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关于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方案

时间:2019-05-15 15:47: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市政府关于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市政府关于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方案》。

第一篇:市政府关于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方案

当前,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在我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又是弱质、落后产业,经营场所的封闭性、分散性和生产手段的落后性等特点决定了农业信息化的迫切性和重要性。而中国早已正式加入wto,信息化技术在农业领域内的普遍应用,将对农业的发展起到难以想象的巨大推动作用。因此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社会主

义新农村建设的决定》切实推进我市农村信息化建设,发挥信息技术在解决“三农”问题上的重要作用,特制定以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积极推进面向“三农”的信息技术应用与服务,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解决“三农”问题上的重要作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工作内容、时间和方式

(一)开展“实践先进性,信息服务进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

1、活动内容:结合各地农村正在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以“实践先进性,信息服务进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题,进一步推进“网络到镇,信息入户”,使广大村民能够享受到信息化建设的成果。

2、活动时间:**年*月*日用品

3、活动方式:以召开现场会、推介试点和样板、开展知识讲座、培训等方式进行。

4、活动范围:以我市的高明区、三水区为主。

5、活动组织:按照广东省信息产业厅的统一部署和安排,我市各级信息化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广东电信佛山分公司、广东移动佛山分公司等通信运营商协助。

(二)信息村通工程

1、活动内容: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信息村通”工程网络铺设、信息产品应用等工作的开展,提高用户终端的普及率,提高农业信息使用率,提升佛山农业信息化程度和提升农村居民生活质量。

2、实施时间:**年**月**日

3、开展方式:以高明区为试点,带动全市信息村通工程的广泛开展。

4、活动组织:市信息产业局负责“信息村通”工程的整体推动。市农业局协助试点工程的推进及后续合作项目的跟进。市监察局进行监督和指导。广东移动佛山分公司承办“信息村通”工程网络铺设、信息产品应用等工作的开展,以及收集当地农村信息化使用意见,以便“信息村通”工程的优化与提升。

(三)农村移动信息化工程

1、活动内容:

(1)农讯通:通过短信、wap等方式主要为农民提供农讯服务;将村务公开等各种特色项目附加其中。

(2)医疗通:由婴幼儿护理信息和疫苗通、疫情信息、医药药价信息三个模块构成。

(3)农村教育信息化计划:以“家校1+1”短信服务为基础,搭建学生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学生“一卡通”工程。

(4)互联网入村:利用遍布移动基站,对条件成熟的农村引入光纤。互联网业务的开通为农民开展各项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最基础的保障条件,当农民学会使用电脑登陆互联网后,将会向农商们提供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5)村务通:村委会通过“村务通”发布信息和征询民意,解决农业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难题。

2、活动安排:计划用2年时间以移动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为基础,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移动信息化技术体系和服务体系,实现农业经济和农村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3、活动方式:采取主题活动、信息化推介会和信息化教育体验的方式。

4、活动组织:市信息产业局、市农业局、市监察局、各区政府作指导,广东移动佛山分公司具体实施。

(四)开展农业资讯新天地活动

1、活动内容:开展以拓宽农业信息渠道,为农民提供实时准确农业信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的农业资讯新天地活动。村民通过使用固话、小灵通、移动电话等通信工具拨打定号码或订制短信,能够方便及时获取所需的农业、农技、气象、农产品市场价格等方面的资讯。

2、活动安排:以三水区大塘镇为试点,以神州在线电信有限公司为牵头单位,广东电信佛山分公司、广东移动佛山分公司、中国联通佛山分公司等通信运营商为协作单位。启动“农村信息超市”信息源服务平台建设及系统功能开发建设和应用,于4月中旬在三水区大塘镇正式开展全面试点推广工作,于7月底前完成试点总结,并根据其实施的社会效果,考虑在三水区铺开。

3、推广方式:首先借助固定电话这一载体开展农村电话信息服务,并随着农村信息化进程的推进,逐步实现农村信息资源整合完善、资源共享,通过多种途径(电话、短信、互联网等)提供信息给农民。

4、活动组织:市信息产业局、市农业局、市监察局、各区政府作指导,广东电信

佛山分公司、广东移动佛山分公司、中国联通佛山分公司参与,神州在线电信有限公司具体实施。

(五)农村青年干部信息化知识培训

1、活动内容:在三水区白坭镇以开展推广计算机办公应用、普及互联网知识为主题内容的计算机知识培训活动。在三水区芦苞镇以举办科技信息集市的形式,开展推广计算机应用和普及互联网知识的计算机知识

培训活动。

2、活动安排:三水区白坭镇以白坭莘村信息示范点为培训中心,具体时间安排为:5月,富善社区;6月,周村村委;7月,岗头村委。芦苞镇活动时间为6月中旬,芦苞镇政府广场。

