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信息化建设调查分析[推荐五篇]

时间:2019-05-13 01:22: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农村信息化建设调查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农村信息化建设调查分析》。

第一篇:关于农村信息化建设调查分析

关于农村信息化建设调查分析

一、实习目的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本次调研可以了解计算机在陕西省汉中市勉县元墩镇的普及率和人们对计算机的了 解程度,可以反映出信息产业的市场行情。通过与改革开放之初的国情作对比,可以清楚地看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推而广之,可以感到全民共同建设小康社会的稳健步伐;可以看到国家科教兴国和科技强国战略的历史进程;可以预见到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二)、调查人群

此调查的调查对象是汉中市勉县元墩镇的全体居民,由于调查的局限性,采用抽样 调查的方法,包括某村的一部分居民,大街上随机抽查的一些人。分别代表农村居民和 普通大众。

(三)、调查过程1、7月26日—29日,分别对村庄、街上的一部分人进行了问卷调查。

2、7月30日—31日,在网上查阅相关资料,包括全国各地计算机普及率,改革开放 之初的计算机普及率,汉中市勉县元墩镇的经济实力和家电下乡政策等。

3、8月1日进行调研汇总,对调查的结果和网上查找的资料进行系统地分析,得到关 于计算机使用情况的客观数据,并撰写报告。

二、实习内容

(一)目前陕西省汉中市勉县计算机应用现况

近几十年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应用领域空前普及,渗到各个行业,正在逐步走向乡村。特别是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正在改变着农民的生活和生产方式,把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为了更深入地了解陕西省汉中市勉县乡村计算机普及的现状,我们走访了汉中市勉县的部分乡镇,通过发调查问卷和开座谈会的形式,进行了一次具体的调查分析,当前陕西省汉中市乡村计算机普及现状,现报告如下:

陕西省汉中市陕西南部,经济发展相对比较落后,农民收入水平不高。在乡镇,通过开座谈会及其走访座谈,我们了解到,由于工作的需要,乡镇大多科室都配备了计算机,例如,乡镇办公室、计生办、财所、派出所、统计站等等。另外,乡镇一些领导同志的办公室里都安装了计算机,乡镇计算机的普及率达到了60%以上,极大地提高了乡镇各科室的办公能力和工作效率。在农村,通过发调查问卷的形式,我们了解到,农村使用计算机不是非常普及,很多农民不了解计算机知识,他们并没有把计算机作为家里必不可少的家用电器,汉中市勉县农村计算机的普及率不到10%。虽然我国为了促进农业的发展,在农

村实行了现代计算机远程教育,汉中市勉县政府也免费为本市的每个村庄配置了一台计算机并连接上了远程网络,但是由于农民计算机知识落后,大多都处于闲置状态。汉中市勉县元墩镇农村计算机普及与应用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和我国城市及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存在着资金、知识、设施、观念等诸多制约计算机普及发展的因素。(二)、当前制约陕西省汉中市勉县农村全面普及计算机的因素分析 <1>、农民在思想上没有意识到计算机的重要性

计算机在工作和生活中的重要性对于城市人来说那是不言而喻的。一是,他们可以 通过计算机网络来交流工作信息,从而缩短办公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二是,计算机网络可以方便亲戚和朋友之间的亲情交流,QQ视频可以使远在天边的亲人交流时似近在眼前。三是,他们可以不断地通过计算机网络学习新知识,解决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四是,计算机网络可以使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到国际和国内发生的事情,等等。而大多数农民特别是年龄稍大一些的农民根本不了解计算机,他们不知道通过计算机能干什么,还不了解计算机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更不知道运用计算机将会改变他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当前,汉中市勉县元墩镇能够通过互联网获得市场和技术信息的农村家庭比率只有0.4%,除了少数种养大户外,真正通过上网来指导农业生产和销售的农民很少。<2>、农民文化素质低,缺乏应用计算机的有关知识

汉中市勉县农村人口的劳动力文化程度以小学和初中为主,文盲和半文盲的比重很大。据汉中市统计局数据显示,汉中市农民受教育人口所占总人口百分比为高中及大学13%,初中占49%,小学及没有受过教育的占38%。其中,掌握计算机知识的农民很少。因为缺乏计算机知识,农民不懂得怎样使用计算机,当然也不会为此投资。<3>、农业发展落后,还没有实现从传统农业向信息农业的转变

传统农业是以农民传统的耕作经验为基础,使用机械和人力以及水利进行生产;是 粗放式经营与劳动密集型精耕细作相结合,劳动生产率不高;是自我循环和发展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而信息农业则要求农业基础设施装备信息化;农业技术操作全面自动化;农业经营管理信息网络化。目前汉中市农业生产规模普遍还比较小,农业产业化程度还不高,这就决定了上网的回报率较低,这使得自给自足的传统农户对网络信息需求不高。<4>、农村的电信基础设施落后,农民连接互联网费用高

尽管农业部中国农业信息网已开始运行,而且内容日益丰富,部分省级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已基本建成,但地市级及县乡级则较为滞后,多是单机作业,有的微机型号还很落后,特别是有的县乡级因缺乏资金,更无暇顾及农业信息化建设。目前汉中市的农民不能像城市人那样可以选择电信网、移动网、铁通网、广电网、联通网,等等。走进汉中农村的宽带只有广电网和联通网,而且是用传统的电话拨号上网,费用较高。由于很多农民是为了上网才选择购买计算机的,既然农村的网络情况不理想,大部分农民就不再愿意购买计算机。

<5>、一些农民受经济条件制约,买不起计算机 从汉中市勉县发改委获悉,2009年汉中市勉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96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704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例为1.52∶0.6。由于农民还要赡养老人、抚养孩子,加上昂贵的医疗费用及其他生活费用,农民的经济负担依然很重。计算机在农村对部分农民来说仍然是个奢饰品,农民没有足够的经济条件,是很难下决心买台计算机的。

<6>、担心计算机网络会耽误孩子学业,拒绝购买计算机

计算机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影响。有了计算机,孩子们会 玩游戏,沉迷其中,不务正业,很多的家庭因为孩子染上网瘾而心痛。而最简单最直接的手段便是家里不配备计算机,那么孩子玩游戏也就无从谈起了。

三、实习总结 陕西省汉中市勉县农村全面普及计算机的对策与建议

(一)做好宣传,从思想上提高农民利用计算机的自觉性

政府应该加大计算机的宣传力度,通过广播、电视向广大的村民朋友讲解计算机的重要性。同时组织有关人员深入农村,走进田间地头,与农民面对面进行交流,使他们懂得掌握和利用计算将会直接改变他们的生产和生活,激发他们应用计算机的兴趣,使他们意识到不会电脑的农民将成为二十一世纪的电脑文盲。

(二)组织农民培训,提高农民应用计算机的能力

首先,政府应该抽出专门力量,投入到农村计算机培训工作当中去,就计算机的连接 和安装、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系统的自动恢复等内容对村干部及其村民实施培训,使各行政村的村民初步掌握电脑的基本操作、安装等技能。其次,充分发挥好乡镇“三支一服”大学生的作用,让他们到农村义务培训农民学习计算机,手把手地教给农民,让农民敢于下手去简单操作计算机,使农民亲身体会到计算机带来的乐趣,以及学会使用计算机给他们带来的方便,从而培养出更多的懂得电脑操作的农民。最后,教育部门要在农村中小学开设计算机课程。孩子们掌握了计算机的应用知识以后,会在生活中不自觉的影响他们的父亲及其亲戚,这样更有利于计算机知识的普及。

