数学教材中,有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在教学中适时地、自然地利用它们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指导学生阅读《有关几何的一些知识》、《中国最早使用负数》、《勾股定理》、《关于圆周率》、《我国古代有关三角的一些研究》、《我国古代的一元二次方程》等阅读教材后,告诉学生,我国自古在数学研究应用方面就有辉煌的成就,如祖氏公理的发现早于世界其它国家1100多年,杨辉三角的发现先于其它国家400多年;祖冲之对圆周率π值的计算、负数的使用、方程组的解法都比欧州早1000多年,我国古代的科学成就令世人瞩目。现代,我国科学的丰硕成果同样也令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自豪,如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发起、推广的优选法,被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和科学试验,创造了很大的经济价值;陈景润成功地证明了数论中“(1+2)”定理,被誉为“陈氏定理”;美籍华裔科学家杨振宁、李政道、吴健雄因在科学上的巨大成就而荣获诺贝尔奖等,这些真实典型的数学史实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和民族自豪感,而且也激励起学生学习的进取精神。

2、利用数学应用教学,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

数学应用的广泛性是数学学科的基本特征之一,加强数学与实际的应用联系,强化应用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这不仅在于数学应用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而且还可以利用它们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我们在讲授初三几何《解直角三角形应用举例》引言课时,针对学生不重视这类问题的通病,向学生讲述了这样的事实:早在公元前两千年,我国的治水英雄?大禹,为了解决在治水中的地势测量问题,就巧妙地利用了解直角三角形的主要依据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解决了不少治水工程的难题,这种方法要早于西方三角术的研究达两千年之多。通过这个故事,不仅使学生看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智慧,而且使学生深切感受到了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应用题的积极性。在以后讲授解直角三角形知识在各方面的广泛应用时,再进一步启发学生,数学知识只有最终同实际问题相结合,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去,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实用价值。

讲正负数的时候引入个人或单位的收入和支出,温度的升降,河水的起落,股票的涨跌;讲数据的统计可结合学生的零花钱、校服型号、年龄;讲方程、不等式更是可以以生活中的买卖问题、行程问题为实际模型,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里磨练并提高数学思维。另外为了加深学生对课堂讲授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可针对性地给学生布置一些实习作业,如自己制作测角器,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河流的宽度;或者建议学生到农村、工厂、建筑工地参观学习,了解数学知识在各方面的应用,并让他们对生活事例建立函数模型。让学生秉弃数学是空中楼阁的思想,学习实实在在的数学,有价值的数学。

总之,在讲授课本知识的同时,必须密切配合社会形势,市场经济变化态势,及时增加渗透生活、生产常识、金融投资常识、市场竞争常识等,引导学生处处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以此培养和发展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利用数学之美,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观念和追求完美的思想。数学并不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它实际包含着许多美学因素。古代哲学家、数学家早断言:“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数学美的特征表现在和谐、对称、秩序、统一等方面。

比如圆是平面图形中最完美的图形,它的完美不仅在于它的完全对称性(轴对称、中心对称),而且在于它体现着一种伟大的精神??集体主义精神,这是因为圆本身就是把无数零散的点,有秩序地、对称地、和谐地、按统一的规律(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排列而成的封闭图形,就像一个和美的大家庭,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位置和作用,同时也遵循着集体的纪律。由此我启迪学生,你们个人就象圆上一个个孤立的点,你们所处的班集体乃至于整个社会就好比一个圆,集体的形象与荣誉与你们自己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若个人不遵守集体的纪律,不能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就会像不在圆上的点一样,游离于集体之外,也就得不到集体的温暖。这样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将集体主义教育自然地渗透到学生的心田。同时,圆也隐含完满、团结的力量,圆的终点也是起点,让我们深深明白“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道理,它激励学生们不懈的奋发向上,追求完美的自我。

当然,每个几何图形都有它的教育意义。三角形让我们学会沉稳,四边形让我们学会灵活应变,矩形帮我们塑造个性,圆帮我们打磨棱角,一次函数为我们指明方向,二次函数带我们冲击人生的高峰,三角函数指导我们穿越人生的起起落落„„