3、开展方式:分期分批组织三水区白坭镇、芦苞镇各村委的青年干部参加计算机应用知识学习。

4、活动组织:市信息产业局、市农业局、市监察局为指导单位,三水区信息办组织实施。

三、工作机构及其组成人员

为加强组织保障,促进工作有序开展,成立联合工作小组,由市信息产业局黄健强局长担任工作组组长;由市信息产业局、市农业局、市委基层办、市监察局分管领导担任工作组副组长;五区信息化主管部门相关负责人,市信息产业局、市农业局、市委基层办、市监察局相关科室负责人、通信运营商相关负责人及工作人员为工作组成员。联合工作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信息产业局信息化推进科。

四、工作要求

(一)上下联动,共同实施。市信息产业局负责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组织和协调工作,各区信息化主管部门要做好本区负责的各项活动的具体组织实施,市农业、监察等部门共同参与,充分发挥通信运营商和网络运营商的作用。

(二)统一思想,广泛宣传。要通过开展各项活动的启动仪式和活动动员会,通过各种能够深入农村的新闻媒体和多种形式,宣传造势,统一认识,营造农村信息化建设浓厚的社会氛围。

(三)真抓实干,注重实效。各区、各部门和各通信运营商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履责自觉性,不图形式,以务实高效严谨的工作态度,着力推进农村信息化工作,着力解决农村信息化“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和农民信息缺乏问题。

第二篇:信息化建设工作方案

一重三小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方案

信息化的学校,是以学校为对象的信息化、网络化、可视化和智能化的信息集成与应用系统,它将学校各部门、各学科、各领域的信息通过信息化和计算机处理,并最大程度地集成和利用各类信息资源,快速、完整、便捷地提供各种信息服务,实现学校教学和管理的信息化。

我们本着“ 整体规划 分步实施 突出应用 逐步完善 ”的原则,以满足教育教学需要为基本出发点,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学校信息化的一个重要领域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尽管课堂教学存在着一些与生俱来的不足与缺陷。但是,就目前而言,学生通过学校的正规课程的学习获得必要的知识和能力是学生发展的主渠道,因此我们将积极探索学校正规课程与信息技术有效整合的作用,同时也将研究学生活动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新领域。

二、主要任务

1、完成光纤进教室,实现校园网络全覆盖,逐步提升校园信息化环境。

2、健全、完善学校校园网络、信息技术设备管理制度,形成学校齐全、规范的信息化实验规章制度。

3、建立一个学校的教育资源库,把现有的教育、教学、科研资源重建整理,逐步充实教学资源。

4、建立学校网站。通过相应的管理模块,实现学校各部门利用网站后台管理,及时发布、更新学校各类信息,提供学校公共基础数据查询、资料查询、信息检索、等服务,初步实现学校资源共享,提高协作效率。

5、培养高素质的掌握信息技术的师资队伍。信息化建设的实施程度与人力资源关系密切,学校要从信息中心师资培训到全员教师培训两个层面对教师进行培养,建立一支技术全面的师资队伍。

三、学校近期基本目标及日程安排

1、扫盲式培训。本学期末完成教师全员信息技术基本常识扫盲,学期末全体教师都能掌握最基本的电脑使用基本常识。

2、实施校内网络全覆盖。十月末联通办公室网络(已完成),十一月末接通班班通,完成校内网络全覆盖。

3、建立校园网站。十二月末完成校园网站建设,为建立资源库搭建平台。

4、修订并完善信息管理工作制度,规范管理。

四、学校中、远期计划

(一)切实开展信息技术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和信息素养、教师全员培训

只有让每个教师和学生懂得校园网络的各项功能和使用方法,才能充分体现校园网络的价值。做到:

(1)应先易后难、分层次进行。由于教师掌握计算机知识程度参

差不齐,培训工作计划在扫盲的基础上分层次进行,采取集中培训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法,实施有效培训。信息中心要制定具体的培训计划。

(2)培训分期分批进行,保证重点。

(3)精讲多练,讲练结合,学用结合,提高学习兴趣。

(二)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1、信息中心与教科室联手,以立项课题《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研究》的课题研究为依托,推进教师培训工作,深化课题研究。鼓励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的主要媒体,如:视频展台、计算机、多媒体课件等,丰富并加强现代教育手段。

2、利用购买和学校自建资源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和丰富以多媒体素材、课件为主的学校教学资源库,充分挖掘和延续学校无价的教学资源财富。教师间形成良好的协作关系,资源共享,全角度实施整合,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3、积极倡导学科、年级组根据自身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研究。

五、网络管理

1、加强对校园网络管理工作,完善规章制度。

2、学校经常对师生加强网络安全教育,确保校园网网络运行高效、有序。

六、开展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各项活动,推进学校信息化进程 开展具有学校特色,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整合活动。学校的任何

活动,其实都是部门间相互协作的一个过程,绝对不是独立的分支,任何一个活动都涉及到学校的方方面面。一次成功的活动,其实就是学校各部门间相互默契配合的体现。信息中心在整个活动中要积极地参谋,指导部门负责人合理选用信息技术,充分恰当体现学校的信息技术特色,全面推进学校的信息化进程。

一重三小

2013.11.13

第三篇:2013市政府信息化建设工作报告

我市本着“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方针,贯彻落实“一省两地”和“信息智能岛”的战略,经过近年来的发展建设,我市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建设现状