(三)政府应加大农村电信基础设施的投入从而加快农村互联网的普及

这个是属于硬件方面的问题,也是摆在农民朋友面前的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首先,政府要高度重视农村互联网的建设问题,加大电信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农业信息网站,信息网络平台的建设需要硬件设备的投入和软件的开发,还必须及时进行网页维护,这就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目前,国家财政首次设立了农业信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各级农业部门对信息体系建设的投资也在不断增加。其次,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及其他多种金融机构要支持农村电信基础设施的建设项目,提供这方面的专项贷款。最后,政府要积极开辟其他筹资渠道,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村电信基础设施的建设。

(四)转变农业发展模式,在信息农业的发展中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

针对汉中市农民信息化素质有待提高的现实问题及各地乡镇的情况大不相同的状况,要进行不同类型的农业信息化的实验示范。通过建立实验示范基地,进行现场宣传和样板 展示,并不断扩大辐射推广面积和范围,以此来全面推动汉中市勉县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改变农民的传统观念,让广大农民真正意识到能够从农业信息网络中获得更多的实用信息,得到更多的实惠,真正体会到“种地用电脑,庄稼长得好”的信息价值。例如,农作物施肥,可以在田间设置自动养分测试仪或设置各种探针定时获取数据在室内自动测定,通过计算机分析数据,确定施肥时间、施肥量、施肥方法,使用田间遥控自动施肥机具或与灌溉水结合实现自动施肥。2010年10月份,汉中市将在汉台区选择一个村庄实施计算机控制下的自动灌溉项目,电脑系统将自动检测土地墒情,根据田地湿度自动进行灌溉,改变

(五)做好农村孩子的思想教育工作,使他们合理地使用计算机

计算机的主要功能是辅助人们做一些事情,能使孩子们从计算机中获得乐趣,从网 络中学到知识,而并非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不能自拔,从而荒废了学业。这就要求我 们的教育工作者切实做好上网孩子的思想工作,让计算机发挥其优势,而不是成为毒害孩 子们的工具。

通过做这次实践调查,我深刻地认识到计算机在农村的普及情况不容乐观,农村计算机事业还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充分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发挥大学生有活力,有激情,吃苦耐劳的特点,为农村计算机的普及做出应有的贡献。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在农村普及计算机一般应用知识,应是当今所急。这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大量的人才与资金的投入。我相信,通过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农村计算机的普及情况会越来越好,农村的生活也会因计算机的普及应用而得到提高。让我们携手让农村的生活更美好。统传统的人工灌溉方式,达到节水、节力及其田地及时灌溉的目的。

第二篇:农村信息化建设调查问卷

农村信息化建设的调查问卷

关于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问卷调查,旨在分析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以及趋势和前景。您的回答无所谓对错,只要能真正反映您的想法就达到了我们这次调查的目的。希望您能够积极参与,我们将对您的回答完全保密。调查会耽误您十分钟左右的时间,请你谅解。谢谢您的支持与合作。

请您根据您的实际情况在所选选项前打勾,填空题请您在横线上填写。如有疑问,请询问您身边的工作人员。

基本情况

1、您的性别是?

A 男B 女

2、您的年龄是?

A 22岁以下B 22~30岁C 30~40岁D 40~50岁E 50岁以上

3、您的职业是?

A 农业B 林业C 牧业D 副业E 渔业D 水利业

4、您的年收入是?

A 3000及以下B 3000~5000C 5000~10000D 10000~20000E 20000以上

了解及使用信息设施的途径

1、请问您家中有以下哪些基础信息设施?(多选)

A 固定电话B 手机C 电视D 电脑E 其他

2、请问您通过家用信息设施主要用途是什么?(多选)

A 了解新闻B休闲娱乐C工作需要D教育需要E 聊天交际

3、您是通过什么途径上网?

A 家里电脑B 网吧C 手机D 电子阅览室E 其他

4、就您个人而言,在获取信息过程中有哪些困难?

A 没有基础设施B 有设施不会使用C 不知道获取哪些信息

5、您主要通过哪些途径学习使用信息化设施的?

A 自学书籍B 信息化培训课程C 朋友家人的指导D 其他

6、您是通过什么途径了解学习使用信息化设施的重要性的?

A 信息站宣传B 政府政策宣传C 朋友及家人的影响D 其他

7、您家庭平均每天使用电脑的时间为?

A 一小时以下B 一至两小时C 两至三小时D 三小时以上

8、您最希望掌握哪方面的信息化技术?

A 种养技术B 生产经营C 文化知识D 信息技术E 其他

信息设施在生活生产的运用

1、您通过互联网做过以下哪些内容?(多选)

A 获得市场和技术信息B 购买生产资料C 出售农产品D 没有

2、您到信息服务站寻求农业方面帮助的频率?

A 没有B 偶尔C 经常

3、您对于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获取的农业种、养殖方面的信息的运用情况?

A 没有B偶尔C 经常

4、您有没有通过信息化途径进行技术经验交流?

A 没有B 偶尔C 经常

5、您所获取的信息对于提高您的劳动收入和生活水平有何等程度的帮助?

A 没有B 较小C 较大D 很大

6、请问您对信息化建设以及应用有何想法和建议?

信息站建设情况

1、您村有哪些公共信息化设施?(多选)

A 广播B 图书馆C 电子阅览室D 其他

2、您村是否具有固定的信息服务站场地?

A 是B 否C 正在建设中

3、您村信息服务站具有哪些信息设施?(多选)

A 电脑B 电话C 打印机D 投影仪 E 其他

3、您村信息服务站具有哪些公共服务?(多选)

A 党员远程教育B 村务公开C 科技下乡D文化信息共享

4、您村信息服务站具有哪些信息咨询服务?(多选)

A 政策法规B 医疗保健C 科技信息D 农村市场信息

5、您村信息服务站具有哪些培训服务?(多选)

A 种养技术B 生产经营C 文化知识D 信息技术

6、您对您村的信息站建设有何想法和建议?

对于您所提供的协助,我们表示诚挚的感谢!为了保证资料的完整及详实,请您再花一分钟,翻一下自己填过的问卷,看看是否有填错填漏的地方,谢谢!

第三篇:农村有线电视建设的调查分析

一、调查背景

7月下旬,笔者就“推进农村有线电视建设”专题在大仪镇进行了调研,先后座谈、走访了部分镇村干部、文广电中心负责人、广电管理人员和部分农民群众代表,听取了他们对农村有线电视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二、调查内容及分析

近几年来,大仪镇党委、政府一直将农村有线电视建设视为“朝阳产业”和“无烟工厂”,积极规

范运转机制,努力培育发展空间,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截止到2005年6月底,全镇有线电视通村率为85,入户率为35,居全市各乡镇前列,镇文广电中心也已走出运转难的困境。大仪镇有线电视发展尽管已开始走上规范管理的轨道,但依然属于低水平的发展,存在的弊端还很多,如入户率低、村组发展不平衡、发展后劲不足等等。通过对大仪镇有线电视发展过程的解剖分析,我们发现我市农村有线电视建设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制约因素:

(一)资本投入有顾虑。有线电视是高投入、高消耗的行业,网络线缆的放装和维护需要相当可观的资金投入,而我市丘陵山区农村大都地貌复杂、住户分散,无形增加了有线电视建设的成本。以大仪镇为例,目前发展的重点村组都离集镇较远,由于线路长,有线电视放装需要投入的成本相对较大,网内农户的发展十分缓慢,其主要原因还是590元的初装费门槛过高,成为农村有线电视发展壮大的拦路石。如果投资者能解放思想,放眼长远,尽量少收或不收初装费,那样用户的数量必然激增,投资人也必将受益无穷。然而投资者最大的顾虑是:投资有线电视是一项长期长效行为,下一步有线电视管理的方向难以确定,万一投下去刚有收益就被市局收上去怎么办?大都承包经营者观望态度比较明显,不愿过多投资,因而对快速放装形成制约。