再比如黄金分割,让我们以一种完美的比例去欣赏世界、创造世界,迸发了模特行业,巴农门神庙,还帮我们制造出新型的农药、医疗药品、化学制剂,也让学生们在熏陶中以一种全新的心情投入到追求完美之中。

4、利用平面直角系及函数图象教学,对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

数学中存在着严密的逻辑推理,同时也存在许多富有哲理的东西,我注意挖掘这方面的素材,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

比如我在讲授平面直角坐标系时,首先讲平面直角坐标系是一种划定点位置的工具,它把几何中研究的基本对象“点”与代数中研究的基本对象“数”联系起来,通过平面内点与有序实数对的对应关系,将一个点在平面内的位置,由它的两个坐标(横坐标、纵坐标)确定下来。由此加以引申,我们所处的整个社会,实际上也有一些无形的坐标系,每个人进入社会后,就象平面内的点一样,都在寻找自己的位置。一般说来,个人的定位参数概括起来也有两个,即个人的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在这两个因素中确定定位高低、好坏的唯一能动因素是后天因素,那就说明个人在社会上的定位,在某种程度上与自己的后天努力是密切相关的。因而告诫学生,在初中这个人生观发展的十字路口,每个学生都应正确认识自己和社会,确定正确的人生目标,端正人生态度,为以后长大成才而努力学习。

另外,在学习完函数图象后,通过对各类函数图象特征的总结,如有的是直线、有的是抛物线、有的是双曲线、有的是折线等,启发学生,人生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就如同函数图象一样,有时平坦,有时崎岖;有时高潮跌起,有时低潮绵延,应始终保持冷静向上的人生态度,去经受成功与失败的考验。

5、结合教学实际,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数学蕴含着极其丰富的辩证思想,它较其它学科更为具体和广泛,这是数学学科的一大特点。如角的推广、函数的定义、轨迹的概念等都是运动和变化的思想在数学中的具体体现;数的对立统一(正和负,整与分,有理与无理,实与虚)、运算法则的对立统一(加与减,乘与除,乘方与开方)都是对立统一规律的具体反映;一些定理、定义、公式、法则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相互依赖,都反映了普遍联系的规律;还有反证法的思想,实际上是矛盾中否定之否定规律的体现。在讲授相应新课的同时,适时地、恰当地渗透些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和对数学方法的熟炼掌握,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科学的世界观。

6、利用课题学习,让学生正确应对生活。

初中数学中有许多的课题学习,《制作长方体》、《数据的收集与处理》、《调查吸烟的危害》等让学生们在研究或调查过程中受到磨练或浅尝挫折,通过他们的小组分工、协作、合作,会让他们在探究中自学到许多课本中没有的知识,为他们将来踏入社会生活的社交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也会培养他们遇败不馁,在逆境中成长的思想。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是一个重要的并且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课题,在进行这一课题实践时必须注意方法上文道结合,做到自然妥贴,切忌生搬硬套,使学科内容与德育内容做到和谐统一,恰如随风潜入夜的细雨,润物细无声!

第四篇: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几点尝试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几点尝试

三水区西南街道河口中学

刘艳云

佛山教育学会二等奖

【摘要】《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已明确规定:“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需要数学教师去钻研、探究。我在自己的数学教学工作中做了一些尝试,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利用数学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利用数学应用教学,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

3、利用数学之美,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

4、结合教学实际,对学生进行辨正唯物主义启蒙教育;