(一)基础设施体系日趋完善 我不知道呢,我就想发个信息给你,不会是早上一科,下午一科吧

我市各大电信运营商已建成以光缆通信为主,数字微波和卫星通信为辅的大容量、高速率,能为政府、市民、企业提供安全、可靠的通信传输网和相应的有线、和无线通信服务,一批国家级的信息网络在我市均建有节点。目前,全长共计32356.74芯公里,2067.23皮长公里的光纤通信线路已遍布三亚市的每一个角落,真正实现了光缆到大楼(fttb)、光缆到户(ftth),覆盖全市100%的乡镇和农场,四通八达的光缆网络为三亚信息化建设应用的接入打造了坚实的基础。

(二)建立了结构化程度较高的信息资源开发应用体系

我市在底完成公务电子邮箱系统与舆情监控系统的建设,目前运行良好;市政府投资的五块大型户外led全彩电子显示屏系统在4月份建成,收到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成了具备了宽带交换和高速接入能力的三亚市电子政务核心机房,政府办公自动化系统、电子公文交换系统等一批跨部门的信息共享平台已投入建设。

明年我市将建设城市公共信息触摸屏查询系统等信息服务项目,为市民游客提供多元化的信息查询平台。为了积极发挥在公共基础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将 “无线数字三亚纳入到政府重点建设项目中进行管理。同时,我市分别和中国电信海南分公司、中国移动海南分公司、中国联通海南分公司签署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重点推进三亚信息惠民、信息强政、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金桥”、“金卡”、“金税”等一批重大信息工程在我市的全面实施初步形成了政务、商用、公众三大信息资源体系。金融、财税、保险、公安、教育、卫生、农业等行业性内部网络功能日趋完善。电信网、广电网在三亚已建成了国内先进的网络平台,可满足社会不同层次对通信和信息服务的需求。

企业信息化组织体系基本确定,40%的企业建立了专门的信息化机构。企业计算机网络系统初步建立,全市规模以上企业中,约有60%左右建立了计算机局域网或广域网,重点企业中,cad/cam应用较广泛,erp正在成为信息技术应用的重点。

1、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工程建设

我市电子政务项目工程按照“统一建设,统一管理,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建设原则,分期安排实施项目,并于底启动了“信息三亚”项目。目前全市统一的政务门户网站集群、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核心机房和全市统一的政务信息处理平台的建设已形成基本的框架。

加强政府门户网站服务体系建设。新版“中国三亚”门户网站于4月改版完成投入使用,在全省政府门户网站绩效评估中,获省政务门户网站评比中二等奖。于12月开通市政府英文网,俄文网也已今年8月份开通运行,韩文网将2010年初开通。

政府门户网站服务体系初显成效,70%的部门网站都已建立,市财政局、发改委、民政局、物价局等一批重要部门网站相继建成,初步实现以政府网为核心,以电子政务平台为基础,以政府网数据库为依托、以市直各机关各专业网站为子网站的网站群体系。

构建我市统一电子党政内网。三亚市党政内网以实现市委、市政府办公自动化、公文流转、公共信息资源化、数据传输证书化和决策科学化为前提,按照 “一个城市,一个党政内网,一个政务数据中心”的建设框架,构建一个安全的覆盖全市各部门各级政府至基层单位的数据共享、流程同步、综合性信息化办公基础网络平台。三亚党政内网工程于今年9月份启动,工程分三阶段进行,目前进入基础设计阶段,预计2010年初投入使用。

构建多功能政务中心。市政务中心工程是根据我市电子政务发展的实际需要及未来可持续发展,以“系统资源大整合、数据大集中、信息高共享”为原则,依托党政内网、党政中心机房,集中管理政务中心电子政务系统和综合信息数据交换平台业务设备,整合政府部门的窗口服务流程与部门业务系统的政务信息处理平台。对建设服务型政府、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市已启动政务中心信息化建设工作,预计在2010年3月投入使用。

逐步建成数字城市综合监管系统平台。根据我市国际化旅游城市建设管理的需要,我市启动了市数字城市综合监管项目的规划项目,整合三亚市属各机关、单位、部门、行业、社区的监控系统,快速提高我市国际化旅游城市管理水平,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其总体设计目标是:标志景点国际化,社会安保常态化,行业监控精细化,部门监控规范化。该项目于2010年初启动,一期建设将在2010年底完成。

积极推动市政府12345服务热线建设。市政府12345服务热线负责处理社会公众向各机关单位的咨询、投诉、批评、建议、求助等来电,使政府公开电话服务范围覆盖到政府公共服务的全部领域,为社会公众提供全方位、全天候、高效率24小时不间断服务。该项目今年初启动,预计2010年初可开通。

2、加快社会事业信息化建设进程

财政管理综合信息系统建设收效明显。配合国家“金财工程”建设,我市加强财政信息资源规划和整合,建立以预算编制、国库集中收付和宏观经济预测为核心应用的政府财政管理综合信息系统。全面开展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实现财政资金的全过程规范管理,科学掌握宏观经济和财政收支增减因素,为政府财政预算编制、财政支出管理、财政政策调整提供辅助决策依据,提高政府宏观调控水平。