(二)经营运转有压力。目前大多乡镇文广电中心存在基础薄弱、投入的成本过高、利息负担过重而运转困难的压力。就大仪镇而言,由于初期有线电视投资成本较高,而实际用户没有达到预期要求,在2002年内部实施承包经营时总负债达190万元,这部分负债绝大部分属于内部集资和社会集资,年付息达5万多元,同时由于有线电视普及率不高,文广电中心在支付贷款利息后,收入无几,给正常运转带来相当的压力,中心根本无力积累资金用于再投入。

(三)管理体制有障碍。目前我市各乡镇文广电中心属地管理,各自为战,因财力和发展情况不同,各乡镇的有线电视建设极不平衡。由于市广电局对乡镇文广电中心仅是业务指导关系,市里对乡镇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考核奖励机制,因而各乡镇领导干部对有线电视的建设也不够重视,缺乏有力的行政推动手段和措施,取得的实绩也不明显。同时文广电中心内部人员管理上也存在障碍,其职工属事业编制,而经营上又相当于企业性质,人员管理介于事业与企业之间难以操作。大仪镇广电口有5名编制,除1名技术人员外,其余4人虽然联系各承包组,而真正从事实际操作的都是编外用工人员,管理上有些无奈。

(四)群众发动有难度。在调研中我发现,已安装了的农户对有线电视都比较认可,认为有线电视与自来水、电话一样成为农户“达小康”的一个重要标准。然而广大农民普遍负担重,思想守旧,消费倾向不足,这是农村消费的大环境,再加之许多村组农户由于地处偏僻,经济水平不高,又有住房、教育、生病等因素的制约,给农村有线电视的平衡快速发展带来难度。同时无线电视免费接收与有线电视的有偿安装与收视也形成了较大的反差,无线电视对农民群众更具有“亲和力”。此外,有线电视网络自身的局限性也失去了一部分农村用户,如受电力限制、雷击对网络设施存有威胁、线路老化以及故障维护不及时等等,这些非正常因素也或多或少地影响了群众安装有线电视的积极性。

三、调查建议

基于我市农村有线电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如何进一步做好培育引导工作,促进农村有线电视健康快速发展,我们提出如下对策和建议:

(一)及早深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变革

我市各乡镇处于条块分割、各自为战的状态,很难发挥广电系统的整体优势,不适应有线电视交互性、个性化、专业化服务的需求。体制的不顺畅和“放收”方向的不明,已成为我市农村有线电视难以起飞的最大障碍。因此,及早明确体制变革的方向并迅速行动已成为当前广电系统面临的一个十分紧迫的任务。如果要“收”,可由市广电局成立网络公司独立经营,由原有的行政机关管理转变为企业集团集约化管理,实现全市联网,上下贯通,优势互补,共同所有,共同受益,以解决系统内部存在上下脱节、管理分散的问题。如果要“放”,要制定并完善民间资本的引入机制,积极吸纳社会资金参与有线电视建设,谁投资谁维护谁受益,并签订5—10年的合同以保证投资者的经济效益,这样才能打消民间资本注入的后顾之忧。

(二)加大政府宏观政策的扶持和推动力度

政策无疑是事业发展的动力。我市广电系统要在体制改革、资产重组和网络的企业化改造等方面做大量的工作,这都需要政府提供相关的政策依据才能得以启动。发展农村有线电视事业既然已列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十大工程”,也是创建“文化先进市”的重要举措,更需要市政府采取切实的行政推动措施,把农村有线电视发展的具体目标和任务列入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并对乡镇层层落实,纳入镇村干部的考核目标,同时建立对

乡镇发展有线电视的考核奖励机制,对有作为的乡镇给予表彰并推广其管理经验。此外,还要做好广电、供电、金融部门及相关企业的协调联动工作,让他们加大对农村有线电视建设的扶持力度,给予优惠政策,确保服务到位,为发展农村有线电视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

(三)多种渠道开辟资金投入来源

大仪镇文广电中心有线电视投入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内部集资和社会贷款两大块,目前这两块的筹资都达到了承受的极限,特别是每年的利息包袱已给中心运转带来压力,金融企业也不愿承担借贷风险,再想筹资已无门路。农村有线电视建设要想取得质的飞跃,单凭广电力量还不够,各乡镇广电中心自身要敢于打破行业垄断,进行市场化运作,积极拓展投资渠道,勇于吸纳社会资金,健全投融资体制,鼓励社会办传播产业,形成政府投资为主,集体、个体、合资等多种形式的多元投资格局。要敢于走企业化和股份制的道路,促进企业资本与有线电视产业的有机结合,对引入的新资本按“存量不变,增量分成”的原则推进业务的增值,使农村有线电视产业迅速发展壮大。

(四)用有效的手段引导推动农民消费

绝大多数农户已习惯无线收视的一劳永逸,同时对有线电视的节目丰富、信息广泛的优点不够了解,更多的是对有偿收视一时难以适应,这都需要广电系统及地方政府部门作宣传和推动工作。一方面广电工作人员要走村串户进行宣传动员,让农民了解有线电视并逐渐接受;另一方面市广电局要办好仪征地方电视节目,特别要增加农村专题节目容量,甚至可以考虑建立专门的农村生活频道,让农民看到更多的农业科技信息和生活常识,让农民觉得有线电视是生活中不可忽缺的部分,同时还要加强对乡镇广电中心所办频道的检查指导,提高乡镇自办节目质量。对于有线电视初装费和收视费的收缴,既要灵活机动,又要体现更多的人性化管理,对特别家庭如五保户、单亲户、困难户等给予一定优惠政策,让农民更多地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五)建立满足农村消费需要的运行维护机制

农村有线电视网络经营,要结合当前农村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方向,既注重经济效益,又兼顾社会效益。如在初期只注重发展,忽略了维护管理,加之网络长期的运行中,经受了自然的老化、人为的损伤,故障率往往会很高,而[好范文-www.xiexiebang.com,找范文请到xiexiebang.com]传输质量的优劣和服务质量的好坏,就会直接影响到有线电视用户的积极性。广电工作人员要树立优质服务的理念,在服务质量水平上作出承诺,如6小时解决一般事故、24小时解决重大事故等,做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此外,文广电中心还要通过规范管理、建章立制、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和维护维修技术水平等,确保工程设备高质量运行,从而不断扩大入户率,达到“以网养网”的目的,使“村村通”早日实现,并逐步达到“户户通”和“永久通”,为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实现农村“全民奔小康”发挥应有的作用。

第四篇:信息化教学满意度调查分析

我校教育信息化状况调查研究

一、前言

教育信息化是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和条件。为适应当前教育信息化的要求,了解和掌握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实施情况,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推进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方法和措施,笔者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的方法,对学校相关人员进行了调查。本次调查分别选取了我校校长、行政干部、高一年级、高二年级、高三年级的教师和学生进行调查。其中学校校长问卷发放4份,回收4份,有效回收率100%;行政干部教师问卷发放100份,回收99份,有效回收率99%;学生问卷发放1500份,回收1375份,有效回收率91.67%。调查结果主要采用了EXCEL2010等统计软件进行了分析。