5、利用课题学习,让学生正确应对生活。

【关键词】数学 利用 德育教育 学生

《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已明确规定:“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需要数学教师去钻研、探究。我在自己的数学教学工作中做了一些尝试,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利用数学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在我们现行的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版数学教材中,有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在教学中可以适时地挖掘出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在指导学生阅读《有关几何的一些知识》、《中国最早使用负数》、《勾股定理》、《关于圆周率》、《我国古代有关三角的一些研究》、《我国古代的一元二次方程》等阅读教材后,告诉学生,我国自古在数学研究应用方面就有辉煌的成就,如祖氏公理的发现早于世界其它国家1100多年,杨辉三角的发现先于其它国家400多年;祖冲之对圆周率π值的计算、负数的使用、方程组的解法都比欧州早1000多年,我国古代的科学成就令世人瞩目。现代,我国科学的丰硕成果同样也令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自豪,如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发起、推广的优选法,被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和科学试验,创造了很大的经济价值;陈景润成功地证明了数论中“1+2”定理,被誉为“陈氏定理”;美籍华裔科学家杨振宁、李政道、吴健雄因在科学上的巨大成就而荣获诺贝尔奖等等,这些典型真实的数学史实都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好素材,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同时也能激励起学生学习的进取精神。

二、利用数学应用教学,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

数学应用的广泛性是数学学科的基本特征之一,加强数学与实际的应用联系,强化应用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这不仅在于数学应用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而且还可以利用它们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我们在讲授初三几何《解直角三角形应用举例》引言课时,针对学生不重视这类问题的通病,向学生讲述了这样的事实:早在公元前两千年,我国的治水英雄?大禹,为了解决在治水中的地势测量问题,就巧妙地利用了解直角三角形的主要依据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解决了不少治水工程的难题,这种方法要早于西方三角术的研究达两千年之多。通过这个故事,不仅使学生看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智慧,而且使学生深切感受到了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应用题的积极性。在以后讲授解直角三角形知识在各方面的广泛应用时,再进一步启发学生,数学知识只有最终同实际问题相结合,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去,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实用价值。

讲正负数的时候引入个人或单位的收入和支出,温度的升降,河水的起落,股票的涨跌;讲数据的统计可结合学生的零花钱、校服型号、年龄;讲方程、不等式更是可以以生活中的买卖问题、行程问题为实际模型,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里磨练并提高数学思维。另外为了加深学生对课堂讲授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可针对性地给学生布置一些实习作业,如自己制作测角器,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河流的宽度;或者建议学生到农村、工厂、建筑工地参观学习,了解数学知识在各方面的应用,并让他们对生活事例建立函数模型。让学生秉弃数学是空中楼阁的思想,学习实实在在的数学,有价值的数学。总之,在讲授课本知识的同时,必须密切配合社会形势,市场经济变化态势,及时增加渗透生活、生产常识、金融投资常识、市场竞争常识等,引导学生处处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以此培养和发展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利用数学之美,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

数学并不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它实际包含着许多美学因素。古代哲学家、数学家早断言:“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数学美的特征表现在和谐、对称、秩序、统一等方面。

比如圆是平面图形中最完美的图形,它的完美不仅在于它的完全对称性(轴对称、中心对称),而且在于它体现着一种伟大的精神??集体主义精神,这是因为圆本身就是把无数零散的点,有秩序地、对称地、和谐地、按统一的规律(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排列而成的封闭图形,就像一个和美的大家庭,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位置和作用,同时也遵循着集体的纪律。由此我启迪学生,你们个人就象圆上一个个孤立的点,你们所处的班集体乃至于整个社会就好比一个圆,集体的形象与荣誉与你们自己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若个人不遵守集体的律,不能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就会像不在圆上的点一样,游离于集体之外,也就得不到集体的温暖。这样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将集体主义教育自然地渗透到学生的心田。同时,圆也隐含完满、团结的力量,圆的终点也是起点,让我们深深明白“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道理,它激励学生们不懈的奋发向上,追求完美的自我。

当然,每个几何图形都有它的教育意义。三角形让我们学会沉稳,四边形让我们学会灵活应变,矩形帮我们塑造个性,圆帮我们打磨棱角,一次函数为我们指明方向,二次函数带我们冲击人生的高峰,三角函数指导我们穿越人生的起起落落;再比如黄金分割,让我们以一种完美的比例去欣赏世界、创造世界,迸发了模特行业,巴农门神庙,还帮我们制造出新型的农药、医疗药品、化学制剂,也让学生们在熏陶中以一种全新的心情投入到追求完美之中。在教授二次函数时,通过二次函数图像既可以描绘篮球运动的轨迹,又可以刻划天体运动后轨迹的教学,提示数学中的奇异美。