建立覆盖全市、资源共享的综合应用视频监控网络,构建全市电子防控报警系统。实施科技强警战略,深入推进金盾工程建设,已投入建设资金1058 万元,相继完成了省厅下达的44项“金盾工程”一期建设任务中的42项,完成率达95.5%,同时建设了具有信息化特色11个项目。在全市建成完备的公安信息化基础设施、动态综合的公安信息资源库、高度集成的公安信息化应用体系,基本实现公安工作信息化、现代化。

教育信息服务系统建设逐步完善。初步建立以市级教育网站为核心,面向社会公众的“一站式”教育信息服务系统。加强了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建设、整合和共享,优化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为社会公众提供优质教育资源的网络服务。构建学校—社区—家庭互联互动的教育信息化平台,利用学校和社区丰富的教育资源,形成学校教育向家庭延伸、社区教育支持学校教育的大教育体系,为社会公众提供灵活多样、开放的网络化教育和终身教育服务。

劳动保障信息系统不断完善。为配合国家“金保工程”的建设,我市构建覆盖市、区、街道、社区劳动保障信息网,建立全市劳动保障数据中心和专业数据库,优化劳动保障业务流程,整合、改造社会保险系统和劳动力市场系统,实施包括劳动就业、社会保险、医疗保险、社会救助等功能的社会保障卡工程,以信息化手段提供就业与失业救助服务、社会保险金的发放与偿付服务。

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信息系统建设不断推进。初步建立以人为本、以服务患者为中心的卫生信息系统。实现医疗卫生信息实时共享和充分利用,推进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预防控制、卫生监督执法、医疗救治、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社区健康中心等信息系统建设,提高医疗卫生的服务、管理、决策水平和资源使用效益。

实施防汛指挥系统建设。建立了以水雨工灾情信息采集系统为基础、通信系统为保障、计算机网络系统为依托、决策支持系统为核心的三亚市防汛抗旱指挥系统,搭建了三亚市水务信息系统计算机网络、决策支持系统的结构框架和工作平台,在我市防汛抗旱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推进征管改革。为贯彻落实省局以信息化建设推进征管改革的要求,并结合实际制定了征管改革方案,以信息化建设为契机,逐步建立并运行税收一体化征管信息系统,加快全省“金税工程(三期)海南地税项目”的建设。

3、严把党政信息化项目审核论证工作质量关

根据《三亚市电子政务工程建设管理办法》文件精神,市科工信局负责我市党政信息化项目审核论证工作及市直机关信息化项目建设资金的统筹管理。各部门根据全市电子政务规划和本部门实际,制定本部门电子政务近期建设规划,并提出具体的电子政务工程项目和建设内容并组织前期论证,报市科工信局。市科工信局审核各部门近期电子政务工程项目建设,对符合全市电子政务规划和建设要求并通过前期论证的项目,纳入全市电子政务规划项目库。

4、完善高效的建设项目管理制度

加强项目管理制度建设是落实电子政务建设决策和规划,确保电子政务取得实效的关键一环。为推进三亚市党政信息化建设,完善有关信息化建设制度,我市相继出台了《三亚市政府网信息员管理暂行规定》、《三亚市政务信息网上公开规定》、《三亚市公务电子邮箱使用管理规定》、《三亚市社区政务信息化管理办法》、《三亚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办法》、《三亚市电子政务工程建设管理办法》等信息化建设法规。

二、存在的问题

对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信息化建设带动三亚经济发展的认识高度不够;信息技术应用总体水平偏低,“信息孤岛”现象严重;在投资结构上“重硬轻软”、“重网轻源”、“重建轻用”现象较为严重,信息化对经济的带动作用还未充分发挥,信息化对传统产业尤其是服务业的改造力度急需加强;信息化建设质量和进度缺乏监督考核,组织体制与协调机制仍然偏弱,电子商务的基础设施条件不完善,运作大项目、引进大企业经验不足,信息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缺乏动力,信息技术领域人才严重匮乏,结构性矛盾突出,高层次信息化人才储备不足;投融资渠道和项目运营理念有待于创新。

三、措施

1、加大政府投入,创新多元化的信息化建设、管理模式

加大财政部门对信息化建设的支持力度,市直各部门新建的信息化项目必须纳入统一规划和管理,对于确需建设的项目依据“先易后难、急用先建、效益显著”的原则,统筹规划,分级建设;对于跨的建设项目须按实施进度分分批规划、拨款。合理确定信息化引导资金的规模和投向,积极探索“政府投入、政策补贴、税收优惠、资源补偿”的多方位政府支持渠道,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运营模式;设立信息化服务体系专项基金,支持中小企业信息化重点服务平台工程建设,加强对服务体系关键环节的支持。建立和完善适应信息发展的多渠道投融资体制,建立风险投资机制,鼓励国内外风险投资基金来海南设立机构发展业务。