二、学校信息技术课程开设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从学生问卷来看,高一的学生(刚刚接触信息技术课程),当遇到问题时,有39.2%的学生会问老师,29.2%的学生会问同学,22.1%的学生会上网找资料解决,5.5%的学生选择“有时就不管了”,4.1%的学生通过看书来解决。而高

二、高三的学生遇到问题时,有30.1%的学生会问老师,24.8%的学生会问同学,40.2%的学生会上网找资料解决,1.5%的学生选择“有时就不管了”,3.4%的学生通过看书来解决。学生在完成信息技术课程学习后具备信息素养情况为:有38.9%的学生掌握了计算机及网络的基本操作,实现信息采集与加工,27.8%的学生具备了信息采集、处理的意识,有22.2%的学生能够自主灵活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学习,11.1%的学生能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开发创作。从学生问卷显示,当问及“你的老师应用信息技术媒体上课你喜欢吗”?,结果显示,有45.8%的学生对老师运用信息技术媒体上课非常喜欢,有30.2%的选择了喜欢,20.3%的认为要看应用的是否恰当,有3.0%的学生不喜欢。由此可见,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对学生学习方式是有很大影响的,利用各种网络资源,能够使学生的学习途径更加多样化。

三、教师的信息素养状况

根据问卷设计,我们把教师的信息素养情况的调查结果分为以下四个方面:教师的信息意识和态度;教师的信息素质和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媒体和资源的情况;教师信息化教育技术培训情况等。

1)教师的信息意识与态度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学校教师中有70.0%的人随时关注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并不断学习新的技术和技能,有28.6%的人有学习的愿望和兴趣,但不愿花太多的精力和时间,有个别老师无学习的愿望和兴趣,占1.4%。可见大部分中小学教师已意识到学习信息技术理论和技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信息技术对教师的教学观念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教师认为信息技术与自己教学工作的关系。认为非常密切的占47.2%,认为比较密切的占28.1%,认为一般的占20.6%,认为关系不大的占4.1%。由此可以看出,中小学教师对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持有非常积极的态度,这为进一步开展教育技术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调查中,当问及“您认为学生对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态度”时,数据显示(见图5),有32.9%的教师认为学生对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非常感兴趣,有44.8%的教师认为学生感兴趣,选择一般的占12.9%,选择不感兴趣的占1.3%,选择不知道、没有调查过的占8.1%。从学生问卷显示,当问及“你的老师应用信息技术媒体上课你喜欢吗”?,结果显示(见图6),有29.9%的学生对老师运用信息技术媒体上课非常喜欢,有44.8%的选择了喜欢,19.3%的认为要看应用的是否恰当,有6.0%的学生不喜欢。2)教师的信息素质与能力

在信息化的教育环境中,一种新的基于网络资源型的学习方式无疑会成为重要的教学模式之一。在这种模式中,教师需要首先通过计算机、网络等信息工具获取相应的信息,对教学内容进行及时有效的补充和改进,以便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教育信息化要求各学科教师具有良好的信息素质以及较强的运用信息工具的能力。(1)教师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表7表明,23.7%的教师通过广播和电视获取信息,22.0%的教师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20.8%的教师通过图书和教材获取信息。由此看出,通过电教媒体,如广播、电视、互联网是教师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其次才是传统的获取信息渠道,如报纸、期刊、杂志等。表7 教师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获取信息渠道 人数(人)百分比(%)选择百分比(%)报纸 304 16.0 44.8 期刊、杂志 237 12.5 34.9 图书、教材 395 20.8 58.2 广播、电视 448 23.7 66.0 互联网 416 22.0 61.3 光盘、录像 66 3.5 9.7 其它 29 1.5 4.3

(2)教师使用计算机的情况

在被调查的694名教师中(见图7),有14.6%的教师每天都在使用计算机,31.3%的教师经常使用计算机,44.4%的老师偶尔使用计算机,有9.7%的教师没有使用过计算机。通过教师对自己的计算机操作水平进行评价,数据显示(见图8),能熟练操作计算机的教师占17.0%,能基本操作计算机的教师占70.8%,不会使用计算机的教师占12.2%。说明不会使用计算机的教师还占有一定的比例,计算机的日常使用率偏低,教师运用计算机的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图8 教师运用计算机的水平

从不同类型学校教师使用计算机的情况来看(见表8),城市教师使用计算机的频率明显高于乡镇教师和农村教师,乡镇教师使用计算机的频率高于农村教师。从计算机的操作水平上看,城市教师的计算机操作水平明显比乡镇教师和农村教师熟练。表8教师操作使用计算机的情况 使用计算机 的频率

每天都在使用

16.9

12.6

13.0

经常使用

44.9

19.9

19.4

偶尔使用

33.1

53.6

54.6

没有使用过

5.1

13.9

13.0

合计(%)

100.0

100.0

100.0 计算机

操作水平

熟练操作

27.6

9.4

4.3

基本操作

65.9

74.0

77.4

不会使用

6.5

16.6

18.3

合计(%)

100.0

100.0

100.0

图9显示,中小学教师使用计算机的主要用途是为了制作课件,占27.8%,其次是专业学习,占22.3%,第三是游戏娱乐,占18.8%,用于办公、备课的占17.5%,其它占13.7%。

图9 教师使用计算机主要用途(3)教师运用网络情况

中小学教师平均每周上网的时间在8小时以内,高于8小时的比例较小(见图10),其中,0-1小时的占27.5%,2-4小时的占40.6%,5-8小时的占17.4%,8小时以上的占14.5%。进一步分析发现,城市教师每周上网时间超过5小时的比例明显高于乡镇教师和农村教师,而农村教师每周上网0-1小时的比例最高(见表9)。由此说明,中小学教师利用网络资源的意识还需加强,有必要提高教师使用网络的时间,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教师利用网络的意识和使用网络时间急需加强。

图10 教师平均每周上网的时间

表9 不同学校教师平均每周上网的时间比较 上网时间

学校所处位置(%)

城市

乡镇

农村 0-1小时

19.5

26.4

55.4 2-4小时

35.8

51.2

28.7 5-8小时

26.5

11.8

3.0 8小时以上

18.2

10.6

12.9 合计(%)

100.0

100.0

100.0 对教师上网的目的调查结果显示不太理想。表10表明,中小学教师上网的主要目的排序如下:下载教学相关资料,浏览信息,消遣娱乐(如看电影、玩游戏、听歌等),与别人网上交流(如QQ聊天,撰写博客),运用网络进行教学,收发电子邮件,上网购物,其它。由此看出,用网络进行消遣娱乐的比例过大,而用网络来进行备课和教学为目的的比例偏少。表10 教师使用网络主要用途

使用网络的用途

人数

百分比(%)

选择百分比(%)

下载教学相关资料

502

25.8

74.6 浏览信息

462

23.7

68.6 娱乐(如看电影、玩游戏、听歌等)

292

15.0

43.4 与别人网上交流(如QQ聊天,撰写博客)

220

11.3

32.7 运用网络进行教学

185

9.5

27.5 收发电子邮件

157

8.1

23.3 上网购物

4.1

11.9 其它

2.6

7.4 3)教师运用教学媒体和信息资源状况(1)教师使用计算机或网络来辅助授课的情况

信息技术作为工具进入教学过程是教育信息化的第一步,教师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工具可以增加教学信息量,从而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本次调查发现,教师在教学中使用计算机或网络来辅助授课的情况见图11,每天都使用的占16.9%,每周使用1-2次的占36.2%,每个月使用1-2次的占10.1%,每学期使用1-2次的占13.0%,从来不用的占21.0%,其它占2.8%。图11 教师使用计算机或网络来辅助授课的情况