数学美还体现在简洁上,数学中概念(包括定义、公理、定理、法则、公式)的产生与发展,都具有高度的严密性、概括性与准确性。数学中的简洁美无处不在,大到整个知识体系,小到一个定理的语言表达都体现着数学的简洁美。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数学中的这些美学因素挖掘出来,揭示出来,通过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美、鉴赏美,从而陶冶学生爱美的思想情操。

四、结合教学实际,对学生进行辨正唯物主义启蒙教育。

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主要是对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是物质的观点、对立统一的观点、运动变化的观点、量变到质变的观点、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观点的教育。数学自身充满着矛盾、运动、发展和变化,体现着唯物论的辩证法,是体现唯物论和辩证法更具体、更广泛的学科。

数学教材中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素材很多。例如,正数与负数、有理数与无理数、常量与变量等都是对立统一的;函数等体现了事物运动变化的观点,互相联系的观点;数的概念、角的概念等都是由实际需要不断扩展,充分说明了事物总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每一个数学概念的建立,性质、定理、公式、方法的发现和总结,总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认识过程;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总是把它转化为熟知的问题,或者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这就是矛盾转化的原理„„这些为数学教学中向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数学课程对学生辩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有着特殊的有利条件,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自觉地挖掘教材中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五、利用课题学习,让学生正确应对生活。

初中数学中有许多的课题学习,《制作长方体》、《数据的收集与处理》、《调查吸烟的危害》等让学生们在研究或调查过程中受到磨练或浅尝挫折,通过他们的小组分工、协作、合作,会让他们在探究中自学到许多课本中没有的知识,为他们将来踏入社会生活的社交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也会培养他们遇败不馁,在逆境中成长的思想。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是一个重要的并且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课题,在进行这一课题实践时必须注意方法上文道结合,做到自然妥贴,切忌生搬硬套,使学科内容与德育内容做到和谐统一,恰如随风潜入夜的细雨,润物细无声!

[参考文献]:

1、《教师教育研究》

2、《教育科学与艺术》2014.11 2015.3

第五篇:浅析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怎样渗透德育教育 王恒

浅析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怎样渗透德育教育

兴义市乌沙镇中学

恒 历史赋予教师的使命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要教育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努力构建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学习方式的改变为特征,以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标志的课程体系。说到数学,很多人都会觉得枯燥无味,但若教师不断在教学中融入数学史实或生活模型,对学生进行德育思想渗透,课堂内容就会变得丰富多彩,同时也能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和爱国思想的形成。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更加注重数学与实际的联系,更加注重数学的趣味性,也更加关注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因此,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找到德育的切入点,进行德育渗透,是我们值得研究和思考的问题。德育渗透“渗”的途径怎样?该运用哪些手段和方法呢?纵横近几年实行新课改的教坛,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方法。

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应遵循的原则 1.适度性原则

德育渗透是将思想、观点、精神、情操等有意识地扩散、迁移、传递给教育对象的,使之在无意中接受。2.量力性原则

数学教学中的德育,必须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认知基础和思维发展水平,确定符合学生实际的目标,有目的、有计划、循序渐进地进行。3.重点性原则

数学能够用来进行德育渗透的素材很多,为了有效地提高德育教学效果,要遵循重点性原则,即一堂课要突出一个主要的观点进行教育,不求面面俱到,要突出一个重点,使其色彩浓些,力度大些,以求取得好的效果。4.情感性原则

数学教学中德育要讲究艺术性,充分发挥情感效应。在师生交往中,应建立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真诚地关心和理解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帮助,一视同仁,就会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知识,领悟道理,让学生在感情交融的情境中获得启迪,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和感染。

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可行方法

1.利用创设情境渗透德育。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是十分必要的,但情境的创设不能随心所欲,一定要处理好广泛性与定向性、探索性与高效性、直观性与思维能力培养的阶段性、生活性与数学性等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使创设的问题情境具有生命力,才能使我们的数学课堂充满活力,才能真正体现新课改的理念。