鼓励社会资金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对适合社会投资的项目,通过规范的市场运作,吸引社会资金投资信息化建设;采用信息技术外包(ito)、业务流程外包(bpo)、公私合作建设(ppp)等市场化运作模式,降低建设和运行成本,提高信息化建设和运行效率。

对于非政府投入为主建设的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以及提供软硬件产品、维护服务、系统集成、解决方案和信息服务的供应商,按照创造经济效益、自主创新程度、典型示范作用等原则,通过先评估、后补贴方式予以支持。鼓励企业以合资、合作、特许经营等多种方式,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参与公益性服务平台建设和运营。

2、组建专业技术研发团队

随着我市信息化的发展,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缺口加大,我市目前已启动筹建城市信息化研发中心及组建一支高素质专业技术研发团队,以便更好的完成各类攻坚克难任务,如项目规划、方案设计、项目审核、技术甄别、项目实施、制定规范及前期项目调研。另外还要肩负着重点基础平台、应用软件的开发、组织及各系统软件技术的融合工作。

3、加强行业监管,创新信息化项目运营机制

加强三亚数字城市建设的行业监管,尽快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格局。对于信息化平台和重大工程专项,要在统一监督管理下,实行适度开放,适合独立运营的项目,采用“政府授权、投资受益、市场竞争”等方式,进行独立的商业化运营;推进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逐步分离政府、企业的信息化运行部门,鼓励第三方信息服务机构采用商业化运营模式为政府或企业提供信息化服务;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大型信息化项目和重大工程专项的建设和运营市场。

4、加快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坚持管理与技术并重,以安全保发展,在发展中求安全的原则,综合平衡安全成本和风险,优化信息安全资源的配置。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营,谁负责”的原则,认真落实信息安全管理责任制,积极开展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实行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加强信息安全理论研究,建立和完善信息安全测评认证体系、网络信任体系、信息安全监控体系、容灾备份体系和信息安全应急处理体系。抓紧出台电子政务等级保护、信息安全应急处理、系统安全测评、数字认证、风险评估等方面的政策法规;加强信息安全教育、培训和宣传,增强对网络舆论宣传的驾驭能力,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的信息安全意识。

第四篇:XX市政府信息化建设工作报告

XX市政府信息化建设工作报告范文

我市本着“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方针,贯彻落实“一省两地”和“信息智能岛”的战略,经过近年来的发展建设,我市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建设现状

(一)基础设施体系日趋完善

我市各大电信运营商已建成以光缆通信为主,数字微波和卫星通信为辅的大容量、高速率,能为政府、市民、企业提供安全、可靠的通信传输网和相应的有线、和无线通信服务,一批国家级的信息网络在我市均建有节点。目前,全长共计芯公里,皮长公里的光纤通信线路已遍布三亚市的每一个角落,真正实现了光缆到大楼(fttb)、光缆到户(ftth),覆盖全市100%的乡镇和农场,四通八达的光缆网络为三亚信息化建设应用的接入打造了坚实的基础。

(二)建立了结构化程度较高的信息资源开发应用体系

我市在底完成公务电子邮箱系统与舆情监控系统的建设,目前运行良好;市政府投资的五块大型户外led全彩电子显示屏系统在4月份建成,收到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成了具备了宽带交换和高速接入能力的三亚市电子政务核心机房,政府办公自动化系统、电子公文交换系统等一批跨部门的信息共享平台已投入建设。

明年我市将建设城市公共信息触摸屏查询系统等信息服务项目,为市民游客提供多元化的信息查询平台。为了积极发挥在公共基础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将“无线数字三亚纳入到政府重点建设项目中进行管理。同时,我市分别和中国电信海南分公司、中国移动海南分公司、中国联通海南分公司签署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重点推进三亚信息惠民、信息强政、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金桥”、“金卡”、“金税”等一批重大信息工程在我市的全面实施初步形成了政务、商用、公众三大信息资源体系。金融、财税、保险、公安、教育、卫生、农业等行业性内部网络功能日趋完善。电信网、广电网在三亚已建成了国内先进的网络平台,可满足社会不同层次对通信和信息服务的需求。

企业信息化组织体系基本确定,40%的企业建立了专门的信息化机构。企业计算机网络系统初步建立,全市规模以上企业中,约有60%左右建立了计算机局域网或广域网,重点企业中,cad/cam应用较广泛,erp正在成为信息技术应用的重点。

1、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工程建设

我市电子政务项目工程按照“统一建设,统一管理,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建设原则,分期安排实施项目,并于底启动了“信息三亚”项目。目前全市统一的政务门户网站集群、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核心机房和全市统一的政务信息处理平台的建设已形成基本的框架。

加强政府门户网站服务体系建设。新版“中国三亚”门户网站于4月改版完成投入使用,在全省政府门户网站绩效评估中,获省政务门户网站评比中二等奖。于12月开通市政府英文网,俄文网也已今年8月份开通运行,韩文网将XX年初开通。

政府门户网站服务体系初显成效,70%的部门网站都已建立,市财政局、发改委、民政局、物价局等一批重要部门网站相继建成,初步实现以政府网为核心,以电子政务平台为基础,以政府网数据库为依托、以市直各机关各专业网站为子网站的网站群体系。