表11表明,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媒体使用率最高的是远程教育网,其次是录音机,第三是多媒体教室,其它教学媒体的经常使用率均未超过20%。相比较而言,常规电教媒体使用率较高(如录音机),而语音室、闭路电视网、计算机教室、录像机、多媒体网络教室及校园网使用率偏低,有一半以上的教师从来没使用过这些教学媒体。总体来看,教学媒体使用率较低。

表11 教师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媒体状况

教学媒体

经常用(%)

偶尔用(%)

从来不用(%)

合计(%)

幻灯投影

12.6

44.1

43.3

100.0 录音机

26.7

40.9

32.4

录像机VCD/DVD

12.0

35.3

52.7

多媒体教室

21.8

49.2

29.0

多媒体网络教室

9.3

39.8

50.9

计算机教室

13.0

30.9

56.1

语音室

4.1

14.8

81.1

闭路电视网

12.4

20.9

66.7

校园网

12.0

32.2

55.8

远程教育网

34.6

27.6

37.8

(2)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教学媒体的目的

表12表明,大多数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教学媒体的目的是正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学习”,但还有7.8%的老师选择“参加示范课、观摩课”和1.7%的教师选择“应付检查”,即有人逼就用一下,不要求就不用,这已失去了使用教学媒体的意义;另外有3.9%的教师选择“替代自己上课”,表明课堂教学中存在“电灌”现象,对于选择“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和技能”的比例只有3.9%,比例太低。

表12 教师使用计算机或网络辅助课堂教学的目的 目的人数

百分比(%)

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学习

500

75.5 替代自己上课

3.9 应付检查

1.7 参加示范课、观摩课

7.8 教学的需要

7.2 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和技能

3.9

图12表明,教师不喜欢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媒体上课的原因依次是,教学设备使用不方便,占36.8%;不会使用,占18.9%;备课太花时间,占16.8%;使用效果不好,占15.3%;软件难找,占14.6%;学校不支持,占10.2%;学科限制,占9.4%;其它,占5.2%;作用不大,占4.8%。

图12 教师不喜欢使用过信息技术媒体上课的原因(3)教师使用的教学资源的类型

通过对中小学教师最常使用的教学资源的类型调查显示(见表13),选择“课件”的教师比例最高,占56.3%;其次是“试卷”,占20.8%;第三是“教学实况录像”,占10.6%。进一步分析发现,中小学教师上课使用的课件的来源情况,有31.2%的课件来源于与“教材配套”,30.4%的来自教师“自己制作”,21.8%的来源于“网上下载”,说明中小学教师在课件制作方面有了一定的意识,并且能够从多种渠道查找教学资料。

表13 教师最常使用的教学资源的类型

教学资源类型

人数

百分比(%)教学实况录像

10.6 课件

373

56.3 教学论文

4.7 电子教案

2.6 试卷

138

20.8 其他

5.1 当问及“您目前最需要什么类型的教学资源?”时,调查数据显示,目前中小学教师最需要的教学资源依次是课件(48.4%)、优秀教学设计案例(20.7%)、优质课录像(8.2%)、教育教学理论著作(8.0%)、教学软件(7.1%)、电子教案(3.7%)、教材音像资料(3.0%)及其它(0.9%)。(4)了解多媒体计算机基本组成及功能,能根据需要配置电脑

10.7

29.3

26.2

21.2

12.6(5)能解决包括外围设备在内的多媒体 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技术问题

7.8

24.7

28.1

17.8

(6)能够根据教学需要,优化组合教学媒体

12.1

35.7

26.2

10.3

(7)掌握教学媒体的评价方法

12.0

32.9

35.3

10.9

(8)能使用Word或WPS对文档进行排版编辑,实现图文混排

17.2

31.1

28.5

13.2

(9)可以借助数码相机、扫描仪、数码摄像机等设备采集素材

10.2

26.0

30.7

18.0

(10)能够实现对影像的加工处理

9.5

20.2

27.6

20.8

(11)能够实现音频数字化

11.0

23.0

27.1

16.6

(12)能使用PPT整合各类教育信息资源(插入图片、视频、音频等)

21.6

15.7 8.9 10.0 15.1 21.9 22.3

18.3

33.5

18.0

13.6

16.6(13)了解多媒体教学系统的功能及外设的 基本工作原理

12.8

33.1

22.9

12.7

18.5(14)能正确操作多媒体教学系统相关设备(投影仪、视频展示台等)

17.2

31.4

22.3

19.3

9.8(15)可以快速有效地在网络中找到 自己所需的教育信息资源

22.0

41.5

21.4

7.8

7.3(16)可以顺畅地下载自己所需的各种教育信息资源

22.1

38.8

23.7

8.4

7.0(17)能够利用网络等信息技术 和他人进行资源交流与共享

18.0

34.1

28.8

11.5

7.6(18)可以概括出网络学习的平台的功能与特点

14.7

25.5

29.7

12.2

17.9(19)能利用网络进行教学实践,设计开发网络课程

9.1

23.1

33.8

13.5

20.5(20)可以准确地描述出教学系统设计的概念

11.5

23.7

31.0

22.1

11.7(21)可以概括出教学系统设计的关键环节

15.1

31.5

25.5

19.5

8.4(22)课程设计时,更多地考虑学生因素

22.2

46.6

18.2

9.2

3.8(23)可以列举出两种或两种以上新型教学模式

19.5

44.8

25.5

5.6

4.6(24)课程设计时,具有尝试应用新的教学方法的意识

21.1

47.8

21.2

7.3

2.6(25)学科教学中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学生学习效果

22.7

41.4

27.0

6.4

2.5(26)经常进行教学反思

27.7

43.9

21.4

4.6

2.4(27)课程设计时,会更加注重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

19.5

39.0

25.5

12.4

3.6(28)拥有终身学习、专业发展和创新的意识

30.7

42.3

12.8

11.8

2.4

4)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状况

图13表明,教师的信息技术知识主要来源于参加各类培训(37.0%)、向同事或朋友学习(23.6%)和自学(21.6%)。进一步分析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培训的情况发现,有26.0%的的教师想参加,但是学校没有相关经费;有20.3%的教师想参加,但是没有此类培训机会;只有19.3%的教师经常参加各种培训。这充分说明,现有的教育信息化培训远远不能满足教师的实际需求,与教师的期望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

图13教师的信息技术知识来源于渠道

对参加过信息技术培训的教师调查数据显示(见图14),有42.5%的教师参加过市级培训,27.2%的教师参加过县级培训,12.7%的教师参加过校本培训,11.5%的教师参加过省级培训,有6.1%的教师参加过国家级培训。

图14 教师参加培训的级别

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培训,最想学什么?从表16可以看出,中小学教师最想学习的三项内容是:多媒体课件制作(35.1%)、常用软件的应用(17.2%)和网页制作(11.8%)。由此看出,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实践技能类知识需求较大,而对教学理论,常规媒体基础知识的渴求不高。

表16 信息技术培训的内容需求

信息技术培训的内容需求

人数(人)

百分比(%)

选择百分比(%)

常用软件

236

17.2

35.4 多媒体课件制作

482

35.1

72.4 网页制作

162

11.8

24.3 教育教学理论

145

10.5

21.8 常规媒体知识

6.9

14.3 计算机网络基础

6.6

13.7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

148

10.8

22.2 其它

1.1

2.3

5、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情况

笔者通过对永城市电教馆、和市教育电视台等教育信息化主要实施单位的的主管领导进行采访发现,教育信息化的投资主要来源于政府拔款,学校自筹比较困难,这种财政收入体制很容易影响学校教育信息化推进的速度及广度。