2.利用数据材料渗透德育。教材中有许多反映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数据,有许多应用题是描述我国工农业生产及生活方面的发展变化的, 其主要方式是前后、左右对比,通过数据对比,反映变化的大小和快慢,这些素材本身就是很好的教育内容。通过对比,使学生加深了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3.利用知识迁移渗透德育。数学知识具有思维性,抓住数学知识的广泛含义,是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有力途径和方法,可收到“ 治病” 的效果。在进行道德教育时,运用数学知识对生活事物进行推理,会使原本单调的教育变得丰富、生动且易使人牢记于心,从而达到教育之目的。4.利用多媒体技术渗透德育。新课标指出要“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

一、利用数学史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在我们现行的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版数学教材中,有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在教学中适时地、自然地利用它们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指导学生阅读《有关几何的一些知识》、《中国最早使用负数》、《勾股定理》、《关于圆周率》、《我国古代有关三角的一些研究》、《我国古代的一元二次方程》等阅读教材后,告诉学生,我国自古在数学研究应用方面就有辉煌的成就,如祖氏公理的发现早于世界其它国家1100多年,杨辉三角的发现先于其它国家400多年;祖冲之对圆周率π值的计算、负数的使用、方程组的解法都比欧州早1000多年,我国古代的科学成就令世人瞩目。现代,我国科学的丰硕成果同样也令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自豪,如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发起、推广的优选法,被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和科学试验,创造了很大的经济价值;陈景润成功地证明了数论中“(1+2)”定理,被誉为“陈氏定理”;美籍华裔科学家杨振宁、李政道、吴健雄因在科学上的巨大成就而荣获诺贝尔奖等,这些真实典型的数学史实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和民族自豪感,而且也激励起学生学习的进取精神。

二、利用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德育渗透

在数学教材中,思想教育内容并不是明确提出的。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挖掘其潜在的德育因素,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为祖国建设事业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恩格斯指出:“数学是辩证的辅助工具和表现形式,连初等数学也充满着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在数学体系中到处可以找到印证。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它的产生及发展,同其他事物一样严格遵循唯物辩证法的规律,例如:从数学概念的产生及延伸、推广,从数、式、方程、函数的应用及它们之间的联系等,可对学生进行事物是不断发展的、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理论来源于实践作用于实践等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从数、式的正与负、加与减等的转化教学中,可对学生进行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等。平面几何则是更好的唯物辩证法观点的教育素材,例如:四边形教学中,通过对四边形的四条边位置的运动及长短的变化,四边形可在梯形、平行四边形、矩形、棱形、正方形之间互相转化等,对学生进行事物是在运动中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比如我在讲授平面直角坐标系时,首先讲平面直角坐标系是一种划定点位置的工具,它把几何中研究的基本对象“点”与代数中研究的基本对象“数”联系起来,通过平面内点与有序实数对的对应关系,将一个点在平面内的位置,由它的两个坐标(横坐标、纵坐标)确定下来。由此加以引申,我们所处的整个社会,实际上也有一些无形的坐标系,每个人进入社会后,就象平面内的点一样,都在寻找自己的位置。一般说来,个人的定位参数概括起来也有两个,即个人的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在这两个因素中确定定位高低、好坏的唯一能动因素是后天因素,那就说明个人在社会上的定位,在某种程度上与自己的后天努力是密切相关的。因而告诫学生,在初中这个人生观发展的十字路口,每个学生都应正确认识自己和社会,确定正确的人生目标,端正人生态度,为以后长大成才而努力学习。比如圆是平面图形中最完美的图形,它的完美不仅在于它的完全对称性(轴对称、中心对称),而且在于它体现着一种伟大的精神——集体主义精神,这是因为圆本身就是把无数零散的点,有秩序地、对称地、和谐地、按统一的规律(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排列而成的封闭图形,就像一个和美的大家庭,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位置和作用,同时也遵循着集体的纪律。由此我启迪学生,你们个人就象圆上一个个孤立的点,你们所处的班集体乃至于整个社会就好比一个圆,集体的形象与荣誉与你们自己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若个人不遵守集体的纪律,不能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就会像不在圆上的点一样,游离于集体之外,也就得不到集体的温暖。这样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将集体主义教育自然地渗透到学生的心田。同时,圆也隐含完满、团结的力量,圆的终点也是起点,让我们深深明白“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道理,它激励学生们不懈的奋发向上,追求完美的自我。