构建我市统一电子党政内网。三亚市党政内网以实现市委、市政府办公自动化、公文流转、公共信息资源化、数据传输证书化和决策科学化为前提,按照“一个城市,一个党政内网,一个政务数据中心”的建设框架,构建一个安全的覆盖全市各部门各级政府至基层单位的数据共享、流程同步、综合性信息化办公基础网络平台。三亚党政内网工程于今年9月份启动,工程分三阶段进行,目前进入基础设计阶段,预计XX年初投入使用。

构建多功能政务中心。市政务中心工程是根据我市电子政务发展的实际需要及未来可持续发展,以“系统资源大整合、数据大集中、信息高共享”为原则,依托党政内网、党政中心机房,集中管理政务中心电子政务系统和综合信息数据交换平台业务设备,整合政府部门的窗口服务流程与部门业务系统的政务信息处理平台。对建设服务型政府、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市已启动政务中心信息化建设工作,预计在XX年3月投入使用。

逐步建成数字城市综合监管系统平台。根据我市国际化旅游城市建设管理的需要,我市启动了市数字城市综合监管项目的规划项目,整合三亚市属各机关、单位、部门、行业、社区的监控系统,快速提高我市国际化旅游城市管理水平,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其总体设计目标是:标志景点国际化,社会安保常态化,行业监控精细化,部门监控规范化。该项目于XX年初启动,一期建设将在XX年底完成。

积极推动市政府12345服务热线建设。市政府12345服务热线负责处理社会公众向各机关单位的咨询、投诉、批评、建议、求助等来电,使政府公开电话服务范围覆盖到政府公共服务的全部领域,为社会公众提供全方位、全天候、高效率24小时不间断服务。该项目今年初启动,预计XX年初可开通。

2、加快社会事业信息化建设进程

财政管理综合信息系统建设收效明显。配合国家“金财工程”建设,我市加强财政信息资源规划和整合,建立以预算编制、国库集中收付和宏观经济预测为核心应用的政府财政管理综合信息系统。全面开展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实现财政资金的全过程规范管理,科学掌握宏观经济和财政收支增减因素,为政府财政预算编制、财政支出管理、财政政策调整提供辅助决策依据,提高政府宏观调控水平。

建立覆盖全市、资源共享的综合应用视频监控网络,构建全市电子防控报警系统。实施科技强警战略,深入推进金盾工程建设,已投入建设资金1058万元,相继完成了省厅下达的44项“金盾工程”一期建设任务中的42项,完成率达%,同时建设了具有信息化特色11个项目。在全市建成完备的公安信息化基础设施、动态综合的公安信息资源库、高度集成的公安信息化应用体系,基本实现公安工作信息化、现代化。

教育信息服务系统建设逐步完善。初步建立以市级教育网站为核心,面向社会公众的“一站式”教育信息服务系统。加强了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建设、整合和共享,优化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为社会公众提供优质教育资源的网络服务。构建学校—社区—家庭互联互动的教育信息化平台,利用学校和社区丰富的教育资源,形成学校教育向家庭延伸、社区教育支持学校教育的大教育体系,为社会公众提供灵活多样、开放的网络化教育和终身教育服务。

劳动保障信息系统不断完善。为配合国家“金保工程”的建设,我市构建覆盖市、区、街道、社区劳动保障信息网,建立全市劳动保障数据中心和专业数据库,优化劳动保障业务流程,整合、改造社会保险系统和劳动力市场系统,实施包括劳动就业、社会保险、医疗保险、社会救助等功能的社会保障卡工程,以信息化手段提供就业与失业救助服务、社会保险金的发放与偿付服务。

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信息系统建设不断推进。初步建立以人为本、以服务患者为中心的卫生信息系统。实现医疗卫生信息实时共享和充分利用,推进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预防控制、卫生监督执法、医疗救治、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社区健康中心等信息系统建设,提高医疗卫生的服务、管理、决策水平和资源使用效益。

实施防汛指挥系统建设。建立了以水雨工灾情信息采集系统为基础、通信系统为保障、计算机网络系统为依托、决策支持系统为核心的三亚市防汛抗旱指挥系统,搭建了三亚市水务信息系统计算机网络、决策支持系统的结构框架和工作平台,在我市防汛抗旱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推进征管改革。为贯彻落实省局以信息化建设推进征管改革的要求,并结合实际制定了征管改革方案,以信息化建设为契机,逐步建立并运行税收一体化征管信息系统,加快全省“金税工程(三期)海南地税项目”的建设。

3、严把党政信息化项目审核论证工作质量关

根据《三亚市电子政务工程建设管理办法》文件精神,市科工信局负责我市党政信息化项目审核论证工作及市直机关信息化项目建设资金的统筹管理。各部门根据全市电子政务规划和本部门实际,制定本部门电子政务近期建设规划,并提出具体的电子政务工程项目和建设内容并组织前期论证,报市科工信局。市科工信局审核各部门近期电子政务工程项目建设,对符合全市电子政务规划和建设要求并通过前期论证的项目,纳入全市电子政务规划项目库。