调查显示,中小学教师对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持有比较积极的态度,因此,政府和学校一定要加大信息技术、教育技术培训力度,以推动教师更新观念、提高教因此,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学科课程目标,让广大教师参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更是教育信息化的必经之路。

第五篇:烟草行业信息化建设分析

烟草行业信息化建设分析

21世纪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主导的世纪。信息化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行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烟草行业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时代背景下,特别是在加入WTO后,面临国内市场国际化的严峻挑战,以及行业内部兼并、重组,深化改革的形势,尤其是国家对垄断行业市场化改革的不断加快,行业的宏观调控与企业创新能力将是决定行业竞争成败的关键。烟草行业用信息化推进现代化,就是要用最先进的信息技术全面渗入烟草行业生产、流通、管理过程,改变传统的生产经营模式,加速烟草产业、产品结构的调整,完善烟草行业管理体制,满足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提高适应市场能力,提升整体竞争实力。行业信息化发展与企业联合重组、资产一体化、集团化管理、工商信息协同密不可分,但又是动态变化的。可以说,其建设成功与否是体现行业综合实力强弱的重要标志。因此,对行业信息化建设的实施策略进行研究与探索,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烟草行业信息化基础已具规模

烟草行业信息化建设在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指引下,按照“统一标准、统一平台、统一数据、统一网络”,逐步实现系统集成、资源整合、信息共享的总体要求,全面启动数字烟草建设,有效地推动了行业的规范管理,有力地促进了行业的深化改革。

(一)烟草行业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已具规模,实现了互联互通。

行业地面通信骨干网已建成并全网投入运行,实现了国家局与行业各直属单位及所属卷烟厂、分公司、烟机厂和进出口口岸公司等69个节点之间的互联互通,入网率达到了100%;基本完成了行业各直属单位省域网建设,各直属单位与所属单位的联网率达到了96%;行业网络与信息安全体系初步形成,网络运行管理进一步加强。启动了烟草行业安全认证体系(CA)建设和烟草行业信息安全等级划分的研究工作。

(二)信息化在行业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建成了业务主题数据库。

随着烟草市场竞争的国际化,行业信息化重点工程建设已经关系到烟草行业的生存和发展,促进和推动了行业信息化整体水平的提高。近年来,行业信息化工作围绕应用系统建设,狠抓重点、突出亮点、破解难点,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1.完成了以办公自动化为主要内容的行业电子政务体系建设,建成有“公文传输、公文流转、档案管理、门户网站”基本功能的办公自动化系统。自2004年9月系统运行以来,公文传输效率由原来的平均5天下降到平均2分钟,效率提高多倍,实现网上查询文档,实行网上审批,有力地促进了办公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提高,促进了转变职能和政务公开。

2.完成了“行业卷烟生产经营决策管理系统”(以下简称“决策管理系统”)的重点工程,初步实现了全行业卷烟生产经营数据的实时自动生成,有效保障了行业生产经营决策和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及时性。

该项目采用了物流数码跟踪技术,将卷烟生产计划管理与生产过程结合起来,通过“计划取码、物流跟踪、到货确认”这样一个流程,实现对行业生产经营的日跟踪、旬分析、月调控,有效地保障了卷烟生产经营基础数据采集和管理的准确性、及时性,实现数据采集自动化;形成了行业统一的数据交换与传输体系、标准体系、数据中心及应用集成平台,为行业信息化的集成与整合提供手段,也为行业现代化物流建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通过“决策管理系统”这一快捷有效的信息通道,行业可以更为及时地把握市场信息,提高应对变化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规范内部管理,促进管理创新,提升管理水平。这不仅是提高行业宏观决策水平的必要手段,也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该系统已全面实施并于2006年3月通过验收。

3.建设了电子商务系统,实行网上交易。2003年,行业取消了现场交易模式,一律在网上进行交易。随着行业卷烟交易方式的改革,行业内卷烟、烟叶和卷烟辅料等均在网上交易,完成了省内卷烟交易统一平台的建设工作。同时,以信息技术为手段的卷烟销售网络建设水平不断提高,有力地推进了传统商业向以“电话订货、网上配货、电子结算、现代物流”为主要特征的现代流通的转变。

4.国家局开发应用的专卖证件管理系统、统计和财务报表系统、卷烟工业基础软件、卷烟销售基础软件、烟叶基础软件等以及行业各单位自行开发建设的管理信息系统(MIS)、企业资源计划(ERP)、办公自动化(OA)、业务流程再造(BPR)、制造执行系统(MES)、供应链管理(SCM)、客户关系管理(CRM)、现代集成制造系统(CIMS)等,为行业数据中心的建立积累了大量的信息资源,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三)行业信息化服务工作已上新台阶,加强和规范了行业信息化建设。

行业信息化服务工作从加强管理、加强规划、加强指导入手,服务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行业信息化组织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更加完善,有一支近5000名信息化专业队伍;行业信息化发展的目标更加清晰,制定并发布了《数字烟草发展纲要》,进一步明确了打造数字烟草的建设目标和任务,为行业信息化建设科学有序发展提供了一个既明晰又可操作的规划。

行业信息化的制度建设逐步完善。近几年,行业先后出台了《全国烟草行业信息化工作管理办法》、《全国烟草行业信息化工作考核办法》、《烟草行业信息化建设统一技术平台要求》、《烟草行业信息化标准体系》和《烟草行业计算机网络和信息安全技术与管理规范》等重要文件,用制度规范了行业信息化管理工作。

行业信息化建设更加适应并促进了行业体制优势。整个行业的信息化建设逐步实现了从基础性向应用性、从局部性向全局性、从分散性向集中性建设与管理的转变,从而有力地保证和促进了行业“统一领导、垂直管理、专卖专营”的体制优势。

业务复杂多变困难多多

近年来,烟草行业信息化建设虽然取得了较大进展,收到了一定效益,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信息资源有了一定的积累,技术应用

初见成效。但行业信息化的实施还面临着环境复杂多变的挑战。

首先是业务的复杂多变和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企业业务流程再造,企业重组和资产重组,企业组织结构、管理体系和业务模式等更加复杂多变,在此背景下,信息化项目就必须具备能满足这些变化要求的能力。

其次是IT产业格局和技术快速发展,对行业信息化建设的投资保护、IT成本控制等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在行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这两个挑战集中反映为以下突出问题:一是信息不共享,现有的信息系统存在“信息孤岛”问题。无论是独立的工具软件还是集成的解决方案,大多数是孤岛型的应用,或者是业务功能模块的简单累加,相互之间是孤立封闭的,无法做到信息资源的共享;二是行业应用系统的开发、推广、应用多是以条、块为主,开发比较分散,也基本是相互独立的,形成较多的“信息烟囱”,给行业统一管理、共享数据资源造成了障碍,影响了国家局对整个行业的监控力度和管理的有效性;三是信息化建设不统一、发展不平衡,缺乏统筹规划和统一标准,对总体技术规范、标准、技术要求贯彻执行的力度不够;四是网络互联互通不到位,信息传输通道不统一,安全体系建设不完善,网络管理能力不足。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影响了行业信息化的进程,制约了行业信息化建设水平的提升。因此,信息资源和应用系统的整合集成、应用提高是目前行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工作。要实现系统集成、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就要逐步解决影响行业信息化建设的障碍性因素,实施消除“信息孤岛”,整合信息资源的策略,促进行业信息化建设协调健康发展。

烟草行业信息化该怎么建设?