三、在学习活动中渗透德育

要求学生做到学习上自我检查,行为上自我修养,活动上自我组织,纪律上自我约束,生活上自我管理。这样既可以促进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又可以有目的的培养他们从事德育工作的技能和本领。现在,我国人们的生活水平比以前有了明显的提高,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平时在家里父母溺爱的较多,且大多数都缺乏集体主义观念,我们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担负起培养学生关心集体、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等任务,使他们较早的形成集体主义观念。教学活动是我们完成教学任务的根本途径,也是我们渗透集体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每项教学活动的开展,都是我们向学生渗透集体主义教育的好时机。比如,在开展本学科兴趣小组活动、课外实践活动时,采用小组记分的形式,让小组成员团结协作,共同努力,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来共同的解决问题,以此来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使学生深刻的体会到只有大家团结起来才能取得较好的成绩。

四、在课堂即时评价中渗透德育。

在课堂中,会出现某些思想教育契机,如果我们能及时抓住这些德育生成点,巧妙而又不失时机地给予教育,就能产生极好的德育效果。教师在不经意中对学生的教育,其效益胜出师生的一次长谈,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例如,我们可以对学生的严谨的态度,踏实的作风给予表扬;可以对学生的灵活思维给予表扬,„„。适当的赞美和鼓励会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即使一个平凡的孩子,在鼓励的雨露下也会变得更加鲜活起来。

五、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数学的德育因素。

数学应用的广泛性是数学学科的基本特征之一,加强数学与实际的应用联系,强化应用已逐渐 成为人们的共识,这不仅在于数学应用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和应用能力,而且还可以利用它们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我在讲授“全等三角形”时,结合课本中的“读一读”中的“巧测河宽”,向学生介绍早在 1805年,拿破仑率领大军与反法联军在莱茵河两岸激战,拿破仑想使炮弹准确的落到对方的阵地,就必须知道河有多宽,但直接测量是不可能的,拿破仑急中生智,巧妙地利用了“三角形全等”,解决了这个难题,通过这个故事,不仅使学生看到了古代人民的聪明智慧,而且使学生深切感受到了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在以后讲授知识时,再进一步启发学生,数学知识只有最 终同实际问题相结合,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去,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实用价值。另外为了加深学生对课堂讲授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给学生针对性地布置了一些实习作业,如自己制作测角器,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测量建筑物的高度;或者建议学生到农村、工厂、建筑工地参观学习,了解数学知识在各方面的应用。

下载浅谈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物理教学中德育教育

    浅谈物理教学中德育教育 李 杰 德育是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特别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书育人是每一位教师的职责,教书固然重要,但育人更为重要。作为......

    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数学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数学传授的是理性知识,其思想情感是隐藏的。需要我们不断挖掘其丰富的内涵,适时地创造渗透思想教育的环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铸造健全的人格,成长为符合......

    中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

    中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 摘要: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农村传统数学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在学生的需要,而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将成为理论课教......

    中学数学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中学数学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重要工具。我们都知道,在语文的教学当中,主要是运用语言的形式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语文教师需要运用健康幽默的语言,使教学充满......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北安市实验中学 李艳阳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摘要:简要分析当前在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提出德育渗透的几点做法。 关键词:语......

    浅谈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浅谈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摘要】本文对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在辨析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德育”概念的基础上,总结了历史学科教学中德......

    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广东省云浮市云安区白石中学 梁国强 【摘要】美术课程立足于解决审美问题,其注重对受教育者情感的培养,其焦点集中在个体的审美发展上。它是学校课程体......

    高中数学教学中德育教育初探(吴志强)

    高中数学教学中德育教育初探 漳州实验中学 吴志强 德育教学在学校教育中占首要地位,这是无可非议的,但在大多数老师中则认为德育只是在思想政治课、语文课的教学中进行,寓德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