4、完善高效的建设项目管理制度

加强项目管理制度建设是落实电子政务建设决策和规划,确保电子政务取得实效的关键一环。为推进三亚市党政信息化建设,完善有关信息化建设制度,我市相继出台了《三亚市政府网信息员管理暂行规定》、《三亚市政务信息网上公开规定》、《三亚市公务电子邮箱使用管理规定》、《三亚市社区政务信息化管理办法》、《三亚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办法》、《三亚市电子政务工程建设管理办法》等信息化建设法规。

二、存在的问题

对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信息化建设带动三亚经济发展的认识高度不够;信息技术应用总体水平偏低,“信息孤岛”现象严重;在投资结构上“重硬轻软”、“重网轻源”、“重建轻用”现象较为严重,信息化对经济的带动作用还未充分发挥,信息化对传统产业尤其是服务业的改造力度急需加强;信息化建设质量和进度缺乏监督考核,组织体制与协调机制仍然偏弱,电子商务的基础设施条件不完善,运作大项目、引进大企业经验不足,信息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缺乏动力,信息技术领域人才严重匮乏,结构性矛盾突出,高层次信息化人才储备不足;投融资渠道和项目运营理念有待于创新。

三、措施

1、加大政府投入,创新多元化的信息化建设、管理模式

加大财政部门对信息化建设的支持力度,市直各部门新建的信息化项目必须纳入统一规划和管理,对于确需建设的项目依据“先易后难、急用先建、效益显著”的原则,统筹规划,分级建设;对于跨的建设项目须按实施进度分分批规划、拨款。合理确定信息化引导资金的规模和投向,积极探索“政府投入、政策补贴、税收优惠、资源补偿”的多方位政府支持渠道,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运营模式;设立信息化服务体系专项基金,支持中小企业信息化重点服务平台工程建设,加强对服务体系关键环节的支持。建立和完善适应信息发展的多渠道投融资体制,建立风险投资机制,鼓励国内外风险投资基金来海南设立机构发展业务。

鼓励社会资金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对适合社会投资的项目,通过规范的市场运作,吸引社会资金投资信息化建设;采用信息技术外包(ito)、业务流程外包(bpo)、公私合作建设(ppp)等市场化运作模式,降低建设和运行成本,提高信息化建设和运行效率。

对于非政府投入为主建设的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以及提供软硬件产品、维护服务、系统集成、解决方案和信息服务的供应商,按照创造经济效益、自主创新程度、典型示范作用等原则,通过先评估、后补贴方式予以支持。鼓励企业以合资、合作、特许经营等多种方式,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参与公益性服务平台建设和运营。

2、组建专业技术研发团队

随着我市信息化的发展,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缺口加大,我市目前已启动筹建城市信息化研发中心及组建一支高素质专业技术研发团队,以便更好的完成各类攻坚克难任务,如项目规划、方案设计、项目审核、技术甄别、项目实施、制定规范及前期项目调研。另外还要肩负着重点基础平台、应用软件的开发、组织及各系统软件技术的融合工作。

3、加强行业监管,创新信息化项目运营机制

加强三亚数字城市建设的行业监管,尽快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格局。对于信息化平台和重大工程专项,要在统一监督管理下,实行适度开放,适合独立运营的项目,采用“政府授权、投资受益、市场竞争”等方式,进行独立的商业化运营;推进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逐步分离政府、企业的信息化运行部门,鼓励第三方信息服务机构采用商业化运营模式为政府或企业提供信息化服务;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大型信息化项目和重大工程专项的建设和运营市场。

4、加快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坚持管理与技术并重,以安全保发展,在发展中求安全的原则,综合平衡安全成本和风险,优化信息安全资源的配置。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营,谁负责”的原则,认真落实信息安全管理责任制,积极开展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实行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加强信息安全理论研究,建立和完善信息安全测评认证体系、网络信任体系、信息安全监控体系、容灾备份体系和信息安全应急处理体系。抓紧出台电子政务等级保护、信息安全应急处理、系统安全测评、数字认证、风险评估等方面的政策法规;加强信息安全教育、培训和宣传,增强对网络舆论宣传的驾驭能力,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的信息安全意识。

第五篇:农村基层信息化建设工作方案

目前,我们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众所周知,信息化时代已经席卷全球,做为中国的基层组织,广大农村为了保持农业给随现代化的脚步,要紧密结合中央号召,广泛开展农村基层信息化建设工作,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农业信息化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作用更加突出,这对于提高社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实现跨世纪的远

景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在我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又是弱质、落后产业,经营场所的封闭性、分散性和生产手段的落后性等特点决定了农业信息化的迫切性和重要性。中国已经正式加入wto,信息化技术在农业领域内的普遍应用,将对农业的发展起到难以想象的巨大推动作用。随着泰安市农业产业化、农业标准化的不断深入,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农业、农村、农民,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农业信息体系建设已迫在眉睫。