“信息系统发展阶段论”研究成果可以概括为:起步期、增长期、成熟期和更新期四个阶段及五要素模型,即米歇模型。

用此模型考察行业信息化,可以认为,烟草行业整体上处于增长阶段,其典型特征就是系统林立,耗资甚大,而技术标准与业务规范并不统一。随着实践的发展,行业必须充分考虑在标准规范基础上的数据集中管理和数据综合利用、深度挖掘等问题,也就是向成熟阶段过渡。这是几十年国内外信息化建设实践所证明的不可逾越的一个阶段。

借助理论工具和实践考量,确认烟草行业信息化目前处于增长阶段,对于科学规划行业信息化发展战略,推动信息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行业信息化走向“集成和整合”,是信息化的发展规律和现实所决定的。围绕行业体制改革,进行数据集成和系统整合是行业改革与发展的内在需要,是行业信息化进一步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核心内容。通过数据集成和系统整合,可以快速有效地推进行业的业务流程标准化、规范化,实现流程重组和再造,从而推动行业体制改革和信息化的进程。

(一)烟草行业信息化建设目标要求。

围绕烟草行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行业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要求是: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信息化促进行业的现代化,全力打造数字烟草,充分发挥信息化在改造传统产业、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管理水平、提高总体竞争实力等方面的作用,努力使行业信息化建设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认真落实《数字烟草发展纲要》,建立统一标准、统一平台、统一数据库、统一网络的行业数据中心,有效整合信息资源。围绕行业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管理决策三大应用体系建设,积极推进行业信息化重点工程项目建设。

烟草行业按照“四统一”的要求进行信息化建设。

统一标准就是统一烟草行业信息标准体系,它是行业信息化建设的前提。统一平台就是统一烟草行业信息技术平台,它是行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统一数据库就是统一烟草行业数据中心建设,它是行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统一网络就是以行业地面骨干网为核心,覆盖全行业互联互通的地面网络。统一网络是行业信息化建设的保障。

烟草行业信息化建设按照上述“四统一”的要求建设行业数据中心,进行数据集成、应用集成、流程集成和面向用户的集成。建设行业信息化三大应用体系,保障行业网络互联互通和信息安全,努力实现系统集成、资源整合、资源共享的目标

(二)烟草行业信息化建设实施策略

1.建设行业数据中心,有效整合信息资源。

数据集中是信息化发展的必然选择。统一的全国性数据中心,既可以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又可以改变生产经营的运营模式,是管理理念、管理技术、管理水平的一次提升,可有效实现对业务的集约经营、集中监控和风险防范。

要建设好行业数据中心,就要在保证不同业务系统数据相对独立的基础上,建立数据交换和共享机制,通过对数据的加工、清洗、传递和交换,使得不同业务系统及时汇集相关的共享信息,实现行业公用数据的标准化、一致化,并不断更新和加强信息安全管理。逐步建立和完善数据分类描述、分析处理和传输交换等技术标准,以指导行业各级数据中心的建设。

要建设好行业数据中心,关键是要建成基于不同类型业务主题的高水平数据应用环境,统一数据标准,做到资源上协同应用,技术上协同关联,应用上协同共享,提高信息资源有效利用率。

(1)烟草行业数据中心建设目标:建设为行业改革与发展服务的数据中心;建设有价值的数据中心;建设有力支撑生产经营管理的数据中心;建设三大应用体系构成的数据中心;建设统一标准、统一技术要求的数据中心;建设行业不同层级、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数据中心。

(2)基本思路:数据中心建设是实现系统集成、资源整合、信息共享的必然途径,是行业信息化更高层次的要求,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级建设、逐步完善。要以行业重点工程的数据为基础构建行业数据中心,完善数据交换平台,构建工商信息协同平台,不断充实和完善数据中心的内容及标准体系,并进行主题分析,提供辅助决策支持。

(3)建设内容:包括三部分:一是行业数据交换平台,从技术上保障行业各类数据的上传下达;二是行业信息协同平台,用于工商信息衔接,支持新型工商关系的建立;三是行业信息资源服务平台,用于加强对信息的分析应用,服务行业宏观调控和科学决策,服务行业经济运行,提高行业管理水平。

(4)建设要求:行业数据中心由国家局、省级局及工业公司、基层工商企业三级数据中心构成,逐步向上集中。在国家局数据中心的统一管理下,要通过数据整合,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权限,在行业内部实行各取所需、授权访问,做到行业信息共享,横向纵向互联互通。各省级局、工业公司(集团)按照集成整合的要求和统一技术标准,规划和建设数据中心;不具备数据中心建设条件的单位,也要保证国家局行业数据中心对数据的要求。

2.建设行业信息化三大应用体系,加快重点工程的实施。

行业进行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和管理决策三大应用体系建设,需要通过统一的、具体的行业信息化项目建设来实现,以构成三大应用体系。

(1)做好“决策管理系统”打码到条及订单采集系统建设。打码到条是为了卷烟产品物流信息的完整,为行业现代物流建设打下基础;是“决策管理系统”的延伸,同时一并有机整合呼叫中心功能,实施订单数据的采集,实现行业供应链环节的商业企业与零售客户的信息协同,做到真实、客观地反映市场需求,不断提高快速响应订单和适应市场能力,提高行业市场化水平。

建设原则:突出信息整合、实现系统集成,利用现有资源、降低运行成本。

建设目标:一是完善卷烟产品实物流跟踪;二是通过统一行业电话订货系统的业务规范和数据标准,逐步做到真正统一行业网建标准和模式,建立订单信息的共享渠道,实现供应链环节上的商业企业与零售客户的信息协同,做到真实反映市场需求,支持行业市场化取向的改革;三是通过与“决策管理系统”和行业电子商务系统的集成,实现烟草行业工业、商业和零售客户的数据交换与信息协同,为“按客户订单组织货源”提供有效支持,进一步实现系统的集成与整合;四是提高行业对卷烟成品经营流通的专卖监管水平。

基本思路:统一功能需求、统一数据标准、统一操作流程;以省为单位自行按上述标准,对呼叫中心软件进行改造和升级;横向打通供应链的商业企业与零售客户环节,同时使该环节的纵向信息流协同共享,与“决策管理系统”紧密衔接,使商流、物流更加耦合;在国家局建立客户订单电话监督与审计系统,为有效考核监管提供手段。

建设内容:一是打码到条。通过对出库领用的件烟扫码(三扫),件码派生条码,实现打码到条,获取准确、真实、完整的卷烟库存和销售,完善卷烟成品的物流信息;统一行业条烟打码内容,实现货单关联和件条关联,使条烟具有身份识别码,为规范内部管理、加强专卖管理提供手段。

二是呼叫标准体系建设。制订呼叫业务系统的标准体系,包括:基础数据字典、业务指标体系、数据交换标准、业务功能流程图、技术环境规范等。

三是远程呼叫监督。远程呼叫监督:通过对行业呼叫座席通话情况进行抽样,同时实时抓取座席操作界面,实现实时远程监督。异步语音与采集订单数据联查:通过对行业呼叫座席进行远程录音,并与数据采集渠道上传的需求订单数据进行关联,对录入的需求和订单数据与语音数据进行事后异步核对、检查、查询。

四是采集与传输。利用行业基础信息平台提供的数据采集及交换功能,通过增加数据指标项,采集卷烟实物库存和销售数据、电话呼叫客户档案、客户需求和执行订单的汇总数据,以及与语音关联的需求和订单明细数据,上传至省公司和国家局。

五是分析与反馈。在国家局数据中心,实现完整物流信息的跟踪分析和展现应用,以及对呼叫数据的汇总、排名对比、覆盖情况、区间对比走势等进行分析展现应用。通过“在线查询、离线应用”的方式,将汇总分析的数据反馈给省工业公司、卷烟工业企业。

(2)加强行业电子政务建设,完善办公自动化系统。烟草行业从巩固和完善现行管理体制出发,以加强监管、转变职能、政务公开、提高办公效率和服务质量为目标,依照国家电子政务建设标准和要求,全面推进烟草行业特色的电子政务建设。进一步推动行业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推进网上审批系统的应用和系统对接。通过改进审批方式,开展网上审批,促进政务公开,增强透明度和公正性,提高管理水平、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

(3)加强行业电子商务系统建设,实现商流、物流、资金流的统一。在专卖管理体制下,推动行业电子商务向更高水平迈进,建立高效、协调、完整的行业现代流通电子商务运行体系,是行业工商交易方式改革的需要,是行业“按客户订单组织货源”试点工作的需要。烟草行业电子商务应用体系可概括为:两级平台,一个中心。两级平台,即工商交易电子商务平台和商业与零售客户交易的电子商务平台,实现支付型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相结合;一个中心,即行业统一的工商协同中心,实现行业协同供应链管理与企业内部资源计划相结合。

行业电子商务系统包括交易子系统、准运证管理子系统和网上资金结算子系统三个部分。在总体设计上以“决策管理系统”的物流信息为基础,实现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专卖等信息流的统一。电子商务平台要建成一个标准统一、高效运行、提高服务价值、降低交易成本的大平台,全面支持卷烟、烟叶、物资、烟机及零备件等的网上购销活动。要在网上交易的基础上实行网上资金结算,实现工商支付型电子商务,加强对企业资金收支情况的实时监测,逐步开展资金监管系统建设工作。

行业电子商务系统建设目标:在供应链管理环节上打通工业与商业企业之间的信息流;完成卷烟、烟叶等成品交易的业务协同和信息协同;为卷烟产销间的相关商务流动提供切实的业务支持服务,并为“按客户订单组织货源”提供技术手段。

基本思路和内容:交易、准运证管理、网上资金结算三个子系统为一个项目,要统一规划、分部实施。交易子系统:完成工商企业之间产销交易的商流,为工商企业的产销交易活动提供平台。准运证管理子系统:统一省内省际准运证,完成准运证的申领、发放,并与“决策管理系统”对接,在物流环节实施协同。

网上资金结算子系统:完成交易活动中的资金流,通过银行实现货款收支与资金结算,并为行业资金监管提供服务。

3.严格执行《烟草行业信息化标准体系》,加强行业信息化标准制定和贯标工作。

标准化工作是一切工作规范化的基础,统一标准是烟草行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工作,是实现信息共享的基本前提。离开了标准化,计算机系统就无法体现其技术优势。因此,行业在信息化建设中必须高度重视并实施信息化管理相关的各种数据、指标和流程的标准化工作,要统一信息化建设标准,统一信息资源标准,统一数据传输标准。要按照行业的统一要求,逐步规范行业各方面信息化建设的基本业务流程、信息资源标准和数据交互机制,形成标准化体系框架。建设标准化体系要采取渐进方式,一是要先建立标准化框架,行业已发布《烟草行业信息化标准体系》;二是对急需的、重要的标准要优先制定。行业将制定烟叶类代码、烟草行业工商统计数据元、烟草行业统一会计科目及编码等标准规范;三是通过行业重点信息化工程项目的推广运行,完成相关标准化工作。做好代码标准化、接口标准化、业务流程规范化、数据结构规范化等一些标准、规范性工作,最终实现横向纵向信息的互连互通,达到信息共享。

要切实加强贯标力度。要以新的行业信息分类编码管理系统的建设为契机,提高代码类和数据元类标准的信息化水平,逐步建立更加快捷的代码申报、审核、发布、下载和维护机制,通过技术手段支持统一标准目标的实现。

4.贯彻落实两个《技术与管理规范》,做好行业内联网的运行维护和信息安全保障工作。

随着行业信息化建设的全面推进,传统的管理机制在改革与创新中逐渐消亡,人们在处理信息和日常办公中越来越依赖计算机和网络,机密与财富越来越集中在计算机系统和网络中。因此,行业各应用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可靠运行,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网络与信息安全已成为行业信息化建设非常重要的问题。烟草行业必须从行业内联网和信息安全的高度,切实加大网络建设的管理力度,建立严格有效的制度,落实好《烟草行业计算机网络建设技术与管理规范》和《烟草行业计算机网络和信息安全技术与管理规范》。运用先进的安全技术,切实组织管理好信息网络安全工作,建设行业网络与信息安全体系,逐步开展行业网络安全审计和行业计算机病毒防护系统建立工作,提高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保证系统稳定、可靠运行。要加强安全管理建设,切实做好信息系统的软件安全设计,强化数据安全策略,采用成熟的信息系统安全技术和控制方法,逐步实现网络管理的可视、可控、可管,所有网上运行的应用系统与设备应实现统一、智能化的实时监控,实现应用系统与设备故障的预警和自动报警,实现网络资源的合理分配。凡由国家局统一组织开发的在全行业运行的信息系统,要统一使用行业CA安全认证体系,实现全行业的互通、互认和互信。要建立行业信息安全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构筑行业信息化安全机制,降低和消除各种信息安全隐患,确保信息传输与反馈畅通、及时和安全,为行业信息化建设保驾护航。

烟草行业信息化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用信息化改变传统生产经营模式,通过实施行业整个供应链一体化管理,实现以市场为导向、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升效益的目标,运用信息化开展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提升行业宏观调控能力和生产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应对国际竞争环境的能力,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集中控制,为行业宏观调控和科学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撑。在烟草行业信息化建设中要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赋予创造性,全面推进数字烟草建设。

下载关于农村信息化建设调查分析[推荐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农村信息化建设调查分析[推荐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分析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

    分析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 目前,国内的中小型企业普遍信息技术水平低仍然是传统的增长模式,技术和设备,信息技术水平,生产还比较落后。虽然一些中小企业意识到信息对企业发展的重......

    关于农村中小学信息化建设情况的调查实践报告 文件

    河南农业大学 教学实习论文 关于乡镇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思考 年级:2010级2班 学号:1006107030 姓名:胡莉红 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指导老师:冯继红二零一一年九月......

    农村贫困人口调查分析

    ***农村贫困人口调查分析 今年9月,我市组织各镇乡(街道)干部进村入户,对2006家庭年人均纯收入1500元以下的农村贫困人口进行全面调查,现将调查情况分析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兰溪市......

    农业信息化建设调查问卷

    农业信息化建设调查问卷(需求) 基本情况 1、 您的性别是? A 男B 女 2、您的年龄是? A 22岁以下B 22~30岁C 30~40岁D 40~50岁E 50岁以上 3、您的文化程度() A.初中及以下B.高中 C.大专......

    农村学校信息化建设构想

    农村学校信息化建设构想泸州市叙永县摩尼中学 王国红我们现在生活的时代,是一个知识和信息爆炸的时代。一个人一天接受的信息量是三十年前一个人一天接受信息量的若干倍。特......

    农村信息化建设调研报告

    “三农问题”一直备受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和整合涉农信息资源,强化面......

    加快农村信息化服务建设

    加快农村信息化服务建设 舒标治 怀化市政府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大力推进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不仅有助于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提高农......

    农村信息化工作建设方案

    为使我乡广大农民朋友及时、准确的掌握覆盖农业生产各环节的相关信息,加速信息化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奔小康,根据《xx县2012年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