一、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目的与意义

当人类步入21世纪的时候,以internet技术为人们创造了一种新的不受地域、时间和计算机本身约束的信息交流、共享和协作方式,这种新的方式给农业和农业技术服务部门带来了新的机会和挑战。它带来的是家业部门内部及农民与市场之间信息交流的重大变革,这些变革应用于农业生产和经营的环节,给农业管理模式、农业组织结构的重构乃至整体的发展带来新的机会,从而导致产业结构以及经营方式的革命。目前在农村,一方面是科技信息、市场信息进不来,另一方面是农产品卖出不去,这种因信息渠道不畅诱发的问题不但影响了农产品的竞争力和农民的收入,而且滞后了农业现代化的步伐。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是农业生产技术没有实现真正的信息化,没有从实质上解决小农经济经营的规模,因而造成生产科技水平不高、信息渠道不畅,因此,当前农业的当务之急是加快信息化基础建设,抓住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机遇,在农业信息服务、精准农业等现代化高新技术上有较大的发展。

信息化的建设是知识经济、信息经济时代的基本内容,以互联网、生物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正在深刻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工作乃至生存方式。互联网的出现与广泛的应用,加快了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一体化的过程,并促使多个产业发生深刻的变化。在新的世纪如何抓住这次历史性变革的机遇,应对变革的挑战使农业从弱质变成强质,让农民从贫穷走向富裕已成为各级政府和各级涉农部门的首要问题。

进入新世纪,我国的农业也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农业部门、科技部门、各涉农单位对农业信息化的认识正逐步提高,并积极地探索本地区的农业信息体系如何向广大农民、企业提供更加有效的服务。但由于农业生产环境的差异,生产经营的特殊性,地、市级的农业信息化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如果能把泰安市农业信息体系建设的更好,这就不仅关系泰安市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也将对整个山东地区农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起到一定的积极带动作用。

泰安市具有区位、资源、农业产业化三大优势,尤其是的蔬菜、产业化龙头企业、特种养殖尤为突出,他们在客观上对市场信息更加敏感,需求更为紧迫。由于获取、处理、存储、传输信息手段的问题,而而导致的信息不畅、消息不灵制约了本市农村经济发展。加入wto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能力的提高将更多的依赖市场、科技信息服务的能力与水平。目前,全国各地市纷纷建立信息中心,搭建农业信息平台,据统计国内农业网站已两千多家,40%的地市建立了信息网络,这些农业信息网站的发展与壮大对当代的农业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我市在这方面的发展相对来讲比虽然比较晚,在山东科技厅领导和泰安市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完全可以发挥后发优势,高起点、高标准的建设好我市的农村科技信息服务体系,成为全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典范。

二、泰安具备建立全国一流农业信息化工程的产业、资源条件

泰安市具有区位、资源、农业三大优势。泰安位于山东省中部的泰山南麓,北依山东省会济南,南临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故里曲阜,东连瓷都淄博,西濒黄河。面积7762平方公里,总面积7762平方公里,人口538.6万人,辖泰山区、岱岳区、新泰市、肥城市、宁阳县、东平县6个县市区。

泰安属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3℃,7月份气温最高,平均26.4℃,1月份最低,平均-2.6℃。年平均降水量697毫米。境内泰山海拔1545米,具有明显的高山气候特征。山顶气温一般比山下常年低7~8℃,年平均降水1106毫米。

自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泰安市国民经济快速发展,至1997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13.5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5%。全市地方财政收入12.69亿元,比上年增长28%。

下载市政府关于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方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市政府关于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方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检察院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方案

    ***检察院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方案 根据高检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全国检察机关档案工作的意见》的要求,结合我院档案工作实际,为加强我院档案信息化建设,特制定本方案。 一......

    推进农电信息化建设工作方案

    附件7: 推进农电信息化建设工作方案根据集团公司《关于开展“抓基础、上台阶,大力推进农电 标准化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总体安排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内容 (一)按照国......

    农村信息化工作建设方案

    为使我乡广大农民朋友及时、准确的掌握覆盖农业生产各环节的相关信息,加速信息化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奔小康,根据《xx县2012年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

    农村信息化建设调研报告

    “三农问题”一直备受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和整合涉农信息资源,强化面......

    农村学校信息化建设构想

    农村学校信息化建设构想泸州市叙永县摩尼中学 王国红我们现在生活的时代,是一个知识和信息爆炸的时代。一个人一天接受的信息量是三十年前一个人一天接受信息量的若干倍。特......

    加快农村信息化服务建设

    加快农村信息化服务建设 舒标治 怀化市政府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大力推进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不仅有助于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提高农......

    农村经营管理信息化建设论文

    摘要:农村是我国基层部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经营管理工作是贯彻落实我国政府农村计划与政策的重要政府职能执行工作。农村经营管理工作量大、涉及信息复杂,对相关人员的工作......

    常州市消防支队2009年信息化建设工作方案

    常州市消防支队2009年信息化建设工作方 案为贯彻支队党委扩大会议精神,全面完成2009年信息化建设任务,进一步做好已建系统的维护使用,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